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1334A - 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方法以及矿物质水机、苏打水机和加药罐 - Google Patents

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方法以及矿物质水机、苏打水机和加药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1334A
CN109761334A CN201910092802.2A CN201910092802A CN109761334A CN 109761334 A CN109761334 A CN 109761334A CN 201910092802 A CN201910092802 A CN 201910092802A CN 109761334 A CN109761334 A CN 109761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olute
solution
main line
looped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28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修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0928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1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1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1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包括主管路、副管路以及混合管路;主、副管路上游引入基液,下游连接混合管路;主、副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和主管路控制阀,以及副管路流量计和副管路控制阀,溶质液制取机构设置在副管路上,溶质混杂于固态不可完全溶解物中时,采取过滤溶出法获得溶质液,溶质为固态可完全溶解物时,采取饱和溶液制取法获得溶质液,当所需溶液浓度较低,对饱和溶液稀释获得溶质液,然后通过控制主、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控制主、副管路的混合比例,最后将溶质液与基液由主管路和副管路的出口汇聚于混合管路,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基于该装置产出的溶液的浓度能让用户自定义设置,并且产出的溶液的浓度持续稳定。

Description

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方法以及矿物质水机、苏打水机和 加药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一种矿物质水机,一种苏打水机,一种加药罐,以及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市面上的天然矿物质水和天然苏打水,由于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苏打成份,已经被医学界证实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然而市场上许多净水器产品,比如超滤净水器、RO反渗透净水器等,并不能产出类似天然矿物质水和天然苏打水等高品质饮用水,即便是有些净水设备可以产出含有天然矿物质的饮用水,但是该产品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水中含有的天然矿物质成份会逐渐减少,而且用户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定义设置体现矿物质含量的PH值大小,总体来讲用户体验并不理想。另外,市面上的一些苏打水机,是向水中添加二氧化碳气,使得生产出的苏打水呈酸性,虽然在饮用当时能够带来爽快的口感,但是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不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制得的矿物质水中的矿物质含量不能让用户自定义设置,不能实现给消费者提供矿物质含量持续稳定的优质矿物质水的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矿物质水机、一种苏打水机,以及一种加药罐和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包括:控制器、主管路、副管路、混合管路以及溶质液制取机构;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副管路的出口汇聚于所述混合管路的入口;
所述主管路上游引入基液,在所述主管路上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和主管路控制阀,所述主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主管路中所述基液的流速,并将所述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副管路上游引入所述基液,在所述副管路上设置有所述溶质液制取机构,副管路流量计、副管路控制阀;
所述溶质液制取机构用于按照溶质的状态制成对应的溶质液,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副管路中所述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所述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以在混合溶液流经所述混合管路后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可选的,所述溶质的状态包括:
当溶质混杂于固态不可完全溶解物当中时,则采用过滤溶出法制取所述溶质液,并依据所述基液和所述溶质液的PH值来控制所述溶质液和所述基液的添加比例,从而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当溶质是固态可完全溶解状态时,则采用饱和溶液制取法制取所述溶质液,并控制所述基液和所述溶质液的添加比例,从而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溶质是固态可完全溶解状态,且所需溶液浓度较低,则需要将制成的饱和溶液按比例进行稀释得到所述溶质液,并控制所述基液和所述溶质液的添加比例,从而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可选的,所述溶质液制取机构包括:溶质溶出机构和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
所述溶质溶出机构用于向流经所述副管路的所述基液中溶解释放混杂于固态不可完全溶解物中的溶质;相应的,所述溶质溶出机构与所述副管路连通,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溶质溶出机构的溶质液的流速,并将该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用于将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制成饱和溶液;或者,当所需溶液浓度较低时,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用于将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制成饱和溶液,并对所述饱和溶液进行稀释;
相应的,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与所述副管路连通,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流出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的溶质液的流速,并将该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可选的,在所述溶质溶出机构的下游位置,还设置有第一PH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溶质溶出机构释放所述溶质后所述副管路中的所述溶质液的第一PH值,并将所述第一PH值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PH传感器和第三PH传感器;
所述第二PH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混合管路的下游位置,用于测量流经所述混合管路的所需浓度的溶液的第二PH值,并将所述第二PH值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第三PH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副管路的上游位置处,用于测量进入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副管路的所述基液的第三PH值,并将所述第三PH值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的步骤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PH值和所述第三PH值。
可选的,述控制器利用所述第二PH值进行控制的过程包括:
在控制器内预先设定所需浓度的溶液的PH目标值;
在控制过程中,将所述第二PH值与所述PH目标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负反馈控制。
可选的,所述溶质溶出机构包括滤瓶外壳和溶质滤芯;其中,所述溶质滤芯为包含所需溶质的固态不可完全溶解物质制成。
可选的,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包括:制取罐、制取罐注水管以及制取罐出水管;
所述制取罐能够被加入所述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所述制取罐通过所述制取罐注水管与所述副管路上游连通,用于将所述副管路上游的所述基液输送到所述制取罐中,并结合所述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所述制取罐通过所述制取罐出水管与所述副管路的下游连接,将制取获得的所述饱和溶液输送至所述副管路中。
可选的,当所需溶液浓度较高时,制取的饱和溶液无需稀释,此时所述制取罐为两个,且并列设置;
所述制取罐注水管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制取罐,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将所述基液输送至对应的所述制取罐中;
所述制取罐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电磁阀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制取罐,通过控制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将所述饱和溶液输送至所述副管路中。
可选的,当所需溶液浓度较低时,制取的饱和溶液需要一次稀释,此时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还包括:稀释罐、稀释罐注水管和稀释罐出水管;
所述制取罐通过所述制取罐出水管与所述稀释罐连接,用于将制取获得的所述饱和溶液输送至所述稀释罐中;所述稀释罐通过所述稀释罐注水管与所述副管路上游连通,用于将所述副管路上游的所述基液输送到所述稀释罐中,并结合所述饱和溶液形成稀释后的所述溶质液;所述稀释罐通过所述稀释罐出水管与所述副管路的下游连接,将制取获得的所述溶质液输送至所述副管路中。
可选的,所述制取罐为一个,稀释罐为两个,且并列设置;
所述稀释罐注水管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稀释罐,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将所述基液输送至对应的所述稀释罐中;
所述制取罐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电磁阀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稀释罐,通过控制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将所述饱和溶液输送至对应的所述稀释罐中;
所述稀释罐出水管通过第三三通电磁阀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稀释罐,通过控制所述第三三通电磁阀将所述溶质液输送至所述副管路中。
