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7326B - 控制电路和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控制电路和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97326B
CN109597326B CN201811365357.4A CN201811365357A CN109597326B CN 109597326 B CN109597326 B CN 109597326B CN 201811365357 A CN201811365357 A CN 201811365357A CN 109597326 B CN109597326 B CN 1095973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load
control
module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653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97326A (zh
Inventor
刘衍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653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973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97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7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97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73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57Microcontrolle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和吸尘器。一种控制电路,用于为负载提供恒定的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包括:电流检测模块,与负载连接,用于检测负载输出的电流信号;电压检测模块,与负载连接,用于检测负载输出的电压信号;驱动模块,与负载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驱动负载;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驱动模块连接,用于输出控制信号,并根据接收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反馈反馈调节控制信号以调节负载的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使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保持恒定,对负载起到保护作用,其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控制电路和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控制电路和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的应用十分广泛,吸尘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吸尘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输入过大电流或过大电压至电机,对吸尘器本身质量和安全隐患都产生很大影响。
一般,为了保护吸尘器的使用安全与寿命,会采用专用集成芯片或者霍尔元件检测电机的转速去检测电机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进而避免过放电压或过放电流的情况发生,但是其成本高、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成本高、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和吸尘器。
一种控制电路,用于为负载提供恒定的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包括:
电流检测模块,与所述负载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负载输出的电流信号;
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负载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负载输出的电压信号;
驱动模块,与所述负载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驱动所述负载;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驱动模块连接,用于输出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接收的所述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反馈反馈调节所述控制信号以调节所述负载的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使所述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保持恒定。
上述控制电路,可以输出控制信号以驱动负载,使负载处于工作状态,并根据接收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反馈调节控制信号来调节负载的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使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保持恒定,对负载起到保护作用,其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多个晶体管,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晶体管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晶体管与所述负载连接;
控制模块输出所述控制信号以控制多个所述晶体管的导通或断开,以驱动所述负载,使所述负载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给所述负载供电的电池模块;
多个所述晶体管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池模块、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出端接地;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入端、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出端接地;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输出端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均为N沟道MOS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P沟道MOS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晶体管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电阻和第二检测电阻;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检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三检测电阻、第四检测电阻和第五检测电阻,其中,
所述第三检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检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检测电阻、第五检测电阻公共端连接;
所述第四检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五检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压检测模块、负载连接;
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输入输出信号,以导通或断开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负载的连接通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五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吸尘器,还包括上述控制电路,所述负载为所述吸尘器的电机。
