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1891B - 排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排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51891B
CN109551891B CN201811050018.7A CN201811050018A CN109551891B CN 109551891 B CN109551891 B CN 109551891B CN 201811050018 A CN201811050018 A CN 201811050018A CN 109551891 B CN109551891 B CN 1095518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ous paper
air
configuration
recording medium
dry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500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51891A (zh
Inventor
上坂友纯
关本正彦
池田宏
井上洋
竹本典央
长谷部惠
前后武志
本杉友佳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263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5620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551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1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51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1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6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infrared [IR] radiation or micro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05Curl smoothing, i.e. smoothing down corrugated printing material, e.g. by pressing means acting on wrinkled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du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heated plat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出装置,该排出装置包括:排出部,该排出部将液滴排出到被馈送的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上;第一干燥部,该第一干燥部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光能施加至所述一个表面从而干燥所述液滴;以及第二干燥部,该第二干燥部仅与其中所述液滴已经被所述第一干燥部干燥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表面接触,并且加热所述记录介质从而干燥所述记录介质。

Description

排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3-28022号公报公开了这样一种喷墨打印机,该喷墨打印机包括:非接触干燥单元,该非接触干燥单元在记录介质的打印表面上进行一次干燥处理;以及接触干燥单元,该接触干燥单元包括皱褶移除单元,该皱褶移除单元在记录介质的经受了一次干燥处理的打印表面上进行二次干燥处理以移除记录介质中产生的褶皱。接触干燥单元由加热辊与加压辊构成为使得能够在被保持于加热辊与加压辊之间的记录介质上进行干燥处理。
发明内容
这里,在包括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光能施加至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从而干燥液滴的第一干燥部以及其中的液滴已经被第一干燥部干燥了的第二干燥部的构造中,当记录介质被从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及其另一表面保持记录介质的第二干燥部干燥时,记录介质中会产生皱褶。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出装置,该排出装置包括:第一干燥部,该第一干燥部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光能施加至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从而干燥液滴;以及第二干燥部,该第二干燥部干燥其中所述液滴已经被所述第一干燥部干燥的所述记录介质,从而与记录介质被从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及其另一表面保持记录介质的第二干燥部干燥的构造相比,能够抑制记录介质中的皱褶的产生。
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的第一构造)是一种排出装置,该排出装置包括:排出部,该排出部将液滴排出到被馈送的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上;第一干燥部,该第一干燥部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光能施加至所述一个表面从而干燥所述液滴;以及第二干燥部,该第二干燥部仅与其中所述液滴已经被所述第一干燥部干燥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表面接触,并且加热所述记录介质从而干燥所述记录介质。
在本发明的第二构造中,所述第一干燥部用所述液滴中的吸收率高于所述记录介质中的吸收率的波长的光照射所述一个表面。
在本发明的第三构造中,在所述第一干燥部与所述第二干燥部之间的路径中未布置与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接触的接触构件。
在本发明的第四构造中,在所述第一干燥部与所述第二干燥部之间的路径中仅布置经由所述另一表面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的接触构件。
本发明的第五构造进一步包括:促进室,该促进室布置在所述第一干燥部与所述第二干燥部之间的路径中,以促进所述液滴的水分的蒸发。
在本发明的第六构造中,在所述促进室中沿所述一个表面吹空气。
在本发明的第七构造中,所述第一干燥部与所述第二干燥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向所述记录介质吹空气的吹风机;并且由所述吹风机在所述促进室中沿所述一个表面吹空气。
在本发明的第八构造中,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馈送速率改变吹向所述促进室的空气的速率。
在本发明的第九构造中,所述促进室包括:对置壁,该对置壁沿所述一个表面布置并且与所述一个表面对置;以及吹风口,该吹风口从所述对置壁侧朝所述记录介质的馈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并且关于所述一个表面倾斜地吹空气。
在本发明的第十构造中,所述吹风口的位于所述馈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或者位于所述对置壁侧的外边缘相对于所述对置壁与所述一个表面之间的空间布置在所述对置壁侧。
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构造中,在所述对置壁与所述吹风口的位于所述馈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或者位置所述对置壁侧的外边缘之间形成有开口部。
在本发明的第十二构造中,所述促进室包括:分隔板,这些分隔板设置成从所述对置壁朝所述一个表面延伸,使得各个所述分隔板将位于所述对置壁与所述一个表面之间的空间分隔成所述馈送方向上的上游部与下游部并且在所述分隔板的端部与所述一个表面之间并沿所述一个表面形成气流路径。
在本发明的第十三构造中,所述分隔板沿所述吹风口的吹风方向并且关于所述一个表面倾斜地布置。
在本发明的第十四构造中,各个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对置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在本发明的第十五构造中,所述促进室包括排放口,流经位于所述对置壁与所述一个表面之间的空间的空气穿过该排放口从所述空间排放;并且所述分隔板布置在相比所述排放口更靠近所述吹风口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十六构造中,所述促进室包括沿所述另一表面布置的壁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构造,排出装置包括:第一干燥部,该第一干燥部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光能施加至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从而干燥所述液滴;以及第二干燥部,该第二干燥部干燥其中所述液滴已经被所述第一干燥部干燥的所述记录介质,在这样的排出装置中,与记录介质被从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及其另一表面保持记录介质的第二干燥部干燥的构造相比,能够抑制记录介质中的皱褶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构造,与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吸收率等于所述液滴中的吸收率的波长的光照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的构造相比,能够抑制记录介质中的皱褶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构造,与在所述第一干燥部与所述第二干燥部之间的路径中布置与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一个表面接触的接触构件的构造相比,能够抑制附着至记录介质的液滴的磨损。