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2911A - 电梯改造方法及电梯导轨 - Google Patents

电梯改造方法及电梯导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2911A
CN109562911A CN201680088210.8A CN201680088210A CN109562911A CN 109562911 A CN109562911 A CN 109562911A CN 201680088210 A CN201680088210 A CN 201680088210A CN 109562911 A CN109562911 A CN 109562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elevator
height
pit
lowerm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82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2911B (zh
Inventor
高桥良直
川上重信
佐佐木浩
佐佐木一浩
伊藤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562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2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2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2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得到一种能够在既有电梯运行中将新设电梯的导轨设置于井道的电梯改造方法。电梯改造方法具备在既有电梯被设置于井道的状态下设置新设电梯的第1导轨的第1导轨设置工序,在第1导轨设置工序中,设置第1导轨最下段部和被配置于第1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的第1导轨第二段部,第1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被配置在从底坑的底面到底坑内可作业高度之间,第1导轨第二段部的上端部被配置在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以上。

Description

电梯改造方法及电梯导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既有电梯改造成新设电梯的电梯改造方法以及新设电梯的电梯导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将既有电梯改造成新设电梯的电梯改造方法,其包括:导轨设置工序,在既有电梯设置于井道的状态、即既有电梯能够运行的状态下,将新设电梯的导轨设置在井道的空余空间;以及既有电梯拆除工序,在导轨设置工序之后停止既有电梯的运行,将既有电梯从井道内拆除,这样的电梯改造方法缩短了电梯不能使用的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08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新设电梯的导轨中的配置于最下段的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位于底坑内可作业高度与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之间的情况下,必须在井道中组装脚手架,所述底坑内可作业高度是作业人员在底坑中能够进行作业的高度,所述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是在将既有电梯的既有轿厢配置于最下层的状态下作业人员在既有轿厢的上部能够进行作业的高度。在井道中组装脚手架的情况下,必须停止既有电梯的运行,因此,存在不能在既有电梯能够运行的状态下,将新设电梯的导轨设置在井道内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改造方法以及电梯导轨,其能够在既有电梯能够运行的状态下,将新设电梯的导轨设置在井道内。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改造方法是将既有电梯改造成新设电梯的电梯改造方法,电梯改造方法具备在既有电梯被设置于井道的状态下设置新设电梯的第1导轨的第1导轨设置工序,在第1导轨设置工序中,设置第1导轨中的被配置于最下段的第1导轨最下段部和被配置于第1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的第1导轨第二段部,第1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被配置在从底坑的底面到底坑内可作业高度之间,底坑内可作业高度是作业人员在底坑中能够进行作业的高度,第1导轨第二段部的上端部被配置在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以上,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是在将既有电梯的既有轿厢配置于最下层的状态下,作业人员在既有轿厢的上部能够进行作业的高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改造方法,所述电梯改造方法具备在既有电梯设置于井道的状态下设置新设电梯的第1导轨的第1导轨设置工序,在第1导轨设置工序中,设置第1导轨中的被配置于最下段的第1导轨最下段部和被配置于第1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的第1导轨第二段部,第1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配置在从底坑的底面到底坑内可作业高度之间,该底坑内可作业高度是作业人员在底坑中能够进行作业的高度,第1导轨第二段部的上端部被配置在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以上,该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是在将既有电梯的既有轿厢配置于最下层的状态下,作业人员在既有轿厢的上部能够进行作业的高度,因此,能够在既有电梯能够运行的状态下,将新设电梯的导轨设置于井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将图1的第1导轨最下段部设置于井道的情形的图。
图3是示出将图1的第1导轨第二段部设置于井道的情形的图。
图4是示出利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改造方法改造的既有电梯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利用图4的电梯改造方法改造后的新设电梯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图5的新设电梯的一部分设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主视图。在图1中,示出了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改造方法从既有电梯改造后的新设电梯。电梯具备:第1导轨2和第2导轨3,它们竖立在井道1中且彼此相对;以及曳引机4,其安装于第2导轨3。在该例中,第1导轨2和第2导轨3是对重用导轨。另外,第1导轨2和第2导轨3也可以是轿厢用导轨。由第1导轨2和第2导轨3构成电梯导轨。
第1导轨2具有:第1导轨最下段部21,其配置在第1导轨2中的最下段;第1导轨第二段部22,其配置在第1导轨最下段部21的上端部;以及轨道接头23,其固定第1导轨最下段部21和第1导轨第二段部22。另外,第1导轨2具有:第1导轨第三段部24,其配置在第1导轨第二段部22的上端部;以及轨道接头25,其固定第1导轨第二段部22和第1导轨第三段部24。第1导轨2被配置成从底坑11的底面延伸到井道1的顶部。第1导轨最下段部2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比从底坑11的底面到最下层层站的尺寸即底坑深度L1长。因此,第1导轨最下段部21的上端部配置在底坑11的上方。
第2导轨3具有:第2导轨最下段部31,其配置在第2导轨3中的最下段;第2导轨第二段部32,其配置在第2导轨最下段部31的上端部;以及轨道接头33,其固定第2导轨最下段部31和第2导轨第二段部32。另外,第2导轨3具有:第2导轨第三段部34,其配置在第2导轨第二段部32的上端部;以及轨道接头35,其固定第2导轨第二段部32和第2导轨第三段部34。第2导轨3被配置成从底坑11的底面延伸到井道1的顶部。
图2是示出将图1的第1导轨最下段部21设置于井道1的情形的图。第1导轨最下段部2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比从底坑11的底面到底坑内可作业高度之间的尺寸L2短,该底坑内可作业高度是作业人员5在底坑11中能够进行作业的高度。因此,设置于井道1的第1导轨最下段部21的上端部被配置在从底坑11的底面到底坑内可作业高度之间。底坑内可作业高度是指作业人员5在登到移动式的简易脚手架6上的状态下能够进行作业的高度。在该例中,从底坑11的底面到底坑内可作业高度的尺寸L2为2500mm。
