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84098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84098A
CN109484098A CN201810511927.XA CN201810511927A CN109484098A CN 109484098 A CN109484098 A CN 109484098A CN 201810511927 A CN201810511927 A CN 201810511927A CN 109484098 A CN109484098 A CN 109484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hancement layer
organic fiber
tire
edge
b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19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本田裕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84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8409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4Bead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4Bead cores
    • B60C2015/042Bead c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ore, e.g. allo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使胎圈部整体的耐久性提高的充气轮胎。具备:胎体50,具有胎体主体部51和折起部52;钢制增强层60,配设于胎体50的与胎圈芯21所在的一侧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侧;以及有机纤维增强层70,配设于钢制增强层60的与胎体50所在的一侧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侧,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的高度H1与折起边缘53的高度H2的关系为H1<H2,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高度H5与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的高度H6的关系为H5<H6,并且,有机纤维增强层70覆盖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外侧边缘部71位于折起边缘53的轮胎径向外侧。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充气轮胎通过将具有胎圈芯的胎圈部嵌合于车轮而装接于车轮,但会由于填充至充气轮胎的空气的气压、车辆行驶时的载荷而对胎圈部作用较大的负载。这样,大的负载容易作用于胎圈部,容易由于负载而产生裂纹等破损,因此在以往的充气轮胎中,存在谋求胎圈部附近的耐久性的提高的充气轮胎。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限定胎圈部的胎圈芯的位置和胎圈芯的宽度,来确保内胎型充气轮胎的胎圈部的耐久性。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沿着胎体的胎圈芯的圆周的卷起部分,配置在胎圈芯的圆周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向外侧卷起的钢制保护层和有机纤维保护层,由此,不仅能抑制帘布层的卷起端的故障,还能抑制钢制保护层的端部的故障。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抑制在胎圈部设置了有机纤维增强层的情况下的从有机纤维增强层的边缘开始的裂纹的产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750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174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1144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胎圈部的故障不仅是如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那样会在胎圈部的胎体的卷起端侧产生,还会在胎圈部的胎圈芯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区域产生。例如,即使为了增强胎圈部而设置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钢制保护层那样的增强层来抑制钢制保护层的帘布层的卷起端一侧的端部的故障,恐怕也会在钢制保护层的相反侧的端部附近产生故障。就是说,由于整体上对胎圈部施加较大的载荷,因此即使通过增强层来抑制胎圈部的一部分的故障,也很难确保胎圈部整体的耐久性而抑制在胎圈部产生的故障。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胎圈部整体的耐久性提高的充气轮胎。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具备:一对胎圈部,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的两侧,具备形成为圆环状的胎圈芯;胎体,具有遍及所述一对胎圈部彼此之间而配设的胎体主体部和从所述胎体主体部连续形成并从所述胎圈芯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折回的折起部;钢制增强层,具有多条钢帘线,配设于所述胎体的与所述胎圈芯所在的一侧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侧;以及有机纤维增强层,具有多条有机纤维帘线,配设于所述钢制增强层的与所述胎体所在的一侧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侧,所述钢制增强层的作为位于所述折起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外侧边缘部距离所述胎圈芯的轮胎径向的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1、与所述折起部的作为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部的折起边缘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2的关系为H1<H2,所述钢制增强层的作为位于所述胎体主体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内侧边缘部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5、与所述有机纤维增强层的作为位于所述胎体主体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内侧边缘部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6的关系为H5<H6,并且,所述有机纤维增强层覆盖所述钢制增强层的内侧边缘部,所述有机纤维增强层的作为位于所述折起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外侧边缘部位于所述折起边缘的轮胎径向外侧。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有机纤维增强层重叠配设有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和相对于所述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而言位于与所述胎体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这两层,并且两层所述有机纤维增强层的所述有机纤维帘线相互交叉。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在两层所述有机纤维增强层,所述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的作为位于所述折起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外侧边缘部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3、与所述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的作为位于所述折起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外侧边缘部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4的关系为H3<H4。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的作为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的内侧边缘部位于所述胎圈芯的中心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且距离所述胎圈芯的中心20mm以下的范围内。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折起边缘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2与所述钢制增强层的内侧边缘部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5为H2<H5的关系。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胎圈部,相对于所述胎圈芯的宽度W2而言,从所述折起边缘通过并与所述胎体主体部正交的假想线的延伸方向的所述胎圈部的厚度W1在1.85倍以上1.95倍以下的范围内。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折起边缘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2在29mm以上41mm以下的范围内,所述有机纤维增强层的内侧边缘部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6在53mm以上71mm以下的范围内。
