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2571A -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42571A
CN109642571A CN201780050852.3A CN201780050852A CN109642571A CN 109642571 A CN109642571 A CN 109642571A CN 201780050852 A CN201780050852 A CN 201780050852A CN 109642571 A CN109642571 A CN 109642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driving
driven
axle portion
scroll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08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下拓马
伊藤隆英
竹内真实
北口惠太
平田弘文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642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25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3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both members are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50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50Bearings
    • F04C2240/52Bearings for assemblies with supports on both s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60Shaf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缓和由涡旋部所产生的离心力导致的变形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该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具备:第一驱动侧轴承(11)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14),该第一驱动侧轴承(11)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14)在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旋转支承驱动侧涡旋部件(70)的轴部,第一驱动侧轴承(11)被相对于第一驱动侧轴部(7c)施加预载,以使第二驱动侧轴承(14)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并且,第二驱动侧轴承(14)被相对于第二驱动侧轴部(72c)施加预载,以得第一驱动侧轴承(11)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

Description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参照专利文献1)。该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具备:驱动侧涡旋部;以及与驱动侧涡旋一起同步旋转的从动侧涡旋部,并且,相对于使驱动侧涡旋旋转的驱动轴,使支承从动侧涡旋的旋转的从动轴偏移回旋半径,并使驱动轴和从动轴在相同的方向上以同一角速度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43132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中,由于离心力而导致在涡旋部产生变形。尤其是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由离心力导致的变形不容忽视。
另外,在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动作过程中温度上升的情况下,可能会在涡旋部产生热应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缓和由涡旋部所产生的离心力导致的变形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缓和涡旋部所产生的热应力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采用以下手段。
即,本发明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具备:驱动侧涡旋部件,该驱动侧涡旋部件由驱动部驱动旋转,并且具有多个涡旋状的驱动侧壁体,所述多个涡旋状的驱动侧壁体绕驱动侧端板的中心具有规定角度间隔而设置;从动侧涡旋部件,该从动侧涡旋部件具有与各所述驱动侧壁体对应的数量的涡旋状的从动侧壁体,所述多个涡旋状的从动侧壁体绕从动侧端板的中心具有规定角度间隔地设置,并且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通过与分别对应于这些从动侧壁体的所述驱动侧壁体啮合来形成压缩空间;同步驱动机构,该同步驱动机构将驱动力从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传递给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以使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和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同步进行公转回旋运动;第一驱动侧轴承和第二驱动侧轴承,该第一驱动侧轴承和第二驱动侧轴承在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的轴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旋转支承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的轴部;以及第一从动侧轴承和第二从动侧轴承,该第一从动侧轴承和该第二从动侧轴承在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的轴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旋转支承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的轴部,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被相对于所述轴部施加预载,以使得所述第二驱动侧轴承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并且,所述第二驱动侧轴承被相对于所述轴部施加预载,以使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并且/或者,所述第一从动侧轴承被相对于所述轴部施加预载,以使所述第二从动侧轴承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并且,所述第二从动侧轴承被相对于所述轴部施加预载,以使所述第一从动侧轴承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
绕驱动侧涡旋部件的端板的中心以规定角度间隔配置的驱动侧壁体分别与对应于从动侧涡旋部件的从动侧壁体啮合。由此,构成设置有多个由一个驱动侧壁体和一个从动侧壁体构成的对,并且具有形成为多条的壁体的涡旋型压缩机。驱动侧涡旋部件由驱动部驱动旋转,传递到驱动侧涡旋部件的驱动力经由同步驱动机构而向从动侧涡旋部件传递。由此,从动侧涡旋部件进行旋转并且相对于驱动侧涡旋部件在相同的方向上以同一角速度进行自转运动。这样一来,提供一种驱动侧涡旋部件以及从动侧涡旋部件双方进行旋转的双旋转式的涡旋型压缩机。
在驱动侧涡旋部件中,通过第一驱动侧轴承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来旋转支承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的轴部。当驱动侧涡旋部件旋转时,产生离心力,驱动侧涡旋部件的驱动侧壁体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这样一来,当驱动侧涡旋部件的外周侧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时,变形成由第一驱动侧轴承支承的轴部与由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的轴部之间的轴线方向距离变小。当容许这样的变形时,向驱动侧涡旋部件的外周侧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变形进一步变大。因此,第一驱动侧轴承被相对于轴部施加预载,以使第二驱动侧轴承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并且第二驱动侧轴承被相对于轴部施加预载,以使第一驱动侧轴承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由此,通过抑制由各驱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轴线方向距离变小的变形,能够缓和驱动侧涡旋部件所产生的应力,另外,能够抑制由于驱动侧涡旋部件的变形而产生的压缩流体的泄漏。
关于从动侧涡旋部件,也同样地,通过第一从动侧轴承以及第二从动侧轴承来旋转支承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的轴部。当从动侧涡旋部件旋转时,产生离心力,从动侧涡旋部件的从动侧壁体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这样一来,当从动侧涡旋部件的外周侧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时,变形成由第一从动侧轴承支承的轴部与由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的轴部之间的轴线方向距离变小。当容许这样的变形时,向从动侧涡旋部件的外周侧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变形进一步变大。因此,第一从动侧轴承被相对于轴部施加预载,以使得第二从动侧轴承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并且第二从动侧轴承被相对于轴部施加预载,以使第一从动侧轴承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由此,通过抑制由各从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轴线方向距离变小的变形,能够缓和从动侧涡旋部件所产生的应力,另外,能够抑制由于从动侧涡旋部件的变形而产生的压缩流体的泄漏。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中,具备:驱动侧支承部件,该驱动侧支承部件与所述从动侧端板空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固定于所述驱动侧壁体的轴向上的顶端侧而与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一起旋转;以及从动侧支承部件,该从动侧支承部件与所述驱动侧端板空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固定于所述从动侧壁体的轴向上的顶端侧而与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一起旋转,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支承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的轴部,所述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所述驱动侧支承部件的轴部,所述第一从动侧轴承支承所述从动侧支承部件的轴承,所述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的轴部。
