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8544B - 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及采用该配方的道路隔离带 - Google Patents

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及采用该配方的道路隔离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8544B
CN109748544B CN201910202313.8A CN201910202313A CN109748544B CN 109748544 B CN109748544 B CN 109748544B CN 201910202313 A CN201910202313 A CN 201910202313A CN 109748544 B CN109748544 B CN 1097485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unctional
flora
road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23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48544A (zh
Inventor
赵成颐
赵彦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2023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8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8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8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48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85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所述配方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水泥200—1000份,石子1000—2000份,功能材料10—100份,PP纤维1—10份,木质纤维1—10份,聚合物胶粉2—20份,添加剂2—20份,功能菌群100‑500份;其中,水与胶的质量比例被配置为0.1:0.6,所述添加剂被配置为包括减水剂、粘结剂、稳定剂、消泡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功能材料被配置为采用聚苯颗粒、陶粒、硅藻土、活性炭、蛭石、浮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功能菌群被配置为采用芽孢杆菌类、烃污染降解类菌群、油脂降解菌群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发明提供一种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其能够通过对现有多孔材料的配方进行改进,以使得其在应用在道路隔离时,功能性更强,适应性更好。

Description

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及采用该配方的道路隔离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道路隔离防护情况下使用的材料配方及采用该配方的道路隔离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道路隔离材料通常采用的混泥土块和/或金属材料,然后根据需要以制得不同的形状,以起到隔离和防护的作用,但这些材料其刚性较大,只能起到隔离作用,故功能单一,没有吸声吸尘降解汽车尾气等功能,无法适应污染日益严重,道路安全事故频发的道路环境。
微生物材料的菌类群作为一种有机载体,具有特定的功能性,目前将有机载体和无机载体进行组合得到的材料称为复合载体。现有技术中在石油降解菌的固定化研究中主要以高分子凝胶(如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包埋材料,固定化过程中引入无机吸附剂活性炭、硅藻土、累托石等,有助于微球成型,其机械强度和传质性能也得到改善,是理想的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其常用的复合有:海藻酸钠-活性炭;聚乙烯醇(PVA)-活性炭;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藻酸钠(SA)和藻酸钠-硅藻土(SAD)等。
目前的工程材料多为人工无机载体材料,例如多孔陶瓷、活性炭、微孔玻璃、泡沫金属等人造无机载体,大多具有多孔结构,在与微生物接触时,利用吸附作用和电荷效应把微生物固定。该类材料通常具有力学强度大、对微生物无毒性、不易被微生物分解、寿命长等特性,是一类重要的载体材料。无机载体内部有着良好的孔结构和很高的孔隙率,可以容纳不断增殖的微生物,使载体内细胞浓度增大,提高了处理效率。特别是介孔分子筛由于具有规则的孔道、大的比表面积、气液传质速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在固定化技术中体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其综合使用领域较为狭窄,其性能无法直接运用至道路隔离带中。
外墙保温材料中陶瓷保温材料、硬泡聚氨酯现场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板;屋面材料中陶瓷保温板、珍珠岩及珍珠岩砖、蛭石及蛭石砖,在经过改性后均可达到负载微生物的条件,在建筑工程材料中可以负载微生物的材料很多,有一定的研究前景。
