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2086A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52086A CN109552086A CN201811549081.5A CN201811549081A CN109552086A CN 109552086 A CN109552086 A CN 109552086A CN 201811549081 A CN201811549081 A CN 201811549081A CN 109552086 A CN109552086 A CN 1095520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uctance
- capacitor
- triode
- transmitter
- wireless char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 H02J7/025—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F接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电连接;所述第五电感和RF发射器串联构成接收主回路,所述第五电感与所述第四电感耦合。RF发射器测量并确定第四电感和第五电感之间的间距,RF接收器自动切换为相对应的电路以保证输出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在采用线径小、后级充电电路简单的前提下,提供了生产成本低而传输效率高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不同的汽车底盘与地面的之间距离都不相等,匹配不同的电动汽车时为了缩小接收线圈输出电压变化幅度,需要大体积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配合才可实现,而绕线线径粗、大量使用磁性材料和屏蔽材料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生产成本高、质量大,大大增加了电动汽车的负担;另外为适应接收端大幅度变化的电压,后级充电电路设计复杂、电路要求过高、损耗过大,严重影响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充电效率高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RF发射器、RF接收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电源;
所述电源、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电容和第三电感依次连接构成输出主回路,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三电感并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漏极连接在第二电感远离第三电感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源极连接在第三电感与第一电容的连接处,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感与第一电容的连接处,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四电感远离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三极管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第四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四三极管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RF接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电连接;
所述第五电感和RF发射器串联构成接收主回路,所述第五电感与所述第四电感耦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RF发射器测量并确定第四电感和第五电感之间的间距,RF接收器自动切换为相对应的电路以保证输出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在采用线径小、后级充电电路简单的前提下,提供了生产成本低而传输效率高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路图。
标号说明:
1、RF发射器;2、RF接收器;U、电源;
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L3、第三电感;L4、第四电感;
L5、第五电感;L6、第六电感;L7、第七电感;
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
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
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Q4、第四三极管;
Q5、第五三极管;Q6、第六三极管;Q7、第七三极管;Q8、第八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RF发射器测量并确定第四电感和第五电感之间的间距,RF接收器自动切换为相对应的电路以保证输出电压处于稳定状态。
请参照图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RF发射器1、RF接收器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和电源U;
所述电源U、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电容C1和第三电感L3依次连接构成输出主回路,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与所述第三电感L3并联,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漏极连接在第二电感L2远离第三电感L3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源极连接在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四电感L4远离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三极管Q3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通过第四三极管Q4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RF接收器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电连接;
所述第五电感L5和RF发射器1串联构成接收主回路,所述第五电感L5与所述第四电感L4耦合。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位于充电系统后级的RF发射器计算测量第四电感和第五电感之间的实际距离后将数据传输至RF接收器,RF接收器切换相对应的元器件组成相对应的电路,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RF发射器测量并确定第四电感和第五电感之间的间距,RF接收器自动切换为相对应的电路以保证输出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在采用线径小、后级充电电路简单的前提下,提供了生产成本低而传输效率高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六电感L6、第七电感L7、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和第八三极管Q8;所述第六电感L6和第七电感L7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感L2之间,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漏极连接于第六电感L6与第七电感L7连接处,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漏极连接于第一电感L1与第六电感L6连接处,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通过第七三极管Q7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通过第八三极管Q8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RF接收器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和第八三极管Q8电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六电感、第七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和第八三极管组成多个切换电路,大大提高了无线充电系统的适用性和兼容性。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U的电压为200V。
