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2374B -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42374B
CN109642374B CN201780052276.6A CN201780052276A CN109642374B CN 109642374 B CN109642374 B CN 109642374B CN 201780052276 A CN201780052276 A CN 201780052276A CN 109642374 B CN109642374 B CN 1096423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sheet
supply
color
supply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22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42374A (zh
Inventor
御子柴隆雄
门别芳信
中岛靖雅
谷口诚一
木本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642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2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42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2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NMANUFACTURE BY DRY PROCESSES OF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BINDING AGENTS, MADE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ONSISTING OF WOOD OR OTHER LIGNOCELLULOSIC OR LIKE ORGANIC MATERIAL
    • B27N3/00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 B27N3/04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from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13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ontaining granules other than absorbent substanc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 D04H1/73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by fluid current, e.g. air-lay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9/00Complete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NMANUFACTURE BY DRY PROCESSES OF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BINDING AGENTS, MADE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ONSISTING OF WOOD OR OTHER LIGNOCELLULOSIC OR LIKE ORGANIC MATERIAL
    • B27N3/00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 B27N3/002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bin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Dry Formation Of Fiberboard And The Like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使一个或者多个颜色的树脂和原料进行混合的工序中,适当地实施树脂的供给。薄片制造装置(100)能够制造预定的颜色的薄片,并具备:多个树脂盒,其将多个颜色的树脂按照每个颜色而进行贮留;树脂供给部(52),其在对薄片进行制造的预定的工序中,针对预定的原料,而从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树脂盒中供给树脂;控制部(150),其根据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而在由所述树脂供给部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时对成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所述树脂盒进行选择,并且,对于所选择的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

Description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关于对薄片进行制造的薄片制造装置,已知一种使树脂(一体地具有树脂和着色材料的复合体)和材料(纤维)进行混合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92032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不存在与为了制造预定的颜色的薄片而执行使一个或者多个颜色的树脂和材料进行混合的工序的情况相关的公开内容。这样,在执行使一个或者多个颜色的树脂与材料进行混合的工序的薄片制造装置的情况下,需要在该工序中适当地实施树脂的供给,从而能够制造预定的颜色的薄片。
本发明为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关于能够制造预定的颜色的薄片的薄片制造装置,在使一个或者多个颜色的树脂和材料进行混合的工序中,适当地实施树脂的供给。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为一种能够制造预定的颜色的薄片的薄片制造装置,其具备:多个树脂盒,其将多个颜色的树脂按照每个颜色而进行贮留;树脂供给部,其在对薄片进行制造的预定的工序中,针对预定的原料,而从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树脂盒中供给树脂;控制部,其根据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而在由所述树脂供给部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时对成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所述树脂盒进行选择,并且,对于所选择的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
根据本发明,通过控制部,根据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而选择了供给树脂的树脂盒,并且设定树脂的供给量,并根据该设定而实施树脂的供给,从而能够在使一个或者多个颜色的树脂和原料混合的工序中适当地实施树脂的供给。
另外,本发明具备:无着色树脂盒,其对作为未被着色的树脂的无着色树脂进行贮留;着色树脂盒,其对作为被着色了的树脂的着色树脂进行贮留,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无着色树脂盒以及所述着色树脂盒一起设为,作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所述树脂盒而进行选择的对象。
根据本发明,薄片制造装置在预定颜色的薄片的制造时能够适当地使无着色树脂与原料进行混合,从而适当地对薄片进行制造。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控制部在针对所选择的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时,以使全部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相对于所述预定的原料的重量的比例不超过第一阈值的方式,来决定全部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
根据本发明,控制部能够在对彩色纸的薄片进行制造的情况下,在使一个或者多个颜色的树脂和原料进行混合的工序中适当地实施树脂的供给。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控制部将对应于所决定的所述全部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与所决定的各个颜色的着色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之间的差分的量,决定为无着色树脂的供给量。
根据本发明,控制部在对彩色纸的薄片进行制造的情况下,能够在使一个或者多个颜色的树脂和原料进行混合的工序中适当地实施树脂的供给。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控制部使实施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的用户界面进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用户能够利用用户界面而简单且准确地实施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控制部按所述着色树脂盒的每个颜色,而使具有对供给量进行调节的操作对象的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显示,且根据针对于所述操作对象的操作,而在由所述树脂供给部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时对成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所述树脂盒进行选择,并且,针对所选择的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
根据本发明,用户能够通过对操作对象进行操作且按与着色树脂相对应的树脂盒的各个颜色而简单且准确地对供给量进行调节,并能够实施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用户界面不显示对无着色树脂的供给量进行调节的所述操作对象。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用户界面中不显示与无着色树脂相关的信息,从而能够不向用户提供与无需用户设定的颜色相关的不需要的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控制部使具有以可选择的方式对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进行显示的操作对象的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显示,且根据针对于所述操作对象的操作,而在由所述树脂供给部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时对成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所述树脂盒进行选择,并且,针对所选择的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
根据本发明,用户能够通过利用操作对象来对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进行选择这样简单的作业,从而简单且准确地实施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树脂供给部具有按每个所述树脂盒而将树脂向供给目的地进行输送的树脂输送部,所述控制部根据针对于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的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而对所述树脂输送部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控制部通过对树脂输送部进行控制而对树脂的输送量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根据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而供给适当的量的树脂。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树脂输送部具有螺旋送料器,所述控制部根据针对于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的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而对所述树脂输送部所具有的所述螺旋送料器的转速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控制部能够利用螺旋送料器,并根据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而供给适当的量的树脂。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为一种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薄片制造装置具备将多个颜色的树脂按照每个颜色而进行贮留的多个树脂盒,并能够对预定的颜色的薄片进行制造,在所述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根据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而在由所述树脂供给部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时对成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所述树脂盒进行选择,并且,针对于所选择的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在对薄片进行制造的预定的工序中,针对预定的原料,根据设定而从所选择的所述树脂盒供给树脂。
根据本发明,通过薄片制造装置,根据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而对供给树脂的树脂盒进行选择,并设定树脂的供给量,并且根据该设定而实施树脂的供给,从而能够在使一个或者多个颜色的树脂和原料进行混合的工序中,适当地实施树脂的供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表示薄片制造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为表示薄片制造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图。
图4为表示薄片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功能性结构的图。
图5为表示树脂供给部的结构的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5的B-B剖视图。
图8为表示薄片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功能性结构的图。
图9为表示第一用户界面的图。
图10为表示第二用户界面的图。
图11为表示第三用户界面的图。
图12为表示第二用户界面的图。
图13为表示薄片制造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为表示第一供给量表的图。
图15为表示第二供给量表的图。
图16为表示薄片制造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为表示第四用户界面的图。
图18为表示第五用户界面的图。
图19为表示第六用户界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进行限定的方式。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并不一定均为本发明的必要结构要件。
图1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的主视图。并且,在使用了图1的的说明中,上下左右的各方向与图中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相对应。
薄片制造装置100为,被供给包含纤维在内的原料,并对所供给的原料进行加工,从而以预定的形状来制造预定的颜色的薄片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向薄片制造装置100供给的原料为纸状的废纸。但是,向薄片制造装置100供给的原料并未被限定于废纸。向薄片制造装置100供给的原料只要为包含纤维在内的物质即可,例如,可以举出纸浆、纸浆薄片、包含无纺布在内的布、或者纺织品等。
如图1所示,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大致长方体的壳体H2。在壳体H2的正面H2a的中央上部设置有开闭门H3,所述开闭门H3对被设置于正面H2a的上部处的开口进行开闭。在开闭门H3上设置有把手H3a,用户能够利用把手H3a而将开闭门H3设为打开状态或者关闭状态。当开闭门H3成为打开状态时,树脂盒收纳部露出。树脂盒收纳部为如下的收纳部,即,被设置于与壳体H2的内部的开闭门H3相对应的位置,并收纳了贮留有包含第一无着色(P)的树脂在内的添加物(以下,为了方便,将包含树脂的添加物称为“树脂”)的树脂盒KTa、贮留有第二无着色(S)的树脂的树脂盒KTb、贮留有白色(W)的树脂的树脂盒KTc、贮留有黄色(Y)的树脂的树脂盒KTd、贮留有品红色(M)的树脂的树脂盒KTe、贮留有蓝绿色(C)的树脂的树脂盒KTf的收纳部。以下,在未对树脂盒KTa~KTf进行区分的情况下,表现为“树脂盒KT”。第一无着色以及第二无着色是指,未实施着色的树脂的颜色。第一无着色的树脂和第二无着色的树脂为不同的成分,根据制造的再生纸的规格,而仅使用仅一方的树脂,或者将两者按照预定的配比进行混合来使用。并且,两者也可以为相同的成分。关于被贮留于盒KT内的树脂的成分,将在后文详细叙述。
