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6640B - 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6640B
CN109756640B CN201811251562.8A CN201811251562A CN109756640B CN 109756640 B CN109756640 B CN 109756640B CN 201811251562 A CN201811251562 A CN 201811251562A CN 109756640 B CN109756640 B CN 1097566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opening
unit
form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15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6640A (zh
Inventor
森田极
小田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756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6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6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6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25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 H04N1/00533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using slidably mounted components, e.g. reader in dra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29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splay device, e.g. CRT or LCD moni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7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rinting apparatus, e.g. a laser beam prin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25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 H04N1/00535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using rotatably mounted or foldable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43Allowing easy access, e.g. for maintenance or in case of paper jam
    • H04N1/00546Allowing easy access, e.g. for maintenance or in case of paper jam using a side ope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具备图像形成装置、和独立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独立单元,该图像形成系统能够实现该图像形成系统的利用空间的省空间化,并且能够防止开闭部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无意中开闭。图像形成系统具备:图像形成装置、和独立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独立单元。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设置有在前侧开闭的开闭部。独立单元构成为:在能够开闭开闭部的规定的第一位置、与遮挡开闭部的至少一部分以防止该开闭部开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的规定的第二位置之间能够沿着规定的移动路径移动。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复印机、复合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和独立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独立单元的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具备复印机、复合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和独立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独立单元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作为独立单元,例如,可举出能够由操作者操作的操作单元,具体而言为信息处理终端单元,其设置于邮局、便利店等设置设施内,进行印刷居住证明的复印件、印章证明等各种证明文件的行政服务。在这样的图像形成系统中,近年来,为了在小规模的设置设施(有限的设置空间)也能够设置,要求图像形成系统的利用空间的省空间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96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图像形成系统所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有以下装置,即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设置有在前侧开闭的开闭部(例如能够在前侧拉出的片材收容部、以及/或者能够在前侧转动的开闭盖)。对于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而言,要求开闭部不会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无意中地开闭。
关于这点,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侧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开闭门,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侧以覆盖开闭门的方式设置能够转动地可选模块。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开闭门以及可选模块均在侧面侧进行开闭,因此不能成为防止开闭部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无意中开闭那样的结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为具备图像形成装置、和独立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独立单元的图像形成系统,且该图像形成系统能够实现该图像形成系统的利用空间的省空间化,并且防止开闭部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无意中开闭。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是具备图像形成装置、和独立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独立单元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设置有在上述前侧开闭的开闭部,上述独立单元构成为:在能够开闭上述开闭部的规定的第一位置、与遮挡上述开闭部的至少一部分以防止该开闭部开闭的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上述前侧的规定的第二位置之间能够沿着规定的移动路径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图像形成系统的利用空间的省空间化,并且能够防止开闭部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无意中开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独立单元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独立单元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独立单元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状态的简要主视图。
