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5597B - 绞盘助力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绞盘助力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75597B
CN109775597B CN201910248083.9A CN201910248083A CN109775597B CN 109775597 B CN109775597 B CN 109775597B CN 201910248083 A CN201910248083 A CN 201910248083A CN 109775597 B CN109775597 B CN 1097755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guide wheel
wheel
rope
wi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80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75597A (zh
Inventor
彭钰翔
陈锷
韩晨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rovince Ground Unmanned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rovince Ground Unmanned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rovince Ground Unmanned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Province Ground Unmanned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80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755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75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5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75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5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绞盘助力装置及包括上述绞盘助力装置的车辆,绞盘助力装置包括:支架;第一压轮,可转动地设于支架上;导向轮,可转动地设于支架上,且导向轮与第一压轮相对设置,以在导向轮和第一压轮的周向之间形成有过绳通道;驱动机构,设于支架上,驱动机构与导向轮相连,其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导向轮转动,以使绞绳沿其长度方向前进或后退。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驱动机构驱动导向轮转动,并在多个第一压轮的配合下,将点接触改为线接触,增大了摩擦力,限定了绞绳的运动方向,使得位于过绳通道中的绞绳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能够沿其长度方向持续稳定地前进或者后退,避免了乱绳现象,放绳和收绳更为便利高效。

Description

绞盘助力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绞盘助力装置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通过搭载救援装置,可完成抢险、营救、自救等多种任务工况。救援一般发生在环境复杂的地方,因此,对救援装置的可靠性、便捷性、高效性、和环境适应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而绞盘作为救援装置中的重要角色,却经常产生乱绳导致绞盘不能正常运转,降低了救援效率;另外,现有的救援装置中的绞盘不能自动送绳,需人力或者辅助设备的协助才能把绞绳送至目标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盘助力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绞盘助力装置,包括:支架;第一压轮,可转动地设于支架上;导向轮,可转动地设于支架上,且导向轮与第一压轮相对设置,以在导向轮和第一压轮的周向之间形成有过绳通道;驱动机构,设于支架上,驱动机构与导向轮相连,其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导向轮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压轮和导向轮的周向之间形成有过绳通道,且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导向轮转动,这样使得绞绳可从过绳通道穿过,并使位于过绳通道中的绞绳可在导向轮的周面上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前进或者后退,同时,绞绳的前进或后退带动第一压轮转动,从而使得绞绳能够沿其长度方向持续稳定地前进或者后退,实现绞绳的主动放绳和收绳,不再需要人力或其它辅助设备的协助即可将绞绳送至目标位置。
具体地,第一压轮可转动地设于支架上,有利于使第一压轮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导向轮与驱动机构相连并被驱动机构驱动,使得导向轮可以对其周面上的物体产生摩擦力;第一压轮与导向轮相对设置,在导向轮和第一压轮的周向之间形成有用于绞绳通过的过绳通道,即第一压轮和导向轮能够对绞绳进行夹持,对绞绳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在驱动机构驱动导向轮转动时,导向轮与绞绳所接触的位置可以产生摩擦力而推动绞绳运动;同时,绞绳运动时,对压在其上的第一压轮产生摩擦力,带动第一压轮转动,从而绞绳可以延其长度方向持续稳定地前进或者后退,实现自动送绳或收绳的目的。
由于第一压轮和导向轮夹持住绞绳,还可以使绞绳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避免了乱绳现象。
