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9420B - 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9420B
CN104859420B CN201510275418.8A CN201510275418A CN104859420B CN 104859420 B CN104859420 B CN 104859420B CN 201510275418 A CN201510275418 A CN 201510275418A CN 104859420 B CN104859420 B CN 104859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lutch
brake
gear
plane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54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9420A (zh
Inventor
宋大凤
王广义
陈琴琴
杨南南
曾小华
朱志成
冯涛
李高志
李广含
蒋渊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a-Newchanc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754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59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59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9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9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9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克服了目前单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低的问题;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制动器、离合器和电机系统;前行星排包括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前排太阳轮、前排齿圈;后行星排包括后排太阳轮轴、后排行星架主架、后排齿圈;电机系统包括有电机/发电机MG Ⅰ、电机/发电机MG Ⅱ;前排太阳轮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上;后排太阳轮轴与前排齿圈通过花键配合;后排太阳轮轴与电机/发电机MG Ⅱ通过花键配合;后排行星架主架与动力输出轴通过花键配合;电机/发电机MG Ⅰ通过滑动轴承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配合,通过花键与前排太阳轮连接。

Description

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面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节能、环保成为汽车发展的必由之路。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最有效的节能汽车方案,其驱动系统有串联、并联和混联三种形式。串联能实现发动机的最优控制,但是全部能量都会经过二次转换,损失较大;并联能实现较好的传动效率,但是发动机与输出轴机械连接,不能保证发动机始终处于较优的工作区域内;混联能结合串联和并联的优点,规避二者的缺点,是三者中最为优化的构型方案。
当前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主要采用行星机构作为功率分流装置,典型的结构形式包括丰田的THS系统。丰田的THS系统采用单行星排结构,属于单模功率分流装置,它只能实现输入式功率分流一种模式,这种THS系统的优点是在实现电子无级变速(EVT)功能的同时,拥有简单的结构,控制相对容易。但是THS系统的齿圈直接连接到输出轴,其对电机的依赖性较大,为了提供良好的动力性,需要在系统中选用功率等级和输出转矩较大的电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整车成本和安装的困难程度。另外,THS系统由于只能实现输入式功率分流一种模式,使得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小。THS系统的应用范围较小,仅适用于小型车辆,对于公交客车以及载货车的应用前景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目前单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时的爬坡能力有限和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低的问题,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制动器A、离合器B和电机系统;
所述前行星排包括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前排太阳轮5、前排齿圈9;
所述后行星排包括后排太阳轮轴13、后排行星架主架35、后排齿圈39;
所述电机系统包括有电机/发电机MG Ⅰ 2、电机/发电机MG Ⅱ 14;
所述前排太阳轮5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上;
