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4138B - 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4138B
CN109794138B CN201910120203.7A CN201910120203A CN109794138B CN 109794138 B CN109794138 B CN 109794138B CN 201910120203 A CN201910120203 A CN 201910120203A CN 109794138 B CN109794138 B CN 1097941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ipe
groove
gas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02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94138A (zh
Inventor
侯妮
侯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aifu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aifu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aifu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aifu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02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941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94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4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94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4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装置,包括,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内部通过分隔板分割为第一内腔、第二内腔,第一内腔、第二内腔顶部封闭;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内分别固定有支撑孔板,支撑孔板上安装有滤芯,滤芯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活性炭内设置有加热管;滤芯内部为中空的输气通道,输气通道与集气腔连通,且输气通道与集气腔连通处设置有提升阀,提升阀用于切断或连通输气通道与集气腔;两个滤芯的输气通道顶部分别与第一清洗管、第二清洗管一端接通,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分别通过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输入废气;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内,位于第一清洗管、第二清洗管下方分别与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一端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净化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由于具有较高的吸附性,故已经广泛应用于废水、废气的处理,目前活性炭吸附废气中的有机物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在公开号为CN102029148B、CN103585854A等中国专利中已经记载有通过活性炭吸附废气中有机物的技术方案。
目前此类处理装置一般是具有两个吸附罐,两个交替使用,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通过蒸汽对活性炭进行反冲洗,从而洗掉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物。但是,发明人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发现,现有设备的水蒸气基本上是由下至上,水蒸气流动轨迹与吸附废气时部分相同,这就导致反冲洗不彻底。而且直接采用水蒸气清洗会导致大量废水的产生,造成大量的二次污染,而且清洗时间长、效率低。而直接采用非接触式加热活性炭的方式又洗不干净,从而造成其对废气处理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装置,其综合非接触式加热和水蒸气清洗,从而可以提高对活性炭的清洗效率,且清洗比较彻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装置,包括,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内部通过分隔板分割为第一内腔、第二内腔,所述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顶部封闭,且吸附装置位于第一内腔、第二内腔顶部还设置有集气壳,集气壳内部为集气腔;所述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内分别固定有支撑孔板,支撑孔板上安装有滤芯,滤芯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活性炭内设置有加热管;
所述的滤芯内部为中空的输气通道,输气通道与集气腔连通,且输气通道与集气腔连通处设置有提升阀,提升阀用于切断或连通输气通道与集气腔;
两个滤芯的输气通道顶部分别与第一清洗管、第二清洗管一端接通,所述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分别通过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输入废气;所述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内,位于第一清洗管、第二清洗管下方分别与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一端连通。
优选地,集气腔通过排气管与第七气阀进气口连通,第七气阀出气口与排放管道连通或直接接入大气。
优选地,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分别与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出气口连通,第一气阀、第二气阀进气口与分气管连通,分气管通过总进气管与气泵排气口连通,气泵进气口与废气气源连通;
