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42C - 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42C
CN1097842C CN97103341A CN97103341A CN1097842C CN 1097842 C CN1097842 C CN 1097842C CN 97103341 A CN97103341 A CN 97103341A CN 97103341 A CN97103341 A CN 97103341A CN 1097842 C CN1097842 C CN 109784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ectromagnet
correcting
electron beam
dist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03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121A (zh
Inventor
石井昭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4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46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ray or beam,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29/70Arrangements for deflecting ray or beam
    • H01J29/701Systems for correcting deviation or convergence of a plurality of beams by means of magnetic fields at le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3/00Scanning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Combination thereof with generation of supply voltages
    • H04N3/10Scanning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Combination thereof with generation of supply voltages by means not exclusively optical-mechanical
    • H04N3/16Scanning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Combination thereof with generation of supply voltages by means not exclusively optical-mechanical by deflecting electron beam in cathode-ray tube, e.g. scanning corrections
    • H04N3/22Circuits for controlling dimensions, shape or centering of picture on screen
    • H04N3/23Distortion correction, e.g. for pincushion distortion correction, S-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29/00Details of cathode ray tubes or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2229/56Correction of beam optics
    • H01J2229/568Correction of beam optics using supplementary correction devices
    • H01J2229/5681Correction of beam optics using supplementary correction devices magnetic
    • H01J2229/5687Auxiliary c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ideo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For Color Tv Systems (AREA)
  • Details Of Television Scan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并简单校正包括内光栅枕形失真的光栅失真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光栅失真校正装置配备电磁铁10及其激磁电路7和一对永久磁铁14。在偏转系统的外围,把电磁铁10配置在作为电子束13的偏转范围的长方形断面31的上边中央部,并沿上边的方向产生磁极。在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1的上边两端外侧配置一对永久磁铁14,永久磁铁14产生的磁极大致与电磁铁10的磁极排列在一直线上。

