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8090A - 贴拆板机台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贴拆板机台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8090A
CN109748090A CN201711065717.4A CN201711065717A CN109748090A CN 109748090 A CN109748090 A CN 109748090A CN 201711065717 A CN201711065717 A CN 201711065717A CN 109748090 A CN109748090 A CN 109748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idler wheel
substrate
transfer mechanism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657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0657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80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8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80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贴拆板机台,适于对基板以及至少一载板进行加工。贴拆板机台包括移载机构及滚轮机构。移载机构适于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滚轮机构配置于移载机构的上方,并适于沿第二移动路径移动且沿旋转路径转动。第一移动路径垂直于第二移动路径。基板与载板固定于移载机构上或滚轮机构上或分别固定于移载机构上与滚轮机构上。当滚轮机构沿第二移动路径靠近移载机构时,移载机构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而滚轮机构沿旋转路径转动,以使基板转移至载板、或基板拆离至载板、或载板贴合至基板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

Description

贴拆板机台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拆板机台及其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的贴拆板机台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拆板机对基板加工的制程,是先用小金属刮片来使载板和基板的单一侧边的角落处分离。接着,用一真空平台吸附固定载板的全面,再用四排吸嘴将基板的四边从上方吸住并往上拉,再使用一金属刀沿着分离介面来将载板和基板沿着板边分开约10毫米至15毫米(mm)。此时,通过吸附住载板的分离处,再使用宽度大于基板的金属片插入基板与载板的分离介面之间。由于载板与基板都被固定,故将金属片向前推到底即可将载板与基板分离。然而,使用拆板机对基板加工的缺点有二,其一是小金属刮片并不适合用来做金属载板,其二是此拆板机只能够将基板从载板拆离,仅具有单一功能,无法满足使用者对于机台的多功能需求,故不符合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贴拆板机台及其加工方法,通过单一机台即能够完成将基板转移至载板、将基板拆离至载板、或将载板贴合至基板的制程,具有多功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贴拆板机台,适于对基板以及至少一载板进行加工。贴拆板机台包括移载机构及滚轮机构。移载机构适于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滚轮机构配置于所述移载机构的上方,并适于沿第二移动路径移动且沿旋转路径转动。第一移动路径垂直于第二移动路径。基板与载板固定于移载机构上或滚轮机构上或分别固定于移载机构上与滚轮机构上。当滚轮机构沿第二移动路径靠近移载机构时,移载机构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而滚轮机构沿旋转路径转动,以使基板转移至载板、或基板拆离至载板、或载板贴合至基板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贴拆板机台中,上述的滚轮机构包括滚轮、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配置于滚轮上。也配置在滚轮上的第二固定件利用真空吸附载板的板边。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载板的相对两侧边。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贴拆板机台中,上述的至少一载板包括第一载板以及第二载板。第一载板、基板以及第二载板依序配置于移载机构上。移载机构提供真空吸附以固定第一载板与基板。第二载板通过黏着层而固定于基板上。当滚轮机构沿第二移动路径靠近移载机构时,第一固定件固定第二载板的第一侧边,移载机构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而滚轮机构沿旋转路径旋转,以将基板从第一载板转移至第二载板上,第二固定件则将第二载板的第二侧边也固定在滚轮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贴拆板机台中,上述的基板以及载板依序配置于移载机构上,令移载机构提供真空吸附以固定基板与载板。当滚轮机构沿第二移动路径靠近移载机构时,第一固定件固定载板的第一侧边,滚轮机构沿旋转路径转动,而移载机构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且提供真空吸附以吸附基板,而使基板从载板拆离,而第二固定件将载板的第二侧边也固定在滚轮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贴拆板机台中,上述的至少一载板包括第一载板及第二载板。