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4615B - 防护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护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4615B
CN109744615B CN201910147587.1A CN201910147587A CN109744615B CN 109744615 B CN109744615 B CN 109744615B CN 201910147587 A CN201910147587 A CN 201910147587A CN 109744615 B CN109744615 B CN 1097446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ing material
water
water absorbing
gauze
material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75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44615A (zh
Inventor
巫瑛
陈太球
王炳来
蒋春燕
叶远丽
李飞
冯志忠
徐雪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woto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woto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oto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woto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475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46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4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4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44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46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口罩本体侧边连接的固定带,所述口罩本体至少第一层织物、以及与第一层织物叠加的其他层织物,其中,第一层织物包括基布以及负载于基布的吸附试剂。本发明制作的防护口罩,使用时,呼吸产生的水气可以使得吸水材料膨胀,从而暴露出沟槽或褶皱、以及贯穿吸水材料粉末的孔,增加吸附面积,并将吸附试剂释放出来,起到防毒防烟的效果。

Description

防护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口罩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防毒防烟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火灾现场逃生和救灾过程中,防毒防烟口罩是重要的防护用具,目前主要的防毒防烟口罩大都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如CN1471985A公开的新型防尘防毒口罩,但是活性炭对燃烧产生的毒性物质的吸附性能较差,因此达不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采用化学试剂作为吸附材料或反应物质应用于口罩来实现各种功能,也有报道,例如CN10194580B公开的口罩,将抗菌剂、消毒剂等功能材料与水溶性凝胶一起喷涂于口罩表面。但是,对于购买口罩的人来讲,火灾并不是经常发生,因此,逃生用的口罩并不是经常使用,往往是存储起来备用,这种将化学试剂喷涂于口罩的做法,长时间存放后,化学试剂会因为收到氧化或其他污染而失效,在需要使用时,可能已经丧失了其应有功能。
CN1029887604B公开的防毒面罩,采用的是将吸附药液单独包装的方式,使用时将吸附药液的药包撕开,吸附药液倒在口罩上,这种做法,吸附药液在口罩上分布不均匀,另外,在包装打开过程中,使用者由于慌乱,可能会在浓烟环境下将药包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护口罩以及所述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防护口罩,所述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口罩本体侧边连接的固定带,所述口罩本体至少包括第一层织物、以及与第一层织物叠加的其他层织物,其中,第一层织物包括基布以及负载于基布的吸附试剂。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吸附试剂负载于吸水材料粉末中,所述吸水材料粉末表面有凹陷和/或褶皱、并且吸水材料粉末含有贯穿吸水材料的孔;所述吸水材料粉末负载于基布。
