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7808A - 一种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7808A
CN109587808A CN201811269770.0A CN201811269770A CN109587808A CN 109587808 A CN109587808 A CN 109587808A CN 201811269770 A CN201811269770 A CN 201811269770A CN 109587808 A CN109587808 A CN 109587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uplink
downlink
transmission
s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697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7808B (zh
Inventor
鲍东山
王竞
刘慎发
曾勇波
周玉宝
闫志刚
雷俊
潘立军
王飞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ufront Mobil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ufront Mobil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 20111008063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2761966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ufront Mobil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ufront Mobil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697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7808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2/07277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21300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7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7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7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7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包括:网络设备为与其相关联的两个以上终端设备进行统一资源调度,配置与调度的资源匹配的TDD帧结构,并根据相关联的各终端设备传输需求,在同一时分双工TDD帧中分配上行和/或下行资源;所述TDD帧结构可动态配置,所述TDD帧中设置承载指示当前帧结构信息的信道。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动态的TDD帧长配置,能够实现灵活的资源比例配置,较好的适配无线信道的动态变化,获得更好的系统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日为2012-03-22,申请号为201280012812.7,发明名称为“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申请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应用于中短通信距离的无线通信系统有基于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iFi 技术、基于802.15的蓝牙Bluetooth系统以及由移动通信系统衍生而来的面向室内应用的 Femto技术等等。
基于802.11的WiFi技术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主要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环境,应用场景以室内居多,也可应用于室外环境。802.11系统由最初的基于CDMA传输机制的802.11b演进为基于OFDM技术的802.11a和802.11g。在最新的802.11n版本中,又通过引入多天线(MIMO)技术使得802.11n物理层峰值速率可达600Mbps。在 MAC层,802.11系统一直延续着以随机多址为基础的载波侦听/冲突避免(CSMA/CA, Carrier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协议。该协议采用“竞争”机制,接入点CAP和各终端或STA通过竞争获取开放的空中接口使用权。一旦竞争成功,在其传输周期内,空中接口将被竞争成功的CAP独享。由于采用竞争机制,接入网络不需要集中控制节点。无论是CAP还是STA在竞争空口资源上都是平等的。WiFi系统效率较低,对无线资源浪费较大。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CSMA/CA机制是一种基于竞争的随机多址接入机制,接入点(CAP,Access Point)和站点(STA,Station),或者不同STA之间,会通过CSMA/CA机制竞争无线资源的使用权,同时竞争无线信道,此时就发生碰撞,导致无线资源的浪费。为了避免碰撞,具有CSMA/CA机制要求CAP或STA在竞争无线信道时需要随机退避,在所有CAP和STA都退避时,无线信道虽有空闲,但并未被使用,这也是对无线信道的极大浪费。由于上述原因,802.11系统效率较低。例如:802.11g系统物理层峰值速率可达54Mbps,但TCP层在大数据包下载业务下(例如:FTP Download) 可达速率不高于30Mbps(在小数据包业务下,由于开销比例增加,可达峰值速率更低)。虽然存在上述缺点,但802.11系统灵活,不依赖集中控制机制,因此也能够实现较低的设备成本。
基于3GPP标准的Femto技术是从移动通信系统演进而来的一种面向室内覆盖的新技术。基于对3G系统的数据统计,大约70%的数据业务都发生在室内,因此室内高速率数据接入方案就尤为重要。Femto基站,称为微微基站,体积小巧(与Wi-Fi近似),部署灵活。由于从移动通信系统演进而来,Femto基站几乎继承了移动通信系统的所有特点。 Femto设备只是结合其有限的覆盖范围,较少的接入用户等应用场景特征,将设备处理能力降低,进而降低设备成本。从双工方式考虑,与移动通信系统相同,Femto基站可分为 FDD与TDD两类双工机制。FDD上下行载波资源对称,而数据业务上下行数据流量非对称的业务特征使得FDD系统面对数据业务时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TDD系统上下行链路工作在同一载波上,通过划分时间资源为上下行链路分配不同的无线资源,因此较FDD 能够更好的适配上下行业务需求非对称的数据业务。然而,移动通信系统(包括Femto 系统)的TDD双工方式,上下行资源静态分配,面对需求不同的各类数据业务,例如:浏览网页,移动视频,移动游戏,M2M(machine-to-machine)等,难以实现业务需求与资源划分的动态适配。与Wi-Fi相比,由于Femto采用了基于调度的集中控制机制,基站或CAP和终端或者终端之间不存在由于竞争冲突和随机退避导致的无线资源浪费,因此链路效率较高。Femto技术,其多址接入机制通过时间、频率、码字为不同的STA分配相互正交的接入资源,这与面向竞争的CSMA/CA随机多址接入有着本质不同。Femto技术需要集中控制节点为STA分配相互正交的无线资源,不同STA可通过时间、频率、码字甚至空间复用空口资源,同时传输。在物理层技术上,基于3G系统的Femto技术采用 CDMA传输机制,面向LTE或WiMAX系统的Femto技术则采用OFDM传输机制。由于 OFDM技术是未来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主流技术,本发明中提到的Femto技术均指LTE 或WiMAXFemto。由于TDD技术较FDD技术能够更好的适应移动互联网上下行非对称业务,因此本发明中提到的Femto主要指TDD Femto技术。
虽然Femto系统也通过调度为上下行通信,为不同的终端分配无线资源,但其静态配置的帧结构不能为上下行灵活分配无线资源,不能够以较小的颗粒度自适应业务变化,当业务与资源配置失衡时或者会造成长时排队,用户体验降低,或者会造成信道容量浪费。
面向未来各类宽带、窄带数据业务,考虑中短距离无线通信场景,无论是基于802.11 技术的Wi-Fi系统,还是由移动通信系统衍生而来的Femto技术均有一些缺点。
(1)Wi-Fi技术缺点
802.11n技术虽然通过MIMO-OFDM技术使其物理层峰值速率可达600Mbps,但由于MAC层采用的基于CSMA/CA的随机多址接入机制使其TCP吞吐量大打折扣。CSMA/CA 是一种面向竞争的多址接入机制,系统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竞争冲突。若两个或多个终端,或者终端与CAP之间同时竞争空中接口,任何一方均不会竞争成功,这就是竞争冲突。显然,竞争冲突无疑是对空口资源的一种浪费。一旦竞争冲突,为了避免再次冲突,竞争各方均会发起随机退避。在退避过程中,会存在多个竞争节点均在等待的情况。此时,虽然有业务等待传输,但空口资源却未被合理使用,这也会造成极大的空口资源浪费。竞争冲突与随机退避是造成802.11系统效率不高的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随终端数量的增加,冲突概率指数增加,系统性能将更为恶化。
(2)TDD LTEFemto技术缺点
虽然TDD LTE Femto系统上下行无线资源由帧结构格式静态配置,以调度周期1ms为最小配置单位。面对种类丰富的各类数据业务,其上下行业务非对称特性并不一致,而这种静态配置的帧格式不能自适应各类数据业务的需求。当业务特征发生变化时,初始配置的上下行资源就会存在一定的冗余或紧缺,这不仅会造成无线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增加业务延迟。虽然也通过调度为上下行通信,为不同的终端分配无线资源,但其静态配置的帧结构不能为上下行灵活分配无线资源,不能够以较小的颗粒度自适应业务变化,当业务与资源配置失衡时或者会造成长时排队,用户体验降低,或者会造成信道容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设备,不受帧格式和帧长的约束,能够基于传输需求动态地进行资源分配,还能够较好的动态适配未来种类丰富且特征各异的数据业务需求,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根据传输需求进行资源调度;
配置与调度的资源匹配的帧长非固定的帧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设备,包括:
调度模块,用于根据传输需求进行资源调度;
配置模块,配置与调度的资源匹配的帧长非固定的帧结构。
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案,将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通过CAP集中调度与其关联的STA,为不同的STA分配无线资源,避免了竞争机制带来的无线资源浪费。
2、可实现动态的TDD帧长配置,灵活的资源比例配置,提高了系统各类控制信息效率,基于业务需求动态分配资源,能够较好的动态适配未来种类丰富且特征各异的数据业务的传输需求,没有固定的帧长或帧周期约束,帧结构灵活可变。
3、能够以较小的颗粒度为用户和上下行通信分配无线资源,资源分配能够较好的自适应业务变化,为不同用户和上下行通信分配的无线资源能够较好的适配业务需求与信道传输条件。
4、不仅能够适配不同终端的较大的业务速率需求变化,而且也能够较好的适配无线信道的动态变化。本发明能够更好的适配各种数据业务需求的动态变化,将信道容量与业务需求动态匹配,可获得更好的系统效率。能够权衡业务需求与信道特征,动态划分上下行链路资源,在考虑链路自适应的条件下,为不同终端动态分配无线资源。
5、除上述特征外,本发明还考虑到信道的状态信息延迟,不同等级设备对处理时间的需求等。上述考虑都能够提高系统效率和性能。
6、可实现本帧反馈,减少MU-MIMO的反馈延迟。
7、可实现本帧调度,减少了业务的调度延迟。
8、帧结构灵活可变,可自适应各类数据业务上下行传输需求,没有固定的帧长或帧周期约束。同时,本系统允许上下行调度传输周期自适应上下行业务需求变化,能够将业务需求与上下行信道容量相互适配,可获得较高的资源利用率。
9、调度周期可自适应无线信道时间选择性衰落的变化,避免不必要的频繁调度导致的控制开销;本系统允许帧长可动态调整以自适应无线信道时间选择性衰落,可将系统调度周期与无线信道相互匹配,进而减小频繁调度带来的控制开销。具有较高的吞吐量和无线资源利用率。
为了上述以及相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某些示例性方面,并且其指示的仅仅是各个实施例的原则可以利用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其它的益处和新颖性特征将随着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又一种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一下行调度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一下行调度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二下行调度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二下行调度过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三上行调度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三上行调度过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四上行调度方法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四上行调度过程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五上下行调度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一种资源调度设备的装置方框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六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七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20a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八中第一个物理帧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0b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八中第二个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八中第一个物理帧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九中第二个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一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二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三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四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四中通过CAP发射提前预留上行保护间隔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五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五中上行传输信道、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复用资源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五中控制信道和系统信息信道复用资源的示意图;
图32是下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复用DL-TCH资源的示意图;
图33是第一种上行信令/反馈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第二种上行信令/反馈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上行调度请求信道的生成方法示意图;
图36为PN序列的最大长度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
图37为第一种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的格式;
图38为第二种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的格式;
图39为第三种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的格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组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发明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
考虑上述应用场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实现方式为:
步骤S101:根据传输需求进行资源调度;
步骤S102:配置与调度的资源匹配的帧长非固定的帧结构。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存在竞争冲突或者随机退避导致的无线资源浪费。与传统移动通信系统(包括:LTE、WiMax等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不同,该系统能够基于业务需求动态划分上下行无线资源,能够较好的动态适配未来种类丰富且特征各异的数据业务需求。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得到要传输的通信帧。
本发明中的传输的通信帧是以TDD双工方式(在某一固定载波上,基站或CAP与终端或STA通过收发转换分时完成接收与发射)为基础,根据数据的传输的方向,TDD帧(Frame)可以划分为下行(DL,Downlink,从基站到终端或从CAP到STA方向)传输和上行(UL,Uplink,从终端到基站或从STA到CAP方向)传输两个部分。帧长可动态配置,帧结构可动态配置。即,在本发明中是根据传输需求进行资源调度,帧格式由所调度的资源决定,资源调度过程不受到帧长和帧格式的限制,资源分配更为合理。
下面将具体说明如何根据传输需要进行资源调度并据以配置帧结构。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的帧结构包括下行子帧和/或上行子帧,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按照功能划分不同的信道。下行子帧与上行子帧之间具有保护间隔GI,其中下行至上行之间的收发保护间隔称作下行保护间隔DGI,上行至下行的收发保护间隔称作上行保护间隔UGI。
本发明提供的帧结构中至少配置有前导序列和系统信息信道,其中:
所述前导序列,配置于帧结构的起始位置,用于实现同步。前导序列可以划分为短前导序列和长前导序列。其中,短前导序列主要用于系统粗同步,还用于帧检测、自动增益控制、粗频率同步或粗符号同步;长前导序列主要用于系统精同步及信道估计,还用于精频率同步、精符号同步等。
所述系统信息信道,用于承载指示帧结构的信息。通过在所述系统信息信道检测所述指示帧结构的信息,与CAP关联的所有STA均可获得本帧的结构。所述系统信息信道位于所述前导序列之后,其位置由CAP和STA预先约定。另外,所述系统信息信道还用于广播基本系统配置,例如CAP标识、CAP天线配置、帧标号、CRC校验保护信息等。
当存在传输需求时,根据所述传输需求调度相应的传输资源,配置与所调度的传输资源匹配的帧结构。本发明中传输需求由调度信息承载,CAP获取并解析所述调度信息,得到传输需求,据以完成资源调度。
其中,所述上行的传输需求是CAP从STA获取到的。具体地,CAP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式获取到上行的传输需求:
第一种:通过请求-应答方式获取上行的传输需求,具体为:STA发起调度请求,CAP为所述STA分配反馈上行的传输需求的资源,所述STA在相应的资源上反馈上行的传输需求;
若采用所述第一种方式,则需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调度请求信道,用于STA向CAP发送上行调度请求,以请求用于向CAP上报上行传输需求的传输资源。
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调度请求信道时,可以为STA调度独占的上行传输资源,用于STA以非竞争方式发起上行调度;也可以为STA调度共享的上行传输资源,用于STA 以竞争方式发起上行调度。即,STA发起调度请求,可以采用基于无冲突的上行传输请求机制,或者采用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请求机制。
在配置上行调度请求信道时,根据与CAP关联的STA的数量计算并配置所述上行调度请求信道的时长。例如,可为与CAP关联的N个STA分别分配N个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各STA可在对应的信道上基于无冲突的上行传输请求机制发起上行调度请求。或者也可以为与CAP关联的N个STA分配M个上行调度请求信道,M小于N,所述N个STA 竞争所述M个上行调度请求信道,以发起上行调度请求。
另外,还可以设计所述上行调度请求信道还可以用于反馈开关量信息,从而实现快速反馈。
第二种:通过轮询方式获取上行的传输需求,具体为:CAP周期性轮询各STA,接收STA反馈的上行的传输需求。
第三种:通过携带上报的方式获取上行的传输需求,具体为:STA在传输上行业务时,将上行的传输需求承载于数据帧中,随上行业务一起发送至CAP。
其中,所述下行的传输需求是从CAP的MAC层或者高层获取到的。
所述传输需求,按照传输方向,可以分为上行传输需求和下行传输需求。当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根据所述上行传输需求调度上行资源,据以配置与所调度的上行资源匹配的上行传输信道。当存在下行传输需求时,根据所述下行传输需求调度下行资源,据以配置与所调度的下行资源匹配的下行传输信道。
所述传输需求按照传输的数据类型,又可以分为传输业务数据的需求、传输信令的需求,以及反馈需求等。
基于此,所述根据上行传输需求调度上行传输资源,并配置匹配的上行传输信道可以进一步包括:
当存在传输上行业务的需求时,为所述上行业务调度上行传输资源,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业务传输信道。所述上行业务传输信道的时长根据与CAP关联的各STA传输上行业务所需的总的传输资源确定。