Description

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接收机或计算机显示器等所使用的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最近的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中,迫切期待使画面更接近平面。随着画面平面化而产生的一个技术课题是存在光栅失真。本来,在阴极射线管的画面上显出的光栅应该为长方形,然而,将其畸变成梯形状,或畸变成枕形状的现象就是光栅失真。这样的光栅失真的校正,例如,象特开平3-6176号公报或实开平6-31272号公报中所示出的那样,一般是在显示装置侧的偏转电路里设置校正电路,通过控制流到偏转线圈里的电流来进行控制。
校正上述这种光栅失真,即使在画面上可得到长方形的光栅,但在光栅内部,仍存在剩余失真的情况。例如,如图6A和图6B所示,光栅20的左右边和上下边为直线状态,而光栅内部的中央区域20′或20″,却畸变成枕形。下面,把这种失真称为「内光栅枕形失真」。图6A表示中央垂直轴12的左右区域,畸变成枕形的左右内光栅枕形失真;图6B表示中央水平轴11的上下区域,畸变成枕形的上下内光栅枕形失真。有关这种内光栅枕形失真的试验方法,刊载于例如日本电子机械工业会标准ED-2101B的「带偏转系统的阴极射线管试验方法」,1995年2月修订,第7、8项里。
作为校正上述这种内光栅枕形失真的方法,例如有刊载于特开平4-188543号公报或实开昭63-108151号公报里的方法。就该方法来说,对设置于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真空管内的内部磁屏蔽的电子枪侧矩形开口部的上下边或左右边进行圆弧状切口,以便中央部后退。因此,使垂直或水平磁场变形,从而校正内光栅枕形失真。
但是,上述的内光栅枕形失真校正方法,随着内部磁屏蔽形状的改变,作为内部磁屏蔽原来作用的地磁屏蔽效果,存在削弱了的缺陷。由于设置圆弧状切口,还降低了内部磁屏蔽的机械强度。
并且,通过各自的装置,进行梯形失真等的光栅失真校正和内光栅枕形失真校正,则失真校正需要的成本变高。特别是,设置于显示装置侧的梯形失真等的光栅失真校正电路结构复杂,价格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这种已有的课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以低成本又简单地对包括内光栅枕形失真的光栅失真进行校正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
2根据本发明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其特征是,在偏转系统的外围配备:在作为电子束偏转范围的长方形断面的上边、下边、左边和右边的至少一边的中央部配置,并沿上述边的方向产生磁极的电磁铁;上述电磁铁的激磁装置;以及在上述边的两端外侧配置,并且大致与上述电磁铁的磁极在一直线上形成磁极的一对永久磁铁。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和永久磁铁产生的磁场,在电磁铁和永久磁铁之间形成复合磁场,洛伦兹力作用于该复合磁场中的电子束上,因而能够校正光栅失真。
最好,把上述电磁铁配备在作为上述电子束偏转范围的长方形断面的上边和下边的至少一边的中央部,并且,上述激磁装置把与垂直偏转电流同步的电流供给上述电磁铁。当电磁铁的激磁电流为直流时,电磁铁产生的磁场是稳定的,例如,当上边配备电磁铁时,则电磁铁附近的上边的电子束本身受强的洛伦兹力作用。当电磁铁的激磁电流与垂直偏转电流同步时,例如,垂直偏转角越增加,激磁电流也增加时,上边的电子束本身受更强洛伦兹力作用,所以能更有效地校正光栅失真。
根据同样的理由,把上述电磁铁配备在作为上述电子束偏转范围的长方形断面的左边和右边的至少一边的中央部,并且上述激磁装置把与水平偏转电流同步的电流供给上述电磁铁的结构,也是可行的。
并且,借助于改变上述激磁装置供给上述电磁铁的电流极性,使上述电磁铁产生的磁极极性反转也是可以的。进而,上述永久磁铁的磁极能自由反转,也是可以的。这样以来,如果各个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极性都可改变,则光栅失真校正装置容易与所配置的上下左右的任何一边的各种失真,例如,与右上、右下的失真类型相对应。
在根据本发明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的另一种结构中,在上述的结构里增加在上述边的中央部所配置的电磁铁和上述永久磁铁之间,且在上述边的两端内侧,进而配置多个电磁铁,并且上述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磁极大致排列在一直线上。
根据上述结构,在中央电磁铁及其两侧的电磁铁之间也形成复合磁场,洛伦兹力则作用于该复合磁场中的电子束上,因而可适当校正内光栅枕形失真。
在本结构的情况下,当沿电子束偏转范围的上边和下边配置光栅失真校正装置时,最好激磁装置把与垂直偏转电流同步的电流供给各电磁铁;当沿右边或左边配置光栅失真校正装置时,则最好供给与水平偏转电流同步的激磁电流。另外,最好各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极性是可变的。
