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25779A - 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及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及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25779A
CN109625779A CN201910011858.0A CN201910011858A CN109625779A CN 109625779 A CN109625779 A CN 109625779A CN 201910011858 A CN201910011858 A CN 201910011858A CN 109625779 A CN109625779 A CN 109625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zer
conveyer belt
module
limiting slot
kidn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18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25779B (zh
Inventor
胡坤
张志远
王爽
郭永存
周军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0118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257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25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5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25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5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60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or guiding belts, e.g. by fluid j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Mechanical Conveyors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及输送机,包括磁悬浮机架、腰形限位模块和永磁模块;磁悬浮机架的内侧通过螺栓螺旋安装有两个腰形限位模块,磁悬浮机架顶部的两侧均等距固连多个倒L型支撑臂,且倒L型支撑臂上水平段的底部安装有永磁模块;腰形限位模块的内侧对应一号永磁铁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模块;第二限位槽的内侧设置有U型限位架,第二限位槽两侧的顶端分别固连二号永磁体和三号永磁体;磁悬浮机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辊;输送带套设在两个转动辊上,输送带的两侧与导磁体之间均通过紧固模块固连。本发明能够避免输送带和货物的重力使得导磁体的底部挤压第二限位槽的内壁,减小摩擦力,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及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及输送机。
背景技术
矿山运输按运输设备划分有:有轨运输如矿井机车运输、钢丝绳运输;无轨运输如矿用输送机运输、水力运输和架空索道运输。矿石地下运输指回采工作面到出矿天井或采区矿仓之间的运输,矿石在阶段运输巷道装车并组成列车,由电机车牵引送到出矿天井,或由输送机运输。输送机,按运作方式可分为:装补一体输送机、皮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滚筒输送机、板链输送机、网带输送机和链条输送机。皮带输送机是最重要的散状物料输送与装卸设备,可广泛用于矿山,冶金,建材,化工,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领域。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运输设备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8108891337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磁电混合式吸式磁悬浮带式输送机,由滚筒,过渡段磁悬浮机架,中间段磁悬浮机架和输送带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磁悬浮机架上部主要有垂直方向悬浮吸力电磁铁和永磁体,水平方向限位滚轮,辅助托辊,下部回程托辊。输送带截面为深U形,在两侧边缘安装若干个离散型槽钢充当导磁体悬挂装置。所述限位滚轮旁设置有激光距离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到导磁体悬挂装置的距离变化。