吸尘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保证了恒定的电流或电压输入,保证了吸尘器的使用安全和延迟了使用寿命。同时,基于控制电路实现的恒流或恒压输入,取代了传统的使用专用集成芯片或者霍尔元件检测电机的转速继而实现恒流或恒压输入,简化了电路结构,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晶体管称为第二晶体管,且类似地,可将第二晶体管称为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两者都是晶体管,但其不是同一晶体管。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电路10,用于为负载20提供恒定的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其中,负载20可以为用于驱动吸尘器运动的电机,或其他用于驱动的待供电器件或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包括电流检测模块110、电压检测模块120、驱动模块130以及控制模块140。控制模块140分别与电流检测模块110、电压检测模块120、驱动模块130连接。控制模块140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给驱动模块130,驱动模块130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以驱动负载20,使负载20处于工作状态。电流检测模块110与负载20连接,用于当负载20处于工作状态时,检测负载20输出的电流信号;电压检测模块120,与负载20连接,用于当负载20处于工作状态时,检测负载20输出的电压信号。控制模块140接收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调节所述控制信号来反馈调节负载20的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以使负载20的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保持恒定。
其中,控制信号可以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调节所述控制信号可以理解为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占空比可以理解为一个脉冲周期内高电平信号占整个周期的比例。进一步的,控制模块140上设有PWM输出端口,控制信号经过PWM输出端口输出至驱动模块130。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40可以根据接收的电流信号判断当前负载20应该所处的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可以为恒流模式或恒压模式。当负载20处于恒流模式时,其负载20接收的输入电流为恒定值,当负载20处于恒压模式时,其负载20接收的输入电压为恒定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40可以电流检测模块110检测的负载20输出的电流信号来判断当前负载20所需要处于的工作模式。
当负载20输出的电流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可以将其工作模式确定为恒压模式,根据负载20输出的电压信号反馈调节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调节负载20的输入电压,使输入电压保持恒定,继而使负载20处于恒压工作模式。例如,当负载20为吸尘器的电机时,电机开始工作的瞬间,吸尘器并没有吸尘,或,当吸尘器的吸尘阻力较小(吸收小颗粒的灰尘)时,此时的输出电流小于第一预设值,此时将其电机的工作模式设为恒压模式。具体的,若输出电压小于恒压模式对应的输出电压,则调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负载20的输入电压,使其输入电压保持恒定;若输出电压大于恒压模式对应的输出电压,则调低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负载20的输入电压,使其输入电压保持恒定。
当负载20输出的电流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可以将其工作模式确定为恒流模式,根据负载20输出的电流信号反馈调节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调节负载20的输入电流,使输入电流保持恒定,继而使负载20处于恒流工作模式。例如,当吸尘器的吸尘阻力较大(吸收大颗粒的灰尘或吸尘的地面不平整)时,此时的输出电流大于第一预设值,此时将其电机的工作模式设为恒流模式,就会避免输出电流过大而进行自我保护,出现停机又开机的现象的发生,将电机的工作模式设定为恒流模式,可以更好的保护电机,提高用户使用吸尘器的体验度。具体的,若输出电流小于恒流模式对应的输出电流,则调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负载20的输入电流,使其输入电流保持恒定;若输出电流大于恒压模式对应的输出电流,则调低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负载20的输入电流,使其输入电流保持恒定。
上述控制电路10中的控制模块140,可以输出控制信号以驱动负载20,使负载20处于工作状态,并根据接收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反馈调节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负载20的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使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保持恒定,对负载20起到保护作用,其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模块130包括多个晶体管,其中,至少一个晶体管与控制模块140连接,至少一个晶体管与负载20连接。控制模块140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多个晶体管的导通或断开,以驱动负载20,使所述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控制信号为高电平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还包括用于给负载20供电的电池模块150。多个晶体管包括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三晶体管Q3和第四晶体管Q4。其中,第一晶体管Q1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140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池模块150、第二晶体管Q2的控制端、第三晶体管Q3的控制端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输出端接地;第二晶体管Q2的输入端与电池模块150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三晶体管Q3的输入端、第四晶体管Q4的控制端连接;第三晶体管Q3的输出端接地;第四晶体管Q4的输入端与负载20连接,第四晶体管Q4的输出端接地,或第四晶体管Q4的经电流检测模块110接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晶体管的类型可以为双极性晶体管(BJT)或场效应晶体管(FET)。每个晶体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一个晶体管与其他晶体管的导电类型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导电类型可以为N型和P型。
进一步的,第一晶体管Q1、第三晶体管Q3、第四晶体管Q4均为N沟道MOS管;第二晶体管Q2为P沟道MOS管。
可选的,第一晶体管Q1、第三晶体管Q3、第四晶体管Q4可均为P沟道MOS管,第二晶体管Q2可为N沟道MOS管。
需要说明的是,当晶体管为N沟道MOS管,则该晶体管的控制端为N沟道MOS管的栅极,晶体管的输入端为N沟道MOS管的漏极,晶体管的输出端为N沟道MOS管的源极。当晶体管为P沟道MOS管,则该晶体管的控制端为P沟道MOS管的栅极,晶体管的输入端为P沟道MOS管的源极,晶体管的输出端为P沟道MOS管的漏极。
