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07006U - 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07006U
CN210707006U CN201921402473.9U CN201921402473U CN210707006U CN 210707006 U CN210707006 U CN 210707006U CN 201921402473 U CN201921402473 U CN 201921402473U CN 210707006 U CN210707006 U CN 210707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backrest
side connecting
shoulder
angle adju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24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艳雅
高建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filed Critical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Priority to CN2019214024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07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07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07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包括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头肩部支撑骨架、电动机构以及至少一调角器;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呈倒U型结构,其左侧或/和右侧的下端通过至少一调角器与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端、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端铰接,所述电动机构驱动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绕与所述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端、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铰接点反转进行角度调节;其还包括一ABTS机构,所述ABTS机构中的安全带上卷收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ABTS强度要求且同时满足靠背肩部可调,且肩部调节处纤薄,外观好。同时直接将安全带上卷收器固定在头肩部支撑骨架上,结构更加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靠背设计强调对肩部和腰部的支撑。为提高舒适性,除了座椅靠背的角度可调,部分座椅还增加了座椅靠背颈肩部的角度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体态、不同体型的乘客对舒适性的要求。传统的带ABTS的靠背肩部可调是通过在靠背上部增加一套马达及支架机构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0935476.9公开的座椅肩部调节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马达驱动支架机构旋转而座椅靠背主体骨架不动,靠背结构厚重且造型风格受限。类似靠背整体角度调节,靠背肩部的角度调节也采用调角器实现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10769421.9公开的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尽管其依靠靠背调角器及同步轴实现靠背调节,但是其骨架不包含安全带上固定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带上固定点的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同时通过优化靠背肩部的设计来满足座椅安全带强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包括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头肩部支撑骨架、电动机构以及至少一调角器;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呈倒U型结构,其左侧或/和右侧的下端通过至少一调角器与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端、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端铰接,所述电动机构驱动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绕与所述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端、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铰接点反转进行角度调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ABTS机构,所述 ABTS机构中的安全带上卷收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角器为两个,分为左侧调角器和右侧调角器;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包括上横板、左侧边侧连接板、右侧边侧连接板,其中所述左侧边侧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横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侧边侧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左侧调角器的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部与所述左侧调角器的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横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右侧调角器的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部与所述右侧调角器的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调角器同步杆,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上并与所述调角器同步杆驱动连接,所述调角器同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调角器的旋转部和所述右侧调角器的旋转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调角器同步杆同步带动所述左侧调角器的旋转部、所述右侧调节器的旋转部旋转,对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的角度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支架以及电机安装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左侧边侧连接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调角器同步杆的两端各固定有一止推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角器为一个;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包括上横板、左侧边侧连接板、右侧边侧连接板,其中所述左侧边侧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横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侧边侧连接板的下端与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部通过一转轴铰接;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横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调角器的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部与所述调角器的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上,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驱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