开闭门H3由透明的原材料构成,用户在未将开闭门H3设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能够对被收纳于树脂盒收纳部中的树脂盒KT的状态进行目视确认。另外,用户在将开闭门H3设为打开状态而使树脂盒收纳部露出之后,能够更换预定颜色的树脂盒KT。
树脂盒KTa、KTb相当于“无着色树脂盒”。树脂盒KTc~KTf相当于“着色树脂盒”。
如图1所示,在壳体H2的正面H2a,在开闭门H3的右方设置有触摸面板H5。触摸面板H5被设置于如下的位置,即,在薄片制造装置100被设置于办公室、或工厂、其他空间内的情况下,设想了对该装置进行操作的成人的用户能够以不改变姿态的方式简单地进行目视确认、且能够简单地进行触摸操作的高度的位置。作为一个示例,触摸面板H5被设置于触摸面板H5的中央部的高度成为大致1.4米的位置。如后文所述,在触摸面板H5中,显示有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显示了关于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各种信息。
如图1所示,在壳体H2的正面H2a中,在触摸面板H5的上方设置有紧急停止按钮H6。紧急停止按钮H6为,在薄片制造装置100执行制造薄片的处理中的情况下,对紧急地停止该处理的情况进行指示的按钮。
如图1所示,在壳体H2的正面H2a,在触摸面板的下方设置有按下式的电源开关H7。另外,在壳体H2的左侧面2b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旋转式的断路器开关H8。用户在薄片制造装置100未起动的状态下使薄片制造装置100起动,为了将薄片制造装置100设为能够使制造薄片的处理开始的状态,在将断路器开关H8接通后,需要将电源开关H7接通。
如图1所示,在壳体H2的正面H2a中,在开闭门H3的下方设置有前盖H9。在前盖H9上设置有把手H9a。用户能够利用把手H9a来将前盖H9设为打开状态或者关闭状态。当前盖H9成为打开状态时,被设置于壳体H2的内部的机内罐收纳部露出。机内罐收纳部为如下的收纳部,即,被设置于壳体H2的内部的与开闭门H3相对应的位置,并至少收纳有机内罐的收纳部。机内罐为对向后文所述的加湿器供给的水进行贮留的容器。
如图1所示,在壳体H2的正面H2a的下部,以从正面H2a突出的状态设置有供纸盒H11。供纸盒H11为收纳有成为原料的废纸的装置。在制造基于废纸的薄片时,被收纳于供纸盒H11中的废纸以预定的方法而被向壳体H2的内部供给。
如图1所示,在壳体H2的正面H2a的左端部,通过使壳体H2朝向后方凹陷而形成有空间,在该空间中,设置有排纸托盘H12。排纸托盘H12为,由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的薄片被依次排纸并贮留的装置。
如图1所示,在壳体H2的右侧面H2c的预定的位置,设置有废粉盒盖H13。当废粉盒盖H13成为打开状态时,被设置于壳体H2的内部的废粉袋收纳部露出。废粉袋收纳部为如下的收纳部,即,被设置于壳体H2的与废粉盒盖H13相对应的位置,并至少收纳有废粉袋的收纳部。废粉袋为对在制造薄片的预定的工序中产生的废粉进行贮留的袋。废粉盒盖H13能够仅在解除了由未图示的锁止机构所实施的锁止之后的状态的情况下设为打开状态。
图2为表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结构的模式图。
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薄片制造装置100为如下的装置,例如,在对作为原料的机密纸等使用完毕的废纸进行干式解纤而进行纤维化之后,在通过加压、加热、切断而制造新的纸时优选的装置。也可以通过在被纤维化的原料中混合各种各样的添加物,从而根据用途而提高纸制品的结合强度或白色度,或者附加颜色、香味、阻燃等功能。另外,通过对纸的密度或厚度、形状进行控制来成形,从而能够根据用途来制造A4或A3的办公室纸张、名片纸张等各种各样的厚度或尺寸的纸。
如图2所示,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供给部10、粗碎部12、解纤部20、筛选部40、第一料片形成部45、旋转体49、混合部50、堆积部60、第二料片形成部70、输送部79、薄片形成部80以及切断部90。
另外,薄片制造装置100以对原料的加湿、以及/或者对原料所移动的空间进行加湿为目的,而具备加湿部202、204、206、208、210、212。这些加湿部202、204、206、208、210、212的具体的结构是任意的,可以举出蒸汽式、气化式、热风气化式、超声波式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气化式或者热风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加湿部202、204、206、208。即,加湿部202、204、206、208具有使水浸润的过滤器(省略图示),并通过使空气通过过滤器,从而供给升高了湿度的加湿空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超声波式加湿器构成加湿部210以及加湿部212。即,加湿部210、212具有使水进行雾化的振动部(省略图示),并供给通过振动部而产生的水雾。
供给部10通过后文所述的馈纸电机315(图3)的动作,而从供纸盒H11向粗碎部12送出原料(废纸),并向粗碎部12供给废纸。
粗碎部12通过粗碎刃14而对由供给部10供给的原料进行裁断(粗碎),以使之成为粗碎片。粗碎刃14在大气中(空气中)等气体中对原料进行裁断。粗碎部12例如具备夹持并裁断原料的一对粗碎刃14、和使粗碎刃14进行旋转的驱动部,并能够设为与所谓磨碎机同样的结构。粗碎片的形状或大小是任意的,只要适于解纤部20中的解纤处理即可。例如,粗碎部12将原料裁断成1~几cm见方或者其以下的尺寸的纸片。
粗碎部12具有接受通过粗碎刃14而被裁断并落下的粗碎片的斜槽(料斗)9。斜槽9例如在粗碎片流动的方向(前进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变窄的锥形形状。因此,滑道16能够承接较多的粗碎片。在斜槽9上连结有与解纤部20连通的管2,管2形成用于使由粗碎刃14裁断后的原料(粗碎片)向解纤部20输送的输送通道。粗碎片由斜槽9集中,并通过管2而被向解纤部20移送(输送)。
在粗碎部12所具有的斜槽9、或者斜槽9的附近,通过加湿部202而被供给有加湿空气。由此,能够抑制由粗碎刃14裁断的粗碎物通过静电而吸附至斜槽9或管2的内表面的现象。另外,由于粗碎刃14所裁断的粗碎物与被加湿的(高湿度的)空气一起被向解纤部20移送,因此,也能够期待抑制解纤部20的内部的解纤物的附着的效果。另外,加湿部202也可以设为如下的结构,即,向粗碎刃14供给加湿空气并对供给部10所供给的原料进行除电的结构。另外,也可以与加湿部202一起利用离子产生器来进行除电。
解纤部20对由粗碎部12裁断的原料(粗碎片)进行解纤处理,并生成解纤物。在此,“解纤”是指,将多个纤维被粘结在一起而成的原料(被解纤物)解开为一根一根的纤维。解纤部20也具有使附着于原料上的树脂颗粒或油墨、调色剂、防渗剂等物质从纤维中分离的功能。
将穿过解纤部20的物质称为“解纤物”。“解纤物”有时除了包括被解开的解纤物纤维之外,还包括在解开纤维时从纤维中分离的树脂(用于使多个纤维彼此粘结在一起的树脂)颗粒、或油墨、调色剂等色剂、防渗剂、纸力增强剂等添加剂。被解开的解纤物的形状为带(string)状或扁带(ribbon)状。被解开的解纤物既可以以未与其他的被解开的纤维相互缠绕的状态(独立的状态)存在,也可以以与其他的被解开的解纤物相互缠绕而成为块状的状态(形成所谓的“团块”的状态)存在。
解纤部20通过干式而实施解纤。在此,将不在液体中而是在大气中(空气中)等气体中实施解纤等处理的情况称为干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解纤部20使用叶轮搅拌器的结构。具体而言,解纤部20具备进行高速旋转的转子(省略图示)、以及位于转子的外周的衬垫(省略图示)。由粗碎部12粗碎的粗碎片被夹持在解纤部20的转子与衬垫之间,从而被解纤。解纤部20通过转子的旋转而使气流产生。通过该气流,解纤部20能够从管2中抽吸作为原料的粗碎片,并将解纤物向排出口24输送。解纤物被从排出口24向管3送出,并经由管3而被向筛选部40移送。
这样,由解纤部20生成的解纤物通过解纤部20所产生的气流而被从解纤部20向筛选部40输送。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作为气流产生装置的解纤部鼓风机26,解纤物通过解纤部鼓风机26所产生的气流而被向筛选部40输送。如图2所示,解纤部鼓风机26被安装在管3上,将空气与解纤物一起从解纤部20中进行抽吸,并向筛选部40送风。
筛选部40具有通过解纤部20而被解纤的解纤物与气流一起从管3流入的导入口42。筛选部40通过纤维的长度而对被导入至导入口42的解纤物进行筛选。详细而言,筛选部40将通过解纤部20而被解纤的解纤物中的、预先被规定的尺寸以下的解纤物作为第一筛选物,并将大于第一筛选物的解纤物作为第二筛选物进行筛选。第一筛选物包含纤维或颗粒等,第二筛选物例如包含较大的纤维、未解纤片(未被充分解纤的粗碎片)、被解纤后的纤维凝集或缠绕在一起的块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筛选部40具有滚筒部(筛子部)41、对滚筒部41进行收纳的壳体部(覆盖部)43。
滚筒部41为通过电机而被旋转驱动的圆筒的筛子(筛)。滚筒部41具有网(过滤器、筛网),并作为筛子而发挥功能。根据该网的网孔,滚筒部41对与网的筛孔(开口)的大小相比而较小第一筛选物、和与网的筛孔相比而较大的第二筛选物进行筛选。作为滚筒部41的网,例如使用金属丝网、将设有切缝的金属板拉伸而成的多孔金属网、通过冲压机等而在金属板上形成有孔的冲孔金属网。
被导入至导入口42的解纤物与气流一起被送入滚筒部41的内部,通过滚筒部41的旋转而使第一筛选物从滚筒部41的网的网孔中向下方下落。不能穿过滚筒部41的网的网孔的第二筛选物通过从导入口42流入滚筒部41的气流而被流走,并被引导至排出口44,从而向管8被排出。
管8对滚筒部41的内部和管2进行连结。通过管8而流动的第二筛选物与通过粗碎部12而被粗碎后的粗碎片一起流过管2,并被向解纤部20的导入口22引导。由此,第二筛选物返回至解纤部20,并被进行解纤处理。
另外,由滚筒部41筛选的第一筛选物通过滚筒部41的网的网孔而被分散在空气中,并向位于滚筒部41的下方的第一料片形成部45的网带46下降。
第一料片形成部45(分离部)包括网带46(分离带)、张紧辊47和抽吸部(抽吸机构)48。网带46为无端状的带,并被悬挂在三个张紧辊47上,通过张紧辊47的运动,从而被向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输送。网带46的表面由排列有预定尺寸的开口的网构成。从筛选部40下降的第一筛选物中的穿过网的网孔的尺寸的微粒向下方下落至网带46,未能穿过网的网孔的尺寸的纤维堆积在网带46上,并与网带46一起被向箭头标记方向输送。从网带46下落的微粒为,包含在解纤物中较小的微粒或密度较低的微粒(树脂颗粒或色剂或添加剂等),且薄片制造装置100不使用于薄片S的制造中的去除物。
网带46在制造薄片S的通常动作中以恒定的速度V1进行移动。此处,通常动作中是指,处于除了后述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的起动控制、以及停止控制的执行中之外的动作过程中,更加详细而言,是指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优选的品质的薄片S的期间。
因此,在解纤部20中被进行解纤处理后的解纤物通过筛选部40而被筛选为第一筛选物和第二筛选物,第二筛选物返回至解纤部20。另外,通过第一料片形成部45而从第一筛选物中去除去除物。从第一筛选物中去除了去除物后的剩余部分为适于薄片S的制造的材料,该材料堆积于网带46上,并形成第一料片W1。
抽吸部48从网带46的下方抽吸空气。抽吸部48经由管23而与集尘部27(捕集部)连结。集尘部27为过滤器式或者旋风式的集尘装置,并将微粒从气流中分离。在集尘部27的下游设置有捕集鼓风机28(抽吸部),捕集鼓风机28从集尘部27中抽吸空气。另外,捕集鼓风机28所排出的空气的一部分被送向后述的气化式加湿器441、442、443(图3),另一部分被向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外部排出。
在该结构中,通过捕集鼓风机28,经由集尘部27而从抽吸部48中抽吸空气。在抽吸部48中,穿过网带46的网的网孔的微粒与空气一起被抽吸,并经由管23而被送向集尘部27。集尘部27将穿过了网带46的微粒从气流中分离并储存。
因此,在网带46上,堆积有从第一筛选物中去除了去除物后的纤维,从而形成第一料片W1。通过捕集鼓风机28实施抽吸,从而促进了网带46上的第一料片W1的形成,并且,迅速地去除了去除物。
在包含滚筒部41在内的空间中,通过加湿部204而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在筛选部40的内部对第一筛选物进行加湿。由此,能够减弱由静电力而产生的第一筛选物向网带46的附着,并易于将第一筛选物从网带46上剥离。而且,能够抑制通过静电力而使第一筛选物附着在旋转体49或壳体部43的内壁上的情况。另外,能够通过抽吸部48而有效地对去除物进行抽吸。
并且,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对第一筛选物和第二筛选物进行筛选、分离的结构并未被限定于具备滚筒部41的筛选部40。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分级机而对在解纤部20中被解纤处理后的解纤物进行分级的结构。作为分级机,例如,能够使用旋风分级机、弯管射流分级机、涡流分级机。如果使用这些分级机,则能够对第一筛选物和第二筛选物进行筛选、分离。此外,通过上述分级机,能够实现将解纤物中包含较小的物质或密度较低的物质(树脂颗粒或色剂或添加剂等)在内的去除物分离并去除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设为通过分级机而从第一筛选物中去除第一筛选物中所含有的微粒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即,第二筛选物例如返回至解纤部20,去除物被集尘部27集尘,去除了去除物的第一筛选物被送至管54的结构。
在网带46的输送路径上,在筛选部40的下游侧,通过加湿部210而被供给有包含烟雾的空气。作为加湿部210所生成的水的微粒的烟雾向第一料片W1下降,并向第一料片W1供给水分。由此,第一料片W1所含的水分量被调节,从而能够抑制纤维因静电而向网带46的吸附等。
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将堆积在网带46上的第一料片W1断开的旋转体49。第一料片W1在网带46通过辊47而折返的位置上从网带46剥离,并通过旋转体49而被断开。
第一料片W1为,纤维堆积而成为料片形状的柔软的材料,旋转体49解开第一料片W1的纤维,从而加工为易于在后述的混合部50中对树脂进行混合的状态。
虽然旋转体49的结构是任意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设为具有板状的叶片并进行旋转的旋转叶片形状。旋转体49被配置在从网带46上剥离的第一料片W1和叶片接触的位置。通过旋转体49的旋转(例如向图中箭头标记R所示的方向的旋转),从而使叶片与从网带46上剥离并被输送的第一料片W1碰撞而断开,以生成细分体P。
并且,优选为,旋转体49被设置在旋转体49的叶片不与网带46碰撞的位置。例如,能够将旋转体49的叶片的顶端与网带46之间的间隔设为0.05mm以上且0.5mm以下,在该情况下,通过旋转体49,而能够以不会给网带46造成损伤的方式有效地使第一料片W1断开。
通过旋转体49而被断开的细分体P在管7的内部下降,并通过在管7的内部流动的气流而被向混合部50移送(输送)。
另外,在包含旋转体49的空间内,通过加湿部206而被供给有加湿空气。由此,能够抑制纤维因静电而吸附于管7的内部或旋转体49的叶片上的现象。另外,由于湿度较高的空气经由管7而被向混合部50供给,因此,在混合部50中,也抑制了由静电气造成的不良影响。
混合部50具备供给树脂的树脂供给部52、与管7连通并包括细分体P在内的气流所流动的管54、以及混合鼓风机56(移送鼓风机)。以下,适当地将在管54中被输送的介质称为“原料”。
细分体P为如上所述从穿过筛选部40的第一筛选物中去除了去除物后的纤维。混合部50使构成细分体P的纤维、和树脂(如上所述,包括树脂在内的添加物)混合。
在混合部50中,通过混合鼓风机56而使气流产生,并在管54中,在使细分体P和树脂进行混合的同时进行输送。另外,细分体P在管7以及管54的内部流动的过程中被解开,从而成为更细的纤维状。
树脂供给部52将树脂从储存树脂的树脂盒KT(图1)向管54供给。关于树脂供给部52,将在后文详细叙述。
树脂供给部52具备排出部52a。排出部52a例如由可进行开闭的开闭器构成。当关闭排出部52a时,例如,对排出部52a和管54进行连结的管路或者开口被封闭。在该结构中,在关闭了排出部52a的状态下,树脂从树脂供给部52向管54的供给被中断。
虽然在树脂供给部52未进行动作的状态下,树脂未被从树脂供给部52向管54供给,但在管54内产生负压的情况等下,即使树脂供给部52停止,树脂也有可能流向管54。这样的树脂的流动在关闭了排出部52a的状态下不会发生。因此,通过关闭排出部52a,从而能够可靠地切断树脂的流动。
树脂供给部52所供给的树脂(包括被贮留于树脂盒KT内的树脂在内的添加物。)包含用于使多个纤维粘合在一起的树脂。树脂供给部52所供给的树脂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例如为AS树脂、ABS树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苯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尼龙、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缩醛、聚苯硫醚、聚醚醚酮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适当地混合使用。即,树脂既可以包含单一的物质,也可以为混合物,分别由单一或多个物质构成,也可以包含多种颗粒。另外,树脂既可以为纤维状,也可以为粉末状。
树脂通过加热而熔融,从而使多个纤维彼此粘合。因此,在使树脂与纤维混合的状态中树脂未被加热至熔融的温度的状态下,纤维彼此未被粘合。
另外,树脂供给部52所供给的树脂除了包含使纤维粘合的树脂之外,还可以根据所制造的薄片的种类,而含有用于对纤维进行着色的着色剂、用于对纤维的凝集或树脂的凝集进行抑制的凝集抑制剂、用于使纤维等不易燃烧的阻燃剂。另外,不含着色剂的树脂既可以为无色或在可视为无色的程度下较浅的颜色,也可以为白色。
因混合鼓风机56所产生的气流而在管7中下降的细分体P、以及由树脂供给部52供给的树脂被抽吸至管54的内部,并穿过混合鼓风机56内部。通过混合鼓风机56所产生的气流和/或混合鼓风机56所具有的叶片等旋转部的作用,而将构成细分体P的纤维和树脂混合,该混合物(第一筛选物与树脂的混合物)穿过管54而被移送向堆积部60。
