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9236A - 一种乌龙茶的鉴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乌龙茶的鉴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9236A
CN109709236A CN201910193362.XA CN201910193362A CN109709236A CN 109709236 A CN109709236 A CN 109709236A CN 201910193362 A CN201910193362 A CN 201910193362A CN 109709236 A CN109709236 A CN 109709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olong tea
content
old
catechin
epicatech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33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冬利
霍梦恩
孙世利
赖幸菲
向丽敏
黎秋华
张文姬
孙伶俐
张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yi University
Tea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Wuyi University
Tea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yi University, Tea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Wuy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933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92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9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92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陈年乌龙茶年份区分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制备陈年乌龙茶提取物;HPLC法检测提取物中化合物的含量;其中化合物选自儿茶素类单体、没食子酸(GA)、酯型儿茶素含量、表型儿茶素含量、总儿茶素含量中的一种或多种;与含量标准相比,确定陈年乌龙茶的年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以生物活性测试辅助化学成分检测来实现全方位的检测和区分,由于生物活性的测试体现了提取物所有成分的协同和组合效果,人为添加某种成分会导致其活性的巨大差异,与标准产生较大偏离,从而实现年份的准确区分。

Description

一种乌龙茶的鉴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特别是乌龙茶的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饮茶要新,喝酒要陈”,这是长期以来对饮茶生活的总结。但是,并非所有的茶叶都是新茶比陈茶好,近年来,陈年乌龙老茶掀起了一阵热潮,并且也进行了相应医学研究。65岁以上妇女患骨质疏松症情形发现,茶虽含咖啡因,但无喝茶习惯者患骨质疏松的比率较高,医师认为,陈年乌龙老茶含有植物性荷尔蒙,儿茶素有关,可抵消咖啡因带来的负面效果。痛风是血液中尿酸过多而引起的疾病。陈年老茶具有利尿防止结石、杀菌抗毒、抗癌、抗氧化、抗辐射、去除油腻、帮助减少脂肪、降压、降脂肪等之功效,是患有痛风病的朋友最佳上等饮品。
陈年乌龙老茶经过年复一年的焙火就会达到炙存性,而茶叶具有了炙存性后不仅便于长期储存,而只有如此才能产生明显之药性。随着烘焙-休眠-苏醒-再烘焙-再休眠-苏醒的往复轮换,茶性不断减弱,药性不断增强,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具有了易于长期储存及促进保健养生的茶叶炙存性。这样的过程起码要经历3-5年以上才会达到炙存性标准。陈年乌龙老茶便是具有这一独特炙存性的药茶兼备的臻品。
尽管陈年乌龙茶具有这些潜在的功效,但在文献中对陈年乌龙茶所做的研究相对较少,缺少对于乌龙茶鉴定方法的研究。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652180.6公开了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茶叶品种的方法,该方法用近红外光谱仪获取茶叶样本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对所述光谱进行数学处理。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164063.4公开了一种快速、无损的茶叶产地鉴定方法,其采用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对茶叶进行无损分析,并对质谱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识别模型,以鉴定茶叶产地。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042224.9公开了一种茶叶元素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其用于鉴别茶叶产地,包括用微波消解仪消解茶叶,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茶叶样品中元素含量,进一步将茶叶元素组成转化为元素指纹图谱,用以鉴定茶叶产地。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321322.6公开了通过GC×GC-TOF/MS技术建立茶叶中香精的高通量筛查检测方法,并建立茶叶中香精快速筛查数据库以及茶叶中香气成分数据库。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205202.4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法来萃取茶叶中的香气成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s pectrometry,GC-MS)来分离和鉴定茶叶的香气成分,利用鉴定出来的茶叶香气成分相对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CA和PCA)来构建聚类和主成分模型,从而把不同产区和发酵类型的乌龙茶区分开。
