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0299A - 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0299A
CN109740299A CN201910185943.9A CN201910185943A CN109740299A CN 109740299 A CN109740299 A CN 109740299A CN 201910185943 A CN201910185943 A CN 201910185943A CN 109740299 A CN109740299 A CN 109740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ressure hull
breadthrider
fence
calc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59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40299B (zh
Inventor
党之凡
孙占忠
田旭军
黄国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filed Critical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re
Priority to CN2019101859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0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0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0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40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0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 Hydraulic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步骤1、确定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大开口处围栏加强结构尺寸,步骤2、环肋加强:在距大开口中心左右各1/8周长处对被大开口打断的环肋进行加强,结构加强为增加腹板的厚度,增加面板的宽度与围栏外表面形成圆弧过渡;步骤3、校核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步骤4、计算并校核加强肋骨结构强度。本发明方法在针对耐压壳体大开口处结构加强形式进行设计时,取消了传统辐射肘板,并增加开口处原环肋剖面模数,将其与开口围栏相连部位进行优化设计,即通过结构优化处理解决耐压壳体上焊缝端处应力集中问题,能够减少耐压壳体结构开口处焊缝数量,减少应力集中情况,改善壳体开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舰船工程船体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大开口新型加强形式的水下耐压结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下耐压结构通常在其大开孔处采用部分环肋及辐射肘板的形式对开孔部位进行结构加强。该种加强形式在规范校核时能保证较好的结构强度,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每个肘板都需要与壳体进行焊接,因此肘板在耐压壳体上增加了多条焊缝,直接导致耐压壳体加强肘板端点处的高应力集中,易造成壳板的开裂。并且这样耐压壳体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也十分依赖于焊接技术和焊缝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耐压壳体大开孔处加强形式所导致的局部高应力及端点应力集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在针对耐压壳体大开口处结构加强形式进行设计时,取消了传统辐射肘板,并增加开口处原环肋剖面模数,将其与开口围栏相连部位进行优化设计,即通过结构优化处理解决耐压壳体上焊缝端处应力集中问题,该方法在满足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强度、稳定性等条件下,实现消除水下耐压结构大开口附近局部高应力的设计方案。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大开口处围栏加强结构尺寸:
耐压壳体结构为环肋结构,包括耐压壳体与耐压肋骨,所述耐压肋骨采用T型材,所述耐压壳体上设有开口半径为a(单位:mm)的大开口,所述开口采用厚度为δ(单位:mm)、高度为H(单位:mm)的围栏加强,所述环肋在围栏处断开;
步骤2、环肋加强:
在距大开口中心左右各1/8周长处对被大开口打断的环肋进行加强,所述结构加强为增加腹板的厚度,增加面板的宽度与围栏外表面形成圆弧过渡;
步骤3、校核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
步骤4、计算并校核加强肋骨结构强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结构加强为增加腹板10%-15%的厚度,面板宽度增加为1.2-1.5倍与围栏外表面形成圆弧过渡。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计算围栏高度系数ξ:
(3.2)计算围栏短边有效高度系数η:
其中:c为围栏短端边缘距离耐压壳体中心距离,单位:mm;
(3.3)根据计算参数ξ及ηξ的值,查表1得围栏有效高度系数ζ;
(3.4)计算相当围栏面积Ac
其中:t为耐压壳体厚度,单位:mm;
(3.5)计算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应力集中系数K:
根据参数的值,查表2得孔边壳板应力集中系数K;
其中:R为耐压壳体半径,单位:mm;
(3.6)对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进行校核:
计算的值,与Pc进行比较,当时,水下耐压结构开口部位满足强度要求;若强度不满足要求,重新选择环肋以及围栏相关参数进行校核;