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第二载板的相对两侧边在滚轮机构上。第二载板位于滚轮与黏着层之间。移载机构提供真空吸附以依序固定第一载板与基板。当滚轮机构沿第二移动路径靠近移载机构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先后松开第二载板的相对两侧边,移载机构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而滚轮机构沿旋转路径转动,以使第二载板通过黏着层而贴合于基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贴拆板机台包括移载机构及滚轮机构。移载机构适于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滚轮机构配置于移载机构的上方,并适于沿第二移动路径移动且沿旋转路径转动。第一移动路径垂直于第二移动路径。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包括:令基板与载板固定于移载机构上或滚轮机构上或分别固定于移载机构上与滚轮机构上;以及令滚轮机构沿第二移动路径靠近移载机构,且移载机构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而滚轮机构沿旋转路径转动,以使基板转移至载板、或基板拆离至载板、或载板贴合至基板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中,上述的滚轮机构包括滚轮、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滚轮适于真空吸附载板的板边。第一固定件配置于滚轮上。第二固定件利用真空吸附,且配置于滚轮上。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载板的相对两侧边。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中,上述的至少一载板包括第一载板及第二载板。第一载板、基板以及第二载板依序配置于移载机构上。第二载板通过黏着层而固定于基板上。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还包括:令移载机构提供真空吸附以固定第一载板与基板;以及令滚轮机构沿第二移动路径靠近移载机构,且第一固定件固定第二载板的第一侧边,而移载机构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且滚轮机构沿旋转路径转动,以将基板从第一载板转移至第二载板上,第二固定件启动即将第二载板的第二侧边也固定在滚轮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中,上述的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还包括:令基板以及载板配置于移载机构上,令移载机构提供真空吸附以固定基板与载板;以及令滚轮机构沿第二移动路径靠近移载机构,第一固定件固定载板的第一侧边,且滚轮机构沿旋转路径转动,而移载机构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且提供真空吸附以吸附基板,进而使基板从载板拆离,第二固定件启动将载板的第二侧边也固定在滚轮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中,上述的至少一载板包括第一载板及第二载板。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还包括:令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第二载板的相对两侧边在滚轮机构上,以使第二载板位于滚轮与黏着层之间,而移载机构提供真空吸附以依序固定第一载板与基板;以及令滚轮机构沿第二移动路径靠近移载机构,且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先后松开第二载板的相对两侧边,而移载机构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且滚轮机构沿旋转路径转动,以使第二载板通过黏着层而贴合于基板上。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贴拆板机台及其加工方法中,当滚轮机构沿第二移动路径靠近移载机构时,移载机构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而滚轮机构沿旋转路径转动,以使基板转移至载板、或基板拆离至载板、或载板贴合至基板上。如此一来,通过单一机台即能够完成将基板转移至载板、将基板拆离至载板、或将载板贴合至基板的制程。相较于现有拆板机只能够将基板从载板拆离,本发明提供的贴拆板机台具有多功能性,可满足使用者对于贴拆板机台的多功能需求,故符合经济效益。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贴拆板机台的示意图;
图2与图3为图1的贴拆板机台通过移载机构与滚轮机构进行转移制程的示意图;
图4与图5为图1的贴拆板机台通过移载机构与滚轮机构进行拆离制程的示意图;
图6与图7为图1的贴拆板机台通过移载机构与滚轮机构进行贴合制程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贴拆板机台;
110:移载机构;
112:连接件;
120:滚轮机构;
122:滚轮;
124:第一固定件;
126:第二固定件;
128:滑块;
129:动力源;
130:基板;
140:第一载板;
150:第二载板;
152:第一侧边;
154:第二侧边;
160:载板;
162:第一侧边;
164:第二侧边;
170:黏着层;
180:架体;
181:螺杆;
182:马达;
183:第一滑轨;
184:第二滑轨;
L1:第一移动路径;
L2:第二移动路径;