由上述描述可知,200V的充电电压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用户使用需求。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接收主回路的第七电容C7,所述第七电容C7连接在所述第五电感L5与RF发射器1之间。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RF发射器1检测到电压发生变化,发出关断三极管的信号;
2)RF接收器2接收由RF发射器1发出的所述关断三极管的信号后,关断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
3)RF发射器1再次检测系统输出端的实际电压;
4)RF发射器1根据实际电压值计算第四电感L4与第五电感L5的实际距离,并发出距离数据;
5)RF接收器2接收由RF发射器1发出的距离数据,选择接通对应的元器件。
由上述描述可知,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第四电感与第五电感之间的距离实现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电压值,使其保持稳定。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RF发射器1、RF接收器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0、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和电源U;所述电源U、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电容C1和第三电感L3依次连接构成输出主回路,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与所述第三电感L3并联,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漏极连接在第二电感L2远离第三电感L3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源极连接在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四电感L4远离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三极管Q3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通过第四三极管Q4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RF接收器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电连接;所述第五电感L5和RF发射器1串联构成接收主回路,所述第五电感L5与所述第四电感L4耦合。
还包括第六电感L6、第七电感L7、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和第八三极管Q8;所述第六电感L6和第七电感L7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感L1与第二电感L2之间,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漏极连接于第六电感L6与第七电感L7连接处,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漏极连接于第一电感L1与第六电感L6连接处,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感L3与第一电容C1的连接处;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通过第七三极管Q7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通过第八三极管Q8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RF接收器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4和第八三极管Q8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最大值均为400V,优选的,所述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占空比为50%,即所述输入电压为200V,电源U电压为200V。
还包括设于接收主回路的第七电容C7,所述第七电容C7连接在所述第五电感L5与RF发射器1之间。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和LC谐振原理,得到以下换算公式:
公式一:Lf=Uin/Uout*N;
公式二:M={(L4+L5)-(L4-L5)}/4;
公式三:1/ω2=Lf*Cf;
公式四:ω=2πf;
公式五:K2=M2/(L4+L5);
其中,L4:第四电感的电感值;L5:第五电感的电感值;M:第四电感与第五电感的互感;Lf:谐振电感(多个电感串联);Cf:谐振电容(多个电容并联);f:频率;K:耦合系数。
根据设计要求,设定无线传输电能功率,收、发线圈的变化范围,线圈盘尺寸和传输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按照5mm为一梯度对相互耦合的第四电感L4和第五电感L5进行测试,并制作随第四电感L4与第五电感L5距离变化,耦合系数和第四电感L4与第五电感L5的互感变化数据表,请参照表1;
表1互感及耦合系数随间距变化数值表
Gap(mm) | L4(uH) | Q4 | L5(uH) | Q5 | L4+L5 | L4-L5 | M(uH) | K |
10 | 49.2 | 239 | 63.5 | 414 | 170.2 | 56 | 28.55 | 0.511 |
15 | 47.3 | 258 | 55.9 | 400 | 151.5 | 55.2 | 24.075 | 0.468 |
20 | 46 | 265 | 53.7 | 426 | 144.3 | 55.7 | 22.15 | 0.446 |
25 | 45.5 | 280 | 50.8 | 413 | 135.68 | 56.9 | 19.695 | 0.41 |
30 | 44.7 | 284 | 49.9 | 431 | 131.3 | 57.78 | 18.28 | 0.389 |
35 | 44.2 | 295 | 48.13 | 436 | 125.78 | 59.15 | 16.658 | 0.361 |
40 | 44 | 307 | 46.68 | 440 | 120.1 | 61.2 | 14.725 | 0.325 |
45 | 43.9 | 308 | 46.48 | 438 | 118.2 | 52.5 | 13.925 | 0.308 |
容易理解的是,以5mm为一梯度可确定一组Lf和Cf的值。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RF发射器1检测到电压发生变化,发出关断三极管的信号;
2)RF接收器2接收由RF发射器1发出的所述关断三极管的信号后,关断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
3)RF发射器1再次检测系统输出端的实际电压;
4)RF发射器1根据实际电压值计算第四电感L4与第五电感L5的实际距离,并发出距离数据;
5)RF接收器2接收由RF发射器1发出的距离数据,选择接通对应的元器件。
由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路图可知,Lf=L1+L2+L3+L6+L7,Cf=C2+C3+C4+C5+C6,在所有三极管关断状态下,第四电感L4与第五电感L5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都会对应一个准确的输出电压,由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可知,RF发射器1根据该准确的实际电压值可计算第四电感L4和第五电感L5之间的距离并将该距离数据传输至RF接收器2。
