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4538B - 直线致动器、具备该直线致动器的透镜镜筒以及相机 - Google Patents
直线致动器、具备该直线致动器的透镜镜筒以及相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04538B CN109804538B CN201780063004.6A CN201780063004A CN109804538B CN 109804538 B CN109804538 B CN 109804538B CN 201780063004 A CN201780063004 A CN 201780063004A CN 109804538 B CN109804538 B CN 1098045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oke
- coil
- linear actuator
- magnetic
- hold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8—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coil systems moving upon intermittent or reversed energisation thereof by interaction with a fixed field system, e.g. permanent magne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直线致动器(100)具备设置为能够移动的线圈(40)、设置为与线圈(40)一体地移动的线圈轭(50)、以在线圈(40)的外侧穿过的方式延伸的第一侧部轭部(11)、周围被线圈(40)包围且与第一侧部轭部(11)对置地延伸的第二侧部轭部(12)、以及在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之间形成磁场的磁体(30)。并且,线圈轭(50)沿着线圈(40)的轴向延伸。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具有对位于停止位置的线圈轭(50)进行支承且具有磁极性的第一保持部(14)与第二保持部(1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线致动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磁体、以及对在与磁体之间形成磁吸引力的磁性体进行保持的线圈的直线驱动装置。线圈是直线驱动装置的可动件,通过由在线圈中流通的电流与磁体所形成的磁场感应出的电磁力,而使线圈受到上述吸引力,并且沿磁体直线地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20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提高停止状态的可动件的保持能力的直线致动器。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直线致动器具备:线圈,其设置为能够移动;磁性体,其设置为与所述线圈一体地移动;第一轭,其以在所述线圈的外侧穿过的方式延伸;第二轭,其周围被所述线圈包围且与所述第一轭对置地延伸;以及磁体,其在所述第一轭与所述第二轭之间形成磁场,所述磁性体沿着所述线圈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轭与所述第二轭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支承部,该支承部支承位于停止位置的所述磁性体且具有磁极性。
根据本发明的直线致动器,能够提高停止状态的可动件的保持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1的直线致动器时的立体图。
图3是从背部侧观察图1的直线致动器时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直线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1的直线致动器的侧视图,是示出将作为可动件的线圈保持在第一以及第二保持部的状态的图。
图6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5的直线致动器时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在图5的直线致动器中,电流在线圈中流通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从与图6相同的方向观察图7的直线致动器时的侧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的外观的立体图,是示出将作为可动件的线圈保持在第一停止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0是示出在图9的直线致动器中,将线圈保持在第二停止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1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9的直线致动器时的立体图。
图12是从背部侧观察图9的直线致动器时的立体图。
图13是上下颠倒地观察图9的直线致动器时的立体图。
图14是图9的直线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图9的直线致动器的侧视图,是示出将线圈保持在第一停止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6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15的直线致动器时的侧视图。
图17是示出在图15的直线致动器中,电流在线圈中流通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8是从与图16相同的方向观察图17的直线致动器时的侧视图。
图19是与图15的直线致动器相同的侧视图,是示出将线圈保持在第二停止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20是从与图16相同的方向观察图19的直线致动器时的侧视图。
图21是示出在图19的直线致动器中,电流在线圈中流通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2是从与图16相同的方向观察图21的直线致动器时的侧视图。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的一个应用例的立体图,是示出应用于小型相机的透镜镜筒的应用例的图。
图24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卸下了侧部罩后的图23的透镜镜筒时的立体图,是示出处于长焦侧的状态的透镜镜筒的图。
图25是示出处于广角侧的状态的图24的透镜镜筒的立体图。
图26是沿方向XXVI观察以通过透镜镜筒的轴心以及直线致动器的面将图23的透镜镜筒切断的剖面侧视图时的图,是示出处于长焦侧的状态的透镜镜筒的图。
图27是示出处于广角侧的状态的图26的透镜镜筒的剖面侧视图。
图28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有时省略不必要的详细说明。例如,有时省略已知事项的详细说明和对于实质上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变得过于冗长,并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有时使用大致平行、大致正交的这样的伴随“大致”的表现。例如,大致平行不仅指完全平行,还指基本上平行即例如包括几%左右的差异。关于其他的伴随“大致”的表现也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人等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而提供附图以及以下的说明,但并不表示通过这些来限定技术方案所记载的主题。
[实施方式1]
[1-1.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参照图1~图4,直线致动器100具备线圈40作为可动件,且使线圈40直线地动作。例如,直线致动器100使与线圈40安装为一体的移动对象物与线圈40一同直线地移动。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10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1的直线致动器100时的立体图。图3是从背部侧观察图1的直线致动器100时的立体图。图4是图1的直线致动器100的分解立体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示出将作为可动件的线圈保持在停止位置的状态,在图2以及图3中,示出线圈离开停止位置的状态。
直线致动器100具备相互连结的主轭10和副轭20、固定设置于主轭10的磁体30、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主轭10而移动的线圈40、以及与线圈40设置为一体的线圈轭50。主轭10、副轭20以及线圈轭50由磁性材料制作。主轭10与副轭20能够相互分离,且在直线致动器100的制造时相互连接。
主轭10具有将板材弯曲成细长的U字状而形成的形状,具有U字槽状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主轭10的制造方法并不局限于将板材弯曲而形成的方法,也可以是铸造、锻造、切削或冲压加工等任何制造方法。主轭10一体地包括构成U字的底部的底部轭部13、以及构成U字的对置的侧部的直线状的第一侧部轭部11和第二侧部轭部1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相互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且,主轭10具备与第一侧部轭部11形成为一体的从第一侧部轭部11的底部轭部13侧的基部呈L字的臂状延伸的第一保持部14、以及与第二侧部轭部12形成为一体的从第二侧部轭部12的底部轭部13侧的基部呈L字的臂状延伸的第二保持部15。
第一保持部14与第二保持部15相互接近但不接触,隔开间隔而配置。在第一保持部14与第二保持部15之间存在间隙。这里,第一侧部轭部11以及第二侧部轭部12分别为第一轭以及第二轭的一个例子。并且,第一保持部14以及第二保持部15分别为第一支承部以及第二支承部的一个例子。
第二保持部15朝向与第一侧部轭部11和第二侧部轭部12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而突出,并从第二侧部轭部12沿着朝向第一侧部轭部11的方向延伸至与第一侧部轭部11对置的位置。第二保持部15在其前端一体地包括朝向与底部轭部13相反一侧的方向突出的第二支承端部15a。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保持部15与第二支承端部15a由与主轭10相同的材料制成,与主轭10一起形成连续的一个构件。