可选的,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还包括:多级稀释罐,每级的稀释罐串接设置在所述制取罐和并列的两个稀释罐之间;且每级的稀释罐对应连接有所述稀释罐注水管,用于将所述副管路上游的所述基液输送至对应的每级稀释罐中;
其中,与所述制取罐连接的初级稀释罐通过所述制取罐出水管将所述饱和溶液输送至所述初级稀释罐中;各级之间的稀释罐通过所述稀释罐出水管串接;倒数第二级稀释罐出水管与并列的两个终级稀释罐注水管通过一个三通电磁阀连接,以将倒数第二级稀释罐稀释后的溶液输送至并列的两个终级稀释罐中,两个终级稀释罐出水管再通过一个三通电磁阀与副管路下游连接。
可选的,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还包括: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电磁开关阀和自吸水泵;
在所述稀释罐注水管上设置有所述电磁开关阀和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测量所述稀释罐注水管中所述基液的流量,并将所述基液的流量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自吸水泵设置在所述制取罐的制取罐出水管的吸水端或所述多级稀释罐的稀释罐出水管的吸水端,用于将所述饱和溶液或稀释后的溶液输送至对应的稀释罐中;
所述第二流量计设置在所述制取罐的制取罐出水管上或所述多级稀释罐的稀释罐出水管上,用于测量所述饱和溶液的流量或稀释后的溶质液的流量,并将对应的流量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控制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内电磁开关阀的开闭,以及控制所述自吸水泵的启停。
可选的,还包括:高位水位传感器和低位水位传感器;
所述高位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制取罐的内部的顶部位置和/或所述稀释罐内部的顶部位置,用于测量所述饱和溶液和/或所述稀释溶液的水位,以确定所述制取罐和/或所述稀释罐内的水位上限;
所述低位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制取罐的内部的底部位置和/或所述稀释罐内部的底部位置,用于测量所述饱和溶液和/或所述稀释溶液的水位,以确定饱和溶液制取罐和/或稀释罐内的水位下限。
可选的,还包括: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低于所述低位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制取罐的内部,用于测量所述饱和溶液的温度。
可选的,还包括:电机和搅拌叶片,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制取罐的罐体上,并通过所述电机的连接轴带动设置在所述制取罐中的所述搅拌叶片旋转,以加快获取所述饱和溶液的速度。
可选的,还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以及第一三通管件和第二三通管件;
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副管路的上游位置通过所述第一三通管件连通于同一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一三通管件分别将所述基液输送至所述副管路和所述主管路中;
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副管路的下游位置通过所述第二三通管件连通于所述混合管路;
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混合管路的下游位置,并通过所述混合管路经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所需浓度的溶液。
可选的,所述混合管路具有溶液混合稳定管路,所述溶液混合稳定管路呈回形或环形,以使所需溶液混合均匀。
本申请还申请了一种矿物质水机,包括:控制器、主管路、副管路以及混合管路;第一PH传感器、第二PH传感器、第三PH传感器;在所述主管路上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和主管路控制阀;在所述副管路上设置有溶质溶出机构、所述第一PH传感器、副管路流量计、副管路控制阀;
在进水口引入的基液为经过RO净水机产出的纯净水;
所述矿物质水机的进水口上设置有所述第三PH传感器,测量进入所述进水口后所述基液的第三PH值,将所述第三PH值反馈给所述控制器;并将所述基液输送至所述溶质溶出机构的上游位置,并将所述基液输送至所述主管路中;
所述主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主管路中所述基液的流速,并将所述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溶质溶出机构用于向流经所述副管路的所述基液中释放天然矿物质;所述第一PH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溶质溶出机构的下游位置,用于测量所述溶质溶出机构释放矿物质后所述副管路中溶质液的第一PH值,并将所述第一PH值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副管路中所述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所述溶质液的流速的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主管路和副管路共同连通所述混合管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以在所述混合管路中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在所述混合管路的下游位置设置有所述第二PH传感器,所述第二PH传感器用于测量流经所述混合管路的所需浓度的溶液的第二PH值,并将所述第二PH值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所需浓度的溶液从所述矿物质水的出水口输出。
本申请还申请了一种苏打水机,包括:控制器、主管路、副管路和混合管路;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副管路的出口汇聚于所述混合管路的入口;所述主管路上游引入基液,所述基液为矿物质水;
在所述主管路上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和主管路控制阀,所述主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主管路中基液的流速,并将所述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副管路上游引入基液,在所述副管路上设置有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副管路流量计、副管路控制阀;
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用于制取溶质液,所述溶质液中的溶质为食品级小苏打;
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流出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的所述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所述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包括一个制取罐和两个并联的稀释罐,制取罐的出水管与稀释罐的溶质液进水管有一个三通电磁阀相连;
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中的制取罐用于制取饱和小苏打溶液,并对所述饱和小苏打溶液进行稀释形成一定浓度的溶质液;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流出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的所述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所述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以在所述混合管路获得与天然苏打水所含小苏打成份相同的富含矿物质的苏打水。
本申请还申请了一种加药罐,包括:控制器、主管路、副管路和混合管路;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副管路的出口汇聚于所述混合管路的入口;
所述主管路上游引入基液,在所述主管路上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和主管路控制阀,所述主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主管路中基液的流速,并将所述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副管路上游引入基液,在所述副管路上设置有加药罐装置、副管路流量计、副管路控制阀;
所述加药罐装置用于向其内部添加固态可完全溶解药物,并制取饱和溶液,所述饱和溶液即为溶质液,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流出所述加药罐装置的所述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所述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为保证供给饱和溶液的连续性,加药装置为并联的两个饱和溶液制取罐,饱和溶液制取罐的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与副管路上游连接,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将所述副管路上游的所述基液输送到对应的所述制取罐中,并结合所述固态可完全溶解药物形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制取罐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电磁阀与副管路下游连接,通过控制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将对应的制取罐制取获得的所述饱和溶液输送至所述副管路中;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以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本申请还申请了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PH传感器测量副管路中溶质液的第一PH值,并将所述第一PH值反馈给控制器;
主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主管路中基液的流速,以及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副管路中所述溶质液的流速,并分别对应将所述溶质液的流速、所述基液的流速的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处理;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以在混合管路中得到所需溶液。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PH传感器测量流经所述混合管路的溶液的第二PH值,并将所述第二PH值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的步骤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PH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包括:主管路、副管路以及混合管路;主、副管路上游引入基液,下游连接混合管路;主、副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和主管路控制阀,以及副管路流量计和副管路控制阀,溶质液制取机构设置在副管路上,当溶质为固态不可完全溶解物时,采取过滤溶出法获得溶质液,当溶质为固态可完全溶解物时,采取饱和溶液制取法获得溶质液,当所需溶液浓度较低,对饱和溶液稀释获得溶质液,然后通过控制主、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控制主、副管路的混合比例,最后将溶质液与基液由主管路和副管路的出口汇聚于混合管路,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基于该装置产出的溶液的浓度能让用户自定义设置,并且产出的溶液的浓度持续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溶质溶出机构在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溶质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在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中的多个制取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中的制取罐和稀释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中的稀释罐为多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中的混合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矿物质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苏打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药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其中,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100,主管路1,主管路流量计11、主管路控制阀12;副管路2,副管路流量计21、副管路控制阀22;混合管路3,溶液混合稳定管路31;溶质液制取机构4,溶质溶出机构5,第一PH传感器51,第二PH传感器52,第三PH传感器53,滤瓶外壳54、溶质滤芯55;
