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2899A -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2899A
CN109532899A CN201811392094.6A CN201811392094A CN109532899A CN 109532899 A CN109532899 A CN 109532899A CN 201811392094 A CN201811392094 A CN 201811392094A CN 109532899 A CN109532899 A CN 109532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ontainer
rail vehicle
track
track gi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20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晔
庞世俊
林蓝
董青婧
张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20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28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2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28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00Wagons or vans
    • B61D3/16Wagons or vans adapted for carrying special loads
    • B61D3/20Wagons or vans adapted for carrying special loads for forwarding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3/00Electric propulsion for monorail vehicles, suspension vehicles or rack railways;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 B60L13/04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45/00Means or devices for securing or supporting the cargo, including protection against shocks
    • B61D45/007Fixing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47/00Loading or unload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vehicles, e.g. loading platforms, doors convertible into loading and unloading ram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5/00Tracks for special kinds of railways
    • E01B25/08Tracks for mono-rails with centre of gravity of vehicle above the load-bearing rail
    • E01B25/10Mono-rails; Auxiliary balancing rails; Supports or connections for rai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和沿轨道梁延伸方向运行的轨道车辆,轨道梁上侧设置有平行于轨道梁的上轨道,轨道梁垂直于上轨道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轨道梁的侧轨道,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沿上轨道运行的第一车辆,和沿侧轨道运行的第二车辆。本发明在轨道梁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轨道车辆,提高轨道梁的利用率,在轨道车辆内设置可取出的集装箱,便于货物和/或乘客的运输。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世界正在快速的变化,随着年份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和货物在城市或者是大陆运行,人口增长和物资需求造成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如何减轻地面拥堵是现阶段需要改善的重大问题。现有的轨道一般在地面上,车辆沿轨道运行,进行货物或者是人员运输;也存在将轨道架起,使轨道远离地面利用空中的空间,车辆运行在空中轨道上;而现有的轨道只有在轨道上方运行车辆的方式,轨道的利用率并不高,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人口增长和地面拥堵,提高轨道利用率也是改善地面拥堵的一个途径;目前车辆都是整体结构,当运输物资的时候不能整个将车辆内的物资取出,这既浪费时间也消耗劳动力。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通过在轨道两上下方分别设置上轨道和侧轨道,以及沿上轨道运行的第一车辆,沿侧轨道运行的第二车辆,提高轨道的利用率,减少地面拥堵;同时,将车辆进行模块化设计,解决现有车辆在运输物资时无法一次性将物资全部取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和沿轨道梁延伸方向运行的轨道车辆,轨道梁上侧设置有平行于轨道梁的上轨道,轨道梁垂直于上轨道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轨道梁的侧轨道,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沿上轨道运行的第一车辆,和沿侧轨道运行的第二车辆。