利用第一驱动侧轴承支承驱动侧涡旋部件的轴部,并且利用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驱动侧支承部件的轴部。另外,如上所述,构成为向第一驱动侧轴承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施加预载,从而抑制由各驱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轴线方向距离变小的变形。因此,能够抑制驱动侧涡旋部件的壁体的顶端和驱动侧支承部件的固定部由于离心力而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
利用第一从动侧轴承支承从动侧支承部件的轴部,并且利用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从动侧涡旋部件的轴部。另外,如上所述,构成为向第一从动侧轴承以及第二从动侧轴承施加预载,从而抑制由各从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轴线方向距离变小的变形。因此,能够抑制从动侧涡旋部件的壁体的顶端和从动侧支承部件的固定部由于离心力而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中,所述驱动侧壁体的所述顶端侧和所述驱动侧支承部件被固定成容许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并且各个所述轴部由第一驱动侧轴承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成容许被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与被所述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或者,所述从动侧壁体的所述顶端和所述从动侧支承部件被固定成容许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并且各个所述轴部由第一从动侧轴承以及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成容许被所述第一从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与被所述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
当在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动作过程中温度上升时,驱动侧涡旋部件和驱动侧支承部件热膨胀,而变形成由各驱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轴线方向距离增大。当约束该变形时,驱动侧涡旋部件、驱动侧支承部件所产生的热应力增大。因此,驱动侧壁体的顶端侧和驱动侧支承部件被固定成容许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并且通过第一驱动侧轴承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将各个轴部支承成容许由各驱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由此,由于能够根据热膨胀而使由各驱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能够抑制热应力的产生。
例如,也可以通过销来可滑动地固定成容许驱动侧壁体的顶端侧和驱动侧支承部件在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另外,例如,设定各驱动侧轴承的预载方向以能够在由各驱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加的方向上产生位移即可。
关于从动侧也同样地,当在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动作过程中温度上升时,从动侧涡旋部件和从动侧支承部件热膨胀,而变形成由各从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轴线方向距离增大。当约束该变形时,从动侧涡旋部件、从动侧支承部件所产生的热应力增大。因此,从动侧壁体的顶端侧和从动侧支承部件被固定成容许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并且通过第一从动侧轴承以及第二从动侧轴承将各个轴部支承成容许由各从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由此,由于能够根据热膨胀而使由各驱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能够抑制热应力的产生。
例如,也可以通过销来可滑动地固定成容许从动侧壁体的顶端侧和从动侧支承部件在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另外,例如,设定各从动侧轴承的预载方向以能够在由各从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加的方向上产生位移即可。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中,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具备:第一驱动侧涡旋部,该第一驱动侧涡旋部具有第一驱动侧端板和第一驱动侧壁体,并且由所述驱动部驱动;第二驱动侧涡旋部件,该第二驱动侧涡旋部件具有第二驱动侧端板和第二驱动侧壁体;以及壁体固定部,该壁体固定部在所述第一驱动侧壁体和所述第二驱动侧壁体的轴向上的顶端互相面对的状态下进行固定,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具备:第一从动侧壁体,该第一从动侧壁体设置于所述从动侧端板的一侧面,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侧壁体啮合;以及第二从动侧壁体,该第二从动侧壁体设置于所述从动侧端板的另一侧面,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侧壁体啮合,该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具备:第一支承部件,该第一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侧端板空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固定于所述第一从动侧壁体的轴向上的顶端侧而与所述第一从动侧壁体一起旋转;以及第二支承部件,该第二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侧端板空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固定于所述第二从动侧壁体的轴向上的顶端侧而与所述第二从动侧壁体一起旋转,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支承所述第一驱动侧涡旋部的轴部,所述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所述第二驱动侧涡旋部的轴部,所述第一从动侧轴承支承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轴承,所述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轴部。
利用第一驱动侧轴承支承第一驱动侧涡旋部的轴部,并且利用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第二驱动侧涡旋部的轴部。另外,如上所述,构成为向第一驱动侧轴承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施加预载,从而抑制由各驱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轴线方向距离变小的变形。因此,能够抑制驱动侧涡旋部件的壁体固定部由于离心力而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
利用第一从动侧轴承支承第一支承部件的轴部,并且利用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第二支承部件的轴部。另外,如上所述,构成为向第一从动侧轴承以及第二从动侧轴承施加预载,从而抑制由各从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轴线方向距离变小形的变形。因此,能够抑制各从动侧壁体的顶端和各从动侧支承部件的固定部由于离心力而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中,所述壁体固定部被固定成容许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并且各个所述轴部由第一驱动侧轴承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成容许被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与被所述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或者,各所述从动侧壁体的所述顶端和各所述支承部件被固定成容许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并且各个所述轴部由第一从动侧轴承以及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成容许被所述第一从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与被所述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
当在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动作过程中温度上升时,驱动侧涡旋部件热膨胀,而变形成由各驱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轴线方向距离增大。当约束该变形时,驱动侧涡旋部件所产生的热应力增大。因此,将壁体固定部固定成容许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并且通过第一驱动侧轴承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将各个轴部支承成容许由各驱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由此,由于能够根据热膨胀而使由各驱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能够抑制热应力的产生。
例如,采用销作为壁体固定部以容许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另外,例如,设定各驱动侧轴承的预载方向以能够在由各驱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加的方向上产生位移即可。
关于从动侧也同样地,当在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动作过程中温度上升时,从动侧涡旋部件和从动侧支承部件热膨胀,而变形成由各从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轴线方向距离增大。当约束该变形时,从动侧涡旋部件、各支承部件所产生的热应力增大。因此将从动侧壁体的顶端侧和各支承部件固定成容许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并且,通过第一从动侧轴承以及第二从动侧轴承将各个轴部支承成容许由各从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由此,由于能够根据热膨胀而使由各从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能够抑制热应力的产生。
