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0396A - 透射率可变元件 - Google Patents

透射率可变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0396A
CN109690396A CN201780055301.6A CN201780055301A CN109690396A CN 109690396 A CN109690396 A CN 109690396A CN 201780055301 A CN201780055301 A CN 201780055301A CN 109690396 A CN109690396 A CN 109690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ransmission
wiring group
wiring
variabl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53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0396B (zh
Inventor
尹泳植
权泰均
朴文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690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03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0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03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2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6Electro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2009/246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featuring transparency control by applying voltage, e.g. LCD, electrochromic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2001/1678Construction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particle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透射率可变装置和包括所述透射率可变装置的智能窗。本申请的透射率可变装置可以包括:各自包含电极的两个基底、设置在两个基底之间的电泳层;和包括复数个彼此电短路的布线组的电极布线,其中所述装置的透射区域可以被调整为条纹形式。

Description

透射率可变元件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基于于2016年9月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116488号的优先权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透射率可变元件。具体地,本申请涉及能够调整条纹图案的透射区域的透射率可变元件。
背景技术
预期可以主动控制由于外部光源引起的光反射、采光或热传递的功能的智能窗将大大改善住宅文化和办公环境。这样的智能窗通常通过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SPD(悬浮颗粒装置)和ECD(电致变色装置)来实现。
另一方面,作为下一代显示器,可以通过电泳来实现具有优异的可携带性且能够提供实时信息的电子纸。电泳显示器以这样的原理工作:向其中分散有彩色或非彩色的带电颗粒等的流体施加电场以使颗粒移动,并且使用者可以察觉到由于颗粒的移动引起的颜色变化,例如黑色和白色。
在使用电泳方法的智能窗的情况下,由于电泳方法中使用的低电阻电极布线材料通常是不透明的,因此不容易选择性地实现遮光区域,例如条纹形状。此外,在电泳元件中使用图案电极的情况下,因为由于图案电极具有数mm或更大的线宽而使图案在视觉上能够被观察到,因此难以实现条纹形的遮光区域,并且电极图案区域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难以将其用作透射窗。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电泳方法的透射率可变元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整条纹形式的透射区域的透射率可变元件。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均可以通过以下详细描述的本申请来解决。
技术方案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射率可变元件。为了便于说明,所示出的每个组成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被放大或缩小。
在关于本申请的一个实例中,本申请涉及透射率可变元件。本申请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可以包括两个基底、电泳层和复数条布线。每个基底可以包含电极(层),并且可以在两个基底之间设置电泳层。本申请的包括电泳层的元件可以根据电泳方法调整整个元件的透光率。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元件的透射率变化的状态。图1(a)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向电极施加电压之前元件的截面,图1(b)示意性地示出了在电压施加之后元件的截面。如其中所示,在电压施加之前,外部光(60)的透射被分散在囊中的带电黑色颗粒限制,使得元件具有非常低的透射率,但是当在电压施加之后囊中的黑色颗粒围绕电极线布置时,外部光(60)对于元件的透射率可以显著增加。
本申请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包括电极布线和电连接至所述电极布线的电极线,所述电极布线被专门设计成使得所述电极布线可以控制透射区域。
