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1370B - 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 - Google Patents

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1370B
CN109751370B CN201711084984.6A CN201711084984A CN109751370B CN 109751370 B CN109751370 B CN 109751370B CN 201711084984 A CN201711084984 A CN 201711084984A CN 109751370 B CN109751370 B CN 1097513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electronic
planet
sun
shif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849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1370A (zh
Inventor
段福海
王豫
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ny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ny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ny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ny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849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1370B/zh
Priority to US16/033,222 priority patent/US10851881B2/en
Priority to EP19193979.2A priority patent/EP3591261B1/en
Priority to EP18184329.3A priority patent/EP3502512B1/en
Priority to KR1020180091382A priority patent/KR101982799B1/ko
Priority to JP2018153481A priority patent/JP6462174B1/ja
Publication of CN109751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1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1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1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弹性减震器、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第一电子换档模块、第二电子换档模块、第三电子换档模块、第四电子换档模块、第五电子换档模块;所述电机、弹性减震器连接、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依次连接;所述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与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与输出轴连接;所述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分别与第一电子换档模块、第二电子换档模块、第三电子换档模块连接;所述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分别与第四电子换档模块、第五电子换档模块连接。本发明有效降低了电机体积和重量,提高总成传动效率,降低了能耗。

Description

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总成领域,特别涉及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愈来愈严重,世界各个国家陆续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规划,汽车企业也积极响应该发展战略、积极研发节能环保汽车,主要是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随着物流领域的快速发展,卡车动力装置愈来愈重视纯电动驱动能力,因此,卡车纯电动行驶的多档化成为纯电动重型卡车动力总成研发的核心内容。
为了确保在条件糟糕路面上和一些特殊路况安全有效稳定地行驶,几十年来重型卡车均采用内燃机+多档变速箱驱动方案。然而,基于节能环保和智能化驾驶,传统燃油重型卡车由于存在油耗大排放差,已难以适应新一代重型卡车的需求。若是采用电机直接驱动或较少档位变速箱驱动重型卡车,存在电机体积、重量大,传动效率低、能耗高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档位、有效降低总成电机体积和重量、提高传动效率、降低能耗的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弹性减震器、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第一电子换档模块、第二电子换档模块、第三电子换档模块、第四电子换档模块、第五电子换档模块;
所述电机输出轴与弹性减震器连接;所述弹性减震器与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的输入轴连接;
所述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通过中间轴与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与输出轴连接;
所述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分别与第一电子换档模块、第二电子换档模块、第三电子换档模块连接;
所述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分别与第四电子换档模块、第五电子换档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换档模块、第二电子换档模块、第三电子换档模块分别用于控制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第四电子换档模块、第五电子换档模块分别用于控制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运行状态,使输出轴运行在I档驱动模式、Ⅱ档驱动模式、Ⅲ档驱动模式、Ⅴ档驱动模式、Ⅵ档驱动模式、Ⅵ档驱动模式其中任一项。
优选地,所述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
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转臂、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转臂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转臂、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转臂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转臂、第三内齿圈;所述第三太阳轮与第三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与第三转臂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与第三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一太阳轮通过第一太阳轮轴与第二转臂连接,所述第二转臂与第三内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齿圈、第二内齿圈、第三转臂通过第一齿圈连接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包括第四行星排、第五行星排,
