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4498A - 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4498A
CN109804498A CN201780062146.0A CN201780062146A CN109804498A CN 109804498 A CN109804498 A CN 109804498A CN 201780062146 A CN201780062146 A CN 201780062146A CN 109804498 A CN109804498 A CN 109804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tube
coldplate
battery module
connection unit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21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4498B (zh
Inventor
朴柱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04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4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4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4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2Closed pipes transferring heat by thermal conductivity or phase transition, e.g. heat pi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8Modular batteries; Casing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assemb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71Lids or covers for the racks or secondary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本发明包括: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连接到第一冷却管,并与第一冷却管布置在不同的水平表面上;以及分支单元,连接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其中,分支单元包括:下连接管,连接到第一冷却管;上连接管,连接到第二冷却管;以及连接构件,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中的一个插入连接构件中,并且连接构件插入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中的另一个中。

Description

电池模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设备,更具体地,涉及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通常,与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是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可以用作移动装置、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自行车、不间断电源等的能源。根据它们所应用到的外部装置的类型,二次电池可以以单个电池的形式使用,或者以多个电池连接且组合成一个单元的电池模块的形式使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诸如移动电话的小型移动装置可以根据单个电池的输出和容量操作一定时间。然而,在长时间驾驶或高功率驱动的情况下(诸如在具有高功耗的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的情况下),由于输出和容量问题,可以优选包括多个电池的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可以根据内置电池的数量来增大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
【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电池模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连接到第一冷却管并布置在与第一冷却管不同的平面上;以及分支单元,连接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其中,分支单元包括:下连接管,连接到第一冷却管;上连接管,连接到第二冷却管;以及连接构件,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中的一个插入连接构件中,连接构件插入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中的另一个中,其中,下连接管的连接到上连接管的下连接单元和上连接管的连接到下连接管的上连接单元形成为倾斜的。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布置在不同平面上的冷却管可以经由连接构件通过简单结构连接。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由于布置在不同平面上的冷却管通过连接构件连接和密封,因此可以防止由于漏水导致的电池模块的故障和损坏,并且可以增加电池模块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电池模块的内部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第一冷却板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第二冷却板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第三冷却板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嵌入图2中示出的第一冷却板至第三冷却板中的第一冷却管至第三冷却管的透视图。
图7是沿图3的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3的线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图6中示出的第一连接构件的连接关系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示出图9中示出的第一连接构件的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连接到第一冷却管并布置在与第一冷却管不同的平面上;以及分支单元,连接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其中,分支单元包括:下连接管,连接到第一冷却管;上连接管,连接到第二冷却管;以及连接构件,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中的一个插入连接构件中,连接构件插入到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中的另一个中,其中,下连接管的连接到上连接管的下连接单元和上连接管的连接到下连接管的上连接单元形成为倾斜的。
另外,下连接单元可以倾斜为远离下连接管的远离第一冷却管的外表面,并且上连接单元可以倾斜为与下连接单元对应。
另外,下连接单元和上连接单元中的一个可以布置在下连接单元和下连接单元中的另一个的内部。
另外,上连接单元可以被强制地装配到连接构件中。
另外,连接构件可以包括:密封单元,布置在下连接单元与上连接单元之间;主体单元,从密封单元延伸并插入到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中的一个中。
另外,连接构件可以包括:芯构件;壳构件,布置成覆盖芯构件的外表面。
另外,芯构件和壳构件在硬度上可以彼此不同。
另外,下连接单元可以弯曲以从下连接管延伸,并且上连接单元可以从上连接管的外表面朝向第二冷却管弯曲。
另外,电池模块还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一冷却管与下连接管之间的下分支块。
另外,电池模块还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二冷却管与上连接管之间的上分支块。
另外,电池模块还可以包括布置有第一冷却管的第一冷却板。