当存在传输上行信令的需求时,为所述上行信令调度上行传输资源,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信令信道。所述上行信令信道的时长根据与CAP关联的各STA传输上行信令所需的总的传输资源确定。
当存在对下行业务进行反馈的需求时,为所述下行业务反馈调度上行传输资源,并据以配置下行业务反馈信道。所述下行业务反馈信道的时长根据与CAP关联的各STA对下行业务进行反馈所需的总的传输资源确定。
若还存在其他上行传输需求,则可在所述上行传输信道中增加相应的信道,本发明在此不再详述。
基于此,所述根据下行传输需求调度下行传输资源,并配置匹配的下行传输信道可以进一步包括:
当存在传输下行业务的需求时,为所述下行业务调度下行传输资源,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下行业务传输信道。所述下行业务传输信道的时长根据CAP向与其关联的各STA传输下行业务所需的总的传输资源确定。
当存在传输下行信令的需求时,为所述下行信令调度下行传输资源,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下行信令信道。所述下行信令信道的时长根据CAP向与其关联的各STA传输下行信令所需的总的传输资源确定。
当存在对上行业务进行反馈的需求时,为所述上行业务反馈调度下行传输资源,并据以配置上行业务反馈信道。所述上行业务反馈信道的时长根据CAP向与其关联的各STA反馈上行业务所需的总的传输资源确定。
若还存在其他下行传输需求,则可在所述下行传输信道中增加相应的信道,本发明在此不再详述。
较佳地,当对传输资源进行调度时,还需要考虑信道的状况,以使得资源调度更合理。可以根据信道质量信息CQI进行资源分配,或者根据CQI和信道状态信息CSI进行资源分配。其中,CSI是传输信道的H矩阵(N×M阶,N个接收天线,M个发射天线),或者传输信道的H矩阵在SVD分解后的V矩阵(M×K阶),或者该V矩阵的压缩信息;CQI 包括下述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传输信道的SNR(信噪比)或SINR(信干噪比),MCS (下行传输可采用的调制编码集合),Nss(下行传输可采用的空间流数),PMI(下行传输可采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等其它相关测量尺度。
当STA的能力支持CAP获取CQI时,CAP还获取CQI,根据传输需求和CQI进行资源调度。当STA的能力支持CAP获取CQI和CSI时,所述CAP还获取CQI和CSI,根据传输需求、CQI、CSI进行资源调度。
其中,所述CQI可以是测量整个频带得到的CQI,也可以是测量部分频带得到的CQI。所述CSI可以是测量整个频带得到的CSI,也可以是测量部分频带得到的CSI。
下面分别从获取上行的信道状况和获取下行的信道状况说明本发明资源调度及帧结构配置:
在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时,根据上行的CQI进行资源调度。为获取上行的CQI,可采用如下设计:
方式一:根据上行探测信道测算。即,当存在调度上行的传输资源的需求时,例如,存在传输上行业务的需求、传输上行信令的需求或者对下行业务进行反馈的需求时,还需为获取上行的CQI进行资源调度,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用于STA 向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当CAP调度上行的传输资源时,通过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测量上行探测信号,计算出上行的信道质量信息CQI,结合测算出的上行的CQI进行资源调度。
方式二:利用TDD系统的上下互易性,由STA测算并反馈下行的CQI,CAP基于系统互易性,得到上行的CQI。即,当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还需为获取上行的CQI进行资源调度,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下行探测信道和CQI反馈信道,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Q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算出的下行的CQI;CAP在根据上行传输需求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时,基于上下互易性,根据STA反馈的下行的CQI确定上行的CQI,并结合所述上行的CQI调度上行传输资源。
在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时,还可根据上行的CQI和CSI进行资源调度。为获取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可采用如下设计:
方式一:根据上行探测信道测算。即,当存在调度上行的传输资源的需求时,例如,存在传输上行业务的需求、传输上行信令的需求或者对下行业务进行反馈的需求时,还需为获取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进行资源调度,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用于STA向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当调度上行的传输资源时,通过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测量上行探测信号,计算出上行的信道质量信息CQI和CSI,并结合测算出的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进行资源调度。
方式二:利用TDD系统的上下互易性,由STA测算并反馈下行的CQI和下行的CSI,CAP基于系统互易性,得到对应的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即,当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还需为获取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进行资源调度,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下行探测信道、CQI反馈信道和CSI反馈信道,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Q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算出的下行的 CQI;所述CS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算出的下行的CSI;在根据上行传输需求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时,基于上下互易性,根据STA反馈的下行的CQI 确定上行的CQI,以及根据STA反馈的下行的CSI确定上行的CSI,并结合上行的CQI 和上行的CSI调度上行传输资源。
方式三:利用直接测量方式得到CQI,利用系统互易性得到CSI;或者利用直接测量方式得到CSI,利用系统互易性得到CQI。即:
当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还需为获取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进行资源调度,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下行探测信道和CQI反馈信道,所述上行探测信道用于站点STA向中心接入点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向 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Q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量出的下行的CQI;在根据上行传输需求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时,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上测量上行探测信号,计算出上行的信道质量信息CSI,以及基于上下互易性根据STA反馈的下行的CQI确定上行的CQI,并结合所述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调度上行传输资源。
或者,当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还需为获取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进行资源调度,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下行探测信道和CSI反馈信道,所述上行探测信道用于站点STA向中心接入点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 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S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算出的下行的CSI;CAP在根据上行传输需求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时,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上测量上行探测信号,计算出上行的信道质量信息CQI,以及基于上下互易性根据STA 反馈的下行的CSI确定上行的CSI,并结合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调度上行传输资源。
在调度下行传输资源时,可根据下行的CQI进行资源调度。为获取下行的CQI,可采用如下设计:
方式一:可以利用TDD系统的上下互易性,由CAP测算出下行的CQI。具体可以是,当存在调度下行的传输资源的需求时,例如,存在传输下行业务的需求、传输下行信令的需求或者对上行业务进行反馈的需求时,还需为获取下行的CQI进行资源调度,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用于STA向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当CAP调度下行的传输资源时,通过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测量上行探测信号,计算出上行的CQI,基于TDD系统的上下行互易性,确定下行的CQI,结合所述下行的CQI进行资源调度。
方式二:可以由STA测量下行的CQI,通过反馈的方式向CAP上报测量结果,以使得CAP获得下行的CQI。具体可以是,当存在调度下行的传输资源的需求时,例如,存在传输下行业务的需求、传输下行信令的需求或者对上行业务进行反馈的需求时,还需为获取下行的CQI进行资源调度,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下行探测信道和CQI反馈信道,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QI反馈信道用于STA 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算出的下行的CQI。当调度下行的传输资源时,根据STA 反馈的下行的CQI进行资源调度。
其中,所述上行探测信道的时长可根据上报上行探测信号的STA的天线总数确定。
在调度下行传输资源时,还可根据下行的CQI和CSI进行资源调度。为获取下行的CQI和CSI,可采用如下设计:
方式一:可以利用TDD系统的上下互易性,由CAP测算出下行的CQI和CSI。具体可以是,当存在调度下行的传输资源的需求时,例如,存在传输下行业务的需求、传输下行信令的需求或者对上行业务进行反馈的需求时,还需为获取下行的CQI和下行的CSI 进行资源调度,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用于STA向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当调度下行的传输资源时,通过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测量上行探测信号,计算出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基于TDD系统的上下行互易性,确定下行的CQI和下行的 CSI,结合所述下行的CQI和下行的CSI进行资源调度。
方式二:可以由STA测量下行的CQI和下行的CSI,通过反馈的方式向CAP上报测量结果,以使得CAP获得下行的CQI和下行的CSI。具体可以是,当存在调度下行的传输资源的需求时,例如,存在传输下行业务的需求、传输下行信令的需求或者对上行业务进行反馈的需求时,还需为获取下行的CQI和下行的CSI进行资源调度,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下行探测信道、CQI反馈信道和CSI反馈信道,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 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Q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算出的下行的CQI;所述CS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算出的下行的CSI。当调度下行的传输资源时,根据STA反馈的下行的CQI和下行的CSI进行资源调度。
较佳地,在接收到的STA反馈的CQI后,还可结合资源分配方式,计算所述STA对应的信道的质量,例如,如果资源分配方式为时分,频分,则可直接使用STA反馈的下行的CQI和CSI进行资源调度;如果资源分配方式为空分,则根据各STA反馈的CSI计算各STA对应的空分传输干扰,在使用各STA反馈的CQI时,需去除对应的空分干扰。另外,还可以根据其他调整因素对各STA反馈的CQI进行处理,得到用于进行资源调度的CQI。
方式三:考虑到CQI的数据量较小,CSI的数据量较大,由STA对下行的信道的测算精度高于由CAP利用TDD系统上下互易性测算出的信道精度的特点,综合考虑后,设计由CAP利用TDD系统的上下互易性测算下行的CSI,以节约传输带宽,由STA测量下行的CQI,通过反馈的方式向CAP上报测量结果,以使得CAP获取到准确的CQI。具体可以是,当存在调度下行的传输资源的需求时,例如,存在传输下行业务的需求、传输下行信令的需求或者对上行业务进行反馈的需求时,还需为获取下行的CQI和下行的CSI 进行资源调度,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下行探测信道和CQI反馈信道,所述上行探测信道用于STA向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 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Q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量出的下行的CQI。当调度下行的传输资源时,在根据传输下行业务的需求、传输下行信令的需求和对上行业务进行反馈的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行资源调度时,在上行探测信道上测量上行探测信号,计算出上行的CSI,基于系统的上下行互易性,确定下行的 CSI,根据所述下行的CSI以及STA反馈的下行的CQI进行资源调度。
较佳地,在接收到的STA反馈的CQI后,还可结合资源分配方式,计算所述STA对应的信道的质量,例如,如果资源分配方式为时分,频分,则可直接使用STA反馈的下行的CQI和CSI进行资源调度;如果资源分配方式为空分,则根据各STA反馈的CSI计算各STA对应的空分传输干扰,在使用各STA反馈的CQI时,需去除对应的空分干扰。另外,还可以根据其他调整因素对各STA反馈的CQI进行处理,得到用于进行资源调度的CQI。
较佳地,如果当前帧允许其他STA接入CAP,则可为STA接入CAP调度资源,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随机接入信道,用于STA接入CAP,与CAP建立关联关系。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长根据预期的同时发起接入的STA的最大数量确定。如果当前帧不再允许其他STA接入CAP,则可不再当前帧配置随机接入信道。
其中,所述下行探测信道可以位于下行传输信道的两端或中间。在下行多入多出(MU-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传输方案中,由于下行MU-MIMO系统性能不仅对下行信道的状态信息延迟敏感,而且多用户MIMO会涉及较大的信号处理复杂度。综合考虑信道的状态信息延迟,以及不同应用场景下可能不同的硬件处理复杂度,下行探测信道位于下行传输信道的中间更为合理,可以根据需要反馈的STA所需的最大处理时间,在上行传输之前的所述最大处理时间位置上开始所述下行探测信道。下行探测信道在下行传输信道的具体位置由系统信息信道的周期性广播消息指示。如果下行探测信道位置固定,可用在系统信息信道中指示下行探测信道有无。如果系统中存在不同处理能力的STA,下行探测信道位置可变。通过上述动态或半静态设置下行探测信道位置,可为不同处理能力的STA提供足够的处理时间。
其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调度STA在上行探测信道上发送上行探测信号:CAP触发,调度STA发射探测信号;或当所述CAP调度一次后,在一段时间内,所述STA在上行探测信道上周期性地发射探测信号。
根据帧结构中配置的信道的作用,可将上行调度请求信道、上行随机接入信道、下行探测信道、上行探测信道、CQI反馈信道、CSI反馈信道称作辅助信道。
其中,在配置所述CQI反馈信道和/或CSI反馈信道时,可以是在上行传输信道中配置所述CQI反馈信道和/或CSI反馈信道,即将所述CQI反馈信道和/或CSI反馈信道作为上行传输信道的一部分。另外,也可以配置所述CQI反馈信道和/或CSI反馈信道独立于上行传输信道,作为辅助信道。
较佳地,还可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控制信道,用于承载所述上行传输信道、下行传输信道、上行探测信道、下行探测信道、CQI反馈信道、CSI反馈信道、上行调度请求信道、随机接入信道中一个或者多个信道的描述信息。从而告知与CAP关联的STA所述帧结构中各信道的具体传输资源分配情况。
其中,所述控制信道由调度信令组成,所述描述信息承载于所述调度信令中。所述调度信令用于指示资源调度的对象,以及为所述对象调度的传输资源;所述对象为一个或者一组站点STA。
所述控制信道的时长根据CAP向与其关联的各STA下发调度信令所需的总的传输资源确定。可以对每个调度信令的长度求和计算,得到所述控制信道周期;或,如果各信令的长度是固定大小,用信令的固定长度与下行调度信令的个数相乘计算,得到控制信道周期。
在进行资源调度时,可以采用例如最大载干比调度算法,轮询调度算法,正比公平调度算法等调度算法完成。所调度的资源类型可以是时分、频分、码分以及空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因此,配置的帧结构中的各信道可以采用时分、频分、码分以及空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的方式复用资源。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本发明帧结构配置方法,参见图2,该图示出了一种帧结构,包括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所述下行子帧包括前导序列、系统信息信道、控制信道、下行传输信道和下行探测信道,所述上行子帧包括上行探测信道、上行调度请求信道、上行传输信道、上行随机接入信道,所述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之间配置有保护间隔GI。各信道之间采用时分复用方式共享传输资源。
图2示出的仅仅是一种帧结构的举例,在实际情况中会根据系统应用场景或方案的不同,动态地在帧结构中配置相应的信道。另外,各信道之间的资源复用方式由调度的资源类型决定,例如,也可如图3所示,上行传输信道(可包括上行业务传输信道、上行信令信道、下行业务反馈信道等)、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采用频分和时分混合复用。再例如,也可以如图4所示,在图3基础上,系统信息信道和控制信道采用频分和时分混合复用。另外,同一信道中为各STA分配的资源之间也可以采用时分、频分、码分以及空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的复用方式共享传输资源。其中,图3,图4中示出的下行探测信道位于下行传输信道的中部,将下行传输信道分为下行传输信道1和下行传输信道2。
在帧结构中,可以通过在系统信息信道中用bit位指示帧结构,即指示各信道的有无和周期。以图2所示帧结构为例,举例说明帧结构指示方式:
在系统信息信道中,用6bit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长,最大63个OFDM符号,资源最小分配单位:1个OFDM符号;用9bits指示下行传输信道周期,最大512个OFDM符号(包括专用解调导频);用9bits指示上行传输信道周期,最大512个OFDM符号(包括专用解调导频);用1bit指示保护间隔DGI,共1个OFDM符号;用2bits指示上行探测信道配置,分别指示0、1、2、4个OFDM符号;用2bits指示上行调度请求信道配置,分别指示1、2、3、4个OFDM符号;用1bit指示上行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分别指示有/无两种情况;若有,仅1个OFDM符号;用1bit指示保护间隔UGI,共1个OFDM符号。
控制信道指示下行传输信道或上行传输信道资源分配的方法举例如下:
在控制信道,分别用Nbit指示某个STA在下行传输信道的起始位置,再用Nbit指示该STA在该位置后连续多少个bit是为其分配的资源。例如:N=9,控制信道对STA指示起始位置,000010000,转换为十进制数是16,表示该STA起始位置是第16个OFDM符号。资源长度为000100000,转换为十进制数是32,表示该符号后(包括该符号),连续 32个符号都分配给该STA。在控制信道,分别用Mbit指示某个STA在上行传输信道的起始位置,再用Mbit指示该STA在该位置后连续多少个bit是为其分配的资源。
或者可以通过系统信息信道与控制信道共同指示帧结构,举例如下:
在系统信息信道中,用6bits指示控制信道周期,最大63个OFDM符号,;在控制信道中,用9bits指示下行传输信道周期,用9bits指示上行传输信道周期,用1bit指示下行保护间隔DGI,用2bits指示上行探测信道配置,用2bits指示上行调度请求信道配置,用 1bits指示上行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用1bit指示上行保护间隔UGI。
另外,CAP还可以计算帧长,并在系统信息信道或者控制信道承载帧长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STA直接获得帧长信息。
下面将以应用实例一至五对如何根据需求进行资源调度并据以配置帧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应用实例一
