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1963B - 一种弯钩机的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弯钩机的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1963B
CN109731963B CN201910138976.8A CN201910138976A CN109731963B CN 109731963 B CN109731963 B CN 109731963B CN 201910138976 A CN201910138976 A CN 201910138976A CN 109731963 B CN109731963 B CN 1097319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drel
rotating
bar
bending
dri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89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31963A (zh
Inventor
钟小凤
卢勇威
覃秀凤
黄富革
孙朗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101389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19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1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1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31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19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棒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弯钩机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棒材(2)上料;S2.第一驱动单元(8)驱动托料板(15)、第一推料板(17)和第二推料板(18)向前运动,托料板(15)端部的载料台阶槽(14)推动棒材(2)中部使棒材(2)向前运动送料;S3.第一旋弯芯轴(24)、第二旋弯芯轴(52)压入做好折弯准备;S4.折弯成型;S5.送料机构复位;S6.第一旋弯芯轴(24),第二旋弯芯轴(52)复位;S7.棒材(2)完成落料。能实现自动上料、折弯、以及落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员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弯钩机的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棒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弯钩机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一种棒材钩子,由直线型的棒材2在两端折弯制成,常常作为钩子应用于工业领域。
而现有技术在成型上述的棒材钩子时,一般是人工拿着棒材,在机器上对棒材的一端折弯,之后再手工拿着调转棒材,在机器上折弯另一端。这样,一方面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生产效率低。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设计一台能自动上料和折弯的设备,因此,如何设计一台能自动上料和折弯的设备以及该设备的工作方法急为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至少提供一种实现自动上料、折弯、以及落料的弯钩机的工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弯钩机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棒材放置在料斗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棒材滑落至物料槽内,位于最下端的棒材掉落在设在托料板端部的载料台阶槽上;
S2.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托料板、第一推料板和第二推料板向前运动,托料板端部的载料台阶槽推动棒材中部使棒材向前运动送料,同时,第一推料板和第二推料板分别推动棒材的两端使棒材向前运动送料,棒材的两端在运动时分别位于第一导料槽、第二导料槽内;
S3.托料板的端部与第一下压机构驱动连接,第一下压机构被驱动以使第一旋弯芯轴下压,第一旋弯芯轴的下端凸出于第一转轴,第一旋弯芯轴的下端的侧壁与棒材的第一端的侧壁抵接;第一限位组件作用于第一旋弯芯轴的上端以保持第一旋弯芯轴处于下压状态;此时,第二限位组件处于作用第一旋弯芯轴以保持第二旋弯芯轴下压的状态,第二旋弯芯轴的端部凸出于第二转轴,第二旋弯芯轴的端部的侧壁与棒材的第二端的侧壁抵接;
S4.第一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旋弯轴承作用于棒材的第一端而使棒材折弯成型;第二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旋弯轴承作用于棒材的第二端而使棒材折弯成型;
S5.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托料板、第一推料板和第二推料板向后运动复位,棒材脱离载料台阶槽;
S6.第一限位组件脱离第一旋弯芯轴,第一复位弹簧驱动第一旋弯芯轴向上运动复位,第一旋弯芯轴脱离棒材的被折弯处;第一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复位转动,第一旋弯轴承复位;第二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转轴复位转动,第二旋弯轴承复位;第二限位组件脱离第二旋弯芯轴,第二复位弹簧驱动第二旋弯芯轴运动复位,第二旋弯芯轴脱离棒材的被折弯处;
S7.棒材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收料机构,完成落料;
S8.第二下压机构驱动第二旋弯芯轴下压,第二限位组件作用于第二旋弯芯轴以保持第二旋弯芯轴处于按压状态。
采用上述方法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在折弯工作时,各个机构衔接配合,保持第一旋弯芯轴处于下压状态,第二旋弯芯轴处于下压状态,从而实现在折弯时工作稳定;在折弯工作完毕后,各个机构衔接配合使第一旋弯芯轴、第二旋弯芯轴复位,从而可以实现落料;本申请结构紧凑,使折弯工作有序进行。
2.载料台阶槽、第一推料板和第二推料板在推料时,同时对棒材的中部和两端进行作用,并且棒材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导料槽、第二导料槽内,进一步保证棒材在上料过程中平稳因此保证了棒材被推出时平稳前进,避免由于棒材较长而产生的上下偏离现象。
3.托料板驱动第一下压机构动作,因此托料板与第一下压机构公用一个驱动单元,从而节约资源,使设备整体上进一步结构紧凑,并且能实现上料后立马使第一旋弯芯轴下压,工序连接合理,保证折弯工作的有序进行。