R:旋转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图式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贴拆板机台的示意图。图2与图3为图1的贴拆板机台通过移载机构与滚轮机构进行转移制程的示意图。图4与图5为图1的贴拆板机台通过移载机构与滚轮机构进行拆离制程的示意图。图6与图7为图1的贴拆板机台通过移载机构与滚轮机构进行贴合制程的示意图。
请先参考图1、图2以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贴拆板机台100适于对基板130及至少一载板(图2与图3中分别示意地绘示第一载板140以及第二载板150)进行加工,其中基板130例如是508毫米x508毫米x0.05毫米大小的超薄线路板,其材料为铜线和玻纤环氧树脂或ABF,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贴拆板机台100包括移载机构110及滚轮机构120。移载机构110适于沿第一移动路径L1移动。滚轮机构120配置于移载机构110的上方,并适于沿第二移动路径L2移动,且适于沿旋转路径R转动,其中第一移动路径L1垂直于第二移动路径L2。此处,基板130、第一载板140以及第二载板150固定于移载机构110上。如图2所示,第一载板140、基板130以及第二载板150依序配置于移载机构110上,且第二载板150通过黏着层170而固定于基板130上。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贴拆板机台100还包括架体180,而移载机构110可移动地配置于架体180上,并适于提供真空以吸附物件,且适于沿第一移动路径L1往复移动。滚轮机构120可移动且可转动地配置于架体180上,并适于沿第二移动路径L2朝移载机构110的方向施加压力,且适于沿旋转路径R转动。滚轮机构120包括滚轮122、第一固定件124及第二固定件126。滚轮122适于真空吸附的功能。第一固定件124与第二固定件126分别配置于滚轮122上,其中第一固定件124例如为夹爪,而第二固定件126例如为真空吸附。此处,第一固定件124与第二固定件126分别用以固定至少一载板(如第二载板150)的相对两侧边。
更进一步来说,架体180还可包括螺杆181、马达182及第一滑轨183。螺杆181可转动地配置于架体180上,马达182配置于架体180上且连接螺杆181,以作为驱动螺杆181的动力来源。第一滑轨183配置于架体180上,而移载机构110可移动地配置于架体180的第一滑轨183。移载机构110还包括配置于其上的连接件112,且连接件112螺设于螺杆181。当马达182驱动螺杆181旋转时,移载机构110的连接件112可在螺杆181上沿第一移动路径L1移动,以使移载机构110沿第一移动路径L1移动。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上述移载机构110的作动方式,例如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移载机构也可通过气压缸或液压缸来做为动力来源,而不需要设置有螺杆与马达。
另一方面,架体180还可包括第二滑轨184。滚轮机构120还可包括设置于其上且对应于第二滑轨184的滑块128、以及连接于滑块128的一动力源129。滑块128可移动地配置于第二滑轨184上,而滚轮122进一步可转动地配置于滑块128上。动力源129可驱动滑块128在第二滑轨184上移动。也就是说,动力源129可驱动滑块128在第二滑轨184上沿第二移动路径L2移动,且滚轮122可在滑块128上沿旋转路径R转动。
在贴拆板机台100的加工方法,首先,令移载机构110提供真空吸附以固定第一载板140与基板130。如图2所示,第一载板140、基板130以及第二载板150依序配置于移载机构110上,而第二载板150通过黏着层170而固定于基板130上。之后,请同时参考图2与图3,令滚轮机构120沿第二移动路径L2靠近移载机构110,且移载机构110沿第一移动路径L1移动,而滚轮机构120沿旋转路径R转动,以使基板130从第一载板140转移至第二载板150上。详细来说,当滚轮机构120沿第二移动路径L2靠近移载机构110时,滚轮机构120的第一固定件124固定第二载板150的第一侧边152,而移载机构110沿第一移动路径L1移动,且使滚轮机构120沿旋转路径R转动。在滚轮机构120转动的同时,滚轮机构120上的第一固定件124提供拉力以固定第二载板150,此拉力大于基板130与第一载板140之间的固着力,因此可使第二载板150、黏着层170及基板130贴附于滚轮机构120上并与第一载板140分离,而随着滚轮机构120沿旋转路径R持续地转动,即可将基板130从第一载板140转移至第二载板150上,转板完成时第二固定件126的真空吸附启动将第二载板150的第二侧边154固定在滚轮122上,如图3所示。换言之,贴拆板机台100可达成将基板130从第一载板140转移至第二载板150的加工程序。
于另一实施例中,请同时参考图4与图5,本实施例亦可仅包含一个载板,即载板160,而基板130通过黏着层170而固定于载板160上。在贴拆板机台100的加工方法,首先,令移载机构110提供真空吸附以固定基板130与载板160,如图4所示。之后,令滚轮机构120沿第二移动路径L2靠近移载机构110,令滚轮机构120的第一固定件124固定载板160的第一侧边162,且滚轮机构120沿旋转路径R转动,而移载机构110沿第一移动路径L1移动,进而使基板130从载板160拆离。详细来说,当滚轮机构120沿第二移动路径L2靠近移载机构110时,滚轮机构120沿旋转路径R转动,而移载机构110沿第一移动路径L1移动且提供真空吸附以吸附基板130。此时,此真空吸力大于黏着层170的黏着力,因此可使基板130与载板160彼此分离,最后拆板完成时第二固定件126的真空吸附启动将载板160的第二侧边164固定,而达到将基板130从载板160拆离的加工程序,如图5所示。也就是说,贴拆板机台100可达成将基板130拆离至载板160的加工程序。