在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有机纤维帘线为,材质由尼龙形成,总纤度在1000dtex以上2000dtex以下的范围内,每50mm的条数在25条以上40条以下的范围内。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会实现能使胎圈部整体的耐久性提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主要部分的子午剖面图。
图2是图1的A部分的详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胎圈芯的详细图,是对胎圈芯中心的说明图。
图4是图2的B-B向视的有机纤维增强层的说明图,是有机纤维增强层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5是对胎圈部的厚度和胎圈芯的宽度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受本实施方式的限定。此外,下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置换且容易想到的要素,或实质上相同的要素。
在以下的说明中,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充气轮胎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中朝向轮胎赤道面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中朝向轮胎赤道面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此外,轮胎径向是指与轮胎旋转轴正交的方向,轮胎径向内侧是指轮胎径向中朝向轮胎旋转轴的方向,轮胎径向外侧是指轮胎径向中远离轮胎旋转轴的方向。此外,轮胎周向是指以轮胎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向。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主要部分的子午剖面图。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是所谓的无内胎轮胎。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是装接于卡车以及公共汽车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卡车以及公共汽车用轮胎(重载荷用充气轮胎)是指由日本汽车轮胎协会(japanautomobile tir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JATMA)发行的“日本汽车轮胎协会标准(JATMA YEAR BOOK)”的C章规定的轮胎。需要说明的是,充气轮胎1可以装接于轿车,也可以装接于小型卡车。
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在以与轮胎旋转轴平行的朝向在作为穿过轮胎旋转轴的剖面的子午剖面观察的情况下,在作为轮胎径向的最外侧的部分配设有胎面部2。胎面部2的表面,即在装接该充气轮胎1的车辆(省略图示)的行驶时与路面接触的部分形成为胎面3。在胎面3分别形成有多条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主槽15和多条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纹槽(省略图示)。在胎面表面3,通过这些多条周向主槽15、横纹槽而划分出多个环岸部10。需要说明的是,优选适当设定周向主槽15的条数和轮胎周向上横纹槽的间隔、横纹槽的长度和角度、各槽的槽宽和槽深等。即,优选适当设定形成于胎面表面3的所谓的胎面花纹。
轮胎宽度方向上胎面部2的两端形成为胎肩部4,从胎肩部4至轮胎径向内侧的规定的位置配设有侧壁部5。就是说,侧壁部5配设于轮胎宽度方向上充气轮胎1的两侧这两处。
而且,在各个侧壁部5的轮胎径向内侧具有胎圈部20,胎圈部20与侧壁部5同样,配设于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这两处。即,胎圈部20在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配设有一对。在一对胎圈部20分别设有胎圈芯21。胎圈芯21通过将作为钢丝的胎圈钢丝卷绕成环状而形成,以将轮胎旋转轴作为中心的圆环状的形状形成。在各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外侧配设有胎边芯40。胎边芯40是至少一部分配置于通过后述的胎体50在胎圈芯21的位置处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折回而形成的空间的橡胶材料。
胎圈部20构成为能装接于15°锥形的规定轮辋。此处所说的规定轮辋是指由JATMA规定的“适用轮辋”、由TRA规定的“Design Rim(设计轮辋)”、或者由ETRTO规定的“Measuring Rim(测量轮辋)”。即,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能装接于与胎圈部20嵌合的部分以15°的倾斜角相对于轮胎旋转轴倾斜的规定轮辋。
在胎面部2的轮胎径向内侧设有带束层7。带束层7例如形成为层叠了四层带束7a、7b、7c、7d的多层构造,利用涂层橡胶来包覆由钢或者聚酯、人造丝、尼龙等有机纤维材料形成的多条带束帘线并进行轧制加工而构成。此外,带束7a、7b、7c、7d构成为所谓的斜交构造,即,带束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向轮胎宽度方向倾斜的倾斜角互不相同,从而使带束帘线的倾斜方向相互交叉来进行层叠。
在带束层7的轮胎径向内侧、以及侧壁部5的轮胎赤道面CL侧连续地设有将径向层的帘线包裹在内的胎体50。该胎体50支承于一对胎圈芯21。胎体50具有由一层帘布层构成的单层构造或者层叠多层帘布层而成的多层构造,呈环状架设在配设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胎圈芯21之间而构成轮胎的骨架。详细而言,胎体50从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一对胎圈部20中的一方的胎圈部20一直配设至另一方的胎圈部20,并以包住胎圈芯21的方式在胎圈部20处沿着胎圈芯21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外侧卷回。即,胎体50以从胎圈芯21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经过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内侧一直配设至胎圈芯2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式,在胎圈部20处绕着胎圈芯21折回。
因此,胎体50具有:胎体主体部51,遍及一对胎圈部20彼此之间而配设;以及折起(turn up)部52,从胎体主体部51开始连续地形成并从胎圈芯21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折回。此处所说的胎体主体部51为遍及胎体50的一对胎圈芯21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彼此之间而形成的部分,折起部52为在胎圈芯21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从胎体主体部51开始连续形成且经过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内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折回的部分。这样配设的胎体50的帘布层利用涂层橡胶来包覆由钢或者芳纶、尼龙、聚酯、人造丝等有机纤维材料形成的多条胎体帘线并进行轧制加工而构成。
此外,在胎体50的内侧或该胎体50的充气轮胎1的内部侧,沿着胎体50形成有内衬8。
图2是图1的A部分的详细图。在胎圈部20还配设有钢制增强层60和有机纤维增强层70。其中,钢制增强层60具有被涂层橡胶包覆的多条钢帘线,配设于胎体50的与胎圈芯21所在的一侧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侧。此外,有机纤维增强层70具有被涂层橡胶包覆的多条有机纤维帘线,配设于钢制增强层60的与胎体50所在的一侧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侧。
详细而言,钢制增强层60从胎体50的胎体主体部51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开始经过胎体50的折起部52的位于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内侧的部分的轮胎径向内侧,一直配设至折起部52的位于胎圈芯2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钢制增强层60的作为位于折起部5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外侧边缘部61位于作为折起部52的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部的折起边缘(turn up edge)53的轮胎径向内侧。此外,钢制增强层60的作为位于胎体主体部51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内侧边缘部62位于胎圈芯21的任意部分的轮胎径向外侧。这样,钢制增强层60沿着胎体50配设,并且配设为:外侧边缘部61位于折起边缘53的轮胎径向内侧,内侧边缘部62位于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内侧。
此外,有机纤维增强层70与钢制增强层60同样,从胎体50的胎体主体部51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开始经过胎体50的折起部52的位于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内侧的部分的轮胎径向内侧,一直配设至折起部52的位于胎圈芯2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此外,有机纤维增强层70在配设又钢制增强层60的位置处,配设于相对于钢制增强层60而言与配设有胎体5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换言之,在配设有胎体50、钢制增强层60、以及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范围,以通过胎体50和有机纤维增强层70将钢制增强层60夹住的状态来配设钢制增强层60和有机纤维增强层70。
