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2266A - 一种大孔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孔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72266A
CN109772266A CN201711119087.4A CN201711119087A CN109772266A CN 109772266 A CN109772266 A CN 109772266A CN 201711119087 A CN201711119087 A CN 201711119087A CN 109772266 A CN109772266 A CN 109772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brid material
tpa
terephthalic acid
method described
mass per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190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72266B (zh
Inventor
张信伟
李�杰
王海洋
尹泽群
刘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11190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72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72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2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72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2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杂化材料,所述杂化材料的孔容为0.3~1.2 cm3/g,所述杂化材料由Cu、Ni、Zn、Al多元金属与复合配位剂组成,所述Cu元素以CuO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5%‑40%,所述Ni元素以NiO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30%,所述Zn元素以ZnO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30%,所述Al元素以Al2O3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30%,余量为复合配位剂,所述复合配位剂由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1,3,5‑苯三甲酸组成;所述杂化材料制备方法:通过同晶取代的方式将Zn、Ni和Al引入含Cu的杂化材料中。所述杂化材料具有出色的脱硫性能,脱硫率达到99%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大孔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孔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元金属大孔有机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鉴于柴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燃烧后含硫化合物的危害,以及社会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高度重视,世界各国纷纷制订出严格的燃油排放标准和新规定,并纷纷采取措施以提高燃油品质。以欧美柴油为例,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柴油中的硫含量标准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由2000年柴油中的硫含量欧III标准的350ppm降低到2005年采用的欧IV标准50ppm,再到2008年最新欧V标准硫含量低于10ppm无硫柴油。美国环保署(EPA)发表了柴油的低硫化规定,要求到2006年97%的柴油硫含量要降低到15ppm以下,在2010年要全部达到该规定限制的目标。近几年来,我国的车用柴油硫含量的标准也在不断升高。我国从2005年在部分地区开始执行欧标准,并且规定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要低于500ppm以下,2006年北京优先于全国达到柴油中的硫含量小于350ppm的欧III标准,2008年执行欧IV标准,在 2016年期待实行欧V标准。由此可见,我国燃油的硫标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并且存在标准先行和行动滞后的问题,在2014年初全国范围内的雾霆天气再次向人们敲起警钟,面对燃油的低硫化的趋势,我国的任务变的更为艰巨,迫切需要开发低硫及超低硫生产技术和相关的脱硫剂。
加氢脱硫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清洁油品生产技术,但存在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和耗氢量大等缺点。此外,为了达到更低含硫标准的要求,必将需要高压、高温以及活性更高的催化剂,这必然导致油品成本大幅上升。此外,传统的加氢脱硫技术对DBT 及其衍生物脱除效果差,且十六烷值损失大。鉴于加氢脱硫方法存在的不足,人们又开发了许多非加氢脱硫技术,包括萃取脱硫、氧化脱硫、吸附脱硫、生物脱硫技术等。与传统的加氢脱硫相比,吸附脱硫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脱硫方法,它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十六烷值损失较小、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及应用潜力。
目前国内柴油吸附脱硫才刚刚起步,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与通常柴油加氢脱硫相比,吸附脱硫具有操作简单、脱硫率高、耗氢量低、设备投资少、吸附剂价格较低、无污染、适合于深度脱硫等优点,有可能成为未来柴油深度、超深度脱硫的关键技术。高性能吸附剂是决定吸附脱硫能否成功实现的关键,这也是现在亟待突破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大孔杂化材料。
一种大孔杂化材料,所述杂化材料的孔容为0.3~1.2 cm3/g,优选为0.4~0.9cm3/g,所述杂化材料由Cu、Ni、Zn、Al多元金属与复合配位剂组成,所述Cu元素以CuO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5%-40%,优选为20%-40%,所述Ni元素以NiO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30%,优选为5%-20%,所述Zn元素以ZnO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30%,优选为5%-20%,所述Al元素以Al2O3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30%,优选为5%-20%,余量为复合配位剂,所述复合配位剂由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1,3,5-苯三甲酸组成,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1,3,5-苯三甲酸的摩尔比为(0.05~0.2)︰(0.05~0.5)︰1,优选为(0.1~0.15)︰(0.15~0.35)︰1。
