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7042A - 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和分散染料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和分散染料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7042A
CN109577042A CN201811127830.5A CN201811127830A CN109577042A CN 109577042 A CN109577042 A CN 109577042A CN 201811127830 A CN201811127830 A CN 201811127830A CN 109577042 A CN109577042 A CN 109577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yeing
molecular weight
polyester
dicarboxylic acid
aci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78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77042B (zh
Inventor
末定君之
细田正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ca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cc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ca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cca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77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7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77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7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3/00Speci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treated
    • D06P3/34Material containing ester groups
    • D06P3/52Polyesters
    • D06P3/54Polyesters using dispersed dyestuff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68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C08G63/688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containing sulfur
    • C08G63/6884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containing sulfur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688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52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us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D06P1/526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D06P1/5271Polyesters; Polycarbonates; Alkyd resi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loring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从低温到高温的染料的分散性优异并且染色性良好的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其包含聚酯共聚物,该聚酯共聚物包含:含有10~40摩尔%的具有磺酸盐基的二元酸成分的二元酸成分单元、和来自分子量48以上且不到900的二元醇的二元醇成分单元,分子量为3000~20000,并且该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分子内含有比率为50~75质量%。

Description

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和分散染料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和包含该染色性提高剂和分散染料的分散染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由聚酯纤维材料以及聚酯纤维材料和其他纤维材料的复合材料构成的聚酯系纤维材料的染色中使用了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由于在水中不溶或难溶,因此为了使其在水中稳定地分散,与分散剂并用来使用。作为这样的分散剂,目前为止,使用了木质素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或萘磺酸的福尔马林缩合物等。但是,这些分散剂只具有使分散染料在常温的水中稳定地分散的效果,在对聚酯系纤维材料进行染色的通常的100~140℃左右的高温条件下分散染料在染色浴中凝聚,其结果是,有时发生在染色物中产生颜色不均这样的问题。进而,染料具有染色速度彼此不同这样的特性,因此为了获得均染性,控制染料的染色速度变得必要。