虽然现有技术中具有如此多的乌龙茶的鉴定方法,但是其检测乌龙茶的方法无法鉴定乌龙茶年份之间的差异,不能很好地检测乌龙茶不同年份之间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差异。陈年乌龙茶分为黄金桂、岭头单丛和大叶奇兰等多种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陈年乌龙茶,差异较大,如何寻找一种统一的有效的检测指标以区分年份,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化学成分的差异来鉴定不同年份乌龙茶的方法。
由于陈年乌龙茶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很多,由一种或几种化学成分的差异来鉴定不同年份乌龙茶,可能会由于人为因素故意在其中添加某种成分导致化学成分区分的方法失灵。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以生物活性测试辅助化学成分检测来实现全方位的检测和区分,由于生物活性的测试体现了提取物所有成分的协同和组合效果,人为添加某种成分会导致其活性的巨大差异,与标准产生较大偏离,从而实现年份的准确区分。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区分不同年份陈年乌龙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陈年乌龙茶提取物;HPLC法检测提取物中化合物的含量;其中化合物选自儿茶素类单体、没食子酸(GA)、酯型儿茶素含量、表型儿茶素含量、总儿茶素含量中的一种或多种;与含量标准相比,确定陈年乌龙茶的年份。
1990陈年乌龙茶提取物的没食子酸(GA)含量的含量范围为2.5-10mg/g,2016陈年乌龙茶提取物的没食子酸(GA)含量的含量范围为0.5-5mg/g。
更具体的1990陈年乌龙茶黄金桂、岭头单丛、大叶奇兰提取物的没食子酸(GA)含量的含量范围分别为5-10、6-10、2.5-6mg/g,2016陈年乌龙茶黄金桂、岭头单丛、大叶奇兰提取物的没食子酸(GA)含量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5-2、2-5、1-2mg/g。
1990陈年乌龙茶提取物的酯型儿茶素、表型儿茶素、总儿茶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0-55mg/g、10-30mg/g、40-90mg/g。2016陈年乌龙茶提取物的酯型儿茶素含量、表型儿茶素含量、总儿茶素含量的含量范围分别为60-130mg/g、32-70mg/g、95-160mg/g。
前述的儿茶素类单体选自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方法还辅以氨基酸的含量的检测。
上述方法还辅以抑制α-淀粉酶活性或抑制脂肪酶活性的检测。
上述陈年乌龙茶包括:黄金桂、岭头单丛和大叶奇兰。
上述方法区分的年份涵盖1990年-2016年。
陈年乌龙茶提取物1990年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的含量范围为4-12mg/g;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的含量范围为2-5mg/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含量范围为20-40mg/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范围为7-12mg/g。陈年乌龙茶提取物2016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的含量范围为16-41mg/g;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的含量范围为3-8mg/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含量范围为50-110mg/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范围为10-16mg/g。
更具体的为:
黄金桂陈年乌龙茶提取物1990年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的含量范围为4-12mg/g;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的含量范围为2-5mg/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含量范围为25-40mg/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范围为10-12mg/g。黄金桂陈年乌龙茶提取物2016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的含量范围为30-41mg/g;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的含量范围为6-8mg/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的含量范围为50-70mg/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范围为13-15mg/g。
岭头单丛陈年乌龙茶提取物1990年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的含量范围为6-12mg/g;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的含量范围为2-3mg/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含量范围为30-40mg/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范围为9-12mg/g。岭头单丛陈年乌龙茶提取物2016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的含量范围为16-20mg/g;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的含量范围为3.2-4.5mg/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含量范围为70-110mg/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范围为14-16mg/g。
大叶奇兰陈年乌龙茶提取物1990年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的含量范围为4-12mg/g;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的含量范围为2-4mg/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含量范围为20-30mg/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范围为7-8mg/g。大叶奇兰陈年乌龙茶提取物2016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的含量范围为15-22mg/g;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的含量范围为4.5-6mg/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含量范围为50-60mg/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范围为10-15mg/g。
