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7822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7822A
CN109727822A CN201811188168.4A CN201811188168A CN109727822A CN 109727822 A CN109727822 A CN 109727822A CN 201811188168 A CN201811188168 A CN 201811188168A CN 109727822 A CN109727822 A CN 109727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incorporating section
contact portion
shell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81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箕轮亮太
森真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727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78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01H50/58Driving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therewith; Mounting of driving arrangements on arm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具备外壳、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在外壳内的收纳部配置的可动接触子、与可动接触子连接的可动轴、在可动接触子与绝缘壁部之间以能够对各可动接点部向相对的固定接点部施力的方式配置的线圈弹簧、以及驱动可动轴的电磁驱动部。各固定端子具有在收纳部配置的接点配置部、在外壳的外部配置的外端子部、保持于绝缘壁部且与接点配置部和外端子部连接并且在将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连结的假想直线的第二收纳部侧弯折的中间部。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接点装置,具备彼此电独立地配置的一对固定接触子和相对于该一对固定接触子能够接触且分离地配置的矩形板状的可动接触子。在该接点装置中,一对固定接触子分别具有:支承导体部,其固定于收纳壳体的固定接点支承绝缘基板;C形部,其与该支承导体部的收纳壳体的内部侧的端部连接。各C形部通过与支承导体部连接的上板部、与上板部相对配置的下板部、将上板部与下板部连接的中间板部构成,在下板部的与上板部相对的面设有接点部。可动接触子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配置在各C形部的上板部和下板部之间,与各接点部相对。
专利文献1:特许第61101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接点装置中,相对于可动接触子,各固定接触子固定于在可动接触子从一对固定接触子离开的离开方向上配置的固定接点支承绝缘基板。因此,在固定接点支承绝缘基板与可动接触子之间,至少要设置在可动接触子之间确保绝缘并且配置各固定接触子的上板部的空间,存在在可动接触子相对于一对固定接触子接触和分离的方向上不能实现电磁继电器的小型化的情况。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电磁继电器。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例子的电磁继电器具备:
外壳,其在内部具有彼此被绝缘壁部分隔的第一收纳部和第二收纳部;
第一固定端子,其固定于所述外壳且从所述外壳的外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的第一固定接点部;
第二固定端子,其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电独立地固定于所述外壳且从所述外壳的外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的第二固定接点部;
可动接触子,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相对配置的第一可动接点部和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相对配置的第二可动接点部,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中的各可动接点部能够在相对于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与所述绝缘壁部之间的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接触或离开的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
可动轴,其沿着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从所述第一收纳部延伸到所述第二收纳部,延伸方向的一端部侧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所述延伸方向的另一端部侧经由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贯通所述绝缘壁部的贯通孔配置于所述第二收纳部,并且所述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收纳部与所述可动接触子连接而能够与所述可动接触子一起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
线圈弹簧,其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的所述可动接触子与所述绝缘壁部之间能够分别对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向相对的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施力地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供所述可动轴贯通;
电磁驱动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收纳部,并且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驱动所述可动轴;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分别具有:
接点配置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固定有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或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
外端子部,其配置在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所述外壳的外部;
中间部,其保持于所述绝缘壁部且与所述接点配置部和所述外端子部连接,并且在将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连结的假想直线的所述第二收纳部侧弯折。
发明的效果
根据所述电磁继电器,第一固定接点部和第二固定接点部分别在第一收纳部配置在第一可动接点部和第二可动接点部与绝缘壁部之间,线圈弹簧配置在可动接触子与绝缘壁部之间。并且,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分别具有固定有第一固定接点部或第二固定接点部的接点配置部、配置在与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外壳的外部的外端子部、保持于绝缘壁部且与接点配置部和外端子部连接并且在将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连结的假想直线的第二收纳部侧弯折的中间部。即,线圈弹簧不配置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与外壳之间,能够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与外壳之间节省空间。其结果是,能够实现电磁继电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面图。
图3是图2的剖面图的第一收纳部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可动接触子和可动轴的立体图。