其中:σs为耐压壳体材料屈服强度,单位:MPa;Pc为极限压力,单位:MPa;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计算开口区域外的肋骨剖面形心至耐压壳体内缘距离f0
其中:∑AY为肋骨静距,单位:mm3,∑A为肋骨剖面面积,单位:mm2
(4.2)计算肋骨加强结构的计算半径R1(单位:mm):
R1=R+f0
(4.3)计算肋骨承载宽度Lb(单位:mm):
Lb=L1+L
其中:L为肋骨间距,单位:mm,L1为开口中心距肋骨距离,单位:mm;
(4.4)计算作用在加强肋骨上的压缩力Fc(单位:N):
Fc=102·Pc·R1·Lb
(4.5)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剖面形心至耐压壳体内缘距离f1(单位:mm);
(4.6)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弯曲力臂eb(单位:mm):
eb=-f1+f0
(4.7)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弯矩M(单位:N·mm):
M=Fc·eb
(4.8)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计及围栏的有效面积A’(单位:mm2):
A′=A1+Ac
其中:A1为加强肋骨剖面面积,单位:mm2
(4.9)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外缘处的最大总应力σzf(单位:MPa):
其中:Wmin为加强肋骨剖面最小剖面模数,单位:mm3
(4.10)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壳板内缘处的最大总应力σza(单位:MPa):
其中:Wmax为加强肋骨剖面最大剖面模数,单位:mm3
(4.11)对加强肋骨进行强度校核:
将σzf与σza的值分别与σs进行比较,当σzf<σs且σza<σs时,加强肋骨结构满足强度要求;若不满足强度要求,重新选择加强肋骨参数进行校核;
其中:σs为耐压壳体材料屈服强度,单位: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方法主要应用于水下耐压结构大开口处结构加强设计。针对目前耐压壳体大开孔处加强形式所导致的局部高应力及端点应力集中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加强形式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在针对耐压壳体大开口处结构加强形式进行设计时,取消了传统辐射肘板,并增加开口处原环肋剖面模数,将其与开口围栏相连部位进行优化设计,即通过结构优化处理解决耐压壳体上焊缝端处应力集中问题。通过本设计方法能够减少耐压壳体结构开口处焊缝数量,减少应力集中情况,改善壳体开裂的问题,并且在满足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强度、稳定性等条件下,实现消除水下耐压结构大开口附近局部高应力的设计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方法设计的大开口围栏加强结构的中纵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设计的大开口附近耐压加强肋骨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0、耐压壳体;20、肋骨;30、开口围栏;40、加强肋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某含大开口新型加强形式的水下耐压结构设计方法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但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水下耐压结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大开口处围栏加强结构尺寸:
耐压壳体结构为环肋结构,包括耐压壳体10与耐压肋骨20,所述耐压肋骨20采用T型材,所述耐压壳体10上设有开口半径为a=500mm的大开口,所述开口采用厚度为δ=50mm、高度为H=1000mm的围栏加强,所述环肋在开口围栏30处断开,如图1;
步骤2、环肋加强:
在距大开口中心左右各1/8周长处对被大开口打断的环肋进行加强,所述结构加强为增加腹板10%-15%的厚度,面板宽度增加为1.2-1.5倍与开口围栏30外表面形成圆弧过度;
步骤3、校核水下耐压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
(3.1)计算围栏高度系数ξ:
(3.2)计算围栏短边有效高度系数η:
其中:c为围栏短端边缘距离耐压壳体中心距离,单位:mm;
(3.3)根据计算参数ξ及ηξ的值,查表1得围栏有效高度系数ζ=1.5;
表1.围栏有效高度系数ζ
ξ 8.0 8.2 8.4 8.6 8.8
ηξ 0.9 1.0 1.1 1.5 3.0
ζ 1.35 1.40 1.43 1.47 1.50
(3.4)计算相当围栏面积Ac
其中:t为耐压壳体厚度,单位:mm;
(3.5)计算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应力集中系数K:
根据参数的值,查表2得孔边壳板应力集中系数K=1.22;
表2.孔边壳板应力集中系数K
其中:R为耐压壳体半径,R=4000mm;
(3.6)对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进行校核:
其中:σs为耐压壳体材料屈服强度,σs=235MPa;Pc为100米水深处极限压力,Pc=0.98MPa;
由计算可知,水下耐压结构开口部位满足强度要求;
步骤4、加强肋骨结构强度计算:
(4.1)计算开口区域外的肋骨剖面形心至耐压壳体内缘距离f0
其中:∑AY为肋骨静距,单位:mm3,∑A为肋骨剖面面积,单位:mm2
(4.2)计算肋骨加强结构的计算半径R1(单位:mm):
R1=R+f0=4023.58mm
(4.3)计算肋骨承载宽度Lb(单位:mm):
Lb=L1+L=600+300=900mm
其中:L为肋骨间距,单位:mm,L1为开口中心距肋骨距离,单位:mm;
(4.4)计算作用在加强肋骨40上的压缩力Fc(单位:N),加强肋骨40形式如图2所示:
Fc=102·Pc·R1·Lb=100×0.98×4023.58×900=3548797.56N
(4.5)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剖面形心至耐压壳体内缘距离f1=34.57mm;
(4.6)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弯曲力臂eb(单位:mm):
