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2441A - 轨道车辆和列车 - Google Patents

轨道车辆和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2441A
CN103832441A CN201410099467.6A CN201410099467A CN103832441A CN 103832441 A CN103832441 A CN 103832441A CN 201410099467 A CN201410099467 A CN 201410099467A CN 103832441 A CN103832441 A CN 103832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guideway vehicle
vehicle
traveling portion
lif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94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2441B (zh
Inventor
杜安
王惠
杜京寰
杜京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D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0994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32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32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2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2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24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轨道车辆和列车。轨道车辆包括制动系统,还包括:车厢,其包括左车厢壁和右车厢壁,并且用于容纳人或物;左侧支架,其位于左车厢壁的左侧并通过至少一个左侧升降机构与左车厢壁连接,使得车厢沿左侧支架升降;右侧支架,其位于右车厢壁的右侧并通过至少一个右侧升降机构与右车厢壁连接,使得车厢沿右侧支架升降;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其上安装有左侧支架;以及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其上安装有右侧支架;制动系统用于对左侧走行部和右侧走行部进行制动;每一个走行部均包括:走行架;以及安装于走行架的至少两个金属车轮,使得轨道车辆适于在轨道上行驶;轨道车辆在行驶方向上呈倒U形,以允许其它车辆从车厢下方通过。

Description

轨道车辆和列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尤其是轨道车辆以及列车。
背景技术
现代公共交通工具一般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和地铁。公共汽车是大多数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虽然公共汽车运行成本较低、行驶灵活,但是其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和噪音。电车包括无轨电车和轨道电车,具有零排放、噪音小等优点,但是其行驶路线受到限制。公共汽车和电车运行时需要占用大量道路资源。地铁的载客量大、行驶速度快,但是其投资及运行成本较大,因而难以建设。
现在,已经有人提出了高架电车的设计,将电车架空和增宽,利用城市道路上方的空间作为运输平台,使小汽车等小型车辆可以在高架电车的车身下行驶,从而增大车辆以及道路的运输量。
但是,这种高架电车仅仅适合在空旷无空中障碍的区域行驶。由于高架电车的车体很高,因此,当路面上存在例如,电力线、广告牌、桥梁等空中障碍时,或穿过通行例如隧道之类的高度有限的区域时,这种高架电车的行驶就会受到限制。另外,为了清除这些障碍,或者为了绕过这些障碍,道路建设的成本会变得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轨道车辆以及列车,该轨道车辆通过在车厢与左侧支架之间以及车厢与右侧支架之间分别安装升降机构从而使车厢沿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升降,即,能够对车厢距地面的距离进行调节,因此使该轨道车辆既能够允许其它车辆在车厢下方通过,又能够在存在例如,电力线、广告牌、桥梁等空中障碍时降低整体高度,从而从空中障碍的下方通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其包括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
车厢,其包括左车厢壁和右车厢壁,并且所述车厢用于容纳人或物;
左侧支架,其位于所述左车厢壁的左侧并通过至少一个左侧升降机构与所述左车厢壁连接,使得所述车厢沿该左侧支架升降;
右侧支架,其位于所述右车厢壁的右侧并通过至少一个右侧升降机构与所述右车厢壁连接,使得所述车厢沿该右侧支架升降;
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其上安装有所述左侧支架;以及
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其上安装有所述右侧支架;
其中,所述制动系统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进行制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走行架;以及
安装于所述走行架的至少两个金属车轮,使得所述轨道车辆适于在轨道上行驶;
其中,所述轨道车辆在行驶方向上呈倒U形,以允许其它车辆从所述车厢下方通过。
第二方面,本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还包括:
动力系统,其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以及
驾驶系统,其用于控制所述轨道车辆的方向。
第三方面,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中,所述至少一个左侧升降机构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升降机构中的每一个为齿轮齿条式升降机构、滑轮式升降机构、链条式升降机构、螺杆式升降机构、套筒式升降机构、剪叉式升降机构和折臂式升降机构之一。
第四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还包括:
监测器,其用于监视所述轨道车辆的前方、上方和后方以及所述车厢的下方是否存在物体,并且当监视到存在物体时,用于检测该物体的高度、速度和距所述轨道车辆的距离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升降机构根据所述监测器的监视结果和/或检测结果工作。