的下端驱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绕所述调角器轴转动,实现对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的角度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轴设在所述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上的同步轴、固定在所述同步轴上的解锁空行程凸轮、套设在所述解锁空行程凸轮上的肩部调节主动齿轮和固定在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下端上的扇形齿条,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同步轴驱动连接,通过同步轴带动所述解锁空行程凸轮旋转一个空行程后驱动所述肩部调节主动齿轮转动,所述肩部调节主动齿轮与所述扇形齿条啮合,通过所述扇形齿条驱动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绕所述调角器轴转动,实现对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的角度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机构还包括一调角器解锁机构,所述调角器解锁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同步轴上的解锁机构主动轮、轴设在所述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上的解锁机构凸轮以及固定在所述调角器轴上的调角器解锁手柄,所述电机通过同步轴带动所述解锁机构主动轮转动,所述解锁机构主动轮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解锁机构凸轮转动,所述解锁机构凸轮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进行解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还包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边侧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右侧边侧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带上卷收器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带上卷收器中的安全带穿过卷收器后端安装支架和卷收器前端安装支架之间,所述卷收器后端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上,所述卷收器前端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上横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或/和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固定有一加强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下端分别通过左座椅调角器和右座椅调角器与座垫骨架铰接。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ABTS强度要求且同时满足靠背肩部可调,且肩部调节处纤薄,外观好。同时直接将安全带上卷收器固定在头肩部支撑骨架上,结构更加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从一个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从一个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受力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中的电动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中的调角器解锁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中的调角器解锁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中的调角器解锁机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中的传动机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中的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头肩部支撑骨架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受力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包括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3、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头肩部支撑骨架、ABTS机构、电动机构以及左侧调角器2、右侧调角器10。另外该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还包括一个ABTS机构,该ABTS机构具有一个安全带上卷收器12。
头肩部支撑骨架包括上横板15、左侧边侧连接板1、右侧边侧连接板9 和支撑板16。
左侧边侧连接板1的上端与上横板15的左侧固定连接,左侧边侧连接板 1的下端与左侧调角器2的旋转部固定连接,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3的上部与左侧调角器2的固定部固定连接。
右侧边侧连接板9的上端与上横板15的右侧固定连接,右侧边侧连接板 9的下端与右侧调角器10的旋转部固定连接,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的上部与右侧调角器10的固定部固定连接。
支撑板1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边侧连接板9的中间位置、右侧边侧连接板1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电动机构包括电机6和调角器同步杆8,调角器同步杆8的两端分别与左侧调角器2的旋转部、右侧调角器10的旋转部驱动连接;同时在调角器同步杆8的两端各固定有一止推帽4,对调角器同步杆8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定。
电机6通过电机安装支架5以及电机安装螺栓7安装在左侧边侧连接板1 上。电机6的驱动端与调角器同步杆8驱动连接。参见图5和图6,电机6 带动调角器同步杆8转动,调角器同步杆8同步带动左侧调角器2的旋转部、右侧调角器10的旋转部旋转,对头肩部支撑骨架的角度进行调节。
安全带上卷收器12通过卷收器安装螺母17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6上。安全带上卷收器12中的安全带穿过卷收器后端安装支架13和卷收器前端安装支架14之间,卷收器后端安装支架13固定在右侧边侧连接板9上,卷收器前端安装支架14固定在上横板15的右侧位置上。
参见图4,安全带上卷收器12需要承受16200N,假设上、下支撑点平均受力,则安全带上卷收器12的固定点需承受F=8100N,假设头肩部支撑骨架的调节点距安全带上卷收器12出口300mm,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的上铰接点距安全带上卷收器12出口500mm,头肩部支撑骨架的调节点需要承受 T=2430Nm,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的上铰接点需要承受T=4050Nm,受力时依靠右侧调角器10及单块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无法满足强度要求,因此需要在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上固定有一加强板18。
另外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3、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的下端分别通过左座椅调角器(图中未示出)和右座椅调角器(图中未示出)与座垫骨架(图中未示出)铰接。
实施例2
参见图7至图11、图14,图中所示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包括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3、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头肩部支撑骨架、 ABTS机构、电动机构以及调角器19。另外该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还包括一个ABTS机构,该ABTS机构具有一个安全带上卷收器12。
头肩部支撑骨架包括上横板15、左侧边侧连接板1、右侧边侧连接板9 和支撑板16。