配备了本发明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的偏转系统包括:水平偏转线圈、设置于水平偏转线圈外侧的垂直偏转线圈,以及设置于垂直偏转线圈外侧的磁心,而磁心外侧安装光栅失真校正装置。
并且,配备了本发明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包括:容纳电子枪的管颈部、从管颈部呈喇叭状扩大的漏斗形部、封闭并连接漏斗形部的开口部且在里面形成荧光面的荧光屏部,以及安装于漏斗形部和管颈部的边界周围的偏转系统。在偏转系统的周围安装光栅失真校正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配备本发明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的阴极射线管装置的一例;
图2是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光栅失真校正装置结构及其动作原理的典型图;
图3是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光栅失真校正装置结构及其动作原理的典型图;
图4是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光栅失真校正装置结构及其动作原理的典型图;
图5是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光栅失真校正装置结构及其动作原理的典型图;
图6A表示左右内光栅枕形失真;
图6B表示上下内光栅枕形失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配备本发明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的阴极射线管装置30的一例的侧面图。在图1中,阴极射线管1配备:具有里面涂布荧光体的屏蔽面的荧光屏部2、漏斗形部3及管颈部4。在管颈部4的内部,设有产生3条电子束的电子枪(图未示出)。在阴极射线管1的漏斗形部3和管颈部4的边界部周围,安装着偏转系统5;在其偏转系统5的上侧,安装光栅失真校正装置6。安装光栅失真校正装置6的位置,不限于图1示出的偏转系统5的上侧。根据应校正的光栅失真处,把光栅失真校正装置6安装在偏转系统5的上侧、下侧、左侧(图1的手边侧)及右侧(图1的里侧)的至少一个地方。
图2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的结构和动作原理。图2是从荧光屏部2侧看到的图,下面示出的图3~5也同样。
光栅失真校正装置配备:电磁铁10及其激磁电路(激磁用电源)7,和一对永久磁铁14。电磁铁10,是把电线8缠绕在磁心9上而制成,并且在偏转系统的外围,如图2所示,被配置在作为电子束13偏转范围的长方形断面31上边中央部(中央垂直轴12上),产生沿上边方向的磁极。该电子束偏转范围31的形状,与画面上的光栅形状相似,在图2的例子中,偏转范围31的左边,畸变成为倒向内侧的梯形。从而,在画面上的光栅内也发生同形状的梯形失真。
电磁铁10的电线8与激磁电路7连接,与垂直偏转电流同步的电流由激磁电路7供给电磁铁10。也就是,随着垂直偏转角增大,向电磁铁10供给与增大的垂直偏转电流同样的锯齿状波形的电流。不一定需要把激磁电路7与电磁铁10一起,设置在偏转系统的外围,也可以配置在离开电磁铁10的位置。
就图2来说,在电子束13的偏转范围31的上半部,以这样的方向供给激磁电流,使电磁铁10右侧成为S极,而左侧成为N极。而且,把一对永久磁铁14配置在电子束偏转范围31的上边两端部的外侧。这一对永久磁铁14产生的磁极,大致与电磁铁10的磁极排列在一直线上,两个永久磁铁14与电磁铁10的磁极相对的内侧磁极都是N极,而外侧都是S极。
在上述这样的位置和方向配置的电磁铁10和一对永久磁铁14的垂直方向的复合磁场,如图2所示的磁通15,电磁铁10的左侧被增强,而右侧被减弱。然而,在电子束13的偏转范围31的上半部,向左的(往外侧的)洛伦兹力16作用于左上方的电子束13上,而这种洛伦兹力几乎不作用于右上方的电子束上。但是,如上述那样,随着垂直偏转角增大,由激磁电路7供给电磁铁10的激磁电流也增大,因而,偏转范围31左边附近的电子束受到的与上边附近差不多大的洛伦兹力。其结果,校正了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1左边的倾斜,从而能够校正画面上的光栅梯形失真。
但是,激磁电路7供给电磁铁10的激磁电流,不一定需要随着垂直偏转角增大而增加的锯齿状波形的电流,也可以是例如直流电流。这时,梯形失真校正能力降低,然而偏转范围31上边附近的电子束几乎靠近电磁铁10,所以变得受洛伦兹力较大,依然可校正图2的梯形失真。任何场合下,根据梯形失真的失真量,通过调节供给电磁铁10的激磁电流的有效值,可在长方形内校正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1,甚至于可校正画面上的光栅。例如,  把可变电阻器与电磁铁10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借助于该可变电阻器的调节,可调节供给电磁铁10的激磁电流的有效值。