包括在本申请的元件中的基底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含具有网格状图案的电极。具体地,网格图案可以在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电极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电极线相交时形成。在本申请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意指当假设虚拟直线在各个方向上延伸时虚拟直线可以相交而不彼此平行的相对方向。第一方向的电极线与第二方向的电极线相交的角度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可以为例如90°。
在一个实例中,具有网格状图案的电极可以是具有低电阻金属组分的金属网状电极。
本申请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可以包括电极布线,所述电极布线被设计成使得其可以同时或在不同的时间将相同或不同的电信号施加至具有网格图案的电极的每个区域。电信号可以意指电压或电流,其中电信号的施加方法或者用于施加电信号的元件配置之间的连接方法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地选择。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例的电连接电极布线和网格图案电极的方法,所述电极布线被设计成使得可以选择性地改变施加电信号的电极区域。在图2中,位于中心阴影部分的格子意指网格图案电极,由左侧和右侧符号G、g和w表示的配置意指布线。
在一个实例中,电极布线可以包括复数个布线组(G或GL)。关于布线组(GL),L为2或更大的数字,其可以用作区分指定不同L值的布线组的含义。例如,如在图2中,当元件中包括两个布线组时,可以理解,该元件包括两个不同的布线组(G1、G2)。包括在元件中的布线组(G)的数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
在一个实例中,布线组(G)可以被分配成复数个子布线组(g或gLM)。关于子布线组(gLM)使用的M为2或更大的数字,其可以用作区分指定两个不同M值的子布线组的含义。此时,L可以用作区分分支出相应的子布线组的上级布线组(GL)的含义。例如,如在图2中,当布线组(G1)分支成三个子布线组时,可以说布线组(G1)被分配成三个不同的子布线组(g11、g12、g13)。类似地,在图2中,可以说布线组(G2)被分配成三个不同的子布线组(g21、g22、g23)。从相同的布线组分支的子布线组的数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
在一个实例中,子布线组(g或gLM)可以被分配成复数条布线线路(w或wLMN),所述复数条布线线路分别电连接至彼此直接相邻的复数条电极线同时沿第一方向延伸。关于布线线路(wLMN)使用的N为2或更大的数字,其可以用作区分指定不同N值的布线线路的含义。此时,M可以用作区分分支出相应布线线路的上级子布线组的含义,并且L可以用作区分分支出通过M区分的子布线组的上级布线组的含义。例如,如在图2中,当布线组(G1)的子布线组(g11)分支成四条单独的布线线路时,可以说子布线组(g11)被分配成四条不同的布线线路(w111、w112、w113、w114)。类似地,如在图2中,可以说布线组(G2)的子布线组(g23)被分配成四条不同的布线线路(w231、w232、w233、w234)。从相同的子布线组分支的布线线路的数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
从子布线组(g或gLM)分配的布线线路(w或wLMN)可以电连接至形成网格图案的电极线。更具体地,从一个子布线组分配的复数条布线线路可以被设置成分别电连接至彼此直接相邻的复数条电极线同时沿第一方向延伸。在本申请中,“彼此直接相邻的电极线”可以意指例如这样的情况:当存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条电极线时,在它们之间不存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条电极线,并且这两条电极线在沿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同时彼此并排布置。此时,一条电极线可以仅电连接至一条布线线路(w)。
本申请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在电流施加时出现电泳效应的电极区域对于布线组(G)不彼此交叠。
在一个实例中,电连接至从任一个布线组(GL)分配的一个子布线组(gLM)的复数条电极线中的任一条可以被设置成与电连接至不同于布线组(GL)的布线组(GL')的子布线组(gL'M')的复数条电极线中的任一条直接相邻。例如,如在图2中,当元件包括第一布线组(G1)和第二布线组(G2)时,在电连接至从第一布线组(G1)的子布线组(g11)分配的布线线路(w111)的电极线与电连接至从第二布线组(G2)的子布线组(g23)分配的布线线路(w231)的电极线之间可以不存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电极线。这可以通过这样的事实来确认:在电连接至从第一布线组(G1)的子布线组(g11)分配的布线线路(w114)的电极线与电连接至从第二布线组(G2)的子布线组(g22)分配的布线线路(w224)的电极线之间不存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电极线。由于可以通过特定的子布线组将电信号仅施加至特定的电极线,因此如上所述的配置使得可以控制在电流施加时出现电泳效应的电极区域。
在一个实例中,不同的布线组(G或GL)可以为电断路的。具体地,电连接至从布线组(GL)的子布线组(gLM)分配的布线线路(wLMN)的第一方向的电极线和电连接至从不同于布线组(GL)的布线组(GL')的子布线组(gL'M')分配的布线线路(wL'M'N')的第一方向的另一电极线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它们不同时与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任何电极线相交。例如,如在图2中,当与连接至子布线组(g11)的布线线路中的任一条(w111)和连接至子布线组(g23)的布线线路中的任一条(w231)连接的电极线彼此直接相邻时,通过诸如不连续地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电极线的方法,使得本申请的元件的电极线可以形成为使得不具有同时与分别连接至布线线路(w111、w231)的两条电极线相交的第二方向的电极线。即,连接至从任一个子布线组分支的布线线路的电极线与连接至从不同的子布线组分支的布线线路的电极线是电断路的。