本应用实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系统的上下互易性,通过上行探测信道测量下行信道的质量的情况,并据以完成下行调度及传输过程,具体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CAP接收并解析下行调度信息,得到向STA1和STA2传输下行业务的需求;
所述传输下行业务的需求包括各STA或各STA的不同业务流的调度需求,例如:待调度的业务和队列长度、不同业务的服务质量QoS需求、业务优先级等等。所述传输下行业务的需求由下行调度信息承载。
步骤S502:所述CAP为需要调度的2个STA,即STA1和STA2调度2个上行探测信道;
步骤S503:所述CAP分别测量STA1和STA2在上行探测信道发射的上行探测信号,并基于TDD系统的上下行互易性,得到STA1和STA2对应的下行传输信道的质量;
步骤S504:所述CAP依据下行调度信息和下行传输信道的质量分别为STA1和STA2调度下行传输资源;
其中,STA1和STA2通过时分复用方式的结合共享下行传输资源。
步骤S505:所述CAP依据下行调度信息和下行传输信道的质量为STA1调度用于对下行业务进行反馈的传输资源。
STA2在第N帧的下行传输并未在该帧的上行传输反馈ACK2信令,这可能是由于下述原因:(1)STA2在第N帧的下行传输在第N+k帧反馈;(2)STA2的下行业务不需要反馈ACK信令。
所述CAP配置与调度的传输资源匹配的帧结构,STA通过解析系统信息信道获知帧结构,通过解析控制信道获知具体的传输资源分配情况。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本发明应用实例资源调度过程,参见图6,通过2个帧完成下行业务传输的资源调度过程,以及根据所调度的资源动态配置帧结构的过程。
应用实例二
本应用实例提供了一种由STA测量信道的质量信息并向CAP反馈,CAP根据所述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完成上行调度及传输过程,具体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CAP接收并解析下行调度信息,得到向STA1和STA2传输下行业务的需求;
所述传输下行业务的需求包括各STA或各STA的不同业务流的调度需求,例如:待调度的业务和队列长度、不同业务的服务质量QoS需求、业务优先级等等。所述传输下行业务的需求由下行调度信息承载。
步骤S702:所述CAP为需要调度的2个STA,即STA1和STA2调度2个CQI反馈信道;
步骤S703:所述CAP在下行探测信道发送探测信号;
步骤S704:STA1和STA2分别测量CAP在下行探测信道发射的探测信号,得到STA1和STA2对应的下行传输信道的质量;
步骤S705:STA1和STA2分别通过对应的CQI反馈信道,将测算出的下行传输信道的质量反馈给CAP;
步骤S706:所述CAP依据下行调度信息和下行传输信道的质量分别为STA1和STA2调度下行传输资源;
步骤S707:所述CAP依据下行调度信息和下行传输信道的质量为STA1调度用于对下行业务进行反馈的传输资源。
STA2在第N帧的下行传输并未在该帧的上行传输反馈ACK2信令,这可能是由于下述原因:(1)STA2在第N帧的下行传输在第N+k帧反馈;(2)STA2的下行业务不需要反馈ACK信令。
所述CAP配置与调度的传输资源匹配的帧结构,STA通过解析系统信息信道获知帧结构,通过解析控制信道获知具体的传输资源分配情况。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本发明应用实例资源调度过程,参见图8,通过2个帧完成下行业务传输的资源调度过程,以及根据所调度的资源动态配置帧结构的过程。
应用实例一中,由于考虑TDD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获得下行传输信道的质量,需要上行探测信道。而在应用实例二中,STA测量下行探测信道并将信道的质量反馈给CAP,因此不再需要上行探测信道。采用哪种反馈方式,由CAP调度器依据STA能力,以及系统设置确定。帧结构中配置的信道可随传输需求自适应变化,较佳地还可随无线信道时间选择性衰落自适应调整。
应用实例三
本应用实例提供了一种上行调度及传输过程,如图9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901:CAP在第N-2帧的上行调度请求信道接收STA发送的上行调度请求信号;
步骤S902:所述CAP在第N-1帧为所述STA调度上行探测信道和用于发送上行业务传输需求的上行传输信道;
步骤S903:所述CAP在第N-1帧的上行传输信道接收并解析上行调度信息,得到所述STA传输上行业务的需求;
所述传输上行业务的需求包括所述STA或所述STA的不同业务流的调度需求,例如:待调度的业务和队列长度、不同业务的服务质量QoS需求、业务优先级等等。所述传输上行业务的需求由上行调度信息承载。
步骤S904:所述CAP在第N-1帧的上行探测信道测量所述STA发送的上行探测信号,得到所述STA对应的上行传输信道的质量;
步骤S905:所述CAP依据所述STA传输上行业务的需求和上行传输信道的质量,在第N帧为所述STA调度上行传输资源。
所述CAP配置与调度的传输资源匹配的帧结构,STA通过解析系统信息信道获知帧结构,通过解析控制信道获知具体的传输资源分配情况。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本发明应用实例资源调度过程,参见图10,通过3个帧完成上行业务传输的资源调度过程,以及根据所调度的资源动态配置帧结构的过程。
应用实例四
本应用实例提供了另一种上行调度及传输过程,如图1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1:CAP在第N帧为STA调度上行传输资源;
步骤S1102:所述STA在上行传输时,将所述STA传输上行业务的需求承载于数据帧中,随上行数据一起发送至所述CAP;
步骤S1103:所述CAP接收到所述STA传输上行业务的需求后,根据所述STA传输上行业务的需求在第N+1帧为所述STA分配上行传输资源。
所述CAP配置与调度的传输资源匹配的帧结构,STA通过解析系统信息信道获知帧结构,通过解析控制信道获知具体的传输资源分配情况。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本发明应用实例资源调度过程,参见图12,通过2个帧完成上行业务传输的资源调度过程,以及根据所调度的资源动态配置帧结构的过程。
应用实例五
图13为本应用实例提供的一种上下行调度传输过程的系统帧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帧被划分前导序列、系统信息信道、控制信道、下行业务传输信道、下行保护间隔DGI、上行探测信道、上行调度请求信道、上行业务传输信道、上行随机接入信道和上行保护间隔UGI。
其中,前导序列具体包括短前导和长前导。
某个CAP关联有4个STA:STA0、STA1、STA2和STA3。
在第N-1帧,STA0进行了上下行业务传输,但STA0各业务的下行传输队列中依然有分组排队,等待被调度;在上行业务传输中,STA0向上稍带了N-1帧结束后,STA0 各业务上行队列等待被调度的分组数量。为了确保第N帧高效下行调度,CAP在第N-1 帧调度STA0通过上行传输信道反馈下行信道的质量;为了确保第N帧高效上行调度, CAP在第N-1帧调度STA0在上行探测信道1上发射上行探测信号,便于CAP测量上行信道的质量。在N-1帧,STA1有新的下行业务到达,等待被调度。STA2在N-1帧完成随机接入过程,等待被调度,向CAP报告STA2的传输能力和设备配置。STA3在N-1帧上行调度请求信道成功发起上行调度请求。
在第N帧,下行传输过程,CAP依据STA0下行传输队列信息,以及在N-1帧反馈的下行传输信道的质量,为STA0调度了下行384个OFDM符号用于下行业务传输。由于只有STA0有业务传输,本帧内下行传输信道共分配了384个OFDM符号,其中编号1 至编号384的OFDM符号都由CAP向STA0传输下行业务。为了便于CAP在后续帧下行调度STA1,CAP发起下行探测信号,并调度STA1在上行传输过程反馈信道的状态信息。因此,本帧内下行探测信道设置1个OFDM符号。
在第N帧,上行传输过程,CAP依据STA0反馈的上行传输队列信息,以及CAP依据上行探测信道1测量的上行传输信道的质量,为STA0调度了上行128个OFDM符号用于上行业务传输。CAP为STA2分配了16个OFDM符号报告STA2传输能力和设备配置。CAP为STA3分配了16个OFDM符号,报告上行调度信道。STA2与STA3均为反馈传输,采用确定的调制编码格式,CAP不需要考虑上行传输信道的质量为其指配传输格式。本帧传输结束后,STA0不再有下行业务传输,因此STA0不再需要反馈下行信道的质量。但CAP估计STA0依然有上行业务等待传输,因此调度STA0依然通过上行探测信道1发射上行探测信道。同时,CAP调度STA3在上行探测信道2发射上行探测信道,便于在N+1帧调度STA3上行传输。另外,CAP为STA1分配了64个OFDM符号反馈上行信道的质量。综上,上行探测信道共需要128+16+16+64=224个OFDM符号。其中,编号1至编号16用于STA2报告设备能力;编号17至编号32用于STA3反馈上行调度信息;编号33至编号96用于STA1反馈下行信道的质量;编号98至编号224用于STA0 进行上行传输。另外,本帧还需要2个上行探测信道。由于未知其它STA是否还会发起上行业务调度请求,需要预留2个OFDM符号用于上行调度请求信道;由于未知是否会有新的STA发起随机接入,预留1个OFDM符号用于上行随机接入。
CAP计算控制信道需求:下行调度传输,以及为N-1帧STA0上行传输反馈 ACK/NACK信令,共需2个控制子信道;上行调度传输,需要6个控制子信道,分别用于STA0、STA1、STA2与STA3上行传输信道调度,以及STA0和STA3上行探测信道指配。综上分析,本帧需要6个OFDM符号用于控制信道传输。
基于上述调度考虑,第N帧帧配置信息如下:6个OFDM符号用于控制信道传输, 384个OFDM符号用于下行业务传输,1个OFDM符号用于下行探测信道传输(下行探测信道位置固定),2个OFDM符号用于上行探测信道传输,2个OFDM符号用于上行调度请求信道,224个OFDM符号用于上行传输信道,1个OFDM符号用于上行随机接入信道。加之系统固有的短前导、长前导、系统信息信道各一个OFDM符号。下行至上行保护间隔DGI,以及上行至下行保护间隔UGI各一个OFDM符号。本帧共计: 3+6+384+1+1+2+2+224+1+1=625个OFDM符号。
基于上述过程,STA0、STA 1、STA2、STA3收到通信帧后,通过检测系统信息信道的广播信息,可获得控制信道周期6个OFDM符号、下行传输信道周期384个OFDM符号、DGI周期1个OFDM符号、下行探测信道周期1个OFDM符号、上行探测信道周期 2个OFDM符号、调度请求信道周期2个OFDM符号、上行传输信道周期224个OFDM 符号、随机接入信道周期1个OFDM符号和UGI周期1个OFDM符号;然后通过对前导序列信道周期2个OFDM符号(短训练序列1个OFDM符号、长训练序列1个OFDM 符号)、系统信息信道周期1个OFDM符号、控制信道周期、下行传输信道周期、下行探测信道周期、DGI周期、上行探测信道周期、调度请求信道周期、上行传输周期、随机接入信道周期和UGI周期进行求和运算,确定帧N帧长,即3+6+384+1+1+2+2+224+1+1=625 个OFDM符号。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系统和设备,通过动态配置帧结构,通过上下行调度,能够实现基于业务需求动态划分上下行无线资源,能够较好的动态适配未来种类丰富且特征各异的数据业务需求。同时,该系统能够提供甚小的资源颗粒度,不仅能够适配不同终端的较大的业务速率需求变化,而且也能够较好的适配无线信道的动态变化。概括言之,该系统能够权衡业务需求与信道特征,动态划分上下行链路资源,在考虑链路自适应的条件下,为不同终端动态分配无线资源。
第二实施例
为了实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资源调度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
调度模块1401,用于根据传输需求进行资源调度;
配置模块1402,配置与调度的资源匹配的帧长非固定的帧结构。
其中,所述配置模块1402,在所述帧结构中至少配置前导序列和系统信息信道。所述前导序列用于实现同步;所述系统信息信道用于承载指示帧结构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根据所述上行传输需求调度上行传输资源,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传输信道;以及根据所述下行传输需求调度下行传输资源,并据以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下行传输信道。
进一步地,所述上行传输需求包括传输上行业务的需求、传输上行信令的需求和对下行业务进行反馈的需求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相应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配置的上行传输信道中包括上行业务传输信道、上行信令信道和下行业务反馈信道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下行传输需求包括传输下行业务的需求、传输下行信令的需求和对上行业务进行反馈的需求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相应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配置的下行传输信道中包括下行业务传输信道、下行信令信道和上行业务反馈信道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当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还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用于站点STA向中心接入点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所述调度模块1401,在根据上行传输需求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时,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上测量上行探测信号,得到上行的信道质量信息CQI,并结合测算出的上行的CQI调度上行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当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还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下行探测信道和CQI反馈信道,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Q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量出的下行的CQI;所述调度模块1401,在根据上行传输需求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时,基于上下互易性,根据STA反馈的下行的CQI确定上行的CQI,并结合测算出的上行的CQI调度上行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当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还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用于STA向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所述调度模块1401,在根据上行传输需求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时,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上测量上行探测信号,得到上行的CQI 和上行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并结合测算出的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调度上行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当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还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下行探测信道、CQI反馈信道和CSI反馈信道,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Q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量出的下行的 CQI;所述CS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量出的下行的CSI;所述调度模块1401,在根据上行传输需求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时,基于上下互易性,根据STA反馈的下行的CQI确定上行的CQI,以及根据STA反馈的下行的CSI确定上行的CSI,并结合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调度上行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当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还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下行探测信道和CQI反馈信道,所述上行探测信道用于站点STA向中心接入点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Q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量出的下行的CQI;所述调度模块1401,在根据上行传输需求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时,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上测量上行探测信号,得到上行的信道质量信息CSI,以及基于上下互易性根据STA反馈的下行的 CQI确定上行的CQI,并结合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调度上行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当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还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下行探测信道和CSI反馈信道,所述上行探测信道用于站点STA向中心接入点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S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量出的下行的CSI;所述调度模块1401,在根据上行传输需求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时,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上测量上行探测信号,得到上行的信道质量信息CQI,以及基于上下互易性根据STA反馈的下行的CSI确定上行的CSI,并结合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调度上行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当存在下行传输需求时,还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用于STA向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所述调度模块1401,在根据下行传输需求调度下行传输资源时,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上测量上行探测信号,基于上下互易性,得到下行的CQI,并结合测算出的下行的CQI调度下行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当存在下行传输需求时,还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用于STA向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所述调度模块1401,在根据下行传输需求调度下行传输资源时,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上测量上行探测信号,基于上下互易性,得到下行的CQI和下行的CSI,并结合测算出的下行的CQI和下行的CSI调度下行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当存在下行传输需求时,还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下行探测信道和CQI反馈信道,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Q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量出的下行的CQI;所述调度模块1401,在根据下行传输需求调度下行传输资源时,根据STA反馈的下行的CQI进行资源调度。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当存在下行传输需求时,还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下行探测信道、CQI反馈信道和CSI反馈信道,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Q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量出的下行的 CQI;所述CS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量出的下行的CSI;所述调度模块1401,在根据下行传输需求调度下行传输资源时,根据STA反馈的下行的 CQI和下行的CSI调度下行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当存在下行传输需求时,还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下行探测信道和CQI反馈信道,所述上行探测信道用于STA向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Q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量出的下行的CQI;所述调度模块1401,在根据下行传输需求调度下行传输资源时,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上测量上行探测信号,基于上下互易性,得到下行的CSI,根据所述下行的CSI以及STA反馈的下行的CQI调度下行传输资源。
其中,所述CQI包括传输信道的信噪比、信干噪比、调制编码集合、传输信道矩阵的秩、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