进一步,轨道梁上侧面构成上轨道,轨道梁平行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的相对的两侧向轨道梁中心凹陷,构成侧轨道;第一车辆为悬浮于上轨道上方的磁悬浮车辆,第二车辆为吊挂于轨道梁下方的悬挂车辆;第二车辆上侧在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向上凸出延伸、并分别对应伸入轨道梁两侧的侧轨道内,卡接机构在侧轨道内滑动,令第二车辆沿侧轨道移动。
进一步,轨道车辆包括壳体和集装箱,壳体平行于轨道梁的相对两侧敞口设置、以形成在垂直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上贯穿轨道车辆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至少一条沿垂直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贯穿轨道车辆;集装箱上设置有对应伸入滑槽的第一滑动装置,令集装箱可通过壳体敞口侧沿滑槽滑动、以进入或移出容纳腔。
进一步,容纳腔内设置有锁定机构,当集装箱沿滑槽完全进入容纳腔后,锁定机构锁死,将集装箱锁定在容纳腔内。
进一步,容纳腔内壁设置有第一磁吸装置,集装箱的外壁对应第一磁吸装置的位置上、设置有与容纳腔内的第一磁吸装置磁极相反的第二磁吸装置,当集装箱进入容纳腔后,第一磁吸装置和第二磁吸装置相互吸引,将集装箱固定在容纳腔内。
进一步,集装箱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凸出延伸的第二滑动装置,第二滑动装置用于支撑集装箱,并带动集装箱移动。
进一步,滑槽在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机构,当集装箱自壳体敞口侧进入容纳腔时,限位机构对集装箱进行限位,防止集装箱沿滑槽自壳体另一敞口侧滑出容纳腔。
进一步,集装箱平行于轨道梁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有一个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覆盖有用于封闭开口的门体,当门体打开时,集装箱内的乘客和/或货物可以进出集装箱。
进一步,轨道车辆的首尾均设置有用于连接位于轨道同侧轨道车辆的连接机构,运行在轨道同侧的相邻的轨道车辆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或脱离。
进一步,第一车辆下侧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车辆上侧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互卡接固定,令第一车辆带动第二车辆运行、或第二车辆带动第一车辆运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轨道梁上下方均可以运行车辆,极大提高了轨道利用率。
2、本发明中的车辆包括壳体和集装箱,将车辆模块化,使车辆在运输物资的时候,向集装箱内装卸物资,再将集装箱装入车辆壳体内,节省时间,节约劳动力。
3、本发明中轨道梁上方运行的车辆之间可以连接或脱离,下方运行的车辆之间也可以连接或脱离,通过相邻车辆之间的连接机构,根据需要进行车辆的加长或缩短。
4、本发明中,轨道梁上方的车辆与轨道梁下方的车辆之间可以相互卡接连接,使上方车辆和下方车辆在其中一个车辆出现运行故障时提供动力,保证上下方车辆的正常运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上下运行轨道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上运行车辆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辆壳体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集装箱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轨道同侧的轨道车辆连接结构图。
图中:1-上轨道;2-第一车辆;3-第二车辆;4-侧轨道;5-卡接机构;6-壳体;7-容纳腔;8-敞口侧;9-集装箱;10-开口;11-门体;12-滑槽;13-第一滑动装置;14-OLED面板。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和沿轨道梁延伸方向运行的轨道车辆,轨道梁上侧设置有平行于轨道梁的上轨道1,轨道梁垂直于上轨道1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轨道梁的侧轨道4,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沿上轨道1运行的第一车辆2,和沿侧轨道4运行的第二车辆3。轨道梁上下均运行轨道车辆,提高轨道的利用率;同时将轨道车辆进行模块化设计,将轨道车辆划分为壳体6和用于盛放乘客或货物的集装箱9,通过将集装箱9放入壳体6中构成轨道车辆,当运输货物时可以在将集装箱9内放置好货物后,将集装箱9装入壳体6,简化了货物装卸过程,减轻劳动力;在轨道梁同侧运行的轨道车辆之间可以进行连接,使位于同侧的轨道车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连接或脱离。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梁上侧面构成上轨道1,轨道梁平行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的相对的两侧向轨道梁中心凹陷,构成侧轨道4;第一车辆2为悬浮于上轨道1上方的磁悬浮车辆,第二车辆3为吊挂于轨道梁下方的悬挂车辆;第二车辆3上侧在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卡接机构5,所述卡接机构5向上凸出延伸、并分别对应伸入轨道梁两侧的侧轨道4内,卡接机构5在侧轨道4内滑动,令第二车辆3沿侧轨道4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车辆2通过但磁力悬浮于轨道梁上方,第一车辆2与轨道梁之间的无摩擦,第一车辆2的运行速度非常快,第一车辆2适用于重载、高速运行。