并且,使第一筛选物和树脂进行混合的机构并未被特别限定,既也可以为通过高速旋转的叶片而进行搅拌的机构,也可以为如V型搅拌器那样利用容器的旋转的机构,还可以将这些机构设置于混合鼓风机56的前方或后方。
堆积部60将穿过混合部50后的混合物从导入口62导入,并解开互相缠绕的解纤物(纤维),并且使其在空气中分散的同时下落。而且,堆积部60在从树脂供给部52被供给的树脂为纤维状的情况下,将缠绕在一起的树脂解开。由此,堆积部60能够使混合物均匀性良好地堆积在第二料片形成部70上。
堆积部60具有滚筒部61、和对滚筒部61进行收纳的壳体部(覆盖部)63。滚筒部61为通过电机而被旋转驱动的圆筒的筛子。滚筒部61具有网(过滤器、筛网),并作为筛子(筛)而发挥功能。通过该网的网孔,滚筒部61使与网的筛孔(开口)相比而较小的纤维或颗粒通过,并从滚筒部61下降。滚筒部61的结构例如与滚筒部41的结构相同。
并且,滚筒部61的“筛子”也可以不具有对特定的对象物进行筛选的功能。即,作为滚筒部61而被使用的“筛子”的含义是指具备网的部件,滚筒部61也可以使被导入至滚筒部61中的所有混合物降落。
在滚筒部61的下方配置有第二料片形成部70。第二料片形成部70(料片形成部)使通过了堆积部60的通过物堆积,从而形成第二料片W2(堆积物)。第二料片形成部70例如具有网带72(带)、张紧辊74、抽吸机构76。
网带72为无端形状的带,并被悬挂在多个张紧辊74上,通过张紧辊74的运动,从而被向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输送。网带72例如为金属制、树脂制、布制、或无纺布等。网带72的表面由排列有预定尺寸的开口的网构成。从滚筒部61下降的纤维或颗粒中的穿过了网的网孔的尺寸的微粒向网带72的下方下落,不能穿过网的网孔的尺寸的纤维堆积在网带72上,并与网带72一起被向箭头方向输送。另外,网带72的移动速度能够通过后述的控制部150(图4)来进行控制。网带72在制造薄片S的通常动作中以恒定的速度V2进行移动。通常动作中如上所述。
网带72的网的网孔细微,能够设为使从滚筒部61中下降的大半部分的纤维或颗粒穿不过的尺寸。
抽吸机构76被设置在网带72的下方(与堆积部60侧相反的一侧)。抽吸机构76具备抽吸鼓风机77,通过抽吸鼓风机77的抽吸力,而使抽吸机构76产生向下方的气流(从堆积部60朝向网带72的气流)。
通过抽吸机构76,从而使通过堆积部60而分散在空气中的混合物抽吸至网带72上。由此,能够促进网带72上的第二料片W2的形成,并增大从堆积部60起的排出速度。而且,通过抽吸机构76,能够在混合物的下落路径上形成下降流,并能够防止解纤物或树脂在下落中缠绕在一起。
抽吸鼓风机77(堆积抽吸部)也可以将从抽吸机构76抽吸的空气经由未图示的捕集过滤器而向薄片制造装置100外部排出。或者,也可以将抽吸鼓风机77所抽吸的空气送入集尘部27,并对抽吸机构76所抽吸的空气中所含有的去除物进行捕集。
在包括滚筒部61的空间中,通过加湿部208而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能够对堆积部60的内部进行加湿,并抑制纤维或颗粒因静电力而向壳体部63的附着,从而能够使纤维或颗粒迅速地向网带72下降,以形成优选的形状的第二料片W2。
如上所述,通过经由堆积部60以及第二料片形成部70(料片形成工序),从而形成有含有较多的空气且柔软地鼓起的状态下的第二料片W2。而且,被堆积在网带72上的第二料片W2被向薄片形成部80输送。
在网带72的输送路径上,在堆积部60的下游侧,通过加湿部212而被供给有包含水雾的空气。由此,加湿部212所生成的水雾被向第二料片W2供给,第二料片W2所含有的水分量被调节。由此,能够抑制纤维因静电而向网带72的吸附等。
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设置有将网带72上的第二料片W2向薄片形成部80输送的输送部79。输送部79例如具有网带79a、张紧辊79b、抽吸机构79c。
抽吸机构79c具备中间鼓风机79d(图3),并通过中间鼓风机79d的抽吸力而使网带79a产生向上的气流。该气流对第二料片W2进行抽吸,第二料片W2从网带72上分离,并被吸附在网带79a上。网带79a通过张紧辊79b的自转而进行移动,并将第二料片W2向薄片形成部80输送。网带72的移动速度和网带79a的移动速度例如相同。
这样,输送部79将被形成在网带72上的第二料片W2从网带72上剥离,从而进行输送。
薄片形成部80对堆积在网带72上的第二料片W2进行加压加热,从而对薄片S进行成形。在薄片形成部80中,通过对第二料片W2所含有的解纤物的纤维、以及树脂施加热量,从而使混合物中的多个纤维彼此经由树脂(树脂)而粘合在一起。
薄片形成部80具备对第二料片W2进行加压的加压部82、以及对由加压部82加压的第二料片W2进行加热的加热部84。
加压部82由一对压延辊85(辊)构成,并通过预定的夹持压力而对第二料片W2进行夹持并加压。第二料片W2因被加压而使其厚度变小,从而能够提高第二料片W2的密度。加压部82具备加压部驱动电机337(图3),一对压延辊85的一方为通过加压部驱动电机337而被驱动的驱动辊,另一方为从动辊。压延辊85通过加压部驱动电机337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并将因加压而成为高密度的第二料片W2向加热部84进行输送。
加热部84例如使用加热辊(加热辊)、热冲压成形机、热板、暖风鼓风机、红外线加热器、闪光定影器而被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部84具备一对加热辊86。加热辊86通过被设置于内部或外部的加热器而被加热至预先设定的温度。加热辊86对由压延辊85加压的第二料片W2进行夹持并施加热量,从而形成薄片S。加热部84具备加热部驱动电机335(图3)。一对加热辊86的一方为由加热部驱动电机335驱动的驱动辊,另一方为从动辊。加热辊86通过加热部驱动电机335的驱动力进行旋转,从而将加热的薄片S向切断部90进行输送。
并且,加压部82所具备的压延辊85的数量、以及加热部84所具备的加热辊86的数量并未被特别限定。
切断部90(切断部)对通过薄片形成部80而被成形的薄片S进行切断。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断部90具有在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对薄片S进行切断的第一切断部92、和在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对薄片S进行切断的第二切断部94。第二切断部94例如对通过了第一切断部92的薄片S进行切断。
根据以上内容,预定的尺寸的单页的薄片S被成形。被切断的单页的薄片S被向排出部96排出。排出部96将预定尺寸的薄片S向排纸托盘H12排出。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由1台气化式加湿器来构成加湿部202、204、206、208。在该情况下,只要设为1台加湿器所生成的加湿空气被分支地供给至粗碎部12、壳体部43、管7以及壳体部63的结构即可。该结构能够通过将供给加湿空气的管道(省略图示)分支地设置,从而容易地实现。另外,当然,还能够通过2台或者3台气化式加湿器来构成加湿部202、204、206、208。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文所述,从气化式加湿器343(图3)向加湿部202、204、206、208供给加湿空气。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既可以由1台超声波式加湿器来构成加湿部210、212,也可以由2台超声波式加湿器来构成加湿部210、212。例如,能够设为如下的结构,即,包含1台加湿器所生成的水雾在内的空气被分支地向加湿部210以及加湿部212供给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后述的雾式加湿器345(图3),而将包含水雾的空气向加湿部210、212供给。
另外,上述的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具备的鼓风机并未被限定于解纤部鼓风机26、捕集鼓风机28、混合鼓风机56、抽吸鼓风机77以及中间鼓风机79d。例如,当然,还能够在管道中设置对上述的各鼓风机进行辅助的送风机。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最初粗碎部12对原料进行粗碎,并根据被粗碎后的原料来制造薄片S,但例如,也能够设为使用纤维以作为原料从而对薄片S进行制造的结构。
例如,也可以为能够将与解纤部20进行解纤处理后的解纤物等同的纤维作为原料从而投入至滚筒部41中的结构。另外,只要设为能够将与从解纤物中分离出的第一筛选物等同的纤维作为原料、并投入管54中的结构即可。在该情况下,通过将对废纸或纸浆等进行加工后获得的纤维向薄片制造装置100供给,从而能够对薄片S进行制造。
图3为表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控制装置110,所述控制装置110具有对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各部进行控制的主处理器111。
控制装置110具备主处理器11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12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13。主处理器111为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运算处理装置,且通过执行ROM112所存储的基本控制程序,从而对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各部进行控制。主处理器111也可以被构成为包括ROM112、RAM113等周围电路或其他的IP核心在内的系统芯片。
ROM112非易失性地对主处理器111所执行的程序进行存储。RAM113形成主处理器111所使用的工作区,从而临时存储主处理器111所执行的程序或处理对象的数据。
非易失性性存储部120对主处理器111所执行的程序、或主处理器111所处理的数据进行存储。非易失性存储部120例如对设定数据121以及显示数据122进行存储。设定数据121包括对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设定的数据。例如,设定数据121包括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具备的各种传感器的特性、或在主处理器111根据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而对异常进行检测的处理中被使用的阈值等的数据。显示数据122为主处理器111使显示面板116显示出的画面的数据。显示数据122既可以为固定的图像数据,也可以为对显示主处理器111所生成或者取得的数据的画面显示进行设定的数据。
触摸面板H5具有显示面板116和触摸传感器117。
显示面板116中的触摸面板H5为液晶显示器等显示用的面板,例如,被设置于薄片制造装置100的正面。显示面板116根据主处理器111的控制而显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动作状态、各种设定值、警告显示等。
触摸传感器117对触摸(接触)操作或按压操作进行检测。触摸传感器117例如由具有透明电极的压力感知式或静电电容式的传感器构成,并被重叠地配置于显示面板116的显示面上。触摸传感器117在对操作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将包含操作位置或操作位置的数量在内的操作数据向主处理器111输出。主处理器111通过触摸传感器117的输出,而对针对显示面板116的操作进行检测,并取得操作位置。主处理器111根据通过触摸传感器117而检测出的操作位置、和显示于显示面板116中的显示数据122,而实现GUI(Graphical User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操作。
控制装置110经由传感器I/F(Interface,接口)114而与被设置于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各部中的传感器连接。传感器I/F114为取得传感器所输出的检测值并将其输入至主处理器111中的接口。传感器I/F114也可以具备将传感器所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的A/D(Analogue/Digital,模拟/数字)转换器。另外,传感器I/F114也可以向各传感器供给驱动电流。另外,传感器I/F114具备根据主处理器111所指定的采样频率而取得各个传感器的输出值、并向主处理器111输出的电路。
在传感器I/F114上,连接有废纸剩余量传感器301、树脂剩余量传感器302、排纸传感器303、水量传感器304、温度传感器305、风量传感器306、以及、风速传感器307。
控制装置110经由驱动部I/F(Interface,接口)115而与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具备的各驱动部相连接。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具备的驱动部为电机、泵、加热器等。如图3所示,驱动部I/F115经由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372~393而与各个驱动部相连接。驱动IC372~393为根据主处理器111的控制而向驱动部供给驱动电流的电路,且由功率用半导体元件等构成。例如,驱动IC372~393为倒相电路、或对步进电机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驱动IC372~393的各自的具体结构以及规格根据被连接的驱动部而适当地被选择。
图4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功能框图,并表示存储部140以及控制部150的功能性结构。存储部140为由非易失性性存储部120(图3)构成的逻辑性的存储部,并可以包括ROM112。
控制部150以及控制部150所具有的各种功能部通过主处理器111执行程序,并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协同工作而被形成。构成这些功能部的硬件例如可以举出主处理器111、ROM112、RAM113以及非易失性性存储部120。
控制部150具有操作系统(OS)151、显示控制部152、操作检测部153、检测控制部154以及驱动控制部155的功能。
操作系统151的功能为存储部140所存储的控制程序的功能,其他的控制部150的各部为在操作系统151上被执行的应用程序的功能。
显示控制部152根据显示数据122而使显示面板116显示图像。
操作检测部153在针对触摸传感器117的操作被检测出的情况下,对与被检测出的操作位置相对应的GUI操作的内容进行判断。
检测控制部154取得与传感器I/F114相连接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另外,检测控制部154将与传感器I/F114相连接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和预先被设定的阈值(设定值)进行比较,从而实施判断。在判断结果符合实施报知的条件的情况下,检测控制部154向显示控制部152输出报知内容,并通过显示控制部152而实施由图像或文本实现的报知。
驱动控制部155对经由驱动部I/F115而被连接的各驱动部的起动(启动)以及停止进行控制。另外,驱动控制部155也可以为针对解纤部鼓风机26或混合鼓风机56等而实施转速的控制的结构。
返回图3,粗碎部驱动电机311经由驱动IC372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粗碎部驱动电机311使对作为原料的废纸进行裁断的裁断刃(省略图示)。
解纤部驱动电机313经由驱动IC373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解纤部驱动电机313使解纤部20所具备的转子(省略图示)旋转。
馈纸电机315经由驱动IC374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馈纸电机315被安装于供给部10上,并对输送废纸的辊(省略图示)进行驱动。当通过控制部150的控制而使驱动电流被从驱动IC374向馈纸电机315供给,从而使馈纸电机315进行动作时,供给部10所储存的作为原料的废纸被向粗碎部12送出。
排出控制电机319经由驱动IC375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排出控制电机319与排出部52a相连结,并使排出部52a开闭。
另外,在驱动部I/F115上,经由驱动IC376而连接有解纤部鼓风机26。同样地,在驱动部I/F115上,经由驱动IC377而连接有混合鼓风机56。另外,抽吸鼓风机77经由驱动IC378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中间鼓风机79d经由驱动IC379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另外,捕集鼓风机28经由驱动IC380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根据该结构,控制装置110能够对解纤部鼓风机26、混合鼓风机56、抽吸鼓风机77、中间鼓风机79d以及捕集鼓风机28的起动以及停止进行控制。另外,控制装置110也可以设为能够对这些鼓风机的转速进行控制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作为驱动IC376~380,例如只要使用反相器即可。
滚筒驱动电机325为使滚筒部41进行旋转的电机,并经由驱动IC381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
带驱动电机327为对网带46进行驱动的电机,并经由驱动IC382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
裁断部驱动电机329为使旋转体49进行旋转的电机,并经由驱动IC383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
滚筒驱动电机331为使滚筒部61进行旋转的电机,并经由驱动IC384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
带驱动电机333为对网带72进行驱动的电机,并经由驱动IC385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
加热部驱动电机335为对加热部84的加热辊86进行驱动的电机,并经由驱动IC386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