图4是表示设置于独立单元的第一显示部的初始画面的简要俯视图。
图5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独立单元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独立单元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简要俯视图。
图7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独立单元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独立单元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简要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中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图2以及图3分别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中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以及简要主视图。另外,图4是表示设置于独立单元300的第一显示部320的初始画面的简要俯视图。此外,在图1~图4以及后述的图5~图8中,符号X、Y、Z分别表示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具备:图像形成装置200、和与图像形成装置200功能上不同的独立单元300。作为独立单元300,例如,可举出能够由操作者操作的操作单元,具体而言为信息处理终端单元,其设置于邮局、便利店等设置设施内,进行印刷居住证明的复印件、印章证明等各种证明文件的行政服务。在图像形成系统100中,例如在进行行政服务的情况下,从显示于第一显示部320的图4所示的初始画面接受行政服务的键K的选择输入。根据从数据读取装置320b(具体而言IC卡读取装置)输入的个人识别数据(具体而言我的号码卡等IC卡所记录的数据),由图像形成装置200来印刷居住证明的复印件、印章证明等各种证明文件。此时,由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旁边的计费装置(所谓的投币机、Coinbender)(省略图示)进行计费,利用者从印刷装置350接受印刷的收据。
图像形成装置200具备未图示的图像载体(具体而言感光体鼓),是根据从外部传递的图像数据,对未图示的记录纸张等片材(具体而言记录片材)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200在该例子中是最大图像形成尺寸为A4尺寸的装置。图像形成装置200可以是单色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串联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200具备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01、和图像读取装置202。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01设置有图像形成部210和片材搬运系统220。
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操作侧)设置有在前侧开闭的开闭部230。此处,前侧是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正面侧,后侧(与操作侧相反一侧)是图像形成装置200的背面侧。开闭部230包括:在前侧能够拉出(具体而言可自由拉出)的片材收容部231、以及/或者在前侧能够转动(具体而言可自由转动)的开闭盖232(该例子中片材收容部231以及开闭盖232双方)。在该例子中,片材收容部231为一层,但也可以沿着上下方向Z而层叠有多层。另外,开闭部230是用于供特定的操作者开闭的开闭部。特定的操作者例如可举出:设置设施的管理者、维护人员等。
独立单元300构成为:在能够开闭开闭部230的规定的第一位置、与为了防止开闭部230开闭而遮挡开闭部230的至少一部分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的规定的第二位置之间能够沿着规定的移动路径移动(具体而言可自由移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独立单元300构成为:能够在能够开闭开闭部230的第一位置与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由此,能够实现图像形成系统100的利用空间的省空间化。并且,独立单元300在处于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的第二位置时遮挡开闭部230的至少一部分,以便防止开闭部230开闭,因此能够通过独立单元300来妨碍开闭部230的开闭。由此,能够防止开闭部230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无意中开闭。
详细而言,图像形成系统100供不特定的多位操作者利用。因此,若开闭部230由不特定的多位操作者自由地开闭,则有时发生:图像形成装置200内的构成部件、片材收容部内的片材丢失、或者由于图像形成装置200内的构成部件的无意中的操作而产生动作不良之类的故障。因此,以往,使开闭部成为供特定的操作者(例如设置设施的管理者、维护人员等特定的操作者)开闭的开闭部,特定的操作者对开闭部(存在多个开闭部的情况下为各个开闭部)上锁。因此,期望防止开闭部230被不特定的多位操作者自由地开闭。在这点上,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中,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遮挡开闭部230的至少一部分,以便防止开闭部230开闭,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开闭部230被不特定的多位操作者自由地开闭。例如,通常禁止(不要求开闭部230的开闭时)开闭部230的开闭,另一方面,仅在要求开闭部230的开闭时(需要进行片材的补充、片材的堵塞处理、调色剂、显影剂的更换等维护时)允许开闭部230的开闭。
然而,在以往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大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体而言最大图像形成尺寸为A3尺寸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独立单元并设于设置设施,需要与其对应的较大的设置面积。并且,在设置图像形成装置时需要相当重量的运输和人员。在这点上,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而言,独立单元300构成为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即使令图像形成装置200以及独立单元300小型化、轻型化也能够无障碍地发挥作为独立单元300的功能。另外,在图像形成系统100中,能够使用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200。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中,独立单元300具备:在第二位置对独立单元300上锁的锁部310。通过这样,能够通过与锁部310对应的钥匙311在第二位置对独立单元300上锁,由此能够可靠地禁止开闭部230的开闭。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存在多个开闭部230的情况下(该例子中片材收容部231以及开闭盖232这两个开闭部230存在的情况下),不需要对各个开闭部230~230设置钥匙,能够用一个锁部310对多个开闭部230~230上锁。此处,锁部310不仅包括机械结构的概念,也包括电子结构的概念。与锁部310对应的钥匙311除了物理的钥匙之外,还能够例示出IC卡等钥匙卡、指纹等生物体认证、密码等秘密信息或者这些的组合。另外,钥匙311能够供特定的操作者保管以及/或者注册。