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2382A -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及其焊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及其焊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2382A
CN109702382A CN201811615984.9A CN201811615984A CN109702382A CN 109702382 A CN109702382 A CN 109702382A CN 201811615984 A CN201811615984 A CN 201811615984A CN 109702382 A CN109702382 A CN 109702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workpiece
long time
hot conditions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59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02382B (zh
Inventor
刘金湘
俞增强
孙凡
宋磊
陈锐
任志华
祁世让
胡玲翠
濮炼杰
郑胜赶
贺彦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uchunjiang Hydro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uchunjiang Hydro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uchunjiang Hydro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159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23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2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2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02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2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由于目前的零部件在高温环境下长期服役造成容易尺寸变形,因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焊接材料包括氩弧焊丝和焊条,焊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3‑0.06%,Cr:18.0‑20.0%,Ni:11.0‑13.0%,Mo:2.0‑2.5%,Mn:1.0‑2.5%,Si:≤0.90%,P:≤0.020%,S:≤0.015%,Cu:≤0.75%,N:0.04‑0.09%,Co≤0.15%,Fe为余量。本发明还提供了焊接方法:先对工件机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打底焊填充焊接和盖面焊接后对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完成焊接。本发明具有较高抗拉强度和抗冲击能力,耐腐蚀能力以及较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及其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及其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快堆泵轴等设备具有较高的要求,通常设备的服役温度≥355℃,极限工况为550℃,且在该温度下这些工件需要长期服役至少40年,通常这些工件为316奥氏体不锈钢材料,长度约12m,直径约700mm,中间为空心段,各段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由于零部件以及细长的空心轴需持续在高温环境进行高速旋转,对工件的尺寸稳定性要求很高,长期服役过程中动平衡精度等级需满足G2.5级,工件整体直线度要求≤0.30mm。且在高温环境下长期服役过程中由于材料热老化及焊接残余应力释放,容易造成尺寸变形。因此该工件要求焊接接头在服役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强度及韧性,焊接接头服役前残余应力较少,在高温条件服役40年后依然具有较好的韧性表现,且结构尺寸不发生变形。
而目前常规的316焊接接头经过高温消除应力热处理后,存在抗拉强度低,抗冲击能力较差的缺点,目前常规的316焊接接头的550℃高温抗拉强度只能达到370MPa左右,且室温冲击吸收功只能做到30-40J左右,经过模拟高温条件服役40年的加速老化热处理后,冲击韧性只能做到15~20J左右。
因此制作出满足以上要求的焊接接头,不仅需要具有优异性能的焊材,还需要严格的焊接工艺方法,经过特殊的热处理过程来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高高温抗拉强度和抗冲击能力,耐腐蚀能力以及较长使用寿命的焊接材料。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较高高温抗拉强度和抗冲击能力,耐腐蚀能力以及较长使用寿命的焊接材料,所述的焊接材料包括用以打底焊的氩弧焊丝和用以填充和盖面的焊条,所述的氩弧焊丝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3-0.06%,Cr:18.0-19.0%,Ni:11.0-13.0%,Mo:2.0-2.5%,Mn:1.5-2.2%,Si:0.30-0.50%,P:≤0.020%,S:≤0.010%,Cu:≤0.75%,N:0.04-0.09%,Co≤0.15%,Fe为余量。
所述的焊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3-0.06%,Cr:18.0-19.0%,Ni:11.0-13.0%,Mo:2.0-2.5%,Mn:1.5-2.2%,Si:0.30-0.50%,P:≤0.020%,S:≤0.010%,Cu:≤0.75%,N:0.04-0.09%,Co≤0.15%,Fe为余量;