所述的第一清洗管、第二清洗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五气阀、第六气阀,且第一清洗管、第二清洗管另一端分别与清洗气源连通,所述的清洗气源为水蒸气发生机和热风机,水蒸气发生机用于产生110-140℃的水蒸气,然后输入第一清洗管或第二清洗管,所述的热风机用于产生150-200℃的热风,然后第一清洗管或第二清洗管;水蒸气发生机和热风机并联设置,且只能择一使用;
所述的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上分别设置安装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第三气阀、第四气阀,且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另一端分别与冷凝器的进气口连通,冷凝器的排水口与清理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滤芯,包括,外孔罩、内孔罩,所述的外孔罩、内孔罩之间填充有活性炭,且外孔罩、内孔罩之间还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在滤芯高度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连接环管连通,所述的连接环管与接口管连通,两个接口管分别与清洗气源、冷凝器连通;
所述的支撑孔板、外孔罩、内孔罩上设置有数个贯穿的通孔,所述的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分别与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位于支撑孔板与汇聚槽之间的部分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孔板的通孔设置在四周,其与滤芯装配处为封闭状态,且此部分上安装有单向阀块,单向阀块上分别设置有收集弧槽、单向阀块槽,所述的收集弧槽与单向阀块槽连通,所述的单向阀块槽内安装有单向阀片,单向阀片一侧与单向阀块槽侧壁装配固定,其它侧面为开放端,且单向阀片具有向收集弧槽弯曲的弹力;单向阀块与输气通道底部卡合装配;
所述的滤芯顶部固定有滤芯固定板,滤芯固定板分别与外孔罩、内孔罩装配固定;所述的滤芯固定板分别与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侧壁密封装配。
优选地,吸附装置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且吸附装置底部设置有汇聚块,汇聚块底部固定有底座,使用时,底座放置在地面上,用于支撑吸附装置;
所述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与集气腔之间通过密封板分割、密封,所述的密封板与两个输气通道对应处分别安装有一个排气机构;
所述的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管道,排气管道顶部分别设置有安装缺槽、内部为中空的排气内管,所述的排气内管内安装有阀板,所述的阀板侧面套装有密封圈,密封圈与排气内管内壁贴紧密封;
所述的阀板固定在阀杆上,阀杆两端分别穿过排气管道且分别与排气管道密封可转动装配,所述的阀杆穿过排气管道的一端与测位组件装配,测 位组件用于检测阀杆的转动角度及位置,阀杆穿过排气管道的另一端上穿过止转组件后与齿轮装配固定,两个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一齿条固定在第一滑条上,所述的第二齿条固定在第二滑条上;
所述的第一滑条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端、抬升端,且第一滑条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通槽、第一配合槽,所述的第一齿条安装在第一配合槽内;
所述的铰接端通过铰接销与连接板一端铰接,所述的连接板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条上,所述的第二滑条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二配合槽、第二导向通槽,所述的第二导向通槽与第一导向通槽正对,且第二导向通槽、第一导向通槽分别贯穿第一滑条、第二滑条;
所述的第二滑条远离连接板一端与限位框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限位框上还分别设置有触发板、限位内框,所述的限位框上安装有第三行程开关,第三行程开关的触发端装入限位内框内;
所述的抬升端装入限位内框内,且抬升端端部与触发板之间通过拉簧连接;两个齿轮分别装入第一配合槽、第二配合槽内;在第一滑条长度方向上、触发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两端分别正对触发板;
密封板上还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电磁铁,电磁铁的伸缩轴穿过第一导向通槽后与受力板装配固定,受力板顶面与第一滑条底面贴紧;
所述的支撑架与导向杆一端装配固定,导向杆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导向通槽、第二导向通槽后与密封板装配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汇聚块上、分别与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对应处分别设置有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汇聚槽,且汇聚槽最底部分别与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液管一端连通,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液管另一端分别与清理装置内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板与第三齿条一端连接固定,第三齿条另一端伸出集气壳、且与集气壳密封、可滑动装配,第三齿条伸出集气壳一端上设置有齿条部分,齿条部分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驱动齿轮安装在转轴一端,转轴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板后与从动齿轮装配固定,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主动齿轮固定在输出轴一端,输出轴另一端装入电机内,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
所述的密封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分别与第一滑条、第二滑条卡紧、可滑动装配;