在图2中,一旦改变供给电磁铁10的激磁电流的方向,就可使电磁铁10的极性反转,右侧变成N极,而左侧变成S极。这时,电磁铁10和永久磁铁14的垂直方向的复合磁场,与图2的情况相反,电磁铁10的左侧被减弱,而右侧被增强。其结果,向左的(往内侧的)洛伦兹力作用于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1的右上方的电子束上,可见,对右边倒向外侧的梯形失真的校正是有效的。
并且,在图2中,如果使一对永久磁铁14的极性同时反转,使内侧为S极,外侧为N极,根据电磁铁10的极性,在电磁铁10的右侧或左侧,增强的垂直方向的复合磁场,与图2相反变成向上的磁场。其结果,作用于电子束的洛伦兹力与图2相反变成向右。从而,可以知道,对左边倒向外侧的梯形失真或右边倒向内侧的梯形失真的校正都是有效的。作为改变永久磁铁14极性的最简便的方法,可以改变方向180度固定并矫正永久磁铁14,然而,如果把永久磁铁14固定在与图2纸面相垂直方向的心轴周围,旋转自如的轴承保持架上,就很容易改变永久磁铁14的极性。
根据同样的原理,左侧的永久磁铁14保持原状,只要改变右侧永久磁铁14的极性,可以看到,左边和右边同时对在内侧的倒梯形失真的校正是有效的。进而,如果从该状态,同时改变电磁铁10和永久磁铁14的极性,就可以看到,左边和右边对同时倒向外侧的梯形失真的校正是有效的。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把电磁铁10和一对永久磁铁14配置在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1的上边附近,然而,配置在下边附近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很清楚的,也就是,通过把洛伦兹力作用于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1的左下或右下的电子束,可校正倒向左边或右边的梯形失真。这时,在图1中,是在偏转系统5的下侧安装光栅失真校正装置6。
接着,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图1偏转系统5的内侧,就是朝向阴极射线管1的荧光屏部2,把具有同上述实施例同样结构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安装在右侧。在偏转系统的外围,如图3所示,在作为电子束13偏转范围的长方形断面32的右边中央部(中央水平轴11上)配置电磁铁10,并产生沿右边方向的磁极。该电子束偏转范围32的形状与画面上的光栅形状相似,在图3的实例中,偏转范围32的下边,畸变为倾向右上方的梯形状。从而,在画面上的光栅也发生同样形状的梯形失真。
电磁铁10的电线8与激磁电路7连接,与水平偏转电流同步的电流由激磁电路7供给电磁铁10。即:随着水平偏转角增大,向电磁铁10供给与增大的水平偏转电流同样的锯齿状波形的电流。不一定需要把激磁电路7与电磁铁10一起,设置在偏转系统的外围,也可以设置在离开电磁铁10的位置。
在图3中,在电子束13的偏转范围32的右半部,以这样的方向供给激磁电流,使电磁铁10下侧成为S极,上侧成为N极。而且,把一对永久磁铁14设置在偏转范围32的右边两端外侧。这一对永久磁铁14产生的磁极,大致与电磁铁10的磁极排列在一直线上,两个永久磁铁14与电磁铁10的磁极相对的内侧磁极都是S极,而外侧都是N极。
在上述这样的位置和方向配置的电磁铁10和一对永久磁铁14的水平方向的复合磁场,如图3所示的磁通15,电磁铁10的下侧被增强,而上侧被减弱。然而,在电子束13的偏转范围32的右半部,向下的(往外侧的)洛伦兹力16作用于右下方的电子束13,而这样的洛伦兹力几乎不作用于右上方的电子束。但是,如上述那样,随着水平偏转角的增大,由激磁电路7供给电磁铁10的激磁电流也增大,因而,偏转范围32下边附近的电子束受到与右边附近差不多大的洛伦兹力。其结果,校正了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2下边的倾斜,从而能够校正画面上的光栅梯形失真。
但是,激磁电路7供给电磁铁10的激磁电流,不一定需要随着水平偏转角增大而增加的锯齿状波形的电流,也可以是例如直流电流。这时,梯形失真校正能力降低,然而偏转范围32右边附近的电子束几乎靠近电磁铁10,所以变得受洛伦兹力较大,依然可校正图3的梯形失真。任何情况下,根据梯形失真的失真量,通过调节供给电磁铁10的激磁电流的有效值,可在长方形内校正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2,甚至于可校正画面上的光栅。例如,把可变电阻器与电磁铁10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并借助于该可变电阻器的调节,就可调节供给电磁铁10的激磁电流的有效值。
并且,在图3中,一旦改变供给电磁铁10的激磁电流的方向,就可使电磁铁10的极性反转,下侧变成N极,而上侧变成S极。这时,电磁铁10和永久磁铁14的水平方向的复合磁场,与图3的情况相反,电磁铁10的下侧减弱,而上侧增强。其结果,向下的(往内侧的)洛伦兹力作用于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2的右上方的电子束上,所以可见,对上边倾向右上方的梯形失真的校正是有效的。