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作为位于折起部5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外侧边缘部71位于折起边缘53的轮胎径向外侧。此外,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作为位于胎体主体部51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内侧边缘部72位于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轮胎径向外侧。这样,有机纤维增强层70沿着胎体50以及钢制增强层60配设,并且配设为:外侧边缘部71位于折起边缘53的轮胎径向外侧,内侧边缘部72位于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轮胎径向外侧。此外,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比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更靠近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的部分的至少一部与胎体50相接。由此,有机纤维增强层70覆盖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
当在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面以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的内端部22为基准对沿着胎体50配设的钢制增强层60和有机纤维增强层70进行比较时,对于钢制增强层60和胎体50而言,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的高度H1与折起部52的折起边缘53的高度H2的关系为H1<H2。该情况下的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的高度H1为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的从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起的轮胎径向的距离。此外,折起部52的折起边缘53的高度H2为折起边缘53的与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相距的轮胎径向的距离。此外,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为在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面胎圈芯21的位于轮胎径向的最内侧的部分。
此外,当在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面以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为基准对钢制增强层60和有机纤维增强层70进行比较时,对于钢制增强层60和胎体50而言,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高度H5与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的高度H6的关系为H5<H6。该情况下的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高度H5为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与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相距的轮胎径向的距离。此外,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的高度H6为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的与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相距的轮胎径向的距离。
而且,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轮胎径向的位置位于折起部52的折起边缘53的轮胎径向的位置的轮胎径向外侧。因此,的折起边缘53距离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2与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距离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5成H2<H5的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距离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的各高度而言,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距离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1在15mm以上29mm以下的范围内,折起边缘53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2在29mm以上41mm以下的范围内。此外,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距离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5在43mm以上53mm以下的范围内,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距离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6在53mm以上71mm以下的范围内。
此外,有机纤维增强层70重叠配设有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和相对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而言位于与胎体50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这两层。其中,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从胎体50的胎体主体部51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经过胎体50的折起部52的位于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内侧的部分的轮胎径向内侧,一直配设至折起部52的位于胎圈芯2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被有机纤维增强层70和胎体50夹持而配设的钢制增强层60配设为被该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和胎体50所夹持。
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作为位于折起部5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外侧边缘部81位于折起边缘53的轮胎径向外侧。此外,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作为位于胎体主体部51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内侧边缘部82位于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轮胎径向外侧。该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为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被有机纤维增强层70覆盖的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被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所覆盖。
此外,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从折起部52的位于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内侧的部分的轮胎径向内侧开始,一直配设至折起部52的位于胎圈芯2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此外,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在配设有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位置处,配设于相对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而言与配设有胎体5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因此,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在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处位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轮胎径向内侧,在胎圈芯2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处位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
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作为位于折起部5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外侧边缘部86位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外侧边缘部81的轮胎径向外侧。该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为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外侧边缘部71。此外,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作为位于折起部52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内侧边缘部87,即作为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的内侧边缘部87在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内侧位于作为胎圈芯21的中心的胎圈芯中心CB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而且,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内侧边缘部87位于距离胎圈芯中心CB20mm以下的范围内。
