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1430B - 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91430B
CN109591430B CN201811080289.7A CN201811080289A CN109591430B CN 109591430 B CN109591430 B CN 109591430B CN 201811080289 A CN201811080289 A CN 201811080289A CN 109591430 B CN109591430 B CN 1095914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layer
adhesive
adhesive resin
layer
laminate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02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91430A (zh
Inventor
藤田志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mori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mori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mori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mori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91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1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91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1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688Coating articles provided with a deco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0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778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the article consisting of a material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porous, brittle
    • B29C45/14811Multilayer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cur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42Laminating of sheets, panels or inserts, e.g. stiffeners, by wrapping in at least one outer layer, or inserting into a preformed pock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621/00Use of unspecified rubbers for preformed parts, e.g. for inserts
    • B29K2621/006Thermosetting elasto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633/00Use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for preformed parts, e.g. for inserts
    • B29K2633/04Polymers of esters
    • B29K2633/08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e.g. PMA, i.e. polymethylacry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633/00Use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for preformed parts, e.g. for inserts
    • B29K2633/04Polymers of esters
    • B29K2633/12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e.g. PMMA, i.e. polymethylmethacry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633/00Use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for preformed parts, e.g. for inserts
    • B29K2633/18Polymers of nitriles
    • B29K2633/20PAN, i.e. polyacrylonitr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633/00Use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for preformed parts, e.g. for inserts
    • B29K2633/26Polymers of acrylamide or methacrylam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07Heat-activated adhes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制造树脂层彼此的粘合强度高的层叠结构体、且作业效率方面优异的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制作经由粘合性树脂层而层叠有第一树脂层(21)与第二树脂层(22)的中间层叠体的层叠工序;将所述中间层叠体成型的第一成型工序;使用原材料树脂(25)、通过注射成型而在实施了所述成型的中间层叠体的表面形成树脂构件(26),由此得到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至少一部分被热固化成粘合层(23)的层叠结构体(30)的第二成型工序。构成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粘合性树脂组合物至少含有(A)丙烯酸类聚合物、(B)交联剂及(C)热聚合引发剂。

Description

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正在使用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一体化的层叠结构体。例如,能够通过相对于第一树脂层进行嵌件成型(insert molding)从而形成第二树脂层的方法制作所述层叠结构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730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所述制造方法中,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的粘合强度有时不充分。此外,期待所述制造方法在作业效率方面有所改善。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造树脂层彼此的粘合强度高的层叠结构体、且作业效率方面优异的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发明效果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制作经由粘合性树脂层而层叠有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的中间层叠体的层叠工序;将所述中间层叠体成型的第一成型工序;使用原材料树脂、通过注射成型而在实施了所述成型的中间层叠体的表面形成树脂构件,由此得到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至少一部分被热固化成粘合层的层叠结构体的第二成型工序,构成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粘合性树脂组合物至少含有(A)丙烯酸类聚合物、(B)交联剂及(C)热聚合引发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制作经由粘合性树脂层而层叠有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的中间层叠体的层叠工序;
通过模压成型将所述中间层叠体成型的第一成型工序;
使用原材料树脂、通过注射成型而在实施了所述成型的中间层叠体的表面形成树脂构件,由此得到层叠结构体的第二成型工序,
构成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粘合性树脂组合物至少含有(A)丙烯酸类聚合物、(B)交联剂、(C)热聚合引发剂及(D)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