另外,电池模块还可以包括布置有第二冷却管的第二冷却板。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电池模块包括: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连接到第一冷却管并布置在与第一冷却管不同的平面上;第三冷却管,连接到第一冷却管,并布置在与第一冷却管不同的平面上;分支单元,在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之间以及第一冷却管与第三冷却管之间中的至少一个之间连接,其中,分支单元包括:下连接管,连接到第一冷却管;上连接管,连接到第二冷却管或第三冷却管;以及连接构件,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中的一个插入到连接构件中,连接构件连接到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中的另一个,其中,下连接管的连接到上连接管的下连接单元和上连接管的连接到下连接管的上连接单元将形成为是倾斜的。
另外,电池模块还可以包括布置有第三冷却管的第三冷却板。
【公开的实施方式】
将参照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然而,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把本公开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本公开的范围将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地指示,否则如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种/者)”和“该(所述)”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将理解的是,这里使用的诸如“包括”、“包含”和“具有”的术语表明存在陈述的步骤、操作、组件和/或元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步骤、操作、组件和/或元件。尽管这里可以使用诸如“第一”和“第二”的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或组件,但是这些元件或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或组件与另一元件或组件区分开。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透视图。
参照图1,电池模块100可以包括布置在电池模块100的底部处的第一冷却板121和布置在第一冷却板121上的多个电池组,并且可以包括组装成面向第一冷却板121以形成电池组的容纳空间并保护电池组免受其外部环境的影响的盖110。第一冷却板121和盖110可以形成为相同的形状,例如,形成为在彼此不同的第一方向Z1和第二方向Z2上延伸的T形状,以被组装成彼此面对。
图2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电池模块的内部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3至图5是图2中示出的第一冷却板至第三冷却板的透视图。
参照图2至图5,在第一冷却板121上方,第二冷却板122可以布置成与第一冷却板121间隔开,并且组容纳区域G置于第二冷却板122与第一冷却板121之间,第三冷却板123可以布置成与第一冷却板121间隔开,并且组容纳区域G置于第三冷却板123与第一冷却板121之间。
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可以分别包括直接接触电池组(未示出)以安放电池组的电池组安放单元131、132和132。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可以消散电池组的热量并且可以在支撑电池组的同时消散电池组的热量。例如,第一冷却板121可以布置在与电池模块的底部对应的第一水平h1处,以支撑第一组电池组(未示出)并消散其热量。另外,第二冷却板122可以布置在与第一水平h1向上地间隔开的第二水平h2处,以支撑第二组电池组(未示出)并消散其热量。另外,第三冷却板123可以布置在与第一水平h1向上地间隔开的第三水平h3处,以支撑第三组电池组(未示出)并消散其热量。
第一组电池组至第三组电池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电池组,并且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电池组。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组电池组可以布置在与电池模块的底部对应的第一水平h1处,并且可以包括最大数量的电池组,第二组电池组可以包括最少数量的电池组。另外,第三组电池组可以包括比第一组电池组少的电池组,并且可以包括比第二组电池组多的电池组。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布置在第一冷却板121上的第一组电池组可以包括四个电池组。如下面将描述的,第一冷却板121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Z1上延长(伸长)的纵向单元121A和在第二方向Z2上延长的横向单元121B,其中,两个电池组可以沿第一方向Z1布置在纵向单元121A上,两个电池组可以沿第二方向Z2布置在横向单元121B上。另外,布置在第二冷却板122上的第二组电池组可以包括两个电池组。第二冷却板122可以沿第一方向Z1延长,两个电池组可以沿第一方向Z1布置在第二冷却板122上。另外,布置在第三冷却板123上的第三组电池组可以包括两个电池组。第三冷却板123可以沿第二方向Z2延长,两个电池组可以沿第二方向Z2布置在第三冷却板123上。
第一冷却板121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Z1上延长的纵向单元121A和在与第一方向Z1不同的第二方向Z2上延长的横向单元121B。例如,纵向单元121A和横向单元121B可以在彼此垂直的第一方向Z1和第二方向Z2上延长。因此,第一冷却板121整体上可以具有T形状。
第二冷却板122可以形成在第一冷却板121的纵向单元121A上方以与第一冷却板121的纵向单元121A间隔开,并且组容纳区域G置于第二冷却板122与第一冷却板121的纵向单元121A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冷却板121的纵向单元121A和第二冷却板122可以在第一方向Z1上彼此平行地形成。第三冷却板123可以形成在第一冷却板121的横向单元121B上方以与第一冷却板121的横向单元121B间隔开,并且组容纳区域G置于第三冷却板123与第一冷却板121的横向单元121B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冷却板121的横向单元121B和第三冷却板123可以在第二方向Z2上彼此平行地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可以布置成彼此间隔开。
第一冷却板121可以形成整个电池模块的底部,并且可以提供整个电池模块的基体。即,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可以支撑在第一冷却板121上方。为此,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可以包括在上位置处形成为从第一冷却板121支撑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的支柱142和143。即,支柱142和143可以分别形成在第一冷却板121与第二冷却板122之间以及第一冷却板121与第三冷却板123之间,以从第一冷却板121支撑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并且组容纳区域G置于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与第一冷却板121之间。连接孔142A和143A可以形成在从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突出的支柱142和143处,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可以通过经由连接孔142A和143A紧固到第一冷却板121的紧固构件(未示出)固定。
盖110(见图1)可以覆盖在第一冷却板121上方,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固定到第一冷却板121。盖110可以密封布置在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上的第一组电池组至第三组电池组,以保护它们免受其外部环境的影响。即,第一冷却板121和盖110可以组装成彼此面对,以形成容纳第一组电池组至第三组电池组的容纳空间。第一冷却板121和盖110可以形成为相同的形状,例如,形成为T形状,以被组装成彼此面对。