所述后排太阳轮轴13与前排齿圈9通过花键配合;所述后排太阳轮轴13与电机/发电机MG Ⅱ 14通过花键配合;所述后排行星架主架35与动力输出轴33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的后排齿圈39经过离合器B与动力输出轴33相连;其中离合器B中的离合器从动轴22通过花键与后排齿圈39连接,离合器B中的离合器活塞缸27与动力输出轴33焊接连接;
所述的后排齿圈39经过制动器A与固定的制动器活塞缸15相连;其中制动器A中的制动器摩擦片18与后排齿圈39通过花键连接;制动器A中的制动器钢片17与固定的制动器活塞缸15通过花键连接;
所述电机/发电机MG Ⅰ 2通过滑动轴承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配合,通过花键与前排太阳轮5连接;
所述电机/发电机MG Ⅱ 14通过花键与后排太阳轮轴13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行星排还包括前排行星轮8、前排行星架副架7、4号滑动轴承10、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2;
所述前排行星轮8通过4号滑动轴承10安装在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2上;
所述前排行星轮8与前排太阳轮5外啮合,与前排齿圈9内啮合;
所述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2左端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副架7上,右端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的右端前排行星架主架上。
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行星排还包括2号滑动轴承4、3号滑动轴承6、4号滑动轴承10;
所述前排行星轮8通过4号滑动轴承10安装在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2上;前排太阳轮5通过2号滑动轴承4和3号滑动轴承6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上。
技术方案中所述后行星排还包括后排行星轮38、后排行星架副架40、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1、6号滑动轴承37;
所述后排行星轮38通过6号滑动轴承37安装在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1上;所述后排行星轮38与后排太阳轮轴13的齿轮部分外啮合,与后排齿圈39内啮合;
所述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1左端固定在后排行星架副架40上,右端固定在后排行星架主架35上;
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合器还包括离合器从动轴卡环23、离合器卡环24、离合器摩擦片25、离合器钢片26、离合器活塞29、离合器回位弹簧31、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2;
所述离合器活塞29安装在离合器活塞缸27内部;
所述离合器回位弹簧31大端抵靠在离合器活塞29上,小端通过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2来限位;
所述离合器摩擦片25与离合器钢片26相间布置;所述离合器摩擦片25右端抵靠在离合器活塞29上,左端通过离合器卡环24来限位;
所述离合器钢片26与离合器活塞缸27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离合器摩擦片25与离合器从动轴22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离合器从动轴卡环23用于对离合器从动轴22与后排齿圈39的花键连接处进行限位。
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合器活塞29与离合器活塞缸27之间通过2号O型圈28和3号O型圈34密封;
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动器还包括制动器活塞缸15、制动器钢片17、制动器卡环19、制动器回位弹簧20、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21、制动器活塞42;
所述制动器活塞42安装在制动器活塞缸15内部;
所述制动器回位弹簧20大端靠在制动器活塞42上,小端通过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21来限位;
所述制动器钢片17与制动器摩擦片18相间布置;制动器摩擦片18左端抵靠在制动器活塞42上,右端通过制动器卡环19限位;
所述制动器钢片17与制动器活塞缸15通过花键配合。
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动器活塞缸15右端设有内花键结构;
所述制动器活塞42与制动器活塞缸15之间通过1号O型圈16和4号O型圈43密封。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机系统还包括有1号滑动轴承3;
所述电机/发电机MG Ⅰ 2通过1号滑动轴承3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配合。
