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5057A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Google Patents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5057A
CN109705057A CN201811244742.3A CN201811244742A CN109705057A CN 109705057 A CN109705057 A CN 109705057A CN 201811244742 A CN201811244742 A CN 201811244742A CN 109705057 A CN109705057 A CN 109705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bered
ring
preparation
compound
can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47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05057B (zh
Inventor
李进
吴波
梁秋香
王稚京
高德强
蒲玉婷
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ead Drug Development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ead Drug Development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ead Drug Development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ead Drug Development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05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5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05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5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Pyridin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本发明公开了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晶型、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或其前体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本发明公开的式Ⅰ所示的新化合物,表现出了良好的去乙酰化酶抑制活性,为临床治疗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异常相关的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用可能。

Description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在机体中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失活是肿瘤发生的一个标志。引起基因失活的外遗传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染色质高级结构中其他成分的修饰,这些修饰改变染色质构型,导致基因转录调节发生变化,基因转录的失调引起细胞增殖失常,从而导致肿瘤产生。
组蛋白乙酰化对于真核细胞的转录调控起核心作用。组蛋白乙酰化作用受一对功能相互拮抗的蛋白酶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调控。在正常细胞中,这一对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般情况下,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增强与基因转录活性增强有关,而乙酰化水平过低与基因表达抑制有关(Forsberg EC et al.Bioessays,2001,23(9):820-830)。研究发现,HDAC过度表达并被转录因子募集,导致特定基因的不正常抑制,从而导致肿瘤和其他疾病;而抑制HDAC的活性将引起许多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Somech R et al.Cancer Treat Rev,2004,30(5):461-472)。因此,HDAC已成为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领域最新和最热门的靶标。
在人类中,已经鉴别出18种HDAC并且可分为四类。其中11种HDAC利用锌作为辅助因子,可分为四类:类别I(HDAC 1、2、3和8)、类别IIa(HDAC 4、5、7和9)、类别IIb(HDAC 6和10)、类别IV(HDAC 11);另外7种HDAC为类别III,需要NAD+作为额外辅助因子(Bolden etal.Nat.Rev.Drug,2006,5(9):769-784)。
HDAC抑制剂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HDAC,阻断由于HDAC募集功能紊乱而导致的基因表达受抑,通过改变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来改变染色质结构,从而调控基因表达治疗癌症。它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生长停滞、分化或凋亡对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瘤疗效显著。HDAC抑制剂具有肿瘤特异性,对增殖和静止的变异细胞均有细胞毒作用,而正常细胞对它有10倍以上的耐受,不会引起正常细胞的生长停滞和凋亡。
目前已研发的HDAC抑制剂,在抗癌活性、毒副作用、亚型选择性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具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活性的新化合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晶型、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或其前体药物、或其代谢产物:
其中,
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C1~C10的烷基;或R1、R2相连形成5~8元饱和杂环;或R1、R2形成其中,C环选自5~6元环烷烃、杂环烷烃、芳环或杂芳环;
n为0~10;
A环为各自被0~5个R3取代的5~6元环烷烃、5~6元杂环烷烃、5~6元芳环、5~6元杂芳环;其中,R3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羧基、C1~C10的烷基、C1~C10的烷氧基、C1~C10的烷胺基、C1~C10的酰胺基、C1~C10的胺酰基或-(CH2)pNR4R5;其中p为0~10,R4、R5分别独立地选自C1~C10的烷基,或R4、R5相连形成5~6元杂环;
