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4482B - 自动打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自动打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4482B
CN109754482B CN201910082656.5A CN201910082656A CN109754482B CN 109754482 B CN109754482 B CN 109754482B CN 201910082656 A CN201910082656 A CN 201910082656A CN 109754482 B CN109754482 B CN 1097544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distance
preset
card punch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826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4482A (zh
Inventor
陈少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Connect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OneConnect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Connect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OneConnect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2019100826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44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4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4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4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4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自动打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若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二距离,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从而节省了员工打卡操作,且防止员工忘打卡。

Description

自动打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计算机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自动打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上下班打卡越来越流行。是机器打卡,刷脸打卡不错的替代和补充。移动打卡的一般步骤为:用户到达上班地点,用户手动打开移动终端,手动打开打卡APP,手动执行打卡操作,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打卡请求后将本次打卡记录下来,才算实现了完整的打卡过程。从中可以看出,现有的移动打卡中,用户必须多次操作,步骤繁琐,并且在用户忘记打开移动终端进行打卡时,会导致未打卡引起的误判旷工、迟到等情况。因此,现有技术缺乏成熟的移动打卡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自动打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节省员工手动打卡的步骤,并且防止员工忘打卡。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自动打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
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
若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二距离,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
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是否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
若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则将所述员工的当天考勤记为休假;
若不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则获取所述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打卡点存在多个,所述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多个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分别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多个打卡点的距离;
将所述移动端与所述多个打卡点的距离的最小值,记为所述第一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所述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
判断所述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定距离;
若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是否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
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获取方法,包括:
向所述移动端发送要求机器码的信号;
接收所述移动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端的机器码;
根据预设的机器码与员工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
进一步地,所述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下班打卡时间点是否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
若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则将所述员工的下班考勤状态记为正常;
若不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则向所述移动端发送提醒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公式:当天工作时间=所述下班打卡时间-所述上班打卡时间,获得所述员工的当天工作时间;
判断所述当天工作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规定的上班时间;
若大于或者等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则判定当天考勤合格;
若小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则判定当天考勤不合格。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打卡的装置,包括:
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
第一距离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
第一预定距离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
第二距离判断单元,用于若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二距离,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
打卡操作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自动打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并且持续第一预定时间,则为移动端对应的员工自动打卡。从而节省员工手动打卡的步骤,并且防止员工忘打卡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自动打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自动打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打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
S2、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
S3、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
S4、若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二距离,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
S5、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
如上述步骤S1所述,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本实施方式中,执行主体可以为任意主体,例如为服务器。服务器与移动端之间,可以随时保持信号连接状态,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信号连接,例如,可间隔一定时间(例如30S-半小时)进行信号连接。所述服务器可存储有所述移动端的信息,该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端的机器码、所述机器码对应的员工名称;或者,所述服务器可存储有登录账户及与账户对应密码,据此,服务器可根据机器码获知移动端对应的员工,或者根据登录账户获知移动端对应的员工。所述移动端的位置信息可通过任意可行的卫星定位系统获得,例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格洛纳斯(GLONAS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如上述步骤S2所述,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其中打卡点可设置为员工上班地点,例如设置为公司所在地、员工出差的目标地等,优选设置为公司中心、出差的目标地中心,进一步地,可设置打卡点为一个区域,当需要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以离所述移动端最近的位置或者最远的位置作为实际打卡点。同样的,所述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可通过任意可行的卫星定位系统获得,例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格洛纳斯(GLONAS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通过经纬度计算距离的方法可为任意方法。其中,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的方法可以为任意方法,包括:获取地球坐标系,在所述地球坐标系中标出所述移动端的位置(通过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唯一确定)与所述打卡点的位置(通过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唯一确定),利用地球坐标系两点间距离计算公式,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