所述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穿过前排太阳轮5;所述前排太阳轮5左端与电机/发电机MG Ⅰ 2输出轴通过花键相配合;所述前排太阳轮5右端为圆柱形的斜齿轮结构。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后排行星架主架35整体为盘状结构,中心为盘毂结构并有通孔结构;后排行星架主架35中心毂处有与动力输出轴33左端外花键配合的内花键;在后排行星架主架35右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地开有4个与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1相配合的阶梯孔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实现电子无级变速功能,保证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燃油经济区,降低油耗。
2.本发明所述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实现纯电动启车模式,消除发动机的怠速油耗,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
3.本发明所述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回收车辆的制动动能,明显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4.本发明所述的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可以提高车辆的爬坡能力。
5.本发明所述的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可以提高车辆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
6.本发明所述的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的应用范围较广,不仅适用于小型车,还可应用于公交客车及大型载货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主视图上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中制动器与离合器部分的局部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在纯电动模式下的结构等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在低速模式下的结构等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高速模式下的结构等效示意图。
图中:1.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2.电机/发电机MG Ⅰ,3.1号滑动轴承,4.2号滑动轴承,5.前排太阳轮,6.3号滑动轴承,7.前排行星架副架,8.前排行星轮,9.前排齿圈,10.4号滑动轴承,11.1号垫片,12.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3.后排太阳轮轴,14.电机/发电机MGⅡ,15.制动器活塞缸,16.1号O型圈,17.制动器钢片,18.制动器摩擦片,19.制动器卡环,20.制动器回位弹簧,21.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22.离合器从动轴,23.离合器从动轴卡环,24.离合器卡环,25.离合器摩擦片,26.离合器钢片,27.离合器活塞缸,28.2号O型圈,29.离合器活塞,30.5号滑动轴承,31.离合器回位弹簧,32.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3.动力输出轴,34.3号O型圈,35.后排行星架主架,36.2号垫片,37.6号滑动轴承,38.后排行星轮,39.后排齿圈,40.后排行星架副架,41.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2.制动器活塞,43.4号O型圈,44.发动机,A:制动器,B: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离合器、制动器和电机系统。
参阅图1、图2,所述的前行星排包括有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2号滑动轴承4、前排太阳轮5、3号滑动轴承6、前排行星架副架7、前排行星轮8、前排齿圈9、4号滑动轴承10、1号垫片11、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2。
参阅图1,所述的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为空心轴,与前排行星架主架做成一体。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中心处有通孔结构,在轴面上开有通润滑油用的径向通孔结构。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的右端为前排行星架主架部分,前排行星架主架为环形的凸盘结构,在所述的环形凸盘右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开有4个用于与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2相配合的阶梯孔。