图6是沿着图1的VI-VI线的剖面图的可动接触子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用于对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可动接触子和可动轴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8是用于对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可动接触子和可动轴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9是用于对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可动接触子和可动轴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第三剖面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一变形例的第一收纳部部分的剖面放大图。
图11是表示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二变形例的可动铁芯部分的剖面放大图。
图12是表示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三变形例的可动接触子、可动轴、可动铁芯以及固定铁芯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图1的电磁继电器的第四变形例的第一收纳部部分的剖面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磁继电器;10外壳;101第一壁部;102第二壁部;103第三壁部;11收纳部;111第一收纳部;112第二收纳部;12绝缘壁部;121贯通孔;122支承部;123定位部;124定位突起;20第一固定端子;21第一固定接点部;22接点配置部;221接点配置面;222支承面;23外端子部;24中间部;241,243纵部件;242横部件;30第二固定端子;31第二固定接点部;32接点配置部;321接点配置面;322支承面;33外端子部;34中间部;341,343纵部件;342横部件;40可动接触子;401本体部;402第一板面;403第二板面;404爪部;405倾斜面;406防脱槽部;41第一可动接点部;42第二可动接点部;43贯通孔;44线圈弹簧;45线圈弹簧保持部;451第一保持部;452连接部;453切口部;454端部;455缘部;456贯通孔;457立起部;50可动轴;51第一端部;52第二端部;53第二保持部;54第一卡合部;541卡合槽部;542卡合突出部;60电磁驱动部;61电磁体部;62第一磁轭;63第二磁轭;64卷筒;641胴部;642贯通孔;643线圈;644突出部;65固定铁芯;66可动铁芯;67复位弹簧;71,72永磁体;81,82板状部件;90母线;W1,W2宽度;L1,L2假想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根据需要而使用了表示特定的方向或位置的用语(例如,包含“上”“下”“左”“右”的用语),但这些用语仅用于使参照了附图的本公开容易理解,并不是通过这些用语来限定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并且,以下说明本质上仅为例示,并非用于对本公开、其适用对象或其用途进行限制。另外,附图仅为示意,各尺寸的比例不一定与现实中的实物一致。
如图1所示,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备外壳10、固定于外壳10且彼此电独立地配置的第一固定端子20和第二固定端子30。
如图2所示,在外壳10的内部设有收纳部11。在该收纳部11配置有:具有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的可动接触子40、一端部与可动接触子40连接的可动轴50、驱动可动轴50的电磁驱动部60。
如图1所示,外壳10具有大致长方体的箱状,在其内部设有将收纳部11沿外壳10的长度方向(即,图1的上下方向)分隔的绝缘壁部12。即,外壳10的收纳部11通过由绝缘壁部12彼此分隔而沿外壳10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收纳部111和第二收纳部112构成。
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端子20具有板状,配置于将外壳10的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连接的排列方向(即图2的左右方向,以下简称为排列方向)的一方而固定于沿外壳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壁部101,并且从外壳10的外部延伸到第一收纳部111。在第一固定端子20的第一收纳部111侧的端部(即,图2的右端部)设有配置于第一收纳部111的第一固定接点部21。
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端子30具有板状,配置于外壳10的排列方向的另一方而与第一固定端子20电独立地固定于沿外壳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壁部102,并且从外壳10的外部延伸到第一收纳部111。在第二固定端子30的第一收纳部111侧的端部(即,图2的左端部)设有配置于第一收纳部111的第二固定接点部31。
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分别在第一收纳部111与可动接触子40的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相对,并且分别位于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与绝缘壁部12之间。并且,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分别配置为,在外壳10的长度方向(即,图2的上下方向)上距离沿与第一壁部101和第二壁部102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而与绝缘壁部12、第一壁部101和第二壁部102一起构成第一收纳部111的第三壁部103的直线距离大致相等。
如图2所示,可动接触子40配置为在第一固定接点部21、第二固定接点部31与外壳10的第三壁部103之间能够沿外壳10的长度方向移动。该可动接触子40具有大致矩形板状的本体部401、与本体部401连接而保持后述线圈弹簧44的线圈弹簧保持部45。
本体部401具有与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相对的第一板面402和与外壳10的第三壁部103相对的第二板面403。在第一板面402,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在可动接触子40的长度方向分开,分别与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相对配置。在可动接触子40的本体部401的长度方向(即,图2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设有沿其板厚方向(即,图2的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43(连接孔的一个例子)。在该贯通孔43,可动轴50的一端部能够沿本体部401的板厚方向相对移动地连接。
线圈弹簧保持部45在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相对于相对的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接触或分离的接触分离方向(即外壳10的长度方向,以下简称为接触分离方向)上配置在本体部401与绝缘壁部12之间,并且具有与本体部401连接的凸缘状的第一保持部451。第一保持部451配置为其板面与本体部401相对并且相对于可动轴50正交。
在第一收纳部111的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40与绝缘壁部12之间设有线圈弹簧44,该线圈弹簧44配置为能够分别对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向相对的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施力。该线圈弹簧44由可动接触子40的线圈弹簧保持部45的第一保持部451和后述可动轴50的第二保持部53保持。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线圈弹簧44以压缩的状态被保持。
可动轴50具有大致圆柱形状,沿着接触分离方向从第一收纳部111延伸到第二收纳部112,可动轴50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即第一端部51侧配置于第一收纳部111,可动轴50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部即第二端部52侧经由在接触分离方向上贯通绝缘壁部12的贯通孔121配置在第二收纳部112。可动轴50的第一端部51在第一收纳部111与可动接触子40连接,能够与可动接触子40一起沿接触分离方向移动。
