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9917B - 万能转换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万能转换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59917B
CN109559917B CN201710885575.XA CN201710885575A CN109559917B CN 109559917 B CN109559917 B CN 109559917B CN 201710885575 A CN201710885575 A CN 201710885575A CN 109559917 B CN109559917 B CN 1095599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base
positioning
matched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855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59917A (zh
Inventor
付亮
鲁君
井晓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Machine Tool &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Machine Tool &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Machine Tool &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Machine Tool &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855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599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59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9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59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99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16Indicators for switching condition, e.g. "on" or "of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34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ratch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4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cam or eccentric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万能转换开关,其包括主轴以及与主轴连接的接触模块,接触模块包括接触基座以及设置在接触基座中与主轴配合的凸轮组件,在凸轮组件的四周设有多组与凸轮组件联动的接触机构,接触机构的支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接触基座中与凸轮组件配合,动接触片设置在支架上与静接触片配合,在支架上设有指示杆,接触基座上设有与指示杆配合的指示孔,通过在固定动接触片的支架上设置可伸伸出到接触基座外的指示杆,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机构,直接利用支架自身的结构就可以直观地指示出接触模块中的通断状态,而且通过接触基座上的指示孔与指示杆相配合,在装配接触机构时能够为支架提供导向和定位的作用,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的效率。

Description

万能转换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万能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万能转换开关是一种多档式、控制多回路的主令电器,主要用于多种控制线路的转换、配电装置线路的遥控和转换、电压表、电流表的换向测量控制,也可用于直接控制小容量电动机等,具有多触点、多位置、操作灵活、安装方便等优点。
但现有的万能转换开关无法指示出内部的通断情况,从外部观察不到开关内的通断情况,需要查询图纸、说明书或者借助万用表、蜂鸣器等工具现场测量后再进行接线,由于转换开关的特殊性,很少有厂家可以提供所有产品的通断图纸,导致安装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果接线错误还会给客户留下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万能转换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万能转换开关,其包括主轴1以及与主轴1连接的接触模块420,接触模块420包括接触基座450以及设置在接触基座450中与主轴1配合的凸轮组件460,在凸轮组件460的四周设有多组与凸轮组件460联动的接触机构,接触机构的支架432可移动地设置在接触基座450中与凸轮组件460配合,动接触片431设置在支架432上与静接触片441配合,在支架432上设有指示杆434a,接触基座450上设有与指示杆434a配合的指示孔434b。
可选的,所述支架432上设有触头弹簧433,触头弹簧433套在指示杆434a上,两端分别抵在支架432和接触基座450之间。
可选的,所述接触基座450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支架432对应的避让槽451a,以及与支架432配合的支架板451b,用于配合指示杆434a的指示孔434b设置在支架板451b上,支架板451b和接触基座450通过卡扣451c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架432为U形,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动块4321以及连接在两个滑动块4321一端的连接块4322,连接块4321与滑动块4321围成用于固定动接触片431的支架固定槽4323,所述的指示杆434a设置在连接块4322的内侧,动接触片431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的指示杆434a相配合的固定孔431c,连接块4322的外侧设有与凸轮组件460的凸轮板461相配合的支架凸台4324,在凸轮组件460的凸轮板461上设有与支架凸台4323相配合的避让凹口462。
可选的,所述底座410和接触基座450的底板上设有与支架432的滑动块4321相配合的滑动槽4321b,滑动槽4321b中设有滑轨,在滑动块4321上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槽4321c。