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增压泵60,制取罐61,电机611、搅拌叶片612、高位水位传感器613、低位水位传感器614、水温传感器615、投料口616;制取罐注水管63,基液电磁开关阀631;制取罐出水管64,第二流量计641、自吸水泵642;稀释罐62,通气孔621;稀释罐注水管65,第一流量计651、电磁开关阀652;第一三通电磁阀66,第二三通电磁阀67,第三三通电磁阀68,稀释罐出水管69,第一三通管件7,第二三通管件8,进水口9,出水口10,第三三通管件20;矿物质水机200,苏打水机300,加药罐400,加药罐装置40。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具体实施例一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10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100包括:控制器(未示)、主管路1、副管路2;混合管路3以及溶质液制取机构4;主管路1和副管路2的出口汇聚于混合管路3的入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管路1和副管路2的共同采用一个进水口9引流基液;其中,为了使得基液能够从同一个进水口9分别流到主管路1和副管路2中,则在主管路1和副管路2的上游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三通管件7,继而能够使主管路1的上游引入基液,副管路2上游引入基液。当然,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主管路1和副管路2可以分别对应各自的进水口9,只要能够实现将基液对应引流到主管路1和副管路2中的结构,均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要保护的范围。
进一步的,在主管路1上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11和主管路控制阀12;对应于上述,进水口9通过第一三通管件7将基液输送至主管路1中,继而,主管路流量计11用于测量主管路1中基液的流速,并将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相对应的,在副管路2上设置有副管路流量计21、副管路控制阀22;对应于上述,进水口9通过第一三通管件7将基液输送至副管路2中;且在副管路2上设置有溶质液制取机构4,溶质液制取机构4用于按照溶质的状态,并结合对应的方法,制成对应的溶质液;继而,副管路流量计21测量副管路2中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以在混合溶液流经混合管路3后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其中,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大小决定了对应溶液的添加比例,进而可以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溶质的状态包括:当溶质混杂于固态不可完全溶解物质当中时,则采用过滤溶出法制取溶质液,并依据基液和溶质液的PH值来控制溶质液和基液的添加比例,从而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当溶质是固态可完全溶解状态时,则采用饱和溶液制取法制取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即为溶质液,并控制基液和溶质液的添加比例,从而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当溶质是固态可完全溶解状态时,且所需溶液浓度较低,则需要将制成的饱和溶液按比例进行稀释得到溶质液,并控制基液和溶质液的添加比例,从而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相对应的,为了能够在不同的溶质状态下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副管路2上设置的溶质液制取机构4,具体包括溶质溶出机构5和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
具体的,溶质溶出机构5用于向流经副管路2的基液中释放混杂于固态不可完全溶解物中的溶质,从而获得到溶质液;相应的,溶质溶出机构5与副管路2连通,副管路流量计21测量溶质溶出机构5的溶质液的流速,并将该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用于将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制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即为溶质液;或者,当所需溶液浓度较低时,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用于将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制成饱和溶液,并对饱和溶液进行稀释,从而形成溶质液;相应的,以上不论是将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制成饱和溶液或者是进一步将饱和溶液进行稀释,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均与副管路2连通,将对应制成的溶质液输送至副管路2中,从而副管路流量计21测量流出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的溶质液的流速,并将该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为了清楚地说明两种状态下的溶质所能够得到对应的所需浓度的溶液,以下将通过两个实施例分别对溶质溶出机构5和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进行解释说明。
其中,对应于上述,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溶质溶出机构5用于向流经副管路2的基液中释放溶质,并依据基液和溶质液的PH值来控制溶质液和基液的添加比例,从而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即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100通过控制器分别依据主管路1测量的基液流速、副管路2中测量的溶质液流速、基液PH值、溶质液PH值,以及设定的目标PH值,再通过控制系统对主管路和副管路上的开关阀的开度进行控制操作,从而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溶质溶出机构5包括滤瓶外壳54和溶质滤芯55;且滤瓶外壳54为密闭可拆卸结构(在需要更换滤芯时可打开更换滤芯),溶质滤芯为固态不可完全溶解物质制成,溶质混杂于不可完全溶解物质之中,且溶质滤芯55能够更换。可以理解的是,基液流经溶质溶出机构5,溶质被溶解释放,从而得到所需溶质液。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制取溶质液,只要是采取滤瓶滤芯结构将溶质溶解释放到管路中的方式均是本实施例所要保护的范围。
其中,为了充分的获知基液的PH值以及溶质液PH值,则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第一PH传感器51、第二PH传感器52和第三PH传感器53;具体的,第一PH传感器51设置在溶质溶出机构5的下游位置,以用于测量副管路2中的溶质液的第一PH值,并将第一PH值反馈给控制器;进一步的,副管路流量计21测量副管路2中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相对应的,主管路流量计11测量主管路1中基液的流速,并将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以在混合溶液流经混合管路3后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进一步的,基于主管路1中对应有基液,副管路2中对应有溶质液后,主管路1和副管路2需要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后才能获得本申请所需浓度的溶液,所以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主管路1和副管路2的出口汇聚于混合管路3的入口,即主管路1和副管路2共同连通混合管路3,使得基液和溶质液汇聚到混合管路3中。其中,主管路1和副管路2的下游位置通过第二三通管件8连通于混合管路3;出水口10设置于混合管路3的下游位置,并通过混合管路3经出水口10流出所需浓度的溶液。
其中,为了使得到的所需浓度的溶液满足要求,则在混合管路3的下游位置设置有第二PH传感器52,用于测量流经混合管路3的所需浓度的溶液的第二PH值,并将第二PH值反馈给控制器。也就是说,第二PH传感器52是用来校准所需浓度的溶液的PH值的,根据第二PH传感器52的测量值与设定的PH目标值进行对比,如果有差异,则需要调整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反之不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利用第二PH值进行控制的过程包括:预先设定所需溶液的PH目标值;在控制过程中,将第二PH值与PH目标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负反馈控制。其中,负反馈控制即为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例如,当第二PH传感器52获得的流经混合管路3的溶液的第二PH值较小,则控制器会对应控制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使得重新获得的第二PH值达到PH目标值。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基液和溶质液汇聚到混合管路3时,混合的更加充分,则混合管路3具有溶液混合稳定管路31,如图8所示,溶液混合稳定管路31呈回形或环形,这是由于主管路1和副管路2将两种溶液混合后不会马上混合均匀稳定,经过述溶液混合稳定管路31后,由于混合溶液经过多次垂直弯折回转,混合的溶液经过多次垂直管壁的撞击,流出混合管路3以后,可以使所需溶液混合均匀。
且对应于前述,主管路1和副管路2的通过第一三通管件7共同采用一个进水口9引流基液,为了获取基液的PH值,第三PH传感器53设置在主管路1和副管路2的上游位置处,用于测量进入主管路1和副管路2的基液的第三PH值,并将第三PH值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的步骤中,信息包括第二PH值和第三PH值;继而,控制器通过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以在混合溶液流经混合管路3后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也就是说,溶质溶出机构5依据基液和溶质液的PH值、以及基液和溶质液的流速信息来控制溶质液和基液的添加比例,即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是由上述各个PH传感器配合,以及主管路流量计11和副管路流量计21完成的;且第一PH传感器51、第二PH传感器52、第三PH传感器53仅在运行溶质溶出机构5的时候共同工作。