当控制模块140输出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第一晶体管Q1的输出端(源极)接地,第一晶体管Q1的控制端(栅极)与输出端(源极)之间的电压大于第一晶体管Q1的开启电压Vgs,从而使得第一晶体管Q1导通。当第一晶体管Q1导通时,其第一晶体管Q1的控制端(栅极)为低电平电压,约为0V,而第二晶体管Q2的输入端(源极)与电池模块150连接,使得第二晶体管Q2的输入端(源极)与控制端(栅极)之间的电压大于第二晶体管Q2的开启电压Vsg,从而使得第二晶体管Q2导通。第二晶体管Q2的控制端(栅极)与第三晶体管Q3的控制端(栅极)连接,也即第二晶体管Q2的控制端(栅极)与第三晶体管Q3的控制端(栅极)的电压相同,均为低电平电压,约为0V,而第三晶体管Q3的输出端(源极)接地,也为低电平电压,约为0V,使得第三晶体管Q3的控制端(栅极)与输出端(源极)之间没有电压差,从而使第三晶体管Q3处于断开状态(不导通)。当第二晶体管Q2导通且第三晶体管Q3断开时,使得第四晶体管Q4的控制端(栅极)与输出端(源极)之间的电压大于第四晶体管Q4的开启电压Vgs,从而使得第四晶体管Q4导通。当第四晶体管Q4导通时,第四晶体管Q4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为低电平电压,约为0V。
其中,负载20具有两个端子,其中一个端子与电池模块150连接,另一个端子与第四晶体管Q4的输入端(漏极)连接。其中,与电池模块150连接的端子的电压高于与第四晶体管Q4的输出端连接的端子的电压,使负载20的两个端子之间形成了电压差,也即能够驱动负载20运行,以使负载20处于工作状态。
通过反馈调节高电平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占空比,就可以调节各个开关管的开关速度,调节输入至与第四晶体管Q4的输出端连接的端子的电压或电流,进而调节负载20的两个端子之间额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使其负载20的两个端子之间的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保持恒定。
当控制模块140输出的信号为低电平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则会控制驱动模块130的第一晶体管Q1断开(不导通)、第二晶体管Q2断开(不导通)、第三晶体管Q3导通、第四晶体管Q4断开(不导通),进而使负载20的两个端子之间没有形成电压差,也即不能驱动负载20运行,以使负载20处于非工作状态(不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当负载20处于非工作状态,即停止工作时,负载20会有反向电动势,第一二极管D1起到一个续流作用,使得负载20两端的反向电压能快速的释放掉,以保护负载20。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模块130还包括用于保护晶体管的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控制模块140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Q1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二晶体管Q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四晶体管Q4的控制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三晶体管Q3的控制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三晶体管Q3的输出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四晶体管Q4的控制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四晶体管Q4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变,通过改变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以控制晶体管的开关速度。例如,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阻值越小,其晶体管的开关速度越快。同时,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还可以用于避免在电压过高的情况下,晶体管的开关速度过快而导致周围元器件被击穿的情况发生。
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可以理解为泄放电阻,用于释放到晶体管控制端(栅极)与输出端(源极)之间的少量静电,其少量静电使得晶体管的控制端(栅极)与输出端(源极)之间的等效电容产生很高的电压。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可防止晶体管产生误动作,甚至击穿晶体管,起到保护晶体管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偏置电压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模块13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晶体管Q1的控制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第五电阻R5,其第五电阻R5与第三电阻R3的作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模块130还包括第六电阻R6,第六电阻R6的一端分别与电池模块150、负载20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晶体管Q1的输入端、第二晶体管Q2的控制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流检测模块110包括第一检测电阻R7和第二检测电阻R8;其中,第一检测电阻R7的一端与负载20连接,第一检测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第二检测电阻R8的一端与负载20连接,第二检测电阻R8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140连接。进一步的,第二检测电阻R8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140的AD2接口连接。电流检测模块110将获取的电流信号输出至控制模块140的AD2,控制模块140根据接收的电流信号反馈调节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若输出电流较小,可以调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若输出电流较大,可以调低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以使负载20的输入电流保持恒定。
进一步的,第一检测电阻R7的阻值可以根据负载20或时间需求来设定。例如,可将第一检测电阻R7设为10mR左右。第二检测电阻R8的阻值可基于负载20的最大工作电流来设定。例如,当负载20的最大工作电流为5A时,可以计算出第二检测电阻R8的功率=5*5*10mR=0.25W,因此,第二检测电阻R8要选择大于1/4W(1206封装)的电阻。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压检测模块120包括第三检测电阻R9、第四检测电阻R10和第五检测电阻R11。其中,第三检测电阻R9的一端与控制模块140连接,第三检测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四检测电阻R10、第五检测电阻R11的公共连接端连接;第四检测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第五检测电阻R11的另一端与负载20连接。
其中,第四检测电阻R10和第五检测电阻R11起到分压作用,用于检测负载20输出的电压信号,并经第三检测电阻R9将其输入至控制模块140的AD1接口。控制模块140根据接收的电压信号反馈调节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若输出电压较小,可以调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若输出电压较大,可以调低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以使负载20的输入电压保持恒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还包括开关模块160,开关模块160分别与控制模块140、电压检测模块120、负载20连接;开关模块160用于接收控制模块140输出的输入输出信号,以导通或断开电压检测模块120与负载20的通路。当负载20处于恒流模式时,其控制模块140会通过IO输入输出接口输出低电平的输入输出信号时,可控制开关模块160断开电压检测模块120与负载20的通路,使其电压检测模块120停止检测负载20输出的电压信号,使其电压检测模块120处于非工作状态,以节省功耗。当负载20需要处于恒压工作模式时,其控制模块140输出高电平的输入输出信号,控制开关模块160导通电压检测模块120与负载20的通路,使电压检测模块120恢复至工作状态,以检测负载20输出的电压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模块160包括第五晶体管Q5和第六晶体管Q6,其中,第五晶体管Q5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140连接,第五晶体管Q5的输出端接地,第五晶体管Q5的输入端与第六晶体管Q6的控制端连接;第六晶体管Q6的输入端与负载20连接,第六晶体管Q6的输出端与电压检测模块120连接。