故如何将有机载体和无机载体这种复合载体运用至道路隔离中,以使道路隔离带具有更为广阔的功能性,且在具有隔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防护作用是目前值得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其能够通过对现有多孔材料的配方进行改进,以使得其组合后的多孔材料的孔隙在空间分布上更加均匀,且孔隙之间可以互相连通,可以有效的消除噪音,同时通过功能菌群的作用,使得其能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有效的吸附和分解尾气中物质,使得其具有更好的环保效果,同时通过材料原料的选择,使得其材质的脆性相对于现有材质而言较好,在受到冲撞时快速破碎,防护性更好,具有更好的功能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所述配方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水泥200—1000份,石子1000—2000份,功能材料10—100份,PP纤维1—10份,木质纤维1—10份,聚合物胶粉2—20份,添加剂2—20份,功能菌群100-500份;
其中,水与胶的质量比例被配置为0.1:0.6,所述添加剂被配置为包括减水剂、粘结剂、稳定剂、消泡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功能材料被配置为采用聚苯颗粒、陶粒、硅藻土、活性炭、蛭石、浮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功能菌群被配置为采用芽孢杆菌类、烃污染降解类菌群、油脂降解菌群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配方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水泥650份,石子1600份,功能材料80份,PP纤维8份,木质纤维7份,聚合物胶粉16份,添加剂12份,功能菌群350份。
优选的是,其中,采用所述配方以得到道路隔离材料的方法在于包括:
将功能材料与石子、功能菌群进行充分混合以得到第一物料;
将水泥、PP纤维、木质纤维进行充分混合,以得到第二物料;
将添加剂、聚合物胶粉、水进行充分混合,以得到第三物料;
将第三物料与第二物料充分混合后,再加入至第一物料中进一步充分混合,通过模型进行浇铸后,自然温度养护以得到成品。
优选的是,其中,将浇铸后的半成品进行加热处理后,冷却至常温得到成品;
其中,所述加热处理的工艺参数被配置为:升温速度2-5℃/min,加热温度至45-60℃,保温8-15min,然后继续升温至70-85℃,保温28-35min,随后冷却至室温,进而得到成品。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加热处理的工艺参数被配置为:升温速度3℃/min,加热温度至55℃,保温13min,然后继续升温至75℃,保温30min,随后冷却至室温,进而得到成品。
优选的是,其中,在初次加热处理过程中,同时向加热室内通入温度为35℃的干燥风,帮助产品内部孔隙成型。
优选的是,其中,在所述第二物料中不包括功能菌群时,对自然温度养护以得到的成品浸渍或喷洒相应的功能菌群溶液,并对其进行加热或自然通风实现干燥处理,进而得到最终的附着有微生物菌体的道路隔离材料;
其中,在浸渍或喷洒时,采用浓度为35%的功能菌群溶液,以每1m2的成品配比100-150ml功能菌群溶液的进行处理以得到。
优选的是,其中,在所述第二物料中不包括功能菌群时,在自然温度养护得到的成品外套设有用以承载功能菌群的套件;
其中,所述套件被配置为网格、网状格栅、土工布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采用道路隔离材料的隔离带,包括设置于道路两侧和/或中间的多个隔离用基体;
其中,所述基体内部具有多个孔隙,且各孔隙侧壁或基体内部附有可降解汽车尾气的功能菌群。
优选的是,其中,设置在道路中间的基体被配置为具有预定距离的相对设置,且二者在纵向空间上具有高低差;
其中,相对设置的基体之间夹设或嵌设有用于承载功能菌群的泡沫材料。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发明的道路隔离材料配方,其能够通过对现有多孔材料的配方进行改进,以使得其组合后的多孔材料的孔隙在空间分布上更加均匀,且孔隙之间可以连通,可以有效的去除噪音,同时通过功能菌群的作用,使得其能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有效的吸附和分解尾气中物质,使得其具有更好的环保效果,同时通过材料原料的选择,使得其材质的脆性相对于现有材质而言较好,在受到冲撞时快速破碎,防护性更好。
其二,本发明通过对材料加工方法,使得其材质的脆性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不同的加工工艺,以使其适应不同工况的道路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其三,本发明通过对混料机的设备结构设计,使得其能与粉质材料的混合相配合,使得其混料充分,同时其后期物料与混料机的脱离效果更好,进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混合后不保持不变,进而保证其后期产品制备的性能稳定性。
其四,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这种材料的隔离带,使道路隔离带具有更为广阔的功能性,且在具有隔离作用的同时,还兼具有吸声降解汽车尾气吸尘防护等功能作用,以适应日益恶劣的道路工作环境。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混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的实现形式,所述配方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水泥200—1000份,其作为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在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石子1000—2000份,其粒径被控制在1-2.5cm,用于在材料成形时,使材料之间具有一定的孔隙,功能材料10—100份,其用于与石子配合,通过不同粒径和材质的配合,使得材料成形时内部孔隙更加均匀,PP纤维1—10份即聚丙烯纤维,其作用在于通过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腐蚀的特性,抗微生物,不蛀;耐化学药品性优于一般纤维,添加剂2—20份,功能菌群100-500份;