上述大孔杂化材料在2θ=6.7°、7.4°、9.5°、11.6°、13.4°、14.5°、15°、16.5°、17.5°、19°、20.2°、23.4°、26°及29.3°等处出现特征衍射峰,其中以2θ=11.6°为基准(I11.6)时,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11.6为:I6.7/I11.6=10~50,I7.4/I11.6=5~50,I9.5/I11.6=10~50,I13.4/I11.6=10~50,I14.5/I11.6=5~30,I15/I11.6=5~30,I16.5/I11.6=5~50,I17.5/I11.6=10~40,I19/I11.6=5~50,I20.2/I11.6=5~30,I23.4/I11.6=1~30,I26/I11.6=1~30,I29.3/I11.6=5~30,优选为I6.7/I11.6=22~32,I7.4/I11.6=11~44,I9.5/I11.6=25~30,I13.4/I11.6=27~40,I14.5/I11.6=6~12,I15/I11.6=6~14,I16.5/I11.6=5~20,I17.5/I11.6=20~27,I19/I11.6=8~36,I20.2/I11.6=6~14,I23.4/I11.6=4~9,I26/I11.6=4~20,I29.3/I11.6=10~15。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大孔杂化材料制备方法:通过同晶取代的方式将Zn、Ni和Al引入含Cu的杂化材料中,保留了含Cu杂化材料的基本晶体结构;使金属离子、不同配位剂产生协同作用获得多元杂化材料。
一种大孔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将含有Cu、Zn、Ni、Al四种金属前驱体、复合配位剂、模板剂和巯基改性剂的三元溶剂晶化,晶化所得物料经洗涤、成型、干燥后制得杂化材料,所述三元溶液由水、乙二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三元溶剂中按重量计水为0.1~10wt%、乙醇为1~50wt%、余量为N,N-二甲基甲酰胺;优选水为1~5wt%、乙醇为10~30wt%、余量为N,N-二甲基甲酰胺。
上述方法中,所述加入的复合配位剂重量组成为:1~20wt%的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5~50wt%的对苯二甲酸、余量为1,3,5-苯三甲酸;优选为5~10wt%的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10~20wt%的对苯二甲酸、余量为1,3,5-苯三甲酸。
一种大孔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有Cu、Zn、Ni、Al的四种金属前驱体在40~50℃下完全溶解于三元溶剂中,将溶液的pH值调节为4~6;
(2)将复合配位剂、模板剂、巯基改性剂加入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将该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晶化;
(3)将晶化所得物料经洗涤、成型、干燥后,即可制得大孔杂化材料。
步骤(1)中,所述金属前驱体为相应的硝酸盐、硫酸盐、醋酸盐或氯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硝酸盐。
步骤(1)中,所述Cu前驱体、Ni前驱体、Zn前驱体、Al前驱体四种物质在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5~25wt%、1~20wt%、1~20wt%、1~10wt%,优选为10~15wt%、1~10wt%、1~10wt%、1~5wt%。
步骤(2)中所述模板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胺、聚乙二醇、明胶以及麦芽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所述模板剂在溶液中质量分数为0.1~10wt%,优选为0.1~2wt%。
步骤(2)中所述巯基改性剂为巯基乙酸、巯基乙酸甲酯、N,N-二甲基-3-巯基丙胺、3-巯基-1-丙醇和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巯基改性剂在溶液中质量分数为0.1~2wt%,优选为0.1~0.5 wt %。
步骤(2)中所述复合配位剂在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0~50wt%,优选为15~25wt%。
步骤(2)中所述晶化温度为80~200℃,优选为80~160℃;所述晶化时间为8~48小时,优选为8~24小时。
步骤(2)中所述干燥方式为真空干燥或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干燥,或者在空气气氛下干燥。所述干燥温度为80~220℃,优选为120~200℃。所述干燥时间为10~48小时,优选为12~24小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孔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优势在于:
(1)在合成过程中加入模板剂,使金属离子、配位剂围绕模板剂进行成核和生长,获得富含介孔结构的多元杂化材料,比较例1表明,不加模板剂制备的样品以微孔为主,不利于含硫化合物在孔内的传质,导致脱硫率较低;相比之下,介孔的存在,能提供更多有效的反应空间,可显著改善含硫化合物的扩散情况;结合巯基改性可显著提高杂化材料对含硫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实施例也证实,添加模板剂和巯基改性剂制备的样品具有较高的脱硫率。
(2)通过同晶取代的方式将Zn、Ni和Al引入含Cu的杂化材料中,保留了含Cu杂化材料的基本晶体结构;从比较例中可以看出,含Cu的杂化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脱硫能力,结合Ni、Zn的辅助脱硫作用,在多种金属的协同作用下,所得Cu-Ni-Zn-Al多元杂化材料具有出色的脱硫性能,脱硫率达到99%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10制备的杂化材料XRD谱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比较例1~4制备的杂化材料XRD谱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10制备的杂化材料平均孔径分布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比较例1~4制备的杂化材料平均孔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和效果,但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按硝酸铜、硝酸镍、硝酸锌、硝酸铝在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3.7wt%、4.1wt%、3.7wt%、3.2wt%,称取原料加入三元溶剂(水3 wt%-乙醇25 wt%-N,N-二甲基甲酰胺72wt%)中,在50℃下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调节溶液pH值为6;其次,加入0.23wt%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模板剂、加入0.11wt%的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巯基改性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三元复合配位剂(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9.0wt%-对苯二甲酸11.1wt%-均苯三甲酸79.9wt%)加入溶液中,迅速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后,将该溶液转入内衬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于100℃下晶化16h。晶化结束后,用丙酮洗涤产物5次,进行抽滤,将该滤饼经成型后置于190℃烘箱中,干燥24h。制得A1#样品,孔容为0.8 25cm3/g,XRD谱图(图1)中在2θ=6.5°、9.3°、11.4°、13.2°、14.5°、16.5°、17.5°、19.1°、20.2°、26°及29°等处出现特征衍射峰,其中以2θ=11.4°为基准时,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为列于表1中。平均孔径分布见图3。
实施例2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三元溶剂为水1 wt%-乙醇30 wt%-N,N-二甲基甲酰胺69wt%;模板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量为0.42%;巯基改性剂为巯基乙酸,用量为0.21%;晶化温度为120℃,晶化时间18h,干燥温度为160℃,干燥时间20h。制得A2#样品,孔容为0.817 cm3/g,XRD谱图、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平均孔径分布图分别列于图1、表1和图3中。
