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25035A - 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25035A
CN109625035A CN201811563605.6A CN201811563605A CN109625035A CN 109625035 A CN109625035 A CN 109625035A CN 201811563605 A CN201811563605 A CN 201811563605A CN 109625035 A CN109625035 A CN 109625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ffic coverage
mode
tunnel attribute
tunnel
instruct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636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25035B (zh
Inventor
张强
杨旭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636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250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25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5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25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5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当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通过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能够灵活使列车在隧道地上混合线路下以不同运行模式行驶,提高雨雪天气下的全线控车效率。

Description

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隧道和地上混合的线路中,只有地上部分会受到雨雪恶劣天气的影响,而隧道中为封闭部分并不会受到雨雪恶劣天气的影响,而目前在全自动运行模式下中心TIAS一次设置雨雪模式后,列车会全线进入雨雪模式并全线使用雨雪模式的车辆参数进行控车,会造成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运营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在设置为雨雪运行模式后列车在隧道地上全线按雨雪模式运营造成运营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
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其中,运行区间为两个相邻车站中从在先经过车站始端到在后经过车站始端之间的运行区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装置,包括:
分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其中,运行区间为两个相邻车站中从在先经过车站始端到在后经过车站始端之间的运行区段。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当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通过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能够灵活使列车在隧道地上混合线路下以不同运行模式行驶,提高雨雪天气下的全线控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当前运行区间的区段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运行模式调整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运行模式调整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运行模式调整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包括:
S11、当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
S12、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其中,运行区间为两个相邻车站中从在先经过车站始端到在后经过车站始端之间的运行区段。
针对步骤S11和步骤S1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目标列车在隧道地上混合线路上运行模式的调整的前提是当日为雨雪天气,且中心TIAS(以行车指挥为核心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向区域控制器ZC发送雨雪模式指令,ZC可以实时进行运行模式的调整。在这里,雨雪模式指令的类型包括:“进入雨雪模式”和“退出雨雪模式”。故区域控制器ZC在接收到中心TIAS发来的雨雪模式指令时,要确定其指令类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列车可在停稳之前或停稳之后接收中心TIAS发来的雨雪模式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运行区间为两个相邻车站中从在先经过车站始端到在后经过车站始端之间的运行区段。在该运行区段中会包括:第一车站(在先经过车站)的站台区段、计轴区段(从在先经过车站末端到在后经过车站始端之间的以计轴划分的区段)。在计轴区段中可能会存在一个区段位于地上空间,该区段作为地上区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列车可停在运行区间的某一个计轴区段内,也可停在站台区段内。无论是正常运行还是折返运行均包括在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列车在一次运行计划中会包含多个运行区间。为此,针对运行区间会配置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该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能够记录各个运行区间中是否存在地上区段的情况。
如图2所示,站台1和站台2之间的运行区间包括:1G、2G、3G、4G,其中1G为站台区段,2G、3G、4G为计轴区段,3G因为在地上空间,作为地上区段。因此,站台1和站台2之间的运行区间为非隧道属性。站台2和站台3之间的运行区间包括:5G、6G、7G,其中5G为站台区段,6G、7G为计轴区段,不存在地上区段,因此,站台2和站台3之间的运行区间为隧道属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需在停车时才会实施运行模式的调整,在运行过程中不能进行运行模式的调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运行模式的调整的执行系统可为区域控制器ZC或车载控制器VOBC,或为向区域控制器ZC或车载控制器VOBC下发运行模式调整信令的上级系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区域控制器ZC为例,区域控制器在检测到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在这里,存在正常控制模式(即非雨雪模式)和雨雪模式。实际上根据不同情形对两种模式的更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情况的正常控制模式或雨雪模式均有对应的车辆参数(最不利紧急制动力、最大牵引、最大制动可配置等),在每个运行模式下,按车辆参数控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当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通过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能够灵活使列车在隧道地上混合线路下以不同运行模式行驶,提高雨雪天气下的全线控车效率。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包括:
S21、当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
S22、当所述指令类型为进入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非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雨雪模式,其中,非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针对步骤S21,其与上述实施例步骤S11在原理上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针对步骤S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指令类型为进入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非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雨雪模式,其中,非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如图4所示的行进方向,若目标列车停在2G,由于3G为地上区段,则运行区间1G-4G属于非隧道属性。目标列车起步要进入的区段包含地上区段,故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雨雪模式,使目标列车再次启动后按雨雪运行模式经过3G区段、4G区段,一直到站台2停车。
如图5所示的行进方向,若目标列车停在1G(即站台1),由于3G为地上区段,则运行区间1G-4G属于非隧道属性。目标列车起步要进入的区段包含地上区段,故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雨雪模式,使目标列车再次启动后按雨雪运行模式经过2G区段、3G区段、4G区段,一直到站台2停车。
