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0781A - 一种靶向肠道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靶向肠道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0781A
CN109700781A CN201910143802.0A CN201910143802A CN109700781A CN 109700781 A CN109700781 A CN 109700781A CN 201910143802 A CN201910143802 A CN 201910143802A CN 109700781 A CN109700781 A CN 109700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material
probiotics
prebiotics
probiotic microcapsule
buffer s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38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威
姚铭飞
黄卫新
李兰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Tongc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Tongc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Tongc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Tongc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438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07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0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07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制剂,旨在提供一种靶向肠道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微胶囊包括益生菌和作为第一壁材的海藻酸钠,以及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并由位于外层的海藻酸钠与二价金属离子钙交联形成稳定胶球。本发明使用液体喷雾方法与二价金属离子钙交联形成稳定胶球,避免了现有微胶囊制备技术中温度过高难以控制,容易致使菌体失活的缺点。第一壁材与第二壁材的混合使用,能够降低胃液或者肠液中小分子或离子渗透作用,使活菌到达肠道的量显著提高。微胶囊颗粒的粒度能够保持均一,表面积差异小,进而带来口服后效果稳定的效果。能在胃液和肠液中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利于提高益生菌的生存率,在口服后可靶向肠道。

Description

一种靶向肠道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制剂,具体涉及一种靶向肠道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量研究已表明,益生菌活菌摄入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对防治各类疾病、维持人身体健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益生菌制品被指出有望在将来替代粪菌移植(FMT)在临床上使用。然而多数益生菌稳定性差,常温贮存影响产品保质期。据研究指出,现有市场上绝大多数含有益生菌的产品,其活菌实际量远小于标注量。此外,活菌自身抗性差,口服摄入后受到消化道内胃酸、胆汁、酶、抗生素等化学因素和胃肠道的蠕动等物理因素等复杂环境影响,存活可能性极低,最终影响菌体益生作用的发挥。
益生菌经过微囊化后提高了对高温、酸碱性等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同时提高益生菌在贮存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活性。现有的益生菌微囊制剂,多数为单层和多层包埋,通过多种材料的混合,使用流化床进行包埋,然而这些技术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使用喷雾干燥方法,温度过高难以控制,容易致使菌体失活;2)胃液或者肠液中小分子或离子容易渗入微囊,致使活菌到达肠道的量显著降低;3)粒度不均一,表面积差异大,造成口服后效果差异显著。因此需要设计更有效的传递系统,以利于进一步提高益生菌的生存率,做种提高益生作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益生菌制剂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靶向肠道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靶向肠道的益生菌微胶囊,包括益生菌和作为第一壁材的海藻酸钠;该益生菌微胶囊中还包括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并由位于外层的海藻酸钠与二价金属离子钙交联形成稳定胶球;
所述第二壁材是明胶、果胶、角叉菜胶、壳聚糖、黄原胶、阿拉伯胶、抗性淀粉、蛋白粉、聚氯乙烯(PVP)、醋酸纤维素钛酸酯(CAP)、羟丙甲纤维素领苯二甲酸酯(HPMCP)、或聚乙烯醇酞酸酯(PVAP)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缓冲盐是纳米或微米颗粒形式的碳酸钙、氢氧化镁、氧化锌或氧化镁;所述益生元是乳果糖、菊粉、高直链玉米淀粉粉末或低聚寡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在所述益生菌微胶囊中,益生菌、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的质量比例关系为:0.1~0.5∶0.4~4∶0.4~4∶0.1~1∶0.5~3。
本发明中,所述益生菌微胶囊的颗粒直径在200μm~800μm之间。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前述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离心处理益生菌发酵液,收集湿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2~3遍后,配置成浓度为9~11log10CFU/mL的益生菌混悬液;
(2)取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一并加入纯净水中配置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第一壁材0.4~4%,第二壁材0.4~4%,缓冲盐0.1~1%,益生元0.5~3%;
(3)将步骤(1)中的益生菌混悬液按体积比1∶50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用微胶囊发生器滴入摩尔浓度为0.1~0.2M的氯化钙溶液中,钙化形成益生菌微胶囊颗粒;静置固化0.5~1h后用生理盐水洗涤,再经冷冻干燥,得到益生菌微胶囊干粉。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3)中,微胶囊发生器的喷头孔径为100~300μm。