在可动轴50的第一端部51设有凸缘状的第二保持部53。该第二保持部53配置在可动接触子40的本体部401与线圈弹簧保持部45的第一保持部451之间,沿着与可动轴50的延伸方向交叉(例如,正交)的方向延伸而与第一保持部451一起保持线圈弹簧44。
如图2所示,电磁驱动部60构成为包含:在接触分离方向上延伸的电磁体部61、沿着绝缘壁部12在排列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板状的第一磁轭62、与第一磁轭62一起绕接触分离方向和与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即,绕贯穿图2纸面的方向)包围电磁体部61的大致U形板状的第二磁轭63、与第二磁轭63连接的固定铁芯65、与可动轴50的第二端部52连接而能够相对于固定铁芯65沿接触分离方向移动的可动铁芯66。该电磁驱动部60与电磁体部61的励磁/非励磁相对应地在接触分离方向上驱动可动轴50。
电磁体部61具有卷筒64,该卷筒64具有沿接触分离方向延伸并且设有能够收纳可动轴50的第二端部52的贯通孔642的胴部641。在卷筒64的胴部641绕接触分离方向卷绕有线圈643。
固定铁芯65以与第二磁轭63连接的状态固定在胴部641的贯通孔642的接触分离方向上的离绝缘壁部12远的一方的端部侧。可动铁芯66配置在胴部641的贯通孔642的固定铁芯65与绝缘壁部12之间,安装于可动轴50的第二端部52而能够与可动轴50一起沿接触分离方向移动。并且,在贯通孔642中的固定铁芯65与可动铁芯66之间设有沿着接触分离方向对可动铁芯66向绝缘壁部12施力的复位弹簧67。
在电磁体部61处于非励磁状态时,如图2所示,可动铁芯66被复位弹簧67向接触分离方向的接近绝缘壁部12的方向施力,位于被绝缘壁部12限制了接触分离方向上的接近绝缘壁部12的方向的移动的复位位置。在可动铁芯66处于复位位置时,可动接触子40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离绝缘壁部12最远,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分别从相对的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离开。
在使非励磁状态的电磁体部61处于励磁状态时,可动铁芯66克服复位弹簧67的作用力而沿着接触分离方向向固定铁芯65移动。伴随着该可动铁芯66的移动,可动接触子40沿着接触分离方向向绝缘壁部12移动,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分别与相对的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接触。此时,可动铁芯66位于接触分离方向上的从绝缘壁部12离开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动作位置。
即,在所述电磁继电器1中,可动铁芯66能够沿着接触分离方向在复位位置与动作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可动接触子40接近电磁驱动部60的方向和可动铁芯66从复位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的方向(即,从对应的固定接点部21、31离开的状态的各可动接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接点部21、31接触的方向)相同。
并且,在外壳10的第一收纳部111设有以在排列方向上将可动接触子40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的一对永磁体71,72。各永磁体71,72分别配置在外壳10的第一壁部101与第一固定端子20之间以及外壳10的第二壁部102与第二固定端子30之间。
接着,参照图3对第一固定端子20、第二固定端子30以及可动接触子40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端子20和第二固定端子30分别具有:接点配置部22,32,其配置于第一收纳部111且固定有第一固定接点部21或第二固定接点部31;外端子部23,33,其配置在与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在该实施方式中为排列方向)上的外壳10的外部;中间部24,34,其与接点配置部22,32和外端子部23,33连接且保持于外壳10。需要说明的是,各固定端子20,30通过具有导电性的单一的部件构成,接点配置部22,32、外端子部23、33以及中间部24、34一体形成。
更详细地说,各接点配置部22,32分别具有:接点配置面221,321,其沿排列方向延伸,配置有第一固定接点部21或第二固定接点部31,并且与可动接触子40的第一板面402相对;支承面222,322,其配置在各接点配置面221,321的接触分离方向上的相反侧。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所述电磁继电器1从与接触分离方向和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2的贯穿纸面的方向)看具有相对于可动轴50对称地设置的内部构造。即,各接点配置部22,32的支承面222,322大致位于与同一可动轴50正交的平面上。
各外端子部23,33在接触分离方向上与接点配置部22,32相比配置在第二收纳部112附近,从外壳10的第一壁部101和第二壁部102沿着排列方向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
各中间部24,34具有在将其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连结的假想直线L1,L2的第二收纳部112侧分别弯折的大致L状。即,各中间部24,34构成为包含:从各接点配置部22,32的排列方向上的离可动轴50远的一方的端部在接触分离方向上向离开可动接触子40的方向延伸的纵部件241,341(第一纵部件及第二纵部件的一个例子);从各纵部件241,341的接触分离方向上的离可动接触子40远的一方的端部在排列方向上向离开可动轴50的方向延伸的横部件242,342(第一横部件和第二横部件的一个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电磁继电器1中,各中间部24,34整体被外壳10保持。
即,一对永磁体71,72分别配置在排列方向上的外壳10的第一壁部101和第二壁部102与各中间部24,34的纵部件241,341之间、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外壳10的第三壁部103与各中间部24,34的横部件242,342之间(即,外壳10与第一固定端子20的中间部24之间以及外壳10与第二固定端子30的中间部34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端子20和第二固定端子30例如可以通过嵌件成型固定于外壳10,也可以在外壳10形成能够压入各固定端子20,30的槽部,通过压入该槽部而固定于外壳10。在通过嵌件成型将各固定端子20,30固定于外壳10的情况下,通过在各固定端子20,30的中间部24,34设置沿其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能够更可靠地将各端子20,30固定于外壳10。
如图3所示,外壳10的绝缘壁部12在第一壁部101与第二壁部102之间沿着排列方向延伸,在第一壁部101与第二壁部102的中间设有贯通孔121。
在绝缘壁部12的第一收纳部111侧设有对第一固定端子20的接点配置部22的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端子30的接点配置部32的第二固定接点部31进行支承的一对支承部122。各支承部122分别配置在绝缘壁部12的第一壁部101与贯通孔121的中间以及第二壁部102与贯通孔121的中间,并且沿着各固定端子20,30的中间部24,34的纵部件241,341分别延伸到各接点配置部22,32的支承面222,322,对各接点配置部22,32的支承面222,322大致整体进行支承。即,各支承部122经由各接点配置部22,32对第一固定接点部21或第二固定接点部31进行支承。
如图4所示,各支承部122的宽度W1(即,与接触分离方向和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换言之,图4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第一固定端子20的接点配置部22或第二固定端子30的接点配置部32的宽度W2(在图4中,仅表示了第一固定端子20的接点配置部22)小(即,W1<W2)。由此,能够减轻由各可动接点部41,42相对于相对的固定接点部21,31接触或离开时产生的电弧所造成的各支承部122的劣化。
并且,如图3所示,在绝缘壁部12的第二收纳部112侧设有决定可动铁芯66的复位位置的定位部123。该定位部123配置在绝缘壁部12中的贯通孔121的周围且一对支承部122之间,并且通过与可动轴50大致正交且能够与可动铁芯66接触的平面构成。即,定位部123是设置在构成外壳10的一部分的绝缘壁部12的第二收纳部112侧的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电磁继电器1中,可动铁芯66构成为在图3所示的可动铁芯66的复位位置,不封堵绝缘壁部12的贯通孔121地与定位部123接触。即,即使在可动铁芯66与定位部123接触的状态下,第一收纳部111与第二收纳部112也能够流体连通。
