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3767B - 排气旁通装置以及增压器 - Google Patents

排气旁通装置以及增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3767B
CN109563767B CN201780046534.XA CN201780046534A CN109563767B CN 109563767 B CN109563767 B CN 109563767B CN 201780046534 A CN201780046534 A CN 201780046534A CN 109563767 B CN109563767 B CN 1095637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upling
link
exhaust bypass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65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3767A (zh
Inventor
吉见壮司
石崎达也
林慎之
惠比寿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Turbocharg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Turbocharge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Turbocharger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and Turbocharger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63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3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3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3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12Control of the pumps
    • F02B37/18Control of the pumps by bypassing exhaust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urbine or to the atmosphere
    • F02B37/183Arrangements of bypass valves or actuators therefor
    • F02B37/186Arrangements of actuators or linkage for bypass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12Control of the pumps
    • F02B37/18Control of the pumps by bypassing exhaust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urbine or to the atmosphe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02Controlling intake air
    • F02D41/0007Controlling intake air for control of turbo-charged or super-charged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04Engine intake system parameters
    • F02D2200/0406Intake manifol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20/00Application
    • F05D2220/40Application in turbocharg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在排气旁通装置以及增压器中,具备:驱动器(31),使驱动杆(41)沿轴向往复移动;支承轴(35),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壳体;连结链杆(34),一端部通过连结构件(33)转动自如地连结于与驱动杆(41)连结的连结杆(32)的顶端部且另一端部固定于支承轴(35)的轴向的一端部;以及废气旁通阀(37),连结于支承轴(35)的轴向的另一端部,作为连结构件(33),设有:设于连结链杆(34)的连结轴(52)、以及设于连结杆(32)的作为转动自如地支承连结轴(52)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的轴承构件的轴承座(51)。

Description

排气旁通装置以及增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进行旁通而不流向涡轮的排气旁通装置以及具备该排气旁通装置的增压器。
背景技术
增压器由压缩机和涡轮通过以旋转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而构成。在该增压器中,涡轮通过流经排气通路的废气而旋转,通过旋转轴来传递涡轮的旋转从而压缩机旋转,压缩机压缩空气并从进气通路供给至发动机。在这样的增压器中,设有从涡轮的上游侧的排气通路使该涡轮旁通的排气旁通装置(废气旁通阀)。在发动机的废气量过大时,通过开放废气旁通阀来排出废气而不是供给至涡轮,通过防止由涡轮的旋转上升引起的增压的过度升压,来使低负荷时的废气流量的工作点上升,谋求发动机的高输出化。
应用于这样的增压器的排气旁通装置的构成为:通过内置有气动波纹管和弹簧的驱动器来转动杠杆板(lever plate),从而打开/关闭连结于该杠杆板的旋转轴的废气旁通阀。因此,在停止向波纹管供给工作流体的状态下,废气旁通阀通过弹簧的弹簧力而将旁通通路封闭,当向波纹管供给工作流体时,废气旁通阀抵抗弹簧构件的弹簧力并转动而开放旁通通路。
由于这样的排气旁通装置配置于涡轮壳体的内部,因此,各构成构件呈高温环境化,恐怕滑动部分会固接在一起。此外,由于驱动器通过进气压而工作,因此,当进气压因发动机的排气波动而变动时,恐怕会产生由废气旁通阀的连续开闭引起的振动,而滑动部分会磨耗。作为这样的排气涡轮增压器,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有记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4-5066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废气涡轮增压器(turbo charger)用的工作装置构成为:将两个工作构件转动自如地连结,并在一方的工作构件连结工作杆,在另一方的工作构件转动自如地连结杠杆构件。因此,各构件的组装作业变得麻烦,此外,装置也会大型化,需要较大的配置空间。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确保废气旁通阀的良好工作并且能够降低工作部的磨耗以谋求可靠性的提高的排气旁通装置以及增压器。
技术方案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排气旁通装置具备:驱动器,使驱动杆沿轴向往复移动;支承轴,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壳体;连结链杆,一端部通过连结构件转动自如地连结于所述驱动杆的顶端部且另一端部固定于所述支承轴的轴向的一端部;以及废气旁通阀,连结于所述支承轴的轴向的另一端部,所述连结构件具有:连结轴,设于所述驱动杆和所述连结链杆的任一方;以及轴承构件,设于所述驱动杆和所述连结链杆的任意另一方并转动自如地支承所述连结轴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
因此,当驱动驱动器的驱动杆时,其驱动力会经由连结构件传递至连结链杆,连结链杆会以支承轴为中心转动,打开/关闭废气旁通阀。此时,在连结轴相对于轴承构件转动时,连结轴的外周面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会被轴承构件支承,因此,会抑制力矩作用于连结轴,会抑制连结轴相对于轴承构件的错位。其结果是,会抑制由排气波动引起的连结链杆的振动,能确保废气旁通阀的良好的工作并且能减少工作部的磨耗以谋求可靠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排气旁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一卡定构件,限制所述连结轴的轴向上的所述连结轴与所述轴承构件的相对移动。