在本发明中碳是强奥氏体形成元素,是影响焊缝高温抗拉强度的关键元素,也是造成晶间腐蚀的主要元素。本发明中碳含量如果低于0.03%,则较难保证焊缝的高温抗拉强度,碳含量如果高于0.06%,热处理后晶间析出碳化物的数量增加,容易造成晶间腐蚀不合格,热处理后碳化物析出太多对于焊缝的冲击韧性也有不利影响。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550℃高温抗拉强度≥402MPa;经高温消应力退火热处理后室温冲击吸收功≥60J;经高温消应力退火热处理+675℃×1h敏化处理后按ASTM A262E法进行晶间腐蚀试验,不得有晶间腐蚀倾向;经高温消应力退火热处理+750℃×100h老化热处理后,室温冲击吸收功≥25J。
此外,硅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可以形成很多的硅化物(FeSi、Fe2Si、Fe3Si、Fe5Si3)和一种Cr3Si金属间化合物,它们有使组织脆化的倾向,硅也扩大形成σ相的成分范围。硅在凝固时会发生偏析而形成低熔点共晶组分,但是一定量的Si能够改善熔池的流动性,进而改善焊条的焊缝成形性能。因此,本发明将硅含量控制在0.30-0.50%以下。
铬是铁素体形成元素,也是很强的碳化物生成元素,同时也是金属间化合物σ相的重要成分。它能增加焊缝的强度,提高焊缝抗晶间腐蚀能力,过量时会降低断后伸长率以及冲击韧性。因此将铬控制在18-19%。
本发明采用了镍和锰共用的方案,镍是奥氏体化形成元素,在不使焊缝出现热裂纹的情况下,可增加焊缝的塑性。锰是奥氏体化形成元素,当不改变组织状态时,能改善焊缝的抗裂性,增加焊缝的塑性,而当锰含量过高时,能导致焊缝的奥氏体相粗化,降低焊缝抗晶间腐蚀能力。因此锰含量控制在1.5-2.2%。
钼可提高不锈钢高温强度和抗裂性,能比较明显的改善焊缝耐蚀性,明显提高焊缝金属抗点蚀能力,同时考虑到热处理态力学性能,将钼元素控制2.0-2.5%范围内。
S和P等元素能增加堆焊金属热裂纹的敏感性,如果含量较高会引起裂纹产生的可能性增加,因此控制S含量≤0.010%,P含量≤0.020%。
本发明采用了以N代C的强化方法,本发明中奥氏体不锈钢添加N能够显著改善强度,,提高C含量会降低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而在奥氏体钢中,提高N含量很少见到Cr2N的析出,因此加入适量的N能在提高钢的强度和抗氧化性的同时,使得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因此将N含量控制在0.04-0.09%范围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焊丝的铁素体的含量为4-6FN。
作为优选,所述的焊条的铁素体的含量为4-6FN。
由于316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δ-铁素体含量是影响热处理后冲击韧性和焊接过程中结晶裂纹的关键指标,δ-铁素体含量越高,热处理后冲击韧性下降越严重,δ-铁素体含量越低,焊接过程中越容易出现结晶裂纹。因此本项目将焊丝和焊条的δ-铁素体严格控制在4-6FN范围内,采用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焊缝冲击韧性及抗裂纹能力。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待焊工件坡口经车床加工而成,留1-1.5mm厚钝边,需焊接位置焊前采用丙酮进行清洗,将待焊接的工件对接,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
(2)打底焊:所述的打底焊的焊接层数≥6层,先使用手工氩弧焊对需要焊接的接口进行重熔,形成第一焊层,随后添加氩弧焊丝,然后采用手工氩弧焊逐层焊接剩余的打底焊的焊接层数,待氩弧焊丝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清理附在焊缝表面的氧化物和杂物;
(3)填充焊接:使用焊条,然后用电弧焊的方式将后续层填充完成,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和道间温度,每层均需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
(4)盖面焊接:使用电弧焊的方式将焊条熔融覆盖在所述的焊缝上,待焊条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形成焊接接头;
(5)热处理:将完成盖面焊接的工件进行热处理,完成焊接。
本发明采用了手工氩弧焊打底然后使用焊条进行填充以及盖面,这是综合考虑了焊接变形控制及焊接生产效率后确定的,手工氩弧焊焊接速度较慢,焊接厚度较小,对于焊接变形影响较大,在进行打底焊焊接时,由于坡口内焊接厚度较小,能够较为方便的控制工件的焊接变形,因此采用手工氩弧焊的方法。后续位置由于坡口内已经有一定厚度的熔敷金属,工件具备一定刚性,焊接过程中变形程度已经相对较小,为保证焊接生产效率,采用熔敷效率更高的焊条电弧焊进行焊接。因此本发明采用了手工氩弧焊打底和焊条填充盖面的方式,一方面能够精确到额控制工件的焊接变形,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保证整体焊接生产效率,且首层焊接采用了氩弧焊直接重熔,可以使得单面焊双面成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打底焊过程中采用的焊接电流为150-170A,焊接电压为13-16V,焊接速度为90-110mm/min,焊接热输入≤25KJ/cm。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3)填充焊接过程中电弧焊采用的焊接电流为130-150A,焊接电压为22-30V,焊接速度为120-200mm/min,焊接热输入≤25KJ/cm。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4)盖面焊接过程中电弧焊采用的焊接电流为130-145A,焊接电压为20-28V,焊接速度为80-200mm/min,焊接热输入≤25KJ/cm。
本发明采用以上参数可以有效地控制热输入和层间温度,通过该参数能够保证焊接质量和良好的焊缝成形,且通过调节参数可以保证首层焊接过程中的单面焊双面成形,同时保证本发明的各项机械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5)热处理过程采用以下步骤:将焊接完成的工件竖直悬挂放入热处理炉中,在保护气氛下将工件加热至950-1000℃,保温1-3h后进行冷却,在所述的冷却的过程中炉内用惰性气体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循环冷却,降温速率为100-150℃/h,将工件冷却至≤120℃后,出炉静置,自然冷却。