加压部驱动电机337为对加压部82的压延辊85进行驱动的电机,并经由驱动IC387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
辊加热部341为对加热辊86进行加热的加热器。该加热器既可以被设置于加热辊86的内部,也可以从外部将热量施加于加热辊86。辊加热部341经由驱动IC388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
气化式加湿器343为,具备对水进行贮留的罐(省略图示)以及被浸润于罐的水中的过滤器(省略图示),并向该过滤器送风从而进行加湿的装置。气化式加湿器343经由驱动IC389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并根据控制部150的控制而使向过滤器的送风启动或关断。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气化式加湿器343向加湿部202、204、206、208供给加湿空气。因此,加湿部202、204、206、208将气化式加湿器343所供给的加湿空气向粗碎部12、筛选部40、管54以及堆积部60供给。并且,气化式加湿器343也可以由多个气化式加湿器构成。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各个气化式加湿器的设置场所设为粗碎部12、筛选部40、管54以及堆积部60中的任意一个。
雾式加湿器345具备对水进行贮留的罐(省略图示)以及对罐的水施加振动而产生雾状的水滴(水雾)的振动部。雾式加湿器345经由驱动IC390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并根据控制部150的控制而使振动部启动或关断。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雾式加湿器345向加湿部210、212供给含有水雾的空气。因此,加湿部210、212将雾式加湿器345所供给的含有水雾的空气分别向第一料片W1、以及第二料片W2供给。
给水泵349为从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外部抽吸水,并向设置于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内部的罐(省略图示)抽入水的泵。例如,在使薄片制造装置100起动时,对薄片制造装置100进行操作的操作人员将水放入供水用罐中,并进行固定。薄片制造装置100使给水泵349进行动作,从而将水从供水用罐抽入至薄片制造装置100内部的罐中。另外,给水泵349也可以将水从薄片制造装置100的罐向气化式加湿器343以及雾式加湿器345供给。
切断部驱动电机351为对切断部90的第一切断部92以及第二切断部94进行驱动的电机。切断部驱动电机351经由驱动IC392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
树脂供给电机352a~352f经由驱动IC393a~393f而与驱动部I/F115相连接。
关于树脂供给电机352a~352f,将在后文详细进行叙述。
废纸剩余量传感器301为,对向粗碎部12供给的作为原料的废纸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废纸剩余量传感器301对供给部10(图2)所收纳的废纸的剩余量进行检测。控制部150例如在废纸剩余量传感器301所检测出的废纸的剩余量低于设定值的情况下报知废纸的不足。
树脂剩余量传感器302为对能够从树脂供给部52供给的树脂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树脂剩余量传感器302对与树脂供给部52相连接的树脂盒KT内部的树脂的剩余量进行检测。控制部150例如在树脂剩余量传感器302所检测出的树脂的剩余量低于设定值的情况下实施报知。
排纸传感器303对被储存于排出部96所具有的排纸托盘H12上的薄片S的量进行检测。控制部150在排纸传感器303所检测出的薄片S的量成为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实施报知。
水量传感器304为对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内置的罐(省略图示)的水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控制部150在水量传感器304所检测出的水量低于设定值的情况下实施报知。另外,水量传感器304也可以设为能够一起对气化式加湿器343以及/或者雾式加湿器345的罐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的结构。
温度传感器305对在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内部流动的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另外,风量传感器306对在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内部流动的空气的风量进行检测。另外,风速传感器307对在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内部流动的空气的风速进行检测。例如,温度传感器305、风量传感器306以及风速传感器307被设置于供捕集鼓风机28所排出的空气流动的管29上,并对温度、风量以及风速进行检测。控制部150根据温度传感器305、风量传感器306以及风速传感器307的检测值,而对薄片制造装置100内部的气流的状态进行判断。控制部150根据判断结果而对解纤部鼓风机26或混合鼓风机56等的转速进行控制,从而适当地保持薄片制造装置100内部的气流的状态。
接下来,对树脂供给部52进行详细的叙述。
并且,在以下的图5~图7中,为了将各部件等设为可识别的程度的大小,使各部件等的尺度与实际不同而进行表示。
另外,在图5~图7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排出部52a所涉及的结构的图示。
图5为表示树脂供给部52的结构的概要俯视图。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图7为图5的B-B剖视图。
如图5所示,树脂供给部52与六个树脂盒KTa~KTf对应地具备六个树脂供给单元501a~501f。即,树脂供给单元501a与树脂盒KTa相对应,树脂供给单元501b与树脂盒KTb相对应,树脂供给单元501c与树脂盒KTc相对应,树脂供给单元501d与树脂盒KTd相对应,树脂供给单元501e与树脂盒KTe相对应,树脂供给单元501f与树脂盒KTf相对应。
如图5、图6所示,与树脂盒KTa相对应的树脂供给单元501a具备树脂收纳部502a。树脂收纳部502a为,树脂(在该情况下,为第一无着色的树脂)被从树脂盒KTa供给并对所供给的树脂进行贮留的收纳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树脂收纳部502a中安装有树脂盒KTa,被收纳于树脂盒KTa中的树脂经由预定的路径,并由于重力而向树脂收纳部502a供给。从树脂盒KTa向树脂收纳部502a供给树脂的方法也可以是任何一种方法。
如图5~图7所示,树脂供给单元501a具有将被收纳于树脂收纳部502a中的树脂向管54供给的树脂供给通道503a。树脂供给通道503a被设置于树脂收纳部502a与管54之间。
树脂供给通道503a为直线状地延伸的管状的部件,且在树脂收纳部502a与管54之间延伸。
树脂供给通道503a具备与树脂收纳部502a连通的连通口504a、和在汇合部505a处与管54连通的供给口506a。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口504a被配置于树脂收纳部502a的底部。另外,供给口506a被配置在,与被设置于管54的汇合部505a的上方的导入口54a相对应的位置。并且,供给口506a和导入口54a也可以以不使树脂飞散的方式密封接合。
在树脂供给通道503a上,设置有用于将被收纳于树脂收纳部502a内的树脂向管54输送的螺旋送料器508a。螺旋送料器508a经由动力传递机构(未图示)而与树脂供给电机352a连接。螺旋送料器508a根据树脂供给电机352a的驱动而进行旋转,并根据旋转而将被收纳于树脂收纳部502a中的树脂向管54的汇合部505a输送。
如图5~图7所示,树脂供给单元501b~501f具有与树脂供给单元501a同样的结构。即,树脂供给单元501b~501f分别具备树脂收纳部502b~502f和树脂供给通道503b~503f。树脂供给通道503b~503f分别具备连通口504b~504f和供给口506b~506f。供给口506b~506f分别在管54中的汇合部505b~505f处与管54的导入口54b~54f连通。在树脂供给通道503b~503f上,设置有螺旋送料器508b~508f,螺旋送料器508b~508f经由动力传递机构(未图示)而与树脂供给电机352b~352f连接。螺旋送料器508b~508f根据树脂供给电机352b~352f的驱动而进行旋转,并根据旋转而将被收纳于树脂收纳部502b~502f内的树脂向管54的汇合部505b~505f输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按每个树脂盒KT而设置有树脂供给单元501a~501f,且通过螺旋送料器508a~508f而从树脂收纳部502a~502f向管54的原料中供给树脂。
图8为以适于说明的方式示意性地表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主要部分的功能的结构的图。
如上所述,控制部150为通过主处理器111执行程序等的方式并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协同工作而执行处理的功能部。
非易失性性存储部120除了对上述的设定数据121进行存储之外,还对第一供给量表TB1以及第二供给量表TB2进行存储。关于第一供给量表TB1以及第二供给量表TB2,将在后文叙述。
如图8所示,树脂供给部52具备树脂输送部510a~510f。树脂输送部510a~510f分别至少具备树脂供给电机352a~352f、和与各电机连接的螺旋送料器508a~508f。树脂输送部510a~510f在控制部150的控制下对树脂供给电机352a~352f进行驱动,以使螺旋送料器508a~508f进行旋转,从而将被收纳于树脂收纳部502a~502f内的树脂在树脂供给通道503a~503f内进行输送并向管54供给。
接下来,对在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薄片时、树脂供给部52供给树脂的处理进行详细叙述。
首先,在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薄片之前的预定的时刻,通过用户而实施与由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薄片制造装置100而提供了以下说明的用户界面,用户能够简单且准确地实施有关颜色的设定。
以下,首先,关于由用户所实施的与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与用户所实施的工作一起,对被显示于触摸面板H5上的用户界面、以及控制部150的处理进行说明。
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触摸操作按钮是指,被显示于用户界面上的可进行触摸操作的操作按钮。
另外,关于时刻,在24小时制下以“00:00”或“13:05”的方式进行显示。
另外,将从薄片制造装置100的断路器开关H8以及电源开关H7被开启之后到薄片制造装置100关闭为止的期间称为“电源接通期间”。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即使在未特别地说明的情况下,显示用户界面,并且在用户界面上显示图像、信息、其他的对象,此外将一个用户界面向其他的用户界面迁移的主体也为控制部150。
图9为表示第一用户界面UI1的图。
尤其,图9表示在薄片制造装置100未实施制造薄片的处理的情况下、被显示于触摸面板H5上的第一用户界面UI1。
第一用户界面UI1在电源接通期间作为主用户界面而被适当地显示于触摸面板H5上。
如图9所示,第一用户界面UI1由与被显示的信息的内容相应的四个组块构成。具体而言,第一用户界面UI1由被形成于上端部的带状的第一组块BK1a、位于右端部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组块BK1b、位于第二组块BK1b的左方的区域的上部的第三组块BK1c、和在第二组块BK1b的左方的区域中位于第三组块BK1c的下方的第四组块BK1d构成。
在第一组块BK1a中,显示了表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状态的状态信息JJ1(“待机中”)、和表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运转时间的运转时间信息KJ1。运转时间信息KJ1为,表示在最近断路器开关H8以及电源开关H7被开启后,在当前时间点所属的电源接通期间内,薄片制造装置100执行了制造薄片的处理的累计的时间的信息。并且,运转时间信息KJ1的内容也可以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容以外的内容。例如,运转时间信息KJ1也可以为在最近使断路器开关H8以及电源开关H7开启后所经过的时间的长度的信息。另外,例如,运转时间信息KJ1也可以为,无论电源开关H7的开启或关闭,均表示在从特定的时间点(例如,最近的“00:00”)至当前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薄片制造装置100实施了制造薄片的处理的累计的时间的信息。另外,例如,运转时间信息KJ1也可以为,表示当前时间点所属的电源接通期间的之前一个的电源接通期间内的薄片制造装置100实施了制造薄片的处理的累计的时间的信息。另外,例如,运转时间信息也可以为,表示当前时间点所属的电源接通期间的之前一个的电源接通期间的长度的信息。
第二组块BK1b为,显示了包含与向薄片制造装置100供给的原料相关的原料信息、以及与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的薄片相关的制造信息在内的信息的组块。
如图9所示,在第二组块BK1b的上部,显示了作为圆形的图像的制造信息图像OB1a。制造信息图像OB1a作为触摸操作按钮而发挥功能,并能够通过触摸操作而在第一制造信息(后述)与第二制造信息(后述)之间对被显示于该图像中的信息进行切换。
在制造信息图像OB1a中,作为第一制造信息,根据薄片制造装置100的状态而显示了以下的信息。即,在电源开关H7被关断之后,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一次都未开始薄片的制造的情况下,在制造信息图像OB1a中,作为第一制造信息,显示了表示在当前时间点所属的电源接通期间的之前一个的电源接通期间内、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薄片的累计的张数的信息(与在预定的期间内所制造的薄片的张数相关的信息)。用户能够通过参照被显示于制造信息图像OB1a中的第一制造信息,从而对在当前时间点所属的电源接通期间的之前一个的电源接通期间内所制造的薄片的张数进行识别,另外,能够作为在当前时间点所属的电源接通期间内制造的薄片的张数的目标来进行利用。
另一方面,在电源开关H7被开启之后,在薄片制造装置100开始了薄片的制造之后,在制造信息图像OB1a中,作为第一制造信息而显示了如下的信息,即,表示在当前时间点所属的电源接通期间内,薄片制造装置100在当前时间点以前所制造的薄片的累计的张数的信息(与在开始了基于所供给的原料的薄片的制造之后所制造的薄片的张数相关的信息)。用户能够通过参照被显示于制造信息图像OB1a中的第一制造信息,从而简单地对到当前时间点为止所制造出的薄片的张数进行识别,另外,能够在对是否停止制造进行判断时进行利用。
另外,在制造信息图像OB1a中,作为第二制造信息,显示了以下的信息。即,在制造信息图像OB1a中,显示了表示在从特定的时间点(例如,最近的“00:00”)至当前时间点之间、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出的薄片的累计的张数的信息(与在预定的期间内所制造出的薄片的张数相关的信息)。用户能够通过参照被显示于制造信息图像OB1a中的第二制造信息,从而简单地对在从特定的时间点至当前时间点为止、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出的薄片的累计的张数进行识别。例如,在特定的时间点为“最近的‘00:00’”的情况下,用户在当前时间点所属的“日”中,能够对至当前时间点为止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出的薄片的累计的张数进行识别。
如上所述,用户能够通过对制造信息图像OB1a进行触摸操作这样的简单的作业,从而在第一制造信息与第二制造信息之间对被显示于制造信息图像OB1a中的信息进行切换。
如图9所示,在第二组块BK1b中,在制造信息图像OB1a的下方,显示了作为圆状的图像的原料信息图像OB1b。原料信息图像OB1b也作为触摸操作按钮而发挥功能,并能够通过触摸操作而在第一原料信息(后述)与第二原料信息(后述)之间对被显示于该图像中的信息进行切换。
图9表示在原料信息图像OB1b中显示了第一原料信息的状态的第一用户界面UI1。
如图9所示,在原料信息图像OB1b中,作为第一原料信息而显示了以下的信息。即,在原料信息图像OB1b中,作为第一原料信息而显示了用百分比表示废纸的剩余量与可被收纳于供纸盒11中的废纸的最大量的比例的信息。另外,在原料信息图像OB1b中显示了第一原料信息的状态的情况下,在原料信息图像OB1b中,沿着原料信息图像OB1b的外周而显示了表示该比例的进度条PB1。用户通过参照被显示于原料信息图像OB1b中的第一原料信息、以及进度条PB1,从而能够简单且准确、另外直观地对该比例进行识别。
另外,在原料信息图像OB1b中,作为第二原料信息而显示了以下的信息。即,在原料信息图像OB1b中,显示了表示在从特定的时间点(例如,最近的“00:00”)至当前时间点为止的期间内、被向薄片制造装置100供给且被消耗的废纸的累计的张数的信息(与在预定的期间内被供给且被消耗的原料的量相关的信息)。用户能够通过参照被显示于原料信息图像OB1b中的第二原料信息,从而简单且准确地对从特定的时间点至当前时间点为止、被向薄片制造装置100供给且被消耗的废纸的累计的张数进行识别。例如,在特定的时间点为“最近的‘00:00’”的情况下,用户能够在当前时间点所属的“日”中,对至当前时间点为止被向薄片制造装置100供给且被消耗的废纸的累计的张数进行识别。
如图9所示,在第二组块BK1b中,在原料信息图像OB1b的下方,显示了运转开始按钮UB5。运转开始按钮UB5为,对制造薄片的处理的开始进行指示的触摸操作按钮。在检测到运转开始按钮UB5被进行触摸操作了的情况下,控制部150对各部进行控制,从而开始将废纸设为原料的薄片的制造。