所述的安装缺槽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片、第二单向阀片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单向阀片、第二单向阀片另一端分别重叠,且重叠部分底部与第三阀片支撑板贴紧,第三阀片支撑板固定在排气内管侧壁上,所述的第一单向阀片、第二单向阀片分别靠近与之装配的安装缺槽处底部分别与第二阀片支撑板、第一阀片支撑板贴紧,第二阀片支撑板、第一阀片支撑板分别与排气内管侧壁固定;
所述的排气内管内壁上还分别固定有第一密封斜块、第二密封斜块,所述的第一密封斜块、第二密封斜块分别与阀板侧面密封装配。
优选地,所述的测位组件,包括,端部封环、检测安装环,所述的检测安装环上设置有复位环槽、限位凸环、检测缺槽、插槽、托板滑槽,所述的复位环槽内安装有弧形压簧,弧形压簧两端分别与触发托板装配固定,触发托板安装在托板滑槽内,所述的插槽与感应板组插接装配,感应板组一端装入托板滑槽内、触发托板靠近弧形压簧一侧;
且感应板组有两个,分别位于检测缺槽内侧两端,所述的阀杆穿过端部封环、检测安装环,且阀杆与检测缺槽对应处与测位板一端装配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感应板组,包括,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所述的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凸起、第二导电凸起,所述的第一感应片上还设置有铰接块部分,销轴穿过铰接块部分、第二感应片,从而使得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的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之间还安装有弧形弹簧片,弧形弹簧片位于销轴与第一导电凸起之间,其用于产生使第一导电凸起、第二导电凸起分开的力;弧形弹簧片具有弹性。
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一端分别与第一导电凸起、第二导电凸起连接导电,另一端分别与电池正极、电流传感器正极接入端导电连接,电池负极与电阻串联后与电流传感器负极接入端导电连接,电流传感器信号端与PLC信号端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清洗时,水蒸气由上而下、有滤芯内至外流动,从而可以对活性炭进行更彻底的清洗,同时先通过加热活性炭的方式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能够大大提高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吸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吸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吸附装置位于电机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吸附装置去除集气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吸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吸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滤芯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滤芯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滤芯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滤芯俯视图方向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集气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集气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集气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集气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排气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排气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测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测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的测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0,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装置,包括,吸附装置100,吸附装置100内部通过分隔板130分割为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所述的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顶部封闭,且吸附装置位于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顶部还设置有集气壳170,集气壳170内部为集气腔171,集气腔171通过排气管140与第七气阀257进气口连通,第七气阀257出气口与排放管道连通或直接接入大气;
所述的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内分别固定有支撑孔板110,支撑孔板110上安装有滤芯220,滤芯220内部填充有活性炭290,使用时通过活性炭过滤有机废气;
所述的滤芯220内部为中空的输气通道221,输气通道221与集气腔171连通,且输气通道221与集气腔171连通处设置有提升阀300,提升阀300用于切断或连通输气通道221与集气腔171;
所述的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分别通过第一进气管2621、第二进气管2622与第一气阀251、第二气阀252出气口连通,第一气阀251、第二气阀252进气口与分气管262连通,分气管262通过总进气管261与气泵210排气口连通,气泵210进气口与废气气源连通。
使用时,废气通过气泵210抽送至分气管262内,此时,可以择一进入或同时进入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内,废气在气压的作用下穿过滤芯220后进入输气通道221,在此过程中,废气中的有机物通过滤芯内的活性炭吸附;
同时,打开与此输气通道221对应的提升阀300即可将过滤后的气体输入集气腔171内,再打开第七气阀257即可通过排气管140将气流输出。
一般情况下,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择一使用,也就是一个工作,另一个备用。
