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7234B -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制备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制备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77234B
CN109777234B CN201910009526.9A CN201910009526A CN109777234B CN 109777234 B CN109777234 B CN 109777234B CN 201910009526 A CN201910009526 A CN 201910009526A CN 109777234 B CN109777234 B CN 1097772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creen
liquid
glass substrate
organic membrane
intens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95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77234A (zh
Inventor
袁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Newheek Electronic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Newheek Electronic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Newheek Electronic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Newheek Electronic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095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772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77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7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77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72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制备及使用方法,配方包括成膜材料、增塑剂、溶剂和助溶剂,成膜材料包括重量比为(20~24):(0.2~0.6):(2~5)的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和0.5s硝化棉,成膜材料重量与增塑剂的体积比为3~8g/ml;上述配方的有机膜液的制备方法为上述配方中的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后静置、自然醇化,制备出有机膜液;上述有机膜液的使用方法包括根据输出屏玻璃衬底的大小,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微量移液系统定量移取有机膜液,完成有机膜液的滴涂,并制备成有机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输出屏成品的亮度及合格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制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强器输出屏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制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X射线像增强器是一种真空成像器件,由光电转换屏、光电阴极组件、电子光学聚焦系统和输出荧光屏组成,物体的X射线影像通过转换屏转变成可见光图像,再通过光电阴极转变成电子图像,经电子光学系统成像并加速到输出荧光屏上,最终转变成可见的图像。
增强器输出屏是X射线像增强器的关键部件,增强器输出屏制作过程中要在玻璃衬底上制作好荧光粉层后,就需制作有机膜层。该有机膜层是作为粉层与铝层间的中间载体,当有机膜铝化后,有机膜经高温焙烧掉,最终只剩下荧光粉层和铝层。
玻璃衬底上看似平整的荧光粉层,而在放大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可看到粉层表面是粗糙不平的,如果在其上直接蒸铝,铝原子会渗透进粉粒间隙成为黑铝,因此在输出屏铝化之前,需要在荧光粉层上先涂一层有机膜,使不平滑的荧光粉层表面变得相对平滑,从而使随后蒸镀在上面的铝层平整性好,而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这样荧光屏才有尽可能大的光输出。因为输出屏在发光亮度有近50%依赖于铝层的反射作用,而铝层的反射率高低、均匀性以及与荧光粉层的粘附强度,往往取决于有机膜材料的性质和制作工艺。
但是,现有技术的有机膜还存在如下问题:(1)采用消化纤维素作为成膜材料,虽然成膜后就有较好的韧性,但是该材料适应性较差,质量不够稳定,成膜后的光洁度较差,灰分较多,焙烧后残留较多,影响输出屏的亮度;(2)成膜后的有机膜致密度不够,易形成铝针孔眼隙,影响输出屏成品的质量;(3)有机膜液滴加采用人工操作,滴加量难以精确把控,导致成膜后的有机膜厚度难以控制;当成膜后的有机膜膜厚过薄,就不足以盖住粗糙的荧光粉粒屏面,故蒸铝后成镜面不平,导致输出屏表面发灰,亮度大大降低;当成膜后的有机膜膜厚过厚,会导致焙烧去除不彻底,影响荧光粉层与铝层之间和粘合性,从而影响输出屏的成品率。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制备及使用方法,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的配方、制备及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下屏因有机膜配方、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的不合理而导致增强器输出屏亮度大大降低,影响其成品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包括成膜材料、增塑剂、溶剂和助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和0.5s硝化棉,所述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与0.5s硝化棉的重量比为(20~24):(0.2~0.6):(2~5),所述成膜材料重量与所述增塑剂的体积比为3~8g/ml,所述增塑剂、溶剂和助溶剂的体积比为(3.7~7.4):(370~480):(5~8)。