图3是图2所示的胎圈芯的详细图,是对胎圈芯中心CB的说明图。胎圈芯21呈环状并且多次地卷绕胎圈钢丝23而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胎圈芯21在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面具有六边形的线排列构造。即,胎圈芯21构成为在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面在外周部分具有6条边25和6个角部26。该情况下的边25通过在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面剖面所示的胎圈钢丝23沿一个方向排列而构成。此外,角部26在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面分别由一条胎圈钢丝23构成,构成角部26的胎圈钢丝23为由相邻的边25彼此所共用的胎圈钢丝23。此外,胎圈芯21具备由橡胶材料形成并且包覆所卷绕的胎圈钢丝23的外周的胎圈壳24。
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胎圈部20构成为能装接于15°锥形的规定轮辋,因此胎圈芯21也以能将胎圈部20装接于15°锥形的规定轮辋的形状形成。具体而言,在胎圈芯21,构成在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面上最位于轮胎径向内侧的边25的多条胎圈钢丝23随着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而从轮胎径向内侧朝向轮胎径向外侧的方向倾斜地排列。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为构成最位于靠近轮胎径向内侧的该边25的多条胎圈钢丝23中最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胎圈钢丝23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处的胎圈壳24的表面。6条边25中,构成最位于轮胎径向外侧的边25的多条胎圈钢丝23的排列方向与构成最位于轮胎径向内侧的边25的多条胎圈钢丝23的排列方向大致平行。
在引出多条将构成角部26的胎圈钢丝23中的在六边形的外周上彼此互为第三个的角部26,即,彼此面对的角部26彼此的胎圈钢丝23的中心之间连结的对角线D的情况下,胎圈芯中心CB为对角线D间的交点。例如,将构成多个角部26中在轮胎宽度方向最位于外侧的角部26和在轮胎宽度方向位于最内侧的角部26的各角部26的胎圈钢丝23的中心彼此连结的对角线D为第一对角线D1。此外,将构成多个角部26中在轮胎宽度方向第二位于外侧的角部26和在轮胎宽度方向第二位于内侧的角部26的各角部26的胎圈钢丝23的中心彼此连结的对角线D为第二对角线D2。该第一对角线D1与第二对角线D2的交点为胎圈芯中心CB。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设定对角线D的角部26也可以以轮胎径向为基准来选定。例如,也可以是:将在轮胎径向最位于外侧的角部26和最位于内侧的角部26的胎圈钢丝23的中心彼此连结的对角线D为第一对角线D1,将在轮胎径向第二位于外侧的角部26和第二位于内侧的角部26的胎圈钢丝23的中心彼此连结的对角线D为第二对角线D2。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内侧边缘部87在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面位于距离这样确定的胎圈芯中心CB半径20mm以下的范围内。
与构成胎圈芯21的位于轮胎径向内侧的边25的胎圈钢丝23随着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外侧而从轮胎径向内侧向朝向外侧的方向倾斜排列同样,作为胎圈部20的内周面的胎圈基部30也随着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外侧而从轮胎径向内侧向朝向外侧的方向倾斜。需要说明的是,胎圈部20的内周面是胎圈部20中朝向轮胎径向内侧的面。就是说,胎圈基部30向胎圈基部30的作为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顶端部的胎趾32比胎圈基部30的作为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的胎踵31更位于轮胎径向内侧的方向倾斜。该胎圈基部30设为在将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装接于规定轮辋时嵌合于规定轮辋并与规定轮辋接触的嵌合部。
此外,在胎圈部20,轮胎外表面35向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凸出的方向弯曲地形成。换言之,充气轮胎1的作为暴露在外部空气中的一侧的面的轮胎外表面35在胎圈部20的部分向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凸出的方向弯曲。作为胎圈基部30的一方的端部的胎踵31为该轮胎外表面35与胎圈基部30的交点。
此外,在胎圈部20,轮胎内表面36向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方向弯曲地形成。换言之,充气轮胎1的填充空气的一侧的面的轮胎内表面36在胎圈部20的部分向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凸出的方向弯曲。作为胎圈基部30的另一方的端部的胎趾32为该轮胎内表面36与胎圈基部30的交点。
此外,当在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面以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的内端部22为基准对重叠配设的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和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进行比较时,对于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而言,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外侧边缘部81的高度H3与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的高度H4的关系为H3<H4。该情况下的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外侧边缘部81的高度H3为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外侧边缘部81与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相距的轮胎径向的距离。此外,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的高度H4为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与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相距的轮胎径向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距离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的各高度而言,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外侧边缘部81距离胎圈芯21的内端部22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3在36mm以上55mm以下的范围内,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4在47mm以上65mm以下的范围内。
此外,在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的附近配设有封边带(edgetape)90。封边带90由橡胶片形成,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附近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面,贴合在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和胎体50。就是说,封边带90进一步将包覆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覆盖。例如,封边带90形成为如下程度的宽度: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向轮胎径向外侧的宽度与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向轮胎径向内侧的宽度相同。即,封边带90通过以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为中心的向轮胎径向两侧的宽度相同的程度的宽度,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与胎体50所在的一侧的面相反的面这一侧,横跨内侧有与机纤维增强层80和胎体50这两方地贴合。由此,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被封边带90覆盖。
图4是图2的B-B向视的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说明图,是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主要部分剖面图。有机纤维增强层70具有多条有机纤维帘线73,但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各自所具有的有机纤维帘线73相互交叉。例如,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有机纤维帘线73和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有机纤维帘线73的相对于轮胎径向而言向轮胎周向倾斜的方向互为相反方向地分别倾斜配设。这些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有机纤维帘线73和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有机纤维帘线73的相对于轮胎径向而言向轮胎周向倾斜的角度均在±65°的范围内。此外,相互交叉的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有机纤维帘线73与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有机纤维帘线73的相对的角度θ优选在70°以上130°以下的范围内。