可选的,所述静接触片441为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动接触片431的两端,静接触片441包括与动接触片431配合的静接触部441a,以及与线路连接的静接线部441c,静接线部441c上设有螺纹配合的接线螺钉441d,在接线螺钉441d上设有与静接线部441c配合的接线压板441e,在接触基座450的侧壁上设有与接线压板441e对应的接线孔442。
可选的,所述静接触部441a通过静连接部441b与静接线部441c连接,静接线部441c和静接触部441a各自所在的两个平面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接线螺钉441d的螺帽朝向接触基座450敞开的一侧,接触基座450敞开的一侧叠加在底座410或相邻的接触模块420的接触基座450上,在底座410和相邻的接触模块420的接触基座450的底板上设有与接线螺钉441d对应的操作孔443。
可选的,还包括与主轴1连接用于限位主轴1的定位机构300,所述定位机构300包括定位基座310以及设置在定位基座310中与主轴1连接的定位棘轮320,在定位棘轮320的四周设有定位掣子330,定位掣子330通过掣子弹簧340与定位基座310连接,在定位棘轮320上设有与定位掣子330相配合的掣子定位槽321。
可选的,还包括顶板400和底板410,所述接触模块420为多层,多层接触模块420叠加在底板410上与主轴1联动,在顶板400上设有与主轴1配合的定位机构300和手柄组件100,主轴1穿过定位机构300和多层接触模块420。
可选的,所述主轴1包括驱动轴11和从动轴12,驱动轴11的一端与手柄组件100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机构300中的定位棘轮320连接,从动轴12一端与定位棘轮320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多层接触模块420后与底板410配合。
可选的,所述驱动轴11包括与手柄组件100相配合的手柄部15,以及与定位棘轮320相配合的驱动部16,以及设置在手柄部15与驱动部16之间与顶板400滑动配合的圆柱形的枢转部12;所述枢转部12上设有伸至顶板400与定位机构300之间的定位部13,定位部13的一侧设有沿径向延伸的限位部14,在顶板400上设有与限位部14相配合的限位柱。
可选的,所述接触模块420中设有两组接触机构,两组接触机构对称设置在凸轮组件460的两侧,在凸轮组件460的其余两侧形成用于连接其他接触模块420的串接凸台471;凸轮组件460包括两个分别与接触机构配合的凸轮板461,两个支架432上的支架凸台4324高低错位设置,在支架凸台4324与连接块4322之间形成避让另一凸轮板461的空间,所述接触基座450为长方体形状,两个接触机构的四个静接触片441分别设置在接触基座450的四个顶角位置,在同一个接触机构的两个静接触片441之间围成容纳动触头组件430的空间,在两个接触机构的两个静接触片441之间围成容纳串接凸台471的空间,多层接触模块420叠加后,通过串接件472依次穿过串接凸台471将多层叠加在一起的接触模块420固定。
本发明的万能转换开关,通过在固定动接触片431的支架432上设置可伸伸出到接触基座450外的指示杆434a,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机构,直接利用支架432自身的结构就可以直观地指示出接触模块420中的通断状态,而且通过接触基座450上的指示孔434b与指示杆434a相配合,在装配接触机构时能够为支架432提供导向和定位的作用,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的效率。此外,通过将触头弹簧433固定在指示杆434a上,就不需要在支架432上再设置用来固定触头弹簧433的结构,而且通过指示杆434a与指示孔434b的配合为支架432提供沿纵向上的约束作用,防止支架432在受力不平衡的情况下弹出接触基座450,有效地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本发明的指示杆434a同时具备了指示状态、辅助装配和固定触头弹簧433的多个功能,又不会增大接触模块420的体积,保证了结构上的紧凑性。此外,通过将配合指示杆434a的支架板451b与接触基座450分体设置,装配时凸轮组件460就不会干涉到支架432的装配,装配支架432时触头弹簧433不会受到支架板451b的作用力,也不用担心支架432由于受力不平衡而弹出接触基座450的问题,装配难度得到了进一步地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万能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万能转换开关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万能转换开关的另一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万能转换开关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接触模块的指示杆未伸出接触基座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接触模块的指示杆伸出接触基座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接触模块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8是本发明静触头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图;
图9是本发明动触头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图;
图10是本发明定位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图;
图11是图10的分解图;
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安装模块的分解图;
图14是本发明本体安装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15是本发明分体安装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16是本发明主轴的一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6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万能转换开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万能转换开关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万能转换开关包括本体和安装模块,本体包括顶板400和底板410,以及设置在顶板400和底板410之间的接触模块420和定位机构300,多层接触模块420叠加在底板410上与主轴1联动,安装模块包括手柄组件100、安装面板200,安装面板200上设有与手柄组件100相应的指示面板210,指示面板210上设有相应的档位标识。
