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2569B - 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42569B
CN109642569B CN201680087006.4A CN201680087006A CN109642569B CN 109642569 B CN109642569 B CN 109642569B CN 201680087006 A CN201680087006 A CN 201680087006A CN 109642569 B CN109642569 B CN 1096425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biting
orbiting scroll
center
scroll
en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70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42569A (zh
Inventor
出口裕展
A.贝莱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Jap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Jap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Jap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leo Jap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642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2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42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2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Abstract

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具备自转防止机构,该自转防止机构在周向上配置多个自转防止部而构成,该自转防止部由形成于旋转涡旋件(30)的旋转端板(31)的背面的圆形凹部(54)与在与旋转端板(31)的背面对置的壳体壁上突出地设置的销构成,使该销直接或者经由环部件卡合于圆形凹部(54),其中,在旋转涡旋件(30)的旋转端板(31)的相邻的圆形凹部(54)之间,以不到达旋转端板(31)的外周的范围形成重心调整用凹部(55)。该重心调整用凹部(55)设于旋转端板(31)的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区域。

Description

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其使用了作为自转防止机构使固定于壳体的销直接或者经由环卡合于在旋转涡旋件设置的圆形凹部的机构,本发明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调节旋转涡旋件的重心位置并防止自转扭矩的反转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一般来说具有:固定涡旋件,其具备以不能相对于壳体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该壳体的固定端板与立设于该固定端板的漩涡状的固定涡旋齿;旋转涡旋件,其具备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设置在驱动轴的一端的偏心轴的旋转端板与立设于该旋转端板的漩涡状的旋转涡旋齿。固定涡旋件与旋转涡旋件以使彼此的涡旋齿啮合的状态配置于壳体内,由此,在固定涡旋件与旋转涡旋件之间划分形成压缩室,通过使旋转涡旋件旋转,使该压缩室比径向外侧向内侧移动,并且逐渐减小容积而使工作流体压缩。
在这样的涡旋压缩机中,已知有由渐开线曲线形成旋转涡旋件30的漩涡状的旋转涡旋齿32。如图6(a)所示,若采用使渐开线曲线的基础圆的中心与驱动中心轴α(成为偏心轴的轴心的旋转端板31的中心)一致的设计,则旋转涡旋件30的重心成为比驱动中心轴α向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结束侧偏离的位置。
若旋转涡旋件30旋转,则旋转涡旋件的重心被作用离心力,因此在旋转涡旋件30的重心与驱动中心轴α偏离的涡旋压缩机的情况下,以使旋转涡旋件30绕驱动中心轴α旋转的方式起作用的力矩将会在旋转一次的过程中变动。