将进行完盖面焊接工件放入加热炉中,然后将工件加热至900-990℃,保温1-3h后进行冷却,在所述的冷却的过程中降温速率为70-120℃/h。
针对上述特殊的热处理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充分消除工件各个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以保证在后续机加工过程及工况条件下长期服役时具有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在热处理过程中,工件内外表面均不允许被氧化。主要手段是将工件均匀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950-1000℃)范围内,保温足够长的时间,让其内部碳化物、硬脆相等全部溶入奥氏体基体。保温完成后,用严格控制的冷却速度(100-150℃/h)冷却至室温,以避免在降温过程中过多的析出硬脆相。
本发明采用了对焊接接头进行惰性气体保护热处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本发明的残余应力,从而提高本发明在高温状态下的结构稳定性,保证了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结构变形和产生裂纹等情况,增强了本发明的机械性能,同时也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严格控制了工件的降温速率,可以保证本发明降温过程中工件的温度的均匀性,减少了工件内部的热应力,同时又能避免工件在降温过程中过多的析出硬脆相。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步骤(3)和步骤(4)先将焊缝冷却到层间温度为20-150℃,然后进行所述的填充焊接和盖面焊接。
所述的步骤(2)、(3)和(4)焊接过程中采用了20-150℃的层间温度,可以保证本发明在焊接过程中不会因为层间温度过高会引起热影响区晶粒粗大,使焊缝强度及低温冲击韧性下降或温度过低使得在焊接过程中产生裂纹,保证了本发明的机械性能
所述的热处理过程中加热过程的升温速率小于等于60℃/h,所述的保护气氛和所述的惰性气体均为氦气。
本发明采用了较低的升温速率,有助于保持工件整体的温度均匀性满足在10℃以内,有助于减少工件的热应力,防止工件出现变形、焊接接头出现裂纹等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保证焊接接头具有较高的高温抗拉强度和抗冲击能力,耐腐蚀能力,能够保证细长的空心轴在高温环境下长期服役过程中依然具有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及抗冲击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解释:
实施例1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包括用以打底焊的氩弧焊丝和用以填充和盖面的焊条,所述的氩弧焊丝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32%,Cr:18.80%,Ni:12.50%,Mo:2.38%,Mn:1.80%,Si:0.45%,P:0.015%,S:0.005%,Cu:0.02%,N:0.085%,Co:0.02%,Fe为余量。焊丝的铁素体的含量为4.2FN。
所述的焊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35%,Cr:19.60%,Ni:12.83%,Mo:2.25%,Mn:1.56%,Si:0.33%,P:0.011%,S:0.005%,Cu:0.02%,N:0.080%,Co:0.02%,Fe为余量;焊条的铁素体的含量为4.2FN。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的焊接方法,具体步骤及工艺参数如下:
(1)预处理:所有待焊工件坡口均经车床加工而成,留1.5mm厚钝边,需焊接位置焊前采用丙酮进行清洗,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将待焊接的工件对接,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
(2)打底焊:打底焊的焊接层数为6层,首层使用手工氩弧焊进行重熔,不添加焊丝,保证单面焊双面成形。第2层至第6层,使用手工氩弧焊,添加焊丝,待焊丝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清理附在焊缝表面的氧化物和杂物使焊缝周向和横向平滑均匀,每层焊接后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焊接电流为150A,焊接电压为13V,焊接速度为90mm/min,焊接热输入为25KJ/cm,道间温度140℃。
(3)填充焊接:使用焊条电弧焊的方式将第7层至后续层填充完成,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18KJ/cm,道间温度140℃,采用的焊接电流为140A,焊接电压为28V,焊接速度为200mm/min,每层均需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
(4)盖面焊接:先让焊缝自然冷却到层间温度140℃以后,使用电弧焊的方式将焊条熔融覆盖在焊缝上,焊接电流为130A,焊接电压为22V,焊接速度为150mm/min,焊接热输入18KJ/cm,待焊条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形成焊接接头;
(5)热处理:将焊接完成的工件竖直悬挂放入热处理炉中,在保护气氛下将工件加热至950℃,保温1h后进行冷却,在所述的冷却的过程中炉内用惰性气体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循环冷却,降温速率为100℃/h,将工件冷却至120℃后,出炉静置,自然冷却