参阅图1,所述的前排太阳轮5为空心的阶梯轴结构件。前排太阳轮5中心处为阶梯孔结构,内部两端的孔径比内部中间的孔径要大一些,内部两端较大孔径处左端与2号滑动轴承4配合、右端与3号滑动轴承6。前排太阳轮5的外部为三段式的阶梯轴,从轴的右边到左边分别为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孔径依次减小。在所述的前排太阳轮5右端的第一段阶梯部分为圆柱形的斜齿轮结构;左端的第三阶梯部分开有与电机/发电机MG Ⅰ 2输出轴上的内花键相配合的外花键结构;中间部分的第二段阶梯部分为光轴结构,并在第二段阶梯部开有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轴面通孔相通的通孔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前排齿圈9整体为圆盘状结构,在圆盘的左边有圆环形的凸台,在凸台的内环面上有圆柱形的内斜齿结构;在圆盘的中心处有轴毂结构,轴毂中心处为通孔结构,在通孔的内表面为有与后排太阳轮轴13配合的内花键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2号滑动轴承4、3号滑动轴承6、4号滑动轴承10均为薄壁的套筒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前排行星架副架7为圆环结构,中间为通孔结构,在圆环的左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地开有4与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2相配合个阶梯孔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前排行星轮8是圆柱形的斜齿轮,在前排行星轮8的中心处为光滑的通孔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1号垫片11为薄壁的圆环结构。
参阅图1,所述的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2为实心的光轴。
参阅图1、图2,前排行星轮8通过4号滑动轴承10安装在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2上;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2左端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副架7上,右端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右端的行星架上,在前排行星轮8的两端均通过1号垫片11与行星架分隔;前排太阳轮5通过2号滑动轴承4和3号滑动轴承6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上,前排太阳轮5的齿轮部分与前排行星轮8外啮合;前排齿圈9与前排行星轮8内啮合。
参阅图1、图2、图3,所述的后行星排包括有后排太阳轮轴13、后排行星架主架35、2号垫片36、6号滑动轴承37、后排行星轮38、后排齿圈39、后排行星架副架40、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1。
参阅图1、图3,所述的后排太阳轮轴13为空心的阶梯齿轮轴,轴的外围从右到左依次为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且轴的外径从右到左依次肩小;在右端的第一阶梯处为圆柱形的斜齿轮结构,在第二阶梯处有与电机/发电机MG Ⅱ 14动力输入轴内花键配合的外花键结构,在第三阶梯处,有与前排齿圈9右端轴毂处内花键配合的外花键结构;在轴的右端内部为阶梯孔结构,该阶梯孔用于支撑动力输出轴33的左端。
参阅图1、图3,所述的后排行星架主架35整体为盘状结构,中心为盘毂结构并有通孔结构;后排行星架主架35中心毂处有与动力输出轴33左端外花键配合的内花键;在后排行星架主架35右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地开有4个与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1相配合阶梯孔结构。
参阅图1、图3,所述的后排齿圈39整体为筒状结构。后排齿圈39的结构特征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外径一致,第一部分的外径较第二、第三部分较小,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呈现一个阶梯;在后排齿圈39左端第一部分的外环面上有与制动器摩擦片18配合的外花键结构;在后排齿圈39第二部分的内环面上有与后排行星轮38相啮合的斜齿轮结构;在后排齿圈39第三部分的内环面上有与离合器从动轴22左端外花键相配合的内花键结构。
参阅图1、图3,所述的后排行星架副架40为圆环结构,中间为通孔结构,在圆环的左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地开有4与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1相配合个阶梯孔结构。
参阅图1、图3,所述的后排行星轮38为圆柱形的斜齿轮结构,中心处为通孔。
参阅图1、图3,所述的2号垫片36为薄壁的圆环结构。
参阅图1、图3,所述的6号滑动轴承37为薄壁的套筒结构。
参阅图1、图3,所述的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1实心的光轴结构。
参阅图1、图2、图3,后排行星轮38通过6号滑动轴承37安装在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1上;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1左端支撑在后排行星架副架40上,右端支撑在后排行星架主架35上,在后排行星轮38的两端均通过2号垫片36与行星架分隔;后排太阳轮轴13的齿轮部分与后排行星轮38外啮合;后排齿圈39与后排行星轮38内啮合。
参阅图1、图2、图3,所述的离合器包括有离合器从动轴22、离合器从动轴卡环23、离合器卡环24、离合器摩擦片25、离合器钢片26、离合器活塞缸27、2号O型圈28、离合器活塞29、离合器回位弹簧31、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2、3号O型圈34。
