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9251A - 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9251A
CN109519251A CN201811209243.0A CN201811209243A CN109519251A CN 109519251 A CN109519251 A CN 109519251A CN 201811209243 A CN201811209243 A CN 201811209243A CN 109519251 A CN109519251 A CN 109519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slot
limit
guide rail
pipe shaft
resilien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092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19251B (zh
Inventor
王丽芳
陈平
刘伟
王喆琼
谭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092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192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19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9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19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9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4Filling or draining lubricant of or from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M11/0458Lubricant filling and dra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包括加注口、机油加注管与加注支架,所述加注支架包括限位固定杆、左导轨、右导轨、左弹性支撑与右弹性支撑,所述机油加注管包括管身本体、上限位体、左下滑动体与右下滑动体,所述限位固定杆与其下方设置的上限位体中开设的前、后限位卡槽进行卡接配合,上限位体底部所连接的管身本体的外端部与加注口相连接,管身本体的底部分别经左、右下滑动体与左、右导轨的内侧面进行滑动配合,且加注支架可为一体结构。本设计不仅便于加油,易于装配布置,而且操作难度较低,制作、应用及维护成本都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体适用于在便于加油的基础上,也易于装配布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机油加注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翻转驾驶室,从气缸盖罩上的机油加注口进行机油添加及更换,该种方式需要翻转驾驶室进行机油加注,对翻转机构有一定的损害,且驾驶室内部物品需要固定或者移除,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工作;其二,无需翻转驾驶室,机油加注口布置在底盘上,直接进行机油的添加及更换,该种方式无需翻驾驶室进行机油加注,其机油加注口直接固定在底盘上,但底盘上结构复杂,布置不便。
授权公告号为CN202900366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4月24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伸出式加注机油管及发动机,该伸出式加注机油管包括底部的连接段、上部的外伸段,所述连接段用于将该加注机油管连接至发动机油底壳的加油口处,所述外伸段相对位于其下部的管体朝向远离发动机的外上方延伸;该发动机的油底壳设有所述的伸出式加注机油管,该加注机油管上端的管口外伸至该发动机的整车管路的外侧或上方。虽然该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发动机安装于整车装备后不方便加注机油的问题,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该设计中的加注机油管需要与发动机油底壳直接连接,且需要向远离发动机的外上方延伸,而在车辆上,发动机所在的底盘附近不仅零部件数量较多,而且布置结构复杂,可利用空间较少,不利于再额外的设置加注机油管,甚至于还向远离发动机的外上方延伸,装配难度较大,加之,还需要设置专门固定加注机油管的固定件,进一步增加了装配难度。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兼具便于加油与易于装配布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不仅便于加油,而且易于装配布置的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包括机油加注管与加注口,所述加注口与机油加注管的外端部相连接;