预先绘制第四电感L4与第五电感L5之间的距离和Lf、Cf优化数据表格,RF接收器2接收距离数据之后,接收到的距离数据通过向下取整确定唯一的距离,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电感与第五电感之间的距离为12mm,以5mm为一梯度,可确定两者之间的距离为10mm。通过查询第四电感L4与第五电感L5之间的距离和Lf、Cf优化数据表格便可选择相对应的电子元器件,及时调节连接Lf、Cf的网络,输出预先设定的电压值,完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闭环控制。
基于上述公式一至公式五,模拟自动调整谐振网络测试效果数据如下:
Gap:45mm,K=0.31,M=13.925,Lf=27.85uH,Cf=126nF,L4=43.9uH,L5=46.48uH;
求得输出电压Uout=198V;
Gap:25mm,K=0.41,M=19.695,Lf=39.39uH,Cf=89nF,L4=45.5uH,L5=50.8uH;
求得输出电压Uout=175V;
Gap:10mm,K=0.511,M=28.55,Lf=57.1uH,Cf=61nF,L4=49.2uH,L5=63.5uH;
求得输出电压Uout=145V;可知电压变化范围145V-195V。
模拟优化Lf、Cf参数后自动调整谐振网路测试效果数据如下:
Gap:25mm,K=0.41,M=19.695,Lf=34.5uH,Cf=101.5nF,L4=45.5uH,L5=50.8uH;
求得输出电压Uout=199V;
Gap:10mm,K=0.511,M=28.55,Lf=38uH,Cf=92.5nF,L4=49.2uH,L5=63.5uH;
求得输出电压Uout=200V;可知电压变化范围198V-200V。
模拟固定谐振网络网路测试效果数据如下:
Gap:45mm,K=0.31,M=13.925,Lf=39.39uH,Cf=89nf,L4=43.9uH,L5=46.48uH;
求得输出电压Uout=138V;
Gap:10mm,K=0.511,M=28.55,Lf=39.39uH,Cf=89nF,L4=49.2uH,L5=63.5uH;
求得输出电压Uout=198V;可知输出电压变化范围138V-198V。
模拟所有三极管关闭时,距离变化与输出电压的关系测试效果数据如下:
Gap:10mm,K=0.511,M=28.55,Lf=38uH,Cf=92.5nF,L4=49.2uH,L5=63.5uH;
求得输出电压Uout=200V;
Gap:25mm,K=0.41,M=19.695,Lf=38uH,Cf=92.5nF,L4=45.5uH,L5=50.8uH;
求得输出电压Uout=180V;
Gap:45mm,K=0.31,M=13.925,Lf=38uH,Cf=92.5nF,L4=43.9uH,L5=46.48uH;
求得输出电压Uout=145V;可知电压变化范围145V-200V。
由RF发射器1和RF接收器2组成的RF无线通信模块实时采集、检测、反馈和控制,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可低延时地完成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根据Lf、Cf的精确值,可有效提供输出电压的精度。
在无线供电过程中,RF发射端的补偿网络一直处于谐振状态,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效率可达到最大化,同时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发热量下降,有益于提高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RF发射器测量并确定第四电感和第五电感之间的间距,RF接收器自动切换为相对应的电路以保证输出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在采用线径小、后级充电电路简单的前提下,提供了生产成本低而传输效率高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发射器、RF接收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电源;
所述电源、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电容和第三电感依次连接构成输出主回路,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第三电感并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漏极连接在第二电感远离第三电感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源极连接在第三电感与第一电容的连接处,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感与第一电容的连接处,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四电感远离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三极管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第四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四三极管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RF接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电连接;
所述第五电感和RF发射器串联构成接收主回路,所述第五电感与所述第四电感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六电感、第七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和第八三极管;
所述第六电感和第七电感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之间,所述第五三极管的漏极连接于第六电感与第七电感连接处,所述第五三极管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感与第一电容的连接处;所述第六三极管的漏极连接于第一电感与第六电感连接处,所述第六三极管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感与第一电容的连接处;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五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七三极管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第六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八三极管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RF接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和第八三极管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的电压为200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接收主回路的第七电容,所述第七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五电感与RF发射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RF发射器检测到电压发生变化,发出关断三极管的信号;
2)RF接收器接收由RF发射器发出的所述关断三极管的信号后,关断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
3)RF发射器再次检测系统输出端的实际电压;
4)RF发射器根据实际电压值计算第四电感与第五电感的实际距离,并发出距离数据;
5)RF接收器接收由RF发射器发出的距离数据,选择接通对应的元器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49081.5A CN109552086B (zh) | 2018-12-18 | 2018-12-18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49081.5A CN109552086B (zh) | 2018-12-18 | 2018-12-18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52086A true CN109552086A (zh) | 2019-04-02 |
