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4482A - 导电性膜、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电性膜、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4482A
CN109564482A CN201780032089.1A CN201780032089A CN109564482A CN 109564482 A CN109564482 A CN 109564482A CN 201780032089 A CN201780032089 A CN 201780032089A CN 109564482 A CN109564482 A CN 109564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electrode
bending part
bending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20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入友洋
L·M·穆里洛-莫拉
泷泽佑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TS Touchsen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TS Touchsen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036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721177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036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721177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2164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7335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975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19502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975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19502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VTS Touchsen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VTS Touchsens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64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44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在透明电介质层的第1面上,沿着第1方向延伸并且沿着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1交叉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电极的每个包含有沿第1方向延伸的具有弯折线形状的多个第1电极线。在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两个第1电极线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中间区域包含有第1交叉方向上的中间区域的长度沿着第1方向逐渐扩大的扩大区域、以及第1交叉方向上的中间区域的长度沿着第1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小区域,扩大区域与缩小区域沿着第1方向交替地配置。

Description

导电性膜、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电极线的导电性膜、具备该导电性膜的触摸面板、以及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将触摸面板用作输入设备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以及与显示面板重叠的上述触摸面板。作为在触摸面板上的手指等的接触位置的检测方式,广泛使用将手指等与触摸面板的操作面的接触作为静电电容的变化进行检测的静电电容方式。在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中,触摸面板所具备的导电性膜具备沿着第1方向延伸的多个第1电极、沿着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多个第2电极、以及被第1电极和第2电极夹着的透明电介质层。而且,基于按照每个第1电极来检测一个第1电极与多个第2电极的每个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的方法,检测操作面上的手指等的接触位置。
在这样的导电性膜的一例中,多个第1电极分别由沿着第1方向延伸的多个第1电极线构成,多个第2电极分别由沿着第2方向延伸的多个第2电极线构成。作为电极线,使用由银、铜等金属构成的细线。通过使用金属作为电极线的材料,能够获得在检测接触位置时的迅速的响应性、较高的分辨能力,并且能够实现触摸面板的大型化、制造成本的减少。
然而,在由吸收或反射可见光的金属形成电极线的构成中,从触摸面板的操作面观察时,多个第1电极线和多个第2电极线形成由这些电极线相互正交而成的栅格状的图案。另一方面,在层叠有触摸面板的显示面板上也是,沿着第1方向和第2方向划分多个像素的黑矩阵形成为栅格状的图案。
在上述构成中,相互相邻的第1电极线间的间隔与相互相邻的像素间的第2方向上的间隔一般不同,并且,相互相邻的第2电极线间的间隔也与相互相邻的像素间的第1方向上的间隔不同。而且,从触摸面板的操作面观察,由第1电极线和第2电极线形成的栅格状的周期构造与划分像素的栅格状的周期构造重叠,由此有时两个周期构造的错位会引起干涉条纹(moire)。若干涉条纹被视觉辨认出,则产生显示装置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降低。
作为用于抑制这种干涉条纹的方案之一,提出了使电极线的周期构造的周期性降低。若由多个电极线构成的图案的周期性较低,则该电极线图案不易作为周期构造被识别,因此划分像素图案与电极线图案的错位不易被识别为两个周期构造的错位。因此,抑制了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触摸面板中,第1电极线和第2电极线分别具有峰部与谷部交替地重复的折线形状,由这些电极线构成的图案具有与矩形不同的多边形的重复构造。因此,这样的电极线图案的周期性比矩形排列的栅格状的电极线图案的周期性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1583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触摸面板中,在一个面内配置的多个电极线分别具有由折线形状的一个电极线沿着电极线的排列方向平行移动而成的形状。例如,如图48所示,第1电极线101具有一边重复弯折一边沿第1方向Da延伸的折线形状。详细地说,第1电极线101具有沿相互不同的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两种短线部110沿着第1方向Da交替地排列的形状。而且,沿着第2方向Db排列的多个第1电极线101分别具有由一个第1电极线101沿着第2方向Db平行移动而成的形状。在这样的构成中,形成了沿相同方向延伸的多个短线部110对齐第1方向Da的位置沿着第2方向Db排列的带状区域110R。而且,短线部110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110R沿着第1方向Da无间隙地交替排列。结果,多个带状区域110R的排列容易作为带状图案被视觉辨认。该带状图案特别是在显示装置未显示图像时即非点亮时容易通过外部光的反射而被视觉辨认,若这样的带状图案被视觉辨认,则从操作面看到的外观的品质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外观的品质降低的导电性膜、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上述课题的导电性膜具备:透明电介质层,具有第1面、以及作为与所述第1面相反一侧的面的第2面;多个第1电极,在所述第1面上,沿着第1方向延伸并且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1交叉方向排列;以及多个第2电极,在所述第2面上,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并且沿着与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2交叉方向排列,所述第1电极包含有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具有弯折线形状的多个第1电极线,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电极线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包含有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的所述中间区域的长度沿着所述第1方向逐渐扩大的扩大区域、以及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的所述中间区域的长度沿着所述第1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小区域,所述扩大区域与所述缩小区域沿着所述第1方向交替地配置。
根据上述构成,可抑制多个第1电极线之中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部分形成沿着第1交叉方向排列的带状区域的情况、以及各区域中包含的上述直线状的部分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1方向无间隙地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因此,可抑制由这样的带状区域的排列引起的带状图案通过反射光等而被视觉辨认。因此,可抑制从使用了导电性膜的触摸面板的操作面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下降。
解决上述课题的触摸面板具备:上述导电性膜;罩层,覆盖上述导电性膜;以及外围电路,测定上述第1电极与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的。
根据上述构成,可实现抑制了从操作面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降低的触摸面板。
解决上述课题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具有以栅格状排列的多个像素,显示信息;触摸面板,使上述显示面板所显示的上述信息透过;以及控制部,控制上述触摸面板的驱动,所述触摸面板为上述触摸面板。
根据上述构成,可实现抑制了从触摸面板的操作面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降低的显示装置,特别是可抑制在显示装置的非点亮时通过外部光的反射而视觉辨认到带状图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触摸面板中抑制外观的品质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对于显示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表示显示装置的剖面构造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导电性膜的平面构造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列的平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触摸面板的电构成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的构成的图。
图6是表示由第1实施方式中的多个传感电极线构成的图案、并且是弯折宽度与电极线间隔之比为1.0的图案的FFT解析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由第1实施方式中的多个传感电极线构成的图案、并且是弯折宽度与电极线间隔之比小于1.0的图案的FFT解析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8是对于第1实施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表示弯折宽度与电极线间隔之比与FFT解析结果中的频率成分的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9是对于第1实施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表示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电极线之间的中间区域的构成的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极线的构成的图。
图1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导电性膜的一部分的平面构造的平面图,并且是表示由传感电极线和驱动电极线构成的电极线图案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导电性膜的一部分的平面构造的平面图,并且是表示由传感电极线和驱动电极线构成的电极线图案的一例的图。
图13是对于导电性膜的第2实施方式,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的构成的图。
图14是将第2实施方式的传感基准电极线与基准弯折部的位移区域一同表示的图。
图15是通过第2实施方式的传感基准电极线中的基准弯折部的位移制作出的传感电极线的一例的图。
图16是对于导电性膜的第3实施方式,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的构成的图。
图1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基准电极线的构成的图。
图18是将第3实施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和传感基准电极线重叠表示的图。
图19是将第3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极线和驱动基准电极线重叠表示的图。
图20是表示由第3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基准电极线和驱动基准电极线构成的电极线图案的一例的图。
图2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导电性膜的一部分的平面构造的平面图,并且是表示由传感电极线和驱动电极线构成的电极线图案的一例的图。
图22是对于导电性膜的第4实施方式,将第4实施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与第3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重叠表示的图。
图23是将第4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与传感基准电极线及基准弯折部的位移区域一起示出的图。
图24是对于导电性膜的第5实施方式,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的构成的图。
图25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分离弯折部的构成的图。
图26A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基准图案的图。
图26B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基准电极线的构成的图。
图27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的制作过程的图,并且是表示对传感基准电极线设定的传感位移电极线的图。
图28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的制作过程的图,并且是将传感位移电极线与传感基准电极线一起示出的图。
图29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的制作过程的图,并且是将传感电极线与传感基准电极线一起示出的图。
图30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对置的分离弯折部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31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极线的构成的图。
图32A是将第5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极线与驱动基准电极线一起示出的图。
图32B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基准电极线的构成的图。
图33是表示由第5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基准电极线与驱动基准电极线构成的图案的图。
图34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导电性膜的一部分的平面构造的平面图,并且是表示由传感电极线和驱动电极线构成的电极线图案的一例的图。
图35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分离弯折部的构成的图。
图36是对于导电性膜的参考方式,表示参考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的构成的图。
图37是放大表示参考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的一部分的图。
图38是表示参考方式中的驱动电极线的构成的图。
图39是表示参考方式中的导电性膜的一部分的平面构造的平面图,并且是表示由传感电极线和驱动电极线构成的电极线图案的构成的图。
图40是表示参考方式中的传感基准电极线的构成的图。
图41是表示由参考方式中的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构成的图案的FFT解析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42是对于参考方式中的传感基准电极线,表示占有比与FFT解析结果中的频率成分的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43A是表示理想的电极线的形状的图。
图43B是示意地表示实际形成的电极线的形状的图。
图44是对于理想的电极线的图案与实际形成的电极线的图案,表示对干涉条纹的产生程度进行了评价的模拟结果的图。
图45是对于参考方式的传感电极线,表示改变弯曲部的曲率半径的大小而对干涉条纹的产生程度进行了评价的模拟结果的图。
图46是表示变形例中的显示装置的剖面构造的剖面图。
图47是表示变形例中的显示装置的剖面构造的剖面图。
图48是表示以往的电极线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2对导电性膜、触摸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各图是为了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膜、触摸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而示意地表示它们的构成的图,有时各图所示的构成所具有的各部位的大小的比率具有与实际的比率不同。
[显示装置的构成]
参照图1对显示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具备将例如作为液晶面板的显示面板10和触摸面板20通过未图示的一个透明粘合层贴合而成的层叠体,而且,还具备用于驱动触摸面板20的电路和对触摸面板20的驱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另外,在显示面板10与触摸面板20的相对的位置通过框体等其他构成而被固定的前提下,还可以省略上述透明粘合层。
在显示面板10的表面划分出大致矩形形状的显示面,在显示面显示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等的信息。
构成显示面板10的构成要素从距触摸面板20远的构成要素开始按顺序如以下那样排列。即,按照距触摸面板20从远到近的顺序,配置有下侧偏光板11、薄膜晶体管(以下记为TFT)基板12、TFT层13、液晶层14、滤色器层15、滤色器基板16、上侧偏光板17。
它们之中,在TFT层13以矩阵状配置有构成子像素的像素电极。另外,滤色器层15所具有的黑矩阵具有由具有矩形形状的多个单位栅格构成的栅格形状。而且,黑矩阵通过这样的栅格形状,划分出具有矩形形状的多个区域作为与子像素的各个面对的区域,在黑矩阵所划分的各区域配置有将白色光变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中的某个颜色的光的着色层。
另外,如果显示面板10是输出有色的光的EL面板、且为具有输出红色的光的红色像素、输出绿色的光的绿色像素、以及输出蓝色的光的蓝色像素的构成,则还可以省略上述滤色器层15。此时,在EL面板中相互相邻的像素的边界部分作为黑矩阵发挥功能。另外,显示面板10还可以是通过放电而发光的等离子面板,在该情况下,对红色的荧光体层、绿色的荧光体层、以及蓝色的荧光体层进行划分的边界部分作为黑矩阵发挥功能。
触摸面板20是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是导电性膜21与罩层22通过透明粘合层23贴合而成的层叠体,具有对显示面板10显示的信息进行透射的透光性。
详细来说,在构成触摸面板20的构成要素中,从接近显示面板10的构成要素开始,按顺序配置有透明基板31、多个驱动电极31DP、透明粘合层32、透明电介质基板33、多个传感电极33SP、透明粘合层23、以及罩层22。其中,透明基板31、驱动电极31DP、透明粘合层32、透明电介质基板33、以及传感电极33SP构成了导电性膜21。
透明基板31具有对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所显示的图像等的信息进行透射的透光性和绝缘性,并与显示面的整体重叠。透明基板31例如由透明玻璃基板、透明树脂膜、硅基板等基材构成。作为透明基板31所使用的树脂,可列举例如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PP(Polypropylene)、PS(Polystyrene)等。透明基板31可以是由一个基材构成的单层构造体,也可以是重叠两个以上基材而成的多层构造体。
透明基板31中的与显示面板10相反一侧的面被设定为驱动电极面31S,在驱动电极面31S配置有多个驱动电极31DP。多个驱动电极31DP及在驱动电极面31S中没有配置驱动电极31DP的部分通过一个透明粘合层32而贴合于透明电介质基板33。
透明粘合层32具有对显示面所显示的图像等信息进行透射的透光性,透明粘合层32中例如使用聚醚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等。
透明电介质基板33具有对显示面所显示的图像等信息进行透射的透光性、以及适于电极间的静电电容的检测的相对介电常数。透明电介质基板33例如由透明玻璃基板、透明树脂膜、硅基板等基材构成。作为透明电介质基板33所使用的树脂,例如可列举PET、PMMA、PP、PS等。透明电介质基板33可以是由一个基材构成的单层构造体,也可以是重叠两个以上基材而成的多层构造体。
多个驱动电极31DP通过透明粘合层32而贴合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结果是,在透明电介质基板33中的与透明基板31面对的面即背面排列有多个驱动电极31DP。
透明电介质基板33中的与透明粘合层32相反一侧的面即表面被设定为传感电极面33S,在传感电极面33S配置有多个传感电极33SP。即,透明电介质基板33被多个驱动电极31DP和多个传感电极33SP夹着。多个传感电极33SP及在传感电极面33S中没有配置传感电极33SP的部分通过一个透明粘合层23而贴合于罩层22。
透明粘合层23具有对显示面所显示的图像等信息进行透射的透光性,透明粘合层23中例如使用聚醚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等。作为透明粘合层23而使用的粘合剂的种类可以是湿式层压粘合剂,也可以是干式层压粘合剂、热层压粘合剂。
罩层22由强化玻璃等玻璃基板、树脂膜等形成,罩层22中的与透明粘合层23相反的一侧的面作为触摸面板20中的表面并且是操作面20S发挥功能。
另外,上述构成要素之中,也可以省略透明粘合层23。在省略了透明粘合层23的构成中,在罩层22所具有的面中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对置的面被设定为传感电极面33S,通过在传感电极面33S形成的一个薄膜的图案化来形成多个传感电极33SP即可。
另外,在制造触摸面板20时,也可以采用导电性膜21与罩层22通过透明粘合层23贴合的方法,作为与这样的制造方法不同的其他例,也可以采用以下的制造方法。即,在树脂膜等的罩层22直接或者隔着基底层形成由铜等导电性金属构成的薄膜层,在薄膜层上形成具有传感电极33SP的图案形状的抗蚀剂层。接着,通过使用氯化铁等的湿式蚀刻法,将薄膜层加工成多个传感电极33SP,获得第1膜。另外,与传感电极33SP相同地,在作为透明基板31而发挥功能的其他树脂膜形成的薄膜层被加工成多个驱动电极31DP,获得第2膜。而且,第1膜和第2膜以夹着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方式,通过透明粘合层23、32而粘贴于透明电介质基板33。
[导电性膜的平面构造]
参照图2,以传感电极33SP与驱动电极31DP的位置关系为中心对导电性膜21的平面构造进行说明。另外,图2是从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表面对置的方向观察导电性膜21的图,双点划线所包围的沿着横向延伸的带状区域的每个表示一个传感电极33SP的配置区域,双点划线所包围的沿着纵向延伸的带状区域的每个表示一个驱动电极31DP的配置区域。另外,将传感电极33SP及驱动电极31DP的数量简化表示。
另外,为了便于理解传感电极33SP和驱动电极31DP的构成,仅针对图2中位于最上侧的传感电极33SP,用粗线表示构成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电极线,仅针对图2中位于最左侧的驱动电极31DP,用细线表示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电极线。
如图2所示,在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传感电极面33S中,多个传感电极33SP的每个具有沿着作为一个方向的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带形状,并且,沿着与第1电极方向D1正交的第2电极方向D2排列。各传感电极33SP与相邻的其他传感电极33SP相互绝缘。
各传感电极33SP由多个传感电极线53SR构成,传感电极面33S中配置有作为这些多个传感电极线53SR的集合的传感电极线群。传感电极线53SR的形成材料中使用铜、银、铝等的金属膜,传感电极线53SR例如是通过将成膜于传感电极面33S的金属膜通过蚀刻进行图案化而形成的。
多个传感电极33SP的每个经由传感焊盘33P独立地连接于作为触摸面板20的外围电路的一例的检测电路,利用检测电路测定电流值。连接于一个传感焊盘33P而相互电连接的多个传感电极线53SR是构成一个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电极线53SR。构成一个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传感电极线53SR配合地贡献于该传感电极33SP所在的区域中的静电电容的变化的检测。
在透明基板31的驱动电极面31S中,多个驱动电极31DP的每个具有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带形状,并且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各驱动电极31DP与相邻的其他驱动电极31DP相互绝缘。
各驱动电极31DP由多个驱动电极线51DR构成,在驱动电极面31S配置有作为这些多个驱动电极线51DR的集合的驱动电极线群。驱动电极线51DR的形成材料使用铜、银、铝等的金属膜,驱动电极线51DR例如是通过将成膜于驱动电极面31S的金属膜通过蚀刻进行图案化而形成的。
多个驱动电极31DP的每个经由驱动焊盘31P独立地连接于作为触摸面板20的外围电路的一例的选择电路,通过接收选择电路所输出的驱动信号而被选择电路选择。连接于一个驱动焊盘31P而相互电连接的多个驱动电极线51DR是构成一个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电极线51DR。构成一个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51DR配合地贡献于该驱动电极31DP所在的区域中的静电电容的变化的检测。
在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表面对置的俯视下,传感电极33SP与驱动电极31DP相互重叠的部分是由图2的双点划线划分的具有四边形状的电容检测部ND。一个电容检测部ND是一个传感电极33SP与一个驱动电极31DP立体地交叉的部分,并且是能够检测在触摸面板20中使用者的手指等触摸的位置的最小单位。
另外,作为传感电极线53SR及驱动电极线51DR的形成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的蚀刻,也可以使用例如印刷法等其他方法。
[显示面板的平面构造]
参照图3对显示面板10中的滤色器层15的平面构造、即显示面板10的像素排列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滤色器层15的黑矩阵15a具有由沿着上述第1电极方向D1和上述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具有矩形形状的多个单位栅格构成的栅格图案。一个像素15P由沿着第1电极方向D1连续的三个单位栅格构成,多个像素15P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及第2电极方向D2分别以栅格状排列。
多个像素15P分别由用于显示红色的红色着色层15R、用于显示绿色的绿色着色层15G、以及用于显示蓝色的蓝色着色层15B构成。在滤色器层15中,例如,红色着色层15R、绿色着色层15G、以及蓝色着色层15B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依次重复排列。另外,多个红色着色层15R沿着第2电极方向D2连续地排列,多个绿色着色层15G沿着第2电极方向D2连续地排列,多个蓝色着色层15B沿着第2电极方向D2连续地排列。
一个红色着色层15R、一个绿色着色层15G及一个蓝色着色层15B构成一个像素15P,多个像素15P在维持着第1电极方向D1上的红色着色层15R、绿色着色层15G及蓝色着色层15B的排列顺序的状态下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另外,换言之,多个像素15P被配置为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条纹状。
像素15P中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宽度是第1像素宽度P1,像素15P中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宽度是第2像素宽度P2。第1像素宽度P1及第2像素宽度P2分别被设定为与显示面板10的大小、显示面板10所要求的分辨率等相应的值。
[触摸面板的电构成]
参照图4,将触摸面板20的电构成与显示装置100所具备的控制部的功能一起进行说明。另外,以下,作为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20的一例,对互容方式的触摸面板20中的电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触摸面板20具备选择电路34及检测电路35作为外围电路。选择电路34连接于多个驱动电极31DP,检测电路35连接于多个传感电极33SP,显示装置100所具备的控制部36连接于选择电路34和检测电路35。
控制部36生成并输出用于使选择电路34开始生成针对各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信号的开始定时信号。控制部36生成并输出用于使选择电路34从第1个驱动电极31DP1朝向第n个驱动电极31DPn将被供给驱动信号的对象依次扫描的扫描定时信号。
控制部36生成并输出用于使检测电路35开始检测各传感电极33SP中流动的电流的开始定时信号。控制部36生成并输出用于使检测电路35从第1个传感电极33SP1朝向第n个传感电极33SPn将检测的对象依次扫描的扫描定时信号。
选择电路34基于控制部36输出的开始定时信号,开始驱动信号的生成,基于控制部36输出的扫描定时信号,使驱动信号的输出目的地从第1个驱动电极31DP1朝向第n个驱动电极31DPn地进行扫描。
检测电路35具备信号取得部35a和信号处理部35b。信号取得部35a基于控制部36输出的开始定时信号,开始取得在各传感电极33SP中生成的作为模拟信号的电流信号。而且,信号取得部35a基于控制部36输出的扫描定时信号,使电流信号的取得源从第1个传感电极33SP1朝向第n个传感电极33SPn地进行扫描。
信号处理部35b对信号取得部35a取得的各电流信号进行处理,生成作为数字值的电压信号,将生成的电压信号向控制部36输出。这样,选择电路34和检测电路35从对应于静电电容的变化而改变的电流信号生成电压信号,由此测定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
控制部36基于信号处理部35b输出的电压信号,检测在触摸面板20中使用者的手指等触摸的位置,将检测出的位置的信息利用于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上显示的信息的生成等各种处理。另外,触摸面板20并不局限于上述互容方式的触摸面板20,也可以是自容方式的触摸面板。
[传感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5对传感电极33SP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分别具有在第1电极方向D1上以规定的周期重复弯折的弯折线形状。
首先,对一个传感电极线33SR的构成进行说明。传感电极线33SR包含多个弯折部33Q、以及将沿着传感电极线33SR相互相邻的弯折部33Q连结的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短线部33E。多个短线部33E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弯折部33Q为相互相邻的两个短线部33E被连结的部分,相当于图中峰部的弯折部33Q与相当于图中谷部的弯折部33Q沿着传感电极线33SR各一个地交替地排列。换言之,传感电极线33SR是多个短线部33E经由弯折部33Q相连而成,整体具有沿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折线形状。
多个短线部33E的每个沿着短线部33E的延伸方向具有长度Ls。在多个短线部33E中,长度Ls是恒定的。另外,多个短线部33E包括:相对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虚拟的直线即基轴线A1具有角度+θ的倾斜度的短线部33Ea、以及相对于基轴线A1具有角度-θ的倾斜度的短线部33Eb。短线部33Ea与短线部33Eb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排列。即,在多个短线部33E中,各短线部33E相对于基轴线A1的倾斜度的绝对值是恒定的,上述倾斜度为正的短线部33E与上述倾斜度为负的短线部33E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重复。
由弯折部33Q连接的短线部33Ea与短线部33Eb所成的角的角度为弯折角度αs,在一个传感电极线33SR内,弯折角度αs是恒定的。另外,弯折角度αs被穿过弯折部33Q且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直线二等分。
穿过一个传感电极线33SR所具有的各短线部33E的中点且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直线为基准线。相对于基准线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弯折部33Q为传感电极线33SR中的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弯折部33Q,相对于基准线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弯折部33Q为传感电极线33SR中的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弯折部33Q。
传感电极线33SR中的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多个弯折部33Q,位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直线上,传感电极线33SR中的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多个弯折部33Q也位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直线上。这些直线间的长度为弯折宽度Hs。即,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弯折部33Q与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弯折部33Q之间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为弯折宽度Hs。换言之,弯折宽度Hs为在第2电极方向D2上一个传感电极线33SR所占的宽度,即在第2电极方向D2上一个传感电极线33SR所延展的宽度。换言之,弯折宽度Hs为一个短线部33E中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
另外,在传感电极线33SR中的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或另一侧,在第1电极方向D1上相邻的弯折部33Q间的距离为弯折周期Ws。在一个传感电极线33SR内,弯折周期Ws是恒定的。换言之,弯折周期Ws是传感电极线33SR中的峰部与峰部之间的长度,并且是传感电极线33SR中的谷部与谷部之间的长度。即,弯折周期Ws为传感电极线33SR中的一个周期的长度。
接着,对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的配置进行说明。
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构成一个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的每个在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一个端部与传感焊盘33P连接。