4.第一旋弯芯轴下压后,第一限位组件就作用于第一旋弯芯轴的上端以保持第一旋弯芯轴处于下压状态,可见工序衔接顺利,合理安排。
附图说明
图1是棒材需要折弯成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一种弯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一种弯钩机中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一种弯钩机中的上料机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一种弯钩机中的上料机构复位后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中一种弯钩机中的第一旋弯机构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中一种弯钩机中的第一旋弯臂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中一种弯钩机中的第一旋弯机构位置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中一种弯钩机中的第一驱动组件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中一种弯钩机中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中一种弯钩机中的第二旋弯机构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中一种弯钩机中的第二旋弯机构位置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中一种弯钩机中的第二旋弯机构位置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
1、机架;2、棒材;3、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放料块;6、第一导料块;7、第二导料块;8、第一驱动单元;9、物料槽;10、间隔;11、出料口;12、第一导料槽;13、第二导料槽;14、载料台阶槽;15、托料板;16、连接板;17、第一推料板;18、第二推料板;19、料斗;20、第一支撑板;21、第一转轴;22、第一穿孔;23、第一安装槽;24、第一旋弯芯轴;25、第一下压机构26、第一旋弯臂;27、第一旋弯轴承;28、第一复位弹簧;29、第二驱动单元;30、第一齿条;31、第一齿轮;32、第一滑槽;33、第一支架;34、第一摇杆;35、第一芯轴压板;36、第一连杆;37、第二连杆;38、支座;39、第一安装板;40、第一限位块;41、容纳槽;42、限位台阶;43、让位槽;44、第一压簧;45、连接块;46、第一拨销;47、第二拨销;48、第一拨杆;49、第二支撑板;50、第二转轴;51、第二穿孔;52、第二旋弯芯轴;53、第二下压机构;54、第二旋弯臂;55、第二旋弯轴承;56、第二复位弹簧;57、第三驱动单元;58、第二齿条;59、第二齿轮;60、第二滑槽;61、第二支架;62、第二摇杆;63、第二芯轴压板;64、第二拨杆;65、第三拨销;66、第二安装板;67、安装块;68、插孔;69、第二限位块;70、插杆;71、第二压簧;72、第三拨杆;73、第四拨销;74、支架板;75、立杆;76、安装座;77、收料杆;78、弧形导料段;79、C形安装孔;80、螺栓;81、插接孔;82、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向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传达他们工作的实质所通常使用的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发明概念。然而,这些发明概念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因而不应视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内容更详尽和完整,并且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整传达其包括的范围。也应注意这些实施例不相互排斥。来自一个实施例的组件、步骤或元素可假设成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存在或使用。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多种多样的备选和/或等同实现方式替代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旨在覆盖本文论述的实施例的任何修改或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明显可以仅使用所描述的方面中的一些方面来实践备选实施例。本文出于说明的目的,在实施例中描述了特定的数字、材料和配置,然而,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践备选的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可能省略或简化了众所周知的特征,以便不使说明性的实施例难于理解。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固定”可以是螺纹连接固定或焊接固定或者螺栓连接固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工作方法所基于的设备结构如下:
如图2-15,一种弯钩机,包括
机架1;
固定在机架1上的上料机构;
固定在机架1上且用于将上料机构输送的棒材2的第一端折弯成型的第一旋弯机构;
固定在机架1上且用于将上料机构输送的棒材2的第二端折弯成型的第二旋弯机构;
固定在机架1下方且用于承接成型后的棒材2并将棒材2排列整齐的收料机构。
将棒材放置在上料机构内,上料机构可以输送棒材进行上料,之后第一旋弯机构将上料机构输送的棒材2的第一端折弯成型,第二旋弯机构将上料机构输送的棒材2的第二端折弯成型,成型后的棒材2落料至收料机构,并排列整齐,从而实现自动上料、折弯、以及落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员成本。
如图3、4、5、6,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放料块5、第一导料块6、第二导料块7、推料组件、以及第一驱动单元8;所述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分别固定在机架1两侧;所述放料块5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用于放置棒材2的物料槽9,所述放料块5竖直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上;所述放料块5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之间具有间隔10,所述间隔10形成出料口11;出料口11与物料槽9连通,所述第一导料块6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上,所述第一导料块6与第一固定板3之间形成有第一导料槽12,所述第一导料槽12的一端与出料口11连通;所述第二导料块7固定在第二固定板4上,所述第二导料块7与第二固定板4之间形成有第二导料槽13,所述第二导料槽13的一端与出料口11连通;当棒材2从出料口11被推出后,棒材2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导料槽12、第二导料槽13内;所述推料组件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上,所述推料组件的端部设有用于承载从物料槽9中落料的棒材2的载料台阶槽14;所述第一驱动单元8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8的驱动端与推料组件驱动连接。物料槽9的宽度与棒材2的直径相适应,具体是比棒材2的直径大1-5mm,待加工成型的棒材2放置在物料槽9内,棒材2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载料台阶槽14上,在第一驱动单元8的作用下,棒材2被推出,起到上料功能,不被推出的棒材2依然在位于物料槽9内。由于形成了第一导料槽12、第二导料槽13,在棒材2被推出时,棒材2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导料槽12、第二导料槽13内,因此保证了棒材2被推出时平稳前进,避免由于棒材2较长而产生的上下偏离现象。