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的分子量为12×104~16×104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溶剂为醋酸乙酯和甲苯,所述醋酸乙酯和甲苯的体积比为(220~280):(150~200)。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与0.5s硝化棉的重量比为22:0.4:3。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成膜材料重量与所述增塑剂的体积比为5.08g/ml;所述增塑剂、溶剂和助溶剂的体积比为5:427:7。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醋酸乙酯和甲苯的体积比为175:252。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塑剂为癸二酸二丁酯,所述助溶剂为无水乙醇。
制备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01-1、将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0.5s硝化棉及溶剂、助溶剂依序加入至搅拌罐中;将增塑剂加入至计量罐中,所述计量罐的出料口对准所述搅拌罐的进料口;
S01-2、在真空条件下,开启搅拌罐的驱动装置,调整搅拌罐的搅拌器转速为80~100r/min;
S01-3、在步骤S01-2中的搅拌罐搅拌3~6h后,开启计量罐的出料阀及搅拌罐的进料阀,将计量罐中的增塑剂加入至搅拌罐中,控制增塑剂的流量不超过10kg/s,继续搅拌8~10h,停止搅拌;
S01-4、关闭搅拌罐的进料阀,在密封状态下搅拌罐中的物料静置48~72h;
S01-5、将搅拌罐中密封静置后物料放出,在自然状态下醇化1~3个月;
S01-6、将醇化后的物料进行压滤,滤液即为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的使用方法,包括根据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的大小,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微量移液系统定量移取权利要求8制备的所述有机膜液,滴加到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已沉淀好的荧光粉层面上,并制备成有机膜。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使用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S02-1、将沉淀好荧光粉层的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用1~2wt%的硅酸钾溶液浸泡15~30分钟,使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上的荧光粉层充分润湿;
S02-2、将步骤S02-1润湿的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到旋涂机的吸盘上,以100~120r/min的速度甩掉所述荧光粉层上多余的硅酸钾溶液,使得所述荧光粉层上无流动的液体;
S02-3、将权利要求8制备的所述有机膜液加入到所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样品试剂托盘中;将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于所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反应盘上,且所述荧光粉层面向上;
S02-4、根据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设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取液量,所述取液量满足以下式子:M=kS,其中,M代表所述取液量;S代表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k=0.2~0.25ml/cm2,代表单位面积的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需要的所述有机膜液量;
S02-5、启动所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微量移液系统,根据步骤S02-4设定的所述取液量移取有机膜液,并滴加到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的荧光层面上;
S02-6、将步骤S02-5滴加有所述有机膜液的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到旋涂机的吸盘上,以10~15r/min的速度水平旋转,使所述有机膜液迅速而均匀地流满全屏;
S02-7、将步骤S02-6中所述的旋涂机的转速调整到100~120r/min,旋转3~5min,甩掉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多余的有机膜液。
S02-8、用水冲洗掉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四周多余的薄膜,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在热风干燥机上烘干成膜,热风温度为45~50℃。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现有技术下的荧光屏有机膜液配方中的成膜材料多单独采用硝化棉,硝化棉的起火点为181℃,而铝化后焙烧有机膜的温度约为400℃,硝化棉在200℃左右会以爆炸性的方式分解,这种分解过程将瞬时完成,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对铝膜的完整性将产生不良的影响,且焙烧后会残留约2.8%的硝化棉残留物,影响输出屏的质量;