参阅图1、图3,所述的离合器从动轴22左端通过花键与后排齿圈连接,并由离合器从动轴卡环23限位,离合器从动轴22的右端有外花键;所述的离合器活塞缸27左端有内花键,右端通过焊接与动力输出轴33相连接;离合器活塞29装在离合器活塞缸27内部,通过2号O型圈28和3号O型圈34来密封;离合器回位弹簧31为膜片弹簧,大端靠在离合器活塞29上,小端靠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2来限位;离合器采用多片的形式,离合器摩擦片25与离合器钢片26相间布置,右端靠在离合器活塞29上,左端由离合器器卡环24限位;离合器钢片26外端有外花键结构,并与离合器活塞缸27左端的内花键配合;离合器摩擦片25内部有内花键结构,并与离合器从动轴22右端的外花键配合。
参阅图1、图2、图3,所述的制动器包括有制动器活塞缸15、1号O型圈16、制动器钢片17、制动器摩擦片18、制动器卡环19、制动器回位弹簧20、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21、制动器活塞42、4号O型圈43。
参阅图1、图3,所述的制动器活塞缸15固定不动,右端有内花键结构;制动器活塞42装在制动器活塞缸15内部,通过1号O型圈16和4号O型圈43来密封;制动器回位弹簧20为膜片弹簧,大端靠在制动器活塞42上,小端靠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21来限位;制动器采用多片的形式,制动器摩擦片18与制动器钢片17相间布置,左端靠在制动器活塞42上,右端由制动器卡环19限位;制动器钢片17外端有外花键结构,并与制动器活塞缸15右端的内花键配合;制动器摩擦片18内部有内花键结构,并与后排齿圈左端的外花键配合。
参阅图1、图2,所述的电机系统包括有电机/发电机MG Ⅰ 2、1号滑动轴承3、电机/发电机MG Ⅱ 14。
参阅图1、图2,所述的电机/发电机MG Ⅰ 2为永磁的同步电机。电机的转子输出轴为空心轴,通过1号滑动轴承3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配合,并且通过花键与前排太阳轮连接。
参阅图1、图2,所述的电机/发电机MG Ⅱ 14为永磁的同步电机。电机的转子通过花键与后排太阳轮轴13连接。
发动机44的动力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输入,电机/发电机MG Ⅰ 2通过花键与前排太阳轮5连接,由前排齿圈9通过花键将动力传递到后排太阳轮轴13上;
电机/发电机MG Ⅱ 14通过花键与后排太阳轮轴13连接,后排齿圈39一方面经过制动器A与固定的制动器活塞缸15相连,另一方面,经过离合器B与动力输出轴33连接;动力由后排行星架主架35通过花键传递到动力输出轴33上,并由动力输出轴33输出到主减速器。
工作原理与模式划分:
参阅图1、图2,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源包括发动机和动力电池,动力的输入有三部分:发动机、电机/发电机MG Ⅰ和电机/发电机MG Ⅱ。发动机的动力由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输入,电机/发电机MG Ⅰ的动力由前排太阳轮5输入,电机/发电机MG Ⅱ 14的动力由后排太阳轮轴13输入。
1.纯电动模式:
参阅图1、图2、图4,
纯电动模式主要用于启动车辆和低速巡航。在纯电动模式下,只有电机/发电机MGⅡ 14工作,此时制动器处于接合状态,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制动器接合,使后排齿圈锁止,由动力电池供电,由电机/发电机MG Ⅱ 14提供动力。动力从后排太阳轮输入,后排行星架输出,行星架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出轴,最终将动力输出到车轮。
2.电子无级变速模式:
电子无级变速模式根据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接合与分离状态又可分为低速模式和高速模式:
低速模式:
参阅图1、图2、图5,在低速模式下,制动器处于接合状态,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
发动机的动力从前排的行星架输入,电机/发电机MG Ⅰ与前排太阳轮相连,前排的齿圈输出,并通过花键将动力传递到后排太阳轮,电机/发电机MG Ⅰ起到调节发动机工作点的作用;制动接合,使得后排齿圈锁止,后排太阳轮处的动力传递到后排行星架,行星架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出轴,最终将动力输出到车轮。电机/发电机MG Ⅱ耦合在后排的太阳轮处,提供助力。
高速模式:
参阅图1、图2、图6,在高速模式下,制动器处于分离状态,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
制动器分离,离合器接合使得后排的齿圈与后排的行星架固连在一起,后排的传动比为1;与低速模式相比,高速模式下前排传递的动力无需经过后排的减速后输出,相比较总的传动比减小,适应于高速工况。此时,发动机的动力从前排的行星架输入,电机/发电机MG Ⅰ与前排太阳轮相连,前排的齿圈输出,并通过花键将动力传递到后排太阳轮,电机/发电机MG Ⅰ起到调节发动机工作点的作用;电机/发电机MG Ⅱ相当于直接耦合到动力输出轴33上,提供助力。
3.再生制动模式
参阅图1、图2、图4,在再生制动模式模式下,制动器应处于接合状态,离合器应处于分离状态;如果汽车处于非紧急制动的情况、车速高于某一限定值、并且此时的需求制动转矩小于电机/发电机MG Ⅱ 14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转矩时,制动力全部由电机/发电机MGⅡ 14提供,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并将其储存在电池中;如果汽车处于非紧急制动的情况、车速高于某一限定值、并且此时的需求制动转矩大于电机/发电机MG Ⅱ 14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转矩时,制动力中的一部分由电机/发电机MG Ⅱ 14提供,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并将其储存在电池中,制动力中的另一部分由传统的机械制动来提供。