如图5所示,可动接触子40的线圈弹簧保持部45与可动接触子40的本体部401分体设置,可动接触子40的本体部401和线圈弹簧保持部45的第一保持部451由大致矩形板状的一对连接部452连接。即,线圈弹簧保持部45从本体部401的长度方向看具有大致U形。各连接部452从接触分离方向看,分别在本体部40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且与排列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即,本体部401的短边方向)的两侧,以板面彼此相对的状态沿着接触分离方向向绝缘壁部12(换言之,向可动轴50的第二端部52)延伸。各连接部452的接触分离方向上的本体部401侧的端部454朝向本体部401的宽度方向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弯曲。
在本体部401分别设有从本体部40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沿着本体部401的宽度方向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爪部404,在一对连接部452中的各连接部分别设有能够与爪部404卡合的切口部453(在图5中仅表示了一方的爪部404和切口部453)。如图6所示,各爪部40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的与外壳10的第三壁部103相对的面与本体部401的第二板面403构成同一平面。并且,在各爪部40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的与绝缘壁部12相对的面设有随着接近绝缘壁部12而接近可动轴50的倾斜面405。
需要说明的是,各爪部404的倾斜面405分别配置为在将本体部401与线圈弹簧保持部45连接时,能够与各连接部452的弯曲的端部454接触。由此,能够容易地连接本体部401与线圈弹簧保持部45。
如图6所示,各爪部404设置在与外壳10的第三壁部103相对的面并且沿排列方向(即,图6的贯穿纸面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收纳切口部453的接触分离方向的缘部455而能够防止爪部404与切口部453之间的卡合解除的防脱槽部406。详细地说,在切口部453的缘部455收纳于防脱槽部406的状态下,线圈弹簧保持部45被线圈弹簧44向可动轴50的第二端部52(即,图6的下方)施力。由此,能够限制切口部453的缘部455从爪部404的防脱槽部406被拔出,能够防止爪部404与切口部453之间的卡合解除。
并且,如图6所示,在第一保持部451的大致中央部设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第一保持部451的贯通孔456。在该贯通孔456的与本体部401相对的面的周缘设有立起部457。通过该立起部457,能够更可靠地在第一保持部451与第二保持部53之间保持线圈弹簧44。
接着,参照图7~图9,对利用电磁驱动部60在接触分离方向上驱动可动轴50时的可动接触子40和可动轴5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电磁体部61处于非励磁状态时的可动接触子40如图7所示。在图7所示的可动接触子40中,与图2和图3相同,本体部401位于从第一固定端子20的接点配置部22和第二固定端子30的接点配置部32分开的复位位置,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分别从相对的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离开。需要说明的是,以在图7所示的本体部401处于复位位置时的可动轴50的位置为可动轴50的复位位置。
使非励磁状态的电磁体部61处于励磁状态,可动轴50在接触分离方向上向接近绝缘壁部12的方向(即,图7~图9中的下方)移动,伴随着可动轴50的移动,本体部401沿着接触分离方向从复位位置移动到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分别与相对的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接触的图8所示的第一动作位置。
在本体部401从复位位置移动到第一动作位置时,使在接触分离方向上向接近绝缘壁部12的方向的移动停止。另一方面,可动轴50在本体部401的移动停止后,进一步在接触分离方向上向接近绝缘壁部12的方向移动而移动到图9所示的第二动作位置。可动轴50进一步向第二动作位置移动,第二保持部53接近第一保持部451而对线圈弹簧44进行压缩。即,在可动轴50处于第二动作位置的状态下,线圈弹簧44被可动轴50的第二保持部53向线圈弹簧保持部45的第一保持部451按压,产生在接触分离方向上向接近绝缘壁部12的方向对线圈弹簧保持部45施力的作用力。通过该线圈弹簧44的作用力,本体部401在接触分离方向上向接近绝缘壁部12的方向被施力,各可动接点部41,42被向相对的固定接点部21,31按压。由此,能够提高与各可动接点部41,42相对的固定接点部21,31之间的接触压力。
如果使励磁状态的电磁体部61处于非励磁状态,则可动轴50通过复位弹簧67的作用力在接触分离方向上沿着从绝缘壁部12离开的方向(即,图7~图9的上方)从第二动作位置移动到复位位置。在可动轴50从第二动作位置到复位位置的移动的中途,第二保持部53与本体部401接触,使本体部401在接触分离方向上向离开绝缘壁部12的方向移动。即,伴随着在接触分离方向上向离开绝缘壁部12的方向的可动轴50的移动,本体部401沿着接触分离方向从动作状态移动到复位状态。
在所述电磁继电器1中,对第一固定端子20的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端子30的第二固定接点部31分别进行支承的一对支承部122分别设置在外壳10的绝缘壁部12的第一收纳部111侧。即,仅通过确保第一固定端子20和第二固定端子30的各接点配置部22,32以及一对支承部122的尺寸精度,就能够确保相对于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的一对支承部122各自的位置精度。因此,例如,与至少需要确保各支承导体部、各C形部、收纳壳体的固定接点支承绝缘基板以及绝缘筒体的尺寸精度的专利文献1的接点装置相比,能够容易地确保相对于各固定接点部21,31的对应的支承部122的位置精度。
并且,各中间部24,34具有从各接点配置部22,32的排列方向上的离可动轴50远的一方的端部在接触分离方向上向离开可动接触子40的方向延伸的纵部件241,341。由此,例如能够在外壳10与各中间部24,34之间设置空间,因此能够实现容易进行内部的配置设计的电磁继电器1。
在所述电磁继电器1中,在外壳10的绝缘壁部12的第二收纳部112侧设有决定可动铁芯66的复位位置的定位部123。即,通过确保外壳10的绝缘壁部12的尺寸精度,能够确保相对于外壳10的可动铁芯66的定位精度。因此,例如,与除了绝缘筒体之外还受辅助磁轭的尺寸精度或定位精度等影响的专利文献1的接点装置相比,能够在外壳10上以高精度对可动铁芯66进行定位。
并且,定位部123是在构成外壳10的一部分的绝缘壁部12的第二收纳部112侧设置的平面。由此,与专利文献1的接点装置相比,能够在外壳10上以更高的精度对可动铁芯66进行定位。
在所述电磁继电器1中,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在第一收纳部111分别配置在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与绝缘壁部12之间、线圈弹簧44配置在可动接触子40与绝缘壁部12之间。并且,第一固定端子20和第二固定端子30分别具有固定有第一固定接点部21或第二固定接点部31的接点配置部22,32、在与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外壳10的外部配置的外端子部23,33、保持于绝缘壁部12且与接点配置部22,32和外端子部23,33连接而在将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连结的假想直线L1,L2的第二收纳部112侧弯折的中间部24,34。即,由于弹簧44不配置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40与外壳10之间,因此不需要至少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40与外壳10之间考虑线圈弹簧44的配置空间。其结果是,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40与外壳10之间能够节省空间,能够实现电磁继电器1的小型化。
并且,一对永磁体71,72分别配置在外壳10与第一固定端子20的中间部24之间以及外壳10与第二固定端子30的中间部34之间。即,通过以不位于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40与外壳10之间的方式配置一对永磁体71,72,由够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40与外壳10之间节省空间。其结果是,能够实现电磁继电器1的小型化。