第五方面,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左侧升降机构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升降机构调整所述车厢的高度,使得所述车厢的底面与地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米,并且使得所述轨道车辆的最高点与地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5米,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以及所述左侧支架和所述右侧支架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均大于或等于2.5米,或者均大于或等于5米,或者均大于或等于7.5米。
第六方面,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中,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左侧升降机构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升降机构使所述车厢降到最低点时,所述车厢的底面距地面的距离为5厘米至30厘米,
所述车厢内的左车厢壁和右车厢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2米,或者大于或等于4.5米,或者大于或等于7米。
第七方面,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中,所述车厢的左车厢壁和右车厢壁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至少一个门以便于乘客出入所述车厢。
第八方面,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中,所述车厢包括前车厢壁和后车厢壁,所述前车厢壁和所述后车厢壁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开口以便于其它车辆驶入和驶出所述车厢。
第九方面,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中,所述车厢的前后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交通信号灯,以向所述轨道车辆前方和/或后方的其它车辆指示是否允许所述其它车辆进入所述车厢之下。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列车,该列车由至少一辆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轨道车辆和至少一辆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轨道车辆组成。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因为该轨道车辆采用了在车厢与左侧支架之间以及车厢与右侧支架之间分别安装升降机构的技术手段,所以达到了使车厢沿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升降的技术效果。即,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能够对车厢距地面的距离进行调节,因此使该轨道车辆既能够允许其它车辆在车厢下方通过,又能够在存在例如,电力线、广告牌、桥梁等空中障碍时降低车辆整体高度,从而从空中障碍的下方通过。
在应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情况下,在铺设轨道时不需要对轨道穿过的区域的空中障碍做清理或绕行,即可使轨道车辆容易地穿过此区域。因此,应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还能够大大减少轨道建设长度,节省轨道建设成本,提高轨道建设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适合于相互连接形成列车,从而能够提升运载能力并且能够充分利用轨道资源。
当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车厢沿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降低到了最低点时,车厢的底面距地面非常近,例如,5厘米至30厘米。因此,当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被用于运输其它车辆时,在没有特殊结构的站台设施的情况下,其它车辆能够在地面上从车厢前端和后端的开口直接(或利用简单的坡度板)驶入和驶出车厢,从而使得其它车辆能够经轨道车辆运载而避开堵塞的交通,快速到达交通畅通的地方或距目的地最近的地方。而且,当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运输乘客时,不需要特殊的站台结构,乘客可以容易地从地面经车厢左右侧的车门进入车厢。尤其是,车厢的底面距地面非常近,例如,5厘米至30厘米,这使得一些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较容易地进入车厢。而且,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不需要专门建设的车站,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所运送的车辆或乘客能够容易地离开车厢到达地面,这对于保障人员和/或车辆的安全非常有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在其行进方向(即,轨道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的车厢相较于图1所示的车厢高度升高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的车厢相较于图1所示的车厢高度下降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的侧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的侧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动力系统和驾驶系统的轨道车辆的侧视图。
图7为由两辆图6所示的轨道车辆和两辆图4所示的轨道车辆组合而成的列车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齿轮齿条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
图9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滑轮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
图10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链条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
图11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螺杆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
图12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套筒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
图13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剪叉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