由于这样的问题,目前为止,在对聚酯系纤维材料进行染色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高温下的分散性,另外为了控制染料的染色速度(即,获得缓染效果),必须使用分散均染剂。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12064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聚酯共聚物在分散染料中并用来使用,该聚酯共聚物是使以15~65摩尔%的量含有具有磺酸盐基的二元酸的二元酸成分与含有分子量900~3500的聚乙二醇的二元醇成分缩聚而得到的,分子量为3000~30000,在分子中以10~40质量%的量具有聚氧乙烯链。
另外,最近的聚酯纤维材料从追求设计性、和功能性出发,与极细纤维(微细纤维)、或聚氨酯纤维混纺而成的复合原料在不断普及。这些纤维原料与正规的聚酯纤维相比,非晶区域多,为了提高染色浓度、或维持染色坚牢度,多使用了向纤维内部的扩散速度慢的高坚牢度型分散染料。这样的高坚牢度型分散染料与通常的分散染料相比,分子量大,低温至高温的宽范围中的凝聚性强,即使使用分散均染剂,也难以获得均染性,招致染色物的不合格品的产生。而且再加工也费工夫,导致成本上升,这是现状。
即使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聚酯共聚物在分散染料中并用的情况下,即使是添加到染色浴中的情形,虽然在通常的分散染料中缓染效果良好,但也存在如下问题:低温至高温的宽范围中的分散性差,染色率低。该问题特别是在高坚牢度型分散染料中显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06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涉及能够消除现有技术的问题的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特别是要提供从低温至高温的染料的分散性优异、染色性良好的(获得均染效果的同时不使染色率降低,均染效果和染色效果优异的)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认真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包含聚酯共聚物而成的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该聚酯共聚物包含:含有特定量的具有磺酸盐基的二元酸成分的二元酸成分单元、和特定的二元醇成分单元,分子量为3000~20000,并且该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分子内含有比率为50~75质量%,从而从低温至高温的染料的分散性优异,获得均染效果的同时不使染色率降低,进而均染效果和染色效果优异,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其包含聚酯共聚物,该聚酯共聚物包含:含有10~40摩尔%的具有磺酸盐基的二元酸成分的二元酸成分单元、和来自分子量48以上且不到900的二元醇的二元醇成分单元,分子量为3000~20000,并且该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分子内含有比率为50~75质量%。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由于是具有特定的结构的聚合物,因此分散染料的分散性优异,染色工序中从低温至高温不发生分散不良。另外,该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特别是与聚酯纤维具有适度的亲和性,因此在聚酯系纤维材料表面适当地控制染色速度,在发挥均染效果的同时发挥染色效果。另外,本发明的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的加工时的起泡少,加工适合性优异。进而,通过提供含有本发明的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和分散染料的分散染料组合物,从而能够进一步发挥上述本发明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只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实施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
本发明的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包含聚酯共聚物,该聚酯共聚物包含:含有10~40摩尔%的具有磺酸盐基的二元酸成分的二元酸成分单元、和来自分子量48以上且不到900的二元醇的二元醇成分单元,分子量为3000~20000,并且该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分子内含有比率为50~75质量%。
作为具有磺酸盐基的二元酸的优选的实例,可列举出磺基对苯二甲酸、5-磺基间苯二甲酸、4-磺基邻苯二甲酸的金属盐和它们的二甲酯、二乙酯、二苯酯等酯衍生物。其中,作为金属盐,可列举出锂盐、钠盐、钾盐、镁盐,特别优选钠盐、钾盐。
作为共聚中所使用的二元酸中所含的、具有磺酸盐基的二元酸以外的二元酸,可列举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联苯二甲酸、二苯氧基乙烷二甲酸、β-羟基乙氧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等芳香族羧酸,己二酸、癸二酸、马来酸、琥珀酸等脂肪族的羧酸,也能够使用它们的酸酐或它们与低级醇或二醇类的酯衍生物。
具有磺酸盐基的二元酸成分构成聚酯共聚物中所含的全部二元酸成分单元的5~50摩尔%、优选10~40摩尔%。
另外,用于合成上述聚酯共聚物的另一原料为分子量48以上且不到900的二元醇。作为这样的二元醇,能够使用分子量200以上且不到900的聚乙二醇、乙二醇、碳原子数3以上的亚烷基二醇、新戊二醇、聚丙二醇、Pluronic型表面活性剂、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等脂肪族或芳香族的二醇化合物等的1种或2种以上。这样的二元醇中,从染料分散性、染色率、均染性、加工适合性、容易将得到的分散染料组合物粉体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分子量为48~600,更优选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分子量200~600的聚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