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有机纤维帘线73和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有机纤维帘线73的材质均由尼龙形成,总纤度在1000dtex以上2000dtex以下的范围内。此外,对于有机纤维帘线73的经纬密度而言,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有机纤维帘线73和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有机纤维帘线73的每50mm的条数均在25条以上40条以下的范围内。
图5是对胎圈部20的厚度和胎圈芯21的宽度的说明图。在胎圈部20,相对于胎圈芯21的宽度W2而言,从折起边缘53通过并与胎体主体部51正交的假想线L的延伸方向的胎圈部20的厚度W1在1.85倍以上1.95倍以下的范围内。该情况下的假想线L为从折起边缘53通过并与胎体主体部5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面正交的线,胎圈部20的厚度W1为胎圈部20的轮胎内表面36与假想线L的交点和胎圈部20的轮胎外表面35与假想线L的交点的距离。
此外,胎圈芯21的宽度W2为在胎圈芯21宽度最宽的位置处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胎圈芯21的宽度W2为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面的胎圈芯21的角部26中,在轮胎宽度方向最位于内侧的角部26的位置处的胎圈壳24的表面与在轮胎宽度方向最位于外侧的角部26的位置处的胎圈壳24的表面的距离(参照图3)。在胎圈部20,这样规定的胎圈部20的厚度W1与胎圈芯21的宽度W2的关系在1.85≤(W1/W2)≤1.95的范围内。
此外,胎边芯40具有下部填充胶(lower filler)41和上部填充胶(upper filler)42。下部填充胶41配设为在胎体主体部51与折起部52之间的区域在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外侧与胎圈芯21接触。上部填充胶42的一部分与下部填充胶41在轮胎宽度方向重叠,并且大部分配设于下部填充胶41的轮胎径向外侧。此外,上部填充胶42的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部的轮胎径向的位置位于折起边缘53的轮胎径向的位置的轮胎径向外侧。因此,上部填充胶42,即胎边芯40从胎体50的胎体主体部51与折起部52之间的区域开始一直配设至该区域的轮胎径向外侧。
而且,在胎边芯4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配设有增强橡胶层45。增强橡胶层45配设于胎边芯4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并且配设为包含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位于折起部5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的更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规定的区域。此外,增强橡胶层45的轮胎径向的外侧的端部46的轮胎径向的位置位于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的轮胎径向的位置的轮胎径向外侧。因此,在胎边芯4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处,增强橡胶层45覆盖胎体50的折起部52、钢制增强层60、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各自的至少一部分。即,增强橡胶层45配设为分别与折起部52的折起边缘53、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外侧边缘部8、以及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接触,并分别将其覆盖。
此外,增强橡胶层45的橡胶硬度比胎边芯40的橡胶硬度大。该情况下的橡胶硬度是依据JISK6253-3:2012,利用A型硬度计测定出的值。此外,增强橡胶层45的复数弹性模量在6MPa以上10MPa以下的范围内,增强橡胶层45的断裂伸长率为300%以上450%以下。粘弹性特性是利用由JIS K 7244-4:1999规定的测定方法测定出的值(测定温度60°,初始应变:10%,振幅±1%,频率:10Hz,变形模式:拉伸)。断裂伸长率是JIS K 6251:2017中记载的断裂时伸长率。
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用途为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在将该充气轮胎1装接于车辆时,在轮辋组装于车轮并充气的状态下装接于车辆。轮辋组装于车轮的状态下的充气轮胎1例如装接于卡车、公共汽车等大型车辆来使用。
当装接了充气轮胎1的车辆行驶时,胎面表面3中位于下方的胎面表面3与路面接触,同时该充气轮胎1旋转。车辆会通过胎面3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而将驱动力、制动力传递给路面,或产生转弯力由此进行行驶。例如,在将驱动力传递给路面时,由车辆具有的发动机等原动机所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并从车轮传递给胎圈部20,进而传递给充气轮胎1。
充气轮胎1在使用时,会像这样对各部分作用各个方向的载荷,这些载荷会由充气后的空气的压力、被设为充气轮胎1的骨架的胎体50来承受。例如,由于车辆的重量、路面的凹凸,在胎面部2与胎圈部20之间沿轮胎径向作用的载荷主要由充气后的空气的压力、胎体50来承受。
由于胎体50在配设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胎圈部20处绕胎圈芯21卷绕,在对胎体50作用较大的载荷的情况下,会对胎体50作用较大的张力,胎体50的张力会传递给胎圈部20。因此,在车辆行驶时也会对胎圈部20作用较大的载荷,例如,会在折起边缘53附近产生橡胶构件的分离(separation),恐怕会发生以分离为起点产生的裂纹等故障。特别是,对于用作重载荷用充气轮胎的充气轮胎1,由于在使用时容易作用高载荷,此外在所填充的气压为高气压下使用的情况也很多,容易对胎体50、胎圈部20作用更大的载荷。因此,对于用作重载荷用充气轮胎的充气轮胎1,在胎圈部20更容易发生裂纹等故障。
与此对应,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在胎圈部20沿着胎体50配设钢制增强层60和有机纤维增强层70。由此,即使在对胎体50作用了较大的张力的情况下,也能通过钢制增强层60和有机纤维增强层70来抑制由作用于胎体50的张力导致的胎体50的变形、胎圈部20的变形。
此外,在胎体50的折起部5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的高度H1与折起边缘53的高度H2的关系为H1<H2,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外侧边缘部71位于折起边缘53的轮胎径向外侧。因此,能抑制为了胎圈部20的耐久性的提高而使用钢制增强层60的情况下的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的位置处的分离。就是说,在钢制增强层60的端部,钢制增强层60所具有的钢帘线的切割面露出,但由于钢帘线的切割面没有实施镀敷,因此与橡胶的粘接性弱。由此,在对钢制增强层60的端部附近作用较大的应力的情况下,橡胶构件恐怕会从钢制增强层60的端部剥离而产生分离。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折起边缘53和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外侧边缘部71的轮胎径向的位置设于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的轮胎径向的位置的轮胎径向外侧,能通过折起部52和有机纤维增强层70来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将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夹住。由此,能通过折起部52和有机纤维增强层70来保持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附近的橡胶构件,因此能抑制橡胶构件从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剥离。
此外,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的高度H1与折起边缘53的高度H2的关系为H1<H2,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外侧边缘部71位于折起边缘53的轮胎径向外侧,因此能使有机纤维增强层70、折起部52、以及钢制增强层60的刚性随着从轮胎径向的外侧朝向内侧逐渐增大。由此,即使在对胎圈部20作用较大的载荷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在有机纤维增强层70、折起部52、以及钢制增强层60的周围的橡胶构件的局部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能抑制以橡胶构件的分离为契机而产生裂纹。
此外,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高度H5与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的高度H6的关系为H5<H6,有机纤维增强层70覆盖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因此能抑制橡胶构件与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同样地从与橡胶的粘接性弱的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剥离。由此,能抑制橡胶构件以橡胶构件从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剥离为契机而从胎体50剥离进而产生分离,或在橡胶构件产生裂纹。其结果是能使胎圈部20整体的耐久性提高。