所述机油加注装置还包括加注支架,该加注支架包括限位固定杆、左导轨、右导轨、左弹性支撑与右弹性支撑,且左导轨、右导轨相互平行;所述机油加注管包括管身本体、上限位体、左下滑动体与右下滑动体,且左下滑动体、右下滑动体相互平行;
所述限位固定杆悬空于上限位体的上方,上限位体的顶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前限位卡槽、后限位卡槽以与限位固定杆进行卡接配合,上限位体的底部与管身本体的顶部相连接,管身本体的外端部与加注口相连接,管身本体的底部分别与左下滑动体、右下滑动体的顶部相连接,左下滑动体的底部与左导轨的内侧面进行滑动配合,右下滑动体的底部与右导轨的内侧面进行滑动配合,左导轨的底面经左弹性支撑与底面固定连接,右导轨的底面经右弹性支撑与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上限位体包括限位板、前限位卡槽与后限位卡槽,所述限位板的底边与管身本体的顶部相连接,限位板的顶边包括依次连接的前限位卡槽、中平边与后限位卡槽,前限位卡槽的一侧与限位板的左侧板边相连接,前限位卡槽的另一侧经中平边后与后限位卡槽的一侧相连接,后限位卡槽的另一侧与限位板的右侧板边相连接;所述左侧板边、右侧板边均为倾斜结构,左侧板边、右侧板边与限位板的底边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锐角。
所述前限位卡槽、后限位卡槽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外高槽边、中凹弧边与内低槽边,所述中凹弧边的顶部两端分别与外高槽边、内低槽边的底端相连接,内低槽边的顶端与中平边相连接,且外高槽边高于内低槽边、中平边设置。
所述左下滑动体、右下滑动体的结构一致,均包括竖滑板、横滑板与导轨卡槽,所述竖滑板的顶边与管身本体的底部相连接,竖滑板的底边与横滑板的内侧边相连接,横滑板的外侧边与导轨卡槽的内侧面相连接,导轨卡槽的外侧面沿卡入其内部的左导轨或右导轨进行滑动配合。
所述竖滑板的顶边与管身本体的底部垂直连接,所述竖滑板的底边与横滑板的内侧边垂直连接。
所述左导轨的内端经弧形筋与右导轨的内端相连接,所述左导轨的外端的底面依次经左弹性支撑、左固定部与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右导轨的外端的底面依次经右弹性支撑、右固定部与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左固定部为倒U型结构,左固定部的一端与左弹性支撑相连接,左固定部的另一端经上延筋后与限位固定杆的内端相连接,限位固定杆的外端与前限位卡槽或后限位卡槽进行卡接配合,且左导轨、左弹性支撑、左固定部、右导轨、右弹性支撑、右固定部、弧形筋、上延筋、限位固定杆共构为成一体结构的加注支架。
所述加注口的底端经弧型管与管身本体的外端部相连接,且加注口的顶端高于管身本体设置。
一种上述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需要加注机油时,推动管身本体以使左下滑动体沿左导轨向前滑行、右下滑动体沿右导轨向前滑行,上限位体随管身本体一并向前滑行,直至限位固定杆落入后限位卡槽内并卡接、固定后,开始加注机油,当加注完成后,先下压管身本体,管身本体经左导轨、右导轨带动左弹性支撑、右弹性支撑下压缩,以使限位固定杆、后限位卡槽相互脱离,再回拉管身本体以使左下滑动体沿左导轨向后滑行、右下滑动体沿右导轨向后滑行,上限位体随管身本体一并向后滑行,直至限位固定杆落入前限位卡槽内并卡接、固定后,完成收回操作,以待下次加注操作。
所述左导轨的底面经左弹性支撑与驾驶室前围固定连接,所述右导轨的底面经右弹性支撑与驾驶室前围固定连接;
当加注机油时,限位固定杆与后限位卡槽相互卡接、固定,此时,加注口伸出于驾驶室前围外部;
当加注完成时,限位固定杆与前限位卡槽相互卡接、固定,此时,管身本体收回至发动机舱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包括机油加注管与加注支架两个零部件,其中,机油加注管中的左、右下滑动体与加注支架中的左、右导轨进行对应的滑动配合以实现机油加注管相对驾驶室前围的伸出或缩回,从而实现加注或收回操作,同时,加注支架中的限位固定杆与机油加注管中的前、后限位卡槽进行卡接配合以实现加注或收回状态的固定,整个过程运行流畅,易于操作,整体结构易于布置,只需设置在驾驶室前围即可,如中冷模块、副水箱或者其他位置等,而不需要设置在底盘上,避免了底盘上其它部件的干涉与限制,降低了布置难度。因此,本发明不仅易于操作,便于加油,而且安装难度较低,易于装配布置。
2、本发明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左导轨的底面经左弹性支撑与底面固定连接,右导轨的底面经右弹性支撑与底面固定连接,应用时,左、右弹性支撑给左、右导轨提供的是一种弹性的支撑力,为其在高度的变化提供了可操作空间,以实现左、右弹性支撑的下压与复位,从而利于限位固定杆与前、后限位卡槽的脱离,而不需要额外的外来力来专门的解除限位固定杆与前、后限位卡槽的卡接,进而便于提高管身本体滑行与固定的效率,最终提高加注效率。因此,本发明易于限位固定与滑行,利于提高操作效率。