第一保持部14朝向与第二保持部15相同的方向突出,且以从外侧覆盖第二保持部15的方式,从第一侧部轭部11沿着朝向第二侧部轭部12的方向延伸,并延伸至与第二侧部轭部12对置的位置。第一保持部14在其前端一体地包括朝向与底部轭部13相反一侧突出的第一支承端部14a。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部14与第一支承端部14a由与主轭10相同的材料制成,与主轭10一起形成连续的一个构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保持部14和第一支承端部14a、以及第二保持部15和第二支承端部15a只要能够构成为使磁通在它们与主轭10之间流通,则可以与主轭10构成为分体构件,且与主轭10连接。另外,第一支承端部14a和第二支承端部15a分别在与第一侧部轭部11和第二侧部轭部12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位于与第二侧部轭部12和第一侧部轭部11对置的位置。
副轭20具有矩形板状的形状。副轭20与主轭10的第一侧部轭部11以及第二侧部轭部12各自的端部连结。副轭20将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物理连接且磁连接。
这里,将Z轴设定为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延伸的方向,将从主轭10朝向副轭20的方向定义为Z轴正方向。并且,将Y轴设定为从第一侧部轭部11朝向第二侧部轭部12的方向且与Z轴垂直的方向,将从第一侧部轭部11朝向第二侧部轭部12的方向定义为Y轴正方向。并且,将X轴设为第一保持部14以及第二保持部15从第一侧部轭部11以及第二侧部轭部12突出的方向且与Y轴以及Z轴垂直的方向,将上述突出方向定义为X轴正方向。以下,存在使用X轴、Y轴以及Z轴对各方向进行说明的情况。
磁体30具有细长的平板状的形状,且被安装固定在第一侧部轭部11中的与第二侧部轭部12在Y轴方向上对置的表面上。磁体30构成直线致动器100的定子。磁体30通过在第一侧部轭部11的上述表面上形成的多个定位用的突起11a(尤其参照图3)而在第一侧部轭部11的长度方向即Z轴方向上被定位,从而被安装于第一侧部轭部11。突起11a配置在第一侧部轭部11的上述表面上的靠近底部轭部13的位置。由此,能够实现在Z轴方向上较长的磁体30的配置。
磁体30具有N极与S极的磁极,产生双极性的磁场。例如,磁体30由永磁铁构成。磁体30遍及第二侧部轭部12的长度方向的大致整体而与第二侧部轭部12对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侧部轭部12的长度方向是第二侧部轭部12沿着Z轴方向直线地延伸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磁体30在与第二侧部轭部12对置的平坦的表面上具有N极的磁极性,在位于与具有N极的磁极性的表面相反的一侧且与第一侧部轭部11抵接的表面上具有S极的磁极性。
在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之间的间隙中,形成有从第一侧部轭部11向朝向第二侧部轭部12的朝Y轴正方向的磁通。另外,在第一保持部14与第二保持部15之间的间隙中,形成有从第二保持部15朝向第一保持部14的磁通。由此,使第一保持部14的第一支承端部14a具有S极的磁极性,第二保持部15的第二支承端部15a具有N极的磁极性。此时,认为磁力线在副轭20中朝向Y轴负方向,在底部轭部13中朝向Y轴负方向。需要说明的是,优选使磁体30的Z轴侧的侧面尽可能地接近副轭20以使其与副轭20接触。
线圈40具有矩形筒状的外形。线圈40由沿着矩形筒的外周方向卷绕的绕线而形成。线圈40配置为使第二侧部轭部12在矩形筒的内侧穿过,并将第二侧部轭部12的四周包围。线圈40以其轴向与第二侧部轭部12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且线圈40能够相对于第二侧部轭部12而沿长度方向即Z轴方向移动。线圈40以使构成矩形筒的平坦的四个侧部中的一个位于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之间的方式配置。需要说明的是,线圈40的轴向是指矩形筒的轴心方向,是指绕线的卷绕轴方向。
在沿X轴方向的正面方向观察时,线圈轭50具有U字状的外形。线圈轭50安装于线圈40的矩形筒,以与线圈40一同移动。线圈轭50在X轴正方向侧与第一侧部轭部11以及第二侧部轭部12相邻地配置。并且,线圈轭50配置为,在与第一保持部14以及第二保持部15相反一侧即Z轴正方向侧,从线圈40的内侧向外侧跨越线圈40。这里,线圈轭50为磁性体的一个例子。
具体而言,线圈轭50中的构成U字的底部的底部53与Z轴正方向侧的线圈40的端部相邻,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部53在Y轴方向上与线圈40交叉地延伸。线圈轭50中的构成U字的对置的侧部的第一脚部51与第二脚部52中的第一脚部51位于与第二侧部轭部12对置的位置,且具有L字状的形状。第一脚部51从底部53穿过线圈40的内侧而沿线圈40的轴向延伸,随后弯曲,并朝向第一支承端部14a而向X轴正方向延伸。第二脚部52在与第一侧部轭部11对置的位置上,从底部53穿过线圈40的外侧而沿线圈40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
若线圈轭50在沿着线圈40的轴向即沿着第二侧部轭部12的方向上与线圈40一同朝向第一保持部14以及第二保持部15移动,则第一脚部51的端部与第一保持部14的第一支承端部14a抵接,且第二脚部52的端部与第二保持部15的第二支承端部15a抵接。此时,第一脚部51以及第二脚部52构成为同时与第一支承端部14a以及第二支承端部15a抵接。并且,除了向Z轴正方向突出的第一支承端部14a与第二支承端部15a以外,线圈轭50不与第一保持部14以及第二保持部15接触。
[1-2.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的动作]
以下,参照图5~图8对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是从X轴正方向朝向负方向观察图1的直线致动器100时的侧视图,是示出将作为可动件的线圈40保持在第一保持部14以及第二保持部15的状态的图。图6是从另一方向即从Y轴正方向朝向负方向观察图5的直线致动器100时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在图5的直线致动器100中,电流在线圈40中流通的状态的侧视图。图8是从与图6相同的方向观察图7的直线致动器100时的侧视图。
参照图5以及图6,在直线致动器100中,在线圈轭50的第一脚部51以及第二脚部52同时与第一保持部14的第一支承端部14a以及第二保持部15的第二支承端部15a抵接的状态下,线圈40停止。由于与第一支承端部14a以及第二支承端部15a抵接而处于停止状态的线圈轭50以及线圈40的位置为在直线致动器100中设定的线圈轭50以及线圈40的停止位置。并且,位于停止位置时的线圈轭50被第一保持部14的第一支承端部14a以及第二保持部15的第二支承端部15a支承并保持。
在线圈轭50与线圈40在停止位置处于停止状态时,由于在第一支承端部14a和第二支承端部15a中存在的磁场的磁吸引力,第一脚部51以及第二脚部52分别被吸附并保持于第一支承端部14a以及第二支承端部15a。并且,如图5中空心箭头所示,在线圈轭50内,形成有以从第二支承端部15a依次通过第二脚部52、底部53以及第一脚部51从而到达至第一支承端部14a的方式通过线圈轭50而循环的磁通。该磁通在第二支承端部15a与第一支承端部14a之间以从外向内包围线圈40的方式通过线圈轭50。由此,线圈轭50由于较强的磁吸引力而被吸附于第一支承端部14a以及第二保持部15。其结果是,即使在对直线致动器100作用有振动、冲击等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线圈轭50与线圈40保持在停止位置。
参照图7以及图8,在使停止状态的线圈40移动时,在线圈40中流通有沿着线圈40的外周方向的方向D1的电流。在线圈40中,方向D1的电流在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之间的部位中,沿着从第一侧部轭部11以及第二侧部轭部12朝向线圈轭50的X轴正方向流通,并在第二侧部轭部12的外侧的部位中,沿着从线圈轭50朝向第二侧部轭部12的X轴负方向流通。
由于在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之间沿方向D1流通的电流、以及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之间的磁体30的磁通的作用,而在线圈40作用有远离第一支承端部14a以及第二支承端部15a的方向即Z轴正方向的洛伦兹力。并且,在线圈40内流通的电流形成磁场,由此,如图7中带阴影的箭头所示,在线圈轭50内形成有从第一脚部51通过底部53而朝向第二脚部52的磁通。该磁通为朝向与图5中空心箭头所示的吸附磁通相反的排斥磁通。线圈轭50内的磁通在第一脚部51以及第二脚部52各自的端部形成S极与N极的磁极性。由此,在第一脚部51与第一支承端部14a之间、以及第二脚部52与第二支承端部15a之间分别产生磁斥力。因此,线圈40受到作用于线圈轭50的磁斥力和洛伦兹力,从而沿其轴向的Z轴正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与不产生上述那样的斥力的情况相比,受到两个力的线圈40即使在施加的电流值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移动。另外,线圈40在被第一支承端部14a以及第二支承端部15a保持期间不消耗电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直线致动器100中,即使为线圈轭50仅具有第一脚部51或仅具有第二脚部52,主轭10仅具有第一支承端部14a或仅具有第二支承端部15a的结构,也能够产生与上述相同的作用。即,线圈40在停止状态下由于磁吸引力而被保持,在流通有电流的状态下由于洛伦兹力以及磁斥力而移动。
[1-3.效果等]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100具备设置为能够移动的线圈40、设置为与线圈40一体地移动的作为磁性体的线圈轭50、穿过线圈40的外侧而延伸的作为第一轭的第一侧部轭部11、周围被线圈40包围且与第一侧部轭部11对置地延伸的作为第二轭的第二侧部轭部12、以及在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之间形成磁场的磁体30。
并且,线圈轭50沿着线圈40的轴向延伸。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对位于停止位置的线圈轭50进行支承且具有磁极性的作为支承部的第一保持部14以及/或第二保持部15。
在上述的结构中,位于停止位置的线圈轭50由于具有磁极性的第一保持部14与第二保持部15的磁吸引力,而以例如被吸附于第一支承端部14a与第二支承端部15a的状态被第一保持部14与第二保持部15支承。因此,即使在对直线致动器100作用有振动、冲击等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停止位置处于停止状态的线圈轭50以及线圈40自停止位置的移动。
另外,当在线圈40中流通有电流时,由于该电流、以及第一侧部轭部11和第二侧部轭部12之间的磁场的作用,线圈40能够受到远离第一保持部14以及第二保持部15的方向的洛伦兹力。
并且,线圈40的电流形成磁场,并由此在线圈轭50内形成磁场。与不产生互斥的情况相比,由于线圈轭50的磁场与第一保持部14和第二保持部15的磁场互斥,从而能够减少线圈40以及线圈轭50的移动所需的洛伦兹力。因此,能够抑制线圈40中的消耗电力。
在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100中,线圈轭50以从外侧向内侧跨越线圈40的方式延伸,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分别具有作为第一支承部的第一保持部14以及作为第二支承部的第二保持部15。线圈轭50与第一保持部14以及第二保持部15接触。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向线圈40施加电流时,在线圈40的内外于线圈轭50中产生磁场。由此,能够增强在线圈轭50的磁场与第一保持部14以及第二保持部15的磁场之间产生的磁斥力。