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托料板15、连接板16、第一推料板17和第二推料板18;所述第一推料板17和第二推料板18分别固定在连接板16两端,所述托料板15与连接板16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载料台阶槽14设在托料板15的端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8的驱动端与托料板15底部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料板17和第一导料槽12滑动连接,第二推料板18和第二导料槽13滑动连接,第一推料板17和第二推料板18的端部用于推动棒材2运动。结合这种结构特征后,第一导料槽12、第二导料槽13不仅起到了引导棒材2的作用,也起到给第一推料板17、第二推料板18滑动连接导向的作用;第一推料板17、第二推料板18不仅起到推料的作用,也起到与第一导料槽12、第二导料槽13滑动连接导向的作用,可见结构设计合理,使其一物多用。托料板15上的载料台阶槽14、第一推料板17和第二推料板18在推料时,同时对棒材2的中部和两端进行作用,进一步保证棒材2在上料过程中平稳,保证后续的加工有序进行。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8为气缸或油缸或电动推杆。
所述放料块5上方固定有料斗19。
如图7、8、9,所述第一旋弯机构包括
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一支撑板20;
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20内的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转轴21的轴心处设有第一穿孔22和第一安装槽23;
驱动第一转轴21转动的第一旋弯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旋弯驱动机构固定在机架1上;
可上下活动连接在第一穿孔22内的第一旋弯芯轴24,所述第一旋弯芯轴24与第一转轴21同轴;
当进行折弯工作时驱动第一旋弯芯轴24下压以使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下端凸出于第一转轴21的第一下压机构25,第一旋弯芯轴24下压后,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下端的侧壁与棒材2的侧壁抵接,第一下压机构25固定在机架1上;推料组件的端部推动棒材2上料后与第一下压机构25驱动连接;
固定在第一转轴21底端的第一旋弯臂26;
固定在第一旋弯臂26上且随第一旋弯臂26转动而使棒材2折弯的第一旋弯轴承27;
当折弯工作完毕后驱动第一旋弯芯轴24向上运动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28,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8设于第一安装槽23内,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8套设在第一旋弯芯轴24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8的下端与第一安装槽23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8的上端与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上端抵接;
在折弯工作时作用于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上端以保持第一旋弯芯轴24处于下压状态、折弯工作完毕后脱离第一旋弯芯轴24的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0上。
上述结构的第一旋弯机构,当推料组件的端部推动棒材2上料后与第一下压机构25驱动连接,第一下压机构25被驱动以使第一旋弯芯轴24下压,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下端凸出于第一转轴21,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下端的侧壁与棒材2的侧壁抵接,第一限位组件作用于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上端以保持第一旋弯芯轴24处于下压状态,之后第一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21转动,第一旋弯轴承27作用于棒材2而使棒材2折弯成型。当折弯工作完毕后,第一限位组件脱离第一旋弯芯轴24,第一复位弹簧28驱动第一旋弯芯轴24向上运动复位,第一旋弯芯轴24脱离棒材2的被折弯处,棒材2可以落料。由此可见,本申请在折弯工作时,各个机构衔接配合,保持第一旋弯芯轴24处于下压状态,从而实现在折弯时工作稳定,在折弯工作完毕后,各个机构衔接配合使第一旋弯芯轴24复位,从而可以实现落料,本申请结构紧凑,使折弯工作有序进行。
所述第一旋弯驱动机构包括
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二驱动单元29;
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20上的第一齿条30,所述第一齿条30与第二驱动单元29的驱动端连接;
固定在第一转轴21上端的第一齿轮31,所述第一齿轮31与第一齿条30啮合连接。
这样,第二驱动单元29驱动第一齿条30向外伸出运动时,第一齿条30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第一齿轮31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1转动,第一转轴21带动第一旋弯臂26,从而实现折弯工作;第二驱动单元29驱动第一齿条30向内收缩运动时,第一齿条30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第一齿轮31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1转动,第一转轴21带动第一旋弯臂26,从而实现第一旋弯臂26复位。设计成第一齿条30与第一支撑板20滑动连接,合理的利用了第一支撑板20,进而进一步保证整体的结构紧凑。具体的第一齿条30与第一支撑板20滑动连接的结构可以是第一支撑板20上设有第一滑槽32,第一齿条30与第一滑槽32滑动连接。第二驱动单元29具体可以是气缸或油缸或电动推杆。
