CN109810902A - 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0902A
CN109810902A CN201910004528.9A CN201910004528A CN109810902A CN 109810902 A CN109810902 A CN 109810902A CN 201910004528 A CN201910004528 A CN 201910004528A CN 109810902 A CN109810902 A CN 109810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rysophyceae
nitrogen
culture
fermentor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45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剑平
马明洋
王谝
龚迎春
金虎
胡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meter Biotechnology (Zhuha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9100045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09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0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09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所述培养方法为异养培养,培养基中含有碳源和氮源,碳源为葡萄糖,氮源是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组成的混合氮源,有机氮源为选自肝浸粉、牛肉膏、酵母浸粉及蛋白胨中的一种或几种,无机氮源为铵态氮或尿素。培养过程中,将补料培养基补给到发酵罐内,并控制发酵罐内培养体系的温度为20‑30℃、pH5.0~8.0、溶氧浓度10‑60%、葡萄糖的浓度稳定在0~2g/L;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时刻补给含氮补料培养基,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或到培养结束,补给无氮补料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中含有维生素B1、BH、B6或B12,或者在培养过程中向发酵罐加入维生素B1、BH、B6或B12。按照本发明方法培养96~170h后,生物量最高可达56g/L,而维生素B1、BH、B6和B12的加入使金藻的生长速度显著加快。

Description

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藻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金藻亦称金褐藻,多数分布在淡水,在海水中也有分布。金藻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其中金藻昆布糖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对痛风、高血脂肾病、早中期肾衰竭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而金藻中含有的岩藻黄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包括减肥、抗氧化、神经保护、抗肿瘤、抗炎、降血糖/血脂、保肝、抗血管生成、眼部保护等药理作用,因此被作为药物、护肤美容产品以及保健品在市场上得以广泛应用。金藻还是一种很好的鱼类饵料,在养殖业有广泛的用途。此外,有研究表明金藻能够有效地吞噬包括铜绿微囊藻在内的多种水华藻,因此在水富营养化治理上也有潜在用途。
金藻的产业化利用必须依赖大量的、快速地供给金藻生物质,否则其成本难以降低,也不可能大规模被商业应用。然而,传统的金藻培养方法为自养培养,即依靠金藻的光合作用来培养。但金藻光合作用培养的生长速度十分缓慢,培养密度也很低,难以快速获得可产业化加工和利用的金藻生物质。按照目前的培养技术,金藻生物质的培养速度难以满足工业化加工和应用的要求。
因此,提供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是推进金藻产业化利用的先决条件。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金藻培养技术中难以大规模、快速培养金藻、为产业化利用提供大量生物质的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通过改良金藻异养培养的培养基组分,和/或优化、精确控制异养培养过程中的操作条件,实现金藻的快速高密度培养,使快速并大量获得金藻生物质成为可能,为金藻的产业化利用提供基础。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所述培养方法为:
S1配制基础培养基:所述基础培养基中含有氮源和碳源,所述碳源为葡萄糖,所述氮源是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组成的混合氮源,所述有机氮源为选自肝浸粉、牛肉膏、酵母浸粉及蛋白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无机氮源为铵态氮或尿素;
S2接种:在盛装有基础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接种金藻藻种,接种量为5~15%,对金藻进行异养培养;
S3发酵培养:采用阶段式恒速流加方式将补料培养基补给到发酵罐内,并且控制发酵罐内培养体系的温度为20-30℃、pH5.0~8.0、溶氧浓度10-60%、葡萄糖的浓度稳定在0~2g/L;
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时刻向所述发酵罐补给含氮补料培养基,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或到培养结束,向所述发酵罐补给无氮补料培养基;
所述基础培养基中含有维生素B1、BH、B6及B12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在发酵培养过程中向发酵罐的培养体系中加入维生素B1、BH、B6及B12中的一种或几种;
S4收获:培养96~170h后,当金藻的生长曲线进入平稳期时,对金藻进行收获。
其中,异养培养的培养基包括初始盛装于发酵罐内的基础培养基和随着培养过程的需要进行补给的补料培养基,B族维生素既可以添加到基础培养基中也可以加到补料培养基中,还可以单独在发酵培养过程中添加到培养体系中,或者掺入补料培养基加到培养体系中,均可用于有效促进金藻的生长。
优选地,步骤S3中,优选是在发酵培养过程中向发酵罐的培养体系中加入维生素B1、BH、B6及B12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向发酵罐的培养体系中添加维生素B1、BH、B6及B12时,使发酵罐内的培养体系中B1、BH、B6和B12的浓度为B1:0.375 mg/L、BH:0.25mg/L、B6:0.125mg/L和B12:0.125mg/L。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有机氮源为肝浸粉,其在基础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5-3g/L;所述无机氮源为氯化铵,其在基础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5-1.5 g/L。更优选地,肝浸粉在基础培养基中的浓度为2 g/L,氯化铵在基础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7g/L。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基础培养基中碳/氮元素质量之比为5~32:1。
优选地,步骤S3中,控制所述发酵罐内培养体系的温度为28±0.5℃。
优选地,步骤S3中,采用添加磷酸和KOH或NaOH的方式,控制调节所述发酵罐内培养体系的pH=6.0±0.2。
优选地,步骤S3中,通过溶氧偶联方法控制发酵罐培养基的溶氧浓度在10-60%,搅拌器与溶氧偶联,其初始转速为50rpm,之后转速范围在50~220rpm;通气装置与溶氧偶联,初始通气量为4.0L/min,之后通气量为4.0-7.0L/min,通气是指通入空气。优选地,通过溶氧偶联方法控制发酵罐培养基的溶氧浓度为5%、10%、20%、30%或40%。
优选地,步骤S3中,通过适时检测发酵罐内培养体系的碳源浓度并结合调节补料培养基的流加速度,使发酵罐内培养体系中葡萄糖的浓度尽可能保持稳定在0~2g/L之间。
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含氮补料培养基中的氮源为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组成的混合氮源,其中有机氮源为选自肝浸粉、牛肉膏、酵母浸粉及蛋白胨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无机氮源为铵态氮或尿素;优选地,所述含氮补料培养基中的有机氮源为牛肉膏,浓度为30g/L,无机氮源为氯化铵,浓度为14g/L。
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异养培养周期为96~170h,在培养的96h之前流加含氮补料培养基,在培养的96~114h之间流加无氮补料培养基,提供缺氮少氮环境,促进金藻中昆布糖、岩藻黄素的积累。
优选地,步骤S2中,接种后发酵罐内的培养基体系中含初始细胞干重为0.2g /L~7g /L;更优选为6 g /L ~7 g /L。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金藻为Poterioochromonas malhamensis CMBB-01株,其以保藏号CGMCC NO.11620于2015年12月2日保藏于中 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 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优选地,步骤S2之前,先采用20-80μmol photons m-2s-1光照强度对金 藻藻种进行光自养预培养;优选是在30-50μmol photons m-2s-1光照强度下光 自养预培养。