第2导轨最下段部3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比从底坑11的底面到底坑内可作业高度的尺寸L2长。因此,第2导轨最下段部31的上端部配置在底坑内可作业高度的上方。由此,能够在底坑内可作业高度的范围内将曳引机4安装于第2导轨最下段部31。
图3是示出将图1的第1导轨第二段部22设置于井道1的情形的图。第1导轨第二段部2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形成为,第1导轨最下段部2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和第1导轨第二段部2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相加得到的尺寸比从底坑11的底面到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之间的尺寸L3长,该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是在将既有电梯的既有轿厢7配置在最下层的状态下作业人员5在既有轿厢7的上部能够进行作业的高度。因此,在第1导轨第二段部22配置于第1导轨最下段部21的上端部的情况下,第1导轨第二段部22的上端部配置在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以上。在该例中,从底坑11的底面到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之间的尺寸L3为底坑11的深度尺寸L1和2500mm相加得到的值。
另外,第2导轨最下段部3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比从底坑11的底面到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之间的尺寸L3短。
第2导轨第二段部3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形成为,第2导轨最下段部3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和第2导轨第二段部3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相加得到的尺寸比从底坑11的底面到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之间的尺寸L3长。因此,在第2导轨第二段部32配置于第2导轨最下段部31的上端部的情况下,第2导轨第二段部32的上端部配置在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以上。另外,第2导轨最下段部3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和第2导轨第二段部3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相加得到的尺寸与第1导轨最下段部2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和第1导轨第二段部2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相加得到的尺寸相同。因此,第1导轨第二段部22的上端部的高度与第2导轨第二段部32的上端部的高度一致。第1导轨第三段部24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与第2导轨第三段部34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相同。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改造方法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利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改造方法改造的既有电梯的俯视图,图5是示出利用图4的电梯改造方法改造后的新设电梯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图5的新设电梯的一部分设备的图。在该例中,利用电梯改造方法改造的既有电梯为液压电梯。既有电梯具备既有轿厢7和使既有轿厢7升降的液压千斤顶8。利用电梯改造方法改造后的新设电梯还具备:新设轿厢9,其在井道1中升降;以及对重10,其在井道1中沿着与新设轿厢9相反的方向升降。
首先,进行第1导轨设置工序。在第1导轨设置工序中,将第1导轨2设置于井道1。如图2所示,在第1导轨设置工序中,作业人员5在底坑11中将第1导轨最下段部21设置于井道1,进而,作业人员在底坑11中将第1导轨第二段部22的下端部固定于第1导轨最下段部21的上端部。另外,如图3所示,在第1导轨设置工序中,作业人员搭乘在停止于最下层的既有轿厢7的上部而固定第1导轨第二段部22的上端部和第1导轨第三段部24的下端部。在第1导轨设置工序中,既有电梯处于能够运行的状态。
在第1导轨设置工序之后,进行既有电梯拆除工序。在既有电梯拆除工序中,停止既有电梯的运行,将既有电梯从井道拆除。具体而言,将既有轿厢7及液压千斤顶8从井道1拆除。
在既有电梯拆除工序之后,进行第2导轨设置工序。在第2导轨设置工序中,在井道1中组装脚手架,将第2导轨3设置于井道1。另外,在第2导轨设置工序中,不限于在井道1中组装脚手架的脚手架施工方法,例如也可以使用吊舱施工方法。在第2导轨设置工序中,使用组装在井道1中的脚手架或吊舱,因此即使在第2导轨最下段部31的上端部及第2导轨第二段部32的下端部位于底坑内可作业高度的上方且位于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的下方的情况下,也能够固定第2导轨最下段部31的上端部和第2导轨第二段部32的下端部。
第2导轨3设置于井道1后,使用组装在井道1中的脚手架或吊舱,将曳引机4安装于第2导轨最下段部31。之后,将新设轿厢9和对重10设置于井道1。通过以上,电梯改造方法结束。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改造方法,具备在既有电梯被设置于井道1的状态下设置新设电梯的第1导轨2的第1导轨设置工序,在第1导轨设置工序中,设置第1导轨最下段部21和被配置于第1导轨最下段部21的上端部的第1导轨第二段部22,第1导轨最下段部21的上端部被配置在从底坑11的底面到底坑内可作业高度之间,第1导轨第二段部22的上端部被配置在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以上,因此,在既有电梯能够运行的状态下,能够将新设电梯的第1导轨2设置于井道1。由此,能够分散安装负荷,而且,能够缩短因改造工程而产生的电梯的连续停止期间。
另外,该电梯改造方法具备:既有电梯拆除工序,在第1导轨设置工序之后,将既有电梯从井道拆除;以及第2导轨设置工序,在既有电梯拆除工序之后,设置新设电梯的第2导轨3,在第2导轨设置工序中,设置第2导轨最下段部31和被配置于第2导轨最下段部31的上端部的第2导轨第二段部32,第2导轨最下段部31的上端部被配置在底坑内可作业高度以上,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曳引机4安装于第2导轨最下段部31。
另外,该电梯改造方法中,第1导轨第二段部22的上端部的高度与第2导轨第二段部32的上端部的高度一致,因此能够使第1导轨第三段部24与第2导轨第三段部34长度相同。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导轨,具备:第1导轨2,其竖立在井道1中;第2导轨3,其与第1导轨2相对设置,竖立在井道1中,第1导轨2具有第1导轨最下段部21和被配置于第1导轨最下段部21的上端部的第1导轨第二段部22,第1导轨最下段部21的上端部被配置在从底坑11的底面到底坑内可作业高度之间,第1导轨第二段部22的上端部被配置在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以上,因此,能够在既有电梯能够运行的状态下,将新设电梯的第1导轨2设置于井道1。由此,能够分散安装负荷,而且,能够缩短因改造工程而产生的电梯的连续停止期间。
另外,该电梯导轨中,第2导轨3具有第2导轨最下段部31和被配置于第2导轨最下段部31的上端部的第2导轨第二段部32,第2导轨最下段部31的上端部被配置在底坑内可作业高度以上,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曳引机4安装在第2导轨最下段部31。
另外,该电梯导轨中,第1导轨第二段部22的上端部的高度与第2导轨第二段部32的上端部的高度一致,因此能够使第1导轨第三段部24和第2导轨第三段部34长度相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作为既有电梯,以液压电梯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其他电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作为新设电梯,以吊桶式电梯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其他的电梯。