其中,所述CSI包括传输信道矩阵H、传输信道矩阵H在SVD分解后的V矩阵、该 V矩阵的压缩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还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调度请求信道,用于STA 发送上行调度请求,以请求用于向CAP上报上行传输需求的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模块1401,为STA的上行调度请求信道调度独占的上行传输资源,用于STA以非竞争方式发起上行调度;或者为STA的上行调度请求信道调度共享的上行传输资源,用于STA以竞争方式发起上行调度。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还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随机接入信道,用于STA接入CAP,与CAP建立关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还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控制信道,用于承载所述上行传输信道、下行传输信道、上行探测信道、下行探测信道、CQI反馈信道、CSI反馈信道、上行调度请求信道、随机接入信道中一个或者多个信道的描述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信道由调度信令组成,所述描述信息承载于所述调度信令中。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当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有用于上行传输的信道和用于下行传输的信道时,还在所述用于上行传输的信道和所述用于下行传输的信道之间配置保护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模块1401,采用时分、频分、码分以及空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调度。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配置的系统信息信道和控制信道为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频分和时分混合复用,或者码分和时分混合复用。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1402,配置的上行传输信道、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采用时分复用、频分复用、频分和时分混合复用,或者码分和时分混合复用。
进一步地,所述帧长不超过预设的长度阈值。
第三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上述资源调度方法提供了一种能够根据传输需求动态配置帧结构的解决方案,能够较好的动态适配未来种类丰富且特征各异的数据业务上下行传输需求。同时,该系统能够提供甚小的资源颗粒度,不仅能够适配不同终端设备的较大的业务速率需求变化,而且也能够较好的适配无线信道的动态变化。下面将进行详细说明。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系统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一个CAP 151,根据调度的传输资源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并在当前物理帧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和,
至少一个与CAP151通信的STA 152,根据当前物理帧中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
其中,每一物理帧的长度由其结构决定,是非固定的。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包括:配置单元161和第一通信单元162。
配置单元161,根据调度的传输资源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
第一通信单元162,在当前物理帧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并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每一物理帧的长度由其结构决定,是非固定的。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配置单元161为当前物理帧配置用于同步的前导序列,和,用于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的系统信息信道。
相应的,第一通信单元162发送前导序列,和,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配置单元161为当前物理帧配置用于同步的前导序列和用于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的系统信息信道,还选择性地为当前物理帧配置多个信道中的至少一个。
上述多个信道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1)上述多个信道包括:第一下行传输信道,用于传输下行业务、和/或下行信令、和/或上行业务反馈;下行探测信道,用于传输下行探测信号;和,第二下行传输信道,用于传输下行业务、和/或下行信令、和/或上行业务反馈。
在此基础上,相应的,第一通信单元162发送前导序列,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的系统信息信道;和,在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进行相关地发送。
在此基础上,配置单元161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还包括:为当前物理帧配置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相应的,第一通信单元162发送前导序列,在所述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在控制信道上发送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和,在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进行相关地发送。或者,第一通信单元162发送前导序列;在所述系统信息信道发送一部分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其中至少包括控制信道的时长,在控制信道发送另一部分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在控制信道上发送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和,在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进行相关地发送。
2)上述多个信道包括:上行探测信道,用于传输上行探测信号;上行调度请求信道,用于传输上行调度请求;上行传输信道,用于传输上行业务、和/或上行信令、和/或下行业务反馈、和/或下行的CQI反馈、和/或下行的CSI反馈;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传输上行随机接入请求。
或者,上述多个信道包括:上行探测信道,用于传输上行探测信号;上行调度请求信道,用于传输上行调度请求;上行传输信道,用于传输上行业务、和/或上行信令、和/或下行业务反馈;CQI反馈信道,用于传输下行的CQI反馈;CSI反馈信道,用于传输下行的CSI反馈;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传输上行随机接入请求。
在此基础上,相应的,第一通信单元162发送前导序列,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和,在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上进行相关地接收。
在此基础上,配置单元161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还包括:为当前物理帧配置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相应的,第一通信单元162发送前导序列,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所述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在控制信道上发送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和,在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进行相关地接收。或者,第一通信单元162发送前导序列;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一部分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其中至少包括控制信道的时长,在控制信道发送另一部分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在控制信道上发送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和,在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进行相关地接收。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包括:解析单元171和第二通信单元172。
解析单元171,解析当前物理帧中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
第二通信单元172,在当前物理帧内与网络设备通信。
其中,每一所述物理帧的长度由其结构决定,是非固定的。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前物理帧由前导序列,和,携带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的系统信息信道组成。
在此基础上,相应的,第二通信单元172接收前导序列,和,在系统信息信道接收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前物理帧包括前导序列、携带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的系统信息信道,和,至少一个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
被选择性配置的信道可能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1)上述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包括:上行探测信道,用于传输上行探测信号;上行调度请求信道,用于传输上行调度请求;上行传输信道,用于传输上行业务、和/或上行信令、和/或下行业务反馈、和/或下行的CQI反馈、和/或下行的CSI反馈;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传输上行随机接入请求。
或者,上述多个信道包括:上行探测信道,用于传输上行探测信号;上行调度请求信道,用于传输上行调度请求;上行传输信道,用于传输上行业务、和/或上行信令、和/或下行业务反馈;CQI反馈信道,用于传输下行的CQI反馈;CSI反馈信道,用于传输下行的CSI反馈;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用于传输上行随机接入请求。
在此基础上,第二通信单元172接收前导序列;在系统信息信道接收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和,在至少一个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进行相关地发送。
在此基础上,当前物理帧还包括: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相应的,第二通信单元172接收前导序列;在系统信息信道接收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在控制信道接收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和,在至少一个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进行相关地发送。或者,第二通信单元172接收前导序列;在系统信息信道接收一部分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其中至少包括控制信道的时长,在控制信道接收另一部分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在控制信道接收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和,在至少一个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进行相关地发送。
2)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包括:第一下行传输信道,用于传输下行业务、和/或下行信令、和/或上行业务反馈;下行探测信道,用于传输下行探测信号;和,第二下行传输信道,用于传输下行业务、和/或下行信令、和/或上行业务反馈。
在此基础上,第二通信单元172接收前导序列;在系统信息信道接收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和,在至少一个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进行相关地接收。
在此基础上,当前物理帧还包括: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相应的,第二通信单元172接收前导序列;在系统信息信道接收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在控制信道接收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和,在至少一个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进行相关地接收。或者,第二通信单元172接收前导序列;在系统信息信道接收一部分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其中至少包括控制信道的时长,在控制信道接收另一部分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在控制信道接收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和,在至少一个被选择性地配置的信道进行相关地接收。
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根据调度的传输资源配置当前物理帧的结构,并在当前物理帧中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终端设备根据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可以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
以下以网络设备是CAP、终端设备是STA为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CAP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
方式一: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
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指示信道存在性的信息、指示信道的存在性以及时长的信息、和指示信道的时长的信息。
与CAP关联的STA解析系统信息信道中的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可以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将当前物理帧中的各个信道的时长相加,得到当前物理帧的帧长。
可选的,CAP还可以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当前物理帧的帧长信息,这时,与CAP关联的STA可以直接确定当前物理帧的帧长,不需要计算。
方式二:在系统信息信道和控制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
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指示信道存在性的信息、指示信道的存在性以及时长的信息、和指示信道的时长的信息。
CAP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一部分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该部分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中至少包括控制信道的时长,在控制信道发送另一部分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
与CAP关联的STA解析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可以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将当前物理帧中的各个信道的时长相加,得到当前物理帧的帧长。
进一步,CAP还可以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当前物理帧的帧长信息,与CAP关联的STA将直接获得当前物理帧的帧长,无需计算。或者,CAP还可以在系统信息信道和控制信道发送当前物理帧的帧长信息,这时,与CAP关联的STA将系统信息信道和控制信道中的两部分帧长相加,得到当前物理帧的帧长。
下面给出几个具体应用实例,均以通过上行传输信道进行下行的CQI反馈及下行的 CSI反馈为例。
应用实例六
图18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六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频率或码字,物理帧中包括前导序列和系统信息信道。
CAP执行如下操作:发送前导序列;和,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
本应用实例六中的系统信息信道包括的如下字段:
①控制信道时长指示字段,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长,控制信道时长指示字段可以为6比特,最大可指示63个OFDM符号,1个OFDM符号为最小资源分配单位。例如:如果这6比特是010000,转换为十进制数是16,即对应16个OFDM符号。
②下行传输信道时长指示字段,指示下行传输信道的时长,下行传输信道时长指示字段可以为9比特,最大可指示511个OFDM符号。例如:如果这9比特是100000000,转换为十进制数是256,即对应256个OFDM符号。
③上行传输信道时长指示字段,指示上行传输信道的时长,上行传输信道时长指示字段可以为9比特,最大可以指示511个OFDM符号。
④下行探测信道配置字段,指示下行探测信道的存在性。本应用实例六中,下行探测信道的时长固定,下行探测信道配置字段可以为1比特,当该比特指示存在下行探测信道时,相当于间接指示了该下行探测信道为固定时长。
⑤上行探测信道配置字段,指示上行探测信道的存在性以及时长。上行探测信道配置字段可以为2比特,例如填入00指示无上行探测信道,填入01指示上行探测信道占用1个OFDM符号,填入10指示上行探测信道占用2个OFDM符号,填入11指示上行探测信道占用4个OFDM符号。
⑥上行调度请求信道配置字段,指示上行调度请求信道的存在性以及时长。上行调度请求信道配置字段可以为2比特,例如填入00指示无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填入01指示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占用1个OFDM符号,填入10指示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占用2个OFDM 符号,填入11指示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占用4个OFDM符号。
⑦上行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字段,指示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的存在性。本应用实例六中,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长固定,上行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字段可以为1比特,当该比特指示存在上行随机接入信道时,相当于间接指示了该上行随机接入信道为固定时长。
可以看出,系统信息信道中的字段①-③,指示的是信道的时长信息,字段④和⑦指示的是信道的存在性的信息,字段⑤和⑥指示的是信道的存在性以及时长的信息。
在其他应用场景下,上述下行探测信道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也可以不是固定时长,此时下行探测信道配置字段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字段,也可以采用多比特指示信道的存在性以及时长,或者指示信道的时长信息。
由于本应用实例六中的物理帧结构不包括控制信道、下行传输信道、下行探测信道、上行传输信道、上行探测信道、上行随机接入信道和上行调度请求信道,CAP在控制信道时长指示字段、下行传输信道时长指示字段和上行传输信道时长指示字段,填写时长为 0,在下行探测信道配置字段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字段填写指示信道不存在的取值,在上行探测信道配置字段和上行调度请求配置字段填写指示信道不存在的取值。
本应用实例六中,前导序列和系统信息信道的时长预先设定,CAP和STA均知晓该预先设定的情况,因此STA从系统信息信道中解析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可以确定当前物理帧中只包括前导序列和系统信息信道,由此确定在当前物理帧不执行发送操作,只执行相关接收操作。
应用实例七
图19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七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频率或码字,物理帧中包括前导序列、系统信息信道、下行保护间隔、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