虽然该技术方案利用电磁铁—永磁体—导磁体混合悬浮系统代替原承载托辊组支撑,可以实现输送带和物料的稳定悬浮,磨损更小,能耗更低,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磁场大小,可实时调整输送带的气隙和运行姿态。但是,此类运输设备中在进行输送物料时,采用磁悬浮的方式使输送带悬浮,而在输送带移动的过程中,输送带与设备的连接位置处受到挤压,增大了摩擦力,提高输送带磨损的概率,且提高了能耗,增加运输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及输送机,能够通过二号永磁体和三号永磁体使得导磁体的竖直段处于竖直状态,能够避免输送带和货物的重力使得导磁体的底部对第二限位槽的内壁进行挤压,减小了摩擦力,降低能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及输送机,包括磁悬浮机架、腰形限位模块和永磁模块;所述磁悬浮机架的内侧通过螺栓螺旋安装有两个腰形限位模块,磁悬浮机架顶部的两侧均等距固连多个倒L型支撑臂,且倒L型支撑臂上水平段的底部安装有永磁模块,磁悬浮机架上位于两个腰形限位模块的底部还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多个托辊;所述永磁模块包括一号永磁体和电磁铁;所述一号永磁体安装在倒L型支撑臂上,一号永磁体的两侧均安装有电磁铁;所述腰形限位模块包括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二号永磁体,腰形限位模块的内侧对应一号永磁体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模块,腰形限位模块由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首尾相连组成,腰形限位模块用于对连接模块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侧设置有U型限位架,且U型限位架与连接模块相接触,第二限位槽水平布置,第二限位槽两侧的顶端分别固连二号永磁体和三号永磁体,且二号永磁体和三号永磁体相互交错,第二限位槽的两侧均固连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均固连坡莫合金板;所述二号永磁体用于对连接模块的竖直位置进行限位;所述坡莫合金板用于屏蔽二号永磁体与永磁模块;所述倒L型支撑臂的位置与第二限位槽相对应;其中,
所述连接模块由多个导磁体组成,且任意两个导磁体与腰形限位模块连接的一端均相互铰接,导磁体的横截面为T型。
工作时,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倒L型支撑臂进行支撑,通过电磁铁与一号永磁体配合使用,对位于第二限位槽内侧的多个导磁体进行吸引,使位于第二限位槽内侧的多个导磁体悬浮,交错设置的二号永磁体和三号永磁体对悬浮的导磁体底部的两侧分别施加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且三号永磁体的作用力用于平衡导磁体所受作用力,使悬浮的导磁体的底部始终处于竖直状态,避免悬浮的导磁体的竖直段与第二限位槽的内壁发生碰撞,减少机械摩擦,且导磁体的水平段与两个二号永磁体之间均设置有坡莫合金板,利用坡莫合金板进行磁屏蔽,避免电磁铁和一号永磁体与二号永磁体和三号永磁体之间的磁力相互干扰,同时,多个导磁体与腰形限位模块连接,利用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能够对多个导磁体进行限位,这样能够使得多个导磁体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内侧平稳的移动,连接架内侧的托辊便于导磁体移动,当第二限位槽内侧的多个导磁体移动时,该多个导磁体的底端在U型限位架的内侧滑动,U型限位架内侧的底部与导磁体的底端相接触,使得位于第二限位槽内侧的导磁体平稳滑动,避免位于第二限位槽内侧相邻两个导磁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两个导磁体的顶端分离,进一步提高了多个导磁体移动的稳定性,U型限位架左端内侧的宽度大于导磁体竖直段的厚度,便于导磁体进入其内侧,且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磁场大小对第二限位槽内侧的多个导磁体的悬浮程度进行调整,使用便捷。
优选的,所述导磁体竖直段的横截面为Z型,导磁体竖直段两侧的厚度为中间厚度的一半,任意相邻两个导磁体竖直段连接位置处的厚度之和与导磁体中间部位的厚度相同。
工作时,利用导磁体竖直段之间相互交叉连接,能够使得多个导磁体竖直段的竖直中线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在相邻两个导磁体相互铰接时,铰接位置处的厚度与导磁体竖直段中间位置处的厚度相同,呈直线型摆布,避免导磁体交错布置时呈折线型摆布,从而提高了多个导磁体的稳定性,使输送带平稳移动,且呈直线型摆布的多个导磁体竖直段的底端与U型限位架嵌入连接,避免U型限位架的内侧掉落杂物,保证了多个导磁体的正常行走,使用便捷。
优选的,所述任意相邻两个导磁体的铰接位置处均开设有圆孔,且两个圆孔的位置相对应,两个圆孔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的弹簧外径与圆孔的内径相同。
工作时,当导磁体转动至两个转动辊位置处时,相邻两个导磁体的顶端相互分离,此时,连接弹簧使相邻两个导磁体发生转动,当相邻两个导磁体受到的作用力不同时,相邻两个导磁体的铰接位置发生竖直方向上的错位,利用连接弹簧发生变形,能够对相邻两个导磁体的铰接位置进行缓冲,从而避免相邻两个导磁体之间分离,保证了该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的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U型限位架水平端的底部与第二限位槽的内壁之间固连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以U型限位架为基准对称设置。