其中,水与胶的质量比例被配置为0.1:0.6,所述添加剂被配置为包括减水剂、粘结剂、稳定剂、消泡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添加剂若只采用减水剂,则其可以在维持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而在加入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其添加剂中加入粘结剂是增加材料之间的结合效果,其添加剂中加入稳定剂是用于保持材料中纤维稳定,防止其后期使用过程的分解、老化,而消泡剂是用于减少其原料溶于水在搅拌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增加材料的结合效果,而减水剂、粘结剂、稳定剂、消泡剂的重量分比例为控制在(0.6-0.7):(0.1-0.15):(0.2-0.25):(0.1-0.15);
所述功能材料被配置为采用聚苯颗粒、陶粒、硅藻土、活性炭、蛭石、浮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而聚苯颗粒、陶粒、硅藻土、活性炭、蛭石、浮石的粒径被控制在0.2-1cm,所述功能菌群被配置为采用芽孢杆菌类、烃污染降解类菌群、油脂降解菌群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降尾气的特定功能菌,比如芽孢杆菌类、烃污染降解类群和油脂降解菌群等,其能有一定的抗干燥能力,负载于有间隙的多孔材料中,连续干燥时菌群处于休眠状态,下雨或润湿的时候,菌体复苏,可对尾气中的烃类物质进行吸附和降解,将尾气和环境中的甲醛、苯、烃类等有害物快速降解并吸声降噪。采用这种方案中的载体材料的主要作用是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和繁殖的稳定环境。其作为理想载体具有以下特征:(1)载体对细胞呈惰性,对微生物无毒害;(2)具有高的载体活性,固定化细胞密度大;(3)力学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好,耐微生物分解;(4)操作简便,易于成型;(5)底物和产物的扩散阻力小,具有良好的传质性能;(6)微生物的活性高,能较长时间使用和重复使用;(7)原料易得,成本低,具有可实施效果好,适应性好,功能性强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配方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水泥650份,石子1600份,功能材料80份,PP纤维8份,木质纤维7份,聚合物胶粉16份,添加剂12份,功能菌群350份。采用这种方案是对材料按照安全防护、隔离、吸音降噪的最优配方,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好,功能性强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采用所述配方以得到道路隔离材料的方法在于包括:
将功能材料与石子、功能菌群进行充分混合以得到第一物料,其用于在后其物料成形时,使得其通过大小粒径和不同材质的材料配合,使得其内部成形的孔隙可控制,产品的性能稳定性更好;
将水泥、PP纤维、木质纤维进行充分混合,以得到第二物料,其用于将粉状或纤维状物料进行充分混合,以使得其在与第三物料混合时,其性能稳定性可控,产品混合效果更好,同时与第一物料后期的结合效果更好;
将添加剂、聚合物胶粉、水进行充分混合,以得到第三物料,其用于对第二物料的性状进行改变,以使得其与第一物料相配合时,产品的性能稳定性更好;
将第三物料与第二物料充分混合后,再加入至第一物料中进一步充分混合,通过模型进行浇铸后,自然温度养护以得到成品。采用这种方案使得产品的制备简单,性能稳定,具有可实施效果好,适应性强,性能稳定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将浇铸后的半成品进行加热处理后,冷却至常温得到成品;
其中,所述加热处理的工艺参数被配置为:升温速度2-5℃/min,加热温度至45-60℃,保温8-15min,然后继续升温至70-85℃,保温28-35min,随后冷却至室温,进而得到成品。采用这种方案对后期对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使得其设备的脆性更好,以符合不同道路工况的使用需要,同时使得产品的脱水成型时间缩短,提高生产效果,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加热处理的工艺参数被配置为:升温速度3℃/min,加热温度至55℃,保温13min,然后继续升温至75℃,保温30min,随后冷却至室温,进而得到成品。采用这种方案对加热工艺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使其产品性能更为优异,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在初次加热处理过程中,同时向加热室内通入温度为35℃的干燥风,帮助产品内部孔隙成型。采用这种方案通过对或热工艺的环节进行限定,使得其成型干燥时间有效缩短,同时通过通入风,使得内部成型效果更快,进而保证孔隙形成效果更好,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好,稳定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在所述第二物料中不包括功能菌群时,对自然温度养护以得到的成品浸渍或喷洒相应的功能菌群溶液,并对其进行加热或自然通风实现干燥处理,进而得到最终的附着有微生物菌体的道路隔离材料;