因此,在驱动杆和连结链杆经由连结构件转动时,虽然连结轴会相对于轴承构件转动,但会通过第一卡定构件限制连结轴在轴向上的与轴承构件的相对移动,由此,能防止连结轴从轴承构件脱落,并且,能抑制连结轴相对于轴承构件的错位。
在本发明的排气旁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定构件是沿径向贯通于所述连结轴的轴向的各端部的一对卡定销,所述一对卡定销的长尺寸方向的各端部能够与所述轴承构件接触。
因此,通过将第一卡定构件设为贯通连结轴的各端部的一对卡定销,能简化构造并抑制零件成本的上升,通过一对卡定销的各端部与轴承构件接触,能防止连结轴从轴承构件脱落,并且能抑制连结轴相对于轴承构件的错位。
在本发明的排气旁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定构件是支承于所述轴承构件的一对按压构件,所述一对按压构件能够与设有所述连结轴的所述驱动杆或所述连结链杆接触。
因此,通过将第一卡定构件设为支承于轴承构件的一对按压构件,且与设有连结轴的驱动杆或连结链杆接触,能防止连结轴从轴承构件脱落,并且,能抑制连结轴相对于轴承构件的错位。
在本发明的排气旁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定构件是设于所述轴承构件的狭缝,设有所述连结轴的所述驱动杆或所述连结链杆插通于所述狭缝。
因此,通过将第一卡定构件设为狭缝,能简化构造来零件成本的上升,通过设有连结轴的驱动杆或连结链杆插通至狭缝,能防止连结轴从轴承构件脱落,并且,能抑制连结轴相对于轴承构件的错位。
在本发明的排气旁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定构件为弹性构件。
因此,通过将第一卡定构件设为弹性构件,能吸收作用于驱动杆、连结链杆、以及连结轴等的振动。
在本发明的排气旁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二卡定构件,限制所述连结轴的径向上的所述连结轴与所述轴承构件的相对移动。
因此,在驱动杆和连结链杆经由连结构件转动时,虽然连结轴会相对于轴承构件转动,但会通过第二卡定构件限制连结轴在径向上的与轴承构件的相对移动,由此,能防止连结轴从轴承构件脱落。
在本发明的排气旁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定构件设于所述轴承构件并能够与所述连结轴的外周面接触。
因此,通过设于轴承构件的第二卡定构件与连结轴的外周面接触,会限制连结轴在径向上的与轴承构件的相对移动,因此,能以简单的构成来容易地防止连结轴从轴承构件脱落。
在本发明的排气旁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构件是在侧部设有进行开口的开口部的轴承座,所述开口部在内部配置有所述连结轴,设有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所述连结轴的轴向的各端部的外周面的一对支承面。
因此,在驱动杆和连结链杆经由连结构件转动时,虽然连结轴会相对于轴承构件转动,但连结轴的轴向的各端部的外周面会被一对支承面转动自如地支承,因此,会抑制力矩作用于连结轴,能确保废气旁通阀的良好的工作并且能减少工作部的磨耗。
在本发明的排气旁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构件是在中央部设有开口部的轴承座,所述开口部在内部配置有所述连结轴,设有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所述连结轴的轴向的各端部的外周面的一对支承面,所述驱动杆或所述连结链杆贯通所述轴承座并连结于所述连结轴。
因此,在驱动杆和连结链杆经由连结构件转动时,虽然连结轴会相对于轴承构件转动,但连结轴的轴向的各端部的外周面会被一对支承面转动自如地支承,因此,会抑制力矩作用于连结轴,能确保废气旁通阀的良好的工作并且能减少工作部的磨耗。
在本发明的排气旁通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轴拆装自如地连结于所述驱动杆或所述连结链杆。
因此,能在通过连结构件将驱动杆和连结链杆连结后装接连结轴,能提高组装性。
此外,本发明的增压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压缩机;涡轮;旋转轴,将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涡轮连结在同一轴上;以及所述排气旁通装置。
因此,在增压器工作时,打开/关闭废气旁通阀,在连结轴相对于轴承构件转动时,连结轴的外周面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被轴承构件支承,因此,会抑制力矩作用于连结轴,会抑制连结轴相对于轴承构件的错位。其结果是,会抑制由排气波动引起的连结链杆的振动,能确保废气旁通阀的良好的工作并且能减少工作部的磨耗以谋求可靠性的提高。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排气旁通装置以及增压器,能确保废气旁通阀的良好工作并且能减少工作部的磨耗以谋求可靠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的发动机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排气旁通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纵剖面图。
图5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纵剖面图。
图8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纵剖面图。
图10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改进例的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纵剖面图。
图14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组装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纵剖面图。
图18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沿图19的XX-XX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排气旁通装置以及增压器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受该实施方式限定,此外,在具有多个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还包括组合各实施方式而构成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的发动机的概略构成图。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发动机10为多气缸式内燃机。在气缸体上紧固气缸盖而构成的发动机主体11设有多个气缸洼窝(cylinder bore)12,在各气缸洼窝12经由气缸套(cylinder liner)(省略图示)而分别上下移动自如地支承有活塞13。虽未图示,但发动机主体11在下部旋转自如地支承有曲轴,各活塞13经由连杆(connecting rod)14分别连结于曲轴。
燃烧室15由气缸洼窝12的壁面及下表面和活塞13的顶面划分而构成。燃烧室15在上方也就是说在发动机主体11并列形成有进气端口16以及排气端口17,吸气阀18以及排气阀19的下端部分别与进气端口16以及排气端口17对应地配置。该吸气阀18以及排气阀19沿轴向移动自如地支承于发动机主体11,并且,被向封闭进气端口16以及排气端口17的方向(图1中为上方)施力支承。吸气阀18以及排气阀19能通过未图示的进气凸轮轴(cam shaft)以及排气凸轮轴的进气凸轮以及排气凸轮作用来打开/关闭进气端口16以及排气端口17。此外,燃烧室15在上方也就是说在发动机主体11设有燃料喷射阀20。燃料喷射阀20能向燃烧室15喷射高压燃料。
因此,发动机10在曲轴旋转两圈的过程中执行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排气行程这四个行程,此时,进气凸轮轴以及排气凸轮轴旋转一圈,吸气阀18以及排气阀19打开/关闭进气端口16以及排气端口17。
发动机主体11在进气端口16连结有进气通路21,在排气端口17连结有排气通路22。增压器23由压缩机24和涡轮25通过以旋转轴26而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而构成。在该增压器23中,涡轮25通过流经发动机主体11的排气通路22的废气而旋转,涡轮25的旋转通过旋转轴26传递而压缩机24旋转,该压缩机24压缩空气并从进气通路21供给至发动机主体11。此外,在进气通路21装接有中间冷却器27。