在一个实例中,布线组(G)可以各自同时接收来自电源的电信号。例如,在施加电信号之前,元件的透光率非常低,如图3(a)所示,但是当向所有布线组同时施加电信号时,可以增加元件顶部处的透光率,如图3(b)所示。
在另一个实例中,布线组(G)可以各自在不同的时间接收来自电源的电信号。具体地,元件可以将电信号仅施加至布线组(G)中的任一个。例如,如在图3(c)中,当将电信号仅施加至布线组(G1)时,布线组(G1)与布线组(G2)彼此短路,如上所述,使得电泳现象仅发生在连接至从组(G1)分配的布线线路(w1mn)的电极线的表面上,并且仅对应于发生电泳现象的电极线的表面的区域可以为透明的。相反,当将电信号仅施加至布线组(G2)时,电泳现象可以仅发生在连接至布线组(G2)中分配的布线线路(w2m'n')的电极线的表面上,如在图3(d)中。
如上所述,元件被配置成使得电连接至从一个布线组(GL)分配的布线线路(wLMN)的电极线中的任一条被设置为与电连接至从不同于布线组(GL)的布线组(GL')分配的布线线路(wL'M'N')的电极线中的任一条直接相邻,并且布线组(G)各自是彼此电短路的,因此当将电信号仅施加至一个布线组时,可以实现条纹形的透射区域。
在一个实例中,通过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电极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电极线相交而形成的电极可以是间距为10μm至300μm的金属网。当其具有在上述范围内的间距时,可以在不损害元件的可视性的情况下获得通过电泳改变透射率的效果。
在另一个实例中,形成网格图案电极的电极线可以各自具有1μm至10μm的线宽。如果线宽大于上述范围,则可以在视觉上识别图案本身,并且还观察到在电压施加之后带电颗粒移动至布线的状态,使得产品本身的价值可能大大下降。
具有在上述范围内的线宽和间距的电极可以具有低电阻,例如,10-5欧姆·米或更小、或者10-7欧姆·米或更小的比电阻。此时,电极的厚度可以在10nm至10μm的范围内或者在100nm至5μm的范围内。在本申请中,“电极的厚度”可以意指形成于基底上的电极的高度。
网格图案电极可以包含低电阻金属组分。具体地,形成网格图案的电极线可以由金属组分形成。可用金属组分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作为非限制性实例,低电阻金属如银(Ag)、铜(Cu)、铝(Al)、镁(Mg)、金(Au)、铂(Pt)、钨(W)、钼(Mo)、钛(Ti)、镍(Ni)或者包含其的合金可以用于电极线形成。
提供网格图案电极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各种印刷方法或图案化方法。在一个实例中,可以通过辊对辊(roll-to-roll)方法之一反向胶版印刷来提供网格图案电极。
在一个实例中,网格图案电极还可以包含石墨烯或碳纳米管。例如,石墨烯和/或碳纳米管可以通过诸如以下的方法涂覆或吸附到电极上:将具有上述网络的电极膜浸入其中分散有石墨烯和/或碳纳米管的溶液中,或者将其中分散有石墨烯和/或碳纳米管的溶液喷洒到电极膜上。还包含石墨烯或碳纳米管的电极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导率。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可以在不使电极的透明度劣化的范围内使用。
电泳层可以包含多个带电颗粒,所述带电颗粒的排列根据待施加的电压的极性而变化。为此,带电颗粒可以任选地具有(-)或(+)电荷。带电颗粒是尺寸为约数十nm至数百nm的颗粒,其可以使用能够阻挡光的材料。更具体地,颗粒可以具有100nm或更小的尺寸,并且例如,可以是诸如炭黑、氧化铁、铬铜(CrCu)或苯胺黑的材料,但不限于此。
带电颗粒可以与分散带电颗粒的分散溶剂一起包含在电泳层中。带电颗粒和分散溶剂的含量比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地选择。
作为分散溶剂,可以使用已知的溶剂如基于烃的溶剂而没有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基于异链烷烃的溶剂,其是具有6至13个碳原子的烷烃混合物质;以及常见的烷烃溶剂,例如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其异构体或混合物等。具体地,可以使用isopar C、isopar G、isopar E(Exxon)、ISOL-C(SK Chem)或ISOL-G(Exxon)等,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例中,电泳层可以包含囊。具体地,电泳层可以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囊,所述囊在其中包含带电颗粒和分散溶剂。制备囊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例如通过经由乳化提供的O/W(水包油)乳液来制备。
用于形成囊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水溶性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基于乙烯基的聚合物、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基于氨基甲酸酯的聚合物、基于聚碳酸酯的聚合物、基于硅氧烷的聚合物等。更具体地,可以使用多种聚合物,例如藻酸盐、明胶、阿拉伯树胶、羧甲基纤维素、角叉菜胶(caraginine)、酪蛋白、白蛋白和邻苯二甲酸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丙烯酰胺、聚氨酯、聚脲、多肽、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烯烃,但不限于此。
囊可以具有密封结构,例如球形或椭圆球形。在一个实例中,当囊为球形时,囊的直径可以在20μm至100μm的范围内,但没有特别限制。
在一个实例中,电泳层可以以膜的形式提供。例如,其可以是在薄膜的膜内设置有多个包含分散溶剂和带电颗粒的囊的膜。当电泳层以膜的形式提供时,电泳层可以通过单独的粘合剂层等或者通过已知的层合方法接合至包含电极的基底。
在另一个实例中,包含囊的电泳层可以由包含囊和可固化树脂的涂覆组合物的固化产物形成。可固化树脂的具体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如果树脂包含能够通过热固化或光固化将包含带电颗粒的囊固定在两个基底之间的可固化官能团,则其是足够的。可固化官能团的一个实例可以包括丙烯酸酯基、环氧基或异氰酸酯基,但不限于此。将涂覆组合物施加在基底上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