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中,第一位置是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以外的位置。通过这样,能够确保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的空间。此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以外的第一位置是从前侧观察图像形成装置200时独立单元300不与开闭部230重叠的位置。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的第二位置是从前侧观察图像形成装置200时独立单元300与开闭部230的整体或者局部重叠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具备:设置于独立单元300的第一显示部320、和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200的第二显示部240(参照图2、图3)。然而,第一显示部320通常供不特定的多位操作者观看。第二显示部240通常供特定的操作者观看。若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显示部320遮蔽第二显示部240的至少一部分,则特定的操作者难以观看第二显示部240。另外,若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显示部320使第二显示部240整体敞开,则不特定的多位操作者混淆应该观看第一显示部320与第二显示部240中的哪一个。因此,优选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时,特定的操作者容易观看第二显示部240。另外,优选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能够使不特定的多位操作者识别出应该观看第一显示部320以及第二显示部240中的第一显示部320。
在这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显示部320使第二显示部240整体敞开,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显示部320遮蔽(覆盖)第二显示部240的至少一部分(整体或者一部分)。通过这样,从而能够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显示部320使第二显示部240整体敞开,由此特定的操作者能够容易观看第二显示部240。另外,能够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显示部320遮蔽第二显示部240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使不特定的多位操作者识别出应该观看第一显示部320以及第二显示部240中的第一显示部320。
在该例子中,第一显示部320的画面尺寸(整体的尺寸)大于第二显示部240的画面尺寸(整体的尺寸)。第一显示部320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以覆盖第二显示部240整体的方式重叠在第二显示部240上(参照图1)。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202具备原稿输送装置203。原稿输送装置203具备:载置原稿的原稿载置托盘203a、和载置排出的原稿的原稿排出托盘203b。
原稿输送装置203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200的上部。第一显示部320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位于比原稿输送装置203靠前侧。而且,第一显示部320在独立单元300至少位于第二位置时与原稿输送装置203的原稿载置托盘203a处于相同的位置或者比原稿载置托盘203a低(该例子中比原稿载置托盘203a低)。通过这样,能够不被第一显示部320妨碍而容易地将原稿载置于原稿载置托盘203a。
在本实施方式中,独立单元300具备:从第一显示部320向下侧延伸的下侧部340。通过这样,从而能够可靠地将第一显示部320设置于独立单元300,并且能够容易使第一显示部320的显示画面朝向上方。由此能够提高第一显示部320的可视性。第一显示部320配设于独立单元主体301的配设部330。
详细而言,下侧部340形成为:沿着图像形成装置200(该例子中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01)的前侧的面201a。通过这样,从而下侧部340能够不被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的面201a妨碍而顺利地位于第二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时,下侧部340能够开闭开闭部230。另外,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下侧部340为了防止开闭部230开闭而遮挡开闭部230的至少一部分(整体或者一部分)。通过这样,能够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时通过下侧部340来可靠地开闭开闭部230。而且,能够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使下侧部340可靠地遮挡开闭部230的至少一部分,以便防止开闭部230开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部320具备:绕沿着水平方向或者大致水平方向的转动轴线转动的倾斜机构321(参照图2、图3)。通过这样,从而能够容易地将第一显示部320调整为容易观看的转动角度。详细而言,倾斜机构321设置于配设部330。倾斜机构321具有:在独立单元300处于第二位置时沿着左右方向X的转动轴321a。第一显示部320可自由旋转地设置于转动轴321a。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系统100具备:基于来自独立单元300的指示信号来对图像形成装置200进行动作控制的控制装置400(该例子中构成个人计算机的控制基板)(参照图1)。图像形成装置200具备: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01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250(参照图1)。然而,虽然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时特定的操作者仅观看第二显示部240即可,但若也显示第一显示部320,则与此对应浪费耗电量。另外,虽然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仅不特定的多位操作者观看第一显示部320即可,但若也显示第二显示部240,则与此对应浪费耗电量。并且,不特定的多位操作者混淆应该观看第一显示部320与第二显示部240中的哪一个。因此,期望避免浪费耗电量,并且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使不特定的多位操作者识别出应该观看第一显示部320以及第二显示部240中的第一显示部320。
在这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系统100构成为:能够切换使第一显示部320进行显示并且不使第二显示部240进行显示的第一显示状态、与使第二显示部240进行显示并且不使第一显示部320进行显示的第二显示状态。而且,图像形成系统100在对控制装置400供给有电力时(具体而言在存在表示对控制部250供给电力的信号时控制部250)切换为第一显示状态。另外,图像形成系统100在电力向控制装置400的供给被切断时(具体而言在不存在表示对控制部250供给电力的信号时控制部250)切换为第二显示状态。通过这样,控制装置400能够在第一显示状态时,不是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01的操作部211(参照图2、图3),而是通过来自独立单元300的指示信号来使图像形成装置200执行图像形成动作(例如复印动作)。例如,在由检测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的哪一个位置的位置检测部(未图示)检测出第一位置而切断相对于控制装置400的电力、或者由于由特定的操作者进行的切断相对于控制装置400的电力而使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时,不显示第一显示部320而仅显示第二显示部240。另一方面,在通过由位置检测部检测出第二位置而向控制装置400供给电力或者由特定的操作者进行的向控制装置400供给电力而使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不显示第二显示部240而仅显示第一显示部320。由此,能够避免浪费耗电量。并且,能够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使不特定的多位操作者识别出应该观看第一显示部320以及第二显示部240中的第一显示部320。