如上述步骤S3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当第一距离足够小时,表明该移动端离打卡点足够近,可据此判断员工是否进入工作区域(公司或者出差目标地等)。其中,设置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是为了容忍定位系统的可能误差。其中,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可根据定位精度来设置,可以设置为10-100m,优选50m。
如上述步骤S4所述,若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二距离,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一般而言,当移动端处于工作区域达到一定时间时,可认定该移动端对应的员工已进入工作区域开始工作,据此可执行打卡操作。但是,当移动端短时间内处于工作区域后离开工作区域,则不应认定该移动端对应的员工已进入工作区域开始工作,因此不应执行打卡操作。即,通过判断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二距离,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以避免员工通过进入打卡区域后快速离开的方式离岗早退。其中第一预定时间可为2分钟-8小时,其中当认为员工在整个工作日时没有离开工作区域的必要(例如工作区域有员工食堂、休息区等设施以供员工使用),可优选设置第一预定时间为8小时(以避免员工早退)。
如上述步骤S5所述,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表明移动端对应的员工已开始工作,因此应执行打卡操作。其中,打卡时间点应确定为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的步骤S1,包括:
S101、判断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是否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
S102、若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则将所述员工的当天考勤记为休假;
S103、若不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则获取所述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
如上所述,实现了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若员工已提前提出当天的休假申请,并得到了批准,那么没必要执行该员工的打卡操作,直接将所述员工的当天考勤记为休假即可。其中,所述预设的休假列表记载有当天的员工休假名单。若所述预设的休假列表记载有员工,则不获取该员工的移动端的位置信息,反之则获取该员工的移动端的位置信息。其中,可以通过移动端的机器码(服务器预存有机器码与员工的对应关系)、或者员工的登陆账户信息(服务器预存有登陆账户与员工的对应关系,而登陆账户使用的移动端即为该员工的移动端),以确定员工与移动端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打卡点存在多个,所述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的步骤S2,包括:
S201、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多个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分别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多个打卡点的距离;
S202、将所述移动端与所述多个打卡点的距离的最小值,记为所述第一距离。
如上所述,实现了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本实施方式中,打卡点存在多个,可适用于不同情境。打卡点存在多个,分别存在于不同区域(工作区域),例如,当某员工的工作地可为公司总部、分公司、外出目的地三者任一时(例如员工为销售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工作地点也是不同的),此时在公司总部、分公司与外出目的地各设置打卡点,在从这些打卡点与移动端的距离中找出最小距离,记为第一距离即可。从而可以避免仅设置一个打卡点时,要随时根据工作安排更换打卡点的缺点。当然,所述多个打卡点也可以处于同一工作区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的步骤S5之后,包括:
S6、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所述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
S7、判断所述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定距离;
S8、若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是否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
S9、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
如上所述,实现了执行下班打卡操作。其中,所述第二预定距离可设置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大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例如为20-200m,优选100m。所述第二预定时间可设置为与第一预定时间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为15分钟。当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时,可判定移动端对应的员工已下班,因此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获取方法,包括:
S501、向所述移动端发送要求机器码的信号;
S502、接收所述移动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端的机器码;
S503、根据预设的机器码与员工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
如上所述,获取移动端对应的员工。其中,移动端的机器码是指移动端出厂后的固定序列号,不同移动端的机器码并不相同,可以借此分辨出不同的移动端。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端的机器码,即区分出该移动端,再依据服务器中预设的机器码与员工的对应关系,以得到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本实施方式通过机器码的方式以确定移动端对应的员工,具有防止代打卡的优点(若采用账户登陆的方法,则可以通过一个移动端登陆多个账户,实现代打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的步骤S9之后,包括:
S911、判断所述下班打卡时间点是否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
S912、若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则将所述员工的下班考勤状态记为正常;
S913、若不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则向所述移动端发送提醒信息。
如上所述,实现了判断下班打卡是否正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其中,规定的下班时间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例如设置为下午六点,或者设置为从上班打卡时间点开始往后推8-10个小时(即为弹性工作的形式,上班时间满8小时即可)。当判断出所述下班打卡时间点不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表明该员工早退了,此时有可能是员工记错时间或者算错当天上班的总工作时间,因此向所述移动端发送提醒信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的步骤S9之后,包括:
S921、根据公式:当天工作时间=所述下班打卡时间-所述上班打卡时间,获得所述员工的当天工作时间;
S922、判断所述当天工作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规定的上班时间;
S923、若大于或者等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则判定当天考勤合格;
S924、若小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则判定当天考勤不合格。
如上所述,实现了对员工当天考勤的判断。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弹性工作的形式,在计算出员工的当天工作时间后,若所述当天工作时间大于或者等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则判断合格,反之不合格。其中,所述规定的上班时间可以为任意时间,例如为8-10小时。
本申请的自动打卡的方法,通过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并且持续第一预定时间,则为移动端对应的员工自动打卡。从而节省员工手动打卡的步骤,并且防止员工忘打卡的情况出现。
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打卡的装置,包括:
位置信息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
第一距离计算单元20,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
第一预定距离判断单元3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
第二距离判断单元40,用于若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二距离,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
打卡操作单元50,用于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
如上述单元10所述,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本实施方式中,执行主体可以为任意主体,例如为服务器。服务器与移动端之间,可以随时保持信号连接状态,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信号连接,例如,可间隔一定时间(例如30S-半小时)进行信号连接。所述服务器可存储有所述移动端的信息,该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端的机器码、所述机器码对应的员工名称;或者,所述服务器可存储有登录账户及与账户对应密码,据此,服务器可根据机器码获知移动端对应的员工,或者根据登录账户获知移动端对应的员工。所述移动端的位置信息可通过任意可行的卫星定位系统获得,例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格洛纳斯(GLONAS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如上述单元20所述,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其中打卡点可设置为员工上班地点,例如设置为公司所在地、员工出差的目标地等,优选设置为公司中心、出差的目标地中心,进一步地,可设置打卡点为一个区域,当需要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以离所述移动端最近的位置或者最远的位置作为实际打卡点。同样的,所述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可通过任意可行的卫星定位系统获得,例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格洛纳斯(GLONAS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通过经纬度计算距离的方法可为任意方法。其中,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的方法可以为任意方法,包括:获取地球坐标系,在所述地球坐标系中标出所述移动端的位置(通过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唯一确定)与所述打卡点的位置(通过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唯一确定),利用地球坐标系两点间距离计算公式,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