所述第四行星排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轮、第四转臂、第四内齿圈;所述第四太阳轮与第四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四行星轮与第四转臂连接;所述第四行星轮与第四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五行星排包括第五太阳轮、第五行星轮、第五转臂、第五内齿圈;所述第五太阳轮与第五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五行星轮与第五转臂连接;所述第五行星轮与第五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四内齿圈通过第二齿圈连接件与第五内齿圈固定连接,或第四内齿圈与第五内齿圈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太阳轮、第一太阳轮轴均为空心,所述弹性减震器通过输入轴穿过第一太阳轮、第一太阳轮轴与第二太阳轮连接;
所述第一转臂与第一电子换档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齿圈连接件与第二电子换档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与第三电子换档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臂与第一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一制动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制动齿轮与第一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制动盘与第一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齿圈连接件与第二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二制动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制动齿轮与第二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制动盘与第二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所述第三太阳轮轴与第三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三制动齿轮连接外啮合,所述第三制动齿轮与第三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制动盘与第三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太阳轮、第三太阳轮轴、第四太阳轮、第四太阳轮轴均为空心;所述第二转臂通过中间轴穿过第三太阳轮、第三太阳轮轴、第四太阳轮、第四太阳轮轴分别与第四转臂、第五太阳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四太阳轮轴与第四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四制动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四制动齿轮与第四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制动盘与第四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齿圈连接件与第五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五制动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五制动齿轮与第五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制动盘与第五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一体成型的第四内齿圈和第五内齿圈与第五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五制动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五制动齿轮与第五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制动盘与第五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电机、弹性减震器、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第一电子换档模块、第二电子换档模块、第三电子换档模块、第四电子换档模块、第五电子换档模块等技术特征。根据控制策略,通过控制器对第一电子换档模块、第二电子换档模块、第三电子换档模块、第四电子换档模块、第五电子换档模块实现控制,以及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与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的综合利用,使得本总成实现了I档驱动模式、Ⅱ档驱动模式、Ⅲ档驱动模式、Ⅴ档驱动模式、Ⅵ档驱动模式、Ⅵ档驱动模式驱动,有效提高了本发明的传动效率,降低了驱动电机的重量、体积,以及总成的能耗,提高了总成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附图1所示,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包括电机1、弹性减震器4、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2、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3、第一电子换档模块18、第二电子换档模块35、第三电子换档模块31、第四电子换档模块45、第五电子换档模块50。电机1通过输出轴与弹性减震器4连接;将弹性减震器4与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2的输入轴5连接。将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2通过中间轴56与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3连接,将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3与输出轴55连接。将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2分别与第一电子换档模块18、第二电子换档模块35、第三电子换档模块31连接。将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3分别与第四电子换档模块45、第五电子换档模块50连接。第一电子换档模块18、第二电子换档模块35、第三电子换档模块31分别用于控制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2的运行状态,第四电子换档模块45、第五电子换档模块50分别用于控制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3运行状态,使输出轴55运行在I档驱动模式、Ⅱ档驱动模式、Ⅲ档驱动模式、Ⅴ档驱动模式、Ⅵ档驱动模式、Ⅵ档驱动模式其中任一项。