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以在第1电极方向D1上错开了相位的状态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即,在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SR中,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部分的相位相互不同。相位为传感电极线33SR中的一个周期内的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位置。例如,相位为从作为谷部的弯折部33Q起到与该弯折部33Q在第1电极方向D1上相邻的作为谷部的弯折部33Q为止的部分中的位置。
详细来说,在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SR中,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部分为相反相位。换言之,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相位反转。例如,在图5所示的区域R1的中央部分,在将谷部与谷部之间设为一个周期时,图中上侧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相位相当于一个周期的开始位置,图中下侧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相位相当于一个周期的二分之一的位置。在这样的构成中,沿着第2电极方向D2,作为峰部的弯折部33Q与作为谷部的33Q交替地排列,并且,短线部33Ea与短线部33Eb交替地排列。
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沿着第2电极方向D2以恒定的排列间隔排列,该排列间隔为电极线间隔Ps。即,电极线间隔Ps为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SR中的峰部与峰部之间或谷部与谷部之间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另外,在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中,短线部33E的长度Ls、弯折角度αs、弯折宽度Hs、弯折周期Ws分别是恒定的。
弯折角度αs、弯折宽度Hs、弯折周期Ws及电极线间隔Ps的各参数优选的是,利用傅立叶解析而设定成由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构成的图案与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重合时干涉条纹的产生被抑制的值。具体而言,计算在将由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构成的图案与规定周期的像素图案重合时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对比度、被视觉辨认为干涉条纹的条纹的间距及角度,以使干涉条纹不易被视觉辨认的方式设定各参数的值。此时,优选的是,针对相互不同的尺寸、相互不同的分辨率的多个显示面板10所具有的像素图案,求出可共同地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的各参数的值。成为重合的对象的多个显示面板10包括至少具有相互不同的尺寸的两种显示面板、或至少具有相互不同的分辨率的两种显示面板即可。
在傅立叶解析中,在对重合的图案进行傅立叶变换而取得频率信息,并计算得到的二维傅立叶图案的卷积(Convolution)的基础上,赋予二维掩模,并通过逆傅立叶变换进行图像的重建。由于干涉条纹的间距大于被重合的原图案的周期,因此上述二维掩模以通过二维掩模除去高频成分、仅取出低频成分的方式赋予即可。通过将掩模的大小设定为根据人的视觉响应特性而决定的尺寸,在图像的重建后,基于对干涉条纹的对比度、间距、角度进行计算,能够判断被视觉辨认到的干涉条纹的程度。
另外,电极线间隔Ps优选设定在显示面板10中的第1像素宽度P1及第2像素宽度P2的10%以上且600%以下的范围内。在第1像素宽度P1与第2像素宽度P2不同的情况下,将第1像素宽度P1及第2像素宽度P2中的较大一方的像素宽度设为基准即可。
若电极线间隔Ps为第1像素宽度P1及第2像素宽度P2的10%以上,则在图案内电极线所占的比例不会太过度,因此可抑制触摸面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的下降。另一方面,若电极线间隔Ps为第1像素宽度P1及第2像素宽度P2的600%以下,则可提高触摸面板20中的位置的检测精度。
另外,弯折宽度Hs优选设定在弯折宽度Hs与如上述那样设定的电极线间隔Ps之比即占有比Hs/Ps大于0.75且1.0以下的范围内。关于该占有比Hs/Ps的范围的规定理由,参照图6~图8进行说明。
图6针对Hs/Ps=1.0的情况示出了通过FFT(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ation)对由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构成的图案进行解析而得的结果。图6示出了由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构成的图案的基于二维傅立叶变换的功率谱。在图6中强调地示出了特征性的峰值,省略了与传感电极线33SR的图案相关性低的微弱的点。
图中的原点表示直流成分的峰值,在二维的频率空间中,在由弯折角度αs和弯折周期Ws规定的方向上呈现出基本空间频率成分和高次成分。
图7针对Hs/Ps<1.0的情况示出了通过FFT对由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构成的图案进行解析而得的结果。与图6相比可确认,在图7所示的功率谱中,产生了新的高次成分。
在此,请关注v轴上呈现出的频率成分g。频率成分g来源于传感电极线33SR的图案中包含的仅第2电极方向D2的周期性。频率成分g的强度高,表示在传感电极线33SR的图案中沿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要素的频率成分大,在该情况下,在同样将沿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与传感电极线33SR的图案重合时,这些图案相干涉而容易产生对比度高的干涉条纹。
图8示出了对使占有比Hs/Ps进行了变化时FFT解析结果中的频率成分g的强度相对于基本空间频率成分的强度如何变化进行解析而得的结果。即,在图8中示出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SR间的间隙的大小与频率成分g的强度之间的关系。在图8中,纵轴表示频率成分g的频谱强度与基本空间频率成分的频谱强度之比,横轴表示占有比Hs/Ps。
如图8所示,占有比Hs/Ps越小,即,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SR间的间隙的大小越大,则频率成分g相对于基本空间频率成分的强度越大。频率成分g的强度越小越优选,特别是,为了抑制传感电极线33SR的图案中成为干涉条纹的起因的周期性变高,优选频率成分g的强度低于基本空间频率成分的强度。也就是说,优选图8所示的强度比小于1.0。即,优选占有比Hs/Ps大于0.75。
另外,在占有比Hs/Ps大于1.0的情况下,相互相邻的电极线交叉,不形成弯折线形状的传感电极线33SR排列的图案,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图案中,占有比Hs/Ps为1.0以下。
另外,弯折角度αs优选的是95度以上且150度以下,更优选的是100度以上且140度以下。若弯折角度αs为95度以上,则可抑制短线部33E的数量变多而在图案内电极线所占的比例变得过度,因此可抑制触摸面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的下降。另一方面,若弯折角度αs为150度以下,则弯折周期Ws被保持在不会过大的范围内,因此容易将电极线间隔Ps和占有比Hs/Ps设定为适当的范围内的值。
如图9所示,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电极线33SR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Rc。中间区域Rc是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带状区域。而且,中间区域Rc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为区域宽度Xh。中间区域Rc包括沿着第1电极方向D1而区域宽度Xh扩大的扩大区域Rc1、以及沿着第1电极方向D1而区域宽度Xh缩小的缩小区域Rc2。在第1实施方式中,扩大区域Rc1与缩小区域Rc2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无间隙地交替配置。
[驱动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10对驱动电极31DP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驱动电极线31DR具有沿第2电极方向D2以规定的周期重复弯折的弯折线形状。与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相同,多个驱动电极线31DR以错开了相位的状态排列。
详细来说,驱动电极线31DR包括多个弯折部31Q、以及将沿着驱动电极线31DR相互相邻的弯折部31Q连结的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短线部31E。驱动电极线31DR整体具有沿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折线形状。
多个短线部31E的每个沿着短线部31E的延伸方向具有长度Ld。在多个驱动电极线31DR中,短线部31E的长度Ld是恒定的。另外,各短线部31E相对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直线即基轴线A2的倾斜度的绝对值相等,在一个驱动电极线31DR中,上述倾斜度为正的短线部31Ea与上述倾斜度为负的短线部31Eb沿着第2电极方向D2交替地重复。
弯折角度αd是由弯折部31Q连接的短线部31Ea与短线部31Eb所成的角的角度,在多个驱动电极线31DR中,弯折角度αd是恒定的。另外,弯折角度αd被穿过弯折部31Q且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直线二等分。
穿过一个驱动电极线31DR所具有的各短线部31E的中点且沿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直线为基准线。相对于基准线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的弯折部31Q为驱动电极线31DR中的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的弯折部31Q,相对于基准线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另一侧的弯折部31Q为驱动电极线31DR中的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另一侧的弯折部31Q。
驱动电极线31DR中的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的多个弯折部31Q与驱动电极线31DR中的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另一侧的多个弯折部31Q,位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不同的直线上。这些直线间的长度为弯折宽度Hd。即,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的弯折部31Q与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另一侧的弯折部31Q之间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长度为弯折宽度Hd。在多个驱动电极线31DR中,弯折宽度Hd是恒定的。
另外,在上述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或另一侧,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相邻的弯折部31Q间的距离为弯折周期Wd。弯折周期Wd为驱动电极线31DR中的一个周期的长度。在多个驱动电极线31DR中,弯折周期Wd是恒定的。
多个驱动电极线31DR以恒定的排列间隔即电极线间隔Pd,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构成一个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31DR的每个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的一个端部与驱动焊盘31P连接。
驱动电极线31DR中的相位是驱动电极线31DR中的一个周期内的第2电极方向D2上的位置。多个驱动电极线31DR以在第2电极方向D上错开了相位的状态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即,在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DR中,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部分的相位相互不同。详细来说,在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DR中,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部分为相反相位,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DR的相位反转。
在驱动电极31DP中也是,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相互相邻的两个驱动电极线31DR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中间区域包括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中间区域的长度沿着第2电极方向D2逐渐扩大的扩大区域、以及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中间区域的长度沿第2电极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小区域。而且,扩大区域与缩小区域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无间隙地交替配置。
在驱动电极线31DR中,弯折角度αd、弯折宽度Hd、弯折周期Wd及电极线间隔Pd分别优选的是设定为满足与在上述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说明中关于弯折角度αs、弯折周期Ws、弯折宽度Hs及电极线间隔Ps的每个所示的条件相同的条件。
即,弯折角度αd、弯折宽度Hd、弯折周期Wd及电极线间隔Pd的各参数优选的是设定为在将多个驱动电极线31DR的图案与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重合时可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的值。而且,弯折角度αd优选的是95度以上且150度以下,更优选的是100度以上且140度以下。另外,传感电极线33SR的弯折角度αs和驱动电极线31DR的弯折角度αd的至少一方处于上述范围内即可。另外,电极线间隔Pd优选的是设定在显示面板10中的第1像素宽度P1及第2像素宽度P2的10%以上且600%以下的范围内。另外,弯折宽度Hd和电极线间隔Pd优选的是设定在弯折宽度Hd与电极线间隔Pd之比(Hd/Pd)大于0.75且1.0以下的范围内。
在传感电极线33SR和驱动电极线31DR中,短线部33E的长度Ls与短线部31E的长度Ld、弯折角度αs与弯折角度αd、弯折宽度Hs与弯折宽度Hd、弯折周期Ws与弯折周期Wd及电极线间隔Ps与电极线间隔Pd的各组的值可以在各组中一致,也可以不同。但是,优选的是,传感电极线33SR的弯折周期Ws为驱动电极线31DR的电极线间隔Pd的2倍(Ws=2×Pd),驱动电极线31DR的弯折周期Wd为传感电极线33SR的电极线间隔Ps的2倍(Wd=2×Ps)。以下,参照传感电极线33SR与驱动电极线31DR重合的图案,对其理由进行说明。
[电极线图案的构成]
参照图11及图12对通过将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与多个驱动电极线31DR重合而形成的图案即电极线图案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在导电性膜21中,从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表面对置的方向观察,形成有由上述的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构成的图案与由多个驱动电极线31DR构成的图案重合而成的图案。此时,这些电极线以传感电极33SP与驱动电极31DP正交、即传感电极线33SR的延伸方向与驱动电极线31DR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式重叠。
与如以直线状延伸的电极线交叉的图案那样、重复相同形状的矩形的图案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线图案是不同于矩形的多边形,并且是两种以上形状的多边形排列的图案,因此图案的周期性低。因此,像素图案与电极线图案的错位不易被识别为两个周期构造的错位,因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线图案与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重合的情况下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结果,抑制了在显示装置100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下降。特别是,在弯折角度αs、αd、弯折宽度Hs、Hd、弯折周期Ws、Wd及电极线间隔Ps、Pd的每个被设定为不易产生干涉条纹的值的构成中,在将像素图案与电极线图案重合的情况下,可更好地抑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而且,在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与多个驱动电极线31DR的各自中,相互相邻的电极线的相位错开,由此不会发生相同倾斜度的短线部33E、31E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情况。因此,不会发生相同倾斜度的短线部33E、31E所排列的带状区域沿着电极线的排列方向延伸地形成的情况。而且,也不会发生短线部33E、31E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因此,抑制了带状图案特别是在显示装置100的非点亮时通过外部光的反射而被视觉辨认,抑制了从操作面20S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下降。
在此,在Ws=2×Pd且Wd=2×Ps的情况下,从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表面对置的方向观察,传感电极线33SR相对于驱动电极线31DR的配置在面内是恒定的。即,传感电极线33SR的弯折部33Q、短线部33E相对于驱动电极线31DR的弯折部31Q、短线部31E的位置在面内是恒定的。因此,能够以使电极线图案中的电极线的配置密度在面内均匀的方式配置电极线。
例如,如图11所示,传感电极线33SR的弯折部33Q在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DR之间的中央部与这些电极线间的间隙重叠,驱动电极线31DR的弯折部31Q在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SR之间的中央部与这些电极线间的间隙重叠。而且,从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表面对置的方向观察,传感电极线33SR的短线部33E的中点与驱动电极线31DR的短线部31E的中点交叉。在该情况下,电极线图案为形状相互不同的两种八边形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和第2电极方向D2的各方向交替地排列的图案。这些八边形均为具有相互面对的两个优角的八边形。
与此相对,如图12所示,在传感电极线33SR与驱动电极线31DR之间,在不满足Ws=2×Pd且Wd=2×Ps的情况下,传感电极线33SR的弯折部33Q、短线部33E相对于驱动电极线31DR的弯折部31Q、短线部31E的位置根据面内的部位而不同。因此,必然产生电极线密集地配置的区域与电极线稀疏的区域。通过这样的构成,虽然也抑制了视觉辨认到带状图案,但另一方面,若电极线图案中的电极线的疏密过度不均匀,则电极线的疏密差异会导致在电极线图案所在的区域内产生亮度等的不均,结果,有时会成为引起被称作挛晶纹(日文:砂目)的现象的重要因素。挛晶纹是指,从触摸面板20的操作面20S观察,感觉到呈砂状分布的闪烁、画面晃眼的现象。因此,优选的是,在传感电极线33SR与驱动电极线31DR满足Ws=2×Pd且Wd=2×Ps。
像以上说明那样,根据第1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所列举的效果。
(1)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相位错开,由此可抑制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之中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短线部33E形成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带状区域。而且,也可抑制短线部33E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排列。因此,可抑制由这样的带状区域的排列引起的带状图案通过反射光等而被视觉辨认,因此可抑制从操作面20S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下降。同样,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DR的相位错开,由此可抑制多个驱动电极线31DR之中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短线部31E形成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带状区域。而且,也可抑制短线部31E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2电极方向D2交替地排列。因此,可抑制视觉辨认到由这样的带状区域的排列引起的带状图案,因此可抑制从操作面20S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下降。
(2)特别是,由于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相位反转,因此可靠地抑制了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短线部33E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以及短线部33E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排列。同样,由于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DR的相位反转,因此可靠地抑制了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短线部31E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情况、以及短线部31E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2电极方向D2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因此,可更好地抑制视觉辨认到带状图案。
(3)在传感电极线33SR中,弯折宽度Hs与电极线间隔Ps之比即占有比Hs/Ps为大于0.75且1.0以下。根据这样的构成,在由多个传感电极线33SR构成的图案中,可将成为干涉条纹的起因的周期性抑制为较低,因此更好地抑制了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的图案中视觉辨认出干涉条纹。同样,在驱动电极线31DR中,在占有比Hd/Pd为大于0.75且1.0以下的构成中,在由多个驱动电极线31DR构成的图案中,可将成为干涉条纹的起因的周期性抑制为较低。
(4)传感电极线33SR的弯折周期Ws为驱动电极线31DR的电极线间隔Pd的2倍,驱动电极线31DR的弯折周期Wd为传感电极线33SR的电极线间隔Ps的2倍。根据这样的构成,从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表面对置的方向观察,传感电极线33SR的弯折部33Q相对于驱动电极线31DR的弯折部31Q的位置在这些电极线所构成的图案内是恒定的。因此,能够将电极线配置成电极线图案中的电极线的配置密度在面内均匀。因此,可抑制视觉辨认到由于电极线的疏密差异而引起的挛晶纹,因此可抑制显示装置100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下降。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图15参照对导电性膜、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以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传感电极线群的构成]
参照图13对第2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4SR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4SR具有不规则性的弯折线形状,以第1实施方式的规则性的弯折线形状为基础而制作。
在第2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4SR中,短线部33E的长度Ls在一个传感电极线34SR中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多个短线部33E之间,随着短线部33E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另外,短线部33E相对于基轴线A1的倾斜度的绝对值,在一个传感电极线34SR中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多个短线部33E之间,随着短线部33E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
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相邻的两个传感电极线34SR中,将一方的传感电极线34SR所具有的弯折部33Q、且是在第2电极方向D2上位于另一方的传感电极线34SR所在的一侧的弯折部33Q与最接近该弯折部33Q的另一方的传感电极线34SR的弯折部33Q连结的虚拟的线段为虚拟线Ks。
虚拟线Ks的长度、即在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电极线34SR中邻接的弯折部33Q间的长度为弯折部间距离Ts。弯折部间距离Ts为0以上,弯折部间距离Ts与成为传感电极线34SR的基础的规则性的弯折线的配置间隔之比优选为0.5以下,更优选为0.3以下。
另外,沿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基轴线A2与虚拟线Ks所成的角度为弯折部间角度βs。弯折部间角度βs设定在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电极线34SR的短线部33E彼此不交叉的范围内即可,具体而言,设定在-90度以上且+90度以下的范围内即可。
弯折部间距离Ts在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电极线34SR中设定的多个虚拟线Ks之间,随着虚拟线Ks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弯折部间角度βs也是,在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电极线34SR中设定的多个虚拟线Ks之间,随着虚拟线Ks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
[传感电极线的制作方法]
参照图14及图15对第2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4SR的形状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4SR是通过使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3SR相同的形状的基准电极线中的弯折部的位置不规则地位移而得到的。
如图14所示,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是在制作传感电极线34SR时设定的虚拟的电极线,并且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3SR相同的形状。即,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具有沿第1电极方向D1以规定的周期重复弯折的弯折线形状,包括多个基准弯折部40Q、以及将沿着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相互相邻的基准弯折部40Q连结的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基准短线部40E。换言之,多个基准弯折部40Q之中,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0Q为第1虚拟弯折部,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0Q为第2虚拟弯折部,第1虚拟弯折部与第2虚拟弯折部沿着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周期性地交替排列。而且,多个第1虚拟弯折部与多个第2虚拟弯折部位于沿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不同的直线上。
另外,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相位是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一个周期内的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位置,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以在第1电极方向D1上错开了相位的状态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相位反转。
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作为基准角度的弯折角度αk、作为基准宽度的弯折宽度Hk、作为基准周期的弯折周期Wk、以及作为基准间隔的电极线间隔Pk分别对应于第1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3SR中的弯折角度αs、弯折宽度Hs、弯折周期Ws及电极线间隔Ps。另外,关于传感电极线34SR中的弯折部间距离Ts的长度,上述的规则性的弯折线的配置间隔为电极线间隔Pk。即,弯折部间距离Ts的长度优选为电极线间隔Pk的0.5倍以下,更优选为0.3倍以下。
在相对于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在包围基准弯折部40Q的三角形状的位移区域Sk内进行了位移的位置处,配置传感电极线34SR的弯折部33Q。一个传感电极线34SR具有使一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各基准弯折部40Q的位置在每个基准弯折部40Q的位移区域Sk内随着基准弯折部40Q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而得的形状。
位移区域Sk具有等腰三角形状,该等腰三角形状具有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底边Bk。位移区域Sk被配置为,底边Bk朝向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外侧,穿过基准弯折部40Q且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和底边Bk的中点穿过。底边Bk配置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之间的中央。而且,底边Bk在针对一方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设定的位移区域Sk、以及针对与该基准弯折部40Q面对的、另一方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设定的位移区域Sk之间被共用。即,位移区域Sk的底边Bk配置于从第2电极方向D2上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中央的位置起沿第2电极方向D2离开了电极线间隔Pk的二分之一长度后的位置。
底边Bk的长度db优选为弯折周期Wk的0.1倍以上且0.9倍以下。另外,作为位移区域Sk的三角形的高度dh优选为电极线间隔Pk的0.05倍以上且0.45倍以下。
若长度db及高度dh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则作为传感电极线34SR可得到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周期性被充分地破坏的电极线形状。另一方面,若长度db及高度dh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则可抑制传感电极线34SR的形状成为过度不规则性的弯折线形状。例如,可抑制在传感电极线34SR的图案中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4SR交叉。
图15示出使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各基准弯折部40Q的位置在按每个基准弯折部40Q而设定的位移区域Sk内不规则地位移而得到的传感电极线34SR的图案的一例。在图15中,以细线表示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以粗线表示传感电极线34SR。
以使传感电极线34SR的图案成为在针对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电极线34SR设定的多个虚拟线Ks之间弯折部间距离Ts及弯折部间角度βs分别随着虚拟线Ks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的图案的方式,传感电极线34SR的弯折部34Q被配置在相对于基准弯折部40Q进行了位移的位置。例如,关于在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面对的两个基准弯折部40Q的组,相对于1组的基准弯折部40Q在位移区域Sk内被移动到了任意的位置处的1组弯折部33Q中的弯折部间距离Ts和弯折部间角度βs分别被设定为这些参数的初始值。然后,使用伪随机数,随着虚拟线Ks的排列顺序而设定弯折部间距离Ts和弯折部间角度βs,基于所设定的弯折部间距离Ts和弯折部间角度βs,决定位移后的弯折部34Q相对于各组的基准弯折部40Q的位置。
在相对于基准弯折部40Q在位移区域Sk内进行了位移的位置处,存在传感电极线34SR的弯折部33Q,在将这些弯折部33Q连结的位置处,存在传感电极线34SR的短线部33E。通过使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各基准弯折部40Q的位置随着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基准弯折部40Q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位移,从而形成了由多个传感电极线34SR构成的图案。
同样,第2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线是通过使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线31DR相同的形状的基准电极线中的各弯折部的位置随着这些弯折部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位移而得到的。即,第2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线也具有不规则性的弯折线形状。
如以上那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传感电极线34SR的图案为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图案的周期性被破坏的图案,第2实施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34SR的图案的周期性低于第1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图案的周期性。同样,第2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极线的图案的周期性低于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线31DR的图案的周期性。
这样,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第2实施方式的电极线图案的周期性、即第1电极方向D1及第2电极方向D2的各个方向上的构造体的有无周期性更低。因此,在使用第2实施方式的电极线图案的情况下,像素图案与电极线图案的错位更不易被识别为两个周期构造的错位。因此,可进一步抑制在将电极线图案与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重合的情况下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是,在传感电极33SP及驱动电极31DP各自中,相互相邻的两个电极线之间的中间区域包括:电极的排列方向上的中间区域的长度即区域宽度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逐渐扩大的扩大区域、以及上述区域宽度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小区域。而且,扩大区域与缩小区域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交替地配置。在扩大区域及缩小区域各自中,单位长度内的区域宽度的变化率也可以是不恒定的。例如,也可以是,根据弯折部的位置或短线部的倾斜度,在一个扩大区域中包括区域宽度急剧变大的部分和区域宽度缓慢变大的部分。另外,也可以是,在相互相邻的扩大区域与缩小区域之间包括区域宽度恒定的区域。只要是扩大区域与缩小区域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交替地配置的构成,就可抑制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短线部形成沿着电极的排列方向而排列的带状区域的情况、以及短线部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无间隙地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因此,与图48所示的以往的构成相比,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带状图案。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第2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所列举的效果。