本实施例中,轨道梁平行于第一车辆2运行方向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沿平行于轨道梁延伸、并向轨道梁中心凹陷的侧轨道4,第二车辆3上侧设置有对应伸入侧轨道4内的卡接机构5,卡接机构5沿侧轨道4移动,使第二车辆3沿轨道梁运行。第二车辆3吊挂于轨道梁上卡接机构5沿第二车辆3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车辆3通过卡接机构5沿轨道梁移动,由于卡接机构5的承载能力限制,因此第二车辆3适用于轻载、低速运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辆2为磁悬浮车辆,第一车辆2上设置有第一浮力产生单元,轨道梁上侧设置有第二浮力产生单元,第一浮力产生单元与第二浮力产生单元相互作用将第一车辆2悬浮于轨道上侧。所述第一车辆2上海设置有防止第一车辆2偏斜的防偏斜装置、防止第一车辆2脱离轨道的防护装置、防止第一车辆2倾斜的防倾斜装置,防偏斜装置、防倾斜装置以及防护装置的设置令第一车辆2能够稳定的运行在轨道上方。避免第一车辆2倾斜、偏离、脱离轨道造成人员伤亡。
实施例二
如图4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辆包括壳体6和集装箱9,壳体6平行于轨道梁的相对两侧敞口设置,以形成在垂直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上贯穿轨道车辆的容纳腔7,容纳腔7用于容纳集装箱9;壳体6内设置有至少一条垂直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的滑槽12,集装箱9上设置有对应伸入滑槽12的第一滑动装置13,令集装箱9可通过壳体6敞口侧8沿滑槽12滑动、以进入或移出容纳腔7容纳腔7内部设置有锁定机构,当集装箱9沿滑槽12完全进入壳体6内部后,锁定机构锁死,将集装箱9锁定在容纳腔7内部。集装箱9的下侧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二滑动装置,当集装箱9移出容纳腔7时,第二滑动装置伸出,并支撑集装箱9移动;当集装箱9进入容纳腔7后,第二滑动装置收缩,集装箱9被锁定机构锁止在容纳腔7内;滑槽12在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机构,当集装箱9自壳体6敞口侧8进入容纳腔7内部时,限位机构对集装箱9进行限位,防止集装箱9沿滑槽12自另一敞口侧8滑出壳体6。
本实施例中,容纳腔7内部上侧设置有垂直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并沿平行于轨道梁的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滑槽12,容纳腔7内部下侧同样设置有垂直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并沿平行于轨道梁的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滑槽12,集装箱9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对应伸入滑槽12中的第一滑动装置13,当将集装箱9装入容纳腔7内部时,集装箱9上的第一滑动装置13对应伸入壳体6内部的滑槽12中,令集装箱9限制于容纳腔7内部,且集装箱9不会发生沿轨道车辆运行方向发生窜动,同时第一滑动装置13的设置也使集装箱9在进入容纳腔7内部时能够减少与容纳腔7内部的摩擦,使装入或卸除更加方便。容纳腔7内部在对应滑槽12的位置上设置有限位机构,当在把集装箱9装入壳体6内、集装箱9上的第一滑动装置13沿容纳腔7内部的滑槽12移动时,限位机构能够对集装箱9进行限位阻挡,防止集装箱9在装入壳体6的过程中从另一敞口侧8滑出,造成集装箱9机器内部人员或货物的损伤。
本实施例中,集装箱9下侧设置有可以向下凸出延伸的第二滑动装置,当集装箱9从壳体6内部移出时,第二滑动装置支撑集装箱9,并带着集装箱9移动到指定位置;当集装箱9上装满货物或者是乘客进入集装箱9后,第二滑动装置支撑集装箱并滑动进入容纳腔7内。当集装箱9被装入壳体6时,限位装置工作,当集装箱完全进入容纳腔后,集装箱9被限位装置限制在指定位置上,并静止在壳体6内部;同时,壳体6内部设置的锁定机构锁止在壳体6内,防止集装箱9在壳体6内部晃动,造成轨道车辆运行不平稳,壳体6内部和集装箱9上设置有磁吸装置,所述集装箱9装入壳体6内部后,磁吸装置工作,辅助锁定机构将集装箱9更稳定的固定在壳体6内部。
本实施例中,集装箱9平行于轨道梁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有一个与外界连通的开口10,所述开口10处覆盖有用于封闭开口10的门体11,当门体11打开时,集装箱9内的乘客和/或货物可以进出集装箱9。
本实施例中,集装箱9包括载人集装箱和载货集装箱,当载人集装箱内部设置有供乘客乘坐的座椅,以及供乘客使用的盥洗室,载人集装箱平行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的两侧设置为全透明,令乘客在乘坐轨道车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两侧看到轨道车辆外部。
本实施例中,容纳腔7内壁设置有第一磁吸装置,集装箱9的外壁对应第一磁吸装置的位置上设置有与容纳腔7内的第一磁吸装置磁极相反的第二磁吸装置,当集装箱9进入容纳腔7后,第一磁吸装置和第二磁吸装置相互吸引,将集装箱9固定在容纳腔内。第一磁吸装置和第二磁吸装置的设置,使集装箱9在进入容纳腔7内后能够通过磁吸装置的吸引力牢固的静止在容纳腔7内,磁吸装置与锁定机构共同作用,将集装箱9稳定的锁止在容纳腔7内,防止集装箱9在容纳腔7内发生偏移,甚至是滑出容纳腔7。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装置的设置和第二磁吸装置的设置使集装箱9在装入容纳腔7后能够通过磁力与轨道车辆上的壳体6固定在一起,锁定装置同样设置在容纳腔7内,锁定装置和磁吸装置共同作用,锁定装置与磁吸装置相辅相成,两者共同作用,为集装箱9在容纳腔7内的固定提供双重保障。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辆的首尾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其他轨道车辆的连接机构,运行在轨道梁同侧的相邻的轨道车辆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或脱离。轨道梁上侧运行有多个第一车辆2,第一车辆2首尾设置有连接机构,第一车辆2与其相邻的第一车辆2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使两个第一车辆2固定在一起一同运行;轨道梁上运行的所有第一车辆2都可以通过连接机构进行与其相邻的第一车辆2进行连接或脱离,根据需要变化轨道车辆的长度。