在所述层叠工序中,制作所述中间层叠体时,从具有第一及第二隔离膜、以及层叠于其间的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结构体中剥离所述第一隔离膜,在使露出的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面贴附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中的一者后、将所述第二隔离膜剥离前,使用按压辊隔着所述第二隔离膜对所述粘合性树脂层进行按压,然后将所述第二隔离膜剥离,使露出的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面贴附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中的另一者,
在所述第一成型工序中,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温度为100~250℃,通过30秒~10分钟的加热,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一部分热固化成粘合层,
在所述第二成型工序中,所述原材料树脂的熔融温度为100~250℃,所述(C)热聚合引发剂具有比所述原材料树脂的熔融温度低20℃以上的一分钟半衰期温度,且注射成型用模具的温度为100~300℃,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温度为100~250℃,通过30秒~10分钟的加热,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一部分热固化成粘合层,
所述中间层叠体的所述粘合性树脂层对所述第一树脂层或所述第二树脂层的粘合强度小于20N/25mm,
所述层叠结构体的所述粘合层对所述第一树脂层或所述第二树脂层的粘合强度为20N/25mm以上,
所述第一树脂层、所述第二树脂层及所述树脂构件包含聚酯作为原材料树脂。
优选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至少内表面被装饰。
优选所述粘合性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
优选所述粘合性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丙烯酸类单体,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为含有羟基的单体。
优选所述粘合性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丙烯酸类低聚物,作为所述丙烯酸类低聚物,含有固化性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
优选所述粘合层的雾度为2.0%以下,且对所述第一树脂层或所述第二树脂层的粘合强度为20N/25mm以上。
优选所述粘合层的雾度为1.0%以下,且可见光的透过率为85%以上。
优选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上、200μm以下。
优选所述中间层叠体的所述粘合性树脂层对所述第一树脂层或所述第二树脂层的粘合强度小于20N/25mm,所述层叠结构体的所述粘合层对所述第一树脂层或所述第二树脂层的粘合强度为20N/25mm以上。
在所述层叠工序中,可在制作所述中间层叠体时,从具有第一及第二隔离膜、以及层叠于其间的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结构体中剥离所述第一隔离膜,使露出的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面贴附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中的一者后,将所述第二隔离膜剥离,使露出的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面贴附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中的另一者。
在所述层叠工序中,可在将所述粘合性树脂层贴附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中的一者后、将所述第二隔离膜剥离前,使用按压辊隔着所述第二隔离膜对所述粘合性树脂层进行按压。
优选在所述第二成型工序中,形成所述树脂构件时的所述原材料树脂的熔融温度比所述热聚合引发剂的一分钟半衰期温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利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作成的层叠结构体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图1的层叠结构体的一部分的扩大图。
图3为表示可用于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粘合性树脂膜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5为接着前图的工序图。
图6为接着前图的工序图。
图7为接着前图的工序图。
图8为接着前图的工序图。
图9为接着前图的工序图。
图10为接着前图的工序图。
图11为接着前图的工序图。
图12为接着前图的工序图。
图13为接着前图的工序图。
图14为接着前图的工序图。
图15为表示利用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作成的层叠结构体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6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17为接着前图的工序图。
图18为接着前图的工序图。
图19为接着前图的工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粘合性树脂膜;11:粘合性树脂层(第一粘合性树脂层);11b:第二面(表面);12、13:隔离膜;21:第一树脂层;21a:内表面(被形成面);21b:外表面;22:第二树脂层;22a:内表面;23:粘合层(第一粘合层);25:原材料树脂;26:第三树脂层(树脂构件);30、130:层叠结构体;31:按压辊;111: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23:第二粘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层叠结构体](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作为利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作成的层叠结构体的一个例子的层叠结构体30的示意图。图2为表示层叠结构体30的一部分的扩大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层叠结构体30具备底部32、分别从底部32的两端延伸出的倾斜部33、及分别从倾斜部33的外端向外侧延伸出的凸缘部34。倾斜部33以分别从底部32的两端向外侧上升的方式倾斜。
层叠结构体30以经由粘合层23而层叠有第一树脂层21与第二树脂层22、且在第二树脂层22上层叠有第三树脂层26(树脂构件)的方式构成。即,层叠结构体30具备第一树脂层21、第二树脂层22、粘合层23、及第三树脂层26。
树脂层21、22为被粘合层23贴合的被粘物。
作为树脂层21、22、26的原材料树脂,优选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等)、聚酯、聚碳酸酯、聚酰胺、丙烯酸、聚氯乙烯、纤维素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等热塑性树脂。树脂层21、22、26也可以在树脂层21、22、26的面上或内部包含不同材料(金属、无机物、有机物等)的薄膜、图案、颗粒、细线、微细结构等。树脂层21、22、26的材质、厚度、形状等可以各自相同也可以各自不同。
树脂层21、22在内表面21a、22a与粘合层23接触。
树脂层21、22的外表面21b、22b为分别与内表面21a、22a相反的面。
将第三树脂层26的、第二树脂层22侧的面称作内表面26a,将与内表面26a相反的面称作外表面26b。第三树脂层26的内表面26a与第二树脂层22的外表面22b接触。
底部32、倾斜部33、及凸缘部34各自的外表面可以平坦,也可以至少一部分为曲面。
优选第一树脂层21的内表面21a被装饰。例如,内表面21a能够利用形状、样式或者色彩、或它们的结合来进行装饰。基于形状的装饰例如通过模仿符号(文字等)、图形等的凹凸的形成来进行。基于样式的装饰例如通过模仿符号(文字等)、图形等的线图等的样式的形成来进行。基于色彩的装饰例如通过匹配符号(文字等)、图形等的着色进行。装饰也可以表示商品名称、制造商等。
内表面21a的装饰也可以通过形成覆膜来进行。能够通过利用丝网印刷、凹版印刷等将由含有着色剂(例如颜料、染料)的树脂组合物组成的涂料涂布于内表面21a,并将其干燥来形成覆膜。覆膜形成适合基于样式或色彩的装饰。
作为颜料,有有机颜料、无机颜料。作为有机颜料,可列举出偶氮颜料、酞菁颜料等。作为无机颜料,可列举出氧化钛、红氧化铁等氧化物;碳黑等碳;铬黄、钼酸橙等铬酸盐;普鲁士蓝等亚铁氰化物等。作为染料,有溶剂染料、酸性染料、荧光染料等。
着色剂的颜色可以为黑色、白色、彩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等)。着色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同时使用多种。
所述覆膜可以为遮光性,也可以具有透光性。
基于样式或色彩的内表面21a的装饰不限于覆膜形成,也可以通过使第一树脂层21的材料中含有着色剂来进行。
