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3420A - 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3420A
CN109703420A CN201811481289.8A CN201811481289A CN109703420A CN 109703420 A CN109703420 A CN 109703420A CN 201811481289 A CN201811481289 A CN 201811481289A CN 109703420 A CN109703420 A CN 109703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reversed
shoulder
limi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12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03420B (zh
Inventor
徐震宇
王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feng Adient Sea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feng Adient Sea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feng Adient Sea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812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3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3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3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03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3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包括:安装在座椅靠背骨架上的双轴输出马达;安装在座椅靠背骨架上且位于双轴输出马达左右两侧的左、右减速箱,双轴输出马达的左、右输出轴与左、右减速箱的输入端动力连接;左、右旋转轴的下端分别与左、右减速箱的输出端动力连接,左、右旋转轴的上端轴设在左、右安装支架上,左、右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骨架上;安装在左、右旋转轴上的左、右侧翼;双轴输出马达通过左、右减速箱、左、右旋转轴带动左、右侧翼同步转动。本发明采用双轴输出马达同时带动两侧侧翼翻转且侧翼与靠背分开,同时翻转后可以给后排乘客提供有效支撑,防止转弯时侧倾。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轻量化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侧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车辆座椅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相关技术中,座椅靠背、靠背上的腰托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调节,但座椅左侧翼和右侧翼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侧翼宽度固定不可调节,使座椅的舒适性大大降低,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座椅对用户的约束少,用户易脱离座椅产生危险,存在改进空间。
再者,由于乘员体型的多样化和对于座椅包覆感的差异化需求,采用常规设计的座椅骨架,其侧翼支撑结构为固定轮廓,无法通过自主调节以适应各类乘员。而现有的侧翼产品,其调节行程不足,无法满足乘员对舒适性的要求。
另外,在汽车内饰产品设计中,座椅靠背和座椅骨架的侧翼支撑通常是采用冲压件侧板或者支撑钢丝结构实现的,其轮廓为固定形式,不具备调节功能。
为此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8045271A公开了一种可调节侧翼结构以及具有该侧翼结构的座椅,其可调节侧翼结构,包括本体机构、支撑框架、支撑板、安装板和电机,其中支撑板通过支撑框架连接于本体机构上,电机通过安装板连接于本体机构上,本体机构包括本体框架、用于安装支撑框架的安装支架、转轴、滑块和丝杆,其中,转轴穿过安装支架和本体框架设置,本体框架上具有垂直于转轴的导槽,滑块穿出该导槽与安装支架配合,丝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联动并与滑块形成蜗轮丝杆以带动滑块在导槽内的移动。该专利申请通过蜗轮丝杆机构,具有较大行程范围,使得座椅侧翼可运动并适配多元化的用户体型和需求,从而提高乘员的舒适性体验。该专利的侧翼调节机构比较复杂,不适合轻量化的要求。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738205B公开的一种用于调节车辆座椅侧翼宽度的调节组件,其左旋转页和右旋转页分别适于可转动地设置在座椅和左边板和右边板上,左侧翼固定在左旋转页上且右侧翼固定在右旋转页上,驱动组件适于驱动左旋转页和右旋转页分别从外向内转动,弹性件连接在左旋转页和右旋转页之间且处于拉伸状态以适于驱动左旋转页和右旋转页分别从内向外转动。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侧翼无法给乘客提供足够支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双轴输出马达同时带动两侧侧翼翻转且侧翼与靠背分开的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该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翻转后可以给后排乘客提供有效支撑,防止转弯时侧倾。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的座椅。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包括:
安装在座椅靠背骨架上的双轴输出马达;
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骨架上且位于所述双轴输出马达左右两侧的左减速箱和右减速箱,所述双轴输出马达的左输出轴与所述左减速箱的输入端动力连接,所述双轴输出马达的右输出轴与所述右减速箱的输入端动力连接;