综上,由于控制器获取了主管路1中基液的流速信息、副管路2中溶质液的第一PH值和流速信息,混合管路3的溶液的第二PH值以及初始阶段获取的进入进水口9后基液的第三PH值;所以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以在混合管路3中得到所需溶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在主管路1上设置的主管路流量计11和主管路控制阀12二者的连接位置是可以互换的,即第一PH传感器51的下游位置可以连接主管路流量计11或是主管路控制阀12,其连接形式并不影响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所要保护的范围;同理,副管路2上设置的副管路流量计21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位置也是可以互换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包括:主管路1、副管路2以及混合管路2;主、副管路上游引入基液,下游连接混合管路3;主、副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11和主管路控制阀12,以及副管路流量计21和副管路控制阀22,溶质溶出机构5设置在副管路上,然后通过控制主、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控制主、副管路的混合比例,最后将溶质液与基液由主管路1和副管路2的出口汇聚于混合管路3,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基于该装置产出的溶液的浓度能让用户自定义设置,并且产出的溶液的浓度持续稳定。
具体实施例二
现通过第二实施例解释说明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添加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对应于上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用于制取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的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即为溶质液;或者对饱和溶液按比例进行稀释制成溶质液,并将溶质液和基液按照设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以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具体的,如图4所示,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与副管路2连通,副管路流量计21测量流出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的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相对应的,主管路流量计11测量主管路1中基液的流速,并将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继而,控制器通过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以在混合溶液流经混合管路3后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以下分别对所需溶液浓度的不同,分三种情况加以说明:
当所需溶液浓度较高时,无需稀释;当所需溶液浓度较低时,需要一级稀释;当所需溶液浓度非常低时,需要多级稀释;并分别对三种溶质液所对应的结构进行解释说明,在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制取饱和溶液时,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包括:制取罐61、制取罐注水管63以及制取罐出水管64。
具体的,制取罐注水管63与副管路2上游的连接,并连接于制取罐61,从而将副管路2上游的基液输送到制取罐61中;其中,为了配合控制器控制基液流量,还在制取罐注水管63上设置有基液电磁开关阀631(可结合图6所示)。制取罐61能够被加入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进而形成饱和溶液。制取罐61通过制取罐出水管64与副管路2的下游连接,从而将制取获得的饱和溶液输送至副管路2中。其中,形成的饱和溶液即为溶质液,副管路流量计21测量流出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的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相对应的,主管路流量计11测量主管路1中基液的流速,并将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继而,控制器通过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以在混合溶液流经混合管路3后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进一步的,在溶质液形成后,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将溶质液向副管路2下游位置移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设置有增压泵60,增压泵60设置在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的下游位置,用以获得与主管路混合所需足够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投入至制取罐61中,则在制取罐61上设置有投料口616,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能够从投料口616投进至制取罐61中;投料口616上还设置有密封盖(未示),密封盖用于保证制取罐61的密封,不会使其它的杂质进入到制取罐61中。其中,为了缩短饱和溶液的成型时间,则在制取罐61外部的罐体上设置有电机611,电机611通过其连接轴与设置在制取罐61中的搅拌叶片612连接,电机611的连接轴带动搅拌叶片612旋转,以尽快获取饱和溶液。
其中,为了保证持续向副管路2中引流饱和溶液,则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制取罐61并联交替工作。如图5所示,两个制取罐61并别设置,两个制取罐61的制取罐注水管63由第一三通电磁阀66连接于副管路2(的上游),通过控制第一三通电磁阀66将基液输送至对应的制取罐61中;两个制取罐61的制取罐出水管64由第二三通电磁阀67连接于副管路2的下游,通过控制第二三通电磁阀67将对应的制取罐61中的饱和溶液输送至副管路2中。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制取罐61的数量还可以是其它,只要能够为副管路2中持续引流饱和溶液均是本实施例所要保护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制取罐61及时交替工作,则需要准确的获知制取罐61中饱和溶液的计量,即需要获知饱和溶液在制取罐61中的下限容量,以提醒控制器及时补充基液和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防止制取罐61中因为缺少液体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具体为,在制取罐61的内部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低位水位传感器614,当饱和溶液到达低位水位传感器614的感应水位时,则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三通电磁阀67开始引流另一个制取罐61中的饱和溶液,并及时对制取罐61进行饱和溶液的补充。同样的,还需要获知饱和溶液在制取罐61中的上限容量,以提醒控制器及时停止基液和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的补充,防止制取罐61中因为液体太满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具体为,在制取罐61的内部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高位水位传感器613,当引入制取罐61的基液达到水位上限时,则停止引入基液,开始启动搅拌电机制取饱和溶液;高位水位传感器613和低位水位传感器614相互配合,以实现对应的制取罐61中的饱和溶液时刻处于充足状态,也实现了制取罐61的交替工作,提高了所需溶液的制取效率。
饱和溶液的浓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控制更加精确,则在制取罐61中设置有水温传感器615;水温传感器615用于测量饱和溶液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反馈给控制器,用于精确测算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其中,水温传感器615低于低位水位传感器614设置。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获取不同浓度的所需溶液,则可以对形成的饱和溶液进行稀释;相应的,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还设置有稀释罐62、稀释罐注水管65和稀释罐出水管69。
具体的,如图6所示,制取罐61通过制取罐出水管64与稀释罐62连接,用于将制取获得的饱和溶液输送至稀释罐62中;稀释罐62通过稀释罐注水管65与副管路2上游连通,从而将副管路2上游的基液输送到稀释罐62中,并结合饱和溶液形成稀释后的溶质液;稀释罐62通过稀释罐出水管69与副管路2的下游连接,从而将制取获得的溶质液输送至副管路2中;继而,结合图4所示,副管路流量计21测量流出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的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相对应的,主管路流量计11测量主管路1中基液的流速,并将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继而,控制器通过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以在混合溶液流经混合管路3后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基液和溶质液汇聚到混合管路3时,混合的更加充分,则混合管路3具有溶液混合稳定管路31,如图8所示,溶液混合稳定管路31呈回形或环形,这是由于主管路1和副管路2将两种溶液混合后不会马上混合均匀稳定,经过述溶液混合稳定管路31后,由于混合溶液经过多次垂直弯折回转,混合的溶液经过多次垂直管壁的撞击,流出混合管路3以后,可以使所需溶液混合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制取罐61在制取完饱和溶液后,通过制取罐出水管64将制取获得的饱和溶液输送至稀释罐62中;又通过稀释罐注水管65将副管路2中的基液输送到稀释罐62中,并结合饱和溶液形成稀释后的溶质液。其中,为了形成的溶质液为所需配比,则在稀释罐注水管65上设置有电磁开关阀652和第一流量计651,第一流量计651测量稀释罐注水管65中基液的流速,并将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对应的,在制取罐出水管64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641,用于测量饱和溶液的流速,并将饱和溶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控制电磁开关阀652的开度,从而在制取罐出水管64中控制饱和溶液的流量,在稀释罐注水管65中控制对应的基液的流量,进而在稀释罐62中匹配合适配比的溶质液。
其中,如图6所示,基于制取罐注水管63和稀释罐注水管65的采用一个副管路2引流基液,为了使基液能够从副管路2分别流到制取罐61和稀释罐62中,则在制取罐注水管63和稀释罐注水管65的上游位置处设置有第三三通管件20,即制取罐注水管63和稀释罐注水管65的上游位置通过第三三通管件20连通于副管路2,从而将一个副管路2中的基液分别引流到制取罐61和稀释罐62中。
基于稀释罐62是获取副管路2中的基液以及制取罐61中的饱和溶液,所以对于制取罐61中饱和溶液的形成不再进行重复说明。