本发明的有机膜液的配方中成膜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和0.5s硝化棉,其中,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水性,易溶于芳香烃和各种酯类,其薄膜表面光滑、粘附性好、灰分少,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在配方中加入少量的聚甲基丙烯酸乙酯,可适当调节有机膜的弹性;在配方中加入少量的硝化棉可以提高膜的粘附性、耐水性和强度,对膜的高温分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本发明成膜材料的配方焙烧后的残留物仅为0.3%,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89.3%。
(2)现有技术下的荧光屏有机膜液配方中的成膜材料的重量与增塑剂的体积比一般为为2g/ml,塑性较大,延展性好,滴膜工艺较易掌握,滴膜后有机膜能较好地紧贴在荧光粉层表面,但是该配方成膜后的膜厚太薄,致密性差,铝化后荧光屏表面发灰,会形成铝针孔眼隙,荧光屏表面发灰较重,出现铯化现象;
本发明有机膜液的配方中的成膜材料重量与增塑剂的体积比为4~6g/ml,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机膜的塑性大大下降,致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经过滴膜、镀铝、烧膜后的荧光屏完全防止了锑铯光电阴极制作过程中的铯化,荧光屏表面不再有发灰现象。
(3)由于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合分子量越大,其耐冲击强度越好,但溶解度将下降,配成膜液的粘度将增大,本发明的配方中选用了分子量为12×104~16×104的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提高了有机膜的整体性能。
(4)现有技术下的荧光屏有机膜液配方中的溶剂一般选用醋酸丁酯,而本发明有机膜液的配方中的溶剂选用醋酸乙酯和甲苯,它们的沸点分别为76.2℃和109℃,比重分别为0.90和0.87,表面张力较小,分别为23达因/厘米和28达因/厘米,对配方中成膜材料的溶解性能要比醋酸丁酯好,粘度及其随温度的变化都比醋酸丁酯小,对于有机膜的成膜均较为有利。
(5)本发明有机膜液的配方中的增塑剂选用癸二酸二丁酯,其比重与有机膜液比重相接近,能够更为有效地调节有机膜的塑性。
(6)本发明中有机膜液的制备过程中采用了自然状态下醇化1~3个月工艺,该工艺能够加强有机膜液的内部平衡,提高均匀度,可大大提升输出屏的生产品质,提高成品率。
(7)现有技术下,一般是采用纯水对滴膜之前的玻璃衬底进行润湿,但是由于纯水的表面张力较大,在用纯水润湿时,荧光粉层中那些极小的隙缝里很难润湿,导致荧光粉层表面形成的水膜强度不够,当有机膜液在上面流动时,水膜极易被扯破,有机膜液体将流入荧光粉层的隙缝里,在蒸铝时,极易产生小点透铝,或产生气泡,气泡破裂会导致气体外排把有机膜冲破造成裂痕,影响输出屏的产出品质;
本发明是采用1~2wt%的硅酸钾溶液对滴膜之前的玻璃衬底进行润湿,虽然硅酸钾溶液的表面张力比纯水还要大,但是和荧光粉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很容易湿润到荧光粉层中那些极小的隙缝里,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有机膜的成膜品质,从而提高了输出屏的产出品质,提高成品率。
(8)现有技术下,使用有机膜液进行滴膜工艺时一般采用人工操作,由于人为因素太多,滴加量难以精确把控,导致成膜后的有机膜厚度难以控制,严重影响输出屏的成品率和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微量移液系统定量移取有机膜液进行滴膜工艺,并且根据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设定有机膜液的取液量,因此能够精确控制有机膜的厚度,且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输出屏的成品率和生产效率。
综上,本发明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制备及使用方法,配方合理,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制备出的有机膜液质地均匀、性能优良,且使用方法的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度高,从多方面提高了输出屏的成品率和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
成膜材料: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22g、聚甲基丙烯酸乙酯0.4g、0.5s硝化棉3g,其中选用分子量为14×104的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增塑剂:癸二酸二丁酯5ml;
溶剂:醋酸乙酯252ml、甲苯175ml;
助溶剂:无水乙醇7ml。
其中,成膜材料重量与增塑剂的体积比为5.08g/ml
上述配方的有机膜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S01-1、将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0.5s硝化棉及溶剂、助溶剂依序加入至搅拌罐中;将增塑剂加入至计量罐中,所述计量罐的出料口对准所述搅拌罐的进料口;
S01-2、在真空条件下,开启搅拌罐的驱动装置,调整搅拌罐的搅拌器转速为90r/min;
S01-3、在步骤S01-2中的搅拌罐搅拌4h后,开启计量罐的出料阀及搅拌罐的进料阀,将计量罐中的增塑剂加入至搅拌罐中,控制增塑剂的流量不超过10kg/s,继续搅拌9h,停止搅拌;
S01-4、关闭搅拌罐的进料阀,在密封状态下搅拌罐中的物料静置72h;
S01-5、将搅拌罐中密封静置后物料放出,在自然状态下醇化3个月;
S01-6、将醇化后的物料进行压滤,滤液即为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
上述制备出的有机膜液的使用方法如下:
S02-1、将沉淀好荧光粉层的输出屏玻璃衬底用2wt%的硅酸钾溶液浸泡20min,使输出屏玻璃衬底上的荧光粉层充分润湿;
S02-2、将步骤S02-1润湿的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到旋涂机的吸盘上,以120r/min的速度甩掉荧光粉层上多余的硅酸钾溶液,使得荧光粉层上无流动的液体;
S02-3、将上述制备的有机膜液加入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样品试剂托盘中;将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反应盘上,且荧光粉层面向上;