工作时,当位于第二限位槽内侧的多个导磁体受到不同的作用力时,导磁体发生移动,对称设置的两个缓冲弹簧配合使用,能够减小U型限位架在竖直方向上的偏移量,避免U型限位架的外壁与第二限位槽的内壁发生碰撞,从而延长了U型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槽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磁悬浮机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辊,且转动辊以磁悬浮机架的竖直中线为基准对称设置,转动辊的位置与腰形限位模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输送带套设在两个转动辊上,输送带的两侧与导磁体之间均通过紧固模块固连;所述紧固模块包括角铁和螺钉;所述角铁的一端与导磁体固连,角铁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输送带两侧的边缘固连。
工作时,当两个转动辊转动时,输送带随之转动,输送带的两侧带动多个导磁体随之移动,此时,倒L型支撑臂上的电磁铁与一号永磁体磁吸力对导磁体进行吸引,使得输送带位于两个第二限位槽之间一段的两侧悬浮,从而减小了输送带的磨损,延长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且减小了输送带在行走时受到的摩擦力,降低了能耗,节约成本,当间歇的向输送带位于两个第二限位槽之间一段的内侧装载货物时,货物的重力作用在输送带上,间歇的推动输送带下移,此时,悬浮的输送带发生晃动,使得输送带上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货物之间的间隙减小,有效提高输送带的运载能力。
优选的,所述紧固模块还包括圆形槽和支撑单元;所述角铁上与输送带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内侧设置有支撑单元,支撑单元的外侧通过挤压弹簧与圆形槽的内壁固连,支撑单元用于对输送带进行支撑;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环形托片、环形导槽和滚珠;所述环形托片上与圆形槽的底部之间固连环形导槽,且环形导槽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滚珠,环形托片的顶部与输送带的底部相接触,环形托片与挤压弹簧固连。
工作时,可在环形托片的顶部粘接橡胶垫片,利用现橡胶垫片增大环形托片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环形托片与输送带的底部分离,当输送带进行物品的输送作业时,输送带与螺钉的连接位置处受到物品的重力发生变形,此时,环形托片的顶部与输送带的底部对环形托片的顶部进行挤压,输送带与环形托片的接触位置处具有向斜下方移动的趋势,环形托片与圆形槽之间固连的挤压弹簧受到挤压收缩,环形托片带动输送带向斜下方移动一段与挤压弹簧收缩量相同的距离,从而避免输送带与螺钉的连接位置处发生变形,进而降低了输送带与螺钉连接部位发生拉扯的概率,延长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同时,当环形托片在圆形槽的内部移动时,环形导槽内侧的滚珠便于环形托片移动,提高环形托片移动的灵敏性,使用便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利用电磁铁和一号永磁体对导磁体进行吸引,使导磁体带动输送带悬浮,且利用二号永磁体和三号永磁体使得导磁体始终处于竖直位置,这样能够避免输送带和货物的重力使得导磁体的底部对第二限位槽的内壁进行挤压,从而延长了导磁体的使用寿命,输送带悬浮时,降低了输送带的磨损率,延长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且减小了输送带在行走时受到的摩擦力,降低了能耗,节约成本;通过相邻两个导磁体之间交叉铰接,使得多个导磁体呈直线型摆布,从而提高了多个导磁体的稳定性,使输送带平稳移动,且呈直线型摆布的多个导磁体竖直段的底端与U型限位架嵌入连接,避免U型限位架的内侧掉落杂物,保证了多个导磁体的正常行走,使用便捷。
2.本发明通过连接弹簧将相邻两个导磁体进行连接,在相邻两个导磁体的铰接位置发生竖直方向上的错位时,利用连接弹簧发生变形,能够对相邻两个导磁体的铰接位置进行缓冲,从而避免相邻两个导磁体之间分离,保证了该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的正常使用;通过在U型限位架上固连缓冲弹簧,能够减小U型限位架在竖直方向上的偏移量,避免U型限位架的外壁与第二限位槽的内壁发生碰撞,从而延长了U型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槽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通过在角铁与输送带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环形托片,利用环形托片在圆形槽的内侧移动,带动输送带随之移动,从而避免输送带与螺钉的连接位置处发生变形,且挤压弹簧对环形托片进行缓冲,避免环形托片与输送带之间脱离,降低了输送带与螺钉连接部位发生拉扯的概率,延长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环形托片与圆形槽