左、右旋转轴,所述左旋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左减速箱的输出端动力连接,所述右旋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右减速箱的输出端动力连接,所述左旋转轴的上端轴设在一左安装支架上,所述右旋转轴的上端轴设在一右安装支架上,所述左、右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骨架上;
安装在所述左、右旋转轴上的左、右侧翼;所述双轴输出马达通过左、右减速箱、左、右旋转轴带动左、右侧翼同步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上的马达支架,所述双轴输出马达安装在所述马达支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旋转轴的上端通过左轴承轴设在一左安装支架上,所述右旋转轴的上端通过右轴承轴设在一右安装支架上,所述左、右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骨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双轴输出马达的左输出轴通过左软轴与所述左减速箱的输入端动力连接,所述双轴输出马达的右输出轴通过右软轴与所述右减速箱的输入端动力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左、右旋转轴上分别安装有跟随所述左、右旋转轴同步旋转的左、右限位器,在所述左、右限位器上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左、右限位臂;在所述左安装支架的周向间隔一定角度设置有第一左限位挡臂和第二左限位挡臂,所述左限位臂介于所述第一左限位挡臂和第二左限位挡臂之间,所述第一左限位挡臂和第二左限位挡臂限制左限位臂的转动角度;在所述右安装支架的周向间隔一定角度设置有第一右限位挡臂和第二右限位挡臂,所述右限位臂介于所述第一右限位挡臂和第二右限位挡臂之间,所述第一右限位挡臂和第二右限位挡臂限制左限位臂的转动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左限位臂与所述左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左缓冲弹簧,在所述右限位臂与所述右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右缓冲弹簧。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侧翼包括左发泡体及面套总成和左侧翼骨架,所述左侧翼骨架的一侧嵌入到所述左发泡体及面套总成,所述左侧翼骨架的另一侧通过左连接块以及紧固件抱箍在所述左旋转轴上;所述右侧翼包括右发泡体及面套总成和右侧翼骨架,所述右侧翼骨架的一侧嵌入到所述右发泡体及面套总成,所述右侧翼骨架的另一侧通过右连接块以及紧固件抱箍在所述右旋转轴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左旋转轴上沿轴向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左键,在所述左侧翼骨架面向所述左旋转轴的侧面上设置有与左键向适配的左键槽,所有左键嵌入到所述的左键槽内;在所述右旋转轴沿轴向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右键,在所述右侧翼骨架面向所述右旋转轴的侧面上设置有与右键向适配的右键槽,所有右键嵌入到所述的右键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左旋转轴和右旋转轴上分别设置有左轴向限位套和右轴向限位套,所述左轴向限位套对所述左侧翼骨架的高度进行限制,所述右轴向限位套对所述右侧翼骨架的高度进行限制。
作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座椅,包含所述的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双轴输出马达同时带动两侧侧翼翻转且侧翼与靠背分开,同时该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翻转后可以给后排乘客提供有效支撑,防止转弯时侧倾。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轻量化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左、右安装支架、马达支架以及左、右减速箱安装到座椅靠背骨架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双轴输出马达与马达支架之间的轴向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双轴输出马达与马达支架之间的径向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左、右轴承与左、右安装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左、右转轴与左、右轴承、左、右安装支架以及左、右减速箱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左、右转轴与左、右减速箱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左、右转轴与左、右轴承、左、右安装支架以及左、右限位器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左、右转轴与左、右轴承、左、右安装支架、左、右限位器以及左、右缓冲弹簧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双轴输出马达与左、右软轴、左、右减速箱、左、右转轴以及马达支架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左、右软轴与左、右减速箱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左、右软轴与双轴输出马达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左、右侧翼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安装有本发明的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除去左、右侧翼)的座椅靠背骨架与座椅靠背发泡体及面套总成之间的的装配示意图。
图16为安装有本发明的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左、右侧翼作为单独模块安装到左、右旋转轴上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左、右侧翼安装到左、右旋转轴上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A-A剖视图。
图19为安装有本发明的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的座椅示意图。