(5)多个传感电极线34SR具有通过使以错开了相位的状态排列的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随着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基准弯折部40Q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位移而得到的弯折线形状。因此,可抑制在多个传感电极线34SR中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短线部33E形成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带状区域的情况、以及短线部33E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因此,可抑制由这样的带状区域的排列引起的带状图案被视觉辨认,因此可抑制从操作面20S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下降。而且,由于传感电极线34SR具有不规则地弯折的弯折线形状,因而,与由规则性的弯折线构成的电极线图案相比,电极线图案所具有的周期性较低。因此,可抑制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因此可抑制在显示装置100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下降。
同样,驱动电极线也是,由于多个驱动电极线具有通过使以错开了相位的状态排列的多个基准电极线的弯折部随着各基准电极线中的弯折部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位移而得到的弯折线形状,所以除了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带状图案之外,可更好地抑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6)弯折部34Q相对于基准弯折部40Q的位移的范围即位移区域Sk具有等腰三角形状,该等腰三角形状具有位于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之间的中央且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底边Bk。位移区域Sk被配置于穿过基准弯折部40Q且沿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和底边Bk的中点穿过的位置。而且,上述等腰三角形的高度dh为电极线间隔Pk的0.05倍以上0.45倍以下,底边Bk的长度db为弯折周期Wk的0.1倍以上0.9倍以下。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使位移区域Sk的高度dh及底边Bk的长度db为上述下限值以上,作为传感电极线34SR的形状,可获得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周期性被充分地破坏的形状。另一方面,通过使位移区域Sk的高度dh及底边Bk的长度db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可在由多个传感电极线34SR构成的图案中抑制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4SR交叉。
(7)在多个传感电极线34SR中的弯折部间距离Ts为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电极线间隔Pk的0.5倍以下的构成中,可在由多个传感电极线34SR构成的图案中抑制电极线的配置密度产生偏差。
(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来实施。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SR中,沿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部分的相位并不局限于相反相位,只要相互不同即可。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相位即使不反转,只要是错开的构成,就可抑制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短线部33E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对齐地排列,不会引发短线部33E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无间隙地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因此,与图48所示的以往的构成、即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相位一致的构成相比,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带状图案。同样,在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31DR中,沿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部分的相位并不局限于相反相位,只要相互不同即可。
同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沿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部分的相位并不局限于相反相位,只要相互不同即可,成为驱动电极线的制作的基础的多个基准电极线也以相位错开的状态排列即可。
·在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中,传感电极线及驱动电极线的弯折部是将直线形状的短线部相连的点状的部分。并不局限于此,弯折部也可以是将沿电极的延伸方向相互相邻的短线部、即具有相互不同的倾斜度的两个短线部以曲线状相连的部分,也可以是以直线状相连的部分。即,传感电极线、驱动电极线通过弯折部和与其相连的短线部的端部来形成峰部或谷部,具有峰部与谷部交替地存在的弯折线形状即可。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相对于基准电极线的基准弯折部进行了位移的弯折部的附近替换为将短线部相连的曲线状或者直线状的部分来决定传感电极线、驱动电极线的形状即可。
而且,第1实施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33SR、驱动电极线31DR、第2实施方式中的基准电极线只要是以规定的周期重复弯折的弯折线形状即可,也可以是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弯折线形状不同的形状。其中,在相互不同的倾斜度的两种短线部交替地排列的构成中,由于如以往那样在相互相邻的电极线的相位一致的情况下容易视觉辨认到带状图案,因此,通过应用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的构成,可较高地获得不易视觉辨认到带状图案的效果。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传感电极线34SR中的第2电极方向D2的至少一侧使弯折部的位置随着弯折部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即可。即,传感电极线34SR也可以具有仅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第1虚拟弯折部与第2虚拟弯折部中的一方不规则地位移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在传感电极线中使各谷部位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一条直线上,同样,也可以在驱动电极线中使各谷部位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一条直线上。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16~图21对导电性膜、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以第3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传感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16对构成第3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电极线63SR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多个传感电极线63SR的每个具有一边重复弯折一边沿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弯折线形状。
详细地说,传感电极线63SR包含多个弯折部63Q、以及将沿着传感电极线63SR相互相邻的弯折部63Q连结的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短线部63E。弯折部63Q是相互相邻的两个短线部63E被连接的部分,作为第1弯折部的一例的相当于图中峰部的弯折部63Q和作为第2弯折部的一例的相当于图中谷部的弯折部63Q沿着传感电极线63SR各一个地交替排列。换言之,传感电极线63SR是多个短线部63E经由弯折部63Q相连而成,整体具有沿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折线形状。
多个短线部63E的每个沿着短线部63E的延伸方向具有长度Ls,多个短线部63E中包含具有相互不同的长度Ls的短线部63E。即,在多个短线部63E中,长度Ls并非恒定。在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多个短线部63E之间,随着短线部63E的排列顺序,长度Ls不规则地变化。
多个短线部63E的每个相对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虚拟的直线即基轴线A1具有倾斜度θ1,多个短线部63E中包含具有相互不同的大小的倾斜度θ1的短线部63E。即,在多个短线部63E中,倾斜度θ1的绝对值并非恒定。倾斜度θ1是除0度以外的角度,相互相邻的两个短线部63E中的一方的倾斜度θ1为正,另一方的倾斜度θ1为负。换言之,在一个传感电极线63SR中,倾斜度θ1为正的短线部63E和倾斜度θ1为负的短线部63E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重复。而且,在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多个短线部63E之间,随着短线部63E的排列顺序,倾斜度θ1的绝对值不规则地变化。
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在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位于最外侧的弯折部63Qa、以及在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位于最外侧的弯折部63Qb之间的第2电极方向D2上的长度是弯折宽度Hs。换言之,弯折宽度Hs是在第2电极方向D2上一个传感电极线63SR所占据的宽度。
从穿过弯折部63Qa且沿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与穿过弯折部63Qb且沿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虚拟的直线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的中间位置穿过的虚拟的直线是中心线C1。换言之,中心线C1是相对于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多个弯折部63Q之中在第2电极方向D2上最远离的弯折部63Qa及弯折部63Qb分别为等距离且沿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虚拟线。中心线C1按照每个传感电极线63SR而设定。
相对于中心线C1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弯折部63Q是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弯折部63Q,相对于中心线C1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弯折部63Q是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弯折部63Q。作为第1弯折部的相当于图中峰部的弯折部63Q在第2电极方向D2上位于中心线C1的一侧,作为第2弯折部的相当于图中谷部的弯折部63Q在第2电极方向D2上位于中心线C1的另一侧。
在各传感电极线63SR中,从弯折部63Qa至中心线C1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即为从弯折部63Qb至中心线C1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该长度是对象长度Gs。对象长度Gs是弯折宽度Hs的二分之一的长度。关于一个传感电极线63SR中包含的多个弯折部63Q的每个,从弯折部63Q至中心线C1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即中心长度Is为对象长度Gs的大于0.75倍且1.0倍以下。弯折部63Qa、63Qb的中心长度Is与对象长度Gs一致。
一个传感电极线63SR中包含具有相互不同的中心长度Is的弯折部63Q。而且,在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多个弯折部63Q、即多个第1弯折部中,中心长度Is并非恒定。另外,在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多个弯折部63Q、即多个第2弯折部中,中心长度Is也并非恒定。多个弯折部63Q的中心长度Is随着沿着传感电极线63SR的弯折部63Q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
另外,在上述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或另一侧相邻的弯折部63Q间的长度为弯折周期Ws,在一个传感电极线63SR内,弯折周期Ws是恒定的。换言之,弯折周期Ws是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第1弯折部间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长度,并且是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第2弯折部间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长度。相互相邻的第1弯折部间的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中央位置与被这些第1弯折部夹着的第2弯折部的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位置一致。弯折周期Ws是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一个周期的长度。
另外,在图16~图23中,比实际强调地示出了电极线的排列方向上的弯折部的位置的偏差。
接着,对多个传感电极线63SR的配置进行说明。
多个传感电极线63SR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构成一个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传感电极线63SR在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一个端部连接于共用的传感焊盘33P。图16中的虚线N1示出了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33SP的边界。即,隔着虚线N1相邻的传感电极线63SR构成相互不同的传感电极33SP,连接于相互不同的传感焊盘33P。
在多个传感电极线63SR中,弯折周期Ws是恒定的。多个传感电极线63SR以在第1电极方向D1上错开了相位的状态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即,在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63SR中,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部分的相位相互不同。相位是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一个周期内的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位置,例如是从作为第1弯折部的弯折部63Q起至作为与该弯折部63Q相邻的第1弯折部的弯折部63Q为止的部分在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位置。
详细地说,在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63SR中,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部分成为相反相位。换言之,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63SR的相位反转。例如,在图16所示的区域R1的中央部分,将谷部与谷部之间设为一个周期时,图中上侧的传感电极线63SR的相位相当于一个周期的开始位置,图中下侧的传感电极线63SR的相位相当于一个周期的二分之一的位置。在多个传感电极线63SR中,多个弯折部63Q沿着第2电极方向D2位于直线上,峰部与谷部、即作为第1弯折部的弯折部63Q与作为第2弯折部的63Q交替地排列。
在一个传感电极33SP内,传感电极线63SR和与该传感电极线63SR邻接的其他传感电极线63SR通过弯折部63Q彼此连接,从而至少在一个部位相连接。即,在一个传感电极33SP内,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电极线63SR之中,一个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在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位于最外侧的弯折部63Qa和另一个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在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位于最外侧的弯折部63Qb相连接。另外,并不限定于一个传感电极线63SR所具有的弯折部63Qa、63Qb全部与其他传感电极线63SR连接。与其他传感电极线63SR连接的弯折部63Qa、63Qb是连接弯折部的一例。
若在一个电极线中的两个部位产生断线,则该电极线中被断线部位夹着的部分会成为相对于周围绝缘的浮置部,浮置部的产生会引起接触位置的检测精度的下降。而如果是传感电极线63SR与邻接的其他传感电极线63SR以弯折部63Q连接的构成,则即使在传感电极线63SR中在夹着弯折部63Q的连接部位的两个部位产生了断线,也由于被断线部位夹着的部分在连接部位与其他传感电极线63SR电连接,因此不会成为相对于周围绝缘的状态。因此,可抑制电极线的断线导致的浮置部的产生。
连接部位的数量越多,越可抑制浮置部的产生。但是,若连接部位过多,则会产生以下的问题。即,在连接部位,电极线所形成的四个角部聚集在弯折部63Q的周围。按照设计形状那样精密地形成角部的聚集部分的形状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电极线通过金属薄膜的蚀刻形成的情况下,角部处的电极线的线宽变得比设计尺寸粗,弯折部63Q容易以点状被视觉辨认。因此,若连接部位过多,则可能会导致显示装置100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下降。
因此,为了兼顾抑制浮置部的产生和抑制图像品质下降,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连接部位优选的是隔开作为弯折周期Ws的3个周期以上10个周期以下的间隔而设置,更优选的是隔开5个周期以上7个周期以下的间隔而设置。另外,若连接部位的配置的周期性较高,则这样的周期性有时会导致在将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与触摸面板20的电极线图案重合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为了抑制这样的干涉条纹,连接部位优选的是以不规则性的间隔而配置。
另一方面,构成相互不同的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电极线63SR、即隔着虚线N1而相邻的传感电极线63SR在这些电极线之间不具有弯折部63Q的连接部位。
[传感电极线的制作方法]
参照图17及图18对由上述的多个传感电极线63SR构成的图案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63SR的图案基于由多个基准电极线构成的图案而制作。基准电极线是具有规则性的折线形状的虚拟的电极线,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3SR相同的形状。首先,参照图17对由基准电极线构成的图案进行说明。
如图17所示,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每个是具有直线形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倾斜度的两种基准短线部40E的集合。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包含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重复的两种基准短线部40E、以及两种基准短线部40E相连接的部分即基准弯折部40Q。换言之,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每个是多个基准短线部40E经由基准弯折部40Q相连而成,具有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折线形状。
两种基准短线部40E的每个沿着基准短线部40E的延伸方向具有长度Lk。多个基准短线部40E的长度Lk全部相等。两种基准短线部40E之中,一种的基准短线部40Ea相对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虚拟的直线即基轴线A1具有角度+θk的倾斜度,另一种的基准短线部40Eb相对于基轴线A1具有角度-θk的倾斜度。相互相邻的两个基准短线部40E所成的角的角度是基准角度Kαs,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基准角度Kαs全部相等。另外,基准角度Kαs被穿过基准弯折部40Q且在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方向上延伸的直线二等分。
换言之,多个基准弯折部40Q由作为第1虚拟弯折部的一例的图中峰部、和作为第2虚拟弯折部的一例的图中谷部构成,第1虚拟弯折部与第2虚拟弯折部沿着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周期性地各一个地交替排列。而且,多个第1虚拟弯折部与多个第2虚拟弯折部位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不同的直线上。
第1电极方向D1上相邻的基准弯折部40Q之间的长度是基准周期KWs。即,基准周期KWs是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在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相互相邻的第1虚拟弯折部间的长度,并且是在上述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相互相邻的第2虚拟弯折部间的长度。在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基准周期KWs是恒定的。
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沿着第2电极方向D2隔开恒定的间隔即基准间隔KPs而排列。即,基准间隔KPs是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作为第1虚拟弯折部的基准弯折部40Q彼此之间或作为第2虚拟弯折部的基准弯折部40Q彼此之间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距离。
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0Q即第1虚拟弯折部、以及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0Q即第2虚拟弯折部之间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是恒定的,该长度是基准宽度KHs。在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基准宽度KHs是恒定的。
从穿过作为上述第1虚拟弯折部的基准弯折部40Q且沿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与穿过作为第2虚拟弯折部的基准弯折部40Q且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虚拟的直线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的中间位置穿过的虚拟的直线是基准中心线KC1。换言之,基准中心线KC1是相对于第1虚拟弯折部及第2虚拟弯折部分别位于等距离且沿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虚拟线。
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以在第1电极方向D1上错开了相位的状态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即,在沿第2电极方向D2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部分的相位相互不同。相位是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一个周期内的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位置。详细地说,在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部分成为相反相位。
基准角度Kαs、基准周期KWs及基准间隔KPs的各参数优选的是设定为满足与在第1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说明中对弯折角度αs、弯折周期Ws及电极线间隔Ps分别示出的条件相同的条件。即,基准角度Kαd、基准周期KWd及基准间隔KPd的各参数优选的是设定为在将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图案与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重合时可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的值。而且,基准角度Kαd优选的是95度以上150度以下,更优选的是100度以上140度以下。另外,基准间隔KPd优选的是设定在显示面板10中的第1像素宽度P1及第2像素宽度P2的10%以上600%以下的范围内。
如图18所示,由多个传感电极线63SR构成的图案是使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基准弯折部40Q的位置不规则地位移而得到的图案。在图18中,用细线示出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用粗线示出传感电极线63SR。
详细来说,传感电极线63SR的弯折部63Q配置于相对于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基准弯折部40Q沿着第2电极方向D2进行了位移的位置。此时,弯折部63Q的位置为在从弯折部63Q至基准中心线KC1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即位移长度KIs成为基准间隔KPs的二分之一的长度即基准长度KGs的大于0.75倍且1.0倍以下的范围内相对于基准弯折部40Q进行了位移的位置。在多个弯折部63Q中,随着弯折部63Q的排列顺序、换言之随着成为基准的基准弯折部40Q的排列顺序,位移长度KIs不规则地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在第1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图案中使占有比Hs/Ps变化时的FFT解析结果,将位移长度KIs的范围设为基准长度KGs的大于0.75倍且1.0倍以下。
在针对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面对的两个基准弯折部40Q分别配置了具有基准长度KGs的1.0倍、即与基准长度KGs相等的位移长度KIs的弯折部63Q时,针对各基准弯折部40Q配置的弯折部63Q的位置一致。通过将这样的部位在一个传感电极33SP内设置于适当位置,从而形成了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63SR以弯折部63Q彼此连接的连接部位。
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弯折周期Ws与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周期KWs一致。另外,当传感电极线63SR在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与邻接的其他传感电极线63SR以弯折部63Q相连接、并且在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与邻接的其他传感电极线63SR以弯折部63Q相连接时,对象长度Gs与基准长度KGs一致,中心长度Is与位移长度KIs一致,中心线C1与基准中心线KC1一致。在该情况下,在传感电极线63SR所具有的第1弯折部中包括位移长度KIs为基准长度KGs的1.0倍的弯折部63Q,在传感电极线63SR所具有的第2弯折部中也包括位移长度KIs为基准长度KGs的1.0倍的弯折部63Q。而且,在位移长度KIs为基准长度KGs的1.0倍的弯折部63Q的位置处,传感电极线63SR与邻接的其他传感电极线63SR连接。
当传感电极线63SR在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及另一侧不具有位移长度KIs为基准长度KGs的1.0倍的弯折部63Q时,对象长度Gs与基准长度KGs略有不同,有时中心长度Is与位移长度KIs不同,有时中心线C1与基准中心线KC1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传感电极线63SR中,即使全部的弯折部63Q的位移长度KIs被包含在中心长度Is的大于0.75倍且1.0倍以下的范围内,多个弯折部63Q中也可能存在具有不被包括在对象长度Gs的大于0.75倍且1.0倍以下的范围内的中心长度Is的弯折部63Q。这样,在构成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电极线中也可以包括具有中心长度Is不被包括在对象长度Gs的大于0.75倍且1.0倍以下的范围内的弯折部63Q的电极线。
[驱动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19对构成第3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电极线61DR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9所示,驱动电极线61DR具有一边重复弯折一边沿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弯折线形状,与传感电极线63SR相同,以具有规则性的折线形状的基准电极线为基础而制作。
详细来说,驱动电极线61DR包括多个弯折部61Q、以及将沿着驱动电极线61DR相互相邻的弯折部61Q连结的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短线部61E,整体具有沿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折线形状。
短线部61E的沿着延伸方向的长度在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多个短线部63E之间随着短线部63E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另外,短线部61E相对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直线的倾斜度在多个短线部63E之间随着短线部63E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而且,在一个驱动电极线61DR中,上述倾斜度为正的短线部61E与上述倾斜度为负的短线部61E沿着第2电极方向D2交替地重复
弯折宽度Hd是在第1电极方向D1上一个驱动电极线61DR所占据的宽度。相对于驱动电极线61DR中的多个弯折部61Q之中在第1电极方向D1上最远离的两个弯折部61Q分别位于等距离且沿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虚拟的直线是中心线C2。从上述第1电极方向D1上最远离的两个弯折部61Q的每个至中心线C2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长度为对象长度Gd,对象长度Gd为弯折宽度Hd的二分之一的长度。关于一个驱动电极线61DR中包含的多个弯折部61Q的每个,从弯折部61Q至中心线C2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长度即中心长度Id为对象长度Gd的大于0.75倍且1.0倍以下。多个弯折部61Q的中心长度Id随着沿着驱动电极线61DR的弯折部61Q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
相对于中心线C2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的弯折部61Q为驱动电极线61DR中的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的弯折部61Q,相对于中心线C2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另一侧的弯折部61Q为驱动电极线61DR中的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另一侧的弯折部61Q。
在驱动电极线61DR中在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或另一侧相邻的弯折部61Q间的长度为弯折周期Wd,在一个驱动电极线61DR内弯折周期Wd是恒定的。弯折周期Wd是驱动电极线61DR中的一个周期的长度。
多个传感电极线61DR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构成一个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61DR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的一个端部连接于共用的驱动焊盘31P。图19中的虚线N2示出了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31DP的边界。即,隔着虚线N2相邻的驱动电极线61DR构成相互不同的驱动电极31DP,连接于相互不同的驱动焊盘31P。
在多个驱动电极线61DR中,弯折周期Wd是恒定的。驱动电极线61DR中的相位是驱动电极线61DR中的一个周期内的第2电极方向D2上的位置。多个驱动电极线61DR以在第2电极方向D上错开了相位的状态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即,在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61DR中,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部分的相位相互不同。详细来说,在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61DR中,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部分为相反相位,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61DR的相位反转。
在一个驱动电极31DP内,驱动电极线61DR和与该驱动电极线61DR邻接的其他驱动电极线61DR之间通过弯折部61Q彼此连接,从而至少在一个部位相连接。与其他驱动电极线61DR连接的弯折部61Qa、61Qb是连接弯折部的一例。在驱动电极31DP中也是,为了兼顾抑制浮置部的产生和抑制图像品质下降,在驱动电极线61DR中,与邻接的其他驱动电极线61DR以弯折部61Q相连接的连接部位优选的是隔开作为弯折周期Wd的3个周期以上且10个周期以下的间隔而设置,更优选的是隔开5个周期以上且7个周期以下的间隔而设置。另外,连接部位优选的是以不规则性的间隔而配置。
另一方面,构成相互不同的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电极线61DR、即隔着虚线N2相邻的驱动电极线61DR在这些电极线之之间不具有弯折部61Q的连接部位。
在驱动电极线61DR的制作中所使用的虚拟的电极线即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线31DR相同的形状。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包括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重复的两种基准短线部41E、以及两种基准短线部41E被连接的部分即基准弯折部41Q。多个基准短线部41E的长度是恒定的。在两种基准短线部41E之中,一种基准短线部41E相对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直线所具有的倾斜度为正,另一种基准短线部41E相对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直线所具有的倾斜度为负,这些倾斜度的绝对值相等。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1Q与位于另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1Q位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不同的直线上。
相互相邻的两个基准短线部41E所成的角的角度为基准角度Kαd,并且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基准角度Kαd都相等。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相邻的基准弯折部41Q之间的长度为基准周期KWd。在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基准周期KWd是恒定的。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0Q与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另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1Q之间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长度为基准宽度KHd。在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基准宽度KHd是恒定的。