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环形导槽,利用环形导槽内侧的滚珠便于环形托片移动,提高环形托片移动的灵敏性,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E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磁悬浮机架1、倒L型支撑臂11、转动辊12、托辊13、腰形限位模块2、第一限位槽21、第二限位槽22、支撑板221、坡莫合金板222、U型限位架223、二号永磁体224、三号永磁体225、连接模块3、导磁体31、连接弹簧32、永磁模块4、一号永磁体41、电磁铁42、输送带5、紧固模块6、角铁61、螺钉62、支撑单元63、环形托片631、环形导槽632、圆形槽6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及输送机,包括磁悬浮机架1、腰形限位模块2和永磁模块4;所述磁悬浮机架1的内侧通过螺栓螺旋安装有两个腰形限位模块2,磁悬浮机架1顶部的两侧均等距固连多个倒L型支撑臂11,且倒L型支撑臂11上水平段的底部安装有永磁模块4,磁悬浮机架1上位于两个腰形限位模块2的底部还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多个托辊13;所述永磁模块4包括一号永磁体41和电磁铁42;所述一号永磁体41安装在倒L型支撑臂11上,一号永磁体41的两侧均安装有电磁铁42;所述腰形限位模块2包括第一限位槽21、第二限位槽22和二号永磁体224,腰形限位模块2的内侧对应一号永磁体41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模块3,腰形限位模块2由第一限位槽21与第二限位槽22首尾相连组成,腰形限位模块2用于对连接模块3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槽22的内侧设置有U型限位架223,且U型限位架223与连接模块3相接触,第二限位槽22水平布置,第二限位槽22两侧的顶端分别固连二号永磁体224和三号永磁体225,且二号永磁体224和三号永磁体225相互交错,第二限位槽22的两侧均固连支撑板221,且支撑板221的顶端均固连坡莫合金板222;所述二号永磁体224用于对连接模块3的竖直位置进行限位;所述坡莫合金板222用于屏蔽二号永磁体224与永磁模块4;所述倒L型支撑臂11的位置与第二限位槽22相对应;其中,
所述连接模块3由多个导磁体31组成,且任意两个导磁体31与腰形限位模块2连接的一端均相互铰接,导磁体31的横截面为T型。
工作时,电磁铁42通电后具有磁性,倒L型支撑臂11进行支撑,通过电磁铁42与一号永磁体41配合使用,对位于第二限位槽22内侧的多个导磁体31进行吸引,使位于第二限位槽22内侧的多个导磁体31悬浮,交错设置的二号永磁体224和三号永磁体225对悬浮的导磁体31底部的两侧分别施加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且三号永磁体225的作用力用于平衡导磁体31所受作用力,使悬浮的导磁体31的底部始终处于竖直状态,避免悬浮的导磁体31的竖直段与第二限位槽22的内壁发生碰撞,减少机械摩擦,且导磁体31的水平段与两个二号永磁体224之间均设置有坡莫合金板222,利用坡莫合金板222进行磁屏蔽,避免电磁铁42和一号永磁体41与二号永磁体224和三号永磁体225之间的磁力相互干扰,同时,多个导磁体31与腰形限位模块2连接,利用第一限位槽21与第二限位槽22能够对多个导磁体31进行限位,这样能够使得多个导磁体31在第一限位槽21和第二限位槽22的内侧平稳的移动,连接架内侧的托辊13便于导磁体31移动,当第二限位槽22内侧的多个导磁体31移动时,该多个导磁体31的底端在U型限位架223的内侧滑动,U型限位架223内侧的底部与导磁体31的底端相接触,使得位于第二限位槽22内侧的导磁体31平稳滑动,避免位于第二限位槽22内侧相邻两个导磁体3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两个导磁体31的顶端分离,进一步提高了多个导磁体31移动的稳定性,U型限位架223左端内侧的宽度大于导磁体31竖直段的厚度,便于导磁体31进入其内侧,且通过控制电磁铁42的磁场大小对第二限位槽22内侧的多个导磁体31的悬浮程度进行调整,使用便捷。
所述导磁体31竖直段的横截面为Z型,导磁体31竖直段两侧的厚度为中间厚度的一半,任意相邻两个导磁体31竖直段连接位置处的厚度之和与导磁体31中间部位的厚度相同。
工作时,利用导磁体31竖直段之间相互交叉连接,能够使得多个导磁体31竖直段的竖直中线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在相邻两个导磁体31相互铰接时,铰接位置处的厚度与导磁体31竖直段中间位置处的厚度相同,呈直线型摆布,避免导磁体31交错布置时呈折线型摆布,从而提高了多个导磁体31的稳定性,使输送带5平稳移动,且呈直线型摆布的多个导磁体31竖直段的底端与U型限位架223嵌入连接,避免U型限位架223的内侧掉落杂物,保证了多个导磁体31的正常行走,使用便捷。
所述任意相邻两个导磁体31的铰接位置处均开设有圆孔,且两个圆孔的位置相对应,两个圆孔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弹簧32,且连接弹簧32的弹簧外径与圆孔的内径相同。
工作时,当导磁体31转动至两个转动辊12位置处时,相邻两个导磁体31的顶端相互分离,此时,连接弹簧32使相邻两个导磁体31发生转动,当相邻两个导磁体31受到的作用力不同时,相邻两个导磁体31的铰接位置发生竖直方向上的错位,利用连接弹簧32发生变形,能够对相邻两个导磁体31的铰接位置进行缓冲,从而避免相邻两个导磁体31之间分离,保证了该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的正常使用。