详细而言,图像形成系统100在第一显示状态时通过第一显示部320的选择操作的指示信号使图像形成装置200进行图像形成动作(例如复印动作)。另外,图像形成系统100在第二显示状态时通过第二显示部240中的选择操作的指示信号而使图像形成装置200进行图像形成动作(例如复印动作)、其他详细的动作。通过这样,通过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从而第一显示部320能够遮蔽第二显示部240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能够通过不是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01的第二显示部240而是来自独立单元300的第一显示部320的指示信号来进行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图像形成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部230包括:在前侧能够拉出(具体而言可自由拉出)的片材收容部231、以及/或者在前侧能够转动(具体而言可自由转动)的开闭盖232(该例子中片材收容部231以及开闭盖232双方)。通过这样,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能够遮挡片材收容部231以及开闭盖232的至少一部分,以便防止片材收容部231以及开闭盖232开闭。由此能够防止片材收容部231以及开闭盖232无意中开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200具备:图像形成部210、排出部204以及排出托盘205。图像形成部210基于来自通过图像读取装置202而读取到的图像数据或者外部(例如行政机关)的图像数据而在片材形成图像。排出部204将通过图像形成部210而形成有图像的片材排出。排出托盘205载置来自排出部204的片材。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将载置于排出托盘205的片材取出的片材取出开口部206。在该例子中,排出托盘205成为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01的躯干内载置片材的躯干内排出托盘。详细而言,在图像读取装置202与图像形成部210之间形成有躯干内排出空间SP。片材取出开口部206成为躯干内排出空间SP的前侧的敞开部。
然而,若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覆盖片材取出开口部206整体,则难以将载置于排出托盘205的片材取出。因此,期望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设置有片材取出开口部206的情况下,容易地将载置于排出托盘205的片材取出。
在这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使片材取出开口部206的至少一部分(整体或者一部分)开口。通过这样,从而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设置有片材取出开口部206的情况下,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能够容易地将载置于排出托盘205的片材取出。另外,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时使片材取出开口部206整体开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系统100具备:载置图像形成装置200的专用台500。在专用台500的前侧设置有在前侧开闭的专用台侧开闭部510。在该例子中,控制装置400配设于专用台500内。
然而,若专用台500的前侧的专用台侧开闭部510自由开闭,则有时产生以下不良状况,即收纳于专用台500内的片材、调色剂等消耗品丢失,或在专用台500内配设有控制装置400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00丢失等。因此,期望防止专用台侧开闭部510自由开闭。
在这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时能够开闭专用台侧开闭部510。另外,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时遮挡专用台侧开闭部510的至少一部分(整体或者一部分),以便防止专用台侧开闭部510开闭。通过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专用台侧开闭部510自由开闭。例如,能够通常(在不要求专用台侧开闭部510的开闭时)禁止专用台侧开闭部510的开闭,而仅在要求专用台侧开闭部510的开闭时(需要将片材、调色剂的消耗品取出时)允许专用台侧开闭部510的开闭。在该例子中,专用台侧开闭部510是用于供特定的操作者开闭的开闭部。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独立单元300具备锁部310的情况下,能够不需要在专用台侧开闭部510设置锁而通过锁部310对专用台侧开闭部510进行上锁。
在本实施方式中,独立单元300以能够移动(具体而言可自由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专用台500。通过这样,能够相对于专用台500而稳定地支承独立单元300。
在本实施方式中,独立单元300具备:位于第二位置时以使印刷物的排出口351朝向前侧的方式设置的印刷装置350。通过这样,能够容易地将印刷物从前侧取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是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右侧面侧的位置或者左侧面侧的位置(该例子中右侧面侧的位置)。此处,右侧面是从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观察时右侧的侧面,左侧面是从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观察时左侧的侧面。通过这样,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时,能够确保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右侧面侧与前侧之间的空间或者图像形成装置的左侧面侧与前侧之间的空间。
此外,第一位置也可以位于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右侧面侧与前侧之间的位置或者左侧面侧与前侧之间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独立单元300成为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绕沿着上下方向Z的转动轴线能够转动(可自由转动)。通过这样,从而成为简单的结构并且能够通过容易的操作而使独立单元30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详细而言,独立单元300具有:从下侧部340的下部向后方延设的延设部341(参照图2、图3)。在从平面(上)观察时下侧部340成为L字状的形状。延设部341经由具有沿着上下方向Z的转动轴302a(参照图3)的铰链302(参照图3)而设置于专用台500的右侧面。