通过手柄组件100或机械动力装置带动主轴1旋转,主轴1穿过定位机构300和多层接触模块420,主轴1转动时能够带动接触模块420导通或断开线路,通过定位机构300对主轴1旋转的角度进行定位。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万能转换开关包括顶板400和底板410,以及设置在顶板400和底板410之间的接触模块420和定位机构300,多层接触模块420叠加在底板410上与主轴1联动,主轴1穿过定位机构300和多层接触模块420,主轴1转动时能够带动接触模块420导通或断开线路,通过定位机构300对主轴1旋转的角度进行定位,在顶板400上设有与主轴1连接的手柄组件100,由手柄组件100带动主轴1旋转,也可以由机械动力装置带动主轴1旋转控制线路的通断。
每层接触模块420包括接触基座450以及设置在接触基座450中部与主轴1配合的凸轮组件460,在凸轮组件460的四周设有多组与凸轮组件460联动的接触机构,每组接触机构控制一条线路的通断,接触机构包括动触头组件430和静触头组件440,静触头组件440的静接触片411固定设置在接触基座450中与动触头组件430的动接触片431配合,动触头组件430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接触基座450中与凸轮组件460配合的支架432,动触头组件430的动接触片431设置在支架432上与静接触片441配合,主轴1能够带动凸轮组件430转动,凸轮组件430在转动时驱动支架432带动动接触片431接触或离开静接触片441,以导通或断开连接在接触机构上的线路。
所述的支架432在朝向接触基座450侧壁的方向上,沿其自身的移动方向一体延伸而成与接触基座450的侧壁相配合的指示杆434a,在接触基座450的侧壁上设有与指示杆434a滑动配合的指示孔434b,支架432在凸轮组件430的驱动下发生移动时,指示杆434a可以穿过指示孔434b伸出到接触基座450外,如图5和图6示出指示杆434a的两种指示状态,根据指示杆434a是否伸出到接触基座450外,或者根据伸出的长度判断相应的接触机构的通断状态,当然,也可以在指示杆434a上设置相应的指示件,只有在指示杆434a伸出指示孔434b一定长度后,相应的指示件才会露出到接触基座450外,指示件可以是具有颜色或标识的涂层,这样观察起来更直观和方便。
本发明的万能转换开关,通过在固定动接触片431的支架432上设置可伸伸出到接触基座450外的指示杆434a,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机构,直接利用支架432自身的结构就可以直观地指示出接触模块420中的通断状态,而且通过接触基座450上的指示孔434b与指示杆434a相配合,在装配接触机构时能够为支架432提供导向和定位的作用,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432上设有触头弹簧433,触头弹簧433为筒状的拉簧或压簧,触头弹簧433的中空部分套在指示杆434a上固定,两端分别抵在接触基座450的侧壁与支架432上的动接触片431之间。通过将触头弹簧433固定在指示杆434a上,就不需要在支架432上再设置用来固定触头弹簧433的结构,例如当动接触片431的两端分别设置触头弹簧433时,接触基座450和动接触片431上均需要设置相应用来固定触头弹簧433的结构,结构复杂又不可靠,而且通过指示杆434a与指示孔434b的配合为支架432提供沿纵向上的约束作用,防止支架432在受力不平衡的情况下弹出接触基座450,特别是支架432受到触头弹簧433和凸轮组件460的作用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有效地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本发明的指示杆434a同时具备了指示状态、辅助装配和固定触头弹簧433的多个功能,又不会增大接触模块420的体积,保证了结构上的紧凑性。
更进一步,所述接触基座450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支架432对应的避让槽451a,以及与支架432配合的支架板451b,用于配合指示杆434a的指示孔434b设置在支架板451b上,支架板451b和接触基座450通过卡扣451c连接,指示杆434a穿过避让槽451a与支架板451b配合,支架432上的触头弹簧433抵在支架板451b的内侧。由于指示杆434a需要插入到指示孔434b中完成装配,那么如果在装配支架432前装配了凸轮组件460就可能会干涉到支架432的装配,但是通过将配合指示杆434a的支架板451b与接触基座450分体设置,装配时凸轮组件460就不会干涉到支架432的装配,只需要将支架板451b上的指示孔434b对准指示杆434a,将指示孔434b套在指示杆434a上,然后通过卡扣451c将支架板451b与接触基座450固定即可,而且装配支架432时触头弹簧433不会受到支架板451b的作用力,也不用担心支架432由于受力不平衡而弹出接触基座450的问题,装配难度得到了进一步地降低。
如图7-8所示,所述接触机构包括动触头组件430和静触头组件440,静触头组件440包括对称设置在动触头组件430的动接触片431两端的两个静接触片441,静接触片441包括与动接触片431配合的静接触部441a,以及与线路连接的静接线部441c。两个静接触片441的静接触部441a分别延伸至动接触片431两端的一侧,即动接触片431两端的运动轨迹上,当动接触片431的两端同时与两个静接触片441接触时,两个静接触片441之间形成电连接以导通线路;
两个静接触片441的静接线部441c上分别设有螺纹配合的接线螺钉441d,在接线螺钉441d上设有与静接线部441c配合的接线压板441e,在接触基座450的侧壁上设有与接线压板441e对应的接线孔442,旋拧接线螺钉441d使接线压板441e将导线压紧在静接线部441c上。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孔442的内壁上设有沿接线螺钉441d的轴线延伸而成的防护壁442a,在相对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与防护壁442a相对应的防护槽442b,防护壁442a和防护槽442b分别与静接触片441的接线压板441e和静接线部441c配合,通过设置防护壁442a可以将接线螺钉441d和接线压板441e遮挡在接线基座450中,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还可以防止灰尘落入到产品中,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是一种桥式双触点接触机构,通过两组静触头组件440接入同一个线路,然后通过动触头组件430同时接触两组静触头组件440形成电连接以导通该线路,桥式双触点的接触机构不仅结构简单,接触可靠,而且行程短,占用空间小,当然,也可以采用单触点的接触机构,例如将静触头组件440和动触头组件430分别接入同一线路,动触头组件430与静触头组件440接触即可导通线路,这里对接触机构的实现方式不做具体地限定,此外,不同原理的接触机构,动接触片的运动方式也可能不同,所述指示杆可以根据动接触片的运动轨迹设计相匹配的形状,以保证与指示孔的可靠配合,例如,动接触片做直线运动时,指示杆为相应的直线形状,动接触片做摆动运动时,指示杆为相应的弧线形状或者相应改变指示空的形状保证与指示杆的配合,这里对指示杆及指示孔的形状不做具体地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静接触部441a通过静连接部441b与静接线部441c连接,所述静接线部441c倾斜于静接触部441a设置,即静接线部441c和静接触部441a各自所在的两个平面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接线螺钉441d的螺帽朝向接触基座450敞开的一侧,接触基座450敞开的一侧叠加在底座410或相邻的接触模块420的接触基座450上,在底座410和相邻的接触模块420的接触基座450的底板上设有与接线螺钉441d对应的操作孔443,通过倾斜设置的静接触部441a对空间的利用率更高,也更便于接线。当然,所述静接线部441c也可以平行于静接触部441a设置,即静接线部441c和静接触部441a各自所在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接线螺钉441d的螺帽朝向接触基座450的侧壁,在接触基座450的侧壁上设置相应的操作孔443。