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构造,与在所述第一干燥部与所述第二干燥部之间的路径中避免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的构造相比,能够在抑制附着至记录介质的液滴的磨损的同时改变记录介质在所述第一干燥部与所述第二干燥部之间的路径中的馈送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构造,与记录介质从第一干燥部直接发送至第二干燥部而不行经促进室的构造相比,能够抑制记录介质中皱褶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构造,与沿所述另一表面吹空气的构造相比,促进蒸发液滴的水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构造,与借助另一吹风机而非设置在第一干燥部与第二干燥部中的至少一者中的吹风机在促进室中吹空气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构造,与所吹的空气的速率固定的构造相比,能够即使当馈送速率改变时也促进水分的蒸发。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构造,与朝记录介质的馈送方向的下游侧吹空气的构造相比,促进来自记录介质的液滴的水分的蒸发。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构造,与外边缘伸出至对置壁与所述一个表面之间的空间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小所吹空气的流动阻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构造,与外边缘和对置壁在无任何间隙的情况下连接的构造相比,能够增大所吹空气的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构造,与仅借助对置壁沿所述一个表面形成气流路径的构造相比,能够在抑制对置壁与记录介质之间的空间中的湿度增大的同时增大所吹空气的速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构造,与各个分隔板沿与吹风口的吹风方向交叉的方向并且关于所述一个表面倾斜地布置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小所吹空气的流动阻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构造,与各个分隔板在无任何间隙的情况下连接至对置壁的构造相比,能够抑制对置壁与记录介质之间的空间中的湿度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构造,与分隔板布置在相比吹风口更靠近排放口的位置的构造相比,能够增大所吹空气的速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构造,与仅设置沿所述一个表面延伸的壁的构造相比,能够增大所吹空气的体积。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面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干燥部的第一变型例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干燥部的第二变型例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干燥部的变型例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馈送路径的变型例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型例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型例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评估结果的图表;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根据对比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示出根据对比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型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型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8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型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9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型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20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型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21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型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22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型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23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型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200、300 喷墨记录设备(排出装置的实施例)
26B 缠绕辊(接触构件的实施例)
30 排出单元(排出部的实施例)
50 第一干燥部
55 吹风机
60 第二干燥部
202、302 蒸发促进室(促进室的实施例)
306 吹风机
311 第一对置壁(对置壁的实施例)
312 第二对置壁(壁部的实施例)
326 吹风口
329 排放口
338 外边缘
350 开口部
360 分隔板
362 气流通道
366 间隙
P 连续纸张(记录介质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实施例的方式参照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喷墨记录设备10)
首先,将描述喷墨记录设备10。图1是示出喷墨记录设备10的构造的示意图。
喷墨记录设备10是排出液滴的排出装置的实施例。具体地说,喷墨记录设备10是将墨滴排出到记录介质上的设备。更具体地说,喷墨记录设备10是这样的设备,该设备将墨滴排出到连续纸张(记录介质的实施例)P上以因此在连续纸张P上形成图像。换言之,喷墨记录设备10可以被看作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
如图1中所示,喷墨记录设备10具有馈送机构20、排出单元30(排出部的实施例)、第一干燥部50、第二干燥部60以及冷却部70。以下将关于用于喷墨记录设备10的墨与连续纸张P、喷墨记录设备10的各部分(馈送机构20、排出单元30、第一干燥部50、第二干燥部60以及冷却部70)以及用于连续纸张P的馈送路径进行描述。
(墨)
例如,水性墨用作在喷墨记录设备10中使用的墨。水性墨含有水、着色剂以及其它添加剂。色素或者染料例如用作着色剂。
墨具有透入记录介质的性能。顺便一提,可以使用任何墨,只要该墨具有透入记录介质的性能即可。
(连续纸张P)
用于在喷墨记录设备10中使用的连续纸张P是具有沿其馈送方向的长度的长记录介质。纸张用于连续纸张P。纸张的实施例可以包括涂料纸、非涂料纸(普通纸)等。
记录介质具有被墨透入的特性。记录介质可以是片材(单页纸)。可以使用任何介质,只要该介质具有被墨透入的特性即可。
(馈送机构20)
馈送机构20是馈送连续纸张P的机构。具体地说,如图1中所示,馈送机构20具有退绕辊22、卷收辊24以及多个缠绕辊26。
退绕辊22是退绕连续纸张P的辊。连续纸张P预先绕退绕辊22缠绕。退绕辊22旋转以退绕缠绕的连续纸张P。
缠绕辊26是供连续纸张P缠绕的辊。具体地说,连续纸张P在退绕辊22与卷收辊24之间缠绕在缠绕辊26上。因此,确定了连续纸张P从退绕辊22到卷收辊24的馈送路径。换言之,缠绕辊26可以被看作是与连续纸张P接触的接触构件。
卷收辊24是卷收连续纸张P的辊。卷收辊24被驱动部28旋转地驱动。因此,卷收辊24卷收连续纸张P并且退绕辊22退绕连续纸张P。当连续纸张P被卷收辊24卷收并且被退绕辊22退绕时,连续纸张P被馈送。缠绕辊26被馈送中的连续纸张P驱动旋转。顺便一提,在各个图中,如果必要的话,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下文中可以简称作“馈送方向”)由箭头A标示。
此外,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设置在不高于100米/分钟并且不低于20米/分钟的范围内。而且,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馈送速率可以以10米/分钟的间隔改变。
(排出单元30)
排出单元30是将液滴排出到被馈送的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上的排出部的实施例。具体地说,排出单元30是将墨滴(液滴的实施例)排出到连续纸张P的表面(一个表面的实施例)上的单元。更具体地说,如图1中所示,排出单元30具有排出头32Y、32M、32C以及32K(下文中称作32Y至32K),这些排出头将相应颜色(即,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墨滴分别排出到连续纸张P的表面上。
连续纸张P的排出有墨滴的表面是由附着至连续纸张P的墨滴形成图像的表面。因此,该表面将被称作“形成表面”。与形成表面相反的表面将被称作“非形成表面”。
排出头32Y至32K按此顺序朝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的上游侧布置。各个排出头32Y至32K均具有沿连续纸张P的宽度方向(与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的长度。各个排出头32Y至32K均在诸如热力系统或者压电系统之类的公知系统中排出墨滴。因此,图像形成在连续纸张P上。
在下面的描述中,连续纸张P中的供排出的墨滴形成图像的部分将被称作“图像部”。另一方面,连续纸张P中没有图像形成的部分将被称作“非图像部”。
(第一干燥部50)