在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100中,第一保持部14与第二保持部15具有彼此相反的磁极性。线圈轭50构成为,通过与第一保持部14以及第二保持部15接触,从而形成通过线圈轭50而从外侧向内侧跨越线圈40的磁通。
在上述的结构中,形成有依次流过第一保持部14、线圈轭50以及第二保持部15的磁通。因此,线圈轭50与第一保持部14以及第二保持部15之间的磁吸引力增强。另外,通过调节向线圈40施加的电流,从而在线圈轭50内产生与上述的磁通的流通相反方向的流通的磁通,能够在线圈轭50的磁场与第一保持部14以及第二保持部15的磁场之间有效地产生磁斥力。
在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100中,磁体30在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之间配置在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中的至少一方,第一侧部轭部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磁连接。
在上述的结构中,形成有从第一侧部轭部11流通至第二侧部轭部12的磁通。由此,磁体30的磁场能够在第一保持部14以及第二保持部15产生磁极性。因此,能够将直线致动器100的结构简化。
[实施方式2]
[2-1.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100在线圈40的直线移动方向的一方的末端具有保持线圈40的第一保持部14以及第二保持部15。然而,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在线圈40的直线移动方向的两方的末端具有线圈40的保持部。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图1~图8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标记的构成要素为相同或同样的构成要素,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并且,对于与已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相同之处省略说明。
参照图9~图14,示出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的外观的立体图,是示出将作为可动件的线圈40保持在第一停止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0是示出在图9的直线致动器200中,将线圈40保持在第二停止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1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9的直线致动器200时的立体图。图12是从背部侧观察图9的直线致动器200时的立体图。图13是上下颠倒地观察图9的直线致动器200时的立体图。图14是图9的直线致动器200的分解立体图。
直线致动器200具备线圈40作为可动件,且使线圈40直线地动作。直线致动器200具备相互连结的主轭210和副轭220、固定设置于主轭210的磁体30、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主轭210而移动的线圈40、以及与线圈40设置为一体的线圈轭250。
作为磁性体的主轭210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100的主轭10相似的结构。主轭210具有U字槽状的形状。主轭210一体地包括底部轭部213、以及从底部轭部213呈直线状延伸且彼此对置的第一侧部轭部211和第二侧部轭部21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部轭部211与第二侧部轭部212相互大致平行地延伸。
并且,主轭210具备与第一侧部轭部211形成为一体的L字状的第一保持部214、以及与第二侧部轭部212形成为一体的L字状的第二保持部215。第一保持部214与第二保持部215相互接近但不接触,而是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第一保持部214与第二保持部215之间存在间隙。
第二保持部215从第二侧部轭部212的底部轭部213侧的基部,以朝向与第一侧部轭部211和第二侧部轭部212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延伸,随后弯曲,并沿着从第二侧部轭部212朝向第一侧部轭部211的方向延伸至与第一侧部轭部211对置的位置。
第一保持部214从第一侧部轭部211的底部轭部213侧的基部,以朝向与第二保持部215相同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延伸,随后弯曲,且沿着从第一侧部轭部211朝向第二侧部轭部212的方向以从外侧覆盖第二保持部215的方式延伸,并延伸至与第二侧部轭部212对置的位置。
第一保持部214与第二保持部215在各自的前端一体地包括朝向与底部轭部213相反一侧突出的第一支承端部214a与第二支承端部215a。因此,第一保持部214和第二保持部215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100的第一保持部14和第二保持部15相同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部214与第一支承端部214a、以及第二保持部215与第二支承端部215a由与主轭210相同的材料制成,与主轭210一起形成连续的一个构件。然而,只要能够构成为使磁通在上述构件与主轭210之间流通,则上述构件可以与主轭210构成为分体构件,且与主轭210连接。
这里,将Z轴设定为第一侧部轭部211与第二侧部轭部212延伸的方向,将从底部轭部213朝向第一侧部轭部211与第二侧部轭部212的方向定义为Z轴负方向。并且,将Y轴定义为从第一侧部轭部211朝向第二侧部轭部212的方向且与Z轴垂直的方向,将从第二侧部轭部212朝向第一侧部轭部211的方向定义为Y轴正方向。并且,将X轴设为第一保持部214以及第二保持部215从第一侧部轭部211以及第二侧部轭部212突出的方向且与Y轴以及Z轴垂直的方向,将上述突出方向定义为X轴正方向。以下,存在使用X轴、Y轴以及Z轴对各方向进行说明的情况。
作为磁性体的副轭220具有板状的形状,且将主轭210的第一侧部轭部211的端部与第二侧部轭部212的端部连结。副轭220将第一侧部轭部211与第二侧部轭部212物理连接且磁连接。副轭220还一体地包括臂状的第三保持部221以及第四保持部222。
第三保持部221与第四保持部222相互接近但不接触,而是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第三保持部221与第四保持部222之间存在间隙。第三保持部221以及第四保持部222以朝向与第一保持部214以及第二保持部215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即X轴正方向突出的方式延伸。这里,第三保持部221以及第四保持部222分别为第三支承部以及第四支承部的一个例子。
具有L字状的形状的第三保持部221在与第一侧部轭部211相邻的位置沿着X轴正方向延伸后弯曲,并沿着从第一侧部轭部211朝向第二侧部轭部212的方向即Y轴负方向延伸。第三保持部221在其前端一体地包括朝向第二保持部215突出的第三支承端部221a。
具有直线状的形状的第四保持部222在与第二侧部轭部212相邻的位置沿着X轴正方向延伸。第四保持部222在其前端一体地包括朝向第一保持部214突出的第四支承端部222a。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端部214a与第四支承端部222a配置为在Z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第二支承端部215a与第三支承端部221a位于比第一支承端部214a与第四支承端部222a更靠近第一侧部轭部211与第二侧部轭部212的位置,且第二支承端部215a与第三支承端部221a不位于相互对置的位置,而配置为沿着Y轴方向排列。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保持部221与第三支承端部221a、以及第四保持部222与第四支承端部222a由与副轭220相同的材料制成,与副轭220一起形成连续的一个构件。然而,只要能够使磁通在上述构件与副轭220之间流通,则上述构件可以与副轭220构成为分体构件,且与副轭220连接。
尤其如图12所示,细长的平板状的磁体30被安装固定在第一侧部轭部211中的与第二侧部轭部212在Y轴方向上对置的表面上。
磁体30构成直线致动器200的定子。磁体30通过在第一侧部轭部211的上述表面上形成的多个定位用的突起211a而在第一侧部轭部211的长度方向上被定位。突起211a配置在靠近底部轭部213的位置,从而能够实现在上述长度方向上较长的磁体30的配置。磁体30遍及第二侧部轭部212的长度方向的大致整体而与第二侧部轭部212对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磁体30在与第二侧部轭部212对置的平坦的表面上具有N极的磁极性,在位于与具有N极的磁极性的表面相反的一侧且与第一侧部轭部211抵接的表面上具有S极的磁极性。
因此,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在第一侧部轭部211与第二侧部轭部212之间的间隙中,形成有从第一侧部轭部211向朝向第二侧部轭部212的Y轴负方向的磁通。另外,在主轭210的第一保持部214与第二保持部215之间的间隙中,形成有从第二保持部215朝向第一保持部214的磁通。由此,第一保持部214的第一支承端部214a成为S极的磁极性,使第二保持部215的第二支承端部215a成为N极的磁极性。
并且,在副轭220的第三保持部221与第四保持部222之间的间隙中,形成有从第四保持部222朝向第三保持部221的磁通。由此,第三保持部221的第三支承端部221a成为S极的磁极性,第四保持部222的第四支承端部222a成为N极的磁极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15是从X轴正方向向负方向观察图9的直线致动器200时的侧视图,是示出将线圈40保持在第一停止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6是从另一方向即从Y轴负方向向正方向观察图15的直线致动器200时的侧视图。
参照图9~图14,线圈40配置为使第二侧部轭部212在矩形筒的内侧穿过,并包围第二侧部轭部212的四周。线圈40以其轴向与第二侧部轭部212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且线圈40能够相对于第二侧部轭部212而沿上述长度方向即Z轴方向移动。线圈40以使构成矩形筒的平坦的四个侧部中的一个位于第一侧部轭部211与第二侧部轭部212之间的方式配置。
作为磁性体的线圈轭250安装于线圈40,以与线圈40一体地移动。线圈轭250在X轴正方向侧与第一侧部轭部211以及第二侧部轭部212相邻地配置。线圈轭250具有两个相反方向的U字状构件在相互交叉的方向上连结的结构。
具体而言,线圈轭250一体地包括具有U字状的平板的形状的第一U字形状部260、以及具有U字状的平板的形状的第二U字形状部270。第一U字形状部260一体地包括构成U字的底部的底部263、以及构成U字的对置的侧部的第一脚部261和第二脚部262。第二U字形状部270一体地包括构成U字的底部的底部273、以及构成U字的对置的侧部的第一脚部271和第二脚部272。这里,第一U字形状部260以及第二U字形状部270分为为第一磁性部以及第二磁性部的一个例子。