在所述电磁继电器1中,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在第一收纳部111中分别配置在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与绝缘壁部12之间,线圈弹簧44配置在可动接触子40与绝缘壁部12之间。并且,可动接触子40具有本体部401和配置在本体部401与绝缘壁部12之间并且与本体部401连接的第一保持部451,可动轴50具有在一端部51侧配置在本体部401与第一保持部451之间沿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而与第一保持部451一起对线圈弹簧44进行保持的第二保持部53。即,线圈弹簧44不配置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40与外壳10之间,能够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40与外壳10之间节省空间。其结果是,能够实现电磁继电器1的小型化。
并且,本体部401和第一保持部451被板状的一对连接部452连接,该板状的一对连接部452分别从自接触分离方向看与将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连结的排列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以板面彼此相对的状态沿着接触分离方向向绝缘壁部12延伸。通过该一对连接部452,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连接本体部401与第一保持部451,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小型的电磁继电器1。
并且,第一保持部451和一对连接部452相对于本体部401分体设置,在本体部401设有分别从本体部40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沿着其宽度方向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爪部404,在一对连接部452分别设有能够与爪部404卡合的切口部453。通过该爪部404和切口部453能够更可靠地连接第一保持部451与各连接部452,能够容易地实现小型的电磁继电器1。
并且,爪部404具有沿排列方向延伸并且收纳切口部453的接触分离方向的缘部455而能够防止爪部404与切口部453之间的卡合解除的防脱槽部406。通过该防脱槽部406,能够更可靠地连接第一保持部451和各连接部452,能够容易地实现小型的电磁继电器1。
并且,本体部401的连接孔43设置为能够使所述可动轴50的所述一端部51插入并且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通过该连接孔43,能够使相对于可动接触子40的可动轴50的位置稳定,能够使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特性提高。
然而,作为提高所述电磁继电器1的接触可靠性的方法,例如,考虑将在外壳10的外部沿着第三壁部103在排列方向上延伸的母线90(如图2所示)与第一固定端子20或第二固定端子30连接。在该方法中,在可动接触子40中流通的电流与在母线90中流通的电流处于彼此相反的方向,因此可动接触子40的各可动接点部41,42被在可动接触子40和母线90中流通的电流引发的电磁反作用力向相对的固定接点部21,31按压,能够提高各可动接点部41,42与相对的固定接点部21,31之间的接触压力。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所述电磁继电器1的接触可靠性。
在可动接触子40和母线90中流通的电流所引发的电磁反作用力随着可动接触子40与母线90的接近而变大。在所述电磁继电器1中,线圈弹簧44不配置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40与外壳10之间,因此能够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40与外壳10之间节省空间。因此,与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与外壳之间配置有一对固定接触子和接触弹簧的专利文献1的接点装置相比,能够减小可动接触子40与母线90的距离,增大由在可动接触子40和母线90中流通的电流引发的电磁反作用力。即,能够实现接触可靠性高的电磁继电器1。
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绝缘壁部12的一对支承部122支承各接点配置部22,32的支承面222,322大致整体的情况。例如,如图10所示,一对支承部122可以构成为分别经由排列方向上的接点配置部22,32的离中间部24,34远的一方的端部(即,各接点配置部22,32的支承面222,322的接近可动轴50的一方的端部)来支承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由此,各支承部122所占据的第一收纳部111内的空间变小,能够实现配置设计容易的电磁继电器1。
不限于定位部123为在构成外壳10的一部分的绝缘壁部12的第二收纳部112侧设置的平面的情况。例如,定位部123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为凹凸面。并且,如图11所示,定位部123可以具有从绝缘壁部12沿着接触分离方向向可动铁芯66突出而在可动铁芯66的复位位置与可动铁芯66接触的定位突起124。这样,通过在定位部123设置定位突起124,能够更准确地规定定位部123与可动铁芯66的接触位置。定位突起124例如,可以通过在贯通孔121的周缘部设置的环状的单一的突起构成,也可以通过绕贯通孔121以一定间隔配置的多个突起(例如,以120度间隔配置的三个突起)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代替定位突起124,而在可动铁芯66设置从可动铁芯66沿着接触分离方向向绝缘壁部12突出而在可动铁芯66的复位位置与可动铁芯66接触的定位突起。
如图12所示,固定铁芯65和可动铁芯66可以分别通过在板厚方向上层叠的具有磁性的多个板状部件81,82构成,也可以通过具有磁性的单一的部件构成。例如,如果通过多个板状部件82来构成可动铁芯66,则即使在可动铁芯66与定位部123接触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地确保第一收纳部111与第二收纳部112的流体连通。即,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高的电磁继电器1。
第一固定端子20和第二固定端子30的各中间部24,34与接点配置部22,32和外端子部23,33连接而保持于外壳10即可,不限于具有在将各中间部24,34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连结的假想直线L1,L2的第二收纳部112侧的一个部位分别弯折的大致L形状的情况。例如,各中间部24,34也可以不弯折而与接点配置部22,32和外端子部23,33直线连接,也可以是如图13所示地在将各中间部24,34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连结的假想直线L1,L2的第二收纳部112侧的多个部位(在图13中为两个部位)分别弯折的形状。
图13所示的各固定端子20,30的中间部24,34分别通过第一纵部件241,341、横部件242,342以及第二纵部件243,343构成。第一纵部件241,341从各接点配置部22,32的排列方向上的离可动轴50远的一方的端部在接触分离方向上向离开可动接触子40的方向延伸。横部件242,342从各纵部件241,341的接触分离方向上的离可动接触子40远的一方的端部在排列方向上向离开可动轴50的方向延伸。第二纵部件243,343从各横部件242,342的排列方向上的离接点配置部22,32远的一方的端部在接触分离方向上向接近可动接触子40的方向延伸而与外端子部23,33连接。在图13中,外端子部23,33配置为在接触分离方向上比接点配置部22,32离第二收纳部112远。
并且,各中间部24,34的至少一部分保持于外壳10即可,不限于中间部24,34整体保持于外壳10的情况。
不限于一对永磁体71,72配置为在排列方向上(即,从接触分离方向看可动接触子40的长度方向)上将可动接触子40夹在中间的情况。一对永磁体71,72可以根据电磁继电器1的设计等而省略,并且,例如,也可以配置为从接触分离方向看在可动接触子40的短边方向上将可动接触子40夹在中间。
可动接触子40的线圈弹簧保持部45不限于与本体部401分体设置的情况。本体部401、第一保持部451以及一对连接部452可以一体设置。
并且,线圈弹簧保持部45不限于从本体部401的长度方向看为大致U形的情况,例如,也可以是筒状。
本体部401和线圈弹簧保持部45不限于通过爪部404与切口部453的卡合而连接的情况,也能够根据电磁继电器1的设计等而使用其他连接方法。
防脱槽部406能够根据电磁继电器1的设计等而省略。
可动接触子40的连接孔能够使可动轴50的一端部(即,第一端部)51沿本体部401的板厚方向相对移动地连接即可,不限于沿板厚方向贯通本体部401的贯通孔43。即,可以代替贯通孔43而设置在本体部401的第二板面403设置并且使可动轴50的一端部51能够沿接触分离方向相对移动地连接的有底孔。