Claims (6)

1.一种电梯改造方法,将既有电梯改造成新设电梯,其中,
所述电梯改造方法具备在所述既有电梯被设置于井道的状态下设置所述新设电梯的第1导轨的第1导轨设置工序,
在所述第1导轨设置工序中,设置所述第1导轨中的被配置于最下段的第1导轨最下段部和被配置于所述第1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的第1导轨第二段部,
所述第1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被配置在从底坑的底面到底坑内可作业高度之间,该底坑内可作业高度是作业人员在所述底坑中能够进行作业的高度,
所述第1导轨第二段部的上端部被配置在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以上,该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是在将所述既有电梯的既有轿厢配置于最下层的状态下,作业人员在所述既有轿厢的上部能够进行作业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改造方法,其中,
所述电梯改造方法还具备:
既有电梯拆除工序,在所述第1导轨设置工序之后,将所述既有电梯从所述井道拆除;以及
第2导轨设置工序,在所述既有电梯拆除工序之后,设置所述新设电梯的第2导轨;
在所述第2导轨设置工序中,设置所述第2导轨中的被配置于最下段的第2导轨最下段部和被配置于所述第2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的第2导轨第二段部,
所述第2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被配置在所述底坑内可作业高度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改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1导轨第二段部的上端部的高度与所述第2导轨第二段部的上端部的高度一致。
4.一种电梯导轨,其中,
所述电梯导轨具备:
第1导轨,其竖立在井道中;
第2导轨,其与所述第1导轨相对设置,竖立在所述井道中,
所述第1导轨具有被配置于最下段的第1导轨最下段部和被配置于所述第1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的第1导轨第二段部,
所述第1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被配置在从底坑的底面到底坑内可作业高度之间,该底坑内可作业高度是作业人员在所述底坑中能够进行作业的高度,
所述第1导轨第二段部的上端部被配置在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以上,该最下层轿厢上可作业高度是在将既有轿厢配置于最下层的状态下,作业人员在所述既有轿厢的上部能够进行作业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导轨,其中,
所述第2导轨设置有被配置于最下段的第2导轨最下段部和被配置于所述第2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的第2导轨第二段部,
所述第2导轨最下段部的上端部被配置在所述底坑内可作业高度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导轨,其中,
所述第1导轨第二段部的上端部的高度与所述第2导轨第二段部的上端部的高度一致。
CN201680088210.8A 2016-08-18 2016-08-18 电梯改造方法及电梯导轨 Active CN1095629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74124 WO2018033988A1 (ja) 2016-08-18 2016-08-18 エレベータ改修方法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ガイドレ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2911A true CN109562911A (zh) 2019-04-02
CN109562911B CN109562911B (zh) 2021-09-14