发明原理描述:
本发明提出的益生菌微胶囊,其中肠溶性壁材是由海藻酸和其它壁材混合而成。混合壁材能够保证微胶囊顺利通过胃环境而不被破坏或降解,在进入肠道后壁材才会发生崩解、溶解或者降解,释放出胶囊内部的芯材。单一壁材在胃肠道环境中对菌体的保护作用弱,本发明中混合壁材的保护作用明显增强,相比单一壁材可以显著提高益生菌存活率。
碳酸钙或氧化锌或氢氧化镁(Mg(OH)2)或氧化镁(MgO)的微米或纳米粒子,呈白色、无味、无毒、难溶于水,在水中为悬浊液,并且可以中和氢离子(例如MgO+2H+=Mg2++H2O)。因此,缓冲盐的加入可显著增强益生菌在胃酸中的抗逆性,此外可以填补材料间的空隙,形成致密的保护层
益生元的作用:2016年12月国际益生菌益和生元科学协会(ISAPP)专家组在最新科学和临床证据基础上更新了益生元定义,是一种可以被微生物选择性利用以赋予宿主健康益处的底物。益生元是能促进益生菌生长繁殖的一类结构和性质不同的物质,它们不被或很少被宿主酶系和其他细菌酶系所分解。益生元不能直接对机体起作用,而是通过益生菌发挥生理功能。益生菌通过调理人体肠道菌群,产生一些有益物质直接起作用。
各组分特定的配伍关系,能够带来的好处是:壁材促使形成大小均一的微胶囊,将益生菌包裹在内,适量的纳米粒子的加入保证不影响材料间的交联的同时,填补微胶囊内部空隙,使得微胶囊更加致密,保证与外界环境隔离。益生元是益生菌的特定的食物,将增加菌体在肠道内黏附定植的黏附定植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液体喷雾方法与二价金属离子钙交联形成稳定胶球,避免了现有微胶囊制备技术中温度过高难以控制,容易致使菌体失活的缺点。
(2)第一壁材与第二壁材的混合使用,能够降低胃液或者肠液中小分子或离子渗透作用,使活菌到达肠道的量显著提高。
(3)使用液体喷雾方法生成微胶囊,由于在比重接近的液体环境下生成稳定胶球,使得微胶囊颗粒的粒度能够保持均一,表面积差异小,进而带来口服后效果稳定的效果。
(4)本发明制备的益生菌微胶囊,能在胃液和肠液中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利于提高益生菌的生存率,在口服后可靶向肠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海藻酸钠-明胶益生菌微胶囊的电镜结构;
图2为实施例2中加有纳米粒的海藻酸钠明胶微胶囊电镜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任何熟悉相关技能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轻易达成的修饰的改变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各实施例中使用到的益生菌、试剂或辅材,除特别明示外均为本领域公知通用或可市购获得的产品。
实施例1
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益生菌为唾液乳杆菌Li01(11log10CFU/mL,CGMCC 7045),离心处理其发酵液,收集湿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2~3遍后,配置成浓度为9log10CFU/mL的益生菌混悬液;
(2)取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一并加入纯净水中配置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第一壁材1%,第二壁材1%,缓冲盐0.6%,益生元1%;
(3)将步骤(1)中的益生菌混悬液按体积比1∶50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用微胶囊发生器滴入摩尔浓度为0.1M的氯化钙溶液中,钙化形成益生菌微胶囊颗粒;微胶囊发生器的喷头孔径为200μm。静置固化1h后用生理盐水洗涤,再经冷冻干燥,得到益生菌微胶囊干粉,其颗粒直径在400μm~600μm之间。
上述益生菌微胶囊产品中,包括益生菌和作为第一壁材的海藻酸钠;以及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并由位于外层的海藻酸钠与二价金属离子钙交联形成稳定胶球;所述第二壁材是明胶;缓冲盐是缓冲盐形式的Mg(OH)2;所述益生元是乳果糖。其中,益生菌、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的质量比例关系为:0.1∶1∶1∶0.6∶1。
该微胶囊的对菌体作用见表1与表2。
表格1唾液乳杆菌Li01在模拟人胃液中的存活率
表格2唾液乳杆菌Li01在模拟人肠液中的存活率
实施例2
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益生菌为Li05(11log10CFU/mL,CGMCC 7049),离心处理其发酵液,收集湿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2~3遍后,配置成浓度为10log10CFU/mL的益生菌混悬液;
(2)取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一并加入纯净水中配置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第一壁材1%,第二壁材0.4%,缓冲盐1%,益生元3%;
(3)将步骤(1)中的益生菌混悬液按体积比1∶50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用微胶囊发生器滴入摩尔浓度为0.15M的氯化钙溶液中,钙化形成益生菌微胶囊颗粒;微胶囊发生器的喷头孔径为200μm。静置固化0.5h后用生理盐水洗涤,再经冷冻干燥,得到益生菌微胶囊干粉,其颗粒直径在400μm~600μm之间。
上述益生菌微胶囊产品中,包括益生菌和作为第一壁材的海藻酸钠;以及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并由位于外层的海藻酸钠与二价金属离子钙交联形成稳定胶球;所述第二壁材是果胶;缓冲盐是纳米或微米颗粒形式的MgO;所述益生元是乳果糖。其中,益生菌、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的质量比例关系为:0.5∶1∶0.4∶1∶3。该微胶囊的对菌体作用见表3与表4。
表格3戊糖片球菌Li05在模拟人胃液中的存活率
表格4戊糖片球菌Li05在模拟人小肠液中的存活率
实施例3
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益生菌为TC01(11log10CFU/mL,CGMCC 12728),离心处理其发酵液,收集湿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2~3遍后,配置成浓度为9log10CFU/mL的益生菌混悬液;
(2)取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一并加入纯净水中配置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第一壁材4%,第二壁材2%,缓冲盐0.1%,益生元0.5%;
(3)将步骤(1)中的益生菌混悬液按体积比1∶50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用微胶囊发生器滴入摩尔浓度为0.1M的氯化钙溶液中,钙化形成益生菌微胶囊颗粒;微胶囊发生器的喷头孔径为300μm。静置固化1h后用生理盐水洗涤,再经冷冻干燥,得到益生菌微胶囊干粉,其颗粒直径在500μm~800μm之间。