所述U型限位架223水平端的底部与第二限位槽22的内壁之间固连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以U型限位架223为基准对称设置。
工作时,当位于第二限位槽22内侧的多个导磁体31受到不同的作用力时,导磁体31发生移动,对称设置的两个缓冲弹簧配合使用,能够减小U型限位架223在竖直方向上的偏移量,避免U型限位架223的外壁与第二限位槽22的内壁发生碰撞,从而延长了U型限位架223和第二限位槽22的使用寿命。
所述磁悬浮机架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辊12,且转动辊12以磁悬浮机架1的竖直中线为基准对称设置,转动辊12的位置与腰形限位模块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输送带5套设在两个转动辊12上,输送带5的两侧与导磁体31之间均通过紧固模块6固连;所述紧固模块6包括角铁61和螺钉62;所述角铁61的一端与导磁体31固连,角铁61的另一端通过螺钉62与输送带5两侧的边缘固连。
工作时,当两个转动辊12转动时,输送带5随之转动,输送带5的两侧带动多个导磁体31随之移动,此时,倒L型支撑臂11上的电磁铁42与一号永磁体41磁吸力对导磁体31进行吸引,使得输送带5位于两个第二限位槽22之间一段的两侧悬浮,从而减小了输送带5的磨损,延长了输送带5的使用寿命,且减小了输送带5在行走时受到的摩擦力,降低了能耗,节约成本,当间歇的向输送带5位于两个第二限位槽22之间一段的内侧装载货物时,货物的重力作用在输送带5上,间歇的推动输送带5下移,此时,悬浮的输送带5发生晃动,使得输送带5上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货物之间的间隙减小,有效提高输送带5的运载能力。
所述紧固模块6还包括圆形槽64和支撑单元63;所述角铁61上与输送带5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圆形槽64,且圆形槽64的内侧设置有支撑单元63,支撑单元63的外侧通过挤压弹簧与圆形槽64的内壁固连,支撑单元63用于对输送带5进行支撑;所述支撑单元63包括环形托片631、环形导槽632和滚珠;所述环形托片631上与圆形槽64的底部之间固连环形导槽632,且环形导槽632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滚珠,环形托片631的顶部与输送带5的底部相接触,环形托片631与挤压弹簧固连。
工作时,可在环形托片631的顶部粘接橡胶垫片,利用现橡胶垫片增大环形托片631与输送带5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环形托片631与输送带5的底部分离,当输送带5进行物品的输送作业时,输送带5与螺钉62的连接位置处受到物品的重力发生变形,此时,环形托片631的顶部与输送带5的底部对环形托片631的顶部进行挤压,输送带5与环形托片631的接触位置处具有向斜下方移动的趋势,环形托片631与圆形槽64之间固连的挤压弹簧受到挤压收缩,环形托片631带动输送带5向斜下方移动一段与挤压弹簧收缩量相同的距离,从而避免输送带5与螺钉62的连接位置处发生变形,进而降低了输送带5与螺钉62连接部位发生拉扯的概率,延长了输送带5的使用寿命,同时,当环形托片631在圆形槽64的内部移动时,环形导槽632内侧的滚珠便于环形托片631移动,提高环形托片631移动的灵敏性,使用便捷。
工作时,电磁铁42通电后具有磁性,倒L型支撑臂11进行支撑,通过电磁铁42与一号永磁体41配合使用,对位于第二限位槽22内侧的多个导磁体31进行吸引,使位于第二限位槽22内侧的多个导磁体31悬浮,交错设置的二号永磁体224和三号永磁体225对悬浮的导磁体31底部的两侧分别施加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且三号永磁体225的作用力用于平衡导磁体31所受作用力,使悬浮的导磁体31的底部始终处于竖直状态,避免悬浮的导磁体31的竖直段与第二限位槽22的内壁发生碰撞,减少机械摩擦,且导磁体31的水平段与两个二号永磁体224之间均设置有坡莫合金板222,利用坡莫合金板222进行磁屏蔽,避免电磁铁42和一号永磁体41与二号永磁体224和三号永磁体225之间的磁力相互干扰,同时,多个导磁体31与腰形限位模块2连接,利用第一限位槽21与第二限位槽22能够对多个导磁体31进行限位,这样能够使得多个导磁体31在第一限位槽21和第二限位槽22的内侧平稳的移动,连接架内侧的托辊13便于导磁体31移动,当第二限位槽22内侧的多个导磁体31移动时,该多个导磁体31的底端在U型限位架223的内侧滑动,U型限位架223内侧的底部与导磁体31的底端相接触,使得位于第二限位槽22内侧的导磁体31平稳滑动,避免位于第二限位槽22内侧相邻两个导磁体3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两个导磁体31的顶端分离,进一步提高了多个导磁体31移动的稳定性,利用导磁体31竖直段之间相互交叉连接,能够使得多个导磁体31竖直段的竖直中线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在相邻两个导磁体31相互铰接时,铰接位置处的厚度与导磁体31竖直段中间位置处的厚度相同,呈直线型摆布,避免导磁体31交错布置时呈折线型摆布,从而提高了多个导磁体31的稳定性,使输送带5平稳移动,且呈直线型摆布的多个导磁体31竖直段的底端与U型限位架223嵌入连接,避免U型限位架223的内侧掉落杂物,保证了多个导磁体31的正常行走,当导磁体31转动至两个转动辊12位置处时,相邻两个导磁体31的顶端相互分离,此时,连接弹簧32使相邻两个导磁体31发生转动,当相邻两个导磁体31受到的作用力不同时,相邻两个导磁体31的铰接位置发生竖直方向上的错位,利用连接弹簧32发生变形,能够对相邻两个导磁体31的铰接位置进行缓冲,从而避免相邻两个导磁体31之间分离,当位于第二限位槽22内侧的多个导磁体31受到不同的作用力时,导磁体31发生移动,对称设置的两个缓冲弹簧配合使用,能够减小U型限位架223在竖直方向上的偏移量,避免U型限位架223的外壁与第二限位槽22的内壁发生碰撞;