图6是示出嵌入图2中示出的第一冷却板至第三冷却板中的第一冷却管至第三冷却管的透视图。图7是沿图3的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3的线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6至图8,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可以支撑电池组(未示出)并且热接触电池组,例如,直接接触电池组安放单元131、132和133,以消散电池组的热量。另外,为此,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可以布置在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中。例如,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可以嵌入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中。这里,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可以在被嵌入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中的同时与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一体地形成。
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可以由与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不同的异质金属材料形成并可以通过压铸形成。例如,可以通过将用于形成板的熔融金属注入到临时固定有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的模具(未示出)中来形成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以这种方式,可以获得其中一体地嵌入有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的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例如,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以及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可以由不同的异质金属材料形成,其中,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可以由具有相对高熔点的SUS(不锈钢)材料形成,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可以由具有相对低熔点的铝材料形成。例如,可以在SUS材料的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临时固定在模具(未示出)中的状态下注入熔融铝,并且根据熔点的差异,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可以在保持固体状态的同时保持管形状。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以及使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嵌入的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可以由具有优异的导热特性和不同的熔点以平稳地消散与其热接触的电池组的热量的SUS材料和铝材料形成。
如上所述,第一冷却管171可以嵌入第一冷却板121中,第二冷却管172可以嵌入第二冷却板122中。另外,第三冷却管173可以嵌入第三冷却板123中。因此,第一冷却管171可以与第一冷却板121布置在同一水平处,即,布置在与整个电池模块的底部对应的第一水平h1处,第二冷却管172可以与第二冷却板122布置在同一水平处,即,布置在比整个电池模块的底部水平高的第二水平h2处。另外,第三冷却管173可以与第三冷却板123布置在同一水平处,即,布置在比整个电池模块的底部水平高的第三水平h3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冷却管172的第二水平h2和第三冷却管173的第三水平h3可以彼此相等。
第一冷却管171与第二冷却管172或第一冷却管171与第三冷却管173可以通过分支单元(未示出)彼此连接。例如,第一冷却管171和第二冷却管172可以通过前分支单元150彼此连接。更具体地,外部连接管190可以与第一冷却管171和第二冷却管172一起连接到前分支单元150。从外部连接管190流入的冷却介质可以通过前分支单元150分配到第一冷却管171和第二冷却管172,相反地,来自第一冷却管171和第二冷却管172的冷却介质可以聚集在前分支单元150中并且流出到外部连接管190。对于冷却介质的流动,通过外部连接管190和前分支单元150流入的低温冷却介质可以被分支到第一冷却管171和第二冷却管172中,以分别与第一组电池组(未示出)和第二组电池组(未示出)进行热交换,通过热交换加热到高温的冷却介质可以聚集到前分支单元150中,然后通过连接到前分支单元150的外部连接管190流出。
如下面将描述的,流过第一冷却管171的冷却介质可以通过后分支单元160被分支到第三冷却管173中。即,冷却介质的通过前分支单元150流入第一冷却管171中的部分可以消散第一组电池组的热量,然后经由旁路流动路径171B返回到前分支单元150,冷却介质的流入第一冷却管171中的另一部分可以通过后分支单元160流入第三冷却管173中。
前分支单元150可以形成在整个电池模块中的前部位置处,后分支单元160可以形成在整个电池模块中的后部位置处。作为参照,尽管图2中的附图标记150'和图6中的附图标记150均表示前分支单元,但是由于图2中仅示出了前分支单元的一部分(底部),因此向其分配了不同的附图标记。类似地,尽管图2中的附图标记160'和图6中的附图标记160均表示后分支单元,但是由于图2中仅示出了后分支单元的一部分(底部),因此向其分配了不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冷却管171和第三冷却管173可以通过后分支单元160彼此连接。第一冷却管171的冷却介质可以通过后分支单元160流入第三冷却管173中,消散第三组电池组的热量,然后通过后分支单元160返回第一冷却管171。例如,冷却介质的流过第一冷却管171的部分可以仅消散第一组电池组的热量,然后在不穿过后分支单元160的情况下旁路通过旁路流动路径171B,冷却介质的流过第一冷却管171的另一部分可以消散第一组电池组的热量,然后通过后分支单元160消散第三组电池组的热量。如此,旁路流动路径171B和穿过后分支单元160的流动路径171A可以沿着第一冷却管171的流动路径平行地形成,旁路流动路径171B和后分支单元160的流动路径171A可以从形成起点和终点的前分支单元150沿着第一冷却管171的循环路径彼此分离。
通过沿着第一冷却管171的流动路径形成旁路流动路径171B,可以有效地消散包括最大数量的电池组的第一组电池组的热量。例如,流过旁路流动路径171B的冷却介质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并且即使在返回到前分支单元150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地冷却第一组电池组。
第一组电池组至第三组电池组可以分布地布置在设置于不同位置处的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上。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可以形成为具有不同的直径,以均匀地消散分布地布置在多个位置处的第一组电池组至第三组电池组的热量。
因为第一冷却管171消散包括最大数量的电池组的第一组电池组的热量,所以第一冷却管171可以形成为具有最大的直径。例如,第一冷却管171可以形成为具有11mm的直径。另外,第二冷却管172可以在消散包括最小数量的电池组的第二组电池组的热量的同时以相对高的压力布置在与外部连接管190相邻的位置处。为此,第二冷却管172可以形成为具有最小的直径,以限制至第二冷却管172的冷却流量。
更具体地,第一冷却管171可以沿其流动路径包括经过后分支单元160的流动路径171A和绕过后分支单元160的旁路流动路径171B。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后分支单元160连接到第三冷却管173的最长的流动路径171A(即,从第一冷却管171连接到第三冷却管173的最长流动路径171A)可以形成为具有最大直径,例如,11mm的直径,以供应相对较大的流量。另外,与后分支单元160的流动路径171A相比,沿着第一冷却管171的流动路径绕过后分支单元160的旁路流动路径171B可以形成为具有相对小的直径,例如,9mm的直径,以限制冷却介质的流速。即,由于第一冷却管171的旁路流动路径171B可以形成为具有比后分支单元160的流动路径171A小的直径,因此可以设计为将更大的流量分配给后分支单元160的从第一冷却管171连接到第三冷却管173以具有相对大的散热需求的流动路径171A。具体地,由于连接到布置在距外部连接管190最远距离处的第三冷却管173的流动路径171A(在第一冷却管171的流动路径中)的直径可以形成为相对大,所以压力下降和流动阻力可以沿着冷却介质的流动而降低,因此可以确保其合适的流速。
第二冷却管172可以在消散包括最小数量的电池组的第二组电池组的热量的同时以相对高的压力布置在与外部连接管190相邻的位置处。为此,第二冷却管172可以形成为具有最小直径,以限制至第二冷却管172的冷却流量。例如,第二冷却管172可以形成为具有6mm的直径。