然而,旋转涡旋件30也被作用伴随着压缩反作用力的自转力矩。如图6(a)所示的旋转涡旋件30那样,旋转涡旋齿32的基础圆的中心与驱动中心轴α一致的情况下,由旋转涡旋齿32与固定涡旋齿形成的压缩室的位置配置于相对于驱动中心轴α均衡的位置,因此伴随着压缩反作用力的自转力矩在旋转涡旋件的旋转一次的过程中几乎恒定。
另一方面,若将旋转涡旋齿32的基础圆的中心偏离驱动轴中心地配置,则由旋转涡旋齿与固定涡旋齿形成的压缩室的位置也会偏离,从驱动轴中心至压缩室的压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在旋转一次的过程中将会变动。因此。如图6(b)所示,若为了使旋转涡旋件30的重心与驱动中心轴α一致而将旋转涡旋齿32的基础圆的中心偏离驱动中心轴α地配置,则虽然出自于重心的偏离的力矩改善,但存在伴随着压缩反作用力的旋转涡旋件的自转扭矩在旋转一次的过程中的特定的相位产生反转这一不良情况。
因此,为了使旋转涡旋件的重心接近旋转涡旋件的驱动中心轴,也考虑不调整涡旋齿的位置,而是调整旋转端板的形状。
作为这样的构成例,以往提出了如下构成,在对自转防止机构采用了欧式环的涡旋压缩机中,在旋转涡旋件的端板的背面设置从轴承凸台以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肋,在这些肋间形成向端板的外周的凹部,调节该凹部的深度,从而使旋转涡旋件的重心接近旋转涡旋件的驱动中心轴(轴承凸台的中心)(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424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所述以往的涡旋压缩机从轴承凸台到端板的外周地形成多个放射状的肋,通过调整该肋间的凹部的深度而调整旋转涡旋件的重心位置,因此在旋转涡旋件的背面存在形成达到端板的外周的深度的较深凹部的部位,在该深度深的凹部的部分,刚性容易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该情况而完成的,作为主要的课题,提供一种无损于旋转涡旋件的端板的刚性、使得使旋转涡旋件的重心接近旋转涡旋件的驱动中心轴的调整不仅仅是取决于旋转涡旋齿的位置调节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的涡旋压缩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所述课题,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固定涡旋件,其在以不能相对于壳体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该壳体的固定端板上立设有漩涡状的固定涡旋齿;旋转涡旋件,其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设置在驱动轴的一端的偏心轴的旋转端板上立设有漩涡状的旋转涡旋齿;自转防止机构,其在所述旋转涡旋件的周向上配置多个自转防止部来防止所述旋转涡旋件的自转,该自转防止部由圆形凹部和销构成,该圆形凹部形成于所述旋转端板的背面,该销在与所述旋转端板的背面对置的壳体壁上突出地设置,直接或者经由环部件卡合于所述圆形凹部;在利用该自转防止机构限制了所述旋转涡旋件的自转的状态下,使该所述旋转涡旋齿和所述固定涡旋齿啮合而在两涡旋齿之间形成压缩室,通过伴随着所述驱动轴的旋转的所述旋转涡旋件的公转旋转运动,对流入该压缩室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在形成于所述旋转端板的背面的相邻的所述圆形凹部之间,以不到达所述旋转端板的外周的范围形成有重心调整用凹部。
例如,也可以是,在所述旋转端板的背面的外周缘设置和与该外周缘相对的部件滑动接触的环状滑动接触部,将所述重心调整用凹部形成于所述旋转端板的背面的相邻的所述圆形凹部之间、并且比所述环状滑动接触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因此,每当调整旋转端板的形状来进行使旋转涡旋件的重心接近旋转涡旋件的驱动中心轴的调整时,在旋转端板的相邻的圆形凹部之间以不到达旋转端板的外周的范围形成重心调整用凹部,因此在旋转端板的背面形成有不到达外周的深度的较深凹部,无损于旋转端板的刚性,能够不仅仅是取决于旋转涡旋齿的位置调节地调整旋转涡旋件的重心位置。并且,通过调节重心调整用凹部的形状、深度,能够容易地调整旋转涡旋件的重心。
这里,重心调整用凹部虽然可以设于旋转端板的背面的相邻的圆形凹部之间的全部,但也可以仅设于旋转涡旋件的旋转涡旋齿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位置来调整旋转涡旋件的重心。
这样的构成在旋转端板的旋转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位置相对于旋转涡旋件的驱动中心轴偏向与旋转涡旋齿的卷绕结束侧相反的一侧的情况下变得特别有用。