第一U字形状部260配置为底部263位于Z轴负方向,第二U字形状部270配置为底部273位于Z轴正方向。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第二脚部262与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第二脚部272结合,并配置在线圈40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二脚部262与第二脚部272的结合部分,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第一脚部261与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第一脚部271处于相互垂直的位置关系。具体而言,相对于该结合部分,第一脚部261位于Y轴正方向,第一脚部271位于X轴正方向。因此,第一U字形状部260与第二U字形状部270以在沿着XY平面的方向上垂直地交叉的方式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U字形状部260与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交叉角度不局限于90°。如后述那样,将第一U字形状部260与第二U字形状部270中的任一个配置为内外地跨越线圈40即可。
第一U字形状部260在沿着YZ平面的方向上延伸,且配置为在其Z轴负方向侧的端部上,从内测向外侧跨越形成线圈40的矩形筒的四个侧部中Y轴正方向侧的侧部。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底部263与Z轴负方向侧的线圈40的端部相邻,且在Y轴方向上与线圈40交叉地延伸。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第二脚部262在与第二侧部轭部212对置的位置处,从底部263穿过线圈40的内侧而沿线圈40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第一脚部261在与第一侧部轭部211对置的位置处,从底部263穿过线圈40的Y轴正方向侧的外侧,沿着线圈40的轴向且与第二脚部262大致平行地呈直线状延伸。
第二U字形状部270在沿着XZ平面的方向上延伸,且配置为在其Z轴正方向侧的端部上,从内测向外侧跨越形成线圈40的矩形筒的四个侧部中X轴正方向侧的侧部。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底部273与Z轴正方向侧的线圈40的端部相邻,且在X轴方向上与线圈40交叉地延伸。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第二脚部272在与第二侧部轭部212对置的位置处,从底部273穿过线圈40的内侧而沿线圈40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第一脚部271从底部273穿过线圈40的X轴正方向侧的外侧,沿着线圈40的轴向且与第二脚部272大致平行地呈直线状延伸。
并且,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第二脚部272与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第二脚部262在线圈40的内侧位于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位置,且相互一体化。因此,第一U字形状部260与第二U字形状部270以将第一脚部261和第二脚部262的排列方向、与第一脚部271和第二脚部272的排列方向设为大致垂直的关系的方式结合。
若线圈轭250在沿着线圈40的轴向即沿着第二侧部轭部212的方向上与线圈40一同朝向第一保持部214以及第二保持部215移动,则线圈轭250的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第一脚部261的Z轴正方向侧的端部与第二保持部215的第二支承端部215a抵接。并且,线圈轭250的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底部273与第一保持部214的第一支承端部214a抵接。第一脚部261以及底部273构成为同时与第二支承端部215a以及第一支承端部214a抵接。并且,除了向Z轴负方向突出的第一支承端部214a与第二支承端部215a以外,线圈轭250不与第一保持部214以及第二保持部215接触。并且,除了向Z轴正方向突出的第一支承端部214a与第二支承端部215a以外,线圈轭250不与第一保持部214以及第二保持部215接触。
另外,若线圈轭250沿着第二侧部轭部212与线圈40一同朝向第三保持部221以及第四保持部222移动,则线圈轭250的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底部263与第三保持部221的第三支承端部221a抵接。并且,线圈轭250的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第一脚部271的Z轴负方向侧的端部与第四保持部222的第四支承端部222a抵接。底部263以及第一脚部271构成为同时与第三支承端部221a以及第四支承端部222a抵接。并且,除了向Z轴正方向突出的第三支承端部221a与第四支承端部222a以外,线圈轭250不与第三保持部221以及第四保持部222接触。
[2-2.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的动作]
以下,参照图15~图22对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7是示出在图15的直线致动器200中,在线圈40中流通有电流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8是从与图16相同的方向观察图17的直线致动器200时的侧视图。图19是与图15的直线致动器200相同的侧视图,是示出将线圈40保持在第二停止位置的状态的图。图20是从与图16相同的方向观察图19的直线致动器200时的侧视图。图21是示出在图19的直线致动器200中,在线圈40中流通有电流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2是从与图16相同的方向观察图21的直线致动器200时的侧视图。
参照图15以及图16,在直线致动器200中,在线圈轭250的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第一脚部261以及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底部273同时与第二保持部215的第二支承端部215a以及第一保持部214的第一支承端部214a抵接的状态下,线圈40停止。处于这样的抵接以及停止状态的线圈轭250与线圈40的位置为在直线致动器200中设定的线圈轭250以及线圈40的两个停止位置中的第一停止位置。并且,在第一停止位置处,由于在第一支承端部214a和第二支承端部215a中存在的磁场的磁吸引力,底部273以及第一脚部261分别被吸附并保持于第一支承端部214a以及第二支承端部215a。由此,线圈轭250与线圈40在第一停止位置被第一支承端部214a与第二支承端部215a支承并保持。
在第一停止位置处于停止状态的线圈轭250内,形成有如图15以及图16中空心箭头所示那样流通的磁通。该磁通以从第二支承端部215a依次通过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第一脚部261、底部263和第二脚部262、以及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第二脚部272和底部273到达至第一支承端部214a的方式通过线圈轭250而循环。该磁通在第二支承端部215a与第一支承端部214a之间以从外向内包围线圈40的方式通过线圈轭250。由此,线圈轭250由于较强的磁吸引力而被吸附保持于第一支承端部214a以及第二支承端部215a。其结果是,即使在对直线致动器200作用有振动、冲击等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线圈40与线圈轭250保持在第一停止位置。
参照图17以及图18,在使在第一停止位置处于停止状态的线圈40移动时,在线圈40中流通有方向D1的电流。在线圈40中,方向D1的电流在第一侧部轭部211与第二侧部轭部212之间的部位中,沿着从第一侧部轭部211以及第二侧部轭部212朝向线圈轭250的X轴正方向流通,并在第二侧部轭部212的外侧的部位中,沿着从线圈轭250朝向第二侧部轭部212的X轴负方向流通。
由于在第一侧部轭部211与第二侧部轭部212之间沿方向D1流通的电流、以及第一侧部轭部211与第二侧部轭部212之间的磁体30的磁通的作用,而在线圈40作用有远离第一支承端部214a以及第二支承端部215a的方向即Z轴负方向的洛伦兹力。并且,在线圈40内流通的电流形成磁场,由此,在线圈轭250内形成如图17以及图18中带阴影的箭头所述那样流通的磁通。该磁通为从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底部273以及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第二脚部262通过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底部263朝向第一脚部261的磁通,且为朝向与图15以及图16中空心箭头所示的吸附磁通相反的排斥磁通。线圈轭250内的磁通在底部273以及第一脚部261的端部分别形成S极与N极的磁极性。
由此,在底部273与第一支承端部214a之间、以及第一脚部261与第二支承端部215a之间分别产生磁斥力。因此,线圈40受到作用于线圈轭250的磁斥力和洛伦兹力,从而沿其轴向的Z轴负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与不产生上述那样的斥力的情况相比,受到两个力的线圈40即使在施加的电流值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移动。另外,线圈40在被第一支承端部214a以及第二支承端部215a保持期间不消耗电力。
若与线圈40一同向Z轴负方向移动的线圈轭250与第三保持部221的第三支承端部221a以及第四保持部222的第四支承端部222a抵接,则线圈40停止,停止向线圈40施加电流。
此时,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在线圈轭250的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底部263以及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第一脚部271的端部同时与第三支承端部221a以及第四支承端部222a抵接的状态下,线圈40停止。处于这样的抵接以及停止状态的线圈轭250与线圈40的位置为在直线致动器200中设定的线圈轭250以及线圈40的两个停止位置中的第二停止位置。并且,在第二停止位置处,由于在第三支承端部221a和第四支承端部222a中存在的磁场的磁吸引力,底部263以及第一脚部271分别被吸附并保持于第三支承端部221a以及第四支承端部222a。
因此,线圈轭250与线圈40在第二停止位置被第三支承端部221a与第四支承端部222a支承并保持。
在第二停止位置处于停止状态的线圈轭250内,形成有如图19以及图20中空心箭头所示那样流通的磁通。该磁通以从第四支承端部222a依次通过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第一脚部271、底部273和第二脚部272、以及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第二脚部262和底部263到达至第三支承端部221a的方式通过线圈轭250而循环。该磁通在第四支承端部222a与第三支承端部221a之间以从外向内包围线圈40的方式通过线圈轭250。