例如,也可以通过销来固定成容许各从动侧壁体的顶端和各支承部件在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另外,例如,设定各从动侧轴承的预载方向以能够在由各从动侧轴承支承的两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加的方向上产生位移即可。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中,具备: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轴承固定部,该轴承固定部固定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以及所述第一从动侧轴承;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沿轴线方向与该第一壳体对接并固定,并且具有轴承固定部,该轴承固定部固定所述第二驱动侧轴承以及所述第二从动侧轴承,通过沿轴线方向对接并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从而对两个所述驱动侧轴承及/或两个所述从动侧轴承施加预载。
由于沿轴线方向对接并固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来向轴承施加预载,因此不需要设置用于施加预载的预载部件(例如螺母等)。由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并且组装性提高。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中,从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的所述驱动侧端板观察,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设置于隔着所述驱动部的相反侧的轴部。
从驱动侧端板观察,将第一驱动侧轴承设置于隔着驱动部(例如电动机)的相反侧的轴部。由此,不需要在驱动侧端板与驱动部之间设置驱动侧轴部,进而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另外,即使在驱动侧端板与驱动部之间设置驱动侧轴部,也能够通过设置于驱动部的相反侧的第一驱动侧轴承来施加预载,从而减少设置于驱动侧端板与驱动部之间的驱动侧轴部的负担。
发明效果
由于被相对于轴部施加预载,以使各轴承之间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因此能够缓和由涡旋部件所产生的离心力带来的变更。
由于固定成容许固定部中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并且容许由各轴承支承的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能够抑制热应力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驱动侧涡旋部件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从动侧涡旋部件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由图1所示的轴承的预载带来的接触角的纵剖视图。
图5表示由驱动侧涡旋部件的离心力导致的变形,图5(a)是表示参考例的纵剖面的示意图,图5(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纵剖面的示意图。
图6表示由驱动侧涡旋部件的热膨胀导致的变形,图6(a)是表示参考例的纵剖面的示意图,图6(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纵剖面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8是表示相对于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轴承的预载的施加方法的变形例1的纵剖视图。
图9是表示相对于图8变更了预载部件的位置的例子的纵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相对于图8变更了预载部件的位置的例子的纵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1的各轴承的嵌合和预载部件的有无的组合的图表。
图12是表示相对于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轴承的预载的施加方法的变形例2的纵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变形例2的各轴承的嵌合和预载部件的有无的组合的图表。
图14是表示相对于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轴承的预载的施加方法的变形例3的纵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变形例3的各轴承的嵌合和预载部件的有无的组合的图表。
图16是表示相对于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轴承的预载的施加方法的变形例4的纵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例4的各轴承的嵌合和预载部件的有无的组合的图表。
图18是表示相对于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轴承的预载的施加方法的变形例5的纵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变形例5的各轴承的嵌合和预载部件的有无的组合的图表。
图20是表示相对于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轴承的预载的施加方法的变形例6的纵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变形例6的各轴承的嵌合和预载部件的有无的组合的图表。
图22是表示相对于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轴承的预载的施加方法的变形例7的纵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变形例7的各轴承的嵌合和预载部件的有无的组合的图表。
图24是表示图1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变形例8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等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中表示了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1A。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1A能够作为对向例如车辆用发动机等内燃机供给的燃烧用空气(流体)进行压缩的增压器使用。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1A具备:壳体3;容纳于壳体3的一端侧的电机(驱动部)5;以及容纳于壳体3的另一端侧的驱动侧涡旋部件70和从动侧涡旋部件90。
壳体3呈大致圆筒形状,并且具备:容纳电机5的电机容纳部(第一壳体)3a;以及容纳涡旋部件70、90的涡旋容纳部(第二壳体)3b。
在电机容纳部3a的外周设置有用于对电机5进行冷却的冷却翅片3c。在涡旋容纳部3b的端部形成有用于排出压缩后的空气的排出口3d。此外,虽在图1中未表示,但在壳体3设置有吸入空气的空气吸入口。
壳体3的涡旋收纳部3b被位于涡旋部件70、90的轴线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的分割面P分割。如后述的图4所示,在壳体3设置有在圆周方向的规定位置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紧固部)30。通过作为紧固构件的螺栓32而固定到该凸缘部30,来紧固分割面P。
通过从未图示的电力供给源供给电力来驱动电机5。电机5的旋转控制通过来自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指令进行。电机5的定子5a固定于壳体3的内周侧。电机5的转子5b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旋转。在转子5b连接有在驱动侧旋转轴线CL1上延伸的驱动轴6。驱动轴6与驱动侧涡旋部件70的第一驱动侧轴部7c连接。
在驱动轴6的后端(在图1中为右端),即在与驱动侧涡旋部件70的相反的一侧的驱动轴6的端部设置有后端轴承17,该后端轴承17在后端轴承17与壳体3之间可转动地支承驱动轴6。
驱动侧涡旋部件70具备电机5侧的第一驱动侧涡旋部71和排出口3d侧的第二驱动侧涡旋部72。
第一驱动侧涡旋部71具备第一驱动侧端板71a和第一驱动侧壁体71b。
第一驱动侧端板71a与连接于驱动轴6的第一驱动侧轴部7c连接,并且在与驱动侧旋转轴线CL1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第一驱动侧轴部7c经由作为角接触球轴承的第一驱动侧轴承11而转动自如地设置于壳体3。
在俯视观察的情况下,第一驱动侧端板71a呈大致圆板形状。如图2所示,在第一驱动侧端板71a上设置有三个、即三条呈涡旋状的第一驱动侧壁体71b。形成为三条的第一驱动侧壁体71b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等间隔地配置。第一驱动侧壁体71b的卷绕结束部71e分别未固定于其他的壁部,而是独立的。即,未设置将各卷绕结束部71e彼此连接并加强的这样的壁部。
如图1所示,第二驱动侧涡旋部72具备第二驱动侧端板72a和第二驱动侧壁体72b。第二驱动侧壁体72b与上述第一驱动侧壁体71b(参照图2)同样地形成为三条。
在第二驱动侧端板72a连接有在驱动侧旋转轴线CL1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驱动侧轴部72c。第二驱动侧轴部72c经由作为角接触球轴承的第二驱动侧轴承14而旋转自如地设置于壳体3。在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的侧方设置有例如螺母、碟形弹簧等预载部件14a。预载部件14a安装于第二驱动侧轴部72c,并且以将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向第一驱动侧轴承11侧按压的方式固定。由此,第二驱动侧轴部72c的扩径后的肩部与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侧面之间的轴向间隙为零。
在第二驱动侧轴部72c沿着驱动侧旋转轴线CL1形成有排出端口72d。
第一驱动侧涡旋部71和第二驱动侧涡旋部72在壁体71b、72b的顶端(自由端)互相面对的状态下固定。第一驱动侧涡旋部71和第二驱动侧涡旋部72的固定通过销(壁体固定部)31进行,销31被紧固于以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在多个部位的凸缘部73。由于通过销31来固定,因此第一驱动侧涡旋部71和第二驱动侧涡旋部72构成为被容许沿着轴向(在图1中为水平方向)向分离的方向移动。
从动侧涡旋部件90具有设置于轴向(在图中为水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的从动侧端板90a。在从动侧端板90a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90h,进而压缩后的空气向排出端口72d流动。
在从动侧端板90a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从动侧壁体91b、92b。从从动侧端板90a向电机5侧设置的第一从动侧壁体91b与第一驱动侧涡旋部71的第一驱动侧壁体71b啮合,从从动侧端板90a向排出口3d侧设置的第二从动侧壁体92b与第二驱动侧涡旋部72的第二驱动侧壁体72b啮合。