此外,第一位置也可以是从图像形成装置200向前侧隔开的位置。该情况下,例如通过使独立单元30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绕沿着左右方向X的转动轴线能够转动(可自由转动)从而能够使第一位置成为从图像形成装置200向前侧隔开的位置。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中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图6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中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简要俯视图。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是将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中独立单元300的转动移动结构变更为沿左右方向X的滑动移动结构而成的系统,除此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是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以外的位置。通过这样,能够确保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的空间。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是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右侧面侧与前侧之间的位置或者左侧面侧与前侧之间的位置(该例子中图像形成装置主体201的右侧面侧与前侧之间的位置)。通过这样,从而在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时,能够确保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右侧面侧的空间或者左侧面侧的空间。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独立单元30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着左右方向X而能够滑动(具体而言可自由滑动)。通过这样,从而成为简单的结构并且能够通过容易的操作而使独立单元30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着左右方向X往复滑动。
详细而言,图像形成系统100具备:滑动导轨110(该例子中两条滑动导轨110、110)。独立单元300经由滑动导轨110、110而设置于专用台500。滑动导轨110、110具备:相互滑动的第一滑动部111以及第二滑动部112。专用台500具有:下部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520。第一滑动部111以及第二滑动部112沿左右方向X延伸。第一滑动部111与同第二滑动部112滑动接触侧相反一侧设置于专用台500的突出部520的上表面。第二滑动部112与同第一滑动部111滑动接触侧相反一侧设置于独立单元300的下侧部340的下表面。
此外,第一位置也可以是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右侧面侧的位置或者左侧面侧的位置。该情况下,能够将滑动导轨110设置于前方和右侧方或者/以及左侧方而形成为俯视(上)时大致L字状或者大致U字状。
(第三实施方式)
图7以及图8分别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中独立单元300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以及简要俯视图。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中将独立单元300的转动移动结构变更为沿前后方向Y的滑动移动结构而成的系统,除此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是从图像形成装置200向前侧隔开的位置。通过这样,能够确保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前侧以外的空间。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独立单元300成为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着前后方向Y而能够滑动(具体而言可自由滑动)。通过这样,从而成为简单的结构并且能够通过容易的操作而使独立单元30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着前后方向Y往复滑动。
详细而言,图像形成系统100具备滑动导轨120(该例子中两条滑动导轨120、120)。独立单元300经由滑动导轨120、120而设置于专用台500。滑动导轨120、120具备相互滑动的第一滑动部121以及第二滑动部122。独立单元300具有:从下侧部340的下部向后方延设的延设部342。从俯视(上)观察时下侧部340成为L字状的形状。第一滑动部121以及第二滑动部122沿前后方向Y延伸。第一滑动部121与同第二滑动部122滑动接触侧相反一侧设置于专用台500的右侧面。第二滑动部122与同第一滑动部121滑动接触侧相反一侧设置于独立单元300的延设部342的左侧面。在该例子中,控制装置400取代设置于专用台500内而设置于延设部342内(参照图8)。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中,独立单元300设置于专用台500的右侧面,但也可以设置于专用台500的左侧面。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为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右侧的位置,但也可以是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左侧的位置。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独立单元300设置于专用台500,但也可以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200。
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其他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有方面只不过是单纯的例示,不能成为限定地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来示出,且未被说明书正文进行任何限制。并且,属于权利要求书的均等范围的变形、变更全部是本发明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100 图像形成系统
110 滑动导轨
120 滑动导轨
200 图像形成装置
202 图像读取装置
203 原稿输送装置
203a 原稿载置托盘
204 排出部
205 排出托盘
206 片材取出开口部
210 图像形成部
220 片材搬运系统
230 开闭部
231 片材收容部
232 开闭盖
240 第二显示部
250 控制部
300 独立单元
302a 转动轴
310 锁部
320 第一显示部
321 倾斜机构
340 下侧部
341 延设部
342 延设部
350 印刷装置
351 排出口
400 控制装置
500 专用台
510 专用台侧开闭部
520 突出部
SP 躯干内排出空间
X 左右方向
Y 前后方向
Z 上下方向

Claims (20)

1.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具备图像形成装置、和独立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独立单元,所述图像形成系统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设置有在所述前侧开闭的开闭部,
所述独立单元构成为:在能够开闭所述开闭部的规定的第一位置、与遮挡所述开闭部的至少一部分以防止所述开闭部开闭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前侧的规定的第二位置之间能够沿着规定的移动路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前侧以外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右侧面侧的位置或者左侧面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右侧面侧与所述前侧之间的位置或者左侧面侧与所述前侧之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位置是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向所述前侧隔开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独立单元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独立单元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置于所述独立单元的第一显示部、和设置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显示部,