第一干燥部50是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光能施加至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以因此干燥液滴的第一干燥部的实施例。具体地说,第一干燥部50是这样的干燥单元,该干燥单元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光能施加至连续纸张P的已经有从排出单元30排出的墨滴的形成表面,以因此干燥图像部中的墨滴。更具体地说,第一干燥部50构造如下。
第一干燥部50相对于排出单元30布置在馈送方向的下游侧。因此,已经借助排出单元30排出有墨滴以形成图像的连续纸张P馈送至第一干燥部50。
而且,第一干燥部50具有壳体52以及布置在壳体52内部的照射部53。供连续纸张P馈送的通道54以及供布置照射部53的布置部56形成在壳体52内部。
通道54形成为沿图1中的上下方向延伸。此外,通道54具有入口54A以及出口54B。连续纸张P穿过入口54A被引入到通道54中并且穿过出口54B被排放。金属网57布置在通道54与布置区56之间。金属网57具有抑制穿过通道54馈送的连续纸张P与照射部53接触的功能。
连续纸张P在使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面向照射部53的状态下穿过通道54馈送。
各个照射部53均由用光照射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的灯构成。照射部53沿通道54布置。换言之,照射部53沿连续纸张P穿过通道54被馈送的方向布置。
照射部53用光照射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使得墨滴的水分与连续纸张P的水分由于光的能量能够被加热并且蒸发(挥发)。因此,墨滴与连续纸张P被干燥。
具体地说,照射部53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形成表面,在该波长中墨滴中的吸收率高于连续纸张P中的吸收率。更具体地说,照射部53用红外线作为所述光照射形成表面。而且,更具体地说,照射部53用近红外线照射形成表面。更加具体地说,照射部53用波长例如在不短于2μm并且不长于2.5μm的范围内的光照射形成表面。
以此方式,在第一干燥部50中,用墨滴中的吸收率高于连续纸张P中的吸收率的波长的光照射形成表面,从而可以从连续纸张P中的图像部比从非图像部蒸发更多的水分。换言之,连续纸张P在图像部中比在非图像部中更容易干燥。
基于由相对于第一干燥部50布置在馈送方向下游侧(位于将稍后描述的第二馈送路径中)的温度传感器59检测的连续纸张P的温度来控制照射部53的输出。例如,用于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辐射温度的检测传感器用作温度传感器59。
而且,第一干燥部50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空气被吹至第一干燥部50内部的通道54以及照射部53以便移除蒸发的水分并且抑制照射部53过热。
(第二干燥部60)
第二干燥部60是这样的第二干燥部的实施例,该第二干燥部仅与已经借助第一干燥部50使其中的液滴干燥了的记录介质的另一表面接触以加热记录介质并且干燥记录介质。具体地说,第二干燥部60是这样的干燥单元,该干燥单元仅与已经借助第一干燥部50将其中的墨滴干燥了的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接触以加热连续纸张P并且干燥连续纸张P。
更具体地说,第二干燥部60具有干燥鼓62。干燥鼓62例如由金属制成的圆柱形鼓构成。在第二干燥部60中,鼓表面被布置在干燥鼓62内部的诸如卤素灯之类的热源加热。
干燥鼓62相对于第一干燥部50布置在馈送方向的下游侧。连续纸张P绕干燥鼓62缠绕成使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与干燥鼓62的外圆周表面接触。
在第二干燥部60中,连续纸张P的已经借助第一干燥部50将其中的墨滴干燥了的部分被馈送至干燥鼓62,并且该部分中的非形成表面被干燥鼓62加热。因此,连续纸张P被干燥。干燥鼓62的表面温度例如被设置在不低于70℃并且不高于150℃的范围内。
以此方式,在第二干燥部60中,干燥鼓62仅与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接触以加热连续纸张P并且干燥连续纸张P。换言之,第二干燥部60不具有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接触的任何接触构件。换言之,在第二干燥部60中,不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与非形成表面两者保持连续纸张P。而且,换言之,在第二干燥部60中,非形成表面不压靠干燥鼓62。
(冷却部70)
冷却部70具有冷却连续纸张P的功能。具体地说,冷却部70具有冷却辊72,该冷却辊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接触以冷却连续纸张P。冷却辊72相对于第二干燥部60布置在馈送方向的下游侧。连续纸张P绕冷却辊72缠绕以使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与冷却辊72的外周表面接触。
在冷却部70中,连续纸张P的已经被第二干燥部60干燥了的部分被馈送至冷却辊72,并且该部分中的形成表面被冷却辊72冷却。
(连续纸张P的第一馈送路径)
第一馈送路径是从排出单元30到第一干燥部50的馈送路径。具体地说,第一馈送路径是在供从排出单元30的排出头32Y排出的墨滴附着至连续纸张P的位置(起始位置)与第一干燥部50的壳体52的入口54A(结束位置)之间的路径。第一馈送路径的结束位置可以被理解成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处,连续纸张P被在第二干燥部60中布置在最上游侧的照射部53用光照射。
在第一馈送路径中,连续纸张P绕前述缠绕辊26中的一者(下文中称作26A)缠绕以使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与缠绕辊26A的外周表面接触。
因此,在第一馈送路径中,在排出单元30与第一干燥部50之间,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馈送连续纸张P所沿的方向)改变。具体地说,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从沿排出头32Y至32K的排出表面32S的第一方向改变成沿与排出表面32S交叉的方向离开排出表面32S的第二方向。换言之,第二方向可以被看作是相对于沿第一方向馈送的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位于非形成表面侧的方向。
而且,第一方向也是这样的方向,连续纸张P沿该方向从排出单元30被排放。另一方面,第二方向是这样的方向,连续纸张P沿该方向进入第一干燥部50。因此,在第一馈送路径中,从排出单元30排放连续纸张P的方向与连续纸张P进入第一干燥部50的方向不同。
排出单元30与第一干燥部50之间的第一馈送路径的长度设定成使得:在由馈送机构20设定的馈送速率的设定范围内,能够在从排出单元30排出的墨滴完全透入连续纸张P的内部之前将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馈送至第一干燥部50。
换言之,第一馈送路径的长度设定成使得:在由馈送机构20设定的馈送速率的设定范围内,图像部能够在从排出单元30排出的墨滴仍留在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中的状态下馈送至第一干燥部50。
以此方式设定第一馈送路径的长度以便允许墨滴吸收光(第一干燥部50用此光照射墨滴),使得可以从墨滴蒸发更多的水分。从此观点来看,期望第一馈送路径的长度尽可能短。
(连续纸张P的第二馈送路径)
第二馈送路径是从第一干燥部50到第二干燥部60的馈送路径。具体地说,第二馈送路径是位于第一干燥部50的壳体52的出口54B(起始位置)与连续纸张P开始与第二干燥部60的干燥鼓62接触的位置(结束位置)之间的路径。第二馈送路径的起始位置可以被理解成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处,连续纸张P被在第一干燥部50中布置在最下游侧的照射部53照射。
这里,第二馈送路径中没有布置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接触的接触构件。这样的接触构件包括缠绕辊26,在该缠绕辊处,连续纸张P被缠绕成使缠绕辊26的外周表面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接触。
第二馈送路径中布置有经由非形成表面与连续纸张P接触的接触构件。具体地说,前述缠绕辊26中的一者(下文中称作26B)布置在第二馈送路径中,在该缠绕辊26B处,连续纸张P被缠绕成使缠绕辊26B的外周表面与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接触。即,缠绕辊26B是经由非形成表面与连续纸张P接触的接触构件的实施例。
以此方式,仅经由非形成表面与连续纸张P接触的接触构件布置在第二馈送路径中。顺便一提,“仅布置经由非形成表面与连续纸张P接触的接触构件”的构造指的是“仅布置与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接触的接触构件作为与连续纸张P接触的接触构件”的构造。因此,不与连续纸张P接触的任何构件可以布置成面向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
换言之,供缠绕连续纸张P的前述缠绕辊26B相对于第一干燥部50定位在馈送方向的下游侧并且相对于第二干燥部60定位在馈送方向的上游侧。因此,在第二馈送路径中,在第一干燥部50与第二干燥部60之间,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馈送连续纸张P所沿的方向)改变。具体地说,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从沿第一干燥部50的通道54行进的第三方向改变成沿与通道54交叉的方向离开照射部53的第四方向。
换言之,第四方向可以被看作是相对于沿第三方向馈送的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位于非形成表面侧的方向。
具体地说,第三方向是向下的方向(向下侧行进的方向)。此外,第三方向与第一馈送路径中的前述第二方向相同。
另一方面,第四方向是大体水平方向。第四方向可以被看作横向方向。而且,第四方向也是在图1中从右向左行进的方向。
而且,第三方向也是这样的方向,连续纸张P沿该方向从第一干燥部50被排放。另一方面,第四方向是这样的方向,连续纸张P沿该方向进入第二干燥部60。因此,在第二馈送路径中,从第一干燥部50排放连续纸张P的方向不同于连续纸张P进入第二干燥部60的方向。