优选地,第一压轮和导向轮的轴向平行,这样有利于使第一压轮和导向轮的旋转平面相互平行,使得第一压轮和导向轮周面上的摩擦力的方向一致,保证了绞绳能够沿其长度方向持续前进或者持续后退,避免发生歪斜,从而进一步地避免产生乱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压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压轮沿导向轮的周向分布。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第一压轮和导向轮中,至少一个的圆周面上设有周向的凹槽,凹槽用于形成过绳通道。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绞盘助力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设于支架上,压紧机构与第一压轮相连,压紧机构用于调节第一压轮与导向轮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紧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伸缩装置,每个伸缩装置的一端连接在支架上;压杆,与第一压轮相连,压杆的至少一端连接有一个伸缩装置,其中,伸缩装置用于驱动压杆带动第一压轮靠近或远离导向轮,以调节第一压轮与导向轮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杆的一端与伸缩装置的另一端铰接,压杆的另一端与支架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紧机构还包括:多个压紧支架,与压杆相连;压紧轴,第一压轮设于压紧轴上,压紧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压紧支架,以在伸缩装置缩回时,通过压紧支架的移动实现第一压轮靠近导向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伸缩装置至少包括电动缸、液压缸、气缸、弹簧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导向轮轴,导向轮设于导向轮轴上,导向轮通过导向轮轴与驱动机构相连;和/或驱动机构为调速电机。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绞盘助力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绞盘助力装置,从而具有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绞盘助力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绞盘助力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绞盘助力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绞盘助力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支架,12第一压轮,14导向轮,140凹槽,16驱动机构,20压紧机构,200伸缩装置,202压杆,204压紧支架,206压紧轴,22导向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绞盘助力装置,包括:支架10;第一压轮12,可转动地设于支架10上;导向轮14,可转动地设于支架10上,且导向轮14与第一压轮12相对设置,以在导向轮14和第一压轮12的周向之间形成有过绳通道;驱动机构16,设于支架10上,驱动机构16与导向轮14相连,其中,驱动机构16用于驱动导向轮14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压轮12和导向轮14的周向之间形成有过绳通道,且驱动机构16用于驱动导向轮14转动,这样使得绞绳可从过绳通道穿过,并使位于过绳通道中的绞绳可在导向轮14的周面上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前进或者后退,同时,绞绳的前进或后退带动第一压轮12转动,从而使得绞绳能够沿其长度方向持续稳定地前进或者后退,实现绞绳的主动放绳和收绳,不再需要人力或其它辅助设备的协助即可将绞绳送至目标位置。
具体地,第一压轮12可转动地设于支架10上,有利于使第一压轮12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导向轮14与驱动机构16相连并被驱动机构16驱动,使得导向轮14可以对其周面上的物体产生摩擦力;第一压轮12与导向轮14相对设置,在导向轮14和第一压轮12的周向之间形成有用于绞绳通过的过绳通道,即第一压轮12和导向轮14能够对绞绳进行夹持,对绞绳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在驱动机构16驱动导向轮14转动时,导向轮14与绞绳所接触的位置可以产生摩擦力而推动绞绳运动;同时,绞绳运动时,对压在其上的第一压轮12产生摩擦力,带动第一压轮12转动,从而绞绳可以延其长度方向持续稳定地前进或者后退,实现自动送绳或收绳的目的。
由于第一压轮12和导向轮14夹持住绞绳,还可以使绞绳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避免了乱绳现象。
优选地,第一压轮12和导向轮14的轴向平行,这样有利于使第一压轮12和导向轮14的旋转平面相互平行,使得第一压轮12和导向轮14周面上的摩擦力的方向一致,保证了绞绳能够沿其长度方向持续前进或者持续后退,避免发生歪斜,从而进一步地避免产生乱绳。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压轮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压轮12沿导向轮14的周向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将第一压轮12的数量设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压轮12沿导向轮14的周向分布,使得绞绳与导向轮14的接触由点接触转变为线接触,第一压轮12和导向轮14由简单的夹持绞绳转变为包络住绞绳,增加了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增大绞绳与第一压轮12、绞绳与导向轮14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能够更为高效准确地将绞绳送至目标位置,还可以提升绞绳上的张力,防止乱绳现象;另外,绞绳与导向轮14的接触由点接触转变为线接触,还进一步地限制了绞绳在其长度方向侧面上的自由度,确保绞绳沿其长度方向前进或者后退,进一步地避免了乱绳现象。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第一压轮12和导向轮14中,至少一个的圆周面上设有周向的凹槽140,凹槽140用于形成过绳通道。