在一种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吸水材料,是指能够吸收至少10倍于自身质量的水的物质。
更优选地,所述吸水材料可以是包括:淀粉接枝丙烯酸盐聚合物、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淀粉接枝苯乙烯磺酸聚合物、淀粉黄原酸盐接枝丙烯酸盐聚合物、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盐聚合物、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纤维素磺原酸盐接枝丙烯酸盐聚合物、丙烯酸钠-乙烯醇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更优选地,吸附试剂负载于吸水材料的方法,包括:将吸水材料、吸附试剂加入溶剂中混合,去除部分溶剂后,粉碎成球状物,将球状物与粒径在50nm-10μm的无机颗粒在容器内混合加热制成厚度小于2倍于无机颗粒粒径的膜,然后降温至温度T,其中,温度T≥吸水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T<吸水材料的熔融温度,容器内加压、保温至少0.5小时,降温至吸水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继续干燥,去除剩余溶剂;去除吸水材料表面的无机颗粒,将膜粉碎成吸水材料粉末。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机颗粒可以是优选为碳酸钙、活性炭。
在一种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吸水材料内可以是含有残留的无机颗粒。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吸水材料与无机颗粒体积比例优选为1:2-10,更优选为1:3-8,更优选为1:5-6。
在一种更优选实施例中,无机颗粒粒径在100nm-5μm范围内,更优选为500nm-1μm范围内。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基布包括三层纱布,在其中一层纱布表面涂覆无水胶黏剂,吸水材料粉末粘附于纱布表面,另外两层纱布将粘附吸水材料粉末的纱布夹在中间。
其中,所述无水胶黏剂可以是光固化胶黏剂、有机溶剂型胶黏剂。
其中,所述粘附吸水材料粉末的纱布孔径为2-5mm。
其中,所述吸附试剂为能够吸收有机和/或无机有毒物质的试剂,更优选地,可以是吸收气体、液体或粉末颗粒的试剂。
例如,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二甘醇胺、三乙醇胺等可作为吸附HCl、Cl2、HCN、H2S、SO2、NO2、HNO3等有酸性毒气体的吸附试剂。
例如,三聚磷酸铝等固体酸可以作为吸附氨和有机胺(例如甲胺、二甲胺、正丁胺等)等物质的吸附试剂;也可以作为镉离子、铅离子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试剂。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1,吸附试剂负载于多孔的吸水材料,包括:将吸水材料、吸附试剂加入溶剂中混合,去除部分溶剂后,粉碎成球状物,将球状物与粒径在50nm-10μm的无机颗粒在容器内混合加热制成厚度小于2倍于无机颗粒粒径的膜,然后降温至温度T,其中,温度T≥吸水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T<吸水材料的熔融温度,容器内加压、保温至少0.5小时,降温至吸水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继续干燥,去除剩余溶剂;去除吸水材料表面的无机颗粒,将膜粉碎成吸水材料粉末;
步骤2,吸水材料粉末负载于基布,包括:基布包括两层纱布,在至少一层纱布表面涂覆无水胶黏剂,吸水材料粉末粘附于纱布表面,两层纱布贴合将吸水材料粉末加在两层纱布之间,干燥;
步骤3,以所述基布作为口罩本体的第一层织物,叠加其他层织物制成口罩本体,在口罩本体两侧连接固定带制成防护口罩。
本发明上述内容中,所述容器内加压,是指至少加压至1.3个大气压。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机颗粒可以是优选为碳酸钙和/或活性炭。
在一种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吸水材料内可以是含有残留的无机颗粒。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吸水材料与无机颗粒体积比例优选为1:2-10,更优选为1:3-8,更优选为1:5-6。
在一种更优选实施例中,无机颗粒粒径在100nm-5μm范围内,更优选为500nm-1μm范围内。
其中,所述无水胶黏剂可以是光固化胶黏剂、有机溶剂型胶黏剂。
其中,所述粘附吸水材料粉末的纱布孔径为2-5mm。
其中,所述吸附试剂为能够吸收有机或无机有毒物质的试剂,更优选地,可以是吸收气体、液体或粉末颗粒的试剂。