eb=-f1+f0=-10.99mm
(4.7)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弯矩M(单位:N·mm):
M=Fc·eb=-39001285.18N·mm
(4.8)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计及围栏的有效面积A’(单位:mm2):
A′=A1+Ac=23000+13358.54=36358.54mm2
其中:A1为加强肋骨剖面面积,A1=23000mm2
(4.9)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外缘处的最大总应力σzf(单位:MPa):
其中:Wmin为加强肋骨剖面最小剖面模数,Wmin=579595.78mm3
(4.10)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壳板内缘处的最大总应力σza(单位:MPa):
其中:Wmax为加强肋骨剖面最大剖面模数,Wmax=3611869.22mm3
(4.11)对加强肋骨进行强度校核:
由计算可知,|σzf|<σs且|σza|<σs,其中σs为耐压壳体材料屈服强度,σs=235MPa,因此加强肋骨结构满足强度要求其中。
本发明方法主要应用于水下耐压结构大开口处结构加强设计。针对目前耐压壳体大开孔处加强形式所导致的局部高应力及端点应力集中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加强形式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在针对耐压壳体大开口处结构加强形式进行设计时,取消了传统辐射肘板,并增加开口处原环肋剖面模数,将其与开口围栏相连部位进行优化设计,即通过结构优化处理解决耐压壳体上焊缝端处应力集中问题,通过本设计方法能够减少耐压壳体结构开口处焊缝数量,减少应力集中情况,改善壳体开裂的问题,并且在满足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强度、稳定性等条件下,实现消除水下耐压结构大开口附近局部高应力的设计方案。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4)

1.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大开口处围栏加强结构尺寸:
耐压壳体结构为环肋结构,包括耐压壳体与耐压肋骨,所述耐压肋骨采用T型材,所述耐压壳体上设有开口半径为a(单位:mm)的大开口,所述开口采用厚度为δ(单位:mm)、高度为H(单位:mm)的围栏加强,所述环肋在围栏处断开;
步骤2、环肋加强:
在距大开口中心左右各1/8周长处对被大开口打断的环肋进行加强,所述结构加强为增加腹板的厚度,增加面板的宽度与围栏外表面形成圆弧过渡;
步骤3、校核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
步骤4、计算并校核加强肋骨结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结构加强为增加腹板10%-15%的厚度,面板宽度增加为1.2-1.5倍与围栏外表面形成圆弧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计算围栏高度系数ξ:
(3.2)计算围栏短边有效高度系数η:
其中:c为围栏短端边缘距离耐压壳体中心距离,单位:mm;
(3.3)根据计算参数ξ及ηξ的值,查表1得围栏有效高度系数ζ;
(3.4)计算相当围栏面积Ac
其中:t为耐压壳体厚度,单位:mm;
(3.5)计算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应力集中系数K:
根据参数的值,查表2得孔边壳板应力集中系数K;
其中:R为耐压壳体半径,单位:mm;
(3.6)对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进行校核:
计算的值,与Pc进行比较,当时,水下耐压结构开口部位满足强度要求;若强度不满足要求,重新选择环肋以及围栏相关参数进行校核;
其中:σs为耐压壳体材料屈服强度,单位:MPa;Pc为极限压力,单位:MP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计算开口区域外的肋骨剖面形心至耐压壳体内缘距离f0
其中:∑AY为肋骨静距,单位:mm3,∑A为肋骨剖面面积,单位:mm2
(4.2)计算肋骨加强结构的计算半径R1(单位:mm):
R1=R+f0
(4.3)计算肋骨承载宽度Lb(单位:mm):
Lb=L1+L
其中:L为肋骨间距,单位:mm,L1为开口中心距肋骨距离,单位:mm;
(4.4)计算作用在加强肋骨上的压缩力Fc(单位:N):
Fc=102·Pc·R1·Lb
(4.5)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剖面形心至耐压壳体内缘距离f1(单位:mm);
(4.6)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弯曲力臂eb(单位:mm):
eb=-f1+f0
(4.7)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弯矩M(单位:N·mm):
M=Fc·eb
(4.8)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计及围栏的有效面积A’(单位:mm2):
A′=A1+Ac
其中:A1为加强肋骨剖面面积,单位:mm2
(4.9)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外缘处的最大总应力σzf(单位:MPa):
其中:Wmin为加强肋骨剖面最小剖面模数,单位:mm3
(4.10)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壳板内缘处的最大总应力σza(单位:MPa):
其中:Wmax为加强肋骨剖面最大剖面模数,单位:mm3
(4.11)对加强肋骨进行强度校核:
将σzf与σza的值分别与σs进行比较,当σzf<σs且σza<σs时,加强肋骨结构满足强度要求;若不满足强度要求,重新选择加强肋骨参数进行校核;
其中:σs为耐压壳体材料屈服强度,单位:MPa。
CN201910185943.9A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 Active CN109740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5943.9A CN109740299B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5943.9A CN109740299B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0299A true CN109740299A (zh) 2019-05-10