第二馈送路径的长度设定成使得:在由馈送机构20设定的馈送速率的设定范围内,在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到达第二干燥部60之前用来自第一干燥部50的照射部53的光照射的墨滴的水分能够被充分蒸发。
墨滴的水分被充分蒸发的状态指的是减少了包括在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中的水分与包括在连续纸张P的非图像部中的水分之间的差异的状态。而且,墨滴的水分被充分蒸发的状态指的是图像部与非图像部之间的水分的差异被减小至不能观察到在第二干燥部60中的干燥过程中由图像部与非图像部之间的水分差异引起的收缩的差异产生的皱褶。
当以此方式设定第二馈送路径的长度时,第二馈送路径的长度比第一馈送路径的长度长。
(连续纸张P的第三馈送路径)
第三馈送路径是从第二干燥部60到冷却部70的馈送路径。具体地说,第三馈送路径是位于连续纸张P开始离开第二干燥部60的干燥鼓62的位置(起始位置)与连续纸张P与冷却部70的冷却辊72开始接触的位置(结束位置)之间的路径。
在第三馈送路径中,连续纸张P缠绕在前述缠绕辊26中的一者(下文中称作26C)上,使得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能够与缠绕辊26C的外周表面接触。即,连续纸张P缠绕在相对于第二干燥部60位于馈送方向的下游侧并且相对于冷却部70位于馈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缠绕辊26C上。
即,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第三馈送路径中,第一次相对于排出单元30在馈送方向的下游侧接触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操作)
根据喷墨记录设备10,墨滴从排出单元30朝从退绕辊22朝卷收辊24馈送的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排出。因此,在形成表面中形成图像。
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经由第一馈送路径馈送至第一干燥部50。在第一干燥部50中,光能以非接触的方式施加至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由此使图像部中的墨滴干燥。
具体地说,第一干燥部50的照射部53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形成表面,在该波长中,墨滴中的吸收率高于连续纸张P中的吸收率。由此,使图像部中的墨滴干燥。
而且,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经由第二馈送路径馈送至第二干燥部60。在第二干燥部60中,仅与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接触的干燥鼓62加热非形成表面。由此使连续纸张P干燥。然后,冷却部70冷却连续纸张P。此后,卷收辊24卷收连续纸张P。
这里,在第二干燥部60干燥被从形成表面与非形成表面保持的连续纸张P的构造(第一对比例)中,压力会局部施加至连续纸张P因而在连续纸张P中产生皱褶。
另一方面,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干燥鼓62仅与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接触。因此,与第一对比例相比,抑制记录介质中皱褶的产生。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干燥部50的照射部53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形成表面,在该波长中,墨滴中的吸收率高于连续纸张P中的吸收率。墨滴中的水分与连续纸张P中的水分被光的能量加热。因此,水分蒸发而使得墨滴以及连续纸张P干燥。
这里,在用连续纸张P中的吸收率与墨滴中的吸收率一样高的波长的光照射形成表面的构造(第二对比例)中,会如下那样由于第二干燥部60而在连续纸张P中产生皱褶。在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中,墨滴的水分透入连续纸张P从而切断连续纸张P的纤维(纤维素)之中的氢键。因此,连续纸张P膨胀。当连续纸张P中含有的水分(包括透入连续纸张P的墨滴的水分)蒸发时,连续纸张P的纤维(纤维素)之中的已被切断的氢键再结合。因此,连续纸张P收缩。
另一方面,在连续纸张P的非图像部中,当连续纸张P中含有的水分蒸发时连续纸张P收缩。
在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中,根据透入图像部的墨滴的水分,水分量大于连续纸张P的非图像部中的水分量。然而,在第二对比例中,用连续纸张P中的吸收率与墨滴中的吸收率一样高的波长的光照射形成表面。因此,难以减小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中的水分量与非图像部中的水分量之间的差异。
因此,当水分借助第二干燥部60蒸发时,可能在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与非图像部之间出现收缩差异从而在连续纸张P中产生皱褶。
另一方面,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干燥部50的照射部53用墨滴中的吸收率高于连续纸张P中的吸收率的波长的光照射形成表面。因此,与第二对比例相比,可以减小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中的水分量与非图像部中的水分量之间的差异。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造,与第二对比例相比,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与非图像部之间的收缩差异被抑制从而抑制连续纸张P中的皱褶的产生。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二馈送路径中不布置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接触的接触构件。因此,与第二馈送路径中布置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接触的接触构件的这种构造(第三对比例)相比,附着至连续纸张P的墨滴被抑制磨损。因此,抑制连续纸张P中的图像失真。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二馈送路径中仅布置经由非形成表面与连续纸张P接触的接触构件。因此,与在第二馈送路径中保持不接触连续纸张P的这样的构造(第四对比例)相比,能够在抑制附着至连续纸张P的墨滴磨损的同时改变第二馈送路径中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顺便一提,示例性实施方式具有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从沿第一干燥部50的通道54行进的第三馈送方向改变成沿与第二馈送路径中的通道54交叉的方向离开照射部53的第四方向。
(第一干燥部50的第一变型例)
如图2中所示,第一干燥部50可以构造成设置有吹风机55,该吹风机将空气吹至连续纸张P的馈送穿过通道54的部分(下文中称作馈送部)。
吹风机55将空气吹至通道54,使得空气施加到连续纸张P的馈送部中的形成表面上。具体地说,吹风机55将空气吹至通道54,使得空气沿连续纸张P的馈送部的形成表面从馈送方向的下游侧流动至上游侧。因此,促进墨滴干燥。
在另一构造中,从吹风机55吹向通道54的空气可以被加热部(未示出)加热,使得热空气被吹向通道54。
(第一干燥部50的第二变型例)
如图3中所示,第一干燥部可以是设置有用于用激光照射的照射部153的第一干燥部150。照射部153用墨滴中的吸收率高于连续纸张P中的吸收率的波长的光照射形成表面。具体地说,从照射部153照射的激光具有在近红外线范围中(不短于0.7μm并且不长于1.4μm)的波长。用于吸收激光的吸收剂可以添加至墨以便增大墨中激光的吸收率。
例如,照射部153具有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沿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布置有多个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该构造可以布置成单独控制表面发射激光器的光发射,从而调节连续纸张P的用激光照射的照射量。
而且,该构造还可以布置成以与图2中所示的第一变型例相同的方式将空气施加到馈送穿过第一干燥部150馈送的部分上。
(第二干燥部60的变型例)
如图4中所示,第二干燥部60可以构造成设置有吹风机65,该吹风机将空气吹至连续纸张P的缠绕在干燥鼓62的部分(下文中称作缠绕部)上。
吹风机65布置成面向连续纸张P的缠绕部并且沿干燥鼓62的圆周方向延伸。吹风机65将空气施加到连续纸张P的缠绕部中的形成表面上。因此,促进连续纸张P干燥。
在另一构造中,从吹风机65施加到连续纸张P上的空气可以被加热部(未示出)加热,使得热空气施加到连续纸张P上。在再一构造中,空气可以在干燥鼓62的圆周方向上沿连续纸张P的缠绕部吹。
(第二馈送路径的变型例)
如图5中所示,第二馈送路径可以构造成具有可变长度。具体地说,在第二馈送路径中,允许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与缠绕辊26(下文中称作26D)的外周表面接触的缠绕辊26D相对于缠绕辊26B布置在馈送方向的下游侧。
缠绕辊26D可沿图5中的上下方向在第一位置(由交替的一长两短划线标示的位置)与第二位置(由实线标示的位置)之间移动。当缠绕辊26D定位在第一位置中时,连续纸张P沿平直线从缠绕辊26B朝干燥鼓62馈送。当缠绕辊26D定位在第二位置中时,连续纸张P在旁经缠绕辊26D的同时从缠绕辊26B朝干燥鼓62馈送。以此方式,能够调节蒸发被第一干燥部50用光照射的墨滴的水分的时间。
例如,可以根据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改变第二馈送路径的长度。例如,当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增大时,增大第二馈送路径的长度。因此,即使当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增大,也能够确保蒸发墨滴的水分的时间。
(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型例)