优选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步骤S1、S3中所述基础培养基的pH=5.8,组分为:葡萄糖5g/L、肝浸粉2g/L、氯化铵0.7g/L、磷酸二氢钾0.3g/L、硫酸镁0.5g/L、FeCl3+EDTA母液0.5ml/L、微量元素母液0.5ml/L、CaCl2·2H2O母液0.5ml/L;
所述含氮补料培养基中含有200g/L的葡萄糖、30g/L的牛肉膏、14g/L的氯化铵、6g/L的硫酸二氢钾、10g/L的硫酸镁、20ml/L的FeCl3+EDTA母液、20ml/L的微量元素母液、2ml/L的CaCl2·2H2O母液;所述无氮补料培养基是在含氮培养基的基础上,不含牛肉膏和氯化铵,其他均与含氮补料培养基相同;
其中微量元素母液含1.94g/L的硼酸、0.04g/L的ZnSO4·7H2O、0.36g/L的MnCl2·4H2O、0.012g/L的NaMoO4·2H2O、0.0244g/L的Co(NO3)2·6H2O或0.02 g/L的CoCl2;其中CaCl2·2H2O母液含147g/L的CaCl2·2H2O或111g/LCaCl2;其中FeCl3+EDTA母液由FeCl3·6H2O的溶液和Na2-EDTA溶液混合而成,含6.3g/L的FeCl3·6H2O和8.8g/L的Na2-EDTA。
在本发明中,“溶氧浓度”是指培养基中所溶解的氧的量相对于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中氧的饱和溶解度的百分比。溶氧浓度控制方法是溶氧与转速、氧气偶联。具体而言,溶氧转速、氧气偶联的控制方法是:当培养体系中的溶氧值低于设定值时通过自动增加搅拌转速,来提高通入气体中氧气在培养体系中的溶解,当转速增加至设定最大值而溶氧浓度仍低于设定值时,再通过增加通气(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比例,来增加溶氧;当培养体系中的溶氧浓度高于设定值时通过自动降低通气中氧气的比例,来降低溶氧;当氧气比例降至0,通100%空气时,溶氧浓度仍高于设定值时,再通过自动降低搅拌转速方式进一步降低溶氧浓度,直至降至设定值。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培养金藻,在接种量0.5g/L、3.4g/L、6.8g/L时,发酵培养96~170h后金藻的生物量均可达到50g/L~55.75g/L,最高细胞数可达2.88×108个每mL,细胞生物质可达56 g/L(目前光自养7天后最高仅可达20 g/L左右)。因此,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其效率非常稳定,可对金藻实现高密度培养。
本发明的培养基使用适宜配比的混合氮源,实验发现,无机氮源更有利生物质的积累,而有机氮源更有利细胞数的增长。本发明利用混合氮源,则结合二者的优点,在生物质和细胞数上都有更大的提升。
本发明向培养体系中加入维生素B1、BH、B6和B12,使金藻的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其在48-120 h平均速率32.22×105(个每mL/h),是不加维生素B1、BH、B6及B12的培养体系的增长速度的4.4倍左右。
初始接种量越高,则异养培养的适应期越短,金藻能更快进入对数期,当初始接种量达到6.8g/L后,发酵培养96 h后培养体系中生物量可达到52.8g/L,相当于初始接种量0.5g/L时,可缩短2~3天(48h~72h)的培养时间,培养速度明显更快。
本发明精确控制发酵培养的溶氧浓度,实验证明,当溶氧浓度为10%时,即可满足金藻生长所需,节省能耗、获得最理想的培养效果,还可避免通气过大造成金藻细胞的大量破碎死亡情况。
其中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时刻向所述发酵罐补给含氮补料培养基,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或到培养结束,向所述发酵罐补给无氮补料培养基;从开始到第一时刻主要是金藻生物质的增加过程,一般在培养的第96h之前,含氮补料培养基的补给有助于金藻获得足够营养并大量增值,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补给无氮补料培养基可产生少氮或无氮环境,促进金藻生物质内昆布糖、金藻多糖、岩藻黄素的积累。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培养方法在7.5 L发酵罐内培养金藻的细胞生长曲线。
图2为按照本发明培养方法在125 L发酵罐内培养金藻,在不同DO值和罐内压力情况下的细胞生长曲线。
图3为异养发酵培养金藻时,培养过程中添加维生素B和不添加微生素B的情况下,金藻的细胞生长曲线。
图4为异养发酵培养金藻,分别采用含无机氮源的培养基、含有机氮源的培养基和含有混合氮源的培养基情况下,金藻的细胞生长曲线。
图5为异养发酵培养金藻,分别采用含无机氮源的培养基、含有机氮源的培养基和含有混合氮源的培养基情况下培养144h后,不同培养基中金藻细胞数量的对比图。
图6为按照本发明培养方法,初始接种量为0.5 g/L、3.4 g/L、6.8 g/L时,金藻细胞生长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用到的培养基组成,参见表1-3:
表1:种子预培养基
表2:异养培养基
表3:培养基母液组成
以下实施例中用到的发酵罐为:7.5 L、New Brunswick(NBS)BioFlo310型发酵罐和125L、New Brunswick(NBS)BioFlo610型发酵罐。
实施例1
在7.5 L、New Brunswick(NBS)BioFlo310型发酵罐培养金藻。
用此发明方法在7.5L发酵罐中培养,最高细胞数可达2.88×108个每mL,细胞生物质可达56g/L。
步骤一:种子的光自养预培养
(1)根据表1配制种子培养基,分装至1L三角瓶,装液量300mL,高温121℃灭菌30 min。
(2)接种,藻种Poterioochromonas malhamensis CMBB-01由武汉中科院水生所提供,接种量10mL。
(3)培养7 d,培养温度25-28 ℃,光照强度30-50 μmol photons m-2 s-1。当种子颜色由金黄色转变为黑褐色,干重可达2-3g/L。
步骤二:发酵罐培养
(1)根据表2(除氯化铵外)配制发酵罐培养基,每罐按3.2 L配制,装液量2.8 L,校正pH电极,放入灭菌锅121 ℃,灭菌30 min。培养基中碳/氮元素质量之比为28:1。
(2)灭菌结束后,冷却降温,调节温度28 ℃,转速50 rpm,通气4.0 L /min后,校正溶氧电极。
(3)接种,每罐接种量400 mL,最终装液量为3.2 L。
培养条件如表4:
表47.5 L发酵罐培养条件
(4)将维生素B(B1、BH、B6及B12)和氯化铵通过0.22 μm水性滤膜过滤后添加到发酵罐中。维生素B加入到发酵罐中,发酵罐内培养体系中B1的浓度为0.375 mg/L、BH的浓度为0.25mg/L、B6的浓度为0.125 mg/L和B12的浓度为0.125mg/L。
步骤三:补料
(1)根据表2的补料培养基配方,将MgSO4、CaCl2·2H2O和牛肉膏单独分开灭菌,NH4Cl过滤除菌,其余的一起配制,121 ℃,灭菌30 min。每罐补料按2 L配制。灭菌冷却后混合摇匀。
(2)根据表2的补料培养基配方,配制无氮补料,不添加牛肉膏和NH4Cl。每罐补料按2 L配制,121 ℃,灭菌30 min。
(3)在培养周期28-40h间,当罐内糖浓度低于2g/L后开始补料,控制糖浓度在0~2g/L。在培养周期96~120h,2L补料培养基补完后换成无氮的补料培养基继续培养。
步骤四:收获
(1)当金藻的生长曲线进入平稳期(约132h时),生长曲线如图1,补糖速率开始下降,pH上升,即可收获金藻。
(2)将藻液在3500 rpm转速下离心4 min,去上清,取离心底物进行冷冻干燥即可得到粉状金藻藻粉。
实施例2
在125 L、New Brunswick(NBS)BioFlo610型发酵罐培养金藻。
用此发明方法在125L发酵罐上进行放大培养,培养96h后金藻细胞生物质即可达到45 g/L。
步骤一:种子制备
实施例1中培养96h后,由图1可知处于对数期,适合接种。将此时的金藻取出,作为本实施例的藻种。
步骤二:发酵罐培养
(1)根据表2(除氯化铵外)配制发酵罐培养基,校正pH电极,每罐按32 L配制,装液量28L, 121 ℃,灭菌30 min。培养基中碳/氮元素质量之比为28:1。
(2)灭菌结束后,冷却降温,调节温度28 ℃,转速50 rpm,通气4.0 L min-1后,校正溶氧电极。
(3)接种,每罐接种量4 L,最终装液量为32 L,接种浓度2.5g/L。
培养条件如表5:
表5 125 L发酵罐培养条件
(4)维生素(B1、BH、B6及B12)和氯化铵通过0.22 μm水性滤膜过滤后添加到发酵罐中。
步骤三:补料
(1)根据表2的补料培养基配方,将MgSO4、CaCl2·2H2O和牛肉膏单独分开灭菌,NH4Cl过滤除菌,其余的一起配制,121 ℃,灭菌30 min。每罐补料按20 L配制。灭菌冷却后混合摇匀。
(2)根据表2的补料培养基配方,配制无氮补料,不添加牛肉膏和NH4Cl。每罐补料按20 L配制,121 ℃,灭菌30 min。
(3)在培养周期6-8h间,当罐内糖浓度低于2g/L后开始补料,控制糖浓度在0~2g/L。在培养周期48-72h,20L补料培养基补完后换成无氮的补料培养基继续培养。
步骤四:收获
(1)当金藻培养96-120h后,生长曲线(见图2的“□”代表的实验组)进入平稳期,补糖速率开始下降,pH上升,即可收获金藻。
(2)将藻液在3500 rpm转速下离心4 min,去上清,取离心底物进行冷冻干燥即可得到粉状金藻藻粉。
按照以上步骤,再培养6个批次作为对照组,分别控制发酵罐在不同的溶氧浓度DO值和不同的罐内压力(三组分别为10%、8psi; 10%、5psi; 20%、8psi)、通纯氧、双倍的接种浓度(5g/L)等与实验组进行对照。各批次的生长曲线如图2所示。
由图2统计结果可知:
①通纯氧时,培养96h后,生物质可达40.1 g/L,生长速度较快,比实验组达到相同生物质可缩短1天左右,但后期细胞破碎严重。
②DO值在10%和20%(同为8psi)时,培养96 h后,10%DO生物量达45.4g/L,20%DO达40.45g/L。证明10%的DO即可满足生长所需,再高的溶氧度并不利于生物量的增长。推测,可能是高溶氧设置导致通气过大,细胞破碎死亡过多。
③压力实验将10%DO、5psi组,与10%DO、8psi组对比,在培养96 h后,金藻生物量皆达到45g/L,证明发酵罐内压力对于金藻培养影响较小。