所述装饰并不限于第一树脂层21的内表面21a,也可对外表面21b实施。即,能够对内表面21a与外表面21b的一者或两者实施。也可以对第二树脂层22的内表面22a及外表面22b的一者或两者实施所述装饰。
优选第一树脂层21与第二树脂层22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至少内表面被装饰。
特别优选对第一树脂层21实施所述装饰。例如,粘合层23、第二树脂层22及第三树脂层26为透明、且对第一树脂层21的内表面21a实施了装饰的构成(第一构成)是可能的。此外,第一树脂层21及粘合层23为透明、且对第二树脂层22的内表面22a实施了装饰的构成(第二构成)也是可能的。第一或第二构成中,能够从层叠结构体的两面、或者从一侧的面(透明层一侧的面)目视确认装饰。
第二树脂层22及第三树脂层26的可见光(波长380~750nm)的透过率在可见光的全波长范围内例如可以为85%以上。例如能够利用分光光度计(JASCO Corporation,分光光度计V-670)测定可见光透过率。
第二树脂层22及第三树脂层26的雾度为2.0%以下(优选为1.0%以下)是合适的。
第一树脂层21可以具有遮光性,可见光透过率及雾度也可以为上述的范围。
优选粘合层23的可见光(波长380~750nm)的透过率在可见光的全波长范围内例如为85%以上。通过使可见光的透过率在可见光的全波长范围内为85%以上,能够使层叠结构体30的光学特性良好。
优选粘合层23的厚度的下限为20μm以上,优选为3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μm以上。优选粘合层23的厚度的上限为200μm以下,优选为1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0μm以下。通过使粘合层23的厚度为20μm以上,能够将第一树脂层21与第二树脂层22牢固地粘合。通过使粘合层23的厚度为200μm以下,能够均匀地形成粘合层23,能够使层叠结构体30的机械特性良好。优选粘合层23为一定的厚度。
优选粘合层23对第一树脂层21或第二树脂层22的粘合强度为20N/25mm以上。通过使粘合强度为20N/25mm以上、优选为30N/25mm以上,能够使层叠结构体30的机械特性良好。
粘合层23的雾度为2.0%以下(优选为1.0%以下)是合适的。通过使粘合层23的雾度为2.0%以下,能够使层叠结构体30的光学特性良好。能够按照JIS K7136、例如使用雾度计(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造的NDH7000SP)测定雾度。
图3为表示可用于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粘合性树脂膜10的示意图。粘合性树脂膜10为具有第一隔离膜12、第二隔离膜13、及层叠于它们之间的粘合性树脂层11的结构体。
如后文所述,粘合性树脂层11通过热固化而成为图1所示的粘合层23。
隔离膜12、13可以为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等)等树脂形成的膜。隔离膜12、13在与粘合性树脂层11接触的一侧的表面12a、13a具有剥离性。即,表面12a、13a为剥离面。作为隔离膜12、13的构成,可列举出在树脂膜的单面或两面设置有剥离剂层的构成、或在树脂膜中包含剥离剂的构成。
作为隔离膜12、13,还可以使用纸、合成纸、金属箔、各种片材等来代替树脂膜。若隔离膜12、13具有透明性,则能够对未剥离隔离膜12、13的粘合性树脂膜10直接进行粘合性树脂层11的光学性检查,故而优选。
构成粘合性树脂层11的粘合性树脂组合物至少含有(A)丙烯酸类聚合物、(B)交联剂及(C)热聚合引发剂。粘合性树脂层11的表面(第一面11a及第二面11b)在常温下具有粘着性。即,第一面11a及第二面11b为粘着面。
粘合性树脂层11在厚度方向的整体由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形成。只要由满足要件的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形成,则粘合性树脂层11也可以由利用同种或不同种的粘合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2个以上的层构成。粘合性树脂层11由单层的粘合性树脂层形成时,由于能够将层构成单纯化并降低成本,故而优选。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包含丙烯酸类的粘合性树脂(聚合物)。若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包含丙烯酸类的聚合物,则能够将粘合性树脂层11制成透明性高的粘合层23,可获得提高层叠结构体30的可视性的效果。
作为构成(A)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可列举出具有酯基(-COO-)的丙烯酸类单体、具有羧基(-COOH)的丙烯酸类单体、具有酰胺基(-CONR2,R为氢原子或烷基等的取代基)的丙烯酸类单体、具有腈基(-CN)的丙烯酸类单体、烯烃类、苯乙烯、乙烯酯类、乙烯醚类、乙烯基硅烷等非丙烯酸类单体。优选(A)丙烯酸类聚合物为由两种以上的单体形成的共聚物。光聚合前的(A)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例如优选为5~100万左右。粘度例如可列举出1000~10000mPa·s左右。
作为具有酯基(-COO-)的丙烯酸类单体,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有羟基(hydroxyl)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烷氧基或聚醚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氨基或取代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的总称。
作为具有羧基(-COOH)的丙烯酸类单体,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具有羧基(-COOH)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具有酰胺基(-CONR2,R为氢原子或烷基等的取代基)的丙烯酸类单体,可列举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等。
作为具有腈基(-CN)的丙烯酸类单体,可列举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
优选(A)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构成单体的50重量%以上由丙烯酸类单体形成。特别优选构成单体的50重量%以上由通式CH2=CR1-COOR2(式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1~14的烷基)表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形成。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特别优选将烷基R2的碳原子数为4~12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必须(例如50~100摩尔%)而使用。
此外,作为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作为(B)交联剂(固化剂),例如可使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金属螯合化合物等。尤其是通过使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或环氧类交联剂,可得到粘合力高的粘合性树脂层11。(B)交联剂可用于使(A)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根据需要,可使用具有与(B)交联剂反应的官能团的聚合物或单体作为(A)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在使用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时,与(B)交联剂反应的官能团为羟基或羧基等。相对于聚合物的官能团,(B)交联剂的添加量例如优选为1.5当量以下。
基于(B)交联剂(固化剂)的(A)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固化可在贴合于被粘物前的制造粘合性树脂层的阶段、通过熟化而进行。
相对于(A)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B)交联剂的添加量为0.05~1重量份、优选为0.1~0.5重量份。
(B)交联剂还能够使通过(D)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后述)的聚合而生成的聚合物交联。此时,根据需要,作为(D)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的至少一部分,可使用具有与(B)交联剂反应的官能团的聚合物或单体。例如,在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情况下,与(B)交联剂反应的官能团为羟基或羧基等。相对于聚合物的官能团,(B)交联剂的添加量例如优选为1.5当量以下。
作为(C)热聚合引发剂,可列举出利用热而分解、引发单体的聚合(自由基聚合)与树脂的固化的自由基引发剂。