CN109552086B CN109552086B (zh) | 2024-03-19 |
Family
ID=65870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49081.5A Active CN109552086B (zh) | 2018-12-18 | 2018-12-18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52086B (zh) |
Citations (4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399151A (en) * | 1972-01-14 | 1975-06-25 | Westinghouse Brake & Signal | Battery charging circuits |
WO2009054221A1 (ja) * | 2007-10-25 | 2009-04-30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電動車両および車両用給電装置 |
JP2010141976A (ja) * | 2008-12-09 | 2010-06-24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
CN101789638A (zh) * | 2010-02-26 | 2010-07-28 |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扩展充电距离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及方法 |
CN102396131A (zh) * | 2009-04-13 | 2012-03-28 | 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 非接触供电设备、非接触受电装置以及非接触供电系统 |
JP2012138976A (ja) * | 2010-12-24 | 2012-07-19 | Equos Research Co Ltd |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
CN102640395A (zh) * | 2010-12-01 | 2012-08-1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非接触供电设备、车辆以及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
US20130033228A1 (en) * | 2011-08-05 | 2013-02-07 | Evatran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uctively transferring ac power between a charging unit and a vehicle |
CN103108768A (zh) * | 2010-07-29 | 2013-05-15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谐振式非接触供电系统 |
WO2013080285A1 (ja) * | 2011-11-28 | 2013-06-0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非接触型充電装置および非接触型充電方法 |
WO2014003026A1 (ja) * | 2012-06-28 | 2014-01-03 | 株式会社 豊田自動織機 |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及び受電機器 |
GB201401710D0 (en) * | 2014-01-31 | 2014-03-19 | Spinnaker Int Ltd | A charging apparatus |
CN104011968A (zh) * | 2011-12-27 | 2014-08-2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无线电力供给装置、无线电力供给系统以及无线电力供给方法 |
US20140252874A1 (en) * | 2011-11-29 | 2014-09-11 | Ihi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
CN104333148A (zh) * | 2014-10-30 | 2015-02-04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471822A (zh) * | 2012-07-16 | 2015-03-2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感应电力传递系统中的装置对准及识别 |
DE102013219678A1 (de) * | 2013-09-30 | 2015-04-02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mitteln eines Fremdobjekts in einem Raumbereich |
WO2015131794A1 (zh) * | 2014-03-05 | 2015-09-11 | 库珀工业控股(爱尔兰)公司 |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接收电路 |
CN105226764A (zh) * | 2011-03-16 | 2016-01-06 |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 受电装置和输电装置 |
DE102014220224A1 (de) * | 2014-10-07 | 2016-04-07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berührungslosen Laden eines batteriebetriebenen Objekts |
WO2016114629A1 (ko) * | 2015-01-16 | 2016-07-21 | 주식회사 한림포스텍 |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
FR3035282A1 (fr) * | 2015-04-15 | 2016-10-21 | Valeo Systemes De Controle Moteur | Chargeur de batterie, installation electriqu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
US20160380488A1 (en) * | 2015-06-23 | 2016-12-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guidance and alignment in electric vehicles wireless inductive charging systems |
CN106314193A (zh) * | 2016-11-01 | 2017-01-11 |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磁共振传感系统 |
CN205921458U (zh) * | 2016-06-27 | 2017-02-01 |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无线充电发射系统和无线充电接收系统 |
CN106560976A (zh) * | 2016-06-27 | 2017-04-12 |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无线充电发射系统和无线充电接收系统 |
CN106715183A (zh) * | 2014-10-08 | 2017-05-24 |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 用于电感的驱动电路 |
CN107068357A (zh) * | 2017-06-15 | 2017-08-18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设备的感应线圈结构及制备方法 |
CN107248773A (zh) * | 2016-03-25 | 2017-10-13 | 十铨恒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