另外,相对于位于上述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0Q和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另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1Q分别位于等距离且沿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虚拟的直线是基准中心线KC2。
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沿着第1电极方向D1,隔着恒定的间隔即基准间隔KPd排列。基准间隔KPd的二分之一的长度为基准长度KGd。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以在第2电极方向D2上错开了相位的状态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相位是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一个周期内的第2电极方向D2上的位置。详细来说,在相互相邻的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部分为相反相位。
在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基准角度Kαd、基准周期KWd及基准间隔KPd分别优选的是设定为满足与在第1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说明中对弯折角度αs、弯折周期Ws及电极线间隔Ps分别示出的条件。即,基准角度Kαd、基准周期KWd及基准间隔KPd的各参数优选的是设定为在将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图案与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重合时可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的值。而且,基准角度Kαd优选的是95度以上且150度以下,更优选的是100度以上且140度以下。另外,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角度Kαs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角度Kαd的至少一方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另外,基准间隔KPd优选的是设定在显示面板10中的第1像素宽度P1及第2像素宽度P2的10%以上且600%以下的范围内。
由多个驱动电极线61DR构成的图案是通过使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基准弯折部41Q的位置不规则地位移而得到的图案。驱动电极线61DR的弯折部61Q配置于相对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基准弯折部41Q沿着第1电极方向D1进行了位移的位置。此时,弯折部61Q的位置为在从弯折部61Q至基准中心线KC2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长度即位移长度Kid成为基准长度KGd的大于0.75倍且1.0倍以下的范围内相对于基准弯折部41Q进行了位移的位置。在多个弯折部61Q中,位移长度KId随着弯折部61Q的排列顺序、换言之随着成为基准的基准弯折部41Q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
在针对相互相邻的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面对的两个基准弯折部41Q的每个配置了具有基准长度KGd的1.0倍的位移长度KId的弯折部61Q时,针对各基准弯折部41Q配置的弯折部61Q的位置一致,这些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通过该弯折部61Q而连接。
驱动电极线61DR中的弯折周期与Wd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周期KWd一致。当驱动电极线61DR在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与邻接的其他驱动电极线61DR以弯折部61Q相连接、并且在第1电极方向D1的另一侧与邻接的其他驱动电极线61DR以弯折部61Q相连接时,对象长度Gd与基准长度KGd一致,中心长度Id与位移长度KId一致,中心线C2与基准中心线KC2一致。
驱动电极线61DR在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及另一侧不具有位移长度KId为基准长度KGd的1.0倍的弯折部61Q时,对象长度Gd与基准长度KGd略有不同,有时中心长度Id与位移长度KId不同,有时中心线C2与基准中心线KC2不同。即,通过上述的制作方法制作驱动电极线61DR时,构成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电极线上也可以包括具有中心长度Id不被包含在对象长度Gd的大于0.75倍且1.0倍以下的范围内的弯折部61Q的电极线。
[电极线图案的构成]
参照图20及图21对通过将多个传感电极线63SR与多个驱动电极线61DR重合而形成的图案即电极线图案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20对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优选形状及配置进行说明。
在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基准短线部40E的长度与基准短线部41E的长度、基准角度Kαs与基准角度Kαd、基准周期KWs与基准周期KWd及基准间隔KPs与基准间隔KPd的各组的值可以在各组中一致,也可以不同。但是,优选的是,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周期KWs为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间隔KPd的2倍(KWs=2×KPd),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周期KWd为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间隔KPs的2倍(KWd=2×KPs)。
在导电性膜21中,从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表面对置的方向观察,形成有将由多个传感电极线63SR构成的图案与由多个驱动电极线61DR构成的图案重合而成的图案即电极线图案。此时,这些电极线以传感电极33SP的延伸方向与驱动电极31DP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式重叠。这样的电极线图案是基于将由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构成的图案与由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构成的图案以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延伸方向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式重合而得的图案的图案。
如图20所示,在KWs=2×KPd且KWd=2×KPs的情况下,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相对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配置、即基准弯折部40Q、基准短线部40E相对于基准弯折部41Q、基准短线部41E的位置在图案内是恒定的。因此,能够提高由基准电极线40KR、41KR构成的图案中的电极线的配置密度的均匀性,进而可抑制由传感电极线63SR及驱动电极线61DR构成的电极线图案中的电极线的配置密度在图案内过度不均匀。
例如,如图20所示,在由基准电极线40KR、41KR构成的图案中,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在相互相邻的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之间的中央部与这些电极线间的间隙重叠。另外,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弯折部41Q在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之间的中央部与这些电极线间的间隙重叠。而且,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短线部40E的中点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短线部41E的中点交叉。
图21示出了以图20所示的由基准电极线40KR、41KR构成的图案为基础制作出的由传感电极线63SR及驱动电极线61DR构成的电极线图案。
构成电极线图案的传感电极线63SR及驱动电极线61DR具有不规则地弯折的弯折线形状,因此在电极线图案中有时会产生电极线的疏密差异、即电极线密集地配置的区域与电极线稀疏的区域。然而,若图案中的电极线的疏密过度不均匀,则电极线的疏密差异有时会成为视觉辨认到挛晶纹的重要因素。
通过利用电极线的配置密度的均匀性较高的图案作为由基准电极线40KR、41KR构成的图案来制作电极线图案,可抑制电极线图案中的电极线的配置密度在图案内过度不均匀。
另外,在传感电极线63SR及驱动电极线61DR各自中,中心长度Is、Id为对象长度Gs、Gd的大于0.75倍且1.0倍以下,并且位移长度KIs、Kid为基准长度KGs、KGd的大于0.75倍且1.0倍以下,从而可抑制电极线形状变得过度不规则。由此,也可抑制电极线的配置密度在图案内过度不均匀。
对第3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与如以直线状延伸的电极线交叉的图案那样、重复相同形状的矩形的图案相比,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线图案是由不同于矩形的多边形构成的图案,因此图案的周期性较低。因此,像素图案与电极线图案的错位不易被识别为两个周期构造的错位,因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线图案与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重合的情况下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结果,抑制了在显示装置100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下降。
特别是,构成电极线图案的传感电极线63SR及驱动电极线61DR分别具有不规则性的弯折线形状,因此与由具有规则性的弯折线形状的电极线形成图案的情况相比,图案的周期性更低。因此,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的情况下,可更好地抑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另外,基准电极线40KR、41KR的图案所具有的周期性的一部分也残留在由传感电极线63SR及驱动电极线61DR构成的电极线图案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基准角度Kαs、Kαd、基准周期KWs、KWd及基准间隔KPs、KPd分别被设定为不易产生干涉条纹的值的基准电极线40KR、41KR的图案来制作电极线图案。因此,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的情况下,也可抑制视觉辨认到由基准电极线40KR、41KR的周期性引起的干涉条纹。
而且,在多个传感电极线63SR与多个驱动电极线61DR各自中,相互相邻的电极线的相位错开,而且短线部63E、61E的倾斜度并非恒定,因此不会发生相同倾斜度的短线部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或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情况。因此,不会发生相同倾斜度的短线部所排列的带状区域以沿电极线的排列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以及短线部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因此,抑制了带状图案特别是在显示装置100的非点亮时通过外部光的反射而被视觉辨认,抑制了从操作面20S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下降。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是,在传感电极33SP及驱动电极31DP各自中,相互相邻的两个电极线之间的中间区域包括电极的排列方向上的中间区域的长度即区域宽度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逐渐扩大的扩大区域、以及上述区域宽度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小区域。而且,扩大区域与缩小区域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交替地配置。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第3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所列举的效果。
(8)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63SR的相位错开,由此可抑制多个传感电极线63SR之中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短线部形成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带状区域的情况、以及短线部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因此,可抑制由这样的带状区域的排列引起的带状图案通过反射光等而被视觉辨认,因此可抑制从操作面20S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下降。同样,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61DR的相位错开,由此可抑制多个驱动电极线61DR之中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短线部形成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带状区域的情况、以及短线部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2电极方向D2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因此,可抑制视觉辨认到由这样的带状区域的排列引起的带状图案,因此可抑制从操作面20S观察的外观的品质下降。
特别是,由于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63SR的相位反转,因此可靠地抑制了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短线部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情况、以及短线部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同样,由于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61DR的相位反转,因此可靠地抑制了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短线部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情况、以及短线部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2电极方向D2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因此,可更好地抑制视觉辨认到带状图案。
另外,由于在传感电极线63SR中短线部63E的倾斜度不规则、以及在驱动电极线61DR中短线部61E的倾斜度不规则,也可抑制上述带状区域的形成。
(9)由于在传感电极线63SR所具有的多个弯折部63Q中,弯折部63Q中的中心长度Is与对象长度Gs之比并非恒定,并且弯折部63Q中的位移长度KIs与基准长度KGs之比并非恒定,因此与这些比为恒定的构成相比,电极线图案中的周期性被抑制为较低。因此,可更好地抑制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的图案中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同样,由于在驱动电极线61DR所具有的多个弯折部61Q中,弯折部61Q中的中心长度Id与对象长度Gd之比并非恒定,并且弯折部61Q中的位移长度Kid与基准长度KGd之比并非恒定,因此可更好地抑制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的图案中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特别是,由于上述的各个比随着弯折部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所以电极线图案中的周期性被抑制为更低,提高了抑制干涉条纹的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上述的各比为大于0.75且1.0以下,因此抑制了传感电极线63SR、驱动电极线61DR具有过度不规则性的弯折线形状,从而抑制了电极线图案中的电极线的配置密度过度不均匀。结果,抑制了由挛晶纹的产生等导致在显示装置100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品质下降。
(10)传感电极33SP包括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电极线63SR中的一方的传感电极线63SR所具有的弯折部63Q与另一方的传感电极线63SR所具有的弯折部63Q连接的部位。同样,驱动电极31DP包括在第1电极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两个驱动电极线61DR中的一方的驱动电极线61DR所具有的弯折部61Q与另一方的驱动电极线61DR所具有的弯折部61Q连接的部位。根据这样的构成,抑制了由电极线的断线导致的浮置部的产生,结果,抑制了接触位置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11)多个传感电极线63SR具有使以错开了相位的状态排列的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随着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基准弯折部40Q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位移而得到的弯折线形状。同样,多个驱动电极线61DR具有使以错开了相位的状态排列的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弯折部41Q随着各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弯折部41Q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位移而得到的弯折线形状。根据这样的构成,可靠地实现了可获得上述(8)、(9)的效果的电极线。
(12)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周期KWs是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间隔KPd的2倍,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周期KWd是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间隔KPs的2倍。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与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重合而得到的图案中,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相对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弯折部41Q的位置在图案内是恒定的。因此,能够以在图案内使电极线的配置密度均匀的方式形成图案,在基于这样的图案制作出的电极线图案中,也可抑制电极线的配置密度过度不均匀。因此,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因电极线的疏密差异而产生的挛晶纹,因此可抑制显示装置100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降低。
(第4实施方式)
参照图22及图23对导电性膜、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以第4实施方式与第3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传感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22及图23对第4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64SR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2中用粗线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64SR,用细线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63SR。另外,图23中用粗线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64SR,用细线示出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
如图22所示,第4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64SR具有相对于第3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63SR、使与邻接的其他传感电极线63SR连接的弯折部63Q以外的弯折部63Q的位置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的形状。在这样的构成中,在传感电极线63SR与传感电极线64SR中,对象长度Gs不变化,关于各弯折部的中心长度Is也不变化。另外,传感电极线64SR中的弯折的周期并非恒定。
如图23所示,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第4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64SR所具有的弯折部64Q之中的与邻接的其他传感电极线64SR连接的弯折部64Q配置在相对于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基准弯折部40Q沿着第2电极方向D2进行了位移的位置。另一方面,第4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64SR所具有的弯折部64Q之中的未与邻接的其他传感电极线64SR相连接的弯折部64Q配置在相对于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基准弯折部40Q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及第2电极方向D2分别进行了位移的位置。结果,一个传感电极线64SR具有相对于一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使各基准弯折部40Q的位置随着基准弯折部40Q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的形状。在这样的构成中也是,关于传感电极线64SR的各弯折部64Q,弯折部64Q的位移长度KIs基准长度KGs的大于0.75倍且为1.0倍以下。
在此,传感电极线64SR所具有的弯折部64Q位于将基准弯折部40Q包围的三角形状的位移区域Sk内。换言之,弯折部64Q以位于位移区域Sk内的方式配置在相对于基准弯折部40Q进行了位移的位置。
位移区域Sk具有具备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底边Bk的等腰三角形状。位移区域Sk被配置为,底边Bk朝向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外侧,穿过基准弯折部40Q且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和底边Bk的中点穿过。底边Bk配置于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之间的中央。而且,底边Bk在针对一方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设定的位移区域Sk、以及针对与该基准弯折部40Q面对的另一方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设定的位移区域Sk之间被共用。即,位移区域Sk的底边Bk配置于从基准中心线KC1起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离开了基准间隔KPs的二分之一的长度即基准长度KGs的位置。
底边Bk的长度db优选的是基准周期KWs的0.1倍以上0.9倍以下。另外,作为位移区域Sk的三角形的高度dh优选的是基准间隔KPs的0.05倍以上0.45倍以下。
若长度db及高度dh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则作为传感电极线64SR可得到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周期性被充分地破坏的电极线形状。另一方面,若长度db及高度dh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则可抑制传感电极线64SR具有过度不规则性的弯折线形状。
同样,第4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线具有相对于第3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线61DR、使与邻接的其他驱动电极线61DR连接的弯折部61Q以外的弯折部61Q的位置沿着第2电极方向D2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的形状。
即,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第4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线所具有的弯折部之中与邻接的其他驱动电极线连接的弯折部配置在相对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基准弯折部41Q沿着第1电极方向D1进行了位移的位置。另一方面,第4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线所具有的弯折部之中未与邻接的其他驱动电极线连接的弯折部配置在相对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基准弯折部41Q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及第2电极方向D2分别进行了位移的位置。结果,一个驱动电极线具有相对于一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使各基准弯折部41Q的位置随着基准弯折部41Q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的形状。
如以上那样,第4实施方式中的传感电极线64SR的图案的周期性比第3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63SR的图案的周期性低。同样,第4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极线的图案的周期性比第3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线61DR的图案的周期性低。
这样,与第3实施方式相比,第4实施方式的电极线图案的周期性、即第1电极方向D1及第2电极方向D2各自上的构造体的有无周期性更低。因此,在使用第4实施方式的电极线图案的情况下,像素图案与电极线图案的错位不易被识别为两个周期构造的错位。因此,可进一步抑制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线图案与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重合的情况下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是,在传感电极33SP及驱动电极31DP各自中,相互相邻的两个电极线之间的中间区域包含电极的排列方向上的中间区域的长度即区域宽度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逐渐扩大的扩大区域、以及上述区域宽度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小区域。而且,扩大区域与缩小区域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交替地配置。在扩大区域及缩小区域各自中,单位长度内的区域宽度的变化率可以并非恒定,也可以在相互相邻的扩大区域与缩小区域之间包含区域宽度恒定的区域。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第4实施方式,除了第3实施方式的(8)~(12)的效果之外,能够获得以下列举的效果。
(13)传感电极线64SR的弯折部64Q之中未与其他传感电极线64SR连接的弯折部64Q配置在相对于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基准弯折部40Q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及第2电极方向D2分别进行了位移的位置。根据这样的构成,电极线图案的周期性进一步降低,因此可进一步抑制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了的情况下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另外,对于驱动电极线,也可获得相同的效果。
而且,弯折部64Q所在的位移区域Sk具有等腰三角形状,该等腰三角形状具有位于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之间的中央、沿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底边Bk。位移区域Sk被配置在穿过基准弯折部40Q且沿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和底边Bk的中点穿过的位置。上述等腰三角形的高度dh是基准间隔KPs的0.05倍以上0.45倍以下,底边Bk的长度db是基准周期KWs的0.1倍以上0.9倍以下。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使位移区域Sk的高度dh及底边Bk的长度db为上述下限值以上,由此,作为传感电极线64SR的形状,可获得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周期性被充分地破坏的形状。另一方面,通过使位移区域Sk的高度dh及底边Bk的长度db为上述上限值以下,由此,可抑制传感电极线64SR具有过度不规则性的弯折线形状,因此可抑制在电极线图案中电极线的配置密度过度地不均匀。
(第3实施方式及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第3实施方式及第4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来实施。
·也可以是,在一个传感电极33SP内,传感电极线63SR、64SR在第2电极方向D2的两侧,与相邻的其他传感电极线63SR、64SR以弯折部63Q、64Q相连接。或者,也可以是,传感电极线63SR、64SR仅在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与相邻的其他传感电极线63SR、64SR以弯折部63Q、64Q相连接。而且,传感电极33SP也可以包含不与其他传感电极线63SR、64SR连接的传感电极线63SR、64SR,传感电极33SP也可以不具有传感电极线63SR、64SR的连接部位。同样,在一个驱动电极31DP内,驱动电极线在第1电极方向D1的至少一侧与相邻的其他驱动电极线以弯折部相连接即可。而且,驱动电极31DP也可以包含不与其他驱动电极线连接的驱动电极线,驱动电极31DP也可以不具有驱动电极线的连接部位。
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传感电极33SP不具有传感电极线63SR的连接部位的情况下,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63SR中,沿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部分的相位并不局限于相反相位,只要相互不同即可。即使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63SR的相位不反转,只要是错开了相位的构成,就可抑制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短线部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对齐地排列,不会引发短线部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无间隙地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因此,与图48所示的以往的构成、即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的相位一致的构成相比,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带状图案。同样,在第1电极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61DR中,沿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部分的相位并不局限于相反相位,只要相互不同即可。
同样,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沿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部分的相位并不局限于相反相位,只要相互不同即可,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也以错开了相位的状态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即可。
·在第3实施方式及第4实施方式中,传感电极线63SR、64SR的弯折部63Q、64Q及驱动电极线61DR的弯折部61Q是将直线形状的短线部相连的点状的部分。并不局限于此,弯折部也可以是将沿电极的延伸方向相互相邻的短线部、即具有相互不同的倾斜度的两个短线部以曲线状相连的部分,也可以是以直线状或折线状相连的部分。即,传感电极线、驱动电极线通过弯折部和与其相连的短线部的端部形成峰部或谷部、并具有峰部与谷部交替地存在的弯折线形状即可。弯折部的中心长度Is、Id是弯折部之中距中心线C1、C2最远的部分与中心线C1、C2之间的长度。另外,弯折部的位移长度KIs、Kid是弯折部之中距基准中心线KC1、KC2最远的部分与基准中心线KC1、KC2之间的长度。
另外,具有曲线形状、直线形状或折线形状的弯折部的电极线的形状,例如通过将相对于基准电极线的基准弯折部进行了位移的点状的弯折部的附近置换为将短线部相连的曲线形状、直线形状或折线形状的部分而得到。
·在传感电极线及驱动电极线的各自中,多个弯折部中包含中心长度Is、Id相互不同的多个弯折部即可。例如,多个弯折部也可以由中心长度Is、Id相互不同的两种弯折部构成。在该情况下,在多个弯折部中,中心长度Is、Id与对象长度Gs、Gd之比成为大于0.75且小于1.0的范围中包含的规定的值与1.0中的任意一方。
·在传感电极线63SR、64SR中,中心长度Is与对象长度Gs之比可以随着弯折部63Q、64Q沿着传感电极线63SR、64SR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也可以在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随着弯折部63Q、64Q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即,传感电极线63SR、64SR也可以具有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第1虚拟弯折部与第2虚拟弯折部的仅一方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的形状。同样,在驱动电极线中,中心长度Id与对象长度Gd之比可以随着弯折部沿着驱动电极线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也可以在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随着弯折部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
·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传感电极线64SR所具有的弯折部64Q之中与邻接的其他传感电极线64SR连接的弯折部64Q也与其他弯折部64Q相同,配置在相对于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基准弯折部40Q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及第2电极方向D2分别进行了位移的位置。同样,也可以是,驱动电极线所具有的弯折部之中与邻接的其他驱动电极线连接的弯折部也配置在相对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基准弯折部41Q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及第2电极方向D2分别进行了位移的位置。
·在第3实施方式及第4实施方式中,从具有规则性地弯折的弯折线形状的基准电极线的图案制作出了传感电极线及驱动电极线各自的图案,但只要是具有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所示的形状特征的传感电极线及驱动电极线各自的图案即可,则其制作方法不被限定。
(第5实施方式)