如图6所示的折返行进方向,若目标列车停在1G(即站台1),由于3G为地上区段,则折返时的运行区间1G-4G属于非隧道属性。目标列车起步要进入的区段包含地上区段,故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雨雪模式,使目标列车再次启动后按雨雪运行模式经过2G区段、3G区段、4G区段,一直到站台2停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在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通过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当所述指令类型为进入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非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雨雪模式,能够灵活使列车在隧道地上混合线路下以不同运行模式行驶,提高雨雪天气下的全线控车效率。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包括:
S31、当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
S32、当所述指令类型为进入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正常控制模式,其中,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不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针对步骤S31,其与上述实施例步骤S11在原理上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针对步骤S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指令类型为进入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正常控制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在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通过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当所述指令类型为进入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正常控制模式,能够灵活使列车在隧道地上混合线路下以不同运行模式行驶,提高雨雪天气下的全线控车效率。
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包括:
S41、当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
S42、当所述指令类型为退出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正常控制模式;
S43、当所述指令类型为退出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非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雨雪模式。
针对步骤S41-步骤S43,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是基于指令类型为退出雨雪模式下,在隧道属性和非隧道属性下的运行模式更新与否的说明。其处理过程与上述的处理过程在原理上相同,在此不再以附图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在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通过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当所述指令类型为退出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正常控制模式,以及当所述指令类型为退出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非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雨雪模式,能够灵活使列车在隧道地上混合线路下以不同运行模式行驶,提高雨雪天气下的全线控车效率。
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装置,包括分析模块51和处理模块52,其中:
分析模块51,用于当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
处理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其中,运行区间为两个相邻车站中从在先经过车站始端到在后经过车站始端之间的运行区段。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指令类型的不同以及隧道属性的不同,处理模块具体可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可分别实现:
当所述指令类型为进入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非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雨雪模式,其中,非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当所述指令类型为进入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正常控制模式,其中,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不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当所述指令类型为退出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正常控制模式,其中,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不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当所述指令类型为退出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非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雨雪模式,其中,非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原理相同,对于更加详细的解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硬件处理器(hardware processor)来实现相关功能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装置,当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通过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能够灵活使列车在隧道地上混合线路下以不同运行模式行驶,提高雨雪天气下的全线控车效率。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
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其中,运行区间为两个相邻车站中从在先经过车站始端到在后经过车站始端之间的运行区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包括:
当所述指令类型为进入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非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雨雪模式,其中,非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包括:
当所述指令类型为进入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正常控制模式,其中,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不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包括:
当所述指令类型为退出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正常控制模式,其中,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不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包括:
当所述指令类型为退出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非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雨雪模式,其中,非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6.一种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目标列车在运行路线上的停稳信号后,对接收到的雨雪模式指令进行分析获得指令类型;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令类型和预设的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是否更新运行模式,其中,运行区间为两个相邻车站中从在先经过车站始端到在后经过车站始端之间的运行区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指令类型为进入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非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雨雪模式,其中,非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指令类型为进入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正常控制模式,其中,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不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指令类型为退出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正常控制模式,其中,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不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指令类型为退出雨雪模式时,根据所述运行区间隧道属性表确定待运行区间为非隧道属性,则所述目标列车在待运行区间运行时为雨雪模式,其中,非隧道属性的运行区间为运行区间中具有地上区段的区间。