B环选自5~6元环烷烃、5~6元杂环烷烃、5~6元芳环、5~6元杂芳环或无;
L2选自C1~C10的亚烷基或p=1~10;其中C1~C10的亚烷基中碳可任意被氧、硫或氮取代。
优选地,所述R1、R2选自氢或C1~C4的烷基,或R1、R2相连形成5~6元饱和杂环;或R1、R2形成其中,C环为芳环;和/或,所述n为0~3;和/或,A环为各自被被0~2个R3取代的5~6元环烷烃、5~6元杂环烷烃、6元芳环、6元杂芳环;其中,R3选自卤素、C1~C4的烷氧基、C1~C4的胺酰基;和/或,B环选自6元芳环或无;和/或,C1~C2的亚烷基或p=1,其中C1~C2的亚烷基中碳可任意被氧取代。
进一步地,所述式Ⅰ化合物为:
上述化合物、或其晶型、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或其前体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制备HDAC抑制剂类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HDAC抑制剂类药物为由HDAC活性异常所导致的疾病的药物。
优选地,所述由HDAC活性异常所导致的疾病的药物为由HDAC6活性异常所导致的疾病的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疾病为细胞增殖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炎症、神经变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或癌症。
所述癌症为结肠癌、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脑肿瘤、肺癌、乳腺癌、宫颈癌或血癌。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的药物组合物,它是以上述化合物、或其晶型、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或其前体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优选地,所述制剂为口服给药制剂、舌下给药制剂、颊给药制剂、透皮吸收制剂或注射制剂。
本发明中提供的化合物和衍生物可以根据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或CAS(化学文摘服务社,Columbus,OH)命名系统命名。
关于本发明的使用术语的定义: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基团或者术语提供的初始定义适用于整篇说明书的该基团或者术语;对于本文没有具体定义的术语,应该根据公开内容和上下文,给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给予它们的含义。
“取代”是指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它不同的原子或分子所替换。
卤素为氟、氯、溴或碘。
碳氢基团中碳原子含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通过前缀表示,例如,前缀(Ca~Cb)烷基表明任何含“a”至“b”个碳原子的烷基。因此,例如,C1~C10烷基是指包含1~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C1~C10亚烷基是指包含1~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例如-CH3为甲基,-CH2-为亚甲基。
C1~C10的烷氧基为C1~C10烷基与氧原子连接形成取代基,例如甲氧基为-OCH3
C1~C10的烷胺基为C1~C10烷基与氨中N原子连接形成取代基,例如甲胺基为-NHCH3
C1~C10的酰胺基为C1~C10烷基与酰胺中的C原子连接形成取代基,例如甲酰胺基为-NHC(O)CH3
C1~C10的胺酰基为C1~C10烷基与酰胺中的N原子连接形成取代基,例如甲胺酰基为-C(O)NHCH3
5~6元芳环是指5~6个的C原子构成芳香性单一环。
5~6元杂芳环是指5~6个的C、O、S、N等原子构成具有芳香性的单一环。
5~8元饱和杂环是携带至少一个选自O、S、N的5至8个原子的单环或多环烃基,并且任何位置上都不存在有双键。
“A环为各自被0~5个R3取代的5~6元环烷烃、5~6元杂环烷烃、5~6元芳环、5~6元杂芳环”中的“被0~5个R3取代”是指0~5个相同或不同的R3独立地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羧基、C1~C10的烷基、C1~C10的烷氧基、C1~C10的烷胺基、C1~C10的酰胺基、C1~C10的胺酰基或-(CH2)pNR4R5
“R1、R2相连形成5~8元饱和杂环”是指式Ⅰ中R1、R2与它们各自邻位的N原子和间位的S原子相连形成5~8元饱和杂环,即当R1、R2均为亚甲基且相连时形成5元饱和杂环。
“R1、R2形成其中,C环选自5~6元环烷烃、杂环烷烃、芳环或杂芳环”是指R1、R2位置的两个原子既与它们各自邻位的N原子和间位的S原子相连形成5元饱和杂环,R1、R2位置的两个原子又形成5~6元环烷烃、杂环烷烃、芳环或杂芳环;例如即为R1、R2形成苯环。
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某载体、运载物、稀释剂、辅料,和/或所形成的盐通常在化学上或物理上与构成某药物剂型的其它成分相兼容,并在生理上与受体相兼容。
术语“盐”和“可药用的盐”是指上述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与无机和/或有机酸和碱形成的酸式和/或碱式盐,也包括两性离子盐(内盐),还包括季铵盐,例如烷基铵盐。这些盐可以是在化合物的最后分离和纯化中直接得到。也可以是通过将上述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与一定数量的酸或碱适当(例如等当量)进行混合而得到。这些盐可能在溶液中形成沉淀而以过滤方法收集,或在溶剂蒸发后回收而得到,或在水介质中反应后冷冻干燥制得。本发明中所述盐可以是化合物的盐酸盐、硫酸盐、枸橼酸盐、苯磺酸盐、氢溴酸盐、氢氟酸盐、磷酸盐、乙酸盐、丙酸盐、丁二酸盐、草酸盐、苹果酸盐、琥珀酸盐、富马酸盐、马来酸盐、酒石酸盐或三氟乙酸盐。
另外,本发明所述室温是指温度为25±2℃。
本发明所述“过夜”是指时间为12±1小时。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了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所述同位素标记化合物是指与本文中所列化合物相同,但是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原子被另一个原子取代,该原子的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于自然界中常见的原子质量或质量数。可以引入式(I)化合物中的同位素包括氢、碳、氮、氧、硫,即2H,3H、13C、14C、15N、17O、18O、35S。含有上述同位素和/或其它原子同位素的式(I)的化合物及其立体异构体,以及该化合物、立体异构体的可药用的盐均应包含在本发明范围之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可以彼此联合使用。也可选择将本发明的化合物与任何其它的活性试剂结合使用,用于制备调控细胞功能或治疗疾病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如果使用的是一组化合物,则可将这些化合物同时、分别或有序地对受试对象进行给药。