两个滤芯220的输气通道221顶部分别与第一清洗管265、第二清洗管266一端接通,所述的第一清洗管265、第二清洗管266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控制器通断的第五气阀255、第六气阀256,且第一清洗管265、第二清洗管266另一端分别与清洗气源连通,所述的清洗气源为水蒸气发生机和热风机,水蒸气发生机用于产生110-140℃的水蒸气,然后输入第一清洗管265或第二清洗管266,所述的热风机用于产生150-200℃的热风,然后第一清洗管265或第二清洗管266;水蒸气发生机和热风机并联设置,且只能择一使用。
所述的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内,位于第一清洗管265、第二清洗管266下方分别与第一输出管263、第二输出管264一端连通,所述的第一输出管263、第二输出管264上分别设置安装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第三气阀253、第四气阀254,且第一输出管263、第二输出管264另一端分别与冷凝器230的进气口连通,冷凝器230的排水口与清理装置240连通,所述的清理装置240可以是水池,其用于沉降冷凝后的废水,沉降后将废水的废渣和液体(废水)分离,然后做下一步的进化处理;所述的冷凝器230为水冷式,其水冷管231内通过冷水循环以吸收水蒸气的热量。
参见图16,所述的滤芯220,包括,外孔罩281、内孔罩282,所述的外孔罩281、内孔罩282之间填充有活性炭290,且外孔罩281、内孔罩282之间还设置有加热管561,加热管在滤芯高度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连接环管560连通,所述的连接环管560与接口管562连通,两个接口管562分别与清洗气源、冷凝器连通。
以第一内腔101在活性炭需要清洗时为例,其清洗步骤如下:
S1、关闭第一气阀251、与第一内腔101对应的提升阀300,往加热管561内通入蒸汽,使得蒸汽加热加热管,此时加热管加热活性炭290,使得活性炭290内的有机物被加热析出;
S2、有机物析出后,大部分为液体,其流出滤芯220,然后通过第一排液管267排出;
S3、加热管加热一端时间后,打开第五气阀255、第三气阀253,打开冷凝器230,冷凝管231内通入冷水;
然后向第一清洗管265内通入水蒸气,使得水蒸气进入输气通道221内然后由上至下,由内孔罩向外孔罩排出,从而使得水蒸气穿越活性炭,从而进一步带走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
S4、吸附有有机物的水蒸气通过第一输出管263进入冷凝器230,在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后流入清理装置240,并存储在清理装置内;
S5、将清理装置静置,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废渣、废水,然后分别就进行进一步处理即可。
S6、切断水蒸气与第一清洗管265的连通,向第一清洗管265内输入热风,使得热风与加热管一起烘干活性炭。这种方式对活性炭的烘干效果好,而且效率很高。
S7、在清洗第一内腔时,第二内腔正常使用,从而通过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交替使用,以保证整个装置的不停运。
这种设计使得水蒸气由上而下、有滤芯内至外流动,从而可以对活性炭进行更彻底的清洗,同时先通过加热活性炭的方式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能够大大提高清洗效率。
参见图2-图20,吸附装置100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板180、第二支撑板190,且吸附装置100底部设置有汇聚块150,汇聚块150底部固定有底座160,使用时,底座160放置在地面上,用于支撑吸附装置;
所述的汇聚块150上、分别与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对应处分别设置有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汇聚槽151,且汇聚槽151最底部分别与第一排液管267、第二排液管268一端连通,第一排液管267、第二排液管268另一端分别与清理装置240内部连通,从而将清洗的有机物引入清理装置240内进行进一步处理。
所述的支撑孔板110、外孔罩281、内孔罩282上设置有数个贯穿的通孔;所述的第一进气管2621、第二进气管2622、第一输出管263、第二输出管264分别与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位于支撑孔板110与汇聚槽151之间的部分连通;
所述的支撑孔板110的通孔设置在四周,其与滤芯220装配处为封闭状态,也就是未设置有贯穿的通孔,且此部分上安装有单向阀块540,单向阀块540上分别设置有收集弧槽541、单向阀块槽542,所述的收集弧槽541与单向阀块槽542连通,所述的单向阀块槽542内安装有单向阀片550,单向阀片550一侧与单向阀块槽542侧壁装配固定,其它侧面为开放端,且单向阀片550具有向收集弧槽541弯曲的弹力;单向阀块540与输气通道221底部卡合装配。这种设计首先能够使得滤芯的放置更稳,而且在正常使用时,废气由于单向阀片的作用而无法穿过单向阀块槽542进入输气通道,但是在清洗时,由于输气通道221内有一定的气压,其能够克服单向阀片550弹力打开单向阀片,从而实现清洗内孔罩282,同时还保证输气通道221内的存有一定气压,蒸汽或热风也能够穿透活性炭,从而进行清洗。这样就使得清洗更彻底,也就能够保证对废气的吸附效果。
所述的滤芯220顶部固定有滤芯固定板270,滤芯固定板分别与外孔罩、内孔罩装配固定,从而实现整个滤芯的稳固组装;所述的滤芯固定板270分别与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侧壁密封装配。
所述的第一内腔101、第二内腔102与集气腔171之间通过密封板510分割、密封,所述的密封板510与两个输气通道221对应处分别安装有一个排气机构600,所述的排气机构600即为提升阀300的实际实施方式之一,排气机构600用于控制输气通道221与集气腔171之间的通断;
所述的排气机构600,包括,排气管道610,排气管道610顶部分别设置有安装缺槽611、内部为中空的排气内管612,所述的排气内管612内安装有阀板660,所述的阀板660侧面套装有密封圈670,密封圈670与排气内管612内壁贴紧密封;
所述的阀板660固定在阀杆641上,阀杆641两端分别穿过排气管道610且分别与排气管道610密封可转动装配,所述的阀杆641穿过排气管道610的一端与测位组件630装配,测 位组件630用于检测阀杆641的转动角度及位置,阀杆641穿过排气管道610的另一端上穿过止转组件650后与齿轮642装配固定,两个齿轮642分别与第一齿条445、第二齿条452啮合传动(齿轮齿条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一齿条445固定在第一滑条440上,所述的第二齿条452固定在第二滑条450上;
