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9077A - 一种利用(硫)脲/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制备高分子量聚酰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硫)脲/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制备高分子量聚酰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9077A
CN109749077A CN201811499651.4A CN201811499651A CN109749077A CN 109749077 A CN109749077 A CN 109749077A CN 201811499651 A CN201811499651 A CN 201811499651A CN 109749077 A CN109749077 A CN 109749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kali metal
urea
preparation
metal compound
superpolyam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996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跃中
林丽苗
梁嘉欣
肖敏
王拴紧
韩冬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4996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90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9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90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硫)脲/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制备高分子量聚酰胺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本体聚合,不需要多步投料和抽真空活化单体,只需一步投料,脲催化剂可原位活化单体进行阴离子开环聚合。聚合的反应温度为150‑200 oC,反应时间为0.2‑3 h,转化率高达99%,分子量为10‑100 KDa。本发明所用的脲催化剂已商业化,价格便宜,具有很高的活性,和异氰酸酯和酰氯活化剂具有低毒性,运输方便,且该制备方法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硫)脲/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制备高分子量聚酰胺 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脲/碱金属化合物环境友好Lewis二元催化剂用于一步投料法制备高分子量聚酰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由美国杜邦公司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抗摩擦以及对常用溶剂有抗腐蚀和耐化学性,较高变形温度,所以其是最常用的工程塑料之一,在建筑材料领域,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日常用品都有广泛的应用。
聚酰胺的合成方法按原料分主要有:1)二元胺和二元羧酸逐步缩聚制备,需要高温条件和除去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反应时间长,能耗大;2)由单体己内酰胺制备,按照反应机理又可以分为:A.己内酰胺水解后,进行加成和缩聚反应,同样需要高温和抽空除水缩聚,反应周期长;B.阴离子开环聚合,以强碱和异氰酸酯或酰氯作为活化剂,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速率快,单体残留低,可连续化生产,产物分子量高,分布窄的特点,但是活泼的异氰酸酯和酰氯毒性高,保存和运输难度大,在反应体系中不耐水;另外,对单体的纯度要求高,往往需要分步投料,活化和干燥单体,不利于该生产方法的推广应用。
脲是近来关注较多的氢键有机催化剂,往往还需要醇盐或有机碱作为引发剂,组成Lewis二元催化体系,对环状内酯及交酯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均具有较高活性,所以可尝试用于内酰胺的阴离子开环聚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制备聚酰胺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脲/碱金属化合物用于内酰胺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对单体的纯度要求不高,可使用工业级内酰胺单体,不需要分步投料,活化和干燥单体;另外,脲催化剂相比作为活化剂的活泼异氰酸酯或酰氯具有低毒,容易保存和运输,不易失活的特点,且脲催化剂已实现商业化,价格便宜,可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利用(硫)脲/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制备高分子量聚酰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化体系和内酰胺单体混合后,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结束后用甲酸溶解产物,丙酮沉淀后可得到相应的聚酰胺;所述催化体系为脲和碱金属化合物的混合体系,脲的结构式如下式(Ι)所示:
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式(Ι)中的R,R’基团为脂肪族基团(甲基、乙基、异丙基、正丁基)或环状基团(苯基,环烷基)。
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碱金属化合物为碱金属氢化物、碱金属醇盐或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为锂、钠或钾;醇为甲醇、乙醇或卞醇。
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内酰胺单体为己内酰胺、辛内酰胺或十二内酰胺。
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脲和碱金属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1。
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内酰胺单体、脲和碱金属化合物的摩尔比例为100-3000:1-5:1。
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开环聚合的反应温度为150~200℃,反应时间为0.2-3h。
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得到的聚酰胺的分子量范围为10-100KD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传统的二元胺和二元羧酸逐步缩聚和己内酰胺单体水解后加成缩聚,反应周期长,能耗大。阴离子开环聚合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速率快,单体残留低,可连续化生产,产物分子量高,分布窄的特点。2.以往的阴离子开环聚合需要活泼的异氰酸酯或酰氯作为活化剂,而脲催化剂相比作为异氰酸酯和酰氯具有低毒,容易保存和运输,不易失活的特点。且脲催化剂已实现商业化,价格便宜,可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3.脲/碱金属化合物催化体系对单体的纯度要求不高,可使用工业级内酰胺单体,不需要分步投料,活化和干燥单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解释和阐明,但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有任何形式的限定。
采用Schlenk技术,将催化体系和内酰胺同时定量投入到烧瓶中,放置到设定好的恒温反应浴槽中熔融后,启动搅拌,到达指定温度后开始聚合反应。经过一定反应时间后,用甲酸溶解产物,丙酮沉淀后可得到相应的聚酰胺,在室温下真空干燥至恒重,然后取样进行相关结构和性能测试。
实施例1、脲和氢化钠用于己内酰胺的开环聚合
在无水无氧环境下,将0.2mmol脲,0.1mmol氢化钠,20mmol己内酰胺依次加入烧瓶,放置到设定好的170℃恒温反应浴槽中熔融后开始计时,反应10min后停反应,用甲酸溶解产物,丙酮沉淀得到聚己内酰胺,抽滤真空干燥后称量计算产率并做相关测试。产率:97%,分子量(Mn):20.3KDa,分子量分布:PDI=1.31。
实施例2、脲和甲醇钠用于己内酰胺的开环聚合
在无水无氧环境下,将0.2mmol脲,0.1mmol甲醇钠,20mmol己内酰胺依次加入烧瓶,放置到设定好的170℃恒温反应浴槽中熔融后开始计时,反应30min后停反应,用甲酸溶解产物,丙酮沉淀得到聚己内酰胺,抽滤真空干燥后称量计算产率并做相关测试。产率:90%,分子量(Mn):24.0KDa,分子量分布:PDI=1.37。
实施例3、脲和氢氧化钠用于己内酰胺的开环聚合
在无水无氧环境下,将0.2mmol脲,0.1mmol氢氧化钠,20mmol己内酰胺依次加入烧瓶,放置到设定好的170℃恒温反应浴槽中熔融后开始计时,反应180min后停反应,用甲酸溶解产物,丙酮沉淀得到聚己内酰胺,抽滤真空干燥后称量计算产率并做相关测试。产率:50%,分子量(Mn):16.0KDa,分子量分布:PDI=1.43。
实施例4、脲和氢化钠用于己内酰胺的开环聚合
在无水无氧环境下,将0.2mmol脲,0.1mmol氢化钠,200mmol己内酰胺依次加入烧瓶,放置到设定好的170℃恒温反应浴槽中熔融后开始计时,反应60min后停反应,用甲酸溶解产物,丙酮沉淀得到聚己内酰胺,抽滤真空干燥后称量计算产率并做相关测试。产率:96%,分子量(Mn):90.2KDa,分子量分布:PDI=1.64。