S02-4、根据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设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取液量,取液量满足以下式子:M=kS,其中,M代表取液量;S代表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k=0.22ml/cm2,代表单位面积的输出屏玻璃衬底需要的有机膜液量;
S02-5、启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微量移液系统,根据步骤S02-4设定的取液量移取有机膜液,并滴加到输出屏玻璃衬底的荧光层面上;
S02-6、将步骤S02-5滴加有有机膜液的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到旋涂机的吸盘上,以12r/min的速度水平旋转,使有机膜液迅速而均匀地流满全屏;
S02-7、将步骤S02-6中的旋涂机的转速调整到120r/min,旋转4min,甩掉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多余的有机膜液。
S02-8、用水冲洗掉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四周多余的薄膜,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在热风干燥机上烘干成膜,热风温度为47℃。
实施例2: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
成膜材料: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20g、聚甲基丙烯酸乙酯0.2g、0.5s硝化棉2g,其中选用分子量为12×104的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增塑剂:癸二酸二丁酯3.7ml;
溶剂:醋酸乙酯220ml、甲苯150ml;
助溶剂:无水乙醇5ml。
其中,成膜材料重量与增塑剂的体积比为6g/ml
上述配方的有机膜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S01-1、将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0.5s硝化棉及溶剂、助溶剂依序加入至搅拌罐中;将增塑剂加入至计量罐中,所述计量罐的出料口对准所述搅拌罐的进料口;
S01-2、在真空条件下,开启搅拌罐的驱动装置,调整搅拌罐的搅拌器转速为80r/min;
S01-3、在步骤S01-2中的搅拌罐搅拌3h后,开启计量罐的出料阀及搅拌罐的进料阀,将计量罐中的增塑剂加入至搅拌罐中,控制增塑剂的流量不超过10kg/s,继续搅拌8h,停止搅拌;
S01-4、关闭搅拌罐的进料阀,在密封状态下搅拌罐中的物料静置48h;
S01-5、将搅拌罐中密封静置后物料放出,在自然状态下醇化1个月;
S01-6、将醇化后的物料进行压滤,滤液即为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
上述制备出的有机膜液的使用方法如下:
S02-1、将沉淀好荧光粉层的输出屏玻璃衬底用1wt%的硅酸钾溶液浸泡15min,使输出屏玻璃衬底上的荧光粉层充分润湿;
S02-2、将步骤S02-1润湿的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到旋涂机的吸盘上,以100r/min的速度甩掉荧光粉层上多余的硅酸钾溶液,使得荧光粉层上无流动的液体;
S02-3、将上述制备的有机膜液加入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样品试剂托盘中;将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反应盘上,且荧光粉层面向上;
S02-4、根据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设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取液量,取液量满足以下式子:M=kS,其中,M代表取液量;S代表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k=0.2ml/cm2,代表单位面积的输出屏玻璃衬底需要的有机膜液量;
S02-5、启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微量移液系统,根据步骤S02-4设定的取液量移取有机膜液,并滴加到输出屏玻璃衬底的荧光层面上;
S02-6、将步骤S02-5滴加有有机膜液的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到旋涂机的吸盘上,以10r/min的速度水平旋转,使有机膜液迅速而均匀地流满全屏;
S02-7、将步骤S02-6中的旋涂机的转速调整到100r/min,旋转3min,甩掉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多余的有机膜液。
S02-8、用水冲洗掉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四周多余的薄膜,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在热风干燥机上烘干成膜,热风温度为45℃。
实施例3: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
成膜材料: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24g、聚甲基丙烯酸乙酯0.6g、0.5s硝化棉5g,其中选用分子量为16×104的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增塑剂:癸二酸二丁酯7.4ml;
溶剂:醋酸乙酯280ml、甲苯200ml;
助溶剂:无水乙醇8ml。
其中,成膜材料重量与增塑剂的体积比为4g/ml
上述配方的有机膜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S01-1、将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0.5s硝化棉及溶剂、助溶剂依序加入至搅拌罐中;将增塑剂加入至计量罐中,所述计量罐的出料口对准所述搅拌罐的进料口;
S01-2、在真空条件下,开启搅拌罐的驱动装置,调整搅拌罐的搅拌器转速为100r/min;
S01-3、在步骤S01-2中的搅拌罐搅拌6h后,开启计量罐的出料阀及搅拌罐的进料阀,将计量罐中的增塑剂加入至搅拌罐中,控制增塑剂的流量不超过10kg/s,继续搅拌10h,停止搅拌;
S01-4、关闭搅拌罐的进料阀,在密封状态下搅拌罐中的物料静置72h;