CN107769345A (zh) * | 2017-12-08 | 2018-03-06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电动游艇无线充电装置 |
CN107878236A (zh) * | 2014-01-31 | 2018-04-06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和充电站 |
KR20180057069A (ko) * | 2016-11-21 | 2018-05-30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무선 충전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
JP2018107910A (ja) * | 2016-12-27 | 2018-07-05 | 昭和飛行機工業株式会社 | 非接触給電装置 |
CN108282035A (zh) * | 2018-02-07 | 2018-07-13 | 山东大学 | 适用于抗系统参数宽范围波动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方法 |
CN108321939A (zh) * | 2018-03-13 | 2018-07-24 | 武汉理工大学 | 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预测控制方法 |
CN108656994A (zh) * | 2018-05-11 | 2018-10-16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一种可变电容的电动汽车ipt系统 |
CN108725239A (zh) * | 2018-05-03 | 2018-11-02 |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对位装置及其方法 |
US20180339598A1 (en) * | 2017-05-24 | 2018-11-29 | Honda Motor Co., Ltd. |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
CN108923503A (zh) * | 2018-09-07 | 2018-11-30 | 中国计量大学 | 一种基于半控整流电路的高效率无线充电装置 |
CN209616903U (zh) * | 2018-12-18 | 2019-11-12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
-
2018
- 2018-12-18 CN CN201811549081.5A patent/CN10955208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399151A (en) * | 1972-01-14 | 1975-06-25 | Westinghouse Brake & Signal | Battery charging circuits |
WO2009054221A1 (ja) * | 2007-10-25 | 2009-04-30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電動車両および車両用給電装置 |
JP2010141976A (ja) * | 2008-12-09 | 2010-06-24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
CN102396131A (zh) * | 2009-04-13 | 2012-03-28 | 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 非接触供电设备、非接触受电装置以及非接触供电系统 |
CN101789638A (zh) * | 2010-02-26 | 2010-07-28 |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扩展充电距离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及方法 |
CN103108768A (zh) * | 2010-07-29 | 2013-05-15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谐振式非接触供电系统 |
CN102640395A (zh) * | 2010-12-01 | 2012-08-1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非接触供电设备、车辆以及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
JP2012138976A (ja) * | 2010-12-24 | 2012-07-19 | Equos Research Co Ltd |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
CN105226764A (zh) * | 2011-03-16 | 2016-01-06 |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 受电装置和输电装置 |
US20130033228A1 (en) * | 2011-08-05 | 2013-02-07 | Evatran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uctively transferring ac power between a charging unit and a vehicle |
WO2013080285A1 (ja) * | 2011-11-28 | 2013-06-0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非接触型充電装置および非接触型充電方法 |
US20140252874A1 (en) * | 2011-11-29 | 2014-09-11 | Ihi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
CN104011968A (zh) * | 2011-12-27 | 2014-08-2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无线电力供给装置、无线电力供给系统以及无线电力供给方法 |
WO2014003026A1 (ja) * | 2012-06-28 | 2014-01-03 | 株式会社 豊田自動織機 |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及び受電機器 |
CN104471822A (zh) * | 2012-07-16 | 2015-03-2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感应电力传递系统中的装置对准及识别 |
DE102013219678A1 (de) * | 2013-09-30 | 2015-04-02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mitteln eines Fremdobjekts in einem Raumbereich |
CN107878236A (zh) * | 2014-01-31 | 2018-04-06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和充电站 |
GB201401710D0 (en) * | 2014-01-31 | 2014-03-19 | Spinnaker Int Ltd | A charging apparatus |
WO2015131794A1 (zh) * | 2014-03-05 | 2015-09-11 | 库珀工业控股(爱尔兰)公司 |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接收电路 |
DE102014220224A1 (de) * | 2014-10-07 | 2016-04-07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berührungslosen Laden eines batteriebetriebenen Objekts |
CN106715183A (zh) * | 2014-10-08 | 2017-05-24 |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 用于电感的驱动电路 |
CN104333148A (zh) * | 2014-10-30 | 2015-02-04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WO2016114629A1 (ko) * | 2015-01-16 | 2016-07-21 | 주식회사 한림포스텍 |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