本发明的聚酯共聚物的分子量为3000~20000。另外,本发明的聚酯共聚物的包含具有磺酸盐基的二元酸成分和其以外的二元酸成分的全部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分子内含有比率为50~75质量%。就在上述的分子量范围和二元酸成分单元含有比率范围中所含的本发明的聚酯共聚物而言,缩聚反应比较容易,共聚生成物没有极端地成为高粘度,处理变得容易,其后的分散染料组合物的制备和处理变得容易。另外,聚酯共聚物在聚酯系纤维材料中的残留变少,引起对后工序的不良影响、或各种坚牢度的降低的可能性倾向于变小。
对这样的聚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制,能够使用酯交换法、直接聚合法等以往进行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染色性提高剂中,从解决染料污染、残渣污染的问题的观点出发,除了上述聚酯共聚物以外,优选含有选自苯乙烯化苯酚氧化烯加成物和高级醇氧化烯加成物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苯乙烯化苯酚氧化烯加成物可以是单苯乙烯化苯酚氧化烯加成物、二苯乙烯化苯酚氧化烯加成物、三苯乙烯化苯酚氧化烯加成物等多苯乙烯化(2~10摩尔)苯酚氧化烯加成物。再有,为了使与聚酯纤维的亲和性变得良好,苯乙烯的加成摩尔数优选为1~5摩尔。另外,在高级醇氧化烯加成物中,为了与聚酯纤维的亲和性良好,高级醇优选为碳数8~18的高级醇。就高级醇而言,饱和或不饱和的高级醇均可。在上述苯乙烯化苯酚氧化烯加成物和高级醇氧化烯加成物中都优选加成形态为环氧乙烷的单独加成或者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无规或嵌段加成。在为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加成物的情况下,优选氧化烯链全体中所占的环氧乙烷单元的比例为60~100质量%。在环氧乙烷单元的比例不到60质量%的情况下,具有油剂的除去性差的倾向。而且,氧化烯的加成摩尔数均优选为4~30摩尔,更优选为4~20摩尔。如果加成摩尔数不到4摩尔,存在油剂、糊剂、功能性赋予剂的除去性差的倾向,另一方面,如果超过30摩尔,则氧化烯加成物中的疏水基的影响变小,存在与聚酯纤维和油剂的亲和性降低的倾向。上述这样的氧化烯加成物能够采用以往公知的方法制造。本发明中,相对于上述苯乙烯化苯酚氧化烯加成物和高级醇氧化烯加成物的合计质量为1,能够以聚酯共聚物的质量优选成为0.5~10、更优选成为1~10的方式混合,得到染色性提高剂。此时,作为溶剂,可添加水或者水与低级醇的混合溶剂。
这里,所谓染料污染的问题,是指将未充分地进行染色前的精炼的聚酯系纤维材料投入染色浴时,附着于纤维材料的各种油剂、糊剂、或蜡等在染色浴中溶出,其结果是,染料的分散性降低而凝聚,染料凝聚物附着于纤维制品。进而,也存在如果对未充分地进行精炼的聚酯系纤维材料进行染色则产生颜色不均这样的均染性的问题。
另外,所谓残渣污染的问题,是指在与染色浴相同的浴中用耐光提高剂、或防焰剂等功能性赋予剂进行处理的情况下,由于未被纤维材料吸尽的功能性赋予剂在纤维表面残留而产生污染。
从染料分散性、染色率、均染性、加工适合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染色性提高剂优选在染色浴中以0.01~10g/l的量存在,更优选以0.01~5g/l的量存在。
作为本发明的分散染料组合物中含有的分散染料,能够无限制地使用以往公知的分散染料,例如可以列举出苯偶氮系、杂环偶氮系、双偶氮系、蒽醌系、喹啉系、硝基系、香豆素系、次甲基系、氨基酮系等的分散染料。
本发明的分散染料组合物能够通过使上述分散染料和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在水或者水与低级醇的混合溶剂中分散后,使用胶体磨、或砂磨机或Disper等分散器或粉碎器,优选以平均粒径成为1μm以下的方式分散而制备。采用喷雾干燥法使这样分散而调制的分散液干燥,也能够制成粉体状或颗粒状。
在本发明的分散染料组合物中,从分散性和染色性和与聚酯共聚物的使用量相符的效果的观点出发,分散染料与聚酯共聚物的配合比例用质量比表示,优选设为1:3~8:1,更优选设为1:3~3:1。
在本发明的分散染料组合物中,优选分散染料与聚酯共聚物的配合比例处于上述那样的质量比,处于该配合比例的这些成分在分散染料组合物中的浓度能够适当地选择,从分散染料组合物的输送等的成本和处理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以上述聚酯共聚物的浓度成为5~50质量%的方式进行调整。再有,在分散染料组合物中能够进一步添加分散剂、分散均染剂、防腐剂等以往公知的成分。
作为能够使用本发明的分散染料组合物进行染色的聚酯系纤维材料,可列举出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2-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和它们的共聚物制成的聚酯纤维材料、这些聚酯纤维材料和其他的合成纤维材料、或天然纤维材料、再生纤维材料的复合纤维材料,作为其形态,可列举出纱、编造物、织物、无纺布等。
作为染色的方法,能够无特别限制地应用以往公知的方法,在染色浴中将分散染料组合物混合以使分散染料浓度成为所需量,可以列举出使用该染色浴的液流染色、筒子染色、轴经染色、奥氏染色、高压喷射染色等浸染法。
应予说明,本发明中,分子量意指重均分子量,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使用设备:HLC-8120(东曹(株)制造)、柱:GF310HQ(Shodex公司制造),将50%(v/v)乙腈-水用于流动相,将聚苯乙烯磺酸钠作为标准物质,进行测定。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决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制。
(合成例1)