本发明化合物或药物组合物的施用方式没有特别限制,代表性的施用方式包括(但并不限于):口服、肠胃外(静脉内、肌肉内或皮下)、和局部给药。
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具有诱导分化、免疫调节、阻碍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的活性以及很好的HDAC6亚型选择性,旨在对各种癌症具有更好的疗效,同时克服目前的HDAC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如贫血、缺血性中风、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和呕吐等。
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具有HDAC抑制活性,可以用于治疗与HDAC活性异常相关的疾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式Ⅰ所示的新化合物,表现出了良好的去乙酰化酶抑制活性,为临床治疗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异常相关的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用可能。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合成目标产品1~8
合成目标产品1~8的路线如下:
1、中间体1的合成
(1)中间体1a的合成:
将4-碘苯胺(21.9g,100mmol)溶于乙腈(400mL)中,加入丙烯酸乙酯(50.1g,500mmol)、醋酸钯(1.12g,5.00mmol)和三乙胺(50.6g,500mmol)后,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反应2天。减压蒸除溶剂后,经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至1:1)纯化得中间体1a(11.0g,57.5mmol,产率58%)。
(2)中间体1b的合成:
以3-碘苯胺为原料,其它条件与中间体1a的合成方法相同,得到的中间体1b及其产率,产率为80%;其它未提及的原料、溶剂及其反应条件等与制备1a中的相同。
2、中间体2的合成
(1)中间体2a的合成:
将氯磺酸异氰酸酯(11.8g,83.2mmol)溶于干燥的二氯甲烷(130mL)中,冷却至0℃后,氮气保护下滴加2-溴乙醇(6.25g,50.0mmol)的二氯甲烷(130mL)溶液。继续搅拌反应30分钟后,缓慢加入苯胺(5.12g,55.0mmol)和三乙胺(10.1g,100mmol,13.9mL)的二氯甲烷(130mL)溶液,缓慢升至室温,继续搅拌反应1小时。用0.2N盐酸(10.0mL)淬灭反应后用37wt%的浓盐酸调节pH至2.0。分出有机层,依次用0.05N盐酸(10mL)和水洗,再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后得中间体2a粗品(10.0g,41.3mmol,产率83%)。
(2)中间体2b~2d的合成:
以表1中的原料,其它条件与中间体2a的合成方法相同,得到的中间体2b~2d及其对应的结构和产率如表1所示。其中,原料1的摩尔量对应制备2a过程中所用的苯胺,原料2的摩尔量对应制备2a所用氯磺酸异氰酸酯,原料3的摩尔量对应制备2a所用2-溴乙醇,其它未提及的原料、溶剂及其反应条件等与制备2a中的相同。
表1合成中间体2b~2d所用原料及最终产率
3、中间体3的合成
(1)中间体3a的合成:
室温下,将中间体1a(19.7g,81.3mmol)、中间体2a(9.72g,50.8mmol)和三乙胺(15.4g,152mmol)溶于乙腈(150mL)中,回流搅拌反应16小时。减压蒸除溶剂后,经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至1:1)纯化得中间体3a(10.0g,29.0mmol,产率57%)。
(2)中间体3b~3e的合成:
以表2中的原料,其它条件与中间体3a的合成方法相同,得到的中间体3b~3d及其对应的结构和产率如表1所示。其中,原料1的摩尔量对应制备3a过程中所用的2a,原料2的摩尔量对应制备3a所用1a,其它未提及的原料、溶剂及其反应条件、洗脱条件等与制备3a中的相同。
表2合成中间体3b~3d所用原料及最终产率
4、中间体4的合成
(1)中间体4a的合成:
将中间体3a(4.21g,12.2mmol)溶于乙腈(60.0mL)中,加入1,2-二溴乙烷(2.97g,15.8mmol)和碳酸钾(5.04g,36.5mmol)后回流搅拌反应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固体加入二氯甲烷溶解后用水洗,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得中间体4a粗品(3.50g,9.40mmol,产率77%)。
(2)中间体4b~4d的合成:
以表3中的原料,其它条件与中间体4a的合成方法相同,得到的中间体4b~4d及其对应的结构和产率如表1所示。其中,原料1的摩尔量对应制备4a过程中所用的中间体3a,原料2的摩尔量对应制备4a所用1,2-二溴乙烷,其它未提及的原料、溶剂及其反应条件等与制备4a中的相同。
表3合成中间体4b~4d所用原料及最终产率
5、目标化合物1~5的合成
(1)目标化合物1的合成:
将中间体4a(5.25g,14.1mmol)溶于二氯甲烷(230mL)和甲醇(230mL)中,加入羟胺水溶液(14.0g,423mmol)和氢氧化钠(1.69g,42.3mmol)后,室温搅拌反应6小时。用1N盐酸调节pH至7.0后用二氯甲烷萃取。减压蒸除溶剂后,固体用95%乙醇重结晶得目标化合物1(3.07g,8.17mmol,产率58%)。
MS(ESI)m/z 360(M+1)+
1H NMR(400MHz,DMSO-d6)δ10.76(s,1H),9.13(s,1H),7.67(d,J=8.4Hz,2H),7.53–7.42(m,3H),7.36(dd,J=8.4,7.2Hz,4H),7.26(t,J=7.2Hz,1H),6.45(d,J=15.6Hz,1H),4.08(s,4H).
(2)目标化合物2~5的合成:
分别以中间体4b~4d(其用量于制备目标化合物所用的4a)为原料,其它条件与目标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相同,得到的目标化合物2~5及其对应的结构和产率如表4所示。其中,其它未提及的原料、溶剂及其反应条件等与制备目标化合物1中的相同。
表4合成目标化合物2~5所用原料及最终产率
(3)目标化合物6的合成:
以中间体3a(其用量于制备目标化合物所用的4a)为原料,其它条件与目标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相同,得到的目标化合物6及其对应的结构和产率42%。其中,其它未提及的原料、溶剂及其反应条件等与制备目标化合物1中的相同。
MS(ESI)m/z 334(M+1)+
1H NMR(400MHz,DMSO-d6)δ7.45(d,J=8.4Hz,2H),7.33(d,J=16.0Hz,1H),7.23(t,J=7.6Hz,2H),7.09(dd,J=16.8,8.0Hz,4H),6.98(t,J=7.6Hz,1H),6.32(d,J=15.6Hz,1H).