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压轮12和导向轮14中的至少一个的圆周面上设置周向凹槽140而形成过绳通道,绞绳可容纳于凹槽140中,这样能够更好地包络绞绳,进一步地增加绞绳和第一压轮12、导向轮14的接触面积,从而更进一步地增大摩擦力,且绞绳容纳与凹槽140中,不易脱出,提升了绞绳助力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绞盘助力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20,设于支架10上,压紧机构20与第一压轮12相连,压紧机构20用于调节第一压轮12与导向轮14之间的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与第一压轮12相连的压紧机构20调节第一压轮12与导向轮14之间的距离,使得过绳通道能够对绞绳产生不同大小的压力,从而使第一压轮12绞绳之间、导向轮14和绞绳之间能够产生不同的摩擦力,以适应各种不同放绳速度、收绳速度以及绞绳张紧力的要求,还可以使绞绳助力装置适用于不同直径、不同材质的绞绳,提升了绞绳助力装置在各种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适应能力,扩大了绞绳助力装置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的便利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压紧机构20包括:至少一个伸缩装置200,每个伸缩装置200的一端连接在支架10上;压杆202,与第一压轮12相连,压杆202的至少一端连接有一个伸缩装置200,其中,伸缩装置200用于驱动压杆202带动第一压轮12靠近或远离导向轮14,以调节第一压轮12与导向轮14之间的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伸缩装置200的一端连接在支架10上,而另一端与压杆202连接,因此,伸缩装置200的伸长和缩回,使得与伸缩装置200相连的压杆202与导向轮14的距离能够随之增大和缩小,进一步地,与压杆202相连的第一压轮12也能够随之远离和靠近导向轮14,实现第一压轮12和导向轮14之间的距离调节,进而实现对绞绳的放松或者压紧。
可选地,压杆202仅一端与伸缩装置20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或者压杆202的两端均连接有伸缩装置200;或者压杆202的一端与伸缩装置200的另一端相连,压杆202的另一端与支架10铰接。
可选地,伸缩装置200与支架10铰接、栓接、卡接,优选为铰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压杆202的一端与伸缩装置200的另一端铰接,压杆202的另一端与支架10铰接,这样的结构简单,所需要的伸缩装置200数量少,更易于安装和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压紧机构20还包括:多个压紧支架204,与压杆202相连;压紧轴206,第一压轮12设于压紧轴206上,压紧轴20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压紧支架204,以在伸缩装置200缩回时,通过压紧支架204的移动实现第一压轮12靠近导向轮14。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压紧支架204与压杆202相连,压紧轴20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压紧支架204,这样使得第一压轮12能够通过压紧轴206、压紧支架204和压杆202被伸缩装置200带动,实现与导向轮14的靠近或者远离,进而实现对绞绳的压紧或者放松,提升了绞绳助力装置使用的便利性和适应能力,且这样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中,伸缩装置200至少包括电动缸、液压缸、气缸、弹簧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伸缩装置200设置为至少包括电动缸、液压缸、气缸、弹簧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使得伸缩装置200可以自动伸缩,这样易于控制,且结构简单。
可以理解地,可在压杆202的一端设置电动缸、液压缸、气缸中的任意一种,压杆202的另一端采用弹簧与支架10连接,或者压杆202的另一端直接与支架10铰接;还可以在压杆202的另一端设置一个不含动力机构的伸缩套筒,伸缩套筒与支架10连接;上述结构均可以实现压杆202随伸缩装置200伸长或缩短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导向轮轴22,导向轮14设于导向轮轴22上,导向轮14通过导向轮轴22与驱动机构16相连;和/或驱动机构16为调速电机。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导向轮14设于导向轮轴22上,导向轮14通过导向轮轴22与驱动机构16相连,或者说与驱动机构16的驱动轴相连,这样有利于灵活布置导向轮14的位置,提升产品设计的灵活性,还便于将导向轮14固定在支架10上,例如通过轴承将导向轮14固定在支架10上。
另外,通过将驱动机构16设置为调速电机,有利于根据不同使用场景下选用不同的转速,从而调节送绳或放绳的速度,提升绞绳助力装置使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绞盘助力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绞盘助力装置,从而具有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绞盘助力装置,包括驱动机构16,第一压轮12、导向轮14、压紧机构20和支架10组成,其中,驱动机构16为调速电机;压紧机构20由压杆202、压紧支架204,压紧轴206、伸缩装置200等组成。
导向轮14通过驱动机构16(例如调速电机)驱动;调速电机转动驱动导向轮14,伸缩装置200通过压杆202、压紧支架204和压紧轴206,驱动第一压轮12与导向轮14之间产生位移变化。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绞盘助力装置压紧状态,左侧的调速电机的驱动轴与导向轮轴22连接,导向轮轴22与导向轮14固定连接,使得导向轮14可被调速电机通过导向轮轴22驱动。压杆202左侧与支架10铰接,压杆202的右侧与伸缩装置200连接。多个压紧支架204与压杆202连接,第一压轮12通过压紧轴206与压紧支架204连接。伸缩装置200上端与压杆202右侧连接,下端与支架10固定连接。导向轮14通过导向轮轴22与调速电机连接,还通过轴承与支架10连接,使导向轮14能够随调速电机的驱动轴转动而转动。助力放绳时,压紧机构20通过伸缩装置200调节行程,使压杆202带动第一压轮12压紧绞绳,绞绳在第一压轮12和导向轮14两轮之间;多个第一压轮12分布在导向轮14的周向上,与导向轮14形成一段包络让其可以增大摩擦力。调速电机带动导向轮14转动,第一压轮12和导向轮14之间形成的包络通过摩擦力实现收绳或放绳。
处于被动加载时收绞绳,压紧机构20通过第一压轮12压紧绞绳,让绞盘至绞盘助力装置这一段的绞绳始终保持有一定的张力,当绞盘收绳时,这一段绞绳一直保持张力,能让绞盘更好地排绳,避免乱绳,最终根据工况实现整个绞盘助力装置的送绳和避免乱绳的目的。
当绞盘助力装置处于空闲状态时,如图4所示,通过伸缩装置200与压杆202连接,并伸长伸缩装置200,使第一压轮12与导向轮14之间的距离增大,即过绳通道的截面增大,第一压轮12不与绞绳接触,使绞绳不处于受压状态;整个导向轮14可以正常随意转动。