若使旋转涡旋件的旋转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相对于旋转涡旋件的驱动中心轴偏向与旋转涡旋齿的卷绕结束侧相反的一侧,则旋转涡旋齿无偏移地配置于旋转端板的整体,因此能够减小旋转端板的外径,在旋转涡旋件的重量的减少、压缩机的小径化方面变得有利。使旋转涡旋件的旋转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相对于旋转涡旋件的驱动中心轴偏向与旋转涡旋齿的卷绕结束侧相反的一侧的配置虽然使旋转涡旋件的重心接近驱动轴中心的效果不大,但通过与重心调整用凹部组合来采用,能够将旋转涡旋齿合理地配置于旋转端板,并且使旋转涡旋件的重心对准驱动中心轴。
这里,旋转涡旋齿以及固定涡旋齿的漩涡形状能够基于渐开线曲线等代数曲线而形成。
另外,也能够采用如下设计,通过使旋转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相对于旋转涡旋件的驱动中心轴偏向与旋转涡旋齿的卷绕结束侧相反的一侧,从而增大旋转涡旋齿的卷绕数。通过增大涡旋齿的卷绕数,具有能够增大压缩比的优点。
另外,若使旋转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位置过度偏离驱动中心轴,则存在压缩反作用力带来的自转力矩在旋转涡旋件旋转一次的过程中反转的不良情况。因此,固定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与旋转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的中点在旋转一次的过程中中始终位于驱动中心轴的旋转圆的内侧即可。即,使旋转涡旋齿与驱动中心轴的偏移量(偏移量为驱动中心轴的旋转半径的1/2以下即可。
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因压缩反作用力作用于旋转涡旋件的自转力矩在旋转一次的过程中始终向相同的方向起作用,能够避免自转力矩的反转所引起的碰撞声产生等不良情况。
另外,也可以使构成自转防止机构的多个圆形凹部中的、与旋转涡旋齿的卷绕结束侧对应的位置的圆形凹部的深度比其他圆形凹部的深度深。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增加可调整重心位置的要素,与所述重心调整用凹部的形状调整、旋转涡旋齿的位置调整等一起调整圆形凹部的形状,能够使旋转涡旋件的重心更合理地对准驱动中心轴。例如,能够使旋转涡旋齿的位置在压缩反作用力带来的自转力矩不会反转的范围内偏移而增大压缩比,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形成重心调整凹部并且调整圆形凹部的深度来使旋转涡旋件的重心对准旋转涡旋件的驱动中心轴。
发明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旋转涡旋件的旋转端板的相邻的自转防止部的圆形凹部之间,以不到达旋转端板的外周的范围形成有重心调整用凹部,因此能够以无损于旋转端板的刚性为前提容易地调节旋转涡旋件的重心位置。
这里,重心调整用凹部也可以仅设于旋转涡旋件的旋转涡旋齿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区域的,根据这样的构成,仅在有助于重心调整的区域形成重心调整用凹部,因此不再不必要地使旋转端板的刚性减少。
另外,采用了在使旋转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位置相对于旋转涡旋件的驱动中心轴偏向与旋转涡旋齿的卷绕结束侧相反的一侧的基础上进行基于重心调整用凹部的重心调整、从而减小旋转端板、增多旋转涡旋齿的卷绕数而增大压缩比的设计,因此能够使旋转涡旋件的重心与驱动中心轴一致或者接近。
另外,每当偏移旋转涡旋齿的位置时,以使固定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与旋转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的中点在旋转涡旋件旋转一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驱动中心轴的旋转圆的内侧的方式进行偏移,从而能够使通过压缩反作用力作用于旋转涡旋件的自转力矩在旋转一次的过程中始终向相同的方向起作用,能够避免自转力矩的朝向的变动带来的碰撞声产生等不良情况。
另外,只要使构成自转防止机构的多个圆形凹部中的、旋转涡旋齿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位置的圆形凹部的深度比其他圆形凹部的深度深地调整旋转涡旋件的重心,就能够增加重心调整的要素,能够使旋转涡旋件的重心更合理地对准驱动中心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的整体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涡旋压缩机的旋转涡旋件的图,(a)是从偏心轴所嵌合的一侧观察旋转涡旋件的图,(b)是用(a)的A-A线剖切的剖面图,(c)是用(a)的B-B线剖切的剖面图,(d)是从与固定涡旋件相对的一侧观察旋转涡旋件的图。