所述的第一滑条440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端441、抬升端442,且第一滑条440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通槽443、第一配合槽444,所述的第一齿条445安装在第一配合槽444内;
所述的铰接端441通过铰接销461与连接板432一端铰接,所述的连接板432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条450上,所述的第二滑条450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二配合槽453、第二导向通槽451,所述的第二导向通槽451与第一导向通槽443正对,且第二导向通槽451、第一导向通槽443分别贯穿第一滑条440、第二滑条450;
所述的第二滑条450远离连接板432一端与限位框470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限位框470上还分别设置有触发板471、限位内框472,所述的限位框470上安装有第三行程开关533,第三行程开关533的触发端装入限位内框472内;
所述的抬升端442装入限位内框472内,且抬升端442端部与触发板471之间通过拉簧480连接。通过拉簧480将第一滑条440拉向第二滑条450;两个齿轮642分别装入第一配合槽444、第二配合槽453内,从而防止齿轮642转动时跑偏。
在第一滑条长度方向上、触发板47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531、第二行程开关532,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531、第二行程开关532两端分别正对触发板,从而使得触发板能够触发第一行程开关531、第二行程开关532;
所述的连接板432与第三齿条430一端连接固定,第三齿条430另一端伸出集气壳170、且与集气壳170密封、可滑动装配,第三齿条430伸出集气壳170一端上设置有齿条部分431,齿条部分431与驱动齿轮422啮合传动,驱动齿轮422安装在转轴420一端,转轴420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板190后与从动齿轮421装配固定,从动齿轮421与主动齿轮423啮合传动,所述的主动齿轮423固定在输出轴411一端,输出轴411另一端装入电机410内,且电机410可驱动输出轴411周向转动,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80上,且所述的电机410为步进电机或减速电机。
所述的密封板51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条511、第二导向条512,第一导向条511、第二导向条512分别与第一滑条440、第二滑条450卡紧、可滑动装配,从而为第一滑条、第二滑条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
密封板510上还固定有支撑架570,支撑架570上安装有电磁铁520,电磁铁520的伸缩轴521穿过第一导向通槽443后与受力板522装配固定,受力板522顶面与第一滑条底面贴紧,当电磁铁520得电时,会驱动伸缩轴521向上提升,从而驱动第一滑条440克服拉簧480的弹力,以铰接销461为中心转动,直到触发第三行程开关533后,电磁铁停止通电,且系统判定第一齿条与靠近拉簧的齿轮642不再啮合传动;
所述的支撑架570与导向杆462一端装配固定,导向杆462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导向通槽443、第二导向通槽451后与密封板510装配固定。
所述的安装缺槽611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片621、第二单向阀片622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单向阀片621、第二单向阀片622另一端分别重叠,且重叠部分底部与第三阀片支撑板617贴紧,第三阀片支撑板617固定在排气内管612侧壁上,所述的第一单向阀片621、第二单向阀片622分别靠近与之装配的安装缺槽611处底部分别与第二阀片支撑板616、第一阀片支撑板615贴紧,第二阀片支撑板616、第一阀片支撑板615分别与排气内管612侧壁固定。
所述的排气内管612内壁上还分别固定有第一密封斜块613、第二密封斜块614,所述的第一密封斜块613、第二密封斜块614分别与阀板660侧面密封装配,从而实现切断输送通道221与集气腔171连通。
所述的测位组件630,包括,端部封环631、检测安装环720,所述的检测安装环720上设置有复位环槽721、限位凸环722、检测缺槽723、插槽724、托板滑槽725,所述的复位环槽721内安装有弧形压簧710,弧形压簧710两端分别与触发托板711装配固定,触发托板711安装在托板滑槽725内,所述的插槽724与感应板组730插接装配,感应板组730一端装入托板滑槽725内、触发托板711靠近弧形压簧710一侧;
且感应板组730有两个,分别位于检测缺槽723内侧两端,所述的阀杆641穿过端部封环631、检测安装环720,且阀杆与检测缺槽723对应处与测位板632一端装配固定。初始状态时,测位板632与其中一块触发托板711压紧,从而触发与之对应的感应板组730,当阀杆转动90°后,测位板632与另一触发托板711压紧,从而触发另一感应板组730,每次触发感应板组730都会产生信号,此信号输入PLC内,从而使得系统判定阀杆转动角度与阀板所处位置;
所述的感应板组730,包括,第一感应片731、第二感应片732,所述的第一感应片731、第二感应片732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凸起751、第二导电凸起752,所述的第一感应片731上还设置有铰接块部分7311,销轴770穿过铰接块部分7311、第二感应片732,从而使得第一感应片731、第二感应片732通过销轴770铰接,所述的第一感应片731、第二感应片732之间还安装有弧形弹簧片760,弧形弹簧片760位于销轴770与第一导电凸起751之间,其用于产生使第一导电凸起751、第二导电凸起752分开的力;
第一导线781、第二导线782一端分别与第一导电凸起751、第二导电凸起752连接导电,另一端分别与电池正极、电流传感器正极接入端导电连接,电池负极与电阻串联后与电流传感器负极接入端导电连接,电流传感器信号端与PLC信号端通信连接。当第一导电凸起751、第二导电凸起752接触时,上述电路构成回路,从而使得电流传感器产生信号,并向PLC输送,从而判定阀杆转动角度、阀板的位置。所述的检测安装环720固定在排气管道610上。
所述的止转组件650,包括,止转套筒651、止转固定环654,所述的止转套筒651与止转固定环654可周向转动装配,止转固定环654固定在排气管道610上,所述的止转套筒651上设置有驱动弧槽6511,驱动销652一端穿过驱动弧槽6511后与阀杆641装配固定,且所述的止转套筒651与止转固定环654之间安装有扭簧653,扭簧653用于阻碍止转套筒651转动。