在反应容器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16.5g(0.6摩尔)、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钠盐118.4g(0.4摩尔)、乙二醇62g、分子量600的聚乙二醇24g和醋酸锌0.1g,在氮气气氛下边搅拌边历时约3小时从150℃升温到230℃,进行酯交换反应,将甲醇馏除到体系外。接下来,加入钛酸四丁酯0.1g,慢慢地减压,使内压为约10kPa,在250℃下反应2小时,得到聚酯共聚物257g。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为约66.6质量%,分子量为11,600。
分子中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OC-R-CO使用量(计算值)/得到的聚酯共聚物量)×100
(R为从二元酸中去除了2个羧基的残基)
(合成例2)
除了在反应容器中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16.5g(0.6摩尔)、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钠盐118.4g(0.4摩尔)、乙二醇62g、分子量600的聚乙二醇2.4g和醋酸锌0.1g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反应,得到聚酯共聚物235g。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为约72.7质量%,分子量为4,500。
(合成例3)
除了在反应容器中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16.5g(0.6摩尔)、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钠盐118.4g(0.4摩尔)、乙二醇62g、分子量600的聚乙二醇12g和醋酸锌0.1g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反应,得到聚酯共聚物245g。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为约69.8质量%,分子量为7,300。
(合成例4)
除了在反应容器中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55.4g(0.8摩尔)、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钠盐59.2g(0.2摩尔)、乙二醇62g、分子量600的聚乙二醇12g和醋酸锌0.1g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反应,得到聚酯共聚物224g。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为约67.1质量%,分子量为6,900。
(合成例5)
除了在反应容器中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74.8g(0.9摩尔)、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钠盐29.6g(0.1摩尔)、乙二醇62g、分子量600的聚乙二醇12g和醋酸锌0.1g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反应,得到聚酯共聚物214g。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为约65.5质量%,分子量为6,500。
(合成例6)
除了在反应容器中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16.5g(0.6摩尔)、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钠盐118.4g(0.4摩尔)、乙二醇62g、分子量200的聚乙二醇12g和醋酸锌0.1g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反应,得到聚酯共聚物245g。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为约69.8质量%,分子量为6,800。
(合成例7)
除了在反应容器中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16.5g(0.6摩尔)、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钠盐118.4g(0.4摩尔)、乙二醇62g、分子量400的聚丙二醇12g和醋酸锌0.1g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反应,得到聚酯共聚物245g。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为约69.8质量%,分子量为7,200。
(合成例8)
除了在反应容器中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74.8g(0.9摩尔)、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钠盐29.6g(0.1摩尔)、新戊二醇104g、分子量600的聚乙二醇12g和醋酸锌0.1g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反应,得到聚酯共聚物256g。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约为54.8质量%,分子量为6,000。
(合成例9)
除了在反应容器中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74.8g(0.9摩尔)、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钠盐26.8g(0.1摩尔)、二甘醇106g和醋酸锌0.1g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反应,得到聚酯共聚物246g。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约为57.0质量%,分子量为4,500。
(合成例10)