所述第一下压机构25包括
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0上的第一支架33;
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33上的第一摇杆34;
固定在第一摇杆34中部且随第一摇杆34转动时而摆动的第一芯轴压板35,所述第一芯轴压板35的端部与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上端抵接;
固定在第一摇杆34的端部的第一连杆36;
与第一连杆36远离第一摇杆34一端铰接的第二连杆37,所述推料组件的端部推动棒材2上料后与第一下压机构25驱动连接是指推料组件的端部与第二连杆37抵接;更具体的,是托料板15与第二连杆37抵接;
固定在机架1上的支座38,所述支座38与第二连杆37远离第一连杆36的一端铰接。
上述结构的第一下压机构25,巧妙的利用了推料组件,推料组件的端部推动棒材2上料后与第二连杆37抵接,推料组件的端部推动第二连杆37摆动,第二连杆37带动第一连杆36摆动,第一连杆36带动第一摇杆34转动,第一芯轴压板35转动使第一旋弯芯轴24下压,从而实现使第一旋弯芯轴24下压的功能,第一下压机构25与推料组件公用一个驱动单元,从而节约资源,使设备整体上进一步结构紧凑,并且能实现上料后立马使第一旋弯芯轴24下压,工序连接合理,保证折弯工作的有序进行。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
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0上的第一安装板39;
第一限位块40,所述第一限位块40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39滑动连接,第一限位块40朝第一安装板39的一端具有容纳槽41,所述第一限位块40的另一端具有用于与第一旋弯芯轴24卡接的限位台阶42和用于给所述第一芯轴压板35让位的让位槽43;
用于驱动第一限位块40朝第一旋弯芯轴24方向运动的第一压簧44,所述第一压簧44设在容纳槽41内;
在折弯工作完毕后驱动第一限位块40远离第一旋弯芯轴24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限位组件,第一旋弯芯轴24在未被下压时,第一压簧44具有驱动第一限位块40朝第一旋弯芯轴24方向运动的推动力,一旦第一旋弯芯轴24在被下压时,第一压簧44驱动第一限位块40朝第一旋弯芯轴24方向运动,使限位台阶42与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上端卡接,从而使第一旋弯芯轴24稳定的处于下压状态,保证折弯工作稳定进行。当折弯工作完毕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限位块40远离第一旋弯芯轴24方向运动,第一限位块40与第一旋弯芯轴24脱离,第一复位弹簧28驱动第一旋弯芯轴24向上运动复位,第一旋弯芯轴24脱离棒材2的被折弯处,棒材2可以落料。
如图10、11,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固定在第一安装板39上的连接块45;
固定在第一齿条30上的第一拨销46;
固定在第一限位块40下端的第二拨销47;
转动连接在连接块45上的第一拨杆48;
当第一齿条30朝外伸出滑动时,所述第一拨销46与第一拨杆48的一端驱动连接以使第一拨杆48转动,第一拨杆48的另一端推动第二拨销47以使第一限位块40远离第一旋弯芯轴24。
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一拨销46是固定在第一齿条30上,第一齿条30运动就能带动第一拨销46运动,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源,节约资源,进一步保证了结构紧凑;另外,第一拨销46是固定在第一齿条30可以具体设计为当第一齿条30带动第一齿轮31旋转完成折弯时,恰好第一拨销46驱动第一拨杆48转动使第一限位块40远离第一旋弯芯轴24;这样工序衔接合理,保证加工有序进行。
如图12-14,所述第二旋弯机构包括
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二支撑板49;
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49内的第二转轴50,所述第二转轴50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转轴50的轴心处设有第二穿孔51和第二安装槽82;
驱动第二转轴50转动的第二旋弯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旋弯驱动机构固定在机架1上;
可活动连接在第二穿孔51内的第二旋弯芯轴52,所述第二旋弯芯轴52与第二转轴50同轴;
驱动第二旋弯芯轴52下压以使第二旋弯芯轴52的端部凸出于第二转轴50的第二下压机构53,第二旋弯芯轴52下压后,第二旋弯芯轴52的端部的侧壁与棒材2的侧壁抵接,第二下压机构53固定在机架1上;
固定在第二转轴50端部的第二旋弯臂54;
固定在第二旋弯臂54上且随第二旋弯臂54转动而使棒材2折弯的第二旋弯轴承55;
当折弯工作完毕后驱动第二旋弯芯轴52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56,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6设于第二安装槽82内,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6套设在第二旋弯芯轴52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6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82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6的另一端与第二旋弯芯轴52的上端抵接;
在折弯工作时作用于第一旋弯芯轴24的远离棒材的一端以保持第二旋弯芯轴52处于下压状态、折弯工作完毕后脱离第二旋弯芯轴52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固定在机架1上。
上述结构的第二旋弯机构,第二下压机构53可以驱动第二旋弯芯轴52下压,第二旋弯芯轴52的端部凸出于第二转轴50,第二旋弯芯轴52的端部的侧壁与棒材2的侧壁抵接,此时,第二限位组件作用于第二旋弯芯轴52以保持第二旋弯芯轴52处于按压状态,之后第二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转轴50转动,第二旋弯轴承55作用于棒材2而使棒材2折弯成型。当折弯工作完毕后,第二限位组件脱离第二旋弯芯轴52,第二复位弹簧56驱动第二旋弯芯轴52运动复位,第二旋弯芯轴52脱离棒材2的被折弯处,棒材2可以落料。由此可见,本申请在折弯工作时,各个机构衔接配合,保持第二旋弯芯轴52处于下压状态,从而实现在折弯时工作稳定,在折弯工作完毕后,各个机构衔接配合使第二旋弯芯轴52复位,从而可以实现落料,本申请结构紧凑,使折弯工作有序进行。
所述第二旋弯驱动机构包括
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三驱动单元57;
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49上的第二齿条58,所述第二齿条58与第三驱动单元57的驱动端连接;