图3是表示涡旋压缩机的旋转涡旋件的图,(a)是从与固定涡旋件相对的一侧观察旋转涡旋件的图,(b)是从偏心轴所嵌合的一侧观察旋转涡旋件的图。
图4是说明使旋转涡旋件的重心与驱动中心轴一致的情况下的驱动力、压缩反作用力的状态的图,(a)是表示将旋转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与固定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连结的直线的中点位于驱动中心轴的旋转圆的内侧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该中点位于驱动中心轴的旋转圆的外侧的状态的图。
图5是从旋转涡旋件的偏心轴所嵌合的一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以往的旋转涡旋件的图,(a)是从与固定涡旋件相对的一侧观察的图,示出使旋转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对准驱动中心轴的例子。(b)是从与固定涡旋件相对的一侧观察的图,示出使旋转涡旋件的重心与驱动中心轴一致的例子。(c)是从偏心轴所嵌合的一侧观察旋转涡旋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的构成例进行说明。
在图1中,涡旋压缩机1是适合以制冷剂为工作流体的制冷循环的电动型压缩机,在由铝合金构成的壳体2内,在图中右方配设了压缩机构3,另外,在图中左侧配设了将所述压缩机构3驱动的电动机4。另外,在图1中,将图中左侧设为压缩机1的前方,将图中右侧设为压缩机1的后方。
壳体2具有收容压缩机构3的压缩机构收容壳体部件5、收容将压缩机构3驱动的电动机4的电动机收容壳体部件6、收容对电动机4进行驱动控制的未图示的逆变器装置的逆变器收容壳体部件7,电动机收容壳体部件6与逆变器收容壳体部件7利用紧固螺栓8在轴向上被紧固,另外,电动机收容壳体部件6与压缩机构收容壳体部件5利用紧固螺栓9在轴向上被紧固。
压缩机构收容壳体部件5将后述的压缩机构的固定涡旋件20固定,形成为与电动机收容壳体部件6相对的一侧开放的有底的筒状形状。电动机收容壳体部件6一体地形成有供电动机4固定的筒状的马达固定部6a;端板6b,其设于与压缩机构收容壳体部件5相对的一侧,支承后述的压缩机构3的旋转涡旋件30的轴向负载,并且一体设有轴支部10。另外,逆变器收容壳体部件7一体地形成有逆变器收容部7a、在与电动机收容壳体部件6相对的一侧一体地形成有轴支部11的端板7b。
而且,在电动机收容壳体部件6的端板6b的轴支部10与逆变器收容壳体部件7的端板7b的轴支部11经由轴承12、13能够旋转地支承有驱动轴14。利用形成于该电动机收容壳体部件6与逆变器收容壳体部件7的各个端板6b、7b将壳体2的内部分隔成收纳压缩机构3的压缩机构收容部15a、收纳电动机4的马达收容部15b、收容逆变器装置的逆变器收容部15c。
另外,在该例子中,逆变器收容部15c通过利用未图示的螺栓等将盖体16固定于逆变器收容壳体部件7而被划分出。
压缩机构3具有固定涡旋件20和与其对置配置的旋转涡旋件30。
固定涡旋件20相对于壳体2(压缩机构收容壳体部件5)允许轴向的移动,并且利用定位销17相对于电动机收容壳体部件6的端板6b限制了径向以及周向的移动,因此由圆板状的固定端板21、沿该固定端板21的外缘整周地设置并且朝向前方立设的圆筒状的外周壁22、在该外周壁22的内侧从固定端板21朝向前方立设并呈渐开线的曲线形状的漩涡状的固定涡旋齿23构成。
另外,旋转涡旋件30由圆板状的旋转端板31、从该旋转端板31朝向后方立设并呈渐开线的曲线形状的漩涡状的旋转涡旋齿32构成,在旋转端板31的背面中央形成有轴承凹部33。在所述驱动轴14的后端部设有相对于驱动轴14的轴心偏心地延伸设置的偏心轴14a,在该偏心轴14a嵌合有一体地形成有平衡配重部19c的衬套19的孔部19a。另外,该衬套19的轴部19b经由向心轴承18支承轴承凹部33。由此,能够以驱动轴14的轴心为中心使旋转涡旋件30进行旋转运动。
固定涡旋件20与旋转涡旋件30使各自的涡旋齿(固定涡旋齿23、旋转涡旋齿32)相互啮合,利用由固定涡旋件20的固定端板21以及固定涡旋齿23和旋转涡旋件30的旋转端板31以及旋转涡旋齿32包围的空间划分出压缩室40。
另外,在涡旋压缩机设有防止旋转涡旋件30的自转的自转防止机构50。在该例子中,自转防止机构50采用了销和环的联结,因此在旋转涡旋件30的旋转端板31的背面设置以轴承凹部33为中心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自转防止部51而构成。各个自转防止部51由固定于与旋转涡旋件30的旋转端板31的背面相对的壳体壁(端板6b)而向旋转涡旋件侧突出地设置的多个销52、卡合于这些销52的环部件53、收容该环部件53的圆形凹部54构成。
另外,在一体地形成于端板6b的轴支部10上,在离开旋转涡旋件30的前方侧形成有嵌合所述轴承12的轴承嵌合部10a,另外,在靠近旋转涡旋件30的后方侧形成有将与驱动轴14成为一体地旋转的衬套19的平衡配重部19c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收容的重块收容部10b。