如图7和图9示出动触头组件430的支架432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动触头组件430包括一体成型的U形的支架432,支架43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动块4321以及连接在两个滑动块4321一端的连接块4322,连接块4321与滑动块4321围成用于固定动接触片431的支架固定槽4323,所述的指示杆434a设置在连接块4322的内侧,连接块4322的外侧设有与凸轮组件460的凸轮板461相配合的支架凸台4324,在凸轮组件460的凸轮板461上设有与支架凸台4324相配合的避让凹口462,U形结构的支架432结构强度高,通过两侧的滑动块与接触基座配合提高动作的可靠性,在受力时也不易发生偏转,可靠性高且便于装配,优选的,在支架凸台4324上设有圆角。
本实施方式中,静触头组件440的静接触片441设置在动接触片431与凸轮板461之间,支架432在触头弹簧433的驱动下向凸轮板461移动,同时带动动接触片431与静接触片441接触,但支架432在凸轮板461侧面的阻挡作用下无法带动动接触片431与静接触片441接触,只有当凸轮板461带动避让凹口462转动至对应支架凸台4323的位置时,支架凸台4323滑入避让凹口462中,使支架432在触头弹簧433的作用下带动动接触片431与静接触片441接触将线路导通。
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所述经接触组件440的静接触片441也可以设置在动接触片431远离凸轮板461的一侧,在凸轮板461上设置代替凹口462的凸台,使得凸轮板461能够推动动接触片431与静接触片441接触,凸轮板461再转动后通过触头弹簧433复位使线路断开,而不是在触头弹簧433的作用下导通线路。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410和接触基座450的底板上设有与支架432的滑动块4321相配合的滑动槽4321b(图3),接触基座450的底板的两侧上均设有滑动槽4321b,多个接触模块420叠加后,接触基座450的底板的内侧侧面上的滑动槽4321b与该接触模块420中的支架432配合,底板的外侧侧面上的滑动槽4321b与相邻的接触模块420中的支架432配合。通过滑动槽4321b的设置可以为支架432的运动提供引导,防止接触机构在动作过程中出现卡滞。
更进一步,所述滑动槽4321b中设有滑轨(图中未示出),在滑动块4321的相互远离一侧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槽4321c,通过滑轨和滑槽4321c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架432在动作时的可靠性。
再进一步,所述动接触片431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的指示杆434a相配合的固定孔431c,在动接触片431的两侧还设有定位块431a,所述滑动块4321在相向的一侧设有与定位块431a配合的定位槽431b,通过将固定孔431a套在指示杆434a上后,再将两侧的定位块431a卡入定位槽431b中对动接触片431固定。
本发明的接触模块420的层数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选择叠加,可以是两层,也可以是一层或多层,主轴1可以通过伸缩或拼接改变长度以适应接触模块420的层数,多层接触模块420与同一个主轴1配合,每层接触模块420中接触机构的数量也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选择,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凸轮组件460包括与接触机构配合的凸轮板461,凸轮板461与接触机构可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可以由多个凸轮板461与一组接触机构配合,多个凸轮板461沿主轴1的轴线堆叠后套在主轴1上实现联动。
如图3-5示出一种设有两组接触机构的接触模块420的实施方式,所述接触模块420中设有两组接触机构,两组接触机构对称设置在凸轮组件460的两侧,在凸轮组件460的其余两侧形成用于连接其他接触模块420的串接凸台471;凸轮组件460包括两个分别与接触机构配合的凸轮板461,两个支架432上的支架凸台4324高低错位设置,在支架凸台4324与连接块4322之间形成避让另一凸轮板461的空间,所述接触基座450为长方体形状,两个接触机构的四个静接触片441分别设置在接触基座450的四个顶角位置,在同一个接触机构的两个静接触片441之间围成容纳动触头组件430的空间,在两个接触机构的两个静接触片441之间围成容纳串接凸台471的空间,多层接触模块420叠加后,通过串接件472依次穿过串接凸台471将多层叠加在一起的接触模块420固定。
两个凸轮板461上的避让凹口462对称设置在主轴1的两侧,即两个避让凹口46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也就是说两个凸轮板461能够同时导通和断开两个接触机构,在两个接触机构均导通后,主轴1带动凸轮板461转动90度后两个接触机构均断开,主轴1带动凸轮板461再转动90度后两个接触机构均导通,当然两个凸轮板461的避让凹口462也可以呈其它角度设置,例如呈90度设置,其中一者导通时另一者无法导通。当然,一个支架432也可以与多个凸轮板461配合,多个凸轮板461上的避让凹口46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角度,也可以多个接触机构的支架432与同一个凸轮板461配合,这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0-12示出定位机构300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机构300包括定位基座310和定位盖板312,以及设置在定位基座310的中部与主轴1连接的定位棘轮320,在定位棘轮320的四周以定位棘轮320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有定位掣子330,定位掣子330通过掣子弹簧340与定位基座310连接,在定位棘轮320上设有与定位掣子330相配合的掣子定位槽321,掣子弹簧340带动定位掣子330向掣子定位槽321中移动,通过定位掣子330推动定位棘轮320,使定位棘轮320转动时满足一定的角度,以保证主轴1能够带动接触模块420走过足够的行程。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掣子330的一侧与定位棘轮320配合,同时在该侧设有与定位棘轮320配合的滑动弧面322,在定位掣子330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掣子弹簧340的弹簧槽323,所述定位基座310的侧壁上设有与弹簧槽323相对应的弹簧定位块311,掣子弹簧340的一端抵在定位掣子330的弹簧槽323中,另一端套在弹簧定位块311并抵在定位基座310的侧壁上,通过在定位基座310的侧壁上设置固定掣子弹簧340的弹簧定位块311,能够在装配时防止掣子弹簧340弹出定位基座310,特别是在定位盖板312盖合在定位基座310以前,能够有效地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优选的,所述弹簧定位块311的端面上设有弹簧导向斜面311a和弹簧定位平面311b,弹簧定位平面311b设置在靠近定位基座310的底板的一侧与弹簧导向斜面311a连接,在弹簧定位平面311b的一侧与定位基座310之间形成弹簧定位台阶311c,通过弹簧导向斜面311a能够便于将掣子弹簧340卡入弹簧定位块311中,通过弹簧定位平面311b将掣子弹簧340固定在弹簧定位块311上。