第一冷却板121的其中嵌入有第一冷却管171的上部可以具有平坦形状,其下部可以具有沿着第一冷却管171的形状凸出地突出的形状。由于此结构可以通过第一冷却板121的平坦上表面稳定地支撑第一组电池组并与第一组电池组形成足够的热接触,并且第一冷却板121的下表面可以形成为沿着第一冷却管171的外周凸出地突出的形状,因此第一冷却管171可以充分地嵌入其中,并且其中未形成有第一冷却管171的部分可以形成为具有小的厚度,因此可以减少其材料成本和整个电池模块的重量。例如,第一冷却管171的下部可以在形成第一冷却板121的工艺中沿着模具(未示出)的形状形成为围绕第一冷却管171。
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多个管。例如,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可以包括彼此平行延伸以在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的整个区域上方均匀地传输冷却介质的多个管,以在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的支撑电池组的整个区域上方实现均匀的散热效果。另外,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可以包括多个管,以形成包括来自外部连接管190的流入路径和朝向外部连接管190的流出路径的循环流动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固定块180可以形成在彼此平行延伸的相邻管之间,以形成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
固定块180可以将相邻的管绑定成一束,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并使管相对于彼此支撑。具体地,在形成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其中一体地形成有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的工艺中,固定块180可以用作将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对抗熔融金属的流动保持在特定位置的夹具。更具体地,可能需要将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临时固定在用于形成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的模具(未示出)中,可以通过将熔融金属注入其中临时固定有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的模具中而形成其中一体地形成有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的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的多个管对抗以高压注入的熔融金属的压力保持在特定位置,固定块180可以连接多个管并将它们保持在正常位置。
例如,在用于形成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的模具(未示出)中,通过容纳由固定块180束缚的多个管并借助固定夹具(未示出)按压固定块180的上部,可以将固定块180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并且可以通过固定块180来固定多个管以使其不在模具(未示出)中流动。即,由于固定块180可以使用于形成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的多个管相对于彼此固定,并且同时外部固定夹具(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提供特定压力的压力点,因此第一冷却管171、第二冷却管172和第三冷却管173可以在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中以均匀的深度形成并且可以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以不向外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固定块180可以提供固定夹具(未示出)的压力点并且即使在注入熔融金属的工艺中也保持与固定夹具(未示出)的接触,因此固定块180可以暴露于完成的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任意一个表面。
固定块180可以埋在熔融金属中并嵌入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中。固定块180可以由与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的金属材料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例如,固定块180可以由与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的铝材料相同的铝材料形成。即,固定块180可以埋入用于形成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的铝熔融金属中,并可以在其冷却和固化工艺中与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形成无间隙连接(即,诸如无裂缝连接的无缺陷连接)。例如,由相同材料形成以具有相同材料特性的固定块180以及第一冷却板121、第二冷却板122和第三冷却板123可以在其冷却和固化工艺中彼此紧密接触以彼此形成固体连接。
固定块180可以包括彼此面对地连接且第一冷却管171置于其间的上部单元181和下部单元182以及形成为将上部单元181和下部单元182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单元183。
在下文中,将描述前分支单元150和后分支单元160的漏水阻挡结构。这里,前分支单元150和后分支单元160的漏水阻挡可以意味着防止前分支单元150和后分支单元160的泄漏的水渗透到电池组中。前分支单元150可以是第一冷却管171和第二冷却管172与外部连接管190彼此连接的部分,其中漏水的风险会相对高。另外,后分支单元160可以是第一冷却管171和第三冷却管173彼此连接的部分,其中漏水的风险会相对高。
前分支单元150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水平h1处的第一下分支块151、形成在第二水平h2处的第一上分支块152以及使第一下分支块151和第一上分支块152彼此连接的第一连接单元153。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下分支块151和第一上分支块152可以分别嵌入到第一冷却板121和第二冷却板122中。即,第一下分支块151可以与第一冷却管171一起嵌入第一冷却板121中,第一上分支块152可以与第二冷却管172一起嵌入到第二冷却板122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下分支块151和第一上分支块152可以嵌入第一冷却板121和第二冷却板122中并且完全被第一冷却板121和第二冷却板122围绕,因此可以防止第一下分支块151和第一上分支块152的漏水,并且可以阻挡泄漏的水渗透到电池组中。
同时,在实施例中,后分支单元160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水平h1处的第二下分支块161、形成在第三水平h3处的第二上分支块162以及使第二下分支块161和第二上分支块162彼此连接的第二连接单元163。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下分支块161和第二上分支块162可以分别嵌入第一冷却板121和第三冷却板123中。即,第二下分支块161可以与第一冷却管171一起嵌入第一冷却板121中,第二上分支块162可以与第三冷却管173一起嵌入第三冷却板123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下分支块161和第二上分支块162可以嵌入第一冷却板121和第三冷却板123中并且完全被第一冷却板121和第三冷却板123围绕,因此可以防止第二下分支块161和第二上分支块162的漏水,并且可以阻挡泄漏的水渗透到电池组中。
与第一连接单元153相似,第二连接单元163可以包括第二下连接管163A、第二连接构件(未示出)和第二上连接管163B。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下连接管163A、第二连接构件和第二上连接管163B可以以与下面将描述的第一下连接管(未示出)、第一连接构件(未示出)和第一上连接管(未示出)的方式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形成,为了简明,将省略其冗余的描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后分支单元160可以包括第二下分支块161、第二连接单元163和第二上分支块162。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下分支块161和第二上分支块162可以与上述相同或相似,为了简明,将省略其冗余的描述。