④增大接种量实验,接种量由其他组的2~3g/L提高至5g/L,培养96h后达44g/L,与其他组比较,未发现提高最终生物量和缩短培养周期,可能接种量的小幅变化对培养结果影响不明显。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的培养方式,在7.5L发酵罐内培养,并设置添加维生素的实验组(罐1和罐3)和不添加维生素的对照组(罐2和罐4),如下表:
本实施例的培养方法、条件和操作步骤均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结果见图3。由图3统计结果可知:
①由图3可知,罐1、罐3在44 h添加维生素B1:0.375 mg/L、BH:0.25mg/L、B6:0.125 mg/L和B12:0.125 mg/L(加入培养体系后维生素的浓度)后,生长速度开始明显快于罐2和罐4。罐1的发酵罐在48-120 h平均速率32.22×105(个每mL/h),罐2发酵罐平均速率7.4×105(个mL-1 h-1),罐1是罐2细胞增长速率的4.4倍,可见维生素B1、BH、B6、B12确实能显著地促进金藻的生长速率。
②在确定罐2、罐4生长缓慢后,在罐2和罐4培养了120h后,补加维生素B1、BH、B6、B12(维生素加到培养体系后的浓度见上文),罐2平均生长速率提升至37.97×105(个每mL/h)。进一步,验证了维生素B1、BH、B6、B12有利于促进金藻的生长。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1的培养方式,在7.5L发酵罐内培养,并设置混合氮源的实验组(罐7)和单一氮源的对照组(罐5、罐6),如下表:
上述罐5、罐6、罐7的培养基,均为通过多组实验中选择生长最优、确定的最优碳氮比,其他无机盐等的添加参见表2的发酵培养基列表。
在本实施例中,培养方法、条件和操作步骤均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结果见图4~图5所示。
由图4~5统计结果可知:
无机氮源更有利生物质的积累,而有机氮源更有利细胞数的增长。而本发明的培养基则是混合氮源,因此可结合二者的优点,在生物质和细胞数上都有更大的提升。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1的培养方式,在7.5L发酵罐内培养,并设置不同初始接种量的三个对照实验组,如下表:
本实施例的三组实验的培养方法、条件和操作步骤均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结果见图6。
由图6统计结果可知:
①如图6所示的,在提高初始接种量后,金藻生长的适应期明显缩短,更快进入对数期;当接种量达到6.8g/L后,发酵培养96h,金藻便可达到生物量52.8 g/L,相对于0.5g/L接种量可缩短2~3 d培养时间。
②三个实验组,最终生物量皆能达到50g/L以上,而最高达到55.75g /L,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培养金藻,可对金藻实现快速、高密度的培养效果,且结果稳定。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为:
S1配制基础培养基:所述基础培养基中含有氮源和碳源,所述碳源为葡萄糖,所述氮源是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组成的混合氮源,所述有机氮源为选自肝浸粉、牛肉膏、酵母浸粉及蛋白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无机氮源为铵态氮或尿素;
S2接种:在盛装有基础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接种金藻藻种,接种量为5~15%,对金藻进行异养培养;
S3发酵培养:培养过程中将补料培养基补给到发酵罐内,并控制发酵罐内培养体系的温度为20-30℃、pH5.0~8.0、溶氧浓度10-60%、葡萄糖的浓度稳定在0~2g/L;
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时刻向所述发酵罐补给含氮补料培养基,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或到培养结束,向所述发酵罐补给无氮补料培养基;
所述基础培养基中含有维生素B1、BH、B6及B12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在发酵培养过程中向发酵罐的培养体系中加入维生素B1、BH、B6及B12中的一种或几种;
S4收获:在培养96~170h后,当金藻的生长曲线进入平稳期时,对金藻进行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步骤S3中,优选是在发酵培养过程中向发酵罐的培养体系中加入维生素B1、BH、B6及B12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所述有机氮源为肝浸粉,其在基础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5-3g/L;所述无机氮源为氯化铵,其在基础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5-1.5 