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3363A -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3363A
CN115173363A CN202211020041.8A CN202211020041A CN115173363A CN 115173363 A CN115173363 A CN 115173363A CN 202211020041 A CN202211020041 A CN 202211020041A CN 115173363 A CN115173363 A CN 115173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resistor
controller
power supply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00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eitian Robotic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eitian Robotic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eitian Robotic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Peitian Robotic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00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33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3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33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涉及电源电路领域。该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控制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供电电源的公共端连接,第一端与负载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端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控制器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发生过流时,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压变化,第三三极管导通,进而第四三极管导通,控制器接收到的电信号被下拉为0,确定发生过流,停止输出控制电平,第二三极管关断,实现过流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源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
背景技术
伺服驱动器需要通过可控输出电源给编码器供电,当前伺服驱动器对编码器的供电方式为:伺服驱动器的开关电源输出电流,通过控制晶体管来向编码器供电,当输出电流超过一定值时需要进行过流保护。
当前编码器的过流保护主要是通过开关电源的过流保护实现的,但是,由于编码器和其它电路共用开关电源,因此,当编码器电源端接反或者外部发生短路时,开关电源无法有效的保护编码器,容易烧毁三极管或者MOS管。
由此可见,如何实现编码器的过流保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用于实现过流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控制器;其中,第一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供电电源的公共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负载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连接;
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连接;
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控制器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控制器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电阻和第一三极管的公共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供电电源连接;
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和第一三极管的公共端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
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的公共端连接,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的公共端连接,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还包括第十电阻;
第十电阻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报警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伺服驱动器,包括上述过流保护电路,效果同上。
本申请所提供的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控制器;其中,第一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供电电源的公共端连接,第一端与负载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端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控制器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在未发生过流时,由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分压,控制器接收到的电信号与第二电阻两端电压大小相等;而当发生过流时,由于电流流过第二三极管,则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三端的电压差会发生变化,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压也变化,可使第三三极管导通,进而第四三极管导通,控制器接收到的电信号被下拉为0,此时可确定发生过流,控制器会停止输出控制电平,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关断,从而实现过流保护。可见,该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且没有电容,响应性高,能够有效实现过流保护。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伺服驱动器,具有上述提到的过流保护电路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用于实现过流保护。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伺服驱动器对编码器的供电方式为:伺服驱动器的开关电源输出电流,通过控制晶体管来向编码器供电,当输出电流超过一定值时需要进行过流保护。传统技术中通过开关电源的过流保护实现编码器的过流保护,但是,由于编码器和其它电路共用开关电源,因此,仅通过开关电源无法有效保护编码器。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过流保护电路,该过流保护电路与开关电源和编码器连接,专门用于实现编码器的过流保护。需要说明的是,该过流保护电路所连接的供电电源即为伺服驱动器中的开关电源。
可以理解的是,在应用于伺服驱动器中时,本申请提供的过流保护电路主要用于保护编码器,而在其它应用场景下可以用于保护其它类型的负载,在此不作限定。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的电路图,下面对图1所示的结构进行说明。
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控制器1;其中,第一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一三极管q1的控制端与控制器1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控制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端和供电电源的公共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一端与负载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控制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第一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控制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第二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四三极管q4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公共端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第二端接地;控制器1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公共端连接。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使用N沟道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简称MOS管)代替NPN三极管,使用P沟道MOS管代替PNP三极管,其中,MOS管的栅极对应三极管的基极、源极对应三极管的集电极、漏极对应三极管的发射极;也可以使用IGBT代替三极管,其中,IGBT的门极对应三极管的基极、集电极对应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对应三极管的发射极。控制器1可以是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本实施例对控制器1的种类也不做限制。
