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82070A - 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82070A
CN109482070A CN201811231885.0A CN201811231885A CN109482070A CN 109482070 A CN109482070 A CN 109482070A CN 201811231885 A CN201811231885 A CN 201811231885A CN 109482070 A CN109482070 A CN 109482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est
extraordinary
tubular membrane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18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凡付
刘媛媛
许白羽
刘啸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318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820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82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820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5/10Testing of membranes or membrane apparatus; Detecting or repairing lea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管式膜的测试方法,制备印染废水处理膜,将处理膜制备成特种管式膜组件,根据测试需求设计并组装特种管式膜测试装置,设定测试条件,将制备好的膜组件接入测试装置内,进行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现场试验,对不同测试阶段水样进行取样分析,为印染废水处理膜的利用提供数据。管式膜处理测试操作简单,周期短;管式膜测试方法可适用于多种膜及其膜组件,对印染废水及其他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测试;采用本发明的处理装备并使用自制膜组件有利于后续采用超滤、反渗透深度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印染废水回用。

Description

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纺织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量的30%以上。印染废水由于具有水量大、色度高、有机物含量高、碱性强、盐度高、可生化性差、水质浮动大等复杂特性,已是我国的环境污染源,属于难治理的有害废水之一。因此,为了实现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消除环境污染的潜在危害,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技术在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269420U公开了一种自动反冲洗刮擦管式膜过滤装置,包括管式膜过滤装置、刮擦装置和自动反冲洗装置,待分离物料经进料口进入管式膜过滤装置的罐体内,经过管式膜元件过滤后透过液由出料口流出,截留物料留在罐体内,浓缩到一定浓度时再排出,;由此可见,管式膜过滤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刮擦装置在对管式膜表面进行清洗时易对其表面造成损伤,净化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刮擦装置在对管式膜表面进行清洗时易对其表面造成损伤,净化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
进一步地,制备印染废水处理的特种管式膜组件,将所述膜组件接入测试装置进行测试。
进一步地,检查装置所有的运行路线,将高浓度印染废水放入测试装置中。
进一步地,关闭进水取样阀、产水取样阀和浓水取样阀,启动装置,让高浓度印染废水在测试装置中加压循环。
进一步地,观察浓水流量计,待浓水流量计流量显示与进水流量计流量显示基本相同时,调节浓水阀,至浓水压力表显示一定的膜后压力。
进一步地,待浓水压力稳定后,用于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处理装置处理效果测试正式开始,记录进水、产水、浓水流量。
进一步地,每个测试周期为30~45min,每完成一个测试周期,取一次进水水样、产水水样、浓水水样,对膜组件进行一次清洗操作,包括正洗、反洗。
进一步地,待产水流量衰减至中记录的原始流量的1/2时,结束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管式膜处理装置操作简单,周期短;管式膜测试方法可适用于多种膜及其膜组件对印染废水及其他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测试;采用本发明的处理装备并使用自制膜组件有利于后续采用超滤、反渗透深度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印染废水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针对管式膜的测试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管式膜的测试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储水桶1、水泵2、进水阀3、进水压力表4、进水流量计5、进水取样阀6、膜组件7、产水阀8、产水压力表9、产水流量计10、产水取样阀11、浓水阀12、浓水压力表13、浓水流量计14和浓水取样阀15;其中水泵2设置在储水桶1底部,用以为储水桶1中废水的输送提供动力,进水阀3设置在水泵2后方,用以控制废水流量,进水压力表4和进水流量计5设置在进水阀3后方,用以分别测量废水的水压和流量,进水取样阀6设置在进水流量计5的后方,用以对废水进行取样,膜组件7设置在进水取样阀6上方,用以过滤废水,在膜组件7上端设有两条通路,用以分别输送过滤后的产水和被滤出的浓水,在膜组件7左边输出产水,上方输送浓水。
在膜组件7左边设有产水压力表9和产水流量计10,用以分别测量产水的水压和流量,在产水压力表9左侧设有产水阀8,用以控制产水流量,在产水阀8左侧设有产水取样阀11,用以对产水进行取样,产水取样阀11与储水桶1上端相连,用以将产水汇流,并进行二次测试。