排气通路22与涡轮25的装接位置对应地设有排气旁通装置28。排气通路22设有:旁通通路29,从涡轮25的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分支出来,连接于涡轮25的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工作通路30一端部连结于进气通路21的压缩机24与中间冷却器27之间,另一端部连结于排气旁通装置28的驱动器。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工作通路30设有三通电磁阀,交替地切换连通驱动器与进气通路21的时间和连通驱动器与大气的时间,此外,还能通过改变其时间的比率来将驱动器内部的压力设定为进气压力与大气压之间的任意压力。因此,排气旁通装置28能通过由进气通路21中的进气压打开/关闭旁通通路29,来调整涡轮25旁通的废气量,就是说,调整供给至涡轮25的废气量。
因此,在发动机主体11,当从进气通路21向燃烧室15供给空气时,该空气会因活塞13的上升而被压缩,当从燃料喷射阀20向燃烧室15喷射高压燃料时,该高压燃料会点燃并燃烧。然后,所产生的燃烧气体会作为废气被排出至排气通路22。从燃烧室15排出的废气会使增压器23的涡轮25旋转,由此,经由旋转轴26使压缩机24旋转,对燃烧室15进行增压。此外,当通过排气旁通装置28使旁通通路29开放时,废气会通过在该旁通通路29通过而迂回绕过涡轮25。
在此,对排气旁通装置28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排气旁通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排气旁通装置28具备驱动器31、连结杆32、连结构件33、连结链杆34、支承轴35、支承筒(轴套)36、以及废气旁通阀37。
驱动器31设有驱动杆41,根据进气压使该驱动杆41沿轴向往复移动。虽未图示,但驱动器31在内部被分隔阀划分为两个室,驱动杆41的基端部连结于该分隔阀。分隔阀通过容纳在一方的室的弹簧的施加力而被向驱动杆41被拉入的方向(图2中为右方)施力。此外,在另一方的室连结有使进气压起作用的工作管42(工作通路30)。因此,驱动器31会通过作用于分隔阀的弹簧的施加力而在驱动杆41被拉入的位置停止。然后,当进气压通过工作管42而作用于另一方的室时,分隔阀会抵抗弹簧的施加力而移动,与分隔阀一体的驱动杆41会向突出的方向移动。
驱动杆41在顶端部经由连结部43连结有连结杆32的基端部。驱动杆41、连结部43、以及连结杆32大致配置于一条直线上。支承轴35呈圆柱状,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固定于壳体(省略图示)的呈圆筒状的支承筒36。在支承轴35的外周面与支承筒36的内周面之间确保有能供支承轴35相对于支承筒36转动的程度的间隙。
连结链杆34呈规定厚度的板状,一端部经由连结构件33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连结杆32的顶端部,另一端部固定于支承轴35的轴向的一端部。然后,废气旁通阀37固定于支承轴35的轴向的另一端部。因此,连结链杆34和废气旁通阀37能以支承轴35为中心转动。
这种情况下,支承轴35的轴向沿与驱动杆41、连结部43、以及连结杆32的长尺寸方向(直线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配置。此外,支承轴35的轴向沿与连结链杆34的连结轴52的轴向大致平行的方向配置。
因此,当使驱动器31工作时,驱动杆41会向突出的轴向移动,连结杆32会经由连结部43向相同方向移动。当连结杆32向长尺寸方向移动时,连结杆32和连结链杆34会以连结构件33为支点相对转动,连结链杆34会与支承轴35一起以该支承轴35为中心转动。然后,当支承轴35转动时,一体设于支承轴35的废气旁通阀37会移动,从封闭位置向打开位置位移。
在此,对连结构件33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表示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纵剖面图,图5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
如图3至图5所示,连结杆32的基端部经由连结部43连结于驱动杆41的顶端部,且在顶端部连结有连结构件33。另一方面,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连结构件33。
连结构件33由作为轴承构件的轴承座51和连结轴52构成。轴承座51固定于连结杆32的顶端部,连结轴52固定于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轴承座51能转动自如地支承连结轴52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
轴承座51在俯视时呈U字形,在侧部设有进行开口的开口部61。即,轴承座51通过第二支承体63一体设于第一支承体62的两侧而形成为U字形的框体。在轴承座51,连结杆32的顶端部固定于第二支承体63。连结轴52以沿板厚方向贯通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的方式进行固定,由此,由向连结链杆34的板厚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第一连结轴64和向板厚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第二连结轴65构成。
连结轴52配置于轴承座51的开口部61的内部。此时,连结轴52的轴向与轴承座51的长尺寸方向(连结杆32的移动方向)交叉配置。此外,连结轴52的第一连结轴64从轴承座51的开口部61向一方突出,第二连结轴65从轴承座51的开口部61向另一方突出。此外,连结轴52装接有作为限制相对于轴承座51的轴向的相对移动的第一卡定构件的卡定销66、67。
连结轴52在第一连结轴64和第二连结轴65的各顶端部形成有沿径向贯通中心的贯通孔64a、65a。各卡定销66、67为弹性构件,设有直线部66a、67a和弯曲部66b、67b。第一卡定销66的直线部66a贯通于第一连结轴64的贯通孔64a,弯曲部66b紧贴在第一连结轴64的外周面,由此,相对于第一连结轴64脱落自如地进行装接。此外,第二卡定销67的直线部67a贯通于第二连结轴65的贯通孔65a,弯曲部67b紧贴在第二连结轴65的外周面,由此,相对于第二连结轴65脱落自如地进行装接。然后,各卡定销66、67的长尺寸方向的各端部能够与轴承座51的各第二支承体63接触。因此,连结链杆34的连结轴52通过该卡定销66、67来防止沿轴向从连结杆32的轴承座51的开口部61脱落。
轴承座51在各第二支承体63的内表面设有第一支承面68a、68b以及第二支承面69a、69b以及槽部70a、70b。第一支承面68a、68b与第一连结轴64的外周面对置设置,第二支承面69a、69b与第二连结轴65对置设置。槽部70a、70b位于第一支承面68a、68b与第二支承面69a、69b之间,与连结链杆34对置设置。此外,轴承座51在第一支承体62的内表面设有第三支承面71,第三支承面71与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的外周面对置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槽部70a、70b相对于各支承面68a、68b、69a、69b的深度设定为比连结链杆34从连结轴52的外周面向径向突出的突出量大的尺寸。
因此,在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向径向的一方移动时,连结链杆34会嵌入槽部70a,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的各外周面分别抵接于第一支承面68a以及第二支承面69a(图4所示的双点划线),由此,会抑制力矩作用于连结轴52,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的角度不会发生位移。此外,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向径向的另一方移动时也相同,连结链杆34会嵌入槽部70b,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的各外周面分别抵接于第一支承面68b以及第二支承面69b,由此,会抑制力矩作用于连结轴52,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的角度不会发生位移。而且,此时,即使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的各外周面分别抵接于第三支承面71,也会抑制力矩作用于连结轴52,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的角度不会发生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与呈圆柱状的连结轴52相对,将轴承座51的开口部61设为四边形,但也可以将开口部61设为沿连结轴52的外周面的圆弧形,也就是说,可以将开口部61设为在俯视时呈U字形。此外,在图3至图5中,以在连结轴52与开口部61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的方式进行了示出,但该间隙只要是能供轴承座51和连结轴52转动的程度的间隙即可。