当两个转动辊12转动时,输送带5随之转动,输送带5的两侧带动多个导磁体31随之移动,此时,倒L型支撑臂11上的电磁铁42与一号永磁体41磁吸力对导磁体31进行吸引,使得输送带5位于两个第二限位槽22之间一段的两侧悬浮,从而减小了输送带5的磨损,延长了输送带5的使用寿命,且减小了输送带5在行走时受到的摩擦力,降低了能耗,节约成本,当间歇的向输送带5位于两个第二限位槽22之间一段的内侧装载货物时,货物的重力作用在输送带5上,间歇的推动输送带5下移,此时,悬浮的输送带5发生晃动,使得输送带5上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货物之间的间隙减小,可在环形托片631的顶部粘接橡胶垫片,利用现橡胶垫片增大环形托片631与输送带5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环形托片631与输送带5的底部分离,当输送带5进行物品的输送作业时,输送带5与螺钉62的连接位置处受到物品的重力发生变形,此时,环形托片631的顶部与输送带5的底部对环形托片631的顶部进行挤压,输送带5与环形托片631的接触位置处具有向斜下方移动的趋势,环形托片631与圆形槽64之间固连的挤压弹簧受到挤压收缩,环形托片631带动输送带5向斜下方移动一段与挤压弹簧收缩量相同的距离,从而避免输送带5与螺钉62的连接位置处发生变形,进而降低了输送带5与螺钉62连接部位发生拉扯的概率,延长了输送带5的使用寿命,同时,当环形托片631在圆形槽64的内部移动时,环形导槽632内侧的滚珠便于环形托片631移动,提高环形托片631移动的灵敏性,使用便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悬浮机架(1)、腰形限位模块(2)和永磁模块(4);所述磁悬浮机架(1)的内侧通过螺栓螺旋安装有两个腰形限位模块(2),磁悬浮机架(1)顶部的两侧均等距固连多个倒L型支撑臂(11),且倒L型支撑臂(11)上水平段的底部安装有永磁模块(4),磁悬浮机架(1)上位于两个腰形限位模块(2)的底部还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多个托辊(13);所述永磁模块(4)包括一号永磁体(41)和电磁铁(42);所述一号永磁体(41)安装在倒L型支撑臂(11)上,一号永磁体(41)的两侧均安装有电磁铁(42);所述腰形限位模块(2)包括第一限位槽(21)、第二限位槽(22)和二号永磁体(224),腰形限位模块(2)的内侧对应一号永磁体(41)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模块(3),腰形限位模块(2)由第一限位槽(21)与第二限位槽(22)首尾相连组成,腰形限位模块(2)用于对连接模块(3)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槽(22)的内侧设置有U型限位架(223),且U型限位架(223)与连接模块(3)相接触,第二限位槽(22)水平布置,第二限位槽(22)两侧的顶端分别固连二号永磁体(224)和三号永磁体(225),且二号永磁体(224)和三号永磁体(225)相互交错,第二限位槽(22)的两侧均固连支撑板(221),且支撑板(221)的顶端均固连坡莫合金板(222);所述二号永磁体(224)用于对连接模块(3)的竖直位置进行限位;所述坡莫合金板(222)用于屏蔽二号永磁体(224)与永磁模块(4);所述倒L型支撑臂(11)的位置与第二限位槽(22)相对应;其中,
所述连接模块(3)由多个导磁体(31)组成,且任意两个导磁体(31)与腰形限位模块(2)连接的一端均相互铰接,导磁体(31)的横截面为T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31)竖直段的横截面为Z型,导磁体(31)竖直段两侧的厚度为中间厚度的一半,任意相邻两个导磁体(31)竖直段连接位置处的厚度之和与导磁体(31)中间部位的厚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相邻两个导磁体(31)的铰接位置处均开设有圆孔,且两个圆孔的位置相对应,两个圆孔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弹簧(32),且连接弹簧(32)的弹簧外径与圆孔的内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限位架(223)水平端的底部与第二限位槽(22)的内壁之间固连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以U型限位架(223)为基准对称设置。