在前述固定涡旋件20的外周壁22与旋转涡旋件30的旋转涡旋齿32的最外周部之间形成有吸入制冷剂的吸入室41。另外,在壳体2(电动机收容壳体部件6)的侧面形成有向马达收容部15b吸入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口42,经由电动机4与壳体2(电动机收容壳体部件6)之间的间隙、形成于端板6b的未图示的孔等,形成有将从吸入口42至所述吸入室41地流入马达收容部15b的制冷剂导向吸入室41的未图示的吸入路径。
而且,在壳体内的固定涡旋件20的背后,在压缩机构收容壳体部件5的后端壁之间划分出供由压缩室40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经由形成于固定涡旋件20的大致中央的排出孔24而排出的排出室43。排出到该排出室43的制冷剂经由气体排出口44向外部制冷剂回路加压输送。
另外,在电动机收容壳体部件6的比端板6b靠前方的部分收容有构成电动机4的定子61与转子62。
定子61使外周面压接于在壳体2(电动机收容壳体部件6)的内周面沿驱动轴14的轴向延伸设置的多个马达固定部6a,从而固定于壳体2(电动机收容壳体部件6)。另外,在转子62固定安装于驱动轴14,能够旋转地配置于定子61的内侧。
在这样的涡旋压缩机1中,所述旋转涡旋件30如图2以及图3所示那样形成。
首先,立设于旋转端板31的旋转涡旋齿32通过使旋转涡旋齿32靠旋转端板31的中心配置,从而减小旋转端板的外径,或为了尽可能增多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数而增大压缩比,配置为旋转涡旋齿32的基础圆的中心β相对于驱动中心轴α(旋转端板31的中心,即,与轴承凹部33的中心一致且与偏心轴14a的轴心一致)偏向与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结束部32a相反的一侧。
然而,若仅通过偏移旋转涡旋齿32而欲使旋转涡旋件30的重心与驱动中心轴α一致,则存在压缩反作用力带来的自转力矩在旋转涡旋件30旋转一次的过程中反转的不良情况。
图4示出采用了仅调节旋转涡旋件30的旋转涡旋齿32的位置而使旋转涡旋件30的重心与驱动中心轴α一致的设计的情况下,驱动力(DF)与压缩反作用力(CRF)的变化。作用于旋转涡旋件30的驱动力(DF)一边在旋转涡旋件30的驱动中心轴α(偏心轴14a的中心)的移动轨迹上(旋转半径R的旋转圆CC上)位移,一边始终向相同的旋转方向(图中,逆时针)起作用。此时,作用于旋转涡旋件30的压缩反作用力CRF作用于压缩室40的中心(将固定涡旋齿23的基础圆FBC的中心γ与旋转涡旋齿32的基础圆TBC的中心β连结的直线的中点M),但若将旋转涡旋件30的重心设定在驱动中心轴α上,则压缩反作用力的作用点M来到成为旋转涡旋件30的旋转圆CC的外侧的相位区域。
在压缩反作用力的作用点M位于旋转涡旋件30的旋转圆CC的内侧的相位区域(在图4(a))中,压缩反作用力(CRF)带来的力矩相对于旋转圆CC的中心向与驱动力(DF)相同的旋转方向(图中的逆时针)起作用。另一方面,在压缩反作用力(CRF)的作用点M位于偏离旋转涡旋件30的旋转圆CC的外侧的相位区域(图4(b))中,压缩反作用力(CRF)带来的力矩相对于旋转圆CC的中心向与驱动力(DF)相反的旋转方向(图中的顺时针)起作用,自转力矩反转。
这样,若仅调节旋转涡旋齿32的位置而将旋转涡旋件30的重心设定在旋转涡旋件30的驱动中心轴α上,则压缩反作用力的作用点M在旋转涡旋件旋转一次的过程中在旋转半径R的旋转圆的内侧与外侧之间位移,因此自转力矩在旋转一次的过程中反转,自转防止机构50的销52重复相对于环部件53的内周面的远离与接触(旋转涡旋件30的自转方向频繁改变导致销52频繁碰撞于环部件53的内周面),产生碰撞声。
因此,出于增大压缩比的观点、使旋转涡旋件的重心与驱动中心轴一致的观点,期望使旋转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大幅度偏离驱动中心轴α,但若压缩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将固定涡旋齿23的基础圆的中心γ与旋转涡旋齿32的基础圆的中心β连结的直线的中点M)处于驱动中心轴α的旋转圆的外侧,则自转力矩反转,因此在压缩反作用力的作用点成为旋转圆的内侧的范围,需要使旋转涡旋齿32的基础圆的中心偏离驱动中心轴α。然而,若在自转力矩不反转的范围内调节旋转涡旋齿32的位置,则旋转涡旋件30的重心偏离驱动中心轴α,因此不能避免重心的偏离导致的自转力矩的产生。
因此,在本例中,以使压缩反作用力的作用点M成为旋转圆的内侧的方式设定旋转涡旋齿32的位置,并且调整了旋转端板31的背面的形状。具体而言,将旋转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与驱动中心轴的偏移量设定为驱动中心轴的旋转半径的1/2以下,然后调整旋转端板31的背面的形状,从而使旋转涡旋件30的重心对准驱动中心轴α。
