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2886A - 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及脱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及脱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2886A
CN109732886A CN201910151083.7A CN201910151083A CN109732886A CN 109732886 A CN109732886 A CN 109732886A CN 201910151083 A CN201910151083 A CN 201910151083A CN 109732886 A CN109732886 A CN 109732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button
groove
cushion block
medial segment
low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10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铭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jia Integrated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jia Integrated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jia Integrated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jia Integrated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510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28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2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2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及脱模方法,包括有模具主体;其中,所述模具主体具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下模,所述下模的顶端向下凹设有型腔,所述下模设置有若干活动扣,所述活动扣沿型腔的外周缘间距布置;所述活动扣通过一枢接轴安装于下模,所述活动扣绕枢接轴可上下旋转式设置;所述活动扣具有位于枢接轴内侧的内侧段、位于枢接轴外侧的外侧段,所述内侧段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于内侧段,当驱动机构向下拉动内侧段时,同步使得外侧段自动向上翘起实现自动脱模;如此,实现了吸塑产品的快速脱模,操作稳定可靠,提高了吸塑产品制作效率及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及脱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及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吸塑是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业。
现有技术中,吸塑产品在脱模时,操作麻烦,局限了吸塑制程效。还有,现有的脱模结构,其结构较为复杂,制造、维护成本较高,而且每次脱模完毕后都需要将弹力脱模机构进行复位,操作麻烦,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低。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及脱模方法,其实现了吸塑产品的快速脱模,操作稳定可靠,提高了吸塑产品制作效率及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包括有模具主体;其中,所述模具主体具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下模,所述下模的顶端向下凹设有型腔,所述下模设置有若干活动扣,所述活动扣沿型腔的外周缘间距布置;
所述活动扣通过一枢接轴安装于下模,所述活动扣绕枢接轴可上下旋转式设置;所述活动扣具有位于枢接轴内侧的内侧段、位于枢接轴外侧的外侧段,所述内侧段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于内侧段,当驱动机构向下拉动内侧段时,同步使得外侧段自动向上翘起实现自动脱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活动扣组装连接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活动扣的外侧段下端具有向外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对应设置于第二凹槽的上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凹槽的底端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凹槽上还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夹设于活动扣和第一凹槽之间;以及,所述垫块对应第一凹槽的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第二通孔上下贯通;所述活动扣通过前述枢接轴枢接于垫块上,所述垫块装设于下模的第一凹槽;