排气旁通装置28通过上述构成,当连结杆32沿轴向移动时,连结链杆34会以连结构件33为支点转动。即,连结链杆34会相对于轴承座51以连结轴52为支点转动。在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转动时,当沿径向移动时,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的各外周面会分别抵接于各支承面68a、68b、69a、69b、71,因此,会抑制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的错位。其结果是,即使废气旁通阀37(参照图2)因排气波动而欲振动,连结链杆34也会因为其位置被各支承面68a、68b、69a、69b、71支承而抑制振动,会抑制连结杆32与连结链杆34的滑动部、以及支承轴35与支承筒36的滑动部的磨耗的产生。
像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的情况下,具备:驱动器31,使驱动杆41沿轴向往复移动;支承轴35,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壳体;连结链杆34,一端部通过连结构件33而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连结在驱动杆41的连结杆32的顶端部,另一端部固定于支承轴35的轴向的一端部;以及废气旁通阀37,连结于支承轴35的轴向的另一端部,作为连结构件33,设有:设于连结链杆34的连结轴52、以及设于连结杆32并作为转动自如地支承连结轴52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的轴承构件的轴承座51。
因此,当驱动驱动器31的驱动杆41时,其驱动力会经由连结构件33传递至连结链杆34,连结链杆34会以支承轴35为中心转动,从而打开/关闭废气旁通阀37。此时,在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转动时,连结轴52的外周面由轴承座51支承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因此,会抑制力矩作用于连结轴52,抑制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的错位。其结果是,会抑制由排气波动引起的连结链杆34的振动,能确保废气旁通阀37的良好的工作并且能减少工作部的磨耗以谋求可靠性的提高。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设有作为限制连结轴52在轴向上的与轴承座51的相对移动的第一卡定构件的卡定销66、67。因此,在连结杆32和连结链杆34经由连结构件33转动时,虽然连结轴52会相对于轴承座51转动,但会通过各卡定销66、67限制连结轴52在轴向上的与轴承座51的相对移动,由此,能防止连结轴52沿轴向从轴承座51脱落,并且,能抑制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的错位。
这种情况下,作为第一卡定构件,设有沿径向贯通连结轴52的轴向的各端部的一对卡定销66、67,且一对卡定销66、67的各端部能够与轴承座51接触。因此,能简化构造来抑制零件成本的上升,并且,能易于防止连结轴52沿轴向从轴承座51脱落。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将作为第一卡定构件的卡定销66、67设为弹性构件。因此,能吸收作用于连结杆32、连结链杆34、连结轴52等的振动。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设有轴承座51的侧部开口的开口部61,在开口部61的内部配置连结轴52,且在开口部61的内表面设有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的外周面的一对支承面68a、68b、69a、69b、71a、71b。因此,当连结杆32和连结链杆34经由连结构件33转动时,虽然连结轴52会相对于轴承座51转动,但构成连结轴52的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的外周面被各支承面68a、68b、69a、69b、71a、71b转动自如地支承。即,当连结轴52欲摆动时,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的外周面会抵接于各支承面68a、68b、69a、69b、71a、71b,由此,会被两点支承,会抑制以连结链杆34为支点的旋转力矩作用于连结轴52。其结果是,能确保废气旁通阀37的良好的工作并且能减少工作部的磨耗。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增压器的情况下,设有压缩机24、涡轮25、将压缩机24和涡轮25连结在同一轴上的旋转轴26、以及排气旁通装置28。因此,在增压器23工作时,打开/关闭废气旁通阀37,
在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转动时,由于连结轴52的外周面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被轴承座51支承,因此,会抑制力矩作用于连结轴52,会抑制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的错位。其结果是,会抑制由排气波动引起的连结链杆34的振动,能确保废气旁通阀37的良好的工作并且能减少工作部的磨耗以谋求可靠性的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纵剖面图,图8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6至图8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连结杆32在顶端部连结有连结构件33A。另一方面,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连结构件33A。
连结构件33A由轴承座51和连结轴52构成。轴承座51固定于连结杆32的顶端部,连结轴52固定于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轴承座51能转动自如地支承连结轴52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
轴承座51设有开口部61。即,轴承座51构成为:第二支承体63一体设于第一支承体62的两侧。连结轴52由向连结链杆34的板厚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第一连结轴64和向板厚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第二连结轴65构成。连结轴52配置于轴承座51的开口部61的内部。
此外,轴承座51设有作为限制连结轴52的径向上的连结轴52与轴承座51的相对移动的第二卡定构件的卡定销81、82。各卡定销81、82为弹性构件。第一卡定销81配置于连结链杆34的板厚方向的一侧,各端部沿轴向贯通并支承于第二支承体63。第二卡定销82配置于连结链杆34的板厚方向的另一侧,各端部沿轴向贯通并支承于第二支承体63。各卡定销81、82的轴向的中间部能够与各连结轴64、65的外周面接触。因此,连结链杆34的连结轴52通过该卡定销81、82防止沿径向从连结杆32的轴承座51的开口部61脱落。需要说明的是,卡定销81、82还可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定销66、67。
轴承座51在各第二支承体63的内表面设有第一支承面68a、68b及第二支承面69a、69b和槽部70a、70b。此外,轴承座51在第一支承体62的内表面设有第三支承面71。因此,在连结轴52沿径向相对于轴承座51移动时,即使连结链杆34嵌入槽部70a、70b,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的各外周面分别抵接于第一支承面68a、68b、第二支承面69a、69b、第三支承面71,也会抑制力矩作用于连结轴52,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的角度不会发生位移。
在上述排气旁通装置中,当连结杆32沿轴向移动时,连结链杆34会以连结构件33A为支点转动。在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转动时,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的各外周面会分别抵接于各支承面68a、68b、69a、69b、71a、71b。因此,连结轴52的外周面会在轴向的不同的两个部位被支承,因此,会抑制相对于轴承座51的错位。此外,由于连结轴52的外周面的不同的两个部位被各卡定销81、82支承,因此,会抑制从轴承座51脱离。