通过使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包含热聚合引发剂,从而具有能够利用制造层叠结构体30过程中对各工序所施加的热能来提高层叠体(例如后述的中间层叠体24(参照图8))或粘合性树脂层11的强度的优点。热聚合引发剂与紫外线聚合引发剂不同,即使欲使用不透过紫外线的材料来制造层叠体时,也具有能够使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固化、制造高强度的层叠体的优点。
作为自由基引发剂,已知有在低温下发挥作用的氧化还原引发剂或有机金属化合物等,但就粘合性树脂层的操作性这一点而言,优选在更高温下发挥作用的(有机)过氧化物类、偶氮类等。为了使热聚合引发剂不在粘合性树脂层的制造过程中(尤其在溶剂的干燥工序中)发生反应或半衰,优选热聚合引发剂的半衰期为一分钟的温度(以下有时称为“一分钟半衰期温度”)比粘合剂原材料组合物含有的有机溶剂的沸点高。
一分钟半衰期温度能够利用公知的方法进行测定。例如,将使热聚合引发剂溶解于有机溶剂(苯等)而得到的溶液(例如热聚合引发剂的浓度为0.1mol/L)密封于玻璃管中,将该溶液保持于规定温度,使热聚合引发剂热分解。将分解PO量记作x、分解速率常数记作k、时间记作t、PO初期浓度记作a、半衰期记作t1/2时,以下的式(1)~(3)成立。
dx/dt=k(a-x)…(1)
ln a/(a-x)=kt…(2)
kt1/2=ln2…(3)
因此,使热聚合引发剂于一定温度热分解,对时间t与ln a/(a-x)的关系进行制图,根据得到的直线的斜率求出k,则能够利用式(3)算出该温度的半衰期t1/2
作为热聚合引发剂,为了在热固化时的温度下、以一定时间充分地进行反应,优选具有比热固化设定温度(第三树脂层的原材料树脂的熔融温度)低的(优选比热固化设定温度低20℃以上,优选低50℃以上)一分钟半衰期温度的材料。
作为(有机)过氧化物类的热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乙酰、过氧化癸酰、过氧化月桂酰等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等二烷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等烷基过氧化酯,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等过氧化氢等。其中,优选上述的一分钟半衰期温度为100℃以上的有机过氧化物,更优选一分钟半衰期温度为200℃以下的有机过氧化物。作为这样的有机过氧化物,可列举出过氧化新癸酸叔己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新庚酸叔丁酯、过氧化新戊酸叔己酯、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过氧化二月桂酰、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酯、过氧化二琥珀酸、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己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1,1-双(叔己基过氧化)环己烷、1,1-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过氧化异丙基单碳酸叔己酯、过氧化马来酸叔丁酯、叔丁基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酯、过氧化异丙基单碳酸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基单碳酸叔丁酯、过氧化月桂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酸叔己酯、过氧化乙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4,4-二(叔丁基过氧化)戊酸正丁酯、过氧化二异丙苯、二叔己基过氧化物、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对孟烷等。
作为偶氮类的热聚合引发剂,可列举出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4-氰基戊腈)、2,2’-偶氮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甲基异丁酸酯)、1,1’-偶氮双(1-环己烷甲腈)等。此外,为了控制反应性,作为本发明的聚合引发剂,能够使用被封入具有笼状分子的分子胶囊(molecular capsule)中的热聚合引发剂。优选笼状分子为蒽结构。
相对于(A)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C)热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为0.001~0.5重量份。
粘合性树脂组合物能够进一步含有除(A)~(C)以外的任意成分。
例如,粘合性树脂组合物能够含有(D)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
作为(D)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中的丙烯酸类单体,可列举出与构成(A)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相同的单体,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1分子中的(甲基)丙烯酰基等聚合性官能团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2个以上。
特别是含有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作为(D)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的至少一部分时,具有极性的羟基容易分散于粘合性树脂层的整体中。由此,即使在湿度高的(进而高温的)环境下,水分也不易凝集,可抑制粘合性树脂层的白浊,故而优选。在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中,1分子中的羟基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2个以上。
作为(D)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使用固化性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且优选为固化性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为在同一分子中具有氨基甲酸酯键(-NH-COO-)及(甲基)丙烯酰氧基(CH2=CX-COO-,X=H或CH3)的化合物。固化性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为通过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中的、作为聚合性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酰氧基而具有固化性的化合物。1分子中的氨基甲酸酯键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2个以上。此外,1分子中的(甲基)丙烯酰氧基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2个以上。
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例如可列举出使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使多元醇化合物与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与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等。作为多元醇化合物,可列举出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
优选(D)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为通过基于(C)聚合引发剂的固化而成为聚合物的一部分、且粘度比聚合物低的液体(流动体)。也可同时使用丙烯酸类单体及丙烯酸类低聚物。作为丙烯酸低聚物,可列举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等丙烯酸酯低聚物。(D)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所具有的聚合性官能团的数量例如为1~10、或者为2~5。
相对于(A)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D)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的添加量为5~50重量份。若(D)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的添加量过多,则使其热聚合时,粘合性树脂层的粘合力有时会过度降低。
使用(D)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时,粘合性树脂层11的柔软性变高,因此不易在树脂层21、22之间残留气泡。
能够在粘合性树脂组合物中添加聚合延迟剂。通过使用聚合延迟剂,易于控制聚合度。此外,从提高对第一树脂层及第二树脂层的变形的追随性的角度出发,优选添加聚合延迟剂。
作为其他任意成分,例如可列举出抗氧化剂、填充剂、增塑剂等。粘合性树脂层的制造中使用的粘合剂原材料组合物可以含有水或有机溶剂等溶剂,也可以为无溶剂的糖浆状组合物。在树脂层上存在有ITO等氧化物导电膜或贱金属(base metal)等可能会腐蚀的材料,且粘合性树脂层与其接触时,作为粘合性树脂组合物的材料,优选使用削减酸等腐蚀性成分、例如酸值低的聚合物。