如图3所示,具有外周端部91e的第一从动侧壁体91b设置有三个、即三条。形成为三条的从动侧壁体9b绕从动侧旋转轴线CL2等间隔地配置。关于第二从动侧壁体92b也具有同样的结构。
在从动侧涡旋部件90的轴向(在图中为水平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支承部件33和第二支承部件35。第一支承部件33配置于电机5侧,第二支承部件35配置于排出口3d侧。第一支承部件33通过销25a而固定于第一从动侧壁体91b的顶端(自由端),第二支承部件35通过销25b而固定于第二从动侧壁体92b的顶端(自由端)。由于通过销25a、25b来固定,因此壁体91b、92b和支承部件33、35构成为被容许沿着轴向(在图1中为水平方向)向分离的方向移动。
在第一支承部件33的中心轴侧设置有第一支承部件用轴部33a,该第一支承部件用轴部33a经由作为角接触球轴承的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第一从动侧轴承)37而固定于壳体3。在第二支承部件35的中心轴侧设置有第二支承部件用轴部35a,该第二支承部件用轴部35a经由作为角接触球轴承的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第二从动侧轴承)38而固定于壳体3。由此,从动侧涡旋部件90经由各支承部件33、35而绕从动侧旋转轴线CL2旋转。
在第一支承部件33与第一驱动侧端板71a之间设置有销环机构(同步驱动机构)15。即,在第一驱动侧端板71a设置有环部件15a,在第一支承部件33设置有销部件15b。销环机构15作为将驱动力从驱动侧涡旋部件70传递给从动侧涡旋部件90以使两涡旋部件70、90同步地进行公转回旋运动的同步驱动机构使用。
在第二支承部件35与第二驱动侧端板72a之间设置有销环机构(同步驱动机构)15。即,在第二驱动侧端板72a设置有环部件15a,在第二支承部件35设置有销部件15b。销环机构15作为将驱动力从驱动侧涡旋部件70传递给从动侧涡旋部件90以使两涡旋部件70、90同步地进行公转回旋运动的同步驱动机构使用。
在图4中表示了各轴承11、14、37、38的预载方向。预载方向(由预载带来的接触角)用附加在各轴承11、14、37、38上的黑色粗实线表示。
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侧通过预载部件14a被相对于第二驱动侧轴部72c施加载荷,以使第一驱动侧轴承11侧(在图4中为右侧)的间隙为零。即,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的右侧面抵接于第二驱动侧轴部72c的扩径部的左侧面。
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侧被相对于第一驱动侧轴部7c施加预载,以使第二驱动侧轴承14侧(在图4中为左侧)的间隙为零。即,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的左侧面抵接于第一驱动侧轴部7c的扩径部的右侧面。
因此,第一驱动侧轴承11和第二驱动侧轴承14为DB(背面组合)预载的关系。这样一来,通过第一驱动侧轴承11和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各内轮来约束驱动侧涡旋部件70的轴向,并抑制驱动侧涡旋部件70的第一驱动侧轴部7c与第二驱动侧轴部72c之间接近的方向的变形。
另外,由于如上述那样施加DB预载,因此容许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与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之间的距离增大的方向的变形。
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被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用轴部33a施加预载,以使外轮向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方向(在图4中为左方向)施力。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被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用轴部35a施加预载,以使外轮向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方向(在图4中为右方向)施力。这样一来,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和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为DF(正面组合)预载的关系。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以及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预载在通过螺栓32组装壳体3的电机容纳部3a和涡旋容纳部3b时被施加。即,沿轴向对接并利用螺栓32紧固电机容纳部3a和涡旋容纳部3b时,通过使固定于壳体3侧的两轴承37、38的外轮以彼此靠近的方式产生位移,来施加预载。
上述结构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1A进行如下动作。
当通过电机5使驱动轴6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旋转时,连接于驱动轴6的第一驱动侧轴部7c也旋转,由此,驱动侧涡旋部件70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旋转。当驱动侧涡旋部件70旋转时,驱动力经由销环机构15而从各支承部件33、35向从动侧涡旋部件90传递,进而从动侧涡旋部件90绕从动侧旋转轴线CL2旋转。此时,销环机构15的销部件15b接触环部件15a并且移动,从而两涡旋部件70、90相对地进行公转回旋运动。
当两涡旋部件70、90进行公转回旋运动时,从壳体3的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从两涡旋部件70、90的外周侧被吸入,并且被收入到由两涡旋部件70、90形成的压缩室中。然后,由第一驱动侧壁体71b和第一从动侧壁体91b形成的压缩室和由第二驱动侧壁体72b和第二从动侧壁体92b形成的压缩室分别被压缩。各个压缩室随着向中心侧移动而容积减少,伴随于此空气被压缩。由第一驱动侧壁体71b和第一从动侧壁体91b压缩后的空气穿过形成于从动侧端板90a的贯通孔90h,与由第二驱动侧壁体72b和第二从动侧壁体92b压缩后的空气合流,合流后的空气穿过排出端口72d,从壳体3的排出口3d向外部排出。排出后的压缩空气被导向未图示的内燃机,作为燃烧用空气使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实现以下的作用效果。
在驱动侧涡旋部件70中,通过第一驱动侧轴承11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14来旋转支承各轴部7c、72c。当驱动侧涡旋部件70旋转时,产生离心力,驱动侧涡旋部件70的驱动侧壁体71b、72b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参照图5)。这样一来,当驱动侧涡旋部件70的外周侧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时,如图5(a)的虚线所示,变形成由第一驱动侧轴承11支承的轴部7c与由第二驱动侧轴承14支承的轴部72c之间的轴线方向距离变小。当容许这样的变形时,向驱动侧涡旋部件70的外周侧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变形进一步变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侧轴承11被相对于第一驱动侧轴部7c施加预载,以使第二驱动侧轴承14方向的轴向间隙消失,并且第二驱动侧轴承14相对于第二驱动侧轴部72c施加预载,以使第一驱动侧轴承11方向的轴向间隙消失。由此,如图5(b)所示,通过抑制由各驱动侧轴承11、14支承的两轴部7c、72c之间的轴向距离变小的变形,能够缓和驱动侧涡旋部件70所产生的应力,另外,能够抑制由于驱动侧涡旋部件70的变形而产生的压缩空气的泄漏。
当在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1A的动作过程中温度上升时,驱动侧涡旋部件70热膨胀,并变形成由各驱动侧轴承11、14支承的两轴部7c、72c之间的轴向距离增大。当约束该变形时,如图6(a)所示,驱动侧涡旋部件70所产生的热应力增大。
因此,通过销31来将第一驱动侧壁体71b和第二驱动侧壁体72b的顶端彼此固定,从而固定成容许轴向上的位移,并且支承成容许由各驱动侧轴承11、14支承的两轴部7c、72c之间的距离增大,即,容许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与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之间的距离增大。由此,如图6(b)所示,由于能够根据热膨胀而使由各驱动侧轴承11、14支承的两轴部7c、72c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能够抑制热应力的产生。
由于通过沿轴向对接并利用螺栓32固定壳体3的电机容纳部3a和涡旋容纳部3b,来向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以及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施加预载,因此不需要设置用于施加预载的预载部件。由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并且组装性提高。
此外,关于从动侧涡旋部件90,与驱动侧涡旋部件70同样地,也可以设定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以及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预载方向,以缓和由离心力导致的变形、热应力。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7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对于驱动侧涡旋部件70以及从动侧涡旋部件90,壁体71b、72b、91b、92b形成为分别设有两个齿的双齿,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对于驱动侧涡旋部件7以及从动侧涡旋部件9,壁体形成为分别设有一个齿的单齿这一点上不相同。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1具备:容纳于壳体3的电机容纳部3a的驱动侧涡旋部件7;以及容纳于涡旋容纳部3b的从动侧涡旋部件9。
驱动侧涡旋部件7具有:驱动侧端板7a;以及设置于驱动侧端板7a的一侧的涡旋状的驱动侧壁体7b。驱动侧端板7a与连接于驱动轴6的驱动侧轴部7c连接,并且在与驱动侧旋转轴线CL1正交的方向上延伸。驱动侧轴部7c经由作为角接触球轴承的驱动侧轴承11而转动自如地设置于壳体3。
在俯视观察的情况下,驱动侧端板71a呈大致圆板形状。与如图2所示的第一驱动侧壁体71b同样地,驱动侧涡旋部件7具备三个、即三条呈涡旋状的驱动侧壁体7b。形成为三条的驱动侧壁体7b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等间隔地配置。
从动侧涡旋部件9被配置成与驱动侧涡旋部件7啮合,并且具有:从动侧端板9a;以及设置于从动侧端板9a的一侧的涡旋状的从动侧壁体9b。在从动侧端板9a连接有在从动侧旋转轴线CL2方向上延伸的从动侧轴部9c。从动侧轴部9c经由作为角接触球轴承的从动侧轴承13而旋转自如地设置于壳体3。
在俯视观察的情况下,从动侧端板9a呈大致圆板形状。与如图3所示的第一从动侧壁体91b同样地,在从动侧涡旋部件9中,设置有三个、即三条呈涡旋状的从动侧壁体9b。形成为三条的从动侧壁体9b绕从动侧旋转轴线CL2等间隔地配置。在从动侧端板9a的大致中央形成有排出压缩后的空气的排出端口9d。该排出端口9d与形成于壳体3的排出口3d连通。