CAP执行如下操作:发送前导序列;和,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应用实例七中的下行保护间隔时长,CAP可以在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中携带,此时系统信息信道在应用实例六中所列字段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保护间隔的指示字段,该字段可以用多比特指示下行保护间隔的时长,或者,在保护间隔具有固定时长的情况下,该字段也可以仅用1比特指示下行保护间隔的存在性。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应用实例七中的下行保护间隔时长,CAP还可以在下行传输信道周期性广播的广播信息帧(BCF)中携带,BCF中用2比特指示下行保护间隔的时长,例如取值为0时,指示下行保护间隔为2个OFDM符号,取值为1时,指示下行保护间隔为4个OFDM符号。STA在接入CAP所在无线网络的过程中,及接入成功之后,通过周期性的检测BCF来获知下行保护间隔的时长,此时,CAP就无需在每一物理帧中再指示下行保护间隔的时长,节省系统信息信道的开销。
STA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由此确定在当前物理帧除执行相关接收操作外,还可以选择性的执行以下发送操作:
在上行随机接入信道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序列,从而触发CAP分配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资源;
在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发送上行调度序列,从而触发CAP分配发送上行调度请求的资源;或者,在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发送快速信令反馈。
本应用实例七中,STA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上行随机接入信道和上行调度请求信道的传输资源,因此CAP无需在控制信道发送对这两个信道的资源指示,可以不配置控制信道。
可选的,本应用实例七中的物理帧结构中也可以只包括上行随机接入请求信道和上行调度请求信道中的一个。
应用实例八
假设本应用实例八的应用场景包括:CAP对STA有下行业务传输需求;在下行业务传输之前需进行信道探测;STA无上行业务、上行信令或下行业务反馈需求。
作为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CAP需要通过两个物理帧完成下行业务传输,如图20a 和图20b所示,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频率或码字。
在第一个物理帧,CAP执行如下发送操作:发送前导序列;和,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和,在控制信道发送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和,在下行探测信道发送下行探测信号。STA通过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确定第一个物理帧的结构,并由此确定在第一个物理帧可以执行如下发送操作:
在上行传输信道向CAP反馈下行信道测量结果。这里的下行信道测量结果,由STA基于CAP发送的下行探测信号对下行信道测量后得到,包括下行的CQI,或者,包括下行的CQI和下行的CSI。在第二个物理帧,CAP执行如下发送操作:发送前导序列;和,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和,在控制信道发送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和,在下行传输信道发送下行业务数据。
STA通过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确定第二个物理帧的结构,并由此确定在第二个物理帧中不执行发送操作。
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CAP需要通过两个物理帧完成下行业务传输,如图21和图20b所示,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频率或码字。
在第一个物理帧,CAP执行如下发送操作:发送前导序列;和,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和,在控制信道发送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
STA确定第一个物理帧的结构,并由此确定在第一个物理帧中可以执行如下发送操作:
STA在上行探测信道向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使得CAP利用该上行探测信号进行上行信道质量测量,或进行上行信道质量和上行信道状态测量,并根据上下行互易性的原理,得到下行信道的CQI,或者得到下行信道的CQI和CSI。
在第二个物理帧,CAP执行如下发送操作:发送前导序列;和,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和,在控制信道发送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在下行传输信道发送下行业务数据。
STA通过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确定第二个物理帧的结构,并由此确定在第二个物理帧中不执行发送操作。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从CAP和STA执行发送操作的角度进行说明,当CAP执行发送时,STA将执行相关的接收,当STA执行发送时,CAP将执行相关的接收。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CAP可以通过与应用实例七相同的两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指示下行保护间隔,其中采用第一种时,系统信息信道在应用实例六中所列字段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保护间隔的指示字段,该字段可以用多比特指示下行保护间隔的时长,或者,在保护间隔具有固定时长的情况下,该字段也可以仅用1比特指示下行保护间隔的存在性;采用第二种时,系统信息信道具有与实施例中相同的字段。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如果CAP采用前文所述的方式二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以第二个物理帧为例,在系统信息信道的控制信道时长指示字段填入相应取值,在控制信道中采用9比特指示下行传输信道的时长。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如果在下行业务传输之前不进行信道探测,CAP可以通过如图20b所示的一个物理帧完成下行业务传输。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个物理帧和第二个物理帧,可以是连续或非连续的。
除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外,在下行业务传输之前,还可以同时基于下行探测信道和上行探测信道进行信道探测,即在第一个物理帧同时配置下行探测信道、上行探测信道和上行传输信道,此时CAP利用STA发送的上行探测信号进行上行信道状态测量,并基于上下行互易性得到下行的CSI,接收STA在上行传输信道反馈的下行的CQI;或者,CAP利用STA发送的上行探测信号进行上行信道质量测量,并基于上下行互易性得到下行的 CQI,接收STA在上行传输信道反馈的下行的CSI。
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以在一个物理帧中完成信道探测为例说明,实际应用中,也可能通过多个物理帧完成信道探测,这里不再赘述。
应用实例九
假设本应用实例九的应用场景包括:STA有上行业务传输需求;在上行业务传输之前需进行信道探测;CAP无下行业务、下行信令或上行业务反馈需求。
作为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CAP已知STA有上行业务传输需求的前提下,STA需要通过两个物理帧完成上行传输,如图21和图22所示,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频率或码字。
在第一个物理帧,CAP执行如下发送操作:发送前导序列;和,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和,在控制信道发送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
STA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并由此确定在第一物理帧中可以执行如下发送操作:
在上行探测信道向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使得CAP利用该上行探测信号进行上行信道质量测量、得到上行的CQI,或进行上行信道质量测量和上行信道状态测量、得到上行的CQI和CSI。
在第二个物理帧,CAP执行如下发送操作:发送前导序列;和,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和,在控制信道发送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
STA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并由此确定在第二个物理帧中可以执行如下发送操作:
在上行传输信道发送上行业务数据。
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CAP已知STA有上行业务需求的前提下,STA需要通过两个物理帧完成上行传输,如图20a和图22所示,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频率或码字。
在第一个物理帧,CAP执行如下发送操作:发送前导序列;和,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和,在控制信道发送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和,在下行探测信道发送下行探测信号。
STA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并由此确定在第一物理帧中可以执行如下发送操作:
在上行传输信道向CAP发送下行的CQI,或者发送下行的CQI和CSI。由此,CAP 基于上下行互易性的原理,得到上行的CQI,或者上行的CQI和CSI。
在第二个物理帧,CAP执行如下发送操作:发送前导序列;和,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和,在控制信道发送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
STA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并由此确定在第二个物理帧中可以执行如下发送操作:
在上行传输信道发送上行业务数据。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从CAP和STA执行发送操作的角度进行说明,当CAP执行发送时,STA将执行相关的接收,当STA执行发送时,CAP将执行相关的接收。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CAP可以通过与应用实例七相同的两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指示下行保护间隔,其中采用第一种时,系统信息信道在应用实例六中所列字段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保护间隔的指示字段,该字段可以用多比特指示下行保护间隔的时长,或者,在保护间隔具有固定时长的情况下,该字段也可以仅用1比特指示下行保护间隔的存在性;采用第二种时,系统信息信道具有与实施例中相同的字段。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如果CAP采用前文所述的方式二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以第二个物理帧为例,在系统信息信道的控制信道时长指示字段填入相应取值,在控制信道中使用9比特指示上行传输信道的时长。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如果不进行上行信道测量,那么CAP也可以不配置上行探测信道,并通过图22所示的一个物理帧完成上行业务传输。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CAP也可以在第一个物理帧同时配置下行探测信道、上行探测信道和上行传输信道,此时CAP利用STA在第一个物理帧的上行探测信道发送的上行探测信号进行上行信道状态测量、得到上行的CSI,接收STA在第一个物理帧的上行传输信道反馈的下行的CQI、并基于上下行互易性得到上行的CQI,或者,CAP利用STA 在第一个物理帧的上行探测信道发送的上行探测信号进行上行信道质量测量、得到上行的 CQI,接收STA在第一个物理帧的上行传输信道反馈的下行的CSI,并基于上下行互易性得到上行的CSI。
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以在一个物理帧中完成信道探测为例说明,实际应用中,也可能通过多个物理帧完成信道探测,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应用实例六至应用实例九,分别针对最简单的应用场景,举出了几种可能的物理帧结构,目的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物理帧中,传输信道与相应的探测信道的关联性,而实际的应用场景可能要复杂的多,例如系统中存在多个STA,CAP和各个STA都有不同的传输需求,基于STA是否支持信道探测,有些上下行传输之前需要进行信道探测,有些上下行传输之前也可能不需要信道探测,以下的实施例五至实施例十分别举出在其他应用场景下可能配置的物理帧结构。
应用实例十
图23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3所示,物理帧中包括下行子帧和上行子帧,下行子帧包括前导序列、系统信息信道、控制信道和下行传输信道,上行子帧包括上行传输信道。
各STA可通过时分,频分,码分、空分或者上述复用方式的结合共享上行传输资源。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CAP可以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举例如下:
用6比特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长,该6比特最大可指示63个OFDM符号。例如:如果这6比特是010000,转换为十进制数是16,对应16个OFDM符号。
在系统信息信道中,用9比特指示下行传输信道时长,最大511个OFDM符号。例如:如果这9比特是100000000,转换为十进制数是256,对应256个OFDM符号。
在系统信息信道中,用9比特指示上行传输信道时长,最大511个OFDM符号。
在系统信息信道中,可以用1比特指示保护间隔,共1个OFDM符号。或者系统信息信道不指示保护间隔,而是系统已配置好。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CAP还可以在系统信息信道与控制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举例如下:
在系统信息信道中,用6比特发送控制信道时长;在控制信道中,用9比特发送下行传输信道时长,并用9比特发送上行传输信道时长。
基于图23的物理帧结构,可在上下行传输中将信令与业务分离。
应用实例十一
图24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一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4所示,在图23的基础上,在下行子帧设置了下行探测信道。下行探测信道的存在性信息包含在CAP发送的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中,可以用1比特实现,是在系统信息信道中发送的。如图24所示,下行探测信道可以位于下行传输信道的后面。
应用实例十二
图25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二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下行探测信道位于下行传输信道的中间。
在MU-MIMO传输方案中,由于下行MU-MIMO系统性能不仅对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延迟敏感,而且多用户MIMO会涉及较大的信号处理复杂度。综合考虑信道状态信息延迟,以及不同应用场景下可能不同的硬件处理复杂度,下行探测信道位于下行传输信道的中间更为合理。如果下行探测信道位置固定,可在系统信息信道中用1比特指示下行探测信道的存在性。如果系统中存在不同处理能力的STA,下行探测信道位置可变。此时,在系统信息信道中不仅需要指示下行探测信道的存在性,还需要指示图25中两个下行传输信道的时长。两个下行传输信道的时长指示可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分别指示下行传输信道一和下行传输信道二的时长;
分别指示下行传输信道总时长和下行传输信道一的时长;
分别指示下行传输信道总时长和下行传输信道二的时长。
通过上述动态或半静态设置下行探测信道位置,为不同处理能力的设备提供足够的处理时间。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CAP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例如:用6比特指示控制信道时长;用9比特指示下行传输信道总时长,用7比特指示下行传输信道二的时长;用9比特指示上行传输信道时长;用2比特指示下行探测信道,分别指示:无下行探测信道、下行探测信道位置1、下行探测信道位置2和下行探测信道位置3,用于匹配不同的Sounding带宽。下行探测信道位置1、2、3均是系统定义的确定位置。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CAP可以在系统信息信道与控制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例如,在系统信息信道,CAP用6比特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长,在控制信道,用9比特指示下行传输信道总时长,用7比特指示下行传输信道二的时长,用9比特指示上行传输信道的时长,用2比特指示下行探测信道的位置。
应用实例十三
图26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三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本应用实例十三在上行子帧中设置了一些辅助信道,例如:在上行子帧设置了上行探测信道、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图26仅仅是一个三种辅助信道都包括的帧结构举例,在实际情况中,依据系统应用场景或方案的不同,某些辅助信道也可不予考虑。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CAP可以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例如,在系统信息信道中,用6比特指示控制信道时长;用9比特指示下行传输信道时长;用9比特指示上行传输信道时长;用2比特指示上行探测信道的存在性及时长,分别指示 0、1、2、4个OFDM符号;用2比特指示上行调度请求信道的存在性及时长,分别指示 1、2、3、4个OFDM符号;用1比特指示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的存在性,分别指示有和无两种情况,若有,固定为1个OFDM符号。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CAP可以在系统信息信道与控制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例如:
在系统信息信道中,用6比特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长,用1比特指示上行随机接入信道的存在性;在控制信道中,用9比特指示下行传输信道的时长,用9比特指示上行传输信道的时长,用2比特指示上行探测信道的存在性及时长,用2指示上行调度请求信道的存在性及时长。
应用实例十四
图27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四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
在下行子帧中设置了下行探测信道,并且同时也在上行子帧中设置了上行探测信道、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但在实际情况中,依据系统应用场景或方案的不同,某些辅助信道也可不予考虑。
可选的,上行保护间隔通过发射提前预留,即:将上行发射时间提前,为CAP和STA预留上行至下行转换的保护间隔,具体如图28所示,CAP在STA的入网阶段可以通过控制信道中发送的资源指示通知定时提前量,STA在此后的上行发射操作中,均按照该定时提前量进行发射提前。在通过发射提前预留上行保护间隔的情况下,指示下行至上行转换的下行保护间隔,应不小于CAP与STA或STA与所述CAP的最大下行至上行收发与上行至下行收发的保护时间之和。
应用实例十五
图29是本发明应用实例十五中物理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频率或码字。
在当前物理帧,CAP执行如下发送操作:发送前导序列;和,在系统信息信道发送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和,在控制信道发送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和,在下行传输信道一发送下行业务数据、下行信令和上行业务反馈中的一个或几个;和,在下行探测信道发送下行探测信号;和,在下行传输信道二发送下行业务数据、下行信令和上行业务反馈中的一个或几个。
STA确定当前物理帧的结构,并由此确定在当前物理帧中可以执行如下发送操作:
在上行探测信道发送上行探测信号;
在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发起上行调度请求;
在上行传输信道发送上行业务、和/或上行信令、和/或上行反馈;
在上行随机接入信道发起随机接入。
可选的,上行保护间隔和下行保护间隔都可以按照与应用实例七类似的方式指示。