S01-5、将搅拌罐中密封静置后物料放出,在自然状态下醇化3个月;
S01-6、将醇化后的物料进行压滤,滤液即为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
上述制备出的有机膜液的使用方法如下:
S02-1、将沉淀好荧光粉层的输出屏玻璃衬底用2wt%的硅酸钾溶液浸泡30min,使输出屏玻璃衬底上的荧光粉层充分润湿;
S02-2、将步骤S02-1润湿的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到旋涂机的吸盘上,以120r/min的速度甩掉荧光粉层上多余的硅酸钾溶液,使得荧光粉层上无流动的液体;
S02-3、将上述制备的有机膜液加入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样品试剂托盘中;将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反应盘上,且荧光粉层面向上;
S02-4、根据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设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取液量,取液量满足以下式子:M=kS,其中,M代表取液量;S代表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k=0.25ml/cm2,代表单位面积的输出屏玻璃衬底需要的有机膜液量;
S02-5、启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微量移液系统,根据步骤S02-4设定的取液量移取有机膜液,并滴加到输出屏玻璃衬底的荧光层面上;
S02-6、将步骤S02-5滴加有有机膜液的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到旋涂机的吸盘上,以15r/min的速度水平旋转,使有机膜液迅速而均匀地流满全屏;
S02-7、将步骤S02-6中的旋涂机的转速调整到120r/min,旋转5min,甩掉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多余的有机膜液。
S02-8、用水冲洗掉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四周多余的薄膜,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在热风干燥机上烘干成膜,热风温度为50℃。
实施例4: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
成膜材料: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21g、聚甲基丙烯酸乙酯0.3g、0.5s硝化棉3g,其中选用分子量为13×104的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增塑剂:癸二酸二丁酯4ml;
溶剂:醋酸乙酯240ml、甲苯160ml;
助溶剂:无水乙醇6ml。
其中,成膜材料重量与增塑剂的体积比为6.075g/ml
上述配方的有机膜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S01-1、将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0.5s硝化棉及溶剂、助溶剂依序加入至搅拌罐中;将增塑剂加入至计量罐中,所述计量罐的出料口对准所述搅拌罐的进料口;
S01-2、在真空条件下,开启搅拌罐的驱动装置,调整搅拌罐的搅拌器转速为85r/min;
S01-3、在步骤S01-2中的搅拌罐搅拌4h后,开启计量罐的出料阀及搅拌罐的进料阀,将计量罐中的增塑剂加入至搅拌罐中,控制增塑剂的流量不超过10kg/s,继续搅拌8.5h,停止搅拌;
S01-4、关闭搅拌罐的进料阀,在密封状态下搅拌罐中的物料静置60h;
S01-5、将搅拌罐中密封静置后物料放出,在自然状态下醇化2个月;
S01-6、将醇化后的物料进行压滤,滤液即为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
上述制备出的有机膜液的使用方法如下:
S02-1、将沉淀好荧光粉层的输出屏玻璃衬底用1.5wt%的硅酸钾溶液浸泡17min,使输出屏玻璃衬底上的荧光粉层充分润湿;
S02-2、将步骤S02-1润湿的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到旋涂机的吸盘上,以110r/min的速度甩掉荧光粉层上多余的硅酸钾溶液,使得荧光粉层上无流动的液体;
S02-3、将上述制备的有机膜液加入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样品试剂托盘中;将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反应盘上,且荧光粉层面向上;
S02-4、根据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设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取液量,取液量满足以下式子:M=kS,其中,M代表取液量;S代表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k=0.21ml/cm2,代表单位面积的输出屏玻璃衬底需要的有机膜液量;
S02-5、启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微量移液系统,根据步骤S02-4设定的取液量移取有机膜液,并滴加到输出屏玻璃衬底的荧光层面上;
S02-6、将步骤S02-5滴加有有机膜液的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到旋涂机的吸盘上,以12r/min的速度水平旋转,使有机膜液迅速而均匀地流满全屏;
S02-7、将步骤S02-6中的旋涂机的转速调整到110r/min,旋转4min,甩掉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多余的有机膜液。
S02-8、用水冲洗掉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四周多余的薄膜,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在热风干燥机上烘干成膜,热风温度为46℃。
实施例5: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
成膜材料: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23g、聚甲基丙烯酸乙酯0.5g、0.5s硝化棉4g,其中选用分子量为15×104的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增塑剂:癸二酸二丁酯6.5ml;