此外,由于有机纤维增强层70重叠配设有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和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这两层,因此能通过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来更可靠地抑制胎圈部20的变形。而且,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以互不相同的朝向配设有机纤维帘线73,即有机纤维帘线73以相互交叉的朝向配设,因此能提高对应更多方向的强度。由此,能抑制在充气轮胎1的旋转时形变集中于折起边缘53。就是说,通过在轮胎宽度方向的折起部52的外侧重叠配设以相互交叉的朝向配设有机纤维帘线73的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能提高折起部52附近的强度,因此能通过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来抑制对胎体50作用较大的张力的情况下的折起部52附近的移动。由此,能抑制在折起边缘53附近产生应力集中,能抑制以由应力集中引起的分离为起点发生裂纹等故障。其结果是能更可靠地使胎圈部20的耐久性提高。
此外,由于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外侧边缘部81的高度H3与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的高度H4的关系为H3<H4,因此能使外侧边缘部81、86之间的台阶位于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由此,能更可靠地抑制在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外侧边缘部71附近的以橡胶脱离的分离为起点的裂纹等故障。就是说,在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外侧边缘部81的高度H3与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的高度H4的关系为H3>H4的情况下,外侧边缘部81、86之间的台阶会位于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靠近胎圈部20的轮胎外表面35,因此恐怕会在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附近产生应力集中而发生裂纹等故障。
与此相对,在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外侧边缘部81的高度H3与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的高度H4的关系为H3<H4的情况下,外侧边缘部81、86之间的台阶位于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胎圈部20的与轮胎外表面35一侧的面相反的一侧。由此,即使在胎圈部20变形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在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外侧边缘部71附近产生应力集中,能抑制橡胶构件的分离,因此能更可靠地抑制以分离为起点的裂纹等故障。其结果是能更可靠地使胎圈部20的耐久性提高。
此外,由于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内侧边缘部87位于胎圈芯中心CB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并且距离胎圈芯中心CB20mm以下的范围内,因此能确保充气轮胎1的制造时的作业性。就是说,由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和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有机纤维帘线73以相互交叉的朝向配设,虽然将两层重叠后的强度会变大,但在制造时以沿着胎体50一直折回至胎圈芯21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方式来进行弯曲配置却会因此而从难变简。与此相对,在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内侧边缘部87以位于距离胎圈芯中心CB20mm以下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在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和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重叠的范围变小,因此能在充气轮胎1的制造时减小在重叠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后的状态下折回的范围。由此,能确保充气轮胎1的制造时的制造的简易性。此外,由于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内侧边缘部87位于胎圈芯中心CB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因此能极力缩小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与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重叠范围,并且能通过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来进行胎圈部20的增强。其结果是,能确保制造的难易度,并且能使胎圈部20的耐久性提高。
此外,由于折起边缘53的高度H2与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高度H5为H2<H5的关系,因此能使作用于胎圈部20的力分散。就是说,在胎圈部20在充气轮胎1的旋转时变形的情况下,在胎圈部20,会由于其变形而容易对折起边缘53附近作用较大的力。因此,在折起边缘53的高度H2与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高度H5的关系为H2>H5的情况下,作用于胎圈部20的力会集中于折起边缘53,恐怕会容易在折起边缘53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因此,恐怕会产生以橡胶构件的分离为起点的裂纹等故障。与此相对,在折起边缘53的高度H2与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高度H5的关系为H2<H5的情况下,也能在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附近承受对胎圈部20作用的力,能使力分散。由此,能抑制向折起边缘53附近的应力集中,能抑制裂纹等故障。其结果是能更可靠地使胎圈部20的耐久性提高。
此外,相对于胎圈芯21的宽度W2而言,胎圈部20的在从折起边缘53通过并与胎体主体部51正交的假想线L的延伸方向的胎圈部20的厚度W1在1.85倍以上1.95倍以下的范围内,因此能更可靠地确保胎圈部20的强度。就是说,在相对于胎圈芯21的宽度W2而言,胎圈部20的厚度W1小于1.85倍的情况下,由于胎圈部20的厚度W1过小,因此恐怕会难以确保胎圈部20的强度,难以使胎圈部20的耐久性提高。或者,由于胎圈芯21的宽度W2过大,在对胎体50进行拉伸时,恐怕胎圈钢丝23的排列会被破坏。此外,在相对于胎圈芯21的宽度W2而言,胎圈部20的厚度W1超过1.95倍的情况下,由于胎圈部20的厚度W1过大,胎圈部20的强度变得过大,恐怕乘坐舒适性会降低,或充气轮胎1的重量会变得过大。或者,由于胎圈芯21的宽度W2过小,恐怕会难以确保胎圈部20相对于车轮的嵌合性。
与此相对,在相对于胎圈芯21的宽度W2而言,胎圈部20的厚度W1在1.85倍以上1.95倍以下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能优化胎圈部20的厚度W1,抑制乘坐舒适性降低或充气轮胎1的重量变得过大,并且确保胎圈部20的强度。此外,能优化胎圈芯21的大小来抑制胎圈钢丝23的排列的破坏,并且确保胎圈部20的嵌合性。其结果是,能抑制乘坐舒适性的降低、重量的增加,并且更可靠地使胎圈部20的耐久性提高。
此外,由于折起边缘53的高度H2在29mm以上41mm以下的范围内,因此能更可靠地确保胎圈部20的强度,此外能抑制在折起边缘53附近产生的故障。就是说,在折起边缘53的高度H2小于29mm的情况下,由于折起部52的轮胎径向的宽度过小,因此恐怕会难以确保胎圈部20的强度。此外,在折起边缘53的高度H2大于41mm的情况下,由于在胎圈部20的变形时作用于胎圈部20的力容易集中在折起边缘53附近,因此恐怕会难以有效地抑制折起边缘53附近的裂纹等故障。
与此相对,在折起边缘53的高度H2在29mm以上41mm以下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能有效地确保胎圈部20的强度,并且更可靠地抑制在折起边缘53附近产生的故障。其结果是能更可靠地使胎圈部20的耐久性提高。
此外,由于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的高度H6在53mm以上71mm以下的范围内,因此能更可靠地抑制从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附近开始的橡胶构件的分离。就是说,在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的高度H6小于53mm的情况下,恐怕会难以覆盖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恐怕会难以抑制在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附近产生的橡胶构件的分离。此外,在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的高度H6大于71mm的情况下,由于在胎圈部20的变形时作用于胎圈部20的力容易集中在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附近,因此恐怕会容易诱发橡胶构件从内侧边缘部72附近分离。
与此相对,由于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的高度H6在53mm以上71mm以下的范围内,因此能抑制从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内侧边缘部72附近开始的橡胶构件的分离,并且能通过有机纤维增强层70来更可靠地覆盖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其结果是能更可靠地使胎圈部20的耐久性提高。
此外,由于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有机纤维帘线73材质由尼龙形成,且总纤度在1000dtex以上2000dtex以下的范围内,每50mm的条数在25条以上40条以下的范围内,因此能抑制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重量的增加,并且确保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强度。其结果是能更可靠地使胎圈部20的耐久性提高。