于另一实施例中,请同时参考图6与图7,在贴拆板机台100的加工方法,首先,令第一固定件124与第二固定件126分别固定第二载板150的相对两侧边,即第一侧边152与第二侧边154,以使第二载板150位于滚轮122与黏着层170之间,而移载机构110提供真空吸附以依序固定第一载板140与基板130。之后,令滚轮机构120沿第二移动路径L2靠近移载机构110,且第一固定件124与第二固定件126先后松开第二载板150的相对第一侧边152与第二侧边154,而移载机构110沿第一移动路径L1移动,且滚轮机构120沿旋转路径R转动,以使第二载板150通过黏着层170而贴合于基板130上。详细来说,当滚轮机构120沿第二移动路径L2靠近移载机构110时,第一固定件124与第二固定件126先后松开第二载板150的第一侧边152与第二侧边154,移载机构110沿第一移动路径L1移动,且滚轮机构120沿旋转路径R转动,随着滚轮机构120沿旋转路径R转动,第二载板150通过黏着层170而能够贴合于基板130上,如图7所示。换言之,贴拆板机台100可达成将第二载板150贴合于基板130上的加工程序。
简言之,本实施例的贴拆板机台100适于对基板130以及至少一载板(如第一载板140与第二载板150)进行加工,而贴拆板机台100是由移载机构110与滚轮机构120所组成,且基板130与至少一载板固定于移载机构110上或滚轮机构120上或分别固定于移载机构110上与滚轮机构120上。当滚轮机构120沿第二移动路径L2靠近移载机构110时,移载机构110沿第一移动路径L1移动,而滚轮机构120沿旋转路径R转动,以使基板130从第一载板140转移至第二载板150、或基板130拆离至载板160、或第二载板150贴合至位在第一载板140上的基板130上。如此一来,通过单一贴拆板机台100即能够完成将基板130转移至载板(即第二载板150)、将基板130拆离至载板(即载板160)、或将载板(即第二载板150)贴合至基板130的制程。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提供的贴拆板机台及其加工方法中,当滚轮机构沿第二移动路径靠近移载机构时,移载机构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而滚轮机构沿旋转路径转动,以使基板转移至至少一载板、或基板拆离至至少一载板、或至少一载板贴合至基板上。如此一来,通过单一机台即能够完成将基板转移至载板、将基板拆离至载板、或将载板贴合至基板的制程。相较于现有的拆板机只能够将基板从载板拆离,本发明的贴拆板机台具有多功能性,可满足使用者对于贴拆板机台的多功能需求,故符合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贴拆板机台,适于对基板以及至少一载板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拆板机台包括:
移载机构,适于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以及
滚轮机构,配置于所述移载机构的上方,并适于沿第二移动路径移动且沿旋转路径转动,所述第一移动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二移动路径,其中所述基板与所述至少一载板固定于所述移载机构上或所述滚轮机构上或分别固定于所述移载机构上与所述滚轮机构上,
当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第二移动路径靠近所述移载机构时,所述移载机构沿所述第一移动路径移动,而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旋转路径转动,以使所述基板转移至所述至少一载板、或所述基板拆离至所述至少一载板、或所述至少一载板贴合至所述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拆板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包括:
滚轮,适于真空吸附所述至少一载板的板边;
第一固定件,配置于所述滚轮上;以及
第二固定件,利用所述真空吸附,且配置于所述滚轮上,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所述至少一载板的相对两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拆板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载板包括第一载板以及第二载板,所述第一载板、所述基板以及所述第二载板依序配置于所述移载机构上,所述移载机构提供真空吸附以固定所述第一载板与所述基板,而所述第二载板通过黏着层而固定于所述基板上,当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第二移动路径靠近所述移载机构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二载板的第一侧边,所述移载机构沿所述第一移动路径移动,而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旋转路径旋转,以将所述基板从所述第一载板转移至所述第二载板上,启动所述第二固定件将所述第二载板的第二侧边固定在所述滚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拆板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以及所述载板依序配置于所述移载机构上,所述移载机构提供真空吸附以固定所述基板与所述载板,当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第二移动路径靠近所述移载机构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所述载板的第一侧边,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旋转路径转动,而所述移载机构沿所述第一移动路径移动且提供真空吸附以吸附所述基板,而使所述基板从所述载板拆离,启动所述第二固定件将所述载板的第二侧边固定在所述滚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拆板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载板包括第一载板以及第二载板,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所述第二载板的相对所述两侧边在所述滚轮机构上,而所述第二载板位于所述滚轮与黏着层之间,所述移载机构提供真空吸附以依序固定所述第一载板与所述基板,当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第二移动路径靠近所述移载机构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先后松开所述第二载板的相对所述两侧边,所述移载机构沿所述第一移动路径移动,而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旋转路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载板通过所述黏着层而贴合于所述基板上。