实施例2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包括用以打底焊的氩弧焊丝和用以填充和盖面的焊条,所述的氩弧焊丝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45%,Cr:19.20%,Ni:11.89%,Mo:2.30%,Mn:2.0%,Si:0.48%,P:0.012%,S:0.006%,Cu:0.02%,N:0.075%,Co:0.02%,Fe为余量。焊丝的铁素体的含量为5.0FN。
所述的焊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51%,Cr:19.09%,Ni:11.63%,Mo:2.38%,Mn:1.90%,Si:0.32%,P:0.012%,S:0.004%,Cu:0.04%,N:0.072%,Co:0.02%,Fe为余量;焊条的铁素体的含量为5.0FN。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的焊接方法,具体步骤及工艺参数如下:
(1)预处理:所有待焊工件坡口均经车床加工而成,留1.5mm厚钝边,需焊接位置焊前采用丙酮进行清洗,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将待焊接的工件对接,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
(2)打底焊:打底焊的焊接层数为6层,首层使用手工氩弧焊进行重熔,不添加焊丝,保证单面焊双面成形。第2层至第6层,使用手工氩弧焊,添加焊丝,待焊丝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清理附在焊缝表面的氧化物和杂物使焊缝周向和横向平滑均匀,每层焊接后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焊接电流为150A,焊接电压为13V,焊接速度为90mm/min,焊接热输入为25KJ/cm,道间温度140℃。
(3)填充焊接:使用焊条电弧焊的方式将第7层至后续层填充完成,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18KJ/cm,道间温度140℃,采用的焊接电流为140A,焊接电压为28V,焊接速度为200mm/min,每层均需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
(4)盖面焊接:先让焊缝自然冷却到层间温度140℃以后,使用电弧焊的方式将焊条熔融覆盖在焊缝上,焊接电流为130A,焊接电压为22V,焊接速度为150mm/min,焊接热输入18KJ/cm,待焊条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形成焊接接头;
(5)热处理:将焊接完成的工件竖直悬挂放入热处理炉中,在保护气氛下将工件加热至900℃,保温1h后进行冷却,在所述的冷却的过程中炉内用惰性气体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循环冷却,降温速率为100℃/h,将工件冷却至120℃后,出炉静置,自然冷却
实施例3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包括用以打底焊的氩弧焊丝和用以填充和盖面的焊条,氩弧焊丝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58%,Cr:19.15%,Ni:11.35%,Mo:2.15%,Mn:1.5%,Si:0.52%,P:0.010%,S:0.008%,Cu:0.02%,N:0.055%,Co:0.02%,Fe为余量,焊丝的铁素体的含量为5.8FN。
焊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58%,Cr:19.45%,Ni:11.65%,Mo:2.15%,Mn:1.59%,Si:0.52%,P:0.010%,S:0.008%,Cu:0.02%,N:0.055%,Co:0.02%,Fe为余量;焊条的铁素体的含量为6.0FN。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的焊接方法,具体步骤及工艺参数如下:
(1)预处理:所有待焊工件坡口均经车床加工而成,留1.5mm厚钝边,需焊接位置焊前采用丙酮进行清洗,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将待焊接的工件对接,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
(2)打底焊:打底焊的焊接层数为6层,首层使用手工氩弧焊进行重熔,不添加焊丝,保证单面焊双面成形。第2层至第6层,使用手工氩弧焊,添加焊丝,待焊丝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清理附在焊缝表面的氧化物和杂物使焊缝周向和横向平滑均匀,每层焊接后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焊接电流为150A,焊接电压为13V,焊接速度为90mm/min,焊接热输入为25KJ/cm,道间温度140℃。
(3)填充焊接:使用焊条电弧焊的方式将第7层至后续层填充完成,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18KJ/cm,道间温度140℃,采用的焊接电流为140A,焊接电压为28V,焊接速度为200mm/min,每层均需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
(4)盖面焊接:先让焊缝自然冷却到层间温度140℃以后,使用电弧焊的方式将焊条熔融覆盖在焊缝上,焊接电流为130A,焊接电压为22V,焊接速度为150mm/min,焊接热输入18KJ/cm,待焊条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形成焊接接头;
(5)热处理:将焊接完成的工件竖直悬挂放入热处理炉中,在保护气氛下将工件加热至990℃,保温1h后进行冷却,在所述的冷却的过程中炉内用惰性气体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循环冷却,降温速率为150℃/h,将工件冷却至100℃后,出炉静置,自然冷却
对比例1
一种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包括用以打底焊的氩弧焊丝和用以填充和盖面的焊条,氩弧焊丝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07%,Cr:19.35%,Ni:12.81%,Mo:2.59%,Mn:1.84%,Si:0.35%,P:0.019%,S:0.002%,Cu:0.04%,N:0.065%,Co:0.04%,Fe为余量,焊丝的铁素体的含量为8.4FN。