图14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折臂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
图15和图16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具有提升装置的轨道车辆在其行进方向(即,轨道方向)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在其行进方向(即,轨道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的车厢相较于图1所示的车厢高度升高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的车厢相较于图1所示的车厢高度下降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100包括:车厢110,其包括左车厢壁111和右车厢壁112,并且车厢110用于容纳人或物;左侧支架120,其位于左车厢壁111的左侧并通过至少一个左侧升降机构140与左车厢壁111连接,使得车厢110沿该左侧支架120升降;右侧支架130,其位于右车厢壁112的右侧并通过至少一个右侧升降机构150与右车厢壁112连接,使得车厢110沿该右侧支架130升降。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包括多个左侧支架120和多个右侧支架130的轨道车辆100在其行进方向(即,轨道方向)上与仅具有一个左侧支架120和一个右侧支架130的轨道车辆100看上去相同。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100还包括: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160,其上安装有左侧支架120;以及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170,其上安装有右侧支架13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包括多个左侧走行部160和多个右侧走行部170的轨道车辆100在其行进方向(即,轨道方向)上与仅具有一个左侧走行部160和一个右侧走行部170的轨道车辆100看上去相同。如图1至图3所示,左侧走行部160包括:走行架161;以及安装于走行架161的至少两个金属车轮162,使得轨道车辆100适于在轨道上行驶。右侧走行部170与左侧走行部160结构相同,相应地,右侧走行部170包括:走行架171;以及安装于走行架171的至少两个金属车轮172,使得轨道车辆100适于在轨道上行驶。
图1至图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100还包括制动系统(未示出),该制动系统用于对左侧走行部160和右侧走行部170进行制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轨道车辆100的制动系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适用于轨道车辆的制动系统,因此,申请人在此省略了对制动系统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100在行驶方向上呈倒U形,以允许其它车辆(当然,也可以是人、动物、或其它物体)从车厢110下方通过。即,在轨道车辆100的行驶方向上,车厢110、左侧支架120、左侧走行部160、右侧支架130和右侧走行部170在结构上呈倒U形,而且车厢110位于该倒U形的顶端。因此,比该倒U形内的空间尺寸小的物体(例如,车辆)可以从该倒U形中通过,即,从车厢110下方通过。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100可以在不占用地面道路的情况下行驶。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100中,左侧升降机构140和右侧升降机构150工作,使得相较于图1所示的车厢110,图2中的车厢110沿左侧支架120和右侧支架130升高。在此情况下,该轨道车辆100的车厢110的顶面和底面距该轨道车辆100下的轨道所在的地面的距离相较于图1中的情况就会增加。因此,车厢110下方就可以通过高度更高的物体,例如,更高的车辆。
如图3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100中,左侧升降机构140和右侧升降机构150工作,使得相较于图1所示的车厢110,图3中的车厢110沿左侧支架120和右侧支架130下降。在此情况下,该轨道车辆100的车厢110的顶面和底面距该轨道车辆100下的轨道所在的地面的距离相较于图1中的情况就会减小。因此,该轨道车辆100的整体高度下降,从而可以从空中障碍物(例如,电力线、广告牌、桥梁等)下方穿过。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通过左侧升降机构和右侧升降机构的升降在很大范围内调整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高度。例如,根据需要,通过左侧升降机构和右侧升降机构的升降使得轨道车辆下方可以通过绝大多数类型的汽车,并且可以在空中障碍的下方通过。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通过左侧升降机构和右侧升降机构调整车厢的高度,使得轨道车辆车厢的底面与地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米,并且使得轨道车辆的最高点与地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5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并不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高度条件,而是可以利用升降机构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轨道车辆的高度。例如,在遇到高度超过2米的公交车时,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车厢可以升高为车厢底面的高度超过该公交车的高度以从该公交车上方通过。因此,通过使左侧升降机构和右侧升降机构这样工作,使得轨道车辆车厢底面距地面的高度能够通过一般的汽车,并且使得轨道车辆在行驶时车厢的顶部不会碰到一般桥梁的下端或隧道的上部。当然,如果在碰到空中障碍物的同时车厢下方有汽车或其它物体时,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可以停车以等到下方的汽车或物体移走,再从空中障碍物下方通过。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当通过左侧升降机构和右侧升降机构使车厢降到最低点时,车厢的底面距地面的距离为5厘米至30厘米。在车厢的底面距地面非常近的情况下,当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被用于运输其它车辆时,在没有特殊结构的站台设施的情况下,其它车辆能够在地面上从车厢前端和后端的开口直接(或利用简单的坡度板)驶入和驶出车厢,从而使得其它车辆能够经轨道车辆运载而避开堵塞的交通,快速到达交通畅通的地方或距目的地最近的地方。而且,当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运输乘客时,不需要特殊的站台结构,乘客可以容易地从地面经车厢左右侧的车门进入车厢。而且,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不需要专门建设的车站,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所运送的车辆或乘客能够容易地离开车厢到达地面,这对于保障人员和/或车辆的安全非常有利。尤其是,车厢的底面距地面非常近,例如,5厘米至30厘米,这使得一些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较容易地进入车厢。虽然车厢的底面距地面的距离小于5厘米也会使得其它车辆或乘客能够在地面上容易地进出车厢,但是由于轨道间的地面上可能存在起伏或一些或石子之类的杂物,这些都可能使得车厢底板受损,因此,本发明优选地是车厢的底面距地面5厘米至30厘米。当然,根据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车厢的最低点设置为车厢落在地面上,或者距离地面高于30厘米。