3、本发明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只包括机油加注管与加注支架两个零部件,不仅零部件数量较少,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机油加注管、加注支架属于两个相互独立的零部件,可以分别布置,不仅易于操作,而且易于在车身上寻找布置空间,进一步降低了布置难度,即使损坏,也利于后期维护。因此,本发明不仅制作成本较低,而且应用、维护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机油加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左下滑动体、右下滑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加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位于常规状态,即收回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进行加油加注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加注口1、机油加注管2、管身本体21、上限位体22、限位板221、中平边222、左侧板边223、右侧板边224、左下滑动体23、右下滑动体24、竖滑板241、横滑板242、导轨卡槽243、前限位卡槽25、外高槽边251、中凹弧边252、内低槽边253、后限位卡槽26、加注支架3、限位固定杆31、左导轨32、右导轨33、左弹性支撑34、左固定部341、右弹性支撑35、右固定部351、弧形筋36、上延筋37、弧型管4、驾驶室前围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6,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包括机油加注管2与加注口1,所述加注口1与机油加注管2的外端部相连接;
所述机油加注装置还包括加注支架3,该加注支架3包括限位固定杆31、左导轨32、右导轨33、左弹性支撑34与右弹性支撑35,且左导轨32、右导轨33相互平行;所述机油加注管2包括管身本体21、上限位体22、左下滑动体23与右下滑动体24,且左下滑动体23、右下滑动体24相互平行;
所述限位固定杆31悬空于上限位体22的上方,上限位体22的顶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前限位卡槽25、后限位卡槽26以与限位固定杆31进行卡接配合,上限位体22的底部与管身本体21的顶部相连接,管身本体21的外端部与加注口1相连接,管身本体21的底部分别与左下滑动体23、右下滑动体24的顶部相连接,左下滑动体23的底部与左导轨32的内侧面进行滑动配合,右下滑动体24的底部与右导轨33的内侧面进行滑动配合,左导轨32的底面经左弹性支撑34与底面固定连接,右导轨33的底面经右弹性支撑35与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上限位体22包括限位板221、前限位卡槽25与后限位卡槽26,所述限位板221的底边与管身本体21的顶部相连接,限位板221的顶边包括依次连接的前限位卡槽25、中平边222与后限位卡槽26,前限位卡槽25的一侧与限位板221的左侧板边223相连接,前限位卡槽25的另一侧经中平边222后与后限位卡槽26的一侧相连接,后限位卡槽26的另一侧与限位板221的右侧板边224相连接;所述左侧板边223、右侧板边224均为倾斜结构,左侧板边223、右侧板边224与限位板221的底边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锐角。
所述前限位卡槽25、后限位卡槽26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外高槽边251、中凹弧边252与内低槽边253,所述中凹弧边252的顶部两端分别与外高槽边251、内低槽边253的底端相连接,内低槽边253的顶端与中平边222相连接,且外高槽边251高于内低槽边253、中平边222设置。
所述左下滑动体23、右下滑动体24的结构一致,均包括竖滑板241、横滑板242与导轨卡槽243,所述竖滑板241的顶边与管身本体21的底部相连接,竖滑板241的底边与横滑板242的内侧边相连接,横滑板242的外侧边与导轨卡槽243的内侧面相连接,导轨卡槽243的外侧面沿卡入其内部的左导轨32或右导轨33进行滑动配合。
所述竖滑板241的顶边与管身本体21的底部垂直连接,所述竖滑板241的底边与横滑板242的内侧边垂直连接。
所述左导轨32的内端经弧形筋36与右导轨33的内端相连接,所述左导轨32的外端的底面依次经左弹性支撑34、左固定部341与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右导轨33的外端的底面依次经右弹性支撑35、右固定部351与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左固定部341为倒U型结构,左固定部341的一端与左弹性支撑34相连接,左固定部341的另一端经上延筋37后与限位固定杆31的内端相连接,限位固定杆31的外端与前限位卡槽25或后限位卡槽26进行卡接配合,且左导轨32、左弹性支撑34、左固定部341、右导轨33、右弹性支撑35、右固定部351、弧形筋36、上延筋37、限位固定杆31共构为成一体结构的加注支架3。