即,也如图5所示,旋转端板31的背面的圆形凹部54如前述那样以轴承凹部33为中心在其周围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该例中是六个),但在该相邻的圆形凹部54之间设置重心调整用凹部55而调整旋转涡旋件30的重心位置。
该重心调整用凹部55被设为不与相邻的圆形凹部54、轴承凹部33连通,并且在未到达旋转端板31的外周的范围内对旋转端板31的背面进行减重加工而形成。即在,旋转涡旋件的旋转端板的背面的外周缘形成有和与其相对的壳体部件(端板6b)滑动接触的环状滑动接触部34,但重心调整用凹部55在该环状滑动接触部34的内侧形成。
这样的重心调整用凹部55也可以设于全部的相邻的圆形凹部54间,并使各凹部的形状、深度不同来调整重心位置,在该例中,将重心调整用凹部55在旋转涡旋件30的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区域、即旋转涡旋齿32的从卷绕结束部32a到比其靠跟前的约180°的范围(图3的θ的区域)设于圆形凹部54间(在该例中,设置三个重心调整用凹部55),使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区域的旋转涡旋件30的重量接近除此以外的区域的旋转涡旋件30的重量,从而使重心位置与驱动中心轴α一致。
另外,在该例子中,各个重心调整用凹部55的剖面形状、深度形成为相同,但也可以使各个重心调整用凹部55的形状、深度不同(例如,也可以是越靠近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结束部32a,越增大重心调整用凹部55的剖面形状、加深深度)。
通过设置所述重心调整用凹部55,也能够使旋转涡旋件30的重心位置与驱动中心轴α一致,在该例中,也可以进一步使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区域的圆形凹部54的深度比其他圆形凹部54的深度深,调节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区域的重量而使旋转涡旋件30的重心与驱动中心轴α一致。
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区域的圆形凹部54为了使收容于此环部件53在全部的圆形凹部54中配置成相同的深度,在中间部形成载置环部件53的台阶部54a,并使该台阶部54a的径向内侧更深地凹陷,从而加深了深度。
在以上的构成中,若驱动轴14旋转,则经由该驱动轴14的偏心轴14a嵌合的衬套19的轴部19b以旋转半径R旋转,伴随于此,旋转涡旋件30也以旋转半径R旋转。
划分形成于固定涡旋件20与旋转涡旋件30之间的压缩室40通过使旋转涡旋件30旋转,比径向外侧向内侧移动,并且逐渐减小容积而将工作流体压缩。
此时,虽然压缩反作用力与来自偏心轴14a的驱动力一起作用于旋转涡旋件30,但旋转涡旋齿32的位置被调节为,旋转一次的过程中的压缩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固定涡旋齿23的基础圆的中心与旋转涡旋齿32的基础圆的中心的中点)成为旋转涡旋件30的旋转圆的内侧,因此压缩反作用力带来的自转力矩不会反转(在旋转一次的过程中始终为相同的朝向),能够使自转防止机构的碰撞声减少。
另外,在旋转端板31的背面的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区域的圆形凹部54间形成重心调整用凹部55,另外,使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区域的圆形凹部54的深度比其他圆形凹部54的深度深,因此能够使旋转涡旋件30的重心位置与驱动中心轴α一致,即使旋转涡旋件30旋转,也难以产生重心的偏离所引起的自转力矩。
并且,重心调整用凹部55在未到达旋转端板31的外周的范围内形成于旋转端板31的背面(重心调整用凹部55形成于环状滑动接触部34的内侧),因此不会有损于旋转端板31的刚性,通过调节重心调整用凹部55的形成位置、圆形凹部54的深度,能够在确保旋转端板31的刚性的同时,使得使旋转涡旋件30的重心接近驱动中心轴α的调整不仅仅是取决于旋转涡旋齿32的位置调节而容易地进行。
另外,重心调整用凹部55仅设于旋转涡旋件30的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位置,因此仅在需要有助于重心调整的最小限度的区域形成重心调整用凹部55,不会不必要地使旋转端板31的刚性减少。
而且,由于使旋转涡旋齿32的基础圆的中心位置相对于旋转涡旋件30的驱动中心轴向与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结束侧相反的一侧在自转力矩不会反转的范围内偏离,因此也能够尽可能增多旋转涡旋齿32的卷绕数而增大压缩比。