所述驱动机构对应第一通孔装设;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气缸、联动杆,所述气缸的上端伸出有活塞杆,所述气缸装设于第一通孔内,所述活塞杆向上伸入第二通孔;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行程槽,所述联动杆的上端枢接于活动扣的内侧段下端,所述联动杆的下端适配于行程槽内且沿行程槽可横向位移式装设;所述活塞杆向下位移时,联动杆使得活动扣的内侧段向下旋转,同时,活动扣的外侧段向上旋转。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垫块上设置有上侧感应开关、下侧感应开关,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于上侧感应开关、下侧感应开关及气缸;所述活动扣的内侧端在旋转动作时可选择性地触发作用于上侧感应开关、下侧感应开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垫块的内侧顶端与下模的顶端保持齐平,所述垫块的外侧设置有让位凹槽以供活动扣容设,所述枢接轴装设于让位凹槽的两个对侧壁;所述垫块的内侧顶端朝向让位凹槽延伸有遮挡部,所述活动扣的内侧段的顶端相应形成有凹位,所述遮挡部匹配与凹位以使得遮挡部、活动扣的顶部拼接齐平;所述上侧感应开关设置于遮挡部的下侧,所述下侧感应开关设置于让位凹槽的内底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引孔,所述导引孔内设置有缓冲弹簧组件,所述缓冲弹簧组件的下端相对下模位置固定,所述缓冲弹簧组件的上端通过导引作用杆连接于活动扣的内侧段;所述导引作用杆的上端枢接于活动扣的内侧段,所述导引作用杆的下端相对缓冲弹簧组件可水平横向位移式装设;当活动扣的内侧段上、下旋转动作时,所述缓冲弹簧组件的上端相应向上伸长或向下压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弹簧组件包括有上端板、下端板及连接于上端板、下端板之间的弹簧;所述上端板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活动槽,所述导引作用杆的下端适配于活动槽内;所述下端板连接于下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扣的内侧段下端具有向内斜向上延伸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均为45度倾斜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垫块包括有垫块主体,在垫块主体的内侧顶端组装有叠片,所述叠片的外端延伸至让位凹槽上方以形成前述遮挡部,所述上侧感应开关装设于叠片的下端面。
一种快速脱模的模具脱模方法,先将上模、下模分开,再利用驱动机构向下拉动内侧段,同步使得外侧段自动向上翘起实现自动脱模;脱模后,由驱动机构控制活动扣的内侧段向上旋转,实现外侧段向下回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实现了吸塑产品的快速脱模,操作稳定可靠,提高了吸塑产品制作效率及质量;
其次是,通过控制器、气缸、联动杆、上侧感应开关以及下侧感应开关的设置,大幅提升了脱模控制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了脱模控制可靠性,降低了产品不良率及报废率;
以及,结合缓冲弹簧组件,进一步确保的活动扣上下旋转动作时的平稳性,降低脱械模动作故障率;
还有,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合理,组装方便,后续维护、检修时拆装及零件更换也十分方便,实用性强;
本发明中,垫块设计为垫块主体和叠片,如此,一方面,方便零件组装定位及后续拆卸,另一方面,对活动扣形成定位,避免活动扣的内侧段向上凸起,确保活动扣与叠片及下模保持位置一致,解决传统技术中脱模机构复位时易移位而导致产品不良之问题。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下模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并未显示上模);
图5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第一剖视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第二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上模 20、下模
21、型腔 22、活动扣
23、枢接轴 24、第一凹槽
241、第一通孔 242、导引孔
243、导引作用杆 244、上端板
245、下端板 246、弹簧
25、第二凹槽 26、气缸
261、活塞杆 27、联动杆
28、行程槽 30、垫块
31、第二通孔 32、上侧感应开关
33、下侧感应开关 34、让位凹槽
35、垫块主体 251、叠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包括有模具主体;其中,所述模具主体具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10、下模20,所述下模20的顶端向下凹设有型腔21,所述下模20设置有若干活动扣22,所述活动扣22沿型腔21的外周缘间距布置;优选地,所述活动扣22设置有10个,所述10个活动扣22沿型腔21的外周缘间距式布置;此处,所述型腔21的四周各设置有3个、2个、3个、2个活动扣22,在型腔21的四周形成平衡稳定的脱模作用力;