其中,在浸渍或喷洒时,采用浓度为35%的功能菌群溶液,以每1m2的成品配比100-150ml功能菌群溶液的进行处理以得到,其通过配比的限定,使得功能菌群溶液在与成品进行配合时,能达到最优异的附着效果。采用这种方案以通过对方法的不同限定,以使微生物与材质之间的配合效果存在差异,以使其具有不同的性能,同时通过方法的调整,可以对其它不具有功能的材料进行改性,可以使现有的生产线不作任何改进,即可进行新产品的生产,扩大产能和产品质量,以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功能性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在所述第二物料中不包括功能菌群时,在自然温度养护得到的成品外套设有用以承载功能菌群的套件,其使得作用于隔离基体时,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养护,以在长期使用后,可根据需要对其内部所包含的功能菌群进行喷洒补充,以使得其可长期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是一种可长期使用功能持久的环保隔离产品;
其中,所述套件被配置为网格、网状格栅、土工布中的任意一种,如具有柔性,疏水性较好的麻布,其粘附于钢网材料之上共同构成与基体外部结构相配合的套件,其用于吸收功能菌群溶液并传递给基体内部,并提供给功能菌群一个生长和保持的载体,以使得其能始终处于较好的工作状态。采用这种方案在基体成品外套设一件外套,用于承载和保持功能菌群,并提供一个生长环境,以保证功能菌群能与基体更好的结合,也可以对其它不具有功能的材料进行改性,可以使现有的生产线不作任何改进,即可进行新产品的生产,扩大产能和产品质量,以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功能性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二物料通过混料机1以得到,所述混料机被配置为包括:
球形料室2以及与其相配合的盖体3,其用于对物料进行封装,以使得其工作时物料不会溢出,导致物料流失导致产品后期性能受影响,同时防止其造成环境影响;
设置在盖体上以伸入至料室的搅拌组件4,其用于对内部物料进行充分混合;
其中,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向料室输出预定风力的第一风机5,其用于通过风力使得内部的物料具有一定浮力,进而混合效果更好,且不容易产生粘连,所述球形料室一方设置有将物料向外输出的第二风机6,其用于对内部物料混合后,使得其能快速与混料机快速有效分离,保证物料能充分的完整度;
所述搅拌组件被配置为包括与电机7动力输出轴8联接的转轴9,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搅拌机构10,以使得其内部的物料能充分混合。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可实施效果好,适应性好,稳定性强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搅拌机构配置为包括至少两个旋转叶片,各旋转叶片分别包括:
与转轴以可拆卸的方式进行配合的固定部11,其用于使得其便于维护;
可拆卸设置在固定部上的水平搅拌杆12,其用于对物料上部进行配合,以使得其混合充分;
可拆卸设置在水平搅拌杆自由端的L形搅拌杆13,其用于带动内部的物料进行旋转混合;
可拆卸设置在L形搅拌杆自由端,并向水平搅拌杆延伸的螺旋搅拌杆14,其用于在内部周向空间上形成混合漩,以使得其物料混合更充分;
其中,所述水平搅拌杆被配置为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倾斜角度,所述L形搅拌杆被配置为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另一预定的倾斜角度,通过不同位置,不同倾斜角度的设计,使得其混合效果更好;
所述L形搅拌杆的纵向杆上还设置有与弧形板15,其用于通过弧形结构设计,使得侧壁上没有物料停留,物料混合的完整度更高,其与纵向杆通过相配合的沉槽16与凸条17进而连接,其使得结构可拆卸,便于维护;
所述弧形板在与球形料室侧壁相配合的一端,以可拆卸的设置有柔性层或毛刷层18,其用于在保证设备内部在混合时,物料能充分,物料在脱离时完整度更高,以保证后期产品性能更加稳定,不会对下一个产品的物料混合造成影响,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与球形料室底部侧壁相配合的位置上设置同样的弧形板,使其底部也具有同样的效果。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一种采用道路隔离材料的隔离带,包括设置于道路两侧和/或中间的多个隔离用基体,其通过多个基体的连续设置,进而在道路两侧和/或中间形成隔离带;
其中,所述基体内部具有相互贯通、透水透气的孔隙,透水性材料有较多的孔隙,声波穿过孔隙,在孔隙间多次反射,在此过程中,与入射的声波具有一定的相位差,由于干涉作用互相抵消一部分,对减小噪音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弱城市噪音,同时多孔的缝隙能够让空气进入,让微生物在透水性材料中进行有氧呼吸,降解有机污染物,且各孔隙侧壁或基体内部附有可降解汽车尾气的功能菌群,其被负载于有间隙的多孔材料中,在连续干旱时菌群处于休眠状态,下雨润湿的时候,菌体复苏,可对汽车尾气中的烃类物质进行吸附和降解,将尾气和环境中的甲醛、苯、烃类等有害物快速降解并吸声降噪。采用这种方案将材料应用于道路隔离带,可以对道路中的噪音进行部分去除,对灰尘、汽车尾气进行吸附降解;在下雨或环卫工人清洗、维护时,将平时吸附的灰尘、尾气降解物轻松清理,在具有防护性的同时,更加环保可靠,具有可实施效果好,稳定性强适应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设置在道路中间的基体被配置为具有预定距离的相对设置,其通过具有间隙的相对设置使得隔离带可具有可进入空气的气道,且二者在纵向空间上具有高低差,通过其中一侧基板的高度被配置为小于另一侧基板的高度,以通过高度差在较低基板与地面之间构成进气口;
各所述进气口被错开分别设置,进而在双向道路上通过各进气口构成双向气道,以使带有灰尘的空气可通过过往的车辆所带来的压力,更为有效的进入至气道内部;