另外,在所述的构成例中,通过使旋转涡旋齿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区域的圆形凹部的深度比其他圆形凹部的深度深,使得旋转涡旋件的重心接近旋转涡旋件的驱动中心轴,但也可以以不干扰销的方式使圆形突起部向位于旋转涡旋齿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区域的相反侧的区域的圆形凹部的中心突出而使旋转涡旋件的重心接近旋转涡旋件的驱动中心轴。
另外,在所述的构成例中,说明了作为自转防止机构50将销52经由环部件53卡合于在旋转涡旋件的旋转端板31的背面形成的圆形凹部54的例子,但也可以省略环部件53而使销52直接卡合于圆形凹部54。
另外,在本发明中,作为涡旋压缩机,说明了电动型压缩机的例子,但对于不设置电动机、而是使发动机动力经由带传递到设于驱动轴14的带轮的带驱动式的涡旋压缩机,也同样能够应用所述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1 涡旋压缩机
2 壳体
20 固定涡旋件
21 固定端板
23 固定涡旋齿
30 旋转涡旋件
31 旋转端板
32 旋转涡旋齿
40 压缩室
54 圆形凹部
55 重心调整用凹部

Claims (5)

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固定涡旋件,其在以不能相对于壳体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该壳体的固定端板上立设有漩涡状的固定涡旋齿;
旋转涡旋件,其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设置在驱动轴的一端的偏心轴的旋转端板上立设有漩涡状的旋转涡旋齿;
自转防止机构,其在所述旋转涡旋件的周向上配置多个自转防止部来防止所述旋转涡旋件的自转,该自转防止部由圆形凹部和销构成,该圆形凹部形成于所述旋转端板的背面,该销在与所述旋转端板的背面对置的壳体壁上突出地设置,直接或者经由环部件卡合于所述圆形凹部;
在利用该自转防止机构限制了所述旋转涡旋件的自转的状态下,使该所述旋转涡旋齿和所述固定涡旋齿啮合而在两涡旋齿之间形成压缩室,通过伴随着所述驱动轴的旋转的所述旋转涡旋件的公转旋转运动,对流入该压缩室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
在形成于所述旋转端板的背面的相邻的所述圆形凹部之间,以不到达所述旋转端板的外周的范围形成有重心调整用凹部,
使所述圆形凹部中的、所述旋转涡旋齿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区域的圆形凹部的深度比其他圆形凹部的深度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端板的背面的外周缘设置和与该外周缘相对的部件滑动接触的环状滑动接触部,
所述重心调整用凹部形成于所述旋转端板的背面的相邻的所述圆形凹部之间、并且比所述环状滑动接触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心调整用凹部设于所述旋转端板的所述旋转涡旋齿的卷绕结束侧所对应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位置在所述旋转端板中相对于所述旋转涡旋件的驱动中心轴偏向与所述旋转涡旋齿的卷绕结束侧相反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与所述旋转涡旋齿的基础圆的中心的中点在所述旋转涡旋件旋转一次的过程中始终位于所述驱动中心轴的旋转圆的内侧。
CN201680087006.4A 2016-06-29 2016-06-29 涡旋压缩机 Active CN1096425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69287 WO2018003032A1 (ja) 2016-06-29 2016-06-29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2569A CN109642569A (zh) 2019-04-16
CN109642569B true CN109642569B (zh) 2020-12-25

Family

ID=60785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7006.4A Active CN109642569B (zh) 2016-06-29 2016-06-29 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95593B2 (zh)
CN (1) CN109642569B (zh)