图20为安装有本发明的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的俯视图。
图21为本发明的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侧翼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23为图21的C-C方向的剖视图。
图24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左、右侧翼处于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左、右侧翼处于接触状态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的左、右侧翼处于最大设计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和图2,图中所示的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包括马达支架100、双轴输出马达200、左软轴310、右软轴320、左减速箱410、右减速箱420、左转轴510、右转轴520、左侧翼610、右侧翼620、左安装支架710、右安装支架720、左限位器810、右限位器820。
结合参见图3,马达支架100的左右两端焊接在座椅靠背骨架900的左、右侧连接板910、920的内侧面上,使之与座椅靠背骨架900之间形成一个稳固的结构。
结合参见图4和图5,为了将双轴输出马达200牢固安装在马达支架100上,在马达支架100上固定有一安装板110和两个螺栓孔120、130,在安装板110上开设有一轴向定位孔111。安装时将双轴输出马达200的左输出端210穿过轴向定位孔111并定位在轴向定位孔111,然后将两个螺栓220、230穿过两个螺栓孔120、130后旋入到安装在双轴输出马达200的右输出端240的两个螺母250、260中,就可以将双轴输出马达200牢固安装在马达支架100上。
结合图7、图8、图11、图12、图15、图22至图26,左减速箱410和右减速箱420分别采用左减速箱支架411和右减速箱支架421安装在座椅靠背骨架900的左、右侧连接板910、920的内侧面上,其中左减速箱支架411和右减速箱支架421分别焊接在座椅靠背骨架900的左、右侧连接板910、920的内侧面上。
结合参见图11、图12和图13,左软轴310和右软轴320的两端均为菱形花键结构,双轴输出马达200的左输出端210和右输出端240内部也均设置有对应的菱形键槽,左减速箱410和右减速箱420的输入端412和输入端422内均设置有对应的菱形键槽。左软轴310套上左软轴套管311后,其一端插入到双轴输出马达200的左输出端210内,另一端插入到左减速箱410的输入端412内;右软轴320套上右软轴套管321后,其一端插入到双轴输出马达200的右输出端240内,另一端插入到右减速箱420的输入端422内,这样双轴输出马达200的左输出端210和右输出端240就能通过左软轴310和右软轴320驱动左减速箱410和右减速箱420工作。
结合参见图7、图8、图11、图22至图26,左转轴510和右转轴520的下端也均为菱形花键结构,左减速箱410和右减速箱420的输出端413和输出端423内均设置有对应的菱形键槽,左转轴510和右转轴520的下端分别插入到左减速箱410和右减速箱420的输出端413和输出端423内并焊接连接,这样左减速箱410和右减速箱420的输出端413和输出端423就能驱动左转轴510和右转轴520转动。
结合参见图3、图6、图7、图9、图10、图17、图20至图26,左转轴510和右转轴520的上端通过左轴承730、右轴承740支撑在左安装支架710和右安装支架720上,其中左转轴510和右转轴520的上端分别与左轴承730、右轴承740的内圈731、741焊接连接。左轴承730、右轴承740的外圈732、742分别轴设在左安装支架710和右安装支架720中的轴承孔711、721中。左安装支架710和右安装支架720分别焊接在座椅靠背骨架900上。在左安装支架710和右安装支架720上分别设置周向间隔一定角度并轴向延伸出去第一左限位挡臂712和第二左限位挡臂713,在右安装支架720上分别设置周向间隔一定角度并轴向延伸出去第一右限位挡臂722和第二右限位挡臂723
左限位器810和右限位器820分别通过左紧定螺钉811和右紧定螺钉821固定在左转轴510和右转轴520的上端,在左限位器810和右限位器820上分别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出去的左限位臂812和右限位臂822,左限位臂812介于第一左限位挡臂712和第二左限位挡臂713之间,第一左限位挡臂712和第二左限位挡臂713限制左限位臂812的转动角度;右限位臂822介于第一右限位挡臂722和第二右限位挡臂723之间,第一右限位挡臂722和第二右限位挡臂723限制左限位臂822的转动角度。
在左安装支架710和右安装支架720分别设置有左弹簧勾板714和右弹簧勾板724,在左限位臂812和右限位臂822上分别开设有左弹簧勾孔812a和右弹簧勾孔822a。左缓冲弹簧813的一端勾在左弹簧勾板714上,另一端勾在左限位臂812的左弹簧勾孔812a上,右缓冲弹簧823的一端勾在右弹簧勾板724上,另一端勾在右限位臂822的左弹簧勾孔822a上。
结合参见图14、图16至图26,左侧翼610包括左发泡体及面套总成611和左侧翼骨架612,左侧翼骨架612的一侧嵌入到左发泡体及面套总成611,左侧翼骨架612的另一侧设置有一左丫形抱臂613,在左丫形抱臂613的两左抱臂613a、613b上分别开设有左定位孔613c和左螺栓孔613d,在左丫形抱臂613的两右抱臂613a、613b的连接处设置有键槽613e。左连接块630也为一丫形结构,左连接块630也具有两左连接臂631、632,在左连接臂631上设置有左定位柱631a,在左连接臂632上开设有左通孔632a。在左转轴510上沿轴向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左键511。安装时,首先将左丫形抱臂613靠在左转轴510上并使左键511嵌入到键槽613e内,然后将左连接块630靠在左转轴510上并使左连接块630上的左定位柱631a定位插入到左丫形抱臂613上的左定位孔613c中,用左螺栓650穿过左连接块630上的左通孔632a旋入到左丫形抱臂613上的左螺栓孔613d即可将左侧翼610安装到左转轴510上,为了限制左侧翼610的上下高度,在左转轴510上设置有左轴向限位套512,左轴向限位套512对左侧翼610的高度进行限制。
右侧翼620包括右发泡体及面套总成621和右侧翼骨架622,右侧翼骨架622的一侧嵌入到右发泡体及面套总成621,右侧翼骨架622的另一侧设置有一右丫形抱臂623,在右丫形抱臂623的两右抱臂623a、623b上分别开设有右定位孔623c和右螺栓孔623d,在右丫形抱臂623的两右抱臂623a、623b的连接处设置有键槽623e。右连接块640也为一丫形结构,右连接块640也具有两右连接臂641、642,在右连接臂641上设置有右定位柱641a,在右连接臂642上开设有右通孔642a。在右转轴520上沿轴向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右键521。安装时,首先将右丫形抱臂623靠在右转轴520上并使右键521嵌入到键槽623e内,然后将右连接块640靠在右转轴520上并使右连接块640上的右定位柱641a定位插入到右丫形抱臂623上的右定位孔623c中,用右螺栓660穿过右连接块640上的右通孔642a旋入到右丫形抱臂623上的右螺栓孔623d即可将右侧翼620安装到右转轴520上,为了限制右侧翼620的上下高度,在右转轴520上设置有右轴向限位套522,右轴向限位套522对右侧翼620的高度进行限制。