在膜组件7上方设有浓水压力表13和浓水流量计14,用以分别测量浓水的水压和流量,在浓水压力表13左侧设有浓水阀12,用以控制浓水流量,在浓水阀12左侧设有浓水取样阀15,用以对浓水进行取样,浓水取样阀15与储水桶1上端相连,用以将浓水汇流,并进行二次测试。
在使用管式膜装置时,先将膜组件7安装至装置内,并将储水桶1内接满高浓度的印染废水;检查所有运行路线,并使进水取样阀6、产水取样阀11和浓水取样阀15保持关闭状态;检查完成后打开水泵2的电源,使其开始输送印染废水;开始输送后根据各压力表分别调节进水阀3、产水阀8和浓水阀12;当浓水水压稳定后,开始测试并分别记录进水、产水和浓水的流量。
根据水质选定测试周期的时长,每完成一个测试周期,分别对进水、产水和浓水进行一次取样,并对膜组件7进行清洗,包括正洗和反洗;当产水流量衰减至原始记录流量的1/2时,结束测试。当测试结束后对膜组件进行化学清洗,清洗结束后若产水流量恢复至原始流量的80%以上,则可使用膜组件7进行二次测试。
实施例1
选择有效过滤面积相近的市售的某公司的特种管式膜组件与自主生产的特种管式膜组件进行纯水通量、高浓度印染废水的测试。
膜组件纯水通量的测试如下:将膜组件7接入装置内,并将储水桶1内接满纯水;检查装置所有运行路线,保证水路运行通畅,同时保持进水取样阀6、产水取样阀11和浓水取样阀15关闭;打开水泵2开关,水流源源不断的通过膜组件7与管路;观察浓水流量计14,待浓水流量计14流量显示与进水流量计5流量显示基本相同时,调节浓水阀12,至浓水压力表13显示一定的膜后压力;待浓水压力稳定后,用于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处理装置处理效果测试正式开始,记录进水、产水、浓水流量。待装置运行30min后,进水、产水、浓水流量稳定,记录进水、浓水的流量计为Lj0、Ln0,记录产水流量(即膜组件纯水通量)为Lc0。
高浓度印染废水的测试如下:将膜组件7接入装置内,并将储水桶1内接满纯水;检查装置所有运行路线,保证水路运行通畅,同时保持进水取样阀6、产水取样阀11和浓水取样阀15关闭;打开水泵2开关,水流源源不断的通过膜组件7与管路;观察浓水流量计14,待浓水流量计14流量显示与进水流量计5流量显示基本相同时,调节浓水阀12,至浓水压力表13显示一定的膜后压力;待浓水压力稳定后,用于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处理装置处理效果测试正式开始,记录进水、产水、浓水流量。待装置运行30min后,进水、产水、浓水流量稳定,记录进水、浓水的流量计为Lj1、Ln1,记录产水流量(即膜组件水通量)为Lc1。
每完成一个测试周期,取一次水样,并对膜组件进行一次清洗操作,包括正洗、反洗;待产水流量衰减至原始流量的1/2时,结束测试;对膜组件进行化学清洗,待化学清洗结束后,按照以上操作再次进行测试,若产水流量恢复至原始流量的80%以上,则可继续测试。
对水样进行悬浮物(SS)、浊度、COD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特种管式膜组件性能(测试压力0.2MPa)
根据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装置用于高盐高有机废水用特种管式膜组件的测试,可以对市售以及本公司自主生产的管式膜组件进行测试,通过对比可知本公司生产的特种管式膜组件具有优异的纯水通量及浊度去除效果,纯水通量在495~506L/㎡/h范围内,对于废水的悬浮物去除率均在67%以上,废水浊度去除率均在95%以上,COD去除率在52%以上。
进行特种管式膜组件的应用效果试验后,将建立完整的高污染废水的前置过滤预处理装备,对调节池水进行处理效果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特种管式膜前置过滤预处理装备处理效果数据汇总(操作压力0.2MPa)
根据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装备用于高盐高有机废水特种管式膜组件的前置过滤预处理,特种管式膜组的产水通量在134-142L/㎡/h范围内,对于废水的悬浮物去除率均在68%以上,废水浊度去除率均在95%以上,COD去除率在55%以上,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污染废水的可生化性,减少了化学降解需投加的水处理药剂。
实施例2
选择有效过滤面积相近的市售的某公司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与自主生产的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纯水通量、高浓度印染废水的测试。
本实施例中膜组件纯水通量的测试和高浓度印染废水的测试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与步骤相同。
对水样进行悬浮物(SS)、浊度、COD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空纤维膜组件性能(测试压力0.3MPa)
根据表3可以看出,采用本装置用于高盐高有机废水用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测试,可以对市售以及本公司自主生产的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测试,通过对比可知本公司生产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具有优异的纯水通量及浊度去除效果,纯水通量在328-346L/㎡/h范围内,对于废水的悬浮物去除率均在95%以上,废水浊度去除率均在99%以上,COD去除率在88%以上。
进行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应用效果试验后,将建立完整的高污染废水的前置过滤预处理装备,对调节池水进行处理效果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中空纤维膜前置过滤预处理装备处理效果数据汇总(操作压力0.3MPa)
根据表4可以看出,采用本装备用于高盐高有机废水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前置过滤预处理,中空纤维膜组的产水通量在112-119L/㎡/h范围内,对于废水的悬浮物去除率均在77%以上,废水浊度去除率均在96%以上,COD去除率在64%以上,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污染废水的可生化性,减少了化学降解需投加的水处理药剂。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制备印染废水处理膜;
步骤2:将所述步骤1中的膜制备成特种管式膜组件;
步骤3:根据测试需求设计并组装特种管式膜测试装置;
步骤4:设定测试条件,将所述步骤2中制备的膜组件接入测试装置内,进行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现场试验;