溶剂:醋酸乙酯265ml、甲苯190ml;
助溶剂:无水乙醇7.5ml。
其中,成膜材料重量与增塑剂的体积比为4.23g/ml
上述配方的有机膜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S01-1、将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0.5s硝化棉及溶剂、助溶剂依序加入至搅拌罐中;将增塑剂加入至计量罐中,所述计量罐的出料口对准所述搅拌罐的进料口;
S01-2、在真空条件下,开启搅拌罐的驱动装置,调整搅拌罐的搅拌器转速为95r/min;
S01-3、在步骤S01-2中的搅拌罐搅拌5h后,开启计量罐的出料阀及搅拌罐的进料阀,将计量罐中的增塑剂加入至搅拌罐中,控制增塑剂的流量不超过10kg/s,继续搅拌9.5h,停止搅拌;
S01-4、关闭搅拌罐的进料阀,在密封状态下搅拌罐中的物料静置60h;
S01-5、将搅拌罐中密封静置后物料放出,在自然状态下醇化2.5个月;
S01-6、将醇化后的物料进行压滤,滤液即为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
上述制备出的有机膜液的使用方法如下:
S02-1、将沉淀好荧光粉层的输出屏玻璃衬底用1.6wt%的硅酸钾溶液浸泡25min,使输出屏玻璃衬底上的荧光粉层充分润湿;
S02-2、将步骤S02-1润湿的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到旋涂机的吸盘上,以115r/min的速度甩掉荧光粉层上多余的硅酸钾溶液,使得荧光粉层上无流动的液体;
S02-3、将上述制备的有机膜液加入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样品试剂托盘中;将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反应盘上,且荧光粉层面向上;
S02-4、根据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设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取液量,取液量满足以下式子:M=kS,其中,M代表取液量;S代表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k=0.24ml/cm2,代表单位面积的输出屏玻璃衬底需要的有机膜液量;
S02-5、启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微量移液系统,根据步骤S02-4设定的取液量移取有机膜液,并滴加到输出屏玻璃衬底的荧光层面上;
S02-6、将步骤S02-5滴加有有机膜液的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到旋涂机的吸盘上,以14r/min的速度水平旋转,使有机膜液迅速而均匀地流满全屏;
S02-7、将步骤S02-6中的旋涂机的转速调整到115r/min,旋转4.5min,甩掉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多余的有机膜液。
S02-8、用水冲洗掉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四周多余的薄膜,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在热风干燥机上烘干成膜,热风温度为48℃。
对比实施例:
该对比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有机膜液的配方不同,该对比例有机膜液配方为:
成膜材料:0.5s硝化棉5g;
增塑剂:磷苯二甲酸二丁酯2.5ml;
溶剂:醋酸丁酯100ml;
助溶剂:无水乙醇1.5ml。
上述配方的有机膜液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在实施例1-5及对比实施例的每个实施例中,各取20块滴涂好有机膜的玻璃衬底,进行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采用相同的工艺进行蒸镀铝膜和烤屏工序,制备出输出屏成品,对各输出屏成品的合格率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5及对比实施例的输出屏成品合格率检测结果
实施例 检测数 合格数 合格率
实施例1 20 20 100%
实施例2 20 19 95%
实施例3 20 18 90%
实施例4 20 19 95%
实施例5 20 18 90%
对比实施例 20 15 75%
在上述各实施例制备的输出屏成品中,每个实施例各取5个进行亮度检测,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1-5及对比实施例的输出屏成品亮度检测结果
Figure GDA0002776879490000141
Figure GDA0002776879490000151
由表1和表2的检测结果可知,实施例1-5制备的的输出屏成品的合格率比对比实施例高出15~25%;亮度增加了27~33%。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输出屏成品的亮度及合格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包括成膜材料、增塑剂、溶剂和助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和0.5s硝化棉,所述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与0.5s硝化棉的重量比为(20~24):(0.2~0.6):(2~5),所述成膜材料重量与所述增塑剂的体积比为3~8g/ml,所述增塑剂、溶剂和助溶剂的体积比为(3.7~7.4):(370~480):(5~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的分子量为12×104~16×1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醋酸乙酯和甲苯,所述醋酸乙酯和甲苯的体积比为(220~280):(150~2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与0.5s硝化棉的重量比为22:0.4: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材料重量与所述增塑剂的体积比为5.08g/ml;所述增塑剂、溶剂和助溶剂的体积比为5:427: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乙酯和甲苯的体积比为175:25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癸二酸二丁酯,所述助溶剂为无水乙醇。