上述益生菌微胶囊产品中,包括益生菌和作为第一壁材的海藻酸钠;以及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并由位于外层的海藻酸钠与二价金属离子钙交联形成稳定胶球;所述第二壁材是明胶;缓冲盐是纳米颗粒形式的氧化锌;所述益生元是低聚寡糖。其中,益生菌、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的质量比例关系为:0.4∶4∶2∶0.1∶0.5。该微胶囊的对菌体作用见表5与表6。
表格5长双歧杆菌TC01在模拟人胃液中的存活率
表格6长双歧杆菌TC01在模拟人肠液中的存活率
实施例4
(1)取益生菌为唾液乳杆菌Li01(11log10CFU/mL,CGMCC 7045),离心处理其发酵液,收集湿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2~3遍后,配置成浓度为10log10CFU/mL的益生菌混悬液;
(2)取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一并加入纯净水中配置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第一壁材1%,第二壁材0.8%,缓冲盐0.4%,益生元2%;
(3)将步骤(1)中的益生菌混悬液按体积比1∶50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用微胶囊发生器滴入摩尔浓度为0.1M的氯化钙溶液中,钙化形成益生菌微胶囊颗粒;微胶囊发生器的喷头孔径为200μm。静置固化1h后用生理盐水洗涤,再经冷冻干燥,得到益生菌微胶囊干粉,其颗粒直径在400μm~600μm之间。
上述益生菌微胶囊产品中,包括益生菌和作为第一壁材的海藻酸钠;以及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并由位于外层的海藻酸钠与二价金属离子钙交联形成稳定胶球;所述第二壁材是黄原胶;缓冲盐是缓冲盐形式的Mg(OH)2;所述益生元是乳果糖。其中,益生菌、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的质量比例关系为:0.1∶1∶0.8∶0.4∶2。
该微胶囊的对菌体作用见表7与表8。
表格7唾液乳杆菌Li01在模拟人胃液中的存活率
表格8唾液乳杆菌Li01在模拟人肠液中的存活率
实施例5
(1)取益生菌为唾液乳杆菌Li01(11log10CFU/mL,CGMCC 7045),离心处理其发酵液,收集湿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2~3遍后,配置成浓度为11log10CFU/mL的益生菌混悬液;
(2)取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一并加入纯净水中配置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第一壁材0.4%,第二壁材4%,缓冲盐0.4%,益生元2%;
(3)将步骤(1)中的益生菌混悬液按体积比1∶50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用微胶囊发生器滴入摩尔浓度为0.2M的氯化钙溶液中,钙化形成益生菌微胶囊颗粒;微胶囊发生器的喷头孔径为200μm。静置固化1h后用生理盐水洗涤,再经冷冻干燥,得到益生菌微胶囊干粉,其颗粒直径在400μm~600μm之间。
上述益生菌微胶囊产品中,包括益生菌和作为第一壁材的海藻酸钠;以及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并由位于外层的海藻酸钠与二价金属离子钙交联形成稳定胶球;所述第二壁材是果胶;缓冲盐是缓冲盐形式的CaCO3;所述益生元是乳果糖。其中,益生菌、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的质量比例关系为:0.1∶0.4∶4∶0.4∶2。
该微胶囊的对菌体作用见表7与表8。
表格7唾液乳杆菌Li01在模拟人胃液中的存活率
表格8唾液乳杆菌Li01在模拟人肠液中的存活率
实施例6
(1)取益生菌为唾液乳杆菌Li01(11log10CFU/mL,CGMCC 7045),离心处理其发酵液,收集湿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2~3遍后,配置成浓度为10log10CFU/mL的益生菌混悬液;
(2)取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一并加入纯净水中配置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第一壁材1%,第二壁材1%,缓冲盐0.3%,益生元3%;
(3)将步骤(1)中的益生菌混悬液按体积比1∶50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用微胶囊发生器滴入摩尔浓度为0.1M的氯化钙溶液中,钙化形成益生菌微胶囊颗粒;微胶囊发生器的喷头孔径为100μm。静置固化0.8h后用生理盐水洗涤,再经冷冻干燥,得到益生菌微胶囊干粉,其颗粒直径在200μm~400μm之间。
上述益生菌微胶囊产品中,包括益生菌和作为第一壁材的海藻酸钠;以及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并由位于外层的海藻酸钠与二价金属离子钙交联形成稳定胶球;所述第二壁材是阿拉伯胶和PVP混合物,比例为1:1(w/w);缓冲盐是缓冲盐形式的Mg(OH)2;所述益生元是高直链玉米淀粉粉末。其中,益生菌、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的质量比例关系为:0.1∶1∶1∶0.3∶3。
该微胶囊的对菌体作用见表7与表8。
表格7唾液乳杆菌Li01在模拟人胃液中的存活率
表格8唾液乳杆菌Li01在模拟人肠液中的存活率
实施例7
(1)取益生菌为唾液乳杆菌Li01(11log10CFU/mL,CGMCC 7045),离心处理其发酵液,收集湿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2~3遍后,配置成浓度为10log10CFU/mL的益生菌混悬液;
(2)取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一并加入纯净水中配置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第一壁材1%,第二壁材2%,缓冲盐0.5%,益生元2%;
(3)将步骤(1)中的益生菌混悬液按体积比1∶50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用微胶囊发生器滴入摩尔浓度为0.2M的氯化钙溶液中,钙化形成益生菌微胶囊颗粒;微胶囊发生器的喷头孔径为200μm。静置固化1h后用生理盐水洗涤,再经冷冻干燥,得到益生菌微胶囊干粉,其颗粒直径在400μm~600μm之间。
上述益生菌微胶囊产品中,包括益生菌和作为第一壁材的海藻酸钠;以及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并由位于外层的海藻酸钠与二价金属离子钙交联形成稳定胶球;所述第二壁材是HPMCP、交叉菜胶和PVAP混合物,混合比例为1:0.5:0.5(w/w/w);缓冲盐是缓冲盐形式的Mg(OH)2;所述益生元是乳果糖和低聚寡糖混合物,比例为1:1(w/w)。其中,益生菌、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的质量比例关系为:0.1∶1∶2∶0.5∶2。
该微胶囊的对菌体作用见表7与表8。
表格7唾液乳杆菌Li01在模拟人胃液中的存活率
表格8唾液乳杆菌Li01在模拟人肠液中的存活率

Claims (5)