5.一种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5)、转动辊(12)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浮系统;所述磁悬浮机架(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辊(12),且转动辊(12)以磁悬浮机架(1)的竖直中线为基准对称设置,转动辊(12)的位置与腰形限位模块(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输送带(5)套设在两个转动辊(12)上,输送带(5)的两侧与导磁体(31)之间均通过紧固模块(6)固连;所述紧固模块(6)包括角铁(61)和螺钉(62);所述角铁(61)的一端与导磁体(31)固连,角铁(61)的另一端通过螺钉(62)与输送带(5)两侧的边缘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模块(6)还包括圆形槽(64)和支撑单元(63);所述角铁(61)上与输送带(5)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圆形槽(64),且圆形槽(64)的内侧设置有支撑单元(63),支撑单元(63)的外侧通过挤压弹簧与圆形槽(64)的内壁固连,支撑单元(63)用于对输送带(5)进行支撑;所述支撑单元(63)包括环形托片(631)、环形导槽(632)和滚珠;所述环形托片(631)上与圆形槽(64)的底部之间固连环形导槽(632),且环形导槽(632)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滚珠,环形托片(631)的顶部与输送带(5)的底部相接触,环形托片(631)与挤压弹簧固连。
CN201910011858.0A 2019-01-07 2019-01-07 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及输送机 Active CN1096257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1858.0A CN109625779B (zh) 2019-01-07 2019-01-07 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及输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1858.0A CN109625779B (zh) 2019-01-07 2019-01-07 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及输送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5779A true CN109625779A (zh) 2019-04-16
CN109625779B CN109625779B (zh) 2020-07-24

Family

ID=66058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1858.0A Active CN109625779B (zh) 2019-01-07 2019-01-07 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及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2577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7424A (zh) * 2019-11-28 2020-01-17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电磁-永磁混合悬浮输送机及其控制系统
CN113602816A (zh) * 2021-08-17 2021-11-05 江西理工大学 基于永磁阵列的磁悬浮传送机
CN115072267A (zh) * 2022-07-06 2022-09-20 安徽省臻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球铁井盖生产用上料装置
CN116298296A (zh) * 2023-05-23 2023-06-23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一种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CN117182394A (zh) * 2023-10-09 2023-12-08 江苏沪宝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金属防护组件焊接修复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42127A (en) * 1972-11-16 1976-07-07 British Steel Corp Conveyancing systems
JP2012012125A (ja) * 2010-06-29 2012-01-1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ベルトコンベヤ
CN104760798A (zh) * 2015-01-29 2015-07-08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磁驱动自调偏带式输送机
CN204872499U (zh) * 2015-01-29 2015-12-16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磁动力自调偏带式输送机
CN108674888A (zh) * 2018-08-07 2018-10-1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磁电混合式吸式磁悬浮带式输送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42127A (en) * 1972-11-16 1976-07-07 British Steel Corp Conveyancing systems