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本体部401与可动轴50的一端部51经由连接孔连接的情况。例如,可以通过将可动轴50的一端部51固定于本体部401而将本体部401与可动轴50的一端部51连接。
本公开不限于可动接触子40接近电磁驱动部60的方向和各可动接点部41,42与对应的固定接点部21,31接触的方向相同的电磁继电器1,也能够适用于可动接触子接近电磁驱动部的方向和各可动接点部与对应的固定接点部接触的方向不同的电磁继电器。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公开中的各种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最后对本公开的各种形态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标注了附图标记。
本公开的第一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具备:
外壳10,其在内部具有彼此被绝缘壁部12分隔的第一收纳部111和第二收纳部112;
第一固定端子20,其固定于所述外壳10且从所述外壳10的外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收纳部111,并且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111的第一固定接点部21;
第二固定端子,其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20电独立地固定于所述外壳10且从所述外壳10的外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收纳部111,并且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111的第二固定接点部31;
可动接触子40,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111,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21相对配置的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31相对配置的第二可动接点部42,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42中的各可动接点部能够在相对于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42与所述绝缘壁部12之间的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31接触或离开的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
可动轴50,其沿着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从所述第一收纳部111延伸到所述第二收纳部112,延伸方向的一端部51侧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111,所述延伸方向的另一端部52侧经由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贯通所述绝缘壁部12的贯通孔121配置于所述第二收纳部112,并且所述延伸方向的一端部51在所述第一收纳部111与所述可动接触子40连接而能够与所述可动接触子40一起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
线圈弹簧44,其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的所述可动接触子40与所述绝缘壁部12之间能够分别对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42向相对的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31施力地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111,并且供所述可动轴50贯通;
电磁驱动部60,其配置于所述第二收纳部112,并且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驱动所述可动轴50;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20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子30分别具有:
接点配置部22,32,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111,并且固定有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21或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31;
外端子部23,33,其配置在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所述外壳10的外部;
中间部24,34,其保持于所述绝缘壁部12且与所述接点配置部22,32和所述外端子部23,33连接,并且在将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连结的假想直线L1,L2的所述第二收纳部112侧弯折。
根据第一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第一固定接点部21和第二固定接点部31分别在第一收纳部111配置在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第二可动接点部42与绝缘壁部12之间,线圈弹簧44配置在可动接触子40与绝缘壁部12之间。并且,第一固定端子20和第二固定端子30分别具有固定有第一固定接点部21或第二固定接点部31的接点配置部22,32、配置在与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外壳10的外部的外端子部23,33、保持于绝缘壁部12且与接点配置部22,32和外端子部23,33连接并且在将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连结的假想直线L1,L2的第二收纳部112侧弯折的中间部24,34。即,线圈弹簧44不配置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40与外壳10之间,能够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40与外壳10之间节省空间。其结果是,能够实现电磁继电器1的小型化。
本公开的第二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还具备在将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41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42连结的排列方向上以将所述可动接触子40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111的一对永磁体71,72,
所述一对永磁体71,72分别配置在所述外壳10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20的所述中间部24之间以及所述外壳10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30的所述中间部34之间。
根据第二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将一对永磁体71,72配置为不位于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40与外壳10之间,因此能够在接触分离方向上的可动接触子40与外壳10之间节省空间。其结果是,能够实现电磁继电器1的小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所述各种实施方式、变形例中的任意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进行适当地组合,能够起到各自所具有的效果。并且,能够进行实施方式彼此的组合、实施例彼此的组合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的组合,并且也能够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的特征彼此的组合。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的电磁继电器例如能够适用于电动汽车。

Claims (2)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
外壳,其在内部具有彼此被绝缘壁部分隔的第一收纳部和第二收纳部;