6、中间体5的合成:
将中间体3a(692mg,2.00mmol)溶于乙腈(30.0mL)中,加入1,3-二碘丙烷(592mg,2.10mmol)、碳酸钾(1.11g,8.00mmol)后回流搅拌反应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固体用乙腈洗后合并滤液,减压蒸除溶剂后得中间体5粗品(835mg)。
7、目标化合物7的合成:
以中间体5(其用量于制备目标化合物所用的4a)为原料,其它条件与目标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相同,得到的目标化合物7及其对应的结构和产率51%。其中,其它未提及的原料、溶剂及其反应条件等与制备目标化合物1中的相同。
MS(ESI)m/z 374(M+1)+
1H NMR(400MHz,DMSO-d6)δ10.12(brs,2H),7.63(d,J=8.4Hz,2H),7.58–7.49(m,4H),7.45(dd,J=15.6,6.8Hz,3H),7.34(t,J=3.6Hz,1H),6.47(d,J=15.6Hz,1H),4.00–3.83(m,4H),2.00-1.95(m,2H).
8、目标化合物8的合成:
将目标化合物1(180mg,501μmol)溶于甲醇(10.0mL)中,氮气保护下加入钯碳(99.8mg,821μmol,10%),然后在氢气下,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18小时。过滤,减压蒸除溶剂后,经制备HPLC(洗脱剂:水:乙腈=4:1至1:1)纯化得目标化合物8(66.0mg,产率35%)。
MS(ESI)m/z 362(M+1)+
1H NMR(400MHz,DMSO-d6)δ10.39(s,1H),8.73(s,1H),7.51–7.43(m,2H),7.37–7.19(m,7H),4.09–3.98(m,4H),2.83(t,J=7.6Hz,2H),2.28(t,J=7.6Hz,2H).
实施例2合成目标产品9~15
合成目标产品9~15的路线如下:
1、中间体6的合成:
将叔丁醇(3.46g,46.6mmol)溶于二氯甲烷(110mL)中,滴加氯磺酸异氰酸酯(6.00g,42.4mmol),再加入中间体1a(8.11g,42.4mmol)和三乙胺(12.9g,127mmol,17.6mL)的二氯甲烷(110mL)溶液。升温至20℃搅拌反应1小时后减压蒸除溶剂,加入二氯甲烷后用1N盐酸洗,再减压蒸除溶剂后经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至1:1)纯化得中间体6(11.2g,30.2mmol,产率71%)。
2、中间体7的合成:
将中间体6(8.50g,23.0mmol)和1,2-二溴乙烷(5.17g,27.5mmol)溶于DMF(150mL)中,加入碳酸铯(7.48g,23.0mmol)后在80℃下搅拌反应过夜。乙酸乙酯萃取,减压蒸除溶剂后得中间体7粗品(4.80g,12.1mmol,产率53%)。
3、中间体8的合成:
将中间体7(4.80g,12.1mmol)溶于乙酸乙酯中,加入浓盐酸(10.0mL)后室温搅拌反应4小时。乙酸乙酯萃取,减压蒸除溶剂后得中间体8粗品(3.50g)。
4、中间体9的合成
(1)中间体9a的合成:
将中间体8(380mg,1.28mmol)、1-溴-4-甲氧基苯(718mg,3.84mmol)、N,N'-二甲基乙二胺(451mg,5.12mmol)、碘化亚铜(731mg,3.84mmol)和碳酸钾(885mg,6.40mmol)加入到二氧六环(20.0mL)中,在105℃下搅拌反应3小时。减压蒸除溶剂后,经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至1:1)纯化得中间体9a(230mg,571μmol,产率45%)。
(2)中间体9b~9g的合成:
以表5中的原料,其它条件与中间体9a的合成方法相同,得到的中间体9b~9g及其对应的结构和产率如表5所示。其中,原料1的摩尔量对应制备9a过程中所用的中间体8,原料2的摩尔量对应制备9a所用1-溴-4-甲氧基苯,其它未提及的原料、溶剂及其反应条件等与制备9a中的相同。
表5合成中间体2b~2d所用原料及最终产率
5、目标化合物9~15的合成:
分别以中间体9a~9g(其用量于制备目标化合物中所用的4a)为原料,其它条件与目标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相同,得到的目标化合物9~15及其对应的结构和产率如表6所示。其中,其它未提及的原料、溶剂及其反应条件等与制备目标化合物1中的相同。