通过本申请的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绞盘助力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无需再使用单独放绳绞盘;绞盘助力装置可实现主动放绳和排绳,进一步增加放绳、收绳的高效性;本申请的绞盘助力装置,可实现第一压轮12的升起、压紧,结构简单,使用便利可靠。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驱动机构驱动导向轮转动,并在多个第一压轮的配合下,将点接触改为线接触,增大了摩擦力,限定了绞绳的运动方向,使得位于过绳通道中的绞绳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能够沿其长度方向持续稳定地前进或者后退,避免了乱绳现象,放绳和收绳更为便利高效。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绞盘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
第一压轮(1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10)上;
导向轮(14),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10)上,且所述导向轮(14)与所述第一压轮(12)相对设置,以在所述导向轮(14)和所述第一压轮(12)的周向之间形成有过绳通道;
驱动机构(16),设于所述支架(10)上,所述驱动机构(16)与所述导向轮(14)相连,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16)用于驱动所述导向轮(14)转动;
压紧机构(20),所述压紧机构(20)包括:
至少一个伸缩装置(200),每个所述伸缩装置(200)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10)上;
压杆(202),与所述第一压轮(12)相连,所述压杆(202)的至少一端连接有一个所述伸缩装置(200);
多个压紧支架(204),与所述压杆(202)相连;
压紧轴(206),所述第一压轮(12)设于所述压紧轴(206)上,所述压紧轴(20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压紧支架(204),以在所述伸缩装置(200)缩回时,通过所述压紧支架(204)的移动实现所述第一压轮(12)靠近所述导向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盘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轮(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压轮(12)沿所述导向轮(14)的周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绞盘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轮(12)和所述导向轮(14)中,至少一个的圆周面上设有周向的凹槽(140),所述凹槽(140)用于形成所述过绳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绞盘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压紧机构(20)设于所述支架(10)上,所述压紧机构(20)与所述第一压轮(12)相连,所述压紧机构(20)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压轮(12)与所述导向轮(14)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绞盘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装置(200)用于驱动所述压杆(202)带动所述第一压轮(12)靠近或远离所述导向轮(14),以调节所述第一压轮(12)与所述导向轮(14)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绞盘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杆(202)的一端与所述伸缩装置(20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压杆(20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10)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绞盘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装置(200)至少包括电动缸、液压缸、气缸、弹簧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绞盘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导向轮轴(22),所述导向轮(14)设于所述导向轮轴(22)上,所述导向轮(14)通过所述导向轮轴(22)与所述驱动机构(16)相连;和/或
所述驱动机构(16)为调速电机。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绞盘助力装置。
CN201910248083.9A 2019-03-29 2019-03-29 绞盘助力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1097755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8083.9A CN109775597B (zh) 2019-03-29 2019-03-29 绞盘助力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8083.9A CN109775597B (zh) 2019-03-29 2019-03-29 绞盘助力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5597A CN109775597A (zh) 2019-05-21
CN109775597B true CN109775597B (zh) 2023-04-07

Family

ID=66490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8083.9A Active CN109775597B (zh) 2019-03-29 2019-03-29 绞盘助力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755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4578B (zh) * 2019-05-27 2024-05-10 惠州市奥科伟业精密电机有限公司 晾衣组件及系统
