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4537A - 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74537A
CN109774537A CN201910178100.6A CN201910178100A CN109774537A CN 109774537 A CN109774537 A CN 109774537A CN 201910178100 A CN201910178100 A CN 201910178100A CN 109774537 A CN109774537 A CN 109774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harge
battery
preset value
charg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81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佳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da Wisdom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da Wisdom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da Wisdom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da Wisdom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781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745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74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45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包括获取电池容量和当前电池电量;获取充电参数;预测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判断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是否大于预设值;若大于预设值,则发出提醒信息;若不大于预设值,则启动充电。本发明的充电方法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充电参数预测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并判断电池电量是否大于预设值,在大于预设值时提醒用户修改充电参数,从而防止用户充电参数输入过高对车辆电池造成损伤;而且能够使得用户在车辆电池充电效率较高的区间进行充电,提高了充电设备的利用率。此外,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使用所述充电方法的计算机设备及可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充电领域,具体而言,主要涉及一种防止车辆电池损伤的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汽车来提升生活的便利性,改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目前汽车容量的不断增多,汽车尾气的排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电动汽车营运而生,电动汽车通过电力来提供能源驱动车辆行驶,在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汽车尾气,对减少汽车尾气和改善环境污染具有较大作用。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厂商推出各种充电桩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目前市场上充电桩按照充电方式分为以下几种:1.按金额充电:用户设置一定金额,充电平台按照电价、服务费核算,在达到指定金额后停止充电;2.按度数充电:用户设置一定度数,充电平台计度,在达到指定度数后停止充电;3.充电为止:用户无需设置,保证账户余额充足,充电平台会在自动充满后结束充电;4.用户停止充电:用户通过刷卡、拔枪、APP等方式结束充电。此外,车辆电池使用的电量范围建议是10%-90%,不建议进行深度充放电,不然会对电池的正负极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若是以浅充浅放来计算的话,循环寿命能够增加1/4,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充电方式无法实现按照车辆电池的比例进行充电,无法实现浅充浅放,究其原因是由于目前的交流充电桩不能实现车与桩的双向通信,无法获取车辆的电池比例,从而不能实现根据电量百分比控制充电,不利于保护车辆电池。因此如何在充电过程中保护车辆电池将成为智慧社区充电设备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充电方法,能够防止车辆电池损伤同时能够提高充电设备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获取电池容量和当前电池电量;
获取充电参数;
预测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
判断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大于预设值,则发出提醒信息;
若不大于预设值,则启动充电。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计算机设备中所使用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充电方法,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充电参数预测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并判断电池电量是否大于预设值,在大于预设值时提醒用户修改充电参数,从而防止用户充电参数输入过高对车辆电池造成损伤;而且能够提醒用户修改充电参数从而使得充电设备在车辆电池充电效率较高的区间进行充电,提高了充电设备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预测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的步骤的子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本发明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发明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A或/和B”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文中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充电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110中,获取电池容量和当前电池电量。
具体地,在社区停车场中,停车位上可对应设置充电设备用于为社区用户的车辆提供停靠及充电服务。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充电设备接入社区的充电云平台中以接收所述充电设备上传的信息并发送指令至所述充电设备。
进一步地,在用户使用充电设备时,需要注册充电应用程序以通过所述充电应用程序启动所述充电设备,例如通过所述充电应用程序扫描所述充电设备上的二维码启动所述充电设备。具体地,用户注册充电应用程序时需要登记用户车辆的型号信息或电池容量信息,并通过所述充电应用程序上传至所述充电云平台进行存储。
可以理解,用户驾驶所述车辆行驶时,若车辆当前电量较低则会发出提示信息以告知用户当前电池电量情况并提示用户进行充电。此时用户可以将所述车辆停放至社区停车位上并使用所述充电设备为所述车辆充电。进一步地,用户在充电前能够获取到所述车辆的当前电量,并将所述车辆的当前电量通过充电应用程序或充电设备输入并发起充电请求,所述充电云平台接收到所述充电请求后能够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电量。可以理解,所述车辆的当前电量为电量百分比,如10%。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云平台接收到所述充电请求后,可以通过用户的充电应用程序的账号查询到用户车辆预先登记的车辆型号或电池容量信息。可以理解,若用户在注册所述充电应用程序时输入的是电池容量信息,则所述充电云平台则能够直接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容量信息;若用户在注册所述充电应用程序时输入的是车辆型号信息,则所述充电云平台需要进一步根据所述车辆型号信息查询所述车辆的电池容量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云平台与外部网络连通,能够根据所述车辆的型号信息在外部网络上查询所述车辆的电池容量信息,进而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容量,例如用户的车辆型号为比亚迪秦EV300,则可以在网络上查询到其电池容量为47.5KWH。
在步骤S120中,获取充电参数。
具体地,用户在启动充电时,除了输入所述车辆当前的电池电量外,还需要在充电应用程序或充电设备上输入充电参数,所述充电云平台根据所述充电参数控制所述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参数包括充电电量、充电电量比例、充电金额和充电时间中的任意一种。可以理解,用户在进行充电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充电需要设置合适的充电参数。例如:充电电量10KWH、充电电量比例50%、充电金额10元或充电时间2小时等。