同样的,其中,为了保证持续向副管路2中引流稀释后的溶质液,则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稀释罐62并联交替工作。如图6所示,两个稀释罐62并列设置;两个稀释罐62的稀释罐注水管65连接于副管路2(的上游),稀释罐注水管65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66分别连接对应的稀释罐62,通过控制第一三通电磁阀66将基液输送至对应的稀释罐62中;制取罐出水管64通过第二三通电磁阀67分别连接对应的稀释罐62,通过控制第二三通电磁阀67将饱和溶液输送至对应的稀释罐62中;两个稀释罐62的稀释罐出水管69由第三三通电磁阀68连接于副管路2的下游,通过控制第三三通电磁阀68将对应的制取罐61中的溶质液输送至副管路2中。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稀释罐62的数量还可以是其它,只要能够为副管路2中持续引流溶质液均是本实施例所要保护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稀释罐62及时交替工作,则需要准确的获知稀释罐62中溶质液的计量,即需要获知溶质液在稀释罐62中的下限容量,以提醒控制器及时补充基液和饱和溶液,防止稀释罐62中因为缺少液体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具体为,在稀释罐62的内部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低位水位传感器614,当溶质液到达低位水位传感器614的感应水位时,则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三三通电磁阀68开始引流另一个稀释罐62中的溶质液,并及时对该稀释罐62进行溶质液的补充。同样的,还需要获知溶质液在稀释罐62中的上限容量,以提醒控制器及时停止基液和饱和溶液的补充,防止稀释罐62中因为液体太满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具体为,在稀释罐62的内部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高位水位传感器613,当溶质液到达高位水位传感器613的感应水位时,则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三通电磁阀66将基液引流到另一个稀释罐62中,并控制第二三通电磁阀67将饱和溶液引流到另一个稀释罐62中;高位水位传感器613和低位水位传感器614相互配合,以实现对应的稀释罐62中的溶质液时刻处于充足状态,也实现了稀释罐62的交替工作,提高了所需溶液的制取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高位水位传感器613和低位水位传感器614可以单独只设置在制取罐61中,或者只设置在稀释罐62中,且高位水位传感器613和低位水位传感器614的设置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定,其设置的具体位置也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罐体中液体容量充足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将制取罐61中的饱和溶液快速的输送至稀释罐62中,则在制取罐出水管64的吸水端设置有自吸水泵642,且自吸水泵642的位置低于制取罐61中的低位水位传感器614,从而能够将制取罐61中的饱和溶液吸取的更加彻底;当然,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控制自吸水泵642的启停,从而使得稀释罐62能够得到对应的饱和溶液。
同样的,考虑到稀释罐62中的溶液会发生反应,则会伴随产生一定的热量,为了更好地保证稀释罐62使用安全,也为了更好地制取稀释溶液后形成溶质液,则在稀释罐62中设置有水温传感器615;水温传感器615用于测量稀释溶液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获取更低浓度的溶液,则设置有多级稀释罐,该多级稀释罐是由多个稀释罐62串接设置,每增加一个级别的稀释罐62,对应的被稀释的溶液浓度降低,即该级别的溶质液浓度降低。也就是说,设置多级稀释罐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稀释溶液的浓度,每级的稀释罐62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
其中,与制取罐61连接的初级稀释罐通过制取罐出水管64将饱和溶液输送至初级稀释罐中;各级之间的稀释罐62通过稀释罐出水管69串接;倒数第二级的稀释罐出水管69与并列的两个终级稀释罐注水管65通过一个三通电磁阀连接,以将倒数第二级稀释罐62稀释后的溶液输送至并列的两个终级稀释罐62中,两个终级稀释罐出水管69再通过一个三通电磁阀与副管路2下游连接。
具体的,如图7所示,图7仅示出多级稀释罐中的一个稀释罐62,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对应的数量。每级的稀释罐62为串接设置在制取罐61和两个并列的稀释罐62之间;每级的稀释罐62对应连接有稀释罐注水管65,用于将副管路2上游的基液输送至对应的每级稀释罐62中;每一级的稀释罐62通过稀释罐出水管69串接;当然,基于初级稀释罐(定义直接连接制取罐61的稀释罐62)是直接和制取罐61连接的,所以,该级的稀释罐62通过制取罐出水管64获取制取罐61中的饱和溶液,并通过稀释罐注水管65获取副管路2上游的基液。也就是说,初级稀释罐中获取的是饱和溶液和基液形成的混合液,该混合液即为初级稀释罐中获取的溶质液;当将初级稀释罐的混合液引流到第二级的稀释罐62中时,第二级的稀释罐62继续过稀释罐注水管65获取副管路2上游的基液,从而将该混合液进一步稀释,使得新的混合液的浓度进一步降低,该混合液即为第二级的稀释罐62中获取的溶质液。第三级的稀释罐62以及更多级的稀释罐62中形成的新的混合液也是如此,故在此不作重复说明。其最终会和与副管路2下游直接连接的稀释罐62(并列的两个稀释罐62)连通,从而将对应的溶质液输送至副管路2中。
其中,为了在每一级稀释罐62中形成的溶质液为所需配比,则在每一级稀释罐62对应连接的稀释罐注水管65上设置有电磁开关阀652和第一流量计651,第一流量计651测量稀释罐注水管65中基液的流速,并将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对应的,在每一级稀释罐62对应连接的稀释罐出水管69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641,用于测量每一级稀释罐62对应的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控制电磁开关阀652的开度,从而在稀释罐出水管69中获取该级对应的溶质液的计量,在稀释罐注水管65中获取该级对应的基液的计量,进而在下一级的稀释罐62中匹配合适配比的溶质液;从而副管路流量计21测量流出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的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相对应的,主管路流量计11测量主管路1中基液的流速,并将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继而,控制器通过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以在混合溶液流经混合管路3后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其中,为了使得每一级的稀释罐62中的溶质液快速到达下一级的稀释罐62中,则在稀释罐出水管69的吸水端设置有自吸水泵642。
当然,为了准确的获知每一级稀释罐62中溶质液的计量,即需要获知溶质液在每一级稀释罐62中的下限容量和上限容量,具体为,在稀释罐62的内部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低位水位传感器614,在稀释罐62的内部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高位水位传感器613,高位水位传感器613和低位水位传感器614相互配合,以清楚地获知每一级稀释罐62中的溶质液的容量。
特别的,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每一级稀释罐62形成的溶质液通过稀释罐出水管69直接输送至副管路2中,这样可以使得在获的到对应浓度的溶质液的同时,还可以简化整体装置的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制取罐61和稀释罐62中的溶液会反复的注入和流出,为了保证制取罐61和稀释罐62的压力平衡,则在制取罐61和稀释罐62上设置有过滤灰尘功能的通气孔621(稀释罐62上的未示)。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通过控制器、主管路1、副管路2、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以及混合管路3;主管路1和副管路2的出口汇聚于混合管路3的入口;主管路1和副管路2上游引入基液,通过设置在副管路2上的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产生溶质液,并分别通过主管路1上的主管路流量计11获取基液的流速,和副管路2上的副管路流量计21获取溶质液的流速,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以在混合管路3获得所需要浓度的溶液。基于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可控,则得到的所需要浓度的溶液的浓度能让用户自定义设置,并且产出的溶液的浓度持续稳定。
具体实施例三
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物质水机200,如图9所示,基于矿物质水机200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故采用相同的标注。
矿物质水机200包括:控制器(未示)、主管路1、副管路2以及混合管路3;第一PH传感器51、第二PH传感器52、第三PH传感器53;在主管路1上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11和主管路控制阀12;在副管路2上设置有溶质溶出机构5、第一PH传感器51、副管路流量计21、副管路控制阀22;
矿物质水机200的进水口上设置有第三PH传感器53,测量进入进水口后基液的第三PH值,将第三PH值反馈给控制器;并将基液输送至溶质溶出机构5的上游位置,并将基液输送至主管路1中;
主管路流量计11测量主管路1中基液的流速,并将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溶质溶出机构5用于向流经副管路2的基液中添加矿物质;第一PH传感器51设置在溶质溶出机构5的下游位置,用于测量溶质溶出机构5添加矿物质后副管路2中溶质液的第一PH值,并将第一PH值反馈给控制器;副管路流量计21测量副管路2中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溶质液的流速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主管路1和副管路2共同连通混合管路3;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以在混合管路3中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在混合管路3的下游位置设置有第二PH传感器52,第二PH传感器52用于测量流经混合管路3的所需浓度的溶液的第二PH值,并将第二PH值反馈给控制器;并将所需浓度的溶液从矿物质水机200的出水口输出。其中,控制器利用第二PH值进行控制的过程包括:在控制器内预先设定所需浓度的溶液的PH目标值;在控制过程中,将第二PH值与PH目标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负反馈控制。
下面通过具体的应用场景阐述该矿物质水机200的工作原理。
结合图2和图9所示;经过RO反渗透净水机过滤的纯净水(基液)从进水口9流入,第三PH传感器53测量出纯净水的第三PH值。经过第一三通管件7后,纯净水分流至主管路1和副管路2。纯净水从副管路2流经溶质溶出机构5,随之PH值会骤然增加,经过第一PH传感器51测量出第一PH值;再配合副管路流量计21和主管路流量计11测量的对应溶液(主管路1中基液的流速、副管路2中溶质液的流速)流量值,把这些数值传回到控制器(本实施例具体为中央处理系统,基于中央处理系统为现有技术,且不是本申请的重点,则在此不作重复说明),测算出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大小,再通过控制器反馈给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控制其开度,从而实现经过第二三通管件8汇合于混合管路3后得到的矿物质水(所需浓度的溶液),其中,第二PH传感器52能够测定所需浓度的溶液的PH值,且该PH值为稳定在7.5~8.0之间,并可以自定义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自定义设置:在用户的(控制器的)控制面板上设置PH值的自定义设置按钮,可以在7.5~8.0之间设定。因为人体的体液环境PH值为7.45,所以设定下线为7.5。而大多数天然矿物质水的PH值在7.8~8.5之间,如果设定PH值过高,会使滤芯更换过于频繁,导致用户使用成本过高,所以设定上限为8.0比较合适;且当矿物质水的PH值低于设定值的时候,控制器通过报警装置提示用户更换滤芯。
具体实施例四