并且,在图3中,如果使一对永久磁铁14的极性同时反转,使内侧为N极,使外侧为S极,根据电磁铁10的极性,在电磁铁10的上侧或下侧,增强的水平方向的复合磁场,就与图3相反变成向左的磁场。其结果,作用于电子束的洛伦兹力与图3相反变成向上。从而,可以知道,对上边倾向右下方的梯形失真或对下边倾向右下方的梯形失真的校正都是有效的。作为改变永久磁铁14极性的最简便的方法,可以改变方向180度固定并矫正永久磁铁14,然而,如果把永久磁铁14固定在与图3纸面相垂直方向的心轴周围,旋转自如的轴承保持架上,就很容易改变永久磁铁14的极性。
根据同样的原理,下侧的永久磁铁14保持原状,只要改变上侧永久磁铁14的极性,就可以知道,下边对右上方,上边对右下方倾斜的梯形失真的校正都是有效的。进而,如果同时改变该状态的电磁铁10和永久磁铁14的极性,就可以知道,上边对右上方,下边对右下方倾斜的梯形失真的校正都是有效的。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把电磁铁10和一对永久磁铁14配置在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2的右边附近,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清楚,配置在左边附近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也就是说,通过把洛伦兹力作用于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2的左上或左下的电子束,从而可校正上边或下边倾斜的梯形失真。
接着,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是在图2示出的结构里进一步增加配备一对电磁铁10′。这一对电磁铁10′,在配置在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3的上边中央部的电磁铁10和配置在上边的两端外侧的永久磁铁14之间,并且分别配置在上边两端内侧。各电磁铁10、10′和永久磁铁14产生的磁极,大致沿上边排列在一直线上。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3的形状与画面上的光栅形状相似。在图4实例中,偏转范围33的轮廓为长方形,然而,光栅内部中央垂直轴12的左右区域33′畸变为枕形状。特别是,从中央水平轴11的上侧部分,畸变左右扩大。从而,在画面上的光栅也产生同样形状的失真,即产生内光栅枕形失真。
把分别缠绕中央的电磁铁10和其左右的电磁铁10′的电线8和8′与对应的激磁电路7和7′相连接,并由激磁电路7、7′把与垂直偏转电流同步的电流供给各电磁铁10、10′。也就是,随着垂直偏转角的增大,把与增大的垂直偏转电流同样的锯齿状波形的电流供给电磁铁10、10′。
就图4来说,在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3的上半部,供给各自的激磁电流,以便使中央的电磁铁10,右侧为N极而左侧为S极,使两侧的电磁铁10′,两右侧都为S极,而左侧都为N极。而且,偏转范围33上边两端外侧所配备的一对永久磁铁14产生的磁极,右侧都为S极,而左侧都为N极。
在上述这样的位置和方向配置的电磁铁10、10′和永久磁铁14的垂直方向的复合磁场,如图4所示的磁通15,在中央电磁铁10和两侧电磁铁10′之间被增强,而在两电磁铁10′和其外侧的永久磁铁14之间被减弱。而且,形成在中央电磁铁10左侧向上,而在右侧向下的磁场。然而,如图4所示,在电子束13的偏转范围33的上半部,向右的(往内侧的)洛伦兹力16作用于中央垂直轴12和左边之间的电子束13上,向左的(往内侧的)洛伦兹力16′作用于中央垂直轴12和左边之间的电子束13′上。但是,如上述那样,随着垂直偏转角的增大,由激磁电路7、7′供给电磁铁10、10′的激磁电流也增大,因而,使在偏转范围33上边附近的电子束受到差不多大的洛伦兹力。其结果,如图4的领域33′所示的那样,能够校正画面光栅里产生的同样的左右内光栅枕形失真。
激磁电路7、7′供给电磁铁10、10′的激磁电流,不一定必须是随着垂直偏转角的增大而增加的锯齿状波形电流,例如,与上述的实施例同样,也可以是直流电流。根据这时的失真量,通过调节供给电磁铁10、10′的激磁电流的有效值,就可适当校正内光栅枕形失真。例如,把可变电阻器与各电磁铁10、10′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借助于该可变电阻器的调节,就能调节供给电磁铁10、10′的激磁电流有效值。
并且,不一定需要设置3个激磁电路,以便分别与3个电磁铁10、10′相对应,也可以集中成为一个激磁电路。而且,也可以把串联或并联连接的3个电磁铁10、10′再与一个激磁电路连接。
在图4中,若改变左侧永久磁铁14的极性,使内侧成为N极,根据用图2已说明的原理,可校正左边倒向内侧的梯形失真。此时,当内光栅枕形失真不存在的情况下,若改变中央电磁铁10的激磁电流方向,则可形成与两侧电磁铁10′同方向的磁极。由于这种状态,若同时改变3个电磁铁的极性,就可校正右边倒向外侧的梯形失真。进而,若使一对永久磁铁14的极性同时反转,使内侧为S极,而外侧为N极,则与上述实施例的变形例说明同样,可有效地进行对左边倒向外侧的梯形失真或右边倒向内侧的梯形失真的校正。
这样,使用3个电磁铁和一对永久磁铁的图4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通过改变各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极性,可使用于内光栅枕形失真和梯形失真两者的校正。也就是,由于使中央电磁铁10和两侧的电磁铁10′的极性方向不同,从而,校正内光栅枕形失真,而通过两侧的电磁铁10′和其外侧的永久磁铁14的极性方向不同,从而,校正梯形失真。