参照图24~图34对导电性膜、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以第5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传感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24对构成第5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电极线53SR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24所示,多个传感电极线53SR的每个具有一边重复弯折一边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弯折线形状。
详细地说,传感电极线53SR包含多个弯折部53Q、以及将沿着传感电极线53SR相互相邻的弯折部53Q连结的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短线部53E。弯折部53Q是将相互相邻的两个短线部53E连结的部分,相当于图中峰部的弯折部53Q和相当于图中谷部的弯折部53Q沿着传感电极线53SR各一个地交替排列。
各传感电极线53SR整体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多个传感电极线53SR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构成一个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传感电极线53SR的每个在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一个端部处连接于共用的传感焊盘33P。图24中的虚线N1表示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33SP的边界。即,隔着虚线N1相邻的传感电极线53SR构成相互不同的传感电极33SP,连接于相互不同的传感焊盘33P。
多个短线部53E的每个沿着短线部53E的延伸方向具有长度Ls,多个短线部53E中包含具有相互不同的长度Ls的短线部53E。即,在多个短线部53E中长度Ls并非恒定。在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多个短线部53E之间,随着短线部53E的排列顺序,长度Ls不规则地变化。
多个短线部53E的每个相对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虚拟的直线即基轴线A1具有倾斜度θ1,多个短线部53E中包含具有相互不同的大小的倾斜度θ1的短线部53E。即,在多个短线部53E中倾斜度θ1的绝对值并非恒定。倾斜度θ1是0度以外的角度,相互相邻的两个短线部53E中的一方的倾斜度θ1为正,另一方的倾斜度θ1为负。换言之,在一个传感电极线53SR中,倾斜度θ1为正的短线部53E和倾斜度θ1为负的短线部53E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重复。而且,在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多个短线部53E之间,随着短线部53E的排列顺序,倾斜度θ1的绝对值不规则地变化。
多个弯折部53Q包括分离弯折部53Qa和连接弯折部53Qb。分离弯折部53Qa具有圆弧状。分离弯折部53Qa、以及与具有该分离弯折部53Qa的传感电极线53SR相邻的其他传感电极线53SR的分离弯折部53Qa隔开间隙地对置。与分离弯折部53Qa连接的短线部53E从分离弯折部53Qa所构成的圆弧连续地延伸。
在此,从短线部53E上穿过且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为虚拟线K1,针对夹着一个分离弯折部53Qa的两个短线部53E分别设定的虚拟线K1的交点为虚拟交点53KP。换言之,虚拟交点53KP为与一个分离弯折部53Qa的两端相连的两个短线部53E各自的延长线的交点。在相对于传感电极线53SR的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及另一侧的各侧,第2电极方向D2上的虚拟交点53KP的位置在多个虚拟交点53KP之间随着虚拟交点53KP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
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53SR中,与对置的两个分离弯折部53Qa的每个相关的虚拟交点53KP的位置相互一致。换言之,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53SR之中,一方的传感电极线53SR的分离弯折部53Qa的两端所相连的两个短线部53E各自的延长线、以及与该分离弯折部53Qa面对的另一方的传感电极线53SR的分离弯折部53Qa的两端所相连的两个短线部53E各自的延长线相交于一个点。
分离弯折部53Qa所具有的曲率在一个分离弯折部53Qa内是恒定的。另外,在传感电极线53SR所具有的多个分离弯折部53Qa中,各分离弯折部53Qa的曲率可以恒定,也可以不同。
连接弯折部53Qb为点状。连接弯折部53Qb、以及与具有该连接弯折部53Qb的传感电极线53SR相邻的其他传感电极线53SR的连接弯折部53Qb的相连接的。在一个传感电极线53SR中,隔着连接弯折部53Qb相邻的两个短线部53E在连接弯折部53Qb的位置处相连接,连接弯折部53Qb与这两个短线部53E形成了折线状的部分。
在一个传感电极33SP内,传感电极线53SR、以及与该传感电极线53SR邻接的其他传感电极线53SR,通过连接弯折部53Qb彼此连接而至少在一个部位相连接。
若在一个电极线中的两个部位产生断线,则该电极线中被断线部位夹着的部分会成为相对于周围绝缘的浮置部,浮置部的产生会引起接触位置的检测精度的下降。如果是传感电极线53SR与邻接的其他传感电极线53SR通过连接弯折部53Qb相连接的构成,则即使在传感电极线53SR中在隔着弯折部53Qb的两个部位产生了断线,被断线部位夹着的部分也会通过连接弯折部53Qb而与其他传感电极线53SR电连接,因此不会成为相对于周围绝缘的状态。因此,可抑制电极线的断线导致的浮置部的产生。
连接弯折部53Qb的数量越多,越可抑制浮置部的产生。但是,若连接弯折部53Qb过多,则会产生以下的问题。即,在连接弯折部53Qb的周围,电极线所形成的四个角部聚集。按照设计形状那样精密地形成角部聚集的部分的形状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电极线通过金属薄膜的蚀刻形成的情况下,角部处的电极线的线宽变得比设计尺寸粗,连接弯折部53Qb容易以点状被视觉辨认。因此,若连接弯折部53Qb过多,则可能会导致显示装置100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下降。
因此,为了兼顾抑制浮置部的产生和抑制图像品质下降,在沿着传感电极线53SR相邻的两个连接弯折部53Qb之间,优选的是沿着传感电极线53SR存在5个以上且19个以下的分离弯折部53Qa,更优选的是存在9个以上且13个以下的分离弯折部53Qa。另外,若连接弯折部53Qb的配置的周期性较高,则这样的周期性有时会导致在将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与触摸面板20的电极线图案重合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为了抑制这样的干涉条纹,连接弯折部53Qb优选的是以不规则性的间隔而配置。
另一方面,构成相互不同的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电极线53SR、即隔着虚线N1而相邻的传感电极线53SR在这些电极线之间不具有弯折部53Q的连接部位。
参照图25对分离弯折部53Qa的构成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5所示,分离弯折部53Qa所构成的圆弧是与针对与该分离弯折部53Qa的两端相连的两个短线部53E分别设定的虚拟线K1、在分离弯折部53Qa与短线部53E的连接点处相切的圆C的圆弧。分离弯折部53Qa与短线部53E的连接点是传感电极线53SR所构成的弯折线中曲率大于0的部分与曲率为0的部分的边界。短线部53E从分离弯折部53Qa所构成的圆弧的端部以追随该端部处的分离弯折部53Qa的切线的方式延伸。例如,在短线部53E被两个分离弯折部53Qa夹着而连接于这些分离弯折部53Qa时,短线部53E在两个分离弯折部53Qa之间,从这些分离弯折部53Qa所构成的圆弧各自的端部以追随该端部处的分离弯折部53Qa的切线的方式延伸。
另外,上述构成是将传感电极线53SR视为没有宽度的理想的线的情况下的构成。在具有线宽的实际的传感电极线53SR中,通过以从传感电极线53SR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穿过的方式规定虚拟线K1和圆C来使上述构成成立。
[传感电极线的制作方法]
参照图26~图29对由上述的多个传感电极线53SR构成的图案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53SR的图案以多个菱形规则地排列的图案即基准图案为基础而制作。首先,参照图26A及图26B对基准图案进行说明。
如图26A所示,基准图案是由沿相对于第1电极方向D1和第2电极方向D2中的任意一个均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直线构成的栅格状的图案。而且,基准图案是多个菱形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及第2电极方向D2的各方向分别无间隙地排列的图案。
在此,基准图案可理解为具有折线形状并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虚拟的电极线即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图案。图26B从基准图案中抽出表示一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
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每个是具有直线形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倾斜度的两种基准短线部40E的集合。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包含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重复的两种基准短线部40E、以及两种基准短线部40E连接的部分即基准弯折部40Q。基准弯折部40Q为点状。换言之,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每个是多个基准短线部40E经由基准弯折部40Q相连而成,具有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折线形状。
两种基准短线部40E的每个沿着基准短线部40E的延伸方向具有长度Lk。多个基准短线部40E的长度Lk全部相等。两种基准短线部40E中的一种基准短线部40Ea相对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虚拟的直线即基轴线A1具有角度+θk的倾斜度,另一种基准短线部40Eb相对于基轴线A1具有角度-θk的倾斜度。相互相邻的两个基准短线部40E所成的角的角度是基准角度Kαs,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基准角度Kαs全部相等。另外,基准角度Kαs被穿过基准弯折部40Q且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方向延伸的直线二等分。
换言之,多个基准弯折部40Q由作为第1虚拟弯折部的一例的图中峰部、和作为第2虚拟弯折部的一例的图中谷部构成,第1虚拟弯折部与第2虚拟弯折部沿着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周期性地各一个地交替排列。而且,多个第1虚拟弯折部与多个第2虚拟弯折部位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不同的直线上。
第1电极方向D1上相邻的基准弯折部40Q之间的长度是基准周期KWs。即,基准周期KWs是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在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相互相邻的第1虚拟弯折部间的长度,并且是在上述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相互相邻的第2虚拟弯折部间的长度。在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基准周期KWs是恒定的。
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以反转了相位的状态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即,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部分的相位为相反相位。相位为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一个周期内的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位置。而且,在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与邻接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靠近侧的基准弯折部40Q彼此连接。即,一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0Q与另一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0Q连接。换言之,在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一方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第1虚拟弯折部与另一方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第2虚拟弯折部连接。
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排列间隔为基准间隔KPs。即,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作为第1虚拟弯折部的基准弯折部40Q彼此之间或作为第2虚拟弯折部的基准弯折部40Q彼此之间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距离为基准间隔KPs。换言之,基准间隔KPs为,一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0Q即第1虚拟弯折部与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0Q即第2虚拟弯折部之间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另外,基准间隔KPs为在第2电极方向D2上一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所占据的宽度。
基准角度Kαs、基准周期KWs及基准间隔KPs的各参数优选的是设定为满足与在第1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说明中对弯折角度αs、弯折周期Ws及电极线间隔Ps分别示出的条件相同的条件。具体而言,基准角度Kαd、基准周期KWd及基准间隔KPd的各参数优选的是设定为在将传感电极线53SR的制作中所使用的基准图案与驱动电极线51DR的制作中所使用的基准图案重合而成的图案与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重合时可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的值。而且,基准角度Kαd优选的是95度以上且150度以下,更优选的是100度以上且140度以下。另外,基准间隔KPd优选的是设定在显示面板10中的第1像素宽度P1及第2像素宽度P2的10%以上且600%以下的范围内。
参照图27~图29对以基准图案为基础而制作由多个传感电极线53SR构成的图案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7所示,首先,设定具有如下折线形状的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该折线形状是通过相对于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之中相位一致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使这些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基准弯折部40Q的位置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而得到的。相位一致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即为沿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之中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每隔一个而选择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
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所具有的位移弯折部45Q配置在相对于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进行了位移的位置。而且,位移弯折部45Q位于按每个基准弯折部40Q设定的位移区域Ss内。即,位移弯折部45Q位于使基准弯折部40Q随着沿着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的排列顺序在位移区域Ss内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的位置。
位移区域Ss具有以基准弯折部40Q为中心的矩形形状。详细来说,构成位移区域Ss的矩形具有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边、以及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边,基准弯折部40Q位于矩形的对角线的交点。位移区域Ss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长度ds1优选的是设定在基准周期KWs的0.05倍以上0.45倍以下的范围内。位移区域Ss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ds2优选的是设定在基准间隔KPs的0.05倍以上0.45倍以下的范围内。
如图28所示,接着,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相邻的两个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之间设定具有将这些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的位移弯折部45Q依次连结的折线形状的传感位移电极线46TR。即,传感位移电极线46TR具有将在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之中的一个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中的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位移弯折部45Q与另一个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中的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位移弯折部45Q交替地连接而制作出的折线形状。换言之,传感位移电极线46TR具有在相互相邻的两个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中将与邻接的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靠近侧的位移弯折部45Q连结的折线形状。
传感位移电极线46TR所具有的位移弯折部46Q的位置与位移弯折部45Q的位置一致。传感位移电极线46TR具有相对于相位与成为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的基础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相反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使基准弯折部40Q的位置在位移区域Ss内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而得到的折线形状。
如图29所示,接着,针对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46TR的一部分的位移弯折部45Q、46Q,将位移弯折部45Q、46Q的附近的形状变更为圆弧状,由此制作出传感电极线53SR。此时,关于相互相邻的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46TR、并且是成为构成共用的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电极线53SR的基础的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46TR,这些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46TR共用的位移弯折部45Q、46Q的一部分被变更为圆弧状。被变更为圆弧状的部分为传感电极线53SR的分离弯折部53Qa,位移弯折部45Q、46Q的位置相当于虚拟交点53KP的位置。另一方面,位移弯折部45Q、46Q中的未被变更为圆弧状的部分为传感电极线53SR的连接弯折部53Qb。
另外,关于相互相邻的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46TR、并且是成为构成相互不同的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电极线53SR的基础的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46TR,这些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46TR所共用的位移弯折部45Q、46Q全部被变更为圆弧状。
如以上那样,与传感电极线53SR相关的虚拟交点53KP配置在相对于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在每个基准弯折部40Q的位移区域Ss内随着基准弯折部40Q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的位置。另外,传感电极线53SR的连接弯折部53Qb也配置在相对于基准弯折部40Q在位移区域Ss内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的位置。即,虚拟交点53KP及连接弯折部53Qb配置在相对于基准弯折部40Q在针对每个基准弯折部40Q设定的位移区域Ss内随着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基准弯折部40Q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的位置。
另外,上述的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46TR是为了对从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制作传感电极线53SR的过程进行说明所使用的虚拟的电极线,也可以不经过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46TR的明确设定来制作传感电极线53SR。
参照图30对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间隔KPs与传感电极线53SR的分离弯折部53Qa的形状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30所示,关于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53SR中对置的分离弯折部53Qa,这些分离弯折部53Qa之间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最短距离为分离距离Gp。
分离距离Gp优选的是5μm以上。若分离距离Gp为5μm以上,则分离弯折部53Qa的形状容易精密地形成。另外,分离距离Gp优选的是基准间隔KPs的0.25倍以下。若分离距离Gp过大,则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53SR之间的间隙容易被识别为具有周期性的图案,这样的周期性有时会导致在将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与触摸面板20的电极线图案重合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若分离距离Gp为基准间隔KPs的0.25倍以下,则可更好地抑制视觉辨认到这样的干涉条纹。另外,在附图中比实际更强调地示出了对置的分离弯折部53Qa间的距离。
另外,分离弯折部53Qa优选的是具有使在第1电极方向D1上分离弯折部53Qa所占的宽度成为传感电极线53SR的线宽的2倍以上的、曲率半径Rs即圆C的半径Rs。而且,为了抑制干涉条纹,优选的是分离弯折部53Qa的曲率半径Rs与基准间隔KPs之比为0.5以下。曲率半径Rs越大,则短线部53E的长度越短。
[驱动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31对构成第5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电极线51DR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31所示,驱动电极线51DR具有一边重复弯折一边沿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弯折线形状,与传感电极线53SR相同,以具有规则性的折线形状的基准电极线为基础而制作。
详细来说,驱动电极线51DR具备:包括分离弯折部51Qa和连接弯折部51Qb的多个弯折部51Q;以及将沿着驱动电极线51DR相互相邻的弯折部51Q连结的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短线部51E。
多个驱动电极线51DR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构成一个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51DR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的一个端部处连接于共用的驱动焊盘31P。图31中的虚线N2表示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31DP的边界。即,隔着虚线N2相邻的驱动电极线51DR构成相互不同的驱动电极31DP,连接于相互不同的驱动焊盘31P。
短线部51E的沿着延伸方向的长度在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多个短线部53E之间随着短线部53E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另外,短线部51E相对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直线的倾斜度在多个短线部53E之间随着短线部53E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而且,在一个驱动电极线51DR中,上述倾斜度为正的短线部51E与上述倾斜度为负的短线部51E沿着第2电极方向D2交替地重复。
分离弯折部51Qa具有圆弧状。分离弯折部51Qa、以及与具有该分离弯折部51Qa的驱动电极线51DR相邻的驱动电极线51DR的分离弯折部51Qa隔开间隙地对置。与分离弯折部51Qa相连的短线部51E从分离弯折部51Qa所构成的圆弧的端部以追随该端部处的分离弯折部51Qa的切线的方式延伸。分离弯折部51Qa所具有的曲率在一个分离弯折部51Qa内是恒定的。另外,在驱动电极线51DR所具有多个分离弯折部51Qa中,各分离弯折部51Qa的曲率可以恒定,也可以不同。
与一个分离弯折部51Qa的两端相连的两个短线部51E各自的延长线的交点为虚拟交点51KP。在第1电极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51DR中,与对置的两个分离弯折部51Qa分别相关的虚拟交点51KP的位置相互一致。
连接弯折部51Qb为点状。连接弯折部51Qb、以及与具有该连接弯折部51Qb的驱动电极线51DR相邻的驱动电极线51DR的连接弯折部51Qb相连接。在一个驱动电极线51DR中,隔着连接弯折部51Qb相邻的两个短线部51E在连接弯折部51Qb的位置处相连接,连接弯折部51Qb与这些两个短线部51E形成了折线状的部分。
一个驱动电极31DP内,驱动电极线51DR、以及与该驱动电极线51DR邻接的其他驱动电极线51DR通过连接弯折部51Qb彼此连接而在至少一个部位相连接。为了兼顾抑制浮置部的产生和抑制图像品质下降,在沿着驱动电极线51DR相邻的两个连接弯折部51Qb之间,优选的是沿着驱动电极线51DR存在5个以上19个以下的分离弯折部51Qa,更优选的是存在9个以上13个以下的分离弯折部51Qa。另外,连接弯折部51Qb优选的是以不规则性的间隔而配置。
另一方面,构成相互不同的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电极线51DR、即隔着虚线N2相邻的驱动电极线51DR在这些电极线之间不具有弯折部51Q的连接部位。
如图32A所示,由多个驱动电极线51DR构成的图案与传感电极线53SR的图案相同,以多个菱形规则地排列的图案即基准图案为基础而制作。
基准图案可理解为是具有折线形状且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虚拟的电极线即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图案。图32B从基准图案中抽出表示一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
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包括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重复的两种基准短线部41E、以及作为两种基准短线部41E连接的部分的基准弯折部41Q。多个基准短线部41E的长度是恒定的。在两种基准短线部41E中,一种基准短线部41E相对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直线所具有的倾斜度为正,另一种基准短线部41E相对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直线所具有的倾斜度为负,这些倾斜度的绝对值相等。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1Q与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另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1Q位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不同的直线上。
相互相邻的两个基准短线部41E所成的角的角度为基准角度Kαd,并且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基准角度Kαd都相等。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相邻的基准弯折部41Q之间的长度为基准周期KWd。在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基准周期KWd是恒定的。
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以反转了相位的状态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即,在第1电极方向D1上相互相邻的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部分的相位为相反相位。相位为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一个周期内的第2电极方向D2上的位置。而且,在相互相邻的两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一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1Q与另一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第1电极方向D1的另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1Q连接。
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排列间隔为基准间隔KPd。即,在相互相邻的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的基准弯折部40Q彼此之间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距离为基准间隔KPd。
在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基准角度Kαd、基准周期KWd及基准间隔KPd分别优选的是设定为满足与在第1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说明中对弯折角度αs、弯折周期Ws及电极线间隔Ps分别示出的条件。即,基准角度Kαd、基准周期KWd及基准间隔KPd的各参数优选的是设定为在将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图案与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重合时可抑制干涉条纹产生的值。而且,基准角度Kαd优选的是95度以上且150度以下,更优选的是100度以上且140度以下。另外,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角度Kαs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角度Kαd的至少一方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另外,基准间隔KPd优选的是设定在显示面板10中的第1像素宽度P1及第2像素宽度P2的10%以上且600%以下的范围内。
驱动电极线51DR也按照与传感电极线53SR相同的步骤以基准图案为基础而制作。即,设定具有如下折线形状的作为虚拟的电极线的位移电极线,该折线形状是相对于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之中相位一致的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使这些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中的基准弯折部41Q的位置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而得的。然后,在相邻的两个位移电极线之间进一步设定具有将作为这些位移电极线的弯折部的位移弯折部按顺序连结的折线形状的位移电极线。针对这样设定的位移电极线的一部分的位移弯折部,将位移弯折部的附近的形状变更为圆弧状,由此制作出驱动电极线51DR。
多个位移弯折部之中被变更为圆弧状的部分是驱动电极线51DR的分离弯折部51Qa,位移弯折部的位置相当于虚拟交点51KP的位置。另一方面,位移弯折部之中未被变更为圆弧状的部分是驱动电极线51DR的连接弯折部51Qb。虚拟交点51KP及连接弯折部51Qb配置在相对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弯折部41Q在每个基准弯折部41Q的位移区域Sd内随着基准弯折部41Q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的位置。
位移区域Sd具有以基准弯折部41Q为中心的矩形状。位移区域Sd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dd1优选的是设定在基准周期KWd的0.05倍以上0.45倍以下的范围内。位移区域Sd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长度dd2优选的是设定在基准间隔KPd的0.05倍以上0.45倍以下的范围内。
在驱动电极31DP中也是,关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51DR中对置的分离弯折部51Qa,这些分离弯折部51Qa之间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最短距离即分离距离优选的是5μm以上。另外,分离距离优选的是基准间隔KPd的0.25倍以下。
[电极线图案的构成]
参照图33及图34对通过多个传感电极线53SR与多个驱动电极线51DR重合而形成的图案即电极线图案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33对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优选的形状及配置进行说明。另外,在图33中,为了容易地进行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识别,用黑色粗线示出了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用空心线示出了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
由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构成的图案和由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构成的图案优选的是相同的栅格状的图案。即,优选的是,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周期KWs是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间隔KPd的2倍(KWs=2×KPd),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周期KWd是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间隔KPs的2倍(KWd=2×KPs)。
在导电性膜21中,从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表面对置的方向观察,形成由多个传感电极线53SR构成的图案与由多个驱动电极线51DR构成的图案重合而成的图案即电极线图案。此时,以传感电极33SP的延伸方向与驱动电极31DP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式重叠这些电极线。这样的电极线图案是基于由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构成的图案与由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构成的图案以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延伸方向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式重合而成的图案的图案。
如图33所示,在KWs=2×KPd且KWd=2×KPs的情况下,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相对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配置、即基准弯折部40Q、基准短线部40E相对于基准弯折部41Q、基准短线部41E的位置在图案内是恒定的。因此,能够提高由基准电极线40KR、41KR构成的图案中的电极线的配置密度的均匀性,进而可抑制由传感电极线53SR及驱动电极线51DR构成的电极线图案中的电极线的配置密度在图案内过度地不均匀。