同样的,轨道梁下侧运行有多个第二车辆3,第二车辆3首尾设置有连接机构,第二车辆3与其相邻的第二车辆3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使两个第二车辆3固定在一起一同运行;轨道梁上运行的所有第二车辆3都可以通过连接机构进行与其相邻的第二车辆3进行连接或脱离,根据需要变化轨道车辆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车辆2下侧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车辆3上侧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互卡接固定,令第一车辆2带动第二车辆3运行、或第二车辆3带动第一车辆2运行。当第一车辆2出现损坏或者是故障时,第一车辆2上的控制系统控制第一连接件伸出,第二车辆3上的控制系统控制第二车辆3上的第二连接件伸出,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互卡接固定,第二车辆3正常运行带动第一车辆2沿上轨道运行;或者是第二车辆3出现运行故障,第一车辆2上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车辆3上的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车辆3正常运行,带动第二车辆3运行。
本实施例中,车站设置为上下两层的,分别为上层车站和下层车站,上层车站上设置有与第一车辆2进行对接的站台口,下层车站设置有与第二车辆3对接的站台口,第一车辆2在上层车站停车,第一车辆2和/或上层这站的乘客进行人员交换;第二车辆3在下层车站停车,第二车辆3和/或下层车站的乘客进行人员交换。上层车站和下层车站上设置有上下对应的站台口,当第一车辆2拖动第二车辆3运行或者是第二车辆3拖动第一车辆2运行到站后,第一车辆2、第二车辆3以及车站内的乘客都可以正常上下车。
本实施例中,轨道车辆是对称结构,所述轨道车辆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对称,轨道车辆的顶部向中心凹陷,便于轨道车辆行驶时气流的流动,利于提高轨道车辆的运行速度;同时轨道车辆的头部设置为弧线形,利于轨道车辆的运行。集装箱9平行于壳体6敞口侧8的两侧覆盖有OLED面板14,所述OLED面板14上可投射图形和/或广告。
本实施例中,轨道车辆的头部设置有自主系统,自主系统是整个轨道车辆的大脑,自主系统中包括用于轨道车辆上的传感器、GPS定位系统,以及通信系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和沿轨道梁延伸方向运行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轨道梁上侧设置有平行于轨道梁的上轨道,轨道梁垂直于上轨道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轨道梁的侧轨道,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沿上轨道运行的第一车辆,和沿侧轨道运行的第二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轨道梁上侧面构成上轨道,轨道梁平行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的相对的两侧向轨道梁中心凹陷,构成侧轨道;第一车辆为悬浮于上轨道上方的磁悬浮车辆,第二车辆为吊挂于轨道梁下方的悬挂车辆;第二车辆上侧在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向上凸出延伸、并分别对应伸入轨道梁两侧的侧轨道内,卡接机构在侧轨道内滑动,令第二车辆沿侧轨道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轨道车辆包括壳体和集装箱,壳体平行于轨道梁的相对两侧敞口设置、以形成在垂直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上贯穿轨道车辆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至少一条沿垂直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贯穿轨道车辆;集装箱上设置有对应伸入滑槽的第一滑动装置,令集装箱可通过壳体敞口侧沿滑槽滑动、以进入或移出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容纳腔内设置有锁定机构,当集装箱沿滑槽完全进入容纳腔后,锁定机构锁死,将集装箱锁定在容纳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容纳腔内壁设置有第一磁吸装置,集装箱的外壁对应第一磁吸装置的位置上、设置有与容纳腔内的第一磁吸装置磁极相反的第二磁吸装置,当集装箱进入容纳腔后,第一磁吸装置和第二磁吸装置相互吸引,将集装箱固定在容纳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集装箱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凸出延伸的第二滑动装置,第二滑动装置用于支撑集装箱,并带动集装箱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滑槽在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机构,当集装箱自壳体敞口侧进入容纳腔时,限位机构对集装箱进行限位,防止集装箱沿滑槽自壳体另一敞口侧滑出容纳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集装箱平行于轨道梁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有一个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覆盖有用于封闭开口的门体,当门体打开时,集装箱内的乘客和/或货物可以进出集装箱。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轨道车辆的首尾均设置有用于连接位于轨道同侧轨道车辆的连接机构,运行在轨道同侧的相邻的轨道车辆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或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车辆下侧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车辆上侧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互卡接固定,令第一车辆带动第二车辆运行、或第二车辆带动第一车辆运行。