所述独立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部使所述第二显示部整体敞开,所述独立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显示部遮蔽所述第二显示部的至少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原稿输送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上部,
所述第一显示部在所述独立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位于比所述原稿输送装置靠所述前侧的位置,在所述独立单元至少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处于与所述原稿输送装置的原稿载置托盘相同的位置或者处于比所述原稿载置托盘低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独立单元具备:从所述第一显示部向下侧延伸的下侧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侧部以沿着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前侧的面的方式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独立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下侧部使所述开闭部能够开闭,在所述独立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下侧部遮挡所述开闭部的至少一部分,以防止所述开闭部开闭。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部具备绕沿着水平方向或者大致水平方向的转动轴线转动的倾斜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控制装置,其基于来自所述独立单元的指示信号对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动作控制,
构成为:能够切换使所述第一显示部进行显示并且不使所述第二显示部进行显示的第一显示状态、与使所述第二显示部进行显示并且不使所述第一显示部进行显示的第二显示状态,
在对所述控制装置供给有电力时设为所述第一显示状态,在电力向所述控制装置的供给被切断时设为所述第二显示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部包括:在所述前侧能够拉出的片材收容部、以及/或者在所述前侧能够转动的开闭盖。
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载置片材的排出托盘,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所述前侧设置有用于使载置于所述排出托盘的所述片材取出的片材取出开口部,
所述独立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使所述片材取出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开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载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专用台,
在所述专用台的前侧设置有在所述前侧开闭的专用台侧开闭部,
所述独立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使所述专用台侧开闭部能够开闭,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遮挡所述专用台侧开闭部的至少一部分,以防止所述专用台侧开闭部开闭。
1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载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专用台,
所述独立单元设置于所述专用台。
1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独立单元设置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独立单元具备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设置为在所述独立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使印刷物的排出口朝向所述前侧。
CN201811251562.8A 2017-11-01 2018-10-25 图像形成系统 Active CN1097566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2004A JP6975021B2 (ja) 2017-11-01 2017-11-01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7-212004 2017-11-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6640A CN109756640A (zh) 2019-05-14
CN109756640B true CN109756640B (zh) 2020-05-19

Family

ID=66243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1562.8A Active CN109756640B (zh) 2017-11-01 2018-10-25 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32461A1 (zh)
JP (1) JP6975021B2 (zh)
CN (1) CN10975664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9600A (ja) * 2002-05-02 2003-01-3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25856A (zh) * 2008-12-26 2010-09-08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调色剂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660555A (zh) * 2012-09-07 2014-03-26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CN103777492A (zh) * 2012-10-19 2014-05-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收容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536276A (zh) * 2009-10-16 2015-04-22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00331A (zh) * 2015-02-06 2016-12-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973177A (zh) * 2015-09-24 2017-07-2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9560A (en) * 1995-04-14 2000-07-18 Fujitsu Limited Medium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front loading mechanism
JPH0950542A (ja) * 1995-08-10 1997-02-18 Ekushingu:Kk 自動発行機