更为具体地,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2包括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11、第一行星轮12、第一转臂14、第一内齿圈13;将第一太阳轮11与第一行星轮12外啮合连接,第一行星轮12与第一转臂14连接;将第一行星轮12与第一内齿圈13内啮合连接。
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6、第二行星轮7、第二转臂9、第二内齿圈8;将第二太阳轮6与第二行星轮7外啮合连接,将第二行星轮7与第二转臂9连接;将第二行星轮7与第二内齿圈8内啮合连接。
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25、第三行星轮22、第三转臂24、第三内齿圈23;将第三太阳轮25与第三行星轮22外啮合连接,将第三行星轮22与第三转臂24连接;将第三行星轮22与第三内齿圈23内啮合连接。
将第一太阳轮11通过第一太阳轮轴10与第二转臂9连接,将第二转臂9与第三内齿圈23固定连接;将第一内齿圈13、第二内齿圈8、第三转臂23通过第一齿圈连接件21固定连接。
更为具体地,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3包括第四行星排、第五行星排,
第四行星排包括第四太阳轮37、第四行星轮38、第四转臂36、第四内齿圈39;将第四太阳37轮与第四行星轮38外啮合连接,第四行星轮38与第四转臂36连接;第四行星轮38与第四内齿圈39内啮合连接;
第五行星排包括第五太阳轮51、第五行星轮52、第五转臂54、第五内齿圈53;将第五太阳轮51与第五行星轮52外啮合连接,第五行星轮52与第五转臂54连接;第五行星轮52与第五内齿圈53内啮合连接。将第四内齿圈39通过第二齿圈连接件57与第五内齿圈53固定连接,或第四内齿圈39与第五内齿圈53一体成型。
更为具体地,第一太阳轮11、第一太阳轮轴10均为空心,将弹性减震器4通过输入轴5穿过第一太阳轮11、第一太阳轮轴10与第二太阳轮6连接。将第一转臂14与第一电子换档模块18连接;第一齿圈连接件21与第二电子换档模块35连接;将第三太阳轮25与第三电子换档模块31连接。
将第一转臂14与第一换档齿轮15固定连接,将第一换档齿轮15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一制动齿轮16外啮合连接,将第一制动齿轮16与第一制动盘19固定连接;将第一制动盘19与第一电子换档模块19配合连接。将第一齿圈连接件21与第二换档齿轮20固定连接,将第二换档齿轮20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二制动齿轮32外啮合连接,将第二制动齿轮32与第二制动盘34固定连接;将第二制动盘34与第二电子换档模块35配合连接。将第三太阳轮轴26与第三换档齿轮27固定连接,将第三换档齿轮27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三制动齿轮28连接外啮合,将第三制动齿轮28与第三制动盘30固定连接;将第三制动盘30与第三电子换档模块31配合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中,将第三太阳轮25、第三太阳轮轴26、第四太阳轮37、第四太阳轮轴40均设置成空心;将第二转臂9通过中间轴56穿过第三太阳轮25、第三太阳轮轴26、第四太阳轮37、第四太阳轮轴40分别与第四转臂36、第五太阳51轮固定连接。
将第四太阳轮轴40与第四换档齿轮41固定连接,将第四换档齿轮41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四制动齿轮42外啮合连接,将第四制动齿轮42与第四制动盘44固定连接;将第四制动盘44与第四电子换档模块45配合连接。
当采用第二齿圈连接件57与第四内齿圈39和第五内齿圈53连接时,将第二齿圈连接件57与第五换档齿轮46固定连接,将第五换档齿轮46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五制动齿轮47外啮合连接,将第五制动齿轮47与第五制动盘49固定连接;将第五制动盘49与第五电子换档模块50配合连接。
当采用第四内齿圈39和第五内齿圈53一体成型时,将第四内齿圈39和第五内齿圈53与第五换档齿轮46固定连接,将第五换档齿轮46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五制动齿轮47外啮合连接,将第五制动齿轮47与第五制动盘49固定连接;将第五制动盘49与第五电子换档模块50配合连接。本发明具体实施中采用第二齿圈连接件57与第四内齿圈39和第五内齿圈53固定连接。
本发明主要控制策略和控制过程:
I档驱动模式
第一电子换档模块18和第五电子换档模块50闭合,即第一换挡盘19和第五换档盘49处于被制动状态;第二电子换档模块35、第三电子换档模块45和第四电子换档模块31释放,即第二换挡盘34、第三换档盘30和第四换档盘44处于自由转动状态。此时,第一换档盘19通过第一制动轴17与第一制动齿轮16固定连接,第一制动齿轮16与第一换档齿轮15外啮合,第一换档齿轮15被制动,进而,第一转臂14被制动;第五换档盘49通过第五制动轴48与第五制动齿轮47固定连接,第五制动齿轮47与第五换档齿轮46外啮合,第五换档齿轮46被制动,进而,第五内齿圈53被制动。第二太阳轮6将来自电机转子1的动力一部分经第二行星轮7传递给第二转臂9、另外一部分动力由第二内齿圈8、第一内齿圈13、第一行星轮12和第一太阳轮11传递给第二转臂9。第二转臂9将动力由中间轴56传递给第四转臂36和第五太阳轮51。第五太阳轮51将动力由第五行星轮52传递给第五转臂54,第五转臂54将动力由变速箱输出轴55输出。
I档速比为:
其中:Z1表示第一太阳轮11齿数;Z2表示第一内齿圈13齿数;Z3表示第二太阳轮轮6齿数;Z4表示第二内齿圈8齿数;Z5表示第三太阳轮25齿数;Z6表示第三内齿圈23齿数;Z7表示第四太阳轮37齿数;Z8表示第四内齿圈39齿数;Z9表示第五太阳轮51齿数;Z10表示第五内齿圈53齿数;n1表示输入轴5的转速;n2表示第五转臂55的转速。
II档驱动模式
第二电子换档模块35和第五电子换档模块50闭合,即第二换挡盘34和第五换档盘49处于被制动状态。第一电子换档模块18、第三电子换档模块31和第四电子换档模块45释放,即第一换挡盘19、第三换档盘30和第四换档盘44处于自由转动状态。此时,第二换档盘34通过第二制动轴33与第二制动齿轮34固定连接,第二制动齿轮32与第二换档齿轮20外啮合,第二换档齿轮20被制动,进而,第二内齿圈8被制动。第五换档盘49通过第五制动轴48与第五制动齿轮47固定连接,第五制动齿轮47与第五换档齿轮46外啮合,第五换档齿轮46被制动,进而,第五内齿圈53被制动。第二太阳轮6将来自电机转子1的动力第二行星轮7传递给第二转臂9,第二转臂9将动力由中间轴传递给第四转臂36和第五太阳轮51;第五太阳轮51将动力由第五行星轮52传递给第五转臂54,第五转臂54将动力由变速箱输出轴55输出。
II档速比为:
III档驱动模式
第三电子换档模块31和第五电子换档模块50闭合,即第三换挡盘30和第五换档盘49处于被制动状态。第一电子换档模块18、第二电子换档模块35和第四电子换档模块45释放,即第一换挡盘19、第二换档盘34和第四换档盘44处于自由转动状态。此时,第三换档盘30通过第三制动轴29与第三制动齿轮28固定连接,第三制动齿轮28与第三换档齿轮27外啮合,第三换档齿轮27被制动,进而,第三太阳轮25被制动。第五换档盘49通过第五制动轴48与第五制动齿轮47固定连接,第五制动齿轮47与第五换档齿轮46外啮合,第五换档齿轮46被制动,进而,第五内齿圈53被制动。第二太阳轮6将来自电机转子1的一部分动力由第二行星轮7传递给第二转臂9,另外一部分动力经第二行星轮7、第二内齿圈8、连接件21、第三转臂24和第三行星轮22传递给第三内齿圈23,第二转臂9和第三内齿圈23将动力由中间轴56传递给第四转臂36和第五太阳轮51。第五太阳轮51将动力由第五行星轮52传递给第五转臂54,第五转臂54将动力由变速箱输出轴55输出。
III档速比为:
IV档驱动模式