对于粘合剂原材料组合物而言,由于溶解于有机溶剂时能够以厚度的精度更良好的方式进行涂布,故而优选包含有机溶剂。通过从粘合剂原材料组合物中干燥溶剂,可得到粘合性树脂层。即,粘合剂原材料组合物的组成可在构成粘合性树脂层的粘合性树脂组合物的组成中添加溶剂。粘合性树脂层能够在常温下(热固化前),作为粘着剂层而发挥作用。
在粘合性树脂层的制造中,优选使作为进行固化的成分的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尽可能固化。
使用丙烯酸类低聚物时,丙烯酸类聚合物及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分子量大,经常发生作为涂料的相容性变差的情况。因此,优选添加相容剂。作为相容剂,可以为没有反应性的相容剂,但没有反应性的相容剂可能在粘着剂层中分离,因此可使用的材料受限的可能性高、存在因种类或添加量而产生耐久试验下的发泡等问题的可能性、并且通用性低。因此,优选在热反应时与丙烯酸类低聚物一起固化的相容剂。该相容剂也与为了高分子化而抑制发泡等有关。因此,优选选择保有反应基团的材料。
使用在热反应后变硬的丙烯酸类单体作为相容剂时,可期待涂料的稳定性,同时也可期待固化后粘着剂层变硬的效果。由于丙烯酸类单体相容性良好,且粘度比丙烯酸类聚合物或丙烯酸类低聚物低,因此通过在涂料的粘度过高的情况下进行添加,可在制膜时调整为最适宜的粘度,也有助于生产率的提高。
对于粘合性树脂层11而言,优选在升温速度10℃/分钟的示差扫描热量测定(DSC)中,在80℃以上开始确认到发热,在120℃~210℃之间确认到至少1个波峰。在80℃以下确认到发热时,例如即便在常温下也有进行热固化反应的可能性,保存性下降。通过在120℃~210℃的区间确认到峰,能够以与其同等程度的温度进行热固化。
为了提高粘合性树脂层11的操作性,优选粘合性树脂层11通过100~250℃的温度及30秒~10分钟的时间的加热而进行热固化。优选在上述温度及时间范围的至少一部分的条件下进行热固化,更优选可在全范围内进行热固化。实际使用时的热固化条件也可以在上述范围外。但是从保存性的角度出发,优选实质上不在常温下进行热固化,例如优选具有在小于100℃的温度下,不会因10分钟以内的加热而热固化的性质。
在未固化的状态(加热前)下,粘合性树脂层11在温度为23℃时的储能模量优选为1×104~1×106Pa。此外,粘合性树脂层11通过加热而热固化后,在温度为23℃时的储能模量优选为1×104~1×109Pa。优选通过加热而热固化后的、温度为23℃时的储能模量比加热前的温度为23℃时的储能模量高。能够分别将未固化的状态(加热前)的粘合性树脂层、以及通过加热而热固化后的粘合性树脂层(热固化后的粘合层)的温度设为23℃,并对它们的储能模量进行测定。测定储能模量时的振动频率例如为1Hz。对热固化后的粘合层的储能模量进行测定时,通过不将粘合性树脂层与树脂层贴合、而在隔离膜间对粘合性树脂层加热并固化后将隔离膜剥离,由此能够得到单独的热固化后的粘合层。
[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层叠结构体3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预备工序:粘合性树脂膜的制作)
图3所示的粘合性树脂膜10能够利用下述的方法进行制作。
如图3所示,能够将粘合剂原材料组合物在含有溶剂的状态下涂布在隔离膜12上并进行干燥,进一步在其上覆盖隔离膜13而进行保护,由此得到粘合性树脂膜10。优选使用模具或管刮刀(pipe doctor)涂布粘合剂原材料组合物。在溶剂的干燥中,优选使用干燥机等进行干燥。关于溶剂的干燥时间,考虑生产率时,优选为10分钟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分钟。此外,由于必须将有机溶剂充分地干燥,因此优选在有机溶剂的沸点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干燥,优选在热聚合引发剂的一分钟半衰期温度以下进行干燥。
(层叠工序:中间层叠体的制作)
该工序中,如图4~图8所示,制作中间层叠体24。以下,对层叠工序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4及图5所示,将第一隔离膜12从粘合性树脂膜10上剥离,使粘合性树脂层11的粘着面11a露出。如图6所示,通过使粘着面11a与第一树脂层21的内表面21a抵接,由此使粘合性树脂层11贴附于第一树脂层21的内表面21a。
此时,能够使用按压辊31隔着第二隔离膜13对粘合性树脂层11进行按压。按压辊31的长度(轴方向的尺寸)只要为能够隔着第二隔离膜13而覆盖粘合性树脂层11的整个宽度(Y方向尺寸)的长度即可。按压辊31为圆柱状,旋转轴31a沿着Y方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
按压辊31的外周面(按压面)的材料例如为橡胶、树脂、金属等。作为按压辊31的材料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硅橡胶、氨基甲酸酯橡胶、丁腈橡胶(NBR)、氟橡胶、氯丁橡胶等橡胶;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等)等树脂;不锈钢等金属等。
通过使按压辊31沿着第二隔离膜13的外表面在长度方向(X方向、箭头方向)滚动,由此能够隔着第二隔离膜13将粘合性树脂层11按压于第一树脂层21的内表面21a。
如图7所示,将第二隔离膜13从粘合性树脂层11上剥离。
如图8所示,将第二树脂层22贴附于粘合性树脂层11的第二面11b。由此,得到经由粘合性树脂层11而层叠有第一树脂层21与第二树脂层22的层叠体。将该层叠体称为中间层叠体24。
粘合性树脂层11对第一树脂层21或第二树脂层22的粘合强度例如小于20N/25mm。
(第一成型工序:中间层叠体的成型)
该工序中,如图9~图11所示,通过所谓的模压成型将中间层叠体24成型。以下,对第一成型工序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该工序中使用模具40。模具40具有第一模具41与第二模具42。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以第一模具41位于第二模具42的上方的方式对其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第一模具41具有第一形成部43。第一形成部43具有符合第一树脂层21的外表面21b(参照图1)的形状的底面43a、及相对于底面43a倾斜的侧面43b。
第二模具42具有第二形成部44。第二形成部44具有符合第二树脂层22的外表面22b(参照图1)的形状的顶面44a、及相对于顶面44a倾斜的侧面44b。
第一形成部43与第二形成部44在第一模具41与第二模具42之间形成符合第一树脂层21、粘合层23及第二树脂层22(参照图1)的形状的空间。
图9所示的中间层叠体24是平坦的。
如图10所示,以将中间层叠体24夹持在中间的状态,将第一模具41与第二模具42关闭。中间层叠体24被第二形成部44的顶面44a及侧面44b按压而弯曲变形。第一树脂层21的外表面21b的一部分没有空隙地抵接于第一形成部43的底面43a。第一树脂层21的侧面21e(外表面21b的一部分)没有空隙地抵接于第一形成部43的侧面43b。第二树脂层22的外表面22b的一部分没有空隙地抵接于第二形成部44的顶面44a。第二树脂层22的侧面22e(外表面22b的一部分)没有空隙地抵接于第二形成部44的侧面44b。
由此,能够通过模压成型将中间层叠体24成型。成型后的中间层叠体24为具备底部52、分别从底部52的两端延伸出的倾斜部53、及从倾斜部53的外端向外侧延伸出的凸缘部54的形状。
利用模具40进行模压成型时,中间层叠体24被加热的情况下,粘合性树脂层1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进行固化。例如,粘合性树脂层11的温度例如可以为100~250℃。例如通过30秒~10分钟的时间的加热,粘合性树脂层11的至少一部分热固化成粘合层23。此时,丙烯酸类聚合物与交联剂进行反应(聚合、交联等),粘合性树脂层11进行固化、同时树脂层21、22间的粘合力上升。
如图11所示,将已成型的中间层叠体24从模具40中取出。
(第二成型工序:第三树脂层的形成)
该工序中,如图12~图14所示,通过所谓的嵌件成型,在第二树脂层22的外表面22b形成第三树脂层26(树脂构件)。以下,对第二成型工序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该工序中使用模具140(注射成型用模具)。模具140具有第一模具141与第二模具142。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以第一模具141位于第二模具142上方的方式对其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第一模具141具有第一形成部143。第一形成部143具有符合第一树脂层21的外表面21b的形状的底面143a、及相对于底面143a倾斜的侧面143b。
第二模具142具有第二形成部144。第二形成部144具有符合第三树脂层26的外表面26b(参照图1)的形状的顶面144a、及相对于顶面144a倾斜的侧面144b。
第一形成部143与第二形成部144在第一模具141与第二模具142之间形成符合层叠结构体30(参照图1)的形状的空间。
第二模具142具有将熔融后的原材料树脂25供给至第二形成部144的流路145。
在第一模具141与第二模具142之间配置中间层叠体24,将第一模具141与第二模具142关闭。第一树脂层21的外表面21b的一部分没有空隙地抵接于第一形成部143的底面143a。第一树脂层21的侧面21e(外表面21b的一部分)没有空隙地抵接于第一形成部143的侧面143b。
在第二模具142的第二形成部144的内表面与中间层叠体24之间确保有符合第三树脂层26(参照图1)的形状的空间146。
如图13所示,将熔融后的原材料树脂25从流路145供给(注射)至空间146。原材料树脂25被填充至空间146。由此,可利用注射成型形成第三树脂层26。第三树脂层26以与第二树脂层22的外表面22b接触的方式形成。