在驱动侧涡旋部件7的驱动侧壁体7b的顶端(自由端)经由销24a而固定有驱动侧支承部件20。从动侧涡旋部件9被夹在驱动侧支承部件20与驱动侧涡旋部件7之间。因此,从动侧端板9a被配置成与驱动侧支承部件20相对。
驱动侧支承部件20在中心侧具有驱动侧支承部件用轴部20a。驱动侧支承部件用轴部20a经由作为角接触球轴承的驱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6而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壳体3。由此,驱动侧支承部件20与驱动侧涡旋部件7同样地以驱动侧旋转轴线CL1为中心进行旋转。
在驱动侧支承部件20与从动侧端板9a之间设置有销环机构15。销环机构15作为将驱动力从驱动侧涡旋部件7传递给从动侧涡旋部件9以使两涡旋部件7、9同步地进行公转回旋运动的同步驱动机构使用。
在从动侧涡旋部件9的从动侧壁体9b的顶端(自由端)经由销24b而固定有从动侧支承部件22。驱动侧涡旋部件7被夹在从动侧支承部件22与从动侧涡旋部件9之间。因此,驱动侧端板7a被配置成与从动侧支承部件22相对。
从动侧支承部件22在中心侧具有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部22a。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部22a经由作为角接触球轴承的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8而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壳体3。由此,从动侧支承部件22与从动侧涡旋部件9同样地以从动侧旋转轴线CL2为中心旋转。
在从动侧支承部件22与驱动侧端板7a之间设置有销环机构15。销环机构15作为将驱动力从驱动侧涡旋部件7传递给从动侧涡旋部件9以使两涡旋部件7、9同步地进行公转回旋运动的同步驱动机构使用。
在图7中,表示了各轴承11、13、26、28的预载方向。预载方向(由预载带来的接触角)用附加在各轴承11、13、26、28上的黑色粗实线表示。
从动侧轴承13的内轮侧通过预载部件14a被相对于从动侧轴部9c施加预载,以使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8侧(在图7中为右侧)的间隙为零。即,从动侧轴承13的内轮的右侧面抵接于从动侧轴部9c的扩径部的左侧面。
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8的内轮侧被相对于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部22a施加预载,以使从动侧轴承13侧(在图7中为左侧)的间隙为零。即,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8的内轮的左侧面抵接于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部22a的扩径部的右侧面。
因此,从动侧轴承13和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8为DB(背面组合)预载的关系。这样一来,通过从动侧轴承13和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8的各内轮来约束从动侧涡旋部件9的轴向,并抑制从动侧涡旋部件9的从动侧轴部9c与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部22a之间接近的方向的变形。
另外,由于如上述那样施加DB预载,因此根据从动侧涡旋部件9的轴向的变形,容许从动侧轴承13的内轮与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8的内轮之间的距离增大的方向的变形。
驱动侧轴承11被相对于驱动侧轴部7c施加预载,以使内轮向驱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6方向(在图7中为左方)施力。驱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6被相对于驱动侧支承部件用轴部20a施加预载,以使内轮向壳体3的外侧方向(在图7中为左方向)施力。
相对于驱动侧轴承11以及驱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6的预载在通过螺栓32组装壳体3的电机容纳部3a和涡旋容纳部3b时施加。即,在沿轴向对接并通过螺栓32紧固电机容纳部3a和涡旋容纳部3b时施加预载。
上述结构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1B进行如下动作。
当通过电机使驱动轴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旋转时,连接于驱动轴的驱动侧轴部7c也旋转,由此,驱动侧涡旋部件7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旋转。当驱动侧涡旋部件7旋转时,驱动力经由销环机构15而从驱动侧端板7a向从动侧支承部件22传递。另外,驱动力经由销环机构15从驱动侧支承部件20向从动侧端板9a传递。由此,驱动力向从动侧涡旋部件9传递,进而从动侧涡旋部件9绕从动侧旋转轴线CL2旋转。此时,销环机构15的销部件15b接触环部件15a并且移动,从而两涡旋部件7、9相对地进行公转回旋运动。
当两涡旋部件7、9进行公转回旋运动时,从壳体3的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从两涡旋部件7、9的外周侧被吸入,并且被收入到由两涡旋部件7、9形成的压缩室中。压缩室随着向中心侧移动而容积减少,伴随于此空气被压缩。像这样压缩后的空气穿过从动侧涡旋部件9的排出端口9d,从壳体3的排出口3d向外部排出。排出后的压缩空气被导向未图示的内燃机,作为燃烧用空气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如下。
从动侧涡旋部件9以及从动侧支承部件22通过从动侧轴承13以及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8来旋转支承各轴部9c、22a。当从动侧涡旋部件9旋转时,产生离心力,从动侧涡旋部件9的从动侧壁体9b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例如参照如图5所示的变形)。这样一来,当从动侧涡旋部件9的外周侧向半径方向外侧变形时,变形成由从动侧轴承13支承的轴部9c与由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8支承的轴部22a之间的轴线方向距离变小(例如参照如图5(a)所示的虚线)。当容许这样的变形时,从动侧涡旋部件9的外周侧向半径方向外侧的变形进一步变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侧轴承13被相对于从动侧轴部9c施加预载,以使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8方向的轴向间隙消失,并且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8被相对于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部22a施加预载,以使从动侧轴承13方向的轴向间隙消失。由此,例如与图5(b)所示的变形同样地,通过抑制由各轴承13、28支承的两轴部9c、22a之间的轴向距离变小的变形,能够缓和从动侧涡旋部件9所产生的应力,另外,能够抑制由于从动侧涡旋部件9的变形而产生的压缩空气的泄漏。
当在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1B的动作过程中温度上升时,从动侧涡旋部件9热膨胀,并变形成由各轴承13、28支承的两轴部9c、22a之间的轴向距离增大。当约束该变形时,例如如图6(a)所示,从动侧涡旋部件9所产生的热应力增大。
因此,通过销24b来固定从动侧壁体9b的顶端和从动侧支承部件22,从而固定成容许轴向上的位移,并且支承成容许由各轴承13、28支承的两轴部9c、22a之间的距离增大,即,容许从动侧轴承13的内轮与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8的内轮之间的距离增大。由此,例如与图6(b)所示的变形同样地,由于能够根据热膨胀而使由各轴承13、28支承的两轴部9c、22a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能够抑制热应力的产生。
由于通过沿轴向对接并利用螺栓32固定壳体3的电机容纳部3a和涡旋容纳部3b,来向驱动侧轴承11以及驱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6施加预载,因此不需要设置用于施加预载的预载部件。由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并且组装性提高。
此外,关于驱动侧涡旋部件7,与从动侧涡旋部件9同样地,为了缓和由离心力导致的变形、热应力,也可以设定驱动侧轴承11以及驱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26的预载方向。
[预载的施加方法的变形例]
在图8至图23中,表示了相对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1A的轴承的预载的施加方法的变形例,即,表示了相对于在驱动侧涡旋部件70以及从动侧涡旋部件90分别设置有两个壁体71b、72b、91b、92b的双齿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的预载的施加方法的变形例。因此,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1A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变形例1>
在图8中,表示了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向驱动轴6侧施加的预载的施加方法的变形。
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以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松动地嵌合并固定于第二驱动轴部72c,外轮以不沿轴向移动的方式紧固地嵌合并固定于壳体3。
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以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松动地嵌合并固定于第一驱动侧轴部7c,外轮以不沿轴向移动的方式紧固地嵌合并固定于壳体3。
设置于驱动轴6的后端(在图8中为右端)的后端轴承17的内轮以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松动地嵌合并固定于驱动轴6,外轮以不沿轴向移动的方式紧固地嵌合并固定于壳体3。在后端轴承17的右侧设置有将后端轴承17的内轮向驱动侧涡旋部件70侧按压的预载部件17a。预载部件17a为螺母等,并且旋合于驱动轴6。如图8中的粗实线所示,通过预载部件17a对后端轴承17的内轮施加预载,从而负荷从内轮的右方朝向左方施加。
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预载方向为从内轮的右方朝向外轮的左方的方向,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预载方向为从内轮的左方朝向外轮的右方的方向。相对于第二驱动侧轴承14和第一驱动侧轴承12的预载在沿轴向对接并利用螺栓32固定壳体3的电机容纳部3a和涡旋容纳部3b时施加。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仅将预载部件设置于后端轴承17,而不需要在第一驱动侧轴承11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14设置预载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在图11中,表示了各轴承11、14、17的嵌合和预载部件的有无的组合。在图11中,上述结构为变形例1-1。