如上述单元30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当第一距离足够小时,表明该移动端离打卡点足够近,可据此判断员工是否进入工作区域(公司或者出差目标地等)。其中,设置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是为了容忍定位系统的可能误差。其中,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可根据定位精度来设置,可以设置为10-100m,优选50m。
如上述单元40所述,若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二距离,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一般而言,当移动端处于工作区域达到一定时间时,可认定该移动端对应的员工已进入工作区域开始工作,据此可执行打卡操作。但是,当移动端短时间内处于工作区域后离开工作区域,则不应认定该移动端对应的员工已进入工作区域开始工作,因此不应执行打卡操作。即,通过判断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二距离,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以避免员工通过进入打卡区域后快速离开的方式离岗早退。其中第一预定时间可为2分钟-8小时,其中当认为员工在整个工作日时没有离开工作区域的必要(例如工作区域有员工食堂、休息区等设施以供员工使用),可优选设置第一预定时间为8小时(以避免员工早退)。
如上述单元50所述,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表明移动端对应的员工已开始工作,因此应执行打卡操作。其中,打卡时间点应确定为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单元10,包括:
休假列表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是否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
休假记录子单元,用于若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则将所述员工的当天考勤记为休假;
位置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若不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则获取所述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
如上所述,实现了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若员工已提前提出当天的休假申请,并得到了批准,那么没必要执行该员工的打卡操作,直接将所述员工的当天考勤记为休假即可。其中,所述预设的休假列表记载有当天的员工休假名单。若所述预设的休假列表记载有员工,则不获取该员工的移动端的位置信息,反之则获取该员工的移动端的位置信息。其中,可以通过移动端的机器码(服务器预存有机器码与员工的对应关系)、或者员工的登陆账户信息(服务器预存有登陆账户与员工的对应关系,而登陆账户使用的移动端即为该员工的移动端),以确定员工与移动端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距离计算单元20,包括:
多个打卡点的距离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多个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分别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多个打卡点的距离;
第一距离记录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移动端与所述多个打卡点的距离的最小值,记为所述第一距离。
如上所述,实现了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本实施方式中,打卡点存在多个,可适用于不同情境。打卡点存在多个,分别存在于不同区域(工作区域),例如,当某员工的工作地可为公司总部、分公司、外出目的地三者任一时(例如员工为销售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工作地点也是不同的),此时在公司总部、分公司与外出目的地各设置打卡点,在从这些打卡点与移动端的距离中找出最小距离,记为第一距离即可。从而可以避免仅设置一个打卡点时,要随时根据工作安排更换打卡点的缺点。当然,所述多个打卡点也可以处于同一工作区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距离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所述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
第二预定距离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定距离;
第三距离单元,用于若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是否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
下班打卡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
如上所述,实现了执行下班打卡操作。其中,所述第二预定距离可设置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大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例如为20-200m,优选100m。所述第二预定时间可设置为与第一预定时间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为15分钟。当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时,可判定移动端对应的员工已下班,因此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包括员工获取单元,所述员工获取单元,包括:
要求机器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移动端发送要求机器码的信号;
机器码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端的机器码;
员工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机器码与员工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
如上所述,获取移动端对应的员工。其中,移动端的机器码是指移动端出厂后的固定序列号,不同移动端的机器码并不相同,可以借此分辨出不同的移动端。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端的机器码,即区分出该移动端,再依据服务器中预设的机器码与员工的对应关系,以得到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本实施方式通过机器码的方式以确定移动端对应的员工,具有防止代打卡的优点(若采用账户登陆的方法,则可以通过一个移动端登陆多个账户,实现代打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包括:
下班打卡时间点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下班打卡时间点是否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
考勤状态标正常标记单元,用于若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则将所述员工的下班考勤状态记为正常;
提醒信息发送单元,用于若不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则向所述移动端发送提醒信息。
如上所述,实现了判断下班打卡是否正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其中,规定的下班时间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例如设置为下午六点,或者设置为从上班打卡时间点开始往后推8-10个小时(即为弹性工作的形式,上班时间满8小时即可)。当判断出所述下班打卡时间点不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表明该员工早退了,此时有可能是员工记错时间或者算错当天上班的总工作时间,因此向所述移动端发送提醒信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包括:
当天工作时间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当天工作时间=所述下班打卡时间-所述上班打卡时间,获得所述员工的当天工作时间;
当天工作时间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天工作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规定的上班时间;
考勤合格判定单元,用于若大于或者等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则判定当天考勤合格;
考勤不合格判定单元,用于若小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则判定当天考勤不合格。
如上所述,实现了对员工当天考勤的判断。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弹性工作的形式,在计算出员工的当天工作时间后,若所述当天工作时间大于或者等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则判断合格,反之不合格。其中,所述规定的上班时间可以为任意时间,例如为8-10小时。
本申请的自动打卡的装置,通过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并且持续第一预定时间,则为移动端对应的员工自动打卡。从而节省员工手动打卡的步骤,并且防止员工忘打卡的情况出现。
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自动打卡的方法所用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自动打卡的方法。