步骤5:对不同测试阶段水样进行取样分析,为印染废水处理膜的利用提供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特种管式膜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流量监测系统、压力监测系统、进产水系统和反洗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监测系统包括:安装在进水端的进水流量计、安装在产水端的产水流量计和安装在浓水端的浓水流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系统包括:安装在进水端的进水压力表、安装在产水端的产水压力表和安装在浓水端的浓水压力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产水系统包括:安装在进水端的进水阀和进水取样阀、安装在产水端的产水阀和产水取样阀及安装在浓水端的浓水阀和弄水取样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系统包括:所述膜组件正洗和所述膜组件反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特种管式膜处理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测试装置中的储水桶和用于循环测试水样的水泵。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中的所述储水桶、所述水泵、所述进水阀、所述进水压力表、所述进水流量计、所述进水取样阀、所述膜组件、所述产水阀、所述产水压力表、所述产水流量计、所述产水取样阀、所述浓水阀、所述浓水压力表、所述浓水流量计和所述浓水取样阀通过管材依次连接。
CN201811231885.0A 2018-10-22 2018-10-22 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 Pending CN109482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1885.0A CN109482070A (zh) 2018-10-22 2018-10-22 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1885.0A CN109482070A (zh) 2018-10-22 2018-10-22 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82070A true CN109482070A (zh) 2019-03-19

Family

ID=65692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31885.0A Pending CN109482070A (zh) 2018-10-22 2018-10-22 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820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3304A (zh) * 2019-09-04 2019-12-03 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通量抗污染特种管式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72358U (zh) * 2011-11-16 2012-08-08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组件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72358U (zh) * 2011-11-16 2012-08-08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组件测试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爱霞等: "《药品GMP车间实训教程上册》", 30 June 2016,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3304A (zh) * 2019-09-04 2019-12-03 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通量抗污染特种管式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2300B (zh) 一种全膜法海水淡化中超滤膜清洗方法
CN102942265A (zh) 全膜法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102674590A (zh) 双膜法工艺处理重金属废水及回收利用方法
CN106365353B (zh) 一种淡水水体中溶解富里酸提取装置
CN106477767B (zh) 一种提取淡水水体中富里酸的设备及其提取方法
CN207748952U (zh) 一种电镀废水回收设备
CN105948173A (zh) 反渗透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0969501B1 (ko) 막결합형 혐기성 소화조의 여과시스템 및 운전방법
CN202430070U (zh) 双膜法工艺处理重金属废水及回收利用设备
CN106932260A (zh) 海水水样自动过滤及反冲洗装置
CN109482070A (zh) 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方法
CN206121524U (zh) 一种可连续操作的循环式正渗透高盐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CN206437955U (zh) 具有防止反渗透膜二次污染功能的净水器
CN206219360U (zh) 一种饮用水的净化检测供应系统
CN203075850U (zh) 浓缩过滤装置
CN202658029U (zh) 用于焊条生产中含酸废水的循环利用系统
CN207130054U (zh) 一种海水过滤系统
CN109482069A (zh) 针对特种管式膜的测试装置
CN211595106U (zh) 一种海水淡化用高效节能反渗透设备
CN209652000U (zh) 一种含镍废水的处理系统
CN207435103U (zh) 一种动物蛋白废水膜过滤系统设备
CN107261852A (zh) 一种铁污染微滤/超滤膜的清洗设备及清洗方法
CN208279394U (zh) 一种地热尾水净化处理系统
CN106430712A (zh) 采用两级树脂提取淡水富里酸的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9293034A (zh) 一种含镍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