在步骤S130中,预测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
具体地,当充电云平台接收到所述充电参数后,能够根据所述充电参数计算用户输入的充电参数能够为车辆充入的电量,并根据车辆的当前电量预测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30进一步包括子步骤S131-S133。
在子步骤S131中,判断所述充电参数是否为充电电量比例。
具体地,由于用户输入的充电参数可能为充电电量、充电电量比例、充电金额和充电时间中的任意一种。若用户输入的充电参数不是充电电量比例,则不能直接计算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此时则执行子步骤S13-S132;若用户输入的充电参数为充电电量比例,则可以根据车辆当前的电量比例直接计算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此时则直接执行子步骤S133。
在子步骤S132中,将充电参数换算为充电电量比例。
具体地,若用户输入的充电参数不是充电电量比例,即为充电电量、充电金额和充电时间中的任意一种时,需要将所述充电参数换算为充电电量比例。
进一步地,若所述充电参数为充电电量,则所述充电云平台可以根据充电电量和车辆电池容量计算出充电电量比例,例如:充电电量为10KWH,电池容量为20KWH,则充电电量比例为10KWH/20KWH=50%。
进一步地,若所述充电参数为充电金额,则所述充电云平台需要获取所述充电设备当前的充电费率,并根据所述充电金额、充电费率和车辆电池容量计算所述充电电量比例。例如:所述充电金额为6元,所述充电费率为3元/KWH,则所述充电金额为6元时充电电量为2KWH,车辆电池容量为20KWH,则充电电量比例为10%。
进一步地,若所述充电参数为充电时间,则所述充电云平台需要获取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功率,再根据所述充电时间、充电功率和车辆电池容量计算所述充电电量比例。例如:所述充电时间为1小时,所述充电功率为5KW,则充电一小时充入的电量为5KWH,电池的最大容量为20KWH,则充电电量的比例为25%。
在子步骤S133中,计算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
具体地,用户车辆当前的电量比例为10%,若充电参数为充电电量比例,例如为50%,则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为10%+50%=60%;若充电参数不是充电电量比例,但将所述充电参数换算为充电电量比例后为20%,则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为10%+20%=30%。
在步骤S140中,判断充电后的电池容量是否大于预设值。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云平台中设置充电预设值,以防止用户输入的充电参数超过所述预设值从而对所述车辆电池的寿命产生影响。可以理解,由于目前充电电池使用的电池一般为三元锂电池,根据三元锂电池的使用特性来看,不建议进行深度充放电,即不建议将电池用空后再充电至满电状态,否则将会车辆电池的正负极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影响车辆电池的寿命。而且,车辆电池的使用范围一般在10%-90%能够适当延长车辆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车辆电池损伤,所述预设值为车辆电池容量的90%。
进一步地,需要根据预测的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判断是否大于所述预设值。例如:预测的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为85%,则不大于所述预测值;若预测的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为95%,则大于所述预测值。
进一步地,若判断所述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大于所述预设值,则执行步骤S150;若判断所述充电参数不大于所述预设值,则执行步骤S170。
在步骤S150中,发出提醒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若预测的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大于所述预测值,则说明根据用户输入的充电参数进行充电后电池电量将会超出车辆电池建议的使用区间,将会对车辆电池带来一定的损伤。因此,所述充电云平台将发出提醒信息至所述充电设备和用户的充电应用程序,提醒用户所述充电参数过高,将会对车辆电池带来一定影响,建议用户调整充电参数。
在步骤S160中,判断是否修改充电参数。
具体地,用户接收到所述提醒信息后,可以进一步根据自身需要判断是否修改所述充电参数信息。可以理解,若用户可以接受过度充电给车辆电池带来的损伤,则可不修改所述充电参数信息;若用户不能接受过度充电给车辆电池带来的损伤,则需要修改所述充电参数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所述充电云平台在发出所述提醒信息后的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不同的充电参数,则判断为用户未修改所述充电参数信息,则执行步骤S170;若所述充电云平台在发出所述提醒信息后的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不同的充电参数,则判断为用户修改了所述充电参数信息,则根据用户输入的充电参数信息重新判断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是否大于所述预设值,即执行步骤S120-S14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间为1分钟。
在步骤S170中,启动充电。
具体地,若所述充电云平台判断所述充电参数不大于所述预设值,则说明根据用户输入的充电参数进行充电后,所述车辆的电量将不会超出所述车辆电池建议的使用电量,不会对车辆电池的寿命带来影响,因此所述充电云平台则直接发送指令控制所述充电设备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此外,若用户接收到所述提醒信息后未修改充电参数,则说明用户认为不需要修改所述充电参数,则所述充电云平台在预设时间过后可直接启动所述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车辆电池的特性,在车辆电池充电至90%之前充电效率较高,在电量达到90%后为了保护电池,将会限制充电电流,导致充电较慢。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在用户充电电量超出所述预设值,即90%时所述充电云平台提醒用户修改充电参数,能够促使用户将车辆电池充电至90%以下,从而使得所述车辆电池在充电效率较高的区间内进行充电,缩短用户车辆的充电时间、提高了车辆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充电设备的利用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充电方法的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充电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所述充电方法程序,所述充电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充电方法的步骤。所述充电方法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案的充电方法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充电参数预测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并判断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是否大于预测值,从而防止用户使用充电设备对车辆电池过度充电造成的车辆电池损伤,有效地保护了车辆电池;此外,还能够进一步促使用户选择在车辆充电效率较高的区间内进行充电,提高了车辆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充电设备的利用率。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池容量和当前电池电量;
获取充电参数;
预测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
判断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大于预设值,则发出提醒信息;
若不大于预设值,则启动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参数包括充电电量、充电电量比例、充电金额和充电时间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为电池容量的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预测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的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
判断充电参数是否为充电电量比例;
若为充电电量比例,则直接计算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
若不是充电比例,则将充电参数换算为充电电量比例再计算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充电参数为充电金额,则获取充电费率并根据充电费率、充电金额和电池容量将充电金额换算为充电电量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充电参数为充电时间,则获取充电功率并根据充电功率、充电时间和电池容量将充电时间换算为充电电量比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出提醒信息后还包括判断是否修改充电参数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修改充电参数,则根据修改后的充电参数重新判断充电后的预计电池电量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未修改充电参数,则直接启动充电。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设备中所使用的计算机程序。