如图1所示,第一三极管q1和第四三极管q4为NPN三极管,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为PNP三极管,在具体实施中,当供电电源接入时,由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分压,此时控制器1接收到的电信号与第二电阻R2两端电压大小相等,为高电平。控制器1接收到高电平的电信号后,会调节输出的控制电平使得第一三极管q1满足导通条件,即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的电压差大于第一三极管q1的导通电压,第一三极管q1导通,此时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被下拉为0,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基极的电压差会大于自身的导通电压,满足导通条件。第二三极管q2导通,使得供电电源能够通过第二三极管q2为负载供电,此时负载接收到的输入电压为供电电压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的电压差之差。可以理解的是,当控制器1输出的控制电平为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的电压差大于第一三极管q1的导通电压,第一三极管q1导通;而当控制器1输出的控制电平为低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的电压差不大于第一三极管q1的导通电压,第一三极管q1不会导通,此时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与发射极电压相等,都为供电电源输入的供电电压,因此,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基极的电压差为0,不满足第二三极管q2的导通条件,第二三极管q2不会导通,供电电源无法为负载供电。
当发生过流时,第二三极管q2可通过电压反馈使得第三三极管q3导通。具体地,第二三极管q2导通时其发射极与集电极会产生压降,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的电压差即为反馈电压,根据三极管的特性可知该反馈电压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流有关;在电路正常工作时,该反馈电压较小,低于第三三极管q3的导通电压,而在发生过流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流较大时,该反馈电压升高,会大于第三三极管q3的导通电压。由于供电电源接入时,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压会被上拉到供电电压,而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电压为供电电源输出的供电电压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反馈电压之差,因此,此时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压大于其基极电压,并且当发生过流即第二三极管q2的反馈电压大于第三三极管q3的导通电压时,第三三极管q3导通。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三极管q2的反馈电压还与其选型有关,在具体实施中,第二三极管q2应满足电路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反馈电压小于第三三极管q3的导通电压,且发生过流时产生的反馈电压大于第三三极管q3的导通电压。
当第三三极管q3导通时,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电压即为供电电压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集电极的电压差之差,由于第三三极管q3导通时其发射极和集电极的电压差较小,因此,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电压较大,且远大于第四三极管q4自身的导通电压;由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则此时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发射极的电压差会大于其自身的导通电压,第四三极管q4导通,控制器1接收到的电信号会被下拉到0V。而当第三三极管q3关断时,第四三极管q4也处于关断状态,由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分压,此时控制器1接收到的电信号与第二电阻R2两端电压大小相等。在具体实施中,可通过改变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调节控制器1接收到的电信号的大小,可以理解的是,为便于区分第三三极管q3处于导通和关断两种状态下控制器1接收到的电信号,可设置第二电阻R2的阻值远大于第一电阻R1,则在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关断时,控制器1接收到的电信号远大于0V,为高电平。
当控制器1接收到的电信号为高电平时,则可确定未发生过流;而当控制器1接收到的电信号为低电平时,则可确定发生过流,控制器1会停止输出控制电平,此时不满足第一三极管q1的导通条件,第一三极管q1关断,第一三极管q1关断后则第二三极管q2也会关断,供电电源无法为负载供电,从而实现了过流保护。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三极管q1的控制端所连接的控制器1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公共端所连接的控制器1可以是同一个控制器1,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控制器1,若为两个不同的控制器1,则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公共端所连接的控制器1在接收到电信号后,会根据该电信号判断是否发生过流,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一三极管q1的控制端所连接的控制器1,此时第一三极管q1的控制端所连接的控制器1会根据该判断结果相适应地输出控制电平。
需要说明的是,高电平与低电平是相对的,例如,控制器1接收到的电信号为高电平指的是相对于在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导通时电信号被下拉至0V,在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关断时所接收到的电信号的电压值更高。另外,在具体实施中,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可以使用高电流、高电压的晶体管,通过提高各晶体管的过流和过压能力实现高电压、高电流环境下的过流保护。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控制器;其中,第一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供电电源的公共端连接,第一端与负载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端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控制器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可见,在未发生过流时,由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分压,控制器接收到的电信号与第二电阻两端电压大小相等;而当发生过流时,由于电流流过第二三极管,则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三端的电压差发生变化,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压也变化,进而可使第三三极管导通,且由于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因此第三三极管导通时,第四三极管也会导通,控制器接收到的电信号被下拉为0,此时可确定发生过流,控制器会停止输出控制电平,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关断,从而实现过流保护。可见,该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且没有电容,响应性高,能够有效实现过流保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保护第一三极管q1,本实施例设置过流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控制器1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控制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第三电阻R3和第一三极管q1的公共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端连接,参见图1。
在具体实施中,由于第一三极管q1的导通电压较小,例如,若第一三极管q1为三极管,则其导通电压约为0.7V,因此,为避免控制器1输出高电平时烧坏第一三极管q1,需要设置第三电阻R3进行限流,以保护第一三极管q1。另外,本实施例设置与第一三极管q1并联的第四电阻R4,使得在供电电源停止供电时,第一三极管q1能够可靠截止。
本实施例设置过流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通过第三电阻的限流作用保护第一三极管,通过设置第四电阻保证在供电电源停止供电时第一三极管能够可靠截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保护第二三极管q2,本实施例设置过流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其中,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R5和第一三极管q1的公共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控制端连接,参见图1。
如图1所示,第五电阻R5为上拉电阻,当供电电源接入时,通过设置第五电阻R5可使得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端有电流流入,从而实现第一三极管q1的导通和关断,并且还可以通过第五电阻R5进行限流,以保护第二三极管q2。另外,由于供电电压较大,因此,在第五电阻R5的基础上,可以设置第六电阻R6,通过进一步地限流以保护第二三极管q2。显然,若第五电阻R5足够大,则可以省去第六电阻R6,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本实施例设置过流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通过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进行限流,以保护第二三极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保护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本实施例设置过流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其中,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第二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的公共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的公共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参见图1。