其中,相对设置的基体之间夹设或嵌设有用于承载功能菌群的泡沫材料,其可用于通过喷洒功能菌群至泡沫材料,使得其成为对进入气道中对的尾气进行进一步分解的材料,并可通过夹设或嵌设的设置,使得其可根据需要和使用年限对其进行适当的更换,以使其处于更好的工作状态。采用这种方案使得其可以与实际的道路工况相适应,以使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使用寿命,利于在道路隔离中进行推广操作,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好,稳定性好,环保效果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实施例1:
水泥250份,石子1100份,功能材料20份,PP纤维2份,木质纤维2份,聚合物胶粉5份,添加剂8份,功能菌群150份。
实施例2:
水泥310份,石子1400份,功能材料50份,PP纤维5份,木质纤维4份,聚合物胶粉15份,添加剂12份,功能菌群200份。
实施例3:
水泥470份,石子1750份,功能材料38份,PP纤维7份,木质纤维6份,聚合物胶粉15份,添加剂5份,功能菌群320份。
实施例4:
水泥760份,石子1800份,功能材料75份,PP纤维7份,木质纤维5份,聚合物胶粉17份,添加剂12份,功能菌群460份。
实施例5:
水泥890份,石子1890份,功能材料89份,PP纤维8份,木质纤维5份,聚合物胶粉1.份,添加剂14份,功能菌群390份。
实施例6:
水泥920份,石子1920份,功能材料89份,PP纤维9份,木质纤维9份,聚合物胶粉19份,添加剂18份,功能菌群490份。
实施例7:
水泥430份,石子1760份,功能材料95份,PP纤维6份,木质纤维9份,聚合物胶粉15份,添加剂17份,功能菌群380份。
实施例8:
水泥580份,石子1350份,功能材料95份,PP纤维8份,木质纤维4份,聚合物胶粉14份,添加剂18份,功能菌群390份。
实施例9:
水泥800份,石子1650份,功能材料63份,PP纤维4份,木质纤维8份,聚合物胶粉13份,添加剂10份,功能菌群470份。
实施例10:
水泥500份,石子1970份,功能材料90份,PP纤维8份,木质纤维3份,聚合物胶粉16份,添加剂5份,功能菌群270份。
通过以上实施例中不同的配比,以对其内部孔径大小,材料的刚度,脆度,尾气分解功能不同,以使其材料的性能参数能与不同道路环境相配合,个有更好的适应性。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及应用该配方的道路隔离带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4)

1.一种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水泥200—1000份,石子1000—2000份,功能材料10—100份,PP纤维1—10份,木质纤维1—10份,聚合物胶粉2—20份,添加剂2—20份,功能菌群100-500份;
其中,水与胶的质量比例被配置为0.1:0.6,所述添加剂被配置为包括减水剂、粘结剂、稳定剂、消泡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功能材料被配置为采用聚苯颗粒、陶粒、硅藻土、活性炭、蛭石、浮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功能菌群被配置为采用芽孢杆菌类、烃污染降解类菌群、油脂降解菌群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功能材料粒径被控制在0.2-1cm,石子粒径被控制在1-2.5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水泥650份,石子1600份,功能材料80份,PP纤维8份,木质纤维7份,聚合物胶粉16份,添加剂12份,功能菌群350份。
3.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道路隔离材料的隔离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道路两侧和/或中间的多个隔离用基体;
其中,所述基体内部具有多个孔隙,且各孔隙侧壁或基体内部附有可降解汽车尾气的功能菌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采用道路隔离材料的隔离带,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道路中间的基体被配置为具有预定距离的相对设置,且二者在纵向空间上具有高低差;
其中,相对设置的基体之间夹设或嵌设有用于承载功能菌群的泡沫材料。
CN201910202313.8A 2019-03-18 2019-03-18 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及采用该配方的道路隔离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48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2313.8A CN109748544B (zh) 2019-03-18 2019-03-18 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及采用该配方的道路隔离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2313.8A CN109748544B (zh) 2019-03-18 2019-03-18 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及采用该配方的道路隔离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8544A CN109748544A (zh) 2019-05-14
CN109748544B true CN109748544B (zh) 2021-06-18

Family