CN201811563605.6A 2018-12-20 2018-12-20 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6250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3605.6A CN109625035B (zh) 2018-12-20 2018-12-20 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3605.6A CN109625035B (zh) 2018-12-20 2018-12-20 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5035A true CN109625035A (zh) 2019-04-16
CN109625035B CN109625035B (zh) 2021-04-27

Family

ID=66075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63605.6A Active CN109625035B (zh) 2018-12-20 2018-12-20 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2503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1172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雨雪模式设置方法、系统和控制器
CN112874578A (zh) * 2019-11-29 2021-06-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驾驶列车控制方法及系统,列车监控系统,区域控制器
CN113734233A (zh) * 2020-05-29 2021-12-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不停车切换雨雪模式的列车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25A (zh) * 1995-10-24 1997-07-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载式行驶控制装置
KR20090083076A (ko) * 2008-01-29 2009-08-03 현대로템 주식회사 열차의 안전운행정보 제공 시스템
CN105501261A (zh) * 2015-11-24 2016-04-20 北京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恶劣天气下全自动驾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49587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北京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雨雪天的列车自动驾驶控制方法和系统
US9840261B2 (en) * 2015-03-23 2017-12-12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Automatic train stop control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25A (zh) * 1995-10-24 1997-07-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载式行驶控制装置
KR20090083076A (ko) * 2008-01-29 2009-08-03 현대로템 주식회사 열차의 안전운행정보 제공 시스템
US9840261B2 (en) * 2015-03-23 2017-12-12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Automatic train stop control system
CN105501261A (zh) * 2015-11-24 2016-04-20 北京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恶劣天气下全自动驾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49587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北京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雨雪天的列车自动驾驶控制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诚: "贵阳地铁雨雪霜冻天气信号控车方案的研究", 《中国新通信》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1172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雨雪模式设置方法、系统和控制器
WO2020259122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雨雪模式设置方法、系统和控制器
CN112141172B (zh) * 2019-06-28 2022-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雨雪模式设置方法、系统和控制器
CN112874578A (zh) * 2019-11-29 2021-06-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驾驶列车控制方法及系统,列车监控系统,区域控制器
CN113734233A (zh) * 2020-05-29 2021-12-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不停车切换雨雪模式的列车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CN113734233B (zh) * 2020-05-29 2022-12-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不停车切换雨雪模式的列车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5035B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5035A (zh) 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937649B (zh) 一种道路信息接收系统及接收方法
CN105957376A (zh) 车路协同环境下无信号交叉口车辆通行引导系统和方法
CN105292185B (zh) 一种无人驾驶控制系统
DE102015208053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ringern einer Gefährdung für ein und/oder durch ein sich auf einem Parkplatz befindendes Fahrzeug
JP5526788B2 (ja) 交通信号制御システム、交通信号制御機、中央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DE112012005853T5 (de) Fahrunterstützungsvorrichtung
CN110466566A (zh) 一种基于列车追踪关系筛选车头前方空闲的方法和系统
CN109186621A (zh) 基于路口模型的自动行驶方法及装置
CN109255951B (zh) 一种勤务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78807A (zh) 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列车跳停方法
CN106228828A (zh) 一种停车调度系统和方法
CN104554299A (zh) 基于atp/td环线制式的列车自动驾驶方法
CN111366166B (zh) 一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6600989A (zh) 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
CN109215357A (zh) 基于速度检测的交叉口公交插队优先控制方法
CN104008657A (zh) 一种应急疏散情况下的t型交叉口渠化控制方法
CN107640181A (zh) 基于车车通信的任意目的地行车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18175841A1 (en) Radio blocking in a train control system
CN108053643A (zh) 一种车队编队系统
CN111746597A (zh) 一种列车停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341710A (zh) 不确定环境的交通网上快速抵达目的地的动态规划法
CN106781589A (zh) 一种机动车十字路口交通信息播报装置与方法
CN109625036B (zh) 一种非通信车车次窗的推算处理方法
DE102016200049B4 (de) Verfahren, Führungsfahrzeug und Lastkraftwagen zum Auffahren auf und Abfahren von einer Autobahn durch den Lastkraftwag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