第一电子换档模块18和第四电子换档模块45闭合,即第一换挡盘19和第四换档盘44处于被制动状态;第二电子换档模块35、第三电子换档模块31和第五电子换档模块50释放,即第二换挡盘34、第三换档盘30和第五换档盘49处于自由转动状态。此时,第一换档盘19通过第一制动轴17与第一制动齿轮16固定连接,第一制动齿轮16与第一换档齿轮15外啮合,第一换档齿轮15被制动,进而,第一转臂14被制动。第四换档盘44通过第四制动轴43与第四制动齿轮42固定连接,第四制动齿轮42与第四换档齿轮41外啮合,第四换档齿轮41被制动,进而,第四太阳轮37被制动。第二太阳轮6将来自电机转子1的动力一部分经第二行星轮7传递给第二转臂9、另外一部分动力由第二内齿圈8、第一内齿圈13、第一行星轮12和第一太阳轮11传递给第二转臂9,第二转臂9将动力由中间轴56传递给第四转臂36和第五太阳轮51;其中一部分动力由第四行星轮38、第四内齿圈39、第五内齿圈53和第五行星轮52传递给第五转臂54,另外一部分动力由第五太阳轮51将动力由第五行星轮52传递给第五转臂54,第五转臂54将动力由变速箱输出轴55输出。
IV档速比为:
V档驱动模式
第二电子换档模块35和第四电子换档模块45闭合,即第二换挡盘34和第四换档盘44处于被制动状态;第一电子换档模块18、第三电子换档模块31和第五电子换档模块50释放,即第一换挡盘19、第三换档盘30和第五换档盘49处于自由转动状态。此时,第二换档盘34通过第二制动轴33与第二制动齿轮32固定连接,第二制动齿轮32与第二换档齿轮20外啮合,第二换档齿轮20被制动,进而,第二内齿圈8被制动。第四换档盘44通过第四制动轴43与第四制动齿轮42固定连接,第四制动齿轮42与第四换档齿轮41外啮合,第四换档齿轮41被制动,进而,第四太阳轮37被制动。第二太阳轮6将来自电机转子1的动力第二行星轮7传递给第二转臂9,第二转臂9将动力由中间轴56传递给第四转臂36和第五太阳轮51;其中一部分动力由第四行星轮38、第四内齿圈39、第五内齿圈53和第五行星轮52传递给第五转臂54,另外一部分动力由第五太阳轮51将动力由第五行星轮52传递给第五转臂54,第五转臂54将动力由变速箱输出轴55输出。
Ⅴ档速比为:
VI档驱动模式
第三电子换档模块31和第四电子换档模块45闭合,即第三换挡盘30和第四换档盘44处于被制动状态;第一电子换档模块18、第二电子换档模块35和第五电子换档模块50释放,即第一换挡盘19、第二换档盘34和第五换档盘49处于自由转动状态。此时,第三换档盘30通过第三制动轴29与第三制动齿轮28固定连接,第三制动齿轮28与第三换档齿轮28外啮合,第三换档齿轮28被制动,进而,第三太阳轮25被制动。第四换档盘44通过第四制动轴43与第四制动齿轮42固定连接,第四制动齿轮42与第四换档齿轮41外啮合,第四换档齿轮41被制动,进而,第四太阳轮37被制动。第二太阳轮6将来自电机转子1的一部分动力由第二行星轮7传递给第二转臂9,另外一部分动力经第二行星轮7、第二内齿圈8、连接件21、第三转臂24和第三行星轮22传递给第三内齿圈23,第二转臂9和第三内齿圈23将动力由中间轴56传递给第四转臂36和第五太阳轮51。其中一部分动力由第四行星轮38、第四内齿圈39、第五内齿圈53和第五行星轮52传递给第五转臂54,另外一部分动力由第五太阳轮51将动力由第五行星轮52传递给第五转臂54,第五转臂54将动力由变速箱输出轴55输出。
VI档速比为: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弹性减震器、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第一电子换档模块、第二电子换档模块、第三电子换档模块、第四电子换档模块、第五电子换档模块;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弹性减震器连接;所述弹性减震器与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的输入轴连接;
所述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通过中间轴与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与输出轴连接;
所述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分别与第一电子换档模块、第二电子换档模块、第三电子换档模块连接;
所述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分别与第四电子换档模块、第五电子换档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换档模块、第二电子换档模块、第三电子换档模块分别用于控制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第四电子换档模块、第五电子换档模块分别用于控制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运行状态,使输出轴运行在I档驱动模式、Ⅱ档驱动模式、Ⅲ档驱动模式、Ⅴ档驱动模式、Ⅵ档驱动模式、Ⅵ档驱动模式其中任一项;
其中,所述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
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转臂、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转臂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转臂、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转臂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转臂、第三内齿圈;所述第三太阳轮与第三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与第三转臂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与第三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一太阳轮通过第一太阳轮轴与第二转臂连接,所述第二转臂与第三内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齿圈、第二内齿圈、第三转臂通过第一齿圈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包括第四行星排、第五行星排,
所述第四行星排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轮、第四转臂、第四内齿圈;所述第四太阳轮与第四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四行星轮与第四转臂连接;所述第四行星轮与第四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五行星排包括第五太阳轮、第五行星轮、第五转臂、第五内齿圈;所述第五太阳轮与第五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五行星轮与第五转臂连接;所述第五行星轮与第五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四内齿圈通过第二齿圈连接件与第五内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圈连接件与第五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五制动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五制动齿轮与第五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制动盘与第五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太阳轮、第一太阳轮轴均为空心,所述弹性减震器通过输入轴穿过第一太阳轮、第一太阳轮轴与第二太阳轮连接;