虽然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缠绕辊26B用作第二馈送路径中经由非形成表面与连续纸张P接触的接触构件的实施例,但是接触构件不限于此。接触构件可以是与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接触以引导连续纸张P的引导构件(引导件)。例如,引导构件构造成不旋转使得连续纸张P在引导构件上滑行移动。因此,接触构件可以是旋转的构件或者不旋转的构件。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将描述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墨滴记录设备200。图6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墨滴记录设备的图。顺便一提,相应地标记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那些部件相同的方式构造的部件,并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墨滴记录设备200具有蒸发促进室202以及吹风机206。在这一点上,墨滴记录设备200不同于墨滴记录设备10。顺便一提,除了墨滴记录设备200具有蒸发促进室202以及吹风机206之外,墨滴记录设备200以与墨滴记录设备10相同的方式构造。
蒸发促进室202是促进液滴的水分蒸发的促进室的实施例。具体地说,蒸发促进室202是这样的促进室,该促进室促进被第一干燥部50用光照射的墨滴的水分的蒸发。更具体地说,蒸发促进室202减小连续纸张P周围的相对湿度从而促进墨滴的水分的蒸发。更加具体地说,蒸发促进室202构造如下。
蒸发促进室202布置在第二馈送路径中。具体地说,蒸发促进室202在第二馈送路径中布置在缠绕辊26B与干燥鼓62之间。
蒸发促进室202具有壳体210。壳体210内部形成有通道212,连续纸张P穿过该通道被馈送。通道212在图6中沿左右方向形成。此外,通道212具有入口212A以及出口212B。连续纸张P穿过入口212A被引入到通道212中,并且穿过出口212B被排放。
吹风机206是将空气吹至连续纸张P的馈送穿过通道212的部分(下文中称作馈送部)的吹风机。具体地说,吹风机206将空气吹至通道212,使得空气施加到连续纸张P的馈送部中的形成表面上。具体地说,吹风机206将空气吹至通道212,使得空气沿连续纸张P的馈送部的形成表面从馈送方向的下游侧流动至上游侧。
此外,期望使被吹风机206吹的空气干燥。即,期望被吹风机206吹的空气的湿度低。例如,所吹空气的湿度设置在20%以下。
能够根据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改变被吹风机206吹的空气的速率。具体地说,吹风机206布置成当增大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时增大空气的速率。
更具体地说,吹风机206可以例如布置成预先使空气的速率与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关联,并且吹风机206被驱动成以与连续纸张P的当前馈送速率关联的速率吹空气。在此构造中,当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改变时,空气的速率改变成与改变了的馈送速率关联的速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以上描述的,以实施例的方式,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能够在不高于100米/分钟并且不低于20米/分钟的范围内以10米/分钟的差距改变。例如,20、30以及40米/分钟的馈送速率预先与第一空气速率关联,50、60以及70米/分钟的馈送速率预先与高于第一空气速率的第二空气速率关联,并且80、90以及100米/分钟的馈送速率预先与高于第二空气速率的第三空气速率关联。例如,在20、30以及40米/分钟的馈送速率中,吹风机206被驱动成以第一空气速率吹空气。当馈送速率改变成50、60以及70米/分钟的馈送速率时,将驱动吹风机206控制成以高于第一空气速率的第二空气速率吹空气。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操作)
根据墨滴记录设备200,促进被第一干燥部50用光照射的墨滴的水分的蒸发。因此,与连续纸张P被从第一干燥部50直接发送至第二干燥部60而不行经蒸发促进室202的构造(第五对比例)相比,减小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中的水分量与非图像部中的水分量之间的差异。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造,与第五对比例相比,抑制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与非图像部之间的收缩差异从而抑制连续纸张P中皱褶的产生。
此外,因为蒸发促进室202促进被第一干燥部50用光照射的墨滴的水分的蒸发,所以与第五对比例相比,缩短蒸发所需水分量需要的时间。因此,缩短第二馈送路径从而使设备小型化。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吹风机206沿连续纸张P的馈送部中的形成表面将空气吹至通道212。因此,与沿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吹空气的构造(第六对比例)相比,促进墨滴的水分的蒸发。因此,抑制连续纸张P中皱褶的产生。
而且,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能够根据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改变被吹风机206吹的空气的速率。具体地说,当增大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时增大被吹风机206吹的空气的速率。
这里,在被吹风机206吹的空气的速率固定的构造(第七对比例)中,当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改变时,连续纸张P穿过第二馈送路径的时间改变。即,蒸发被第一干燥部50用光照射的墨滴的水分的时间改变,从而水分的蒸发的程度改变。具体地说,当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增大时,蒸发墨滴的水分的时间缩短,使得其中墨滴中的水分没充分蒸发的连续纸张P会被发送至第二干燥部60。另一方面,能够根据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改变被吹风机206吹的空气的速率。因此,当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增大时,能够例如增大空气的速率。因此,与第七对比例相比,即使当馈送速率改变时也能够促进水分的蒸发。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型例)
图2中所示的第一干燥部50的前述第一变型例也可以应用至第二实施方式。在此情况下,在另一构造中,如图7中所示,空气可以被代替吹风机206的吹风机55吹。在这样布置的构造中,空气从相对于第一干燥部50布置在下游侧的蒸发促进室202吹至第一干燥部50。
具体地说,吹风机55将空气吹至蒸发促进室202的通道212,使得空气沿连续纸张P的馈送部中的形成表面从馈送方向的下游侧流动至上游侧。在此构造中,不需要吹风机206。因此,与借助吹风机55以外的另一吹风机将空气吹至蒸发促进室202的通道212的构造(第八对比例)相比,减少了部件的数量。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型例)
图4中所示的第二干燥部60的前述第一变型例也可以应用至第二实施方式。在此情况下,在另一构造中,如图8中所示,空气可以被代替吹风机206的吹风机65吹。
具体地说,吹风机65将空气吹至蒸发促进室202的通道212,使得空气沿连续纸张P的馈送部中的形成表面从馈送方向的下游侧流动至上游侧。在此构造中,不需要吹风机206。因此,与借助吹风机65以外的另一吹风机将空气吹至蒸发促进室202的通道212的构造(第九对比例)相比,减少了部件的数量。
顺便一提,在另一构造中,可以使用吹风机55与吹风机65两者代替吹风机206吹空气。
(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型例)
虽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吹风机206将空气吹至通道212使得空气沿连续纸张P的馈送部中的形成表面从馈送方向的下游侧流动至上游侧,但是吹风机206不限于此。吹风机206可以将空气吹至通道212,使得空气从馈送方向的上游侧流动至下游侧。此外,吹风机206可以垂直于形成表面将空气施加至连续纸张P的馈送部中的形成表面。
虽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改变被吹风机206吹的空气的速率,但是吹风机206不限于此。吹风机206可以布置成使被吹风机206吹的空气的速率固定。
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而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的情况下做出多种改变、变型或者改进。例如,多个前述变型例可以组合并适当布置。
(评估)
在设置蒸发促进室202的情况与不设置蒸发促进室202的情况的每一者中,在下面的条件下,在连续纸张P中的图像区域内形成具有相互叠加的两种颜色并且具有期望尺寸的矩形实心图像。评估这样形成的连续纸张P中的褶皱的产生。从视觉上检查连续纸张P中的褶皱。
[条件]
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50米/分钟
连续纸张P:OK top coat+(由王子制纸株式会社制造,基重127.9g/m2)
穿过第一干燥部50的纸张的温度:70℃
干燥鼓62的鼓温度:110℃
被吹风机65吹的热空气的温度:110℃
蒸发促进室202中的空气的温度:25℃
[评估结果]
如图9中所示,发现,当在1500mm或者2000mm的第二馈送路径中不设置蒸发促进室202时连续纸张P中产生皱褶,而当蒸发促进室202设置在相同的第二馈送路径中时连续纸张P中不产生皱褶。因此,发现,当设置蒸发促进室202时能够抑制皱褶的产生。
此外,发现在不设置蒸发促进室202的情况下除非第二馈送路径具有2500mm以上的长度否则不能抑制连续纸张P中皱褶的产生,而在设置蒸发促进室202的情况下如果第二馈送路径具有1500mm以上的长度就能抑制连续纸张P中皱褶的产生。因此,发现当设置蒸发促进室202时能够缩短第二馈送路径的距离(第二馈送路径中的馈送时间)。