除了在反应容器中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16.5g(0.6摩尔)、间苯二甲酸49.8g(0.3摩尔)、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钠盐29.6g(0.1摩尔)、乙二醇62g、分子量600的聚乙二醇12g和醋酸锌0.1g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反应,得到聚酯共聚物206g。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约为64.1质量%,分子量为6700。
(合成例11)
除了在反应容器中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16.5g(0.6摩尔)、己二酸43.8g(0.3摩尔)、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钠盐29.6g(0.1摩尔)、乙二醇62g、分子量1000的聚乙二醇12g和醋酸锌0.1g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反应,得到聚酯共聚物200g。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约为63.0质量%,分子量为5,800。
(比较合成例1)
除了在反应容器中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16.5g(0.6摩尔)、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钠盐118.4g(0.4摩尔)、乙二醇62g、分子量600的聚乙二醇120g和醋酸锌0.1g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反应,得到聚酯共聚物353g。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约为48.5质量%,分子量为19,500。
(比较合成例2)
除了在反应容器中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77.7g(0.4摩尔)、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钠盐177.6(0.6摩尔)、乙二醇62g、分子量600的聚乙二醇24g和醋酸锌0.1g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反应,得到聚酯共聚物277g。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约为69.0质量%,分子量为12,000。
(比较合成例3)
除了在反应容器中装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55.4g(0.8摩尔)、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钠盐59.2g(0.2摩尔)、乙二醇62g、分子量2000的聚乙二醇24g和醋酸锌0.1g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反应,得到聚酯共聚物236g。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的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含量约为63.7质量%,分子量为8400。
将合成例和比较合成例的聚酯共聚物的合成结果汇总示于表1中。
【表1】
表1
实施例1~11和比较例1~4
将合成例1~11和比较合成例1~3中得到的聚酯共聚物直接作为实施例1~11和比较例1~3的染色性提高剂。另外,将双环助剂有限公司制造的分散剂MF(萘磺酸盐系分散剂)作为比较例4的染色性提高剂。
如下所述进行得到的染色性提高剂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中。
将分散剂MF(萘磺酸盐系分散剂)30g、苯偶氮系的分散染料(C.I.分散红167)30g和水40g混合,搅拌后,用砂磨机将分散染料微粒化直至平均粒径成为1μm以下,得到液体的分散染料组合物。然后,在170℃下采用喷雾干燥法使其干燥,得到粉体状的分散染料组合物1。
1.染料分散性
1-1.低温分散性(50℃)
在300mL烧杯中如下述配方那样放入水、分散染料组合物1、染色性提高剂,调制染料液,在50℃下保持10分钟。然后,采用5A滤纸(ADVANTEC制造)将染料液过滤,根据下述的标准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染料液配方
【表2】
97g
分散染料组合物1 2g
染色性提高剂 1g
合计 100g
1-2.高温分散性(130℃)
在力ラーぺツト(日本染色机械(株)制造)的罐中如下述染色浴配方那样放入pH调节剂、分散染料组合物1、染色性提高剂以及水以使合计成为300ml,使其混合均匀,调制染色浴。没有放入布,将该染色浴从40℃以3℃/分升温到130℃,在该温度下保持30分钟后,冷却到80℃,用5A滤纸(ADVANTEC制造)将染色浴过滤,根据下述的标准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染色浴配方
【表3】
pH调节剂(90%醋酸) 0.3g/L
分散染料组合物1 1g/L
染色性提高剂 0.3g/L
判定标准
A:未发现染料凝聚物,分散性良好(在滤纸中无堵塞)。过滤时间0秒以上且24秒以下。
B:略微发现染料凝聚物,分散性略差(在滤纸中有少许堵塞)。过滤时间25秒以上且50秒以下。
C:染料凝聚物大量残留,分散性差(在滤纸中堵塞多)。过滤时间超过50秒。
2染色性
在Minicolor染色机(テクサム技研制造)的罐中放入水,如下述染色浴配方那样放入pH调节剂、分散染料组合物1、染色性提高剂,使其混合均匀,调制染色浴。接下来,将聚酯塔夫绸精炼布帛(30d/单面面积重量50g/m2)投入染色浴使得成为浴比=1∶10(10g/100cc),对于该染色浴,在40℃~80℃(升温2℃/分)80℃~130℃(升温1℃/分)130℃x30分的温度条件下染色。然后,降温到80℃,从罐中取出,还原清洗(80℃×15分、浴比=1∶30)后进行水洗脱水干燥,得到聚酯纤维染色布。对于得到的聚酯纤维染色布的染色性和均染性,根据下述的标准进行评价。
染色配方
【表4】
分散染料组合物1 1%o.w.f.