表6合成目标化合物9~15所用原料及最终产率
实施例3合成目标产品16
合成目标产品16的路线如下:
1、中间体10的合成:
将氯磺酸异氰酸酯(11.8g,83.2mmol)溶于干燥的二氯甲烷(92.0mL)中,冷却至0℃后,氮气保护下滴加2-溴乙醇(4.82g,59.9mmol)的二氯甲烷(30.0mL)溶液。继续搅拌反应30分钟后,缓慢加入中间体1a(11.5g,59.9mmol)和三乙胺(12.1g,120mmol,16.6mL)的二氯甲烷(60.0mL)溶液,缓慢升至室温后继续搅拌反应15小时。用0.2N盐酸(50.0mL)淬灭反应后用37wt%的浓盐酸调节pH至2.0。分出有机层,依次用0.05N盐酸(200mL)和水洗,再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后得中间体2a粗品(20.3g,59.6mmol,产率99%)。
2、中间体11a的合成
中间体11a的合成:
将中间体10a(560mg,1.65mmol)和N-正丁基苯胺(220mg,1.47mmol)溶于乙腈(20.0mL)中,加入三乙胺(445mg,4.41mmol)后在氮气保护下于70℃搅拌反应过夜。减压蒸除溶剂后,经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至1:1)纯化得中间体11a(65.0mg,161μmol,产率11%)。
3、目标化合物16的合成:
以中间体11a(其用量于制备目标化合物所用的4a)为原料,其它条件与目标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相同,得到的目标化合物16及其对应的结构和产率36%。其中,其它未提及的原料、溶剂及其反应条件等与制备目标化合物1中的相同。
MS(ESI)m/z 390(M+1)+
1H NMR(400MHz,CD3OD)δ7.55-7.49(m,3H),7.42–7.21(m,3H),7.20-7.15(m,4H),6.39(d,J=16.0Hz,1H),3.66(t,J=6.8Hz,2H),1.35-1.23(m,4H),0.82(t,J=7.2Hz,3H).
实施例4合成目标产品17
合成目标产品17的路线如下:
1、中间体13a的合成:
将2-氯乙胺(5.00g,62.9mmol)溶于乙腈(50.0mL)中,加入磺酰氯(17.0g,126mmol)后在75℃下搅拌反应16小时。减压蒸除溶剂后,加入水后用二氯甲烷萃取,减压蒸除溶剂后残留物中加入三乙胺的(13.0g,128mmol,17.8mL)的甲基叔丁基醚(40.0mL)溶液,冷却至-70℃后滴加苯胺(2.39g,25.6mmol),继续搅拌4小时。反应完成后用水洗,减压蒸除溶剂后得中间体13a粗品(3.00g,12.8mmol,产率30%)。
2、中间体14a的合成:
将中间体13a(3.00g,12.8mmol)溶于DMSO(10.0mL)中,加入碳酸钾(5.33g,38.3mmol)后室温搅拌反应15小时。反应完成后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减压蒸除溶剂后,经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至1:1)纯化得中间体14a(1.40g,7.06mmol,产率55%)。
3、中间体15a的合成:
将中间体14a(650mg,3.28mmol)溶于乙腈(10.0mL)中,在0℃下加入N-甲基吗啉(995mg,9.84mmol)和丙炔酸甲酯(282mg,3.28mmol),维持0℃继续搅拌反应2小时。减压蒸除溶剂后,经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至1:1)纯化得中间体15a(300mg,1.06mmol,产率32%)。
4、目标化合物17的合成:
以中间体15a(其用量于制备目标化合物所用的4a)为原料,其它条件与目标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相同,得到的目标化合物17及其对应的结构和产率42%。其中,其它未提及的原料、溶剂及其反应条件等与制备目标化合物1中的相同。
MS(ESI)m/z 284(M+1)+
1H NMR(400MHz,DMSO-d6)δ10.50(s,1H),8.92(s,1H),7.54–7.43(m,2H),7.39(d,J=8.0Hz,3H),7.28(t,J=7.2Hz,1H),5.33(d,J=14.4Hz,1H),4.02(t,J=6.4Hz,2H),3.86(d,J=6.4Hz,2H).