第二连接单元163可以包括双密封结构。第二连接单元163可以包括从第一冷却管171连接的第二下连接管163A、从第三冷却管173连接的第二上连接管163B以及连接第二下连接管163A和第二上连接管163B的第二连接块163C。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连接块163C可以在覆盖第二下连接管163A和第二上连接管163B的外周的同时流体地连接第二下连接管163A和第二上连接管163B,并且密封构件(未示出)可以插入在第二连接块163C的内周与第二下连接管163A和第二上连接管163B的外周之间。更具体地,两个密封构件可以叠置在第二连接块163C的内周与第二下连接管163A的外周之间以提供应用到其的双密封结构。同样地,两个密封构件可以叠置在第二连接块163C的内周与第二上连接管163B的外周之间以提供应用到其的双密封结构。密封构件可以由围绕第二下连接管163A和第二上连接管163B的外周的弹性材料形成,并且可以由诸如O形环的橡胶材料形成。
在下文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将参照第二连接单元163被形成为双密封结构的情况来详细描述后分支单元160。
外部连接管190、第一冷却管171和第一连接单元153可以连接到前分支单元150的第一下分支块15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第一下分支块151与外部连接管190之间、第一下分支块151与第一冷却管171之间以及第一下分支块151与第一连接单元153之间应用钎焊连接。钎焊连接也可以相似地应用于前分支单元150的第一下分支块151。在连接有多个管的第一下分支块151和第一上分支块152中,由于可以在多个管与第一下分支块151和第一上分支块152之间应用钎焊连接,因此可以防止多个管与第一下分支块151和第一上分支块152之间的漏水。
可以通过钎焊连接在前分支单元150处形成无泄漏流体连接,并且可以通过使用双密封结构在后分支单元160处形成无泄漏流体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与诸如钎焊的一体连接不同,即使当双密封结构应用于后分支单元160时,根据冷却介质的压力也会有漏水的可能性。例如,对于整个电池模块的组装,第一冷却板121(或第一冷却管171)和第三冷却板123(或第三冷却管173)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在后分支单元160的侧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双密封结构应用于气密连接时,漏水可能性也会高于诸如钎焊连接的一体连接的漏水可能性。
为此,可以在后分支单元160周围形成排水孔(未示出)。例如,排水孔可以形成在后分支单元160下方的第一冷却板121处。即使当后分支单元160周围(更具体地,后分支单元160的第二连接块163C周围)漏水时,水可以通过第一冷却板121的排水孔被排出到外部,并且可以防止被渗透到电池组中。例如,排水孔可以形成为穿过第一冷却板121的通孔。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第一连接单元153。
图9是示出图6中示出的第一连接单元的连接关系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示出图9中示出的第一连接单元的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参照图9和图10,第一连接单元153可以包括第一下连接管153A、第一上连接管153B和第一连接构件153C。
第一下连接管153A可以连接到第一冷却管(未示出)和外部连接管(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下连接管153A可以通过第一下分支块而(未示出)连接到第一冷却管和外部连接管。第一下连接管153A的一端可以形成为倾斜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下连接管153A可以包括形成为倾斜的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可以弯曲以在第一下连接管153A的长度方向上从第一下连接管153A的外表面径向地延伸到第一下连接管153A的外周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的内径可以在第一下连接管153A的长度方向上增加。即,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可以随着远离第一冷却管而倾斜为远离第一下连接管153A的外表面。
另外,第一上连接管153B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构件153C连接到第一下连接管153A和第二冷却管(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上连接管153B可以通过第一上分支块(未示出)连接到第二冷却管。第一上连接管153B的一端可以形成为弯曲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上连接管153B的弯曲端可以形成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可以从第一上连接管153B弯曲,使得第一上连接管153B的内表面暴露于外部。例如,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可以从第一上连接管153B的外表面朝向第二冷却管172弯曲。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可以形成为倾斜的以与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对应。
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和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的形状可以根据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和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的布置而变化。例如,当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布置在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中时,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可以具有与上述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并且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可以具有与上述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另一方面,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布置在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中时,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和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可以具有与上述形状相同的形状。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参照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布置在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中的情况给出详细描述。
第一连接构件153C可以布置在第一下连接管153A与第一上连接管153B之间以连接第一下连接管153A和第一上连接管153B。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构件153C可以布置在第一下连接管153A与第一上连接管153B之间。
第一连接构件153C可以包括第一芯构件153C-1和第一壳构件153C-2。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芯构件153C-1和第一壳构件153C-2可以形成为具有不同的硬度。例如,第一芯构件153C-1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第一壳构件153C-2可以由诸如硅树脂或橡胶的弹性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当安装第一连接构件153C、第一下连接管153A或第一上连接管153B时,可以修改第一壳构件153C-2,从而改善其组装。第一壳构件153C-2可以布置成完全覆盖第一芯构件153C-1。