固定在第二转轴50上端的第二齿轮59,所述第二齿轮59与第二齿条58啮合连接。
这样,第三驱动单元57驱动第二齿条58朝外伸出滑动时,从而第二齿条58带动第二齿轮59转动,第二齿轮59转动带动第二转轴50转动,第二转轴50带动第二旋弯臂54,从而实现折弯工作。第三驱动单元57驱动第二齿条58向内收缩运动时,第二齿条58带动第二齿轮59转动,第二齿轮59转动带动第二转轴50转动,第二转轴50带动第二旋弯臂54,从而实现第二旋弯臂54复位。设计成第二齿条58与第二支撑板49滑动连接,合理的利用了第二支撑板49,进而进一步保证整体的结构紧凑。具体的第二齿条58与第二支撑板49滑动连接的结构可以是第二支撑板49上设有第二滑槽60,第二齿条58与第二滑槽60滑动连接。第二驱动单元29具体可以是气缸或油缸或电动推杆。
所述第二下压机构53包括
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二支架61;
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61上的第二摇杆62;
固定在第二摇杆62中部且随第二摇杆62转动时而摆动的第二芯轴压板63,所述第二芯轴压板63的端部与第二旋弯芯轴52的顶端抵接;
固定在第二摇杆62的端部的第二拨杆64;
固定在第二齿条58上的第三拨销65;
当第二齿条58朝内收缩滑动时,所述第三拨销65与第二拨杆64的一端驱动连接以使第二摇杆62转动,第二摇杆62转动时带动第二芯轴压板63下压。
上述结构的第二下压机构53,第三拨销65是固定在第二齿条58上,第二齿条58运动就能带动第二拨销47运动,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源,节约资源,进一步保证了结构紧凑;另外,第二拨销47是固定在第二齿条58可以具体设计为当第二齿条58朝内收缩滑动复位后,恰好第二拨销47驱动第二拨杆64转动使第二摇杆62转动时带动第二芯轴压板63下压,使第二旋弯机构处于预备状态;这样工序衔接合理,保证加工有序进行。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
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二安装板66;
固定在机架1上的安装块67,所述安装块67上设有插孔68;
第二限位块69,所述第二限位块69与第二安装板6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69远离第二旋弯芯轴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70,所述插杆70与插孔68插接,所述第二限位块69具有用于给所述第二芯轴压板63让位的让位槽43;
用于驱动第二限位块69朝第二旋弯芯轴52方向运动的第二压簧71,所述第二压簧71位于第二限位块69与安装块67之间且套设在插杆70上,
在折弯工作完毕后驱动第二限位块69远离第二旋弯芯轴52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二限位组件,第二旋弯芯轴52在未被下压时,第二压簧71具有驱动第二限位块69朝第二旋弯芯轴52方向运动的推动力,一旦第二旋弯芯轴52在被下压时,第二压簧71驱动第二限位块69朝第二旋弯芯轴52方向运动,使第二限位块69与第二旋弯芯轴52的上端卡接,从而使第二旋弯芯轴52稳定的处于下压状态,保证折弯工作稳定进行。当折弯工作完毕后,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限位块69远离第二旋弯芯轴52方向运动,第二限位块69与第二旋弯芯轴52脱离,第二复位弹簧56驱动第二旋弯芯轴52运动复位,第二旋弯芯轴52脱离棒材2的被折弯处,棒材2可以落料。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49上的第三拨杆72;
固定在第二限位块69上的第四拨销73;
当第二齿条58朝内收缩滑动时,所述第三拨销65与第三拨杆72的一端驱动连接以使第三拨杆72转动,第三拨杆72的另一端推动第四拨销73以使第二限位块69远离第二旋弯芯轴52。
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三拨杆72是由第三拨销65驱动的,第三拨销65固定在第二齿条58上,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源,节约资源,进一步保证了结构紧凑;另外,第三拨杆72的位置可以具体设计为当第二齿条58带动第二齿轮59旋转完成折弯后,第二齿条58朝内收缩滑动时,第三拨销65与第三拨杆72的一端驱动连接转动使第二限位块69远离第二旋弯芯轴52;这样工序衔接合理,保证加工有序进行。
所述收料机构包括
支架板74;
固定在所述支架板74上的立杆75;
高度可调式连接在立杆75上的安装座76;
角度可调式连接在安装座76上的收料杆77,所述收料杆77远离立杆75的一端设有用于承接成型后的棒材2的弧形导料段78,所述弧形导料段78位于机架下方。
如图15,所述安装座76具有C形安装孔79,所述C形安装孔79插接在立杆75上,所述C形安装孔79通过螺栓80拧紧或松开,所述螺栓80上具有用于给收料杆77插接的插接孔81;收料杆77的侧壁与安装座76的侧壁抵紧。这样,通过螺栓80拧紧或松开可以调节安装座76的具体高度和收料杆77的角度,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调节,保证落料后的整齐收齐。
第一转轴21竖直设置、第一转轴21垂直于棒材2、第二转轴50水平设置、第二转轴50垂直于棒材2,这样设置可以实现棒材两端的被折弯处的折弯方向呈90°。
上述的一种弯钩机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棒材2放置在料斗19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棒材2滑落至物料槽9内,位于最下端的棒材2掉落在设在托料板15端部的载料台阶槽14上;
S2.第一驱动单元8驱动托料板15、第一推料板17和第二推料板18向前运动,托料板15端部的载料台阶槽14推动棒材2中部使棒材2向前运动送料,同时,第一推料板17和第二推料板18分别推动棒材2的两端使棒材2向前运动送料,棒材2的两端在运动时分别位于第一导料槽12、第二导料槽13内;
S3.托料板15的端部与第一下压机构25驱动连接,第一下压机构25被驱动以使第一旋弯芯轴24下压,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下端凸出于第一转轴21,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下端的侧壁与棒材2的第一端的侧壁抵接;第一限位组件作用于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上端以保持第一旋弯芯轴24处于下压状态;此时,第二限位组件处于作用第一旋弯芯轴24以保持第二旋弯芯轴52下压的状态,第二旋弯芯轴52的端部凸出于第二转轴50,第二旋弯芯轴52的端部的侧壁与棒材2的第二端的侧壁抵接;
S4.第一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21转动,第一旋弯轴承27作用于棒材2的第一端而使棒材2折弯成型;第二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转轴50转动,第二旋弯轴承55作用于棒材2的第二端而使棒材2折弯成型;
S5.第一驱动单元8驱动托料板15、第一推料板17和第二推料板18向后运动复位,棒材2脱离载料台阶槽14;