所述加注口1的底端经弧型管4与管身本体21的外端部相连接,且加注口1的顶端高于管身本体21设置。
一种上述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需要加注机油时,推动管身本体21以使左下滑动体23沿左导轨32向前滑行、右下滑动体24沿右导轨33向前滑行,上限位体22随管身本体21一并向前滑行,直至限位固定杆31落入后限位卡槽26内并卡接、固定后,开始加注机油,当加注完成后,先下压管身本体21,管身本体21经左导轨32、右导轨33带动左弹性支撑34、右弹性支撑35下压缩,以使限位固定杆31、后限位卡槽26相互脱离,再回拉管身本体21以使左下滑动体23沿左导轨32向后滑行、右下滑动体24沿右导轨33向后滑行,上限位体22随管身本体21一并向后滑行,直至限位固定杆31落入前限位卡槽25内并卡接、固定后,完成收回操作,以待下次加注操作。
所述左导轨32的底面经左弹性支撑34与驾驶室前围5固定连接,所述右导轨33的底面经右弹性支撑35与驾驶室前围5固定连接;
当加注机油时,限位固定杆31与后限位卡槽26相互卡接、固定,此时,加注口1伸出于驾驶室前围5外部;
当加注完成时,限位固定杆31与前限位卡槽25相互卡接、固定,此时,管身本体21收回至发动机舱中。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发明为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通过安装在驾驶室前围上的加注支架,实现加注机油时,加注口可以伸出前围,并且固定在此处,方便机油加注,机油加注完成后,加注口可以收回到前围内部,如发动机舱中,不影响前面罩的关闭。
本发明中的左弹性支撑、右弹性支撑为一种具备支撑能力的弹性体,如金属筋、金属杆/片、塑性杆/片、片型/杆型弹簧。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6,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包括机油加注管2与加注口1,所述加注口1与机油加注管2的外端部相连接;所述机油加注装置还包括加注支架3,该加注支架3包括限位固定杆31、左导轨32、右导轨33、左弹性支撑34与右弹性支撑35,且左导轨32、右导轨33相互平行;所述机油加注管2包括管身本体21、上限位体22、左下滑动体23与右下滑动体24,且左下滑动体23、右下滑动体24相互平行;所述限位固定杆31悬空于上限位体22的上方,上限位体22的顶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前限位卡槽25、后限位卡槽26以与限位固定杆31进行卡接配合,上限位体22的底部与管身本体21的顶部相连接,管身本体21的外端部与加注口1相连接,管身本体21的底部分别与左下滑动体23、右下滑动体24的顶部相连接,左下滑动体23的底部与左导轨32的内侧面进行滑动配合,右下滑动体24的底部与右导轨33的内侧面进行滑动配合,左导轨32的底面经左弹性支撑34与底面固定连接,右导轨33的底面经右弹性支撑35与底面固定连接。
一种上述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需要加注机油时,推动管身本体21以使左下滑动体23沿左导轨32向前滑行、右下滑动体24沿右导轨33向前滑行,上限位体22随管身本体21一并向前滑行,直至限位固定杆31落入后限位卡槽26内并卡接、固定后,开始加注机油,当加注完成后,先下压管身本体21,管身本体21经左导轨32、右导轨33带动左弹性支撑34、右弹性支撑35下压缩,以使限位固定杆31、后限位卡槽26相互脱离,再回拉管身本体21以使左下滑动体23沿左导轨32向后滑行、右下滑动体24沿右导轨33向后滑行,上限位体22随管身本体21一并向后滑行,直至限位固定杆31落入前限位卡槽25内并卡接、固定后,完成收回操作,以待下次加注操作。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左导轨32的底面经左弹性支撑34与驾驶室前围5固定连接,所述右导轨33的底面经右弹性支撑35与驾驶室前围5固定连接。
当加注机油时,限位固定杆与后限位卡槽相互卡接、固定,此时,加注口伸出于驾驶室前围外部,方便加油;当加注完成时,限位固定杆与前限位卡槽相互卡接、固定,此时,管身本体收回至发动机舱中,不影响前面罩的关闭。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上限位体22包括限位板221、前限位卡槽25与后限位卡槽26,所述限位板221的底边与管身本体21的顶部相连接,限位板221的顶边包括依次连接的前限位卡槽25、中平边222与后限位卡槽26,前限位卡槽25的一侧与限位板221的左侧板边223相连接,前限位卡槽25的另一侧经中平边222后与后限位卡槽26的一侧相连接,后限位卡槽26的另一侧与限位板221的右侧板边224相连接;所述左侧板边223、右侧板边224均为倾斜结构,左侧板边223、右侧板边224与限位板221的底边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锐角。