第一连接构件153C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与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之间的第一密封单元153C-3以及连接到第一密封单元153C-3并插入第一下连接管153A和第一上连接管153B中的至少一个中的第一主体单元153C-4。第一密封单元153C-3可以具有与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对应的形状。例如,第一密封单元153C-3可以形成为漏斗形状。第一主体单元153C-4可以布置在第一下连接管153A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密封单元153C-3和第一主体单元153C-4可以形成“Y”字符。
可以以各种形式制造第一连接构件153C。例如,可以通过形成第一芯构件153C-1然后将第一芯构件153C-1插入到第一壳构件153C-2中来制造第一连接构件153C。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模具将第一芯构件153C-1施用到第一壳构件153C-2。具体地,当使用模具时,可以在第一连接构件153C的其中第一连接构件153C与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以及第一连接构件153C与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彼此不接触的部分处形成彼此连接的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模具装配线。即,可以在第一连接构件153C的边缘部分处形成模具装配线。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与第一连接构件153C以及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与第一连接构件153C可以彼此完全接触。
在组装第一连接单元153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连接构件153C插入到第一下连接管153A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壳构件153C-2可以完全接触第一下连接管153A和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的内表面。
第一上连接管153B可以插入到第一连接构件153C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上连接管153B可以接触第一连接构件153C的内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可以完全接触第一连接构件153C的内表面。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可以以强制装配的方式连接到第一连接构件153C。
当第一下连接管153A、第一连接构件153C和第一上连接管153B如上所述彼此连接时,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可以朝向第一连接构件153C和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移动。即,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在被插入到第一连接构件153C时可以比初始位置更靠近第一上连接管153B的外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处产生恢复力,并且由于恢复力,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可以将第一连接构件153C压向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在这种情况下,布置在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与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之间的第一连接构件153C可以完全接触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和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从而改善第一上连接单元153B-1与第一下连接单元153A-1之间的气密性。
因此,在电池模块中,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可以经由第一连接构件153C通过简单结构连接。另外,电池模块可以防止在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通过第一连接构件153C连接之后会发生的漏水,从而增加电池模块的寿命并改善其稳定性。
由于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以及第一冷却管与第三冷却管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没有单独结构的情况下连接,因此可以容易地组装电池模块。另外,在电池模块中,由于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以及第一冷却管与第三冷却管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通过连接单元组装,因此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以及第一冷却管与第三冷却管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完全密封并彼此连接。
虽然已经参照上面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或修改。因此,所附权利要求将包括落入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改变或修改。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提供可以容易地组装并且可以防止漏水的电池模块,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使用电池组等的电动车辆、船舶、电动自行车等。

Claims (14)

1.一种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
第一冷却管;
第二冷却管,连接到第一冷却管,并布置在与第一冷却管不同的平面上;以及
分支单元,连接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
其中,分支单元包括:下连接管,连接到第一冷却管;上连接管,连接到第二冷却管;以及连接构件,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中的一个插入连接构件中,连接构件插入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中的另一个中,
其中,下连接管的连接到上连接管的下连接单元和上连接管的连接到下连接管的上连接单元形成为倾斜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下连接单元远离第一冷却管地倾斜为远离下连接管的外表面,上连接单元倾斜为与下连接单元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下连接单元和上连接单元中的一个布置在下连接单元和下连接单元中的另一个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上连接单元被强制地装配到连接构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连接构件包括:
密封单元,布置在下连接单元与上连接单元之间;以及
主体单元,从密封单元延伸并插入到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中的一个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连接构件包括:
芯构件;以及
壳构件,布置成覆盖芯构件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芯构件和壳构件在硬度上彼此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下连接单元弯曲以从下连接管延伸,上连接单元从上连接管的外表面朝向第二冷却管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布置在第一冷却管与下连接管之间的下分支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布置在第二冷却管与上连接管之间的上分支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布置有第一冷却管的第一冷却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布置有第二冷却管的第二冷却板。
13.一种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
第一冷却管;
第二冷却管,连接到第一冷却管,并布置在与第一冷却管不同的平面上;
第三冷却管,连接到第一冷却管,并布置在与第一冷却管不同的平面上;以及