由此,线圈轭250由于较强的磁吸引力而被吸附保持于第三支承端部221a以及第四支承端部222a。其结果是,即使在对直线致动器200作用有振动、冲击等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线圈40与线圈轭250保持在第二停止位置。
参照图21以及图22,在使在第二停止位置处于停止状态的线圈40移动时,在线圈40中流通有方向D2的电流。方向D2在线圈40中与方向D1为相反方向。
由于在第一侧部轭部211与第二侧部轭部212之间沿方向D2流通的电流、以及第一侧部轭部211与第二侧部轭部212之间的磁体30的磁通的作用,而在线圈40作用有远离第三支承端部221a以及第四支承端部222a的方向即Z轴正方向的洛伦兹力。
并且,在线圈40内流通的电流形成磁场,由此,在线圈轭250内形成如图21以及图22中带阴影的箭头所述那样流通的磁通。该磁通为从第一U字形状部260的底部263依次通过第二脚部262、第二U字形状部270的第二脚部272以及底部273而朝向第一脚部271的磁通,且为朝向与图19以及图20中空心箭头所示的吸附磁通相反的排斥磁通。线圈轭250内的磁通在底部263以及第一脚部271的端部分别形成S极与N极的磁极性。
由此,在底部263与第三支承端部221a之间、以及第一脚部271与第四支承端部222a之间分别产生磁斥力。因此,线圈40受到作用于线圈轭250的磁斥力和洛伦兹力,从而沿其轴向的Z轴正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与不产生上述那样的斥力的情况相比,受到两个力的线圈40即使在施加的电流值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移动。另外,线圈40在被第三支承端部221a以及第四支承端部222a保持期间不消耗电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直线致动器200中,即使为线圈轭250仅具有第一U字形状部260或仅具有第二U字形状部270,主轭210仅具有第二支承端部215a和第三支承端部221a、或仅具有第一支承端部214a和第四支承端部222a的结构,也能够产生与上述相同的作用。即,线圈40在第一停止位置以及第二停止位置的停止状态下由于磁吸引力而被保持,在流通有电流的状态下由于洛伦兹力以及磁斥力而移动。并且,在线圈轭250仅具有第一U字形状部260时,第一U字形状部260可以为至少具有第一脚部261以及底部263的结构。另外,在线圈轭250仅具有第二U字形状部270时,第二U字形状部270可以为至少具有第一脚部271以及底部273的结构。
[2-3.效果等]
根据上述那样的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100相同的效果。
并且,在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中,第一侧部轭部211与第二侧部轭部212分别在线圈40的移动方向上与第一保持部214以及第二保持部215相反一侧的位置具有作为第三支承部的第三保持部221以及作为第四支承部的第四保持部222。线圈轭250在线圈40的移动方向的一方的停止位置即第一停止位置与第一保持部214以及第二保持部215接触,且在线圈40的移动方向的另一方的停止位置即第二停止位置与第三保持部221以及第四保持部222接触。
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够通过磁吸引力将线圈40与线圈轭250保持在第一停止位置与第二停止位置。因此,直线致动器200能够将线圈40保持在两个停止位置。
在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中,第三保持部221与第四保持部222具有彼此相反的磁极性。线圈轭250与第三保持部221以及第四保持部222接触,从而构成为形成有通过线圈轭250且从外侧向内侧跨越线圈40的磁通。
在上述的结构中,即使在线圈40位于第二停止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依次流过第三保持部221、线圈轭250以及第四保持部222的磁通。因此,在线圈轭250与第三保持部221以及第四保持部222之间产生较强的磁吸引力。另外,通过调节向线圈40的施加电流,从而在线圈轭250中产生与上述的磁通的流通相反方向的流通的磁通,由此,能够在线圈轭250的磁场与第三保持部221以及第四保持部222的磁场之间有效地产生磁斥力。
在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中,第一侧部轭部211与第二侧部轭部212相互连接。并且,第一侧部轭部211以及第二侧部轭部212由具有第一保持部214和第二保持部215且配置有磁体30的主轭210、以及具有第三保持部221和第四保持部222的副轭220构成。主轭210与副轭220形成相互独立的构件,并相互连接。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组装直线致动器200前,主轭210与副轭220分离,因此容易进行线圈40向主轭210的设置。另外,通过将主轭210与副轭220连接而相互组装,能够将各保持部配置在规定的位置。因此,直线致动器200的制造变得简易。通过变更副轭220的结构,能够将直线致动器200变更为实施方式1的直线致动器100。
在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中,线圈轭250包括在线圈40的轴向的一方的端部从外侧向内侧跨越线圈40的作为第一磁性部的第一U字形状部260、以及在线圈40的轴向的另一方的端部从外侧向内侧跨越线圈40的作为第二磁性部的第二U字形状部270。例如,第一U字形状部260与第二U字形状部270具有U字状的形状,第一U字形状部260与第二U字形状部270可以以形成相互反向的U字状的形状的方式连接。
在上述的结构中,线圈轭250可以构成为包括如下部分:在线圈40位于第一停止位置时,在第一保持部214与第二保持部215之间,且在与第一保持部214和第二保持部215相反一侧跨越线圈40的部分。并且,线圈轭250也可以构成为包括如下部分:在线圈40位于第二停止位置时,在第三保持部221与第四保持部222之间,且在与第三保持部221和第四保持部222相反一侧跨越线圈40的部分。因此,线圈40在位于第一停止位置与第二停止位置中的任一位置时,都能被较强的磁吸引力保持。
在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中,线圈轭250的第一U字形状部260与第二U字形状部270均在第一停止位置以及第二停止位置与作为支承部的第一保持部214和第二保持部215、或第三保持部221和第四保持部222接触。在上述的结构中,相互从相反方向跨越线圈40的第一U字形状部260以及第二U字形状部270包括如下部分:在线圈40位于第一停止位置时,在第一保持部214与第二保持部215之间,且在与第一保持部214和第二保持部215相反一侧跨越线圈40的部分。并且,第一U字形状部260以及第二U字形状部270包括如下部分:在线圈40位于第二停止位置时,在第三保持部221与第四保持部222之间,且在与第三保持部221和第四保持部222相反一侧跨越线圈40的部分。因此,能够产生用于将线圈40保持在第一停止位置以及第二停止位置的较强的磁吸引力。
[3.实施方式的直线致动器的应用例]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直线致动器的应用例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参照图23~图27对将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应用于小型相机的透镜镜筒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的一个应用例的立体图,是示出用于小型相机的透镜镜筒300的应用例的图。图24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卸下了侧部罩310a后的图23的透镜镜筒300时的立体图。是示出处于长焦侧的状态的透镜镜筒300的图。图25是示出处于广角侧的状态的图24的透镜镜筒300的立体图。图26是从方向XXVI即从X轴正方向向负方向对以通过透镜镜筒300的轴心以及直线致动器200的面将图23的透镜镜筒300切断的剖面侧视图进行观察时的图,是示出处于长焦侧的状态的透镜镜筒300的图。图27是示出处于广角侧的状态的图26的透镜镜筒300的剖面侧视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23~图27所记载的X轴、Y轴以及Z轴设定为同与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相关的图9~图22的X轴、Y轴以及Z轴相同。
参照图23,在本例子中,透镜镜筒300构成能够搭载于各种车载相机、监视相机等小型的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的小型的透镜镜筒。透镜镜筒300具备有底筒状的罩310、从罩310露出的第一透镜411a、以及细长的板状的端子320。罩310包括筒状的侧部罩310a、以及底部罩310b。侧部罩310a与底部罩310b相互组装,并在其内侧形成收容空间。侧部罩310a与底部罩310b例如通过树脂成形而制成。在罩310内的收容空间设置有多个透镜单元、以及直线致动器200等。第一透镜411a是多个透镜单元的透镜中的配置在最靠外侧的透镜,并从侧部罩310a的开口向外侧露出。端子320将罩310内的直线致动器200的线圈40等电气构成要素与罩310外的电气构成要素电连接。
底部罩310b构成为安装在配置有未图示的摄像元件的基板上。底部罩310b一体地包括透镜镜筒300相对于摄像元件的基板的定位用的多个圆柱状的销311a、以及透镜镜筒300向摄像元件的基板的固定用的多个脚部311b。
多个销311a插入在摄像元件的基板形成的定位用的孔,从而将透镜镜筒300相对于摄像元件而定位。在多个脚部311b形成有贯通孔以供螺钉等紧固构件穿过。通过将脚部311b与摄像元件的基板穿过的紧固构件,将各脚部311b固定在该基板,由此,将透镜镜筒300固定在该基板。
参照图24~图27,在底部罩310b上配设有直线致动器200。直线致动器200将具有第三保持部221与第四保持部222的副轭220配置并固定在底部罩310b上。
具体而言,副轭220通过贯通副轭220与底部罩310b的螺钉等紧固构件而被固定在底部罩310b。直线致动器200的线圈40能够向接近底部罩310b的方向以及远离底部罩310b的方向移动。例如,线圈40在图24中被保持在第一停止位置,在图25中被保持在第二停止位置。
透镜镜筒300具备排列成一列的三个透镜单元410、420和430、以及对第二透镜单元420进行支承和引导的多个引导构件440。第三透镜单元430被埋入底部罩310b。第三透镜单元430包括透镜431,并将由从第二透镜单元420向透镜431入射的光产生的图像映射于在底部罩310b的外侧配设的摄像元件等(未图示)。
第一透镜单元410配置在侧部罩310a的开口,且固定在侧部罩310a。第一透镜单元410具备多个透镜411,各透镜411以与第三透镜单元430的透镜431对置的方式配置。
多个透镜411中的位于最靠外侧的位置的透镜为第一透镜411a。在侧部罩310a的开口的周围,在第一透镜411a与侧部罩310a之间设置有环状的密封件311c。密封件311c由具有挠性或弹性的树脂等制成,将第一透镜411a与侧部罩310a之间水密或气密地密封。由此,能够抑制水、异物等从外部向罩310内侵入。来自罩310的外部的光向第一透镜单元410入射。
在第一透镜单元410与第三透镜单元430之间配设有第二透镜单元420。在多个引导构件440贯通第二透镜单元420的单元罩421的状态下,配置第二透镜单元420。各引导构件440由棒状构件构成。各引导构件440沿着直线致动器200的线圈40的移动方向而从底部罩310b延伸。在本例子中,配设有两个引导构件440。