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苏打水机300,如图10所示,基于苏打水机300与第二实施例的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故采用相同的标注。
苏打水机300包括:控制器、主管路1、副管路2和混合管路3;主管路1和副管路2的出口汇聚于混合管路3的入口;
主管路1上游引入基液,所述基液为矿物质水;
在主管路1上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11和主管路控制阀12,主管路流量计11测量主管路1中基液的流速,并将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副管路2上游引入基液,在副管路2上设置有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副管路流量计21、副管路控制阀22;
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用于制取饱和溶液,并对饱和溶液进行稀释;副管路流量计21测量流出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的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以在混合管路3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下面通过具体的应用场景阐述该苏打水机300的工作原理。
结合图6和图10所示;矿物质水从进水口9流入,经过第一三通管件7后,矿物质水分流至主管路1和副管路2(小苏打添加管路)。矿物质水流入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制取饱和的小苏打水溶液(饱和溶液),再稀释为一个设定的浓度(即为结合饱和溶液形成稀释后的溶质液),例如饱和苏打水溶液与矿物质水以1:12(具体比例不做限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具体为,第二流量计641和第一流量计651测量的对应溶液(稀释罐注水管65中基液的流速、制取罐出水管64中饱和溶液的流速)流量值,并把这些数值传回到控制器(本申请实施例具体为中央处理系统,基于中央处理系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重复说明),测算出稀释罐注水管65上电磁开关阀652开闭时机和制取罐出水管64上自吸水泵642的启停时机,再通过控制器反馈给电磁开关阀652控制其开闭,以及通过控制器反馈给自吸水泵642控制其启停,使得制取罐出水管64中输出的饱和苏打水溶液为1份(举例说明);则对应的,使得稀释罐注水管65中输出的矿物质水为12份(举例说明);最后得到溶质液。所制得的溶质液再经过与主管中的矿物质水以1:9(具体比例不做限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具体为,副管路流量计21和主管路流量计11测量的对应水流(主管路1中基液的流速、副管路2中溶质液的流速)速值,并把这些数值传回到控制器,测算出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大小,再通过控制器反馈给主管路控制阀12和副管路控制阀22控制其开度,使得副管路2中输出的溶质液为1份,则对应的,使得主管路1中输出的基液为9份;最后得到的苏打水溶液(获得所需要浓度的溶液)中苏打成分的含量与天然苏打水中的苏打成分含量相当。
其中,小苏打水饱和溶液的制取及稀释形成溶质液实施过程如下:
首先将食品级高纯度小苏打从投料口616投入到制取罐61中,再通过制取罐注水管63把制取罐61中注水到高位水位传感器613上限位置。然后通过电机611带动搅拌叶片612搅拌一定时间,具体时间根据不同溶质在不同基液不同温度情况下的搅拌溶解速度数据而定,要有一定的时间冗余确保制得苏打水饱和溶液,然后停止搅拌。从制取罐61中通过带有滤网的自吸水泵642分别抽取一份苏打水饱和溶液到两个稀释罐62中,再通过稀释罐注水管65分别向两个稀释罐62中注入12份矿物质水,使稀释罐62中的水位恰好达到高位水位传感器613上限位置。具体的注水量由稀释罐62的罐体容量计算确定,然后由第一流量计651和第二流量计641测量出每个管路的流量值,再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三通电磁阀实现准确配比和引流,至此稀释过程完毕,形成溶质液。
需要说明的是,稀释罐62只有一个处于输出状态,当其中一个稀释罐62输出到低位水位传感器614下限位置时,通过三通电磁阀切换到另一个继续输出。而已经到水位下限的稀释罐62则需要补充到上限水位。又需要说明的是,当制取罐61中水位达到低位水位传感器614下限位置时,通过制取罐注水管63把制取罐61中注水到高位水位传感器613上限位置;然后启动电机611带动搅拌叶片612再次搅拌一定时间,直至制得饱和小苏打水溶液为止。
关于小苏打的消耗和补充。因为添加的小苏打量是已知的,可以测算出将来输出的苏打水总量,例如,当输出的苏打水总量达到极限值的90%(此数值不做具体限定)时,控制器启动报警装置提醒用户添加小苏打。
具体实施例五
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药罐,如图11所示,包括:控制器、主管路1、副管路2;
所述主管路1上游引入基液,在所述主管路1上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11和主管路控制阀12,所述主管路流量计11测量所述主管路1中基液的流速,并将所述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副管路2上游引入基液,在所述副管路2上设置有加药罐装置40、副管路流量计21、副管路控制阀22;
所述加药罐装置40用于向其内部添加药物,并制取饱和溶液,所述饱和溶液即为溶质液;其中,加药罐装置40与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的部分结构相似,仅是添加的固态可完全溶解物质不同,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6制取饱和溶液采用饱和溶液制取法可制取苏打水饱和溶液,其添加的物质为小苏打;而加药罐装置40则添加的物质为净化水所需药物;
其中,为保证供给饱和溶液的连续性,加药装置40为并联的两个饱和溶液制取罐,饱和溶液制取罐的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与副管路上游连接,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将所述副管路上游的所述基液输送到对应的所述制取罐中,并结合所述固态可完全溶解药物形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制取罐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电磁阀与副管路下游连接,通过控制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将对应的制取罐制取获得的所述饱和溶液输送至所述副管路中;
所述副管路流量计21测量流出所述加药罐装置40的所述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所述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12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22的开度,以在所述混合管路3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具体实施例六
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方法,包括:如上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且该方法是基于PH值获取所需浓度的;包括:控制器、主管路、副管路以及混合管路;第二PH传感器、第三PH传感器;在主管路上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和主管路控制阀;在副管路上设置有溶质溶出机构、第一PH传感器、副管路流量计、副管路控制阀;
如图12所示,步骤S801,第一PH传感器测量副管路中溶质液的第一PH值,并将第一PH值反馈给控制器。
步骤S802,主管路流量计测量主管路中基液的流速,以及副管路流量计测量副管路中溶质液的流速,并分别对应将溶质液的流速、基液的流速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器处理。
步骤S803,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主管路控制阀和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以在混合管路中得到所需溶液。
其中,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主管路控制阀和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的步骤中,信息包括第二PH值。具体为,第二PH传感器测量流经混合管路的溶液的第二PH值,并将第二PH值反馈给控制器。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主管路、副管路、混合管路以及溶质液制取机构;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副管路的出口汇聚于所述混合管路的入口;
所述主管路上游引入基液,在所述主管路上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和主管路控制阀,所述主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主管路中所述基液的流速,并将所述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副管路上游引入所述基液,在所述副管路上设置有所述溶质液制取机构,副管路流量计、副管路控制阀;
所述溶质液制取机构用于按照溶质的状态制成对应的溶质液,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副管路中所述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所述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以在混合溶液流经所述混合管路后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质的状态包括:
当溶质混杂于固态不可完全溶解物当中时,则采用过滤溶出法制取所述溶质液,并依据所述基液和所述溶质液的PH值来控制所述溶质液和所述基液的添加比例,从而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当溶质是固态可完全溶解状态时,则采用饱和溶液制取法制取所述溶质液,并控制所述基液和所述溶质液的添加比例,从而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溶质是固态可完全溶解状态,且所需溶液浓度较低,则需要将制成的饱和溶液按比例进行稀释得到所述溶质液,并控制所述基液和所述溶质液的添加比例,从而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质液制取机构包括:溶质溶出机构和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
所述溶质溶出机构用于向流经所述副管路的所述基液中溶解释放混杂于固态不可完全溶解物中的溶质;相应的,所述溶质溶出机构与所述副管路连通,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溶质溶出机构的溶质液的流速,并将该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用于将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制成饱和溶液;或者,当所需溶液浓度较低时,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用于将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制成饱和溶液,并对所述饱和溶液进行稀释;
相应的,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与所述副管路连通,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流出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的溶质液的流速,并将该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质溶出机构的下游位置,还设置有第一PH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溶质溶出机构释放所述溶质后所述副管路中的所述溶质液的第一PH值,并将所述第一PH值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PH传感器和第三PH传感器;