WO (1) WO20180030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2139B (zh) * 2019-09-20 2024-01-30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59517A (ja) * 2013-09-19 2015-03-30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53579A (ja) * 1988-04-04 1989-10-09 Toshiba Corp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JP2002089464A (ja) * 2000-09-19 2002-03-27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4514493B2 (ja) * 2004-04-02 2010-07-28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4802768B2 (ja) * 2006-03-07 2011-10-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4969222B2 (ja) * 2006-11-29 2012-07-0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5433603B2 (ja) * 2011-02-25 2014-03-05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14013005A (ja) * 2012-07-04 2014-01-23 Nippon Soken Inc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59517A (ja) * 2013-09-19 2015-03-30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2569A (zh) 2019-04-16
WO2018003032A1 (ja) 2018-01-04
JP6795593B2 (ja) 2020-12-02
JPWO2018003032A1 (ja) 2019-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5994B2 (en) Mutual rotating scroll compressor
JP6587636B2 (ja) 電動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EP3093493B1 (en) Electric scroll compressor
JP5594846B2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EP2426359B1 (en) Scroll compressor
JP6685690B2 (ja)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US9784272B2 (en) Scroll-type fluid machine
WO2015060037A1 (ja) 電動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09642569B (zh) 涡旋压缩机
WO2014108973A1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6685689B2 (ja)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JP6734378B2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08291541B (zh) 涡旋式流体机械
CN114402139A (zh) 涡旋式压缩机
JP6704751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20240026881A1 (en) Scroll compressor
US20240026882A1 (en) Scroll compressor
KR102309304B1 (ko) 압축기
WO2016043132A1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6339340B2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2023149536A (ja) 両回転式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CN115523139A (zh) 涡旋式压缩机
JPH09126164A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装置
JP2021105345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11169284A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