S6.第一限位组件脱离第一旋弯芯轴24,第一复位弹簧28驱动第一旋弯芯轴24向上运动复位,第一旋弯芯轴24脱离棒材2的被折弯处;第一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21复位转动,第一旋弯轴承27复位;第二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转轴50复位转动,第二旋弯轴承55复位;第二限位组件脱离第二旋弯芯轴52,第二复位弹簧56驱动第二旋弯芯轴52运动复位,第二旋弯芯轴52脱离棒材2的被折弯处;
S7.棒材2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收料机构,完成落料;
S8.第二下压机构53驱动第二旋弯芯轴52下压,第二限位组件作用于第二旋弯芯轴52以保持第二旋弯芯轴52处于按压状态。
本申请在折弯工作时,各个机构衔接配合,保持第一旋弯芯轴24处于下压状态,第二旋弯芯轴52处于下压状态,从而实现在折弯时工作稳定;在折弯工作完毕后,各个机构衔接配合使第一旋弯芯轴24、第二旋弯芯轴52复位,从而可以实现落料;本申请结构紧凑,使折弯工作有序进行。
载料台阶槽14、第一推料板17和第二推料板18在推料时,同时对棒材2的中部和两端进行作用,并且棒材2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导料槽12、第二导料槽13内,进一步保证棒材2在上料过程中平稳因此保证了棒材2被推出时平稳前进,避免由于棒材2较长而产生的上下偏离现象。
托料板15驱动第一下压机构25动作,因此托料板15与第一下压机构25公用一个驱动单元,从而节约资源,使设备整体上进一步结构紧凑,并且能实现上料后立马使第一旋弯芯轴24下压,工序连接合理,保证折弯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一旋弯芯轴24下压后,第一限位组件就作用于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上端以保持第一旋弯芯轴24处于下压状态,可见工序衔接顺利,合理安排。
优选的,在步骤S3中,所述第一下压机构25被驱动以使第一旋弯芯轴24下压是指:托料板15的端部推动第二连杆37摆动,第二连杆37带动第一连杆36摆动,第一连杆36带动第一摇杆34转动,第一芯轴压板35转动使第一旋弯芯轴24下压;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作用于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上端是指:第一旋弯芯轴24在被下压时,第一压簧44驱动第一限位块40朝第一旋弯芯轴24方向运动,使第一限位块40上的限位台阶42与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上端卡接。这样,采用机械结构就实现了送料后到第一旋弯芯轴24被下压再到第一限位块40将第一旋弯芯轴24锁住这一系列的工序,并且工序之间衔接顺畅,机械结构实现工序可以保证每次加工的稳定性。
优选的,在步骤S4中,所述第一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21转动是指:第二驱动单元29驱动第一齿条30向外伸出运动,第一齿条30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第一齿轮31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1转动;所述第二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转轴50转动是指:第三驱动单元57驱动第二齿条58向外伸出运动,第二齿条58带动第二齿轮59转动,第二齿轮59转动带动第二转轴50转动;在步骤S6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脱离第一旋弯芯轴24是指:第二驱动单元29驱动第一齿条30向外伸出运动的同时,固定在第一齿条30上的第一拨销46与第一拨杆48的一端驱动连接以使第一拨杆48转动,第一拨杆48的另一端推动固定在第一限位块上的第二拨销47以使第一限位块40远离第一旋弯芯轴24,当折弯工作完成时,第一限位块40上的限位台阶42与第一旋弯芯轴24脱离。这样,也是采用了机械结构实现当折弯工作完成时,第一限位块40上的限位台阶42与第一旋弯芯轴24脱离,并且工序之间衔接顺畅,结构稳定;并且第一限位块40的动作由第一齿条30带动,节省资源。
优选的,在步骤S6中,第一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21复位转动是指:第二驱动单元29驱动第一齿条30向向内收缩运动,第一齿条30带动第一齿轮31复位转动,第一齿轮31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1复位转动;第二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转轴50复位转动是指:第三驱动单元57驱动第二齿条58向向内收缩运动,第二齿条58带动第二齿轮59复位转动,第二齿轮59转动带动第二转轴50复位转动;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脱离第二旋弯芯轴52是指:固定在第二齿条58上的第三拨销65与第三拨杆72的一端驱动连接以使第三拨杆72转动,第三拨杆72的另一端推动固定在第二限位块上的第四拨销73以使第二限位块69远离第二旋弯芯轴52,第二限位块69与第二旋弯芯轴52脱离。这样,也是采用了机械结构实现当折弯工作完成时,第二限位块69与第二旋弯芯轴52脱离,并且工序之间衔接顺畅,结构稳定;并且第二限位块69的动作由第二齿条58带动,节省资源。
优选的,在步骤S8中,所述第二下压机构53驱动第二旋弯芯轴52下压是指:第三驱动单元57驱动第二齿条58向向内收缩运动时,第二齿条58朝内收缩滑动时,固定在第二齿条58上的第三拨销65与第二拨杆64的一端驱动连接以使第二摇杆62转动,第二摇杆62转动时带动第二芯轴压板63下压第二旋弯芯轴52;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作用于第二旋弯芯轴52是指:第二旋弯芯轴52在被下压时,第二压簧71驱动第二限位块69朝第二旋弯芯轴52方向运动,使第二限位块69与第二旋弯芯轴52的上端卡接。这样,也是采用了机械结构实现第二旋弯芯轴52被下压再到第二限位块69将第二旋弯芯轴52锁住这一系列的工序,并且工序之间衔接顺畅,机械结构实现工序可以保证每次加工的稳定性。在复位时就实现第二旋弯芯轴52被下压,为下一个棒材2的折弯工作做准备。
由上可见,本申请的工序基本采用的是机械结构实现,并且衔接街配合顺畅,保证折弯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创造性。
循环步骤S1-S8就可以持续对棒材进行折弯生产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示例,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都应属于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弯钩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棒材(2)放置在料斗(19)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棒材(2)滑落至物料槽(9)内,位于最下端的棒材(2)掉落在设在托料板(15)端部的载料台阶槽(14)上;