另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跨越的宽度。优选地,轨道车辆的左侧走行部和右侧走行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以及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均大于或等于2.5米,或者均大于或等于5米,或者均大于或等于7.5米。需要说明的是,一般道路一条车道宽度为2.5米,因此,当将轨道车辆的左侧走行部和右侧走行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以及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设置为大于或等于2.5米时,可以容纳1辆汽车通过轨道车辆的车厢下方;设置为大于或等于5米时,可以容纳2辆汽车并排通过轨道车辆的车厢下方;设置为大于或等于7.5米时,可以容纳3辆汽车并排通过轨道车辆的车厢下方。另外,本发明的轨道车辆跨越的宽度可以不限于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轨道车辆跨越的宽度设置为更宽或更窄。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车厢内的左车厢壁和右车厢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2米,或者大于或等于4.5米,或者大于或等于7米。车厢内的左车厢壁和右车厢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2米的情况对应于轨道车辆的左侧走行部和右侧走行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以及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均大于或等于2.5米的情况,此时,车厢内部宽度可以容纳一辆普通的家用汽车。车厢内的左车厢壁和右车厢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4.5米的情况对应于轨道车辆的左侧走行部和右侧走行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以及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均大于或等于5米的情况,此时,车厢内部宽度可以容纳两辆普通的家用汽车。车厢内的左车厢壁和右车厢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7米的情况对应于轨道车辆的左侧走行部和右侧走行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以及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均大于或等于7.5米的情况,此时,车厢内部宽度可以容纳三辆普通的家用汽车。
当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运输其他车辆(例如家用小汽车)时,由于该轨道车辆能够通过左侧升降机构和右侧升降机构使车厢降到最低点(例如,车厢的底面距地面的距离为5厘米至30厘米),并且车厢内能够容纳多辆其它车辆,因此,被运输的车辆可以按照目的地距离远近依从地面直接驶入车厢内,并且在到达各个车辆的目的地时依次开出车厢直接到达地面。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特别适合于在大城市内在各个地点之间运输其它普通车辆,以使被运输的车辆避开堵车,快速到达交通畅通的地方或距目的地最近的地方。
另外,轨道车辆的车厢的前后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可以设置有交通信号灯,以向轨道车辆前方和/或后方的其它车辆指示是否允许其它车辆进入车厢之下。例如,当轨道车辆要降低高度时,车厢上的交通信号灯会显示为红灯,以指示禁止其它车辆进入轨道车辆之下。又例如,当轨道车辆的高度升高到一安全高度(例如,车厢底面距地面2米)时,轨道车辆上的交通信号灯会显示为绿灯,以指示允许其它车辆进入车厢之下。在轨道车辆上设置交通信号灯可以使得其它车辆安全地穿过轨道车辆,从而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优选的,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车厢可以包括前车厢壁、后车厢壁、左车厢壁、右车厢壁和车厢底板。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车辆可以为敞篷的,在载人时作观光之用,即车顶并不是必须的。车厢底板上可以设置有安全座椅,用于当乘客于安全座椅上坐好后,系好安全带。在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车厢的左车厢壁和右车厢壁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至少一个门以便于乘客出入车厢。在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前车厢壁和后车厢壁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开口以便于其它车辆驶入和驶出车厢。
优选的,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前车厢壁、后车厢壁、左车厢壁、右车厢壁均为高度可调结构,这样可以在有需要时降低车厢高度,或者将车厢设计为双层,以增加乘客或货物的搭载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从现有技术中获得高度可调结构,例如,将车厢壁设置为上下多段伸缩式的结构。
图4为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的侧视图。