上述方法,其特征在于:陈年乌龙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浸提:对原料乌龙茶用热水浸提3-5次,水温为80-90℃,浸提时间0.5-1h;趁热过滤:浸提后的茶汤用滤纸或者棉花来快速过滤;旋蒸浓缩:在40-60℃之间来旋蒸浓缩得到的浸提液;冷冻干燥:将从S3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导入合适的容器放到-80℃保存6-10h,然后放到冷冻干燥机内进行冷冻干燥;保存:将冻干粉装入自封袋,放入干燥器室温保存,待用。
上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各干茶样准确称取适量茶叶样品于三角烧瓶中,加入适量沸蒸馏水,茶水比为1:20-1:30,温度控制在80-100℃,浸提时间为0.5-1h,中间搅拌2~3次。浸提完毕后趁热过滤,滤液转入旋转烧瓶中,旋蒸浓缩,温度控制在40-60℃。
上述方法,其特征在于:HPLC法检测提取物中儿茶素类单体的含量的步骤为:流动相A:含0.5%乙酸、1%乙腈和2%甲醇的水溶液,流动相B:含0.5%乙酸、10%乙腈和20%甲醇的水溶液;洗脱步骤:在30min内,A相由72.5%到20%,B相由27.5%到80%,30min后在5min内,A相由20%恢复到72.5%,B相由80%恢复到27.5%,流速1.0mL/min,进样量为10μL;B相由80%到27.5%之后,一直持续到40min;以外标法按峰面积进行定量。
上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抑制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为:取0.3mlα-淀粉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0.3ml不同稀释倍数的待测样品,混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温浴8min,然后加入0.3ml预热至37℃的1%可溶性淀粉,37℃水浴反应10min后,加入0.3ml DNS显色剂,混匀后沸水浴反应5min,流水冲洗冷却至室温,最后用适量的水去定容到一定体积,于540nm下测吸光值。抑制率/%=(1-(A3-A4)/(A1-A2))×100。式中,A1、A2、A3和A4分别为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抑制组,背景对照组的吸光值。
上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抑制脂肪酶活性的测定:调节温水浴温度至37℃,取茶样3mL和1mL酶液于试管中,混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温浴10min,然后加入1mL橄榄油,再放入温水浴中摇晃温浴10min,再加2mL苯,继续反应2min,终止反应。将溶液转移至离心试管中,在4000r/min下离心10min,有机相和水相分层澄清。取上层有机相于空的离心管中,加1mL显色剂涡旋振荡3min,产生的脂肪酸与Gu2+生成绿色络合物,在转速为4000r/min下离心10min。取用上层含有脂肪酸铜的苯溶液,用相同方法制备不含脂肪酶的空白溶液为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在710nm波长下测其吸光度。
附图说明
图1为陈年乌龙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和体外活性探究流程图。
图2为陈年乌龙茶的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折线图。
图3为陈年乌龙茶的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折线图。
图4为陈年乌龙茶的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乌龙茶提取物的制备
制备流程图如附图1的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浸提:对原料乌龙茶用热水浸提3-5次,水温为80-90℃,浸提时间0.5-1h。
S2趁热过滤:浸提后的茶汤用滤纸或者棉花来快速过滤。
S3旋蒸浓缩:在40-60℃之间来旋蒸浓缩得到的浸提液。
S4冷冻干燥:将从S3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导入合适的容器放到-80℃保存6-10h,然后放到冷冻干燥机内进行冷冻干燥。
S5保存:将冻干粉装入自封袋,放入干燥器室温保存,待用。
实施例2:检测和实验方法:
1.茶样主要生化成分含量检测
水分测定:103℃恒重法;水浸出物测定:GB/T8305-2002;茶多酚含量:酒石酸亚铁法GB/T8313-2002;氨基酸含量:水合茚三酮比色法GB/T8314-2002;可溶性糖含量:蒽酮-硫酸比色法;
2.HPLC法检测茶汤中儿茶素类单体的含量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柱,150mm×4.6mm;检测波长280nm,检测温度28℃;流动相A:含0.5%乙酸、1%乙腈和2%甲醇的水溶液,流动相B:含0.5%乙酸、10%乙腈和20%甲醇的水溶液;洗脱步骤:在30min内,A相由72.5%到20%,B相由27.5%到80%,30min后在5min内,A相由20%恢复到72.5%,B相由80%恢复到27.5%,流速1.0mL/min,进样量为10μL,(B相由80%到27.5%之后,一直持续到40min)。以外标法按峰面积进行定量。
3.茶叶的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吸取上述浸提的茶汤,用蒸馏水分别稀释配制梯度浓度为100、200、300、400、500、600μg/mL的茶汤样品。吸取0.1mL的样品溶液,加入3mL FRAP工作液,再加入0.3mL超纯水,混匀,准确反应20min,于593nm处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FRAP值。
4.茶叶抑制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取0.3mlα-淀粉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0.3ml不同稀释倍数的待测样品,混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温浴8min,然后加入0.3ml预热至37℃的1%可溶性淀粉,37℃水浴反应10min后,加入0.3ml DNS显色剂,混匀后沸水浴反应5min,流水冲洗冷却至室温,最后用适量的水去定容到一定体积,于540nm下测吸光值。