染色性提高剂 0.3g/L
分散均染剂 NICCA SUNSOLT RM-3406 0.3g/L
pH调节剂 90%醋酸 0.3g/L
还原清洗配方
【表5】
皂洗剂 SUNMORL RC-700Eコンク(日华化学制造) 1g/L
碱剂 苏打灰 2g/L
还原剂 连二亚硫酸钠 2g/L
判定标准
1)染色率:对于得到的聚酯纤维染色物,采用分光测色计CM-3600d(コニ力ミノルタセンシンゲ(株)制造),每隔10nm求出400~700hm的K/S值,采用其积分值评价了染色率。应予说明,积分值越大,染色率越高。算出用对于各染色布求出的K/S值除以比较例4的染色布中得到的K/S值所得的百分率,作为各染色布的染色率。
2)均染性:对得到的聚酯纤维染色物上的染色不均的有无进行目视判定。
染色不均:无○、有×
3.加工适合性试验
为了比较染色时的加工适合性,使用高温高压液流染色机:HTA-5(江苏靖江市华泰染整制造),在添加了实施例1~11或比较例1~4的染色性提高剂和分散染料组合物1的下述条件的处理浴中放入聚酯平针针织物,以3℃/分的速度升温。将比较例4作为标准,评价了60~130℃的发泡状态。
染色配方
【表6】
分散染料组合物1 1%o.w.f.
染色性提高剂 0.3g/L
pH调节剂 90%醋酸 0.3g/L
聚酯平针针织物=3kg、浴量=90L
判定标准
○:起泡不到30cm,与比较例4同等的水平
Δ:起泡为30cm以上且不到60cm,与比较例4相比起泡多
×:起泡为60cm以上,与比较例4相比起泡显著
按这3等级评价,将起泡少的情形判断为良好。
4.残留性试验
将与上述2染色性试验同样的染色条件下染色的聚酯缎纹织物以120℃×1分钟进行干燥后,以180℃×30秒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冷却到室温后,在布料上滴下1滴水滴,测定直至水滴完全地从布料表面浸透的时间。越不具有吸水性,判断为越无染色性提高剂的残留。
【表7】
表2
如表2的结果那样,可知本发明的染色性提高剂获得低温和高温时的染料分散性的提高和稳定的染色率和均染性。另外可知,染色时的起泡少,具备加工适合性。
实施例12~22和比较例5~8
将合成例1~11和比较合成例1~3中得到的聚酯共聚物30g、苯偶氮系的分散染料(C.I.分散红167)30g和水40g混合,搅拌后,用砂磨机将分散染料微粒化直至平均粒径成为1μm以下,得到液体的分散染料组合物。然后,在170℃下采用喷雾干燥法使其干燥,得到实施例12~22和比较例5~7的分散染料组合物2。
再有,比较例8中,代替聚酯共聚物30g而使用了分散剂MF(萘磺酸盐系分散剂)30g。
比较例5和比较例7的分散染料组合物为软固体状。其以外的分散染料组合物为粉体状。
如下所述将得到的分散染料组合物2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中。
5.染料分散性
5-1.低温分散性(50℃)
在300mL烧杯中如下述配方那样放入水、分散染料组合物2,调制染料液,在50℃下保持10分钟。然后,采用5A滤纸(ADVANTEC制造)将染料液过滤,根据下述的标准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染料液配方
【表8】
98g
分散染料组合物2 2g
合计 100g
5-2.高温分散性(130℃)
在カラ一ペシト(日本染色机械(株)制造)的罐中如下述染色配方那样放入pH调节剂、分散染料组合物2以及水以使合计成为300m1,使其混合均匀,调制染色浴。没有放入布,将该染色浴从40℃以3℃/分升温到130℃,在该温度下保持30分钟后,冷却到80℃,用5A滤纸(ADVANTEC制造)将染色浴过滤,根据下述的标准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染色浴配方
[表9]
pH调节剂(90%醋酸) 0.3g/L
分散染料组合物2 1g几
判定标准
A:未发现染料凝聚物,分散性良好(在滤纸中无堵塞)。过滤时间0秒以上且24秒以下。
B:略微发现染料凝聚物,分散性略差(在滤纸中有少许堵塞)。过滤时间25秒以上且50秒以下。
C:染料凝聚物大量残留,分散性差(在滤纸中堵塞多)。过滤时间超过50秒。
6.染色性
在Minicolor染色机(テクサム技研制造)的罐中放入水,如下述染色浴配方那样放入pH调节剂、分散染料组合物2、分散均染剂,使其混合均匀,调制染色浴。接下来,将聚酯塔夫绸精炼布帛(30d/单面面积重量50g/m2)投入染色浴使得成为浴比=1∶10(10g/100cc),对于该染色浴,在40℃~80℃(升温2℃/分)80℃~130℃(升温1℃/分)130℃x 30分的温度条件下染色。然后,降温到80℃,从罐中取出,还原清洗(80℃×15分、浴比=1∶30)后进行水洗脱水干燥,得到聚酯纤维染色布。对于得到的聚酯纤维染色布的染色性和均染性,根据下述的标准进行评价。
染色配方
【表10】
分散染料组合物2 实施例和比较例 1%o.w.f.
分散均染剂 NICCA SUNSOLT RM-3406 0.3g/L
pH调节剂 90%醋酸 0.3g/L
还原清洗配方
【表11】
皂洗剂 SUNMORL RC-700Eュンク(日华化学制造) 1g/L
碱剂 苏打灰 2g/L
还原剂 连二亚硫酸钠 2g/L
判定标准
1)染色率:对于得到的聚酯纤维染色物,采用分光测色计CM-3600d(コ二力ミノルタセンシンゲ(株)制造),每隔10nm求出400~700nm的K/S值,采用其积分值评价了染色率。应予说明,积分值越大,染色率越高。算出用对于各染色布求出的K/S值除以比较例8的染色布中得到的K/S值所得的百分率,作为各染色布的染色率。