1.一种靶向肠道的益生菌微胶囊,包括益生菌和作为第一壁材的海藻酸钠;其特征在于,该益生菌微胶囊中还包括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并由位于外层的海藻酸钠与二价金属离子钙交联形成稳定胶球;
所述第二壁材是明胶、果胶、角叉菜胶、壳聚糖、黄原胶、阿拉伯胶、抗性淀粉、蛋白粉、聚氯乙烯、醋酸纤维素钛酸酯、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或聚乙烯醇钛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缓冲盐是纳米或微米颗粒形式的碳酸钙、氢氧化镁、氧化锌或氧化镁;所述益生元是乳果糖、菊粉、高直链玉米淀粉粉末或低聚寡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益生菌微胶囊中,益生菌、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的质量比例关系为:0.1~0.5∶0.4~4∶0.4~4∶0.1~1∶0.5~3。
3.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益生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微胶囊的颗粒直径在200μm~800μm之间。
4.权利要求1所述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离心处理益生菌发酵液,收集湿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2~3遍后,配置成浓度为9~11log10CFU/mL的益生菌混悬液;
(2)取第一壁材、第二壁材、缓冲盐和益生元,一并加入纯净水中配置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第一壁材0.4~4%,第二壁材0.4~4%,缓冲盐0.1~1%,益生元0.5~3%;
(3)将步骤(1)中的益生菌混悬液按体积比1∶50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用微胶囊发生器滴入摩尔浓度为0.1~0.2M的氯化钙溶液中,钙化形成益生菌微胶囊颗粒;静置固化0.5~1h后用生理盐水洗涤,再经冷冻干燥,得到益生菌微胶囊干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微胶囊发生器的喷头孔径为100~300μm。
CN201910143802.0A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靶向肠道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7007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3802.0A CN109700781A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靶向肠道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3802.0A CN109700781A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靶向肠道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0781A true CN109700781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65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3802.0A Pending CN109700781A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靶向肠道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0781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6287A (zh) * 2019-11-05 2020-04-0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一种载益生菌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产品和应用
CN112226429A (zh) * 2020-09-30 2021-01-15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15948A (zh) * 2020-12-17 2021-04-30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活性益生菌晶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99198A (zh) * 2021-03-10 2021-06-22 中农宠物营养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基于壳聚糖-Fe包衣的能耐胃酸并肠道靶向释放的合生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30280A (zh) * 2021-04-30 2021-08-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结肠靶向的益生菌多层包埋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841788A (zh) * 2021-09-26 2021-12-28 山东迅达康兽药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态微胶囊包被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43186A (zh) * 2021-12-23 2022-04-15 安徽九鑫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肠蠕动的益生菌胶囊
CN114343185A (zh) * 2021-12-23 2022-04-15 安徽九鑫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活菌数的益生菌冻干粉
CN114376977A (zh) * 2021-12-31 2022-04-22 深圳未知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肠控释的活菌冻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84871A (zh) * 2022-04-12 2022-09-02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用于递送益生菌的双层海藻酸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RU2782122C1 (ru) * 2021-12-24 2022-10-2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Морд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Н.П. Огарёва"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гелевых сферических частиц с иммобилизованными пробиотическими микроорганизмами и обогащенных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о Модифиланом