所述活动扣22通过一枢接轴23安装于下模20,所述活动扣22绕枢接轴23可上下旋转式设置;所述活动扣22具有位于枢接轴23内侧的内侧段、位于枢接轴23外侧的外侧段,所述内侧段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于内侧段,当驱动机构向下拉动内侧段时,同步使得外侧段自动向上翘起实现自动脱模;如此,实现了吸塑产品的快速脱模,操作稳定可靠,提高了吸塑产品制作效率及质量。
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2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4,所述活动扣22组装连接于第一凹槽24内;所述第一凹槽24的外侧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凹槽25,所述活动扣22的外侧段下端具有向外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对应设置于第二凹槽25的上侧;优选地,所述活动扣22的内侧段下端具有向内斜向上延伸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均为45度倾斜面,此处,所述第一斜面相对水平面呈135度,第二斜面相对水平面呈45度;
还有,所述第一凹槽24的底端面设置有第一通孔241;所述第一凹槽24上还设置有垫块30,所述垫块30夹设于活动扣22和第一凹槽24之间;以及,所述垫块30对应第一凹槽24的第一通孔241设置有第二通孔31,所述第一、第二通孔上下贯通;所述活动扣22通过前述枢接轴23枢接于垫块30上,所述垫块30装设于下模20的第一凹槽24。
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对应第一通孔241装设;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气缸26、联动杆27,所述气缸26的上端伸出有活塞杆261,所述气缸26装设于第一通孔241内,所述活塞杆261向上伸入第二通孔31;所述活塞杆261的上端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行程槽28,所述联动杆27的上端枢接于活动扣22的内侧段下端,所述联动杆27的下端适配于行程槽28内且沿行程槽28可横向位移式装设;所述活塞杆261向下位移时,联动杆27使得活动扣22的内侧段向下旋转,同时,活动扣22的外侧段向上旋转;
以及,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通孔24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引孔242,所述导引孔242内设置有缓冲弹簧组件,所述缓冲弹簧组件的下端相对下模20位置固定,所述缓冲弹簧组件的上端通过导引作用杆243连接于活动扣22的内侧段;所述导引作用杆243的上端枢接于活动扣22的内侧段,所述导引作用杆243的下端相对缓冲弹簧组件可水平横向位移式装设;当活动扣22的内侧段上、下旋转动作时,所述缓冲弹簧组件的上端相应向上伸长或向下压缩;
此处,所述缓冲弹簧组件包括有上端板244、下端板245及连接于上端板244、下端板245之间的弹簧246;所述上端板244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活动槽,所述导引作用杆243的下端适配于活动槽内;所述下端板245连接于下模20;如此,结合缓冲弹簧组件,进一步确保的活动扣上下旋转动作时的平稳性,降低脱械模动作故障率。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垫块30上设置有上侧感应开关32、下侧感应开关33,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于上侧感应开关32、下侧感应开关33及气缸26;所述活动扣22的内侧端在旋转动作时可选择性地触发作用于上侧感应开关32、下侧感应开关33;如此,通过控制器、气缸26、联动杆27、上侧感应开关32以及下侧感应开关33的设置,大幅提升了脱模控制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了脱模控制可靠性,降低了产品不良率及报废率;
通常,所述垫块30的内侧顶端与下模20的顶端保持齐平,所述垫块30的外侧设置有让位凹槽34以供活动扣22容设,所述枢接轴23装设于让位凹槽34的两个对侧壁;所述垫块30的内侧顶端朝向让位凹槽34延伸有遮挡部,所述活动扣22的内侧段的顶端相应形成有凹位,所述遮挡部匹配与凹位以使得遮挡部、活动扣22的顶部拼接齐平;所述上侧感应开关32设置于遮挡部的下侧,所述下侧感应开关33设置于让位凹槽34的内底端;
还有,所述垫块30包括有垫块主体35,在垫块主体35的内侧顶端组装有叠片351,所述叠片351的外端延伸至让位凹槽34上方以形成前述遮挡部,所述上侧感应开关32装设于叠片351的下端面;如此,通过垫块主体35和叠片351的设计,一方面,方便零件组装定位及后续拆卸,另一方面,对活动扣22形成定位,避免活动扣22的内侧段向上凸起,确保活动扣22与叠片351及下模20保持位置一致,解决传统技术中脱模机构复位时易移位而导致产品不良之问题。
一种快速脱模的模具脱模方法,先将上模10、下模20分开,再利用驱动机构向下拉动内侧段,同步使得外侧段自动向上翘起实现自动脱模;脱模后,由驱动机构控制活动扣22的内侧段向上旋转,实现外侧段向下回位。
接下来,介绍一下本发明中下模的组装方法:
组装时,可以先将联动杆27、导引作用杆243安装于活动扣22上,以及,将下侧感应开关33安装于垫块30上,活塞杆261的上端通常是需要另外连接一连接头,组装时,也是分开将连接头与联动杆27的下端形成匹配关系(连接头上的行程槽可以是截面T形或L形,联动杆27的下端从一侧装入行程槽28内,联动杆27的下端不会在上下方向上脱出连接头;同样,导引作用杆243的下端也是先与上端板形成组装关系,其匹配结构设计可以参照联动杆27的下端与连接头之间的设计);然后,再将活动扣22对应第二通孔31、导引孔242安装于垫块30上,随之,完成活动扣22与垫块30的枢接;然后,将装设有上侧感应开关32的叠片351组装于垫块30上;然后,将活动扣22与垫块30形成的模组,自上而下装入第一凹槽24内,气缸26的活塞杆261上端与连接头形成连接定位;当然,下端板245也在下模20的下侧完成锁固。