实施例5合成目标产品18
合成目标产品18的路线如下:
1、中间体16的合成:
将苯-1,2-二胺(20.0g,185mmol)溶于甲醇(300mL)中,加入碳酸钾(25.5g,185mmol)后冷却至0℃,再滴加苄溴(15.8g,92.5mmol)的甲醇(50.0mL)溶液。室温搅拌反应3小时。减压蒸除溶剂后加入水(300mL),乙酸乙酯(300mL)萃取2次,合并有机层后依次用水(3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300mL)洗。减压蒸除溶剂后,经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至1:1)纯化得中间体16(10.5g,53.0mmol,产率29%)。
2、中间体17的合成:
将中间体16(5.00g,25.2mmol)和磺酰胺(2.42g,25.2mmol)溶于吡啶(42.5mL)中,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20℃搅拌反应5小时。加入水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依次用水、1N盐酸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减压蒸除溶剂后,经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至1:1)纯化得中间体17(1.10g,4.23mmol,产率17%)。
3、中间体18的合成:
将中间体17(400mg,1.54mmol)溶于二氯甲烷(10.0mL)中,在0℃下加入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17.3mg,154μmol)和丙炔酸甲酯(142mg,1.69mmol)。室温搅拌反应3小时后加入二氯甲烷,依次用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洗,再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后,经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至1:1)纯化得中间体18(300mg,871μmol,产率57%)。
4、中间体19的合成:
将中间体18(150mg,436μmol)溶于四氢呋喃(3.00mL)和水(2.00mL)中,加入LiOH.H2O(36.6mg,871μmol)后,室温搅拌反应4小时。用1N盐酸调节pH至3~4,乙酸乙酯萃取,依次用水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洗,再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后得中间体19粗品(140mg,)。
5、中间体20的合成:
将中间体19(140mg,424μmol)、O-(四氢呋喃-2-基)羟胺(59.5mg,509μmol)和DIPEA(109mg,848μmol)溶于二氯甲烷(3.00mL)中,在0℃下加入HATU(193mg,509μmol)后,室温搅拌反应过夜。加入二氯甲烷,依次用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洗,再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后,经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至1:1)纯化得中间体20(100mg,241μmol,产率57%)。
6、目标化合物18的合成:
将中间体20(100mg,233μmol)溶于四氢呋喃(2.00mL)和浓盐酸(2.00mL)中,室温下搅拌反应4小时。减压蒸除溶剂后,经制备型HPLC(洗脱剂:水:乙腈=4:1至1:1)纯化得目标化合物18化合物(16.3mg,45.3μmol,产率19%)。
MS(ESI)m/z 346(M+1)+
1H NMR(400MHz,DMSO-d6)δ9.43(brs,2H),7.61(d,J=14.4Hz,1H),7.48-7.45(m,2H),7.42-7.39(m,3H),7.34-7.30(m,1H),7.13–6.97(m,2H),6.92(d,J=14.4Hz,1H),6.18(d,J=14.4Hz,1H),5.09(s,2H).
实施例6合成目标产品19
合成目标产品19的路线如下:
1、中间体21的合成:
将4-硝基苯酚(2.00g,14.4mmol)溶于乙腈(50.0mL)中,加入碳酸钾(2.58g,18.7mmol)后,室温搅拌反应20分钟。滴加2-溴乙酸甲酯(2.42g,15.8mmol)后,升温至80℃搅拌反应4小时。加入水(50.0ml)淬灭反应,乙酸乙酯(50mL)萃取2次,合并有机层后用水洗,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得中间体21粗品(2.80g,13.3mmol,产率92%)。
2、中间体22的合成:
将中间体21(2.50g,11.8mmol)和三乙胺(1.20g,11.8mmol)溶于甲醇(40.0mL)中,氮气保护下加入10%钯碳(250mg,11.8mmol),然后在氢气下室温搅拌反应4小时。过滤后减压蒸除溶剂得中间体22粗品(2.00g,11.0mmol,产率93%)。
3、中间体23的合成:
以中间体2a和中间体22为原料,其它条件与中间体3a的合成方法相同,得到的中间体23及其对应的结构和产率62%。其中,原料中间体22的摩尔量对应制备3a过程中所用的1a,原料2的摩尔量对应制备2a所用2a,其它未提及的原料、溶剂及其反应条件、洗脱条件等与制备3a中的相同。
4、中间体24的合成:
以中间体23为原料,其它条件与中间体4a的合成方法相同,得到的中间体24及其对应的结构和产率83%。其中,原料中间体23的摩尔量对应制备4a过程中所用的中间体3a,其它未提及的原料、溶剂及其反应条件等与制备4a中的相同。
5、目标化合物19的合成:
以中间体24(其用量于制备目标化合物所用的4a)为原料,其它条件与目标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相同,得到的目标化合物19及其对应的结构和产率45%。其中,其它未提及的原料、溶剂及其反应条件等与制备目标化合物1中的相同。
MS(ESI)m/z 364(M+1)+
1H NMR(400MHz,DMSO-d6)δ10.86(s,1H),8.99(s,1H),7.51–7.41(m,2H),7.41–7.28(m,4H),7.21(t,J=7.2Hz,1H),7.07(d,J=8.8Hz,2H),4.50(s,2H),4.08–3.93(m,4H).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以下试验例:
试验例1HDAC1和HDAC6酶学检测方法
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方法对本发明化合物的HDAC抑制活性进行检测。
使用酶缓冲液(50mM Tris-HCl pH 8.0,137mM NaCl,2.7mM KCl,1mM MgCl2,0.01%Tween20)配制不同浓度的化合物溶液。使用检测缓冲液(Cisbio Bioassays#62SDBRDD)配制Streptavidin XL-665(Cisbio Bioassays#610SAXLA)和anti-H3K9me0-Eu(K)(Cisbio Bioassays#61KB0KAE)的检测混合物。
取4μL化合物溶液至反应板中,加入2μL HDAC溶液(终体系HDAC1:30ng/板;HDAC6:70ng/板),室温孵育10分钟。加入4μLHistone H3(1-21)lysine 9acetylatedbiotinylated peptide(AnaSpec#AS-64361),贴膜后在37℃下孵育60分钟。加入10μL检测混合物,室温孵育1小时,使用多功能酶标仪(Envision 2104)读取荧光信号。从所得数据确定化合物的抑制作用并将其与化合物浓度作图,得到浓度响应曲线,按照四参数模型拟合IC50值。
按照上述方法对实施例制备的化合物进行HDAC1、HDAC6的酶活性检测,试验结果见表7,其中测定各化合物的IC50按照说明分类,表7中:
“+”表示IC50大于500nM;
“++”表示IC50大于100nM小于500nM;
“+++”表示IC50小于100nM
表7化合物对HDAC1和HDAC6的抑制活性
目标化合物 活性(HDAC1) 活性(HDAC6) 目标化合物 活性(HDAC1) 活性(HDAC6)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ND:数据正在检测分析中。