此外,增强橡胶层45的复数弹性模量在6MPa以上10MPa以下的范围内,增强橡胶层45的断裂伸长率为300%以上450%以下。由此,能降低作用于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外侧边缘部81和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邻接的增强橡胶层45的形变,并且,也能将断裂伸长率维持在固定大小,因此能抑制以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外侧边缘部81、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为起点,在增强橡胶层45、胎边芯40产生裂纹。
就是说,在增强橡胶层45的复数弹性模量大于10MPa的情况下,断裂伸长率小于300%,以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外侧边缘部81、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为起点,在增强橡胶层45、胎边芯40产生裂纹的可能性变高。此外,在增强橡胶层45的复数弹性模量小于6MPa的情况下,作用于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外侧边缘部81、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外侧边缘部86邻接的增强橡胶层45的形变增大,该情况下在增强橡胶层45、胎边芯40产生裂纹的可能性也会变高。与此相对,在将增强橡胶层45的物性设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能确保增强橡胶层45的断裂伸长率,并且能降低作用于增强橡胶层45的形变,因此能抑制裂纹的产生。
此外,由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被由橡胶片形成的封边带90覆盖,因此能抑制在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附近产生橡胶构件的分离而以分离的部分为起点在橡胶构件产生裂纹。其结果是能更可靠地使胎圈部20的耐久性提高。
(改进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内侧边缘部87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大幅分离并在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面位于距离胎圈芯中心CB半径20mm以下的范围内,但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内侧边缘部87也可以位于除此之外的位置。例如,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内侧边缘部87也可以位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的附近。在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内侧边缘部87位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的附近的情况下,由于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重叠范围变大,因此能通过沿有机纤维帘线73相互交叉的方向配置的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来更可靠地增强胎圈部20。
此外,在使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内侧边缘部87位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的附近来增大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重叠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有机纤维帘线73的数量。由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和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以有机纤维帘线73相互交叉的朝向配设,因此在制造时,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在重叠的状态下难以绕胎圈芯21折回,但通过减少有机纤维帘线73的数量,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即使在重叠的状态下,也变得比较容易折回。由此,能抑制制造时的难度提高,并且能可靠地增强胎圈部20。如此,考虑到胎圈部20的增强性和制造的难易度,对于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而言,优选适当设定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内侧边缘部87、有机纤维帘线73的数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胎圈芯21的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面的胎圈钢丝23的排列构造为六边形,但胎圈芯21也可以以六边形以外的形状形成。不论胎圈芯21的形状如何,只要胎体50、钢制增强层60、有机纤维增强层70的相对关系为实施方式所示的关系即可。
[实例]
图6是表示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以下,关于上述充气轮胎1,就对以往例的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进行的性能的评价试验进行说明。性能评价试验进行与直到胎圈部20损坏的行驶距离和胎圈部20的耐裂纹性有关的试验。
在这些性能评价试验中,将由JATMA规定的轮胎的公称为12R22.5尺寸的充气轮胎1轮辋组装于由JATMA规定的规定轮辋的车轮,并使用将气压调整为900kPa的充气轮胎1来进行。在直到胎圈部20损坏的行驶距离的评价试验中,在规定载荷的2.2倍的载荷、速度20km/h的条件下,通过室内转鼓试验机来使进行试验的各充气轮胎1行驶,测定直到胎圈部20因在折起边缘53附近产生的裂纹而损坏的行驶距离,以将后述的以往例1设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所测定的行驶距离。该数值越大,表示越难以在折起边缘53附近产生裂纹,胎圈部20越难以损坏。
通过直到胎圈部20损坏的行驶距离的评价试验,来测定胎圈部20损坏了的充气轮胎1的在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周边产生的裂纹的产生个数和长度,从而对胎圈部20的耐裂纹性进行评价。在胎圈部20的耐裂纹性的评价中,以将后述的以往例1设为100的指数来表示在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周边产生的裂纹的合计长度的倒数。该数值越大,表示在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周边产生的裂纹的合计长度越短,即,裂纹的数量少或长度短,表示胎圈部20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区域的耐裂纹性高。
对作为以往的充气轮胎的一例的以往例1、2的充气轮胎和作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的实例1~7这9种充气轮胎进行性能评价试验。这些充气轮胎中,以往例1、2的充气轮胎没有在胎圈部20设置机纤维增强层70、或者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的高度H6比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高度H5低。
与此相对,作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的一例的实例1~7全部在胎圈部20具有钢制增强层60和有机纤维增强层70,并且钢制增强层60的外侧边缘部61的高度H1比折起边缘53的高度H2低,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0的内侧边缘部82的高度H6比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高度H5高。而且,在实例1~7的充气轮胎1中,两层有机纤维增强层70是否以所具有的有机纤维帘线73相互交叉的朝向配设、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85的内侧边缘部87的位置是否距离胎圈芯中心CB半径20mm以下、胎圈部20的厚度W1相对于胎圈芯21的宽度W2都各不相同。
如图6所示,根据使用这些充气轮胎1进行评价试验的结果可知,相对于以往例1、2,实例1~7的充气轮胎1能延长直到胎圈部20损坏的行驶距离,此外还能减少在钢制增强层60的内侧边缘部62的周边产生的裂纹的数量或缩短裂纹的长度。就是说,实例1~7的充气轮胎1能减少胎圈部2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和内侧的区域这两方的故障,能使胎圈部20整体的耐久性提高。
符号说明
1 充气轮胎
2 胎面部
4 胎肩部
5 侧壁部
7 带束层
8 内衬
10 环岸部
15 周向主槽
20 胎圈部
21 胎圈芯
22 内端部
40 胎边芯
45 增强橡胶层
50 胎体
51 胎体主体部
52 折起部
53 折起边缘
60 钢制增强层
61、71、81、86 外侧边缘部
62、72、82、87 内侧边缘部
70 有机纤维增强层
73 有机纤维帘线
80 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
85 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

Claims (8)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备:
一对胎圈部,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轮胎赤道面的两侧,具备形成为圆环状的胎圈芯;
胎体,具有遍及所述一对胎圈部彼此之间而配设的胎体主体部和从所述胎体主体部连续形成并从所述胎圈芯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折回的折起部;
钢制增强层,具有多条钢帘线,配设于所述胎体的与所述胎圈芯所在的一侧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侧;以及