例如,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二甘醇胺、三乙醇胺等可作为吸附HCl、Cl2、HCN、H2S、SO2、NO2、HNO3等有酸性毒气体的吸附试剂。
例如,三聚磷酸铝等固体酸可以作为吸附氨和有机胺(例如甲胺、二甲胺、正丁胺等)等物质的吸附试剂;也可以作为镉离子、铅离子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试剂。
其中,所述其他层织物的纤维可以是棉布、麻布、粘胶纤维布等动植物纤维,或者PET、PP、尼龙等合成纤维,或者动植物纤维与合成纤维的组合。
本发明制作的防护口罩,使用时,呼吸产生的水气可以使得吸水材料膨胀,从而暴露出沟槽或褶皱、以及贯穿吸水材料粉末的孔,增加吸附面积,并将吸附试剂释放出来,起到防毒防烟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碳酸钠与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在水溶剂中混合,然后去除部分水溶剂,粉碎成为球状物,然后与100nm的活性炭颗粒混合,加热后拉伸制成厚度150nm的膜,降温至T,1.5个大气压下保温0.5小时。吸水材料与无机颗粒体积比例为1:5。
降温至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干燥去除剩余水分,此时吸水材料聚合物体积收缩,将活性炭颗粒去除,无机颗粒去除后,膜中会形成凹凸不平的区域或穿孔,聚合物膜进一步收缩,收缩形成的褶皱将原来活性炭颗粒所占据的空间填充和包裹。将膜粉碎制成粉末。应当注意的是,活性炭并不必须全部去除,可以残留部分活性炭。
在孔径3mm的第一层纱布表面涂覆胶黏剂,将粉末洒在胶黏剂表面,胶黏剂将粉末粘结第一层纱布上,可以是粘结在第一层纱布的两侧或一侧。另外两层纱布将第一层纱布夹在中间,形成基布。纱布孔径较大,在粘附粉末后,仍能够确保气流的通畅。
基布作为防护口罩外层,内层为面布等与便于与人体接触的材料,基本与内层叠加制成口罩本体。口罩本体侧边连接固定带。
使用时,将口罩带上之后,呼吸产生的水气被吸水材料吸收,减少了因呼吸产生憋闷的感觉,吸水材料在吸收水气后开始膨胀,口罩加工过程中因为吸水材料聚合物体积收缩而产生的褶皱被撑开,增大接触面积,同时碳酸钠更多的暴露于吸水材料表面。残留的活性炭也可以起到物理吸附效果。
实施例2
碳酸钠与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盐聚合物在水溶剂中混合,然后去除部分水溶剂,粉碎成为球状物,然后与300nm的活性炭颗粒混合,加热后拉伸制成厚度350nm的膜,降温至T,1.5个大气压下保温0.5小时。吸水材料与无机颗粒体积比例为1:10。
降温至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干燥去除剩余水分,此时吸水材料聚合物体积收缩,将活性炭颗粒去除,无机颗粒去除后,膜中会形成凹凸不平的区域或穿孔,聚合物膜进一步收缩,收缩形成的褶皱将原来活性炭颗粒所占据的空间填充和包裹。将膜粉碎制成粉末。
在孔径3mm的第一层纱布表面涂覆胶黏剂,将粉末洒在胶黏剂表面,胶黏剂将粉末粘结第一层纱布上,可以是粘结在第一层纱布的两侧或一侧。另外两层纱布将第一层纱布夹在中间,形成基布。纱布孔径较大,在粘附粉末后,仍能够确保气流的通畅。
基布作为防护口罩外层,内层为面布等与便于与人体接触的材料,基本与内层叠加制成口罩本体。口罩本体侧边连接固定带。
实施例3
三聚磷酸铝与聚丙烯酰胺在水溶剂中混合,然后去除部分水溶剂,粉碎成为球状物,然后与1μm的活性炭颗粒混合,加热后拉伸制成厚度1.2μm的膜,降温至T,1.5个大气压下保温0.5小时。吸水材料与无机颗粒体积比例为1:5。
降温至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干燥去除剩余水分,此时吸水材料聚合物体积收缩,将活性炭颗粒去除,无机颗粒去除后,膜中会形成凹凸不平的区域或穿孔,聚合物膜进一步收缩,收缩形成的褶皱将原来活性炭颗粒所占据的空间填充和包裹。将膜粉碎制成粉末。
在孔径3mm的第一层纱布表面涂覆胶黏剂,将粉末洒在胶黏剂表面,胶黏剂将粉末粘结第一层纱布上,可以是粘结在第一层纱布的两侧或一侧。另外两层纱布将第一层纱布夹在中间,形成基布。纱布孔径较大,在粘附粉末后,仍能够确保气流的通畅。
基布作为防护口罩外层,内层为面布等与便于与人体接触的材料,基本与内层叠加制成口罩本体。口罩本体侧边连接固定带。
实施例4
碳酸氢钠与丙烯酸钠-乙烯醇共聚物在水溶剂中混合,然后去除部分水溶剂,粉碎成为球状物,然后与1μm的活性炭颗粒混合,加热后拉伸制成厚度1μm的膜,降温至T,1.5个大气压下保温0.5小时。吸水材料与无机颗粒体积比例为1:5。
降温至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干燥去除剩余水分,此时吸水材料聚合物体积收缩,将活性炭颗粒去除,无机颗粒去除后,膜中会形成凹凸不平的区域或穿孔,聚合物膜进一步收缩,收缩形成的褶皱将原来活性炭颗粒所占据的空间填充和包裹。将膜粉碎制成粉末。
在孔径3mm的第一层纱布表面涂覆胶黏剂,将粉末洒在胶黏剂表面,胶黏剂将粉末粘结第一层纱布上,可以是粘结在第一层纱布的两侧或一侧。另外两层纱布将第一层纱布夹在中间,形成基布。纱布孔径较大,在粘附粉末后,仍能够确保气流的通畅。
基布作为防护口罩外层,内层为面布等与便于与人体接触的材料,基本与内层叠加制成口罩本体。口罩本体侧边连接固定带。