本发明的座椅包含上述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具体安装过程如下:参见图15、图16和图19,将上述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中除了左侧翼610和右侧翼620单独做成两个侧翼模块后安装外,将上述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其余零件安装到座椅靠背骨架900上,然后靠背发泡及面套总成930安装到座椅靠背骨架900上,最后上述左侧翼610和右侧翼620的安装方式安装好左侧翼610和右侧翼620即可。这样左侧翼610和右侧翼620与靠背发泡及面套总成930分开,制造更加方便。
参见图24至图26,启动双轴输出马达200,双轴输出马达200通过左软轴310、右软轴320、左减速箱410、右减速箱420、左转轴510、右转轴520同步驱动左侧翼610、右侧翼620从初始位置旋转到接触位置,或者旋转到最大设计位置。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在座椅靠背骨架上的双轴输出马达;
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骨架上且位于所述双轴输出马达左右两侧的左减速箱和右减速箱,所述双轴输出马达的左输出轴与所述左减速箱的输入端动力连接,所述双轴输出马达的右输出轴与所述右减速箱的输入端动力连接;
左、右旋转轴,所述左旋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左减速箱的输出端动力连接,所述右旋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右减速箱的输出端动力连接,所述左旋转轴的上端通过左轴承轴设在一左安装支架上,所述右旋转轴的上端通过右轴承轴设在一右安装支架上,所述左、右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骨架上;
安装在所述左、右旋转轴上的左、右侧翼;所述双轴输出马达通过左、右减速箱、左、右旋转轴带动左、右侧翼同步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上的马达支架,所述双轴输出马达安装在所述马达支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转轴的上端通过左轴承轴设在一左安装支架上,所述右旋转轴的上端通过右轴承轴设在一右安装支架上,所述左、右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骨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输出马达的左输出轴通过左软轴与所述左减速箱的输入端动力连接,所述双轴输出马达的右输出轴通过右软轴与所述右减速箱的输入端动力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旋转轴上分别安装有跟随所述左、右旋转轴同步旋转的左、右限位器,在所述左、右限位器上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左、右限位臂;在所述左安装支架的周向间隔一定角度设置有第一左限位挡臂和第二左限位挡臂,所述左限位臂介于所述第一左限位挡臂和第二左限位挡臂之间,所述第一左限位挡臂和第二左限位挡臂限制左限位臂的转动角度;在所述右安装支架的周向间隔一定角度设置有第一右限位挡臂和第二右限位挡臂,所述右限位臂介于所述第一右限位挡臂和第二右限位挡臂之间,所述第一右限位挡臂和第二右限位挡臂限制左限位臂的转动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限位臂与所述左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左缓冲弹簧,在所述右限位臂与所述右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右缓冲弹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翼包括左发泡体及面套总成和左侧翼骨架,所述左侧翼骨架的一侧嵌入到所述左发泡体及面套总成,所述左侧翼骨架的另一侧通过左连接块以及紧固件抱箍在所述左旋转轴上;所述右侧翼包括右发泡体及面套总成和右侧翼骨架,所述右侧翼骨架的一侧嵌入到所述右发泡体及面套总成,所述右侧翼骨架的另一侧通过右连接块以及紧固件抱箍在所述右旋转轴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旋转轴上沿轴向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左键,在所述左侧翼骨架面向所述左旋转轴的侧面上设置有与左键向适配的左键槽,所有左键嵌入到所述的左键槽内;在所述右旋转轴沿轴向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右键,在所述右侧翼骨架面向所述右旋转轴的侧面上设置有与右键向适配的右键槽,所有右键嵌入到所述的右键槽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旋转轴和右旋转轴上分别设置有左轴向限位套和右轴向限位套,所述左轴向限位套对所述左侧翼骨架的高度进行限制,所述右轴向限位套对所述右侧翼骨架的高度进行限制。
10.座椅,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
CN201811481289.8A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座椅 Active CN109703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1289.8A CN109703420B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1289.8A CN109703420B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座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3420A true CN109703420A (zh) 2019-05-03
CN109703420B CN109703420B (zh) 2020-10-30

Family