所述第一转臂与第一电子换档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齿圈连接件与第二电子换档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与第三电子换档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转臂与第一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一制动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制动齿轮与第一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制动盘与第一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齿圈连接件与第二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二制动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制动齿轮与第二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制动盘与第二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第三太阳轮轴与第三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三制动齿轮连接外啮合,所述第三制动齿轮与第三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制动盘与第三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所述第三太阳轮、第三太阳轮轴、第四太阳轮、第四太阳轮轴均为空心;所述第二转臂通过中间轴穿过第三太阳轮、第三太阳轮轴、第四太阳轮、第四太阳轮轴分别与第四转臂、第五太阳轮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太阳轮轴与第四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四制动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四制动齿轮与第四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制动盘与第四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2.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弹性减震器、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第一电子换档模块、第二电子换档模块、第三电子换档模块、第四电子换档模块、第五电子换档模块;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弹性减震器连接;所述弹性减震器与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的输入轴连接;
所述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通过中间轴与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与输出轴连接;
所述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分别与第一电子换档模块、第二电子换档模块、第三电子换档模块连接;
所述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分别与第四电子换档模块、第五电子换档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换档模块、第二电子换档模块、第三电子换档模块分别用于控制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第四电子换档模块、第五电子换档模块分别用于控制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运行状态,使输出轴运行在I档驱动模式、Ⅱ档驱动模式、Ⅲ档驱动模式、Ⅴ档驱动模式、Ⅵ档驱动模式、Ⅵ档驱动模式其中任一项;
其中,所述前三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
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转臂、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转臂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转臂、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转臂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转臂、第三内齿圈;所述第三太阳轮与第三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与第三转臂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与第三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一太阳轮通过第一太阳轮轴与第二转臂连接,所述第二转臂与第三内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齿圈、第二内齿圈、第三转臂通过第一齿圈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后两速复合行星传动装置包括第四行星排、第五行星排,
所述第四行星排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轮、第四转臂、第四内齿圈;所述第四太阳轮与第四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四行星轮与第四转臂连接;所述第四行星轮与第四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所述第五行星排包括第五太阳轮、第五行星轮、第五转臂、第五内齿圈;所述第五太阳轮与第五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五行星轮与第五转臂连接;所述第五行星轮与第五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第四内齿圈与第五内齿圈一体成型,所述一体成型的第四内齿圈和第五内齿圈与第五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五制动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五制动齿轮与第五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制动盘与第五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太阳轮、第一太阳轮轴均为空心,所述弹性减震器通过输入轴穿过第一太阳轮、第一太阳轮轴与第二太阳轮连接;