初始状态时,两个排气机构600的阀板一开一合,本实施例选择靠近铰接销461的阀板打开,另一阀板关闭,触发板471与第二行程开关532接触且触发第二行程开关532。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只需要电机驱使驱动齿轮422转动,即可驱动第三齿条在长度方向上移动,从而驱动第一滑条、第二滑条同步移动,也就使得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分别驱动两个齿轮转动,直到触发板471触发第一行程开关531后电机停止运行,系统判定两个阀板的开合状态互换(两个阀杆各转动90°)。从而实现第一内腔、第二内腔的不断切换使用、清洗。
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同时使用、或不使用时,也就是同步时,首先使得电磁铁得电,将第一滑条上拉,直到触发第三行程开关后停止,此时,电机驱动第三齿条移动,直到触发第二行程开关后,使得靠近铰接销的齿轮反转90°关闭。此时,两个阀板均为关闭状态,电磁铁失电,第一滑条复位,然后在第一滑条、第二滑条移动过程中两个阀板均同步转动,同步开合。需要切换为初始状态时,只需要再次经过上述调整即可。在上述调整中,阀杆转动时,阀板难免会在打开时过度转动,此时扭簧提供阻力并存储弹力,等到第三齿条停止运行后,靠近第三行程开关的阀杆会在扭簧作用下复位,从而保证与之对应的阀板的转动角度。而另一阀板会在扭簧阻力下基本处于90°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齿条、第二齿条还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滑条440上,从而在第一滑条440以铰接销为中心转动时,可以使得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分别与齿轮脱离,此时,如果阀板产生过度转动打开的情况,阀板就会在扭簧作用下自动恢复至最大打开状态(与输气通道轴线平行),同时电磁铁选择为两极伸缩,也就是能够进行两次伸缩,这样在第一次抬升第一滑条时,第二齿条与齿轮脱离、第一齿条与另一齿轮保持啮合;第二次抬升滑条时,第一齿条与另一齿轮脱离。而在需要调节两个阀板同步时,只需要抬升一次即可。
当然,在需要调节两个阀板同步的情况极少,在实际使用中,基本上不会用到,也许整个装置寿命期间也不会用到,这种主要是针对多个本发明的装置同时使用时可能会进行调整。因此,实际使用时,增加电磁铁、第三行程开关可作为备选。
本实施例中,本来可以直接采用两个气阀分别控制排气管道610的通断或通过换向阀控制排气管道610的通断,但是由于排气管道610一般比较粗,一旦采用气阀就需要带电磁控制的,其体积比较大,而且由于集气腔内会聚集处理后的气流,其也会对气阀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基于后期拆卸集气壳进行检修等考虑,发明人才为采用传统气阀替代。另外在排气内管612顶部设置第一单向阀片621、第二单向阀片622相互贴合密封,有利于在输气通道内形成一定的气压,使得废气需要一定气压才能通过滤芯,从而增加过滤效果。也能够防止阀板密封效果较差时造成直接的泄露。特别是在两个排气管道610择一使用时,集气腔内有气压,反而会增加未打开的第一单向阀片621、第二单向阀片622的开启气压,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本案中的PLC对安装位置没有要求,其主要是接收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第三行程开关、两个感应板组730产生的信号,从而根据其内置程序判断两个阀板的状态。在现有技术中这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本案就不再赘述。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装置,包括,吸附装置,其特征是:吸附装置内部通过分隔板分割为第一内腔、第二内腔,所述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顶部封闭,且吸附装置位于第一内腔、第二内腔顶部还设置有集气壳,集气壳内部为集气腔;所述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内分别固定有支撑孔板,支撑孔板上安装有滤芯,滤芯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活性炭内设置有加热管;
所述的滤芯内部为中空的输气通道,输气通道与集气腔连通,且输气通道与集气腔连通处设置有提升阀,提升阀用于切断或连通输气通道与集气腔;
两个滤芯的输气通道顶部分别与第一清洗管、第二清洗管一端接通,所述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分别通过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输入废气;所述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内,位于第一清洗管、第二清洗管下方分别与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一端连通;
吸附装置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且吸附装置底部设置有汇聚块,汇聚块底部固定有底座,使用时,底座放置在地面上,用于支撑吸附装置;
所述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与集气腔之间通过密封板分割、密封,所述的密封板与两个输气通道对应处分别安装有一个排气机构;
所述的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管道,排气管道顶部分别设置有安装缺槽、内部为中空的排气内管,所述的排气内管内安装有阀板,所述的阀板侧面套装有密封圈,密封圈与排气内管内壁贴紧密封;
所述的阀板固定在阀杆上,阀杆两端分别穿过排气管道且分别与排气管道密封可转动装配,所述的阀杆穿过排气管道的一端与测位组件装配,测 位组件用于检测阀杆的转动角度及位置,阀杆穿过排气管道的另一端上穿过止转组件后与齿轮装配固定,两个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一齿条固定在第一滑条上,所述的第二齿条固定在第二滑条上;
所述的第一滑条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端、抬升端,且第一滑条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通槽、第一配合槽,所述的第一齿条安装在第一配合槽内;
所述的铰接端通过铰接销与连接板一端铰接,所述的连接板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条上,所述的第二滑条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二配合槽、第二导向通槽,所述的第二导向通槽与第一导向通槽正对,且第二导向通槽、第一导向通槽分别贯穿第一滑条、第二滑条;
所述的第二滑条远离连接板一端与限位框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限位框上还分别设置有触发板、限位内框,所述的限位框上安装有第三行程开关,第三行程开关的触发端装入限位内框内;