第一固定端子,其固定于所述外壳且从所述外壳的外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的第一固定接点部;
第二固定端子,其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电独立地固定于所述外壳且从所述外壳的外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的第二固定接点部;
可动接触子,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相对配置的第一可动接点部和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相对配置的第二可动接点部,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中的各可动接点部能够在相对于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与所述绝缘壁部之间的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接触或离开的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
可动轴,其沿着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从所述第一收纳部延伸到所述第二收纳部,延伸方向的一端部侧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所述延伸方向的另一端部侧经由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贯通所述绝缘壁部的贯通孔配置于所述第二收纳部,并且所述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收纳部与所述可动接触子连接而能够与所述可动接触子一起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移动;
线圈弹簧,其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的所述可动接触子与所述绝缘壁部之间能够分别对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向相对的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施力地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供所述可动轴贯通;
电磁驱动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收纳部,并且在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上驱动所述可动轴;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分别具有:
接点配置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并且固定有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或所述第二固定接点部;
外端子部,其配置在与所述接触分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所述外壳的外部;
中间部,其保持于所述绝缘壁部且与所述接点配置部和所述外端子部连接,并且在将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连结的假想直线的所述第二收纳部侧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
还具备在将所述第一可动接点部和所述第二可动接点部连结的排列方向上以将所述可动接触子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的一对永磁体,
所述一对永磁体分别配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所述中间部之间、以及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所述中间部之间。
CN201811188168.4A 2017-10-31 2018-10-12 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097278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1103A JP2019083174A (ja) 2017-10-31 2017-10-31 電磁継電器
JP2017-211103 2017-10-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7822A true CN109727822A (zh) 2019-05-07

Family

ID=66138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8168.4A Pending CN109727822A (zh) 2017-10-31 2018-10-12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4290B2 (zh)
JP (1) JP2019083174A (zh)
CN (1) CN109727822A (zh)
DE (1) DE1020181249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28294B2 (ja) * 2016-07-29 2021-02-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668997B2 (ja) * 2016-07-29 2020-03-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10950402B2 (en) * 2017-10-17 2021-03-16 Solarbos, Inc. Electrical contactor
JP6919504B2 (ja) * 2017-10-31 2021-08-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801629B2 (ja) * 2017-10-31 2020-12-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19083174A (ja) * 2017-10-31 2019-05-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TWI692793B (zh) * 2019-01-19 2020-05-01 百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磁繼電器
JP7310474B2 (ja) * 2019-09-13 2023-07-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7423944B2 (ja) * 2019-09-13 2024-01-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7451910B2 (ja) * 2019-09-18 2024-03-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7351157B2 (ja) * 2019-09-18 2023-09-2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0892A (en) * 1966-07-07 1969-11-25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Electromagnetic relay for switching an electric circuit
CN2485779Y (zh) * 2001-06-29 2002-04-10 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磁保持接触器
CN203481060U (zh) * 2013-08-22 2014-03-12 泉州市艺达车用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动触头组件
CN104810209A (zh) * 2014-01-28 2015-07-29 Ls产电株式会社 继电器
CN106504948A (zh) * 2015-09-04 2017-03-15 欧姆龙株式会社 触点开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214014A (de) * 1939-04-03 1941-03-31 Bosch Gmbh Robert Einrichtung mit elektromagnetisch betätigter Kontaktvorrichtung für elektrische Anlagen auf Fahrzeugen.