如图4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100中,左侧走行部160上安装有左侧支架120。左侧走行部160具有走行架161和两个金属车轮162。左侧支架120与车厢110通过多个(例如,5个)左侧升降机构140连接,使得车厢110沿左侧支架120升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图1至图3所示的轨道车辆在其行进方向上的任一侧的走行部称为左侧走行部(右侧走行部)并将另一侧的走行部称为右侧走行部(左侧走行部),并将任一侧的支架称为左侧支架(右侧支架)并将另一侧的支架称为右侧支架(左侧支架),而不会影响对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结构的理解。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的侧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200包括车厢210、左侧支架220、右侧支架(未示出)、两个左侧走行部260、和两个右侧走行部(未示出)以及制动系统(未示出)。每个左侧走行部260均具有走行架261和两个金属车轮262。左侧支架220与车厢210通过多个(例如,5个)左侧升降机构240连接,使得车厢210沿左侧支架220升降。图5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200与图4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100的区别仅在于轨道车辆200包括两个左侧走行部260,并且在两个左侧走行部260上安装左侧支架2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尽管图5中未示出,但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200具有与两个左侧走行部260相对应的两个右侧走行部。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不限于图4和图5所示的轨道车辆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的左侧走行部和三个或更多的右侧走行部,走行部较多会使轨道车辆的转向性能较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轨道车辆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多个走行部的情况下,每个走行部可以仅包括一个金属车轮,由此能够实现该轨道车辆的稳定行驶。另外,图4和图5中所示的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每一个走行部均具有两个金属车轮也仅仅是示例,可以在一个走行架上安装更多个金属车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一个走行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属车轮有助于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载重性能。金属车轮使得轨道车辆适于在轨道上行驶。金属车轮和轨道可以用现有技术制造,在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动力系统和驾驶系统的轨道车辆的侧视图。
图7为由两辆图6所示的轨道车辆和两辆图4所示的轨道车辆组合而成的列车的示意图。
图6所示的轨道车辆600除了包括图1至图4所示的轨道车辆的全部部件之外,还包括动力系统(未示出)和驾驶系统(包括驾驶室601)。动力系统驱动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优选地,动力系统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电力驱动系统、内燃机驱动系统。另外,驾驶系统控制轨道车辆的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系统和驾驶系统应用于图6所示的轨道车辆。例如,可以通过引导线将外部电力引至布置在车厢110内的变压器,并且变压器通过沿左侧支架120布置的电缆向位于走行架161上的电动机供电以驱动车轮162。例如,可以在车厢110内设置内燃机发电,并将电力提供到位于走行架161上的电动机以驱动车轮162。例如,可以在走行架161上设置电动机或内燃机来驱动车轮162。通过现有技术的驾驶系统,驾驶员可以在驾驶室601内发出转向信号,该信号被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递到位于走行架161上的转向机构,从而控制车轮162转向。
另外,当将两辆图6所示的具有动力系统和驾驶系统的轨道车辆600和两辆图4所示的不具有动力系统和驾驶系统的车辆100连接起来时,可以形成一部如图7所示的列车700。而且,图7所示的列车能够更充分地利用轨道资源进行运输。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和图5所示的轨道车辆100和200也可以包括动力系统。例如,可以在图4或图5所示的轨道车辆100和200的每一走行架上安装电动机或内燃机来驱动安装于走行架的车轮。在此情况下,由一辆或多辆图4或图5所示的轨道车辆和一辆或多辆图6所示的轨道车辆组成的列车的动力更加充足,运载能力会比仅列车头(图6所示的轨道车辆600)提供动力的列车更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所示的列车仅仅是示例,根据本发明的列车可以由至少一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动力系统和驾驶系统的轨道车辆和至少一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具有或不具有动力系统和驾驶系统的轨道车辆均可)组成。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适合于相互连接形成列车,从而能够提升运载能力并且能够充分利用轨道资源。
在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一个支架(左侧支架或右侧支架)与车厢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图4和图5中为5个)升降机构,各个升降机构可以是同一种升降机构,也可以是不同的升降机构。例如,图1至图3所示的轨道车辆中的每一个升降机构都是齿轮齿条式升降机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至图3所示的升降机构也可以是另一类型的升降机构,或各种类型的升降机构。即,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各种不同的升降机构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例如,一个升降机构可以是齿轮齿条式升降机构、滑轮式升降机构、链条式升降机构、螺杆式升降机构、套筒式升降机构、剪叉式升降机构和折臂式升降机构之一。
图8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齿轮齿条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
图9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滑轮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
图10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链条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
图11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螺杆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
图12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套筒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
图13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剪叉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