接着,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在如图3示出的结构里,增加并进一步配备一对电磁铁10′。这一对电磁铁10′,在配置在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4的右边中央部的电磁铁10和配置在右边的两端外侧的永久磁铁14之间,并且,还分别配置在右边两端内侧。各电磁铁10、10′和永久磁铁14产生的磁极,大致沿右边排列在一直线上。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4的形状,与画面上的光栅形状相似。在图5实例中,偏转范围34的轮廓为长方形,然而,光栅内部中央水平轴11的上下区域34′畸变为枕形状。特别是,中央垂直轴12的右侧部分,畸变为上下扩大。从而,在画面上的光栅也产生同样形状的失真,即产生所谓内光栅枕形失真。
把分别缠绕中央的电磁铁10及其上下的电磁铁10′的电线8和8′,与对应的激磁电路7和7′相连接,并由激磁电路7、7′把与水平偏转电流同步的电流供给各电磁铁10、10′。也就是,随着水平偏转角的增大,把与增大的垂直偏转电流同样的锯齿状波形的电流供给电磁铁10、10′。
就图5来说,在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4的右半部,供给各自的激磁电流,以便使中央的电磁铁10,上侧成为S极,而下侧为N极,并使其上下侧的电磁铁,上侧成为N极,而下侧成为S极。而且,偏转范围34右边两端外侧所配备的一对永久磁铁14产生的磁极,上侧都为N极,而下侧都为S极。
在上述这样的位置和方向配置的电磁铁10、10′和一对永久磁铁14的水平方向的复合磁场,如图5所示的磁通15,在中央电磁铁10和其上下的电磁铁10′之间被增强,而在上下的电磁铁10′和其外侧的永久磁铁14之间则被减弱。而且,在中央电磁铁10的上侧成为向右的磁场,而在下侧成为向左的磁场。然而,如图5所示,在电子束的偏转范围34的右半部,向下的(往内侧的)洛伦兹力16作用于中央水平轴11和下边之间的电子束13上,向上的(往内侧的)洛伦兹力16′作用于中央水平轴11和下边之间的电子束13′上。但是,如上述那样,随着水平偏转角的增大,由激磁电路7、7′供给电磁铁10、10′的激磁电流也增大,因而,使在偏转范围34右边附近的电子束,受到差不多大的洛伦兹力。其结果,如图5所示的区域34′那样,并且能够校正画面光栅里产生的同样的左右内光栅枕形失真。
激磁电路7、7′供给电磁铁10、10′的激磁电流,不一定必须是随着水平偏转角的增大而增加的锯齿状波形的电流,例如,与上述的实施例同样,也可以是直流电流。根据这时的失真量,通过调节供给电磁铁10、10′的激磁电流有效值,就可适当校正内光栅枕形失真。例如,把可变电阻器与各电磁铁10、10′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借助于该可变电阻器的调节,就能调节供给电磁铁10、10′的激磁电流有效值。
并且,不一定需要设置3个激磁电路,以便分别与3个电磁铁10、10′相对应,而可以集中作为一个激磁电路。而且,也可以把串联或并联连接的3个电磁铁10、10′再与一个激磁电路连接。
在图5中,若改变下侧永久磁铁14的极性,使内侧(上侧)成为S极,根据用图3已说明的原理,下边可校正倾向右上方的梯形失真。此时,在没有内光栅枕形失真的情况下,若改变中央电磁铁10的激磁电流方向,则可形成与上下的电磁铁10′同方向的磁极。由于这种状态,若同时改变3个电磁铁的极性,上边可校正倾向右上方的梯形失真。进而,若使一对永久磁铁14的极性同时反转,使内侧成为N极,而外侧成为S极,则与上述实施例的变形例说明同样,可有效地进行上边或下边对倾向右下方的梯形失真的校正。
这样,使用着3个电磁铁和一对永久磁铁的图5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通过改变各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极性,可用于内光栅枕形失真和梯形失真两者的校正。也就是,由于使中央电磁铁10和上下的电磁铁10′的极性方向不同,从而校正内光栅枕形失真,而通过两侧的电磁铁10′和其外侧的永久磁铁14的极性方向不同,从而校正梯形失真。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由于组装电磁铁和永久磁铁价廉且结构简易,并能够校正梯形失真和内光栅枕形失真。不需要象以往那样,为了校正内光栅枕形失真,对玻璃真空管内的磁屏蔽进行切口。
还有,如在上述的实施例已说明的那样,根据应校正的光栅失真处,需要在偏转系统的上下左右的至少一处,安装光栅失真校正装置。通常,玻璃真空管和偏转系统的制造批次如果是同一批次,则产生光栅失真的的倾向也相同。这时,可以在偏转系统的上下左右之中的一个特定处,安装本发明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根据上述的方法,如调节电磁铁的激磁电流,就可校正大部分的光栅失真。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校正阴极射线管的光栅失真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在偏转系统的周边配备:
在作为电子束偏转范围的长方形断面的上边、下边、左边和右边中的至少一边中央部配置,并沿上述边的方向产生磁极的电磁铁;