分支单元,在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之间以及第一冷却管与第三冷却管之间中的至少一个之间连接,
其中,分支单元包括:下连接管,连接到第一冷却管;上连接管,连接到第二冷却管或第三冷却管;以及连接构件,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中的一个插入连接构件中,连接构件插入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中的另一个中,
其中,下连接管的连接到上连接管的下连接单元和上连接管的连接到下连接管的上连接单元形成为倾斜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布置有第三冷却管的第三冷却板。
CN201780062146.0A 2016-10-13 2017-09-14 电池模块 Active CN1098044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32847A KR102308632B1 (ko) 2016-10-13 2016-10-13 배터리 모듈
KR10-2016-0132847 2016-10-13
PCT/KR2017/010101 WO2018070675A1 (ko) 2016-10-13 2017-09-14 배터리 모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4498A true CN109804498A (zh) 2019-05-24
CN109804498B CN109804498B (zh) 2022-08-02

Family

ID=61906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2146.0A Active CN109804498B (zh) 2016-10-13 2017-09-14 电池模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749853B2 (zh)
EP (1) EP3528336A4 (zh)
KR (1) KR102308632B1 (zh)
CN (1) CN109804498B (zh)
WO (1) WO201807067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5025A (zh) * 2016-10-17 2019-06-04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US11749853B2 (en) 2016-10-13 2023-09-05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95371B1 (ko) * 2016-10-13 2021-08-3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모듈
KR102198001B1 (ko) * 2017-12-11 2021-01-0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모듈
KR102149577B1 (ko) * 2018-04-25 2020-08-28 한국과학기술원 셀 탭 냉각 장치
USD876348S1 (en) * 2018-06-21 2020-02-25 Tuo Wang Car wireless charger
US11456496B2 (en) 2018-10-12 2022-09-27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for a vehicle
EP3637537B1 (en) * 2018-10-12 2021-09-08 Samsung SDI Co., Ltd. Bypass tube for a cooling circuit of a vehicle battery pack
CN111106281B (zh) * 2019-08-27 2021-08-0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
KR20230046465A (ko) * 2021-09-30 2023-04-06 에스케이온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695A (zh) * 2001-09-22 2003-04-16 具圣晙 用于管道联接的密封装置
KR20120062207A (ko) * 2010-12-06 2012-06-14 성기천 냉매관 연결장치
CN102563248A (zh) * 2010-12-10 2012-07-11 奥斯卡·莫卡文 管道连接结构
CN102589056A (zh) * 2011-01-06 2012-07-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的制冷剂管连接结构
WO2012117697A1 (ja) * 2011-02-28 2012-09-07 株式会社ニフコ 管構造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テリ温調システム
KR101195425B1 (ko) * 2012-06-15 2012-10-30 오형동 냉매 관의 연결구조
KR20130113740A (ko) * 2012-04-06 2013-10-16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전지용 냉매 매니폴드
CN204312910U (zh) * 2014-10-14 2015-05-06 浙江成致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快插式多通管接头
KR101568793B1 (ko) * 2015-07-02 2015-11-12 주식회사 유로텍솔루션 배관의 연결구조
CN105299347A (zh) * 2014-07-21 2016-02-03 吴炯东 制冷剂管的连接结构
CN105359330A (zh) * 2013-03-28 2016-02-2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CN205402044U (zh) * 2015-03-16 2016-07-27 卡特彼勒公司 液压流体管路联接系统和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5968A (ja) 2000-04-14 2001-10-26 Sadayoshi Yamazaki K形管継手のシール方法と其の関係部材
JP2007192270A (ja) 2006-01-18 2007-08-02 Denso Corp 管継手構造
KR200420773Y1 (ko) 2006-04-27 2006-07-05 경신공업 주식회사 방수커넥터용 공용화 방수씰
KR100785430B1 (ko) 2006-08-16 2007-12-13 김상열 선박용 배관고정장치
KR200438887Y1 (ko) 2006-12-08 2008-03-07 손용호 이중벽관 이음용 패킹
CN103098262B (zh) * 2010-08-23 2015-11-25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系统和具有歧管构件和连接接头的歧管组件
WO2012086951A1 (ko) * 2010-12-20 2012-06-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리튬 이차전지의 냉각방법 및 냉각시스템
EP2659543B1 (en) 2010-12-29 2024-03-27 BYD Company Limited Battery module, battery temperature managing system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KR20120096133A (ko) 2011-02-22 2012-08-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냉각 효율성이 향상된 냉각부재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JP5695988B2 (ja) 2011-07-04 2015-04-0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源装置
KR101367210B1 (ko) * 2011-12-09 2014-02-27 대한칼소닉주식회사 배터리 셀의 방열유닛
US8974934B2 (en) 2012-08-16 2015-03-10 Lg Chem, Ltd. Battery module
EP2744034B1 (de) * 2012-12-07 2015-02-18 Obrist Powertrain GmbH Wärmetauscheranordnung
DE102013111967A1 (de) 2013-10-30 2015-04-30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Kältemittelverteiler für ein Hybrid- oder Elektrofahrzeug sowie Kältemittelkreislauf mit einem Kältemittelverteiler