试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去乙酰化酶抑制活性,可以有效用于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异常疾病的治疗。
试验例2细胞生长抑制测定
将对数生长期的HCT-116细胞接种于12孔培养板中。待细胞贴壁过夜后,分别加入化合物处理细胞24小时。收取细胞,在冰浴下SDS裂解液裂解。取上述细胞裂解液进行SDS-PAGE电泳,用湿转系统将蛋白转移至PVDF膜上。加入TBST溶液(100mM Tris-HCl pH=7.2-7.4,0.9%NaCl,0.2%Tween-20)配制的5%脱脂牛奶封闭液后,摇床室温封闭60分钟。将膜置于抗体稀释液(5%脱脂牛奶)稀释的一抗中,于4℃下过夜。用TBST溶液室温洗涤三次,每次10分钟。加入近红外标记标记的二抗,室温下于摇床上平缓摇动1小时。再用TBST溶液洗涤三次后,于Odyssey CLx近红外双色荧光成像系统获取荧光信号值。从所得数据确定化合物的抑制作用并将其与化合物浓度作图,得到浓度响应曲线,按照四参数模型拟合EC50值。
按照上述方法对实施例制备的化合物进行细胞生长抑制检测,试验结果见表2,其中测定各化合物的EC50按照说明分类,表2中:
“+”表示EC50大于50μM;
“++”表示EC50大于10μM小于50μM;;
“+++”表示EC50小10μM;
表8化合物对HCT-116细胞的抑制活性
目标化合物 活性 目标化合物 活性 目标化合物 活性 目标化合物 活性
1 +++ 2 +++ 3 +++ 4 +++
5 +++ 6 +++ 7 +++ 8 ND
9 +++ 10 +++ 11 ND 12 ND
13 ND 14 ND 15 ND 16 +++
17 ++ 18 ++ 19 ++
ND:数据正在检测分析中。
试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对HCT-116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可以作为治疗结肠癌的药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式I所示的新化合物,表现出了良好的去乙酰化酶抑制活性,为临床治疗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异常相关的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用可能。

Claims (10)

1.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晶型、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或其前体药物、或其代谢产物:
其中,
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C1~C10的烷基;或R1、R2相连形成5~8元饱和杂环;或R1、R2形成其中,C环选自5~6元环烷烃、杂环烷烃、芳环或杂芳环;
n为0~10;
A环为各自被0~5个R3取代的5~6元环烷烃、5~6元杂环烷烃、5~6元芳环、5~6元杂芳环;其中,R3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羧基、C1~C10的烷基、C1~C10的烷氧基、C1~C10的烷胺基、C1~C10的酰胺基、C1~C10的胺酰基或-(CH2)pNR4R5;其中p为0~10,R4、R5分别独立地选自C1~C10的烷基,或R4、R5相连形成5~6元杂环;
B环选自5~6元环烷烃、5~6元杂环烷烃、5~6元芳环、5~6元杂芳环或无;
L2选自C1~C10的亚烷基或p=1~10;其中C1~C10的亚烷基中碳可任意被氧、硫或氮取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选自氢或C1~C4的烷基,或R1、R2相连形成5~6元饱和杂环;或R1、R2形成其中,C环为芳环;和/或,所述n为0~3;和/或,A环为各自被被0~2个R3取代的5~6元环烷烃、5~6元杂环烷烃、6元芳环、6元杂芳环;其中,R3选自卤素、C1~C4的烷氧基、C1~C4的胺酰基;和/或,B环选自6元芳环或无;和/或,C1~C2的亚烷基或p=1,其中C1~C2的亚烷基中碳可任意被氧取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化合物为: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晶型、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或其前体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制备HDAC抑制剂类药物中的用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HDAC抑制剂类药物为由HDAC活性异常所导致的疾病的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由HDAC活性异常所导致的疾病的药物为由HDAC6活性异常所导致的疾病的药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为细胞增殖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炎症、神经变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或癌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癌症为结肠癌、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脑肿瘤、肺癌、乳腺癌、宫颈癌或血癌。
9.一种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以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晶型、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或其前体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口服给药制剂、舌下给药制剂、颊给药制剂、透皮吸收制剂或注射制剂。
CN201811244742.3A 2017-10-25 2018-10-24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Active CN1097050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88949 2017-10-25
CN201711008894 2017-10-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5057A true CN109705057A (zh) 2019-05-03
CN109705057B CN109705057B (zh) 2023-05-30

Family

ID=66254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4742.3A Active CN109705057B (zh) 2017-10-25 2018-10-24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505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3593A (en) * 1993-11-04 1998-07-21 Abbott Laboratories Inhibitors of squalene synthetase and protein farnesyltransferase
GB0315878D0 (en) * 2003-07-07 2003-08-13 Pantherix Ltd Aryl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and their therapeutic use
CN1481376A (zh) * 2000-12-23 2004-03-10 ���ĵ�˹ҩ��¹����޹�˾ 作为Xa因子抑制剂的羟苯甲酰胺衍生物
CN1852737A (zh) * 2003-09-18 2006-10-25 诺瓦提斯公司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与死亡受体配体的组合
CN1870985A (zh) * 2003-08-26 2006-11-29 阿托恩药品公司 用hdac抑制剂治疗癌症的方法
CN1980647A (zh) * 2004-04-30 2007-06-13 托波塔吉特德国股份公司 包含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的制剂