实施例3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三元溶剂为水5wt%-乙醇10wt%-N,N-二甲基甲酰胺85wt%;模板剂为十二胺,用量为0.89%;巯基改性剂为巯基乙酸甲酯,用量为0.45%;晶化温度为140℃,晶化时间12h,干燥温度为180℃,干燥时间16h。制得A3#样品,孔容为0.810cm3/g,XRD谱图、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平均孔径分布图分别列于图1、表1和图3中。
实施例4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三元溶剂为水2wt%-乙醇15wt%-N,N-二甲基甲酰胺83wt%;模板剂为聚乙二醇,用量为0.73%;巯基改性剂为N,N-二甲基-3-巯基丙胺,用量为0.36%;晶化温度为160℃,晶化时间8h,干燥温度为200℃,干燥时间12h。制得A4#样品,孔容为0.809 cm3/g,XRD谱图、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平均孔径分布图分别列于图1、表1和图3中。
实施例5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三元溶剂为水4wt%-乙醇20wt%-N,N-二甲基甲酰胺76wt%;模板剂为麦芽糊精,用量为1.14%;巯基改性剂为3-巯基-1-丙醇,用量为0.57%;晶化温度为80℃,晶化时间20h,干燥温度为170℃,干燥时间18h。制得A5#样品,孔容为0.804cm3/g,XRD谱图、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平均孔径分布图分别列于图1、表1和图3中。
实施例6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硝酸铜、硝酸镍、硝酸锌、硝酸铝在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2.9wt%、4.8wt%、6.0wt%、3.0wt%;三元复合配位剂为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8.1wt%-对苯二甲酸17.1wt%-均苯三甲酸74.8wt%;模板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量为0.16%;巯基改性剂为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用量为0.08%;制得A6#样品,孔容为0.824 cm3/g,XRD谱图、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平均孔径分布图分别列于图1、表1和图3中。
实施例7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硝酸铜、硝酸镍、硝酸锌、硝酸铝在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2.9wt%、6.2wt%、4.6wt%、3.0wt%;三元复合配位剂为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8.0wt%-对苯二甲酸12.9wt%-均苯三甲酸79.1wt%;模板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量为0.24%;巯基改性剂为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用量为0.12%;制得A7#样品,孔容为0.823 cm3/g,XRD谱图、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平均孔径分布图分别列于图1、表1和图3中。
实施例8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硝酸铜、硝酸镍、硝酸锌、硝酸铝在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2.0wt%、7.2wt%、7.1wt%、2.8wt%;三元复合配位剂为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7.0wt%-对苯二甲酸18.8wt%-均苯三甲酸74.2wt%;模板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量为0.37%;巯基改性剂为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用量为0.19%;制得A8#样品,孔容为0.820 cm3/g,XRD谱图、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平均孔径分布图分别列于图1、表1和图3中。
实施例9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硝酸铜、硝酸镍、硝酸锌、硝酸铝在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2.5wt%、6.8wt%、5.2wt%、2.9wt%;三元复合配位剂为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7.6wt%-对苯二甲酸14.4wt%-均苯三甲酸78wt%;模板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量为0.54%;巯基改性剂为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用量为0.27%;制得A9#样品,孔容为0.822 cm3/g,XRD谱图、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平均孔径分布图分别列于图1、表1和图3中。
实施例1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硝酸铜、硝酸镍、硝酸锌、硝酸铝在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2.5wt%、5.4wt%、6.6wt%、2.9wt%;三元复合配位剂为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7.7wt%-对苯二甲酸18.5wt%-均苯三甲酸73.8wt%;模板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量为0.77%;巯基改性剂为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用量为0.39%;制得A10#样品,孔容为0.815 cm3/g,XRD谱图、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平均孔径分布图分别列于图1、表1和图3中。
比较例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不加模板剂和巯基改性剂,制得B1#样品,孔容为0.315 cm3/g,XRD谱图、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平均孔径分布图分别列于图2、表1和图4中。
比较例2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不加Ni、Zn,制得单金属Cu杂化材料B2#样品,孔容为0.755 cm3/g,XRD谱图、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平均孔径分布图分别列于图2、表1和图4中。
比较例3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不加Zn,制得双金属Cu-Ni杂化材料B3#样品,孔容为0.784 cm3/g,XRD谱图、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平均孔径分布图分别列于图2、表1和图4中。
比较例4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不加Ni,制得双金属Cu-Zn杂化材料B4#样品,孔容为0.739 cm3/g,XRD谱图、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平均孔径分布图分别列于图2、表1和图4中。
表1 杂化材料特征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0
性能评价