抑制率/%=(1-(A3-A4)/(A1-A2))×100
式中,A1、A2、A3和A4分别为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抑制组,背景对照组的吸光值。
5.茶叶抑制脂肪酶活性的测定:
调节温水浴温度至37℃,取茶样3mL和1mL酶液于试管中,混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温浴10min,然后加入1mL橄榄油,再放入温水浴中摇晃温浴10min,再加2mL苯,继续反应2min,终止反应。将溶液转移至离心试管中,在4000r/min下离心10min,有机相和水相分层澄清。取上层有机相于空的离心管中,加1mL显色剂涡旋振荡3min,产生的脂肪酸与Gu2+生成绿色络合物,在转速为4000r/min下离心10min。取用上层含有脂肪酸铜的苯溶液,用相同方法制备不含脂肪酶的空白溶液为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在710nm波长下测其吸光度。
抑制率=(胰脂肪酶活力-抑制后胰脂肪酶活力)/胰脂肪酶活力×100%
实施例6:实验结果
1.表1不同年份的陈年乌龙茶的生化成分含量/%
注:*p<0.05,**p<0.01,以2016年的乌龙茶为对照。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年份的三种乌龙茶中,茶多酚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并无普遍适用的规律,氨基酸的含量在三种乌龙茶中存在普遍规律,1990年的乌龙茶的氨基酸的含量普遍低于2016年的乌龙茶。黄酮类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黄金荣和大叶奇兰中,1990年的乌龙茶的黄酮类的含量显著低于2016年的乌龙茶。而在岭头单丛中,1990年的乌龙茶的黄酮类的含量高于2016年的乌龙茶。因此根据该项结果可以看出,除了氨基酸之外,其他几项指标并不是普适的指标,不能成为鉴定陈年乌龙茶的特异性指标。
2.表2不同年份的陈年乌龙茶的儿茶素的含量/(mg/g)
注:*p<0.05,**p<0.01,以2016年的乌龙茶为对照。
此表中的简写分别代表如下含义: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atechin gallate,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年份的三种乌龙茶中,在EGC、EC、EGCG和CG的含量方面,1990年的三种乌龙茶明显比2016年的含量低,达到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不同年份的三种乌龙茶中,在酯型儿茶素含量、表型儿茶素含量、总儿茶素含量的含量方面,1990年的三种乌龙茶明显比2016年的含量低,达到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因此,对于黄金桂、岭头单丛和大叶奇兰来说,EGC、EC、EGCG和CG以及酯型儿茶素含量、表型儿茶素含量、总儿茶素含量的含量具有普遍规律,且差异巨大,上述这几项指标可以成为鉴定陈年乌龙茶年份的特异性指标,由于差异巨大,在实际测定中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敏度高的特点。按照同样的方法测定1990-2016之间不同年份的上述成分的含量,编辑成标准,测定样品中相应成分的含量,即可立即确定其年份。
上述结果也表明,不同年份的黄金桂乌龙茶中,1990的黄金桂乌龙茶的GCG含量明显比2016年的高,达到极显著性;而在EGC、EC、EGCG、ECG和CG的含量方面,1990年的黄金桂则明显比2016年的含量低,达到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不同年份的岭头单丛乌龙茶中,1990年的岭头单丛的儿茶素单体的含量均比2016年的低,达到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不同年份的大叶奇兰乌龙茶中,1990年的大叶奇兰的GC和EGC的含量均比2016年的低,具有显著性或者极显著性差异,而CG的含量比2016年的含量高,达到显著性差异。
3.表3不同年份的陈年乌龙茶的没食子酸(GA)和咖啡碱(CAFF)的含量/(mg/g)
注:*p<0.05,**p<0.01,以2016年的乌龙茶为对照。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不同年份的陈年乌龙茶中,1990年的乌龙茶的GA含量均比2016年的高,达到极显著性差异。GA含量可以成为鉴定陈年乌龙茶年份的特异性指标,由于差异巨大,在实际测定中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敏度高的特点。按照同样的方法测定1990-2016之间不同年份的上述成分的含量,编辑成标准,测定样品中相应成分的含量,即可立即确定其年份。
从上述表格也可以看出,在不同年份的陈年乌龙茶中,1990年的黄金桂乌龙茶和大叶奇兰乌龙茶的CAFF的含量均比2016年的高,达到极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岭头单丛中并不适用,因此CAFF的含量并不能成为陈年乌龙茶年份区分的特异性成分。
4.如图2所示,从年份上看,不同年份的陈年黄金桂乌龙茶的抗氧化能力差别不大。而对于岭头单丛和大叶奇兰而言,其抗氧化能力表现为陈年乌龙茶(2016)>陈年乌龙茶(1990)。而黄金桂的1990和2016差异很小,抗氧化能力差异很难进行区分。
5.表4不同年份的陈年乌龙茶抑制α-淀粉酶活性的IC50/(mg/mL)
茶类 IC<sub>50</sub>
黄金桂1990 1.629
黄金桂2016 1.174
岭头单丛1990 1.582
岭头单丛2016 1.306
大叶奇兰1990 1.419
大叶奇兰2016 1.213
从图3中可以看出,新旧乌龙茶都对α-淀粉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都有随茶样浓度增大而增强的趋势。从年份上看,2016年的乌龙茶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比1990年的乌龙茶强。从表4中可以看出,不同年份的乌龙茶的IC50值都表现出IC50(1990)>IC50(2016),这与图3的结果是一致的。
6.表5不同年份的陈年乌龙茶抑制脂肪酶活性的IC50/(mg/mL)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三种乌龙茶都对胰脂肪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都有随茶样浓度增大而增强的趋势。从年份上看,2016年的乌龙茶对脂肪酶的抑制活性比1990年的乌龙茶强。从表5中可以看出,不同年份的乌龙茶的的IC50值都表现出IC50(1990)>IC50(2016),这与图4的结果是一致的。