原材料树脂25的温度(熔融温度)例如为100~250℃。优选熔融温度比热聚合引发剂的一分钟半衰期温度高。由此,能够提高热聚合引发剂的反应性。
通过使原材料树脂25的热经由第二树脂层22而传递至粘合性树脂层11,粘合性树脂层11的温度例如成为100~250℃。例如通过30秒~10分钟的时间的加热,粘合性树脂层11的至少一部分热固化成粘合层23。此时,丙烯酸类聚合物与交联剂进行反应(聚合、交联等),粘合性树脂层11进行固化、同时树脂层21、22间的粘合力上升。粘合层23对第一树脂层21或第二树脂层22的粘合强度例如为20N/25mm以上。由此,得到图1所示的层叠结构体30。
第二成型工序中,粘合性树脂层11没有必要完全固化,在粘合性树脂层11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固化即可。
如图14所示,将层叠结构体30从模具140中取出。由于粘合层23通过加热而提高硬度,因此即使在模具140为高温时取出层叠结构体30,也不易引起层叠结构体30的变形。因此,没有必要将模具140过度冷却,在作业效率方面有利。
粘合性树脂层11的固化不充分时,可通过进一步进行加热的工序,提高粘合性树脂层11的硬度。
根据所述制造方法,使用至少含有(A)丙烯酸类聚合物、(B)交联剂及(C)热聚合引发剂的粘合性树脂层11,通过注射成型在第二树脂层22的表面形成第三树脂层26。因此,能够利用原材料树脂25的热使粘合性树脂层11固化,能够得到形状稳定的层叠结构体30。因此,能够提高制造层叠结构体30时的作业效率。
所述制造方法中,由于使用上述的粘合性树脂层11,因此能够提高第一树脂层21与第二树脂层22的粘合强度。
另外,所述制造方法中,由于使用粘合性树脂膜10在第一树脂层21上形成粘合性树脂层11,因此与利用涂布形成粘合性树脂层的制法相比,能够将工序简略化,提高作业效率。
[层叠结构体](第二实施方式)
图15为表示作为利用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作成的层叠结构体的一个例子的层叠结构体130的示意图。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5所示,就在第二树脂层22与第三树脂层26之间设置有第二粘合层123这一点而言,层叠结构体1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叠结构体30(参照图1)不同。也可以将层叠结构体130的粘合层23称作第一粘合层23。
[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层叠结构体13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预备工序:粘合性树脂膜的制作)
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制作图3所示的粘合性树脂膜10。
(第一层叠工序:中间层叠体的制作)
如图4~图8所示,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制作中间层叠体24。在该中间层叠体24中,粘合性树脂层11也称作第一粘合性树脂层11。
(第一成型工序:中间层叠体的成型)
如图9~图11所示,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通过模压成型将中间层叠体24成型。
(第二层叠工序:第二粘合性树脂层的形成)
如图16所示,按照第一层叠工序,在第二树脂层22的外表面22b上形成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由此得到中间层叠体124。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可以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粘合性树脂层11相同的构成。
(第二成型工序:第三树脂层的形成)
如图17及图18所示,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通过所谓的嵌件成型在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的外表面形成第三树脂层26(树脂构件)。
原材料树脂25的热传递至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进一步经由第二树脂层22而传递至第一粘合性树脂层11,由此第一粘合性树脂层11及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的温度例如成为100~250℃。例如,通过30秒~10分钟的时间的加热,第一粘合性树脂层11的至少一部分热固化成第一粘合层23。此外,通过所述加热,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的至少一部分热固化成第二粘合层123。此时,丙烯酸类聚合物与交联剂进行反应(聚合、交联等),第一粘合性树脂层11进行固化,同时树脂层21、22之间的粘合力上升。此外,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进行固化,同时树脂层22、26之间的粘合力上升。
第一粘合层23对第一树脂层21或第二树脂层22的粘合强度例如为20N/25mm以上。第二粘合层123对第二树脂层22或第三树脂层26的粘合强度例如为20N/25mm以上。由此,得到图15所示的层叠结构体130。
第二成型工序中,第一粘合性树脂层11及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没有必要完全固化,第一粘合性树脂层11的至少一部分、及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固化即可。
如图19所示,将层叠结构体130从模具中取出。粘合层23、123通过加热而提高硬度,因此即使在模具为高温时取出层叠结构体130,也不易引起层叠结构体130的变形。因此,没有必要将模具过度冷却,在作业效率方面有利。
第一粘合性树脂层11及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的固化不充分时,可通过进一步进行加热的工序,提高第一粘合性树脂层11及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的硬度。
根据所述制造方法,使用至少含有(A)丙烯酸类聚合物、(B)交联剂及(C)热聚合引发剂的第一粘合性树脂层11与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通过注射成型在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的表面形成第三树脂层26。因此,能够利用原材料树脂25的热使第一粘合性树脂层11及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固化,能够得到形状稳定的层叠结构体130。因此,能够提高制造层叠结构体130时的作业效率。
所述制造方法中,由于使用上述的第一粘合性树脂层11及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因此能够提高第一树脂层21与第二树脂层22的粘合强度、以及第二树脂层22与第三树脂层26的粘合强度。
另外,所述制造方法中,由于使用粘合性树脂膜10形成第一粘合性树脂层11及第二粘合性树脂层111,因此与利用涂布形成粘合性树脂层的制法相比,能够将工序简略化,提高作业效率。
以上,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层叠结构体可以在四个以上的树脂层之间分别具有粘合层。优选层叠结构体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粘合层的一个以上(优选全部)为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粘合层。
在上述的预备工序中,在制造图3所示的粘合性树脂层11时,优选设置通过加热而将溶剂从包含溶剂的粘合剂原材料组合物中去除的工序。
在第二成型工序中,为了施加使粘合性树脂层的加热温度成为100~250℃的热,需要以比所需的加热温度更高的温度加热模具。模具的温度例如优选为100~300℃。
在第二成型工序中,从生产率的角度出发,优选粘合层的反应在短时间、例如5分钟以内进行至某种程度或者结束。
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可以为半透明或不透明,但优选具有透明性。
优选第一树脂层的内表面为单方向弯曲形状。单方向弯曲形状是指在至少一个沿着面内方向的直线中,在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至少一个厚度方向剖面呈直线状的形状。例如,在图1所示的第一树脂层21的内表面21a中,沿第一树脂层21的长度方向(图1所示的X方向),设定从一端21c至另一端21d的基准直线(省略图示)。内表面21a的、沿宽度方向(图1所示的Y方向)的厚度方向剖面在基准直线的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均为直线状。
另外,基准直线在将内表面21a平坦化后的情况下为直线即可。Y方向为在内表面21a的面内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