有机纤维增强层,具有多条有机纤维帘线,配设于所述钢制增强层的与所述胎体所在的一侧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侧,
所述钢制增强层的作为位于所述折起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外侧边缘部距离所述胎圈芯的轮胎径向的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1、与所述折起部的作为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部的折起边缘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2的关系为H1<H2,
所述钢制增强层的作为位于所述胎体主体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内侧边缘部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5、与所述有机纤维增强层的作为位于所述胎体主体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内侧边缘部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6的关系为H5<H6,并且,所述有机纤维增强层覆盖所述钢制增强层的内侧边缘部,
所述有机纤维增强层的作为位于所述折起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外侧边缘部位于所述折起边缘的轮胎径向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有机纤维增强层重叠配设有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和相对于所述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而言位于与所述胎体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这两层,并且两层所述有机纤维增强层的所述有机纤维帘线相互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两层所述有机纤维增强层,所述内侧有机纤维增强层的作为位于所述折起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外侧边缘部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3、与所述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的作为位于所述折起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侧的端部的外侧边缘部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4的关系为H3<H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外侧有机纤维增强层的作为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的内侧边缘部位于所述胎圈芯的中心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且距离所述胎圈芯的中心20mm以下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折起边缘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2与所述钢制增强层的内侧边缘部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5,为H2<H5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胎圈部,相对于所述胎圈芯的宽度W2而言,从所述折起边缘通过并与所述胎体主体部正交的假想线的延伸方向的所述胎圈部的厚度W1在1.85倍以上1.95倍以下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折起边缘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2在29mm以上41mm以下的范围内,
所述有机纤维增强层的内侧边缘部距离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内端部的轮胎径向的高度H6在53mm以上71mm以下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有机纤维帘线为,
材质由尼龙形成,
总纤度在1000dtex以上2000dtex以下的范围内,
每50mm的条数在25条以上40条以下的范围内。
CN201810511927.XA 2017-09-12 2018-05-25 充气轮胎 Withdrawn CN1094840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75144A JP2019051736A (ja) 2017-09-12 2017-09-12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175144 2017-09-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84098A true CN109484098A (zh) 2019-03-19

Family

ID=65689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1927.XA Withdrawn CN109484098A (zh) 2017-09-12 2018-05-25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051736A (zh)
CN (1) CN10948409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14878A (ko) * 2011-08-01 2013-02-12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중하중용 타이어의 비드구조
CN203611659U (zh) * 2013-10-16 2014-05-28 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趾口结构
CN104723804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子午线轮胎
CN105711347A (zh) * 2014-12-22 2016-06-29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子午线轮胎
WO2017110635A1 (ja) * 2015-12-25 2017-06-2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14878A (ko) * 2011-08-01 2013-02-12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중하중용 타이어의 비드구조
CN203611659U (zh) * 2013-10-16 2014-05-28 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趾口结构
CN104723804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子午线轮胎
CN105711347A (zh) * 2014-12-22 2016-06-29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子午线轮胎
WO2017110635A1 (ja) * 2015-12-25 2017-06-2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51736A (ja)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8683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74777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RU2654430C2 (ru)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шина
US7231950B2 (en) Pneumatic radial tire
CN110505965B (zh) 充气轮胎
JP5573458B2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11108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473004A (zh) 充气轮胎
JP662375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261060A2 (en) Motorcycle tire
CN107128129A (zh) 充气轮胎
JP2001071714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1303985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473005A (zh) 充气轮胎
JP2018079735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9484098A (zh) 充气轮胎
JP201420539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11501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645773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485105A (ja) 乗用車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13212825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868132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591798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52699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21124662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