在另一个实例中,电泳层可以包含阻隔肋(barrier rib)。更具体地,电泳层可以包含在电泳层内的一个或更多个阻隔肋,所述阻隔肋分隔其中存在带电颗粒和溶剂的电泳层的空间。包含阻隔肋的电泳层可以通过印刷工艺如辊对辊、光刻法、光刻胶或模制印刷来提供。例如,阻隔肋可以通过在任一个基底上提供丙烯酸类聚合物层或基于环氧化合物的聚合物层并使所述聚合物层图案化来提供。阻隔肋分隔电泳层的空间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当基底具有矩形截面时,平行于基底一侧且彼此间隔开的复数个阻隔肋可以形成为条纹形,或者复数个阻隔肋也可以在彼此相交时形成为格子形状。阻隔肋的高度或厚度没有特别限制而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地控制。
在一个实例中,当电泳层包含阻隔肋时,包含在电泳层中的带电颗粒和分散溶剂可以在没有任何囊的情况下以直接填充的形式包含在由阻隔肋限定的空间中。在没有任何特别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诸如模涂、流延(casting)、棒涂、狭缝涂覆、分配、挤压、丝网印刷或喷墨印刷的方法将溶剂和带电颗粒填充到电泳层的相应阻隔肋中。
在另一个实例中,当电泳层包含阻隔肋时,阻隔肋可以包含囊,其中带电颗粒和分散溶剂可以包含在囊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囊与粘合剂一起填充到阻隔肋中,然后通过固化固定在阻隔肋中。
在一个实例中,除了具有网格图案的电极之外,元件还可以具有包含透明导电氧化物的电极。透明导电氧化物可以例举ITO(氧化铟锡)、In2O3(氧化铟)、IGO(氧化铟镓)、FTO(氟掺杂的氧化锡)、AZO(铝掺杂的氧化锌)、GZO(镓掺杂的氧化锌)、ATO(锑掺杂的氧化锡)、IZO(铟掺杂的氧化锌)、NTO(铌掺杂的氧化钛)、ZnO(氧化锌)或CTO(氧化铯钨)等,但不限于此。此外,电极可以是OMO(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电极,其中金属层如银、铜或铝介于两个包含上述透明导电氧化物的层之间。
在一个实例中,本申请的元件还可以包括单个或复数个用于向布线组(G)施加电信号的电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适当地选择允许从电源施加的电信号同时或在不同的时间施加至各个布线组的方法,其没有特别限制。电源可以向形成网格图案的所有电极线或一些电极线施加极性与带电颗粒的极性相反的电压。例如,电源可以施加其绝对值在20V至40V的范围内的电压。
在另一个实例中,两个基底均可以包含具有上述配置的网格图案电极。
在一个实例中,透射率可变元件还可以包括在两个基底中每一个的侧表面或外表面上的透光基材,所述透光基材相对于波长为380nm至780nm的可见光的透射率为约50%至90%。透光基材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例如,可以使用透明玻璃或聚合物树脂。更具体地,可以使用聚酯膜如PC(聚碳酸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酸类膜如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聚烯烃膜如PE(聚乙烯)或PP(聚丙烯)等,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例中,在包含电极和透光基材二者的状态下,每个基底的厚度可以在80μm至1,000μm的范围内。
在关于本申请的另一个实例中,本申请涉及智能窗。本申请的智能窗可以被配置为包括所述透射率可变元件。
有益效果
本申请具有这样的发明效果:提供了可以在使用电泳方法的同时将透射区域调整为条纹图案的透射率可变元件。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例的透射率可变元件的工作原理。具体地,图1(a)示出了在电压施加之前的元件,图1(b)示出了在电压施加之后的元件。本申请的元件包括在透光基材(10、50)之间的底部板状电极(20)、包含带电颗粒的囊(30)、和顶部板状电极(40),由此元件的透射率可以根据电压施加而显著改变。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例设计的布线电连接至网格图案的电极的外观。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控制元件的透射区域的外观。在每个附图中,着黑色的部分对应于外部光不被黑色系列带电颗粒透射的部分,未着色的白色部分对应于可以通过由电流施加引起的电泳效应透射光的部分。
图4是拍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例的具有可控透射区域的元件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通过实施例详细描述本申请。然而,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受如下所述的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
顶部板状电极膜的生产
将厚度为100μm的PET/ITO膜(其中通过溅射将ITO沉积在PET基材上)制成10cm×10cm的尺寸,以生产顶部板状电极膜。
底部板状电极膜的生产
生产底部板状电极膜以便在电极布线与电极线之间具有电连接关系,如在图2中。具体地,生产底部板状电极膜,以便层合包含Ag的金属网状电极和PET。此时,金属网格的电极线宽形成为3μm,电极之间的间隔(间距)形成为80μm。
电泳层的生产
生产尺寸为50μm的明胶系列囊,其中将尺寸为100nm或更小的炭黑分散在非极性烃溶剂(Isopar G,EXXONMOBIL CHEMICAL)中。此时,处理炭黑以具有(-)电荷。
将由此生产的囊与包含丙烯酸类树脂的涂覆溶液一起施加在底部板状电极膜上,然后进行UV固化。
透射率可变元件的制造和透射区域变化的观察
将如上生产的底部板状电极膜、电泳层和顶部板状电极膜层合。连接电源以向顶部板状电极施加(-)电压并向底部板状电极施加(+)电压,并且向其施加约30V的电压。
图4(a)是在向上述制造的元件施加电压之前拍摄所述元件的外观的图像,图4(b)是在同时向所有布线组施加电压时拍摄的图像。图4(c)是拍摄当将电信号仅施加至特定的布线组时,随着存在于施加电信号的区域中的带电颗粒移动至施加电信号的电极线的表面而改变的透明状态的图像及其放大图像。可以确认,由于连接至未施加电信号的布线组的电极线的周边部分仍处于不透明状态(黑色),形成了条纹图案的透射区域。

Claims (16)

1.一种透射率可变元件,包括:各自包含电极的两个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之间的电泳层;和具有彼此电短路的复数个布线组(G)的电极布线,