更进一步,所述定位基座310中设有与定位掣子330相配合的掣子导向槽313,掣子导向槽313用于容纳定位掣子330,同时防止在定位棘轮320转动时带动定位掣子330转动,保证定位掣子330只能够沿定位棘轮320的径向方向移动,所述的弹簧定位块311设置在导向槽313的侧壁上,在定位掣子330的两侧上设有掣子导轨314,在定位基座310的掣子导向槽313中,以及定位盖板312上设有与掣子导轨314相配合的掣子滑槽3,通过掣子导轨314和掣子滑槽3的配合为定位掣子330的移动提供引导,防止定位掣子330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卡滞。
再进一步,所述定位基座310为圆柱形,在定位棘轮320的四周以定位棘轮320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有四个定位掣子330,在定位棘轮320上设有四个掣子定位槽321,每两个相邻的定位掣子330分别与定位棘轮320轴心的连线呈直角,定位棘轮320每转动90度左右以后定位掣子330就会被掣子弹簧340推入掣子定位槽321中,将定位棘轮320定位在转过90度的准确位置上,保证与接触模块420的配合可靠,定位掣子330以及掣子定位槽321的数量根据接触模块420的需要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地限定。
如图13示出万能转换开关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模块与本体分体设置并单独提供给客户,在本体和安装模块上设有装配导向机构,由装配导向机构能够保证只有唯一正确的安装方式,客户在初次使用时不需要先将安装模块从本体拆下,直接通过装配导向机构就可以进行安装,提高安装效率,装配时更方便,也便于后期的维护。所述安装板可以是配电柜的柜门,也可以是工作场合的其它固定物,在安装时,先将本体安装到安装板的一侧,然后将安装模块安装到安装板的另一侧,然后将本体和安装模块固定在安装板上。
如图13示出装配导向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装配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顶板400上的第一方向指示件241a和设置在安装面板200上的第二方向指示件241b,第一方向指示件241a和第二方向指示件241b的方向相同。
将第二方向指示件241b的方向对准第一方向指示件241a所指示的方向,然后再将安装面板200装配到顶板400上,所述的第一方向指示件241a和第二方向指示件241b可以是在顶板400和安装面板200上加工出的凹槽结构或凸台结构,也可以是具有方向标识的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面板210上设有避让主轴1的第一主轴孔1a,在安装面板200上设有避让主轴1的第二主轴孔1b,所述装配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指示面板210的第一主轴孔1a边缘的一侧的安装导向槽242b,以及设置在安装面板200向指示面板210延伸与安装导向槽242b相配合的安装导向块242a,安装导向块242a设置在安装面板200上第二主轴孔1b的一侧。
将指示面板210安装在安装面板200上时,通过安装导向块242a与安装导向槽242b的配合,不仅可以指示出指示面板210的正确装配方向,还可以起到对指示面板210定位的作用,降低装配的难度。
更进一步,装配导向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安装面板200上向指示面板210延伸而成的两个安装导向柱243a,以及设置在指示面板210上与安装导向柱243a相配合的两个安装导向孔243b,两个安装导向柱243a到主轴1轴心的连线,与所述安装导向块242a到主轴1轴心的连线呈锐角设置。
将指示面板210安装在安装面板200上时,通过安装导向柱243a与安装导向块242a的配合,不仅可以起到对指示面板210指示和定位的作用,还可以防止指示面板210正反面装错,进一步降低装配的难度,保证唯一正确的装配关系。
再进一步,所述顶板400上设有安装盖板411,在顶板400上设有与安装盖板411配合的盖板槽412,在盖板槽412的底部设有容纳串接件472的螺母472a的螺母槽413,所述装配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盖板槽412侧壁上的至少两个盖板导向块244a,盖板导向块244a成非中心对称的方式设置在盖板槽412中的侧壁上,在安装盖板411上设有与盖板导向块244a对应的盖板导向槽244b。优选的,所述盖板导向块244a有三个,两个盖板导向块244a对称设置在主轴1的两侧,在主轴1其余的两侧中只有一侧设有盖板导向块244a,另一侧不设置盖板导向块244a,盖板导向块244a与主轴1轴心的连线的夹角呈直角,在安装盖板411上设有与盖板导向块244a配合的三个盖板导向槽244b,通过盖板导向块244a和盖板导向槽244b确定安装盖板411的装配方向,防止客户安装错,降低装配的难度。
如图13-15所示,所述安装面板200和/或顶板400上设有装配通用机构,顶板400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不同尺寸的安装模块的本体安装组件,多个本体安装组件到主轴1轴线的距离不同;安装模块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不同尺寸的本体的分体安装组件,多个分体安装组件到主轴1轴线的距离不同;通过本体安装组件可以将不同尺寸的安装模块安装到本体上,即不同规格的安装模块安装到本体上,通过分体安装组件可以将安装模块安装到不同尺寸的本体上,即安装到不同规格的本体上,产品整合了现有大部分产品的安装尺寸,减少了产品规格的限制,客户在后期维护更换零件时更方便,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如图14所示,所述本体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顶板(400)上的第一本体安装组件2510a、第二本体安装组件2520a、第三本体安装组件2530a和第四本体安装组件2540a,第一本体安装组件(2510a)、第二本体安装组件(2520a)、第三本体安装组件(2530a)和第四本体安装组件(2540a)到主轴(1)轴线的距离不同,第一本体安装组件2510a用于安装LW32大面板万能转换开关,第二本体安装组件2520a用于安装LW32小面板万能转换开关,第三本体安装组件2530a用于安装LW5D万能转换开关,第四本体安装组件2540a用于安装LW112万能转换开关。