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护口罩,充分利用吸水材料的体积变化大的特点,由于体积变化较大,去除无机颗粒后,聚合物本身的弹性对空间的包裹较为严密,即使暴露于空气中存放8个月,吸附试剂的吸附性能也不发生明显下降。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口罩本体侧边连接的固定带,所述口罩本体至少包括第一层织物、以及与第一层织物叠加的其他层织物,其中,第一层织物包括基布以及负载于基布的吸附试剂;所述吸附试剂负载于吸水材料粉末中,所述吸水材料粉末表面有凹陷和/或褶皱、并且吸水材料粉末含有贯穿吸水材料的孔;所述吸水材料粉末负载于基布;
吸附试剂负载于吸水材料的方法,包括:将吸水材料、吸附试剂加入溶剂中混合,去除部分溶剂后,粉碎成球状物,将球状物与粒径在50nm-10μm的无机颗粒在容器内混合加热制成厚度小于2倍于无机颗粒粒径的膜,然后降温至温度T,其中,温度T≥吸水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T<吸水材料的熔融温度,容器内加压、保温至少0.5小时,降温至吸水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继续干燥,去除剩余溶剂;去除吸水材料表面的无机颗粒,将膜粉碎成吸水材料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包括:淀粉接枝丙烯酸盐聚合物、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淀粉接枝苯乙烯磺酸聚合物、淀粉黄原酸盐接枝丙烯酸盐聚合物、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盐聚合物、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纤维素黄原酸盐接枝丙烯酸盐聚合物、丙烯酸钠-乙烯醇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基布包括三层纱布,在其中一层纱布表面涂覆无水胶黏剂,吸水材料粉末粘附于纱布表面,另外两层纱布将粘附吸水材料粉末的纱布夹在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吸水材料粉末的纱布孔径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试剂为能够吸收有机和/或无机有毒物质的试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试剂包括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二甘醇胺、三乙醇胺、三聚磷酸铝。
7.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防护口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吸附试剂负载于多孔的吸水材料,包括:将吸水材料、吸附试剂加入溶剂中混合,去除部分溶剂后,粉碎成球状物,将球状物与粒径在50nm-10μm的无机颗粒在容器内混合加热制成厚度小于2倍于无机颗粒粒径的膜,然后降温至温度T,其中,温度T≥吸水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T<吸水材料的熔融温度,容器内加压、保温至少0.5小时,降温至吸水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继续干燥,去除剩余溶剂;去除吸水材料表面的无机颗粒,将膜粉碎成吸水材料粉末;
步骤2,吸水材料粉末负载于基布,包括:基布包括两层纱布,在至少一层纱布表面涂覆无水胶黏剂,吸水材料粉末粘附于纱布表面,两层纱布贴合将吸水材料粉末加在两层纱布之间,干燥;
步骤3,以所述基布作为口罩本体的第一层织物,叠加其他层织物制成口罩本体,在口罩本体两侧连接固定带制成防护口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与无机颗粒体积比例为1:2-1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颗粒粒径在100nm-5μm范围内。
CN201910147587.1A 2019-02-27 2019-02-27 防护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97446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7587.1A CN109744615B (zh) 2019-02-27 2019-02-27 防护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7587.1A CN109744615B (zh) 2019-02-27 2019-02-27 防护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4615A CN109744615A (zh) 2019-05-14
CN109744615B true CN109744615B (zh) 2020-12-08