KR101658594B1 (ko) 2013-10-31 2016-09-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 전지용 프레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KR20150072991A (ko) * 2013-12-20 2015-06-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매관 연결부재
DE102014200174A1 (de) * 2014-01-09 2015-07-23 Robert Bosch Gmbh Batteriepack mit externen Kühlsystemschnittstellen
KR101631458B1 (ko) 2014-08-29 2016-06-20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JP6510243B2 (ja) * 2015-01-16 2019-05-08 株式会社Subaru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JP2016161032A (ja) * 2015-03-02 2016-09-05 タイガース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管路ブロック接続用コネクタ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531268B2 (ja) 2015-05-21 2019-06-19 株式会社エンビジョンAescジャパン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
KR102044426B1 (ko) * 2015-12-04 2019-11-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모듈들을 균일하게 냉각시킬 수 있는 간접 냉각 시스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106299541B (zh) * 2016-10-09 2019-02-2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包液冷系统
KR102308632B1 (ko) 2016-10-13 2021-10-0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모듈
KR102308630B1 (ko) * 2016-10-17 2021-10-0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모듈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695A (zh) * 2001-09-22 2003-04-16 具圣晙 用于管道联接的密封装置
KR20120062207A (ko) * 2010-12-06 2012-06-14 성기천 냉매관 연결장치
CN102563248A (zh) * 2010-12-10 2012-07-11 奥斯卡·莫卡文 管道连接结构
CN102589056A (zh) * 2011-01-06 2012-07-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的制冷剂管连接结构
WO2012117697A1 (ja) * 2011-02-28 2012-09-07 株式会社ニフコ 管構造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テリ温調システム
KR20130113740A (ko) * 2012-04-06 2013-10-16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전지용 냉매 매니폴드
KR101195425B1 (ko) * 2012-06-15 2012-10-30 오형동 냉매 관의 연결구조
CN105359330A (zh) * 2013-03-28 2016-02-2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CN105299347A (zh) * 2014-07-21 2016-02-03 吴炯东 制冷剂管的连接结构
CN204312910U (zh) * 2014-10-14 2015-05-06 浙江成致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快插式多通管接头
CN205402044U (zh) * 2015-03-16 2016-07-27 卡特彼勒公司 液压流体管路联接系统和机器
KR101568793B1 (ko) * 2015-07-02 2015-11-12 주식회사 유로텍솔루션 배관의 연결구조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49853B2 (en) 2016-10-13 2023-09-05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CN109845025A (zh) * 2016-10-17 2019-06-04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CN109845025B (zh) * 2016-10-17 2022-07-08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US11949077B2 (en) 2016-10-17 2024-04-02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70675A1 (ko) 2018-04-19
CN109804498B (zh) 2022-08-02
US20190319318A1 (en) 2019-10-17
US11749853B2 (en) 2023-09-05
EP3528336A1 (en) 2019-08-21
KR20180040923A (ko) 2018-04-23
US20230335827A1 (en) 2023-10-19
KR102308632B1 (ko) 2021-10-05
EP3528336A4 (en) 2020-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4498A (zh) 电池模块
CN110574221B (zh) 与电池单体冷却和固定结构集成的电池模块和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KR102386917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0629875B2 (en) Battery module
CN107453003B (zh) 电池模块
KR102256098B1 (ko) 루버 핀 형상의 열전도 매개체를 구비한 배터리 팩
CN110692162B (zh) 冷却和组装结构被简化的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US8999549B2 (en) Cooling member of improved cooling efficiency and battery module employed with the same
KR101589996B1 (ko) 액상 냉매 유출에 대한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전지팩
JP5810422B2 (ja) エネルギー蓄積装置
CN109845025B (zh) 电池模块
CN109804499B (zh) 电池模块
US8687366B2 (en)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voltage to a motor vehicle having optimized heat dissipation
US20130295422A1 (en) Cooling member of improved assembly efficiency and battery module employed with the same
US20230006281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an electric component
CN113939948B (zh) 电池模块、电池组和电子装置
JP2021535560A (ja) バッテリ冷却要素、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ユニット、及び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CN111477934A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107871914A (zh) 车辆电池冷却系统
EP4024421A1 (en) Electricity storage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