对杂化材料的脱硫性能进行评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以硫含量500ppm的二苯并噻吩-正辛烷溶液为模型油,对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4制备的杂化材料进行吸附脱硫性能性价。评价条件为:常压、反应温度为35℃、剂油比1:5、静态吸附。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杂化材料的吸附脱硫反应结果

Claims (19)

1.一种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化材料的孔容为0.3~1.2 cm3/g,所述杂化材料由Cu、Ni、Zn、Al多元金属与复合配位剂组成,所述Cu元素以CuO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5%-40%,所述Ni元素以NiO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30%,所述Zn元素以ZnO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30%,所述Al元素以Al2O3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30%,余量为复合配位剂,所述复合配位剂由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1,3,5-苯三甲酸组成, 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1,3,5-苯三甲酸的摩尔比为(0.05~0.2)︰(0.05~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化材料的孔容为0.4~0.9 cm3/g,所述Cu元素以CuO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20%-40%,所述Ni元素以NiO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5%-20%,所述Zn元素以ZnO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5%-20%,所述Al元素以Al2O3计在杂化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5%-20%,所述复合配位剂由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1,3,5-苯三甲酸组成, 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1,3,5-苯三甲酸的摩尔比为(0.1~0.15)︰(0.15~0.3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化材料在2θ=6.7°、7.4°、9.5°、11.6°、13.4°、14.5°、15°、16.5°、17.5°、19°、20.2°、23.4°、26°和29.3°处出现特征衍射峰,其中以2θ=11.6°为基准(I11.6)时,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11.6为:I6.7/I11.6=10~50,I7.4/I11.6=5~50,I9.5/I11.6=10~50,I13.4/I11.6=10~50,I14.5/I11.6=5~30,I15/I11.6=5~30,I16.5/I11.6=5~50,I17.5/I11.6=10~40,I19/I11.6=5~50,I20.2/I11.6=5~30,I23.4/I11.6=1~30,I26/I11.6=1~30,I29.3/I11.6=5~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I11.6为:I6.7/I11.6=22~32,I7.4/I11.6=11~44,I9.5/I11.6=25~30,I13.4/I11.6=27~40,I14.5/I11.6=6~12,I15/I11.6=6~14,I16.5/I11.6=5~20,I17.5/I11.6=20~27,I19/I11.6=8~36,I20.2/I11.6=6~14,I23.4/I11.6=4~9,I26/I11.6=4~20,I29.3/I11.6=10~15。
5.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同晶取代的方式将Zn、Ni和Al引入含Cu的杂化材料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将含有Cu、Zn、Ni、Al四种金属前驱体、复合配位剂、模板剂和巯基改性剂的三元溶剂晶化,晶化所得物料经洗涤、成型、干燥后制得杂化材料,所述三元溶液由水、乙二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三元溶剂中按重量计水为0.1~10wt%、乙醇为1~50wt%、余量为N,N-二甲基甲酰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三元溶剂中按重量计水为1~5wt%、乙醇为10~30wt%。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的复合配位剂重量组成为:1~20wt%的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5~50wt%的对苯二甲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的复合配位剂重量组成为: 5~10wt%的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10~20wt%的对苯二甲酸。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杂化材料的具体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有Cu、Zn、Ni、Al的四种金属前驱体在40~50℃下完全溶解于三元溶剂中,将溶液的pH值调节为4~6;
(2)将复合配位剂、模板剂、巯基改性剂加入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将该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晶化;
(3)将晶化所得物料经洗涤、成型、干燥后,即可制得杂化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属前驱体为相应的硝酸盐、硫酸盐、醋酸盐或氯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Cu前驱体、Ni前驱体、Zn前驱体、Al前驱体四种物质在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5~25wt%、1~20wt%、1~20wt%、1~10wt%。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模板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胺、聚乙二醇、明胶、麦芽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模板剂在溶液中质量分数为0.1~10wt%。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模板剂在溶液中质量分数为0.1~2wt%。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巯基改性剂为巯基乙酸、巯基乙酸甲酯、N,N-二甲基-3-巯基丙胺、3-巯基-1-丙醇和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巯基改性剂在溶液中质量分数为0.1~2wt%。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改性剂为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巯基改性剂在溶液中质量分数为0.1~0.5 wt %。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复合配位剂在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0~50wt%。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晶化温度为80~200℃;所述晶化时间为8~48小时。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干燥温度为80~220℃,所述干燥时间为10~48小时。