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自动打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若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二距离,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是否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若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则将所述员工的当天考勤记为休假;若不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则获取所述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打卡点存在多个,所述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多个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分别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多个打卡点的距离;将所述移动端与所述多个打卡点的距离的最小值,记为所述第一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的步骤之后,包括: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所述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判断所述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定距离;若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是否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获取方法,包括:向所述移动端发送要求机器码的信号;接收所述移动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端的机器码;根据预设的机器码与员工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的步骤之后,包括:判断所述下班打卡时间点是否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若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则将所述员工的下班考勤状态记为正常;若不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则向所述移动端发送提醒信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的步骤之后,包括:根据公式:当天工作时间=所述下班打卡时间-所述上班打卡时间,获得所述员工的当天工作时间;判断所述当天工作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规定的上班时间;若大于或者等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则判定当天考勤合格;若小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则判定当天考勤不合格。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
本申请的计算机设备,通过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并且持续第一预定时间,则为移动端对应的员工自动打卡。从而节省员工手动打卡的步骤,并且防止员工忘打卡的情况出现。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自动打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若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二距离,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是否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若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则将所述员工的当天考勤记为休假;若不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则获取所述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打卡点存在多个,所述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多个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分别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多个打卡点的距离;将所述移动端与所述多个打卡点的距离的最小值,记为所述第一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的步骤之后,包括: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所述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判断所述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定距离;若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是否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获取方法,包括:向所述移动端发送要求机器码的信号;接收所述移动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端的机器码;根据预设的机器码与员工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的步骤之后,包括:判断所述下班打卡时间点是否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若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则将所述员工的下班考勤状态记为正常;若不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则向所述移动端发送提醒信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的步骤之后,包括:根据公式:当天工作时间=所述下班打卡时间-所述上班打卡时间,获得所述员工的当天工作时间;判断所述当天工作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规定的上班时间;若大于或者等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则判定当天考勤合格;若小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则判定当天考勤不合格。
本申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并且持续第一预定时间,则为移动端对应的员工自动打卡。从而节省员工手动打卡的步骤,并且防止员工忘打卡的情况出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自动打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
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
若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二距离,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
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
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所述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
判断所述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定距离;
若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是否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
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并执行打卡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是否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
若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则将所述员工的当天考勤记为休假;
若不存在于预设的休假列表中,则获取所述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卡点存在多个,所述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多个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分别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多个打卡点的距离;
将所述移动端与所述多个打卡点的距离的最小值,记为所述第一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获取方法,包括:
向所述移动端发送要求机器码的信号;
接收所述移动端发送的所述移动端的机器码;
根据预设的机器码与员工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下班打卡时间点是否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
若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则将所述员工的下班考勤状态记为正常;
若不在规定的下班时间点之后,则向所述移动端发送提醒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公式:当天工作时间=所述下班打卡时间-所述上班打卡时间,获得所述员工的当天工作时间;
判断所述当天工作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规定的上班时间;
若大于或者等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则判定当天考勤合格;
若小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则判定当天考勤不合格。
7.一种自动打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移动端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至少包括经纬度信息;
第一距离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一距离;
第一预定距离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
第二预定距离判断单元,用于若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二距离,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
第一打卡操作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则执行打卡操作,并以判断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点;
第二距离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端的经纬度信息与所述打卡点的经纬度信息,计算出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
第三预定距离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定距离;