上述电磁铁的激磁装置;
在上述边的两端外侧配置,并与上述电磁铁的磁极大致在一直线上形成磁极的一对永久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电磁铁配备在作为上述电子束偏转范围的长方形断面的上边和下边的至少一边的中央部,并且上述激磁装置把与垂直偏转电流同步的电流供给上述电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电磁铁配备在作为上述电子束偏转范围的长方形断面的左边和右边的至少一边的中央部,并且上述激磁装置把与水平偏转电流同步的电流供给上述电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上述激磁装置供给上述电磁铁的电流极性,使上述电磁铁产生磁极的极性反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永久磁铁的磁极的极性是转换自如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边的中央部所配置的电磁铁和上述永久磁铁之间,并且在上述边的两端内侧,还配置多个电磁铁,上述电磁铁和上述永久磁铁的磁极大致排列在一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作为上述电子束偏转范围的长方形断面的上边和下边的至少一边,配备上述电磁铁,并且上述激磁装置把与垂直偏转电流同步的电流供给上述多个电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作为上述电子束偏转范围的长方形断面的左边和右边的至少一边,配备上述电磁铁,并且上述激磁装置把与水平偏转电流同步的电流供给上述多个电磁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上述激磁装置供给上述电磁铁的电流极性,使上述多个电磁铁产生磁极的极性反转。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永久磁铁的磁极的极性是转换自如的。
11.一种偏转系统,它配备:水平偏转线圈、设置于上述水平偏转线圈外侧的垂直偏转线圈、设置于上述垂直偏转线圈外侧的磁心以及设置于上述磁心外侧的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任何一项所述的校正装置。
12.一种阴极射线管装置,它配备:容纳电子枪的管颈部、从上述管颈部呈喇叭状扩大的漏斗形部、封闭连接上述漏斗形部的开口部并在里面形成荧光面的荧光屏部、在上述漏斗形部和管颈部的边界部周围安装的偏转系统以及设置于上述偏转系统周围的根据权利要求1到10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校正装置。
CN97103341A 1996-03-21 1997-03-21 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84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5020/96 1996-03-21
JP6502096 1996-03-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21A CN1164121A (zh) 1997-11-05
CN1097842C true CN1097842C (zh) 2003-01-01

Family

ID=13274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033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842C (zh) 1996-03-21 1997-03-21 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923131A (zh)
EP (1) EP0797235B1 (zh)
KR (1) KR100240100B1 (zh)
CN (1) CN1097842C (zh)
DE (1) DE69704978T2 (zh)
TW (1) TW3783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12056U (en) * 1998-10-26 2000-11-1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icture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deflection unit, and deflection unit for such a picture display device
TW419691B (en) * 1999-03-30 2001-01-2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deflection unit and a deflection unit for a display device
US6552578B1 (en) 2002-06-10 2003-04-22 Pericom Semiconductor Corp. Power down circuit detecting duty cycle of input signal