CN116270523A (zh) * 2023-05-15 2023-06-23 四川厌氧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耐酸的口服双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TWI807545B (zh) * 2020-12-18 2023-07-01 南韓商日東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囊化益生菌的方法、囊化益生菌、包含其之食品或功能性健康食品、醫藥組合物或藥劑及化妝品組合物
CN117297099A (zh) * 2023-11-07 2023-12-29 浙江大学 基于海藻酸钠和金属多酚网络的益生菌涂层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8295A1 (en) * 2005-08-23 2007-03-01 Ming-Ju Ch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lginate capsules
EP2124605A2 (en) * 2007-01-19 2009-12-02 The Iams Company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stabilized sensitive ingredient
CN102198115A (zh) * 2011-05-19 2011-09-28 甘肃易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提取液与益生菌混合的肠溶型微胶囊
CN102755589A (zh) * 2012-07-28 2012-10-31 赵振华 一种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4435283A (zh) * 2014-11-17 2015-03-25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添加有益生元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4431370A (zh) * 2014-12-15 2015-03-25 南京优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87647A (zh) * 2014-03-08 2015-09-09 复旦大学 益生菌双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5359A (zh) * 2016-01-29 2016-05-25 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缓释微囊益生菌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8295A1 (en) * 2005-08-23 2007-03-01 Ming-Ju Ch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lginate capsules
EP2124605A2 (en) * 2007-01-19 2009-12-02 The Iams Company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stabilized sensitive ingredient
CN102198115A (zh) * 2011-05-19 2011-09-28 甘肃易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提取液与益生菌混合的肠溶型微胶囊
CN102755589A (zh) * 2012-07-28 2012-10-31 赵振华 一种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4887647A (zh) * 2014-03-08 2015-09-09 复旦大学 益生菌双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283A (zh) * 2014-11-17 2015-03-25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添加有益生元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4431370A (zh) * 2014-12-15 2015-03-25 南京优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95359A (zh) * 2016-01-29 2016-05-25 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缓释微囊益生菌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UN-NAN CHEN等: ""Optimization of incorporated prebiotics as coating materials for probiotic microencapsulatio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MOHAMMAD ALI KHOSRAVI ZANJANI等: ""Microencapsulation of probiotics by calcium alginate-gelatinized starch with chitosan coating and evaluation of survival in simulated human gastro-intestinal"", 《SERVICESIRAN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
倪敬轩等: ""苦豆籽粕一两歧双歧杆菌一唾液乳杆菌合生元微胶囊的研制"", 《动物医学进展》 *
李伟等: ""海藻酸钠/壳聚糖双层合生元微胶囊制备及储藏稳定性和控制性释放"", 《乳业科学与技术》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6287A (zh) * 2019-11-05 2020-04-0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一种载益生菌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产品和应用
CN110946287B (zh) * 2019-11-05 2022-07-0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一种载益生菌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产品和应用