Claims (10)

1.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前行星排、后行星排、制动器A、离合器B和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行星排包括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前排太阳轮(5)、前排齿圈(9);
所述后行星排包括后排太阳轮轴(13)、后排行星架主架(35)、后排齿圈(39);
所述电机系统包括有电机/发电机MGⅠ(2)、电机/发电机MGⅡ(14);
所述前排太阳轮(5)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上;
所述后排太阳轮轴(13)与前排齿圈(9)通过花键配合;所述后排太阳轮轴(13)与电机/发电机MGⅡ(14)通过花键配合;所述后排行星架主架(35)与动力输出轴(33)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的后排齿圈(39)经过离合器B与动力输出轴(33)相连;离合器B中的离合器从动轴(22)通过花键与后排齿圈(39)连接,离合器B中的离合器活塞缸(27)与动力输出轴33固定连接;
所述的后排齿圈(39)经过制动器A与固定的制动器活塞缸(15)相连;制动器A中的制动器摩擦片(18)与后排齿圈(39)通过花键连接;制动器A中的制动器钢片(17)与固定的制动器活塞缸(15)通过花键连接;
所述电机/发电机MGⅠ(2)通过滑动轴承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配合,通过花键与前排太阳轮(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行星排还包括前排行星轮(8)、前排行星架副架(7)、4号滑动轴承(10)、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2);
所述前排行星轮(8)通过4号滑动轴承(10)安装在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2)上;
所述前排行星轮(8)与前排太阳轮(5)外啮合,与前排齿圈(9)内啮合;
所述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2)左端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副架(7)上,右端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的右端前排行星架主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行星排还包括2号滑动轴承(4)、3号滑动轴承(6)、4号滑动轴承(10);
所述前排行星轮(8)通过4号滑动轴承(10)安装在前排行星轮支撑轴(12)上;前排太阳轮(5)通过2号滑动轴承(4)和3号滑动轴承(6)支撑在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行星排还包括后排行星轮(38)、后排行星架副架(40)、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1)、6号滑动轴承(37);
所述后排行星轮(38)通过6号滑动轴承(37)安装在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1)上;所述后排行星轮(38)与后排太阳轮轴(13)的齿轮部分外啮合,与后排齿圈(39)内啮合;
所述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1)左端固定在后排行星架副架(40)上,右端固定在后排行星架主架(3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还包括离合器从动轴卡环(23)、离合器卡环(24)、离合器摩擦片(25)、离合器钢片(26)、离合器活塞(29)、离合器回位弹簧(31)、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2);
所述离合器活塞(29)安装在离合器活塞缸(27)内部;
所述离合器回位弹簧(31)大端抵靠在离合器活塞(29)上,小端通过离合器回位弹簧卡环(32)来限位;
所述离合器摩擦片(25)与离合器钢片(26)相间布置;所述离合器摩擦片(25)右端抵靠在离合器活塞(29)上,左端通过离合器卡环(24)来限位;
所述离合器钢片(26)与离合器活塞缸(27)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离合器摩擦片(25)与离合器从动轴(22)通过花键配合;
所述离合器从动轴卡环(23)用于对离合器从动轴(22)与后排齿圈(39)的花键连接处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活塞(29)与离合器活塞缸(27)之间通过2号O型圈(28)和3号O型圈(34)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器还包括制动器活塞缸(15)、制动器钢片(17)、制动器卡环(19)、制动器回位弹簧(20)、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21)、制动器活塞(42);
所述制动器活塞(42)安装在制动器活塞缸(15)内部;
所述制动器回位弹簧(20)大端靠在制动器活塞(42)上,小端通过制动器回位弹簧卡环(21)来限位;
所述制动器钢片(17)与制动器摩擦片(18)相间布置;制动器摩擦片(18)左端抵靠在制动器活塞(42)上,右端通过制动器卡环(19)限位;
所述制动器钢片(17)与制动器活塞缸(15)通过花键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器活塞缸(15)右端设有内花键结构;
所述制动器活塞(42)与制动器活塞缸(15)之间通过1号O型圈(16)和4号O型圈(43)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机系统还包括有1号滑动轴承(3);
所述电机/发电机MGⅠ(2)通过1号滑动轴承(3)与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配合;
所述前排行星架动力输入轴(1)穿过前排太阳轮(5);所述前排太阳轮(5)左端与电机/发电机MGⅠ(2)输出轴通过花键相配合;所述前排太阳轮(5)右端为圆柱形的斜齿轮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后排行星架主架(35)整体为盘状结构,中心为盘毂结构并有通孔结构;后排行星架主架(35)中心毂处有与动力输出轴(33)左端外花键配合的内花键;在后排行星架主架(35)右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地开有4个与后排行星轮支撑轴(41)相配合的阶梯孔结构。
CN201510275418.8A 2015-05-26 2015-05-26 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Active CN104859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5418.8A CN104859420B (zh) 2015-05-26 2015-05-26 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5418.8A CN104859420B (zh) 2015-05-26 2015-05-26 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9420A CN104859420A (zh) 2015-08-26
CN104859420B true CN104859420B (zh) 2017-04-05