FR3035282A1 (fr) * | 2015-04-15 | 2016-10-21 | Valeo Systemes De Controle Moteur | Chargeur de batterie, installation electriqu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
US20160380488A1 (en) * | 2015-06-23 | 2016-12-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guidance and alignment in electric vehicles wireless inductive charging systems |
CN107248773A (zh) * | 2016-03-25 | 2017-10-13 | 十铨恒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
CN205921458U (zh) * | 2016-06-27 | 2017-02-01 |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无线充电发射系统和无线充电接收系统 |
CN106560976A (zh) * | 2016-06-27 | 2017-04-12 |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无线充电发射系统和无线充电接收系统 |
CN106314193A (zh) * | 2016-11-01 | 2017-01-11 |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磁共振传感系统 |
KR20180057069A (ko) * | 2016-11-21 | 2018-05-30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무선 충전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
JP2018107910A (ja) * | 2016-12-27 | 2018-07-05 | 昭和飛行機工業株式会社 | 非接触給電装置 |
US20180339598A1 (en) * | 2017-05-24 | 2018-11-29 | Honda Motor Co., Ltd. |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
CN107068357A (zh) * | 2017-06-15 | 2017-08-18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设备的感应线圈结构及制备方法 |
CN107769345A (zh) * | 2017-12-08 | 2018-03-06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电动游艇无线充电装置 |
CN108282035A (zh) * | 2018-02-07 | 2018-07-13 | 山东大学 | 适用于抗系统参数宽范围波动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方法 |
CN108321939A (zh) * | 2018-03-13 | 2018-07-24 | 武汉理工大学 | 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预测控制方法 |
CN108725239A (zh) * | 2018-05-03 | 2018-11-02 |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对位装置及其方法 |
CN108656994A (zh) * | 2018-05-11 | 2018-10-16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一种可变电容的电动汽车ipt系统 |
CN108923503A (zh) * | 2018-09-07 | 2018-11-30 | 中国计量大学 | 一种基于半控整流电路的高效率无线充电装置 |
CN209616903U (zh) * | 2018-12-18 | 2019-11-12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徐晨洋;张强;李岳;牛天林;: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建模与分析", 计算机仿真, no. 09 * |
曹琛等: "基于MSP430的无线充电器系统设计",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vol. 16, no. 02, pages 66 - 69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52086B (zh) | 2024-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26839B (zh) |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双侧自调谐方法 | |
Ahn et al. | Effect of coupling between multiple transmitters or multiple receivers 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 |
CN205961066U (zh) | 一种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 | |
CN104521103B (zh) | 谐振电源 | |
CN204794909U (zh) | 一种用于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射频功率放大器 | |
CN104967222A (zh) | 一种多频工作的无线电能传输发射端电路 | |
CN207410122U (zh) | 磁共振无线miso充电电路 | |
CN204992720U (zh) |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 |
CN102664601A (zh) | 一种自适应阻抗匹配模块 | |
CN104242851B (zh) | 二次曲线电调增益均衡电路 | |
CN108199494B (zh) | 一种增益可调的有源负载无线充电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 |
CN102095942B (zh) | V型线阻抗稳定网络拓扑结构的特性参数分析及校准方法 | |
CN204633480U (zh) | 一种多频工作的无线电能传输发射端电路 | |
CN204992795U (zh) | 一种基于多天线接收的无线电磁波能量采集装置 | |
CN109560837A (zh) | 用于操作通过电感耦合通信的通信装置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4079275A (zh) | 一种射频开关组件 | |
CN107404155A (zh) | 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 |
CN109552086A (zh)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559698U (zh) | 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 |
US20180219524A1 (en) | Dynamic impedance management | |
CN109067015A (zh) | 一种自适应可变接收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方法 | |
CN209616903U (zh)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 |
CN102324949B (zh)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 |
CN105811546B (zh) | 基于电磁耦合的wpt充电设备及方法 | |
CN112953280B (zh) | 一种e类高频逆变电路参数的设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