KR20060091895A (ko) * 2005-02-16 2006-08-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음극선관용 편향요크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20342A (ja) * 1982-06-17 1983-12-21 Toshiba Corp 偏向装置
JPS62170133A (ja) * 1986-01-23 1987-07-27 Hitachi Ltd 偏向ヨ−ク
JPH0760017B2 (ja) * 1986-07-07 1995-06-28 チッソ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電気流体加熱器
DE68911940T2 (de) * 1988-02-01 1994-06-30 Philips Nv Bildwiedergabeanordnung mit einem Ausgleichsspulenbestückten, magnetisierbaren Kernmittel.
JPH0740473B2 (ja) * 1989-02-01 1995-05-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インライン型カラー偏向ヨーク装置
JPH036176A (ja) * 1989-06-01 1991-0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陰極線管用偏向装置
JPH04188543A (ja) * 1990-11-20 1992-07-07 Nec Corp カラー受像管
JPH0631272A (ja) * 1992-07-16 1994-02-08 Japan Organo Co Ltd 膜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704978D1 (de) 2001-07-05
EP0797235B1 (en) 2001-05-30
CN1164121A (zh) 1997-11-05
EP0797235A3 (en) 1998-01-14
KR970068483A (ko) 1997-10-13
US5923131A (en) 1999-07-13
EP0797235A2 (en) 1997-09-24
DE69704978T2 (de) 2001-10-25
TW378336B (en) 2000-01-01
KR100240100B1 (ko) 2000-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60085C (fi) Korrektion av straolformen anvaendande foerevisningssystem
CN1107967C (zh) 小颈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097842C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的光栅失真校正装置
US5378961A (en) Deflection yoke apparatus
CN1018873B (zh) 用于彩色阴极射线管中的偏转线图
GB2223124A (en) Blue-bow correction for crt raster
CN1059233A (zh) 一个具有可控射束光点的偏转系统
CN1227707C (zh) 用于阴极射线管的电磁偏转装置及包括该电磁偏转装置的阴极射线管
KR100703506B1 (ko) 컨버전스 보정 장치를 가진 컬러 음극선관
CN1264245A (zh) 具有交叉会聚失调校正装置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US6630803B1 (en) Color display device having quadrupole convergence coils
JP2001015046A (ja) 偏向ヨーク
CN1388980A (zh) 包括偏转单元的显示器件和用于该显示器件的偏转单元
KR100274881B1 (ko) 칼라 음극선관의 포커스 언밸런스 조정장치
CN1315053A (zh) 具有四极会聚线圈的彩色显示装置
JP3825212B2 (ja) カラー受像管装置
JP3490243B2 (ja) ラスタ歪補正装置および偏向ヨークならびに陰極線管装置
KR19990083460A (ko) 편향권선내의비대칭형성장치
KR100294487B1 (ko) 칼라음극선관의컨버젼스보정장치
CN1049751A (zh) 改善偏传像差的彩色显象管
Sluyterman Using magnetic quadrupoles in cathode‐ray tubes
CN1472770A (zh) 投射式阴极射线管装置
JP2004171791A (ja) カラー受像管装置
EP1105912A1 (en) Color display device having quadrupole convergence coils
CN1303119A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和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