所述的抬升端装入限位内框内,且抬升端端部与触发板之间通过拉簧连接;两个齿轮分别装入第一配合槽、第二配合槽内;在第一滑条长度方向上、触发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两端分别正对触发板;
密封板上还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电磁铁,电磁铁的伸缩轴穿过第一导向通槽后与受力板装配固定,受力板顶面与第一滑条底面贴紧;
所述的支撑架与导向杆一端装配固定,导向杆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导向通槽、第二导向通槽后与密封板装配固定;
所述的连接板与第三齿条一端连接固定,第三齿条另一端伸出集气壳、且与集气壳密封、可滑动装配,第三齿条伸出集气壳一端上设置有齿条部分,齿条部分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驱动齿轮安装在转轴一端,转轴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板后与从动齿轮装配固定,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主动齿轮固定在输出轴一端,输出轴另一端装入电机内,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
所述的密封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分别与第一滑条、第二滑条卡紧、可滑动装配;
所述的安装缺槽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片、第二单向阀片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单向阀片、第二单向阀片另一端分别重叠,且重叠部分底部与第三阀片支撑板贴紧,第三阀片支撑板固定在排气内管侧壁上,所述的第一单向阀片、第二单向阀片分别靠近与之装配的安装缺槽处底部分别与第二阀片支撑板、第一阀片支撑板贴紧,第二阀片支撑板、第一阀片支撑板分别与排气内管侧壁固定;
所述的排气内管内壁上还分别固定有第一密封斜块、第二密封斜块,所述的第一密封斜块、第二密封斜块分别与阀板侧面密封装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集气腔通过排气管与第七气阀进气口连通,第七气阀出气口与排放管道连通或直接接入大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分别与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出气口连通,第一气阀、第二气阀进气口与分气管连通,分气管通过总进气管与气泵排气口连通,气泵进气口与废气气源连通;
所述的第一清洗管、第二清洗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五气阀、第六气阀,且第一清洗管、第二清洗管另一端分别与清洗气源连通,所述的清洗气源为水蒸气发生机和热风机,水蒸气发生机用于产生110-140℃的水蒸气,然后输入第一清洗管或第二清洗管,所述的热风机用于产生150-200℃的热风,然后第一清洗管或第二清洗管;水蒸气发生机和热风机并联设置,且只能择一使用;
所述的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上分别设置安装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第三气阀、第四气阀,且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另一端分别与冷凝器的进气口连通,冷凝器的排水口与清理装置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滤芯,包括,外孔罩、内孔罩,所述的外孔罩、内孔罩之间填充有活性炭,且外孔罩、内孔罩之间还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在滤芯高度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连接环管连通,所述的连接环管与接口管连通,两个接口管分别与清洗气源、冷凝器连通;
所述的支撑孔板、外孔罩、内孔罩上设置有数个贯穿的通孔,所述的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分别与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位于支撑孔板与汇聚槽之间的部分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孔板的通孔设置在四周,其与滤芯装配处为封闭状态,且此部分上安装有单向阀块,单向阀块上分别设置有收集弧槽、单向阀块槽,所述的收集弧槽与单向阀块槽连通,所述的单向阀块槽内安装有单向阀片,单向阀片一侧与单向阀块槽侧壁装配固定,其它侧面为开放端,且单向阀片具有向收集弧槽弯曲的弹力;单向阀块与输气通道底部卡合装配;
所述的滤芯顶部固定有滤芯固定板,滤芯固定板分别与外孔罩、内孔罩装配固定;所述的滤芯固定板分别与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侧壁密封装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汇聚块上、分别与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对应处分别设置有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汇聚槽,且汇聚槽最底部分别与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液管一端连通,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液管另一端分别与清理装置内部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测位组件,包括,端部封环、检测安装环,所述的检测安装环上设置有复位环槽、限位凸环、检测缺槽、插槽、托板滑槽,所述的复位环槽内安装有弧形压簧,弧形压簧两端分别与触发托板装配固定,触发托板安装在托板滑槽内,所述的插槽与感应板组插接装配,感应板组一端装入托板滑槽内、触发托板靠近弧形压簧一侧;
且感应板组有两个,分别位于检测缺槽内侧两端,所述的阀杆穿过端部封环、检测安装环,且阀杆与检测缺槽对应处与测位板一端装配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感应板组,包括,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所述的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凸起、第二导电凸起,所述的第一感应片上还设置有铰接块部分,销轴穿过铰接块部分、第二感应片,从而使得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的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之间还安装有弧形弹簧片,弧形弹簧片位于销轴与第一导电凸起之间,其用于产生使第一导电凸起、第二导电凸起分开的力;