例如,如图33所示,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图案和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图案以各图案所构成的栅格相互错位二分之一间距的方式配置。换言之,在由基准电极线40KR、41KR构成的图案中,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位于由相互相邻的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形成的菱形的中央部。另外,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弯折部40Q位于由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形成的菱形的中央部。而且,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短线部40E的中点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短线部41E的中点交叉。
图34示出了以图33所示的由基准电极线40KR、41KR构成的图案为基础而制作的由传感电极线53SR及驱动电极线51DR构成的电极线图案。
构成电极线图案的传感电极线53SR及驱动电极线51DR具有不规则地弯折的弯折线形状,因此电极线图案中有时会产生电极线的疏密差异、即电极线密集地配置的区域与电极线稀疏的区域。然而,若图案中的电极线的疏密过度不均匀,则有时电极线的疏密差异会成为视觉辨认到挛晶纹的重要因素。
通过利用电极线的配置密度的均匀性高的图案作为由基准电极线40KR、41KR构成的图案而制作电极线图案,从而抑制了电极线图案中的电极线的配置密度在图案内过度不均匀。
对第5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与如以直线状延伸的电极线交叉的图案那样、重复相同形状的矩形的图案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线图案是由与矩形不同的图形构成的图案,因此图案的周期性较低。因此,像素图案与电极线图案的错位不易被识别为两个周期构造的错位,因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线图案与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重合的情况下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结果,可抑制显示装置100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降低。
特别是,构成电极线图案的传感电极线53SR及驱动电极线51DR分别具有不规则性的弯折线形状,因此与由具有规则性的弯折线形状的电极线构成图案的情况相比,图案的周期性变得更低。因此,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的情况下可更好地抑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另外,基准电极线40KR、41KR的图案所具有的周期性的一部分也可能残留于由传感电极线53SR及驱动电极线51DR构成的电极线图案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基准角度Kαs、Kαd、基准周期KWs、KWd及基准间隔KPs、KPd分别被设定成不易产生干涉条纹的值的、基准电极线40KR、41KR的图案制作出电极线图案。因此,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的情况下也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基准电极线40KR、41KR的周期性所引起的干涉条纹被。
而且,多个传感电极线53SR与多个驱动电极线51DR各自的图案是基于相对于相互相邻的电极线中的相位反转且弯折部彼此连接的基准电极线40KR、41KR的图案、使弯折部的位置不规则地位移的方式制作出的图案。因此,在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53SR中,分离弯折部53Qa对置,与这些分离弯折部53Qa分别相关的虚拟交点53KP的位置相互一致。同样,在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51DR中,分离弯折部51Qa对置,与这些对置的分离弯折部51Qa分别相关的虚拟交点51KP的位置相互一致。
在这样的构成中,不会引发相同倾斜度的短线部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情况。因此,不会引发以沿电极线的排列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相同倾斜度的短线部排列的带状区域的情况、以及短线部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因此,可抑制带状图案特别是在显示装置100的非点亮时通过外部光的反射而被视觉辨认到,并可抑制从操作面20S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降低。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电极线图案中角部聚集的部分,角部的电极线的线宽变得比设计尺寸粗,角部容易以点状被视觉辨认到。因此,若将仅仅是使基准电极线40KR、41KR的基准弯折部40Q、41Q的位置进行了位移的位移电极线的图案作为电极线图案,换言之是电极线图案中包含的全部的弯折部是连接弯折部53Qb、51Qb,则由于角部较多,所以以点状被视觉辨认的部分增加,结果,有时会产生显示装置100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降低。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一部分的弯折部53Q、53Q被设为圆弧状的分离弯折部53Qa、51Qa,因此可抑制图像品质降低。另外,由于一部分的弯折部53Q、51Q被设为连接弯折部53Qb、51Qb,相互邻接的电极线通过连接弯折部53Qb、51Qb相连接,因此可抑制电极线的断线所引起的浮置部的产生。
另外,在第5实施方式中,具有圆弧状的分离弯折部53Qa、51Qa是弧状弯折部的一例。
另外,在第5实施方式中也是,在传感电极33SP及驱动电极31DP各自中,相互相邻的两个电极线之间的中间区域包括:电极的排列方向上的中间区域的长度即区域宽度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逐渐扩大的扩大区域、以及上述区域宽度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小区域。而且,扩大区域与缩小区域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交替地配置。在扩大区域及缩小区域各自中,单位长度内的区域宽度的变化率也可以是非恒定的,也可以在相互相邻的扩大区域与缩小区域之间包含区域宽度恒定的区域。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第5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列举的效果。
(14)在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53SR中,分离弯折部53Qa对置,分别与这些分离弯折部53Qa相关的虚拟交点53KP的位置相互一致。在这样的构成中,可抑制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短线部形成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带状区域的情况、以及短线部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因此,可抑制这样的带状区域的排列所引起的带状图案通过反射光等而被视觉辨认到,因此可抑制从操作面20S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降低。同样,在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51DR中,分离弯折部51Qa对置,分别与这些分离弯折部51Qa相关的虚拟交点51KP的位置相互一致。在这样的构成中,可抑制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短线部形成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排列的带状区域的情况、以及短线部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2电极方向D2交替地排列的情况。因此,可抑制到这样的带状区域的排列所引起的带状图案被视觉辨认到,因此可抑制从操作面20S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降低。
另外,通过传感电极线53SR中的短线部53E的倾斜度不规则、以及驱动电极线51DR中的短线部51E的倾斜不规则,也可抑制上述带状区域的形成。
(15)由于传感电极线53SR具有不规则地弯折的弯折线形状,因此与传感电极线具有规则性地弯折的弯折线形状的构成相比,可将电极线图案中的周期性抑制为较低。因此,更好地抑制了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而得到的图案中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同样,由于驱动电极线51DR具有不规则地弯折的弯折线形状,因此更好地抑制了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而得到的图案中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16)在一个传感电极33SP内,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53SR通过连接弯折部53Qb相连接。同样,在一个驱动电极31DP内,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51DR通过连接弯折部53Qb相连接。根据这样的构成,可抑制电极线的断线所导致的浮置部的产生,结果,可抑制接触位置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17)分离弯折部53Qa、51Qa具有圆弧状,与分离弯折部53Qa、51Qa相连的短线部53E、51E从分离弯折部53Qa、51Qa所构成的圆弧的端部以追随该端部处的分离弯折部53Qa、51Qa的切线的方式延伸。根据这样的构成,与分离弯折部53Qa、51Qa为折线形状的构成相比,在弯折部分,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缓慢地变化,因此容易按照设计尺寸均匀地形成电极线的线宽。因此,可抑制在分离弯折部53Qa、51Qa因线宽扩大而导致分离弯折部53Qa、51Qa容易被视觉辨认到。因此,可抑制显示装置100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降低。
(18)多个传感电极线53SR构成为,在相互相邻的电极线中相位反转,并且在相对于弯折部所连接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进行了位移的位置配置虚拟交点53KP。并且,同样地,多个驱动电极线51DR构成为,在相互相邻的电极线中相位反转,并且在相对于弯折部所连接的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弯折部41Q进行了位移的位置配置虚拟交点51KP。根据这样的构成,可可靠地实现获得上述(14)、(15)的效果的电极线。
(19)在虚拟交点53KP相对于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位移的范围即位移区域Ss中,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长度ds1为基准周期KWs的0.05倍以上0.45倍以下,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ds2为基准间隔KPs的0.05倍以上0.45倍以下的范围。若长度ds1、ds2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则作为传感电极线53SR可得到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周期性被充分地破坏的电极线形状。另一方面,若长度ds1、ds2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则可抑制传感电极线53SR具有过度不规则性的弯折线形状。因此,可抑制电极线图案中的电极线的配置密度在图案内过度不均匀。同样,在虚拟交点51KP相对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弯折部41Q位移的范围即位移区域Sd中,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dd1为基准周期KWd的0.05倍以上0.45倍以下,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长度dd2为基准间隔KPd的0.05倍以上0.45倍以下的范围。若长度dd1、dd2上述下限值以上,则作为驱动电极线51DR可得到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周期性被充分地破坏的电极线形状。另一方面,若长度dd1、dd2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则可抑制驱动电极线51DR具有过度不规则性的弯折线形状。因此,可抑制电极线图案中的电极线的配置密度在图案内过度不均匀。
(20)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周期KWs为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间隔KPd的2倍,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周期KWd为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间隔KPs的2倍。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将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与多个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重合的图案中,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弯折部40Q相对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弯折部41Q的位置在图案内成为恒定。因此,能够以在图案内电极线的配置密度变得均匀的方式形成图案,在基于这样的图案制作的电极线图案中,也可抑制电极线的配置密度过度不均匀。因此,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因电极线的疏密差异而产生的挛晶纹,因此可抑制显示装置100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降低。
(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第5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变更来实施。
·在第5实施方式中,分离弯折部53Qa、51Qa具有圆弧状,但是分离弯折部53Qa、51Qa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弧状。分离弯折部53Qa、51Qa可以具有与圆弧状不同的曲线形状,也可以具有折线形状。图35示出具有折线形状的分离弯折部53Qa即折线弯折部的例子。
如图35所示,分离弯折部53Qa具有将沿着传感电极线53SR相互相邻的两个短线部53E之间所排列的多个中间点P连结的折线形状。中间点P位于通过将相互相邻的两个短线部53E各自的延长线的交点即虚拟交点53KP与两个短线部53E各自的靠近虚拟交点53KP侧的端部连结而形成的三角形的区域的内部。例如,中间点P也可以位于在两个短线部53E的端部处与虚拟线K1相切的圆上。分离弯折部53Qa从两个短线部53E中的一方的短线部53E的端部起,从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位置离该端部近的点起依次穿过中间点P,延伸至另一方的短线部53E的端部。这样的分离弯折部53Qa具有峰部连续的折线形状。
由于中间点P的数量越多,在分离弯折部53Qa弯折的部分形成的角的角度越大,因此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变化变得缓慢。因此,电极线的线宽容易按照设计尺寸均匀地形成。根据这样的观点,中间点P的数量优选的是2点以上。
即使在分离弯折部53Qa具有与圆弧状不同的形状的情况下,分离距离Gp也是相互对置的两个分离弯折部53Qa之间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最短距离。
如以上那样,分离弯折部53Qa在比沿着传感电极线53SR相互相邻的两个短线部53E各自的延长线的交点即虚拟交点53KP在第2电极方向D2上更靠近这些短线部53E侧的位置将这些短线部53E连接即可。换言之,分离弯折部53Qa在通过将虚拟交点53KP与两个短线部53E的端部以直线状连结而形成的三角形的区域的内部将这些两个短线部53E的端部彼此连结即可。同样,分离弯折部51Qa在比沿着驱动电极线51DR相互相邻的两个短线部51E各自的延长线的交点即虚拟交点51KP在第1电极方向D1上更靠近这些短线部51E侧的位置将这些短线部51E连结即可。
另外,在传感电极线53SR中,多个分离弯折部53Qa也可以包含相互不同的形状的分离弯折部53Qa,在驱动电极线51DR中,多个分离弯折部51Qa也可以包含相互不同的形状的分离弯折部51Qa。另外,分离弯折部53Qa的形状与分离弯折部51Qa的形状也可以不同。
·在一个传感电极33SP内,传感电极线53SR也可以在第2电极方向D2的两侧与相邻的其他传感电极线53SR通过连接弯折部53Qb相连接。或者,传感电极线53SR也可以仅在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与相邻的其他传感电极线53SR通过连接弯折部53Qb相连接。而且,传感电极33SP可以包含不与其他传感电极线53SR连接的传感电极线53SR,传感电极33SP也可以不具有传感电极线53SR的连接部位。即,传感电极线53SR也可以不具有连接弯折部53Qb。
同样,在一个驱动电极31DP内,驱动电极线51DR在第1电极方向D1的至少一侧与相邻的其他驱动电极线51DR通过连接弯折部51Qb相连接即可。而且,驱动电极31DP也可以包含不与其他驱动电极线51DR连接的驱动电极线51DR,驱动电极31DP也可以不具有驱动电极线51DR的连接部位。
·只要是在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53SR中相互对置的两个分离弯折部53Qa隔开间隙而分离的构成,则也可以是仅一方的分离弯折部53Qa如上述那样具有曲线状、折线状的形状,另一方的分离弯折部53Qa为点状、且具有与连接弯折部53Qb相同的形状。同样,只要是在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51DR中相互对置的两个分离弯折部51Qa隔开间隙而分离的构成,则也可以是仅一方的分离弯折部51Qa如上述那样具有曲线状、折线状的形状,另一方的分离弯折部51Qa具有与连接弯折部51Qb相同的点状的形状。
·也可以是,仅在相对于传感电极线53SR的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第2电极方向D2上的虚拟交点53KP的位置在多个虚拟交点53KP之间随着虚拟交点53KP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即,传感位移电极线45TR、46TR也可以具有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中的第1虚拟弯折部与第2虚拟弯折部的仅一方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的形状。同样,也可以是,仅在相对于驱动电极线51DR的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第1电极方向D1上的虚拟交点51KP的位置在多个虚拟交点51KP之间随着虚拟交点51KP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
·在第5实施方式中,虽然以菱形的排列的图案即基准电极线40KR、41KR的图案为基础制作了传感电极线53SR及驱动电极线51DR各自的图案,但基准电极线40KR、41KR的图案也可以是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图案。例如,基准电极线40KR、41KR的图案也可以是矩形所排列的栅格状的图案。另外,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周期KWs与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间隔KPd之间的关系、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的基准周期KWd与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的基准间隔KPs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
而且,只要是具有第5实施方式所示的形状的特征的传感电极线53SR及驱动电极线51DR各自的图案即可,其制作方法并不限定。
(参考方式)
参照图36~图45对导电性膜、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参考方式进行说明。以下,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在具有折线形状的电极线的角部,电极线的延伸方向在单位面积中大幅改变。因此,在制造电极线时,不易按照设计形状精密地形成角部的形状。特别是,在电极线通过金属薄膜的蚀刻形成的情况下,角部处的电极线的线宽容易变得比设计尺寸粗。这样的局部的线宽的扩大,很可能会导致触摸面板的电特性中的设计值与实测值的偏差的增大、显示装置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降低。本方式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极线中的局部的线宽扩大的导电性膜、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传感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36及图37对构成参考方式的传感电极33SP的传感电极线73SR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36所示,多个传感电极线73SR的每个具有以弯折部分具有曲率的方式弯折的弯折线形状、即具有波浪线形状,相当于图中峰部的弯折部分与相当于图中谷部的弯折部分沿传感电极线73SR各一个地交替排列。
各传感电极线73SR整体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多个传感电极线73SR沿着第2电极方向D2隔开间隔而排列。构成一个传感电极33SP的多个传感电极线73SR的每个在第1电极方向D1上的一个端部处连接于传感焊盘33P。
详细来说,多个传感电极线73SR的每个包括具有圆弧状的多个弯曲部73Q、以及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直部73E。弯曲部73Q构成了弯折线形状的弯折部分,弯曲部73Q与直部73E沿着传感电极线73SR交替地配置。而且,一个直部73E在两个弯曲部73Q之间从这些弯曲部73Q所构成的圆弧的每个起连续地延伸。弯曲部73Q为弯折部的一例,直部73E为短线部的一例。
多个直部73E的每个沿直部73E的延伸方向具有长度Ls,在多个直部73E中长度Ls是恒定的。另外,多个直部73E包括相对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虚拟的直线即基轴线A1具有角度+θ的倾斜度的直部73Ea、以及相对于基轴线A1具有角度-θ的倾斜度的直部73Ea。直部73Ea与直部73Eb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排列。即,在多个直部73E中,各直部73E相对于基轴线A1的倾斜度的绝对值是恒定的,在一个传感电极线73SR中,上述倾斜度为正的直部73E与上述倾斜度为负的直部73E沿着第1电极方向D1交替地重复。
多个弯曲部73Q的每个所具有的曲率在各弯曲部73Q内是恒定的,并且,各弯曲部73Q的曲率相互相等。即,在多个弯曲部73Q中,各弯曲部73Q的曲率半径是恒定的。
多个传感电极线73SR的每个具有一个传感电极线73SR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平行移动而得的形状。
在此,从直部73E上穿过且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为虚拟线K5,针对夹着一个弯曲部73Q的两个直部73E分别设定的虚拟线K5的交点为虚拟交点73KP。换言之,虚拟交点73KP为与一个弯曲部73Q的两端相连的两个直部73E各自的延长线的交点。
针对与一个弯曲部73Q的两端相连的两个直部73E分别设定的虚拟线K5所成的角的角度为弯折角度αs,在一个传感电极线73SR中,弯折角度αs是恒定的。另外,弯折角度αs被从虚拟交点73KP穿过且在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方向上延伸的直线二等分。
相对于一个传感电极线73SR,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多个虚拟交点73KP位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直线上,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多个虚拟交点73KP也位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直线上。
在上述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或另一侧,在第1电极方向D1上相邻的虚拟交点73KP间的距离为弯折周期Ws,在针对一个传感电极线73SR设定的多个虚拟交点73KP处,弯折周期Ws是恒定的。另外,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虚拟交点73KP与位于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虚拟交点73KP之间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为弯折宽度Hs。换言之,弯折宽度Hs为上述第2电极方向D2的一侧的多个虚拟交点73KP所在的直线与上述第2电极方向D2的另一侧的多个虚拟交点73KP所在的直线之间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
多个传感电极线73SR沿着第2电极方向D2隔着恒定的间隔即电极线间隔Ps而排列。即,电极线间隔Ps为针对相互相邻的传感电极线73SR设定的虚拟交点73KP之中位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直线上且相邻的虚拟交点73KP间的距离。
参照图37对弯曲部73Q的构成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37所示,弯曲部73Q所构成的圆弧是,在弯曲部73Q与直部73E的连接点处与针对与该弯曲部73Q的两端相连的两个直部73E分别设定的虚拟线K5相切的圆C的圆弧。弯曲部73Q与直部73E的连接点是传感电极线73SR所构成的弯折线中曲率大于0的部分与曲率为0的部分的边界。这样,直部73E在两个弯曲部73Q之间从这些弯曲部73Q所构成的圆弧各自的端部以追随该端部处的弯曲部73Q的切线的方式延伸。而且,弯曲部73Q的曲率半径Rs、即上述圆C的半径Rs与上述弯折宽度Hs之比为0.5以下。
另外,上述构成是将传感电极线73SR视为没有宽度的理想的线的情况下的构成。在具有线宽的实际的传感电极线73SR中,以从传感电极线73SR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穿过的方式规定虚拟线K5及圆C,由此上述构成成立。
[驱动电极的构成]
参照图38对构成参考方式的驱动电极31DP的驱动电极线71DR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38所示,驱动电极线71DR从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表面对置的方向观察具有使传感电极线73SR旋转了90度的形状。
即,各驱动电极线71DR整体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多个驱动电极线71DR沿着第1电极方向D1隔开间隔而排列。构成一个驱动电极31DP的多个驱动电极线71DR的每个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的一个端部处连接于驱动焊盘31P。
多个驱动电极线71DR的每个包括具有圆弧状的多个弯曲部71Q、以及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直部71E,弯曲部71Q与直部71E沿着驱动电极线71DR交替地配置。而且,一个直部71E在两个弯曲部71Q之间从构成这些弯曲部71Q的各圆弧连续地延伸。弯曲部71Q为弯折部的一例,直部71E为短线部的一例。多个驱动电极线71DR的每个具有一个驱动电极线71DR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平行移动而得的形状。
多个直部71E的每个沿着直部71E的延伸方向具有长度Ld,在多个直部71E中,长度Ld是恒定的。另外,长度Ld与传感电极线73SR中的直部73E的长度Ls相等。在多个直部71E中,各直部71E相对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虚拟的直线即基轴线A2的倾斜度的绝对值是恒定的,在一个驱动电极线71DR中,上述倾斜度为正的直部71E与上述倾斜度为负的直部71E沿着第2电极方向D2交替地重复。直部71E相对于基轴线A2的倾斜度的绝对值与传感电极线73SR中的直部73E相对于基轴线A1的倾斜度的绝对值相等。
从直部71E上穿过且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为虚拟线K6,针对夹着一个弯曲部71Q的两个直部71E分别设定的虚拟线K6的交点为虚拟交点71KP。即,与一个弯曲部71Q的两端相连的两个直部71E各自的延长线的交点为虚拟交点71KP。针对这些两个直部71E分别设定的虚拟线K6所成的角的角度即弯折角度αd在各驱动电极线71DR中是恒定的。
相对于一个驱动电极线71DR,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的多个虚拟交点71KP位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直线上,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另一侧的多个虚拟交点71KP也位于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延伸的直线上。
在上述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或另一侧,在第2电极方向D2上相邻的虚拟交点71KP间的距离即弯折周期Wd在针对一个驱动电极线71DR设定的多个虚拟交点71KP中是恒定的。另外,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一侧的虚拟交点71KP与位于第1电极方向D1的另一侧的虚拟交点71KP之间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长度为弯折宽度Hd。
针对相互相邻的驱动电极线71DR设定的虚拟交点71KP中的、位于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直线上且相邻的虚拟交点71KP间的距离为电极线间隔Pd。多个驱动电极线71DR沿着第1电极方向D1隔着电极线间隔Pd即恒定的间隔而排列。
弯折角度αd与传感电极线73SR中的弯折角度αs相等,弯折周期Wd与传感电极线73SR中的弯折周期Ws相等,弯折宽度Hd与传感电极线73SR中的弯折宽度Hs相等,电极线间隔Pd与相对于传感电极线73SR的电极线间隔Ps相等。
弯曲部71Q所构成的圆弧是,在弯曲部71Q与直部71E的连接点处与针对夹着该弯曲部71Q的两个直部71E分别设定的虚拟线K6相切的圆的圆弧。即,直部71E在两个弯曲部71Q之间从这些弯曲部71Q所构成的圆弧各自的端部以追随该端部处的弯曲部71Q的切线的方式延伸。在多个弯曲部71Q中,各弯曲部71Q的曲率半径Rd是恒定的,弯曲部71Q的曲率半径Rd相对于上述弯折宽度Hd为0.5以下。
[电极线图案的构成]
参照图39对通过多个传感电极线73SR与多个驱动电极线71DR重合而形成的图案即电极线图案进行说明。
如图39所示,在导电性膜21中,从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表面对置的方向观察,形成由上述的多个传感电极线73SR构成的图案与由多个驱动电极线71DR构成的图案重合而成的图案。此时,以传感电极33SP与驱动电极31DP正交的方式、即以传感电极线73SR的延伸方向与驱动电极线71DR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式重叠这些电极线。
传感电极线73SR中的多个弯曲部73Q的至少一部分与驱动电极线71DR间的间隙对置,驱动电极线71DR中的多个弯曲部71Q的至少一部分与传感电极线73SR间的间隙对置。而且,通过多个传感电极线73SR与多个驱动电极线71DR,形成了由曲线和直线包围的多种形状的图形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及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网眼状图案。
[电极线图案的条件]
图40~图45参照对上述的弯折角度αs、αd、弯折周期Ws、Wd、弯折宽度Hs、Hd、电极线间隔Ps、Pd的设定的条件、以及弯曲部73Q、71Q的曲率半径Rs、Rd与弯折宽度Hs、Hd之比的规定理由进行说明。
以下,例示传感电极线73SR进行说明,但关于驱动电极线71DR,可通过与传感电极线73SR的情况相同的条件产生相同的作用,并获得相同的效果。
传感电极线73SR具有以图40所示的具有周期性折线形状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为基础、将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的弯折部分变更为圆弧状而得的形状。即,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具有在上述的虚拟交点73KP处弯折的折线形状。
详细来说,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的每个是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基准短线部42E经由相互相邻的基准短线部42E所连接的部分即基准弯折部42Q相连而成,具有沿着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折线形状。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中的基准弯折部42Q的位置相当于基于该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制作出的传感电极线73SR中的虚拟交点73KP的位置。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各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具有一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沿着第2电极方向D2平行移动而得的形状。
各基准短线部42E沿着基准短线部42E的延伸方向具有恒定的长度Lk。基准短线部42E相对于基轴线A1的倾斜度与传感电极线73SR中的直部73E相对于基轴线A1的倾斜度一致。相互相邻的两个基准短线部42E所成的角的角度为基准角度Kαs,基准角度Kαs与上述的弯折角度αs一致。在第1电极方向D1上相邻的基准弯折部42Q之间的长度为基准周期KWs,并且基准周期KWs与上述的弯折周期Ws一致。
另外,在第2电极方向D2上,一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所占的宽度、即沿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邻接的基准弯折部42Q间的沿着第2电极方向D2的长度为基准宽度KHs,并且基准宽度KHs与上述的弯折宽度Hs一致。而且,在相互相邻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中,沿着第2电极方向D2排列的基准弯折部42Q间的长度为基准间隔KPs,并且基准间隔KPs与上述的电极线间隔Ps一致。
基准角度Kαs、基准周期KWs、基准宽度KHs及基准间隔KPs的各参数优选的是设定为满足与在第1实施方式的传感电极线33SR的说明中对弯折角度αs、弯折周期Ws及电极线间隔Ps分别示出的条件相同的条件。即,基准角度Kαd、基准周期KWd、基准宽度KHs及基准间隔KPd的各参数优选的是设定为在将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的图案与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重合时可抑制干涉条纹产生的值。而且,基准角度Kαd优选的是95度以上且150度以下,更优选的是100度以上且140度以下。另外,基准间隔KPd优选的是设定在显示面板10中的第1像素宽度P1及第2像素宽度P2的10%以上600%以下的范围内。
在此,基准宽度KHs优选的是设定在基准宽度KHs与如上述那样设定的基准间隔KPs之比即占有比KHs/KPs为0.7以上1.3以下的范围内。关于该占有比KHs/KPs的范围的规定理由,参照图41及图42进行说明。
图41示出通过FFT对图40所示的由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构成的图案的一例进行解析而得的结果,并且示出由多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构成的图案的基于二维傅立叶变换的功率谱。图41强调地示出了特征性的峰值,与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的图案相关性较低的微弱的点被省略。
图中的原点表示直流成分的峰值,在二维的频率空间中,呈现出由基准角度Kαs和基准周期KWs规定的基本空间频率成分f1、f2和高次成分。另外,在图中,在基本空间频率成分f1的左右及基本空间频率成分f2的左右呈现出由基准周期KWs引起的频率成分。
在此,在基本空间频率成分f1与基本空间频率成分f2之间呈现出仅v方向上的空间频率即频率成分g。频率成分g为因基准间隔KPs而产生的频率成分,并且来源于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的图案中包含的仅第2电极方向D2的周期性。频率成分g的强度高表示在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的图案中沿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要素的频率成分大,在该情况下,在同样将沿第1电极方向D1延伸的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与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的图案重合时,这些图案相干涉而容易产生对比度高的干涉条纹。