Family

ID=61197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8210.8A Active CN109562911B (zh) 2016-08-18 2016-08-18 电梯改造方法及电梯导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76567B2 (zh)
CN (1) CN109562911B (zh)
WO (1) WO20180339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0147A (zh) * 2020-05-09 2021-11-09 奥的斯电梯公司 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跃升电梯系统和跃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3222A (zh) * 2008-10-31 2010-06-09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既有电梯的改造方法以及电梯装置
CN102249137A (zh) * 2010-05-17 2011-11-2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更新方法
JP2012240801A (ja) * 2011-05-20 2012-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据え替え方法、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仮保持治具
CN105026298A (zh) * 2013-03-04 2015-1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改造方法
CN105246811A (zh) * 2013-05-22 2016-01-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底坑脚手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9322B (fi) * 2006-12-14 2008-10-15 Kone Corp Menetelmä hydraulihissin modernisoimiseksi
JP5050741B2 (ja) * 2007-09-03 2012-10-17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既設エレベータの改修方法
JP5748539B2 (ja) * 2011-04-15 2015-07-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3222A (zh) * 2008-10-31 2010-06-09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既有电梯的改造方法以及电梯装置
CN102249137A (zh) * 2010-05-17 2011-11-2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更新方法
JP2012240801A (ja) * 2011-05-20 2012-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据え替え方法、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仮保持治具
CN105026298A (zh) * 2013-03-04 2015-1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改造方法
CN105246811A (zh) * 2013-05-22 2016-01-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底坑脚手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033988A1 (ja) 2018-12-27
CN109562911B (zh) 2021-09-14
WO2018033988A1 (ja) 2018-02-22
JP6576567B2 (ja) 2019-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84988B1 (ko) 로프 리스 엘리베이터
US9676596B2 (en) Elevator refurbishing method
CN103402901A (zh) 方法和电梯配置
CN104528500A (zh) 双平台无脚手架电梯安装方法
US9475675B2 (en) Elevator and elevator refurbishing method
CN109562911A (zh) 电梯改造方法及电梯导轨
CN107000992A (zh) 在同一井道中具有多个轿厢的电梯装置
CN103964285A (zh) 一种多绳落地式改塔式盲竖井提升系统不停产改造方法
CN104058319A (zh) 用于升降机的配重布置以及升降机
CN110709344B (zh) 电梯
EP2935076B1 (de) Wartungsverfahren für einen aufzug
WO2006010785A1 (en) Mounting base for an elevator machine
CN103010906B (zh) 无机房电梯的曳引机布置结构
CN207209685U (zh) 一种电梯轿厢装置
CN105236248B (zh) 新型的无机房电梯承重结构
JP4694859B2 (ja) 傾斜型乗客コンベア設備及びその設置方法並びにその搬出方法
CN106660746B (zh) 无机房电梯
CN112533857B (zh) 电梯的对重块及其移动方法
JP2015016941A (ja) エレベータ重量物用揚重方法及びエレベータ巻上機用揚重方法
CN108698792A (zh) 电梯装置
CN105858391A (zh) 一种夹绳装置以及利用夹绳装置更换电梯组件的方法
CN107949534B (zh) 电梯的偏导轮更换方法和偏导轮更换辅具
CN206529078U (zh) 一种煤矿矿井排矸系统
CN209620628U (zh) 一种物料自动提升系统
CN112533856B (zh) 电梯的对重块及其移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067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