顺便一提,图9中所示的含水量是如以下所述获得的值。在干燥鼓62紧前方放置多组分红外分析仪。多组分红外分析仪用在水波长的吸收范围内的红外线照射图像部,使得多组分红外分析仪能够测量图像部中的吸收值。另一方面,预先准备含有预定含水量的多个纸张样品,并且借助电阻型含水量仪获得纸张样品的含水量。借助多组分红外分析仪获得的样品的吸收值与借助电阻型含水量仪获得的样品的含水量相互关联以在两者之间创建校正曲线。使用这样获得的校正曲线,从图像部获得的吸收值被转换成水分含量。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将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墨滴记录设备300。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墨滴记录设备的图。顺便一提,相应地标记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那些部件相同的方式构造的部件,并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如图10中所示,墨滴记录设备300具有蒸发促进室302以及吹风机306。在这一点上,墨滴记录设备300不同于墨滴记录设备10。顺便一提,除了墨滴记录设备300具有蒸发促进室302以及吹风机306之外,墨滴记录设备300以与墨滴记录设备10相同的方式构造。
蒸发促进室302是促进液滴的水分蒸发的促进室的实施例。具体地说,蒸发促进室302是这样的促进室,该促进室促进被第一干燥部50用光照射的墨滴的水分的蒸发。更具体地说,蒸发促进室302减小连续纸张P周围(至少位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侧的空间)的相对湿度从而促进墨滴的水分的蒸发。更加具体地说,蒸发促进室302构造如下。
蒸发促进室302布置在第二馈送路径中。即,蒸发促进室302在第二馈送路径中布置在第一干燥部50与第二干燥部60之间。
如图11中所示,蒸发促进室302具有:第一对置壁311(对置壁的实施例),该对置壁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对置;以及第二对置壁312(壁部的实施例),该对置壁与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对置。而且,蒸发促进室302具有吹风道330(吹风管)以及吹风口326。来自吹风机306(参见图10)的空气穿过吹风道330被发送至位于第一对置壁311与第二对置壁312之间的空间。吹风口326形成在吹风道330中。
吹风机306是产生阵风并且将阵风发送至吹风道330的装置。吹风机306的实施例可以包括多叶片吹风机(例如西洛可风扇)、离心地吹空气的离心吹风机、轴向吹空气的轴向吹风机等。
蒸发促进室302的第一对置壁311沿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布置。第一对置壁311布置在第一干燥部50的出口54B与吹风道330之间。此外,第一对置壁311在与缠绕在缠绕辊26B上的连续纸张P对置的部分处沿缠绕辊26B的外周弯曲。而且,使第一对置壁311在连续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比连续纸张P的宽度大。具体地说,第一对置壁311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两端部相对于连续纸张P(具体地说,具有能够被馈送的最大宽度的连续纸张P)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两端部沿宽度方向分别向外伸出。
第二对置壁312沿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布置。第二对置壁312布置在第一干燥部50的出口54B与吹风道330之间。此外,在第二对置壁312中,开口312A形成在布置缠绕辊26B的部分处。使第二对置壁312在连续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连续纸张P的宽度。具体地说,第二对置壁312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两端部相对于连续纸张P(具体地说,具有能够被馈送的最大宽度的连续纸张P)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两端部沿连续纸张P的宽度方向分别向外伸出。
第二对置壁312还起与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接触以引导连续纸张P的引导构件(引导件)的功能。即,第二对置壁312也可以被看作是经由非形成表面与连续纸张P接触的接触构件的实施例。而且,第二对置壁312设置有与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接触的多个(具体地说,三个)接触辊314。即,各个接触辊314均是经由非形成表面与连续纸张P接触的接触构件的实施例。接触辊314被连续纸张P驱动并且旋转。
吹风道330具有上壁部332(参见图11)、下壁部334(参见图11)以及一对侧壁部336(参见图10)。在图11中,示出了吹风道330的一部分。
上壁部332是构成吹风道330的上部的壁部。下壁部334是构成吹风道330的下部的壁部。上壁部332从第一对置壁311侧朝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的上游侧延伸并且在侧视图中朝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倾斜。下壁部334布置在上壁部332下方并且在侧视图中沿着下壁部334布置。即,下壁部334以与上壁部332相同的方式也从第一对置壁311侧朝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的上游侧延伸并且在侧视图中朝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倾斜。
此外,下壁部334布置在相比上壁部332更远离连续纸张P的位置。此外,下壁部334相对于上壁部332布置在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的上游侧。
上壁部332与下壁部334设定成使得在连续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连续纸张P的宽度。具体地说,上壁部332与下壁部334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两端部中的每一者均相对于连续纸张P(具体地说,具有能够被馈送的最大宽度的连续纸张P)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两端部中的每一者沿连续纸张P的宽度方向分别向外伸出。顺便一提,一对侧壁部336(参见图10)分别与上壁部332以及下壁部334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部相互连接。
吹风口326布置成这样的吹风口,该吹风口使空气从第一对置壁311朝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的上游侧吹并且朝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倾斜。因此,穿过吹风口326吹送的空气的方向被调节成朝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并且朝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的上游侧倾斜的方向(图11中向右上方倾斜(箭头B))。此外,吹风方向相对于连续纸张P的角度θ(参见图11)例如设定在不小于20°并且不大于60°的范围内。
吹风口326形成为具有在连续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矩形形状。吹风口326形成为使连续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连续纸张P的宽度。具体地说,吹风口326的纵向相对的两端部中的每一者均相对于连续纸张P(具体地说,具有能够被馈送的最大宽度的连续纸张P)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两端部中的每一者沿连续纸张P的宽度方向分别向外伸出。顺便一提,在吹风口326中,在连续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可以例如与连续纸张P的宽度一样大,或者可以比连续纸张P的宽度短。例如,使吹风口326中下壁部334与上壁部332之间的宽度W(参见图11)不小于5mm并且不大于20mm。此外,将吹风口326中的上边缘(与连续纸张P最近的边缘)与连续纸张P之间的距离设定成足够大,使得即使当发生颤动等时连续纸张P也不碰触上边缘。例如该距离设定成10mm以上。
从吹风口326吹出的空气在位于第一对置壁311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之间的空间中传播并且沿形成表面并朝馈送方向的上游流动。即,第一对置壁311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之间的空间起供空气流动的流动通道318的作用。流动通道318的高度H(参见图11)例如设定成不小于10mm并且不大于100mm。
吹风口326的位于馈送方向上游侧的外边缘338相对于流动通道318布置在第一对置壁311侧(下侧)。具体地说,外边缘338连接至第一对置壁311。即,外边缘338不伸出到流动通道318中。顺便一提,外边缘338还用作吹风口326的位于第一对置壁311侧的外边缘(位于连续纸张P的远侧)。即,外边缘338还用作吹风口326的下外边缘。
期望经由吹风口326吹出的空气已经被干燥。即,期望经由吹风口326吹出的空气的湿度低。所吹的空气的湿度例如设置在20%以下。
此外,可以根据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改变经由吹风口326吹出的空气的速率。具体地说,吹风机306具有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当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增大时,空气的速率增大。
(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操作)
根据墨滴记录设备300,在蒸发促进室302中促进被第一干燥部50用光照射的墨滴的水分的蒸发。因此,与连续纸张P被从第一干燥部50直接发送至第二干燥部60而不行经蒸发促进室302的构造(第十对比例)相比,减小了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中的水分量与非图像部中的水分量之间的差异。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造,与第十对比例相比,抑制了连续纸张P的图像部与非图像部之间的收缩差异,从而抑制连续纸张P中皱褶的产生。