如变形例1-2所示,也可以使第二驱动侧轴承14以及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嵌合为内轮以及外轮都可沿轴向移动的松动的方式。由此,轴承14、11的安装变得容易,并且组装性提高。
变形例1-3使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松动,使外轮紧固,使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以及外轮紧固。这样一来,使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也紧固,从而能够减少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的芯偏差量。另外,由于第一驱动侧轴承11与电机5相同地安装于电机容纳部3a,因此能够可靠地确定与电机5的位置关系。
变形例1-4代替如变形例1-3那样使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紧固,而使后端轴承17的内轮紧固。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减少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的芯偏差量。如图9所示,在该情况下,不对后端轴承17设置预载部件17a,而设置将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向右侧(后端轴承17侧)按压的预载部件11a。
另外,如图10所示,也可以设置将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向左方(与电机5相反的一侧)按压的预载部件14a。
<变形例2>
如图12所示,相对于上述变形例1,在变形例2中,后端轴承17的预载方向不同,其他的预载方向相同。
在后端轴承17的左侧设置有将后端轴承17的内轮向右方(驱动侧涡旋部件70侧的相反方向)按压的预载部件17a。如图12的粗实线所示,通过预载部件17a对后端轴承17的内轮施加预载,从而从内轮的左方朝向外轮的右方施加负荷。
另外,设置有将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向右侧(后端轴承17侧)按压的预载部件11a。
在图13中,表示了各轴承11、14、17的嵌合和预载部件的有无的组合。
在变形例2-1中,使各轴承11、14、17的内轮松动,使外轮紧固。并且,通过预载部件11a、17a和壳体3的固定来向各轴承11、14、17施加预载。
在变形例2-2中,使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紧固,从而使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的芯偏差量减少。
在变形例2-3中,使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紧固,从而使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的芯偏差量减少。
在变形例2-4中,由于使所有的各轴承11、14、17的内轮以及外轮松动,因此各轴承11、14、17的安装变得容易,并且组装性提高。
此外,相对于各变形例2-1~2-4,也可以如图10所示那样设置将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向左方(与电机5的相反的一侧)按压的预载部件14a。
<变形例3>
如图14所示,相对于上述变形例1,在变形例3中,第一驱动侧轴承11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预载方向不同,后端轴承17的预载方向相同。
在变形例3-1中,相对于各轴承11、14、17设置有预载部件11a、14a、17a。
在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左侧设置有将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向右方(驱动侧涡旋部件70侧的方向)按压的预载部件14a。如图14的粗实线所示,通过预载部件14a对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施加预载,从而从内轮的左方朝向外轮的右方施加负荷。
在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右侧设置有将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向左方(驱动侧涡旋部件70侧的方向)按压的预载部件11a。如图14的粗实线所示,通过预载部件11a对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施加预载,从而从内轮的右方朝向外轮的左方施加负荷。
在后端轴承17的右侧设置有将后端轴承17的内轮向左方(驱动侧涡旋部件70侧的方向)按压的预载部件17a。如图14的粗实线所示,通过预载部件17a对后端轴承17的内轮施加预载,从而从内轮的右方朝向外轮的左方施加负荷。
在图15中,表示了各轴承11、14、17的嵌合和预载部件的有无的组合。
在变形例3-2中,省略上述变形例3-1的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预载部件14a,并使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紧固。由此,减少了部件数量,并且使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的芯偏差量减少。
在变形例3-3中,省略上述变形例3-1的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预载部件11a。并使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紧固。由此,减少了部件数量,并且使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的芯偏差量减少。
在变形例3-4中,省略上述变形例3-1的后端轴承17的预载部件17a,并使后端轴承17的内轮紧固。由此,减少了部件数量,并且使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的芯偏差量减少。
<变形例4>
如图16所示,相对于上述变形例3,在变形例4中,后端轴承17的预载方向不同,其他的预载方向相同。
在变形例4-1中,在后端轴承17的左侧设置有将后端轴承17的内轮向右方(驱动侧涡旋部件70侧的相反侧的方向)按压的预载部件17a。如图16的粗实线所示,通过预载部件17a对后端轴承17的内轮施加预载,从而从内轮的左方朝向外轮的右方施加负荷。
在图17中,表示了各轴承11、14、17的嵌合和预载部件的有无的组合。
在变形例4-2中,省略上述变形例4-1的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预载部件14a,并使第二驱动侧轴承14的内轮紧固。由此,减少了部件数量,并且使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的芯偏差量减少。
在变形例4-3中,省略上述变形例4-1的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预载部件11a,并使第一驱动侧轴承11的内轮紧固。由此,减少了部件数量,并且使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的芯偏差量减少。
在变形例4-4中,省略上述变形例4-1的后端轴承17的预载部件17a,并使后端轴承17的内轮紧固。由此,减少了部件数量,并且使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的芯偏差量减少。
<变形例5>
在图18中,表示了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向作为从动侧的支承部件用轴承37、38施加的预载的施加方法的变形例。
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内轮以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松动地嵌合并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用轴部35a,外轮以不沿轴向移动的方式紧固地嵌合并固定于壳体3。在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左侧设置有将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内轮向从动侧涡旋部件90侧按压的预载部件38a。预载部件38a为螺母等,并且旋合于第二支承部件用轴部35a。如图18的粗实线所示,通过预载部件38a对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内轮施加预载,从而从内轮的左方朝向外轮的右方施加负荷。
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的内轮以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松动地嵌合并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用轴部33a,外轮以不沿轴向移动的方式紧固地嵌合并固定于壳体3。在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的右侧设置有将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的内轮向从动侧涡旋部件90侧按压的预载部件37a。预载部件37a为螺母等,并且旋合于第一支承部件用轴部33a。如图18的粗实线所示,通过预载部件37a对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的内轮施加预载,从而从内轮的右方朝向外轮的左方施加负荷。
根据这样的结构,与图5(b)所示的变形同样地,通过抑制由各轴承37、38支承的两轴部33a、35a之间的轴向距离变小的变形,能够缓和从动侧涡旋部件90所产生的应力,另外,能够抑制由于从动侧涡旋部件90的变形而产生的压缩空气的泄漏。
另外,例如与图6(b)所示的变形同样地,由于能够根据热膨胀而使由各轴承37、38支承的两轴部33a、35a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能够抑制热应力的产生。
在图19中,表示了各轴承37、38的嵌合和预载部件的有无的组合。在图19中,上述结构为变形例5-1。
在变形例5-2中,相对于变形例5-1,使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内轮紧固。由此,能够减少绕从动侧旋转轴线CL2的芯偏差量。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预载部件38a,并且减少部件数量。
在变形例5-3中,相对于变形例5-1,使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的内轮紧固。由此,能够减少绕从动侧旋转轴线CL2的芯偏差量。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的预载部件37a,并且减少部件数量。
<变形例6>
如图20所示,相对于上述变形例5,在变形例6中,各个轴承37、38的预载方向不同。
在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右侧设置有将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内轮向左方(从动侧涡旋部件90侧的相反方向)按压的预载部件38a。如图20的粗实线所示,通过预载部件38a对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内轮施加预载,从而从内轮的右方朝向外轮的左方施加负荷。
在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的左侧设置有将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的内轮向右方(从动侧涡旋部件90侧的相反方向)按压的预载部件37a。如图20的粗实线所示,通过预载部件37a对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的内轮施加预载,从而从内轮的左方朝向外轮的右方施加负荷。