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控制所述发酵罐内培养体系的温度为28±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采用添加磷酸和KOH或NaOH的方式,控制调节所述发酵罐内培养体系的pH=6.0±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通过溶氧偶联方法控制发酵罐培养基的溶氧浓度在10-60%;具体地,搅拌器的初始转速为50rpm,之后转速范围在50~220rpm,初始通气量为4.0L/min,之后通气量为4.0-7.0L/min,通气是指通入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通过适时检测发酵罐内培养体系的碳源浓度并结合调节补料培养基的流加速度,使发酵罐内培养体系中碳源浓度尽可能稳定维持,控制葡萄糖的浓度稳定在0~2g/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含氮补料培养基中的氮源为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组成的混合氮源,其中有机氮源为选自肝浸粉、牛肉膏、酵母浸粉及蛋白胨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无机氮源为铵态氮或尿素。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异养培养周期为96~170h,在培养的96h之前流加含氮补料培养基,在培养的96~114h之间流加无氮补料培养基,提供缺氮少氮环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接种后发酵罐内的培养基体系中含初始细胞干重为0.2g/L~7/L。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金藻为Poterioochromonas malhamensis CMBB-01株,其以保藏号CGMCC NO.11620于2015年12月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之前,采用20-80 μmol photons m-2 s-1光照强度对金藻藻种进行光自养预培养,当藻种颜色由金黄色转变为黑褐色,再接种到发酵罐内异养培养;优选是在30-50 μmol photons m-2 s-1光照强度下进行光自养预培养。
CN201910004528.9A 2019-01-03 2019-01-03 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 Pending CN1098109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4528.9A CN109810902A (zh) 2019-01-03 2019-01-03 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4528.9A CN109810902A (zh) 2019-01-03 2019-01-03 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0902A true CN109810902A (zh) 2019-05-28

Family

ID=66603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4528.9A Pending CN109810902A (zh) 2019-01-03 2019-01-03 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09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9886A (zh) * 2020-09-01 2020-11-10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通过金藻发酵高效生产水溶性β-1,3-葡聚糖的方法
CN114774284A (zh) * 2022-05-24 2022-07-22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马勒姆杯囊棕鞭藻与正辛酸联合控制铜绿微囊藻水华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1208A (zh) * 2010-11-16 2011-04-20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快速积累微藻胞内油脂的方法
WO2012071983A1 (zh) * 2010-12-01 2012-06-07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微藻高产率异养培养的方法
CN106916748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金藻及其培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1208A (zh) * 2010-11-16 2011-04-20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快速积累微藻胞内油脂的方法