在以上具体实施例中,当物理帧中存在上行传输信道、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时,上行传输信道、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和上行随机接入信道通过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多址中的一种方式或组合方式复用资源,以应用实例十五中的物理帧结构为例,图30是这种复用情况的一个举例。这种复用方式可以预先设定且CAP和STA均知晓,此时无需在物理帧中指示该复用方式,或者可以由控制信道予以指示,例如用4比特指示上行调度请求信道在上行传输信道中占用的子载波个数,最大16个子载波,位于上行传输信道上边带边缘;用4比特指示上行随机接入信道在上行传输信道中占用的子载波个数,最大16个子载波,位于上行传输信道下边带边缘。
进一步,当物理帧中存在控制信道和系统信息信道时,控制信道与系统信息信道可以通过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多址中的一种方式或组合方式复用资源,以应用实例十五中的物理帧结构为例,图31是这种复用情况的一个举例,系统信息信道和控制信道采用频分和时分混合复用。这种复用方式预先设定且CAP和STA均知晓,因此无需在物理帧中指示该复用方式。控制信道和系统信息信道也可以只采用频分的方式复用资源。
另外,同一信道中为各STA分配的资源之间也可以采用时分、频分、码分以及空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的复用方式共享传输资源。
应用实例十六
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包括:指示第一信道的存在性的信息。指示第一信道的存在性的信息,携带在物理帧的至少一个信道中。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信道是下行探测信道。
在此基础上,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信道的时长的信息。指示第二信道的时长信息,携带在物理帧的至少一个信道中。第二信道可以是下行传输信道或上行传输信道。
在该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可以先进行下行信道探测,然后基于上下行互易性,得到上行信道测量结果,存在下行传输需求时,可以先进行下行信道探测,直接得到下行信道测量结果。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道是上行随机接入信道。
应用实例十七
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包括:第一信道的存在性以及时长的信息。第一信道的存在性及时长的信息,携带在物理帧的至少一个信道中。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道是上行调度请求信道。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道是上行探测信道。
在此基础上,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信道的时长信息。指示第二信道的时长信息,携带在物理帧的至少一个信道中。第二信道是上行传输信道或下行传输信道。
在该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存在下行传输需求时,可以先进行上行信道探测,然后基于上下行互易性,得到下行信道测量结果,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可以先进行上行信道探测,直接得到上行信道测量结果。
应用实例十八
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包括:指示第一信道的时长信息,所述时长大于或等于零。指示第一信道的时长信息,携带在物理帧的至少一个信道中。
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道是用于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控制信道。
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道是下行传输信道。
在此基础上,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信道的存在性以及时长的信息。指示第二信道的存在性以及时长的信息,携带在物理帧的至少一个信道中。第二信道是用于传输上行探测信号的上行探测信道。
在该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存在下行传输需求时,可以先进行上行信道测量,并基于上下行互易性得到下行信道测量结果。
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道是下行传输信道。在此基础上,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信道的存在性的信息。指示第二信道的存在性的信息,携带在物理帧的至少一个信道中。第二信道是用于传输下行探测信号的下行探测信道。
在该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存在下行传输需求时,可以先进行下行信道测量,得到下行信道测量结果。
第四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道是上行传输信道。
在此基础上,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信道的存在性以及时长的信息。指示第二信道的存在性以及时长的信息,携带在物理帧的至少一个信道中。第二信道是用于传输上行探测信号的上行探测信道。
在该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可以先进行上行信道测量,得到上行信道测量结果。
第五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道是上行传输信道。在此基础上,指示当前物理帧结构的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信道的存在性的信息。指示第二信道的存在性的信息,携带在物理帧的至少一个信道中。第二信道是用于传输下行探测信号的下行探测信道。
在该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可以先进行下行信道测量,并基于上下行互易性得到上行信道测量结果。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体指示帧结构中各信道资源分配情况的指示方法,如下:
1、系统信息信道与控制信道:
系统信息信道字段定义
系统信息信道采用MCS0传输,不采用空时编码。系统信息字段定义如表1所示。
表1系统信息字段定义
其中,系统信息信道采用16位CRC校验,CRC生成多项式为g(D)=D16+D12+D5+1。寄存器初始状态为0xFF,运算结束后将寄存器状态取反作为CRC校验序列输出。高阶寄存器输出对应高位(b103),低阶寄存器输出对应低位(b88)。
2、控制信道字段定义:
控制信道采用MCS1传输,不采用空时编码。控制信道由多个单播和广播调度信令组成。上下行单播调度信令字段如表2所示。
表2下行与上行调度信令字段定义
其中,b71 b70 … b56为单播调度信令字段的CRC校验码与CAP分配的本小区唯一的12 比特ID异或。
控制信道采用16位CRC校验,CRC生成多项式为g(D)=D16+D12+D5+1。定义同表1。
3、上下行传输信道:
上下行传输信道资源分配类型:
在上下行传输信道,本部分支持时分资源复用调度。
时分复用资源分配:
在上行或下行传输信道为每个STA分配的时频资源称为资源组。
时分复用时,STA资源组内OFDM符号索引按照时间增长方向由0至 D(b32 b31 …b24)-1。其中,D(b32 b31 … b24)表示比特b32 b31 … b24对应的十进制数。
上下行传输信道资源指示:
时分复用资源分配:
在STA调度信令(表2)中,用[b16 b15 … b8]指示STA资源组起始OFDM符号索引,域值0~510;用[b32 b31 … b24]指示STA资源组占用的连续OFDM符号个数。
为STA分配的资源组包括解调导频占用的资源。
传输信道解调导频
本部分可动态调整解调导频图样。通过控制信道调度信令b45(表2)可配置不同的时域导频间隔;通过控制信道调度信令b47b46(表2)可配置不同的频域导频图样。
若0中b7b6为01或10,解调导频需经预编码处理(专用解调导频);若0中b7b6为 00或11,解调导频不需要预编码处理(公共解调导频)。
解调导频图样如下:
解调导频图样如表3所示。
表3解调导频图样
其中,
(1)导频间隔DPIF指同一空时流导频符号子载波周期。例如:DPIF=2指示每2 个相邻的有用子载波有一个解调导频。
(2)导频符号数,DPnum,指解调导频在时间域占用的连续OFDM符号个数。
表4定义了解调导频图样中各导频符号对应的子载波位置。
表4解调导频位置
其中,为第sti个空时流解调导频子载波索引集合;l=1,…,DPnum指示解调导频占用的OFDM符号;表内的DPI为频域的解调导频间隔,即DPIF
解调导频间隔设计如下:
通过控制信道调度信令b45(0)可配置不同的时域导频间隔,以自适应不同的无线传播环境。时域导频间隔配置,DPIT,即:每隔DPIT个OFDM符号插入一组解调导频。b45=0 为短DPIT,b45=1为长DPIT。长、短DPIT在MAC层BCF帧指示。
解调导频序列
导频序列生成多项式为1+X11+X15。生成序列经BPSK调制得到导频符号序列 {si}i=0,1,…,32767。寄存器初始状态为:
[0 0 1 0 1 0 1 1 a6 a5 a4 a3 a2 a1 a0]
MSB在左,LSB在右。a6 a5 … a0是CAP的MAC地址最低7比特。
解调导频按照如下规则映射到时频资源。令:
i=231·l+(k+115)
式中:k=-115,…,+115;l=0,1,…,DPnum-1。
下行传输信道多天线方案:
多天线传输模式下,第ti个天线端口的时域基带信号为:
式中:wT(t)为时域窗函数,为第si个空间流上第k个子载波的加载符号,[Qk]ti,si表示预编码矩阵的第ti行、si列的元素。
本部分支持的下行多天线传输模式有:
模式1:开环SU-MIMO
模式2:闭环SU-MIMO
模式3:闭环MU-MIMO
其中:
模式1:开环SU-MIMO
开环SU-MIMO时,STA可并行接收两个码字。开环模式下的预编码矩阵为列正交矩阵,且
模式2:闭环SU-MIMO
闭环SU-MIMO时,STA可并行接收两个码字,且以子载波组为单位预编码。预编码矩阵分组定义如下:有用子载波的预编码分组的组数为Ng,第g个分组内的子载波序号集合为Ωg,该组使用相同的预编码矩阵。
SU-MIMO模式下的同一预编码分组内的子载波数|Ωg|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g|=4·DPIF
其中DPIF定义在附录B。使用预编码分组时,DPIF的取值为1和2两种。
DPIF=1时,4个子载波分组:
[-115,-113][-112,-109][-108,-105][-104,-101][-100,-97][-96,-93][-92,-89][-88, -85][-84,-81][-80,-77][-76,-73][-72,-69][-68,-65][-64,-61][-60,-57][-56,-53][-52,-49][ -48,-45][-44,-41][-40,-37][-36,-33][-32,-29][-28,-25][-24,-21][-20,-17][-16,-13][-12,- 9][-8,-5][-4,-1][1,4][5,8][9,12][13,16][17,20][21,24][25,28][29,32][33,36][37,40] [41,44][45,48][49,52][53,56][57,60][61,64][65,68][69,72][73,76][77,80][81,84][8 5,88][89,92][93,96][97,100][101,104][105,108][109,112][113,115]
DPIF=2时,8个子载波分组:
[-115,,-105][-104,-97][-96,-89][-88,-81][-80,-73][-72,-65][-64,-57][-56,-49][-48,- 41][-40,-33][-32,-25][-24,-17][-16,-9][-8,-1][1,8][9,16][17,24][25,32][33,40][41,48 ][49,56][57,64][65,72][73,80][81,88][89,96][97,104][105,115]
闭环SU-MIMO下,STA可依据MAC层指示反馈信道信息。
模式3:闭环MU-MIMO
闭环MU-MIMO时,各STA只能接收一个码字,且以子载波组为单位预编码。预编码矩阵分组定义如下:有用子载波的预编码分组的组数为Ng,第g个分组内的子载波序号集合为Ωg,该组使用相同的预编码矩阵。MU-MIMO模式下的同一预编码分组内的子载波数|Ωg|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g|=DPIF
其中DPIF定义在附录B,使用基于CSI矩阵反馈的MU-MIMO预编码分组时,DPIF的取值为1。
闭环MU-MIMO下,STA可依据MAC层指示反馈信道信息。
上行传输信道多天线方案
本部分支持的上行多天线传输模式有:
模式1:开环SU-MIMO
模式2:闭环SU-MIMO
4、信令/反馈传输信道
此处所述信令/反馈传输信道,是指用于传输信令和/或反馈信息的信道。
STA时分复用资源时,0中b54b53…b49指示业务传输从STA资源组中索引为 D(b54b53…b49)的OFDM符号开始传输分组数据及其解调导频。D(b54b53…b49)为 b54b53…b49对应的十进制数,其中b54为高位,b49为低位。在STA资源组内,OFDM符号0至OFDM符号D(b54b53…b49)-1用于信令或反馈传输,且传输格式独立于0中的指示。其对应的传输格式如0所示。
表5信令/反馈传输格式
编码 卷积码,1/2码率
流数 单流
调制 QPSK
空时编码 禁用
公共解调导频 格式1(表2和表4)
传输模式 开环SU-MIMO
信令/反馈传输除复用0分配的业务传输资源外,还可通过如下广播信令分配专用的信令/反馈传输资源。
下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
下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复用DL-TCH资源,图32所示。所有下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共享一个解调导频。
上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
上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复用UL-TCH资源。上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可支持两种结构,分别如图33和图34所示。在图34格式2中,每个基本资源块为28subc×8symbol(不包括相位跟踪导频)。其中,前4个OFDM符号和后4个OFDM符号如图所示方式跳频。
信令/反馈传输信道资源指示:
每帧内,信令/反馈传输信道在DL-TCH和UL-TCH占用资源通过CCH广播调度信令以广播方式通知所有STA。该广播调度信令使用控制信道资源,与控制信道调度信令具有相同的分组大小,采用相同的传输格式(见表2)。广播调度信令CRC校验用MAC层定义的BSTAID加扰。具体字段定义如表6。
表6信令/反馈传输信道资源指示信令字段定义
其中,下行信令反馈信道占用的OFDM符号数为D(b28b27…b23),索引为0的OFDM 符号为公共解调导频占用资源。CRC定义同表1。
信令/反馈传输信道分配:
CAP可通过如表7所示信令为STA分配信令/反馈传输信道。
表7信令/反馈传输信道分配信令字段定义
其中:
下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D(b28b27…b23)指示的是对应STA下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的第1个OFDM符号,D(b28b27…b23)=0指示下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公共解调导频,属于无效指示。
上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格式1,D(b28b27…b23)指示的是对应STA上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的第1个OFDM符号,D(b28b27…b23)-1对应的OFDM符号是该STA上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的解调导频。对于格式1,D(b28b27…b23)=0是无效指示。
上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格式2,D(b28b27…b23)指示的是对应STA上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索引,D(b28b27…b23)=0指示信令/反馈信道0。
下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和上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格式1,每个OFDM符号为一个信令/反馈信道;上行信令反馈传输信道格式2,每个资源块为一个信令/反馈信道。
5、上下行探测信道
下行探测信道:
当系统信息字段SICH中的b64=1,表示本帧配置下行探测信道。下行探测信道在下行传输信道的具体位置以及下行探测信道导频图样由MAC层BCF帧(表2)指示。
下行探测导频图样:
下行探测信道可支持的逻辑天线端口数为1~8个,导频图样如下:
表8探测导频图样
索引 N<sub>tx</sub> SPI SP<sub>num</sub>
1 1 4 1
2 2 4 1
3 3 4 1
4 4 4 1
5 5 4 2
6 6 4 2
7 7 4 2
8 8 4 2
表9定义了解调导频图样中各导频符号对应的子载波位置。
表9探测导频位置
其中,为第ti个天线端口探测导频占用的子载波索引集合;l=0,1,…,SPnum-1指示探测导频占用的OFDM符号。
下行探测序列生成:
导频序列生成多项式为1+X11+X15。生成序列经BPSK调制得到导频符号序列 {si}i=0,1,…,32767。寄存器初始状态为:
[0 0 1 0 1 0 1 1 a6 a5 a4 a3 a2 a1 a0]
MSB在左,LSB在右。a6 a5 … a0是CAP的MAC地址最低7比特。探测导频按照如下规则映射到时频资源。令:
i=231·l+(k+115)
式中:k=-115,…,+115;l=0,1,…,SPnum-1。
上行探测信道
上行探测导频端口
上行探测导频端口如表10所示。
表10上行探测导频端口索引
上行探测信道分配
CAP通过表11所示信令为STA分配上行探测信道。
表11上行探测信道分配信令字段定义
其中,上行探测导频端口索引指示STA天线0的探测导频端口。如果STA为多天线配置,其它天线上行探测导频端口索引如下式:
其中,D(bk bk-1 … bk-3)表示比特bk bk-1 … bk-3对应的十进制数。
上行探测导频序列:
导频序列生成多项式为1+X11+X15。生成序列经BPSK调制得到导频符号序列 {si}i=0,1,…,32767。寄存器初始状态为:
[0 0 1 0 1 0 1 1 a6 a5 a4 a3 a2 a1 a0]
MSB在左,LSB在右。a6 a5 … a0是CAP的MAC地址最低7比特。
CAP为STA分配的上行探测导频端口集合为:其中k为表10中子载波索引,l为表10中OFDM 符号索引,ti为STA天线端口索引,port为上行探测导频端口索引。上行探测导频按照如下规则映射到时频资源。令:
i=231·l+(k+115)
式中:k=-115,…,+115,l=0,1,2,3
6、上行调度请求信道
上行调度请求信号按照图35所示方法产生。
图中,CAP_MAC指CAP的MAC地址的最低7比特,i为PN序列索引(0≤i<4), {δCS}为循环移位参数集,j为循环移位参数索引(0≤j<8)。
PN序列的产生
PN序列采用生成多项式为1+X11+X15的最大长度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其框图如图36所示。
寄存器的初始值rinit=[00101011r6r5r4r3r2r1r0]b,MSB在左,LSB在右;其中[r6r5r4r3r2r1r0]b=CAP_MAC,是CAP的MAC地址的最低7比特。
调制映射
序列Si经BPSK调制后,得到序列Ci
子载波映射
序列Ci按照下式进行子载波映射,得到序列Mi
频域循环移位
对子载波映射后的序列Mi按照下式循环移位,得到序列Ti j
式中:NIFFT为IFFT的点数, 为循环移位参数,单位为采样点个数。对于20MHz系统,NIFFT=256,{δCS}={0 32 64 96 128 160 192 224}。
独立资源请求帧资源分配
CAP通过如表12所示信令为STA分配独立资源请求帧占用的UL-TCH资源。
表12资源请求帧资源分配
7、上行随机接入信道
随机接入信号产生
随机接入信号的产生同上行调度请求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号的序列索引号和循环移位索引号{i,j}由各STA随机选择。
随机接入信道格式:
格式1如图37所示,
CS}={0 1.6us 3.2us 4.8us 6.4us 8.0us 9.6us 11.2us}
格式2,如图38所示,
CS}={0 3.2us 6.4us 9.6us}
格式3,如图39所示,
CS}={0 6.4us}
随机接入请求帧资源分配:
CAP通过如表13所示信令为STA分配随机接入请求帧占用的UL-TCH资源。
表13随机接入请求帧资源分配
其中,发射定时提前量为D(bi+5bi+4…bi)·N,单位:样点数。定时提前量以100ns为单位,若采样时钟为20MHz,N=2。
随机接入响应帧资源分配:
CAP通过如表14所示信令为STA指示随机接入响应帧占用的DL-TCH资源。
表14随机接入响应帧资源分配
上行功率控制
开环功控
考虑到TDD系统上下行链路的信道互易性,可以采用开环功控。
PSTA=min{PSTA_MAX,PLOL+C/N+10log10(BW)}(dBm)
式中:
PLOL:传输路径损耗估计值。可依据STA接收信号功率与CAP发送功率估计。CAP 发送功率在MAC层BCF帧指示。
C/N:不同MCS对应的载噪比。
BW:CAP分配给STA的传输带宽。
闭环控制:
表15闭环控制信令
第五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指示方法,用于指示信令和/或反馈传输资源,包括:
步骤1:生成调度信令,所述调度信令中携带指示用户资源组内用于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用户资源组用于用户业务数据传输;
步骤2:发送所述调度信令。
其中,所述调度信令中还携带用于指示用户资源组的起始位置和长度的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与用户传输资源复用,根据资源调度,相应地配置信令反馈信道与传输信道复用。调度信令格式可以参见表2,以b54 b53 …b49指示业务传输从STA资源组中索引为D(b54 b53 … b49)的OFDM符号开始传输分组数据及其解调导频。D(b54 b53 … b49)为b54 b53 … b49对应的十进制数,其中b54为高位,b49为低位。相应地,如图33所示,在用户资源组内,OFDM符号0至OFDM符号D(b54 b53 … b49)-1 用于信令或反馈传输,从STA资源组中索引为D(b54 b53 … b49)的OFDM符号开始传输分组数据及其解调导频。
在传输信令和/或反馈信息时,按照双端约定好的信令和/或反馈传输格式传输。
为了实现上述资源指示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指示装置,包括:
封装模块,用于生成调度信令,所述调度信令中携带指示用户资源组内用于信令和/ 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用户资源组用于用户业务数据传输;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调度信令。