6.一种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拆板机台包括移载机构以及滚轮机构,所述移载机构适于沿第一移动路径移动,而所述滚轮机构配置于所述移载机构的上方,并适于沿第二移动路径移动且沿旋转路径转动,所述第一移动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二移动路径,所述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包括:
令基板与至少一载板固定于所述移载机构上或所述滚轮机构上或分别固定于所述移载机构上与所述滚轮机构上;以及
令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第二移动路径靠近所述移载机构,且所述移载机构沿所述第一移动路径移动,而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旋转路径转动,以使所述基板转移至所述至少一载板、或所述基板拆离至所述至少一载板、或所述至少一载板贴合至所述基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包括:
滚轮,适于真空吸附所述至少一载板的板边;
第一固定件,配置于所述滚轮上;以及
第二固定件,利用所述真空吸附,且配置于所述滚轮上,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所述至少一载板的相对两侧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载板包括第一载板以及第二载板,所述第一载板、所述基板以及所述第二载板依序配置于所述移载机构上,所述第二载板通过黏着层而固定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还包括:
令所述移载机构提供真空吸附以固定所述第一载板与所述基板;以及
令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第二移动路径靠近所述移载机构,且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二载板的第一侧边,而所述移载机构沿所述第一移动路径移动,且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旋转路径转动,以将所述基板从所述第一载板转移至所述第二载板上,启动所述第二固定件将所述第二载板的第二侧边固定在所述滚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还包括:
令所述基板与所述载板依序配置于所述移载机构上,所述移载机构提供真空吸附以固定所述基板与所述载板;以及
令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第二移动路径靠近所述移载机构,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所述载板的第一侧边,且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旋转路径转动,而所述移载机构沿所述第一移动路径移动且提供真空吸附以吸附所述基板,进而使所述基板从所述载板拆离,启动所述第二固定件将所述载板的第二侧边固定在所述滚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载板包括第一载板以及第二载板,所述贴拆板机台的加工方法,还包括:
令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所述第二载板的相对所述两侧边在滚轮机构上,以使所述第二载板位于所述滚轮与黏着层之间,而所述移载机构提供真空吸附以依序固定所述第一载板与所述基板;以及
令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第二移动路径靠近所述移载机构,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先后松开所述第二载板的相对所述两侧边,而所述移载机构沿所述第一移动路径移动,且所述滚轮机构沿所述旋转路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载板通过所述黏着层而贴合于所述基板上。
CN201711065717.4A 2017-11-02 2017-11-02 贴拆板机台及其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97480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5717.4A CN109748090A (zh) 2017-11-02 2017-11-02 贴拆板机台及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5717.4A CN109748090A (zh) 2017-11-02 2017-11-02 贴拆板机台及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8090A true CN109748090A (zh) 2019-05-14

Family