所述第一本体安装组件2510a包括对称设置在主轴1两侧的第一左安装孔2511a、第一中安装孔2512a和第一右安装孔2513a,第三本体安装组件2530a包括对称设置在主轴1其余两侧的第三安装孔2531,在第一左安装孔2511a与主轴1轴线的连线上设有第二本体安装组件2520a的第二左安装孔2521a,在第一右安装孔2513a与主轴1轴线的连线上设有第二本体安装组件2520a的第二右安装孔2522a,在第一中安装孔2512a与主轴1轴线的连线上设有第四本体安装组件2540a的第四安装孔2511a。
所述第一左安装孔2511a、第一中安装孔2512a和第一右安装孔2513a到主轴1轴线的距离相同,第二左安装孔2521a和第二右安装孔2522a到主轴1轴线的距离相同;第三安装孔2531到主轴1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一左安装孔2511a、第一中安装孔2512a和第一右安装孔2513a到主轴1轴线的距离,同时大于第二左安装孔2521a和第二右安装孔2522a到主轴1轴线的距离;第四安装孔2511a到主轴1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二左安装孔2521a和第二右安装孔2522a到主轴1轴线的距离。
如图15所示,所述分体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面板200上的第一分体安装组件2510b、第二分体安装组件2520b、第三分体安装组件2530b和第四分体安装组件2540b,第一分体安装组件2510b、第二分体安装组件2520b、第三分体安装组件2530b和第四分体安装组件2540b到主轴1轴线的距离不同。
所述第一分体安装组件2510b包括分别与顶板400上的第一左安装孔2511a、第一中安装孔2512a和第一右安装孔2513a对应设置的第一左装配孔2511b、第一中装配孔2512b和第一右装配孔2513b,第二分体安装组件2520b包括分别与顶板400上的第二左安装孔2521a和第二右安装孔2522a对应设置的第二左装配孔2521b和第二右装配孔2522b,第三分体安装组件2530b包括与顶板400上的第三安装孔2531a对应设置在第三装配孔2531b,第四分体安装组件2540b包括与顶板400上的第四安装孔2541a对应设置的第四装配孔2541b,在第四装配孔2541b与主轴1之间还设有第五装配孔2551b,两个第五装配孔2551b分别与第二左装配孔2521b和第二右装配孔2522b之间设有第六装配孔2561b。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面板200上设有对称设置在主轴1两侧的第一沉孔201,以及设置在主轴1其余两侧的第二沉孔202和第三沉孔203,在第二沉孔202的两侧对称设有第四沉孔204,在第三沉孔203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五沉孔205,第一沉孔201和第四沉孔204成“一”字型,第二沉孔202和第三沉孔203成“Y”字型,第五沉孔204成“L”字型。
所述第一沉孔201中设有所述的第五装配孔2551b和第三装配孔2541b,所述第二沉孔202和第三沉孔203中设有所述的第一中装配孔2512b、第四装配孔2541和安装导向块2252a,一侧的第四沉孔204中设有所述的第一左装配孔2511b和第二左装配孔2521b,另一侧的第四沉孔204中设有所述的第一右装配孔2513b和第二右装配孔2522b,一侧的第五沉孔205中设有所述的第一左装配孔2511b、第二左装配孔2521b和第六装配孔2561b,另一侧的第五沉孔205中设有所述的第一右装配孔2513b、第二右装配孔2522b和第六装配孔2561b。
如图2和图16示出主轴1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轴1包括驱动轴11和从动轴12,所述驱动轴11的一端与手柄组件100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指示面板210、安装面板200、顶板400与定位机构300中的定位棘轮320连接,所述从动轴12一端与定位棘轮320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多层接触模块420后与底板410配合,手柄组件100转动时通过驱动轴11带动定位棘轮320转动,定位棘轮320带动从动轴12转动,从动轴带动接触模块420动作,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轴11和从动轴12是分体设置的,当然主轴1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但是分体设置更便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1的驱动轴11和从动轴12为四棱柱形状,在定位棘轮320和凸轮组件460的凸轮板461上设有与主轴1相啮合的啮合槽,驱动轴11与定位机构300的定位棘轮320啮合,从动轴12与定位棘轮320和凸轮组件460啮合。优选的,驱动轴11和从动轴12为正四棱柱形状,啮合槽为八角星形,并且每个角的夹角为直角,这样主轴1在转动90度以后仍旧可以插入啮合槽中实现啮合,这是与接触模块420和定位机构300转动角度相匹配的,装配起来更方便,当然主轴1也可以为圆柱形,然后采用轴销等方式与定位棘轮320和凸轮板461形成连接,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更进一步,所述驱动轴11包括与手柄组件100相配合的手柄部15,以及与定位棘轮320相配合的驱动部16,以及设置在手柄部15与驱动部16之间与顶板400滑动配合的圆柱形的枢转部12,所述手柄部15沿径向的截面为五边形,在手柄部15上设有与手柄组件100配合的导向斜面15a,手柄组件100与手柄部15相配合的手柄装配槽为相匹配的五边形形状,通过设有导向斜面15a的手柄部15与手柄组件100的手柄装配槽配合以确定手柄唯一正确的装配方向,防止装配时方向错误,进一步降低装配的难度,提高装配的效率。优选的,所述驱动轴11和从动轴12两端的端面上均设有圆角,能够便于啮合。
更进一步,所述枢转部12上设有伸至顶板400与定位机构300之间的定位部13,定位部13的一侧设有沿径向延伸的限位部14,在顶板400上设有与限位部14相配合的限位柱(图中未示出),限位柱可以阻挡限位部14使驱动轴11无法继续转动,以限制驱动轴11能旋转的最大角度,定位部13卡在顶板400与定位机构300之间能够防止驱动轴11脱出,也能够为手柄组件100提供可靠的固定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万能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以及与主轴(1)连接的接触模块(420),接触模块(420)包括接触基座(450)以及设置在接触基座(450)中与主轴(1)配合的凸轮组件(460),在凸轮组件(460)的四周设有多组与凸轮组件(460)联动的接触机构,接触机构的支架(432)可移动地设置在接触基座(450)中与凸轮组件(460)配合,动接触片(431)设置在支架(432)上与静接触片(441)配合,在支架(432)上设有指示杆(434a),接触基座(450)上设有与指示杆(434a)配合的指示孔(434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32)上设有触头弹簧(433),触头弹簧(433)套在指示杆(434a)上,两端分别抵在支架