WO2012071983A1 (zh) * 2010-12-01 2012-06-07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微藻高产率异养培养的方法
CN106916748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金藻及其培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邓祥元: "《应用微藻生物学》", 30 November 2016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9886A (zh) * 2020-09-01 2020-11-10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通过金藻发酵高效生产水溶性β-1,3-葡聚糖的方法
CN114774284A (zh) * 2022-05-24 2022-07-22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马勒姆杯囊棕鞭藻与正辛酸联合控制铜绿微囊藻水华的方法
CN114774284B (zh) * 2022-05-24 2024-03-26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马勒姆杯囊棕鞭藻与正辛酸联合控制铜绿微囊藻水华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9498B (zh) 一种微藻高产率异养培养的方法
WO2012100583A1 (zh) 一种高产率的微藻培养方法
WO2017166831A1 (zh) 一种ω-7脂肪酸合成物及培养黄丝藻生产该合成物的方法与应用
CN100469890C (zh) 共轭亚油酸的制备方法
CN102925503B (zh) 利用固料培养基培养高山被孢霉制备花生四烯酸的方法
CN1837352A (zh) 高密度培养异养小球藻的方法
CN109810902A (zh) 一种金藻的快速培养方法
CN112760271A (zh) 一种负压条件下高密度发酵生产丁酸梭菌的工艺及应用
KR101168140B1 (ko) 천연 섭취가 가능한 생 클로렐라의 제조 방법
CN101586133B (zh) 阿维菌素批发酵优化工艺
CN106754385A (zh) 一种利用蓝藻水华为原料培育小球藻属浮游植物的方法
CN108641961B (zh) 一种高密度培养番石榴叶内生菌的方法
CN106148268A (zh) 一种无血清昆虫细胞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28660A (zh) 一种高效高密度培养生物饵料的方法
CN103798523A (zh) 一种同源性瘤胃微生态调控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032176A (zh) 一种促进微藻生长的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法
CN112956372A (zh) 一种灵芝的培育方法
CN105969709A (zh) 一种重组大肠杆菌菌株及用其制备番茄红素的方法
CN113136339A (zh) 兼养-自养连续培养光合微生物的方法及其培养系统和应用
CN113136321A (zh) 异养-自养联合培养光合微生物的方法及其系统和生产生物质和生物能源的方法
CN101928682B (zh) 一种l-精氨酸产生菌谷氨酸棒杆菌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96883B (zh) 一种用于抗阿兹海默症功能性红曲的制备方法
CN116508911B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生物肥水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04009A (zh) 一种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工艺
CN1253555C (zh) 稳定高产黄酮的雪莲细胞系tuip-8的大规模高密度培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30

Address after: 519000 Room 101, building 4, No. 30, Feipeng Road, Guangdong Macao coope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Hengqin new area,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emeter Biotechnology (Zhu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No.7, Donghu South Road, Wuchang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60

Applicant before: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