ID=66408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231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48544B (zh) 2019-03-18 2019-03-18 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及采用该配方的道路隔离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85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1654B (zh) * 2022-03-31 2022-11-22 武昌理工学院 高性能节能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25230A (ko) * 2008-08-27 2010-03-09 (주)에이치비티 방균 및 내산성 보수 모르타르 조성물
CN105935552A (zh) * 2016-04-30 2016-09-14 安吉云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尾气降解功能的道路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7793B (zh) * 2016-06-23 2018-11-09 扬州大学 一种多功能生态型隔离墩
CN106145812A (zh) * 2016-06-28 2016-11-23 蚌埠市方阵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混凝土
CN205948555U (zh) * 2016-07-01 2017-02-15 河南广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空气净化装置
CN108002754B (zh) * 2017-11-13 2020-04-10 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尾气降解型环保吸声砖及其制备方法和尾气降解型环保声屏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8544A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21145B (zh) 基于微生物协同矿化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材料及应用
CN102583719B (zh) 活性复合悬浮填料
CN112142393B (zh) 一种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5409B (zh) 污泥水热碳陶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039620B (zh) 一种脱氮除磷生态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92368A (zh) 一种全固废多孔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748544B (zh) 道路隔离材料的配方及采用该配方的道路隔离带
CN111569837B (zh) 一种多功能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9281B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用双层复合生物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1255A (zh) 一种具有生物净水功能的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31642A (zh) 一种贝壳基空气净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7963A (zh) 一种发泡陶瓷保温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4974B (zh) 以贝壳和建筑废料为原料的人工沸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2098B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轻质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70881B (zh)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功能化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53044B1 (ko) 친수성 섬유와 산업부산물을 이용한 수질정화용 바이오 콘크리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935624A (zh) 一种自保温轻骨料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50664B (zh) 一种多功能环境友好型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KR100434613B1 (ko) 미생물 고정화용 다공성 세라믹 담체
CN112209647B (zh) 一种绿色节能的人造轻质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17968B (zh) 一种水体处理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56204A (zh) 一种活性炭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080061812A (ko) 유효미생물을 포함하는 친환경 호안블록
CN106396628A (zh) 圆球形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海泡石轻质通孔陶粒
CN113185230B (zh) 一种适用于结构受拉区的微生物定位自修复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