此外,因为蒸发促进室302促进被第一干燥部50用光照射的墨滴的水分的蒸发,所以与第十对比例相比,缩短蒸发所需水分量需要的时间。因此,缩短了第二馈送路径从而使设备小型化。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吹风道330的吹风口326从第一对置壁311侧朝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朝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倾斜地吹空气。因此,与空气被朝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的下游侧吹的构造(第十一对比例)相比,增大朝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吹空气的相对速率。因此,与第十一对比例相比,促进墨滴的水分的蒸发。因此,抑制连续纸张P中皱褶的产生。
此外,吹风口326的位于馈送方向上游侧的外边缘338相对于流动通道318布置在第一对置壁311侧(下侧)。这里,如图12以及图13中所示,在外边缘338伸出至流动通道318的构造(第十二对比例)中,在被第一对置壁311以及下壁部334环绕的拐角部(由图12以及图13中的长虚线短虚线环绕的空间的部分)中产生空气涡流,从而导致从吹风口326吹出的空气的流动阻力。
另一方面,外边缘338相对于流动通道318布置在第一对置壁311侧(下侧)。因此,几乎不产生这样的空气涡流,从而与第十二对比例相比,减小从吹风口326吹出的空气的流动阻力。
顺便一提,在图13中所示的构造中,形成从第一对置壁311的位于馈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向上伸出的伸出壁319。吹风道330的下壁部334连接至伸出壁319的上端。
而且,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蒸发促进室302包括沿连续纸张P的非形成表面布置的第二对置壁312。因此,所吹的空气几乎不释放至连续纸张P的上侧。因此,与仅设置第一对置壁311的构造(第十三对比例)相比,增大空气的体积。
如图14中所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吹风道330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上壁部332的前端部在下壁部334的前端部上方(正上方)延伸。在此构造中,外边缘338不用作吹风口326的位于馈送方向上游侧的外边缘,而用作吹风口326的位于第一对置壁311侧(连续纸张P的远侧)的外边缘。
此外,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吹风道330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如图15中所示,在该构造中,上壁部332的前端部布置在与下壁部334的前端部相同的高度(相同的垂直位置)处。在此构造中,外边缘338不用作吹风口326的位于第一对置壁311侧(连续纸张P的远侧)的外边缘,而用作吹风口326的位于馈送方向上游侧的外边缘。
(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型例)
在另一构造中,如图16中所示,可以在外边缘338与第一对置壁311之间形成开口部350。开口部350相对于外边缘338布置在馈送方向的上游侧。此外,开口部350形成为具有在连续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矩形形状。例如使开口部350在连续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吹风口326在连续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一样长。开口部350的纵向相对的两个端部可以是开放的,或者可以被第一对置壁311封闭。
在第一变型例中,当空气经由吹风口326吹出时,由于所吹的空气,空气经由开口部350被引入到流动通道318中。因此,在第一变型例中,与外边缘338和第一对置壁311在无任何间隙的情况下连接的构造(第十四对比例)相比,增大流经流动通道318的所吹空气的体积。
形成在外边缘338与第一对置壁311之间的开口部350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如图17中所示,开口部350形成在外边缘338的下侧(位于连续纸张P的远侧或者相对于连续纸张P位于第一对置壁311侧)。而且,在此构造中,实施与图16中所示的构造中相同的操作。
(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型例)
如图18中所示,蒸发促进室302具有分隔板360,各个分隔板均将流动通道318分隔成馈送方向的上游侧与馈送方向的下游侧。多个(具体地说,三个)分隔板360沿馈送方向布置。各个分隔板360均设置成从第一对置壁311朝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延伸。具体地说,各个分隔板360均从第一对置壁311向上延伸。
各个分隔板360均在其上端部(位于连续纸张P侧的端部)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之间有间隙。因此,在分隔板360的上端部(位于连续纸张P侧的端部)与形成表面之间形成沿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的气流通道362。气流通道362形成为这样的通道,该通道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前述流动通道318短,使得所吹的空气流经(穿过)气流通道362。
在第二变型例中,与仅由第一对置壁311形成沿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的气流通道(对应于流动通道318)的构造(第十五对比例)相比,气流通道362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被缩短以增大所吹空气的速率。
此外,在第二变型例中,不使第一对置壁311更靠近连续纸张P以防缩短气流通道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但是分隔板360相互隔开。因此,第一对置壁311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之间的空间的体积固定。因此,在第二变型例中,与第十五对比例相比,能够在抑制第一对置壁311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之间的空间中的湿度增大的同时增大所吹空气的速率。
此外,在第二变型例中,各个分隔板360均布置在相比排放口329更靠近吹风口326的位置,流经第一对置壁311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之间的空间(流动通道318)的空气从排放口329被排放。
因此,与各个分隔板360均布置在相比吹风口326更靠近排放口329的位置的构造(第十六对比例)相比,在靠近吹风口326的位置形成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流动通道318短的气流通道362。因此,与第十六对比例相比,增大所吹空气的速率。
即,与分隔板360保持远离吹风口326的构造(参见图19)中相比,在分隔板360保持靠近吹风口326的构造(参见图20)中,增大流经气流通道362的所吹空气的速率的效果更好。因此,在期望的构造中,分隔板360保持靠近吹风口326。
在另一构造中,如图21中所示,分隔板360的数量可以增加至四个以使分隔板360之间的间隔变窄。在此构造中,增大流经气流通道362的空气的速率。当增加分隔板360的数量时,第一对置壁311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之间的空间变窄从而增大湿度。因此,期望在能够保持干燥连续纸张P的所需湿度的程度范围内增加分隔板360的数量。
而且,可以沿吹风口326的吹风方向(朝图22的斜右上方)并且朝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倾斜地布置分隔板360。在图22中所示的构造中,各个分隔板360均从第一对置壁311朝图22的斜右上方延伸。
根据图22中所示的构造,与分隔板360沿与吹风口的吹风方向交叉的方向并且朝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倾斜地布置的构造相比,减小所吹空气的流动阻力。
在另一构造中,如图23中所示,可以在各个分隔板360与第一对置壁311之间形成间隙366。
根据图23中所示的构造,由于间隙366,空气在由分隔板360分隔的空间(即,分隔的位于馈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空间与分隔的位于馈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空间)之间循环。因此,与分隔板360和第一对置壁311在无任何间隙的情况下连接的构造相比,抑制第一对置壁311与连续纸张P之间的空间中的湿度增加。
(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型例)
虽然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中,吹风口326关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倾斜地并且朝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的上游侧吹空气,但是吹风口326不限于此。在另一构造中,吹风口326可以关于连续纸张P的形成表面倾斜地并且朝连续纸张P的馈送方向的下游侧吹空气。
此外,虽然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连续纸张P的馈送速率改变由吹风机306吹的空气的速率,但是由吹风机306吹的空气的速率不限于此。在另一构造中,由吹风机306吹的空气的速率可以是固定的。
而且,蒸发促进室302可以在馈送路径中布置在位于第一干燥部50与第二干燥部60之间。第一干燥部50的出口54B不一定要连接至第一对置壁。
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是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的情况下作出多种改变、变型或者改进。例如,多个前述变型例可以组合并适当布置。

Claims (6)

1.一种排出装置,该排出装置包括:
排出部,该排出部将液滴排出到被馈送的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上;
第一干燥部,该第一干燥部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光能施加至所述一个表面从而干燥所述液滴;