其中,所述调度信令中还携带用于指示用户资源组的起始位置和长度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调度信令,还指示按照预设的信令和/或反馈传输格式传输。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用于接收上述调度信令,据以传输,包括:
步骤1:接收调度信令,所述调度信令中携带指示用户资源组内用于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用户资源组用于用户业务数据传输;
步骤2: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在用户资源组中相应的位置上传输信令和/或反馈消息。
其中,在传输数据时,按照预设的信令和/或反馈传输格式传输。
为了实现上述数据发送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调度信令,所述调度信令中携带指示用户资源组内用于信令和/ 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用户资源组用于用户业务数据传输;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在用户资源组中相应的位置上传输信令和/或反馈消息。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信令和/或反馈传输格式传输。
第六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指示方法,用于指示信令和/或反馈传输资源,包括:
步骤1:生成第一调度信令,所述第一调度信令中携带用于指示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信息;
步骤2:发送所述第一调度信令。
其中,所述指示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信息中包括起始位置和长度。
其中,所述指示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信息中包括格式,所述格式用于指示资源复用的方式。
其中,所述资源复用的方式可以是时分复用、频分复用、时频复用或者码分复用。
其中,所述指示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信息中包括指示在频谱聚合模式下该第一调度信令所适用的子信道或子载波。
上述步骤2之后还包括步骤3和4:
步骤3:生成第二调度信令,所述第二调度信令中携带用于分配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信息,指示为各用户分配的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
步骤4:发送所述第二调度信令。
其中,所述分配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信息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用户标识STAID,以及对应的STA在所述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中的起始位置和长度。
其中,所述STAID可以用于唯一标识一个STA。
其中,所述STAID也可以是广播ID标识。所述广播ID标识是指,所有的STA共用的ID标识,各STA均可通过所述广播ID标识接收对应的信令。
其中,可以通过指示所述STA占用的信令和/或反馈信道的个数来指示所述STA的长度。每个信令和/或反馈信道的单位长度为1个OFDM符号(模式1,即时分复用方式) 或者1个单位资源块(模式2,即时频复用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与用户传输资源独立。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调度信令可以如表6所示,第二调度信令可以如表7所示。支持图33 和图34所示的两种传输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资源指示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指示装置,包括:
第一封装模块,用于生成第一调度信令,所述第一调度信令中携带用于指示信令和/ 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调度信令。
其中,所述指示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信息中包括起始位置和长度。
其中,所述指示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信息中还包括格式,所述格式用于指示资源复用的方式。
其中,所述资源复用的方式可以是时分复用、频分复用、时频复用或者码分复用。
其中,所述指示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信息中包括指示在频谱聚合模式下该第一调度信令所适用的子信道或子载波。
上述资源指示装置还包括:
第二封装模块,用于生成第二调度信令,所述第二调度信令中携带用于分配信令和/ 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信息,指示为各用户分配的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二调度信令。
其中,所述分配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的信息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用户标识STAID,以及对应的STA在所述信令和/或反馈传输的资源中的起始位置和长度。
其中,所述STAID可以用于唯一标识一个STA。
其中,所述STAID也可以是广播ID标识。
其中,通过指示所述STA占用的信令和/或反馈信道的个数来指示所述STA的长度。每个信令和/或反馈信道的单位长度为1个OFDM符号(模式1,见图33)或者1个单位资源块(模式2,见图34)。
应该明白,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性方法的实例。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得到重新安排。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的顺序给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并且不是要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比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发明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发明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上述实施例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各个实施例可以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修改和变型。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术语“包括”,就如同“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此外,使用在权利要求书的说明书中的任何一个术语“或者”是要表示“非排它性的或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为与其相关联的两个以上终端设备进行统一资源调度,配置与调度的资源匹配的TDD帧结构,并根据相关联的各终端设备传输需求,在同一时分双工TDD帧中分配上行和/或下行资源;
所述TDD帧结构可动态配置,帧长度不固定,各信道的长度基于当前终端数量及其传输需求实时调整;
所述TDD帧中设置有系统信息信道,用于承载指示当前帧结构信息,所述指示当前帧结构的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至少之一:
指示信道存在性的信息、帧长度信息以及指示各信道时长的信息;
所述TDD帧中设置有控制信道,用于承载用于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获取CQI和/或CSI,根据传输需求以及CQI和/或CSI进行资源调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存在上行传输需求时,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用于站点STA向中心接入点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
在根据上行传输需求调度上行传输资源时,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上测量上行探测信号,据以计算出上行的信道质量信息CQI,并结合测算出的上行的CQI调度上行传输资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存在下行传输需求时,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用于STA向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
在根据下行传输需求调度下行传输资源时,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上测量上行探测信号,据以计算出上行的CQI,基于上下互易性,确定下行的CQI,并结合测算出的下行的CQI调度下行传输资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存在下行传输需求时,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用于STA向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
在根据下行传输需求调度下行传输资源时,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上测量上行探测信号,据以计算出上行的CQI和上行的CSI,基于上下互易性,得到下行的CQI和下行的CSI,并结合所述下行的CQI和下行的CSI调度下行传输资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存在下行传输需求时,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下行探测信道、CQI反馈信道和CSI反馈信道,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Q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算出的下行的CQI;所述CS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算出的下行的CSI;
在根据下行传输需求调度下行传输资源时,根据STA反馈的下行的CQI和下行的CSI调度下行传输资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存在下行传输需求时,在所述帧结构中配置上行探测信道、下行探测信道和CQI反馈信道,所述上行探测信道用于STA向CAP发送上行探测信号;所述下行探测信道用于CAP向STA发送下行探测信号,所述CQI反馈信道用于STA向CAP反馈根据下行探测信号测算出的下行的CQI;
在根据下行传输需求调度下行传输资源时,在所述上行探测信道上测量上行探测信号,据以计算出上行的CSI,基于上下互易性,确定下行的CSI,根据所述下行的CSI以及STA反馈的下行的CQI调度下行传输资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调度的资源类型为时分、频分、码分以及空分,配置的帧结构中的各信道可采用时分、频分、码分以及空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的方式复用资源。
9.一种无线通信资源调度装置,用于为与其相关联的两个以上终端设备进行统一资源调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与调度的资源匹配的TDD帧结构,并根据相关联的各终端设备传输需求,在同一时分双工TDD帧中分配上行和/或下行资源;
所述TDD帧结构可动态配置,帧长度不固定,各信道的长度基于当前终端数量及其传输需求实时调整;
所述TDD帧中设置有系统信息信道,用于承载指示当前帧结构信息的,所述指示当前帧结构的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至少之一:
指示信道存在性的信息、帧长度信息以及指示各信道时长的信息;
所述TDD帧中设置有控制信道,用于承载用于指示传输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及占用传输资源的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中心接入点CAP设备。
CN201811269770.0A 2011-03-25 2012-03-22 一种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587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9770.0A CN109587808B (zh) 2011-03-25 2012-03-22 一种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4598 2011-03-25
CN2011100745985 2011-03-25
CN 201110080637 CN102761966A (zh) 2011-03-25 2011-03-31 一种调度方法、无线通信系统与设备
CN2011100806372 2011-03-31
CN2011101301943 2011-05-19
CN201110130194 2011-05-19
CN201210012030 2012-01-16
CN2012100120305 2012-01-16
CN201210035783 2012-02-16
CN2012100357838 2012-02-16
CN201210041650 2012-02-21
CN201210041651 2012-02-21
CN2012100416516 2012-02-21
CN2012100416554 2012-02-21
CN201210041655 2012-02-21
CN2012100416501 2012-02-21
CN201811269770.0A CN109587808B (zh) 2011-03-25 2012-03-22 一种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PCT/CN2012/072773 WO2012130071A1 (zh) 2011-03-25 2012-03-22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CN201280012812.7A CN103621169A (zh) 2011-03-25 2012-03-22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2812.7A Division CN103621169A (zh) 2011-03-25 2012-03-22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7808A true CN109587808A (zh) 2019-04-05
CN109587808B CN109587808B (zh) 2023-05-09

Family

ID=4802386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32744A Pending CN103037520A (zh) 2011-03-25 2012-03-19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CN201811269770.0A Active CN109587808B (zh) 2011-03-25 2012-03-22 一种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201280012812.7A Pending CN103621169A (zh) 2011-03-25 2012-03-22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32744A Pending CN103037520A (zh) 2011-03-25 2012-03-19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2812.7A Pending CN103621169A (zh) 2011-03-25 2012-03-22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99068B2 (zh)
EP (1) EP2690919A4 (zh)
JP (1) JP2014515208A (zh)
KR (1) KR20140031239A (zh)
CN (3) CN10303752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3975A (zh) * 2023-01-17 2023-05-05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传输信号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75303A (zh) * 2023-07-03 2023-09-19 乘乘智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针对多链路并发的系统计算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3032900T3 (da) 2013-08-09 2020-03-23 Beijing Nufront Mobile Multimedia Tech Co Ltd Fremgangsmåde og indretning til rammebekræftelse
WO2015156495A1 (ko) * 2014-04-09 2015-10-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사운딩 절차 기반의 프레임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974423B (zh) * 2014-05-08 2017-10-31 江苏中科羿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帧长自适应的通信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03997761A (zh) * 2014-05-20 2014-08-20 东南大学 一种多用户mimo系统下行通信的最优帧长选择方法
WO2015176291A1 (zh) * 2014-05-23 2015-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保真WiFi回传方法及装置
WO2016049970A1 (zh) 2014-09-30 2016-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EP3235309B1 (en) 2014-12-17 2019-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stations
CN111885738B (zh) * 2014-12-18 2022-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站点设备请求的方法、接入点设备及站点设备
CN106162906B (zh) * 2015-03-31 2019-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KR102081939B1 (ko) 2015-04-10 2020-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계타입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참조 신호의 전송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832792B2 (en) * 2015-04-30 2017-11-28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method for pre-association frame exchange using random access in a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
CN106332118A (zh) * 2015-06-24 2017-01-11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冲突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383151B2 (en) * 2015-07-17 2019-08-13 Intel IP Corporation Narrowband-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techniques
US10701692B2 (en) * 2015-08-10 2020-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and a dedicat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WO2017027996A1 (zh) * 2015-08-14 2017-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下行信号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8476426B (zh) * 2016-01-25 202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以及发送周期csi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64149B (zh) * 2016-04-12 2019-07-05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WiFi中AP公平分配下行资源的方法
WO2017197558A1 (zh) * 2016-05-16 2017-11-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多业务复用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以及时分双工通信系统