CN112226429A (zh) * 2020-09-30 2021-01-15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26429B (zh) * 2020-09-30 2022-09-06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15948A (zh) * 2020-12-17 2021-04-30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活性益生菌晶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I807545B (zh) * 2020-12-18 2023-07-01 南韓商日東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囊化益生菌的方法、囊化益生菌、包含其之食品或功能性健康食品、醫藥組合物或藥劑及化妝品組合物
CN112999198A (zh) * 2021-03-10 2021-06-22 中农宠物营养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基于壳聚糖-Fe包衣的能耐胃酸并肠道靶向释放的合生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30280A (zh) * 2021-04-30 2021-08-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结肠靶向的益生菌多层包埋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230280B (zh) * 2021-04-30 2024-04-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结肠靶向的益生菌多层包埋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841788A (zh) * 2021-09-26 2021-12-28 山东迅达康兽药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态微胶囊包被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43186A (zh) * 2021-12-23 2022-04-15 安徽九鑫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肠蠕动的益生菌胶囊
CN114343185A (zh) * 2021-12-23 2022-04-15 安徽九鑫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活菌数的益生菌冻干粉
RU2782122C1 (ru) * 2021-12-24 2022-10-2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Морд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Н.П. Огарёва"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гелевых сферических частиц с иммобилизованными пробиотическими микроорганизмами и обогащенных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о Модифиланом
CN114376977A (zh) * 2021-12-31 2022-04-22 深圳未知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肠控释的活菌冻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84871A (zh) * 2022-04-12 2022-09-02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用于递送益生菌的双层海藻酸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70523A (zh) * 2023-05-15 2023-06-23 四川厌氧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耐酸的口服双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70523B (zh) * 2023-05-15 2023-08-08 四川厌氧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耐酸的口服双层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97099A (zh) * 2023-11-07 2023-12-29 浙江大学 基于海藻酸钠和金属多酚网络的益生菌涂层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0781A (zh) 一种靶向肠道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US11911516B2 (en) Protection of microbial cells from acidic degradation
CA2825011C (en) Microencapsulated probiotic substance and process of manufacture
CN112544978B (zh) 一种可在肠道定点释放的微胶囊包埋的益生菌及其制备方法
AU2012210575A1 (en) Protection of microbial cells from acidic degradation
JP5487379B2 (ja) 血中リン濃度上昇抑制剤
KR20180081170A (ko) 당을 전혀 또는 거의 함유하지 않은 안정한 건조 조성물
EP1885207A1 (en) Compositions for enteral application of microorganisms
TWI584824B (zh) A capsule for delivery to a large intestin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6115652A (zh) 一种多糖包埋益生菌及其制备方法与药物
CN113230284B (zh) 一种基于多维交联的合生素微囊化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2483912B1 (ko) 연질캡슐형 건강기능식품의 제조방법
JP5940869B2 (ja) 腸内環境改善有核錠製剤及びハードカプセル製剤
JP2017149681A (ja) 大腸デリバリーカプセル製剤
TWM610134U (zh) 可包覆益生菌於腸胃道緩慢釋放之載體結構
US11426353B2 (en) Composite coating for an active agent
KR102289556B1 (ko) 이산화 타이타늄 다공성 비드에 유산균이 함침된 유산균-비드 복합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M620270U (zh) 多重包覆型益生菌微粒
CN117286132A (zh) 一种生物矿化益生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4063633A1 (es) Método para la obtención de un probiótico protegido para liberación entérica
WO2022090474A1 (en) Microencapsulated microbial composition
JP2023020095A (ja) 腸溶性固形製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