所述第二PH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混合管路的下游位置,用于测量流经所述混合管路的所需浓度的溶液的第二PH值,并将所述第二PH值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第三PH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副管路的上游位置处,用于测量进入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副管路的所述基液的第三PH值,并将所述第三PH值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的步骤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PH值和所述第三PH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利用所述第二PH值进行控制的过程包括:
在控制器内预先设定所需浓度的溶液的PH目标值;
在控制过程中,将所述第二PH值与所述PH目标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负反馈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质溶出机构包括滤瓶外壳和溶质滤芯;其中,所述溶质滤芯为包含所需溶质的固态不可完全溶解物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包括:制取罐、制取罐注水管以及制取罐出水管;
所述制取罐能够被加入所述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所述制取罐通过所述制取罐注水管与所述副管路上游连通,用于将所述副管路上游的所述基液输送到所述制取罐中,并结合所述固态可完全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所述制取罐通过所述制取罐出水管与所述副管路的下游连接,将制取获得的所述饱和溶液输送至所述副管路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需溶液浓度较高时,制取的饱和溶液无需稀释,此时所述制取罐为两个,且并列设置;
所述制取罐注水管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制取罐,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将所述基液输送至对应的所述制取罐中;
所述制取罐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电磁阀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制取罐,通过控制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将所述饱和溶液输送至所述副管路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需溶液浓度较低时,制取的饱和溶液需要一次稀释,此时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还包括:稀释罐、稀释罐注水管和稀释罐出水管;
所述制取罐通过所述制取罐出水管与所述稀释罐连接,用于将制取获得的所述饱和溶液输送至所述稀释罐中;所述稀释罐通过所述稀释罐注水管与所述副管路上游连通,用于将所述副管路上游的所述基液输送到所述稀释罐中,并结合所述饱和溶液形成稀释后的所述溶质液;所述稀释罐通过所述稀释罐出水管与所述副管路的下游连接,将制取获得的所述溶质液输送至所述副管路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取罐为一个,稀释罐为两个,且并列设置;
所述稀释罐注水管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稀释罐,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将所述基液输送至对应的所述稀释罐中;
所述制取罐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电磁阀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稀释罐,通过控制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将所述饱和溶液输送至对应的所述稀释罐中;
所述稀释罐出水管通过第三三通电磁阀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稀释罐,通过控制所述第三三通电磁阀将所述溶质液输送至所述副管路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还包括:多级稀释罐,每级的稀释罐串接设置在所述制取罐和并列的两个稀释罐之间;且每级的稀释罐对应连接有所述稀释罐注水管,用于将所述副管路上游的所述基液输送至对应的每级稀释罐中;
其中,与所述制取罐连接的初级稀释罐通过所述制取罐出水管将所述饱和溶液输送至所述初级稀释罐中;各级之间的稀释罐通过所述稀释罐出水管串接;倒数第二级稀释罐出水管与并列的两个终级稀释罐注水管通过一个三通电磁阀连接,以将倒数第二级稀释罐稀释后的溶液输送至并列的两个终级稀释罐中,两个终级稀释罐出水管再通过一个三通电磁阀与副管路下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还包括: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电磁开关阀和自吸水泵;
在所述稀释罐注水管上设置有所述电磁开关阀和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测量所述稀释罐注水管中所述基液的流量,并将所述基液的流量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自吸水泵设置在所述制取罐的制取罐出水管的吸水端或所述多级稀释罐的稀释罐出水管的吸水端,用于将所述饱和溶液或稀释后的溶液输送至对应的稀释罐中;
所述第二流量计设置在所述制取罐的制取罐出水管上或所述多级稀释罐的稀释罐出水管上,用于测量所述饱和溶液的流量或稀释后的溶质液的流量,并将对应的流量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控制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内电磁开关阀的开闭,以及控制所述自吸水泵的启停。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位水位传感器和低位水位传感器;
所述高位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制取罐的内部的顶部位置和/或所述稀释罐内部的顶部位置,用于测量所述饱和溶液和/或所述稀释溶液的水位,以确定所述制取罐和/或所述稀释罐内的水位上限;
所述低位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制取罐的内部的底部位置和/或所述稀释罐内部的底部位置,用于测量所述饱和溶液和/或所述稀释溶液的水位,以确定饱和溶液制取罐和/或稀释罐内的水位下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低于所述低位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制取罐的内部,用于测量所述饱和溶液的温度。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和搅拌叶片,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制取罐的罐体上,并通过所述电机的连接轴带动设置在所述制取罐中的所述搅拌叶片旋转,以加快获取所述饱和溶液的速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以及第一三通管件和第二三通管件;
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副管路的上游位置通过所述第一三通管件连通于同一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一三通管件分别将所述基液输送至所述副管路和所述主管路中;
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副管路的下游位置通过所述第二三通管件连通于所述混合管路;
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混合管路的下游位置,并通过所述混合管路经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所需浓度的溶液。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路具有溶液混合稳定管路,所述溶液混合稳定管路呈回形或环形,以使所需溶液混合均匀。
19.一种矿物质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主管路、副管路以及混合管路;第一PH传感器、第二PH传感器、第三PH传感器;在所述主管路上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和主管路控制阀;在所述副管路上设置有溶质溶出机构、所述第一PH传感器、副管路流量计、副管路控制阀;
在进水口引入的基液为经过RO净水机产出的纯净水;
所述矿物质水机的进水口上设置有所述第三PH传感器,测量进入所述进水口后所述基液的第三PH值,将所述第三PH值反馈给所述控制器;并将所述基液输送至所述溶质溶出机构的上游位置,并将所述基液输送至所述主管路中;
所述主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主管路中所述基液的流速,并将所述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溶质溶出机构用于向流经所述副管路的所述基液中释放天然矿物质;所述第一PH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溶质溶出机构的下游位置,用于测量所述溶质溶出机构释放矿物质后所述副管路中溶质液的第一PH值,并将所述第一PH值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副管路中所述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所述溶质液的流速的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主管路和副管路共同连通所述混合管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以在所述混合管路中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在所述混合管路的下游位置设置有所述第二PH传感器,所述第二PH传感器用于测量流经所述混合管路的所需浓度的溶液的第二PH值,并将所述第二PH值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所需浓度的溶液从所述矿物质水机的出水口输出。
20.一种苏打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主管路、副管路和混合管路;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副管路的出口汇聚于所述混合管路的入口;所述主管路上游引入基液,所述基液为矿物质水;
在所述主管路上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和主管路控制阀,所述主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主管路中基液的流速,并将所述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副管路上游引入基液,在所述副管路上设置有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副管路流量计、副管路控制阀;
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用于制取溶质液,所述溶质液中的溶质为食品级小苏打;
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流出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的所述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所述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包括一个制取罐和两个并联的稀释罐,制取罐的出水管与稀释罐的溶质液进水管有一个三通电磁阀相连;