像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的情况下,设有作为抑制连结轴52在径向上的与轴承座51的相对移动的第二卡定构件的卡定销81、82。
因此,在连结杆32和连结链杆34经由连结构件33A转动时,虽然连结轴52会相对于轴承座51转动,但会通过卡定销81、82限制连结轴52在径向上的与轴承座51的相对移动,能防止连结轴52从轴承座51脱落。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将各卡定销81、82的各端部支承于轴承座51,将中间部设为能够与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的外周面接触。因此,通过设于轴承座51的各卡定销81、82分别与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的外周面接触来支承连结轴52的各端部的两点,抑制连结轴52的错位,并且限制径向上的与轴承座51的相对移动,因此,能以简单的构成来容易地防止连结轴52从轴承座51脱落。
[第三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纵剖面图,图10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如图9以及图10所示,连结杆32在顶端部连结有连结构件33B。另一方面,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连结构件33B。
连结构件33B由轴承座51和连结轴52构成。轴承座51固定于连结杆32的顶端部,连结轴52固定于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轴承座51能转动自如地支承连结轴52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
在轴承座51设有作为限制连结轴52的轴向上的连结轴52与轴承座51的相对移动的第一卡定构件以及第二卡定构件的按压构件83a、83b、84a、84b。各按压构件83a、83b、84a、84b为通过将金属线、金属板等弯曲而俯视时呈矩形的弹性构件。各按压构件83a、83b、84a、84b呈矩形的环形,各端部嵌入各第二支承体63的顶端部并固定,顶端部向互相接近的方向延伸。第一按压构件83a、83b配置于连结链杆34的板厚方向的一侧,第二按压构件84a、84b配置于连结链杆34的板厚方向的另一侧。各按压构件83a、83b、84a、84b的顶端部能与连结链杆34的平面部以及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的外周面接触。因此,连结链杆34的连结轴52通过该按压构件83a、83b、84a、84b来防止沿轴向以及径向从连结杆32的轴承座51的开口部61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定构件以及第二卡定构件并不限定于按压构件83a、83b、84a、84b的构成。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改进例的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
如图11所示,在连结构件33C,按压构件85a、85b、86a、86b为通过将金属线、金属板等弯曲而俯视时呈矩形的弹性构件。各按压构件85a、85b、86a、86b呈矩形的环形,各端部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各第二支承体63的顶端部的端面,顶端部向互相接近的方向延伸。各按压构件85a、85b、86a、86b的顶端部能与连结链杆34的平面部以及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的外周面接触。因此,连结链杆34的连结轴52通过该按压构件85a、85b、86a、86b来防止沿轴向以及径向从连结杆32的轴承座51的开口部61脱落。
在上述排气旁通装置中,当连结杆32沿轴向移动时,连结链杆34会以连结构件33B为支点转动。在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转动时,连结链杆34被按压构件83a、83b、84a、84b(85a、85b、86a、86b)支承,因此,会限制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的轴向上的相对移动。此外,连结轴52的第一连结轴64以及第二连结轴65被按压构件83a、83b、84a、84b(85a、85b、86a、86b)支承,因此,会限制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的径向上的相对移动。
这样,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的情况下,作为第一卡定构件,设有支承于轴承座51的一对按压构件83a、83b、84a、84b(85a、85b、86a、86b),且一对按压构件83a、83b、84a、84b(85a、85b、86a、86b)能以夹持连结链杆34的平面部的方式接触。因此,通过按压构件83a、83b、84a、84b(85a、85b、86a、86b)夹持连结链杆34的平面部,来限制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的轴向上的相对移动,因此,不对连结轴52施加变更地附加按压构件83a、83b、84a、84b(85a、85b、86a、86b),由此,能容易地防止连结轴52从轴承座51脱落。
[第四实施方式]
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纵剖面图,图14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2至图14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连结杆32在顶端部连结有连结构件33D。另一方面,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连结构件33D。
连结构件33D由轴承座51和连结轴52构成。轴承座51固定于连结杆32的顶端部,连结轴52固定于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轴承座51能转动自如地支承连结轴52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
轴承座51设有开口部61。即,轴承座51构成为:第二支承体63一体设于第一支承体62的两侧。连结轴52由向连结链杆34的板厚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第一连结轴64和向板厚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第二连结轴65构成。连结轴52配置于轴承座51的开口部61的内部。
此外,轴承座51设有作为限制连结轴52的径向上的连结轴52与轴承座51的相对移动的第二卡定构件的按压构件91。按压构件91形成为一对限制板92、93被连结板94连结的U字剖面形状并嵌合至各第二支承体63,由此轴承座51和按压构件91构成框体。在这种情况下,按压构件91通过倾斜面与轴承座51楔形嵌合,并被一对卷簧96a、96b向接近的方向施力。然后,按压构件91的各限制板92、93能够与各连结轴64、65的外周面接触。因此,连结链杆34的连结轴52通过该限制板92、93来防止沿径向从连结杆32的轴承座51的开口部61脱落。
此外,按压构件91设有作为限制连结轴52的轴向上的连结轴52与轴承座51的相对移动的第一卡定构件的狭缝95。按压构件91形成有从外部连通至开口部61的狭缝95。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通过按压构件91的狭缝95从外部延伸至开口部61内,固定连结轴52。
在上述排气旁通装置中,当连结杆32沿轴向移动时,连结链杆34会以连结构件33D为支点转动。在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转动时,连结链杆34被按压构件91支承,因此,会限制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的径向上的相对移动。此外,由于连结链杆34位于按压构件91的狭缝95内,因此,会限制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的轴向上的相对移动。
像这样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的情况下,在轴承座51装接作为第二卡定构件的按压构件91,在按压构件91设置作为第一卡定构件的狭缝95,并将连结链杆34插通至该狭缝95。
因此,通过将第一卡定构件设为狭缝95,能简化构造而抑制零件成本的上升,通过将设有连结轴52的连结链杆34插通至狭缝95,能防止连结轴52沿轴向从轴承座51脱落,并且,能抑制连结轴52相对于轴承座51的错位。