此外,若在沿轴向对接并利用螺栓32固定壳体3的电机容纳部3a和涡旋容纳部3b时施加相对于各轴承37、38的预载,则能够省略各预载部件37a、38a。
在图21中,表示了各轴承37、38的嵌合的组合。若如上述那样在沿轴向对接并利用螺栓32固定壳体3的电机容纳部3a和涡旋容纳部3b时施加预载,则能够省略预载部件37a、38a。
在变形例6-1中,使各轴承37、38的内轮松动,使外轮紧固。
在变形例6-2中,相对于变形例6-1,使两轴承37、38的外轮松动。由此,各轴承37、38的安装变得容易并且组装性提高。
在变形例6-3中,相对于变形例6-1,使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内轮紧固。由此,能够减少绕动侧旋转轴线CL2的芯偏差量。
在变形例6-4中,相对于变形例6-1,使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的内轮紧固。由此,能够减少绕动侧旋转轴线CL2的芯偏差量。
<变形例7>
如图22所示,相对于上述变形例5,变形例7在省略了预载部件37a、38a这一点上不相同,预载方向是相同的。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相对于变形例5,在第一支承部件33的轴部33a嵌合于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的外轮,壳体3嵌合于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的内轮这一点上不相同。同样地,在第二支承部件35的轴部35a嵌合于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外轮,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内轮嵌合于壳体3这一点上与变形例5不相同。
相对于各轴承37、38的预载在沿轴向对接并利用螺栓32固定壳体3的电机容纳部3a和涡旋容纳部3b时施加。
在图23中,表示了各轴承37、38的嵌合的组合。
在变形例7-1中,使各轴承37、38的内轮松动,使外轮紧固。
在变形例7-2中,相对于变形例7-1,使两轴承37、38的外轮松动。由此,各轴承37、38的安装变得容易并且组装性提高。
在变形例7-3中,相对于变形例7-1,使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38的内轮紧固。由此,能够减少绕从动侧旋转轴线CL2的芯偏差量。
在变形例7-4中,相对于变形例7-1,使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37的内轮紧固。由此,能够减少绕从动侧旋转轴线CL2的芯偏差量。
<变形例8>
如图24所示,也可以省略第一驱动侧轴承11,并利用第二驱动侧轴承14和后端轴承17支承绕驱动侧旋转轴线CL1的旋转。由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另外,如图24所示,关于预载,代替第一驱动侧轴承11而利用后端轴承17施加预载,从而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将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作为增压器使用,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对流体进行压缩的装置能够广泛地使用,也能够作为例如在空调机器中使用的制冷剂压缩机使用。
符号说明
1A、1B、1C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3 壳体
3a 电机容纳部(第一壳体)
3b 涡旋容纳部(第二壳体)
3c 冷却翅片
3d 排出口
5 电机(驱动部)
5a 定子
5b 转子
6 驱动轴
7 驱动侧涡旋部件
7a 驱动侧端板
7b 驱动侧壁体
7c 第一驱动侧轴部(驱动侧轴部)
9 从动侧涡旋部件
9a 从动侧端板
9b 从动侧壁部
9c 从动侧轴部
11 第一驱动侧轴承
11a 预载部件
14 第二驱动侧轴承
14a 预载部件
13 从动侧轴承
15 销环机构(同步驱动机构)
15a 环部件
15b 销部件
17 后端轴承
17a 预载部件
20 驱动侧支承部件
20a 驱动侧支承部件用轴部
22 从动侧支承部件
22a 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部
24a 销
24b 销
25a 销
25b 销
26 驱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
28 从动侧支承部件用轴承
31 销(壁体固定部)
32 螺栓
33 第一支承部件
33a 第一支承部件用轴部
35 第二支承部件
35a 第二支承部件用轴部
37 第一支承部件用轴承(第一从动侧轴承)
38 第二支承部件用轴承(第二从动侧轴承)
70 驱动侧涡旋部件
71 第一驱动侧涡旋部
71a 第一驱动侧端板
71b 第一驱动侧壁体
72 第二驱动侧涡旋部
72a 第二驱动侧端板
72b 第二驱动侧壁体
72c 第二驱动侧轴部
72d 排出端口
73 凸缘部
90 从动侧涡旋部件
90a 从动侧端板
90h 贯通孔
91b 第一从动侧壁体
92b 第二从动侧壁体
CL1 驱动侧旋转轴线
CL2 从动侧旋转轴线
P 分割面

Claims (7)

1.一种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侧涡旋部件,该驱动侧涡旋部件由驱动部驱动旋转,并且具有多个涡旋状的驱动侧壁体,所述多个涡旋状的驱动侧壁体绕驱动侧端板的中心具有规定角度间隔地设置;
从动侧涡旋部件,该从动侧涡旋部件具有与各所述驱动侧壁体对应的数量的涡旋状的从动侧壁体,所述多个涡旋状的从动侧壁体绕从动侧端板的中心具有规定角度间隔地设置,并且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通过与分别对应于这些从动侧壁体的所述驱动侧壁体啮合来形成压缩空间;
同步驱动机构,该同步驱动机构将驱动力从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传递给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以使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和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同步进行公转回旋运动;
第一驱动侧轴承和第二驱动侧轴承,该第一驱动侧轴承和该第二驱动侧轴承在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的轴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旋转支承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的轴部;以及
第一从动侧轴承和第二从动侧轴承,该第一从动侧轴承和该第二从动侧轴承在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的轴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旋转支承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的轴部,
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被相对于所述轴部施加预载,以使所述第二驱动侧轴承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并且,所述第二驱动侧轴承被相对于所述轴部施加预载,以使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
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从动侧轴承被相对于所述轴部施加预载,以使所述第二从动侧轴承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并且,所述第二从动侧轴承被相对于所述轴部施加预载,以使所述第一从动侧轴承方向的轴线方向间隙消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侧支承部件,该驱动侧支承部件与所述从动侧端板空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固定于所述驱动侧壁体的轴向上的顶端侧而与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一起旋转;以及
从动侧支承部件,该从动侧支承部件与所述驱动侧端板空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固定于所述从动侧壁体的轴向上的顶端侧而与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一起旋转,
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支承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的轴部,
所述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所述驱动侧支承部件的轴部,
所述第一从动侧轴承支承所述从动侧支承部件的轴承,
所述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的轴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侧壁体的所述顶端侧和所述驱动侧支承部件被固定成容许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并且各个所述轴部由第一驱动侧轴承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成容许被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与被所述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
并且/或者,
所述从动侧壁体的所述顶端和所述从动侧支承部件被固定成容许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并且各个所述轴部由第一从动侧轴承以及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成容许被所述第一从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与被所述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具备:第一驱动侧涡旋部,该第一驱动侧涡旋部具有第一驱动侧端板和第一驱动侧壁体,并且由所述驱动部驱动;第二驱动侧涡旋部件,该第二驱动侧涡旋部件具有第二驱动侧端板和第二驱动侧壁体;以及壁体固定部,该壁体固定部在所述第一驱动侧壁体和所述第二驱动侧壁体的轴向上的顶端互相面对的状态下进行固定,
所述从动侧涡旋部件具备:第一从动侧壁体,该第一从动侧壁体设置于所述从动侧端板的一侧面,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侧壁体啮合;以及第二从动侧壁体,该第二从动侧壁体设置于所述从动侧端板的另一侧面,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侧壁体啮合,
该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具备:
第一支承部件,该第一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侧端板空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固定于所述第一从动侧壁体的轴向上的顶端侧而与所述第一从动侧壁体一起旋转;以及
第二支承部件,该第二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侧端板空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固定于所述第二从动侧壁体的轴向上的顶端侧而与所述第二从动侧壁体一起旋转,