所述前限位卡槽25、后限位卡槽26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外高槽边251、中凹弧边252与内低槽边253,所述中凹弧边252的顶部两端分别与外高槽边251、内低槽边253的底端相连接,内低槽边253的顶端与中平边222相连接,且外高槽边251高于内低槽边253、中平边222设置。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左下滑动体23、右下滑动体24的结构一致,均包括竖滑板241、横滑板242与导轨卡槽243,所述竖滑板241的顶边与管身本体21的底部相连接,竖滑板241的底边与横滑板242的内侧边相连接,横滑板242的外侧边与导轨卡槽243的内侧面相连接,导轨卡槽243的外侧面沿卡入其内部的左导轨32或右导轨33进行滑动配合。优选竖滑板241的顶边与管身本体21的底部垂直连接,所述竖滑板241的底边与横滑板242的内侧边垂直连接。
实施例5: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左导轨32的内端经弧形筋36与右导轨33的内端相连接,所述左导轨32的外端的底面依次经左弹性支撑34、左固定部341与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右导轨33的外端的底面依次经右弹性支撑35、右固定部351与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左固定部341为倒U型结构,左固定部341的一端与左弹性支撑34相连接,左固定部341的另一端经上延筋37后与限位固定杆31的内端相连接,限位固定杆31的外端与前限位卡槽25或后限位卡槽26进行卡接配合,且左导轨32、左弹性支撑34、左固定部341、右导轨33、右弹性支撑35、右固定部351、弧形筋36、上延筋37、限位固定杆31共构为成一体结构的加注支架3。

Claims (10)

1.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包括机油加注管(2)与加注口(1),所述加注口(1)与机油加注管(2)的外端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油加注装置还包括加注支架(3),该加注支架(3)包括限位固定杆(31)、左导轨(32)、右导轨(33)、左弹性支撑(34)与右弹性支撑(35),且左导轨(32)、右导轨(33)相互平行;所述机油加注管(2)包括管身本体(21)、上限位体(22)、左下滑动体(23)与右下滑动体(24),且左下滑动体(23)、右下滑动体(24)相互平行;
所述限位固定杆(31)悬空于上限位体(22)的上方,上限位体(22)的顶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前限位卡槽(25)、后限位卡槽(26)以与限位固定杆(31)进行卡接配合,上限位体(22)的底部与管身本体(21)的顶部相连接,管身本体(21)的外端部与加注口(1)相连接,管身本体(21)的底部分别与左下滑动体(23)、右下滑动体(24)的顶部相连接,左下滑动体(23)的底部与左导轨(32)的内侧面进行滑动配合,右下滑动体(24)的底部与右导轨(33)的内侧面进行滑动配合,左导轨(32)的底面经左弹性支撑(34)与底面固定连接,右导轨(33)的底面经右弹性支撑(35)与底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体(22)包括限位板(221)、前限位卡槽(25)与后限位卡槽(26),所述限位板(221)的底边与管身本体(21)的顶部相连接,限位板(221)的顶边包括依次连接的前限位卡槽(25)、中平边(222)与后限位卡槽(26),前限位卡槽(25)的一侧与限位板(221)的左侧板边(223)相连接,前限位卡槽(25)的另一侧经中平边(222)后与后限位卡槽(26)的一侧相连接,后限位卡槽(26)的另一侧与限位板(221)的右侧板边(224)相连接;所述左侧板边(223)、右侧板边(224)均为倾斜结构,左侧板边(223)、右侧板边(224)与限位板(221)的底边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限位卡槽(25)、后限位卡槽(26)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外高槽边(251)、中凹弧边(252)与内低槽边(253),所述中凹弧边(252)的顶部两端分别与外高槽边(251)、内低槽边(253)的底端相连接,内低槽边(253)的顶端与中平边(222)相连接,且外高槽边(251)高于内低槽边(253)、中平边(22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滑动体(23)、右下滑动体(24)的结构一致,均包括竖滑板(241)、横滑板(242)与导轨卡槽(243),所述竖滑板(241)的顶边与管身本体(21)的底部相连接,竖滑板(241)的底边与横滑板(242)的内侧边相连接,横滑板(242)的外侧边与导轨卡槽(243)的内侧面相连接,导轨卡槽(243)的外侧面沿卡入其内部的左导轨(32)或右导轨(33)进行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滑板(241)的顶边与管身本体(21)的底部垂直连接,所述竖滑板(241)的底边与横滑板(242)的内侧边垂