JP2012012125A (ja) * 2010-06-29 2012-01-1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ベルトコンベヤ
CN104760798A (zh) * 2015-01-29 2015-07-08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磁驱动自调偏带式输送机
CN204872499U (zh) * 2015-01-29 2015-12-16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磁动力自调偏带式输送机
CN108674888A (zh) * 2018-08-07 2018-10-1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磁电混合式吸式磁悬浮带式输送机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7424A (zh) * 2019-11-28 2020-01-17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电磁-永磁混合悬浮输送机及其控制系统
WO2021103593A1 (zh) * 2019-11-28 2021-06-03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电磁-永磁混合悬浮输送机及其控制系统
CN113602816A (zh) * 2021-08-17 2021-11-05 江西理工大学 基于永磁阵列的磁悬浮传送机
CN115072267A (zh) * 2022-07-06 2022-09-20 安徽省臻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球铁井盖生产用上料装置
CN115072267B (zh) * 2022-07-06 2023-06-23 安徽省臻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球铁井盖生产用上料装置
CN116298296A (zh) * 2023-05-23 2023-06-23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一种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CN116298296B (zh) * 2023-05-23 2023-08-2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一种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CN117182394A (zh) * 2023-10-09 2023-12-08 江苏沪宝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金属防护组件焊接修复设备
CN117182394B (zh) * 2023-10-09 2024-03-15 江苏沪宝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金属防护组件焊接修复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5779B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5779A (zh) 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及输送机
WO2021103593A1 (zh) 一种电磁-永磁混合悬浮输送机及其控制系统
CN203767445U (zh) 一种承载小车、车组、悬挂链输送机及输送系统
CN108674888A (zh) 一种磁电混合式吸式磁悬浮带式输送机
CN105416993A (zh) 轨道式带式输送机
CN112407830A (zh) 一种悬挂搬运机器人系统以及自移动搬运机器人
CN111071696B (zh) 一种智能磁电混合悬浮带式输送机
CN213536290U (zh) 一种采炭区皮带机卸料缓冲床
CN107311044A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
CN109533789A (zh) 一种悬挂分拣设备
CN201254385Y (zh) 带式输送机维修用的运辊装置
CN213445266U (zh) 一种链斗卸船机
CN112374033B (zh) 一种新型磁悬浮低阻力带式输送机
CN205687198U (zh) 一种料舱自动卸料机
CN101021152A (zh) 缓冲给料机
CN210619228U (zh) 一种高承载力的滚筒输送机
CN208439844U (zh) 矿渣微粉生产线输送装置
CN202089602U (zh) 立体式矩阵粮食入仓机
CN100453429C (zh) 摩擦驱动式输送机设备
CN208560554U (zh) 一种rgv小车
CN207617724U (zh) 一种装卸货物的物流运输车
CN103582603A (zh) 机头挡边皮带运输机
CN219859273U (zh) 井下水平巷道用可搬移水平储运煤仓
CN215580296U (zh) 一种布料轨道车电缆拖带装置
CN212449252U (zh) 一种载货架及其垂直运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