第二干燥部,该第二干燥部仅与其中所述液滴已经被所述第一干燥部干燥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表面接触,并且加热所述记录介质从而干燥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促进室,该促进室布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干燥部与所述第二干燥部之间的路径中,以促进所述液滴的水分的蒸发,
其中,在所述促进室中沿所述一个表面吹空气,
其中,所述促进室包括:
壁部,该壁部沿所述另一表面布置并且与所述另一表面对置;
对置壁,该对置壁沿所述一个表面布置并且与所述一个表面对置;
吹风道,所述对置壁布置在所述第一干燥部与所述吹风道之间;以及
形成在所述吹风道中的吹风口,该吹风口从所述对置壁侧朝所述记录介质的馈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相对于所述一个表面倾斜地沿所述一个表面吹空气,
其中,所述吹风口的位于所述馈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或者位于所述对置壁侧的外边缘相对于所述对置壁与所述一个表面之间的空间布置在所述对置壁侧,并且所述外边缘不伸出到所述空间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干燥部与所述第二干燥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向所述记录介质吹空气的吹风机;并且
由所述吹风机在所述促进室中沿所述一个表面吹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排出装置,其中,
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馈送速率改变吹向所述促进室的空气的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装置,其中,
在所述对置壁与所述吹风口的位于所述馈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或者位于所述对置壁侧的外边缘之间形成有开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装置,其中,所述促进室包括:
多个分隔板,这些分隔板设置成从所述对置壁朝所述一个表面延伸,使得各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对置壁与所述一个表面之间的空间分隔成所述馈送方向上的上游部与下游部,并且在所述分隔板的端部与所述一个表面之间并沿所述一个表面形成气流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出装置,其中,所述促进室包括:
多个分隔板,这些分隔板设置成从所述对置壁朝所述一个表面延伸,使得各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对置壁与所述一个表面之间的空间分隔成所述馈送方向上的上游部与下游部,并且在所述分隔板的端部与所述一个表面之间并沿所述一个表面形成气流路径。
CN201811050018.7A 2017-09-26 2018-09-10 排出装置 Active CN1095518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5241 2017-09-26
JP2017-185241 2017-09-26
JP2018026325A JP7056209B2 (ja) 2017-09-26 2018-02-16 吐出装置
JP2018-026325 2018-02-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1891A CN109551891A (zh) 2019-04-02
CN109551891B true CN109551891B (zh) 2021-12-03

Family

ID=65807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50018.7A Active CN109551891B (zh) 2017-09-26 2018-09-10 排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9912B2 (zh)
CN (1) CN10955189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0225B1 (en) * 1999-01-19 2002-01-22 Xerox Corporation Cross flow air system for ink jet printer
JP2001071473A (ja) * 1999-09-02 2001-03-21 Fuji Xerox Co Ltd 乾燥装置
WO2009016799A1 (ja) * 2007-08-02 2009-02-05 Noritsu Koki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9214399A (ja) * 2008-03-10 2009-09-24 Fujifilm Corp 乾燥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00014A (ja) * 2008-10-27 2010-05-06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及びターゲットの乾燥方法
JP2011156693A (ja) * 2010-01-29 2011-08-18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3028022A (ja) 2011-07-27 2013-02-07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乾燥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5363539B2 (ja) * 2011-07-29 2013-12-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671515B2 (ja) 2012-12-03 2015-02-18 武藤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インク乾燥装置
JP6464680B2 (ja) * 2014-11-05 2019-0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10384472B2 (en) * 2016-03-18 2019-08-20 Ricoh Company, Ltd. Drying devic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39912B2 (en) 2020-05-05
CN109551891A (zh) 2019-04-02
US20190091993A1 (en)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56209B2 (ja) 吐出装置
US11312156B2 (en) Drying devic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8939545B2 (en) Inkjet printing with managed airflow for condensation control
US8845072B2 (en) Condens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inkjet printing system
US7966743B2 (en) Micro-structured drying for inkjet printers
US10308010B2 (en) Infrared-heated air knives for dryers
US8845074B2 (e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with condensation control
JP6805577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US8770738B2 (en) Acoustic drying system with matched exhaust flow
US9782992B2 (en) Ejection apparatus and humidification apparatus
JP2017114001A (ja) 乾燥装置、造形装置、及び乾燥方法
CN109551891B (zh) 排出装置
US8845073B2 (en) Inkjet printing with condensation control
US8690292B1 (en) Condensation control method using surface energy management
US20140176634A1 (en) Condens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an ink jet printing system
US8833900B2 (e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with managed condensation control airflow
US8702228B1 (e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with co-linear airflow management
US10675890B2 (en) Drying unit and ejection device
JP2023523728A (ja) 被照射材料を乾燥させるための方法、及び当該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赤外線照射装置
JP6716875B2 (ja) 吐出装置
US10850535B2 (en) Dr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22004486A1 (ja) 印刷装置
US12025375B2 (en) Method for drying a substrate, dryer module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and dryer system
US8820916B2 (en) Managing condensation in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with co-linear airflow
JP2016175341A (ja) 乾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