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轨(32)的内端经弧形筋(36)与右导轨(33)的内端相连接,所述左导轨(32)的外端的底面依次经左弹性支撑(34)、左固定部(341)与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右导轨(33)的外端的底面依次经右弹性支撑(35)、右固定部(351)与底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部(341)为倒U型结构,左固定部(341)的一端与左弹性支撑(34)相连接,左固定部(341)的另一端经上延筋(37)后与限位固定杆(31)的内端相连接,限位固定杆(31)的外端与前限位卡槽(25)或后限位卡槽(26)进行卡接配合,且左导轨(32)、左弹性支撑(34)、左固定部(341)、右导轨(33)、右弹性支撑(35)、右固定部(351)、弧形筋(36)、上延筋(37)、限位固定杆(31)共构为成一体结构的加注支架(3)。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口(1)的底端经弧型管(4)与管身本体(21)的外端部相连接,且加注口(1)的顶端高于管身本体(21)设置。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需要加注机油时,推动管身本体(21)以使左下滑动体(23)沿左导轨(32)向前滑行、右下滑动体(24)沿右导轨(33)向前滑行,上限位体(22)随管身本体(21)一并向前滑行,直至限位固定杆(31)落入后限位卡槽(26)内并卡接、固定后,开始加注机油,当加注完成后,先下压管身本体(21),管身本体(21)经左导轨(32)、右导轨(33)带动左弹性支撑(34)、右弹性支撑(35)下压缩,以使限位固定杆(31)、后限位卡槽(26)相互脱离,再回拉管身本体(21)以使左下滑动体(23)沿左导轨(32)向后滑行、右下滑动体(24)沿右导轨(33)向后滑行,上限位体(22)随管身本体(21)一并向后滑行,直至限位固定杆(31)落入前限位卡槽(25)内并卡接、固定后,完成收回操作,以待下次加注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导轨(32)的底面经左弹性支撑(34)与驾驶室前围(5)固定连接,所述右导轨(33)的底面经右弹性支撑(35)与驾驶室前围(5)固定连接;
当加注机油时,限位固定杆(31)与后限位卡槽(26)相互卡接、固定,此时,加注口(1)伸出于驾驶室前围(5)外部;
当加注完成时,限位固定杆(31)与前限位卡槽(25)相互卡接、固定,此时,管身本体(21)收回至发动机舱中。
CN201811209243.0A 2018-10-17 2018-10-17 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9519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9243.0A CN109519251B (zh) 2018-10-17 2018-10-17 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9243.0A CN109519251B (zh) 2018-10-17 2018-10-17 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9251A true CN109519251A (zh) 2019-03-26
CN109519251B CN109519251B (zh) 2020-01-07

Family

ID=65770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9243.0A Active CN109519251B (zh) 2018-10-17 2018-10-17 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1925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67689B1 (en) * 2004-07-26 2008-12-23 Brunswick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neumatically removing oil from an engine
CN202900366U (zh) * 2012-09-28 2013-04-24 徐州徐工斗山发动机有限公司 发动机伸出式加注机油管及发动机
US20130111867A1 (en) * 2011-11-03 2013-05-09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Vertically storable engine and mower
CN103114420A (zh) * 2013-01-25 2013-05-22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水加热管支架
CN205600254U (zh) * 2016-05-18 2016-09-28 佛山恒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材自动套盖装置