焊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31%,Cr:19.07%,Ni:11.95%,Mo:2.36%,Mn:1.56%,Si:0.42%,P:0.022%,S:0.004%,Cu:0.08%,N:0.014%,Co:0.05%,Fe为余量;焊条的铁素体的含量为9.9FN。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的焊接方法,具体步骤及工艺参数如下:
(1)预处理:所有待焊工件坡口均经车床加工而成,留1.5mm厚钝边,需焊接位置焊前采用丙酮进行清洗,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将待焊接的工件对接,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
(2)打底焊:打底焊的焊接层数为6层,首层使用手工氩弧焊进行重熔,不添加焊丝,保证单面焊双面成形。第2层至第6层,使用手工氩弧焊,添加焊丝,待焊丝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清理附在焊缝表面的氧化物和杂物使焊缝周向和横向平滑均匀,每层焊接后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焊接电流为150A,焊接电压为13V,焊接速度为90mm/min,焊接热输入为25KJ/cm,道间温度140℃。
(3)填充焊接:使用焊条电弧焊的方式将第7层至后续层填充完成,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18KJ/cm,道间温度140℃,采用的焊接电流为140A,焊接电压为28V,焊接速度为200mm/min,每层均需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
(4)盖面焊接:先让焊缝自然冷却到层间温度140℃以后,使用电弧焊的方式将焊条熔融覆盖在焊缝上,焊接电流为130A,焊接电压为22V,焊接速度为150mm/min,焊接热输入18KJ/cm,待焊条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形成焊接接头;
(5)热处理:将焊接完成的工件竖直悬挂放入热处理炉中,在保护气氛下将工件加热至950℃,保温1h后进行冷却,在所述的冷却的过程中炉内用惰性气体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循环冷却,降温速率为100℃/h,将工件冷却至120℃后,出炉静置,自然冷却
对比例2
一种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包括用以打底焊的氩弧焊丝和用以填充和盖面的焊条,氩弧焊丝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75%,Cr:19.22%,Ni:11.69%,Mo:2.56%,Mn:2.08%,Si:0.60%,P:0.015%,S:0.009%,Cu:0.07%,N:0.063%,Co:0.04%,Fe为余量,焊丝的铁素体的含量为4.1FN。
焊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75%,Cr:19.17%,Ni:11.76%,Mo:2.68%,Mn:2.09%,Si:0.75%,P:0.015%,S:0.008%,Cu:0.08%,N:0.062%,Co:0.02%,Fe为余量;焊条的铁素体的含量为:7.4FN。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的焊接方法,具体步骤及工艺参数如下:
(1)预处理:所有待焊工件坡口均经车床加工而成,留1.5mm厚钝边,需焊接位置焊前采用丙酮进行清洗,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将待焊接的工件对接,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
(2)打底焊:打底焊的焊接层数为6层,首层使用手工氩弧焊进行重熔,不添加焊丝,保证单面焊双面成形。第2层至第6层,使用手工氩弧焊,添加焊丝,待焊丝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清理附在焊缝表面的氧化物和杂物使焊缝周向和横向平滑均匀,每层焊接后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焊接电流为150A,焊接电压为13V,焊接速度为90mm/min,焊接热输入为25KJ/cm,道间温度140℃。
(3)填充焊接:使用焊条电弧焊的方式将第7层至后续层填充完成,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18KJ/cm,道间温度140℃,采用的焊接电流为140A,焊接电压为28V,焊接速度为200mm/min,每层均需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
(4)盖面焊接:先让焊缝自然冷却到层间温度140℃以后,使用电弧焊的方式将焊条熔融覆盖在焊缝上,焊接电流为130A,焊接电压为22V,焊接速度为150mm/min,焊接热输入18KJ/cm,待焊条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形成焊接接头;
(5)热处理:将焊接完成的工件竖直悬挂放入热处理炉中,在保护气氛下将工件加热至950℃,保温1h后进行冷却,在所述的冷却的过程中炉内用惰性气体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循环冷却,降温速率为100℃/h,将工件冷却至120℃后,出炉静置,自然冷却
对比例3
一种具有较高高温抗拉强度和抗冲击能力,耐腐蚀能力以及较长使用寿命的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包括用以打底焊的氩弧焊丝和用以填充和盖面的焊条,所述的氩弧焊丝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32%,Cr:18.80%,Ni:12.50%,Mo:2.38%,Mn:1.80%,Si:0.45%,P:0.015%,S:0.005%,Cu:0.02%,N:0.085%,Co:0.02%,Fe为余量。焊丝的铁素体的含量为4.2FN。