CN109740299B CN109740299B (zh) 2023-04-18

Family

ID=66370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5943.9A Active CN109740299B (zh) 2019-03-12 2019-03-12 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029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2468A (ja) * 2009-07-02 2011-01-20 Ohbayashi Corp 開口補強構造及び開口補強方法
JP2016224912A (ja) * 2015-05-28 2016-12-28 大連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軸方向圧力補強リブ円筒殻における開口補強方法
CN106570236A (zh) * 2016-10-25 2017-04-19 西安兰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大深度耐压壳体的制备方法
CN107152313A (zh) * 2017-06-13 2017-09-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3d打印的蒸汽轮机末级空心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95791A (zh) * 2018-04-09 2018-09-28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考虑强力上层建筑的船体梁总纵强度规范校核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2468A (ja) * 2009-07-02 2011-01-20 Ohbayashi Corp 開口補強構造及び開口補強方法
JP2016224912A (ja) * 2015-05-28 2016-12-28 大連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軸方向圧力補強リブ円筒殻における開口補強方法
CN106570236A (zh) * 2016-10-25 2017-04-19 西安兰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大深度耐压壳体的制备方法
CN107152313A (zh) * 2017-06-13 2017-09-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3d打印的蒸汽轮机末级空心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95791A (zh) * 2018-04-09 2018-09-28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考虑强力上层建筑的船体梁总纵强度规范校核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U, YONGMEI: "Opening reinforcement design and buckling of spherical shell subjected to external pressure" *
刘峰;韩端锋;曲文新;: "载人潜器耐压球壳开孔加强结构优化设计" *
苗兰森;胡勇;沈允生;: "大深度救生钟耐压结构的优化设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0299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92042A1 (en) Butt- welded joint of welded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695591B2 (en) Beam reinforcing structure
CN107235433B (zh) 电铲提升钢缆卷筒的加工方法
CN109740299A (zh) 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
CN105834697B (zh) X80管线钢直缝焊管的制造方法
US10161105B2 (en) Revolving frame and work machine comprising such a frame
CN106638301A (zh) 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及加工方法和一种桥梁
CN106392325B (zh) 一种不锈钢厚壁压力容器的激光焊接方法
CN109352218A (zh) 一种h型钢材成型方法
CN205383351U (zh) 一种螺旋缠绕筋增强金属管结构
TWI575150B (zh) Corrugated steel plate design method, and corrugated steel plate tube
AU2011101561A4 (en) Reinforced Post
CN212793485U (zh) 一种新型波纹管轻质铠装环结构
CN110524131B (zh) 一种焊接梁总成工艺
CN110485627A (zh) 一种上下翼板尺寸不同的工字钢及其制作方法
CN211550791U (zh) 内平壁环向支撑加强筋焊管
CN211549883U (zh) 一种蜗壳或球阀进人门椭圆形补强结构
JP6133256B2 (ja) 補強部材および鉄骨有孔梁の補強構造
CN110745208A (zh) 一种新型纵骨贯穿孔
CN107672674A (zh) 一种铝合金半挂车纵梁总成
CN218540695U (zh) 可调式大直径、变截面钢筋笼制作胎架
CN204161465U (zh) 一种用于车架的管型横梁
KR200478575Y1 (ko) 사료 운반차량용 탱크 보강구조
KR102244292B1 (ko) 버팀바가 형성된 중하중 스틸 그레이팅
CN208963194U (zh) 改善轮芯连接强度的引导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