图14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折臂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
以上图8至图14示出的各种类型升降机构的结构仅仅是示例,同一类型的升降机构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此外,本发明的车辆还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升降机构。
另外,图4和图5中所示的一个支架(左侧支架或右侧支架)与车厢之间存在五个升降机构仅仅是示例。根据需要,可以在一个支架与车厢之间安装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个、六个或更多个升降机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提及的升降机构的种类和升降机构的数量都仅仅是示例,根据需要,可以将现有技术中的其它的升降机构和其它数量的升降机构应用于本发明的轨道车辆。另外,还可以在轨道车辆中设置一些冗余的升降机构,使得即使一些升降机构出现故障而无法工作,其余的升降机构也可以正常工作来使车厢升高或降低。
另外,轨道车辆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监测器(未示出)。当轨道车辆包括多个监测器时,多个监测器可以安置于车厢的顶面、底面、前端、后端、左侧、右侧以及左侧支架、右侧支架、左侧走行部和右侧走行部上的任何一个位置。监测器用于监视轨道车辆的前方、上方和后方以及车厢的下方是否存在物体,例如,轨道车辆前方、后方和上方的电力线、广告牌、桥梁等,以及车辆前方、后方和车厢下方的车辆或行人等。当监测器监视到存在物体时,检测该物体的高度、速度和距轨道车辆的距离中的至少一项。升降机构根据监测器的监视结果和/或检测结果来工作,即,升降机构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升降机构可以人工控制,也可以自动控制,而且,对升降机构的控制的具体细节在现有技术中已有描述,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例如,当监测器监视到轨道车辆下方存在其它车辆,并且检测到车厢的底面距该车辆的最高点较近(即,小于等于某一第一安全距离,例如,10厘米)时,升降机构不进行操作以使车厢保持高度不变或进行升高操作以使车厢升高,从而防止车厢与其下方的车辆接触。另外,当监测器监视到轨道车辆下方不存在其它车辆时,或者当监测器监视到轨道车辆下方虽然存在其它车辆,但是车厢的底面距该车辆最高点的距离较远(即,大于等于某一第二安全距离,例如,50厘米或更多)时,升降机构不进行操作以使车厢保持高度不变,或进行降低操作以使车厢降低,从而使车厢可以在行驶中避开空中的障碍。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监测器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监测器,例如,光学监测器、无线电监测器、超声波监测器等。
图15和图16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具有提升装置的轨道车辆在其行进方向(即,轨道方向)上的示意图。
具体而言,图15和图16示出的轨道车辆的车厢内设置有提升装置,用于当轨道车辆行驶到物体上方时,通过提升装置将物体(图15和图16中为一辆汽车)提升到车厢内。另外,根据需要,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具有提升装置的轨道车辆还可以将物体提升贴近车厢底部,或提升到车厢顶部。提升装置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机械臂、吊篮、吊钩和爪钩。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升装置可以是救援装置,包括放下救援人员,提升伤员,故障车,本发明应用实例并不以此为限。
例如,如图15所示,当在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所适合的轨道之间的车道发生车祸导致堵车时,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可以利用该车道上方2米到4米左右的空间,并根据其它车辆的高低不同随时通过升降机构调整车厢距地面的高度,以增加倒U形下方的空间。因此,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轨道车辆可以实现横跨其他普通车辆开至事故现场,从而展开救援,例如通过吊篮搭载伤员,或者通过机械臂利用控制单元或控制模块将事故车辆等物体提升贴近车厢底部,或提升到车厢内(见图16),或提升到车厢顶部,以使道路保持畅通。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因为本发明的轨道车辆采用了在车厢与左侧支架之间以及车厢与右侧支架之间分别安装升降机构的技术手段,所以达到了使车厢沿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升降的技术效果。即,本发明的轨道车辆能够对车厢距地面的距离进行调节,因此使该轨道车辆既能够允许其它车辆在车厢下方通过,又能够在存在例如,电力线、广告牌、桥梁等空中障碍时降低车辆整体高度,从而从空中障碍下方通过。
在应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情况下,在铺设轨道时不需要对轨道穿过的区域的空中障碍做清理或绕行,即可使轨道车辆容易地穿过此区域。因此,应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还能够大大减少轨道建设长度,节省轨道建设成本,提高轨道建设速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适合于相互连接形成列车,从而能够提升运载能力并且能够充分利用轨道资源。
由于本发明的轨道车辆可以跨越普通汽车进行行驶,充分利用了道路上方2米到4米的空间资源,可以避开城市交通拥挤。
当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车厢沿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降低到了最低点时,车厢的底面距地面非常近,例如,5厘米至30厘米。因此,当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被用于运输其它车辆时,在没有特殊结构的站台设施的情况下,其它车辆能够在地面上从车厢前端和后端的开口直接(或利用简单的坡度板)驶入和驶出车厢,从而使得其它车辆能够经轨道车辆运载而避开堵塞的交通,快速到达交通畅通的地方或距目的地最近的地方。而且,当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运输乘客时,不需要特殊的站台结构,乘客可以容易地从地面经车厢左右侧的车门进入车厢。尤其是,车厢的底面距地面非常近,例如,5厘米至30厘米,这使得一些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较容易地进入车厢。而且,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不需要专门建设的车站,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所运送的车辆或乘客能够容易地离开车厢到达地面,这对于保障人员和/或车辆的安全非常有利。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车辆,其包括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