所述的焊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35%,Cr:19.60%,Ni:12.83%,Mo:2.25%,Mn:1.56%,Si:0.33%,P:0.011%,S:0.005%,Cu:0.02%,N:0.080%,Co:0.02%,Fe为余量;焊条的铁素体的含量为4.2FN。
一种焊接方法,具体步骤及工艺参数如下:
(1)预处理:所有待焊工件坡口均经车床加工而成,留1.5mm厚钝边,需焊接位置焊前采用丙酮进行清洗,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将待焊接的工件对接,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
(2)打底焊:打底焊的焊接层数为6层,首层使用手工氩弧焊进行重熔,不添加焊丝,保证单面焊双面成形。第2层至第6层,使用手工氩弧焊,添加焊丝,待焊丝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清理附在焊缝表面的氧化物和杂物使焊缝周向和横向平滑均匀,每层焊接后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焊接电流为150A,焊接电压为13V,焊接速度为90mm/min,焊接热输入为25KJ/cm,道间温度140℃。
(3)填充焊接:使用焊条电弧焊的方式将第7层至后续层填充完成,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18KJ/cm,道间温度140℃,采用的焊接电流为140A,焊接电压为28V,焊接速度为200mm/min,每层均需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
(4)盖面焊接:先让焊缝自然冷却到层间温度140℃以后,使用电弧焊的方式将焊条熔融覆盖在焊缝上,焊接电流为130A,焊接电压为22V,焊接速度为150mm/min,焊接热输入18KJ/cm,待焊条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形成焊接接头;
(5)热处理:将焊接完成的工件竖直悬挂放入热处理炉中,在保护气氛下将工件加热至950℃,保温1h后进行冷却,在所述的冷却的过程中炉内用惰性气体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循环冷却,降温速率为100℃/h,将工件冷却至120℃后,出炉静置,自然冷却
对比例4
一种具有较高高温抗拉强度和抗冲击能力的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包括用以打底焊的氩弧焊丝和用以填充和盖面的焊条,所述的氩弧焊丝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32%,Cr:18.80%,Ni:12.50%,Mo:2.38%,Mn:1.80%,Si:0.45%,P:0.015%,S:0.005%,Cu:0.02%,N:0.085%,Co:0.02%,Fe为余量。焊丝的铁素体的含量为4.2FN。
所述的焊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35%,Cr:19.60%,Ni:12.83%,Mo:2.25%,Mn:1.56%,Si:0.33%,P:0.011%,S:0.005%,Cu:0.02%,N:0.080%,Co:0.02%,Fe为余量;焊条的铁素体的含量为4.2FN。
一种焊接方法,具体步骤及工艺参数如下:
(1)预处理:所有待焊工件坡口均经车床加工而成,留1.5mm厚钝边,需焊接位置焊前采用丙酮进行清洗,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将待焊接的工件对接,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
(2)打底焊:打底焊的焊接层数为6层,首层使用手工氩弧焊进行重熔,不添加焊丝,保证单面焊双面成形。第2层至第6层,使用手工氩弧焊,添加焊丝,待焊丝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清理附在焊缝表面的氧化物和杂物使焊缝周向和横向平滑均匀,每层焊接后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焊接电流为150A,焊接电压为13V,焊接速度为90mm/min,焊接热输入为40KJ/cm,道间温度200℃。
(3)填充焊接:使用焊条电弧焊的方式将第7层至后续层填充完成,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18KJ/cm,道间温度140℃,采用的焊接电流为140A,焊接电压为28V,焊接速度为200mm/min,每层均需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
(4)盖面焊接:先让焊缝自然冷却到层间温度140℃以后,使用电弧焊的方式将焊条熔融覆盖在焊缝上,焊接电流为130A,焊接电压为22V,焊接速度为150mm/min,焊接热输入18KJ/cm,待焊条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形成焊接接头;
(5)热处理:将焊接完成的工件竖直悬挂放入热处理炉中,在保护气氛下将工件加热至950℃,保温1h后进行冷却,在所述的冷却的过程中炉内用惰性气体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循环冷却,降温速率为100℃/h,将工件冷却至120℃后,出炉静置,自然冷却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焊丝熔敷金属和焊条熔敷金属形成的焊接处进行取样检测,对产品焊后的直线度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当焊材化学成分和铁素体含量在本发明要求的范围内时,采用本发明要求的焊接工艺方法及热处理工艺,既能满足高温拉伸、冲击、结构稳定性及晶间腐蚀试验要求,而且工件的直线度也能满足要求。但如果焊材无法满足本发明的要求,尽管直线度能够满足要求,高温强度、冲击吸收功等力学性能无法满足要求。如果采用满足本发明要求的焊材,但焊接过程及热处理过程未按照本发明进行,则工件也会出现冲击韧性无法满足要求,工件直线度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可见本发明所得到的细长空心轴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不仅具有很好的高温强度、韧性,而且具有优良的尺寸稳定性,能够在高温条件下高速旋转且进行长时间服役。