并且,在薄片制造装置100执行制造薄片的处理的过程中,代替运转开始按钮UB5,而显示了对该处理的停止进行指示的触摸操作按钮。在检测到该触摸操作按钮被进行操作了的情况下,控制部150对各部进行控制,从而停止制造薄片的处理。
在第一用户界面UI1中,第三组块BK1c为一览地显示了与警告相关的警告信息WJ1(警告信息)的组块。
警告信息WJ1为,表示为了正常地执行制造薄片的处理而向用户发出的要求的信息、或表示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产生的错误的的信息等。
如图9所示,在第一用户界面UI1中,第四组块BK1d为显示了包括与薄片的加工相关的加工信息在内的信息的组块。
如图9所示,作为区域,第四组块BK1d具有被形成于左部的选项卡显示区域TR1、和被形成于右部的对应信息显示区域RR1。
选项卡显示区域TR1为显示了可择一地进行选择的三个选项卡TB1a、TB1b、TB1c的区域。对应信息显示区域RR1为,显示了与在选项卡显示区域TR1中所选择的选项卡相对应的信息的区域。
图9表示选项卡TB1a被选择的状态的第一用户界面UI1。
选项卡TB1a为,在对应信息显示区域RR1中对与所选择的方案(后述)相关的方案关联信息RP1的显示进行指示的选项卡。因此,在选项卡TB1a被选择的情况下,在对应信息显示区域RR1中,显示了方案关联信息RP1。
以下,对“方案”进行说明,接下来,对方案关联信息RP1进行说明。
方案是指,与由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实施的薄片的制造相关的设定,其由多个设定项目和与各设定项目相对应的设定值构成。薄片制造装置100在薄片的制造时根据方案而执行处理。如此后所明确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方案,用户能够事先登记方案1~方案10这10个方案,另外,能够从10个方案中选择在薄片的制造中使用的一个方案。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方案的设定项目,存在自动停止张数设定项目、纸张尺寸设定项目、纸张种类设定项目、纸张厚度设定项目和颜色设定项目。
自动停止张数设定项目为,作为设定值而与自动停止张数相对应的设定项目。自动停止张数是指,在薄片制造装置100开始了薄片的制造之后连续地制造的薄片的张数。控制部150在开始了薄片的制造之后,在完成了自动停止张数的量的薄片的制造的情况下,自动地停止制造薄片的处理。
纸张尺寸设定项目为,作为设定值而与纸张尺寸相对应的设定项目。纸张尺寸是指,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薄片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纸张尺寸,存在“A4”和“A3”。也可以为作为纸张尺寸而存在其他的尺寸(例如,“B5”)的结构。
纸张种类设定项目为,作为设定值而与纸张种类相对应的设定项目。纸张种类是指,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薄片的种类。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纸张种类,存在“普通纸(白纸)”、“普通纸(彩色纸)”、“厚纸(白纸)”、“厚纸(彩色纸)”。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薄片,“普通纸”是指,薄片的厚度薄于后述的厚纸的厚度的、预定的厚度的纸。普通纸与厚纸相比,存在柔软性。另外,关于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薄片,“厚纸”是指,薄片的厚度厚于普通纸的纸。如此后所明确的那样,用户能够对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薄片的厚度进行调节。
另外,关于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薄片,“白纸”是指,薄片的颜色为白色、或者以白色为标准的颜色的纸。以下,关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仅将白色以及以白色为标准的颜色称为“白色”。如此后所明确的那样,用户能够对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白纸的白色的程度进行调节。
另外,关于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薄片,“彩色纸”是指,薄片的颜色为白色以外的颜色的纸,且利用蓝绿色、品红色和黄色中的任意一种颜色的树脂而被着色的纸。如此后所明确的那样,用户能够对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彩色纸的颜色进行调节。
纸张种类:“普通纸(白纸)”为,关于由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的薄片,与普通纸和白纸的组合相对应的种类。
纸张种类:“普通纸(彩色纸)”为,关于由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的薄片,与普通纸和彩色纸的组合相对应的种类。
纸张种类:“厚纸(白纸)”为,关于由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的薄片,与厚纸和白纸的组合相对应的种类。
纸张种类:“厚纸(彩色纸)”为,关于由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的薄片,与厚纸和彩色纸的组合相对应的种类。
纸张厚度设定项目为,作为设定值而与纸张厚度相对应的设定项目。纸张厚度是指,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薄片的厚度的等级。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张厚度为,等级1~等级10这10个阶段的等级中的任意一个值。并且,关于各等级,等级1最薄,等级10最厚,从等级1向等级10,厚度阶段性地变大。
颜色设定项目为,作为设定值而与颜色设定值相对应的设定项目。
颜色设定值为,在所制造的薄片为“彩色纸”的情况下,关于黄色、品红色、蓝绿色的各个颜色,在薄片的制造时,通过“0”~“4”的值而表示向预定的量的原料被供给的树脂的量的设定值。以下,将表示黄色的树脂的供给量的“0”~“4”的值称为黄色值,将表示品红色的树脂的供给量的“0”~“4”的值称为品红色值,将表示蓝绿色的树脂的供给量的“0”~“4”的值称为蓝绿色值。
另外,颜色设定值为,在所制造的薄片为“白纸”的情况下,关于白色,通过“0”~“4”的值而表示在薄片的制造时向预定的量的原料被供给的白色的树脂的量的设定值。以下,将表示白色的树脂的供给量的“0”~“4”的值称为白色值。
如图9所示,在选项卡TB1a所涉及的对应信息显示区域RR1中,显示了表示在当前时间点所选择的方案各自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信息。
尤其,在对应信息显示区域RR1中,关于颜色设定值,以以下的方式来显示信息。
即,在选项卡TB1a所涉及的对应信息显示区域RR1中,在纸张种类为“普通纸(彩色纸)”或者“厚纸(彩色纸)”、且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薄片为“彩色纸”的情况下,作为颜色设定值,显示了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图9表示显示了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的第一用户界面UI1。
另一方面,在选项卡TB1a所涉及的对应信息显示区域RR1中,在纸张种类为“普通纸(白纸)”或者“厚纸(白纸)”、且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薄片为“白纸”的情况下,作为颜色设定值,显示了白色值。
用户能够通过参照选项卡TB1a所涉及的对应信息显示区域RR1,从而简单且准确地对所选择的方案的内容进行识别,具体而言,对所选择的方案中的全部的设定项目的项目值进行识别。
图10为,表示用户实施与方案相关的设定(与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的第二用户界面UI2的图。如此后所明确的那样,用户能够利用第二用户界面UI2来实施与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
用户在实施与方案相关的设定的情况下,针对预定的用户界面而实施预定的触摸操作,以使第二用户界面UI2显示在触摸面板H5上。
如图10所示,在第二用户界面UI2中,设置有方案选择按钮SS2a。方案选择按钮SS2a为在选择方案时被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按钮。另外,在方案选择按钮SS2a中,显示了表示在当前时间点被选择的方案(方案1~方案10中的任意一个)的信息。用户能够通过参照被显示于方案选择按钮SS2a中的信息,从而对在当前时间点被选择的方案进行识别。另外,用户在实施方案的选择的情况下对方案选择按钮SS2a进行触摸操作。控制部150在检测出方案选择按钮SS2a被进行了触摸操作的情况时,将第三用户界面UI3弹出显示。
图11为表示第三用户界面UI3的图。
如上所述,关于方案,用户能够事先登记方案1~方案10,并能够从10个方案中将一个方案选择为使用于薄片的制造中的方案。第三用户界面UI3为从10个方案中对一个方案进行选择的用户界面。
如图11所示,在第三用户界面UI3中,与10个方案1~方案10的各个方案相对应地显示了10个项目图像KG3a~KG3j。项目图像KG3a~KG3j分别为触摸操作按钮,用户能够通过对项目图像KG3a~KG3j中的任意一个图像进行触摸操作,从而对方案进行选择。
由第三用户界面UI3选择出的方案成为利用了第二用户界面UI2的设定对象的方案。另外,在第二用户界面UI2的方案选择按钮SS2a中,显示了表示所选择的方案的信息。
如图10所示,在第二用户界面UI2的右上部,设置有自动停止张数设定按钮SS2b。自动停止张数设定按钮SS2b为,在对自动停止张数进行设定的情况下被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按钮。另外,在自动停止张数设定按钮SS2b中,显示了表示在当前时间点所设定的自动停止张数的信息。用户能够通过参照被显示于自动停止张数设定按钮SS2b中的信息,从而对在当前时间点所设定的自动停止张数进行识别。另外,用户在实施自动停止张数的设定的情况下对自动停止张数设定按钮SS2b进行触摸操作。控制部150在检测出自动停止张数设定按钮SS2b被进行了触摸操作的情况时,将可设定自动停止张数的用户界面弹出显示。用户能够利用该用户界面而对自动停止张数进行设定。
如图10所示,在第二用户界面UI2的左部,设置有纸张尺寸设定按钮SS2c。纸张尺寸设定按钮SS2c为,在对纸张尺寸进行设定的情况下被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按钮。另外,在纸张尺寸设定按钮SS2c中,显示了表示在当前时间点所设定的纸张尺寸的信息。用户能够通过参照被显示于纸张尺寸设定按钮SS2c中的信息,从而对在当前时间点所设定的纸张尺寸进行识别。另外,用户在实施纸张尺寸的设定的情况下对纸张尺寸设定按钮SS2c进行触摸操作。控制部150在检测出纸张尺寸设定按钮SS2c已进行了触摸操作的情况时,将可对纸张尺寸进行设定的用户界面弹出显示。用户能够利用该用户界面而对纸张尺寸进行设定。
如图10所示,在第二用户界面UI2的左部,在纸张尺寸设定按钮SS2c的下方设置有纸张种类设定按钮SS2d。纸张种类设定按钮SS2d为,在对纸张种类进行设定的情况下被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按钮。另外,在纸张种类设定按钮SS2d中,显示了表示在当前时间点所设定的纸张种类的信息。用户能够通过参照被显示于纸张种类设定按钮SS2d中的信息,从而对在当前时间点所设定的纸张种类进行识别。另外,用户在实施纸张种类的设定的情况下对纸张种类设定按钮SS2d进行触摸操作。控制部150在检测出纸张种类设定按钮SS2d被进行了触摸操作的情况时,将可对纸张种类进行设定的用户界面弹出显示。用户能够利用该用户界面而对纸张种类进行设定。
如图10所示,在第二用户界面UI2的左部,在纸张种类设定按钮SS2d的下方设定有纸张厚度设定按钮SS2e。纸张厚度设定按钮SS2e为,在对纸张厚度进行设定的情况下被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按钮。另外,在纸张厚度设定按钮SS2e中,显示了表示在当前时间点所设定的纸张厚度(如上所述,为表示厚度的程度的等级)的信息。用户能够通过参照被显示于纸张厚度设定按钮SS2e中的信息,从而对在当前时间点所设定的纸张厚度进行识别。另外,用户在实施纸张厚度的设定的情况下对纸张厚度设定按钮SS2e进行触摸操作。控制部150在检测出纸张厚度设定按钮SS2e被进行了触摸操作的情况时,将可对纸张厚度进行设定的用户界面弹出显示。用户能够利用该用户界面而对纸张厚度进行设定。
如图10所示,在第二用户界面UI2的信息表示区域JR7的右部,形成有颜色设定区域QR2。
在颜色设定区域QR2中,纸张种类为“普通纸(彩色纸)”或者“厚纸(彩色纸)”,在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薄片为“彩色纸”的情况下,显示了对上述的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进行设定的特定着色值设定画面IG2(图10)。
另一方面,在颜色设定区域QR2中,纸张种类为“普通纸(白纸)”或者“厚纸(白纸)”,在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制造的薄片为“白纸”的情况下,显示了对上述的白色值进行设定的白色值设定画面SG2(图12)。
图10表示显示了特定着色值设定画面IG2的第二用户界面UI2。
如图10所示,在特定着色值设定画面IG2中,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各自的当前时间点的值通过根据值的多少而使长度发生变动的条BR2a、和表示具体的值的信息JH2a来表现。关于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的各个值,用户能够通过参照条BR2a和信息JH2a的组合,从而简单且准确地对当前时间点的值进行识别。另外,在各条BR2a的左端部的左方,显示出将各颜色设定值的值递减的递减按钮DB2a,以作为触摸操作按钮。另外,在各条BR2a的右端部的右方,显示了使各颜色设定值的值递增的递增按钮IB2a。关于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的各个值,用户通过实施对递减按钮DB2a以及递增按钮IB2a进行触摸操作这样简单的作业,从而能够在“0”~“4”的范围内设为所期望的值。
并且,条BR2a、递增按钮IB2a和递减按钮DB2a的组合相当于“操作对象”。
如图10所示,在特定着色值设定画面IG2的右部显示出颜色选择按钮EB2a~EB2f,所述颜色选择按钮EB2a~EB2f显示出了由六种颜色(在本实施方式中,红色、紫色、品红色、绿色、黄色以及蓝色)的各个颜色涂绘的矩形的对象。颜色选择按钮EB2a~EB2f分别为触摸操作按钮。颜色选择按钮EB2a~EB2f分别相当于“操作对象”。
当六个颜色选择按钮EB2a~EB2f中的任意一个按钮被进行触摸操作时,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自动地被调节,以使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成为与对应于被进行触摸操作的按钮的颜色近似的颜色。例如,对应于颜色选择按钮EB2a的颜色为红色。而且,当颜色选择按钮EB2a被进行触摸操作时,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被自动地调节,以使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成为与红色近似的颜色。另外,各颜色的条BR2a以及信息JH2a分别成为反映了被自动地调节后的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的状态。
在此设想为,用户在欲将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设为预定的颜色的情况下,未准确地认识到如何实现使向原料供给的黄色、品红色以及蓝绿色配合的比例的情况并不少见。鉴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户能够通过实施对颜色选择按钮EB2a~EB2f中的任意一个按钮进行触摸操作这样简单的作业,从而将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至少设为与这些6种颜色中的任意一种颜色近似的颜色。而且,用户在对颜色选择按钮EB2a~EB2f进行触摸操作之后,还能够利用递减按钮DB2a以及递增按钮IB2a,而对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进行调节,从而能够使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更加准确地接近于所期望的颜色。
并且,对应于颜色选择按钮EB2a~EB2f的颜色毕竟为一个示例,也可以包含其他的颜色。但是,对应于本实施方式的颜色选择按钮EB2a~EB2f的六个红色、紫色、粉色、绿色、黄色以及蓝色为在薄片的颜色中所采用的代表性的颜色,适合作为可由颜色选择按钮EB2a~EB2f进行选择的颜色。
图12表示显示了白色值设定画面SG2的第二用户界面UI2。
如图12所示,在白色值设定画面SG2中,白色值的当前时间点的值通过因值的多少而使长度发生变动的条BR2b、和表示具体的值的信息JH2b而被表现。关于白色值,用户能够通过参照条BR2b和信息JH2b的组合,从而简单且准确地对当前时间点的值进行识别。另外,在条BR2b的左端部的左方,使白色设定值的值递减的递减按钮DB2b被显示为触摸操作按钮。另外,在条BR2b的右端部的右方,显示了使白色设定值的值递增的递增按钮IB2b。关于白色值,用户能够通过实施对递减按钮DB2b以及递增按钮IB2b进行触摸操作这样简单的作业,从而在“0”~“4”的范围内设为所期望的值。
并且,条BR2b、递增按钮IB2b和递减按钮DB2b的组合相当于“操作对象”。
控制部150将用户利用第二用户界面UI2以及随附的用户界面来设定的颜色设定值(在薄片为“彩色纸”的情况下,为黄色值、品红色值、蓝绿色值。在薄片为“白纸”的情况下,为白色值)记录在设定数据121中。
同样地,控制部150也将表示用户所选择的方案(方案1~方案10)的信息、或颜色设定值以外的设定值(自动停止张数、纸张尺寸、纸张种类以及纸张厚度)记录在设定数据121中。
接下来,对通过树脂供给部52而向原料供给树脂的情况下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处理进行说明。