US9663342B2 (en) * 2014-12-31 2017-05-30 Shou King Enterprise Co., Ltd. Funnel assembly
EP3012473B1 (en) * 2014-10-24 2017-12-13 Aktiebolaget SKF Bearing uni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d maintenance of such a bearing unit
CN207437158U (zh) * 2017-11-20 2018-06-01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卡车用发动机机油加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67689B1 (en) * 2004-07-26 2008-12-23 Brunswick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neumatically removing oil from an engine
US20130111867A1 (en) * 2011-11-03 2013-05-09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Vertically storable engine and mower
CN202900366U (zh) * 2012-09-28 2013-04-24 徐州徐工斗山发动机有限公司 发动机伸出式加注机油管及发动机
CN103114420A (zh) * 2013-01-25 2013-05-22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水加热管支架
EP3012473B1 (en) * 2014-10-24 2017-12-13 Aktiebolaget SKF Bearing uni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d maintenance of such a bearing unit
US9663342B2 (en) * 2014-12-31 2017-05-30 Shou King Enterprise Co., Ltd. Funnel assembly
CN205600254U (zh) * 2016-05-18 2016-09-28 佛山恒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材自动套盖装置
CN207437158U (zh) * 2017-11-20 2018-06-01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卡车用发动机机油加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9251B (zh) 2020-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07500U (zh) 一种道路桥梁防护栏
CN201877563U (zh) 高机动雷达自动架设、撤收大平面折叠天线
CN109519251A (zh) 一种商用车发动机机油加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704276U (zh) 机器人管线包
CN107458469A (zh) 电动汽车的前舱
CN206047579U (zh) 扭簧夹子组装机
CN102167111A (zh) 双轮车的升降式遮挡装置
CN206243107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
CN109080715A (zh) 一种新型节能卡车导流罩
CN208890873U (zh) 车载手机支架
CN105252266B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总成的精分离器装配设备
CN201027618Y (zh) 双向充气的打气筒
CN207155311U (zh) 加工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进气端的加工中心用液压夹具
CN211343265U (zh) 一种压缩机的防撞限位块
CN201677988U (zh) 折叠电动车的车架总成
CN209705423U (zh) 一种汽车燃油加注管固定支架
CN204623975U (zh) 衬板三边折边机构
CN208500268U (zh) 一种电动运砖机车
CN2763118Y (zh) 双层式太阳能电池板电动轿车
CN208302192U (zh) 一种飞机模型
CN209505890U (zh) 一种汽车用前底部导流板
CN208248120U (zh) 汽车通风饰板及汽车
CN208374019U (zh) 一种翻板式冷柜内胆端边角线铆接机构
CN206297613U (zh) 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5896574U (zh) 轻便手推移动式汽油发电机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