进一步的,第五晶体管Q5可以为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六晶体管Q6为P沟道MOS管。
当控制模块140通过IO输入输出接口输出高电平的输入输出信号时,第五晶体管Q5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大于第五晶体管Q5的开启电压,使得第五晶体管Q5的发射极与集电极导通,使得第五晶体管Q5的集电极为地电平电压,约为0V。第五晶体管Q5的集电极与第六晶体管Q6的控制端(栅极)连接。第六晶体管Q6的栅极与第四晶体管Q4的漏极连接,当第四晶体管Q4导通时,其第六晶体管Q6的控制端(栅极)与输入端(源极)的电压大于第六晶体管Q6的开启电压,从而使得第六晶体管Q6导通,进而导通负载20与电压检测模块120的连接通路。
当控制模块140通过IO输入输出接口输出低电平的输入输出信号时,第五晶体管Q5断开,第六晶体管Q6断开,进而断开负载20与电压检测模块120的连接通路,使其电压检测模块120停止检测负载20输出的电压信号,使其电压检测模块120处于非工作状态,以节省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模块160还包括第二二极管D2,其中,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第六晶体管Q6的控制端、负载20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五晶体管Q5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用于防止反向电压流入负载20,对负载20起到保护作用。
在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控制电路,可以保持负载的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保持恒定,当电池模块的电量充足时,不会因为负载的吸附对象增大其负载的输出电流或输出电压,使其保持一个恒流或恒压控制输出,增加了电池模块的使用时长,同时也对负载起到了保护作用,可以避免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过高导致的烧毁负载。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
其中,负载为吸尘器的电机,该控制电路与电机连接,用于给电机提供恒定的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以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吸尘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保证了恒定的电流或电压输入,保证了吸尘器的使用安全和延迟了使用寿命。同时,基于控制电路实现的恒流或恒压输入,取代了传统的使用专用集成芯片或者霍尔元件检测电机的转速继而实现恒流或恒压输入,简化了电路结构,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为负载提供恒定的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包括:
电流检测模块,与所述负载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负载输出的电流信号;
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负载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负载输出的电压信号;
电池模块,与所述负载连接,用于给所述负载供电;
驱动模块,与所述负载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驱动所述负载;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用于输出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接收的所述电流信号和所述电压信号反馈调节所述控制信号以调节所述负载的输入电流或输入电压,使所述输入电流或所述输入电压保持恒定,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电流信号判断当前所述负载应该处于的工作模式;其中,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多个晶体管,所述控制模块输出所述控制信号以控制多个所述晶体管的导通或断开,以驱动所述负载,使所述负载处于工作状态;多个所述晶体管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池模块、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入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导电类型相同,所述第二晶体管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电类型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负载输出的电流信号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将所述工作模式确定为恒压模式;
当所述负载输出的电流信号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将所述工作模式确定为恒流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均为N沟道MOS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P沟道MOS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多个晶体管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电阻和第二检测电阻;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检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三检测电阻、第四检测电阻和第五检测电阻,其中,
所述第三检测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检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检测电阻、所述第五检测电阻公共端连接;
所述第四检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五检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所述负载连接;
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输入输出信号,以导通或断开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负载的连接通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五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连接。
10.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控制电路,所述负载为所述吸尘器的电机。
CN201811365357.4A 2018-11-16 2018-11-16 控制电路和吸尘器 Active CN1095973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5357.4A CN109597326B (zh) 2018-11-16 2018-11-16 控制电路和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5357.4A CN109597326B (zh) 2018-11-16 2018-11-16 控制电路和吸尘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7326A CN109597326A (zh) 2019-04-09
CN109597326B true CN109597326B (zh) 2024-02-13

Family

ID=65957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5357.4A Active CN109597326B (zh) 2018-11-16 2018-11-16 控制电路和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973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49844A (zh) * 2022-01-27 2023-08-08 上海神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恒流源电路及恒流控制方法和方向性电刺激的形成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269A (zh) * 2009-12-31 2010-06-16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降压电源电路及其装置