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实现了吸塑产品的快速脱模,操作稳定可靠,提高了吸塑产品制作效率及质量;
其次是,通过控制器、气缸、联动杆、上侧感应开关以及下侧感应开关的设置,大幅提升了脱模控制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了脱模控制可靠性,降低了产品不良率及报废率;
以及,结合缓冲弹簧组件,进一步确保的活动扣上下旋转动作时的平稳性,降低脱械模动作故障率;
还有,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合理,组装方便,后续维护、检修时拆装及零件更换也十分方便,实用性强;
本发明中,垫块设计为垫块主体和叠片,如此,一方面,方便零件组装定位及后续拆卸,另一方面,对活动扣形成定位,避免活动扣的内侧段向上凸起,确保活动扣与叠片及下模保持位置一致,解决传统技术中脱模机构复位时易移位而导致产品不良之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具主体;其中,所述模具主体具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下模,所述下模的顶端向下凹设有型腔,所述下模设置有若干活动扣,所述活动扣沿型腔的外周缘间距布置;
所述活动扣通过一枢接轴安装于下模,所述活动扣绕枢接轴可上下旋转式设置;所述活动扣具有位于枢接轴内侧的内侧段、位于枢接轴外侧的外侧段,所述内侧段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于内侧段,当驱动机构向下拉动内侧段时,同步使得外侧段自动向上翘起实现自动脱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活动扣组装连接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活动扣的外侧段下端具有向外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对应设置于第二凹槽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端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凹槽上还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夹设于活动扣和第一凹槽之间;以及,所述垫块对应第一凹槽的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第二通孔上下贯通;所述活动扣通过前述枢接轴枢接于垫块上,所述垫块装设于下模的第一凹槽;
所述驱动机构对应第一通孔装设;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气缸、联动杆,所述气缸的上端伸出有活塞杆,所述气缸装设于第一通孔内,所述活塞杆向上伸入第二通孔;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行程槽,所述联动杆的上端枢接于活动扣的内侧段下端,所述联动杆的下端适配于行程槽内且沿行程槽可横向位移式装设;所述活塞杆向下位移时,联动杆使得活动扣的内侧段向下旋转,同时,活动扣的外侧段向上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上设置有上侧感应开关、下侧感应开关,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于上侧感应开关、下侧感应开关及气缸;所述活动扣的内侧端在旋转动作时可选择性地触发作用于上侧感应开关、下侧感应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内侧顶端与下模的顶端保持齐平,所述垫块的外侧设置有让位凹槽以供活动扣容设,所述枢接轴装设于让位凹槽的两个对侧壁;所述垫块的内侧顶端朝向让位凹槽延伸有遮挡部,所述活动扣的内侧段的顶端相应形成有凹位,所述遮挡部匹配与凹位以使得遮挡部、活动扣的顶部拼接齐平;所述上侧感应开关设置于遮挡部的下侧,所述下侧感应开关设置于让位凹槽的内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引孔,所述导引孔内设置有缓冲弹簧组件,所述缓冲弹簧组件的下端相对下模位置固定,所述缓冲弹簧组件的上端通过导引作用杆连接于活动扣的内侧段;所述导引作用杆的上端枢接于活动扣的内侧段,所述导引作用杆的下端相对缓冲弹簧组件可水平横向位移式装设;当活动扣的内侧段上、下旋转动作时,所述缓冲弹簧组件的上端相应向上伸长或向下压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组件包括有上端板、下端板及连接于上端板、下端板之间的弹簧;所述上端板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活动槽,所述导引作用杆的下端适配于活动槽内;所述下端板连接于下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扣的内侧段下端具有向内斜向上延伸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均为45度倾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包括有垫块主体,在垫块主体的内侧顶端组装有叠片,所述叠片的外端延伸至让位凹槽上方以形成前述遮挡部,所述上侧感应开关装设于叠片的下端面。