JP2002055501A (ja) * 2000-08-10 2002-02-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99122A (ja) * 2000-09-22 2002-04-05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515288B2 (en) * 2001-04-06 2009-04-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3617819B2 (ja) * 2001-04-06 2005-0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913093B2 (ja) * 2002-04-17 2007-05-09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4666291B2 (ja) * 2005-07-07 2011-04-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スタンド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47377B2 (ja) * 2007-03-19 2011-12-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システム
JP4458152B2 (ja) * 2007-11-16 2010-04-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装置及びこの現像剤収容装置が着脱される画像形成装置
KR101524065B1 (ko) * 2008-04-30 2015-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4637212B2 (ja) * 2008-06-16 2011-02-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接続構造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24368A (ja) * 2009-03-25 2010-10-0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パネル支持構造
JP5817111B2 (ja) * 2010-12-15 2015-11-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開閉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57768B2 (ja) * 2013-02-20 2017-0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20170092036A1 (en) * 2015-09-29 2017-03-30 Carestream Health, Inc. Kiosk with printer and rotatable support
JP6599195B2 (ja) * 2015-10-01 2019-10-30 株式会社ミツトヨ 座標測定装置
JP6400762B2 (ja) * 2017-03-02 2018-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GB2563285B (en) * 2017-06-09 2019-10-16 Ford Global Tech Llc A movable table for a mot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9600A (ja) * 2002-05-02 2003-01-3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25856A (zh) * 2008-12-26 2010-09-08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调色剂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536276A (zh) * 2009-10-16 2015-04-22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660555A (zh) * 2012-09-07 2014-03-26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CN103777492A (zh) * 2012-10-19 2014-05-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收容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00331A (zh) * 2015-02-06 2016-12-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973177A (zh) * 2015-09-24 2017-07-2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6640A (zh) 2019-05-14
US20190132461A1 (en) 2019-05-02
JP2019084686A (ja) 2019-06-06
JP6975021B2 (ja) 202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3613B2 (en)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US5615872A (en) Detachable duplex copying unit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26414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31240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US654622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veniently upgradable to a duplex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20326650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with covered accommodating portion for a cable that connects an operating unit to electric power
CN104708915A (zh) 打印装置
CN11115822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9756640B (zh) 图像形成系统
US20080158583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KR20060135477A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US9987868B2 (en) Era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uses the erasing apparatus
JPH081511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9915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07853A (ja)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処理装置
JP561192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17333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609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957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1605308B (zh) 记录装置
JP68971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220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1008896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1762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30382676A1 (en) Document conveying devic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capable of covering tr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