其中所述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通过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电极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电极线相交而形成的网格图案,
所述布线组(G)被分配成复数个子布线组(g),其中所述子布线组被分配成复数条布线线路(w),所述复数条布线线路分别电连接至彼此直接相邻的复数条电极线同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电连接至从任一个布线组(GL)分配的一个子布线组(gLM)的所述复数条电极线中的任一条与电连接至不同于所述布线组(GL)的布线组(GL’)的子布线组(gL'M')的电极线中的任一条直接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其中设置有从相同的布线组(G)分配的复数个子布线组(g),以便同时施加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其中设置有不同的布线组,以便同时或在不同的时间施加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其中提供有电连接至从所述布线组(GL)的子布线组(gLM)分配的布线线路(wLMN)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电极线和电连接至从不同于所述布线组(GL)的所述布线组(GL’)的子布线组(gL'M')分配的布线线路(wL’M’N’)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电极线,使它们不同时与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任何电极线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其中具有网格图案的所述电极的间距为10μm到3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其中所述电极的电极线的线宽为1μm至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其中所述电极线包含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银(Ag)、铜(Cu)、铝(Al)、镁(Mg)、金(Au)、铂(Pt)、钨(W)、钼(Mo)、钛(Ti)、镍(Ni)或其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其中所述电泳层具有多个具有(-)或(+)电荷的带电颗粒,并且所述带电颗粒包括炭黑、氧化铁、铬铜(CrCu)或苯胺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其中所述电泳层包含囊,以及所述囊中包含所述带电颗粒和分散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其中所述电泳层包含阻隔肋,以及所述阻隔肋分隔其中所述带电颗粒和所述分散溶剂存在的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其中所述电泳层包含囊,并且所述囊中包含所述带电颗粒和分散溶剂。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其中所述囊的直径在20μm至150μm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其中除了具有网格图案的所述电极之外,所述元件还包括选自以下的电极:ITO(氧化铟锡)、In2O3(氧化铟)、IGO(氧化铟镓)、FTO(氟掺杂的氧化锡)、AZO(铝掺杂的氧化锌)、GZO(镓掺杂的氧化锌)、ATO(锑掺杂的氧化锡)、IZO(铟掺杂的氧化锌)、NTO(铌掺杂的氧化钛)、ZnO(氧化锌)、CTO(氧化铯钨)或OMO(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其中所述透射率可变元件包括电连接至两个电极的电源,以及所述电源向具有网格图案的所述电极施加极性与所述带电颗粒的极性相反的电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其中所述基底还包含在所述电极的侧表面或外表面上的透光基材。
16.一种智能窗,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率可变元件。
CN201780055301.6A 2016-09-09 2017-09-05 透射率可变元件 Active CN1096903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16488 2016-09-09
KR1020160116488A KR102070571B1 (ko) 2016-09-09 2016-09-09 투과도 가변 소자
PCT/KR2017/009669 WO2018048164A1 (ko) 2016-09-09 2017-09-05 투과도 가변 소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0396A true CN109690396A (zh) 2019-04-26
CN109690396B CN109690396B (zh) 2022-07-26

Family

ID=61562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5301.6A Active CN109690396B (zh) 2016-09-09 2017-09-05 透射率可变元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6459B2 (zh)
EP (1) EP3511771B1 (zh)
JP (1) JP6925586B2 (zh)
KR (1) KR102070571B1 (zh)
CN (1) CN109690396B (zh)