S2. 第一驱动单元(8)驱动托料板(15)、第一推料板(17)和第二推料板(18)向前运动,托料板(15)端部的载料台阶槽(14)推动棒材(2)中部使棒材(2)向前运动送料,同时,第一推料板(17)和第二推料板(18)分别推动棒材(2)的两端使棒材(2)向前运动送料,棒材(2)的两端在运动时分别位于第一导料槽(12)、第二导料槽(13)内,所述第一推料板(17)和第一导料槽(12)滑动连接,第二推料板(18)和第二导料槽(13)滑动连接;
S3. 托料板(15)的端部与第一下压机构(25)驱动连接,第一下压机构(25)被驱动以使第一旋弯芯轴(24)下压,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下端凸出于第一转轴(21),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下端的侧壁与棒材(2)的第一端的侧壁抵接;第一限位组件作用于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上端以保持第一旋弯芯轴(24)处于下压状态;此时,第二限位组件处于作用第二旋弯芯轴(52)以保持第二旋弯芯轴(52)下压的状态,第二旋弯芯轴(52)的端部凸出于第二转轴(50),第二旋弯芯轴(52)的端部的侧壁与棒材(2)的第二端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一转轴(21)的轴心处设有第一穿孔(22);所述第一旋弯芯轴(24)可上下活动连接在第一穿孔(22)内;第一旋弯臂(26)固定在第一转轴(21)底端;第一旋弯轴承(27)固定在第一旋弯臂(26)上且随第一旋弯臂(26)转动而使棒材(2)折弯;所述第二转轴(50)的轴心处设有第二穿孔(51);第二旋弯芯轴(52)可活动连接在第二穿孔(51)内,第二旋弯臂(54)固定在第二转轴(50)端部,第二旋弯轴承(55)固定在第二旋弯臂(54)上且随第二旋弯臂(54)转动而使棒材(2)折弯;
S4. 第一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21)转动,第一旋弯轴承(27)作用于棒材(2)的第一端而使棒材(2)折弯成型;第二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转轴(50)转动,第二旋弯轴承(55)作用于棒材(2)的第二端而使棒材(2)折弯成型;
S5. 第一驱动单元(8)驱动托料板(15)、第一推料板(17)和第二推料板(18)向后运动复位,棒材(2)脱离载料台阶槽(14);
S6. 第一限位组件脱离第一旋弯芯轴(24),第一复位弹簧(28)驱动第一旋弯芯轴(24)向上运动复位,第一旋弯芯轴(24)脱离棒材(2)的被折弯处;第一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21)复位转动,第一旋弯轴承(27)复位;第二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转轴(50)复位转动,第二旋弯轴承(55)复位;第二限位组件脱离第二旋弯芯轴(52),第二复位弹簧(56)驱动第二旋弯芯轴(52)运动复位,第二旋弯芯轴(52)脱离棒材(2)的被折弯处;
S7. 棒材(2)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收料机构,完成落料;
S8. 第二下压机构(53)驱动第二旋弯芯轴(52)下压,第二限位组件作用于第二旋弯芯轴(52)以保持第二旋弯芯轴(52)处于按压状态;
在步骤S3中,所述第一下压机构(25)被驱动以使第一旋弯芯轴(24)下压是指:托料板(15)的端部推动第二连杆(37)摆动,第二连杆(37)带动第一连杆(36)摆动,第一连杆(36)带动第一摇杆(34)转动,第一芯轴压板(35)固定在第一摇杆(34)中部且随第一摇杆(34)转动时而摆动,所述第一芯轴压板(35)的端部与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上端抵接,第一芯轴压板(35)转动使第一旋弯芯轴(24)下压;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作用于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上端是指:第一旋弯芯轴(24)在被下压时,第一压簧(44)驱动第一限位块(40)朝第一旋弯芯轴(24)方向运动,使第一限位块(40)上的限位台阶(42)与第一旋弯芯轴(24)的上端卡接;
在步骤S4中,所述第一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21)转动是指:第二驱动单元(29)驱动第一齿条(30)向外伸出运动,第一齿条(30)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第一齿轮(31)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1)转动;所述第二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转轴(50)转动是指:第三驱动单元(57)驱动第二齿条(58)向外伸出运动,第二齿条(58)带动第二齿轮(59)转动,第二齿轮(59)转动带动第二转轴(50)转动;在步骤S6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脱离第一旋弯芯轴(24)是指:第二驱动单元(29)驱动第一齿条(30)向外伸出运动的同时,固定在第一齿条(30)上的第一拨销(46)与第一拨杆(48)的一端驱动连接以使第一拨杆(48)转动,第一拨杆(48)的另一端推动固定在第一限位块上的第二拨销(47)以使第一限位块(40)远离第一旋弯芯轴(24),当折弯工作完成时,第一限位块(40)上的限位台阶(42)与第一旋弯芯轴(24)脱离;
在步骤S6中,第一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21)复位转动是指:第二驱动单元(29)驱动第一齿条(30)向内收缩运动,第一齿条(30)带动第一齿轮(31)复位转动,第一齿轮(31)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1)复位转动;第二旋弯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转轴(50)复位转动是指:第三驱动单元(57)驱动第二齿条(58)向内收缩运动,第二齿条(58)带动第二齿轮(59)复位转动,第二齿轮(59)转动带动第二转轴(50)复位转动;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脱离第二旋弯芯轴(52)是指:固定在第二齿条(58)上的第三拨销(65)与第三拨杆(72)的一端驱动连接以使第三拨杆(72)转动,第三拨杆(72)的另一端推动固定在第二限位块上的第四拨销(73)以使第二限位块(69)远离第二旋弯芯轴(52),第二限位块(69)与第二旋弯芯轴(52)脱离;
在步骤S8中,所述第二下压机构(53)驱动第二旋弯芯轴(52)下压是指:第三驱动单元(57)驱动第二齿条(58)向内收缩运动时,第二齿条(58)朝内收缩滑动时,固定在第二齿条(58)上的第三拨销(65)与第二拨杆(64)的一端驱动连接以使第二拨杆(64)转动,第二拨杆(64)转动使第二摇杆(62)转动,第二摇杆(62)转动时带动第二芯轴压板(63)下压第二旋弯芯轴(52);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作用于第二旋弯芯轴(52)是指:第二旋弯芯轴(52)在被下压时,第二压簧(71)驱动第二限位块(69)朝第二旋弯芯轴(52)方向运动,使第二限位块(69)与第二旋弯芯轴(52)的上端卡接。