CN110407121B (zh) * 2019-07-25 2020-06-3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卷扬机
CN112478952B (zh) * 2020-12-31 2023-02-21 扬州国电通用电力机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绞磨尾绳收放的驱动装置及方法
CN112850529A (zh) * 2021-02-19 2021-05-28 广州鸿海海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缆绳辅助收放设备
CN115367648B (zh) * 2022-09-01 2023-06-27 华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绞磨尾绳压线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96288A (ja) * 1993-12-28 1995-08-01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巻取案内装置
JPH10120378A (ja) * 1996-10-22 1998-05-12 Taisei Corp ワイヤロープ乱巻防止装置
CN2581416Y (zh) * 2002-07-24 2003-10-22 俞晓光 直接压绳式排绳装置
CN2658135Y (zh) * 2003-09-29 2004-11-24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绞盘压绳机构
CN102642787B (zh) * 2012-04-12 2014-04-02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车载式恒拉力液压绞盘
CN202625697U (zh) * 2012-04-17 2012-12-26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双作用防乱绳绞盘压绳装置
CN202609849U (zh) * 2012-05-07 2012-12-19 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压紧装置及卷扬机组件
CN202967978U (zh) * 2012-11-25 2013-06-0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一种自动排缆张力在线测试绞车
CN203639032U (zh) * 2013-12-17 2014-06-11 浙江帕瓦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板式调节的绞盘压绳装置
CN105565196A (zh) * 2014-10-08 2016-05-11 西安志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绞车排绳器用压绳机构
GB2532764A (en) * 2014-11-27 2016-06-01 Kite Power Solutions Ltd A winch
JP6877201B2 (ja) * 2017-03-16 2021-05-26 住友重機械建機クレーン株式会社 クレーン
CN206720625U (zh) * 2017-05-12 2017-12-08 宁波市凹凸重工有限公司 起重机用压绳装置
CN209635781U (zh) * 2019-03-29 2019-11-15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绞盘助力装置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5597A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5597B (zh) 绞盘助力装置及车辆
CN110900589B (zh) 一种基于内外芯颗粒阻塞变刚度的蛇形臂机器人
ITMI20071010A1 (it) "macchina spiralatrice con bobine motorizzate"
CN212668863U (zh) 导向机构及电铲进线电缆卷放装置
JPH07110728B2 (ja) 支持ローラのロール裁断機、あるいは類似のもののための巻き取り装置
CN209635781U (zh) 绞盘助力装置及车辆
CN214059548U (zh) 新型电缆收放装置
CN102285526B (zh) 夹板可摆动的胶带夹持制动装置
CN209601812U (zh) 一种快速上料和定位的履带牵引机
US20060104780A1 (en) Industrial truck having an enlarged driver's field of vision
CN214569749U (zh) 一种收卷机导线装置
CN110683408A (zh) 基于智能化液压控制技术的卧式高压电缆展放机控制系统
CN2813552Y (zh) 一种用于行走装置的电缆收放卷筒
CN201390028Y (zh) 用于自动烫印机上的废铝膜收卷装置
CN201857105U (zh) 夹板可摆动的胶带夹持制动装置
CN213111778U (zh) 一种带状物料收卷装置
CN210312903U (zh) 一种绕线装置及绕线车
CN100372751C (zh) 塑料软管钢丝缠绕机的送丝装置
EP1184330A3 (de) Schleppkabelwinde
CN107187075A (zh) 一种碳纤维铺放头中的重送装置
CN216918066U (zh) 一种放缆装置
CN221026977U (zh) 一种不锈钢张力卷取装置
CN211444583U (zh) 塔吊电缆收放装置
CN116590684B (zh) 一种真空镀膜铝丝收线装置
CN219009516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收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6

Address after: 413064 19th Floor, High tech Zone Office Building, No. 1, Longtang Road, East Industrial Park, High tech Zone, Yi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nan Province Ground Unmanned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31 industrial city,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Applicant befor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