WO (1) WO201804816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3938A (zh) * 2019-05-30 2019-08-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522151A (zh) * 2020-04-23 2020-08-11 东华大学 一种高度灵敏的机械调控智能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03656A1 (en) * 2010-02-24 2011-08-25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Nanoscale High-Aspect-Ratio Metallic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KR20120092247A (ko) * 2011-02-11 2012-08-21 마승우 스마트 블란인드
CN105009060A (zh) * 2013-01-29 2015-10-28 谷歌公司 智能窗口大小调整和控制
KR20150126515A (ko) * 2014-05-02 2015-11-12 (주)엘지하우시스 광 투과율 가변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CN105068242A (zh) * 2014-10-16 2015-11-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智能调光玻璃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733U (zh) * 1988-06-15 1990-01-08
JPH08122831A (ja) * 1994-10-21 1996-05-17 Fujikura Ltd 車両用日除け装置
DE19927359A1 (de) * 1999-06-16 2000-12-21 Creavis Tech & Innovation Gmbh Elektrophoretische Displays aus lichtstreuenden Trägermaterialien
JP2003149686A (ja) * 2001-11-09 2003-05-21 Nippon Oil Corp 半透鏡性透過率可変素子
KR200340520Y1 (ko) * 2003-09-04 2004-02-11 홍경범 액정소자를 이용한 블라인드
JP2006195378A (ja) * 2005-01-17 2006-07-27 Canon Inc 帯電泳動粒子、電気泳動表示用分散液および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JP4525521B2 (ja) * 2005-08-22 2010-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装置、電子機器
KR101281885B1 (ko) 2005-11-18 2013-07-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
JP5239152B2 (ja) * 2006-02-02 2013-07-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KR20070082957A (ko) * 2006-02-20 2007-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JPWO2008012934A1 (ja) 2006-07-24 2009-12-17 太田 勲夫 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法
JP2008287172A (ja) * 2007-05-21 2008-11-27 Bridgestone Corp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09157344A (ja) * 2007-12-06 2009-07-16 Seiko Epson Corp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US8089228B2 (en) 2008-03-07 2012-01-03 Ballard Claudio R Computer activated gas cap
KR20090110099A (ko) * 2008-04-17 2009-10-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평판 표시 장치
JP5299238B2 (ja) * 2009-11-25 2013-09-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電子ペーパー
KR20110071308A (ko) * 2009-12-21 2011-06-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기영동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1241306B1 (ko) 2010-07-29 2013-03-11 주식회사 이미지앤머터리얼스 윈도우 필터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윈도우 조립체
KR101759643B1 (ko) * 2010-12-17 2017-08-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기영동 표시장치
DE102011117129A1 (de) * 2011-10-28 2013-05-02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Anzeigeeinrichtung
JP2013213953A (ja) * 2012-04-03 2013-10-17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調光装置
KR20130040997A (ko) * 2013-03-13 2013-04-24 주식회사 나노브릭 입자를 이용한 투과도 및 반사도 조절 방법 및 장치
US9465501B2 (en) * 2013-09-11 2016-10-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Multi-layer micro-wire substrate method