第二透镜单元420能够沿着多个引导构件440的轴向移动,由此,第二透镜单元420能够向接近底部罩310b的方向以及远离底部罩310b的方向移动。另外,第二透镜单元420具备多个透镜422,各透镜422以与第三透镜单元430的透镜431以及第一透镜单元410的透镜411对置的方式配置。并且,第二透镜单元420的单元罩421固定于线圈40,以使第二透镜单元420能够与线圈40一同移动。
因此,在线圈40在第一停止位置与第二停止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二透镜单元420被引导构件440引导,并与线圈40一同移动。这样的引导构件440也引导线圈40的移动。并且,线圈40与第二透镜单元420均能够以被磁吸引力保持的状态停止在图24与图26所示那样的第一停止位置、以及图25与图27所示那样的第二停止位置这两个停止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透镜镜筒300中,在线圈40位于第一停止位置时,第二透镜单元420位于接近第一透镜单元410的位置。由此,第一透镜单元410~第三透镜单元430能够接受向透镜411入射的光中的、例如接近人的静视角的60°那样的较窄的视角的光,并将其映射于摄像元件等(未图示)。此时,透镜镜筒300处于长焦侧的状态,作为长焦透镜而发挥功能。
在线圈40位于第二停止位置时,第二透镜单元420位于远离第一透镜单元410的位置。由此,第一透镜单元410~第三透镜单元430能够接受向透镜411入射的光中的、例如180°那样的较大的视角的光,并将其映射于未图示的摄像元件等。此时,透镜镜筒300处于广角侧的状态,作为广角透镜而发挥功能。
因此,透镜镜筒300作为能够选择性地将视角切换为两个视角的双焦点型的透镜镜筒而发挥功能,且保持切换后的视角,抑制由振动以及冲击等外力引起的视角的变动。需要说明的是,透镜镜筒300所设定的视角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例子,可以为任意视角。
另外,在单元罩421一体地形成有位置检测用的突起421a。位置检测用的突起421a在侧方、即在与引导构件440的轴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从单元罩421突出。突起421a与线圈40以及单元罩421一同移动。
并且,在罩310内配设有两个位置检测用传感器421b与421c。位置检测用传感器421b与421c具有U字状的外形。位置检测用传感器421b与421c同端子320电连接,构成为使光、磁力等在U字之间流通。
位置检测用传感器421b与421c检测光、磁力等的切断,具体而言,检测由于突起421a位于U字之间而引起的光、磁力等的切断,即检测突起421a。并且,位置检测用传感器421b与421c分别配置为在线圈40位于第一停止位置与第二停止位置时检测到突起421a。因此,位置检测用传感器421b与421c检测线圈40位于第一停止位置与第二停止位置中的哪一个位置,即检测透镜镜筒300处于长焦侧的状态与广角侧分状态中的哪一个状态。因此,在透镜镜筒300中,能够进行透镜镜筒300的状态的控制以及该状态的确认。
另外,直线致动器200的主轭210设置为,并未固定于副轭220,从而在线圈40的移动方向即Z轴方向上,主轭210能够相对于副轭220而移动。例如,主轭210以能够进行滑动等移动的方式与副轭220卡合、嵌合等。并且,主轭210以能够进行位置调整的方式固定在侧部罩310a。
参照图11以及图26,在主轭210的第一侧部轭部211形成有圆筒状的突起216、以及内螺纹孔217。在侧部罩310a的方筒状的壁上,第一贯通孔312和第二贯通孔313分别形成在与内螺纹孔217和突起216对应的位置。
第二贯通孔313以大于突起216的内径形成。通过将突起216插入第二贯通孔313,从而主轭210相对于侧部罩310a被大致定位。突起216与第二贯通孔313为主轭210的大致的定位用的要素。
第一贯通孔312具有从罩310的外侧朝向内侧而内径随着台阶部312a缩径的形状。第一贯通孔312的内径以台阶部312a为边界而产生变化。第一贯通孔312中的内径较小的部分构成环状的台阶部312a的内径,具有比内螺纹孔217的内径大的内径。第一贯通孔312中的内径较大的部分构成台阶部312a的外径。
第一贯通孔312与内螺纹孔217对位的状态下的主轭210通过作为紧固构件的螺钉330而被固定在侧部罩310a。此时,螺钉330中的形成有外螺纹的外螺纹轴穿过第一贯通孔312而与内螺纹孔217螺合,螺钉330的扩径了的头部的直径大于台阶部312a的内径,从而螺钉330与台阶部312a卡合。第一贯通孔312的较小的内径形成为大于螺钉330的外螺纹轴的外径,由此,在第一贯通孔312的内表面与螺钉330的外螺纹轴之间形成有间隙。
因此,在将螺钉330的紧固拧松的状态下,上述间隙允许螺钉330在第一贯通孔312内与主轭210一同沿着第一贯通孔312的径向移动。此时,主轭210能够相对于侧部罩310a以及副轭220而在Z轴方向以及侧部罩310a的外周方向上移动。
由此,能够进行直线致动器200中线圈40的第一停止位置与第二停止位置之间的距离等的微调。因此,能够进行第二透镜单元420相对于第一透镜单元410以及第三透镜单元430的停止位置的微调,即能够进行各透镜单元间的焦距的微调。并且,将螺钉330紧固,从而主轭210在调整后的位置固定于侧部罩310a,即固定于罩310。
并且,将粘接剂注入第一贯通孔312与第二贯通孔313内,从而将主轭210与罩310牢固地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第一贯通孔312的形状设为以Z轴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孔形状。
由此,能够增大主轭210的Z轴方向的调整范围,从而增加各透镜单元间的焦距的调节量。
如上所述,直线致动器200还具备在内侧包括线圈40、线圈轭250、主轭210和副轭220的罩310、以及将主轭210固定在罩310的作为紧固构件的螺钉330。主轭210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副轭220而移动,罩310具有供螺钉330的轴穿过的第一贯通孔312,在第一贯通孔312的内表面与螺钉330的轴之间形成有允许螺钉330与主轭210共同移动的间隙。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将由螺钉330进行的向罩310的固定拧松的状态下,主轭210能够独立于副轭220而相对于罩310以及副轭220而相对地移动上述间隙的厚度。因此,能够进行主轭210相对于罩310以及副轭220的位置调整。由此,也能够进行线圈40的两个停止位置间的距离调整。
[4.变形例]
[4-1.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
以下,参照图28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500进行说明。
图28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500的外观的立体图。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500具有在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的各保持部的支承端部的位置配置有保持用磁体的结构。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500与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同样地具备主轭210、副轭220、磁体30、线圈40以及线圈轭250。在图28中,与图13相同,示出了直线致动器500将副轭220配置在比主轭210更靠上方的位置。
在直线致动器500中,主轭210具有第一保持部214,但不具有第二保持部215。第一保持部214不具有突出的第一支承端部214a。直线致动器500在第一保持部214的线圈40侧的表面上具备第一保持用磁体510。
第一保持用磁体510与磁体30相同,具有N极与S极的磁极,例如由永磁铁构成。第一保持用磁体510以遍及与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的第一支承端部214a和第二支承端部215a相对应的区域的方式延伸。并且,第一保持用磁体510在与第一支承端部214a相对应的区域具有S极的磁极,在与第二支承端部215a相对应的区域具有N极的磁极。这里,第一保持用磁体510为磁性体保持磁体的一个例子。
在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中,与由于磁体30的磁场而形成有磁极性的第一支承端部214a和第二支承端部215a相比,第一保持用磁体510能够以更强的磁吸引力保持线圈轭250。
另外,在直线致动器500中,副轭220具有第四保持部222,但不具有第三保持部221。第四保持部222不具有突出的第四支承端部222a,具有L字状的形状。直线致动器500在第四保持部222的线圈40侧的表面上具备第二保持用磁体520。第二保持用磁体520与磁体30相同,具有N极与S极的磁极,例如由永磁铁构成。
第二保持用磁体520以遍及与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的第三支承端部221a和第四支承端部222a相对应的区域的方式延伸。并且,第二保持用磁体520在与第三支承端部221a相对应的区域具有S极的磁极,在与第四支承端部222a相对应的区域具有N极的磁极。这里,第二保持用磁体520为磁性体保持磁体的一个例子。
在实施方式2的直线致动器200中,与由于磁体30的磁场而形成有磁极性的第三支承端部221a和第四支承端部222a相比,第二保持用磁体520能够以更强的磁吸引力保持线圈轭25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500中,第一保持用磁体510与第二保持用磁体520分别由一个磁体构成,但也可以由两个磁体构成。在该情况下,两个磁体配置为两个磁体的朝向线圈40的磁极面具有彼此相反的磁极性。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500中,主轭210不具有第二保持部215,但也可以具有第二保持部215。并且,副轭220不具有第三保持部221,但也可以具有第三保持部221。在该情况下,第二保持部215与第三保持部221也可以支承第一保持用磁体510以及第二保持用磁体520。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500中,由于设置有第一保持用磁体510与第二保持用磁体520,因此第一保持部214与第四保持部222可以不由磁性材料制成。
[4-2.效果等]
根据上述那样的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500,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和2的直线致动器相同的效果。并且,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500在作为支承部的第一保持部214与第四保持部222具备作为磁性体保持磁体的第一保持用磁体510与第二保持用磁体520。
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够通过第一保持用磁体510与第二保持用磁体520,进行第一保持部214与第四保持部222的磁吸引力的调节。因此,直线致动器500能够与磁体30的磁场无关地对线圈40的保持能力适当地进行调节。
[其他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作为本发明的技术的例示,对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技术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适当进行了变更、置换、添加、省略等的实施方式。另外,也可以将在上述实施方式、变形例以及下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构成新的实施方式。于是,以下,例示出其他实施方式。