图42示出了对在使基准宽度KHs及占有比KHs/KPs进行了变化时FFT解析结果中的频率成分g的强度如何变化进行解析而得的结果。即,示出了一个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所占的区域与其他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所占的区域的沿着第1电极方向D1的重叠程度与频率成分g的强度之间的关系。在图42中,纵轴表示将频率成分g的强度除以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的图案整体的直流成分的强度而得的相对值的对数表示,横轴表示占有比KHs/KPs。
如图42所示,当占有比KHs/KPs从0.4起变大时,若占有比KHs/KPs大于0.7,则频率成分g的强度急剧降低,当占有比KHs/KPs为1.0时,频率成分g的强度成为最小。而且,若占有比KHs/KPs大于1.0,则频率成分g的强度上升,若占有比KHs/KPs大于1.3,则频率成分g的强度在高强度下恒定。
因此,给出了如下启示:若占有比KHs/KPs为0.7以上1.3以下,则频率成分g的强度被抑制为较低,因此在将像素图案与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的图案重合的情况下不易产生干涉条纹,特别是,若占有比KHs/KPs为1.0,则频率成分g的强度成为最低,因此干涉条纹最不易产生。
另外,若基准角度Kαs为90度,则基准周期KWs与基准宽度KHs之比为2:1,当占有比KHs/KPs为1.0时,基准周期KWs与基准间隔KPs之比为2:1。结果,由于基准周期KWs与基准间隔KPs的干涉变强,因此不优选。
根据以上说明,在传感电极线73SR中,弯折角度αs优选的是95度以上150度以下,更优选的是100度以上140度以下。另外,电极线间隔Ps优选的是设定在显示面板10中的第1像素宽度P1及第2像素宽度P2的10%以上600%以下的范围内。另外,弯折宽度Hs优选的是设定在弯折宽度Hs与电极线间隔Ps之比(Hs/Ps)为0.7以上1.3以下的范围内。
传感电极线73SR通过将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的弯折部分、即基准弯折部42Q的附近的形状变更为曲率半径Rs的圆弧状来制作。对该曲率半径Rs相对于弯折宽度Hs(基准宽度KHs)的比例的规定理由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43A及图43B对制造过程中产生了局部的线宽的扩大的电极线的构成进行说明。图43A是表示理想的电极线图案的一例、即设计上的电极线图案的一例的图,并且图43A所示的电极线50R具有与之前的图40所示的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相同的构成。电极线50R的线宽在相当于基准短线部42E的短线部50E的端部及中央部是恒定的。即,在相当于基准弯折部42Q的弯折部50Q的附近和远离弯折部50Q的部分,电极线50R的线宽也不变。而且,电极线50R在弯折部50Q处具有变尖的形状。
图43B是示意地示出在想要通过金属薄膜的蚀刻来形成上述电极线50R的情况下实际形成的电极线的形状的一例的图。由于在上述电极线50R的弯折部50Q附近,电极线50R的延伸方向在单位面积中急剧变化,因此在想要形成这样的弯折部50Q之时,在弯折部50Q附近预定形成的部分,蚀刻液的流动产生偏差。结果,即使作为蚀刻中所使用的掩模的形状而精密地再现了电极线50R的形状,在实际形成的电极线60R中,在弯折部60Q的附近、即短线部60E的端部处电极线60R的线宽也会变粗,弯折部60Q形成为比理想的弯折部50Q主要更向角部的内侧膨胀的形状。
与此相对,在本方式的传感电极线73SR中,弯折部分通过由弯曲部73Q构成而以具有曲率的方式弯折,因此与上述电极线50R相比,弯折部分处的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变化缓慢。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可抑制在弯折部分的附近电极线的线宽局部地变粗。结果,可抑制触摸面板20的电特性中的设计值与实测值产生偏差。另外,从触摸面板20的操作面20S观察,不易引起电极线的线宽局部地变粗的位置变明显的情况,因此也可抑制从操作面20S观察到的触摸面板20的外观品质降低、显示装置100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降低。
另外,为了提高抑制电极线的线宽的局部扩大的效果,弯曲部73Q优选的是具有在第1电极方向D1上弯曲部73Q延展的宽度成为传感电极线73SR的线宽的2倍以上的曲率半径Rs。由于形成电极线时的基准分辨率为电极线的线宽,因此若在第1电极方向D1上弯曲部73Q延展的宽度为电极线的线宽的2倍以上,则能够在抑制电极线的线宽的局部扩大的同时形成传感电极线73SR。
另外,由于在通过蚀刻以外的方法来形成电极线的情况下,也不易精密地形成像电极线50R的弯折部50Q附近那样微小的角部,因此即使是使用与蚀刻不同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下,也能获得以上述的效果为基准的效果。
在此,对传感电极线73SR中的、弯曲部73Q的曲率半径Rs与弯折宽度Hs之比与干涉条纹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
图44示出了将由理想的形状的电极线50R构成的图案、以及由以这些电极线50R为形成对象时实际形成的形状的电极线60R构成的图案分别与像素图案重合的情况下产生的干涉条纹的模拟结果。干涉条纹是由电极线图案的周期性与像素图案的周期性之间的相对关系产生的现象,特别是,电极线图案中的电极线间的间隔与像素图案中的像素宽度之间的关系是给干涉条纹产生带来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模拟的对象,使用了电极线间的间隔与像素宽度的比率相互不同的6个试验例。
在表1中示出了作为模拟的对象的试验例1~6的每个中的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的组合、以及各试验例1~6中的电极线图案的电极线间的间隔(基准间隔KPs、电极线间隔Ps)与像素图案的像素宽度(第1像素宽度P1、第2像素宽度P2)的比率。
作为电极线图案,使用了电极线间的间隔相互不同的3种图案A-1、A-2、A-3,作为像素图案,使用了像素宽度相互不同的两种图案B-1、B-2。像素图案B-1、B-2相当于一般的笔记本电脑中使用的、例如13.3英寸~19英寸的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在各像素图案中,第1像素宽度P1与第2像素宽度P2相等。
【表1】
干涉条纹的评价中使用的干涉条纹对比度为表示干涉条纹的浓淡的指标。干涉条纹对比度是将由模拟而得的干涉条纹的浓度数值化,并通过将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除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而计算出的值。在图44中,将使用了理想的电极线50R的图案的情况下的干涉条纹对比度设为1,在纵轴上示出了使用实际形成的电极线60R的图案的情况下的干涉条纹对比度之比。干涉条纹对比度的值越大,则被看成是干涉条纹的条纹越浓,越容易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如图44所示,在任一试验例中,使用了电极线60R的图案的情况下的干涉条纹对比度都大于使用了理想的电极线50R的图案的情况下的干涉条纹对比度,上升至1.15倍~1.4倍左右。即,可明确,在如电极线60R的图案那样电极线的线宽在弯折部分的附近局部地变粗的图案中,与弯折部分被精密地形成的电极线的图案相比,干涉条纹被较强地视觉辨认到。认为这是因为,在电极线的线宽在弯折部分的附近局部地变粗的情况下,线宽扩大的部分容易被视觉辨认为点状排列,该点状的图案容易被识别为具有与像素图案相同的方向上的周期性的周期构造。
图45示出了关于针对试验例1~6的每个中的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的组合,将电极线的形状设为本方式的传感电极线73SR的形状、使弯曲部73Q的曲率半径Rs进行了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的干涉条纹的模拟结果。
在图45中,将使用了上述电极线50R的图案的情况下的干涉条纹对比度设为1,在纵轴上示出了使用本方式的传感电极线73SR的图案的情况下的干涉条纹对比度之比。另外,在图45中,将各电极线图案中的弯曲部73Q的曲率半径Rs,作为其与弯折宽度Hs之比在横轴上示出。曲率半径Rs与弯折宽度Hs之比越大,则直部73E的长度Ls越短。
另外,在图45中,将各试验例中得到的干涉条纹对比度与曲率半径Rs相对于弯折宽度Hs之比之间的关系,与针对所绘制的点的近似曲线一起示出。
如之前的图44所示那样,在使用了在弯折部分的附近电极线的线宽局部地变粗的电极线60R的图案的情况下,相对于使用了电极线50R的图案的情况,干涉条纹对比度上升至1.15倍~1.4倍左右。如图45所示,若弯曲部73Q的曲率半径Rs与弯折宽度Hs之比为0.5以下,则在任一试验例中,都可将使用了传感电极线73SR的图案的情况下的干涉条纹对比度抑制为使用了电极线50R的图案的情况下的干涉条纹对比度的1.1倍以下。因此,若弯曲部73Q的曲率半径Rs与弯折宽度Hs之比为0.5以下,则与在弯折部分的附近电极线的线宽局部地变粗的电极线图案相比,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另外,如图45所示,若弯曲部73Q的曲率半径Rs与弯折宽度Hs之比为0.3以下,则在任一试验例中,都可将使用了传感电极线73SR的图案的情况下的干涉条纹对比度抑制为使用了电极线50R的图案的情况下的干涉条纹对比度的1.05倍以下。另外,在这样的范围中,如试验例2~5那样,通过像素图案与电极线图案之间的关系、即电极线间隔Ps相对于像素宽度P1、P2的比率,使得使用了具有弯曲部73Q的传感电极线73SR的图案的情况与使用了电极线50R的图案的情况相比,干涉条纹对比度变小。因此,若弯曲部73Q的曲率半径Rs与弯折宽度Hs之比为0.3以下,则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关于驱动电极线71DR也同样,弯折角度αd、弯折周期Wd、弯折宽度Hd及电极线间隔Pd分别优选的是设定为满足与在上述的传感电极线73SR的说明中对弯折角度αs、弯折周期Ws、弯折宽度Hs及电极线间隔Ps分别示出的条件相同的条件。
即,弯折角度αd、弯折周期Wd、弯折宽度Hd及电极线间隔Pd的各参数优选的是设定为在将由在虚拟交点71KP处弯折的周期性折线形状构成的基准电极线的图案与显示面板10的像素图案重合时可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的值。而且,弯折角度αd优选的是95度以上150度以下,更优选的是100度以上140度以下。另外,电极线间隔Pd优选的是设定在显示面板10中的第1像素宽度P1及第2像素宽度P2的10%以上600%以下的范围内。另外,弯折宽度Hd优选的是设定在弯折宽度Hd与电极线间隔Pd之比(Hd/Pd)为0.7以上1.3以下的范围内。
而且,若弯曲部71Q的曲率半径Rd与弯折宽度Hd之比为0.5以下,则与在弯折部分的附近电极线的线宽局部地变粗的电极线图案相比,可抑制在与像素图案的重合之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另外,传感电极线73SR的形状换言之是如下形状,即,将在传感电极线73SR中相互相邻的两个直部73E连结的部分即连结部位于比这些直部73E各自的延长线的交点即虚拟交点73KP在第2电极方向D2上更靠近这些直部73E的区域的形状。即,在通过将虚拟交点73KP与两个直部73E以直线状连结而围成的三角形的区域的内部,这两个直部73E中的与虚拟交点73KP靠近的端部彼此相连。而且,直部73E是通过曲线形状的连结部即弯曲部73Q而与其他直部73E连结的被连结部。
同样,驱动电极线71DR的形状如下形状,即,将在驱动电极线71DR中相互相邻的两个直部71E连结的部分即连结部位于比这些直部71E各自的延长线的交点即虚拟交点71KP在第1电极方向D1上更靠近这些直部71E的区域的形状。而且,直部71E是通过曲线形状的连结部即弯曲部71Q而与其他直部71E连结的被连结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与从直部73E、71E和虚拟交点73KP、71KP穿过的折线形状的电极线相比,由于弯折部分处的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单位面积中的变化缓慢,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可抑制在弯折部分的附近电极线的线宽局部地变粗。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参考方式,能够获得以下列举的效果。
(21)在传感电极线73SR及驱动电极线71DR各自中,弯折线形状的弯折部分由圆弧状的弯曲部73Q、71Q构成,因此与折线形状的电极线相比,弯折部分处的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单位面积中的变化缓慢。因此,容易形成电极线73SR、71DR,在制造过程中可抑制在弯折部分的附近电极线的线宽局部地扩大。结果,可抑制触摸面板20的电特性中的设计值与实测值中产生偏差、显示装置100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降低。
(22)在传感电极线73SR及驱动电极线71DR各自中,弯曲部73Q、71Q的曲率半径Rs、Rd与弯折宽度Hs、Hd之比为0.5以下,由此,与在弯折部分的附近电极线的线宽局部地变粗的电极线图案相比,在与像素图案重合之时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23)在传感电极线73SR的图案及驱动电极线71DR的图案各自中,弯折宽度Hs、Hd与电极线间隔Ps、Pd之比为0.7以上1.3以下。根据这样的构成,成为传感电极线73SR、驱动电极线71DR的基础的基准电极线的图案的FFT解析所呈现的、沿基准电极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要素的频率成分的强度被抑制为较低,所以在基准电极线的图案与像素图案的重合之时不易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结果,在基于基准电极线制作出的电极线图案中在与像素图案的重合之时也可更容易地抑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参考方式的变形例)
参考方式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变更来实施。
·传感电极线73SR中的弯折角度αs、弯折周期Ws、弯折宽度Hs及电极线间隔Ps的每个与驱动电极线71DR中的弯折角度αd、弯折周期Wd、弯折宽度Hd及电极线间隔Pd的每个也可以不同。
·传感电极线73SR中的弯曲部73Q的曲率半径Rs与驱动电极线71DR中的弯曲部71Q的曲率半径Rs可以一致,也可以不同。另外,在多个传感电极线73SR中的多个弯曲部73Q中也可以包含具有相互不同的曲率半径Rs的弯曲部73Q。另外,在一个传感电极线73SR中的多个弯曲部73Q中也可以包含具有相互不同的曲率半径Rs的弯曲部73Q。同样,在多个驱动电极线71DR、一个驱动电极线71DR中的多个弯曲部71Q中也可以包含具有相互不同的曲率半径Rd的弯曲部71Q。
·成为传感电极线73SR、驱动电极线71DR的基础的基准电极线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形状,只要是周期性的弯折线形状即可。具体而言,基准电极线的形状为峰部与谷部交替地重复的弯折线形状,并且位于峰部的多个基准弯折部与位于谷部的多个基准弯折部位于沿基准电极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不同的直线上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在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中,基准角度Kαs未被从基准弯折部42Q穿过且沿与传感基准电极线42KR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直线二等分,相互相邻的基准短线部42E所成的角由相对于上述直线非对称的角构成。
在第1~第5实施方式、参考方式、以及它们的变形例中,透明电介质基板33为透明电介质层的一例。而且,在将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表面设为第1面时,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背面为第2面,传感电极33SP为第1电极,并且包含作为第1电极线的传感电极线33SR、34SR、53SR、63SR、73SR,驱动电极31DP为第2电极,并且包含作为第2电极线的驱动电极线31DR、51DR、61DR、71DR。另外,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42KR为第1基准电极线,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为第2基准电极线。而且,第1电极方向D1为第1方向并且是第2交叉方向,第2电极方向D2为第2方向并且是第1交叉方向。
另外,在将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表面设为第2面时,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背面为第1面,传感电极33SP为第2电极,并且包含作为第2电极线的传感电极线33SR、34SR、53SR、63SR、73SR,驱动电极31DP为第1电极,并且包含作为第1电极线的驱动电极线31DR、51DR、61DR、71DR。另外,传感基准电极线40KR、42KR为第2基准电极线,驱动基准电极线41KR为第1基准电极线。而且,第1电极方向D1为第2方向并且是第1交叉方向,第2电极方向D2是第1方向并且是第2交叉方向。
(变形例)
第1~第5实施方式及参考方式的每个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变更来实施。
·在第1~第5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由多个传感电极线构成的图案与由多个驱动电极线构成的图案的仅某一方为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案。通过这样的构成,与在由多个传感电极线构成的图案与由多个驱动电极线构成的图案的双方中并列的电极线的相位为一致的构成相比,可获得抑制视觉辨认到带状图案的效果。另外,传感电极33SP与驱动电极31DP各自除了各实施方式的形状的电极线之外,也可以还包含与各实施方式的形状不同的形状的电极线。另外,传感电极线和驱动电极线各自只要是在被配置于至少希望抑制视觉辨认出带状图案的区域、例如从操作面20S观察的中央的区域等中的部分具有各实施方式的形状即可。另外,在第2~第5实施方式中,由多个传感电极线构成的图案也可以是该图案中包含的一部分区域的图案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或第2电极方向D2重复的图案。同样,由多个驱动电极线构成的图案也可以是该图案中包含的一部分区域的图案沿着第1电极方向D1或第2电极方向D2重复的图案。在该情况下,上述一部分区域、即重复的单位区域中包含的部分为第1电极线或第2电极线。
·在参考方式中,也可以是由多个传感电极线73SR构成的图案与由多个驱动电极线71DR构成的图案的仅某一方为弯折部分由圆弧状的弯曲部构成的电极线所构成的图案。另外,在由多个传感电极线73SR构成的图案与由多个驱动电极线71DR构成的图案中也可以包含与圆弧状不同的形状的弯折部分。通过这样的构成,与电极线的形状为整体上不具有圆弧状弯折部分的折线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电极线的局部的线宽的扩大。另外,例如,传感电极线73SR与驱动电极线71DR各自只要在被配置于至少希望抑制干涉条纹的区域中的部分具有弯折部分由圆弧状弯曲部构成的弯折线形状即可。
·在传感电极33SP与驱动电极31DP的重合之时,传感电极33SP的延伸方向即第1电极方向D1与驱动电极31DP的延伸方向即第2电极方向D2也可以不正交,这些方向只要交叉即可。即,传感电极33SP与驱动电极31DP中的、一方的电极的延伸方向即第1方向与另一方的电极的延伸方向即第2方向也可以不正交。另外,在第1方向与第2方向正交的构成中,可容易地得到传感电极线与驱动电极线重合的电极线图案,并且,在制造导电性膜21之时,容易将传感电极线与驱动电极线对位。
另外,传感电极33SP的延伸方向与传感电极33SP的排列方向也可以不相互正交,这些方向只要交叉即可。同样,驱动电极31DP的延伸方向与驱动电极31DP的排列方向也可以不相互正交,这些方向只要交叉即可。即,传感电极33SP与驱动电极31DP中的、一方的电极的延伸方向即第1方向与一方的电极的排列方向即第1交叉方向为相互交叉的方向即可,另一方的电极的延伸方向即第2方向与另一方的电极的排列方向即第2交叉方向为相互交叉的方向即可。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参考方式中,虽然第1方向与第2交叉方向为相同方向,第2方向与第1交叉方向为相同方向,但这些方向也可以是全部相互不同的方向。
·如图46所示,在构成触摸面板20的导电性膜21中,也可以省略透明基板31及透明粘合层32。在这样的构成中,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面之中与显示面板10对置的背面被设定为驱动电极面31S,驱动电极31DP位于驱动电极面31S。而且,透明电介质基板33中的与背面相反一侧的面即表面为传感电极面33S,并且传感电极33SP位于传感电极面33S。另外,在这样的构成中,驱动电极31DP例如是通过在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一方的面上形成的一个薄膜利用蚀刻被图案化而形成的,传感电极33SP例如是通过在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的一个薄膜利用蚀刻被图案化而形成的。
另外,如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参考方式那样,在传感电极33SP与驱动电极31DP形成于相互不同的基材的构成中,与在一个基材的两面形成有电极线的构成相比,容易形成电极线。
·如图47所示,在触摸面板20中,也可以从靠近显示面板10的构成要素起依次存在驱动电极31DP、透明基板31、透明粘合层32、透明电介质基板33、传感电极33SP、透明粘合层23、罩层22。
在这样的构成中,例如,驱动电极31DP形成于透明基板31的成为驱动电极面31S的一个面,传感电极33SP形成于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成为传感电极面33S的一个面。而且,透明基板31中的驱动电极面31S的相反侧的面与透明电介质基板33中的传感电极面33S的相反侧的面通过透明粘合层32而粘合。在该情况下,透明基板31、透明粘合层32、以及透明电介质基板33构成透明电介质层,透明基板31的驱动电极面31S为第1面及第2面的一方,透明电介质基板33的传感电极面33S为第1面及第2面的另一方。
·显示面板10与触摸面板20可以不独立地形成,触摸面板20也可以与显示面板10形成为一体。在这样的构成中,例如能够设为在导电性膜21中多个驱动电极31DP位于TFT层13而多个传感电极33SP位于滤色器基板16与上侧偏光板17之间的内嵌型的构成。或者,也可以是导电性膜21位于滤色器基板16与上侧偏光板17之间的外嵌型的构成。在这样的构成中,被驱动电极31DP与传感电极33SP夹着的层构成透明电介质层。
(附记)
在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中,作为从第3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例导出的技术思想,包括以下的项目。
[项目1]
一种导电膜,具备:透明电介质层,具有第1面、以及作为与所述第1面相反一侧的面的第2面;多个第1电极,在所述第1面上,沿着第1方向延伸并且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1交叉方向排列;以及多个第2电极,在所述第2面上,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并且沿着与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2交叉方向排列,所述第1电极包含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具有弯折线形状的多个第1电极线,所述第1电极线所具有的多个弯折部包括沿着该电极线交替地排列的第1弯折部和第2弯折部,相互相邻的所述第1弯折部间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长度为弯折周期,在所述多个第1电极线中,所述弯折周期是恒定的,所述第1电极线中的所述弯折周期内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位置为相位,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所述第1电极线中沿所述第1交叉方向排列的部分的所述相位相互不同,相对于所述第1电极线中的所述多个弯折部之中的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最远离的两个弯折部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位于等距离、且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为中心线,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最远离的所述两个弯折部与所述中心线之间的沿着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长度为对象长度,关于该第1电极线所包含的所述多个弯折部,从所述弯折部至所述中心线的沿着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长度即中心长度被包含在所述对象长度的大于0.75倍且1倍以下的范围内,所述多个弯折部中包括所述中心长度相互不同的多个所述弯折部。
根据上述构成,可抑制多个第1电极线之中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部分形成沿着第1交叉方向排列的带状区域的情况、以及各区域所包括的所述直线状的部分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1方向无间隙地交替排列的情况。因此,可抑制由这样的带状区域的排列引起的带状图案通过反射光等而被视觉辨认。因此,可抑制从使用了导电性膜的触摸面板的操作面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下降。
另外,在多个弯折部中,中心长度与对象长度之比并非恒定,因此与该比恒定的构成相比,在由多个第1电极线构成的图案中,可将成为干涉条纹的起因的周期性抑制为较低。因此,更好地抑制了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的图案中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项目2]
如项目1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所述第1电极线的所述相位反转,在所述第1电极中包含有连接部位,该连接部位为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电极线中的一方的所述第1电极线所具有的所述弯折部与另一方的所述第1电极线所具有的所述弯折部连接的部位。
根据上述构成,可靠地抑制了多个第1电极线之中沿相同方向延伸的部分沿着第1交叉方向排列。因此,更好地抑制了视觉辨认到带状图案。另外,相互相邻的两个第1电极线通过弯折部相连接,从而使得即使在第1电极线产生了断线的情况下,也可抑制在第1电极线之中产生与周围绝缘的部分。通过使用这样的导电性膜,可抑制触摸面板中的接触位置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项目3]
一种导电膜,具备:透明电介质层,具有第1面、以及作为与所述第1面相反一侧的面的第2面;多个第1电极,在所述第1面上,沿着第1方向延伸并且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1交叉方向排列;以及多个第2电极,在所述第2面上,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并且沿着与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2交叉方向排列,所述第1电极包含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具有弯折线形状的多个第1电极线,具有多个第1虚拟弯折部及多个第2虚拟弯折部并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以规定的周期重复弯折的弯折线形状的虚拟的电极线为第1基准电极线,在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所述第1虚拟弯折部与所述第2虚拟弯折部沿着该电极线交替地排列,并且,多个所述第1虚拟弯折部与多个所述第2虚拟弯折部位于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不同的直线上,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的所述周期内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位置为相位,多个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以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沿所述第1交叉方向排列的部分的所述相位相互不同的方式排列,多个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排列间隔的二分之一的长度为基准长度,相对于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的所述第1虚拟弯折部及所述第2虚拟弯折部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位于等距离且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为基准中心线,所述第1电极线具有使所述第1虚拟弯折部及所述第2虚拟弯折部的至少一方即基准弯折部的位置随着沿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所述基准弯折部的排列顺序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而得到的弯折线形状,关于该第1电极线所具有的多个弯折部,从所述弯折部至所述基准中心线的沿着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长度被包含在所述基准长度的大于0.75倍且1倍以下的范围内。
根据上述构成,可抑制多个第1电极线之中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部分形成沿着第1交叉方向排列的带状区域的情况、以及各区域所包括的所述直线状的部分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1方向无间隙地交替排列的情况。因此,可抑制由这样的带状区域的排列引起的带状图案通过反射光等而被视觉辨认。因此,可抑制从使用了导电性膜的触摸面板的操作面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下降。
另外,在多个弯折部中,从弯折部至基准中心线的长度与基准长度之比不规则地变化,因此与该比恒定的构成相比,在由多个第1电极线构成的图案中,可将成为干涉条纹的起因的周期性抑制为较低。因此,更好地抑制了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而得到的图案中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项目4]
如项目3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在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位于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一侧的所述基准弯折部的相邻的虚拟弯折部彼此之间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长度为基准周期,具有如下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状的虚拟的区域为位移区域,所述底边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且位于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之间的中央处,所述位移区域被配置在所述基准弯折部位于所述位移区域内、且从该基准弯折部穿过且沿所述第1交叉方向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和所述底边的中点穿过的位置,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高度为所述排列间隔的0.05倍以上且0.45倍以下,所述底边的长度为所述基准周期的0.1倍以上且0.9倍以下,所述第1电极线的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位移区域内,多个所述弯折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基准弯折部沿着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1交叉方向分别进行了位移的位置。
根据上述构成,与第1电极线的多个弯折部的全部被配置在相对于基准弯折部仅在第1交叉方向上进行了位移的位置的构成相比,在由多个第1电极线构成的图案中,可将周期性抑制为更低。因此,更好地抑制了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到的图案中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另外,通过位移区域的高度及底边的长度为上述下限值以上,作为第1电极线的形状可得到基准电极线的周期性被充分地破坏的形状。另一方面,通过位移区域的高度及底边的长度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可抑制第1电极线具有过度不规则性的弯折线形状,因此在电极线图案中可抑制电极线的配置密度过度不均匀。
[项目5]
如项目3或4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在所述第1电极中包含有连接部位,所述连接部位是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电极线中的一方的所述第1电极线所具有的所述弯折部与另一方的所述第1电极线所具有的所述弯折部连接的部位。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在第1电极线产生了断线的情况下,也可抑制在第1电极线中产生与周围绝缘的部分。通过使用这样的导电性膜,可抑制触摸面板中的接触位置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项目6]
如项目3~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所述第2电极包含有具有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弯折线形状的多个第2电极线,具有多个虚拟弯折部且具有在所述第2方向上以规定的周期重复弯折的弯折线形状的虚拟的电极线为第2基准电极线,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中的所述周期内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位置为相位,多个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以在所述第2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中沿所述第2交叉方向排列的部分的所述相位相互不同的方式排列,所述第2电极线具有使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所具有的所述多个虚拟弯折部的至少一部分即基准弯折部的位置随着沿着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的所述基准弯折部的排列顺序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而得到的弯折线形状,多个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排列间隔为第1基准间隔,在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位于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一侧的虚拟弯折部的相邻的虚拟弯折部彼此之间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长度为第1基准周期,多个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的排列间隔为第2基准间隔,在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中位于所述第2交叉方向的一侧的虚拟弯折部的相邻的虚拟弯折部彼此之间的沿着所述第2方向的长度为第2基准周期,所述第1基准周期为所述第2基准间隔的2倍的长度,所述第2基准周期为所述第1基准间隔的2倍的长度。
根据上述构成,在多个第1基准电极线与多个第2基准电极线重叠的图案内,第1基准电极线的弯折部相对于第2基准电极线的弯折部的位置恒定。因此,能够以这样的基准电极线的图案中的电极线的配置密度的均匀性变高的方式配置电极线。而且,多个第1电极线与多个第2电极线重叠的电极线图案是基于基准电极线的图案的图案,因此在电极线图案中也可抑制电极线的配置密度过度不均匀。结果,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因电极线的疏密差异而产生的挛晶纹。
在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中,作为从第5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导出的技术思想,包括以下项目。
[项目7]
一种导电膜,具备:透明电介质层,具有第1面、以及作为与所述第1面相反一侧的面的第2面;多个第1电极,在所述第1面上,沿着第1方向延伸并且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1交叉方向排列;以及多个第2电极,在所述第2面上,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并且沿着与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2交叉方向排列,所述第1电极包含有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具有弯折线形状的多个第1电极线,所述第1电极线包含有多个弯折部、以及将沿着所述第1电极线相互相邻的所述弯折部连结的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短线部,所述短线部相对于所述第1方向的倾斜度在所述多个短线部中随着所述短线部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在所述多个弯折部中包含有分离弯折部,与所述分离弯折部相连的两个所述短线部的延长线的交点为虚拟交点,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电极线中,一方的所述第1电极线的所述分离弯折部与另一方的所述第1电极线的所述分离弯折部隔开间隙地对置,与这些所述分离弯折部分别相关的所述虚拟交点的位置相互一致。