Family

ID=66407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7587.1A Active CN109744615B (zh) 2019-02-27 2019-02-27 防护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46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3779A (zh) * 2020-06-30 2020-09-29 佛山市优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口罩
CN114192121A (zh) * 2021-10-25 2022-03-18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酸性固态除肼吸附剂及其造粒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3148A (zh) * 2007-04-25 2008-10-29 宁波大学 环氧树脂基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模具
CN101773812A (zh) * 2010-01-12 2010-07-14 南京大学 一种粒度均一的高比表面积聚合物微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4043A (zh) * 2010-05-25 2010-09-29 东华大学 一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砜的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4143A (zh) * 2012-04-28 2013-10-3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超大孔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3780A (zh) * 2013-12-11 2014-03-12 张旭东 一种净化吸附灭菌材料及其应用
CN104064705A (zh) * 2014-06-09 2014-09-24 东莞市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复合隔膜、其制造方法及含该隔膜的电化学装置
CN105517457A (zh) * 2013-08-29 2016-04-20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鼻部缓冲构件的过滤式面罩呼吸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0108A (ja) * 1993-09-20 1995-04-04 Mitsubishi Chem Corp 高吸水性樹脂の造粒方法
US7253224B2 (en) * 2001-08-07 2007-08-07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Silica-based particulates
CN1300241C (zh) * 2004-10-15 2007-02-1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抗菌高吸水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80578B (zh) * 2012-02-21 2015-05-13 东华大学 一种可降解中空纤维膜及其应用
DE102012007307A1 (de) * 2012-04-13 2013-10-17 Carl Freudenberg Kg Hydrogelierende Fasern sowie Fasergebilde
CN105768276A (zh) * 2016-05-25 2016-07-20 刘智懿 一种新型防雾霾口罩
CN107012629B (zh) * 2017-03-21 2019-11-12 上海鹏冠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静电纺微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的物理改性方法
CN107412856A (zh) * 2017-08-03 2017-12-01 上海长海医院 纳米孔硅酸镁微球/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支架、蛋白涂层复合支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3148A (zh) * 2007-04-25 2008-10-29 宁波大学 环氧树脂基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模具
CN101773812A (zh) * 2010-01-12 2010-07-14 南京大学 一种粒度均一的高比表面积聚合物微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4043A (zh) * 2010-05-25 2010-09-29 东华大学 一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砜的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4143A (zh) * 2012-04-28 2013-10-3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超大孔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17457A (zh) * 2013-08-29 2016-04-20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鼻部缓冲构件的过滤式面罩呼吸器
CN103623780A (zh) * 2013-12-11 2014-03-12 张旭东 一种净化吸附灭菌材料及其应用
CN104064705A (zh) * 2014-06-09 2014-09-24 东莞市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复合隔膜、其制造方法及含该隔膜的电化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4615A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91397C (en) Textile protective material of a new typ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9744615B (zh) 防护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EP0865314B1 (en) Permeable, shaped structures of active particulate bonded with psa polymer microparticulate
JP3141953B2 (ja) 着衣材料
JP4178416B2 (ja) 吸着材料
US20080087271A1 (en) Heating body
CN102987604B (zh) 溶合润湿型火灾疏散防毒防烟口罩
CN100563793C (zh) 可视型有害气体消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02076722A1 (ja) 高吸湿性不織布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180025B (zh) 用于从气体混合物中消耗酸性气体的设备和方法
JPH10108915A (ja) 脱臭マスク
JPH0429840A (ja) 通気性包材及びその包体
JPS6328428A (ja) 乾燥材
JP6524390B2 (ja) マスク
JP4205239B2 (ja) ガス吸着シート
KR20020000744A (ko) 긴급대피용 간이마스크의 제조
JPH04210232A (ja) シート状脱酸素剤
PT90552B (pt) Processo para a evitar ou retardar niveis indesejados de fosfina e de preparacao de um produto para controlo de pragas
WO2022034827A1 (ja) 発熱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発熱体
US11759597B2 (en) Device for providing therapeutic gas
JP2000262548A (ja) シート状発熱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076585B (zh) 一种偏二甲肼洗消套装
CN103211545B (zh) 一种用于火灾时逃生的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87162B1 (ko) 유독물질 방호용 필터라이즈드 원단, 이를 위한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한 특수복
JP2004180959A (ja) 芳香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rotective mask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Pledgee: Wuxi Branch of China Everbright Bank Co.,Ltd.

Pledgor: SWOTO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379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2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Pledgee: Wuxi Branch of China Everbright Bank Co.,Ltd.

Pledgor: SWOTO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3790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rotective mask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Pledgee: Wuxi Branch of China Everbright Bank Co.,Ltd.

Pledgor: SWOTO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259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Pledgee: Wuxi Branch of China Everbright Bank Co.,Ltd.

Pledgor: SWOTO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2594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rotective masks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Pledgee: Wuxi Branch of China Everbright Bank Co.,Ltd.

Pledgor: SWOTO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284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