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一端分别与第一导电凸起、第二导电凸起连接导电,另一端分别与电池正极、电流传感器正极接入端导电连接,电池负极与电阻串联后与电流传感器负极接入端导电连接,电流传感器信号端与PLC信号端通信连接。
CN201910120203.7A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装置 Active CN1097941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0203.7A CN109794138B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0203.7A CN109794138B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4138A CN109794138A (zh) 2019-05-24
CN109794138B true CN109794138B (zh) 2021-08-10

Family

ID=66561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0203.7A Active CN109794138B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941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3868B (zh) * 2019-08-05 2020-10-02 安徽钟南防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拼接式滤毒罐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14699B (zh) * 2020-04-22 2021-12-10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用防堵塞型吸附过滤装置
CN112850709B (zh) * 2021-01-22 2022-06-14 成都达奇能自科技有限公司 活性炭活化系统以及活化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68712A5 (de) * 1985-10-08 1989-01-31 Paul E Mueller Filteranordnung in einer farbspritz- und einbrennkabine.
CN2425281Y (zh) * 2000-04-30 2001-03-28 肖敏文 气体净化吸附装置
CN2604223Y (zh) * 2002-05-15 2004-02-25 楚建堂 活性炭纤维废气吸附回收装置
CN201265441Y (zh) * 2007-05-25 2009-07-01 里法特·卡梅尔 用于收集和焚化柴油废气微粒物质的系统
CN104853829A (zh) * 2012-12-14 2015-08-19 东洋纺株式会社 含有机溶剂的气体处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54A (ja) * 1995-06-16 1997-01-07 Kuraray Eng Kk 吸着式排ガス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68712A5 (de) * 1985-10-08 1989-01-31 Paul E Mueller Filteranordnung in einer farbspritz- und einbrennkabine.
CN2425281Y (zh) * 2000-04-30 2001-03-28 肖敏文 气体净化吸附装置
CN2604223Y (zh) * 2002-05-15 2004-02-25 楚建堂 活性炭纤维废气吸附回收装置
CN201265441Y (zh) * 2007-05-25 2009-07-01 里法特·卡梅尔 用于收集和焚化柴油废气微粒物质的系统
CN104853829A (zh) * 2012-12-14 2015-08-19 东洋纺株式会社 含有机溶剂的气体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4138A (zh) 2019-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4138B (zh) 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的装置
CN201926252U (zh) 移动式管道干燥装置
EP3219845A1 (en) Clothes care apparatus with smoke filter
CN108826493A (zh) 一种采用静电集尘的空气净化设备
CN206786886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05697426A (zh) 一种污水泵吸入口的过滤装置
CN218812695U (zh) 一种卫生隔离式洗衣龙系统
CN208431963U (zh) 一种具有除垢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
CN217423508U (zh) 一种低能耗建筑新风系统
GB2571425A (en) Gas purification apparatus and trace substance detection device
CN212109603U (zh) 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
CN108341537A (zh) 一种船舶上使用的海水淡化系统
CN212384218U (zh) 一种护理用呼吸机管道清洁器
CN110315839B (zh) 一种加热器及其旋转式烤板机
CN110341293B (zh) 一种旋转式烤板机
CN210601803U (zh) 一种可自动清洗的静电场结构及油烟净化装置
CN209246487U (zh) 一种自动除味的冷柜
CN210242018U (zh) 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的自动排气装置
CN108518862B (zh) 空气能热水器
CN213853581U (zh) 一种高温沥青罐烟气冷却回收装置
CN220071173U (zh) 铝电解残极烟气净化装置
CN212457432U (zh) 带远程控制功能速热式电热水器
CN110254029B (zh) 一种旋转式烤板机
CN213327159U (zh) 一种紧急水处理装置
CN209792184U (zh) 一种多孔玻板吸收管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