根据上述构成,可抑制多个第1电极线之中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部分形成沿着第1交叉方向排列的带状区域的情况、以及各区域中包含的所述直线状的部分的延伸方向相互不同的两种带状区域沿着第1方向无间隙地交替排列的情况。因此,可抑制由这样的带状区域的排列引起的带状图案通过反射光等而被视觉辨认。因此,可抑制从使用了导电性膜的触摸面板的操作面观察到的外观的品质下降。
另外,多个短线部中的倾斜度不规则地变化,因此在由多个第1电极线构成的图案中,可将成为干涉条纹的起因的周期性抑制为较低。因此,更好地抑制了在将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重合的图案中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项目8]
如项目7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具有多个虚拟弯折部且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以规定的周期重复弯折的弯折线形状的虚拟的电极线为第1基准电极线,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的所述周期内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位置为相位,多个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以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沿所述第1交叉方向排列的部分的所述相位反转、并且一方的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所述虚拟弯折部与另一方的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所述虚拟弯折部连接的方式排列,所述第1电极线构成为,与所述第1电极线相关的所述虚拟交点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所述虚拟弯折部进行了位移的位置。
根据上述构成,可靠地实现项目7所述的第1电极线所具有的弯折线形状。
[项目9]
如项目8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所述第2电极包含有沿着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具有弯折线形状的多个第2电极线,所述第2电极线包含有多个弯折部、以及将沿着所述第2电极线相互相邻的所述弯折部连结的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短线部,所述短线部相对于所述第2方向的倾斜度在所述多个短线部中随着所述短线部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所述第2电极线的所述多个弯折部中包含有分离弯折部,与所述分离弯折部相连的两个所述短线部的延长线的交点为虚拟交点,在所述第2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两个所述第2电极线中,一方的所述第2电极线的所述分离弯折部与另一方的所述第2电极线的所述分离弯折部隔开间隙地对置,与这些所述分离弯折部分别相关的所述虚拟交点的位置相互一致,具有多个虚拟弯折部且具有在所述第2方向上以规定的周期重复弯折的弯折线形状的虚拟的电极线为第2基准电极线,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中的所述周期内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位置为相位,多个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以在所述第2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两个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中沿所述第2交叉方向排列的部分的所述相位反转、并且一方的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的所述虚拟弯折部与另一方的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的所述虚拟弯折部连接的方式排列,所述第2电极线构成为,与所述第2电极线相关的所述虚拟交点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的所述虚拟弯折部进行了位移的位置,多个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排列间隔为第1基准间隔,在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位于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一侧的虚拟弯折部的相邻的虚拟弯折部彼此之间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长度为第1基准周期,多个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的排列间隔为第2基准间隔,在所述第2基准电极线中位于所述第2交叉方向的一侧的虚拟弯折部的相邻的虚拟弯折部彼此之间的沿着所述第2方向的长度为第2基准周期,所述第1基准周期为所述第2基准间隔的2倍的长度,所述第2基准周期为所述第1基准间隔的2倍的长度。
根据上述构成,在多个第1基准电极线与多个第2基准电极线重叠而成的图案内,第1基准电极线的弯折部相对于第2基准电极线的弯折部的位置恒定。因此,能够以这样的基准电极线的图案中的电极线的配置密度的均匀性变高的方式来配置电极线。而且,由于多个第1电极线与多个第2电极线重叠而成的电极线图案是基于基准电极线的图案的图案,因此在电极线图案中,也可抑制电极线的配置密度过度不均匀。结果,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因电极线的疏密差异而产生的挛晶纹。
在用于解决参考方式的课题的方法中,作为从参考方式及其变形例导出的技术思想,包括以下项目。
[项目10]
一种导电膜,具备:透明电介质层,具有第1面、以及作为与所述第1面相反一侧的面的第2面;多个第1电极,在所述第1面上,沿着第1方向延伸并且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1交叉方向排列;以及多个第2电极,在所述第2面上,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并且沿着与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2交叉方向排列,位于所述第1面的多个所述电极线包含有具有波浪线形状的第1电极线,所述第1电极线具备具有圆弧状的多个第1弯曲部、以及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第1直部,所述第1弯曲部与所述第1直部沿着所述第1电极线交替地配置,所述第1直部在两个所述第1弯曲部之间从这些第1弯曲部所构成的圆弧各自的端部以追随该端部处的所述第1弯曲部的切线的方式延伸,与所述第1弯曲部相连的两个所述第1直部的延长线的交点为第1虚拟交点,相对于所述第1电极线位于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一侧的所述第1虚拟交点与相对于所述第1电极线位于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另一侧的所述第1虚拟交点之间的沿着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最大的长度为弯折宽度,所述第1弯曲部的曲率半径与所述弯折宽度之比为0.5以下。
根据上述构成,在具有波浪线形状的第1电极线中由圆弧状的第1弯曲部构成的弯折部分,与峰部与谷部交替地重复的折线形状的电极线的弯折部分相比,电极线的延伸方向的单位面积中的变化缓慢。因此,容易形成第1电极线,在制造过程中可抑制在弯折部分的附近电极线的线宽局部地扩大。结果,在具备具有这样的电极线图案的导电性膜的触摸面板中,可抑制电特性中的设计值与实测值中产生偏差,并且,也可抑制在具备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视觉辨认到的图像的品质降低。而且,第1弯曲部的曲率半径与弯折宽度之比为0.5以下,因此与弯折部分的附近处的线宽局部地较粗的电极线图案相比,在与像素图案的重合之时可抑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项目11]
如项目10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相对于所述第1电极线位于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一侧的多个所述第1虚拟交点与相对于所述第1电极线位于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另一侧的多个所述第1虚拟交点位于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不同的直线上,位于所述第1面的多个所述电极线包含有沿着所述第1交叉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即电极线间隔而排列的多个所述第1电极线,所述弯折宽度相对于所述电极线间隔之比为0.7以上1.3以下。
根据上述构成,在电极线图案与像素图案的重合之时可容易地抑制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

Claims (20)

1.一种导电性膜,具备:
透明电介质层,具有第1面、以及作为与所述第1面相反一侧的面的第2面;
多个第1电极,在所述第1面上,沿着第1方向延伸并且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1交叉方向排列;以及
多个第2电极,在所述第2面上,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并且沿着与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2交叉方向排列,
所述第1电极包含有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具有弯折线形状的多个第1电极线,
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电极线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包含有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的所述中间区域的长度沿着所述第1方向逐渐扩大的扩大区域、以及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的所述中间区域的长度沿着所述第1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小区域,所述扩大区域与所述缩小区域沿着所述第1方向交替地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所述第1电极线包含有多个弯折部、以及将沿着所述第1电极线相互相邻的所述弯折部连结的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短线部,所述短线部相对于所述第1方向的倾斜度在所述多个短线部中随着所述短线部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
所述多个弯折部中包含有分离弯折部,与所述分离弯折部相连的两个所述短线部的延长线的交点为虚拟交点,
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电极线中,一方的所述第1电极线的所述分离弯折部与另一方的所述第1电极线的所述分离弯折部隔开间隙地对置,与这些所述分离弯折部分别相关的所述虚拟交点的位置相互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所述分离弯折部中包含有具有圆弧状的弧状弯折部,
与所述弧状弯折部相连的所述短线部从所述弧状弯折部所构成的圆弧的端部以追随该端部处的所述弧状弯折部的切线的方式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所述分离弯折部中包含有折线弯折部,
所述折线弯折部以将位于夹着该折线弯折部的两个所述短线部的端部之间的多个点连结的方式,从一方的所述短线部的所述端部朝向另一方的所述短线部的所述端部延伸。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具有多个虚拟弯折部且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以规定的周期重复弯折的弯折线形状的虚拟的电极线为第1基准电极线,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的所述周期内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位置为相位,多个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以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沿所述第1交叉方向排列的部分的所述相位反转、并且一方的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所述虚拟弯折部与另一方的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所述虚拟弯折部连接的方式排列,
所述第1电极线构成为,与所述第1电极线相关的所述虚拟交点被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所述虚拟弯折部进行了位移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在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位于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一侧的所述虚拟弯折部的相邻的虚拟弯折部彼此之间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长度为基准周期,多个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排列间隔为基准间隔,
以所述虚拟弯折部为中心的矩形状的区域为位移区域,
所述位移区域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长度为所述基准周期的0.05倍以上且0.45倍以下,
所述位移区域的沿着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长度为所述基准间隔的0.05倍以上且0.45倍以下,
所述第1电极线以多个所述虚拟交点的每个位于独立的所述位移区域内的方式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所述第1电极线所具有的多个弯折部包含有沿着该电极线交替地排列的第1弯折部和第2弯折部,相互相邻的所述第1弯折部之间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长度为弯折周期,在所述多个第1电极线中所述弯折周期是恒定的,
所述第1电极线中的所述弯折周期内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位置为相位,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所述第1电极线中沿所述第1交叉方向排列的部分的所述相位相互不同,
相对于所述第1电极线中的所述多个弯折部之中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最远离的两个弯折部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位于等距离且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为中心线,
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最远离的所述两个弯折部与所述中心线之间的沿着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长度为对象长度,
关于该第1电极线所包含的所述多个弯折部,从所述弯折部至所述中心线的沿着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长度即中心长度被包含在所述对象长度的大于0.75倍且1倍以下的范围内,所述多个弯折部中包含有所述中心长度相互不同的多个所述弯折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在所述第1电极线中,所述多个弯折部的所述中心长度随着所述弯折部沿着所述第1电极线的排列顺序而不规则地变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具有多个第1虚拟弯折部和多个第2虚拟弯折部且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以规定的周期重复弯折的弯折线形状的虚拟的电极线为第1基准电极线,在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所述第1虚拟弯折部与所述第2虚拟弯折部沿着该电极线交替地排列,并且,多个所述第1虚拟弯折部与多个所述第2虚拟弯折部位于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不同的直线上,
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的所述周期内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位置为相位,多个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以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沿所述第1交叉方向排列的部分的所述相位相互不同的方式排列,
多个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排列间隔的二分之一的长度为基准长度,
相对于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的所述第1虚拟弯折部及所述第2虚拟弯折部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位于等距离且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为基准中心线,
所述第1电极线具有通过使所述第1虚拟弯折部及所述第2虚拟弯折部的至少一方即基准弯折部的位置随着所述基准弯折部沿着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排列顺序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而得到的弯折线形状,
关于该第1电极线所具有的多个弯折部,从所述弯折部至所述基准中心线的沿着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长度被包含在所述基准长度的大于0.75倍且1倍以下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所述多个弯折部中包含有连接弯折部,
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且被包含在共用的所述第1电极内的两个所述第1电极线中,一方的所述第1电极线所具有的所述连接弯折部与另一方的所述第1电极线所具有的所述连接弯折部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所述第1电极线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以规定的周期重复弯折的弯折线形状,
所述第1电极线中的所述周期内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位置为相位,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所述第1电极线中沿所述第1交叉方向排列的部分的所述相位相互不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所述第1电极线的所述相位反转。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多个所述第1电极线的排列间隔为第1电极线间隔,
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所述第1电极线所延展的宽度为第1弯折宽度,
所述第1弯折宽度与所述第1电极线间隔之比为大于0.75且1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所述第2电极包含有具有在所述第2方向上以规定的周期重复弯折的弯折线形状的多个第2电极线,
所述第2电极线中的所述周期内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位置为相位,在所述第2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所述第2电极线中沿所述第2交叉方向排列的部分的所述相位相互不同,
多个所述第1电极线的排列间隔为第1电极线间隔,
所述第1电极线包含有多个弯折部,在所述第1电极线中位于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一侧的所述弯折部的相邻的弯折部彼此之间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长度为第1弯折周期,
多个所述第2电极线的排列间隔为第2电极线间隔,
所述第2电极线包含有多个弯折部,在所述第2电极线中位于所述第2交叉方向的一侧的所述弯折部的相邻的弯折部彼此之间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长度为第2弯折周期,
所述第1弯折周期为所述第2电极线间隔的2倍的长度,所述第2弯折周期为所述第1电极线间隔的2倍的长度。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具有多个第1虚拟弯折部和多个第2虚拟弯折部且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以规定的周期重复弯折的弯折线形状的虚拟的电极线为第1基准电极线,在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所述第1虚拟弯折部与所述第2虚拟弯折部沿着该电极线交替地排列,
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的所述周期内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位置为相位,多个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以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沿所述第1交叉方向排列的部分的所述相位相互不同的方式排列,
所述多个第1电极线的每个具有通过使所述第1虚拟弯折部及所述第2虚拟弯折部的至少一方即基准弯折部的位置随着所述基准弯折部沿着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排列顺序不规则地进行了位移而得到的弯折线形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多个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排列间隔为基准间隔,
在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中位于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一侧的所述基准弯折部的相邻的基准弯折部彼此之间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长度为基准周期,
具有如下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状的虚拟的区域为位移区域,所述底边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并且位于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之间的中央,
所述位移区域被配置在使所述基准弯折部位于所述位移区域内、并且使穿过该基准弯折部且沿所述第1交叉方向延伸的虚拟的直线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和所述底边的中点穿过的位置,
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高度为所述基准间隔的0.05倍以上且0.45倍以下,
所述底边的长度为所述基准周期的0.1倍以上且0.9倍以下,
所述第1电极线所具有的弯折部位于所述位移区域内。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多个所述第1基准电极线的排列间隔为基准间隔,
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电极线中,
位于相互最近的位置处的一方的所述第1电极线的弯折部与另一方的所述第1电极线的弯折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基准间隔的0.5倍以下。
18.如权利要求7~9、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膜,其中,
所述第1电极线包含有多个弯折部、以及将沿着所述第1电极线相互相邻的所述弯折部连结的具有直线形状的多个短线部。
19.一种触摸面板,具备:
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膜;
罩层,覆盖所述导电性膜;以及
外围电路,测定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
20.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显示面板,具有以栅格状排列的多个像素,显示信息;
触摸面板,使所述显示面板所显示的所述信息透过;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触摸面板的驱动,
所述触摸面板为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摸面板。
CN201780032089.1A 2016-05-24 2017-05-24 导电性膜、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95644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3666 2016-05-24
JP2016-103665 2016-05-24
JP2016103665A JP2017211774A (ja) 2016-05-24 2016-05-24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6103666A JP2017211775A (ja) 2016-05-24 2016-05-24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6-216425 2016-11-04
JP2016216425A JP2018073355A (ja) 2016-11-04 2016-11-04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7097574A JP2018195021A (ja) 2017-05-16 2017-05-16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7-097574 2017-05-16
JP2017097573A JP2018195020A (ja) 2017-05-16 2017-05-16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7-097573 2017-05-16
PCT/JP2017/019399 WO2017204256A1 (ja) 2016-05-24 2017-05-24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4482A true CN109564482A (zh) 2019-04-02

Family

ID=60411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2089.1A Pending CN109564482A (zh) 2016-05-24 2017-05-24 导电性膜、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04957A1 (zh)
EP (1) EP3467627A4 (zh)
CN (1) CN109564482A (zh)
WO (1) WO201720425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4954A (zh) * 2019-08-13 2021-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77989B1 (ko) * 2018-01-10 2022-12-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본딩 저항 검사 방법
JP2019174860A (ja) * 2018-03-26 2019-10-10 株式会社Vtsタッチセンサー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11489645B (zh) * 2020-04-23 2022-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3589972B (zh) * 2021-08-19 2023-06-2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体屏幕显示器结构及其发光二极体显示单元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60602A1 (en) * 2008-09-05 2010-03-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Touch scre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30063371A1 (en) * 2011-09-08 2013-03-1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ouch panel
US20140048315A1 (en) * 2012-08-16 2014-02-2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ouch panel
US20140292713A1 (en) * 2013-03-27 2014-10-02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detecting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5190741A1 (ko) * 2014-06-13 2015-12-17 미래나노텍(주) 비정형 센서 패턴을 구비한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이용한 터치스크린 패널
CN105278786A (zh) * 2014-07-15 2016-01-27 海帝士科技公司 触摸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78431B2 (ja) * 2008-10-20 2011-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US8599150B2 (en) * 2009-10-29 2013-12-03 Atmel Corporation Touchscreen electrode configuration
US8797285B2 (en) * 2011-04-18 2014-08-05 Atmel Corporation Panel
KR20130021648A (ko) * 2011-08-23 2013-03-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EP2763519B1 (en) * 2011-09-27 2018-07-25 LG Chem, Lt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40041999A1 (en) * 2012-08-13 2014-02-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ouch panel
KR20140021948A (ko) * 2012-08-13 2014-02-2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KR20140023045A (ko) * 2012-08-16 2014-02-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KR102108846B1 (ko) * 2013-07-16 2020-05-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JP5622160B1 (ja) * 2013-12-19 2014-11-12 グンゼ株式会社 面状体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6503728B2 (ja) * 2013-12-26 2019-04-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6230476B2 (ja) * 2014-04-25 2017-11-15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光透過性導電材料の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6451258B2 (ja) * 2014-11-25 2019-01-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基板、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CN204463082U (zh) * 2014-12-31 2015-07-08 苏州泛普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触控感应屏
WO2016174986A1 (ja) * 2015-04-30 2016-11-0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60602A1 (en) * 2008-09-05 2010-03-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Touch scre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30063371A1 (en) * 2011-09-08 2013-03-1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ouch panel
US20140048315A1 (en) * 2012-08-16 2014-02-2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ouch panel
US20140292713A1 (en) * 2013-03-27 2014-10-02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detecting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5190741A1 (ko) * 2014-06-13 2015-12-17 미래나노텍(주) 비정형 센서 패턴을 구비한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이용한 터치스크린 패널
CN105278786A (zh) * 2014-07-15 2016-01-27 海帝士科技公司 触摸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4954A (zh) * 2019-08-13 2021-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12654954B (zh) * 2019-08-13 2024-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67627A4 (en) 2020-01-01
EP3467627A1 (en) 2019-04-10
US20190204957A1 (en) 2019-07-04
WO2017204256A1 (ja) 2017-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4482A (zh) 导电性膜、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160368B (zh) 触摸屏、触摸面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仪器
CN105144056B (zh) 显示装置
CN103913906B (zh) 液晶透镜元件、显示装置及终端机
TWI581223B (zh) 顯示裝置
CN105589273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0411353B2 (en) Transparent antenna and transparent antenna-equipped display device
CN104823141A (zh) 触摸面板基板、触摸面板基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JP3200730U (ja) 透明電極層、タッチ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CN103293779B (zh) 液晶盒、显示装置及两者的控制方法
WO2016174986A1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9725759A (zh) 触摸面板及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9696989A (zh) 导电性薄膜、触摸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4461111A (zh) 触控面板
CN201662671U (zh) 液晶透镜
CN110121675A (zh) 弯曲显示面板
CN1938637A (zh) 具有横向电场的光纤
CN103092403A (zh) 触摸面板
CN103901694B (zh) 液晶透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立体显示装置
CN104090685A (zh) 透明导电膜及触摸屏
CN204087146U (zh) 触控面板
WO2019114083A1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JP2018073355A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0308828A (zh) 具有无感应功能的网格图案的触控面板
JP2017211775A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