[第五实施方式]
图15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组装立体图,图16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
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连结杆32在顶端部连结有连结构件100。另一方面,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连结构件100。
连结构件100由作为轴承构件的轴承座101和连结轴102构成。轴承座101固定于连结杆32的顶端部,连结轴102固定于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轴承座101能转动自如地支承连结轴102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
轴承座101在俯视时呈四边框形,在中央部设有开口部111。即,轴承座101构成为:第二支承体113一体设于第一支承体112的两侧,并且,第三支承体114拆装自如地设于各第二支承体113的顶端部。第三支承体114通过紧固螺栓115相对于各第二支承体113拆装自如。此外,在一方的第二支承体113形成有从外部与开口部111连通的狭缝116。在轴承座101,连结杆32的顶端部固定于第一支承体112。连结轴102以沿板厚方向贯通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的方式进行固定,由此,由向连结链杆34的板厚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第一连结轴117和向板厚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第二连结轴118构成。
连结轴102配置于轴承座101的开口部111的内部。此外,固定有连结轴102的连结链杆34穿过第二支承体113的狭缝116从外部延伸至开口部11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定构件是设于轴承座101的狭缝116,限制连结链杆34以及连结轴102相对于轴承座101的轴向上的相对移动。此外,第二卡定构件为形成有构成轴承座112的狭缝116的第二支承体113,限制连结轴102的径向上的连结轴102与轴承座101的相对移动。
轴承座101在内表面设有四个支承面119a、119b、119c、119d。各支承面119a、119b、119c、119d与第一连结轴117的外周面以及第二连结轴118的外周面对置设置。因此,在连结轴102相对于轴承座101沿径向移动时,第一连结轴117以及第二连结轴118的各外周面分别抵接于各支承面119a、119b、119c、119d,由此,会抑制力矩作用于连结轴102,连结轴102相对于轴承座101的角度不会发生位移,会抑制连结轴102相对于轴承座101的错位。
像这样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的情况下,在轴承座101的中央部设置开口部111,在开口部111的内部配置连结轴102,并在开口部111的内表面设置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第一连结轴117以及第二连结轴118的外周面的支承面119a、119b、119c、119d。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穿过轴承座101的狭缝116延伸至开口部111,固定连结轴102。
因此,在连结杆32和连结链杆34经由连结构件100转动时,虽然连结轴102会相对于轴承座101转动,但构成连结轴102的第一连结轴117以及第二连结轴118的外周面会被各支承面119a、119b、119c、119d转动自如地支承。即,当连结轴102欲摆动时,第一连结轴117以及第二连结轴118的外周面会通过抵接于各支承面119a、119b、119c、119d而被两点支承,会抑制以连结链杆34为支点的旋转力矩作用于连结轴102。其结果是,能确保废气旁通阀37的良好的工作并且能减少工作部的磨耗。
[第六实施方式]
图17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纵剖面图,图18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连结杆32在顶端部连结有连结构件100A。另一方面,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连结构件100A。
连结构件100A由轴承座101和连结轴102构成。轴承座101固定于连结杆32的顶端部,连结轴102固定于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轴承座101能转动自如地支承连结轴102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
轴承座101在中央部设有开口部111,在构成轴承座101的一方的第二支承体113形成有狭缝116。连结轴102由向连结链杆34的板厚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第一连结轴117和向板厚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第二连结轴118构成。连结链杆34穿过第二支承体113的狭缝116从外部延伸至开口部111内,固定于顶端部的连结轴102配置于轴承座101的开口部111的内部。
此外,连结链杆34在顶端部的各平面部的同心位置形成有螺丝孔34a、34b。第一连结轴117以及第二连结轴118沿轴向在端部形成有螺纹部117a、118a。然后,第一连结轴117以及第二连结轴118的各螺纹部117a、118a螺合于连结链杆34的螺丝孔34a、34b。即,第一连结轴117以及第二连结轴118拆装自如地与连结链杆34连结。
因此,在连结杆32、连结构件100A、以及连结链杆34的组装时,在将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从轴承座101的狭缝116插入至开口部111内之后,能将第一连结轴117以及第二连结轴118装配至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
像这样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的情况下,能将各连结轴117、118拆装自如地连结于连结链杆34。在通过连结构件100A来将连结杆32和连结链杆34连结时,将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从轴承座101的狭缝116插通至开口部111内之后,能将各连结轴117、118装接于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能提高组装性。此外,在维护时,能通过将各连结轴117、118从连结链杆34卸下而容易地解除连结链杆34和轴承座101的连结,能提高维护性。
[第七实施方式]
图19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的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图20是表示将连结杆和连结链杆连结的连结构件的沿图19的XX-XX的纵剖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在第七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中,连结杆32在顶端部连结有连结构件120。另一方面,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连结构件120。
连结构件120由作为轴承构件的轴承座121和连结轴122构成。轴承座121固定于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连结轴122固定于连结杆32的顶端部。轴承座121能转动自如地支承连结轴122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
在轴承座121,隔开规定间隔对置设置的一对连结板131、132由纵壁部133连结,且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与纵壁部133连结。一对连结板131、132通过在纵壁部133的反侧形成有缺口部134、135而在俯视时呈U字形,且在中央部设有开口部136。连结轴122通过以沿板厚方向贯通固定于连结杆32的顶端部的支承部137的方式进行固定而设有第一连结轴138和第二连结轴139。
连结轴122配置于轴承座121的开口部136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定构件为构成轴承座121的连结板131、132,限制连结杆32以及连结轴122相对于轴承座121的轴向上的相对移动。