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制造薄片的处理中设为,由树脂供给部52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所涉及的处理以外的处理(例如,粗碎的处理、或解纤的处理等)在适当的时刻被适当地实施,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以下,适当地将由树脂供给部52供给树脂的处理称为“树脂供给处理”。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统称为“特定着色值”。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未对螺旋送料器508a~508f进行区分的情况下,表现为“螺旋送料器SF”。
图13的流程图FA为表示在执行树脂供给处理之前、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实施的处理的流程图。
控制部150在执行树脂供给处理之前的预定的时刻实施图13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执行树脂供给处理之前的预定的时刻例如为,在电源开关H7被开启之后所实施的初始处理的执行时,另外,例如为由用户发出指示时。
如图13的流程图FA所示,控制部150参照设定数据121,对所制造的薄片是“彩色纸”还是“白纸”进行辨别(步骤SA1)。在步骤SA1中,控制部150在纸张种类被设定为“普通纸(彩色纸)”或者“厚纸(彩色纸)”的情况下辨别为,所制造的薄片为“彩色纸”,在纸张种类被设定为“普通纸(白纸)”或者“厚纸(白纸)”的情况下辨别为,所制造的薄片为“白纸”。
在所制造的薄片为“彩色纸”的情况下(步骤SA1:“彩色纸”),控制部150参照设定数据121来取得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步骤SA2)。如上所述,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处于在设定数据121中记录了用户所设定的最新的值的状态。
接下来,控制部150参照非易失性性存储部120中所存储的第一供给量表TB1(步骤SA3)。
图14为示意性地表示第一供给量表TB1的内容的图。
第一供给量表TB1为,针对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的组合的各个组合,使组合、与表示执行树脂供给处理时的对应于各个颜色的螺旋送料器SF各自的旋转量(以下,称为“目标旋转量”)的信息相对应并进行存储的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树脂供给处理时的螺旋送料器SF的旋转量与螺旋送料器SF的最大的旋转量的比例,来表示目标旋转量。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送料器SF的旋转量”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是指每单位时间的螺旋送料器SF的转速。
第一供给量表TB1对在纸张厚度为预定的等级(例如等级5)、且所制造的薄片是“普通纸”和“厚纸”中的某一方(例如普通纸)的情况下针对每种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的组合的各个颜色的螺旋送料器SF的目标旋转量进行存储。目标旋转量通过后述的补正处理,并根据实际被设定的纸张厚度以及实际被设定的纸张种类而被补正。
并且,众所周知,螺旋送料器的旋转量、和通过螺旋送料器而被供给的介质(在本示例中,为树脂。)的量处于大致比例关系。鉴于此,目标旋转量表示在树脂供给处理中被供给的树脂的量。
例如,在图14中,第一供给量表TB1的记录R1为,与(黄色值、品红色值、蓝绿色值)为(1、0、0)的情况相对应的记录。记录R1表示如下的情况,即,在“(黄色值、品红色值、蓝绿色值)”为“(1、0、0)”的情况下,在执行树脂供给处理时,第一无着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508a的目标旋转量为“60%”,第二无着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508b的目标旋转量为“50%”,白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508c的目标旋转量为“0%”,黄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508d的目标旋转量为“10%”,品红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508e的目标旋转量为“0%”,蓝绿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508f的目标旋转量为“0%”。
在此,每种特定着色值(黄色值、品红色值、蓝绿色值)的组合的各个颜色的目标旋转量根据以下的三个规则(第一规则、第二规则、第三规则),并根据事先的测试、模拟的结果而被适当地规定。
第一规则
第一规则如下。即,在执行树脂供给处理时,以使针对在管54中被输送的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的比例成为不超过第一阈值的预定的比例的方式,而规定了每种特定着色值的组合的各个颜色的目标旋转量。以下,将不超过第一阈值的预定的比例称为“整体量比例”。
例如,第一阈值为“5%”~“30%”的范围内的预定的值。假设在第一阈值为“15%”的情况下,整体量比例作为一个示例而被设为“13%”。在整体量比例为“13%”的情况下,以使针对在管54中被输送的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的比例成为“13%”(也包含近似于“13%”的值)的方式,而规定了每种特定着色值的组合的各个颜色的目标旋转量。在该情况下,在树脂供给处理中,针对于100克的原料,作为树脂整体而被供给了大致13克的树脂。
第二规则
第二规则如下。即,关于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各自的树脂,在树脂供给处理中,以使一个颜色的树脂的供给量相对于针对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的比例不超过第二阈值的方式,而规定了每种特定着色值的组合的各个颜色的目标旋转量。
例如,第二阈值为“15%”~“50%”的范围内的预定的值。假设在第二阈值为“33%”、且针对100克的原料而作为树脂整体供给10克的树脂的情况下,以使针对100克的原料而被供给的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各自的树脂的量不超过大约3.3克的方式,而规定了每种特定着色值的组合的各个颜色的目标旋转量。
第三规则
第三规则如下。即,以使从“在树脂供给处理中针对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中减去“针对该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的黄色、品红色、以及蓝绿色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之后得到的值成为“第一无着色的树脂以及第二无着色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的方式,而规定了每种特定着色值的组合的第一无着色以及第二无着色的目标旋转量。如上所述,根据第一规则,规定了“在树脂供给处理中针对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
根据该第三规则而规定了每种特定着色值的组合的第一无着色以及第二无着色的目标旋转量,其结果为,在树脂供给处理中,针对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了与整体量比例相对应的重量的树脂。
并且,关于第一无着色以及第二无着色,目标旋转量的配比反映了这两种颜色的树脂的成分的差异等,并根据事先的测试或模拟的结果而被适当地规定。
如以上所述,第一供给量表TB1的各记录的各目标旋转量根据第一规则~第三规则而被规定。其结果为,在根据第一供给量表TB1的任意一个记录而被实施了树脂供给处理的情况下,“针对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的比例”均成为“不超过第一阈值的整体量比例”(包含近似于该比例的值)。另外,一种颜色的树脂的供给量相对于针对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的比例不超过第二阈值。
并且,上述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以及整体量比例在要通过薄片制造装置100而制造适当的薄片的观点下,根据测试或模拟的结果而被适当地规定。而且,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以及整体量比例既可以为固定值,也可以为可变值。例如,可以反映原料(废纸)的状态、或供给的树脂的成分从而对预定的基准值进行补正,也可以反映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劣化的状况、或环境(温度、或湿度、其他的对薄片的制造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等从而对预定的基准值进行补正。
如图13所示,在步骤SA3中参照第一供给量表TB1之后,控制部150根据第一供给量表TB1而取得与各种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的目标旋转量(步骤SA4)。在步骤SA4中,控制部150对与在步骤SA2中取得的黄色值、品红色值和蓝绿色值的组合相对应的记录进行特定。接下来,控制部150根据特定的记录,而取得各个颜色的螺旋送料器SF的目标旋转量。
并且,目标旋转量为“0%”是指,不使螺旋送料器SF进行旋转。鉴于此,在步骤SA4中,控制部150在由树脂供给部52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时,执行了对成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树脂盒KT进行选择的处理。关于后述的步骤SA9,也是同样的。
接下来,控制部150实施补正处理(步骤SA5)。在步骤SA5的补正处理中,控制部150根据纸张厚度以及纸张种类(是“普通纸”还是“厚纸”)的设定,而对在步骤SA4中取得的与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的目标旋转量进行补正。在使所制造的薄片成为被设定的纸张厚度以及纸张种类的观点下,补正量以反映了事先的测试或模拟的结果等的方式而被适当地规定。
并且,在关于薄片制造装置100而能够设定在管54中被输送的原料的输送速度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如下的结构,即,以无论输送速度如何都使针对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的树脂的量成为大致恒定的方式,而在补正处理中进行补正。
接下来,控制部150将与由步骤SA5的补正处理而产生的补正后的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的目标旋转量设为设定值,并记录于设定数据121中(步骤SA6)。
如后文所述,在执行树脂供给处理时,控制部150使与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进行旋转,以使作为设定值而被记录于设定数据121中的与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的旋转量成为目标旋转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彩色纸的薄片进行制造的情况下,各个颜色的树脂的供给量(与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的旋转量)根据用户所设定的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并根据第一规则~第三规则而被自动地设定。在此,各规则中的第一阈值、整体量比例以及第二阈值为,在制造适当颜色的适当的薄片的观点下,事先根据测试或模拟等的结果而被规定的适当的值。鉴于此,通过在树脂供给处理中以根据第一规则~第三规则而被规定的供给量来供给各个颜色的树脂,从而适当地供给各个颜色的树脂,并制造适当颜色的适当的薄片。关于此,用户所实施的作业为,关于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而从“0”~“4”的值中选择任意的值这样的单纯的作业,尤其是,如上文所述,用户利用被显示于触摸面板H5上的用户界面,从而能够简单且准确地对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进行设定。因此,用户的便利性非常高。
另外,如第二用户界面UI2所示,在实施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的设定的画面中,未显示与第一无着色以及第二无着色相关的信息。这是因为,如上文所述,第一无着色的树脂以及第二无着色的树脂的供给量根据与特定着色值相关的设定而被自动地设定。而且,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在第二用户界面UI2中未显示与第一无着色以及第二无着色相关的信息,从而能够不向用户提供与无需用户设定的颜色相关的不需要的信息。
但是,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在第二用户界面UI2中显示与第一无着色的树脂以及第二无着色的树脂相关的信息、特别是与这些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信息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根据由用户所实施的特定着色值的设定,而将第一无着色的树脂、以及、第二无着色的树脂的供给量的目标表示为值的结构。根据该结构,用户能够简单且准确地对第一无着色的树脂以及第二无着色的树脂被消耗的情况、以及被消耗到何种程度进行识别。
另一方面,在图13的流程图FA的步骤SA1中,在辨别为制造的薄片为“白纸”的情况下(步骤SA1:“白纸”),控制部150参照设定数据121而取得白色值(步骤SA7)。如上文所述,白色值处于在设定数据121中记录了用户所设定的最新的值的状态。
接下来,控制部150参照非易失性性存储部120所存储的第二供给量表TB2(步骤SA8)。
图15为示意性地表示第二供给量表TB2的内容的图。
第二供给量表TB2为,关于白色值的各个值(“0”~“4”),而使白色值、和表示在执行树脂供给处理行时对应于各个颜色的螺旋送料器SF各自的目标旋转量的信息相对应并进行存储的表。
第二供给量表TB2与第一供给量表TB1同样地,对在纸张厚度为预定的等级(例如,等级5)、且制造的薄片为“普通纸”和“厚纸”中的某一方(例如,普通纸)的情况下的每种白色值的各个颜色的螺旋送料器SF的目标旋转量进行存储。
例如,在图15中,第二供给量表TB2的记录R2为,与“白色值”为“4”的情况相对应的记录。记录R2在“白色值”为“4”的情况下,在执行树脂供给处理时,表示如下的情况,即,第一无着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508a的目标旋转量为“20%”,第二无着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508b的目标旋转量为“20%”,白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508c的目标旋转量为“80%”,黄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508d的目标旋转量为“0%”,品红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508e的目标旋转量为“0%”,蓝绿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508f的目标旋转量为“0%”。
每种白色值的各个颜色的目标旋转量至少根据第一规则以及第三规则,并根据事先的测试、模拟的结果而被适当地规定。
即,在执行树脂供给处理时,以使针对在管54中被输送的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的比例成为不超过第一阈值的整体量比例(第一规则)的方式,而规定了每种白色值的组合的各个颜色的目标旋转量。另外,以使从“在树脂供给处理中针对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中减去“针对该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的白色的树脂的供给量”后得到的值成为“第一无着色的树脂以及第二无着色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的方式,而规定了每种白色值的第一无着色以及第二无着色的目标旋转量。其结果为,在树脂供给处理中,针对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了与整体量比例相对应的重量的树脂。
接下来,控制部150根据第二供给量表TB2而取得与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的目标旋转量(步骤SA9)。在步骤SA9中,控制部150对与在步骤SA7中所取得的白色值的组合相对应的记录进行特定。接下来,控制部150根据特定的记录而取得各个颜色的螺旋送料器SF的目标旋转量。
接下来,控制部150执行补正处理(步骤SA10)。在步骤SA10的补正处理中,控制部150通过与步骤SA5同样的方法,并根据纸张厚度以及纸张种类(是“普通纸”还是“厚纸”)的设定,而对与在步骤SA9中取得的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的目标旋转量进行补正。
接下来,控制部150将与由步骤SA10的补正处理所实施的补正后的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的目标旋转量设为设定值,并记录于设定数据121中(步骤SA11)。
以上,利用流程图FA,对在执行树脂供给处理之前薄片制造装置100所执行的处理进行了说明。在流程图FA中说明的处理相当于“在由树脂供给部52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时对成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树脂盒KT进行选择,并且针对所选择的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的处理”。