CN201910178100.6A 2019-03-08 2019-03-08 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7745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8100.6A CN109774537A (zh) 2019-03-08 2019-03-08 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8100.6A CN109774537A (zh) 2019-03-08 2019-03-08 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4537A true CN109774537A (zh) 2019-05-21

Family

ID=66488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8100.6A Pending CN109774537A (zh) 2019-03-08 2019-03-08 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7453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5210A (zh) * 2019-08-07 2019-11-1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59930A (zh) * 2019-10-15 2021-04-16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3119796A (zh) * 2021-03-29 2021-07-1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云端稀疏充电数据的电动车剩余充电时间预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16276A (ja) * 2014-12-12 2016-06-23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Daimler AG バッテリ保護装置
CN106114269A (zh) * 2016-08-05 2016-11-16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车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394295A (zh) * 2016-10-28 2017-02-15 安徽智瑞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充电桩管理方法
CN107040004A (zh) * 2016-02-04 2017-08-11 赵国良 自助式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107472065A (zh) * 2017-08-11 2017-12-15 浙江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 智能充电站
CN207282658U (zh) * 2017-07-24 2018-04-27 江西优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时间显示系统
CN108713281A (zh) * 2018-06-04 2018-10-26 深圳市奥星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提醒方法、设备提醒装置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16276A (ja) * 2014-12-12 2016-06-23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Daimler AG バッテリ保護装置
CN107040004A (zh) * 2016-02-04 2017-08-11 赵国良 自助式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106114269A (zh) * 2016-08-05 2016-11-16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车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394295A (zh) * 2016-10-28 2017-02-15 安徽智瑞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充电桩管理方法
CN207282658U (zh) * 2017-07-24 2018-04-27 江西优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时间显示系统
CN107472065A (zh) * 2017-08-11 2017-12-15 浙江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 智能充电站
CN108713281A (zh) * 2018-06-04 2018-10-26 深圳市奥星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提醒方法、设备提醒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5210A (zh) * 2019-08-07 2019-11-1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59930A (zh) * 2019-10-15 2021-04-16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2659930B (zh) * 2019-10-15 2024-02-23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3119796A (zh) * 2021-03-29 2021-07-1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云端稀疏充电数据的电动车剩余充电时间预测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4537A (zh) 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48188B (zh) 新能源汽车的预约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6183844B (zh) 车辆
US20120053900A1 (en) Estimating and Enhancing Residual Performance in an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08454433A (zh) 用于充放电系统的服务器、充放电系统和服务器控制方法
US11108261B2 (en) Supplementary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xiliary battery of eco-friendly vehicle
CN102664431B (zh) 一种适于远程控制充电过程的设备及方法
EP3068005B1 (en) Control devic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JP2011138767A5 (zh)
CN105305549A (zh) 电池充电装置和电池充电方法
CN108399578B (zh) 换电站服务能力预估方法和装置
CN110103764B (zh) 充电装置、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350281B1 (ko) 사용자, 셀 및 온도 인지 기능을 구비한 리튬-이온 배터리 충전 방법
CN109858653A (zh) 充电预约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74524A (zh)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76660A (zh) 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整车控制器、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6696739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
CN109861333A (zh) 充电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347147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
CN111204257A (zh) 用于电蓄能器的充电方法
CN109910669A (zh) 充电调控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29089A (zh) 充电调控系统、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39601A (zh)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和系统
CN109878368A (zh) 充电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23225A (zh) 充电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