轴承座121在第一连结板131的第一缺口部134的内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支承面140a、140b、140c,在第二连结板132的第二缺口部135的内表面分别设有第二支承面141a、141b、141c。第一支承面140a、140b、140c与第一连结轴138的外周面对置设置,第二支承面141a、141b、141c与第二连结轴139的外周面对置设置。因此,在连结轴122相对于轴承座121沿径向移动时,第一连结轴138以及第二连结轴139的各外周面分别抵接于各支承面140a、140b、140c、141a、141b、141c,由此,会抑制力矩作用于连结轴122,连结轴122相对于轴承座121的角度不会发生位移,会抑制连结轴122相对于轴承座121的错位。
像这样在第七实施方式的排气旁通装置的情况下,经由连结构件120将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连结杆32的顶端部,作为连结构件120,设有:设于连结杆32的连结轴122、以及设于连结链杆34的作为转动自如地支承连结轴122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的轴承构件的轴承座121。
因此,在连结杆32和连结链杆34经由连结构件120转动时,连结轴122的外周面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被轴承座121支承,因此,会抑制以连结杆32为支点的旋转力矩作用于连结轴122,会抑制连结轴122相对于轴承座121的错位。其结果是,会抑制由排气波动引起的连结链杆34的振动,能确保废气旁通阀37的良好的工作并且能减少工作部的磨耗以谋求可靠性的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中,在连结杆32设置作为轴承构件的轴承座51、101,另一方面,在连结链杆34设置连结轴52、102,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在连结杆32设置连结轴122,另一方面,在连结链杆34设置作为轴承构件的轴承座121,但连轴承构件(轴承座)和连结轴相对于结杆32和连结链杆34的装配关系是哪一个都可以。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应用了作为轴承构件的呈四棱柱状(U字形、枠形)的轴承座51、101、121,但不限定于该形状,也可以采用环形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连结杆32连结于驱动杆41的顶端部,并通过连结构件33、33A、33B、33C、33D、100、100A、120来将连结杆32的顶端部和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但也可以通过连结构件33、33A、33B、33C、33D、100、100A、120来直接将驱动杆41的顶端部和连结链杆34的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
符号说明
10 发动机
11 发动机主体
13 活塞
15 燃烧室
21 进气通路
22 排气通路
23 增压器
24 压缩机
25 涡轮
26 旋转轴
28 排气旁通装置
29 旁通通路
30 工作通路
31 驱动器
32 连结杆
33、33A、33B、33C、33D、100、100A、120 连结构件
34 连结链杆
35 支承轴
36 支承筒(壳体)
37 废气旁通阀
41 驱动杆
43 连结部
51、101、121 轴承座(轴承构件)
52、102、122 连结轴
61、111、136 开口部
64、117、138 第一连结轴
65、118、139 第二连结轴
66 第一卡定销(第一卡定构件)
67 第二卡定销(第一卡定构件)
68a、68b、140a、140b、140c 第一支承面
69a、69b、141a、141b、141c 第二支承面
70a、70b 槽部
71 第三支承面
81 第一卡定销(第二卡定构件)
82 第二卡定销(第二卡定构件)
83a、83b、85a、85b 第一按压构件(第一卡定构件、按压构件)
84a、84b、86a、86a 第二按压构件(第一卡定构件、按压构件)
91 按压构件(第二卡定构件)
95、116 狭缝(第一卡定构件)
119a、119b、119c、119d 支承面
131 第一连结板(第一卡定构件)
132 第二连结板(第一卡定构件)

Claims (12)

1.一种排气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器,使驱动杆沿轴向往复移动;
支承轴,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壳体;
连结链杆,一端部通过连结构件转动自如地连结于所述驱动杆的顶端部且另一端部固定于所述支承轴的轴向的一端部;以及
废气旁通阀,连结于所述支承轴的轴向的另一端部,
所述连结构件具有:
连结轴,设于所述驱动杆和所述连结链杆的任一方;以及
轴承构件,设于所述驱动杆和所述连结链杆的任意另一方并具有开口部,并且,转动自如地支承所述连结轴的轴向的不同的多个部位,
设有所述连结轴的所述一方的端部配置于所述开口部内,
所述连结轴由向所述一方的端部的板厚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第一连结轴和向板厚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第二连结轴构成,
所述轴承构件转动自如地支承所述第一连结轴以及所述第二连结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第一卡定构件,限制所述连结轴的轴向上的所述连结轴与所述轴承构件的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定构件是沿径向贯通于所述连结轴的轴向的各端部的一对卡定销,所述一对卡定销的长尺寸方向的各端部能够与所述轴承构件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定构件是支承于所述轴承构件的一对按压构件,所述一对按压构件能够与设有所述连结轴的所述驱动杆或所述连结链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定构件是设于所述轴承构件的狭缝,设有所述连结轴的所述驱动杆或所述连结链杆插通于所述狭缝。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定构件为弹性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第二卡定构件,限制所述连结轴的径向上的所述连结轴与所述轴承构件的相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定构件设于所述轴承构件并能够与所述连结轴的外周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构件是在侧部设有进行开口的开口部的轴承座,所述开口部在内部配置有所述连结轴,设有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所述连结轴的轴向的各端部的外周面的一对支承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构件是在中央部设有开口部的轴承座,所述开口部在内部配置有所述连结轴,设有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所述连结轴的轴向的各端部的外周面的一对支承面,所述驱动杆或所述连结链杆贯通所述轴承座并连结于所述连结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排气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轴拆装自如地连结于所述驱动杆或所述连结链杆。
12.一种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缩机;
涡轮;
旋转轴,将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涡轮连结在同一轴上;以及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旁通装置。
CN201780046534.XA 2017-03-30 2017-03-30 排气旁通装置以及增压器 Active CN1095637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13335 WO2018179256A1 (ja) 2017-03-30 2017-03-30 排気バイパス装置及び過給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3767A CN109563767A (zh) 2019-04-02
CN109563767B true CN109563767B (zh) 2021-01-15

Family