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中的制取罐用于制取饱和小苏打溶液,并对所述饱和小苏打溶液进行稀释形成一定浓度的溶质液;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流出所述饱和溶液制取-稀释机构的所述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所述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以在所述混合管路获得与天然苏打水所含小苏打成份相同的富含矿物质的苏打水。
21.一种加药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主管路、副管路和混合管路;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副管路的出口汇聚于所述混合管路的入口;
所述主管路上游引入基液,在所述主管路上设置有主管路流量计和主管路控制阀,所述主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主管路中基液的流速,并将所述基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副管路上游引入基液,在所述副管路上设置有加药罐装置、副管路流量计、副管路控制阀;
所述加药罐装置用于向其内部添加固态可完全溶解药物,并制取饱和溶液,所述饱和溶液即为溶质液,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流出所述加药罐装置的所述溶质液的流速,并将所述溶质液的流速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为保证供给饱和溶液的连续性,加药装置为并联的两个饱和溶液制取罐,饱和溶液制取罐的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与副管路上游连接,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将所述副管路上游的所述基液输送到对应的所述制取罐中,并结合所述固态可完全溶解药物形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制取罐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电磁阀与副管路下游连接,通过控制所述第二三通电磁阀,将对应的制取罐制取获得的所述饱和溶液输送至所述副管路中;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以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
22.一种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PH传感器测量副管路中溶质液的第一PH值,并将所述第一PH值反馈给控制器;
主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主管路中基液的流速,以及所述副管路流量计测量所述副管路中所述溶质液的流速,并分别对应将所述溶质液的流速、所述基液的流速的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处理;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以在混合管路中得到所需溶液。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PH传感器测量流经所述混合管路的溶液的第二PH值,并将所述第二PH值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主管路控制阀和所述副管路控制阀的开度的步骤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PH值。
CN201910092802.2A 2019-01-30 2019-01-30 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方法以及矿物质水机、苏打水机和加药罐 Pending CN109761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2802.2A CN109761334A (zh) 2019-01-30 2019-01-30 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方法以及矿物质水机、苏打水机和加药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2802.2A CN109761334A (zh) 2019-01-30 2019-01-30 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方法以及矿物质水机、苏打水机和加药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1334A true CN109761334A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54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2802.2A Pending CN109761334A (zh) 2019-01-30 2019-01-30 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方法以及矿物质水机、苏打水机和加药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133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5403A (zh) * 2019-05-31 2019-08-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干式变压器环境试验溶液电导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15121179A (zh) * 2021-03-22 2022-09-30 重庆昕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余氯保持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7751A (ja) * 1997-08-20 1999-03-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ミネラル溶出装置
CN102510838A (zh) * 2009-10-27 2012-06-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水处理装置
CN104995137A (zh) * 2012-11-08 2015-10-21 艾威普科公司 用于化学物添加的饱和极限给料器
CN105110437A (zh) * 2015-06-29 2015-12-0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固体药物投加的加药装置
CN205323640U (zh) * 2015-10-16 2016-06-22 重庆华强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浓硫酸自动稀释系统
CN106738284A (zh) * 2016-12-23 2017-05-31 石狮市台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脱气罐连续供料式陶瓷注浆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WO2018123193A1 (ja) * 2016-12-28 2018-07-05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希釈液製造装置および希釈液製造方法
CN210367115U (zh) * 2019-01-30 2020-04-21 郭修斌 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矿物质水机、苏打水机和加药罐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7751A (ja) * 1997-08-20 1999-03-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ミネラル溶出装置
CN102510838A (zh) * 2009-10-27 2012-06-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水处理装置
CN104995137A (zh) * 2012-11-08 2015-10-21 艾威普科公司 用于化学物添加的饱和极限给料器
CN105110437A (zh) * 2015-06-29 2015-12-0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固体药物投加的加药装置
CN205323640U (zh) * 2015-10-16 2016-06-22 重庆华强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浓硫酸自动稀释系统
CN106738284A (zh) * 2016-12-23 2017-05-31 石狮市台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脱气罐连续供料式陶瓷注浆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WO2018123193A1 (ja) * 2016-12-28 2018-07-05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希釈液製造装置および希釈液製造方法
CN210367115U (zh) * 2019-01-30 2020-04-21 郭修斌 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矿物质水机、苏打水机和加药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5403A (zh) * 2019-05-31 2019-08-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干式变压器环境试验溶液电导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15121179A (zh) * 2021-03-22 2022-09-30 重庆昕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余氯保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1286A (zh) 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9761334A (zh) 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方法以及矿物质水机、苏打水机和加药罐
CA2466799A1 (en) An improved continuous liquid stream blender
CN109982684A (zh) 用于制造用于血液透析机的液体酸性浓缩物的方法、设备和罐
JP6667845B2 (ja) 次亜塩素酸水の生成方法および生成器
CN207221791U (zh) 一种稀盐水配比装置
CN107555576A (zh) 一种向可流动的饮用水中添加矿物质的装置
US10640379B2 (en) Pla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monochloramine and process thereof
CN208856967U (zh) 一种自动控制余氯装置
CN206566851U (zh) 一种甘蔗制糖工艺过程磷酸添加装置
CN210367115U (zh) 按需调控溶液浓度的装置、矿物质水机、苏打水机和加药罐
CN108498889A (zh) 透析设备工作液在线配制控制系统以及透析设备
CN202199314U (zh) 自动加药装置
CN205032145U (zh) 污水处理加药系统的石灰计量装置
CN208927217U (zh) 透析设备工作液在线配制控制系统以及透析设备
CN106422858A (zh) 一种酒精浓度自动调配装置及方法
CN207639361U (zh) 一种植物工厂自动调配营养液循环系统
CN217219697U (zh) 腹膜透析系统以及用于腹膜透析系统的盒
CN208684407U (zh) 一种次氯酸钠溶液精确配制装置
CN204121989U (zh) 两厢式自动加药装置
CN112657360A (zh) 一种液态物质比例混合装置及基于其的其比例混合方法
CN108969820B (zh) 用于间歇性脉冲式配比透析流体混合物的方法和仪器
CN106943939A (zh) 一种甘蔗制糖工艺过程磷酸添加系统
CN102390885B (zh) 一种复合消毒剂的发生设备
CN209253761U (zh) 连续稀释型完全序贯治疗的腹透配液治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