在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中,磁体30配置在主轭10、210的第一侧部轭部11、211,但并不局限于此。
磁体设置为能够在第一侧部轭部11、2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212之间形成磁场即可。在该情况下,可以设置1个以上的磁体。例如,磁体可以设置在第二侧部轭部12、21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侧部轭部11、211以及第二侧部轭部12、212中的任一处。
在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中,轭由主轭10、210与副轭20、220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主轭10、210以及副轭20、220可以由一个构件构成。另外,主轭与副轭各自的结构也并不局限于主轭10、210与副轭20、220的结构。例如,第一侧部轭部211可以与第一保持部214以及第三保持部221一体地形成,第二侧部轭部212可以与第二保持部215以及第四保持部222一体地形成。另外,副轭可以包括第一侧部轭部11、2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212中至少一方的一部分。主轭与副轭分别可以仅包括第一侧部轭部11、211与第二侧部轭部12、212中的一方或另一方。
在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中,线圈轭的结构也并不局限于线圈轭250的结构。
线圈轭只要具有如下结构即可:在线圈40位于第一停止位置以及第二停止位置时,在不向线圈40施加电流时与向线圈40施加电流时之间,在线圈轭内形成的磁通的流通的方向成为相反方向。
在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中,磁体30可以配置为使N极与S极的朝向相反。即,磁体30可以配置为磁体30的N极与第一侧部轭部11、211抵接,磁体30的S极与第二侧部轭部12、212对置。
此时,通过将向线圈40施加的电流的朝向控制为与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情况的朝向相反,从而直线致动器进行与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情况相同的动作。另外,通过使线圈40的绕线的卷绕方向与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情况的卷绕方向相反,从而即使不变更向线圈40施加的电流的朝向,直线致动器也能够进行与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情况相同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说明中,并不限定线圈40的绕线的卷绕方向,例如,在从Z轴正方向向Z轴负方向观察时,在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若绕线顺时针卷绕,则也可以逆时针卷绕,另外,在相反的情况下也相同。如上所述,也可以将磁体30的朝向、向线圈40施加的电流的朝向、以及线圈40的绕线的卷绕方向任意地进行组合,实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的动作。
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直线致动器应用于相机的透镜镜筒的透镜单元,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直线地移动的各种对象物。
如上所述,作为本发明的技术的例示,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为此提供了附图及详细说明。
因此,在附图及详细的说明所记载的构成要素之中,不仅包含为了解决课题而必需的构成要素,为了例示上述技术,还包含不是为了解决课题所必需的构成要素。因此,不应当根据在附图、详细的说明中记载了上述并非必需的构成要素,而认定上述并非必需的构成要素是必需的。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例示本发明的技术,因此能够在权利请求的范围或者其等同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替换、添加、省略等。
工业实用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能够用于使对象物直线地移动的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210 主轭
11、211 第一侧部轭部(第一轭)
12、212 第二侧部轭部(第二轭)
14、214 第一保持部(支承部、第一支承部)
15、215 第二保持部(支承部、第二支承部)
20、220 副轭
30 磁体(定子)
40 线圈(可动件)
50、250 线圈轭(磁性体)
100、200、500 直线致动器
221 第三保持部(第三支承部)
222 第四保持部(第四支承部)
260 第一U字形状部(第一磁性部)
270 第二U字形状部(第二磁性部)
310 罩
312 第一贯通孔(贯通孔)
330 螺钉(紧固构件)
510 第一保持用磁体(磁性体保持磁体)
520 第二保持用磁体(磁性体保持磁体)。
Claims (13)
1.一种直线致动器,具备:
线圈,其设置为能够移动;
磁性体,其设置为与所述线圈一体地移动;
第一轭,其以在所述线圈的径向外侧穿过的方式沿所述线圈的轴向延伸;
第二轭,其周围被所述线圈包围且以与所述第一轭对置并在所述线圈的径向内侧穿过的方式沿所述线圈的轴向延伸;以及
磁体,其配置在所述第一轭与所述第二轭的至少一方,且在所述第一轭与所述第二轭之间形成磁场,
所述磁性体具备第一脚部、第二脚部、以及将所述第一脚部和所述第二脚部连接的底部,所述第一脚部从所述底部在所述线圈的径向内侧穿过而沿所述线圈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脚部从所述底部在所述线圈的径向外侧穿过而沿所述线圈的轴向延伸,
所述第一轭与所述第二轭中分别具有作为支承部的第一支承部与第二支承部,该支承部支承位于停止位置的所述磁性体的所述第一脚部以及所述第二脚部且具有磁极性,
所述磁性体被所述第一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承部磁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致动器,其中,
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第二支承部具有彼此相反的磁极性,
所述磁性体构成为,被所述第一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承部磁保持,形成通过所述磁性体且从外侧向内侧跨越所述线圈的磁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致动器,其中,
所述第一轭与所述第二轭分别在所述线圈的移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承部相反一侧的位置具有作为所述支承部的第三支承部与第四支承部,
所述磁性体在所述线圈的移动方向的一方的停止位置即第一停止位置被所述第一支承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承部磁保持,在所述线圈的移动方向的另一方的停止位置即第二停止位置被所述第三支承部以及所述第四支承部磁保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致动器,其中,
所述第三支承部与所述第四支承部具有彼此相反的磁极性,
所述磁性体构成为,被所述第三支承部以及所述第四支承部磁保持,形成通过所述磁性体且从外侧向内侧跨越所述线圈的磁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致动器,其中,
所述第一轭与所述第二轭相互连接,
所述第一轭与所述第二轭包括具有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且配置有所述磁体的主轭、以及具有所述第三支承部和所述第四支承部的副轭,
所述主轭与所述副轭形成为相互独立的构件,且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致动器,其中,
所述直线致动器还具备:
罩,其在内侧包括所述线圈、所述磁性体、所述主轭和所述副轭;以及
紧固构件,其将所述主轭固定于所述罩,
所述主轭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副轭移动,
所述罩具有供所述紧固构件的轴穿过的贯通孔,
在所述贯通孔的内表面与所述紧固构件的轴之间,形成有允许所述紧固构件与所述主轭一起移动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致动器,其中,
所述磁性体包括在所述线圈的轴向的一方的端部从外侧向内侧跨越所述线圈的第一磁性部、以及在所述线圈的轴向的另一方的端部从外侧向内侧跨越所述线圈的第二磁性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致动器,其中,
所述第一磁性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具有U字状的形状,
所述第一磁性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以形成相互反向的U字状的形状的方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直线致动器,其中,
所述第一磁性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均在所述线圈的移动方向的一方的停止位置即第一停止位置以及所述线圈的移动方向的另一方的停止位置即第二停止位置被所述支承部磁保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致动器,其中,
所述磁体在所述第一轭以及所述第二轭之间配置,
所述第一轭与所述第二轭磁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致动器,其中,
在所述支承部还具备磁性体保持磁体。
12.一种透镜镜筒,具备:
透镜单元,其保持有至少一个透镜;以及
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线致动器,
所述直线致动器使所述透镜单元移动。
13.一种相机,具备:
透镜单元,其保持有至少一个透镜;
摄像元件,其接收通过所述透镜后的光;以及
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线致动器,
所述直线致动器使所述透镜单元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04518A JP6793350B2 (ja) | 2016-10-18 | 2016-10-18 |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レンズ鏡筒及びカメラ |
JP2016-204518 | 2016-10-18 | ||
PCT/JP2017/037103 WO2018074336A1 (ja) | 2016-10-18 | 2017-10-13 |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04538A CN109804538A (zh) | 2019-05-24 |