Claims (7)

1.一种利用(硫)脲/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制备高分子量聚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催化体系和内酰胺单体混合后,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结束后用甲酸溶解产物,丙酮沉淀后可得到相应的聚酰胺;所述催化体系为脲和碱金属化合物的混合体系,脲的结构式如下式(Ι)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式(Ι)中的R,R’基团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正丁基、苯基或环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碱金属化合物为碱金属氢化物、碱金属醇盐或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为锂、钠或钾;醇为甲醇、乙醇或卞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内酰胺单体为己内酰胺、辛内酰胺或十二内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脲和碱金属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内酰胺单体、脲和碱金属化合物的摩尔比例为100-3000:1-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开环聚合的反应温度为150~200℃,反应时间为0.2-3h。
CN201811499651.4A 2018-12-09 2018-12-09 一种利用(硫)脲/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制备高分子量聚酰胺的方法 Pending CN1097490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9651.4A CN109749077A (zh) 2018-12-09 2018-12-09 一种利用(硫)脲/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制备高分子量聚酰胺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9651.4A CN109749077A (zh) 2018-12-09 2018-12-09 一种利用(硫)脲/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制备高分子量聚酰胺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9077A true CN109749077A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02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99651.4A Pending CN109749077A (zh) 2018-12-09 2018-12-09 一种利用(硫)脲/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制备高分子量聚酰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907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6962A (en) * 1958-10-03 1963-04-23 Monsanto Chemicals Process for polymerizing higher lactams
US3304291A (en) * 1959-07-14 1967-02-14 Basf Ag Anionic polymerization of lactams with lactam-nu-carbamido compounds as activators
US4754000A (en) * 1984-07-10 1988-06-28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Activated anionic polymerization of lactams
CN1161978A (zh) * 1996-01-25 1997-10-15 埃姆斯·英芬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进行阴离子型内酰胺聚合的液相体系
CN103249761A (zh) * 2010-12-03 2013-08-14 巴斯夫欧洲公司 交联聚酰胺的方法
CN104350086A (zh) * 2012-05-22 2015-02-11 莱茵化学莱瑙有限公司 浇注型聚酰胺、其生产方法及其用途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6962A (en) * 1958-10-03 1963-04-23 Monsanto Chemicals Process for polymerizing higher lactams
US3304291A (en) * 1959-07-14 1967-02-14 Basf Ag Anionic polymerization of lactams with lactam-nu-carbamido compounds as activators
US4754000A (en) * 1984-07-10 1988-06-28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Activated anionic polymerization of lactams
CN1161978A (zh) * 1996-01-25 1997-10-15 埃姆斯·英芬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进行阴离子型内酰胺聚合的液相体系
CN103249761A (zh) * 2010-12-03 2013-08-14 巴斯夫欧洲公司 交联聚酰胺的方法
CN104350086A (zh) * 2012-05-22 2015-02-11 莱茵化学莱瑙有限公司 浇注型聚酰胺、其生产方法及其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5391B (zh) 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12280032B (zh) 长碳链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684190B (zh) 一种生物基高温尼龙的制备方法
CN101376687B (zh) 一种聚乳酸制备的方法
CN114524929B (zh) 一种二氧化碳基四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US11643502B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high molecular weight furan polyamide
CN104710401A (zh) 一种高纯度丙交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17748A (zh) 一种双环胍盐类低共熔溶剂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10308764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biobased nylon: polylactam
CN103172855B (zh) 一种乳酸-氨基酸共聚聚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2756A (zh) 一种低熔点生物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83765A (zh) 一种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3766B (zh) 一种利用回收聚酯制备半芳香族聚酰胺的方法
CN108503803B (zh) 一种利用脲/醇盐制备聚γ-丁内脂的方法
CN109749077A (zh) 一种利用(硫)脲/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制备高分子量聚酰胺的方法
CN105367763A (zh) 一种开环聚合制备聚酯的方法
CN101649042A (zh) 一种高分子量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CN102250325A (zh) 一种制备聚ε-己内酯的方法
CN111635522A (zh) 一种简单热加工可制得铁电尼龙薄膜的共聚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41364A (zh) 一种锌催化剂及其催化聚乳酸材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CN102643418B (zh) 一种钛类复合催化剂催化乳酸制备聚乳酸的方法
JP7164717B2 (ja) アニオン開環共重合によるポリアミド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製造されたポリアミド
CN111087599B (zh) 制备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的方法
CN104710613A (zh)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的溶剂热制备方法
CN114349941B (zh) 一种双胺基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