Family

ID=53905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5418.8A Active CN104859420B (zh) 2015-05-26 2015-05-26 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594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1195B (zh) * 2016-03-15 2017-10-31 吉林大学 一种混联式双行星排双模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
CN106183800B (zh) * 2016-09-06 2018-04-13 吉林大学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混合动力汽车48v电驱动系统
CN108237905B (zh) * 2016-12-27 2020-03-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轴锁止装置以及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CN107599820A (zh) * 2017-10-24 2018-01-1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总成系统
CN108462325B (zh) * 2018-05-03 2023-08-15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自助越障式过载保护装置
CN109080439A (zh) * 2018-08-29 2018-12-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商用车单模式两挡功率分流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52562B2 (ja) * 2001-03-21 2006-11-29 スズキ株式会社 動力入出力装置
JP4789507B2 (ja) * 2005-05-24 2011-10-12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変速装置
US9267269B2 (en) * 2013-06-28 2016-02-23 Komatsu Ltd. Work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9420A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9420B (zh) 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CN203766482U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行星排混联动力系统
CN104960407B (zh) 集成式行星齿轮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CN207772869U (zh) 具有双行星排三套轴锁止结构的混合动力系统
CN102102740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机电复合传动装置
CN106994893B (zh) 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CN104890495A (zh)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油电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WO2008074201A1 (en) Driving system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107599823A (zh) 差动多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CN105691195B (zh) 一种混联式双行星排双模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
CN101920651A (zh) 双行星排式液驱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06956582B (zh) 一种采用单向离合器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CN207809039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02080112U (zh) 多动力源耦合传动系统
CN106183800B (zh)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混合动力汽车48v电驱动系统
CN207670178U (zh) 差动多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CN206734048U (zh) 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CN106114190A (zh) 基于改进型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的机电动力耦合装置
CN111806214B (zh) 用于多速电动桥组件的方法和系统
CN206703930U (zh) 一种采用单向离合器的行星式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CN107791821A (zh) 双行星排混联双模混合动力系统
CN101934721B (zh) 双电机混合动力总成
CN201784446U (zh) 双行星排式液驱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CN204398847U (zh) 四驱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CN206067492U (zh) 一种双离合器行星式混合动力汽车48v电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22

Address after: 200050 Shanghai city Changning District Xianxia Road No. 350 Building No. 3 room 4806

Patentee after: SINA-NEWCHANC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Ltd.

Address before: 130012 Changchun Qianjin Street, Jilin, No. 2699

Patentee before: Jilin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lanetary hybrid dual-mode hybrid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Co.,Ltd. Shanghai Zhangjiang sub branch

Pledgor: SINA-NEWCHANC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10000230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0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Co.,Ltd. Shanghai Zhangjiang sub branch

Pledgor: SINA-NEWCHANC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1000023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lanetary oil electric hybrid dual mode hybrid power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Co.,Ltd. Shanghai Lujiazui sub branch

Pledgor: SINA-NEWCHANC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10000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