第一树脂层的内表面的形状不限于单方向弯曲形状,也可以为多方向弯曲形状(三维形状)。多方向弯曲形状例如为在图1所示的内表面21a中,在上述的基准直线(省略图示)的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厚度方向剖面不呈直线状的形状。作为多方向弯曲形状(三维形状),例如可列举出沿着球面的弯曲凹状等。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使用作为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的SK-Dyne(注册商标)2094(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作为交联剂的E-AX(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以0.2重量份的比例掺合交联剂。向得到的混合物中添加作为热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NOFCORPORATION制造;产品名称:PERBUTYL(注册商标)O)0.08重量份、作为丙烯酸类单体的丙烯酸4-羟基丁酯(OSAKA ORGANIC CHEMICAL INDUSTRYLTD.;4HBA)40重量份,制备粘合剂原材料组合物。
粘合剂原材料组合物含有乙酸乙酯(沸点77℃)作为溶剂,作为用于涂布的涂料,可改善粘度等性状。
以使干燥后的粘合性树脂层(粘着剂层)的厚度成为50μm的方式,使用涂布器将该粘合剂原材料组合物涂布在隔离膜(FUJIMORI KOGYO CO.,LTD.制造;产品名称:125E-0010DG2.5AS,厚度125μm)的上表面上后,在干燥工序中,以90℃、2分钟的条件干燥溶剂,制造层叠有粘合性树脂层的层叠体。
接着,在得到的层叠体的粘合性树脂层的上表面上贴合隔离膜(FUJI MORIKOGYOCO.,LTD.制造;产品名称:38E-0010BDAS,厚度38μm),制作粘合性树脂膜。
随后,通过进行1星期的熟化,使丙烯酸类聚合物与交联剂(环氧类)的反应结束,得到包含经交联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剂、热聚合引发剂、及丙烯酸类单体这四种成分的粘合性树脂层。
将粘合剂原材料组合物的组成及粘合性树脂层的厚度示于表1。
另外,在表1中,商品以溶液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时,重量份的数值表示其中构成粘合性树脂层的各成分的重量份。
(实施例2~4)
将粘合剂原材料组合物的组成及粘合性树脂层的厚度示于表1。
实施例2中,异氰酸酯类的交联剂(TD-75、CORONATE HX)不仅与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官能团进行反应,还与含有羟基的丙烯酸类单体(4HBA)的一部分进行反应而形成经交联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此时,也与实施例1同样地在粘合性树脂层中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剂、热聚合引发剂、及丙烯酸类单体这四种成分。
(比较例1)
除了粘合性树脂层不包含热聚合引发剂及丙烯酸类单体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粘合性树脂膜。
“SK-Dyne 2094”表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商品名称、SK-Dyne(注册商标)2094(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酸值:33、数均分子量7万、固体成分浓度25%)。“SK-Dyne 2147”表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商品名称、SK-Dyne(注册商标)2147(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酸值:33)。“E-AX”表示环氧类固化剂的商品名称(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TD-75”表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的商品名称(SokenChemical&Engineering CO.,Ltd.)。“UV-3310B”表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的商品名称(The Nippon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Co.,Ltd.)。“PERBUTYL(注册商标)O”为以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为有效成分的热聚合引发剂(NOF CORPORATION,一分钟半衰期温度:134.0℃)。
〈试验结果〉
接着,对评价方法及其结果进行说明。
(层叠工序:中间层叠体的制作)
图4所示的第一树脂层21为裁切成15cm×15cm的、厚度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片。
如图4及图5所示,将第一隔离膜12从粘合性树脂膜10上剥离,使粘合性树脂层11的粘着面11a露出,如图6所示,使粘合性树脂层11贴附于第一树脂层21的内表面21a。通过使按压辊31沿着第二隔离膜13的外表面在长度方向(箭头方向)滚动,由此隔着第二隔离膜13将粘合性树脂层11按压于第一树脂层21的内表面21a。如图7所示,将第二隔离膜13从粘合性树脂层11上剥离,如图8所示,通过将第二树脂层22(PET)贴附于粘合性树脂层11的第二面11b,得到中间层叠体24。
(第一成型工序:中间层叠体的成型)
如图9及图10所示,以将中间层叠体24夹持在中间的状态,将第一模具41与第二模具42关闭,由此通过模压成型将中间层叠体24成型。如图11所示,将已成型的中间层叠体24从模具40中取出。
(第二成型工序:第三树脂层的形成)
如图12所示,在第一模具141与第二模具142之间配置中间层叠体24,关闭第一模具141与第二模具142。
如图13所示,将熔融后的原材料树脂25(PET)从流路145供给(注射)至空间146,并使其填充至空间146,由此形成第三树脂层26(厚度100μm)。原材料树脂25的温度(熔融温度)为200℃。加热时间(第一模具141与第二模具142所关闭的时间)设为一分钟。如图14所示,将层叠结构体30从模具40中取出。
对于层叠结构体30,确认粘合层23对树脂层21、22的密着状态(密着度)。
○:无浮起·剥离
△:部分浮起·剥离
×:整个面浮起·剥离
[表1]
Figure GDA0003463219590000261
(评价结果)
实施例1~4均显示充分的粘合强度(密着度)。与之相对,比较例1中,粘合强度(密着度)低。
除了使用一分钟半衰期温度高的(约232℃)“PERCUMYL(注册商标)P”代替“PERBUTYL(注册商标)O”(一分钟半衰期温度:134.0℃)来作为热聚合引发剂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层叠结构体,结果粘合强度比实施例1~4略低。
由以上的结果可知,通过使粘合性树脂层含有(A)丙烯酸类聚合物、(B)交联剂及(C)热聚合引发剂,可获得在粘合强度方面优异的层叠结构体。

Claims (7)

1.一种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制作经由粘合性树脂层而层叠有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的中间层叠体的层叠工序;
通过模压成型将所述中间层叠体成型的第一成型工序;
使用原材料树脂、通过注射成型而在实施了所述成型的中间层叠体的表面形成树脂构件,由此得到层叠结构体的第二成型工序,
构成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粘合性树脂组合物至少含有(A)丙烯酸类聚合物、(B)交联剂、(C)热聚合引发剂及(D)丙烯酸类单体或丙烯酸类低聚物,
在所述层叠工序中,制作所述中间层叠体时,从具有第一及第二隔离膜、以及层叠于其间的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结构体中剥离所述第一隔离膜,在使露出的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面贴附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中的一者后、将所述第二隔离膜剥离前,使用按压辊隔着所述第二隔离膜对所述粘合性树脂层进行按压,然后将所述第二隔离膜剥离,使露出的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面贴附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中的另一者,
在所述第一成型工序中,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温度为100~250℃,通过30秒~10分钟的加热,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一部分热固化成粘合层,
在所述第二成型工序中,所述原材料树脂的熔融温度为100~250℃,所述(C)热聚合引发剂具有比所述原材料树脂的熔融温度低20℃以上的一分钟半衰期温度,且注射成型用模具的温度为100~300℃,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温度为100~250℃,通过30秒~10分钟的加热,所述粘合性树脂层的一部分热固化成粘合层,
所述中间层叠体的所述粘合性树脂层对所述第一树脂层或所述第二树脂层的粘合强度小于20N/25mm,
所述层叠结构体的所述粘合层对所述第一树脂层或所述第二树脂层的粘合强度为20N/25mm以上,
所述第一树脂层、所述第二树脂层及所述树脂构件包含聚酯作为原材料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中的至少任意一者的至少内表面被装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为含有羟基的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作为所述丙烯酸类低聚物,含有固化性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层的雾度为2.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层的雾度为1.0%以下,且可见光的透过率为85%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上、200μm以下。