左侧边侧连接板1的上端与上横板15的左侧固定连接,左侧边侧连接板 1的下端通过铆钉20和轴套21与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3的上部铰接。
右侧边侧连接板9的上端与上横板15的右侧固定连接,右侧边侧连接板 9的下端与调角器19的旋转部固定连接,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的上部与调角器19的固定部固定连接。
支撑板1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边侧连接板9的中间位置、右侧边侧连接板1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电动机构包括电机22、传动机构和调角器解锁机构。电机22通过电机安装螺栓23安装在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上。
传动机构包括一同步轴25、齿轮罩盖26、限位衬套27、肩部调节主动齿轮28、解锁空行程凸轮29、限位衬套30、扇形齿条32。同步轴25通过限位衬套30、27和齿轮罩盖26轴设在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上,同步轴25还穿过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的两侧并与电机22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其中齿轮罩盖26通过齿轮罩盖固定螺栓31固定安装在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 上。同步轴25通过限位衬套30支撑在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上,同步轴25 通过限位衬套27支撑在齿轮罩盖26上。
解锁空行程凸轮29固定在同步轴25上并同步轴25带动转动。肩部调节主动齿轮28的内孔28a套设在解锁空行程凸轮29上。肩部调节主动齿轮28 的内孔28a具有一段空行程圆弧段28aa和一段啮合圆弧段28ab,在空行程圆弧段28aa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凸齿28ac。在解锁空行程凸轮29的外缘上设置有两个凸齿29a、29b。肩部调节主动齿轮28的内孔28a上的啮合圆弧段 28ab与解锁空行程凸轮29的外缘滑动接触,肩部调节主动齿轮28的内孔28a上的空行程圆弧段28aa的内径大于解锁空行程凸轮29的外径。凸齿28ac的齿顶与解锁空行程凸轮29的外径滑动接触,两个凸齿29a、29b的齿顶与空行程圆弧段28aa的内径滑动接触。
扇形齿条32焊接在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的底部上并与肩部调节主动齿轮28的外齿啮合。
调角器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机构主动轮33、解锁机构凸轮34和调角器解锁手柄35。解锁机构主动轮33通过限位衬套30固定在同步轴25上并通过解锁机构限位衬套36轴向限制在同步轴25上。解锁机构主动轮33为扇形轮结构,具有一圆弧段33a和一平直段33b。解锁机构凸轮34通过一台阶螺栓37轴设在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上。
调角器轴38通过止推帽39安装在调角器19上,调角器解锁手柄35固定在调角器轴38上。在调角器轴38上卷绕有解锁手柄回复簧40,解锁手柄回复簧40一端作用在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上,另一端作用在调角器解锁手柄35上。
本实施例的电动机构工作原理如下:
参见图12和图13,需要对头肩部支撑骨架进行调节时,启动电机22,电机22带动同步轴25转动。转动的同步轴25带动解锁机构主动轮33和解锁空行程凸轮29转动。解锁机构主动轮33在按照图12中所示箭头A方向转动过程中,其上圆弧段33a会逐渐驱动解锁机构凸轮34按照图12中所示箭头B方向转动,解锁机构凸轮34按照图12中所示箭头B方向转动过程中,会驱动调角器解锁手柄35按照图12中所示箭头C方向转动,驱动调角器19 解锁。
在调角器19解锁前,解锁空行程凸轮29外缘上的两个凸齿29a、29b只会在凸齿28ac的起始点b与啮合圆弧段28ab的起始点a之间的空行程圆弧段28aa和在凸齿28ac的起始点c与啮合圆弧段28ab的起始点d之间的空行程圆弧段28aa内转动,不会驱动肩部调节主动齿轮28转动。在调角器19解锁后,解锁空行程凸轮29外缘上的两个凸齿29a、29b会通过凸齿28ac、啮合圆弧段28ab驱动肩部调节主动齿轮28转动。肩部调节主动齿轮28转动过程中,通过与扇形齿条32的啮合,带动右侧边侧连接板9转动,进而对头肩部支撑骨架的角度进行调节(参见图16和图17)。
安全带上卷收器12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6上,安全带穿过卷收器后端安装支架13和卷收器前端安装支架14之间,卷收器后端安装支架13固定在右侧边侧连接板9上,卷收器前端安装支架14固定在上横板15的右侧位置上。
参见图15,安全带上卷收器12需要承受16200N,假设上、下支撑点平均受力,则安全带上卷收器12的固定点需承受F=8100N,假设头肩部支撑骨架的调节点距安全带上卷收器12出口300mm,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的上铰接点距安全带上卷收器12出口500mm,头肩部支撑骨架的调节点需要承受 T=2430Nm,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的上铰接点需要承受T=4050Nm,受力时依靠右侧调角器10及单块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无法满足强度要求,因此需要在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上固定有一调角器加强板24。
另外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3、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11的下端分别通过左座椅调角器(图中未示出)和右座椅调角器(图中未示出)与座垫骨架(图中未示出)铰接。

Claims (12)

1.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包括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头肩部支撑骨架、电动机构以及至少一调角器;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呈倒U型结构,其左侧或/和右侧的下端通过至少一调角器与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端、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端铰接,所述电动机构驱动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绕与所述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端、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铰接点反转进行角度调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ABTS机构,所述ABTS机构中的安全带上卷收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为两个,分为左侧调角器和右侧调角器;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包括上横板、左侧边侧连接板、右侧边侧连接板,其中所述左侧边侧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横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侧边侧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左侧调角器的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部与所述左侧调角器的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横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右侧调角器的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部与所述右侧调角器的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调角器同步杆,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上并与所述调角器同步杆驱动连接,所述调角器同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调角器的旋转部和所述右侧调角器的旋转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调角器同步杆同步带动所述左侧调角器的旋转部、所述右侧调节器的旋转部旋转,对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的角度进行调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