CN201711119087.4A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大孔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772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9087.4A CN109772266B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大孔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9087.4A CN109772266B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大孔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2266A true CN109772266A (zh) 2019-05-21
CN109772266B CN109772266B (zh) 2022-04-05

Family

ID=66494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19087.4A Active CN109772266B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大孔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7226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5856A (zh) * 2008-05-23 2009-11-25 安徽大学 具有单级或多级孔道结构的纳米孔洞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
CN104492489A (zh) * 2014-12-16 2015-04-08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4576A (zh) * 2016-04-15 2016-08-24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CuZn 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为前驱体的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22143A (zh) * 2015-11-03 2017-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杂化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201645A (zh) * 2017-04-28 2017-09-26 东华大学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碳纳米纤维复合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5856A (zh) * 2008-05-23 2009-11-25 安徽大学 具有单级或多级孔道结构的纳米孔洞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
CN104492489A (zh) * 2014-12-16 2015-04-08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2143A (zh) * 2015-11-03 2017-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杂化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884576A (zh) * 2016-04-15 2016-08-24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CuZn 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为前驱体的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201645A (zh) * 2017-04-28 2017-09-26 东华大学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碳纳米纤维复合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2266B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4904B (zh) 一种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制备和应用
CN101940908B (zh) 一种轻质油品超深度吸附脱硫剂及其用途
CN103657672B (zh) 层状结构超深度加氢脱硫多金属本体催化剂及制备和应用
WO2020103919A1 (zh) 一种多金属非负载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47493A (zh) 一种封装金属纳米颗粒的纯硅s-1分子筛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199935A (zh) 一种钛铝复合氧化物载体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3381353B (zh) 一种粘土基汽油脱硫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01327419B (zh) 一种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N109778285A (zh) 一种铝合金中高温无镍封孔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81400A (zh) 一种h-三氧化钼/双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622143B (zh) 一种杂化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772266A (zh) 一种大孔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9332A (zh) 提纯二烷基硫醚的方法
CN103801316B (zh) 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1988155B (zh) 一种湿法炼锌净化除钴用复合添加剂
CN108236965A (zh) 一种改性的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1344A (zh) 一种加氢催化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861630B (zh) 一种硫化物的靶向锚定分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067188A (zh) 一种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1457A (zh) 一种用于汽油脱硫醇活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801343B (zh) 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9261153A (zh) 一种负载型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54476A (zh) 甲醇合成催化剂的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60317B (zh)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9102A (zh) 小流域黑臭水体修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7

Address after: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after: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Patentee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before: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SINOPEC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