由于陈年乌龙茶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很多,由一种或几种化学成分的差异来鉴定不同年份乌龙茶,可能会由于人为因素故意在其中添加某种成分导致化学成分区分的方法失灵。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以生物活性测试辅助化学成分检测来实现全方位的检测和区分,由于生物活性的测试体现了提取物所有成分的协同和组合效果,人为添加某种成分会导致其活性的巨大差异,与标准产生较大偏离,从而实现年份的准确区分。
以上描述是本发明的一般性描述。根据情况或实际需要,可进行形式的变化和等值的替代,虽然本文采用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意在描述,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区分不同年份陈年乌龙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陈年乌龙茶提取物;
HPLC法检测提取物中化合物的含量;其中化合物选自儿茶素类单体、没食子酸(GA)、酯型儿茶素含量、表型儿茶素含量、总儿茶素含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含量标准相比,确定陈年乌龙茶的年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分不同年份陈年乌龙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儿茶素类单体选自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gallate,ECG)中的一种或几种。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分不同年份陈年乌龙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辅以氨基酸的含量的检测。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分不同年份陈年乌龙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辅以抑制α-淀粉酶活性或抑制脂肪酶活性的检测。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陈年乌龙茶包括:黄金桂、岭头单丛和大叶奇兰。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区分的年份涵盖1990年-2016年。
7.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区分不同年份陈年乌龙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陈年乌龙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浸提:对原料乌龙茶用热水浸提3-5次,水温为80-90℃,浸提时间0.5-1h;
趁热过滤:浸提后的茶汤用滤纸或者棉花来快速过滤;
旋蒸浓缩:在40-60℃之间来旋蒸浓缩得到的浸提液;
冷冻干燥:将从S3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导入合适的容器放到-80℃保存6-10h,然后放到冷冻干燥机内进行冷冻干燥;
保存:将冻干粉装入自封袋,放入干燥器室温保存,待用。
8.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区分不同年份陈年乌龙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HPLC法检测提取物中儿茶素类单体的含量的步骤为:
流动相A:含0.5%乙酸、1%乙腈和2%甲醇的水溶液,流动相B:含0.5%乙酸、10%乙腈和20%甲醇的水溶液;洗脱步骤:在30min内,A相由72.5%到20%,B相由27.5%到80%,30min后在5min内,A相由20%恢复到72.5%,B相由80%恢复到27.5%,流速1.0mL/min,进样量为10μL;B相由80%到27.5%之后,一直持续到40min;以外标法按峰面积进行定量。
CN201910193362.XA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乌龙茶的鉴定方法 Pending CN1097092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3362.XA CN109709236A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乌龙茶的鉴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3362.XA CN109709236A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乌龙茶的鉴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9236A true CN109709236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66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3362.XA Pending CN109709236A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乌龙茶的鉴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92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3522A (zh) * 2019-04-03 2019-06-21 五邑大学 茶多肽在制备改善、缓解或治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CN111426761A (zh) * 2020-03-19 2020-07-17 东莞市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年份铁观音茶叶的鉴别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3319A (zh) * 2004-07-30 2005-04-06 合肥工业大学 儿茶素单体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683363A (zh) * 2005-03-11 2005-10-19 中山大学 一种从茶叶中提取儿茶素的方法
US7544378B2 (en) * 2003-09-12 2009-06-09 Kao Corporation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ea extract
CN101799410A (zh) * 2010-02-25 2010-08-11 河北大学 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普洱熟茶识别方法