所述第一转臂与第一电子换档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齿圈连接件与第二电子换档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与第三电子换档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转臂与第一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一制动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制动齿轮与第一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制动盘与第一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齿圈连接件与第二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二制动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制动齿轮与第二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制动盘与第二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第三太阳轮轴与第三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三制动齿轮连接外啮合,所述第三制动齿轮与第三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制动盘与第三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所述第三太阳轮、第三太阳轮轴、第四太阳轮、第四太阳轮轴均为空心;所述第二转臂通过中间轴穿过第三太阳轮、第三太阳轮轴、第四太阳轮、第四太阳轮轴分别与第四转臂、第五太阳轮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太阳轮轴与第四换档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换档齿轮与圆周均布的多个第四制动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四制动齿轮与第四制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制动盘与第四电子换档模块配合连接。
CN201711084984.6A 2017-09-08 2017-11-07 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 Active CN109751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4984.6A CN109751370B (zh) 2017-11-07 2017-11-07 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
US16/033,222 US10851881B2 (en) 2017-09-08 2018-07-12 Four-speed transaxle for electric vehicle
EP19193979.2A EP3591261B1 (en) 2017-09-08 2018-07-19 Four-speed transaxle for high efficiency electric vehicle
EP18184329.3A EP3502512B1 (en) 2017-09-08 2018-07-19 Four-speed transaxle for electric vehicle
KR1020180091382A KR101982799B1 (ko) 2017-09-08 2018-08-06 전기 차량용 4단 트랜스액슬
JP2018153481A JP6462174B1 (ja) 2017-09-08 2018-08-17 電気車両用四速トランスアクス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4984.6A CN109751370B (zh) 2017-11-07 2017-11-07 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1370A CN109751370A (zh) 2019-05-14
CN109751370B true CN109751370B (zh) 2023-11-14

Family

ID=66399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84984.6A Active CN109751370B (zh) 2017-09-08 2017-11-07 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137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2123A (ja) * 2003-12-11 2005-06-30 Kyowa Metal Work Co Ltd 多段変速遊星歯車列
CN106838154A (zh) * 2016-12-14 2017-06-13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变速箱
CN206351629U (zh) * 2017-01-06 2017-07-25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CN207673797U (zh) * 2017-11-07 2018-07-31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2123A (ja) * 2003-12-11 2005-06-30 Kyowa Metal Work Co Ltd 多段変速遊星歯車列
CN106838154A (zh) * 2016-12-14 2017-06-13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变速箱
CN206351629U (zh) * 2017-01-06 2017-07-25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CN207673797U (zh) * 2017-11-07 2018-07-31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1370A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65536U (zh) 具有六前进挡一倒挡的自动变速器
CN211525449U (zh) 一种平行轴式两挡电驱动系统
CN202186277U (zh)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包含该驱动系统的车辆
CN206394434U (zh) 一种集成单电机的多挡位汽车传动装置
CN202573795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两档驱动装置
CN207809033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4859420B (zh) 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CN109228842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CN105673782A (zh) 自动变速器
CN109737190B (zh) 一种两个双离合双排行星齿轮四档自动变速器
CN202732865U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二速自动变速器
CN107310366B (zh) 双电机高低速区复合双速驱动总成
CN111806214B (zh) 用于多速电动桥组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06671767B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
CN106585361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
CN211918383U (zh) 一种电机后纵置两挡集成式电驱桥
CN109203986B (zh) 一种两档电驱动传动装置
CN202518081U (zh) 多动力源多模式耦合驱动系统
CN207673797U (zh) 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
CN109751370B (zh) 纯电动重型卡车用自动六速动力总成
CN203937509U (zh) 混合动力装置及相应的汽车
CN209943440U (zh) 电动车行星系四速驱动系统
CN202280799U (zh) 一种多挡位变速箱
CN109838517B (zh) 重型纯电动车辆用自动九速动力总成
CN209324955U (zh) 纯电动商车用六速自动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