第七电阻R7用于在第三三极管q3导通时进行限流,以保护第三三极管q3。如图1所示,由于第二三极管q2为PNP三极管,因此在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一端需要设置下拉电阻,即第八电阻R8,以使得第二三极管q2导通时,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一端有电流流出,保障整个电路的正常运行。第九电阻R9的作用同第八电阻R8,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设置过流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通过第七电阻进行限流保护第三三极管;第八电阻为第二三极管的下拉电阻,使得第二三极管导通时,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有电流流出;第九电阻为第三三极管的下拉电阻,使得第三三极管导通时,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有电流流出,从而保障整个电路的正常运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便于调节过流点,本实施例设置过流保护电路还包括第十电阻R10。其中,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端连接。
如图1所示,第三三极管q3导通时,第四三极管q4也会导通,控制器1接收到的电信号会被下拉到0V,由于第三三极管q3的控制端的电压为供电电压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端和第一端的电压差之差,因此,可通过设置第十电阻R10改变第三三极管q3的控制端的电压,且通过调节第十电阻R10的阻值可灵活调节过流点。
本实施例设置过流保护电路还包括第十电阻,通过设置第十电阻可改变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的电压,进而实现调节过流点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提示用户发生过流,本实施例设置过流保护电路还包括与控制器1连接的报警器,用于在控制器1判断得出发生过流时进行报警。
具体地,当控制器1接收到的电信号为低电平即0V时,可确定已发生过流,此时控制器1可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以提示用户发生过流。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中,报警器可以是与控制器1连接的硬件设备,如蜂鸣器、警示灯等,也可以是控制器1中的软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本实施例设置过流保护电路还包括报警器,当控制器判断得出发生过流时,可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以提示用户发生过流。
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过流保护电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伺服驱动器。
可以理解的是,除过流保护电路外,该伺服驱动器还包括供电电源,用于为负载供电。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伺服驱动器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由于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控制器;其中,第一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供电电源的公共端连接,第一端与负载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端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控制器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在未发生过流时,由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分压,控制器接收到的电信号与第二电阻两端电压大小相等;而当发生过流时,由于电流流过第二三极管,则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三端的电压差会发生变化,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压也变化,可使第三三极管导通,进而第四三极管导通,控制器接收到的电信号被下拉为0,此时可确定发生过流,控制器会停止输出控制电平,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关断,从而实现过流保护。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7)

1.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四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第三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供电电源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负载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电阻;
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报警器。
7.一种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
CN202211020041.8A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 Pending CN1151733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0041.8A CN115173363A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0041.8A CN115173363A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3363A true CN115173363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82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0041.8A Pending CN115173363A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33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0400A (zh) * 2023-08-16 2023-09-15 青岛嘉展力芯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串叠结构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0400A (zh) * 2023-08-16 2023-09-15 青岛嘉展力芯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串叠结构及电子装置
CN116760400B (zh) * 2023-08-16 2023-11-07 青岛嘉展力芯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串叠结构及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17957B1 (ko) 과전류 검출장치
US8488289B2 (en) 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for intelligent power switch
JPH03150022A (ja) 給電装置
JP2007272873A5 (zh)
JPH10150354A (ja) 電力fet及び短絡認識部を有するスイツチ装置
JP2008547087A (ja) ソフトスタート回路を備えた突入電流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4204924B (zh) 功率开关管的保护电路和负载开关电路
CN115173363A (zh)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
CN109787596B (zh) 过流保护电路、开关管驱动电路以及电动设备
JP2012143114A (ja) 突入電流抑制回路
JP2002208849A (ja) 誘導性負荷駆動回路
CN109842102B (zh) 一种过载短路保护电路及装置
JP4948846B2 (ja) 突入電流抑制回路を備えた電源装置
CN218070995U (zh)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伺服驱动器
CN216436802U (zh) 通断瞬时过流保护电路
CN110601512A (zh) 一种分立式高边驱动电路系统
CN211556844U (zh) 具有电流保护功能的高边开关电路
JP2009095166A (ja) 電圧制御形スイッチングデバイスのゲート駆動装置
CN212278208U (zh) 一种适用于宽电压宽温度可防止误保护的高边开关电路
WO2020230604A1 (ja) 電圧レギュレータ及び車載用のバックアップ電源
CN112510648A (zh) 基于霍尔电流传感器和电压比较器的短路保护电路
US7944665B2 (en) Control and protection system for an output of automation equipment
JP6520521B2 (ja) 半導体スイッチ回路及び半導体リレー回路
CN219659410U (zh)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
CN221282832U (zh)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和电子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