EP3270522B1 (en) * 2016-07-14 2023-06-28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yderaba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luster specific cloud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07734668B (zh) 2016-08-12 2020-06-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帧结构的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7872290B (zh) * 2016-09-26 2021-03-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标识ue的方法、网络侧设备、ue及系统
US10951375B2 (en) * 2016-09-29 2021-03-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ceiving wirel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80597A1 (en) * 2016-10-24 2018-05-03 Intel IP Corporation Multi-antenna range estim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ing
CN106533520A (zh) * 2016-10-24 2017-03-2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无线网络端
CN112654095B (zh) 2017-01-05 2022-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0686524B2 (en) * 2017-04-28 2020-06-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iscovery and registration in multi-channel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PONs)
KR102568599B1 (ko) * 2017-09-08 2023-08-21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장치
US10237775B1 (en) * 2017-11-17 2019-03-19 Fairspectrum Oy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senting geographical radio resource usage information in user interface
CN110138710B (zh) * 2018-02-09 2021-09-10 上海金阵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传输系统、存储介质及无人机和控制终端
WO2019191885A1 (zh) 2018-04-02 2019-10-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配置信息、接收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0475372B (zh) * 2018-05-10 2021-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终端
WO2019241961A1 (zh) * 2018-06-21 2019-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1107631A (zh) * 2018-10-26 2020-05-05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物联网基站及其资源安排方法
CN109547973B (zh) * 2018-11-28 2021-08-10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飞行器协同信息网络多址接入方法
CN111356244B (zh) * 2018-12-21 2023-10-24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3661676B (zh) * 2019-02-04 2024-04-05 诺基亚通信公司 选择无线网络中的上行链路传输频带
US11432312B2 (en) * 2019-04-26 2022-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scheduling techniques for enhanced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0299966B (zh) * 2019-07-26 2020-05-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1970765B (zh) * 2020-08-10 2022-05-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大规模终端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12953605B (zh) * 2021-01-26 2022-06-24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单双流调度方法、装置、通信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6158168A (zh) * 2021-03-26 2023-05-23 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Wi-Fi的固定无线接入协议
CN114125896B (zh) * 2021-11-02 2023-07-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327844A1 (en) * 2022-04-11 2023-10-12 Dell Products, L.P. Time division duplex pattern configuration for cellular networks
CN117528821A (zh) * 2022-07-29 202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Fi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77596A (en) * 2001-07-11 2003-01-15 Cambridge Broadband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ynchronisation bursts containing offset pointers to the start of subsequent downlink frames
WO2006039812A1 (en) * 2004-10-15 2006-04-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80076438A1 (en) * 2006-09-26 2008-03-27 Inhan Industry Partnership Institute Method for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of uplink and downlink in ofdma/tdd cellular system
CN101383654A (zh) * 2007-09-05 2009-03-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d模式的信道数据传输方法及一种基站
WO2009047740A2 (en) * 2007-10-12 2009-04-16 Nxp B.V. Downlink assistant reference signal for resource scheduling
CN101529837A (zh) * 2006-08-23 2009-09-09 摩托罗拉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信令
US20100054145A1 (en) * 2006-11-17 2010-03-04 Pal Frenger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a Base Station via a Separate Uplink when the Parameters of Channel Quality Fall Below the Predefined Thresholds
CN101924721A (zh) * 2009-06-10 2010-12-22 清华大学 确定下行多址系统传输模式的方法及发射端、接收端装置
WO2011008023A2 (en) * 2009-07-15 2011-01-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1030279A (ja) * 2007-02-07 2011-02-10 Sharp Corp 移動局および送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17058B (en) * 1996-04-23 1997-10-01 Ibm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wireless access to an atm network
DE19751073A1 (de) 1997-11-18 1999-06-0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r Sende- und Empfangsaktivitäten eines lokalen Radiokommunikationssystems
US9819403B2 (en) * 2004-04-02 2017-11-14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handoff of a client between different distributed-input-distributed-output (DIDO) networks based on detected velocity of the client
KR20060046335A (ko) 2004-06-01 2006-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산술코딩을 이용한 채널 상태 정보 피드백을 위한 장치 및방법
CN102833685B (zh) 2005-03-25 2016-01-27 桥扬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数据分发设备
US7885604B2 (en) 2005-05-23 2011-02-08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reduction
CN101253795B (zh) * 2005-08-26 2013-01-0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扩频通信网络中对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分组接入业务提供
KR100789756B1 (ko) 2005-12-09 2008-01-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가변 프레임 길이를 이용한 전송 포맷 판정 장치 및 그방법과 그를 이용한 복호 방법
CN101047421B (zh) * 2006-04-28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中继站实现移动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US20080075032A1 (en) 2006-09-22 2008-03-27 Krishna Balachandran Method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87486B1 (ko) 2007-03-14 2014-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종 모드 지원 무선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GB0721763D0 (en) 2007-11-06 2007-12-19 Fujitsu Ltd Frame structur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463297B2 (ja) 2007-11-09 2014-04-09 ゼットティーイー (ユーエスエ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フレキシブルなofdm/ofdmaフレーム構造
KR101485977B1 (ko) * 2007-11-21 2015-0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이중 중계방식을 기반으로 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자원할당을 위한 프레임 구조, 방법 및 장치
US8315330B2 (en) 2007-12-20 2012-11-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9084925A1 (en) 2008-01-03 200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Frame for flexibly supporting heterogeneous modes and tdd/fdd mode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using the same
US8326324B2 (en) 2008-01-08 2012-12-04 Wi-La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on positioning within radio access systems
WO2009088266A2 (en) 2008-01-11 2009-07-16 Lg Electronics Inc. Enhanced tdd frame structure
US8644288B2 (en) * 2008-07-31 2014-02-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Uplink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DMA) user pairing and scheduling
US8483152B1 (en) 2009-01-16 2013-07-09 Entropic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of OFDMA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982750B2 (en) 2009-01-16 2015-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verload indicator over the air
US8295253B2 (en) * 2009-02-05 2012-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ACK transmission for up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release in LTE
KR101495247B1 (ko) 2009-03-20 2015-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펨토 기지국들을 포함하는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전송 프레임및 자원 할당 방법
US20100260060A1 (en) * 2009-04-08 2010-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calibration protocol for wireless lans
KR20100113435A (ko) 2009-04-13 2010-10-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 블록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77596A (en) * 2001-07-11 2003-01-15 Cambridge Broadband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ynchronisation bursts containing offset pointers to the start of subsequent downlink frames
WO2006039812A1 (en) * 2004-10-15 2006-04-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1529837A (zh) * 2006-08-23 2009-09-09 摩托罗拉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信令
US20080076438A1 (en) * 2006-09-26 2008-03-27 Inhan Industry Partnership Institute Method for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of uplink and downlink in ofdma/tdd cellular system
US20100054145A1 (en) * 2006-11-17 2010-03-04 Pal Frenger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a Base Station via a Separate Uplink when the Parameters of Channel Quality Fall Below the Predefined Thresholds
JP2011030279A (ja) * 2007-02-07 2011-02-10 Sharp Corp 移動局および送信方法
CN101383654A (zh) * 2007-09-05 2009-03-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d模式的信道数据传输方法及一种基站
WO2009047740A2 (en) * 2007-10-12 2009-04-16 Nxp B.V. Downlink assistant reference signal for resource scheduling
CN101924721A (zh) * 2009-06-10 2010-12-22 清华大学 确定下行多址系统传输模式的方法及发射端、接收端装置
WO2011008023A2 (en) * 2009-07-15 2011-01-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73975A (zh) * 2023-01-17 2023-05-05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传输信号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73975B (zh) * 2023-01-17 2024-07-19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传输信号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75303A (zh) * 2023-07-03 2023-09-19 乘乘智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针对多链路并发的系统计算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31239A (ko) 2014-03-12
CN103037520A (zh) 2013-04-10
CN109587808B (zh) 2023-05-09
EP2690919A4 (en) 2014-10-22
US9999068B2 (en) 2018-06-12
EP2690919A1 (en) 2014-01-29
CN103621169A (zh) 2014-03-05
JP2014515208A (ja) 2014-06-26
US20160234858A1 (en) 2016-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0608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
CN109587808B (zh) 一种无线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430609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
US9351315B2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KR10197197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931106B2 (ja) 屋外伝搬チャネル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wlan設計
RU270462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назначении ресурсов
CN103124433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
US2019015921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unit on basis of container in wireless lan
CN103430610B (zh) 一种调度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2761966A (zh) 一种调度方法、无线通信系统与设备
TWI710229B (zh) 無線通信方法及設備
WO2012130076A1 (zh) 一种调度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