支架以及电机安装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左侧边侧连接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角器同步杆的两端各固定有一止推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为一个;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包括上横板、左侧边侧连接板、右侧边侧连接板,其中所述左侧边侧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横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侧边侧连接板的下端与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部通过一转轴铰接;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横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调角器的旋转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上部与所述调角器的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上,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驱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的下端驱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绕所述调角器轴转动,实现对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的角度进行调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轴设在所述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上的同步轴、固定在所述同步轴上的解锁空行程凸轮、套设在所述解锁空行程凸轮上的肩部调节主动齿轮和固定在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下端上的扇形齿条,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同步轴驱动连接,通过同步轴带动所述解锁空行程凸轮旋转一个空行程后驱动所述肩部调节主动齿轮转动,所述肩部调节主动齿轮与所述扇形齿条啮合,通过所述扇形齿条驱动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绕所述调角器轴转动,实现对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的角度进行调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构还包括一调角器解锁机构,所述调角器解锁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同步轴上的解锁机构主动轮、轴设在所述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上的解锁机构凸轮以及固定在所述调角器轴上的调角器解锁手柄,所述电机通过同步轴带动所述解锁机构主动轮转动,所述解锁机构主动轮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解锁机构凸轮转动,所述解锁机构凸轮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进行解锁。
8.如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肩部支撑骨架还包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边侧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右侧边侧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上卷收器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带上卷收器中的安全带穿过卷收器后端安装支架和卷收器前端安装支架上,所述卷收器后端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右侧边侧连接板上,所述卷收器前端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上横板上。
11.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或/和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固定有一加强板。
12.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靠背边侧连接板、右侧靠背边侧连接板的下端分别通过左座椅调角器和右座椅调角器与座垫骨架铰接。
CN201921402473.9U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 Active CN210707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2473.9U CN210707006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2473.9U CN210707006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07006U true CN210707006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62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2473.9U Active CN210707006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07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05640B1 (en) Seat device for vehicle
WO2012105316A1 (ja) シート調整装置及びそのシート調整装置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US20100013285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seat adjuster
CN209176548U (zh) 座椅俯仰调节装置和座椅
CN112977187B (zh) 一种零重力汽车座椅
CN211567732U (zh) 一种便于后排进出且靠背可放平的汽车座椅
US3944276A (en) Adjustable seat, especially for motor vehicles
JP2022546051A (ja) 自動車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含む自動車
US20220363166A1 (en) Zero-gravity seat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CN210707006U (zh) 一种带abts的靠背肩部电动调节机构
CN212124918U (zh) 一种座椅倾角调节机构
KR101499998B1 (ko) 시트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CN109703420A (zh) 一种电动分片式可翻转侧翼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座椅
CN114932849A (zh) 后排座椅电动翻折兼角度调节机构及座椅
KR20120090685A (ko) 럼버서포트 어셈블리
EP4219229A1 (en) Modular and electromechanically integrated easy entry mechanism
CN220785541U (zh) 一种具有随动扶手的汽车座椅装置
CN215928255U (zh) 齿轮传动件及基于调角器的齿轮驱动机构
CN107667034B (zh) 具有调节装置的车辆座椅
CN217048376U (zh) 一种座椅靠背骨架
CN219883722U (zh) 一种低坐姿的汽车零重力座椅
KR101220944B1 (ko) 자동차용 럼버서포트 어셈블리
CN217374238U (zh) 一种汽车座椅电动倾角调节机构
CN117183854A (zh) 一种具有随动扶手的汽车座椅装置
CN217048359U (zh) 一种座椅底座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315 No. 669 Kang'an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315 No. 669 Kang'an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Yanfeng andauto seat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