(432)和接触基座(4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基座(450)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支架(432)对应的避让槽(451a),以及与支架(432)配合的支架板(451b),用于配合指示杆(434a)的指示孔(434b)设置在支架板(451b)上,支架板(451b)和接触基座(450)通过卡扣(451c)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32)为U形,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动块(4321)以及连接在两个滑动块(4321)一端的连接块(4322),连接块(4321)与滑动块(4321)围成用于固定动接触片(431)的支架固定槽(4323),所述的指示杆(434a)设置在连接块(4322)的内侧,动接触片(431)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的指示杆(434a)相配合的固定孔(431c),连接块(4322)的外侧设有与凸轮组件(460)的凸轮板(461)相配合的支架凸台(4324),在凸轮组件(460)的凸轮板(461)上设有与支架凸台(4323)相配合的避让凹口(4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万能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基座(450)敞开的一侧叠加在底座(410)或相邻的接触模块(420)的接触基座(450)上;所述底座(410)和接触基座(450)的底板上设有与支架(432)的滑动块(4321)相配合的滑动槽(4321b),滑动槽(4321b)中设有滑轨,在滑动块(4321)上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槽(4321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接触片(441)为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动接触片(431)的两端,静接触片(441)包括与动接触片(431)配合的静接触部(441a),以及与线路连接的静接线部(441c),静接线部(441c)上设有螺纹配合的接线螺钉(441d),在接线螺钉(441d)上设有与静接线部(441c)配合的接线压板(441e),在接触基座(450)的侧壁上设有与接线压板(441e)对应的接线孔(4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万能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接触部(441a)通过静连接部(441b)与静接线部(441c)连接,静接线部(441c)和静接触部(441a)各自所在的两个平面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接线螺钉(441d)的螺帽朝向接触基座(450)敞开的一侧,接触基座(450)敞开的一侧叠加在底座(410)或相邻的接触模块(420)的接触基座(450)上,在底座(410)和相邻的接触模块(420)的接触基座(450)的底板上设有与接线螺钉(441d)对应的操作孔(44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轴(1)连接用于限位主轴(1)的定位机构(300),所述定位机构(300)包括定位基座(310)以及设置在定位基座(310)中与主轴(1)连接的定位棘轮(320),在定位棘轮(320)的四周设有定位掣子(330),定位掣子(330)通过掣子弹簧(340)与定位基座(310)连接,在定位棘轮(320)上设有与定位掣子(330)相配合的掣子定位槽(321)。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万能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400)和底板(410),所述接触模块(420)为多层,多层接触模块(420)叠加在底板(410)上与主轴(1)联动,在顶板(400)上设有与主轴(1)配合的定位机构(300)和手柄组件(100),主轴(1)穿过定位机构(300)和多层接触模块(4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万能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包括驱动轴(11)和从动轴(12),驱动轴(11)的一端与手柄组件(100)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机构(300)中的定位棘轮(320)连接,从动轴(12)一端与定位棘轮(320)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多层接触模块(420)后与底板(410)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万能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1)包括与手柄组件(100)相配合的手柄部(15),以及与定位棘轮(320)相配合的驱动部(16),以及设置在手柄部(15)与驱动部(16)之间与顶板(400)滑动配合的圆柱形的枢转部(12);所述枢转部(12)上设有伸至顶板(400)与定位机构(300)之间的定位部(13),定位部(13)的一侧设有沿径向延伸的限位部(14),在顶板(400)上设有与限位部(14)相配合的限位柱。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万能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模块(420)中设有两组接触机构,两组接触机构对称设置在凸轮组件(460)的两侧,在凸轮组件(460)的其余两侧形成用于连接其他接触模块(420)的串接凸台(471);凸轮组件(460)包括两个分别与接触机构配合的凸轮板(461),两个支架(432)上的支架凸台(4324)高低错位设置,在支架凸台(4324)与连接块(4322)之间形成避让另一凸轮板(461)的空间,所述接触基座(450)为长方体形状,两个接触机构的四个静接触片(441)分别设置在接触基座(450)的四个顶角位置,在同一个接触机构的两个静接触片(441)之间围成容纳动触头组件(430)的空间,在两个接触机构的两个静接触片(441)之间围成容纳串接凸台(471)的空间,多层接触模块(420)叠加后,通过串接件(472)依次穿过串接凸台(471)将多层叠加在一起的接触模块(420)固定。
CN201710885575.XA 2017-09-26 2017-09-26 万能转换开关 Active CN1095599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5575.XA CN109559917B (zh) 2017-09-26 2017-09-26 万能转换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5575.XA CN109559917B (zh) 2017-09-26 2017-09-26 万能转换开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9917A CN109559917A (zh) 2019-04-02