ID=66254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1289.8A Active CN109703420B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34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4156A (zh) * 2020-10-12 2020-12-25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侧翼调节装置及汽车座椅
CN114103741A (zh) * 2021-08-13 2022-03-0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车辆和车辆座椅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8695A (zh) * 2009-12-07 2010-05-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包裹性的汽车座椅
CN203528338U (zh) * 2013-09-11 2014-04-09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汽车座
KR20180039864A (ko) * 2016-10-11 2018-04-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윙 아웃 헤드레스트의 플레이트연결수단
CN108045271A (zh) * 2017-11-24 2018-05-18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侧翼结构以及具有该侧翼结构的座椅
KR20180072939A (ko) * 2016-12-22 2018-07-02 주식회사 서연씨엔에프 헤드레스트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8695A (zh) * 2009-12-07 2010-05-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包裹性的汽车座椅
CN203528338U (zh) * 2013-09-11 2014-04-09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汽车座
KR20180039864A (ko) * 2016-10-11 2018-04-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윙 아웃 헤드레스트의 플레이트연결수단
KR20180072939A (ko) * 2016-12-22 2018-07-02 주식회사 서연씨엔에프 헤드레스트
CN108045271A (zh) * 2017-11-24 2018-05-18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侧翼结构以及具有该侧翼结构的座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4156A (zh) * 2020-10-12 2020-12-25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侧翼调节装置及汽车座椅
CN114103741A (zh) * 2021-08-13 2022-03-0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车辆和车辆座椅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3420B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10436A (en) Child seat with a tiltable back
CN105730291B (zh)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调节机构
WO1995016587A1 (en) Vehicle power seat adjuster with self-aligning lead screw actuator
WO1995016588A1 (en) Track assembly for vehicle power seat adjuster
WO1995016585A1 (en) Vehicle power seat adjuster with self-aligning drive nut
CN112977187B (zh) 一种零重力汽车座椅
WO1995016586A1 (en) Vehicle power seat adjuster with end driven lead screw actuation
CN109703420A (zh) 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座椅
JPH1059038A (ja) 可動アームレスト付き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WO2023124193A1 (zh) 低坐姿的多向调节零重力座椅骨架
CN215552707U (zh) 汽车座椅及车辆
CN216636262U (zh) 一种多向调节零重力座椅骨架
CN212124918U (zh) 一种座椅倾角调节机构
CN218892464U (zh) 零重力车辆座椅及座椅骨架
CN108891318B (zh) 一种手动式汽车座椅顶腰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10707006U (zh) 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
CN114274848A (zh) 一种零重力座椅
CN217048376U (zh) 一种座椅靠背骨架
CN113352961A (zh) 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
CN208359987U (zh) 座椅及车辆
CN207496510U (zh) 汽车座椅肩部角度调节机构
CN217048368U (zh) 一种座椅底座骨架
CN215042305U (zh) 一种可伸缩的汽车座椅扶手
CN219883722U (zh) 一种低坐姿的汽车零重力座椅
CN217477158U (zh) 一种零重力汽车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315 No. 669 Kang'an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15 No. 669 Kang'an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YANFENG ADIENT SEAT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