JPS5575942U (zh) * 1978-11-20 1980-05-26
JPH0116257Y2 (zh) * 1980-05-13 1989-05-15
JPS5828133A (ja) * 1981-08-12 1983-0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の可動接点機構
DE4006796A1 (de) * 1990-03-03 1991-09-12 Bosch Gmbh Robert Andrehvorrichtung mit abtriebswellenverriegelung
DE4117242C1 (zh) * 1991-05-27 1992-07-16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De
US5892194A (en) * 1996-03-26 1999-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ealed contact device with contact gap adjustment capability
WO2003046940A1 (en) * 2001-11-29 2003-06-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romagnetic switching apparatus
JP4765761B2 (ja) * 2006-05-12 2011-09-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197480B2 (ja) * 2009-05-14 2013-05-15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電磁継電器
US9035735B2 (en) * 2010-03-15 2015-05-19 Omron Corporation Coil terminal
EP2637190A4 (en) * 2010-11-01 2014-11-19 Ngk Spark Plug Co RELAY
JP5966469B2 (ja) * 2012-03-15 2016-08-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封止接点装置
JP5990028B2 (ja) * 2012-04-13 2016-09-07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開閉器
JP5965197B2 (ja) * 2012-04-13 2016-08-03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開閉器
JP6110109B2 (ja) 2012-11-15 2017-04-05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KR200486468Y1 (ko) * 2014-09-29 2018-07-05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직류 릴레이
US10026577B2 (en) * 2015-09-04 2018-07-17 Omron Corporation Contact switching device
JP2017195160A (ja) * 2016-04-22 2017-10-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09074993B (zh) * 2016-04-22 2019-12-03 欧姆龙株式会社 触头开闭装置以及使用其的电磁继电器
JP2017195161A (ja) * 2016-04-22 2017-10-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JP6668997B2 (ja) * 2016-07-29 2020-03-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828294B2 (ja) * 2016-07-29 2021-02-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856001B2 (ja) * 2017-10-31 2021-04-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897499B2 (ja) * 2017-10-31 2021-06-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801629B2 (ja) * 2017-10-31 2020-12-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19083174A (ja) * 2017-10-31 2019-05-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919504B2 (ja) * 2017-10-31 2021-08-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835029B2 (ja) * 2018-03-30 2021-02-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6822436B2 (ja) * 2018-03-30 2021-01-2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0892A (en) * 1966-07-07 1969-11-25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Electromagnetic relay for switching an electric circuit
CN2485779Y (zh) * 2001-06-29 2002-04-10 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磁保持接触器
CN203481060U (zh) * 2013-08-22 2014-03-12 泉州市艺达车用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动触头组件
CN104810209A (zh) * 2014-01-28 2015-07-29 Ls产电株式会社 继电器
CN106504948A (zh) * 2015-09-04 2017-03-15 欧姆龙株式会社 触点开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83174A (ja) 2019-05-30
US10714290B2 (en) 2020-07-14
US20190131097A1 (en) 2019-05-02
DE102018124977A1 (de) 2019-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7819A (zh) 电磁继电器
CN109727822A (zh) 电磁继电器
CN109727818A (zh) 电磁继电器
JP6897499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02891039B (zh) 继电器
JP5142652B2 (ja) 有極電磁継電器及びコイル組立
JP6856001B2 (ja) 電磁継電器
US8228143B2 (en) Assembly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circuit board
US1040346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0580603B2 (en) Power switchgear
CN101872696B (zh) 电磁接触器
JP2005222946A (ja) 電磁リレー及びリセプタクル
KR20160139350A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US10784055B2 (en) Contact piece unit and relay
US8026782B2 (en) Magnet system for an electrical actuator
CN105531789A (zh) 电磁接触器
CN110970266A (zh) 电磁继电器
EP3770941A1 (en) Relay
JP5106299B2 (ja) 有極電磁継電器
JP4864115B2 (ja) 電磁継電器
US8106732B2 (en) Relay
WO2019026947A1 (ja) 電磁継電器
KR102276331B1 (ko) 능동 전기 컴포넌트
CN219842931U (zh) 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
CN101329967B (zh) 高频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