CN201811080289.7A 2017-09-19 2018-09-17 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5914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79275A JP6914156B2 (ja) 2017-09-19 2017-09-19 積層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2017-179275 2017-09-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1430A CN109591430A (zh) 2019-04-09
CN109591430B true CN109591430B (zh) 2022-05-03

Family

ID=65720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0289.7A Active CN109591430B (zh) 2017-09-19 2018-09-17 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1891B2 (zh)
JP (1) JP6914156B2 (zh)
CN (1) CN1095914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6132B2 (ja) * 2018-02-02 2022-09-1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3次元造形用材料、3次元造形用フィラメント、該フィラメントの巻回体および3次元プリンター用カートリッジ
JP2021161263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0204A (ja) * 1990-08-02 1992-03-24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パラボラアンテナの製造方法
JP2002059452A (ja) * 2000-08-21 2002-02-26 Bridgestone Corp 合成樹脂成形体の製法
CN101124087A (zh) * 2005-02-23 2008-02-13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热成形用层压片材、成形体、注射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18863A (zh) * 2010-04-19 2011-10-19 铂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塑质薄壳件复合体的外表膜及其应用方法
WO2017013479A1 (ja) * 2015-07-17 2017-01-26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性樹脂層及び接着性樹脂フィルム
CN107109147A (zh) * 2015-01-30 2017-08-29 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性树脂层、粘接性树脂膜、层叠体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6605A (en) * 1987-10-22 1994-07-05 Nichiban Company, Limited Reactive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sealer tape, sheet or molding by use thereof
JP2752458B2 (ja) * 1989-09-27 1998-05-18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メタクリル系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JP4103052B2 (ja) * 2005-02-23 2008-06-18 Dic株式会社 熱成形用積層シート、成形体、射出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73088A (ja) 2007-09-21 2009-04-09 Aru Techno:Kk インサート成形体およびインサート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6180161B2 (ja) * 2012-04-10 2017-08-16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粘着剤層付き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JP5937694B2 (ja) * 2012-10-22 2016-06-22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透明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6583991B2 (ja) * 2015-05-18 2019-10-02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性樹脂層及び接着性樹脂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0204A (ja) * 1990-08-02 1992-03-24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パラボラアンテナの製造方法
JP2002059452A (ja) * 2000-08-21 2002-02-26 Bridgestone Corp 合成樹脂成形体の製法
CN101124087A (zh) * 2005-02-23 2008-02-13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热成形用层压片材、成形体、注射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18863A (zh) * 2010-04-19 2011-10-19 铂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塑质薄壳件复合体的外表膜及其应用方法
CN107109147A (zh) * 2015-01-30 2017-08-29 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性树脂层、粘接性树脂膜、层叠体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WO2017013479A1 (ja) * 2015-07-17 2017-01-26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性樹脂層及び接着性樹脂フィル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51685A (ja) 2019-04-04
JP6914156B2 (ja) 2021-08-04
US11331891B2 (en) 2022-05-17
CN109591430A (zh) 2019-04-09
US20190084283A1 (en) 2019-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8637B (zh) 接著性樹脂層、接著性樹脂膜、層積體及層積體的製造方法
CN107207928B (zh) 粘合性树脂层以及粘合性树脂膜
JP6241699B2 (ja) 紫外線硬化型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シート
JP6260278B2 (ja) 光硬化型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表示パネル
TWI687498B (zh) 接著性樹脂層以及接著性樹脂薄膜
CN109591430B (zh) 层叠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US11155021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molded article
JP2019051681A (ja) 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TW202113007A (zh) 雙塗佈黏著劑膠帶及使用其之方法
JP2022159385A (ja) 立体成形物及び立体成形物の製造方法
JP6986914B2 (ja) 積層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2021091188A (ja) 複合成型体の製造方法
JP7453804B2 (ja) 複合成型体および複合成型体の製造方法
JP7437185B2 (ja) 複合成型体、接着性樹脂層及び複合成型体の製造方法
JP2019051688A (ja) 立体成型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