DE102013111035A1 (de) * 2012-10-05 2014-04-10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Mit Sicherheitsinstrumenten ausgestattete Prozesssteuer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CN104852646A (zh) * 2014-02-17 2015-08-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路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5281723A (zh) * 2014-06-06 2016-01-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驱动电路及半导体装置
CN206595894U (zh) * 2017-03-24 2017-10-27 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模式恒流控制的开关转换电路
CN207148593U (zh) * 2017-08-31 2018-03-27 重庆市爱伦吉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卫生间控制器
CN207586676U (zh) * 2017-07-13 2018-07-06 上海帆声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多路输出的恒流板
US10120305B1 (en) * 2017-10-10 2018-11-0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user installation in an imaging device
CN209198900U (zh) * 2018-11-16 2019-08-02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电路和吸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5276B2 (en) * 2001-06-29 2005-01-18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Multiple axis modular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DE102010035149B4 (de) * 2010-08-23 2019-03-21 Thyssenkrupp Presta Aktiengesellschaft Sicherheitsschaltung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einer elektromechanischen Lenkung
CN207706061U (zh) * 2018-01-22 2018-08-07 深圳市澳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电机开关电源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269A (zh) * 2009-12-31 2010-06-16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降压电源电路及其装置
DE102013111035A1 (de) * 2012-10-05 2014-04-10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Mit Sicherheitsinstrumenten ausgestattete Prozesssteuer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CN104852646A (zh) * 2014-02-17 2015-08-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路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5281723A (zh) * 2014-06-06 2016-01-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驱动电路及半导体装置
CN206595894U (zh) * 2017-03-24 2017-10-27 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模式恒流控制的开关转换电路
CN207586676U (zh) * 2017-07-13 2018-07-06 上海帆声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多路输出的恒流板
CN207148593U (zh) * 2017-08-31 2018-03-27 重庆市爱伦吉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卫生间控制器
US10120305B1 (en) * 2017-10-10 2018-11-0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user installation in an imaging device
CN209198900U (zh) * 2018-11-16 2019-08-02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电路和吸尘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DC motor driver consisting of a single MOSFET with capability of speed and direction control;Gururaj Mulay等;《2014 IEEE 6th Indi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IICPE)》;全文 *
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胡发焕;杨杰;邱小童;;机械与电子(第10期);全文 *
直流电子负载的研究;梁思思;姚鸿强;;电子技术(第0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7326A (zh)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026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a load under various power conditions
US9570905B2 (en) Semiconductor drive apparatus
US7741884B2 (en) Load drive circuit
US20020171298A1 (en) Input protection circuit of a handheld electric device
EP2763318B1 (en) Load driving circuit
US20100208401A1 (en) Inductive load driving circuit
US20140368958A1 (en)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US6239991B1 (en) Control circuit compensating for malfunction of pulse width modulation circuitry
JP2003046380A (ja) 負荷駆動回路
CN211699667U (zh) 显示装置
US4594633A (en) Integrated circuit protection circuit
CN109597326B (zh) 控制电路和吸尘器
CN209198900U (zh) 控制电路和吸尘器
JP2001238347A (ja) 電源制御回路
JP3857948B2 (ja) 電源保護回路
US4336562A (en) H-Switch having short to plus protection
CN108462427B (zh) 风扇驱动电路
CN115173363A (zh)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
CN111739458B (zh) 驱动电路和显示驱动芯片
KR101575160B1 (ko) 복수의 입력을 검출하는 차량용 릴레이의 구동 회로
CN108736877B (zh) 驱动电路
KR101783273B1 (ko) 부족전압 보호 시스템
JPH0473327B2 (zh)
JP5562690B2 (ja) 電源用逆流阻止回路
KR101195716B1 (ko) 충방전 제어 회로 및 배터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