CN109559917B true CN109559917B (zh) 2024-04-30

Family

ID=65863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85575.XA Active CN109559917B (zh) 2017-09-26 2017-09-26 万能转换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5991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93835A1 (fr) * 1992-07-20 1994-01-21 Soule Sa Dispositif de coupure de ligne électrique à sectionneur dans l'air et interrupteur sous atmosphère contrôlée.
JPH10241509A (ja) * 1997-02-21 1998-09-11 Toshiba Fa Syst Eng Kk 断路接地装置
CN2713613Y (zh) * 2004-05-18 2005-07-27 温州市长江电器开关厂 转换开关
CN1649057A (zh) * 2004-01-27 2005-08-03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开关
CN101202166A (zh) * 2006-11-24 2008-06-1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开关装置
CN101399131A (zh) * 2008-11-14 2009-04-01 青田奥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开关
JP5365886B1 (ja) * 2012-07-25 2013-12-11 淳溢科學股▲ふん▼有限公司 安全変換プラグ
CN205564669U (zh) * 2016-02-23 2016-09-07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05723215U (zh) * 2016-05-03 2016-11-23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转换指示的辅助模块
CN207651376U (zh) * 2017-09-26 2018-07-24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万能转换开关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93835A1 (fr) * 1992-07-20 1994-01-21 Soule Sa Dispositif de coupure de ligne électrique à sectionneur dans l'air et interrupteur sous atmosphère contrôlée.
JPH10241509A (ja) * 1997-02-21 1998-09-11 Toshiba Fa Syst Eng Kk 断路接地装置
CN1649057A (zh) * 2004-01-27 2005-08-03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开关
CN2713613Y (zh) * 2004-05-18 2005-07-27 温州市长江电器开关厂 转换开关
CN101202166A (zh) * 2006-11-24 2008-06-1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开关装置
CN101399131A (zh) * 2008-11-14 2009-04-01 青田奥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开关
JP5365886B1 (ja) * 2012-07-25 2013-12-11 淳溢科學股▲ふん▼有限公司 安全変換プラグ
CN205564669U (zh) * 2016-02-23 2016-09-07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05723215U (zh) * 2016-05-03 2016-11-23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转换指示的辅助模块
CN207651376U (zh) * 2017-09-26 2018-07-24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万能转换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9917A (zh) 201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60131654A (ko) 누전차단기의 자동 복구 장치
EP3561975B1 (en) Base module for withdrawable switch
CN102136401A (zh) 带漏电保护的小型断路器
CN109559917B (zh) 万能转换开关
KR101026314B1 (ko) 차단기의 위치검출장치
CN104752976A (zh) 配电网开关柜验电用辅助操作工具
KR100364823B1 (ko) 인출형 기중차단기용 인터록장치의 위치 표시장치
US10320161B2 (en) Mechanical rack position indicator
US7026558B1 (en) Motor operator, with inherent de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for electrical power switches
CN103956667B (zh) 分体结构式功能单元抽屉装置
CA2940882A1 (en) Motorized racking assembly
KR20130003512U (ko) 기중차단기의 인/입출 장치
CN109599775B (zh) 一种提高电力保护系统操作准确度的装置
US11482842B2 (en) Supporting device for tools for switchgear and tool kit comprising said device
KR100709827B1 (ko) 테스트 헤드 조작기
CN215526041U (zh) 一二次融合开关的检测装置和一二次电气柜
CN207651376U (zh) 万能转换开关
CN104577850A (zh) 一种装有位置指示装置的断路器底盘车
CN207651398U (zh) 万能转换开关
CN107221870A (zh) 一种具有位置指示功能的断路器底盘车
CN102760617A (zh) 转换旋钮及具有该转换旋钮的电动/手动分合闸转换装置
CN109244914B (zh) 变电站高压开关柜的地刀压板打开机构
CN202068090U (zh) 一种开关柜二次回路控制器
CN220272399U (zh) 塑壳开关安装定位装置
CN116256688A (zh) 一种通用型互感器测试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