CN102077879A (zh) * 2010-12-16 2011-06-0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炒青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CN103344730A (zh) * 2013-07-22 2013-10-09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hplc技术的不同种类普洱生茶指纹图谱识别方法
CN104914190A (zh) * 2015-06-23 2015-09-16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茶叶种类鉴别和21种特征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
CN105585550A (zh) * 2016-01-28 2016-05-18 南京农业大学 系列甲基化儿茶素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06260248A (zh) * 2016-08-10 2017-01-0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茶提取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7601A (zh) * 2017-08-28 2018-02-23 五邑大学 一种陈皮及广陈皮的红外光谱年份快速鉴别方法
CN108414611A (zh) * 2018-06-12 2018-08-17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一种快速鉴定白茶储藏年份的方法
WO2019012174A1 (es) * 2017-07-13 2019-01-17 Fundación De Investigación Hospital 12 De Octubre pEGFR Y FGFR1 Y/O FGFR4 PARA USO EN LA PREDICCIÓN DE LA RESPUESTA DE LOS PACIENTES A UN TRATAMIENTO DEL CÁNCER DE PULMÓN Y MÉTODO Y KIT BASADOS EN DICHO USO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44378B2 (en) * 2003-09-12 2009-06-09 Kao Corporation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ea extract
CN1603319A (zh) * 2004-07-30 2005-04-06 合肥工业大学 儿茶素单体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683363A (zh) * 2005-03-11 2005-10-19 中山大学 一种从茶叶中提取儿茶素的方法
CN101799410A (zh) * 2010-02-25 2010-08-11 河北大学 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普洱熟茶识别方法
CN102077879A (zh) * 2010-12-16 2011-06-0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炒青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CN103344730A (zh) * 2013-07-22 2013-10-09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hplc技术的不同种类普洱生茶指纹图谱识别方法
CN104914190A (zh) * 2015-06-23 2015-09-16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茶叶种类鉴别和21种特征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
CN105585550A (zh) * 2016-01-28 2016-05-18 南京农业大学 系列甲基化儿茶素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06260248A (zh) * 2016-08-10 2017-01-0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茶提取液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012174A1 (es) * 2017-07-13 2019-01-17 Fundación De Investigación Hospital 12 De Octubre pEGFR Y FGFR1 Y/O FGFR4 PARA USO EN LA PREDICCIÓN DE LA RESPUESTA DE LOS PACIENTES A UN TRATAMIENTO DEL CÁNCER DE PULMÓN Y MÉTODO Y KIT BASADOS EN DICHO USO
CN107727601A (zh) * 2017-08-28 2018-02-23 五邑大学 一种陈皮及广陈皮的红外光谱年份快速鉴别方法
CN108414611A (zh) * 2018-06-12 2018-08-17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一种快速鉴定白茶储藏年份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U,CHUNYAN 等: "Determination of catechins and flavonol glycosides in Chinese tea varieties", 《FOOD CHEMISTRY》 *
YASHIN,A.Y.等: "Determination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ea by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a review", 《JOURNAL OF FOOD RESEARCH》 *
向丽敏 等: "不同茶类陈年茶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 《现代食品科技》 *
吴忠高 等: "茶花粉提取物抑制α-淀粉酶活性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孙世利 等: "英红九号六大茶类生化成分分析及体外活性评价", 《食品研究与开发》 *
杨国一 等: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不同储存年份台式乌龙茶的识别分析", 《福建茶叶》 *