接下来,对树脂供给处理进行说明。
图16的流程图FB为,表示执行树脂供给处理时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流程图FB的开始时间点设为,实施了流程图FA的处理,并设定了树脂供给处理中的与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的目标旋转量。
如图16所示,在树脂供给处理时,控制部150参照设定数据121而取得与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的各个目标旋转量(步骤SB1)。
接下来,控制部150对树脂供给部52的树脂输送部510a~510f进行控制,以使与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的旋转量(如上所述,每单位时间的转数)成为对应的目标旋转量的方式,而使与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进行旋转(步骤SB2)。其结果为,针对在管54中被输送的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了适当的量的树脂。
并且,在步骤SB2中,控制部150根据预定的传感器的检测值,而以反映了在管54中被输送的原料的状态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刻使螺旋送料器SF进行旋转,另外,使旋转停止。
如以上说明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100为能够制造预定颜色的薄片的装置,并具备按每种颜色而对多种颜色的树脂进行贮留的多个树脂盒KT。另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树脂供给部52,所述树脂供给部52在制造薄片的预定的工序中从一个或者多个树脂盒KT向预定的原料供给树脂。另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控制部150,所述控制部150根据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而在由树脂供给部52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时对成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树脂盒KT进行选择,并且,关于所选择的树脂盒KT的各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
根据该结构,通过控制部150,根据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而对供给树脂的树脂盒KT进行选择,并设定了树脂的供给量,并且通过根据该设定而实施树脂的供给,从而能够在使一个或者多个颜色的树脂与原料混合的工序中,适当地实施树脂的供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对作为未被着色的树脂的第一无着色、第二无着色的树脂(无着色树脂)进行贮留的树脂盒KT(无着色树脂盒)、和对作为被着色了的树脂的白色的树脂、黄色的树脂、品红色的树脂、蓝绿色的树脂(着色树脂)进行贮留的树脂盒KT(着色树脂盒)。控制部150将无着色树脂盒以及所述着色树脂盒一起设为作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树脂盒KT而进行选择的对象。
根据该结构,薄片制造装置100能够在预定颜色的薄片的制造时适当地将无着色树脂混合在原料中,并适当地对薄片进行制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50在所制造的薄片为彩色纸的情况下,在关于所选择的树脂盒KT的各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时,以使全部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相对于预定的原料的重量的比例不超过第一阈值的方式,而决定全部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并以使一个颜色的特定着色树脂的供给量相对于所决定的全部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的比例不超过第二阈值的方式,而决定黄色、品红色、蓝绿色的各个颜色的着色树脂的供给量,并且,将对应于所决定的全部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与所决定的各个颜色的着色树脂的供给量的总计之间的差分的量,决定为无着色树脂的供给量。
根据该结构,控制部150在制造彩色纸的薄片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一个或者多个颜色的树脂和原料混合的工序而适当地实施树脂的供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50使实施与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的第二用户界面UI2进行显示。
根据该结构,用户能够利用第二用户界面UI2而简单且准确地实施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50使第二用户界面UI2显示针对与着色树脂相对应的树脂盒KT的每种颜色而对供给量进行调节的操作对象(条BR2a和递增按钮IB2a和递减按钮DB2a的组合、条BR2b和递增按钮IB2b和递减按钮DB2b的组合)。控制部150根据针对操作对象的操作,而在由树脂供给部52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时对成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树脂盒KT进行选择,并且,关于所选择的树脂盒KT中的每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
根据该结构,用户通过对操作对象进行操作,从而能够按与着色树脂相对应的树脂盒KT的每种颜色而简单且准确地对供给量进行调节,并能够实施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50使第二用户界面UI2不显示对无着色树脂的供给量进行调节的操作对象。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第二用户界面UI2中不显示与无着色树脂(第一无着色以及第二无着色的树脂)相关的信息,从而能够不向用户提供与无需用户设定的颜色相关的不需要的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50使具有以可选择的方式而显示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的操作对象(颜色选择按钮EB2a~EB2f)的第二用户界面UI2进行显示,并根据针对于操作对象的操作,而在由树脂供给部52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时对成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树脂盒KT进行选择,并且,关于所选择的树脂盒KT中的每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
根据该结构,用户能够通过利用操作对象而对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进行选择这样的简单的作业,从而简单且准确地实施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供给部52具有按每个树脂盒KT而将树脂向供给目的地进行输送的树脂输送部510a~510f。控制部150根据针对于各个树脂盒KT的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而对树脂输送部510a~510f进行控制。
根据该结构,控制部150能够通过对树脂输送部510a~510f进行控制而对树脂的输送量进行调节,从而根据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而供给适当的量的树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输送部510a~510f分别具备螺旋送料器508a~508f。控制部150根据针对于各个树脂盒KT的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而对树脂输送部510a~510f所具有的螺旋送料器SF的转速进行控制。
根据该结构,控制部150能够利用螺旋送料器SF,并根据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而供给适当的量的树脂。
改变例1
接下来,对第二用户界面UI2的第一改变例(改变例1)进行说明。
图17为表示第二用户界面UI2的第一改变例的第四用户界面UI4的图。在图17的第四用户界面UI4中,对于与图10的第二用户界面UI2相同的结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由图17和图10的比较可明确看出,在图17所示的第四用户界面UI4中,代替第二用户界面UI2的颜色选择按钮EB2a~EB2f而显示了调色板图像PG4。
如图17所示,调色板图像PG4在其上部以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而具有10个代表颜色选择按钮EB4a。代表颜色选择按钮EB4a为,针对10个不同的颜色中的每个颜色,而由各个颜色涂绘的矩形的触摸操作按钮。代表颜色选择按钮EB4a各自被设为,作为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而被采用的代表性的颜色。
而且,调色板图像PG4以与各个代表颜色选择按钮EB4a相对应地在上下方向排列的方式而具有5个关联颜色选择按钮EB4b。关联颜色选择按钮EB4b为,针对使对应的代表颜色选择按钮EB4a的颜色的色调、亮度、色度一点一点地发生变化的5个颜色中的每个颜色,而由各个颜色涂绘的矩形的触摸操作按钮。
用户能够通过对调色板图像PG4的代表颜色选择按钮EB4a、以及关联颜色选择按钮EB4b中的任意一个进行触摸操作,从而对由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的薄片的颜色进行选择。当检测出代表颜色选择按钮EB4a以及关联颜色选择按钮EB4b中的任意一个触摸操作按钮被操作了的情况时,控制部150自动地对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进行调节,以使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近似于与被进行了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按钮相对应的颜色。另外,控制部150将各个颜色的条BR2a以及信息JH2a分别设为反映了被自动地调节后的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的状态。
如上文所述,设想为用户在欲将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设为预定的颜色的情况下未准确地认识到如何设置使向原料供给的黄色、品红色以及蓝绿色配比的比例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而且,根据第四用户界面UI4,用户能够通过实施对与所期望的颜色相对应的代表颜色选择按钮EB4a以及关联颜色选择按钮EB4b中的任意一个进行触摸操作这样简单的作业,从而以与第二用户界面UI2同样的方式而简单且准确地实施与颜色相关的设定。
在此,由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的薄片也有时被使用于印刷中。而且,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存在适于印刷的颜色和不适于印刷的颜色。例如,在薄片上形成黑色的点从而对图像进行印刷的情况下,难以观察到黑色的点的颜色不适于薄片的颜色。鉴于此,在用户利用调色板图像PG4而选择了不适于印刷的颜色的情况下,控制部150也可以为在第四用户界面UI4中显示表示不适于印刷的含义的警告的结构。
另外,关于调色板图像PG4的代表颜色选择按钮EB4a以及关联颜色选择按钮EB4b中的与适于印刷的颜色相对应的按钮,也可以为事先显示了该情况的结构。例如,关于与适于印刷的颜色相对应的代表颜色选择按钮EB4a以及关联颜色选择按钮EB4b的各个按钮,也可以为由虚线的框包围的结构。
另外,如上所述,关于黄色、品红色以及蓝绿色的各个树脂,在树脂供给处理中,需要使一个颜色的树脂的供给量相对于针对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的比例不超过第二阈值(第二规则)。鉴于此,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在对用户利用调色板图像PG4而选择的颜色的薄片进行制造的情况下,当至少一个颜色(黄色、品红色以及蓝绿色中的任意一个)的树脂的供给量相对于针对预定的单位的重量的原料而被供给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的比例超过了第二阈值时,控制部150将表示不适于薄片的颜色的含义的信息向用户通知的结构。
改变例2
接下来,对第二用户界面UI2的第二改变例(改变例2)进行说明。
图18为表示作为第二用户界面UI2的第二改变例的第五用户界面UI5的图。在图18的第五用户界面UI5中,对于与图10的第二用户界面UI2相同的结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由图18和图10的比较可明确看出,在图18所示的第五用户界面UI5中,代替第二用户界面UI2的颜色选择按钮EB2a~EB2f而显示了调色板图像PG5。
如图18所示,调色板图像PG5具有针对多个颜色且根据色调、亮度、色度而放射状地被展开的矩形的颜色选择按钮EB5。颜色选择按钮EB5分别为触摸操作按钮。
用户能够通过对调色板图像PG5的颜色选择按钮EB5中的任意一个进行触摸操作,从而对由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的薄片的颜色进行选择。当检测出颜色选择按钮EB5中的任一个触摸操作按钮被操作了的情况时,控制部150自动地对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进行调节,以使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成为近似于与被进行了触摸操作的颜色选择按钮EB5相对应的颜色的颜色。另外,控制部150将各个颜色的条BR2a以及信息JH2a分别设为反映了被自动地调节之后的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的状态。
通过提供第五用户界面UI5,从而起到了与第二用户界面以及第四用户界面UI4相同的效果。
另外,关于第五用户界面UI5,与第四用户界面UI4同样地,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即,在用户利用调色板图像PG5而选择了不适于印刷的颜色的情况下,控制部150在第五用户界面UI5中显示表示不适于印刷的含义的警告的结构。另外,关于调色板图像PG5的颜色选择按钮EB5中的与适于印刷的颜色相对应的按钮,也可以为事先显示了该情况的结构。另外,也可以为,在根据第二规则而选择了无法进行树脂供给的颜色的情况下控制部150将该信息进行通知的结构。
改变例3
接下来,对第二用户界面UI2的第三改变例(改变例3)进行说明。
图19为表示作为第二用户界面UI2的第三改变例的第六用户界面UI6的图。在图19的第六用户界面UI6中,对于与图10的第二用户界面UI2相同的结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由图19和图10的比较可明确看出,在图19所示的第六用户界面UI6中,代替第二用户界面UI2的颜色选择按钮EB2a~EB2f而显示了调色板图像PG6。
如图19所示,调色板图像PG6具有针对多个颜色且根据色调、亮度、色度而在正六边形的框内以预定的方式邻接配置的正六边形的颜色选择按钮EB6。颜色选择按钮EB6分别为触摸操作按钮。
用户能够通过对调色板图像PG6的颜色选择按钮EB6的任意一个进行触摸操作,从而对由薄片制造装置100制造的薄片的颜色进行选择。当检测出颜色选择按钮EB6的任意一个触摸操作按钮被操作了的情况时,控制部150自动地对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进行调节,以使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成为近似于与被进行了触摸操作的颜色选择按钮EB6相对应的颜色的颜色。另外,控制部150将各个颜色的条BR2a以及信息JH2a分别设为反映了被自动地调节后的黄色值、品红色值以及蓝绿色值的状态。
通过提供第六用户界面UI6,从而起到了与第二用户界面、第四用户界面UI4以及第五用户界面UI5相同的效果。
另外,关于第六用户界面UI6,与第四用户界面UI4同样地,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在用户利用调色板图像PG6而选择了不适于印刷的颜色的情况下,控制部150在第六用户界面UI6中显示表示不适于印刷的含义的警告的结构。另外,关于调色板图像PG6的颜色选择按钮EB6中的与适于印刷的颜色相对应的按钮,也可以为事先显示了该情况的结构。另外,也可以为在根据第二规则而选择了无法进行树脂供给的颜色的情况下控制部150将该信息进行通知的结构。