第四预定距离判断单元,用于若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判断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实时计算的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打卡点的第三距离,是否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
第二打卡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三距离均大于第二预定距离,则以判断出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的时间点,作为所述移动端对应的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点,并执行打卡操作。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082656.5A 2019-01-28 2019-01-28 自动打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7544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2656.5A CN109754482B (zh) 2019-01-28 2019-01-28 自动打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2656.5A CN109754482B (zh) 2019-01-28 2019-01-28 自动打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4482A CN109754482A (zh) 2019-05-14
CN109754482B true CN109754482B (zh) 2022-08-26

Family

ID=66406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82656.5A Active CN109754482B (zh) 2019-01-28 2019-01-28 自动打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44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0923B (zh) * 2020-06-28 2023-09-08 深圳兆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考勤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4862A (zh) * 2020-08-09 2020-10-16 泉州征之魂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自动考勤方法
CN112509164A (zh) * 2020-10-30 2021-03-16 长沙市到家悠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出勤打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642984A (zh) * 2021-07-30 2021-11-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员工考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83772A (zh) * 2021-09-18 2021-12-10 上海分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打卡位置的方法及设备
CN114095866A (zh) * 2021-11-17 2022-02-2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提醒用户上下班打卡的方法及装置
CN115497186A (zh) * 2022-09-15 2022-12-2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打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2607A (zh) * 2015-03-06 2015-06-24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管网巡查方法及其系统
CN108460854A (zh) * 2018-03-15 2018-08-28 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的考勤打卡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3504A (zh) * 2013-10-25 2014-01-22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自动签到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761777A (zh) * 2014-02-21 2014-04-30 深圳哆啦爱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gps/gprs考勤系统及其考勤方法
CN104703127B (zh) * 2014-04-11 2018-06-05 上海智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自动签到方法及其系统
CN104200533A (zh) * 2014-08-14 2014-12-10 宣颖骥 一种基于定位服务功能的打卡系统和打卡方法
WO2016192158A1 (zh) * 2015-05-29 2016-12-08 深圳走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签到终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84882A (zh) * 2015-09-22 2015-12-23 镇江锐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bs的手机移动考勤系统
CN107318087A (zh) * 2016-04-27 2017-11-03 上海劳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到达指定位置自动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08337641B (zh) * 2017-11-10 2020-03-13 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多个无线节点计算运动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93301A (zh) * 2018-02-28 2018-05-04 广州市勤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CN108596503B (zh) * 2018-05-02 2021-04-27 四川亚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感打卡的异常工时判断方法
CN109146406A (zh) * 2018-07-24 2019-01-04 数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gps定位信息辅助rfid技术的数海信息考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2607A (zh) * 2015-03-06 2015-06-24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管网巡查方法及其系统
CN108460854A (zh) * 2018-03-15 2018-08-28 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的考勤打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4482A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4482B (zh) 自动打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250283B1 (en) Verifying odometer mileage using captured images and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
CN101999237B (zh) 移动历史查阅系统、移动信息登记服务器、信息收集服务器、移动历史查阅方法和程序
CN108154566B (zh) 一种智能打卡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84939B (zh) 员工考勤情况的判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929942B (zh) 一种确定网点运钞车到达时间的方法及系统
US20150046200A1 (en) Charger reservation system, charger reservation apparatus, charger reserv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EP3089086A1 (en) Work management system
CN110930107A (zh) 考勤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472819A (zh)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方法及gps定位终端
JP2008310474A (ja) 派遣業務用管理システム
CN111784862A (zh)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自动考勤方法
CN110942282A (zh) 一种考勤管理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78492B (zh) 车辆归还监控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84916B (zh) 下班打卡提醒方法及系统
CN110379028B (zh) 基于路线推荐的打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97437B (zh) 一种应用于定位手表的定位签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1698645A (zh) 位置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60129970A (ko) 자동 근태 관리 방법, 시스템 및 이에 관한 컴퓨터-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CN113253953B (zh) 移动打印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182738B1 (en) Method and means for triggering at least one action based on geolocation and user information, places and user habits
JP6230034B2 (ja) 労働時間についての証拠保全のためのサーバ、クライアント、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335013B (zh) 一种薪酬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653069A (zh) 处警辅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596776A (zh) 基于远程控制的软件发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