林锻炼: "陈香型铁观音感官品质及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中国茶叶加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3522A (zh) * 2019-04-03 2019-06-21 五邑大学 茶多肽在制备改善、缓解或治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CN111426761A (zh) * 2020-03-19 2020-07-17 东莞市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年份铁观音茶叶的鉴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boulwafa et al. Authentic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of green tea samples using UV–vis, FTIR and HPLC techniques coupled with chemometrics analysis
Zamora-Ros et al. Measuring exposure to the polyphenol metabolome in observational epidemiologic studies: current tools and applications and their limits
Leenen et al. A single dose of tea with or without milk increases plasma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humans
Baeza et al. Polyphenol content, in vitro bioaccessibility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widely consumed beverages
Venditti et al. Hot vs. cold water steeping of different teas: do they affect antioxidant activity?
CN102954943B (zh) 一种检测普洱茶或普洱茶提取物中茶多糖的检测方法
Ottaviani et al. The stereochemical configuration of flavanols influences the level and metabolism of flavanols in humans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 in vivo
CN101961059B (zh) 一种普洱茶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Hönow et al. Oxalate content of green tea of different origin, quality, preparation and time of harvest
Xu et al. UHPLC analysis of major functional components in six types of Chinese teas: Constituent profile and origin consideration
Li et al.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an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wo Chinese teas, Camellia kucha and C. ptilophylla
CN106483215B (zh) 木瓜药材中天然抗氧化剂在线发现及综合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Pisciottano et al. A survey of Δ9-THC and relevant cannabinoids in products from the Italian market: A study by LC–MS/MS of food, beverages and feed
CN109709236A (zh) 一种乌龙茶的鉴定方法
CN101961060A (zh) 一种普洱茶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He et al. The contribution ratio of various characteristic tea compounds in antioxidant capacity by DPPH assay
CN102809545A (zh) 一种藏药烈香杜鹃及其制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Gonçalves et al. Bioactive properties of Chamaerops humilis L.: antioxidant and enzyme inhibiting activities of extracts from leaves, seeds, pulp and peel
Long et al. Discovery of color compounds: Integrated multispectral omics on exploring critical colorant compounds of black tea infusion
Ren et al. Metabolomics, sensory evaluation, and enzymatic hydrolysis reveal the effect of storage on the critical astringency-active components of crude Pu-erh tea
CN101530143B (zh) 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08529A (zh) 从茶提取茶黄素的方法
Gómez-Mejía et al. A combined analytical-chemometric approach for the in vitro determination of polyphenol bioaccessibility by simulated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Wu et al. Effect of ferment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of polyphenol compounds change of different Congou black tea
Gaur et al. Potential lipase inhibitor from underutilized part of Andrographis paniculata: targeted isolation and mechanism of inhib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