并且,上述的实施方式毕竟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任意的改变以及应用。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关于方案而采用了如下的结构,即,用户对事先登记的方案1~方案10中的任意一个方案进行选择,由用户选择的方案被利用于薄片的制造所涉及的处理中的结构。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用户能够临时登记在1次量的一系列的薄片的制造所涉及的处理中所使用的方案,并利用临时登记的方案而实施1次量的一系列的薄片的制造所涉及的处理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的结构,即,控制部150利用第一供给量表TB1以及第二供给量表TB2,而决定与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的目标旋转量(树脂的供给量)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控制部150利用事先的计算式,并根据各种设定值而决定与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的目标旋转量(树脂的供给量)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50通过对与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的旋转量(每单位时间的转速)进行调节,从而调节了在树脂供给处理中所供给的各个颜色的树脂的量。关于这一点,控制部150也可以为通过以下的方法而对树脂的供给量进行调节的结构。即,控制部150针对与各个颜色相对应的螺旋送料器SF,而将在螺旋送料器SF旋转时的每单位时间的转数设为恒定。而且,控制部150在预定的期间内通过对螺旋送料器SF旋转的总计的时间进行调节,从而对树脂的供给量进行调节。例如,控制部150在将预定的期间设为“100”的情况下,以一个颜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SF旋转的总计的时间成为“80”、其他颜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SF旋转的总计的时间成为“30”的方式,而对该一个颜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SF以及该其他颜色所涉及的螺旋送料器SF恰当地实施旋转、停止,并以这些螺旋送料器SF分别输送适当的量的树脂的方式进行控制。即使采用该结构,控制部150也能够在树脂供给处理中供给与各种设定值相应的适当的量的树脂。
另外,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即,控制部150在被设置于薄片制造装置100中的触摸面板H5中显示用户界面、其他的画面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为控制部150与外部的装置进行通信、并在该外部的装置中显示用户界面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切断前的薄片在切断工序中被切断从而制造出预定的尺寸的薄片的结构,但也可以为切断前的薄片被收卷辊收卷的结构。
另外,利用附图表示的各功能组块中的至少一部分既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设为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而被实现的结构,并未被限定于如附图所示配置了独立的硬件资源的结构。另外,控制部150所执行的程序也可以被存储于非易失性性存储部或者其他的存储装置(省略图示)中。另外,也可以设为经由通信部而取得被存储于外部的装置中的程序的结构。
符号说明
52…树脂供给部;100…薄片制造装置;120…非易失性存储部;121…设定数据;150…控制部;352a~352f…树脂供给电机;508a~508f…螺旋送料器;510a~510f…树脂输送部;TB1…第一供给量表;TB2…第二供给量表。

Claims (10)

1.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其能够制造预定的颜色的薄片,并具备:
多个树脂盒,其将多个颜色的树脂按照每个颜色而进行贮留;
树脂供给部,其在对薄片进行制造的预定的工序中,针对预定的原料而从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树脂盒供给树脂;
控制部,其根据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而在由所述树脂供给部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时对成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所述树脂盒进行选择,并且,对于所选择的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
无着色树脂盒,其对作为未被着色的树脂的无着色树脂进行贮留;
着色树脂盒,其对作为被着色了的树脂的着色树脂进行贮留,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无着色树脂盒以及所述着色树脂盒一起设为,作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所述树脂盒而进行选择的对象,
所述控制部设定针对所述预定的原料的重量而供给的树脂的供给量,从所述供给的树脂的供给量中减去所述着色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并将被减去后的供给量设定为无着色树脂的供给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针对所选择的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时,以使全部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相对于所述预定的原料的重量的比例不超过第一阈值的方式,来决定全部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以使一个颜色的着色树脂的供给量相对于所决定的所述全部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的比例不超过第二阈值的方式,来决定各个颜色的着色树脂的供给量,
所述控制部将对应于所决定的全部的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与所决定的各个颜色的着色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之间的差分的量,决定为无着色树脂的供给量。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使实施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的用户界面进行显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按所述着色树脂盒的每个颜色,而使具有对供给量进行调节的操作对象的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显示,
所述控制部根据针对于所述操作对象的操作,而在由所述树脂供给部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时对成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所述树脂盒进行选择,并且,针对所选择的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用户界面上不显示对无着色树脂的供给量进行调节的所述操作对象。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使具有以可选择的方式对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进行显示的操作对象的所述用户界面进行显示,
所述控制部根据针对于所述操作对象的操作,而在由所述树脂供给部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时对成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所述树脂盒进行选择,并且,针对所选择的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树脂供给部具有按每个所述树脂盒而将树脂向供给目的地进行输送的树脂输送部,
所述控制部根据对于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的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而对所述树脂输送部进行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树脂输送部具有螺旋送料器,
所述控制部根据对于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的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而对所述树脂输送部所具有的所述螺旋送料器的转速进行控制。
10.一种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薄片制造装置具备将多个颜色的树脂按照每个颜色而进行贮留的多个树脂盒、对作为未被着色的树脂的无着色树脂进行贮留的无着色树脂盒、和对作为被着色了的树脂的着色树脂进行贮留的着色树脂盒,并能够对预定的颜色的薄片进行制造,
在所述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中,
根据与所制造的薄片的颜色相关的设定,而在由所述树脂供给部所实施的树脂的供给时对成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所述树脂盒进行选择,并且,针对所选择的所述树脂盒中的每个树脂盒而实施与树脂的供给量相关的设定,
在对薄片进行制造的预定的工序中,针对预定的原料,根据设定而从所选择的所述树脂盒供给树脂,
将所述无着色树脂盒以及所述着色树脂盒一起设为,作为树脂的供给源的所述树脂盒而进行选择的对象,
设定针对所述预定的原料的重量而供给的树脂的供给量,从所述供给的树脂的供给量中减去所述着色树脂的总计的供给量,并将被减去后的供给量设定为无着色树脂的供给量。
CN201780052276.6A 2016-08-31 2017-08-02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6423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9796 2016-08-31
JP2016169796 2016-08-31
PCT/JP2017/028108 WO2018043017A1 (ja) 2016-08-31 2017-08-02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2374A CN109642374A (zh) 2019-04-16
CN109642374B true CN109642374B (zh) 2022-02-25

Family

ID=61300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2276.6A Active CN109642374B (zh) 2016-08-31 2017-08-02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0968B2 (zh)
EP (1) EP3508633A4 (zh)
JP (1) JP6673485B2 (zh)
CN (1) CN109642374B (zh)
TW (1) TWI650220B (zh)
WO (1) WO20180430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08636B1 (en) * 2016-08-31 2024-05-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heet production device
US11193238B2 (en) * 2016-08-31 2021-12-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WO2018092626A1 (ja) * 2016-11-17 2018-05-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気化式加湿ユニット、気化式加湿ユニットの制御方法、及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JP7211022B2 (ja) * 2018-11-07 2023-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ウェブ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22113265A (ja) * 2021-01-25 2022-08-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3863A (ja) * 1994-05-25 1995-12-05 Kobe Steel Ltd エアーミキシング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1011795A (ja) * 1999-06-30 2001-01-16 Shin Fuji Paper Co Ltd 着色紙
US20060008621A1 (en) 2004-07-08 2006-01-12 Gusky Robert I Textured air laid substrate
JP2008137332A (ja) * 2006-12-05 2008-06-1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インキ制御装置並びに印刷機及び印刷方法
US20110223364A1 (en) * 2009-10-09 2011-09-15 Hawkins Christopher M Insulative products having bio-based binders
JP2013091265A (ja) * 2011-10-26 2013-05-16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EP2971311B1 (en) * 2013-03-15 2017-11-22 Tamicare Ltd. A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nonwoven product in a non-industrial environment
JP6609898B2 (ja) * 2013-10-01 2019-11-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シート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らにより製造されるシート、並びに、これらに用いる複合体、その収容容器、及び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JP6127901B2 (ja) * 2013-10-21 2017-05-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シート製造方法
JP6500329B2 (ja) 2014-02-26 2019-04-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6209480B2 (ja) * 2014-04-23 2017-10-04 花王株式会社 溶融エレクトロスピニング装置及び繊維の製造方法
US20160047075A1 (en) * 2014-08-14 2016-02-18 Electrolo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ng production of electrospun textile products
CN108350632B (zh) 2015-11-11 2021-11-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制造方法及添加物供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1524A (zh) 2018-04-01
WO2018043017A1 (ja) 2018-03-08
US11000968B2 (en) 2021-05-11
JP6673485B2 (ja) 2020-03-25
TWI650220B (zh) 2019-02-11
EP3508633A1 (en) 2019-07-10
US20190193296A1 (en) 2019-06-27
CN109642374A (zh) 2019-04-16
JPWO2018043017A1 (ja) 2018-10-25
EP3508633A4 (en) 2020-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2374B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
JP6733779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977804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装置の制御方法
TWI692565B (zh) 片材製造裝置
CN109642371B (zh) 薄片制造装置及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1077581B2 (e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EP3604654B1 (en) Sheet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heet manufacturing device
JP6714871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システム
JP6965541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WO2018163743A1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システム
JP2018150666A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システム
JP2018114477A (ja) 裁断機、及び、裁断機の制御方法
JP2018115411A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18163887A1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システム
WO2018155004A1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