ID=63677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6534.XA Active CN109563767B (zh) 2017-03-30 2017-03-30 排气旁通装置以及增压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70471A1 (zh)
EP (1) EP3477073A4 (zh)
JP (1) JP6628933B2 (zh)
CN (1) CN109563767B (zh)
WO (1) WO2018179256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18618A1 (de) * 2006-04-19 2007-10-25 Borgwarner Inc., Auburn Hills Turbolader
DE202011108839U1 (de) * 2011-12-08 2012-01-20 Borgwarner Inc. Reparaturset für einen Abgasturbolader
WO2014005940A1 (de) * 2012-07-02 2014-01-09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Stelleinrichtung, kugelgelenk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CN203626954U (zh) * 2013-10-30 2014-06-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增压器旁通执行机构及车辆涡轮增压器
CN103998743A (zh) * 2011-12-17 2014-08-20 Ihi供应系统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的操纵装置
WO2014194990A1 (de) * 2013-06-03 2014-12-11 Ihi Charging Systems International Gmbh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n abgasturbolader
CN104948295A (zh) * 2015-05-26 2015-09-3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废气旁通阀
CN204783251U (zh) * 2015-07-14 2015-11-18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带限位防转功能的增压器废气旁通阀
CN105121790A (zh) * 2013-04-26 2015-12-02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其废气门系统的组件无磨损地连接的废气涡轮增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04559B4 (de) * 2010-01-14 2017-06-01 Bosch Mahle Turbo Systems Gmbh & Co. Kg Ladeeinrichtung
US9488096B2 (en) * 2011-07-28 2016-11-08 Borgwarner Inc. Actuating force transmitting device of an exhaust-gas turbocharger
AU2012101756C4 (en) * 2012-06-29 2018-03-29 Sx Flashings Pty Ltd A Waterproofing System and Method
DE102014204034A1 (de) * 2014-03-05 2015-09-10 Bosch Mahle Turbo Systems Gmbh & Co. Kg Abgasturbolader mit einem Wastegateventil oder einer variablen Turbinengeometri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18618A1 (de) * 2006-04-19 2007-10-25 Borgwarner Inc., Auburn Hills Turbolader
DE202011108839U1 (de) * 2011-12-08 2012-01-20 Borgwarner Inc. Reparaturset für einen Abgasturbolader
CN103998743A (zh) * 2011-12-17 2014-08-20 Ihi供应系统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的操纵装置
WO2014005940A1 (de) * 2012-07-02 2014-01-09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Stelleinrichtung, kugelgelenk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CN105121790A (zh) * 2013-04-26 2015-12-02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其废气门系统的组件无磨损地连接的废气涡轮增压器
WO2014194990A1 (de) * 2013-06-03 2014-12-11 Ihi Charging Systems International Gmbh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n abgasturbolader
CN203626954U (zh) * 2013-10-30 2014-06-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增压器旁通执行机构及车辆涡轮增压器
CN104948295A (zh) * 2015-05-26 2015-09-3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废气旁通阀
CN204783251U (zh) * 2015-07-14 2015-11-18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带限位防转功能的增压器废气旁通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28933B2 (ja) 2020-01-15
CN109563767A (zh) 2019-04-02
WO2018179256A1 (ja) 2018-10-04
EP3477073A4 (en) 2019-05-08
US20200370471A1 (en) 2020-11-26
JPWO2018179256A1 (ja) 2019-06-27
EP3477073A1 (en) 2019-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33170B2 (ja) 部分的排気流抽出装置、及び前記装置を備えている内燃エンジン
KR101747204B1 (ko) 가변 밸브 타이밍 기구 및 가변 밸브 타이밍 기구를 구비한 엔진
KR101681363B1 (ko) 가스 교환 밸브 배열체 및 실린더 헤드
CN109563768B (zh) 排气旁通装置以及增压器
CN109563767B (zh) 排气旁通装置以及增压器
CN109477416B (zh) 排气旁通装置及增压器
JP6836946B2 (ja) 排気バイパス装置及び過給機
JP6751685B2 (ja) 排気バイパス装置及び過給機
KR100326580B1 (ko) 과급펌프가부착된불꽃점화식4사이클내연기관
US6837475B2 (en) Valve-operating device for engine
JP4647860B2 (ja) 傾斜シリンダ型汎用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JPH1144289A (ja) 往復動型コンプレッサ
WO2023238418A1 (ja) 対向ピストン内燃機関
JP4010603B2 (ja) 往復動型コンプレッサ
JP4573482B2 (ja) バランサ付き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KR100216826B1 (ko) 자동차 엔진의 과급기
JP4724008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制御装置
JP2018131917A (ja) 排気バイパス装置及び過給機
JP2000283033A (ja) 往復動ピストン型コンプレッサ
JP2000205039A (ja) 内燃機関
JPS63100215A (ja) 気筒数制御エンジ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