8.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01-1、将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0.5s硝化棉及溶剂、助溶剂依序加入至搅拌罐中;将增塑剂加入至计量罐中,所述计量罐的出料口对准所述搅拌罐的进料口;
S01-2、在真空条件下,开启搅拌罐的驱动装置,调整搅拌罐的搅拌器转速为80~100r/min;
S01-3、在步骤S01-2中的搅拌罐搅拌3~6h后,开启计量罐的出料阀及搅拌罐的进料阀,将计量罐中的增塑剂加入至搅拌罐中,控制增塑剂的流量不超过10kg/s,继续搅拌8~10h,停止搅拌;
S01-4、关闭搅拌罐的进料阀,在密封状态下搅拌罐中的物料静置48~72h;
S01-5、将搅拌罐中密封静置后物料放出,在自然状态下醇化1~3个月;
S01-6、将醇化后的物料进行压滤,滤液即为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
9.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根据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的大小,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微量移液系统定量移取权利要求8制备的所述有机膜液,滴加到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已沉淀好的荧光粉层面上,并制备成有机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S02-1、将沉淀好荧光粉层的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用1~2wt%的硅酸钾溶液浸泡15~30分钟,使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上的荧光粉层充分润湿;
S02-2、将步骤S02-1润湿的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到旋涂机的吸盘上,以100~120r/min的速度甩掉所述荧光粉层上多余的硅酸钾溶液,使得所述荧光粉层上无流动的液体;
S02-3、将权利要求8制备的所述有机膜液加入到所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样品试剂托盘中;将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于所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反应盘上,且所述荧光粉层面向上;
S02-4、根据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设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取液量,所述取液量满足以下式子:M=kS,其中,M代表所述取液量;S代表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的面积;k=0.2~0.25ml/cm2,代表单位面积的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需要的所述有机膜液量;
S02-5、启动所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微量移液系统,根据步骤S02-4设定的所述取液量移取有机膜液,并滴加到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的荧光层面上;
S02-6、将步骤S02-5滴加有所述有机膜液的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放置到旋涂机的吸盘上,以10~15r/min的速度水平旋转,使所述有机膜液迅速而均匀地流满全屏;
S02-7、将步骤S02-6中所述的旋涂机的转速调整到100~120r/min,旋转3~5min,甩掉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多余的有机膜液。
S02-8、用水冲洗掉所述输出屏玻璃衬底上四周多余的薄膜,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在热风干燥机上烘干成膜,热风温度为45~50℃。
CN201910009526.9A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制备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097772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9526.9A CN109777234B (zh)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制备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9526.9A CN109777234B (zh)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制备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7234A CN109777234A (zh) 2019-05-21
CN109777234B true CN109777234B (zh) 2021-06-04

Family

ID=66499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9526.9A Active CN109777234B (zh)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制备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7723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76877A (ja) * 1985-05-31 1986-12-06 Daicel Chem Ind Ltd 良好な燃焼特性を有する薄膜形成性有機組成物
CN1173240A (zh) * 1994-11-30 1998-02-11 库克森集团公开有限公司 用于荧光屏金属化的工艺