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支承所述第一驱动侧涡旋部的轴部,
所述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所述第二驱动侧涡旋部的轴部,
所述第一从动侧轴承支承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轴承,
所述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轴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体固定部被固定成容许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并且各个所述轴部由第一驱动侧轴承以及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成容许被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与被所述第二驱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
并且/或者,
各所述从动侧壁体的所述顶端和各所述支承部件被固定成容许轴线方向上的位移,并且各个所述轴部由第一从动侧轴承以及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成容许被所述第一从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与被所述第二从动侧轴承支承的所述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轴承固定部,该轴承固定部固定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以及所述第一从动侧轴承;以及
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沿轴线方向与该第一壳体对接并固定,并且具有轴承固定部,该轴承固定部固定所述第二驱动侧轴承以及所述第二从动侧轴承,
通过沿轴线方向对接并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从而对两个所述驱动侧轴承及/或两个所述从动侧轴承施加预载。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驱动侧涡旋部件的所述驱动侧端板观察,所述第一驱动侧轴承设置于隔着所述驱动部的相反侧的轴部。
CN201780050852.3A 2016-08-19 2017-08-15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Pending CN1096425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1317A JP6768406B2 (ja) 2016-08-19 2016-08-19 両回転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2016-161317 2016-08-19
PCT/JP2017/029415 WO2018034296A1 (ja) 2016-08-19 2017-08-15 両回転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2571A true CN109642571A (zh) 2019-04-16

Family

ID=61196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0852.3A Pending CN109642571A (zh) 2016-08-19 2017-08-15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78247A1 (zh)
EP (1) EP3489514B1 (zh)
JP (1) JP6768406B2 (zh)
CN (1) CN109642571A (zh)
WO (1) WO20180342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4036A (zh) * 2016-11-24 2019-07-02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11921B2 (en) 2017-02-06 2021-09-07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rotating compressor
JP6698726B2 (ja) * 2018-03-12 2020-05-2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両回転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WO2021097297A1 (en) 2019-11-15 2021-05-20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rotating scroll compressor
US11732713B2 (en) 2021-11-05 2023-08-22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rotating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US11624366B1 (en) 2021-11-05 2023-04-1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rotating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Oldham coupling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02548A1 (de) * 1984-01-26 1985-08-01 Leybold-Heraeus GmbH, 5000 Köln Verdraengermaschine
CN101275558A (zh) * 2007-03-30 2008-10-01 阿耐思特岩田株式会社 涡旋式流体机械
JP2012215092A (ja) * 2011-03-31 2012-11-0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両回転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EP2594797A2 (en) * 2011-11-18 2013-05-22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Compressor for vehicle
JP2014231749A (ja) * 2013-05-28 2014-12-11 有限会社スクロール技研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02548A1 (de) * 1984-01-26 1985-08-01 Leybold-Heraeus GmbH, 5000 Köln Verdraengermaschine
CN101275558A (zh) * 2007-03-30 2008-10-01 阿耐思特岩田株式会社 涡旋式流体机械
JP2012215092A (ja) * 2011-03-31 2012-11-0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両回転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EP2594797A2 (en) * 2011-11-18 2013-05-22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Compressor for vehicle
JP2014231749A (ja) * 2013-05-28 2014-12-11 有限会社スクロール技研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4036A (zh) * 2016-11-24 2019-07-02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78247A1 (en) 2019-06-13
EP3489514A1 (en) 2019-05-29
EP3489514A4 (en) 2019-05-29
EP3489514B1 (en) 2020-02-12
JP6768406B2 (ja) 2020-10-14
WO2018034296A1 (ja) 2018-02-22
JP2018028307A (ja) 2018-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2571A (zh)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EP3239526B1 (en) Electrically driven scroll compressor
CN103477079B (zh) 涡旋型压缩机
CN110121596A (zh)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CN109563833A (zh)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及其设计方法
US11225969B2 (en) Motor-operated compressor
CN110337543B (zh)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CN104514714A (zh) 涡旋式流体机械
JP5457943B2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CN109729720B (zh)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JP2018021463A (ja) 両回転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CN109563832A (zh)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CN103328772A (zh) 膨胀涡轮机
CN110300853A (zh)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CN110259680A (zh)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EP2580478A2 (en) Peripheral pump
CN109964036A (zh) 双旋转涡旋型压缩机
JPH109156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03185008B (zh) 涡旋压缩机传动机构
JP2004169608A (ja) スクロール型空気供給装置
CN103781994B (zh) 流体设备
CN102832748B (zh) 马达及其组装方法
KR20140073788A (ko) 스크롤 압축기/팽창기를 이용한 스크롤 터빈시스템
CN103140675A (zh) 驱动装置
JP2012127241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10

Address after: Santingmu No. 2 Fan No. 3, Takeshita Pills, the capital of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Tokyo port harbor two chome 16 No. 5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y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1221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