2)均染性:对得到的聚酯纤维染色物上的染色不均的有无进行目视判定。
染色不均:无○、有×
7.加工适合性试验
为了比较染色时的加工适合性,使用高温高压液流染色机:HTA-5(江苏靖江市华泰染整制造),在添加了实施例12~22或比较例5~8的分散染料组合物2的下述条件的处理浴中放入聚酯平针针织物,以3℃/分的速度升温。将比较例8作为标准,对60~130℃的发泡状态进行对比评价。
染色配方
【表12】
分散染料组合物2 实施例和比较例 1%o.w.f.
pH调节剂 90%醋酸 0.3g/L
聚酯平针针织物=3kg、浴量=90L
判定标准
○:与比较例8同等的水平
Δ:与比较例8相比起泡多
×:与比较例8相比起泡显著
按这3等级评价,将起泡少的情形判断为良好。
8.残留性试验
将与上述6染色性试验同样的染色条件下染色的聚酯缎纹织物以120℃×1分钟进行干燥后,以180℃×30秒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冷却到室温后,在布料上滴下1滴水滴,测定直至水滴完全地从布料表面浸透的时间。越不具有吸水性,判断为越无染色性提高剂的残留。
【表13】
表3
如表3的结果那样,可知本发明的分散染料组合物2能够采用喷雾干燥法粉体化,获得低温和高温时的染料分散性的提高和稳定的染色率和均染性。另外,可知染色时的起泡少,具备加工适合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染色性提高剂,由于抑制分散染料染色时的染料凝聚物,发挥稳定的染色率和均染性,因此得到无加工缺陷的高品位的纤维制品。另外,由于加工时的起泡也小,因此减少加工故障,能够经济地进行纤维制品的染色加工等。

Claims (2)

1.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其包含聚酯共聚物,该聚酯共聚物包含:含有10~40摩尔%的具有磺酸盐基的二元酸成分的二元酸成分单元、和来自分子量48以上且不到900的二元醇的二元醇成分单元,分子量为3000~20000,并且该二元酸成分单元的分子内含有比率为50~75质量%。
2.分散染料组合物,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和分散染料。
CN201811127830.5A 2017-09-28 2018-09-27 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和分散染料组合物 Active CN1095770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8474 2017-09-28
JP2017188474A JP6991030B2 (ja) 2017-09-28 2017-09-28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材料用染色性向上剤及び分散染料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7042A true CN109577042A (zh) 2019-04-05
CN109577042B CN109577042B (zh) 2023-01-06

Family

ID=65919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7830.5A Active CN109577042B (zh) 2017-09-28 2018-09-27 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和分散染料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91030B2 (zh)
CN (1) CN1095770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8544A (zh) * 2022-07-12 2022-11-22 广东天龙油墨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磺酸盐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560682B1 (ja) 2023-02-06 2024-10-02 日華化学株式会社 堅牢度向上剤組成物及びポリエステル系染色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1274A (en) * 1975-02-27 1978-07-18 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level dyeing of synthetic fiber materials
CN102167806A (zh) * 2010-02-25 2011-08-31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共聚酯及其制成的纤维
CN101568683B (zh) * 2007-11-12 2012-01-04 日华化学株式会社 聚酯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改进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53284C3 (de) * 1976-11-24 1979-05-03 Hoechst Ag, 6000 Frankfurt Verfahren zum gleichmäßigen Färben von synthetischen Fasermaterialien