Claims (10)

1.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所述的焊接材料包括用以打底焊的氩弧焊丝和用以填充和盖面的焊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3-0.06%,Cr:18.0-20.0%,Ni:11.0-13.0%,Mo:2.0-2.5%,Mn:1.0-2.5%,Si:≤0.90%,P:≤0.020%,S:≤0.015%,Cu:≤0.75%,N:0.04-0.09%,Co≤0.15%,Fe为余量;
所述的氩弧焊丝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0.03-0.06%,Cr:18.0-20.0%,Ni:11.0-13.0%,Mo:2.0-2.5%,Mn:1.0-2.5%,Si:0.30-0.65%,P:≤0.020%,S:≤0.015%,Cu:≤0.75%,N:0.04-0.09%,Co≤0.15%,Fe为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丝的铁素体的含量为4-6F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条的铁素体的含量为4-6FN。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待焊工件坡口经车床加工而成,留1-1.5mm厚钝边,需焊接位置焊前采用丙酮进行清洗,将待焊接的工件对接,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 ;
(2)打底焊:所述的打底焊的焊接层数≥6层,先使用手工氩弧焊对需要焊接的接口进行重熔,形成第一焊层,随后添加氩弧焊丝,然后采用手工氩弧焊逐层焊接剩余的打底焊的焊接层数,待氩弧焊丝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清理附在焊缝表面的氧化物和杂物;
(3)填充焊接:使用焊条,然后用电弧焊的方式将后续层填充完成,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和道间温度,每层均需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焊接起弧及收弧位置;
(4)盖面焊接:使用电弧焊的方式将焊条熔融覆盖在所述的焊缝上,待焊条形成的熔敷金属冷却凝固后,形成焊接接头;
(5)热处理:将完成盖面焊接的工件进行热处理,完成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打底焊过程中采用的焊接电流为140-170A,焊接电压为13-16V,焊接速度为50-120mm/min,焊接热输入≤25KJ/c。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填充焊接过程中电弧焊采用的焊接电流为120-150A,焊接电压为20-28V,焊接速度为80-200mm/min,焊接热输入≤25KJ/c,且在所述的步骤(3)填充焊接过程中,在完成每层的电弧焊焊接后,测量工件整体直线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盖面焊接过程中电弧焊采用的焊接电流为120-150A,焊接电压为20-28V,焊接速度为80-200mm/min,焊接热输入≤25KJ/c。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热处理过程采用以下步骤:将焊接完成的工件竖直悬挂放入热处理炉中,在保护气氛下将工件加热至950-1000℃,保温1-3h后进行冷却,在所述的冷却的过程中炉内用惰性气体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循环冷却,降温速率为100-150℃/h,将工件冷却至≤120℃后,出炉静置,自然冷却;
将进行完盖面焊接工件放入加热炉中,然后将工件加热至900-990℃,保温1-3h后进行冷却,在所述的冷却的过程中降温速率为70-120℃/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步骤(3)和步骤(4)先将焊缝冷却到层间温度为20-150℃,然后进行所述的填充焊接和盖面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处理过程中加热过程的升温速率小于等于60℃/h,所述的保护气氛和所述的惰性气体均为氦气。
CN201811615984.9A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及其焊接方法 Active CN109702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5984.9A CN109702382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及其焊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5984.9A CN109702382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及其焊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2382A true CN109702382A (zh) 2019-05-03
CN109702382B CN109702382B (zh) 2021-04-02