车厢,其包括左车厢壁和右车厢壁,并且所述车厢用于容纳人或物;
左侧支架,其位于所述左车厢壁的左侧并通过至少一个左侧升降机构与所述左车厢壁连接,使得所述车厢沿该左侧支架升降;
右侧支架,其位于所述右车厢壁的右侧并通过至少一个右侧升降机构与所述右车厢壁连接,使得所述车厢沿该右侧支架升降;
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其上安装有所述左侧支架;以及
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其上安装有所述右侧支架;
其中,所述制动系统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进行制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走行架;以及
安装于所述走行架的至少两个金属车轮,使得所述轨道车辆适于在轨道上行驶;
其中,所述轨道车辆在行驶方向上呈倒U形,以允许其它车辆从所述车厢下方通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
动力系统,其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以及
驾驶系统,其用于控制所述轨道车辆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左侧升降机构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升降机构中的每一个为齿轮齿条式升降机构、滑轮式升降机构、链条式升降机构、螺杆式升降机构、套筒式升降机构、剪叉式升降机构和折臂式升降机构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
监测器,其用于监视所述轨道车辆的前方、上方和后方以及所述车厢的下方是否存在物体,并且当监视到存在物体时,用于检测该物体的高度、速度和距所述轨道车辆的距离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升降机构根据所述监测器的监视结果和/或检测结果工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左侧升降机构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升降机构调整所述车厢的高度,使得所述车厢的底面与地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米,并且使得所述轨道车辆的最高点与地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5米,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以及所述左侧支架和所述右侧支架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均大于或等于2.5米,或者均大于或等于5米,或者均大于或等于7.5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
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左侧升降机构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升降机构使所述车厢降到最低点时,所述车厢的底面距地面的距离为5厘米至30厘米,
所述车厢内的左车厢壁和右车厢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2米,或者大于或等于4.5米,或者大于或等于7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的左车厢壁和右车厢壁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至少一个门以便于乘客出入所述车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包括前车厢壁和后车厢壁,所述前车厢壁和所述后车厢壁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开口以便于其它车辆驶入和驶出所述车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的前后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交通信号灯,以向所述轨道车辆前方和/或后方的其它车辆指示是否允许所述其它车辆进入所述车厢之下。
10.一种列车,其特征在于,该列车由至少一辆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和至少一辆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组成。
CN201410099467.6A 2014-03-18 2014-03-18 轨道车辆和列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32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9467.6A CN103832441B (zh) 2014-03-18 2014-03-18 轨道车辆和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9467.6A CN103832441B (zh) 2014-03-18 2014-03-18 轨道车辆和列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2441A true CN103832441A (zh) 2014-06-04
CN103832441B CN103832441B (zh) 2016-08-17

Family

ID=50796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946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32441B (zh) 2014-03-18 2014-03-18 轨道车辆和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3244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883A (zh) * 2016-12-26 2017-05-31 唐山海庞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高架双轨宽体空中巴士
CN106826718A (zh) * 2017-01-09 2017-06-1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武城县供电公司 一种变压器搬运机器人
CN107323465A (zh) * 2017-07-03 2017-11-07 周立 一种火车站儿童坠落用救援设备
CN111232524A (zh) * 2020-03-09 2020-06-05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搬运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及搬运机器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2675A1 (de) * 1986-01-29 1987-07-30 Daimler Benz Ag Verkehrsverbundsystem