ID=66398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65717.4A Pending CN109748090A (zh) 2017-11-02 2017-11-02 贴拆板机台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80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17551B1 (en) 2021-03-23 2022-01-04 Chung W. Ho Chip packag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4726A (ja) * 2000-09-26 2002-04-10 Ricoh Co Ltd 軟弱部材剥離装置
JP2002282832A (ja) * 2001-03-29 2002-10-02 Ricoh Co Ltd 粘着部品の剥離工具、剥離工法および剥離装置
CN1742526A (zh) * 2003-01-23 2006-03-01 东丽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部件、电路基板的制造方法及电路基板的制造装置
CN1819759A (zh) * 2004-12-03 2006-08-16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包括薄膜剥离的生产接线板的方法和设备
CN1993829A (zh) * 2004-06-02 2007-07-04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层压系统
CN101417758A (zh) * 2002-07-30 2009-04-29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材料带、粘接材料带卷、粘接装置、粘接剂带盒及粘接器
CN102473794A (zh) * 2009-06-29 2012-05-2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为太阳能电池制造薄膜状电连接器的方法、这样制造的连接元件以及用于把至少两个太阳能电池电连接为太阳能模块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4726A (ja) * 2000-09-26 2002-04-10 Ricoh Co Ltd 軟弱部材剥離装置
JP2002282832A (ja) * 2001-03-29 2002-10-02 Ricoh Co Ltd 粘着部品の剥離工具、剥離工法および剥離装置
CN101417758A (zh) * 2002-07-30 2009-04-29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材料带、粘接材料带卷、粘接装置、粘接剂带盒及粘接器
CN1742526A (zh) * 2003-01-23 2006-03-01 东丽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部件、电路基板的制造方法及电路基板的制造装置
CN1993829A (zh) * 2004-06-02 2007-07-04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层压系统
CN1819759A (zh) * 2004-12-03 2006-08-16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包括薄膜剥离的生产接线板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73794A (zh) * 2009-06-29 2012-05-2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为太阳能电池制造薄膜状电连接器的方法、这样制造的连接元件以及用于把至少两个太阳能电池电连接为太阳能模块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17551B1 (en) 2021-03-23 2022-01-04 Chung W. Ho Chip packag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9065B (zh) 电池自动点焊设备
CN104973401B (zh) 电容器盖板供送装置
CN108323014B (zh) 一种覆膜机
CN105109097B (zh) 一种自动内衬制盒机
CN107394252A (zh) 自动化测厚称重设备、六面零件自动包胶机及包胶方法
CN104658754B (zh) 线圈制造方法及装置
CN107394275A (zh) 一种电芯转接片焊接机
CN106466958B (zh) 一种缓冲吸膜的贴合机
CN104176310A (zh) 双面贴膜机
CN109625497A (zh) 一种基于推铲起膜机构的撕膜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9748090A (zh) 贴拆板机台及其加工方法
CN204528755U (zh) 夹框治具的收放板及回流输送装置
CN205818619U (zh) 一种背光撕膜装置
CN201815807U (zh) 硅钢片自动焊接机
CN207345220U (zh) 一种全自动电芯保护膜撕膜机
CN106003997B (zh) 一种贴膜折弯机构
CN105590886B (zh) 一种芯片模组封胶输送装置
CN209999749U (zh) 纸盒贴衬机
CN209794820U (zh) 锂电池模组零件撕胶装置
CN205291858U (zh) 一种自动撕膜机
CN109048542A (zh) 一种铜排去毛刺夹紧翻转装置
CN109775417A (zh) 一种全自动撕膜回收机
CN109775024A (zh) 一种全自动贴膜机
CN204528764U (zh) 开框机构及具有该开框机构的收放板装置
CN107683082B (zh) 一种smt料带端部处理装置及接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