KR102222194B1 (ko) * 2013-10-17 2021-03-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50062240A (ko) * 2013-11-28 2015-06-08 (주)엘지하우시스 투과율 가변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216554B1 (ko) 2014-03-14 2021-02-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251874B1 (ko) * 2014-05-23 2021-05-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US10037114B2 (en) 2014-05-12 2018-07-31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US20150378494A1 (en) * 2014-06-25 2015-12-31 Ronald Steven Cok Operating micro-wire electrodes having different spatial resolut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03656A1 (en) * 2010-02-24 2011-08-25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Nanoscale High-Aspect-Ratio Metallic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KR20120092247A (ko) * 2011-02-11 2012-08-21 마승우 스마트 블란인드
CN105009060A (zh) * 2013-01-29 2015-10-28 谷歌公司 智能窗口大小调整和控制
KR20150126515A (ko) * 2014-05-02 2015-11-12 (주)엘지하우시스 광 투과율 가변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CN105068242A (zh) * 2014-10-16 2015-11-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智能调光玻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3938A (zh) * 2019-05-30 2019-08-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522151A (zh) * 2020-04-23 2020-08-11 东华大学 一种高度灵敏的机械调控智能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070571B1 (ko) 2020-01-29
KR20180028750A (ko) 2018-03-19
EP3511771A1 (en) 2019-07-17
EP3511771A4 (en) 2019-09-11
JP2019529980A (ja) 2019-10-17
EP3511771B1 (en) 2023-07-19
WO2018048164A1 (ko) 2018-03-15
US20200124935A1 (en) 2020-04-23
JP6925586B2 (ja) 2021-08-25
US10996459B2 (en) 2021-05-04
CN109690396B (zh)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88956B2 (ja) バックプレーンアセンブリのための複数層拡張電極構造
CN106873817A (zh) 触摸屏面板
CN103493119A (zh) 显示装置
CN102736780A (zh) 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07536A (zh) 反射器及具有所述反射器的显示装置
JPH11502950A (ja) 複数のページディスプレイを有する電子ブック
CN109839784A (zh)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JP2018503873A (ja) 電気光学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れを駆動する方法
CN104849886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制作方法
US10551713B2 (en) Electro-optic display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same
CN106384565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418210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20180010485A (ko) 투과도 가변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스마트 윈도우
CN109690396A (zh) 透射率可变元件
CN103207494A (zh) 一种电致变色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648210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2020506410A (ja) 高解像度ディスプレイプラズマ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18061A (ja) 電気泳動装置、電気泳動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03399443A (zh) 电致变色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5782920B2 (ja) 表示デバイス、および表示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KR20110015321A (ko) 전기영동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654704B (zh) 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7742446U (zh) 像素结构
KR20110009647A (ko) 광결정성을 이용한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CN109946863A (zh) 一种掩膜板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