US6539877B1 (en) * 1998-09-10 2003-04-01 Stanley S. Saunders Elevated transit vehicle
CN102060026A (zh) * 2010-09-30 2011-05-18 宋有洲 轻型交通车辆
CN102602404A (zh) * 2012-01-06 2012-07-25 叶明旭 一种可升降道路交通运载方法及其系统
CN102765395A (zh) * 2011-05-05 2012-11-07 同济大学 一种立体有轨电车
CN203727379U (zh) * 2014-03-18 2014-07-23 杜安 轨道车辆和列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2675A1 (de) * 1986-01-29 1987-07-30 Daimler Benz Ag Verkehrsverbundsystem
US6539877B1 (en) * 1998-09-10 2003-04-01 Stanley S. Saunders Elevated transit vehicle
CN102060026A (zh) * 2010-09-30 2011-05-18 宋有洲 轻型交通车辆
CN102765395A (zh) * 2011-05-05 2012-11-07 同济大学 一种立体有轨电车
CN102602404A (zh) * 2012-01-06 2012-07-25 叶明旭 一种可升降道路交通运载方法及其系统
CN203727379U (zh) * 2014-03-18 2014-07-23 杜安 轨道车辆和列车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883A (zh) * 2016-12-26 2017-05-31 唐山海庞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高架双轨宽体空中巴士
CN106826718A (zh) * 2017-01-09 2017-06-1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武城县供电公司 一种变压器搬运机器人
CN107323465A (zh) * 2017-07-03 2017-11-07 周立 一种火车站儿童坠落用救援设备
CN107323465B (zh) * 2017-07-03 2019-05-21 周立 一种火车站儿童坠落用救援设备
CN111232524A (zh) * 2020-03-09 2020-06-05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搬运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及搬运机器人
CN111232524B (zh) * 2020-03-09 2023-06-13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搬运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及搬运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2441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4694B2 (en) Mass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7600077B (zh) 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及方法
CN106255631A (zh) 连续移动式索道
CN107839696B (zh) 一种永磁轴式直驱空地共享立体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AU2006231369A1 (en) A method of mass transportation of people or cargo, and an associated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WO2019056652A1 (zh) 一种微轨交通系统
US20060162609A1 (en) Interstate highway train system
US8616135B2 (en) Transit vehicle for ferrying roadway vehicles, passengers, cargo and commuters
CN103832441A (zh) 轨道车辆和列车
CN109649412A (zh) 一种轻型空轨交通运载系统
CN106809220B (zh) 一种可在普通路面随意上落的装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
CN203793414U (zh) 一种车辆
CN103818494A (zh) 一种车辆
CN203727380U (zh) 轨道车辆和列车
WO2022000439A1 (zh) 一种多轨道变轨系统及其变轨方法、可变轨车辆
CN203651912U (zh) 一种车辆
CN203727379U (zh) 轨道车辆和列车
WO2023198130A1 (zh) 一种基于复合异型翼缘轨道的磁浮高速物流系统
CN102211586A (zh) 斜拉桥式空中电气化铁路环城公交车
CN103832506B (zh) 一种车辆
CN103832442A (zh) 轨道车辆和列车
CN109532867B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CN103264698A (zh) 可载运车辆的多功能复合快轨交通车辆和系统
CN203793470U (zh) 一种车辆
WO2016038621A1 (en) Traveling roads, conveyer belt roads and future railways improv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01

Address after: 100025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Yan Jing Village Street No. 18, East rose 3-7-701

Applicant after: Zhang Di

Address before: 100000 Beijing city Fengtai District Feng Zhu Yuan a District 21 floor No. 1

Applicant before: Du An

Applicant before: Wang Hui

Applicant before: Du Jinghuan

Applicant before: Du Jingyu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Assignee: Quan Tong location network Co., Ltd.

Assignor: Zhang Di

Contract record no.: 201899000011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Railway vehicle and trai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80428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