CN201811392094.6A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Pending CN1095328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2094.6A CN109532899A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2094.6A CN109532899A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2899A true CN109532899A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48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2094.6A Pending CN109532899A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289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20057A (ja) * 1990-01-25 1991-09-27 Hiroaki Kikuchi 交通方法と交通用施設
CN102530003A (zh) * 2011-01-04 2012-07-04 师伟 一种到站不停车可上下人的车装置
CN103287440A (zh) * 2013-06-21 2013-09-11 南京林业大学 复合式单轨公共交通系统
CN105774817A (zh) * 2016-05-03 2016-07-20 王非凡 不停车旅客上下车系统
CN205769272U (zh) * 2015-09-01 2016-12-07 南安市腾龙专利应用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免停靠上下客系统
CN107323463A (zh) * 2017-08-08 2017-11-07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不停站上下乘客的列车系统及列车不停站上下乘客的方法
CN107336714A (zh) * 2017-05-19 2017-11-10 张元东 坐式列车和悬挂式列车超会车轨道系统
CN108407820A (zh) * 2018-05-09 2018-08-17 杨宗林 一种列车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20057A (ja) * 1990-01-25 1991-09-27 Hiroaki Kikuchi 交通方法と交通用施設
CN102530003A (zh) * 2011-01-04 2012-07-04 师伟 一种到站不停车可上下人的车装置
CN103287440A (zh) * 2013-06-21 2013-09-11 南京林业大学 复合式单轨公共交通系统
CN205769272U (zh) * 2015-09-01 2016-12-07 南安市腾龙专利应用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免停靠上下客系统
CN105774817A (zh) * 2016-05-03 2016-07-20 王非凡 不停车旅客上下车系统
CN107336714A (zh) * 2017-05-19 2017-11-10 张元东 坐式列车和悬挂式列车超会车轨道系统
CN107323463A (zh) * 2017-08-08 2017-11-07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不停站上下乘客的列车系统及列车不停站上下乘客的方法
CN108407820A (zh) * 2018-05-09 2018-08-17 杨宗林 一种列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54015A1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06494437B (zh) 轨道交通系统
US20110218697A1 (en) Vehic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ss transit transportation
WO2018054000A1 (zh) 轨道交通系统
CN109532864A (zh) 一种列车交通系统
WO2018054002A1 (zh) 用于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
WO2018228112A1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悬挂式列车
US20050166785A1 (en) High-speed magnetic train system with two-tier tracks
ES2348366T3 (es) Método, sistema y dispositivo para el transporte de contenedores.
CN109532899A (zh)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WO2018054011A1 (zh) 轨道交通系统
WO2018054014A1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19969851U (zh) 一种无人驾驶配送车
US11155279B2 (en) Rail transport system
CN113120119A (zh) 运储可分离自动驾驶物流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9532933A (zh) 一种列车及交通系统
CN208344527U (zh) 无人机
CN103832441A (zh) 轨道车辆和列车
WO2018053997A1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2061708B (zh) 一种管网式货物自动传输装置
CN207972626U (zh) 一种可无停上下客的智能轨道交通系统
CN210101620U (zh) 一种空中轨道列车
CN212148439U (zh) 货运装置
WO2018054010A1 (zh) 轨道交通系统
WO2018053999A1 (zh) 轨道交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