JP4614912B2 (ja) * 2006-05-16 2011-01-19 日華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材料用オリゴマー除去剤
JP2009120646A (ja) * 2007-11-12 2009-06-04 Nicca Chemical Co Ltd 分散染料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1274A (en) * 1975-02-27 1978-07-18 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level dyeing of synthetic fiber materials
CN101568683B (zh) * 2007-11-12 2012-01-04 日华化学株式会社 聚酯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改进剂
CN102167806A (zh) * 2010-02-25 2011-08-31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共聚酯及其制成的纤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8544A (zh) * 2022-07-12 2022-11-22 广东天龙油墨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磺酸盐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65403A (ja) 2019-04-25
CN109577042B (zh) 2023-01-06
JP6991030B2 (ja) 2022-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3779A (zh) 聚酯类纤维材料用低聚物去除剂
TWI441969B (zh) Dyeing enhancers for polyester fiber materials
CN109577042A (zh) 聚酯系纤维材料用染色性提高剂和分散染料组合物
KR20190076960A (ko) 텍스타일 적용을 위한 개질된 폴리에스테르 마스터 배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WO2014022991A1 (zh) 聚酯纤维用染色助剂以及使用其的聚酯纤维的染色方法及染色物的制造方法
CN112724707B (zh) 一种分散橙染料组合物及染料制品
US4421826A (en) Polyurethane polymer amine salt as a dyeing aid, particularly for polyolefin fibers
CN111019442B (zh) 一种高浓缩通用色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820054B (zh) 作为疏水聚合物物品的染色促进剂的缩聚物
CN111058318A (zh) 一种环保型涤纶修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US4168145A (en) Branched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esters levelling agents for dyestuff
CN111188211A (zh) 一种牛仔服装水洗的防染剂的制备方法
JP2009120646A (ja) 分散染料組成物
GB1583966A (en) Polyesters and use thereof in dyeing
US3830627A (en) Dye bath with block copolymeric propylene and ethylene oxides as foam suppressants
CN109021616A (zh) 一种分散黄染料组合物、其制品及应用
CN110392753B (zh) 皮革状片及纤维结构体
JPS6218676B2 (zh)
CN109487364B (zh) 一种可染聚烯烃纤维
TWI705085B (zh) 高分子材料、其製造方法以及製造纖維的方法
CN111188210A (zh) 一种新型涤纶染色优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US3819326A (en) Phosphonium salt assisted dyeing with anionic dyes on polyamide-polyester fibers
CN111254725A (zh) 一种仿烫金浆及其制作方法
CN112679985B (zh) 一种蓝至黑色分散染料组合物和染料制品
TWI809946B (zh) 染料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