CN101307207A (zh) * 2008-07-05 2008-11-19 汕头市鑫源化工有限公司 镭射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2162A (zh) * 2011-07-14 2012-02-15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uv胶印转移镭射涂料及其合成方法
CN105086727A (zh) * 2015-07-31 2015-11-25 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铝层附着力高剥离性的镭射镀铝转移涂料
CN105885506A (zh) * 2014-10-11 2016-08-24 广东镭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印刷高剥离性环保电化铝离型材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76877A (ja) * 1985-05-31 1986-12-06 Daicel Chem Ind Ltd 良好な燃焼特性を有する薄膜形成性有機組成物
CN1173240A (zh) * 1994-11-30 1998-02-11 库克森集团公开有限公司 用于荧光屏金属化的工艺
CN101307207A (zh) * 2008-07-05 2008-11-19 汕头市鑫源化工有限公司 镭射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2162A (zh) * 2011-07-14 2012-02-15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uv胶印转移镭射涂料及其合成方法
CN105885506A (zh) * 2014-10-11 2016-08-24 广东镭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印刷高剥离性环保电化铝离型材料
CN105086727A (zh) * 2015-07-31 2015-11-25 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铝层附着力高剥离性的镭射镀铝转移涂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7234A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80784A (en) Water-based resin dispersion and resin composition for coating
CN108467451B (zh) 一种亲水性聚偏氟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9777234B (zh) 一种增强器输出屏用有机膜液、制备及使用方法
CN115537158B (zh) 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生产工艺
US7585907B2 (en) Inorganic powder-containing resin composition, a film-forming material layer, a transfer sheet, method of producing a substrate having a dielectric layer formed thereon, and a substrate having a dielectric layer formed thereon
JP4217101B2 (ja) 焼成用樹脂組成物
CN110628362A (zh) 一种阻燃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S5857852B2 (ja) 螢光表示面を金属化する方法
WO2018135217A1 (ja) 共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共重合体組成物
CN112239618A (zh) 一种涂布液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523098A (zh) 一种含氟单体聚合包覆铝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31983B (zh) 一种含荧光分子笼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胺酯粘合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JP2983585B2 (ja) Crtアルミバック用アンダーコート被膜の形成方法
CN110551246A (zh) 一种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JPH023254B2 (zh)
CN107247391B (zh) 四层涂布方法及其制得的负电性彩色有机光导体
JP2017190404A (ja) 焼成ペースト組成物、及び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US5731378A (en) Emulsions based on acrylic polymers
US5888581A (en) Emulsions based on acrylic polymers
CN117417660B (zh) 一种硬度可调腻子粉及其生产工艺
JPH10152627A (ja) 感光性着色樹脂組成物
CN109438612B (zh) 含改性氧化石墨烯的高光泽丙烯颜料用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3751B (zh) 一种面向表印的水性塑料油墨用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7400462A (zh) 一种聚碳酸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7645820A (zh) 一种提高透氧性的压力敏感涂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Organic film liquid for intensifier output scree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

Pledgee: Weif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hi tech sub branch

Pledgor: WEIFANG HUAD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230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