CN101232880A (zh) * 2005-08-03 2008-07-30 诺瓦提斯公司 Hdac抑制剂在治疗骨髓瘤中的用途
WO2010009285A1 (en) * 2008-07-18 2010-01-21 Novartis Ag Use of hdac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or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CN102099021A (zh) * 2008-07-18 2011-06-15 诺瓦提斯公司 Hdac抑制剂用于治疗霍奇金病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3593A (en) * 1993-11-04 1998-07-21 Abbott Laboratories Inhibitors of squalene synthetase and protein farnesyltransferase
CN1481376A (zh) * 2000-12-23 2004-03-10 ���ĵ�˹ҩ��¹����޹�˾ 作为Xa因子抑制剂的羟苯甲酰胺衍生物
GB0315878D0 (en) * 2003-07-07 2003-08-13 Pantherix Ltd Aryl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and their therapeutic use
CN1870985A (zh) * 2003-08-26 2006-11-29 阿托恩药品公司 用hdac抑制剂治疗癌症的方法
CN1852737A (zh) * 2003-09-18 2006-10-25 诺瓦提斯公司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与死亡受体配体的组合
CN1980647A (zh) * 2004-04-30 2007-06-13 托波塔吉特德国股份公司 包含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的制剂
CN101232880A (zh) * 2005-08-03 2008-07-30 诺瓦提斯公司 Hdac抑制剂在治疗骨髓瘤中的用途
WO2010009285A1 (en) * 2008-07-18 2010-01-21 Novartis Ag Use of hdac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or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CN102099021A (zh) * 2008-07-18 2011-06-15 诺瓦提斯公司 Hdac抑制剂用于治疗霍奇金病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OK-MO KIM等: "Potential anti-cancer effect of N-hydroxy-7-(2-naphthylthio) heptanomide (HNHA), a novel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thyroid cancer", 《BMC CANCER》 *
刘好等: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体外实验", 《癌变·畸变·突变》 *
陈伟: "基于HDAC的双靶点抑制剂合理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药卫生科技辑》 *
陈伟等: "基于HDAC的双靶点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5057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5071B (zh) Hdac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19128918A1 (zh) 芳香乙烯或芳香乙基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中间体、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11138301A (zh) 联苯类化合物、其中间体、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13286794A (zh) Kras突变蛋白抑制剂
CN116113632A (zh) 杂环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医药上的用途
WO2020011246A1 (zh) 含苯环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016021B (zh) 一种免疫调节剂
KR101335746B1 (ko) 이치환된 프탈라진 헷지호그 경로 길항제
OA12735A (en) Salts forms of E-2-methoxy-N-(3-(4-(3-methyl-pyridin-3-yloxy)-phenylamino)-quinazolin-6-YL)-allyl)-acetamide, its preparation ant its use against cancer.
CN112574189B (zh) 一种ep300/cbp抑制剂
JP6634519B2 (ja) 置換トリアゾロピペラジン類parp抑制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用途
WO2020108661A1 (zh) 作为cdk-hdac双通路抑制剂的杂环化合物
CN116438174A (zh) 化合物及其作为mif抑制剂的用途
WO2019144765A1 (zh) 芳香杂环取代烯烃化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WO2020228478A1 (zh) 一种抗肿瘤的重氮双环类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剂
CN111875583B (zh) 三氮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TW202035406A (zh) 作為cdk-hdac雙通路抑制劑的雜環化合物
CN109705057B (zh)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0054622A (zh) 噁二唑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WO2022122044A1 (zh) 作为gls1抑制剂的杂环化合物
CN109705015B (zh)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4763360A (zh) 手性大环化合物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及其用途
CN107056771A (zh) Bromodomain蛋白二价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7173960A1 (zh) 一类抑制丙肝病毒的大环状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和用途
CN107793360B (zh) 吲哚胺2,3-双加氧酶抑制剂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10000 R&D Building 1001, No. 88 South Keyuan Road, Fengjiawan Industrial Park, Chengdu High-tech Zone,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ITGEN Inc.

Address before: 610000 R&D Building 1001, No. 88 South Keyuan Road, Fengjiawan Industrial Park, Chengdu High-tech Zone,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ITGEN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