Family

ID=66258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5984.9A Active CN109702382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及其焊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238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9910A (zh) * 2019-08-28 2019-10-25 哈尔滨威尔焊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快堆用不锈钢焊条的熔敷金属
CN111057939A (zh) * 2019-12-31 2020-04-24 江苏新华合金有限公司 316h板材及其生产工艺
CN111250932A (zh) * 2020-02-26 2020-06-09 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温高速工况的薄壁细长主轴制造方法
CN112589317A (zh) * 2020-12-02 2021-04-0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长期高温服役后具有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奥氏体不锈钢焊丝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1886A (zh) * 2013-10-25 2014-01-22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不锈钢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焊接方法
JP5410382B2 (ja) * 2010-07-30 2014-02-05 新興プラ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の溶接施工方法
CN103894705A (zh) * 2014-04-09 2014-07-02 深圳市泰克尼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
CN104175017A (zh) * 2014-08-20 2014-12-03 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三代核电主管道的不锈钢气体保焊焊丝
CN104493374A (zh) * 2014-11-19 2015-04-08 钢铁研究总院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焊丝及其焊接工艺
CN107553004A (zh) * 2017-09-28 2018-01-0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钠冷快堆用奥氏体不锈钢光焊丝及其应用
CN107641694A (zh) * 2017-09-13 2018-01-30 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焊接后的316奥氏体不锈钢工件热处理工艺
CN108927587A (zh) * 2018-07-23 2018-12-04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石蜡基润滑油加氢装置里的管道加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10382B2 (ja) * 2010-07-30 2014-02-05 新興プラ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の溶接施工方法
CN103521886A (zh) * 2013-10-25 2014-01-22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不锈钢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焊接方法
CN103894705A (zh) * 2014-04-09 2014-07-02 深圳市泰克尼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
CN104175017A (zh) * 2014-08-20 2014-12-03 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三代核电主管道的不锈钢气体保焊焊丝
CN104493374A (zh) * 2014-11-19 2015-04-08 钢铁研究总院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焊丝及其焊接工艺
CN107641694A (zh) * 2017-09-13 2018-01-30 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焊接后的316奥氏体不锈钢工件热处理工艺
CN107553004A (zh) * 2017-09-28 2018-01-0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钠冷快堆用奥氏体不锈钢光焊丝及其应用
CN108927587A (zh) * 2018-07-23 2018-12-04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石蜡基润滑油加氢装置里的管道加工工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9910A (zh) * 2019-08-28 2019-10-25 哈尔滨威尔焊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快堆用不锈钢焊条的熔敷金属
CN111057939A (zh) * 2019-12-31 2020-04-24 江苏新华合金有限公司 316h板材及其生产工艺
CN111250932A (zh) * 2020-02-26 2020-06-09 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温高速工况的薄壁细长主轴制造方法
CN111250932B (zh) * 2020-02-26 2023-12-1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高温高速工况的薄壁细长主轴制造方法
CN112589317A (zh) * 2020-12-02 2021-04-0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长期高温服役后具有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奥氏体不锈钢焊丝
CN112589317B (zh) * 2020-12-02 2022-05-1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长期高温服役后具有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奥氏体不锈钢焊丝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2382B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2382A (zh) 一种适合高温条件长时间服役的焊接材料及其焊接方法
CN100419110C (zh) 用于高强度Cr-Mo钢且低温韧性和抗SR裂性优异的焊缝金属
JP6149368B2 (ja) 耐遅れ破壊特性に優れた高張力鋼板の製造方法
JP6027302B2 (ja) 高強度焼戻し省略ばね用鋼
JP3969328B2 (ja) 非調質継目無鋼管
CN108526750A (zh) 一种高强高韧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焊丝及其制备方法
JP6006477B2 (ja) 低温靭性と強度のバランスに優れた高強度鋼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7649798A (zh) 25Cr2Ni4MoV钢用金属型药芯焊丝及制备方法
CN108838579B (zh) 一种超超临界燃煤电站耐热钢用光亮焊焊丝
CN107746937A (zh) 用于核电承压设备的高强度高韧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6056235B2 (ja) 溶接性および耐遅れ破壊特性に優れた引張強さ950MPa以上の高張力鋼板の製造方法
CN102719737B (zh) 屈服强度460MPa级正火高强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203336A1 (ja) ガスメタルアーク溶接用ソリッドワイヤおよびガスメタルアーク溶接方法
JP6056236B2 (ja) 溶接性および耐遅れ破壊特性に優れた引張強さ780MPa以上の高張力鋼板の製造方法
CN104907733A (zh) 一种抗辐照低活化钢气体保护焊用焊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45340A (zh) 一种用于布料溜槽的耐高温耐磨粒磨损焊丝及制备方法
JPH0443977B2 (zh)
CN113088817B (zh) 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油缸
CN104342600B (zh) 非正火型桥梁用中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937008A (zh) 一种薄规格耐磨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11015019B (zh) 00Cr20Mo16焊丝及其生产工艺
CN111230255A (zh) 提高304l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低温韧性的焊接方法
JP6051735B2 (ja) 溶接性および耐遅れ破壊特性に優れた高張力鋼板の製造方法
JPH064889B2 (ja) 厚肉超高張力鋼の製造方法
Bhaduri et al. Optimised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procedures and heat input for welding 17–4PH stainless ste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 Jipin

Inventor after: Chen Shuming

Inventor after: Yang Kongli

Inventor after: Liu Jinxiang

Inventor after: Yu Zengqiang

Inventor after: Sun Fan

Inventor after: Song Lei

Inventor after: Chen Rui

Inventor after: Ren Zhihua

Inventor after: Qi Shirang

Inventor after: Hu Lingcui

Inventor after: Guo Xiaoxian

Inventor after: Pu Lianjie

Inventor after: Zheng Shenggan

Inventor after: He Yanpeng

Inventor after: Pu Enshan

Inventor after: Zhai Xiao

Inventor after: Xiao Lili

Inventor after: Zhang Jianxin

Inventor after: Liu Xiuting

Inventor after: Tian Huajun

Inventor after: Wang Mingzheng

Inventor before: Liu Jinxiang

Inventor before: Zheng Shenggan

Inventor before: He Yanpeng

Inventor before: Yu Zengqiang

Inventor before: Sun Fan

Inventor before: Song Lei

Inventor before: Chen Rui

Inventor before: Ren Zhihua

Inventor before: Qi Shirang

Inventor before: Hu Lingcui

Inventor before: Pu Lianji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7

Address after: 102400 Beifang, Xinzhen,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Address before: 311504 Hongqi South Road, the Fuchun River Town, Tonglu, Hangzhou, Zhejiang 99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FUCHUNJIANG HYDROPOWER EQUIPMENT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