CN109804538B true CN109804538B (zh) | 2021-10-26 |
Family
ID=62018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63004.6A Active CN109804538B (zh) | 2016-10-18 | 2017-10-13 | 直线致动器、具备该直线致动器的透镜镜筒以及相机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62384B2 (zh) |
EP (1) | EP3531542B1 (zh) |
JP (1) | JP6793350B2 (zh) |
CN (1) | CN109804538B (zh) |
WO (1) | WO201807433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494325B1 (ko) * | 2020-09-16 | 2023-02-01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카메라 모듈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26786A (en) * | 1979-11-16 | 1982-04-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n shutter |
JPS62210854A (ja) * | 1986-03-07 | 1987-09-16 | Canon Inc | リニアモ−タ |
JPH10112967A (ja) * | 1996-10-02 | 1998-04-28 | Efutemu:Kk | 単極形リニア直流モータ |
US6141300A (en) * | 1989-06-20 | 2000-10-31 | Discovision Associates | Optical actuator including lens assembly with optical axis having symmetric suspensory forces acting thereon and optical disc system including same |
CN101819314A (zh) * | 2009-12-23 | 2010-09-01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透镜控制装置 |
JP2013025081A (ja) * | 2011-07-21 | 2013-02-04 | Nikon Corp | レンズ鏡筒及びカメラ |
JP2013182165A (ja) * | 2012-03-02 | 2013-09-12 | Nikon Corp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光学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0363B2 (ja) | 1987-01-16 | 1995-03-0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アクセス駆動機構 |
JP2005242094A (ja) | 2004-02-27 | 2005-09-08 | Shicoh Eng Co Ltd | リニア駆動装置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 |
KR100681589B1 (ko) | 2004-02-18 | 2007-02-09 | 가부시끼가이샤시코기껜 | 렌즈 구동장치 |
JP2006054970A (ja) | 2004-08-12 | 2006-02-23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リニアー・アクチュエータ |
CN101326605B (zh) | 2005-10-25 | 2011-07-27 | 埃玛泰克株式会社 | 电磁力驱动致动器以及使用该致动器的断路器 |
JP2007248844A (ja) * | 2006-03-16 | 2007-09-27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US8249440B2 (en) * | 2008-10-01 | 2012-08-21 |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 Multi-drive mechanism lens actuator |
-
2016
- 2016-10-18 JP JP2016204518A patent/JP679335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
- 2017-10-13 EP EP17861726.2A patent/EP3531542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0-13 WO PCT/JP2017/037103 patent/WO2018074336A1/ja unknown
- 2017-10-13 CN CN201780063004.6A patent/CN109804538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3-07 US US16/295,609 patent/US1086238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26786A (en) * | 1979-11-16 | 1982-04-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n shutter |
JPS62210854A (ja) * | 1986-03-07 | 1987-09-16 | Canon Inc | リニアモ−タ |
US6141300A (en) * | 1989-06-20 | 2000-10-31 | Discovision Associates | Optical actuator including lens assembly with optical axis having symmetric suspensory forces acting thereon and optical disc system including same |
JPH10112967A (ja) * | 1996-10-02 | 1998-04-28 | Efutemu:Kk | 単極形リニア直流モータ |
CN101819314A (zh) * | 2009-12-23 | 2010-09-01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透镜控制装置 |
JP2013025081A (ja) * | 2011-07-21 | 2013-02-04 | Nikon Corp | レンズ鏡筒及びカメラ |
JP2013182165A (ja) * | 2012-03-02 | 2013-09-12 | Nikon Corp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光学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862384B2 (en) | 2020-12-08 |
US20190207502A1 (en) | 2019-07-04 |
EP3531542B1 (en) | 2021-10-06 |
EP3531542A1 (en) | 2019-08-28 |
CN109804538A (zh) | 2019-05-24 |
EP3531542A4 (en) | 2019-10-30 |
JP6793350B2 (ja) | 2020-12-02 |
JP2018068010A (ja) | 2018-04-26 |
WO2018074336A1 (ja) | 2018-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70097532A1 (en) | Optical devices | |
US20070097530A1 (en) | Optical devices | |
US7633190B2 (en) | Voice coil motors | |
US8587675B2 (en) | Actuator and anti-vibration camera module using same | |
WO2007026830A1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 | |
KR20240013884A (ko) |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 |
US20100014176A1 (en) | Flat spring plate and lens actuator with same | |
JP2011247909A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 | |
JP2008122470A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9288769A (ja) |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 |
US20160018625A1 (en) |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 |
JP6811026B2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 |
JP2012208063A (ja) | 位置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02445743B (zh) |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相机以及附有相机的移动终端 | |
US11476744B2 (en) |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and vibration generator including the same | |
JP2008096705A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並びに携帯端末 | |
US20160291284A1 (en) | Lens-driving device | |
CN109804538B (zh) | 直线致动器、具备该直线致动器的透镜镜筒以及相机 | |
US20200049940A1 (en) | Lens driving device | |
KR20210108449A (ko) | 광학 장치, 특히 액체 렌즈의 광학 파워 튜닝용 액추에이터 | |
KR101981163B1 (ko) |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및 포커싱 렌즈 | |
JP2013122557A (ja)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JP2013109248A (ja) | 防振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1830657A (zh) |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0632730A (zh) | 电磁驱动装置、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