CN201910138976.8A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弯钩机的工作方法 Active CN1097319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8976.8A CN109731963B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弯钩机的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8976.8A CN109731963B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弯钩机的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1963A CN109731963A (zh) 2019-05-10
CN109731963B true CN109731963B (zh) 2023-06-23

Family

ID=66368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8976.8A Active CN109731963B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弯钩机的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19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4891A (zh) * 2019-07-25 2020-11-24 杭州雨彤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效率高的办公椅靠背支撑杆折弯方法
CN110538944B (zh) * 2019-10-11 2020-10-20 江苏易明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钢筋弯箍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62210A (ja) * 2008-04-25 2009-11-12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長尺素材折曲げ装置および長尺素材折り曲げ方法
CN204276738U (zh) * 2014-12-03 2015-04-22 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方形钢筋笼成型机的箍筋弯曲机构
CN205032515U (zh) * 2015-08-21 2016-02-17 蒋友荣 弯管器
CN105383896A (zh) * 2015-12-16 2016-03-09 建德市马目五金有限公司 弯钩生产线
CN207013545U (zh) * 2017-05-25 2018-02-16 江苏巨贸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轮椅背靠管自动化成型设备
CN108160879A (zh) * 2017-12-28 2018-06-15 广州彩虹五金弹簧有限公司 一种双头七轴线成型机
CN109079518A (zh) * 2018-09-30 2018-12-25 浙江亿洲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板弯折焊接机
CN208288841U (zh) * 2018-05-24 2018-12-28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棒材折弯插套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6925B (zh) * 2015-04-13 2017-01-11 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弯曲成型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62210A (ja) * 2008-04-25 2009-11-12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長尺素材折曲げ装置および長尺素材折り曲げ方法
CN204276738U (zh) * 2014-12-03 2015-04-22 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方形钢筋笼成型机的箍筋弯曲机构
CN205032515U (zh) * 2015-08-21 2016-02-17 蒋友荣 弯管器
CN105383896A (zh) * 2015-12-16 2016-03-09 建德市马目五金有限公司 弯钩生产线
CN207013545U (zh) * 2017-05-25 2018-02-16 江苏巨贸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轮椅背靠管自动化成型设备
CN108160879A (zh) * 2017-12-28 2018-06-15 广州彩虹五金弹簧有限公司 一种双头七轴线成型机
CN208288841U (zh) * 2018-05-24 2018-12-28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棒材折弯插套机
CN109079518A (zh) * 2018-09-30 2018-12-25 浙江亿洲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板弯折焊接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1963A (zh) 2019-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1963B (zh) 一种弯钩机的工作方法
CN109317556A (zh) 一种锥销冲孔机
CN109702062B (zh) 一种弯钩机
CN109399371B (zh) 自动纱线绕线机
CN112872139B (zh) 一种单刀折弯机
CN210435671U (zh) 安装轴承的装配装置
CN209532162U (zh) 一种具有自动输料装置的多轴卧式开孔机
CN209157187U (zh) 一种多轴联动智能卧式开孔机
CN113427154B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用的具有自动化检测的卸料装置
CN215999896U (zh) 丝锥切削自动生产线
CN113714349B (zh) 卧式四角弯框机及其生产方法
CN108515193A (zh) 一种圆棒车削用上料设备
CN209532286U (zh) 一种具有抬送料机构的多轴卧式开孔机
CN209532287U (zh) 一种具有定位夹紧机构的多轴卧式开孔机
CN211539346U (zh) 一种立式搓丝机
CN112140634A (zh) 一种纸板桶桶底装配装置
CN213564660U (zh) 一种纸板桶桶底装配机构
CN213356893U (zh) 一种圆桶升降送料装置
CN113635139B (zh) 一种丝锥切削自动生产线
CN212920621U (zh) 一种纸板桶桶底装配装置
CN116766745B (zh) 一种smt贴片生产加工用锡膏印刷装置
CN219746540U (zh) 一种金属管生产切割装置
CN108994330A (zh) 一种具有自动输料装置的多轴卧式开孔机
CN110369782B (zh) 一种防弯曲割管装置
CN214349734U (zh) 全自动钻孔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