10.一种快速脱模的模具脱模方法,其基于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先将上模、下模分开,再利用驱动机构向下拉动内侧段,同步使得外侧段自动向上翘起实现自动脱模;脱模后,由驱动机构控制活动扣的内侧段向上旋转,实现外侧段向下回位。
CN201910151083.7A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及脱模方法 Pending CN1097328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1083.7A CN109732886A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及脱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1083.7A CN109732886A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及脱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2886A true CN109732886A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68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1083.7A Pending CN109732886A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及脱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288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2356A (zh) * 2009-01-09 2009-06-24 昆山市三建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电冰箱门胆封槽成型模
CN103009611A (zh) * 2013-01-08 2013-04-03 深圳市金数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吸塑模具
CN104999652A (zh) * 2015-07-21 2015-10-28 珠海市凯拓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吸塑模具的正叠加脱模装置
CN207997562U (zh) * 2018-02-09 2018-10-23 东莞市展能模具有限公司 吸塑模具的倒扣结构
CN209832574U (zh) * 2019-02-28 2019-12-24 东莞市中嘉集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2356A (zh) * 2009-01-09 2009-06-24 昆山市三建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电冰箱门胆封槽成型模
CN103009611A (zh) * 2013-01-08 2013-04-03 深圳市金数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吸塑模具
CN104999652A (zh) * 2015-07-21 2015-10-28 珠海市凯拓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吸塑模具的正叠加脱模装置
CN207997562U (zh) * 2018-02-09 2018-10-23 东莞市展能模具有限公司 吸塑模具的倒扣结构
CN209832574U (zh) * 2019-02-28 2019-12-24 东莞市中嘉集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44631U (zh) 一次成型较大圆弧的折弯模具
CN102101139A (zh) 一种旋转斜楔机构
CN107470463A (zh) 铝基凸轮轴套三工位卷圆模具
CN104647706A (zh) 一种节能自动顶出模具
CN109732886A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及脱模方法
CN2866098Y (zh) 一种自动侧向抽芯机构
CN105479692B (zh) 一种分步斜顶结构
CN101518947A (zh) 四模板式开合模机构及底模锁模机构
CN208468966U (zh) 一种合模准确的注塑模具
CN212760702U (zh) 一种带有延迟吹气结构的模具
CN209832574U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吸塑模具结构
CN102615745B (zh) 一种塑胶模具滑块脱倒扣装置
CN204276556U (zh) 一种高压开关用z型触指的一次成型模具
CN205416261U (zh) 一种分步斜顶结构
CN210336843U (zh) 一种吹瓶机侧模与底模联动装置
CN203109050U (zh) 一种多点多方向同步铆合模具
CN210253848U (zh) 一种五金件的多角度滑块成型模具
CN209189607U (zh) 一种汽车顶盖天窗全自动切换机构
CN202016181U (zh) 一种注射模用定模的开模机构
KR20120021598A (ko) 지붕 연결구 절곡장치용 금형
CN112743777A (zh) 一种洗衣机拉手注塑模具
CN207086721U (zh) 一种带自动打料机构的汽车座椅焊接支架冲压模具
CN202316780U (zh) 一种螺旋卡箍蜗杆头部冲压成型的模具结构
CN209792376U (zh) 一种用于汽车排风管的杠杆式冲孔结构
CN218083970U (zh) 一种二次行位的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